读团队精神心得体会

2024-04-21

读团队精神心得体会(精选8篇)

篇1:读团队精神心得体会

近几个月来,我认真阅读了省委罗书记推荐的《精神的力量》、《中国震撼》和《创业的国度》三本书,收益颇丰。其中尤其对《精神的力量》一书印象深刻、体会良多,该书大跨度、全方位地回顾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伟大精神的形成史,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意气风发、激情燃烧的建设年代,波澜壮阔、生机勃勃的改革年代,对党的伟大精神的形成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扫描,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铸就的伟大精神作了精辟的解读。该书中所阐释的每一种党的伟大精神都可敬、可信、可学,令人肃然起敬,更让我深切感受到精神的无穷魅力,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的强大生命力。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都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坚定共产主义信念,锤炼自己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意志品格。

“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和形成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井冈山精神奠定了中国革命精神的基础,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链的伟大开端。

“长征精神”是红军在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中培育形成的,红军在西南的历程为长征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最重要的实践基础:促进了“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的形成;促进了“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的形成;促进了“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的形成;促进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的形成;促进了“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的形成。

“延安精神”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纲领和路线、传统和作风紧密相连,体现着党的先进性,增强着党的战斗力,是中国共产党人克难制胜的重要法宝;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发展,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

“大庆精神”是在上世纪60年代大庆石油会战中孕育形成的,正是这场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石油会战,让新中国甩掉了“贫油”的帽子,铸就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是广大研制工作者在研制“两弹一星”事业中,培育和形成的一种崇高的精神,在新的形势下,该精神引领我们要再攀科技新高峰,再创事业新辉煌,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焕发新光芒。

“雷锋精神”表现为理想坚定、赤胆忠心的政治热忱,表现为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表现为言行一致、尽职尽责的实干作风,表现为追求进步、刻苦钻研的进取态度,表现为见义勇为、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表现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革命意志。当前,我们要以郭明义为榜样,大力弘扬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焕发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

“改革开放精神”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以改革创新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进程中形成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面对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党在坚持科学发展中不断深化改革,在坚持科学发展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坚持科学发展中解决发展难题,在坚持科学发展中推动全面开放,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精神,成为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当代中国人精神气质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这一精神根植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具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改革开放精神传达了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开放包容、海纳百川,开拓创新、不断进取、乐于奉献的创业精神。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只有十几名党员,如今发展成拥有8000余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历经沧桑。回首以往,这是革命、建设、改革的90年,是党不断发展壮大、日益成熟的90年。9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古老的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家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民族从任人欺凌到振兴自强,人民从受苦受难到富裕安康。党的伟大精神已经成为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开拓创新,走向富强的动力之源。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当前我省正处在“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 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时期,更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党的伟大精神,继续深化与拓展“三创三先精神”,在“两个率先”的伟大实践中奋勇争先、敢闯敢试、锐意进取,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作为一名宣传部长我应该带头学习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90年来形成的伟大精神,掀起学习伟大精神的热潮,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精神,鼓舞士气、凝聚人心,引领全县人民向“加速达小康 迈向新征程”的伟大目标昂首前行。

篇2:读团队精神心得体会

为16岁女孩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全国三好学生标兵杨振岭;用一年的时间使落后班级跃居全县第一名的全国首位支教博士生、全国三好学生陈苏;跳入松花江勇救落水少年的全国见义勇为大学生标兵何晓波、刘峰;一年内7次“血”中送炭、坚持6年义务捐献“熊猫血”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张健;以弱小身躯登上西藏高原坚持支教一年的女研究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刘佳;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团体冠军获得者哈工大代表队队长周定江;不弃不离把患尿毒症女友娶回家的、“感动哈尔滨十大人物”、博士生孙亮……《精神的力量》讲述了近年来哈工大获全国荣誉称号的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字里行间蕴涵着一代又一代哈工大人坚持信念、坚持追求、坚持操守、坚持责任的精神品质。他们的精神和品德作为哈工大人的缩影,弘扬了哈工大精神——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

