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丰银行于2003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2024-04-29

恒丰银行于2003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共4篇)

篇1:恒丰银行于2003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恒丰银行于2003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过整体股份制改造,成为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英文名称为Evergrowing Bank Co., Ltd.。总部设在山东省烟台市。目前,设有青岛分行、济南分行、南京分行、杭州分行、成都分行、重庆分行、烟台分行、福州分行、昆明分行、西安分行等10家一级分行,在苏州、绍兴、东营、义乌、济宁、滨州、乐山、温州、无锡、达州、南充、聊城等地设立12家二级分行,共115家机构。正在积极运作北京分行、上海分行等机构的设置,加快推进“全国布局、走向世界”战略目标。2008年6月成功引进新加坡大华银行为战略投资者。

先后获得“中国企业500强”、“中国诚信企业”、“中国经济十大诚信示范单位”、“30年中国品牌创新奖”、“全国金融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示范单位”、“中国十大最具竞争力银行”、“中国十大标志性银行服务品牌”、“中国经济百佳诚信企业”、“全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十佳商业银行”、“全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优秀金融机构”、“中国现代服务业十佳优质服务金融机构”、“中国优秀企业”、“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最具影响力企业(全国)”、“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中国金融行业最具竞争力品牌”、“建设创新型国家十大杰出行业”、“中国金融企业慈善榜●银行业突出贡献奖”和“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山东省诚信纳税企业”、“山东省纳税先进企业”、“山东省内部审计先进单位”、“山东省重点服务业企业”、“山东省服务业先进单位”等100多项荣誉称号。

拥有“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国家财政部国债承销团成员”、“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批双边报价商”、“国家政策性金融债券一级承销商”、“全国凭证式国债承销商”、“企业短期融资券主承销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结算代理行”、“全国国债协会理事级会员单位”、“全国银联卡会员●股东单位”等市场准入资格,为银行今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优势。

篇2:恒丰银行于2003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庆典仪式上, 恒丰银行昆明分行高振胜行长介绍, 从2010年11月10日开始试营业以来, 在短短不到4个月时间里, 全行各项存款已经突破100亿元人民币, 已投放贷款20亿元人民币, 其中95%以上投向了中小企业;与此同时, 恒丰银行在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中, 始终围绕“三大主题”——发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主打特色金融服务和努力打造精品银行, 把“恒久发展, 丰裕社会”的企业文化理念充分展示在云南广大客户面前。

发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恒丰银行自设立之初就把发展中小企业业务作为一项战略任务, 确立了全力推进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战略, 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作为未来全行发展的战略重点, 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大对优质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并且在产品配套、服务保障、风险管理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以服务中小企业发展为己任, 实现银企共同发展。如:2010年末, 成功发行首单中小企业集合票据, 即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市首例中小企业集合票据, 填补了当地该项业务的空白。第一期集合票据发行规模1.45亿元人民币, 期限1年, 票面利率4.67%。不仅为浙江义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还成功借助中小企业集体合力化“小”为“大”, 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提供了新思路, 是支持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创新, 具有重要意义。再如: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当前相关政策制度没有配套的前提下, 勇于探索在特定区域针对特定物权设定抵押, 以有效弥补担保渠道单一对中小企业造成的融资困境。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的“财运恒通”系列融资服务产品, 包括7个品种:“携手通”即联保贷款类产品;“保易通”即担保公司保证贷款类产品;“全程通”包含厂商银授信、仓单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存货质押贷款等保障企业日常经营类产品;“权质通”包含有价证券质押贷款、票押票等权利质押类产品;“外贸通”包含出口信用保险担保贷款、信用证业务、国际保理、出口打包贷款等国际贸易融资类产品;“创业通”包含法人按揭贷款、整贷零还、保函、贷款承诺等创业类产品;“退税通”即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贷款。

