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相关制度

2024-05-23

骨科相关制度(精选8篇)

篇1:骨科相关制度

相关专业知识 4.骨科疾病 一软组织损伤

1.软组织损伤定义①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筋膜、腱鞘、韧带、神经、血管、和周围组织等。②因直接或间接外伤和劳损致这些组织或器官解剖结构上的破坏和生理功能上的紊乱时称为软组织损伤。2.临床分类**①急性闭合性损伤②开放性损伤③慢性损伤

3.损伤的临床表现**A全身表现:昏厥、休克、发热、血液及代谢变化,血沉加速、肾功能改变、感染

B局部表现:①疼痛②肿胀③淤斑④功能障碍⑤早期因疼痛致活动受限,或组织毁损,后期因形成瘢痕、局部粘连、骨化性肌炎、失用性萎缩功能障碍。C合并骨折:局部明显骨折畸形,有假关节等表现。4.软组织治疗要点**①治疗原则:最大限度地保全组织和器官的完整性,使组织器官修复和愈合,恢复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②一般治疗:局部冷敷、休息、太高肢体③物理治疗:消炎、镇痛、恢复运动功能。④手术治疗:急慢性损伤根据病情选择修复重建手术

二、肌筋膜炎

1.定义**发生于筋膜、肌肉、韧带、及肌腱等软组织病变的统称,又称纤维织炎、肌纤维织炎、肌筋膜炎、纤维性肌痛、软组织劳损等。

2.病因**①神经纤维在肌筋膜出口处受到牵拉压迫②常见的引发区是在机械应力的的部位,如颈、肩胛带、腰部

3.病理**①软组织中胶原纤维炎症、坏死、释放组胺、激肽等致痛物质②血管壁内外渗透压的改变,使组织间隙积聚大量组织液而引起局部肿胀,致组织缺血③肌肉痉挛或挛缩,肌纤维变性。

4.表现:锁骨上窝、提肩胛肌、冈上下肌、斜方肌大圆肌肱二头肌、长短头等肌起点。5.诊断**症状和体征,无特征性的实验室或X线片的异常

6.鉴别诊断**排除脊柱的器质性病变,如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结核、骨关节炎等。7.治疗**①急性期:休息,慢性期应适当活动,正确的运动使肌肉能得到有节律的收缩和放松。

②物理治疗:改善血液循环、消炎镇痛、按摩及手法和运动训练治疗③其他治疗:局部疼痛点封闭治疗④健康教育:正确劳作体位

三.肱骨外上髁炎

1.定义**伸肌总腱起点处,网球肘” 2.治疗要点**①相对制动,合理休息,减少桡侧伸腕肌腱起点处张力。②局部注射治疗:消炎、镇痛③物理治疗:消镇痛、放松肌肉和增加软组织弹性④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⑤健康教育:除去病因,纠正不良姿势,防止复发。

3.临床表现**①.肘关节外侧疼痛,前臂伸肌和屈肌抗阻力收缩会激发疼痛。②僵硬,无关节活动受限③查体:皮肤无炎症,在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区有局限性、敏锐的压痛。③前臂做旋前或旋后运动时会加重疼痛。④重着提重物、拧毛巾、扫地、⑤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阳性:及伸肘、握拳、屈腕、然后前臂旋前,此时秀发肘外侧疼痛。四.跟腱炎

1.定义**跟腱因反复劳损、外伤或者感染等刺激引起的炎症称为跟腱炎

2.病因**①发于运动爱好者②急性牵拉纤维断裂③生物力学过度内旋,足跟着地过远,膝内翻(O形腿)腘绳肌和肥肠肌僵硬或肌力不足,跟腱张力过大,扁平足、足弓过高、功形足以及足跟内翻畸形。3.病理**深筋膜和腱组织之间的滑膜层及其结缔组织损伤,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肌腱周围及腱组织的损伤性炎症 4.临床表现**①急性跟腱炎:跟腱两侧 及周围组织肿胀、疼痛,站立、行走时只能前足掌着地,足跟不能着地。

②慢性跟腱炎:开始活动时疼痛比较明显,活动开明显减轻,休息后病情加重。提重和后蹬加重,步行坡行。

5.治疗要点**A治疗目的:①急性:消炎、消肿和镇痛②慢性或恢复期:改善血液、促进炎性产物吸收;软化瘢痕,松解粘连;恢复跟腱张力和正常功能。B急性期治疗①稍趾屈位制动②局部冰敷③中频或低频电疗镇痛

C慢性期或缓解期:①局部热疗改善血液循

环②中、低频电疗镇痛③运动治疗 第二节关节病变和损伤 一.肩关节周围

1.定义**①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慢性炎症、粘连而引起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障碍症候群。②粘连性关节炎囊炎,又称五十肩、冻结肩。③康复医学中肩关节周围炎不是其他疾病或者外伤导致的续法性肩关节功能障碍。

2.治疗要点**①一般治疗:口服消炎镇痛药物;痛点局部封闭。②物理治疗超短波,红外线、磁疗、低中频电疗、运动训练。二.踝关节

1.定义**踝关节韧带损伤或断裂导致关节不稳的外伤性病症,在扭伤中多见 2.诊断**①局部肿胀,皮下淤斑,踝关节活动受限,行走困难,压痛。②若仅为侧副韧带扭伤,症状可在1-3日内消失,③若有韧带撕裂则疼痛持续,关节不稳。③外踝韧带扭伤,则足内翻是疼痛明显;内踝韧带扭伤,则足外翻时疼痛明显。④X线检查:显示有无撕脱骨折、距骨倾斜度增大或脱位现象。

3.治疗**①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制动休息。②物理治疗:超短波、磁疗、蜡疗、红外线等治疗③适当进行功能训练,逐渐增加负荷训练。④加强预防措施,提高踝关节肌力,减少复发率。⑤手术治疗:完成断裂,或合并有撕脱骨折,踝关节半脱位者,早期手术治疗。

三、膝关节韧带损伤

1.定义**外伤造成膝关节韧带损伤,严重时有关节不稳

2.治疗*①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增强腘绳肌肌力训练②后交叉韧带(PCL)损伤,股四头肌肌力训练