哈工大精神是哈工大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哈工大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哈工大师生员工在重重困难中坚持奋斗的力量源泉。正是在这充满爱国情操和社会责任的校园中,一代又一代哈工大青年学生增长知识、了解社会、认识国情,明确了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是什么让哈工大人坚持信念,是什么让哈工大人坚持追求,是什么让哈工大人坚持操守,是什么让哈工大人坚持责任?是祖国的需要,是人民的期盼,是明确的目标,是清晰的理念,是实在的行动,是高扬的精神。

翻开人类文明史,我们会发现,人们在挖掘物质财富的同时,其骨子里从没放弃过对精神的追求,在创造物质世界的历程中,始终对精神家园顶礼膜拜。从西方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到东方的释迦牟尼、孔子;从远古的神殿铭志,到近代的豪杰英烈,精神的力量让人摆脱蒙昧与困顿。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虽然是物质的反映,但它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能动的力量。精神的产生,源于心智在行为中发生的作用。精神释放自然能量,推动自然能量,在人类的社会实践的碰撞中产生作用,直至影响和改变着人类所存在的这个世界。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在哈工大90周年校庆的日子里,人们抚今追昔,展望未来。一位位老校友回来了,他们忘不了老师的培养与教诲;一届届老同窗相聚了,他们感怀母校学风、教风为自己的青春年华奠定了成才的基础。校友李长春校友的《母校九十华诞感怀》发表后,哈工大校友奔走相告,纷纷读来,一时间网上阅读人数突破3万,且点击率稳居榜首。那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人性之美如涓涓溪水滋养着哈工大人的心田;那7000字的有感而发,夹叙、夹议,穿越时空,如行云流水讲述了哈工大留给他终身受益的精神的力量。

信仰如太阳,理念如大旗,目标如火炬,精神如灵魂。从李长春校友的《母校九十华诞感怀》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哈工大精神,更能品味精神的力量。在哈工大昂首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我想到了荀子《劝学》中的名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哈工大这条河,正在海纳百川、求真务实的行动中川流不息、奔腾向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哈工大这座山正在不断汇聚一代又一代铭记责任、自强不息的攀登者再攀高峰。

篇3:读团队精神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史》对于中国大学精神的研究, 开辟了大学文化研究的新领域和新视野, 探讨的是大学最本质的东西。严格地说, 没有精神的大学不称其为“活”的大学。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 而在当下众多学人乃至大学领导依然缺乏对此问题的足够重视, 这显示出该选题对当今中国大学发展和品质提升的重要性, 也反映出该研究成果的现实价值。

该书是我国高等教育史研究中第一部专门研究大学精神史的专著, 视角新颖、领域开阔、探究系统、维度多元、个案生动、分析深入, 在一些重大学术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见解, 具有开创性和示范性。

一是论证了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源流。该书指出中国近代大学精神不像一些人所认为的纯是西方大学精神的引进, “它的真正源头在中国丰富的文化积淀中”。如北京大学的制度多采用西方大学制度, 但是北大精神则多源自中国远古。蔡元培认为:“大学者, ‘囊括大典, 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北大的例子在中国大学存在普遍性, 这说明中国大学的精神具有民族性和文化继承性, 中华文化是其根, 中国精神是其源。

二是提出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元始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北洋大学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在1895年创立时提出“自强首在储才, 储才必先兴学”, 这一“兴学强国”的大学精神;1898年京师大学堂建立提到“为富强致治之规, 朝廷以更新之故而求之人才, 以求人才之故而本之学校”也表明兴学强国的观点;1901年山东大学堂、浙江求是大学堂等省立大学堂都相继提出“伏维国势之强弱在乎人才, 人才之兴替视乎学术”的观点, 可见兴学强国精神是中国现代大学初创时期的共同精神诉求, 是中国现代大学精神的元始起点。这一精神是中国近代大学的特质, 它与当时的社会需求相一致, 反映出中国大学的社会性。

