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心”化解疑难信访问题的几点体会

2024-05-07

用“四心”化解疑难信访问题的几点体会(精选3篇)

篇1:用“四心”化解疑难信访问题的几点体会

用“四心”化解疑难信访问题的几点体会

南溪县政府副县长 彭 云

近年来,南溪县经济快速发展,但随着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各类越访、非访事件给信访工作带来很大压力。2008年以来,南溪县以疑难信访问题为重点,以“诚心、真心、决心、恒心”的“四心”工作方法,以案结事了、息访息诉为根本目的,破解重复信访的疑难杂症,取得明显成效,实现疑难信访案件零增长。

一、用“诚心”体现为民宗旨

群众来访无小事。信访是找上门来的民生问题,“诚心”为民,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基础。群众遇到问题向政府诉求,体现的既是一种盼望,更是一份信任;既是关乎其一家之利的小事,更是和谐干群关系的大事。因此,在信访工作中,党政和部门主要领导对上访者的态度至关重要。

诚心诚意接访。坚持“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相让、一杯热茶相敬”服务,耐心倾听群众陈述,回答群众问题,用关爱融化信访群众心中的怨气,用热情拉近与上访群众的距离。信访的目的是解决诉求,只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真诚地对待信访人,把信访人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对待,带着感情去做信访工作,多与之沟通,及时反馈相关部门所做的工作,争取信访人的理解与信任,就有了化解信访问题的基础。今年7月,我县刘家镇老上访户钟建友认为上访无望,爬上一建筑工地塔吊。接到消息后,我迅速赶到现场认真倾听了他几年来的上访情况和经历的困难,将其劝下塔吊,赢得了上访人对我的信任,钟建友几次准备到京上访前都给我打电话,被我及时劝阻。同时,加快对案件的复查工作,并先从解决信访人眼前生活困难着手,在多次部门协商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下,目前钟建友的信访问题已基本得到妥善解决。

合情合理办事。深入了解每一件案件,原原本本查看原始档案材料,了解整个案件经过、历史成因、处理结论、目前诉求、现行政策等,增加对整个案件的理性认识,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在办理重信重访问题时,多数上访人情绪激动,言辞激烈,甚至侮骂、攻击工作人员。但我们坚持和上访人说“实惠话”,不“大包大揽”,也不“大扔大撂”;不“隔靴搔痒”,也不“草木皆兵”;既简单明了,又讲究合情合理依法办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以心换心,就能化“访”为情。有这样一个案例很好地说明这一点:2005年我刚任公安局长时,遇大观镇陈立富为其子于1999年被杀,凶手唐林潜逃一案四处上访。接访后,我从信访人的角度,深刻体谅其丧子之痛。在安慰陈立富的同时,组织专案组通过不懈努力,远赴浙江将隐姓埋名6年的唐林抓获归案。同年,唐被依法执行死刑。陈立富在拿到有局长签字和联系电话的《信访告知书》后,激动地说:“我们本来是带着恨、怨来上访告状的,没想到局长没给我摆官架,还了我们全家一个公道!”。

二、用“真心”把握工作主动

群众采取越级访、重复访、集体访、缠访、闹访等非正常途径上访,其重要原因是部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够主动,给信访人造成党委、政府没有“真心”为信访人解决问题的感觉,从而使化解工作被动。在工作中,以“真心”换位思考,主动作为,是解决疑难积案的有效措施。要敢于对办访单位问“两个有没有”,即:有没有诚意办访,有没有具体的措施化访。

我县南山机械厂老军工企业职工唐某多次到中省市县反映其在1983年医疗纠纷中受到黑社会暴力威胁,要求公安机关查处,并多次采取在县政府、公安局拉横幅闹访的方式来制造影响。此案时间相隔太久,查找证据困难,办案棘手。我们通过召开联席会议与信访人面对面交流,了解到唐某想通过控告黑社会引起上级关注,以解决自己的生活困难。我们协调南山社区为其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按最高上限报销了医疗费用,民政部门从人道主义角度为其补助了部分生活费,实现了停访息诉。此案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三点体会:

一是了解案件,吃透案情。县信访联席会议结合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适时组织召开疑难信访案件分析会,通过重新阅卷和听取案件汇报,找准未化解问题主要症结,努力实现案件“四个清楚”。对重点疑难信访案件,及时从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及律师事务所中聘请有丰富司法实践经验的同志组成“专家组”进行“把脉会诊”,明确解决的政策、尺度和不能解决的原因、理由,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解释口径。这几年在处理涉法信访的问题,我就经常调集司法局和律师事务所的同志参加,收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二是找准症结,掌握意图。疑难信访案件往往涉及多层面的问题,如医疗纠纷、经济纠纷等。这些隐性因素处理妥善与否,将直接影响信访案件办理结果。为此,我们通过与信访人面对面交谈、零距离沟通的方式,及时掌握信访人的真实意图,并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吃透信访人所要追求的目标和结果,使化解工作得到有的放矢。

三是创造条件,抢抓先机。当前,信访诉求大多是民生诉求,关注民生不仅要靠嘴来说,更需要爱民之心,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作为具体职能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不等不靠,抢抓有利时机正面解决信访难题,只要本着部分合理部分解决的原则,一般都能使“疑难”变为“不难”。

三、用“决心”维护法律权威 上访“老户”往往存在心理失衡、行为失范、方式极端等问题影响信访工作正常开展,我最大的体会是既要带着感情去做当事人的工作,又必须在法律框架下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找准切入点,做好引导和控制。

积极引导,依法维权。对法律规定必须由司法途径解决的问题,在化解工作中不以政代法,不“越俎代庖”,积极引导上访人依法办事;对部分由于历史原因信“访”不信“法”的群众,专门成立由法院、公安、司法、律师共同组成的专家组,全程陪同集中座谈化解;对确有困难的群众,县政府协调由法律援助中心先予垫付诉讼费用支持群众维权。

坚持原则,守住底线。法律法规是各级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化解各类疑难信访问题的原则和底线,对少数信访人的无理要求和违法犯罪行为,不能一味退让。要依法打击涉访违法犯罪行为,按照“坚决处理极少数,警示教育大多数”的原则,通过依法严肃查处少数信访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树立法律权威,维护法律尊严。

果断处理,预防在先。今年7月,罗龙一学生在宜泸高速公路新建的涵洞处游泳溺水身亡,学生家长以未设警戒标志为由提出50万巨额赔偿要求,并准备于次日抬尸到施工现场阻止施工,并到镇政府上访。获悉情报后,我们立即召开局党委会研究情况,迅速启动应急处置预案,调集民警组成情报信息、现场处置等工作小组,防范未然;同时,积极做好家属工作,协助家属联系殡仪馆等相关事宜,人性化关心死者亲属。由于始终占据了处置的主动权,通过连续15天的座谈协商,该事件得以妥善解决,避免影响社会稳定和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

四、用“恒心”防止问题反弹 疑难信访案件的复杂性决定了上访的反复性,必须紧抓不放,避免前功尽弃。在处理过程中,我们把息诉罢访、群众满意作为解决疑难信访案件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初信初访化解好,未停访的稳控好,停访息诉的巩固好”。

基层注重抓稳控。实际工作中,上访者往往选择一些特殊和敏感时期上访,希望借此引起领导重视。如选择在“两会”等重大会议召开期间,或是中央、省级领导下基层视察、调研期间上访。对此,乡镇和职能部门要重点抓好稳控这个关键环节。首先是落实信访责任制,在解决初信初访上下功夫,提高一次性办结率;其次是落实稳控责任制,对已结案但未息访或暂时不具备未化解条件的疑难信访抓好稳控工作,责任到人,始终站在消化矛盾,减少对抗的角度,积极帮助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把手”化解做表率。党政领导和部门“一把手”有协调人力、物力、财力等丰富行政资源的权利,有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行政效率的能力。领导经常到信访老户家里去坐坐、谈谈心,逢年过节拜个年、问个好,与信访人平起平坐、平等交流。一口气通了往往一通百通;一股情动了也常常物为情移。