四、半月板损伤

1.定义**①外伤引起的膝关节半月板撕裂和损伤,②导致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的外伤性疾病,③多膝关节由屈曲为向伸直位突然运动和旋转时。

2.治疗①妨碍关节形成“交锁”或②除边缘部分损伤后可以自行修复外,半月板破裂后不能自行修复(软骨,无血液供给)切除

五.髌骨软化症1.定义:髌股关节软骨退行

性病变,晚期在髌软骨形成骨赘。2.临床:早期疼痛间歇性,时轻时重晚期为持续性,可出现响声,髌骨压推痛,股四头肌抗阻阳性

3.治疗:(范围)不要制动关节 第三节腱鞘及滑膜疾病 一腱鞘炎

1定义**①定义:慢性劳损或炎症造成肌腱和腱鞘水肿和慢性无菌性炎症导致疼痛或压迫症状②部位分类:手部、腕部腱鞘炎;③受累组织:肱二头肌腱鞘炎、手部屈肌腱鞘炎、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等 2.病理**①早期充血、水肿、渗出、无菌②反复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肥厚与粘连等改变。

3.临床表现**A:手和腕部狭窄性腱鞘炎:①手屈肌腱鞘炎,称为弹响指或扳机指,②拇指为拇长屈肌腱鞘炎,又称为弹响拇。B发缓:①指发僵、疼痛、活动后好转。②病长:活动弹响伴疼痛。C:①可触及黄豆大小的痛性关节,随患指屈伸活动而随②屈伸活动半上、下移动,弹指和弹响现象。D: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①在桡骨茎压痛,触痛结节②握拳尺偏腕关节痛,(Finkelstein)二腱鞘囊肿

1.定义**关节囊性肿块,含胶冻样黏性物质。认为关节囊、韧带、腱鞘的退行性变。2.临床**①好发人群:女性和青少年。②好发部位:腕部、腕掌侧、桡侧屈腕肌腱、足背。在手指、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处也好发。

③自觉症状:局部胀痛或无症状;囊肿小,无疼痛,囊肿大,硬,触及如硬有疼痛,握力减弱。

④病变特点:包块光滑,不与皮肤粘连;可抽出胶冻。第四节骨折 一骨折概述

1.骨折定义***骨和骨小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发生断离:骨折

2.骨折原因**①直接暴力②间接暴力③肌肉拉力④累积性劳损⑤病理性骨折 3.骨折分类**A:按骨折与外界相通与否:闭合性和开放性。

B:按骨折损伤程度及形态: ①不完全性骨

折(裂缝、青枝)和②完全性骨折〔横形、斜形、螺旋形、粉碎性、嵌插、压缩和骨骺分离〕。

C:按骨折的稳定性:①稳定性骨折(裂缝、青枝、嵌插和横形等)和②不稳定性骨折(斜形、螺旋形和粉碎性)。二骨折临床表现

4骨折专有体征**①畸形②活动骤常③骨摩擦音和感④3有1即骨折

5.骨折其他表现*①疼痛与压痛;②局部肿胀与淤斑③功能障碍④上3见新鲜骨折,也见于软组织损伤及炎症。有些骨折见上3还要x线

6.骨折早期并发症**①休克②感染③内脏及重要动脉损伤④周围神经损伤⑤脊髓损伤等

7骨折晚期并发症①坠积性肺炎②压疮③骨化性肌炎④创伤性关节炎⑤关节僵硬⑥缺血性肌挛缩⑦缺血性骨坏死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三骨折愈合8.骨折愈合分期**A:肉芽修复期:血肿吸收,衍变肉芽组织。过程2〜3周。B:原始骨痂期:外骨膜增生,新生血管入层,膜内骨化,髓腔生新骨。软骨内骨化,伤后 6〜10周。

C:成熟骨板期:新生骨小梁增加,伤后8〜12周内。称愈合期。D:塑形期:正常骨骼2〜4年。

9.愈合影响:**①年龄②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③感染④软组织损伤程度⑤软组织在骨折断端的嵌人⑥全身健康状况⑦施加的治疗方法。

10.骨折愈合标准**①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②局部无异常运动;③X线骨折线模糊,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④外固定解除后伤肢能满足以下要求:上肢能向前平举1kg长达1分钟。下肢能不扶拐平地连续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⑤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从观察开始之日起倒算到最后一次复位的戶期。其所历时间为临床愈合所需时间 四骨折临床治疗

11.骨折复位**A定义:①复位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位置②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

B:解剖复位: ①移位矫正,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②对位(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指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

C功能复位:①定义:临床未能达到解剖复位,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功能复位。②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下肢骨折缩短2cm以内,无骨骺损伤,自行矫正。

12.骨折固定A:为外固定和内固定。B:外固定: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展架、持续牵引、外固定器。

C:内固定:有克氏针、螺钉、三刃钉、鹅头钉、接骨钢板、加压钢板、髓内钉等金属内固 定器和可吸收钉生物内固定器。

13.康复治疗:功能训练 第五节关节脱位 一概述 1.定义**

①关节结构受到严重破坏,诸骨的关节面不再保持接触,称为关节脱位。②关节结构受到破坏较小,组成关节诸骨的关节尚保持部分接触者称为关节半脱位 2.关节脱位运动恢复**

具体表现为肌力和关节运动范围的恢复。3.脱位典型体征**四肢关节脱位后:①如肩关节前脱位时的方肩和上臂外展;②髋关节后脱位时,下肢呈屈曲、内收、内旋和短缩畸形等

4.脱位运动障碍**脱位的关节:丧失或大部分丧失其运动功能,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

二.常见关节脱位

1.肩关节(孟肱关节)A分类:①前脱位、后脱位、上脱位和下脱位②前脱位95%以上③前脱位分a喙突下b盂下脱位c锁骨下④胸腔内

B:典型体征和症状:①方肩畸形,触诊肩峰下空虚,常可在喙突下、腋窝部位触到脱位的肱骨头②Dugas阳性体征:患肢放在对侧肩上,患肢肘关节不能贴近胸壁,而当患肢肘关节贴近胸壁时,患侧手掌却不能触及对侧肩