三是用大量史实证明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多样性产生于中西文化的融合。如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提出“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精神, 他所采取的改革举措“其中形而上的大学观源自德国”, 但二者之间“不复有中体西用或西政暗合古制之论, 而提倡吸收、消化和融合。”该书进一步指出了中国近代大学中西融合的特点——学人自主、民主科学, 最终得出结论“对立与交融——新大学精神的产生”。这一观点在近代高等教育历史研究上是新的突破。

四是提出了“依据大学精神特征的‘近代’界定”, 具有理论创新性。对于“近代”的界定是一个历史学界谈论的热点问题, 写历史必须先要断代。目前依据重大事件断代、依据社会形态断代、依据文化变异断代等提法都有, 但是从精神特征角度断代尚属此书唯一。为此该书解剖了香港中文大学的例子, 具有说服力。这一观点无疑给教育史研究带来新的影响。

该书以中国大学精神的演进过程为历史轴线, 注重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 解剖具体的教育实践案例, 考察中国近代大学精神产生的特点, 给予实事求是的理论分析, 丰富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内容和视角, 达到了作者为中国大学“立心”“树魂”的追求。

篇4:读“湖南精神”

毋庸置疑,薛媛媛的采访是激动的,因为她所面对的时间与空间,所面对的人物与故事,所面对的灵魂与境界,无法让她平静!然而,她的行文却如此地冷静,如此地朴素,如此地波澜不惊。她也许明白,激情会破坏其本色,涛喧会抢眼其深沉,所以她以忠实的记录向读者坦陈着那一段真实的岁月、那一段真实的记忆、那一群真实的湖南人!正是这种平静的真实,才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真实的兄弟姐妹,才让我们,为湖南骄傲,为中国有这样的湖南人而骄傲!不要怪那位说“你写湖南人对我们云南有什么意义”的人,其实她的心里,也在佩服着那橡胶林里的湖南人。我们更应该记着薛媛媛笔下那位叫章华虎的上海人,他1972年从上海下放到云南橄榄坝农场,1979年返沪后从商做到公司老总,橄榄坝农场50年庆典时他回去了,他站在台上唱了自己作词作曲的《湖南大哥》,后来他患了癌症,病危时托付知青战友将他的骨灰撒到曾经给他人生引路的湖南人的橡胶林。2010年3月的一天,70多个上海知青捧着他的骨灰盒回到了那片胶林,那天晚上,知青们都不住宾馆,都住在他们当年生活过的湖南人家里。

薛媛媛告诉读者,湖南人是1958年去云南边疆的,那是中国刚刚起步的橡胶事业需要人,是毛泽东主席听了王震很焦灼的汇报后很果断地说:我们家乡人多,从那里调一些去开发边疆。于是就去了五万!这让我想起王震将军在新疆屯垦戍边时,不也是让家乡“八千湘女上天山”么!在云南省,七十年代一下去了十几万知青,但后来又都走了,湖南这五万人就沒想过离开,虽然他们最初到达边疆时都失望过痛苦过后悔过恐惧过挣扎过千难万险过生生死死过但都挺过来了,几十年、几代人都在这里扎根了,也才有了当地的少数民族兄弟的肺腑之言:“还是湖南人靠得住啊,湖南人把这里当成了自己家乡在建设了。”而我们这些湖南人是怎么想的呢?他们沒想到回报,也沒去要求要和知青一样落实什么政策,“只想到沒给家乡人丢脸,沒给毛主席丢脸!国家需要我们在边疆,边疆就是我们的家乡。”

篇5:读《中国精神》心得

学习季羡林《中国精神 中国人》,感慨很多。羡慕其面对人生从容不迫,淡泊名利的心态。希望自己也能像季老一样,闲看花开花落,漫看云卷云舒。也曾想,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安稳的过一生。虽然高中已经读过季老的作品,但现在再读季老的《中国精神 中国人》,更加觉得,一个人真应该好好的珍爱生命,珍惜当下。季羡林治学处事三态:质朴 豁达 严谨

