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共犯

2024-04-24

片面共犯(通用7篇)

篇1:片面共犯

同案犯与共犯 证人证言与口供 同案犯口供如何采信

共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

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如果二人以上事先同谋,事中有人没去实行犯罪,也按共犯处罚。刑事诉讼同案犯是指因具有共同的犯罪对象、客体等,合乎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并审理更便于查明案件事实,诉讼经济的不同犯罪案件的犯罪人

此可以看出,刑法共犯是刑法上规定的实施了共同故意犯罪的犯罪人,而刑事诉讼同案犯则是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节约司法资源而由法院决定合并审理的被告人。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比如共犯和同案犯之间因犯罪对象或者犯罪客体共同而合并审理更便于查明各个案件事实。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与辩解俗称口供,是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独立证据形式。

口供作为一种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形式,一种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息息相关的证据,一直存在于各个诉讼阶段和刑事审判模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口供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口供经查证属实可以作为定案的一种证据,特别是对认定犯罪的动机目的有重要作用;

(二)口供可以为发现和收集其他证据提供线索,也是审查核实其他证据真伪的一种手段;

(三)口供是衡量其犯罪后态度的重要材料,对正确量刑有一定作用。

证人证言指证人在诉讼过程中向司法机关陈述的与案件情况有关的内容。证人证言是证据的一种。证人就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向法院或侦查机关所作的陈述。

证人证言经过质证查实的,可以作为认定事实的证据

仅有证人证言,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但是证人证言如果可以和其他证据相印证,能够支持其他证据作为定案的依据。

口供,也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关案件的情况向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所作的陈述。首先应当肯定的是,同案被告人的口供对于同案其他被告人来说,在证据种类中仍然属于被告人口供,而不是证人证言。在我国,证人是指除了当事人、刑事被害人和第三人以外,了解案件情况并向司法和执法机关进行陈述的人。证人就其所感知的案件情况向司法或执法机关所作的陈述就是证人证言。在刑事诉讼中,证人证言这种证据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就是作证主体是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外的人。同案被告人供述不具备这样的要素,其陈述人仍然是同一案件的被告人,与一般口供不同的只是这种供述的内容不仅是关于供述人自己的犯罪行为,还涉及同案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从主体要素考虑,同案被告人口供不能作为证人证言使用。

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同案被告人的口供能否互为证据一直是司法实践中广受关注的问题。

在我国刑事证据制度中,“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是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刑诉法》同时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因此对于被告人的口供,向来要求慎重使用。那么,对同案被告人的口供是否能够成为定案根据?应当根据案件的情况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在我国刑事证据制度中,“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是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因此对于被告人的口供,向来要求应慎重使用。但是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在许多犯罪案件中,口供的作用的确非常重要,甚至举足轻重。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同案被告人的口供问题更是成为实践中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许多职务犯罪案件的办理中,这种情形相当普遍。但是在实践中不同司法机关的做法却不尽统一,甚至大相径庭,缺乏一个明确的认识.如果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则可以在非常慎重的前提下定罪:(1)一是确认口供的真实性和自愿性,排除串供和虚假供述的(2)各被告人的口供都是在没有任何违法的情况下取得的,排除了刑讯逼供、诱供、骗供等可能性;(3)各被告人供述的犯罪事实细节上基本一致,尤其是与现场的情况相吻合,在分别指认的前提下可以确认他们都到过现场以及他们各自在现场活动的情况;(4)综合上述情况,排除了其他可能性。

尽管同案被告人的口供对于同案其他被告人来说,在证据种类中仍然属于被告人口供,但口供之间则具有互相证明的效力,即此口供能证明彼口供真实可信的情况下,则具有证明能力。在具有前述几点条件下,同时具有各被告人分别指认的犯罪现场、犯罪所得赃物等证据,事实上定案依据已不仅仅是只有被告人供述,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没有被害人陈述到案,也应当予以定罪。判断同案被告人口供是否能够作为定案证据,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在没有被害人陈述的情况下,如果有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则同案被告人的口供可以成为定案根据。

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关于共犯及同案被告人的口供的采信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其一,对于共同犯罪案件,如果没有其他证据,只有同案被告人的口供,能否据以定案?即同案被告人的供述是否具有独立的相互证明性?既然同案被告人的口供不是证人证言,仍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那么也应当适用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而没有其他证据,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也就是说,在该法条中的被告人,既包括单一犯罪的被告人,也包括共同犯罪中的被告人。究其立法精神,只有同案被告人口供的情况下,不能据以定案的根本原因在于,在没有任何其他证据可以相互印证的情况下,同案被告人口供的客观真实性无法得到确认,尤其在某些情况下,被告人作出该供述并不是出于本人真实意愿。就是在自愿供述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是故意作出虚假陈述。处于同一追诉程序中的共同犯罪人为了相互推脱罪责,或为了争取立功表现,进行虚假供述的可能性不容忽视。而即使共同犯罪的某一被告人被另案处理的时候,该另案共犯的供述仍然是口供,内容仍是关于自己和他人的共同犯罪行为的,并不会因为他被另案处理就可以肯定其言词的真实可靠性。即使若干同案被告人的口供一致,也不能肯定他们的口供就是真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就承认同案被告人口供的证据能力,并以该口供作为其他被告人的定罪依据,以口供证实口供,无异于以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去证明另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其结论将依旧是不确定的。因此,只有同案被告人口供,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