C并发症: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或肱骨颈骨折以及腋神经损伤.肩袖损伤。D:3周去除固定活动 2.肘关节后脱位**

A原因:肱骨下内外宽厚,前后扁薄状。侧方有坚强韧带保,关节囊的前后部相对薄弱。尺骨冠状突较鹰嘴突小,所以肘关节后脱位远比其他方向的脱位常见。B:典型体征和症状:

①正常:肱骨的内外髁及尺骨鹰嘴突三个骨性标 志在同一条直线上(Huter线)②脱位:三者不再成1直线,而是鹰嘴高居在内外髁上。在肘前方皮下可触及肱骨下端。

C治疗:①固定3周。②期间活动。③除固定后避免被动牵拉关节,忍受范围内,肘关节活动。3.髋关节脱位**

A分类: ①后脱位、前脱位和中心脱。②Nelaton线是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的连线。股骨头位于Nelaton如线后者为后脱位;线前方者为前脱位。③后脱位最常见,为前脱位的10〜20倍。B后脱位的典型体征与症状:

①患肢呈屈曲、内收、内旋及缩短的畸形。②大粗隆向后上移位,常于臀部触及隆起的股骨头。

C治疗:①单纯:牵引:患肢伸直和

外展位3周,②脱位及骨折:手术切幵复位和内固定。

第六节手外伤

1.手的姿势**A:休息位①半握拳笔状。②腕关节背伸约10〜15,轻度尺偏;B:手的功能位:①呈握小球或茶杯状②腕背伸10〜15。

2.术后处理**A:制动体位:①制动在功能位,②但神经、肌腱和血管,无张力为原则。③例如:a手屈侧肌腱、神经、血管修复后,需将手及腕制动在屈曲位b而伸侧组织缝接后,又需将手制动在过伸位。B:制动时间:①血管2周,②肌腱固定3〜 4周③神经无张力固定4〜6周④关节脱位为3周,骨折4〜6周。

C:制动范围:围越小越好,活动非制动关节。D:手术:10-14拆线,带蒂皮瓣移植术后3〜4周断蒂。第七节骨性关节 一概述

1.定义**①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慢性关节病,也称退行性关节病、骨性关节病或增生性关节炎。②软骨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改变,并在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病理变化以软骨变性及软骨下骨质病变为主

2.分类**A原发性和续发性B原发性:①无致病原因,见于老年人,②受遗传和体质的影响。③老年加劳损。④手指末节骨性关节炎Heberden,有明显的遗传因素C继发性:①局病变上发生②畸形、创伤和疾病都能造成软骨的损害②临床原发多见,主要病因是关节软骨磨损和透明质酸合成减少。

3.症状和体征**①原发50岁以后女略多于男②继发:最常膝、髋、手指、腰椎、颈椎等关节。起慢、凉、劳累或轻微外伤才酸胀痛。酸胀痛的轻重与X线表现不成正比。③酸、胀、痛 二常见骨性关节炎

1.髋关节OA**①活动或承重时,腹股沟处有酸胀痛,并向大腿或膝关节前、内侧放射。②臀部周围及股骨大转子处也可有酸胀痛,并向大腿后、外侧放射。③跛行。④X线软骨下囊腔样改变,或髋臼上缘,或股骨头内。

2.膝关节OA**①肿胀明显②骨质增生③摩擦感或摩擦音③有关节积液,浮髌试验可为阳性。

3.踝关节OA**①体胖超重的老妇。4.脊柱OA**①原发性和继发性都常见。②原发:a椎间盘退行性变、脱水、椎间关节磨损及骨赘增生。b颈:受力最大C4—5和C5-6处,OA在最多;钩椎关节骨赘挤压颈神经根;椎体后缘的骨赘压脊髓;按挤压部位称颈椎病。C:腰:受力L4--5和L5-S1最大,狭窄和骨赘也在此。;若腰神经根受挤压,坐骨神经症状。③继发:先天性畸形、侧凸、骨折和骨结核之后。第八节颈椎病

1.定义**①退行性变以及由此继发的颈椎组织病理变化累及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

2.病因和病理**①不良的睡姿、不当的工作姿势、不当的锻炼、头颈部外伤、咽喉部炎症、寒冷潮湿②内因:先天骨关节畸形、椎管狭窄、肥胖、糖尿病。③外因:急慢性损伤、风寒侵袭、环境潮湿,姿势不良等。④继发:退行性变、椎间盘突出、关节囊松弛、韧带肥厚和骨化等。

3.症状*A头、颈、臂、手及前胸疼痛,运动障碍,肢体软弱,大小便失禁、瘫痪,累及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则可出现头晕、心慌、心跳

C疼痛:疼痛是最常见①神经根压迫或剌激时,放射到上肢②若头半棘肌痉挛,刺激枕大神经,偏头痛。D麻木:关节突,椎间盘和后纵韧带、钩椎关节E:自主神经症状:①交感神经受剌激:头痛、头昏、耳鸣、面部疼痛、面部潮红、咽部异物感、恶心、视物模糊、胸闷、心慌等。②第1、第2颈神经受到卡压可导致紧张性头痛。F:颈椎活动受限:①寰枕关节占50%,4.诊断**

具备三个条件:①具有比较典型的症状和(或)体征; ②颈椎的X线片及其他检查证明椎间分级退变,并压迫神经、血管;③影像学检查存在神 经、血管压迫与刺激,同临床表现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第九节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概述

1.定义:**①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腰椎②L4-

5、L5-s1突出占90%以上,20-50多方

2.分型**A椎间盘突出:①退变型、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后纵韧带下型、脱出后纵韧带后型和游离型

②前3型未破裂性,占77% ;后3型为破了型占23%④前4型非手术;后2型手术治疗

B突出物与椎管的位置(横断面)①中央型、后外侧型、椎间孔内型(外侧型)和椎间孔外型(极外侧型)

②前2型多见,占85%;后俩型少见,且多发L3-4和L4-5水平

C中央型分3度①中央Ⅰ度:突出居中但以一侧为主,伸展已过中线2mm

②中央Ⅱ度:突出居中也以一侧为主,伸展已过中线4mm③中央Ⅲ度:突出居中,伸延到两侧 二腰临床表现

1.症状**A疼痛: ①最早腰痛,多发

L4-5.L5-S1②坐骨神经痛多见;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B麻木: ①麻木压迫本体