主打特色金融服务

面向广大个人客户, 主打产品——“九州卡”, 该卡具备直接消费、储蓄存款、通存通兑、转账结算、中间业务等银行卡的完备功能, 更具亮点的是持“九州卡”在全球任何一台ATM机上办理取款、转账、查询等业务均免收手续费。同时, 以改善客户家庭财务结构为目标, 以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为原则不断进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和研发, 主打“恒裕理财”系列理财产品, 包括人民币、外币和双币理财产品, 主要有短融系列, 资产组合系列和市场联动增利系列。投资期限为7天至1年不等, 产品还进一步细分客户为保守型、稳健型、平衡型、成长型、进取型客户, 既适合毫无投资经验的普通投资者, 也适合经验丰富的专业投资者。另外, 依托拥有“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批双边报价商”、“企业短期融资券主承销商”等多种市场准入资格, 借助此平台和资源优势, 帮助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以及超短期融资券等债务融资工具, 提高融资效率, 帮助企业进行更多的市场化融资。

努力打造精品银行

篇3:恒丰银行于2003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而此事也将近年发展势头迅猛的恒丰银行卷入漩涡。

据了解,山东海龙“11海龙CP01”短融债谴责事件,与主承销商恒丰银行不无关系。

“对此我们要承担一定责任,现在尚未收到处罚通知,不排除以后会收到。”恒丰银行参与山东海龙“11海龙CP01”发行相关的人员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

擅改用途祸及恒丰

“企业债发行前有比较严格的审核,发行后也有中介机构严格的后续管理,通常擅改用途的事情很鲜见。”渤海证券投行部副总裁王朴告诉记者。

但总有勇于触红线的“勇士”存在。

9月17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给予协会特别会员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原高管逄奉建、王利民、李洪太公开谴责处分的公告》,公告中称山东海龙有两大“罪状”。

第一是在“11海龙CP01”短期融资券项目申请注册发行期间,未能真实、准确、完整披露重大信息,且前任董事长逄奉建、副董事长兼财务总监王利民、财务部部长李洪太在知晓公司出现重大经营不力变化情况下,未如实陈述相关情况,蓄意隐瞒公司重大事项。

据了解,“11海龙CP01”于今年4月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为4亿元1年期短期融资债,联合资信当时给予山东海龙公司的信用评级为A+,该短融债项目的评级为A-1。

在公告中未透露山东海龙原高管蓄意隐瞒的重大事项所涉为何,但在4月发行“11海龙CP01”时,公司尚未公布一季度业绩,而其后5月公布的业绩显示,继2010年亏损3.72亿元后,一季度再亏5615万元。

但是在此次公告中最受外界关注的则是第二大“罪状”——擅改资金用途。

公告称,“11海龙CP01”募集说明书中约定用途是2.3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1.7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而公司实际却将3亿元用于偿还恒丰银行承兑汇票,1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该募集资金用途变更情况未事前向市场披露,且公司在该短期融资券发行前已确定实际用途不会与募集说明书的约定相一致。

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认为山东海龙违反了多条规则条款,故做出谴责,并同时称“就个别中介机构尽职履责不到位情况,协会亦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自律处分”。

鉴于是该短融债项目的主承销商、又是擅改资金用途还款对象,恒丰银行被疑就是这“个别中介机构”。

疑与山东海龙合谋

“有没有处罚,你直接问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比较合适。”前述恒丰银行人士说,不过随后该人士又称也不排除以后会收到处罚通知。

而从此次山东海龙被谴责事件看,恒丰银行其实是最大受益者。

首先,山东海龙从外部融资用3亿元偿还恒丰银行承兑汇票,相应降低了恒丰银行坏账风险,如果这3亿元覆盖了票据费用,那么恒丰银行不仅收回票据贷款,还获得收益回报。

其次,作为主承销商,恒丰银行在此次债券发行中,还能获得丰厚的中间业务收入回报。

“这种‘一箭几雕’的做法,在银行界很普遍。你去做做对比,原来银行不能承销企业债时,坏账损失肯定比现在高。”某上海券商分析师说。

此前,债券承销工作一直是券商的天下,2008年底逐渐对商业银行放开,自放开之后,该业务对各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贡献度极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近两年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速极快的原因。