其二,对于同案被告人的口供,也不是绝对地不能作为定案根据。在有其他证据相互印证,能够证明同案被告人的口供真实可靠的情况下,对同案被告人口供的证据能力应当予以承认。同案被告人是被指控共同参与犯罪行为的人,由于共同犯罪案件的特征,共同犯罪人对其他共同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在一般情况下会比较了解,如果能够如实供述,经查证属实,其所提供的材料将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被告人责任的区分具有证明力。所谓查证属实,就应该是有口供之外的其他种类证据对被告人口供的客观真实性加以印证,进而认定该口供具有证据能力。这就要求在共同犯罪案件中,控诉机关不应过分倚重同案被告人的口供,还应尽量收集其他种类的证据以证明同案被告人口供的真实可靠性,使各种证据之间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

从学理上归结,上述第二种情形乃是对证据补强规则的运用。所谓补强规则,是适用于口供的一项证据规则,是指为了防止误认事实或发生其他危险性,而在运用某些证明力显然薄弱的证据认定案情时,必须有其他证据补强其证明力。综上所述,判断同案被告人口供是否能够作为定案根据,关键要看有无其他证据相互印证。若没有其他证据,则同案被告人的口供不能作为惟一的定案根据;若有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则同案被告人的口供可以成为定案根据。

在我国,公安、司法机关办理案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原则。口供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一种证据。只有口供,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没有口供,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

篇2:论片面共犯

一、片面共犯的理论纷争

片面共犯事实的普遍存在是片面共犯理论之争的逻辑前提。我国刑法学界对片面共犯的理论研究虽有涉及, 但并不深入。

( 一) 否定说

根据犯罪共同说, 有学者认为应将片面共犯排除在共同犯罪范畴之外。该说的通说观点认为, 成立共同犯罪需具备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构成要件, 即共同犯罪是全面共犯, 行为人除了要具备共同的犯罪行为, 还应当有共同的犯意联络, 否则就不能成立共同犯罪关系。而片面共犯缺乏共同的犯罪故意, 只有单方面的犯罪意图, 缺乏双向的意思联络, 因此, 不具备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 为避免客观归罪的情形出现, 应否认其成立共同犯罪。

根据共同犯罪的实质特征, 有学者认为之所以界定共同犯罪, 是因其整体性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相较于单独犯罪而言, 行为人之间的相互配合、协力, 更易造成严重的损害后果, 而这种行为的配合取决于各行为人之间的主观意思联络, 正是这种相互沟通为彼此提供了协助。基于此, 片面共犯并不符合共同犯罪的实质特征, 不应归属于共同犯罪的范畴。

( 二) 肯定说

持行为共同说的学者则认为, 应将片面共犯归入共同犯罪的范围之内。该说认为, 成立共犯关系并不是行为人共同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 而是行为人通过共同的犯罪行为实现各自犯罪意图的犯罪。 (2) 该说的基本立场是成立共同犯罪不要求行为人之间基于相同的犯意或是有共谋, 只要各行为人实施了共同的犯罪行为, 即成立共同犯罪。 (3) 因此, 即使片面共犯只存在单向的犯意联络, 但行为人之间有相互协力的共同行为, 应认为成立共同犯罪。

另有学者回应否定说观点, 指出片面共犯中的行为人为他人暗中提供助力, 故意实施犯罪, 既有参与到他人犯罪行为中实施犯罪的故意, 也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根据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认定为片面共犯加以定罪处罚具有正确性与可行性, 并不存在主观归罪一说。

还有学者指出, 片面共犯能否成立共同犯罪, 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共同的犯罪故意。联络是哲学概念中关系的一种, 一般认为关系形成于两个以上的人之间, 但并不能就此排除特殊情况下单方面的意思联络, 这种非对称性的关系在本质上仍是一种关系, 只是存在形式较为特殊, 这也是我们认定片面共犯能否成立共同犯罪的哲学基础。

( 三) 观点评析

相比较而言, 本人更倾向于肯定说的观点。否定说和肯定说之间争议的关键在于如何解释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 即如何准确的认定共同犯意。持否定说的学者认为, 所谓共同犯意必须是行为人之间双向的沟通、合意, 具备共同犯罪故意的意思联络, 是对同一法益实施共同的侵害行为, 即各行为人之间清楚的认识到不是一个人在实施单独的犯罪, 而是与他人协力共同实施犯罪的时候, 才能称之为共同犯罪。从对共同犯罪构成要件的严格限制来看, 该学说在一般情况下是符合既有的法律规定, 也符合司法实践中的一般客观存在。在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全面共犯情形下, 各个共同犯罪行为人之间是具备明显的犯意联络的, 且是针对同一犯罪主体实施侵害行为。但是, 应当看到否定说的不合理之处。这种过于严格的主观认识要件上的限制, 排除了非对称性的单方面意思联络, 过分地限缩了成立共同犯罪的具体范围。

二、片面共犯成立共同犯罪的依据

片面共犯能否成立共同犯罪, 既取决于法律的规定, 又取决于刑法理论的认识以及司法实践的需求。

( 一) 片面共犯的本质

刑法的功能是保护法益不受犯罪行为的侵害, 所以, 认定一个行为是否成立犯罪首先要看其是否对国家或者个人的法益造成了损害, 即法益侵害是成立犯罪的前提要件。显然, 在片面共犯中, 行为人暗中给予他人协力, 实施了犯罪行为, 并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这种损害结果的发生与行为人的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 从保护法益的角度出发, 应当追究暗中提供助力的行为人相应的刑事责任, 而认定片面共犯成立共同犯罪, 为准确的定罪量刑提供依据。