感觉和触觉纤维,②发凉、无汗、水肿,交感神经根受到刺激

C马尾神经受压症状: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男性阳痿。重大小便失禁、双下胺不完全性瘫痪

2.体征** ’A步态异常:跛行,又称减痛步态,神经被拉紧。B压痛:①间隙、棘上棘间韧带、棘旁压痛,②慢性:棘上韧指下滚动感,诊断腰椎间盘有价值。C曲度变化:越年轻,曲度越重D活动范围:正常:前屈90;背伸30;左右侧屈30;②病:屈受限最明

显,是由于前屈位时进一步促使髓核向后移位并增加对受压神经根的牵张之故。F:直腿抬高试验:①敏感为76%-97%。②L4-5.L5-S1抬高试验阳性J:神经系统检查:①感觉异常:(80%异常)S1神经:外踝、足外侧痛触觉减退②肌力下降:(70%-75%下降)L5:神经:踝及足背伸;S1神经:趾跖屈力。③反射异常:(71%)L3,L4膝反射;S1踝;马尾神经,肛门。

3.影响**A 腰椎平片:①患者乐于接受。②各种感染、骨肿瘤、强直性脊柱炎、椎弓崩裂及脊椎滑脱

第十节腰椎小关节病

1.病因**①临床常见②腰小关节解剖与颈胸椎差别较大,腰称弧状面③松动与骨赘

2.症状和体征**①表现腰痛,呈持续性钝痛,活动加剧②小关节有固定压痛③骨赘的压迫L5-S1神经

第十一节腰背肌筋膜炎

1.定义**①亦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肌纤维组织炎,②寒冷、潮湿、慢性劳损而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③除生在颈肩腰背之外,也发生四肢等活动频繁的肌肉群。第十二节类风湿性关节炎

1.定义**(RA)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关节炎症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2特征*①对称性、周围性②表现疼痛、肿胀、功能,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③病理:关节滑膜炎④60%〜80%活动期血清中出现类风湿因子。

3.全身症状**①多发于30〜50岁;女多男;男女比1 : 4②缓慢而隐匿方式起病③出现明显关节症状前有数周的低热、乏力、全身不适、体重下降④后出现典型的关节症状。

4关节表现**A:关节滑膜症状(治疗可逆性)和关节破坏症状(难逆转)B:晨僵:①胶粘样感觉②时间与关节炎度呈正比。C:疼痛与压痛:①最早的症状②部位: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其次是趾、膝、踝、肘和肩关节②对称性、持续性,时轻时重③压痛,皮肤有色素沉着。D关节肿胀:①积液或周围, ②滑膜慢性炎症后的肥厚③腕关节、指间关节、膝关节、呈对称性。E:关节畸形:①滑膜炎的绒毛破坏了软骨和软骨下,造成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受累使关节不能保持在正常位置②关节的半脱位:“鹅颈样”畸形。

F:关节功能障碍评定:I级:生活活动和各项工作不受限制Ⅱ级:能进行一般的曰常,生活活动和某种职业工作,但参与其他项目受限;

Ⅲ级:可进行一般的生活活动,但参与某种职业和其,项目活动受限;Ⅳ级:日常生活活动和参与工作的能力均受限

5关节外表现**A类风湿结节:①是特异皮肤表现,②类风湿结节的存在:说明本病动期。

B类风湿血管炎:①出现任何系统②指甲或指端出现小血管炎③组织的缺血性坏死④眼可造成巩膜炎。

C肺间质病变和结节样改变:①见于30%患者,②结节有时液化,咳出后形成空洞。D心包炎:①30%出现小量心包积液;多不引起症状。E胃肠道症状: ①上腹不适、腹胀、恶心等,②可能服药有关,非甾体类抗炎药。

F神经系统病变:①脊髓受压②颈椎增生③上肢麻木和肌力减退④周围神经因滑膜炎

受压⑤多发性单侧神经炎则因小血管炎的缺血病

6治疗目的**①控制炎症②减轻或消除疼痛,防止畸形,矫正不良姿势,维持或改善肌力,恢复功能,维持正常的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7治疗方法**①炎症的不同的时期②急性期:关节休息,避免负重;合理使用物理因子治疗,减轻疼痛、控制炎症为主;③亚急性期: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包括主动、被动活动④慢性期:预防和纠正畸形,运动锻炼增加关节活动度和增强肌力耐力 第十三节强直性脊柱炎

1定义**①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一种,②多见于青少年,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行性风湿性疾病。

第十四节特发性脊柱侧凸1定义** 一概 述①原因不明的一种脊柱侧凸畸形,影响青少年健康发育,叫做原发性脊柱侧弯②部分脊柱侧弯有明确致病原因,如(半椎体)或(蝴蝶椎)等所致的先天性脊柱侧弯或继发于(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疾患的侧弯,这些脊柱侧凸则不属于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范畴。第十五节骨质疏松症

1定义**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2骨代谢变化**①正平衡期:从胚胎时期到出生后20多年,骨骼不断生长和发育; ②平衡期:20多岁到40岁后,骨的生成和吸收两个过程处于平衡状态③负平衡期:超过40 岁后,骨的生成保持不变,但骨的吸收却增加。

3骨密度的定量测定**①单光子吸收测定(SPA)②超生波测定(USA)

③双能X线吸收测定(DEXA),WHO推荐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准④定量CT(QCT)

篇2:骨科相关制度

根据医院相关文件要求及我科实际,制定骨科工作制度。

1.科主任全面负责科室的医疗、教学、行政管理,护士长负责协助科主任工作并具体负责护理、收费等管理。

2.科室设行政班医生、行政班护士具体负责相应医疗质量管理,收集相关资料,科室医生实行分组管理,每组组长负责本组病人诊疗和手术。

3.每周一至周五医护人员准时交班,当班医生将前日收治病人用数码相机进行资料收集交班,(内容包括:患者图片,影像学资料,重要化验检查,病历图片)管床医师要求提出分型及治疗方案供全科讨论。每周一上午科室进行全科大查房,疑难病人经全科讨论后制定治疗方案。

