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协会工作

2024-05-20

农垦协会工作(共6篇)

篇1:农垦协会工作

2008 年,我市农垦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景德镇市农垦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广大农垦职工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新时期农垦经济发展战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垦职工的积极性,努力克服农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困难,积极推动垦区经济持

续稳定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垦区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根据要求,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我市共有红岩、梅岩、历居山、科山、凤凰山、十里岗等七个国有农垦殖场、现均为乡场合一管理体制,一个农工商公司,共有职工 6534人,其中退休职工 1421人,垦区人口 13817人,垦区土地面积 197596亩,林地面积 155102.5亩,共有固定资产 1986.6万元,资产负债率 3823.9万元 ,资产负债率 103.46%。、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 1243.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 万元,第二产业 万元,第三产业 万元,工农业总产值 万元,销售收入 万元,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实现利润 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 %。

二、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推动垦区经济平稳运行。

为使我市农垦企业成为我市农村改革试点区,现代农业建设的示范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和农产品加工聚集区,我市垦区广大干部职工大胆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巩固第二产业、拓展第三产业,积极为全市农村经济的改革发展,探索新思路、积累新经验、采取新举措,努力创造一个多功能、多形式,多种经济成分并村、多种经营方式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经营模式。2008年我市梅岩垦殖场被列为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江西省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

(一)大力发展垦区农业产业

2008 年以来,我市积极落实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积极引导广大垦区职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土地增效,职工增收。

我市加大先进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我市积极争取到了省农业厅项目资金 50万元,对种猪场进行标准化建设,建设三气工程,对猪粪便进行无公害处理,大力发展高效种、养殖业,带动广大垦区职工发展养殖业;二是推广无公害水生蔬菜 400亩,新鲜场花大棚 40亩,精品果园 1200亩,加快绿化食品开发;三是旧蔬菜加工、食品加工、油脂加工、无公害精制茶叶加工,果酒加工,芦笋加工等食品加工企业,使农产品增值,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全市 2008年粮食播种面积 亩,粮食总产量 斤,生猪 头,全年农业产值 万元。

(二)巩固工业企业

我市充分利用垦区土地、资源、人力有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发展新企业,深化场办工业改革,促进转机建制,巩固老企业,增殖支柱产业,加快垦区工业发展。一是我市垦区企业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土垦区经济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引资招商,招商引资,不断扩大开放,全年共引进电子、膨润土、油脂加工、家俱、粮食加工等企业二十一家,为企业增加财税收入,扩大就业、拓宽了路子;二是将场办工业承包给职工经营,促进企业工业发展。

(三)积极拓展第三产业

我市充分利用垦区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旅游资本的开发,我市洪源仙境、文山石林、历居寺避暑山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人数逐步增加,旅游收入逐年增长,2008年全市森林旅游收入 1500万元,大大提升了垦区知名度,促进职工再就业,推动了垦区经济发展。

三、加快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步伐

2008 年,我市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和省委提出的“五新一好”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大力开展垦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努力,我市农垦分场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形成了农业发展、农垦职工增收、场容村貌改善,干部职工关系融洽的良好局面。

一是我市以省农垦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梅岩芦家为示范点,组织全市农场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带动全市垦区各分场的新农村建设;二是加强宣传,把新农村建设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结合起来,广泛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三是积极引导广大农垦职工投资投劳,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的逐步推进垦区新农村建设;四是引导广大垦区职工大力发展特色林业经

济和绿色食品种植,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增强后劲;五是充分利用垦区土地,解决垦区富余劳动力,推动垦区经济发展;六是大力开展场容场貌的整治,加快了“三清、六改、四普及”工程进度,努力提升垦殖场品位,改善垦殖场形象,为推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负

债累累,职工生活困难。、管理人员多,职工负担过重。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国有垦殖场行管人员过多、机构繁多、人员繁杂、管理费用相当大,平均每两个职工要负担一个行管人员。、各种负担加重,企业难以承受。

长期以来,国有垦殖场除了上缴乡镇政府管理费和上交利润外,还要承担部分文教、卫生等政府承担的费用。目前虽然文教、卫生已剥离,类似三提五统已基本取消,但长期以来遗留下来巨额债务,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企业经营困难,职工生活极度贫困。