在对商业银行放开之前的征求意见时,有颇多声音反对,当时就有人担心由于商业银行承担了对企业发放贷款的工作,一旦企业的偿还能力出现问题,银行很有可能通过帮助企业利用债务融资的方式解决资金回笼问题,甚至有利用普通投资者的钱来偿还企业欠下的贷款的可能。

山东海龙的“11海龙CP01”短融债颇有点这个意思。前述分析师称,公告中“且公司在该期短期融资券发行前即已确定实际用途不会与募集说明书的约定相一致”的说法表明,山东海龙在发行前就已打算改变资金用途,若说恒丰银行在“11海龙CP01”发行前不知晓,“我反正很难相信。”该分析师说。

对于此次事件,恒丰银行表示有失职地方。“我们对于出现这样的违规事件要承担一定责任。”恒丰银行表示承认。

同时,该行还表示目前已经启动紧急风险预警管理,并将该项目放入风险资产池。

扩张较快已超渤海

“如果受到处罚,对恒丰今后的影响主要是发债审核会更严格、流程会更长,从而对业务造成一定影响。”王朴认为。

据恒丰银行简介,该行于2003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过整体股份制改造,是第11家获批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2008年6月成功引进新加坡大华银行为战略投资者,总部设在山东省烟台市,前身是烟台住房储蓄银行。拥有“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国家财政部国债承销团成员”等市场资格。

该行自成立以来,扩张步伐较快,目前,设有青岛分行、济南分行、南京分行、杭州分行、成都分行、重庆分行、烟台分行、福州分行、昆明分行、西安分行等10家一级分行,在苏州、绍兴、东营、义乌、济宁、滨州、乐山、温州、无锡等地设立9家二级分行,共108家分支机构。

村镇银行方面也有重大突破,2010年,重庆云阳恒丰村镇银行、广安恒丰村镇银行、重庆江北村恒丰镇银行已顺利开业,浙江桐庐恒丰村镇银行已取得筹建批复,江苏扬中村镇银行的筹建准备工作也已经就绪,正在等待银监部门核准批复。

据悉,目前正在积极运作北京分行、上海分行等机构的设置。

恒丰银行员工习惯于将自己与渤海银行进行比对,渤海银行与恒丰银行类似,也是一家未上市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两行资产规模接近。截至2010年末,渤海银行资产总额为2651亿元,恒丰银行资产总额则为2741亿元。

但两行盈利能力差距较大。

据年报数据显示,渤海银行2008年、2009年、2010年净利润分别是1.3億元、2.6亿元、7.8亿元;而恒丰银行这三年的净利润分别为9.3亿元、12亿元、22.8亿元。

篇4:恒丰银行于2003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不论是人事斗争,还是现任董事长被指私分公款、违规实施股权激励等措施,笼罩在恒丰银行头顶的种种疑云却并没有散去。

日前,这家近年业绩高歌猛进的银行突发公告,解除林治洪行长职务,这距离林治洪上任仅一年零四个月。

从林治洪免职当天被堵办公室12个小时,到其秘书高静接受采访称,也被警方以其他事宜协助调查为由带走,眼看离免职公告发布已过一周,发生在恒丰烟台总部的事仍在不斷被“爆出”。

恒丰银行到底发生了什么?面对《投资者报》记者的采访,恒丰银行仅回复表示以银行官方网站的相关公告为准。

行长突然被免职

没有具体统一口径成为了这家银行当下对外状况,这可能是种无奈。不过疑云密布、铺天盖地的传闻,对恒丰银行的社会形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银行内部变动和状况多以及解聘行长,都会给市场造成管理混乱的印象,进而影响银行的品牌形象。” 经济学家宋清辉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12月9日中午恒丰银行发布公告,该行董事会于12月9日审议并通过了议案,解除林治洪行长职务。但据了解,由于事发突然,多数员工对此感到惊讶,包括行长本人。