4.每周科室进行不少于一次业务学习,内容由科室主任统一安排,指定医生进行相关备课,授课等。

5.遇科室派人外出学习,科室医疗由留守组长负责,留守组及医生要听从留守组长指挥安排,及时加班,保证不脱班,不留医疗纠纷隐患,不发生医疗事故。

6.各管床医师要及时完成病历文书书写,值班日巡视病员不得少于2次,负责当日收治病人,临时病人处置,发现消防、安全、社会治安隐患、设备药品损坏、缺失等要及时上报。急诊手术先报告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要汇报二值班,并组织人员器材等。为当日出院病人及时办理出院相关文书书写等手续,临时出院病人

可延长至次日。

7.科室设立a.新手术奖,对我科新开展手术医生进行奖励,科室按科室分配到手术费同等收入由科室基金配发给手术主刀医生,b.论文奖,在中华牌文章发表论文奖励2000元,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0元,普通期刊奖励500元。

篇3:骨科病人便秘相关因素及护理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外伤骨折卧床病人159例, 男93例, 女66例;年龄42岁~88岁, 平均63.5岁;单纯骨盆骨折43例, 单纯下肢骨折82例, 下肢骨折合并上肢骨折34例。

1.2 方法

由病区护士每日询问病人大便情况, 并做好记录。凡超过48 h不排便, 自觉排便困难, 需要用导泻药 (开塞露) 通便者, 列入记录。

1.3 结果

159例住院病人出现便秘64例, 发生率为40.2%。

2 便秘发生的原因

外伤骨折卧床病人卧床或行动不便;食物摄入量减少或食物中未含有足量纤维素和水分;外伤后生活习惯与工作规律改变, 出现精神紧张、焦虑、忧郁等;应用可引起便秘的药物, 如吗啡、碳酸钙等。老年人的肠道功能减弱, 常使肠蠕动变缓而发生便秘。因为卧床或行动不便, 担心排便引起伤肢疼痛, 刻意减少食物和水分摄入量, 减少排便次数。

3 护理

3.1 评估便秘发生的可能性,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病人骨折部位、年龄、意识状况、活动能力、进食进水情况评估病人发生便秘的可能性。根据病人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心理状况、文化程度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与病人及其家属讲明便秘可能引起的后果, 如中老年病人屏气用力排便, 可使血压突然升高, 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

3.2 饮食护理

告知进餐适量, 尽量做到“三高、一低、三少”, 即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肪、少盐、少糖、少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 每天饮水量2 000 mL左右, 最好于清晨空腹喝1杯水, 再进行适量运动, 以湿润胃肠道, 刺激肠蠕动, 促进排便。多食粗纤维食物, 可促进消化液分泌, 维持胃肠正常蠕动;多食润肠软便食物, 如蜂蜜、芝麻、香蕉、核桃仁等, 以防止粪便干结。

3.3 指导病人早期进行活动

能自行翻身者, 鼓励病人定时更换体位;不能翻身者, 建立床头翻身卡, 由护理人员2 h~3 h帮助病人更换体位, 如生命体征平稳, 无并发症, 鼓励并协助病人尽早下床活动。

3.4 辅助病人采取较利于排便的姿势

做排便动作, 锻炼提肛肌的收缩。每日进行腹部按摩, 从右下腹开始向上、向左、再向下顺时针方向按摩, 每日2次或3次, 每次10回~20回, 增加腹肌张力。

3.5 保持正常的排便规律

两次排便间隔时间不宜过长, 超过3 d未行大便, 给予开塞露协助排便, 以免大便过多积聚和水分被肠道吸收过多而导致大便干燥。

3.6 其他

篇4:骨科相关制度

[关键词]印度留学生 骨科 教学

[中图分类号] R-0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0-0125-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我国学习,其中包括大量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的医学留学生。这批学生与以往的学生不同,他们来中国的目的不是要学习中国的医学、中国的语言文化,而是借用中国医科院校的资源、平台来为印度或第三国培养医生。我科近五年均接收成批印度留学生的临床医学本科骨科学教学任务,现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语言问题、教材使用和教学方法等作初步总结。

一、语言问题

我校招收的医学留学生主要来自印度,少数来自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这些国家以英语作为第二官方语言,学生的英语听、说、写非常流畅、地道,英语交流几无障碍。但是印度学生口音重、语速快,辅音r发颤音,初听起来很难懂,与我们平时接触到的美式或英式英语存在较大差异。如印度学生把th简化为t,而且他们发的t音又接近d音。这就对授课教师的英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国过去英语教学长期处于应试模式,即所谓“哑巴英语”,进行阅读游刃有余,但是“听、说”能力较弱,不能顺利进行交流。造成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存在一定障碍。另外,骨科的实习大都在床旁学习,绝大多数患者只能用普通话甚至方言(苏州话)和学生进行交流,因而留学生并不能理解患者叙述的病情。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使用了以英语能力强的中青年医生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并对其英语水平进行强化训练,同时请印度同行介绍印式英语的特点,熟悉印式英语的发音。同时鼓励这些任课教师在课余时间多与留学生进行交流,如参加他们的聚会,和他们共同座谈、讨论、交朋友等。借此可以相互适应口语,还能增进师生感情,使教学在一个轻松、融洽的氛围中进行,为保障教学质量打下良好基础。在授课过程中,早期要放慢语速,让学生有足够的语音适应空间和时间。同时在初期教学过程中,切忌对教学内容求多求快,不必面面俱到,重点内容讲透即可。