质朴。从季先生的文章里,我感受到了一个学者朴实无华的秉性。他谈每一个问题都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大学问家的位臵,没有“授人以渔”的姿态,而是把自己放在与读者平等的地位,畅谈自己的感受,有时语言率直得像个儿童,但绝对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绝不受身份和地位的羁绊。谈到道德问题时,他说“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绝无仅有的”;“根据我的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把别人当傻瓜的人,归根到底,会自食其果”;“我平时做事不但三思,而且超过三思,越思越糊涂,终而至于头昏昏然,而仍不见行动,不敢行动。我这样一个过于细心的人,有时会误大事的”。可见在季先生是有鲜明个性,敢于直抒胸臆,也敢于直面自己。这一点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而真实、质朴不正是人生的基本态度吗?一个人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自己的特质,为身外之物奔波、为虚名浮利所累,岂不是很没有价值很没有意义吗?

豁达。每一个成功者都要经历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磨难,季先生也是如此。在他的生命历程中,好运与多舛相结合,坦途与坎坷相混杂,几度倒下又几度站起来。“文革期间”被“打”成反革命,遭受到极其残酷的折磨。雨过天晴以后,他没有怪罪任何人,包括打过他的人,更没有对任何人打击报复。在走运和倒霉的问题上,他则认为“不倒霉就走不了运”。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这样豁达开朗的心态是当下一些心态浮躁、目光肤浅的人无法理解的。这对那些整天斤斤计较个人的待遇、名利,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人而言,是极好的教育。

篇6:读雷锋精神学习读本心得体会

这是一本记录雷锋众多生平事迹的书。在人们眼前展现出了一个完美的勤奋、刻苦、踏实、助人为乐、公而忘私的的共产主义战士形象。1963年3月5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吹响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号角。

40多年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对学习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在党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倡导下,全国群众性学习雷锋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入,千千万万个“雷锋”的身影在神州大地上闪动,爱党爱国、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勤奋学习、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健康成长。雷锋始终是青年先进模范中的一个响亮名字,始终是青年敬仰的榜样。向雷锋同志学习,成为广大青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形式,成为广大青年成长进步的强大力量。

很多人说雷锋不真实,因为太完美,太神圣。确实是,人无完人,雷锋也不是完人。但我们不能说雷锋是假的,雷锋精神不存在。因为作为精神保留下来的东西是可能会根据需要有合理的修饰、美化,以起到引领人们的作用。就好比毛泽东思想,里面绝不包涵任何毛主席在晚年所犯的诸多错误一样,雷锋精神留下的也是雷锋同志最美好的,最积极的,最能激励我们的一面。从这一层面上来说,这种美化是必要的。

梁启超曾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一个国家的命运是维系在一群少年人身上的。而决定一国少年强弱的最重要标准不是能力,而是价值观。特别是对于青年人,当失望、颓废、对社会不信任这样的思想逐渐蔓延,形成一种“愤青”文化,国家的未来和前途命运实在堪忧!所以,对于年青人,社会需要用一种正义的、正面的力量给他们指引一条正确的道路。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惟一要做到的是,看准了目标以后,充满耐心地,充满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往前走,这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也正是新时代雷锋钉子精神的完美诠释。这又让我想起新东方总裁俞敏洪说过的一段关于成长话,他说:我们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也许两年三年你长不大,但是十年八年二十年你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一片阴凉,你能帮助别人,即使人们离开你以后,回头一看,你依然是地平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树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俞敏洪的这段话,正是与雷锋所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内涵和真谛相一致。这些话我时常在心中念叨,不断激励着我向前奋斗,坚持不懈的努力做好每一天。

在这个缺乏信仰的时代,我们必须要确立一种信仰,来作为引领力量。“雷锋精神”就是这种力量最好的代言。读了雷锋精神读本才真的明白什么是纯粹的幸福,什么是用人类需要层次理论也解释不了的,那是即使在物质极度匮乏也能感到快乐的幸福,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我理解中的雷锋精神的核心,也恰恰是我们共产党的宗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年轻的电力工作者,我要将雷锋精神融入到工作当中,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奉献光明当中!