信访“典型”推宣传。南溪县罗龙镇信访人张继培(盲人)因住房疑被人纵火烧毁多次越级上访。县公安局成立专案组侦破房屋被烧毁案件,在案件暂时未能侦破的情况下,我和分管副局长及时向信访人做好回访和情况说明工作,将司法困难救助金1万元和公安机关为其单独解决的2000元困难补助专门送到张继培家中,并协调镇政府使张继培享受低保、残疾人优惠政策的同时,按拆迁标准赔偿房屋。张继培得知后,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场写下承诺书表示绝不再进行上访,并主动担当起“编外”义务接访员,以亲身经历规劝信访人相信本地政府解决问题的效率和魄力,不要越级上访,真正做到办结一个、影响一批、教育一片。

篇2:浅谈高校信访的几点注意问题

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各种新事物和新观念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社会主义改革的不断深入, 市场经济也在稳步发展, 教育体制逐渐完善, 对高校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也在信访工作方面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当前, 必须加大力度做好高校信访工作, 增强学校领导和管理部门与师生员工的沟通, 维护师生员工的权益, 化解出现的矛盾与纠纷, 帮助上访者排忧解难, 听取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为师生员工服务, 促进校园和谐, 推动学校稳定发展。

二、高校信访工作的现状

高校信访工作在高校的稳定发展和维护和谐校园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高校也纷纷进行着做好信访工作的探索。信访工作不仅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 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维系着高校与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的沟通交流。在新时期, 高校信访呈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首先信访人包括了在校生、毕业生、教职工、家长等, 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向学校反映问题、表达意愿、投诉建议、咨询要求等, 信访的内容涵盖工资待遇、教学管理、后勤服务、职称评定、招生管理、奖助学金等多方面。其次, 在信访渠道呈现多元化, 网络、电话、书信、视频、留言、微博等高效快捷的途径, 不仅方便、成本低, 还可以匿名上访, 放心详尽地说明情况。再次, 高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的中心, 文化辐射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增强使高校与外界的接触频繁, 如学生在校外实习或者勤工俭学, 导致了一些新的矛盾产生。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把握实情, 做到有的放矢

由于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个人立场的不同, 上访者往往对工作人员的信任度不高, 总想着找上级的领导, 把本来普通的问题闹成棘手的案子, 更有甚者, 把个人的问题演变成群体性的问题, 对学校的稳定秩序和校园的和谐造成较大的破坏。高校的学生都是年轻气盛的青年, 涉及自身利益被侵犯或者尊严被伤害, 或者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遇到了看不惯的不公平的事情, 都会激发他去出头申请解决。

(二) 事无大小, 做到主动负责

信访工作必须实行责任制, 让工作人员确实负责处理问题, 责任不清, 就存在相互推诿, 拖延解决, 敷衍应对, 无人跟踪案件, 把小事拖大, 引发重复上访。有些信访工作人员对新问题不能尽心去研究, 缺乏化解矛盾纠纷、预防控制事态的能力, 对信访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 对上访者不真诚, 工作不能做到位。上访者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情绪就会更加不稳定, 无疑将事情闹得更大。

信访工作关系到高校与师生员工能否流畅沟通, 关系到校园的和谐稳定和学校的良好发展。我们只有让信访工作者对信访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端正信访工作者的态度, 变消极为积极, 才能改变其对上访者的态度, 热情诚恳地接待上访者, 尽心尽力帮助上访者解决问题;才能以高度的积极性去突破现在的瓶颈, 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更有效地信访工作方式方法。

(三) 坚持创新, 才能不断提高

所有的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科学技术的空前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信访工作也面临着层出不穷的新问题。高校师生员工的思维活跃, 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加上网络的出现, 信息传播速度快, 通过网络和电话反映问题方便快捷。个别信访工作者对上访问题不上心, 不积极, 解决不彻底, 处理效率低, 导致上访者重复上访。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必须加大解决信访工作的力度, 为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着想, 依法解决上访者提出的问题, 争取把初次信访的问题妥善解决, 避免拖拉。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要求信访工作者借鉴其他地方一些先进的方法, 学习典型案例的处理方法, 提高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

(四) 完善机制, 规范工作程序

加快健全信访机制的步伐, 包括信访督查机制, 责任追究制, 信访信息汇总分析机制, 信访综合协调机制等。实行分级负责, 领导督查, 齐抓共管, 让所有的人员明确自身的责任, 杜绝在信访工作中不作为或者失职渎职的行为, 确保信访问题有人跟踪, 推动问题的解决和落实, 提高信访问题的处理效率, 促进学校领导和师生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健全信访的渠道, 确保信息传递的流畅, 着力分析研究当前的问题, 尤其是师生员工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 要及时妥善地解决, 提高预见性和针对性, 避免事态严重化, 及时做好前期的处理。通过建立章程来促进信访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五) 关注热点, 做到防微杜渐