二、教材选用

相对于中国学生,印度留学生的骨科教学工作才刚刚起步,很多事项还在摸索中。教材的选择就是一个棘手问题。一本好的教材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效。因为教材是医学知识和方法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向导,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在骨科教学中我们使用的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外科学教材《Text Book of Surgery》,该书原来主要供国内五年制和七年制医学生参考使用,是由欧美国家广泛使用的外科学教材《Current Diagnosis & Treatment of Surgery》改编而来,该书语言纯正,专业用语规范。但与中文教科书相比,骨科部分的内容全面性、重点性和条理性尚欠缺。如其中的骨折部分缺乏总论的内容,而这部分是最为重要的,否则骨折概论很难讲清楚,学生难以理解。另外,书中图示比较少,且大多是分辨率不高的黑白图片,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以中文版教材为基准,参考英文版教材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新编排,部分内容用骨科英语专业书籍如《Emergency Orthopedics》、 《The Spine》等作补充或推荐课余读物,使得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所有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与此同时,指导留学生充分正确利用互联网资源,有选择地浏览专业网站,如通过维基百科网站(Wikipedia)可找到几乎所有骨科专业名词的英文解释,且图文并茂。而国际固定协会AO的官方网站会定期推出病例讨论,通过参与讨论,可强化学习内容。通过Google或百度等网站可找到各种疾病的图片,包括线条图、实图及X线片等。指导学生正确使用Pubmed和Medline等数据库资料,提高对国际最新研究成果的追踪,这些都能有效弥补目前教材内容的不足。[1]但从长远来看,编著更适合留学生使用的教学大纲、实验(或实习)指导、讲义(或讲稿)和课件等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的广泛应用使理论的知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教师的授课也相对简便。这对于语言沟通不十分顺畅的留学生的全英文教学显得颇为重要。[2]例如我们使用Flash的方式演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理及症状,学生非常容易理解和记忆。但要避免课堂教学用的幻灯片完全大段照抄外文书籍,照本宣科,单调乏味,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下降。另外,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学是一门艺术,授课实际就是一名教师的表演过程,对多媒体课件的过分依赖使得教师的教学程式化。由于多媒体一旦制成,在授课过程中很难再进行改动,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是以牺牲教师“表演”的灵活生动为代价的。传统教学手段在这一方面有明显优势,可以起到必要的补充作用。[3]讲课的过程中配合适当的板书、画图、教具演示等手段,对学生集中思想,深化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印度留学生有问题时喜欢当即提问,个性比较活跃,课堂上自我表现欲强,但往往组织纪律性较差。[4]我们不妨在备课时就准备些常规问题,对重点内容反复提醒和主动提问,这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当出现有些问题听不懂或当时无法解释清楚时,可以让同学把所提出的问题写在纸上,告诉他课后再给予解答,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及教学计划的按时完成。对每堂课的主要内容,可适当加入一些相关临床病例组织学生讨论或供课后研究探讨,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英语骨科教学的工作量远远高于一般教学,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5]因而为激发教师英语教学的积极性,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如采取工作量计算应给予必要的加权处理,课时费增加和职称评审优先等措施。

对于印度留学生骨科专业课的英语教学我们也只是刚刚起步,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还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学水平和充分的备课试讲缺一不可。今后,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将有更多的国外学子到中国学习,留学生的教学任务会越来越重,相信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我们将会能更好地做好骨科英语教学。

[ 参 考 文 献 ]

[1] 周晓中,董启榕,郑祖根. 因特网(INTERNET)骨科信息应用简介[J].骨与关节损伤,2000,(15):239-240.

[2] 周晓中,董启榕,郑祖根等.数码相机及多媒体技术在骨科的研究与应用[J].骨与关节损伤,1999,(14):286.

[3] 周玮,熊正爱,周虹等.医学留学生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2005,(4):331-332.

[4] 游蓁,叶辉,程南生等.留学生外科临床实习管理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1,(10):457-458.

[5] 王敏,张峡,郝勇等.临床双语教学中教师状况综合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1,(10):510-512.

篇5:骨科科室规章制度

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制度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特制定本科室工作制度。

1、对新入院的患者,首诊医师应根据病情及时开具住院病人需凭医师开具的住院证,完成入院手续后入治不得无故拖延,并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规定书写好病历和各种记录。

2、对急、危重病人做到随到随诊,需上级医师会诊的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协助会诊医师进一步处理患者;对需手术的患者,术前作好医患沟通,让患者了解手术的利弊,由患者或家属选择是否手术及手术方式,术前作好解释安慰工作,消除患者的恐惧顾虑,术后告知患者或家属病情转归情况,使其安心修养。

3、科室各级人员应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坚守岗位,作好交接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每周抽查病历(重点检查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每半月全院大会进行通报,每周五定期召开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会议,并提出改进措施。

4、值班医师接班后、交班前各查房一次, 重危病人随时查看;住院医师上下午各查房一次;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主任

(副主任)医师每周查房一到二次;(急)会诊由住院总医师负责,及时完成他科会诊请求。

5、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重点监管术前讨论制度,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保障医疗安全。

6、需出院的患者,主管医师须在当天上午12时前开具出院医嘱,患者办好出院手续后方可离院。

7、门诊医师严格执行医院门诊工作制度,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规范书写门诊病历,处方,申请单,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维护骨科门诊良好的形象。

8、加强全科医护人员基础理论学习,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和要求,经常开展基本技术的训练,使全科人员技术精益求精,各级医师和护理人员要密切配合,加强与手术室﹑医技科室等相关科室之间的密切联系。认真搞好教学工作,提高年轻医师的技术水平,培养教育好实习生、进修生。

9、加强对全科医护人员的医疗安全教育,严防差错事故发生,正确处理差错事故,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使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不断提高。

门诊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迟到早退。上班时间不得会客,出外,干私活,带小孩。

2、就诊患者先挂号后看病。急诊患者优先就诊。特殊危、急诊患者开通绿色通道。

3、医生询问、检查病情必须认真细致,力求诊断正确,用药合理。门诊、住院的男医技人员检查女患者须有第三者在场。

4、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对疑难病症,应主动邀请上级医师会诊。各科应加强协作,主动承担诊治责任,不推诿、扯皮。重危患者住院,接诊医师应亲自护送。

5、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6、积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宣传防病治病等卫生知识。

门诊注射室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注射时做到细致、准确,对患者热情、体贴。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戴口罩、帽子、各种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3.注射时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对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

4.密切观察注射中、后情况,若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及时进行处臵,并报告医生。

5.抢救药品、器械,放于固定位臵,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6.室内每天要消毒,定期采样细菌培养。7.严格执行医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换药室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换药室医院内感染管理制度,非换药人员不得入内。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换药物品均需保持无菌状态,注明灭菌日期。3.无菌物品一经启开,超过24小时未用完应重新灭菌。