篇7:读“新主人翁精神”心得体会

读“新主人翁精神”心得体会

过读这本书,我想就我对“传统主人翁精神”和“新主人翁精神”两个方 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传统主人翁精神是就是基于集体主义的,要求员工无私的奉献。服从组织, 关心集体,主动积极,敬业爱岗。在革命时期,是党领导工人、农民去革命,每个工人、农民忠于集体,思想 凝聚于集体,有党的理论和策略,使革命取得了胜利,于是工人、农民有了当家 作主的主人翁精神。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思想同化,让人们去顺应并赞同,就是 一种思想约束。而企业传统的主人翁精神是通过一种制度的约束,即岗位规定和纪律,以及 一些奖惩措施。其实,这给员工一种误倒,只要不违反就行,往往思想上有所懈 怠。往往一个企业需要从制度和思想上去约束时,那就需要激发员工的自我意识 了,在社会主义新的形式下,传统的主人翁精神就受到了挑战。新主人翁精神就 对传统主人翁精神的一个很好的补充。新主人翁精神是以岗位股份制公司理论、人力资源衰减理论、人力资源管理 理论为基础的,主要内容是在传统的主人翁精神的基础上加进了人的因素,这就 是一种对人性的激发和人的自我发展的支持。这也是马斯洛欲望层次论的自我实 现欲望。我认为新主人翁精神更注重自我实现,它分两步:第一,就是要有传统主人 翁意识,忠于集体和岗位,这是基础,这是在一个集体中体现使用价值的基础。书中老师所说的“自身价值的大小,唯一衡量的标准就是自己对别人有没有价值, 或者说自己对别人和集体的使用价值就决定了自身的价值”。就这句话来看,我 个人认为这样理解个人自身的价值是有点太片面的。即使自己可以体会到价值的 实现感,但是他却没有“自我”这个因素。这种思想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就 �1�7�1�7在别人给的圈子里去讲求适应,讲求服从,没有在别人的思想上有所创新,时 间一长它的人力资源就会发生绝对的衰减。第二,创新。我认为新主人翁精神自我实现中最主要的是创新。总结我读本书的感受,我觉得创新又包括两点:第一点,思维的创新,要注 重意识,把集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要明白做事的目的和意义,同样是去挖掘鞋 子的市场,一个人看到大家都没有穿鞋而说没有市场,一个人说大家都没有穿鞋 去创造市场,这个市场其实也是给自己创造的。自己选择了一个公司,可以说是 自己受雇于公司,也可以说是公司受顾于自己,这是相互的受益的。也就是说要 把自己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看成一个整体。要学会换位思考,如果领导给你一件 事,如果自己是领导,自己会怎么样去解决问题。把工作中难事、资源和条件不 足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简单事自己想办法更好的完善,这样使自己的知识、经 验、技能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就越大,这实际上就是给自己打 工。小张和小李的故事就很能说明这点。同样是去买菜,小张和小李的意识就古 一样,小张就只知道回来问领导,不知道自己想办法解决,买菜的目的不清晰, 从而造成了意识上的模糊,没有主见。而小李根据来的人的层次和食堂师傅商了 之后就能把菜很顺利的买回来,小李受到提升的,他的机会是他自己创造的,他 如果在碰到类似的事情后也有自己的经验了。第二点就是执行力的创新,就是要把一做成三,要注重细节全面和责任。在 工作中不要像差不多先生那样,我们所认为的差不多,在别人看来可能就是很大 的差错,对别人,公司的不全面就是对自己的要求的不全面,那你的人力资本是 不会升值的,那你的自我实现也会受到�1�7�1�7响。所以要注重细节的全面。在一个就 是责任。对工作的不负责也一样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书中提到的在老师的一次会 议后,组织参观了飞机厂后给老师留下了疑惑,如果仅仅一个工人去完成飞机上 一个洞子里的工作,会不会出事但恰恰不是这样,其实他们都把责任当成了一 种习惯。往往是会依赖于考核,反正别人要去考核,而考核的人则以为这样做可 能有他的道理也没有什么值得去纠正的地方,于是在错误面前两个人都失败了。所以说人的这种自我责任很重要。总之,在我们的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新主人翁精神为指导实践,努力工 作,多实践,多运用,找到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不要刻意想能得到什么回报,要 心静如水,不会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学会像阿甘一样心无旁骛的去对待自己的 每一件事,去享受每一个过程,我们就能获得成功。而且要有�1�7�1�7�1�7位股份制意识即 要明确知识,经验,技能也是自己的股份,要有创新思维的那种责任感和自我意 识,这样