目前, 高校信访热点相对的集中和明显, 具有重复性、阶段性、周期性的特点。虽然每年的学生不同, 但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面临的问题大体相似。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想方设法对一些可以预见的问题做好信访的预前工作, 不能将注意力只停留在当前的事件上。信访工作者要具有预见预防的能力、超前的意识, 未雨绸缪, 总结以往信访工作的经验和其他学校发生过事件, 加强调研, 深入师生员工中了解详细地情况, 对可能发生的热点问题提前进行预警和准备, 下意识地去预防, 有针对性地考虑解决方案, 防范于未然, 尽力避免问题的发生, 若发生了, 则要避免问题扩大激化, 控制事态的发展, 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作为高校与师生员工沟通的桥梁, 信访部门肩负着为高校与师生员工缓和矛盾, 处理纠纷, 解决困难的重任, 面对上访者反映的问题, 要做到事事有着落, 件件有回音, 实事求是, 切实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及时处理, 妥善解决, 畅通上访的渠道, 讲求实效, 未雨绸缪, 提高对问题的预见性, 降低信访的发生率, 加强信访工作机制的建设,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完善工作制度, 提高信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建立和完善信访机制, 是解决这些矛盾, 促进校园和谐的重要措施。面对高校信访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基于对当前高校信访工作的认识, 提出几点需要注意的事项, 以提升高校信访工作的效能, 促进高校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高校信访,机制,预防,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炳坤.新形势下高校信访工作特点与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 (3) .

篇3:用“四心”化解疑难信访问题的几点体会

(一) 人身损害赔偿的概念

就我国而言, 人身损害赔偿是指公民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他人侵害, 而有权要求侵权行为实施人承担民事赔偿义务, 并由赔偿义务人履行赔偿义务的行为。

人身损害赔偿的主体是应当履行赔偿义务的侵权行为实施者, 客体是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

在这种赔偿中, 要求赔偿的权利人是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抚养义务的被抚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赔偿的义务人则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权行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 人身损害赔偿的原则

赔偿原则是指在处理人身损害的赔偿问题时应遵循的基本规则。在我国法律中, 有全部赔偿原则、合理赔偿原则、财产赔偿原则和衡平赔偿原则等四个原则。

(三) 人身损害赔偿实现的方式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 人身损害赔偿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 即:民事赔偿、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国家赔偿。

就民事赔偿而言, 在我国, 通过民事诉讼方式请求赔偿的人身损害主要有: (1) 普通人身伤害造成的人身损害; (2) 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 (3) 工伤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 (4) 产品 (服务) 缺陷造成的人身损害; (5) 被饲养的动物造成的人身损害; (6) 高度危险作业造成的人身损害; (7) 环境污染造成的人身损害; (8) 医疗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 (9) 电力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 (10) 工作物或其他设施造成的人身损害; (11) 未尽临时监护义务造成的被监护人的人身损害; (12) 其他行为引起的人身损害。

由此可见,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绝大多数是通过民事诉讼的途径来解决的, 这就意味着, 受害人在诉讼时, 一定要注意自行收集并妥善保存用以说明人身损害事实的各种证据, 否则将承担不利于自己的诉讼后果。

(四) 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在诉讼过程中, 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完全是围绕着责任构成的要素而进行的, 在我国而言, 构成人身损害赔偿责任一般由四个要件构成:行为, 损害事实, 行为与损害事实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的主观过错。

二、法律真实证明标准的实现媒介——诉讼证据

在我国过去的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 一直强调追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实, 忽视诉讼效率, 法官审理案件往往不惜穷尽一切手段调查取证。其实, 这种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违背了诉讼证明的相对性原理, 影响了诉讼实践的原则和效率。

事实上, 双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是客观事实, 但法院所认定的则是以证据材料为基础, 经过法定程序认定的, 从法律角度得出的真实, 也就是法官运用证据认定的案件事实达到了法律规定的视为真实的标准, 即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对于无法举证再现“客观真实”的案件, 法官只能依据由证据支持的“法律真实”判案。