( 二) 符合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承认片面共犯成立共同犯罪符合主客观相统一的归罪原则。片面共犯中虽然缺乏双向的犯意联络, 只存在提供协力的一方单向的意思联络, 但其单方面的主观犯意表示也是全面共犯犯罪故意的一种表示。同时, 提供协力一方在客观上有与行为人共同的犯罪行为, 侵害了同一法益, 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犯罪整体, 每个人实施的犯罪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都至少存在着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 片面共犯具有共同犯罪的某些特征, 为其成立共同犯罪提供了一定的客观依据。加之行为人与不知情的他人之间存在着片面的犯意联络, 所以, 从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出发, 承认片面共犯属于共同犯罪的范畴, 既符合刑法理论要旨, 又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 三) 司法实践的需要

共同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也是一类复杂的法律问题, 但它却是普遍存在于司法实践当中的。承认片面共犯属于共同犯罪的一种特殊形态, 是司法实践的现实需求, 是为了在片面共犯的情形中更准确的适用刑法予以定罪量刑的需要。诚如陈兴良教授所提到的, 共同犯罪是刑事犯罪的一种特殊形态, 而立法上规定的共同犯罪制度, 不过是纷繁复杂的共同犯罪现象在法律上的体现, 因此, 共同犯罪的范畴取决于社会中存在的共同犯罪的现象以及司法实践中处理共同犯罪的需要。 (4)

综上可以看出, 无论从刑法理论角度研究, 还是从司法实践需求角度看, 承认片面共犯成立共同犯罪都是正确的选择。

三、片面共犯的具体范围

在共同犯罪的认定过程中, 根据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的分工, 一般可以分为实行犯、组织犯、教唆犯、帮助犯四种, 对片面共犯的具体范围, 刑法学界也并未形成通说观点, 本文在承认片面共犯是共同犯罪的基础上作如下分析。

( 一) 片面实行犯

本文承认片面实行犯是片面共犯的一种。所谓片面实行犯, 是指行为人在其他实行犯不知情的情况下, 配合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形。 (5) 从主观上看, 片面实行犯是在充分认识到其他实行犯所实施行为的性质及危害的前提下实施的犯罪行为, 具有主观的犯罪故意; 从客观上看, 片面实行犯参与到他人的犯罪行为活动中来达到自己的犯罪意图, 最终造成了法益侵害的后果。因此, 承认片面实行犯符合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 二) 片面帮助犯

成立帮助犯要求有帮助的行为和帮助的故意, 而帮助行为至少是提供精神上的帮助, 使正犯的实行行为更为容易。 (6) 所谓片面帮助犯, 是指在犯罪前或犯罪中, 暗中为实行犯提供帮助的人。在实行犯不知情的情况下, 承认片面帮助犯并依照共同犯罪予以处罚是必要的。但成立片面帮助犯需要具备帮助的故意和有形的帮助行为方可, 这也是区别于一般帮助犯的关键。

( 三) 片面教唆犯

本文认为不存在片面教唆犯。要成立违法且有责意义上的教唆犯, 需要具备教唆故意, 即教唆犯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教唆行为会使被教唆人产生犯意进而实施犯罪, 导致法益侵害的发生, 并希望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整个过程中都无需考虑被教唆人对教唆行为上是否知情, 那么, 对片面教唆犯是否成立的研究, 本质上是对教唆犯成立与否的研究, 对片面共犯的研究并没有实际上的意义。

( 四) 片面组织犯

本文认为, 片面组织犯并没有存在的必要性。组织犯是一个身份概念, 在一般的共同犯罪或是聚众犯罪中, 担任组织者身份的人所作出的犯罪行为是各行为人之间所共知的, 不存在单向的意思联络, 所以, 也就没有必要承认片面组织犯。综上所述, 本文认为, 片面共犯的成立范围应当包括片面实行犯和片面帮助犯两种。

四、结语

我国立法上并未给片面共犯一个明确的定位, 但我们并不能忽视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片面共犯问题, 因此, 有必要在立法上进行完善, 对片面共犯的概念、具体范围等作一个明确的规定。

参考文献

[1]田鹏辉.片面共犯根据论[J].当代法学, 2004 (6) .

篇3:驳“片面共犯”论

关键词:片面共犯;共同故意;单独犯

甲手持利刃正在追杀乙,乙仓皇逃命。与乙有仇恨的丙恰好碰见此事,想借此机会杀死乙,就在乙逃命的必经之路胡同拐弯处放置羁绊物。按一般情况,乙可以顺利逃脱,但乙跑经拐弯处时被绊倒,甲赶上乙并将其杀死。对丙是否认定为共同犯罪?

一、“片面共犯”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没有片面共犯的概念,在理论界,学者们认为片面共犯是指在同一项犯罪中,参与犯罪的人为二人以上,其中,至少一方犯罪人认识到或者故意和其他方共同犯罪,而其他方并没有认识到有人和自己共同犯罪的犯罪形态,即,一方以上单方面地、片面地存在共同犯罪的故意。片面共犯以共同犯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在本案中,丙就是所谓的“片面共犯”,丙认识到甲的目的是杀死乙,积极主动地参加进来,以相同的希望乙被杀死的目的实施帮助行为,最终导致乙被甲赶上并杀死。但甲并不知道丙在帮助自己,还以为是自己的单独行为杀死了乙。