我们就能够很有意义的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篇8:读团队精神心得体会

关键词:艺术精神,道德,圆满俱足,境界,自由

一、“中国艺术精神主体之呈现”

他一会儿是尖锐无比的人生解剖师, 一会儿又是沉湎往事的诗人, 一会儿是濮水上悠游的垂钓者, 一会儿又是土屋前闲坐的穷汉。有时他去远游, 有时又安坐家中, 洋洋洒洒地记录自己的思想。他太丰富, 太浪漫, 太抒情, 太不拘一格, 同时又行踪不定 (1) 。

庄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奇怪的一位先哲———他隐逸山林, 对宇宙自然却有着超然的大智慧;他不曾以某种具体艺术作为追求对象, 却在不经意间成就了至高的艺术精神他“无欲无求、崇尚无用”的风格, 被千千万万代后人揣测又推敲, 也不知是否有人真的了解他的内心。

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 徐复观先生将他写庄子的一章命名为“中国艺术精神主体之呈现”, 作者在自叙中曾说道:历史中的大画家、大画论家, 他们所达到、所把握到的精神境界, 常不期然而然都是庄学、玄学的境界 (2) 。

由此可见, 庄子的艺术精神其实是中国艺术发展历程中最本质的思想。艺术的核心是“美”, 故最高精神同样也是最美的。中学时读《庖丁解牛》, 便觉得字里行间都充盈着一种和谐的美感,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 足之所履, 膝之所踦, 砉然响然, 奏刀騞然,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 乃中经首之会” (3) 。

我猜测, 庖丁解牛时可能并没有刻意追求奏刀之声的动听, 然而正因为他所向往的是“道”, 是“目无全牛”那炉火纯青的熟悉, 故人与牛这两个个体之间的对立能够消解;许多遍的练习使他可以轻松地让自己的双手为心灵所驾驭操作时不需以目视而只以神与牛相遇, 解牛的过程不复有任何阻碍, 成为纯粹自然的过程。因此, 解牛之声“莫不中音”, 解牛的动作才能“合于桑林之舞”。无欲无求又看似无用, 却“不期然而然”地获得了极大的美感, 这正是庄子全部思想的一个重要特性。解牛事虽小, 却从中可见宇宙万物运行之机理———万事万物之“巧”皆应以与自然造化相协调为最高之境界, 非刻意, 不造作, 不为小节耗费气力, 方能将身心托付于对大善、大美的追求, 获得与造化同工的大巧。

二、庄子与儒家的关系

先秦诸子的思想理论对华夏影响最深刻的应当说是儒家。庄子对儒家并不排斥, 甚至在很多方面受其影响甚为深刻。但从艺术角度来看, 儒道二家仍然有本质不同, 孔子对于音乐艺术, 是一开始便下意识地将其作为完善人格、提升修养的途径;而庄子的艺术思想中则不存在这种目的性, 艺术对他而言, 只是纯粹地为了“怡然自得”, 享受精神自由。如在“乐”的问题上, 徐复观先生曾将两种思想作了比较:儒家也重视乐, 但儒家对己是乐, 对天下国家则是忧;所以孟子说:“故君子无日不忧, 亦无日不乐。”因为儒家的乐来自义精仁熟。而仁义本身, 即含有对人生不可解除的责任感, 但庄子之道是艺术精神, 要从一般忧乐中超越上去, 以得“至乐”“天乐”, 这便不同于挟带有责任感的仁义之乐 (4) 。