可见, 由于案件事实一般是发生在过去的事实, 因为时间的一维性, 法官不可能回去看一看案件事实, 只能根据现有证据作出判断, 故在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的若干规定》 (下称《证据规定》) 中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作出裁判”, 它第一次明确了我国民事诉讼中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同时, 《证据规定》强化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弱化和规范了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职能, 正式确立了人民法院居中裁判的地位。

在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下, 人民法院仅以裁判者的身份主持庭审活动, 并最终作出裁判, 庭审时, 基本上完全由当事人双方进行举证、质证和辨论, 就此而言, 当事人所提供的诉讼证据是否充分, 诉讼证据本身的效力及其证明效力如何是庭审活动中的主要内容, 如果原告举出的证据不充分, 即使其所主张的内容实际上是与客观真实一致的, 也可能承担败诉的后果, 即诉讼证据问题成为了诉讼成败的关健问题。在普通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 表现的更是如此。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 诉讼证据有七种: (1) 书证; (2) 物证; (3) 视听资料; (4) 证人证言; (5) 当事人陈述; (6) 签定结论; (7) 勘验笔录。

三、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关键的诉讼证据——证人证言

在民事诉讼中, 证人证言是指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人, 向人民法院所作的有关案件部分或全部事实的陈述[1]。

证人证言除具备物证等诉讼证据所固有的本质特征——客观性之外, 还有人证所共有的另一本质特征——主观性。证人证言的特点是生动、形象、具体, 但在社会风气不正的情况下, 证人要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 同时,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 在对案件事实的感受能力、记忆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是千差万别的, 由此体现出证人证言的不稳定性和多变性。即使一个最诚实的人提供的情况, 也会有失真的可能。

同时, 证人证言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一是证人对案件事实的感知程度的制约;二是证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能力的制约;三是证人与案件事实的处理结果利害关系的制约;四是证人的个性品行对案件事实认定的制约。

四、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证人作证的作用及两难境地

(一) 证人作证的作用

尽管证人证言具有不稳定性和多变性, 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但在审判实践中, 许多民事案件事实的查明是无法撇开证人证言的, 大致而言, 出现证人证言的案件类型主要涉及民间借贷、侵权赔偿、离婚、返还彩礼、继承、遗赠、承包、合伙、相邻权、不当得利等纠纷, 其中, 普通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证人证言最多, 这与人身侵权的突发性特点有关, 通常只能依靠证人来证明案件事实。

(二) 证人作证的两难境地。

关于证人为什么要作证的问题, 一般来讲, 证人作证可以被认为是基于成本和收益的理性选择。从证人的负面影响而言, 作证会导致证人与一方当事人关系紧张, 担心被其报复;从证人的私人收益而言, 主要是为他人作证所获得的现实或潜在的人情利益, 进而产生的社会收益是可获得一个更有秩序的社会生活环境。在当今中国, 如果证人认为作证对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秩序只有微小的贡献或没有贡献, 他将倾向于拒绝提供证言。

可见, 证人更多的是因“与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或“为了利益”而为当事人作证, 很少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为正义作证, 希望证人为正义作证, 在当今社会只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美好愿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中国仍然是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 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 一定要问清了, 对象是谁, 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 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2]。

在现行制度中, 证人作证是对国家的一种义务, 法律试图通过强制证人出庭而发现案件真实和展示司法权威, 这显然是一种无效率的制度。在此境况下, 由当事人提出证人和促使证人出庭, 不去介意证人与当事人之间的利害关系, 同时要求证人保持中立, 证人只要出庭作证便须承担法律责任。

由此, 便出现了证人作证的两难境地:只要证人与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 法官对其证言的信任度就降低;若无利害关系, 证人又不愿主动作证。笔者认为, 摆脱以上两难境地的关键之处, 就是对当事人提供的证人证言进行综合审查判断, 确保证人不作伪证。

五、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证人作证难问题的司法对策

在普通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 双方当事人利益冲突激烈, 对案件事实的陈述各执一词, 加之人身侵权的突发性特点, 要想达到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 证人是否出庭作证来证明案件事实, 对此类案件诉讼的成败至关重要。