二、“片面共犯”论的立论基础

成立片面共犯的难题是如何解决共同故意的问题。赞成片面共犯论的学者认为,承认片面共犯并不违反共同犯罪所要求的共同故意这一实质特征。比如,有学者认为,共同故意一般表现为相互之间的认识,但单方的认识也是一种共同故意。共同犯罪故意分为两种形式。一种表现为犯罪人之间具有相互意思联络、相互配合的完全共同故意。另一种表现为犯罪人之间没有相互意思联络,而只具有单方面认识的片面共同故意。完全共同故意和片面共同故意之间并不是有没有共同故意的区别,而只是共同故意的方式不同而已。他们认为,片面共犯具有共同故意,只不过这种共同故意是片面的而已。就片面共同故意的犯罪人而言,追究他的共同犯罪责任,符合共同犯罪的要旨。

三、所谓的“片面共犯”是单独犯

1.缺乏共同故意

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故意是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共同故意不仅要求各犯罪行为人具有“相同”的故意,而且这种“相同”的故意还必须进行意思联络、相互作用,各犯罪行为人通过主观犯意的互动,形成“合意”。各犯罪参与人明知自己是在和他人相互配合共同进行犯罪,他们也明知共同的犯罪行为会产生危害社会的犯罪结果,仍然追求或者放任这种犯罪结果的发生,这就是共同犯罪人共同故意的心理态度。构成共同故意需要三方面的实质因素。一是意思联络。各犯罪参加人都认识到自己不是在单独实施犯罪,而是在和其他犯罪参加人的相互配合下共同实施犯罪。对于二人以上相互配合共同实施犯罪这一犯罪形态,各犯罪参加人进行了相互沟通、彼此联络,达成了意思一致。二是共同认识。各犯罪参加人都明知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产生危害社会的犯罪结果。三是共同意志。对于共同犯罪导致的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各犯罪参加人的心理态度是希望的或者放任的。共同故意所要求的这三方面的实质要素,片面共犯是不具有的。首先,片面共犯与其他犯罪人之间无意思联络。只有片面共犯人认识到自己不是在单独犯罪,而是在和他人配合下实施犯罪行为的,但其他犯罪人并不知道有人正在和自己相互配合共同实施犯罪,相互之间没有进行意思联络,并没有达成意思一致。本案中,丙知道自己不是在单独犯罪,而是配合甲、帮助甲实施犯罪行为,但是甲并不知道丙在帮助自己,甲认为是自己的单独行为造成了乙死亡这一结果,他认为乙被绊倒完全是偶然的因素,甲和丙之间并没有进行相互沟通,并没有就丙放置羁绊物的行为达成意思一致。其次,片面共犯人与其他犯罪人之间不存在共同认识。只有片面共犯人明知自己的犯罪行为和其他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共同发生作用会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其他犯罪人只知道自己单独的犯罪行为会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本案中,丙明知自己放置羁绊物的行为和甲的追杀行为会导致乙死亡这一结果,但甲只知道自己的追杀行为会产生乙死亡这一结果,二人的认识内容存在本质性的差异。再者,片面共犯人与其他犯罪人之间欠缺共同意志。片面共犯人与其他犯罪人都希望或者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但这种心理态度只是“相同”,而非“共同”。本案中,丙和甲都希望乙被杀死,但这种希望只是单纯的“相同”,而没有合在一起在意志上形成“共同”,丙的放置羁绊物的行为不为甲所知,没有起到进一步强化甲杀死乙的信心。

2.是单独犯

篇4:片面共犯若干问题思考

关键词:片面共犯,构成要件,刑事责任

一、片面共犯的理论论争

何谓片面共犯?根据马克昌老师的定义, 所谓片面共犯, 即片面共同犯罪, 是指共同行为人的一方具有与他人共同犯罪的故意, 并且实施了协力于他人的犯罪行为, 但是他人却不知其给予帮助, 因而缺乏共同犯罪故意的情况。[1]

关于片面共犯, 学界存在着两种学说。否定说认为, 共犯关系发生在犯罪之前, 共犯者之间必须有共通之故意, 若事前并无互相帮助、协力之认识, 则各成立单独犯, 而不发生共犯关系。[2]肯定说认为, 共同犯罪的观念, 并不是要求犯罪人双方都必须存在故意的心理态度, 如果其中的一方犯罪人具有共同犯罪的认识与心理态度, 仅此一方就可以发生共同犯罪的故意。[3]

笔者认为, 是否能够成立片面共同犯罪, 不仅要求犯罪行为人之间存在共同的犯罪实行行为, 而且还要求片面共犯者之间存在主观意思联络, 片面共同犯罪的关键还在于人们如何理解其中的主观意思联络, 行为人之间既存在双方面的主观意思联络, 也存在单方面的意思联络, 两者是可以并存的, 而不只是必须要有双方的故意态度。笔者还是更加倾向于肯定说的。

二、片面共犯的构成要件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是基本的犯罪构成要件, 若是将片面共犯当做共同犯罪的特殊存在形式, 那么片面共犯就是特殊的犯罪构成要件, 即修正的共同犯罪构成要件。片面共犯作为一种特殊存在的犯罪现象, 既具有一定的共性, 也具有一些其他犯罪现象所没有的自身的特殊性。

从主体构成要件角度来看, 对片面共犯的认识存在“肯定论”和“否定论”的分歧。否定论从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定义出发, 即“片面共犯”既为共犯则必须“二人以上”, 一人单独犯罪何来共犯之说。“肯定论”则从犯罪故意角度思考, 认为片面共犯是存在的。