对于人世, 儒家要给予“救济”, 道家则寻求“解脱”。从道德伦理角度看, 似乎前者较好;论艺术精神, 又数后者更佳很难说两种思想哪一个更高明, 从对后世的影响来看, 它们发挥的作用互不相同又互为补充———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人几千年来做人、治学与出仕时的道德准则, 道家的精神则在绘画、诗歌创作中被不断传承和创新。再具体地说,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 儒家的教化是身处人事之中时对自我的规范道家营造的境界更像在喧嚣、争辩之外, 每个人心里一处隐秘的世外桃源。

三、庄子的艺术思想对他人生观的影响

庄子的艺术思想同时影响了他的人生观。谈到人生, 艺术与道德又出现了一些极为统一的特征, 比如, 对自己与一切人和物的平等看待:“寓诸庸”是自己虚静之心, 超越了、也是摆脱了世俗以自己的才知为“用”为“成”, 超越了、即摆脱了以一时一地的结果为“用”为“成”, 而发现了每一人、每一物皆有其自用、自成, 且无用于此者或有用于彼, 毁于此者或成于彼, 所以便将自己对人、物之态度, 寄托于各人各物自用自成之上。“因是”、“寓诸庸”, 实际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两种说法, 即是此处之所谓“不谴是非” (5) 。

对徐先生的这段论述, 我实在是极赞同不过了。庄子涵融万物的“不辨是非”与鄙薄之人的“不辨是非”如此容易被混为一谈, 而我曾经是那自以为具备了庄周精神的“鄙陋之人。看不懂世俗, 辨不清是非, 面对纷繁的世界选择了躲避, 便自以为是那潇洒的隐逸之士了。殊不知这只是他精神的最表层罢了, 其对万事万物博大的悦纳与善意, 并不是仅仅逃避了世俗就能达到的境界。

庄周的生死观除却对命运的无奈与“精神不灭”的观念外, 又落到了“物化”之上:物结乃生于“虑”, 虑便有计较之心, 计较必生哀乐之情。虑是生于心知的作用。物化是因为“忘”:梦为胡蝶而当下全体即是胡蝶, 即忘其为庄周……这才能随物而化, 以生死为一条……物化的境界, 完全是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因为是物化, 所以自己生存于一境之中倘然与某一物相遇, 此一物一境, 即是一个宇宙, 即是一个永恒。化为鸡, 即圆满俱足于鸡;化为弹, 即圆满俱足于弹。既圆满俱足了, 更从何处感到有难填的缺陷, 而发生超越于当下一境一物之上的神力的要求?更从何处感到“死生事大”而要求从轮回中解脱呢?所以庄子的生死观实际是由艺术精神发出的艺术的生命观 (6) 。

艺术的吸引力, 大概就在于它以一种极具美感的方式回答了道德不能回答的问题。即便是最高的道德, 使人在临死时有视死如归之感, 也不能摆脱“死生亦大矣”的痛感, 然而艺术却创造出这种“圆满俱足”、“超然物外”的意境让人觉得死甚至比生来得更纯粹, 庄子这样将整个生命托付自然的艺术家尤其———人间本就布满丑恶, 难以依托, 人死亡之后, 反而与大美的自然贴得更紧了, 他的身体融于大地, 他的意识呢?是消亡了, 还是说彻底与自然造化相协调了?由此看来, 人们在死亡面前表现的恐惧绝望倒显得难以理解了。