根据恒丰银行2015年年报,持有公司股份在5%以上的股东共有6家,分别是烟台蓝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新加坡大华银行有限公司、江苏汇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鲁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佐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厦门福信银泰投资有限公司。

其中,烟台蓝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是烟台市属国有独资投资性公司,注册资本6.9亿元人民币。

事发之后,曾有媒体报道林治洪自称是因个人原因主动辞职,但在恒丰银行的官网公告上写的却是《关于提请免去林治洪先生恒丰银行行长职务的议案》。

“免职是用人单位主动提出,辞职是劳动者主动提出。林治洪来自民生银行,民生银行的业务风格相对务实敢想敢干,这在银行中较为鲜明,不排除相互之间的风格体制会有差异,但搞到这么僵可能还有别的原因。”一位接近恒丰银行的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今年风波不断

然而,行长的免职只是今年恒丰银行众多漩涡中较小的一个。

今年5月起,多家媒体收到举报材料指出,包括恒丰银行现任董事长蔡国华在内多名高管私分过亿公款,到之后已退休的恒丰银行前行长栾永泰向媒体承认,一次性收到了大约2100多万元。恒丰银行深陷舆论风波,被指存在私分公款、违规实施股权激励、巨额资金体外循环等多项违规。

对此,恒丰银行在官网也挂出了一则对不实报道的声明和一封律师函,直指员工持股计划、高管人员私分巨款等内容严重失实。但时隔几个月,《财新》报道在9月和11月又报道了两篇,分别指出恒丰员工配资购股共计100亿元,但这笔员工持股计划最后以268亿元入账,凭空多出168亿元;而在违规员工持股被媒体曝光后,这168亿元又离奇不见了。以及称其高管通过各种手法,将逾430亿元的银行受托资金体外循环,借道多个外部机构,以实现对恒丰银行持股。

“公司的民营股东是否有按银监规定严格执行,是否存在关联交易未被披露的情况,这个不排除通过非关联的第三方操作可能存在,但肯定是不多的。”上述人士表示。

今年年中,恒丰银行已退休的前任行长栾永泰,也就是刚被免职的林治洪的上一任曾向媒体记者承认了拿钱之事,并实名举报蔡国华侵吞公款3800万元。

有报道称,恒丰总行面对栾永泰的举报党委召开扩大会议。直指“栾永泰及利益团伙目的就是想将恒丰银行据为己有,成为私有财产。”“要让员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要让全行1.1万名员工发声发力,主动检举和揭发他们的违法犯罪行为。”但在多地不同部门工作的管理人员向《投资者报》表示对此并不知情。

但遗憾的是,半年时间过去,恒丰银行现任董事长蔡国华在内多名高管被指私分公款、违规实施股权激励、巨额资金体外循环等多项违规仍未有定论。

恒丰人事或出现动荡

面对产生丑闻的恒丰银行,林治洪行长被解除职务是否会对恒丰银行的业务造成影响吗?

有知情人士透露,像邵平初到平安银行时一样,林治洪来恒丰银行的时候也带来了大批民生银行的人员,随着林治洪被免去职务,不排除会有人员变动或离开。

在业内看来,接连的负面因素与变动对公司形象和业务会造成一定影响。“客户会担心正在做的业务是否受影响。恒丰的很多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增长很明显,现在能做的东西确实比以前有很大进步,但可能还没有那么快能稳定下来,毕竟管理机制不一样,人事安排、管理层博弈都有。”有市场人士如此表示。

但也有人认为,一个银行能否良性发展的根本取决于业务与市场变化的相适应程度,人事仅是一个方面。

可是,连续八个月来,接连发生在恒丰银行的新闻依旧让人难以判断,是否有那么夸张呢?事实真相扑朔迷离。接连的内斗传闻和股权激励违规等悬案也让关注恒丰银行发展的客户情绪受到了影响。不知这一次,恒丰银行是否将继续沉默下去?

上一篇:不敬畏安全反思下一篇:石湾子联小治理“慵懒散”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