从主观构成要件的角度看, 我国刑法中的主观心理态度分为两种情况, 即故意与过失, 而刑法中只规定了共同故意犯罪并没有共同过失犯罪, 片面共同犯罪作为共同犯罪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 也只有故意这样一种主观心理态度。共同犯罪的主观心理态度是全面、完整的故意, 而片面共犯之所以片面就在于它的故意心理态度是片面、不完整的故意。片面共同犯罪的故意是指, 在他人不知实情的情况下, 明知自己在对他人的犯罪行为予以暗中加功、协力和帮助, 希望或者放任其行为能够促使他人实施犯罪或使他人犯罪易于实施或完成, 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实施行为造成一定危害社会的结果。[4]

从客观要件的角度看, 必须要有协力、帮助等参与行为才能构成片面共同犯罪, 这里行为人实施的协力帮助等客观存在的行为也是追究其刑事责任的现实依据。首先, 必须要具有犯罪行为, 一是不知情实行犯的实行行为, 二是片面共犯者的协力、帮助行为。在整个共同犯罪的发展过程中, 正犯是整个犯罪的核心, 若无正犯的存在就无法对国家所保护的法益造成威胁或者侵害, 也无法追究从犯的刑事责任。其次, 片面共犯实施犯罪的行为与不知情一方的犯罪行为的有机结合, 从本质上来说是片面共犯的实行行为对不知情一方的实行行为提供了协力与帮助。

三、片面共犯的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规定, 如果要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就必须全面、综合考虑他实施的犯罪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危害性以及其自身所带有的人身危险性。在片面共同犯罪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况下, 必须要考虑片面共犯者以及其他行为人对法益的侵害程度, 犯罪行为对法益的侵害程度高承担刑事责任就多, 反之则承担较少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理论中规定, 行为人一方没有共同犯罪的故意, 而另一方有共同犯罪故意并且暗中协力配合他人实施犯罪, 那么对没有共同犯罪故意的实行犯单独定罪处罚, 而对有共同犯罪故意并且暗中协力配合他人犯罪的一方应以实行犯的从犯论处。[5]

对片面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人进行刑事处罚需要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个:首先, 应按刑法的基本原则对片面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进行定罪处罚。其次, 对片面共同犯罪人进行定罪处罚是需要从犯罪构成、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责任等方面予以多重考虑, 从而得出客观的犯罪结论。最后, 对于片面共犯, 应当以实行犯的从犯这个标准来定罪量刑处罚。片面共同犯罪中实行犯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危害程度、刑事责任大小和罪行轻重决定了片面共犯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参考文献

[1]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514.

[2]郗朝俊.刑法原理[M].北京:商务出版社, 1930:260.

[3]郗朝俊.刑法原理[M].北京:商务出版社, 1930:260.

[4]田鹏辉.片面共犯论[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4, 5 (15) .

篇5:浅析片面共犯

关键词:片面共犯;否定说;共同故意

一、片面共犯之概念

对片面共犯的争议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能得到所有刑法学者的认可。通常来讲我们认为片面共同犯罪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上;片面共犯是指在同一个犯罪中,一方行为人在没有和他人沟通的情况下,暗中对另一方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帮助或加工,但帮助的一方没有意识到另一方的协助的情况。狭义上:共同犯罪仅指片面的帮助犯。在我国刑法中,片面共犯的概念主要都是从狭义上来理解的。

二、片面共犯的理论起源

片面共犯是存在于大陆法系中的理论术语,是资产阶级刑法学家在研究犯罪共同说和行为共同说二者的分歧中出现的。

(一)犯罪共同说

该学说主张,只有多个行为人拥有了主观意思联络,而且实施了共同的行为后才能成立共同犯罪,否则就不在共同犯罪范围之中。据此可知,该学说认为构成共同犯罪的三个条件为:首先,两个以上的主体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其次,主体间实施了共同的犯罪行为,即犯罪主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犯罪目的而对各自的行为进行了相互协调、配合,甚至分工;最后,行为人在主观上要具备共同的故意,即在犯罪行为发生之前或进行时,行为人在相互的沟通后,对将要实施的犯罪的性质和过程有明确且共同的认识,认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有社会危害性和违法性。而由此概念可知,片面共犯之中各行为人之间不存在共同的犯罪故意,因此片面共犯是不属于共同犯罪范畴的。

(二)行为共同说

行为共同说认为,共同犯罪的特征是在于多个行为人的共同犯罪恶意,而不是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即只要是共同实施了行为,即便不存在意思联络或是共同故意也可以成立共同犯罪。有的刑法学者以此理论作论证,得出片面共犯属于普通共同犯罪的结论。

三、片面共犯的理论争议

我国对共同犯罪的研究由来已久,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现行刑法和司法解释中并没有对片面共犯的详细规定。对于片面共犯是否属于共同犯罪,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普遍存在于我国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界。一是肯定说,即片面共犯是共同犯罪;二是否定的观点,片面共犯不是共同犯罪,而应当归于单独犯罪。

(一)肯定说

肯定说是以前文提及的行为共同说为理论依据,认为片面共犯各行为人并非在独立犯罪。第一,从主观方面看,片面共犯人认识到自己是与他人协同或是配合他人实施犯罪的,并且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也意识到自己行为将会与他人的行为共同造成危害结果,因而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第二,从客观方面来讲,片面共犯人主动将自己的犯罪行为与他人的行为共同实施,一同作用于犯罪对象,进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即片面共犯人的行为与最终的危害结果之间有不可逃脱的因果关系。第三,为正确地指导司法实践,倘若不将片面共犯认定为共同犯罪,会使如何处理片面共犯成为一个难题,甚至还会令相对的犯罪人的定性出现偏差。且根据行为共同说的观点,行为人此类反社会的行为和个性应当受到处罚,因此片面共犯人是完全符合共同犯罪构成要件的,必然应当属于共同犯罪。