就证人本身而言, 证人基于成本和收益的理性选择, 将会倾向于拒绝提供证言, 法律通过强制手段来让证人出庭作证又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两难之下, 只有让当事人自己提供出证人, 此种境况下的证人大多与一方当事人存在或多或少的利害关系, 其所获取的证人证言只有经过法官的全面审查判断, 才能做到去伪存真的效果。

当然, 解决证人出庭作证难的问题, 从长远来看, 完善证人的人身保护制度、健全相关的配套措施、加强法制宣传及提高公民的作证意识是必要的, 但在现实状况下, 当事人一方为证明自己的主张, 向法庭提供证人出庭作证而形成的证人证言, 是证明普通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案件事实的关键证据, 法官要想充分维护受害一方的合法权益就必须正视这种证人证言的作用, 不能完全否定, 也不能不加审查判断而完全采纳, 要做以下审查判断:

(一) 证人语言本身是否符合诉讼证据的要求

1. 证人的陈述必须是明确的。

不明确的证言既不能肯定什么, 也不能否定什么, 是模棱两可的, 这样的证据不能说明事实, 也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2. 证人部分陈述错误不一定影响其他部分证言的真实性。

判断证人证言必须查明证言的准确性如何[3]。证人对一定次要问题作出不正确陈述, 就不能成为对证人全部陈述一概怀疑的原因, 片面主张形式主义, 脱离案件实际, 不分主次全盘否定的做法对判断证人证言是有害的。

3. 对同一案件中, 有多个证人证言的, 应综合分析、判断、相互印证。

不能将个体证据从整体中割裂出来进行片面的分析和判断, 而应将全案证据有机结合, 从双方的证据中分析对立和统一的所在, 并要善于运用某一证据来证明另一证据的真实可靠性[4]。

(二) 坚持结合具体案情全面审查判断证人证言的证明力

对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 我国仅仅规定“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或者“经法庭审查属实”, 才能作为认定事实或定案的依据[5]。在司法实践中, 则是强调法官从以下方面对证人证言综合分析后作出判断:

1. 审查判断证人证言同案件事实的关联性。

审查证人证言所表达的内容与案件事实是否有关联性, 有何种关联性;以及证人证言与其他证据之间有无矛盾之处, 证人证言与被确认的案件事实之间是否互相吻合, 有无矛盾之处。当证人证言与其他证据出现矛盾, 或者与已发生的案件事实相抵触的, 应结合其他证据相互印证, 必要时需依法另行补充收集证据。

2. 综合对比, 相互验证。

证人对案件事实的认识和反映, 其客观真实性较差, 尤其是社会各种不正之风的干扰, 在诉讼活动中通知证人到案难, 到案后说实话难, 再通知证人到法庭上接受质证就更难, 即使提供了证言, 翻证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对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必须做到全案证据综合对比, 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这样才能使案件的质量得以保证。

3. 审查收集证人证言的合法性。

一是法律形式是否具备, 手续是否齐全。二是收集证人证言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三是审查运用证人证言是否符合法律要求。下列情形下收集的证人证言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1) 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人证言; (2) 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人证言; (3) 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人证言; (4) 当事人无正当理由超出举证时限提供的证人证言, 等等。

综上言之,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证人作证难问题由来已久, 其形成原因是复杂的, 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 笔者仅在以上此文中提出几点思考供大家批评指正。

摘要:我国民事案件审理中, 由于证人出庭作证难的原因, 证人证言制度一直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普通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证人证言出现的最多, 依此类案件性质, 依靠证人证言去还原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是查明案件事实的最佳途径, 实务中, 法官一般也是这样做的。但因法律对证人作证制度规定欠缺、熟人社会人情关系干扰等因素, 证人证言的可信度和难度又大大降低, 法官如何判断证人证言的证明力和尽力再现客观事实是困扰司法界的难题。本文试从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证人作证难的问题入手, 来对侵权损害赔偿疑难问题加以研究, 以期能为完善证人证言制度增砖添瓦。

关键词:证人证言,证据,人身损害赔偿

参考文献

[1]刘家兴.民事诉讼法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3.123.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36.

[3][5]李国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1.483, 482.

上一篇:联合培训启动仪式活动方案下一篇:我读《绿野仙踪》1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