4.换药时。先处理清洁伤口。后处理感染伤口,特殊感染不得在换药室处理。

5.每天通风换气,用消毒液擦洗物品和拖地两遍;用紫外线做空气消毒或用消毒液喷雾消毒一次。每周彻底大扫除一次,每月做细菌监测一次。6.进入换药室衣帽整洁,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得带入室内,换药室的抹布,拖把等用具应专用。

7.换药车上用物保持清洁,每天擦拭、更换,用过一般器械随时清洁、消

毒、灭菌。特殊使用物品应有消毒清洁记录。

8.换药室检查床要保持清洁,床上用物应每日更换。被污染、脏污时、随时更换。

处方制度

1、医师、医士处方权,由各科主任提出,院长批准,登记备案,并将本人签字送药剂科和其他临床辅助科室。

2、药剂人员不得擅自修改处方,如处方有错误应通知医师更改后配发,更改处方需由处方医师签名。处方不合规定药剂人员有权拒绝调配。

3、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应使用专用处方。处方用药剂量应按相应的管理办法规定的限量执行。

4、一般处方以三日量为限,对于某些慢性病或特殊情况可酌情适当延长。处方当日有效,超过期限须经医师更改日期,重新签字方可调配。医师不得为本人及家属开处方。

5、处方内容应包括以下几项:医院名称,门诊或住院号,处方编号,年,月,日,科别,病员姓名,性别,年龄,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及数量,用药方法,医师签字,配方人签字,药价。

6、处方一般用钢笔或毛笔书写,字迹要清楚,不得涂改,如有涂改医师必须在涂改处签字。一般用拉丁文或中文书写。急诊处方应在左上角盖“急”字图章。自费药品应由划价处在处方上填写“自费”字样。

7、药品及制剂名称,使用剂量,应以中国药典及卫生部和省卫生厅颁发的药品标准为准。如医疗需要,必须超过剂量时,医师须在剂量旁重加签字方可调配。

8、处方药品数量一律用阿拉伯字码书写。药品用量以克(g)毫克(mg)

毫升(ml)国际单位(i.u)计算;片剂、丸剂、胶囊剂以片、丸、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并注明含量。

9、一般处方保存一年,到期登记后由院长或副院长批准销毁。特殊药品的处方按其相应管理办法中的规定办理。

10、对违反规定,乱开处方,滥用药品的情况,药剂人员有权拒绝调配,情节严重者应报告院长,业务副院长或主管部门检查处理。

11、药剂师(士)有权监督医生科学用药,合理用药。

12、查阅处方需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病历书写制度

病历记录应用钢笔书写,力求通顺、完整、简练、准确,字迹清楚、整洁,不得删改,倒填、剪贴。医师应签全名。

(一)病历一律用中文书写,无正式译名的病名、药名等例外。诊断、手术按照疾病和手术分类名称填写。

(二)门诊病历书写要求:

1.简要扼要。填写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各种阳性体征和必要的阴性体征,诊断或印象诊断或印象诊断及治疗、处理意见等均需记载,由医师书写签字。

2.会诊医师应在请求会诊病历上填写检查所见、诊断和处理意见并签注科别、姓名。

3.门诊病员需要住院检查、治疗,由医师写住院证,并在病历上写明住院原因和初步印象诊断。

4.门诊医师对转诊病员应负责填写转诊病历摘要。

(三)住院病历书写要求:

1、新入院病员必须填写一份完整病历,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住所和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生活史、女病人月经史、生育史、体格检查、化验检查、特殊检查、小结、初步诊断、治疗处理意见……等,由医师书写签字。

2、病历书写力求详尽、整齐、准确,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急诊应应即刻检查填写。

3、再次入院者应写再次入院病历。

4、病员入院后,须于24小时内进行拟诊分析,提出诊断措施,并计入病程记录。

篇6:骨科疼痛病房治疗室工作制度

一、进入治疗室的工作人员要衣帽整齐并戴口罩,非工作员禁止入内。

二、治疗室的陈设要简单整齐,不得存放私人物品。

三、小药柜内常备药如内服药、注射药、外用药、消毒药、剧毒药等要分别保管,标签要清楚,并有黑、红、蓝、黄、白区别,以免误用。

四、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要严格区分放置。无菌物品必须注明无菌日期,超过规定无菌时间者(高压灭菌消毒夏天1周、冬天2周),应重新消毒。

五、无菌持物钳浸泡液,每周更换两次,做到一瓶一钳。

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用过的注射器及一次性材料要随手清理、浸泡和清点收存,每日同供应室对换。

七、毒、麻、剧药和贵重药有专人加锁保管,要认真交接班,做到不丢失、不损坏。

八、器械、物品要摆放整齐,要定量、定向、定位,及时请领,上损耗,严格交接手续。

九、经常保持室内清洁,每日定时空气消毒(紫外线每日一次,进行乳酸熏蒸一次,每月作空气培养一次),并认真做好消毒登记。

十、每位病员治疗前,施术者都应向其家属交待清楚病情,治疗术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认真填写施术同意书,患老帅 意家属签字后方可施术,并于术前作好登记工作。

十一、室内无菌容器每周高压消毒一次,用过的注射药液、生理盐水必须注明打开时间。

十二、施术前认真实行三查七对制变,不得违犯。

十三、如遇病员有治疗失当或严重反应时,施术者应认真观察处理,直至病员恢复至正常状态时才可让病员离院。

十四、按医院要求定期进行必要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如:消毒液、空气、棉签、手套等,以保证无菌工作质量。

篇7:疟疾防治相关制度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全国消除疟疾技术方案》和《郴州市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18年)》的规定,做好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工作。

二、对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发热者一律进行疟原虫血检。

三、血检前须认真填写《郴州市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登记表》。

四、所制血片需包含厚、薄血膜,且血片须保存完好以备上级复查。

五、凡血检阳性者,须及时报告,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并上报至寄生虫病信息管理专报系统。

六、血检任务必须按时且保质保量完成。

七、血检工作情况列入年终疾控工作考核内容。

八、严格杜绝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将追究单位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郴州市疟疾病人休止期根治管理制度