储槐植曾谈到:“在美国是存在与片面共犯相对的概念的,即潜在的同谋犯,潜在同谋犯的概念在于只要认识到自己在帮助他人实施犯罪,而被帮助者不知情的犯罪,帮助者构成犯罪。”可见,在美国刑法中虽然对片面共犯的称谓有所不同,但“潜在同谋犯”在实质上同是与片面共犯无异的。

而在肯定片面共犯属于共同犯罪的前提之下,对片面共犯的存在范围,学者对于其存在的范围也存在观点上的分歧。部分学者认为片面帮助犯和教唆犯皆可成立共同犯罪,暗中给予实行犯帮助屡见不鲜,若不加以处罚则属于放纵犯罪。而片面共同正犯,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发生;一旦发生了,完全可依单方面实行犯论罪处罚,没有必要承认片面实行犯。而有的学者认为片面共犯包括片面帮助犯以及片面教唆犯的同时,还应包括片面实行犯,否则很容易导致共同犯罪理论体系的不完整,同时不利于罪责行相适应原则的贯彻。

(二)否定说

否定片面共犯的学者则基于犯罪共同说的理论认为片面共犯不属于共同犯罪。若要成立共同犯罪就必须具备其所有的构成要件,否则就无法成立共同犯罪。而共同犯罪中,行为人必须意识到自己正与他人一起实施犯罪行为,且是在与他人有共同意思联络的情况下实施共同的行为,并导致了共同的结果。片面正犯中的相对的行为人,明显不具备上述要件。

张明楷教授将片面共犯归为不符合共同犯罪实质要件的范畴之中。虽然暗中教唆和帮助他人犯罪的现象的确可能存在,但将其视作共犯处理不能解决其刑事责任问题。”因此如果认定片面正犯是共同犯罪,必然会给司法实践带来不小的难题和不公正的判决出现。

(三)本文对此的观点

无论肯定论还是否定论都有其各自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基于我国现行刑法和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片面共犯不应属于共同犯罪的范畴,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下面就此问题将从片面共犯和共同犯罪的异同点进行论证。

首先从相同点来看。片面共犯中的主体人数与共同犯罪相同,都是二人或二人以上。其次在主体的责任能力上,二者皆要求参加犯罪的行为人都具有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因而从主体要件上无法区分片面共犯和共同犯罪。而客体要件中,由于片面共犯的犯罪行为所指向的犯罪对象与被帮助人具有同一性,两者无异。

二者的不同点主要集中在主观要件上。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因此成立共同犯罪是以行为人之间具有共同犯罪故意为条件,对那些尽管客观上就同一犯罪对象和客体实施了犯罪行为,但行为人之间是欠缺意思联络的案件,不能以共同犯罪论处。关键就在于如何对共同犯罪故意进行解释,我们应理解其为行为人之间通过信息的传达反馈和意图的交流沟通而形成的,明知自己将与他人共同实施犯罪,并且明知此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或者放任此种结果发生的内心状态。片面共犯所指的情形更多是一厢情愿的情形,实施犯罪行为的双方不具有意思联络,必然没有共同犯罪的意思,不同于共同犯罪的主观条件。

四、片面共犯的处罚

在司法实践中,通常将共同犯罪犯罪人的根据犯罪行为的不同分工进行分类,多分为教实行犯、帮助犯、教唆犯;按照犯罪人所起的作用大小所进行分类,多分为主犯、从犯以及胁从犯。从司法层面上来看,承认片面共犯并不有利于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合理判定。若按照分工进行分类,有助于定罪,但在量刑方面却无法完全贯彻“区别对待”的原则。因此在对共同犯罪人量刑时,必须区分主犯和从犯,以更好地贯彻罪责刑相统一的原则。就片面共犯而言,若按照共同犯罪的“部分行为,共同责任”的原则进行处罚,必将从一定程度上加重对此不知情一方的刑事责任,这是违背了罪责刑相一致的基本原则的。

篇6:浅论共犯问题

摘 要:正犯与共犯的关系一直是刑法理论界研究的难点与重点,长期以来学界对此争论不休,其中共犯的界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关键词:共犯;独立说;从属说;成立要件

共犯与正犯的关系历来复杂且难以理解,对共犯范围的厘清对于我们如何认定共犯有重要的作用。

一、共犯的含义

在刑法理论界,对共犯的含义共有三种,分别是最广义的共犯、广义的共犯和狭义的共犯。

最广义的共犯是指,所有二人以上参加的犯罪。其中又分为必要共犯与任意共犯,必要共犯是指犯罪必须要有二人以上才能实施,如聚众斗殴罪,聚众赌博罪等,任意共犯是指刑法分则中规定有一人即可实施的犯罪而有二人以上参与,如二人以上共同实施杀人行为。

广义的共犯,即是在任意共犯中分类,包括共同正犯、教唆犯和帮助犯。共同正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了犯罪的实行行为,均为正犯;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实施犯罪的人;帮助犯,是指为他人的犯罪提供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物质上的帮助包括为其提供犯罪工具、资金等,精神上的帮助包括鼓励已有犯罪意思的人去实施犯罪等。

狭义的共犯,仅包括教唆犯与帮助犯。本文以下所提共犯仅指狭义的共犯。

二、共犯的认定

在如何认定共犯方面,一直有共犯独立说与共犯从属说的对立。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共犯的行为是否依托于正犯的行为。