人们对庄子往往有“消极避世”的印象, 这其实是一种误读。庄子其实是决无意排除“人间世”的。然而艺术是纯粹的美, 人世却是罪恶成分多, 那追求自由纯粹的艺术精神, 在这多苦多难的人间世界———终究是安放不稳的。人们只看到了庄子隐逸孤傲的一面。然而当他站立于万物之上时, 他展现出的美感会如雨露一般, 洒落世间, 润泽万物, 受到感召之物, 皆会呈现出其最美好的一面:藐姑射之山, 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 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 吸风饮露。乘云气, 御飞龙, 而遊乎四海之外。其神凝, 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7) 。

“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正是神人对世间的恩泽。庄子给人们留下消极避世的印象, 也许是因为他主张破除是非好恶的世俗感情。

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 天与之形, 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 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 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 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按:《庄子》一书的“情”字, 有两种意义。一是由欲望心知而来的是非好恶之情, 这即是上面所说的“无人之情”, 庄子以此种情足以内伤其身, 所以要加以破除。极其至, 是“死生无变于己”。另一是与“性”同义, 指由人之所生的德, 人之所生的性的活动而言 (8) 。

忘了知欲, 忘了自己, 与万物相融, 实已将天地万物涵于自己生命之内, 只剩下与宇宙相连的静谧博大的情感, 不再被一己之好恶所伤, 这便是庄子“圆满俱足”之境地了。对于庄子否定的世俗感情, 儒家的态度则是给予充分的理解———“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这就向我们揭示了道德精神与艺术精神的差别。要成就艺术人生, 大概不得不摆脱道德人生的某些内容。

其心志, 其容寂, 其颡頯;凄然似秋, 暖然似春, 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 而莫知其极。使日夜无郤, 而与物为春 (9) 。

这是庄子眼中“得道真人”的模样。心志纯一不杂, 不受欲望之扰动, 喜怒与自然一致变化, 这即是“圆满俱足”。但他的特性还不止这些, “与物有宜”, “与物为春”这样的字眼, 让我们领会到“至善”与“至仁”的境界。用徐先生的话来说, 即是“最高的艺术精神, 与最高的道德精神, 自然地互相涵摄”也许不论道德还是艺术, 当到达最高境界时, 呈现出的都是一种忘我的姿态, 将个人的生命全部交付于广袤的世界, 在他人看来正是以个人的生命囊括了整个宇宙吧。

四、结语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宋国人 (今安徽蒙城) , 宋国是周代的后裔, 庄子因此得以接触周代保存下来的典籍资料。但他早年的生活又是十分动荡的, 庄子早年系出楚国贵族, 后因楚国动乱迁至宋国, 而宋国在当时又常常成为各国的战场战乱不止少有安宁。大概正是这样的经历造就了庄周的性格———抨击权势, 一生在政治上隐没无闻, 精神生活却极为丰富:读书、周游、辩论、遐想, 并留下了丰富的著述。在了解了这些之后, 我对于庄子为何厌倦政治、认为孔子游说诸侯的行为是“不可为而为之”有了更多理解。而那至纯至美的艺术精神必是经历了许多坎坷才得以成就的。对于他, 除仰慕之外也多了些怜惜———想起他漂泊不羁的身影, 风一更雪一更, 踽踽独行, 眼前闪现的图画也蒙上了一层悲剧性的美感。但庄周终究是不需以世俗眼光判定的, 世人眼里的孤单之行, 他反倒悠游自适。庄周始终站在遥远的地方, 看我们如何将他的思想当成实验对象去探索发现, 又如何将各色标签贴于其上, 并狡黠地冲我们微笑。也难怪, 他从一开始就什么也没想得到。

注释

11 凤凰卫视《庄子逍遥谈》开场语.

22 《中国艺术精神》自叙第三页.

33 庄子·庖丁解牛.

44 中国艺术精神P65.

55 中国艺术精神P108-109.

66 中国艺术精神P113.

77 中国艺术精神P74.

88 中国艺术精神P93.

上一篇:如饥似渴造句--词语解析下一篇:家作文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