一、休止期治疗对象和范围

1、在每年传播季节前(或3~4月份),对上一年内本辖区内登记、报告的所有间日疟病例(包括上一年在疫点调查处置中发现的漏报病例和带虫者),采用伯氨喹八日疗法进行1次传播休止期根治, 以防止病例复发。

2、流行区每年传播季节前,在上一年疟疾发病率大于1%的自然村或居民点,对间日疟病人的家属和四邻居民,采用氯喹加伯氨喹八日疗法进行传播休止期扩大治疗。

二、用药方案 间日疟休止期根治采用伯氨喹八日疗法。

伯氨喹:口服总剂量180mg,每日1次,每次22.5mg,连服8日。

三、工作要求

1、加强休止期治疗药品管理。完善保管和领发手续,禁止将过期药品发放到群众手中。

2、落实监督服药措施,提高服药率和依从性。基层卫生人员要为服药对象送药,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确保全程服药,且须填写服药人员登记表。

3、密切关注服药过程中出现的副反应,若出现严重

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送往当地医疗机构进行救治。本人或家族有溶血史者,禁服伯氨喹。

4、加强检查、督导。各级要切实加强对休止期治疗工作的检查、督导,及时发现、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确保工作质量。

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郴州市疟疾病人规范治疗工作制度

一、各级医疗机构对发现的所有疟疾病例进行抗疟治疗时,须规范开具病人治疗处方,并提示患者应全程足量服药。

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组织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和村医对治疗对象进行督导服药和登记工作。

三、做好服药宣传、送药上门、看服到口、服后签名工作,确保全程、足量服药。

四、密切观察病人服药情况,及时报告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副反应。

篇8:骨科常见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骨科共收治手术患者745例, 发生手术切口感染64例。 其中男38例, 女26例;年龄8~81岁, 中位年龄58.6岁;Ⅰ类切口感染6例, Ⅱ类切口感染20例, Ⅲ类切口感染38例;住院6~80d, 平均26.7d。

1.2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按照2001年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中手术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 手术切口感染包括表浅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及深隙感染。

1.3 方法

以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符合手术切口感染的64例, 按预先设计的统一表格逐项填写, 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出院诊断、住院天数、术前住院时间、手术部位、手术时间、侵入性操作、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实验室检查等, 最后进行总结分析。

2结果

2.1 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切口类型

745例骨科手术患者中共发生手术切口感染64例, 感染率为8.6%, 其中Ⅰ类切口感染6例占9.4%, Ⅱ类切口感染20例占31.2%, Ⅲ类切口感染38例占59.4%。

2.2 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时间

经统计38例 (59.4%) 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在术后5~7d。

3讨论

3.1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

手术本身的侵袭性操作使患者的抵抗力下降是造成骨科手术及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1]。调查显示,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多为Ⅲ类切口, 59.4%发生在术后5~7d, 并且患者年龄大、伴基础性疾病和术前住院时间长者, 发生感染的机会大。腰部以下部位骨折的手术切口感染率高于颈肩上肢部骨折的手术, 本文腰髋部以下部位手术切口感染占75%。其原因与腰髋部手术切口深、侵袭性操作多、手术难度大、手术持续时间长 (>2h) 、切口长时间暴露且牵拉操作多及组织损伤重有关。因此, 在日常医疗工作中, 应充分重视术前住院时间长, 伴有基础疾病的腰髋部以下部位、Ⅲ类切口的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预防工作。

3.2 预防性医疗措施

(1) 加强院内感染教育, 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医务人员自身消毒不严, 医师手术及换药等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以及环境消毒不彻底, 流动人员无菌观念差, 是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2]。表皮葡萄球菌等机会致病菌感染呈上升趋势, 而医务人员常是微生物的贮源, 可见加强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主要方法有:定期请专业人士讲解院内感染知识, 强化医务人员无菌操作观念, 养成良好的操作规范, 尤其重视手术操作前后的洗手。同时加强患者的管理, 做好出院患者的终末消毒及新入院患者的接诊工作。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 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预防交叉感染。 (2) 加强环境管理, 避免交叉感染 骨科病区人员多而杂, 病室空气随时会污染, 如铺床、扫地和人员走动都会引起携带细菌的尘埃飞扬散布于空气中, 再加上患者的飞沫, 在换药时会沉降于伤口引起感染, 所以加强病房的环境管理和消毒尤为重要。为此, 在护理过程中做到, 将无菌手术患者与感染伤口患者分开;严格控制探视人员;集中换药和医师查房时间, 避免与家属探视时间相重叠, 为创造一个清洁的换药空间奠定良好的基础;每天病室定时通风, 保证治疗室、换药室每天紫外线照射2次, 每次1h, 并做好记录;专人负责换药室管理, 严格消毒灭菌, 杜绝不合格及过期包, 保证灭菌质量;使用后的医疗废弃物, 要分类放置处理, 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3) 做好术后观察与处理:由于骨科手术的特殊性, 骨折端髓腔内出血无法止血, 术后易出现血肿, 导致细菌感染。因此, 术后充分引流, 减少血肿是非常必要的。术后前3d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 发现异常要及时通知医师;对伤口留有负压吸引管的患者, 应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避免造成深部积血, 引起伤口感染, 在护理过程中, 应注意固定好引流管;保持床铺清洁干燥, 用消毒的无折纱布垫于伤口下, 伤口有渗血、渗液时, 不待湿透及时更换, 注意防止大小便污染敷料;术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是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 (4) 营养支持:患者的全身状况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手术后患者的全身状况将对手术切口的愈合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3]。骨折患者卧床时间长, 特别是年老体弱患者, 常伴有骨质疏松, 应及时并积极加强营养支持, 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 如牛奶、鱼类等, 同时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及水果等, 既保证营养, 又能预防便秘, 必要时可输血, 输注白蛋白, 甚至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以纠正患者营养状况, 增强机体抵抗力, 促进手术切口的早日愈合。

参考文献

[1]张美芳.骨科病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6, 20 (1) :225.

[2]颜志坚, 杨雪英, 麦伟.182例骨科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 (2) :155-157.

上一篇:党支部先进性标准下一篇:汽车修理厂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