1.共犯独立说

共犯独立说以近代学派的主观主义思想为基础,主张共犯的行为本身已经具备了构成要件该当性、违反性与有责性,完全符合犯罪构成,不需要正犯实行行为的存在即可构成犯罪,共犯行为本身已经体现了共犯者的反社会危险性格(恶性)可以单独对其进行处罚,有无正犯的实行行为,均不影响其犯罪的成立,完全无需从属于正犯行为,正犯行为仅属于共犯之因果关系之过程或客观处罚条件。

例如,在教唆犯罪中,只要教唆者一经着手其教唆行为,不论被教唆者有没有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论其犯罪行为有没有既遂,教唆者均成立犯罪。其旨在惩罚教唆者的人身危险性。

2.共犯从属说

共犯从属说以古典学派的客观主义思想为基础,主张只有在正犯实行行为着手后,才有共犯成立的可能性,共犯行为必须依托于正犯的行为,若无正犯的行为,共犯也不可能存在。

共犯的从属性分为三种类型:实行从属性、要素从属性和罪名从属性。

(1)实行从属性。实行从属性是指共犯的成立,要以正犯实行行为的着手为必要,如果正犯仅有阴谋和预备行为,那么共犯不成立犯罪。

(2)要素从属性。要素从属性(共犯从属性的程度)所要论及的问题是:为了肯定共犯的成立,正犯必须具备哪些犯罪成立要件或者要素,或者说共犯必须从属于正犯的何种犯罪成立要件或者要素?就此,德国学者M.E.迈耶率先提出了可能存在的四种从属形式:①最小从属形式。认为只要正犯行为具备构成要件符合性,就可认定共犯的成立。②限制从属形式。认为要成立共犯,正犯行为必须具备构成要件符合性和违法性。③极端从属性形式。认为要成立共犯,正犯行为必须具备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④夸张从属性形式。认为共犯的成立,以正犯行为具备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为前提;同时,正犯个人的刑罚加重、减轻事由对共犯的处罚亦产生影响。

本文认为采限制从属形式较为恰当,既不会扩大共犯的范围也不会缩小共犯的范围,仅需要正犯行为符合构成要件且违法就可成立,这样也可以很好的解决从属于无责任能力和限制责任能力的人的犯罪问题。

(3)罪名从属性。罪名从属性主要的问题是:共犯的罪名是否必须要从属于正犯的罪名或者各个共犯之间的罪名是否必须相同。理论上对于该问题存在着犯罪共同说(罪名从属性说、罪名同一性说)和行为共同说(罪名独立性说)的对立。

完全犯罪共同说,认为,只有在数人共同实行或者加功以实现“同一的故意犯”时,方能成立共同犯罪。该学说会不当地缩小共犯的范围,现在几乎已无人采纳。

部分犯罪共同说,认为共同犯罪的成立,不要求数人所实施的犯罪完全相同,而是只要具有部分一致即为已足。亦即,数人所共同实行或者加功的虽属于不同的构成要件,但在不同的构成要件之间,如若存在构成要件的重合时,则在此重合的限度内,肯定共同犯罪的成立(罪名同一性说)。同时,对于其中有人超出重合的犯罪构成的部分,另行单独定罪处罚。

行为共同说,认为只要参与者有共同的行为,即使犯罪意思不同也可成立犯罪。所以,共犯的罪名可以是独立的。

三、共犯的成立要件

综合以上的论述,本文采用共犯从属说,认为共犯的成立必须要有正犯的实行行为,若正犯不构成犯罪,也就无共犯成立犯罪的余地。因此,本文以共犯从属说为立场,分析共犯的成立要件。

1.客观要件

共犯的成立首先要有共犯的实行行为,具体到教唆犯与帮助犯中就是教唆行为与帮助行为。实行行为在任何犯罪中都是基础,没有行为的存在,一切犯罪都不可能成立。刑法不能处罚思想犯,只能处罚行为犯。

2.主观要件

共犯的成立还需要支配共犯实行行为的意思,具体到教唆犯与帮助犯中就是教唆意思与帮助意思。僅有实行行为,没有行为人意思的体现也不能进行处罚,共犯的实行行为是在其意思的支配下才实行的,对行为的处罚必须结合其意思。

3.正犯行为的存在

这是共犯从属说与共犯独立说最大的不同。本文认为,共犯的成立必须要有正犯行为的存在。例如,在教唆犯罪中,即使教唆犯是在教唆意思支配下实施了教唆行为,如果被教唆者没有按照教唆者的意思实施犯罪行为,那么教唆者就不成立犯罪。在帮助犯罪中也是一样,即使有帮助意思和帮助行为,若无被帮助者的实行行为,帮助者也不构成犯罪。

参考文献:

[1]钱叶六:《共犯与正犯关系论》,中外法学

[2]张明楷:《共犯对正犯故意的从属性之否定》,政法论坛

[3]钱叶六:《双层区分制下正犯与共犯的区分》,法学研究

作者简介:

篇7:论共犯处罚根据

关键词:共犯;处罚根据;混合惹起

一、共犯处罚根据的概述

(一)共犯与正犯的概念

1、共犯的概念

共犯有最广义、广义及狭义的共犯之分。最广义的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可分为必要的共犯和任意的共犯。刑法总则中规定的共犯处罚原则就是针对任意的共犯而言的。广义的共犯,是指共同正犯、教唆犯与帮助犯。狭义的共犯,是指教唆犯与帮助犯。

