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江苏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交通管理透明执法五条措施》的通知

2024-05-22

关于印发《江苏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交通管理透明执法五条措施》的通知(共2篇)

篇1:关于印发《江苏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交通管理透明执法五条措施》的通知

关于印发《江苏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交通管理“透明执法”五条措施》的通知

2007-9-20 17:29:06

各市、县公安局:

为维护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最大限度地使交通违法行为人服从处罚,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管理执法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率,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省厅制定了《江苏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交通管理“透明执法”五条措施》,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认真组织传达贯彻。进一步推进交通管理“透明执法”五条措施是省厅在认真梳理当前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交通管理执法突出问题基础上研究制定的,是公安机关进一步提高执法服务水平,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改进和规范交通管理执法工作,维护公安机关良好执法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公安机关要迅速向全体民警传达,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坚决纠正交通管理执法中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和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坚决执行省厅“五条措施”,切实端正执法指导思想,健全执法程序和制度,确保每一项执法工作都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二、广泛开展宣传,营造良好执法环境。省厅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宣布“五条措施”,各地也要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广泛知晓主要内容,进一步支持交通管理执法工作。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注重宣传交通管理中的优秀执法单位和先进民警,树立公安机关良好的执法形象。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场合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规范执法的措施和交通执法存在的困难,进一步减少误解、增进理解,减少矛盾、增进和谐,营造良好的警民关系和执法环境。

三、强化执法监督,不断完善执法规范。要进一步健全交通管理执法监督机制,运用各种有效的监督方法和手段,加强执法的动态监督和过程监督,落实执法责任和执法

过错追究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法制服务队深入一线,研究执法问题,指导执法工作。要进一步深化公安交通管理执法质量考评,加强对一线执法单位的日常检查、动态评估、质量考核,及时发现和整改越权执法、只罚不纠等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执法质量和服务水平。

特此通知。

江苏省公安厅(印)

二00七年一月三十一日

江苏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交通管理“透明执法”五条措施

为维护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实现公安交通管理执法过程、执法效果公开、透明,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最大限度地使交通违法行为人服从处罚,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管理执法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率,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严格执行道路测速公告提示制度。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一律不在高速公路匝道测速;在道路上安装固定电子警察进行测速的,一律在前方设立明显的测速告示牌;使用流动电子警察进行测速的,一律使用制式警车公开测速。

二、严格执行查纠超速处罚公开制度。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超速不超过10%的机动车驾驶人,一律不罚款。除危险路段、事故多发路段以外,在限速60公里(含)以下道路不测速处罚。对同一车辆、同一次通行、同一执勤中队管控区域发生多次超速交通

违法行为的,择一处罚。

三、严格执行测速执法设备检定制度。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测速设备必须定期送法定机构检定合格,用于执法时携带检定合格证书或复印件。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超过检定有效期的,一律不得用于执法。

四、严格执行查纠超载违法称重取证制度。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查处货车超载违法行为应当以公路收费站称重凭证为依据或者使用专门称重设备取证,对未消除违法状态的车辆不得罚款放行。

五、严格执行对运输鲜活农产品通行保障制度。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运输蔬菜、瓜果、肉禽蛋等鲜活农产品的车辆,没有明显交通违法行为的,不得随意拦车检查。对有超载或一般交通违法行为的,登记、教育后放行,对严重超载的由当事人自行消除违法状态后放行。

篇2:关于印发《江苏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交通管理透明执法五条措施》的通知

合政„2010‟29号

关于印发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推进 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三月三十一日

2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

5.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50万元、30万元、10万元资助。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创新型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100万元、50万元、10万元奖励。

6.对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的各项行政性收费省、市留成部分,实行免征;对新创办的科技型企业实行零收费。国家级、省级创新型企业从认定之日起3年内,将其所缴纳企业所得税新增部分的省、市留成部分同等金额奖励给企业。

7.经认定的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和(重点)新产品,从认定之日起3年内,将其所缴纳增值税新增部分的省、市留成部分同等金额奖励给企业。

8.中央在肥科研院所实行转企改制的,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和科研开发自用土地、房产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及房产税有关政策到期后2年内,将其相应税收的省、市留成部分同等金额奖励给企业。

9.对主持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对参与制定(排名前三位)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企业给予30万元奖励。主持制定行业标准的企业,给予30万元奖励,对参与制定(排名前三位)行业标准的企业奖励10万元。

10.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企业,奖励创新团队50万元;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企业,奖励创新团队30万元;对获得全国质量奖的企业,奖励管理团队20万元。

对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的企业,奖励创新团队10万元;对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企业,奖励创新团队5万元。

11.参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开展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对新认定的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

12.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年销售收入首次达到1亿元的,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

二、支持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13.对获国家批准或认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以自主创新为主题的各类产业基地,给予产业基地所在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100万元资助,专项用于产业基地建设。

14.在本市科技部门备案的新建公共技术研发平台、检测实验平台、信息情报平台、科技成果工程化平台、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咨询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机构及产业集群服务机构等,给予50万元资助;进入科技创新试点市示范区的,再给予10%的资助;按市场化运营、独立核算且年营业收入达200万元以上的,自开业起3年内,每年给予20万元资助。

15.围绕我市当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支持和鼓励的产业,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新组建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6的价格扣除;对符合先进技术发展要求的试制品和首次投向市场的自主创新产品,实行政府首购制度;对重大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实行政府订购制度。

26.落户我市的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因投资未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执行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后仍有风险亏损的,给予风险亏损额30%、最高1000万元资助。

27.建立健全适应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联合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动产质押等新型质押贷款,上述质押贷款发生风险亏损的,给予风险亏损额30%、最高1000万元资助。

28.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因上市补交的企业所得税、土地出让相关税费,将其省、市留成部分同等金额奖励给企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行企业(公司)债券,鼓励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

四、强化创新人才激励措施,打造创新型人才高地

29.在“市创新资金”中安排创新人才专项资金,用于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支持产业英才建设工程、拔尖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等。

30.对新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给予启动经费5万元资助。对在站工作的博士后每人每年给予生活补助经费2万元。

对新建“院士工作站”的单位给予10万元经费资助。对在站工作的院士每人每年给予生活补助经费3万元。

31.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高层技术、管理人员,且年薪10万元以上的,将其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省、市留成部分同等金额奖励给个人创新创业。

32.对我市企业聘请的国外知名科学家、高端技术专家和创新咨询专家,且每年在企业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的,一次性给予聘用费50%、最高50万元资助。

33.改革职称评聘办法,强化实际贡献和创新能力的考核。高校、科研院所从事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或中介服务的科技人员,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可作为评定专业技术资格的重要依据。评聘农业专业技术职务时,拥有品种权视同专利权。

34.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创新型企业,可比照执行国有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试点政策,对企业科技和管理人员进行股权激励。

五、其他

35.本政策受理前在合肥科技网、合肥日报、合肥晚报上发布信息。政策兑现受理时间为每年6月1日—6月20日、11月1日—11月20日,受理地点为合肥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受理部门为市科技局,审核部门为市科技、财政、审计局。结果公示时间为受理截止日起20个工作日。奖励政策涉及税收本市留成部分,市与县、区按现行财政体制承担,由同级财政负责落实。

36.本政策与市其他同类政策及皖发„2008‟18号文件政策不重复享受。

上一篇:古诗《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下一篇:有感于早教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