本文涉及与正犯相对应的“共犯”概念时都是指狭义的共犯,本文探讨的共犯处罚根据也是指狭义共犯的处罚根据。

2、正犯的概念

正犯是相对狭义的共犯而言,指实施了满足基本构成要件的实行行为的情况。正犯概念分为单一的正犯概念、扩张的正犯概念与限制的正犯概念。

(二)在我国研究共犯处罚根据问题的可行性

虽然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少有专门论及共犯处罚根据问题,只是在介绍大陆法系共犯理论时才有相关论述,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就不存在产生这一问题的理论基础。有学者指出,“我国学界基本上认同参与犯不能直接解释到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成立条件下加以处罚的观点”。有学者将犯罪构成分为基本犯罪构成与修正犯罪构成。

以上论述可知,共犯行为与刑法分则规定的构成要件行为是有区别的,共犯只能适用刑法总则的修正构成要件的规定。在我国,共犯与正犯相异这一点是得到普遍认同的,限制的正犯概念符合一般观念的,是我国刑法理论中研究共犯处罚根据的理论前提。

共犯处罚根据的学说观点

关于共犯处罚根据的学说观点很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通说是三分法,即责任共犯说、违法共犯说与惹起说。且为我国大多数学者所支持。故笔者在下文将按照这种分法进行探讨:

(一)责任共犯说

责任共犯说,认为共犯之所以受到刑罚,是因为其使正犯受到诱惑而堕落。在责任共犯说看来,共犯和正犯在质上不同。正犯是实行杀人行为的人,侵犯刑法分则所保护法益;而共犯是制造杀人犯的人,侵犯的对象是正犯。

(二)违法共犯说

违法共犯说,认为共犯之所以受到刑罚,是因为其使正犯陷入了反社会状态从而扰乱社会和平。在违法共犯说看来,正犯与共犯违反规范的本质不同。正犯是违反了“不得杀人”的规范;而共犯是违反了“不得教唆、帮助他人杀人”的规范,两者在违反规范的本质上是不同的。

(三)惹起说

惹起说,认为共犯之所以受到刑罚,是因为其通过介入正犯行为而间接引起法益侵害。由于在共犯违法连带性的问题上有不同的立场,该学说内部又分为纯粹惹起说、修正惹起说与混合惹起说。具体情况如下:

1、纯粹惹起说

纯粹惹起说,认为共犯之所以受到刑罚,是因为其自己的行为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法益,不是通过正犯行为侵犯法益,强调自身违法行为的独立性,肯定违法的相对性,既承认“没有共犯的正犯”,也认可“没有正犯的共犯”。

2、修正惹起说

修正惹起说,认为共犯之所以受到刑罚,是因为正犯行为的违法性,共犯与正犯违法与否始终是一致的,强调共犯违法性从属于主犯,肯定违法的连带性,既否认“没有共犯的正犯”,也反对“没有正犯的共犯”。

3.混合惹起说

混合惹起说,认为共犯之所以受到刑罚,是因为其通过正犯间接侵害了法益,共犯的违法性体现在自身行为与共犯行为两方面的违法性,其既是独立性与从属性的折衷,又是相对性与连带性的兼顾,在肯定“没有共犯的正犯”的同时,否定“没有正犯的共犯”。

三、“混合惹起说”之提倡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发现,责任共犯说与不法共犯说在探寻共犯处罚根据时都脱离了法益保护的基点。而惹起说正体现了之一点,其认为正犯与共犯没有质的差别,仅是侵犯的方式不同,该学说的进步之处是责任共犯说与不法共犯说所不能及的。故我们应坚持惹起说。

但是,在惹起说内部,我们不难发现,三学说均存在一定的不足。

纯粹惹起说,虽属法益侵害的“结果无价值”惹起说的内部分支之一,但因其全面承认共犯行为违法性的独立性与相对性,实质是从行为人的角度把握违法性,既承认“没有共犯的正犯”,又认可“没有正犯的共犯”,明显是行为无价值的主张,偏离了法益侵害说的轨道。

修正惹起说,主张结果无价值,坚持共犯的从属性与连带性是妥当的,对于非身份者参加的真正身份犯的共犯行为,其可罚性能够得到合理的说明,这是该学说的优点。但该学说的不足是,否认共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性。故如何协调共犯违法的从属性与相对性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修正惹起说所面临的新课题。

混合惹起说综合了前两个学说的优点,是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的结合,既兼顾独立性与从属性,又重视相对性与连带性,但其陷入到另一个困境中,在说明共犯处罚根据时无法做到真正透明,且在独立性与从属性冲突时或相对性与连带性冲突时,何者优先,就成为问题。

但笔者仍认为,我们应坚持混合惹起说,坚持结果无价值的同时,兼顾行为无价值立场。因为,一方面,从犯罪本质来看,犯罪是对法益的侵害(结果无价值),而非对规范的违反(行为无价值),那么应以“结果无价值”为基点进行思考,则排除仅以行为无价值基础的纯粹惹起说。另一方面,比较修正惹起说与混合惹起说可知,混合惹起说一定程度承认共犯违法的相对性,能妥善处理“没有共犯的正犯”与“没有正犯的共犯”等问题;而修正惹起说将共犯行为违法的连带性贯彻始终,完全否定“没有共犯的正犯”及“没有正犯的共犯”的存在,导致“不当罚而罚”与“当罚而未罚”等问题产生。故以混合惹起说作为共犯处罚根据是合适的见解。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313-314.

上一篇:描写花的词语下一篇:我最喜欢的玩具作文150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