我市各国有垦殖场大都处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随着农资和各种生活必须品价格上扬,企业职工生活水平远低于附近农村农民,现边远分场不通电、不通水、不通邮、不通电视、不通公路情况比比皆是,大部分职工居住条件极差,旧房、危房占三成以上,至今仍有点煤油灯照明的生产队。近年来,国家落实了农垦企业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优待政策,但企业无力承担本应由企业负担的 20%统筹金全部由职工个人负担。广大职工不堪重负,无力支付,至今仍有四成职工因无钱交纳养老统筹金而未能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二)体制不顺,外部环境不佳。、乡场合一,政企不分。我市众多乡镇政府均是在农垦殖场的基础上成立的,从此企业就成了乡镇附庸,乡长、场长一肩担、财务一本账、审批一支笔,乡镇政府随意从企业调钱、调物、借人,企业无经营自主权。近年来乡政府开展招商引资,所占用土地均是从企业无偿划拨,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有土地面积逐年减少。近年来甚至还存在乡镇政府挪用职工社保统筹金行为,因乡镇换届至今无法填补。、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三年一换届,带来了短期行为,乡镇领导为突出任期政绩,根本不对企业进行投入,而是采取过量索取,急功近利,长期以掠夺式经营使企业丧失了自我生存和发展机能。全市各国有垦殖场个个负债累累,场办工业全军覆没,下岗职工生活无依无靠。、国家惠农政策不能贯彻落实。近年来国家虽然对农业进行大量补助,但经过乡镇政府一再克扣,真正到职工手中已所剩无几,国家对农垦企业的转移支付,2005年就已下拨到了省财政,经过漫漫的长征路,2008年 6月才下拨到了市财政,真正到农恳企业不知还要等到何年何月。国家制定的城镇医疗保险、城镇居民低保均在民政和社保部门产生了梗阻,未能得到落实。、企业周遍环境状况恶化。全市各国有垦殖场均存在着周边村民集体对全民山林、水、耕地蚕食和侵害,广大企业和职工得罪不起,敢怒不敢言,终日生活焦虑不安。

(三)过量采伐,森林资源危机。

由于乡镇政府对国有垦殖场的管理上存在严重的短期行为,采取“竭泽而渔”的做法,为增加乡镇财税收入,完成上缴管理费用,加大对国有垦殖场林木的过度采伐,由于企业缺乏造林更新、抚育资金。全市各国有农垦企业只砍不造,早已出现大面积“返荒”,采育比例失控,资源危机严重,许多垦殖场早已无树可砍,森林资源出现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我市垦区甚至出现前所未有的山体滑坡现象。

(四)观念陈旧,人员素质下降。

长期以来,垦殖场职工居山、守山、吃山、靠山,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闭塞,思想“因循守旧、求稳怕险”,先进的农业技术无法推广,致富经验无法传播,一些基层领导不思进取,无所用心,不是守摊子就是想挪位子,缺乏责任感和危机感,除此之外,企业人才外流相当严重,由于林区、垦区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教育、卫生和文化都远远落后于广大农村集体,众多年轻力壮职工和有一技之长的职工对垦区失去了信心,为了自己、为了子女不得不忍痛离开自己曾经为之奋斗的沃土,挥泪远离他乡导地,形成了有亲靠亲、无亲投友,纷纷外出打工,留下来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职工,使农垦企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下降。

五、2009年农垦工作打算

农垦经济改革和发展关系到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2009年我市农垦工作着力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改革现有的垦殖场管理体制,把乡镇政府与国有垦殖场彻底分开,真正使垦殖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经营实体。

(二)改革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一是精简企业管理人员,充实到生产第一线,打破铁饭碗,建立平等竞争、择优上岗、能上能下,合理流动的用才机制;二是大力发展农垦企业职工家庭农场,家庭林场,鼓励职工承包荒山,发展高效林业,对现有的果木林、经济林、竹林承包给职工长期经营,安置下岗职工;三是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林种、树种和农产品种植结构,努力开发绿色产业;四是充分利用国有农垦殖场的森林资源和地下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带动垦区经济,安排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

(三)市财政恢复对农垦事业财政预算。改变目前国有垦殖场管理有摊子、无编制、无经费的窘迫现状;加大对垦区农田水利设施维修的投入。尽快落实财政转移支付。

(四)加大对垦区周边环境的治理,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五)加快场办工业改制改革,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用资,为垦区经济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六)加快垦区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垦区交通、饮水等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生活水平。

(七)进一步落实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强职工养老金的收缴、发放管理,落实职工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离退休职工死亡抚恤,确保国家惠农补贴、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篇2:农垦协会工作

专业技术职称工作概况

1978年全国恢复职称评定工作。1979年,根据国务院科干局关于《工程技术干部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组织办法(试行)》的规定,广东农垦系统成立了“广东省农垦总局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负责全垦区(包括海南、通什、湛江、汕头四个农垦局)技术干部的技术职称评定工作。评定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由总局副局长陈枫担任。委员共6人,分别是:徐广泽、黄宗道、袁子成、肖敬平、刘国宁、姜信。委员会下设若干专业考评组。79年2月,省农垦总局在贯彻农林部“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及晋升条件的试行意见”的通知中,明确农垦各类技术人员的职称。其中,农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分为:助理技术员、技术员、农业技师、副总农业技师、总农业技师;工业和农机技术人员分为:助理技术员、技术员、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对各类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的审批权限为:助理技术员、技术员、会计员、助理会计师由农场(厂)党委批准;工程师、农业技师、会计师由地区局党组批准;副总工程师、副总农业技师、总会计师由总局党组批准;总工程师、总农业技师由总局审查报省委组织部批准。从79年5月开始在全垦区开展科技干部技术职称评定晋升工作,至80年下半年结束。授予共118 人技术职称。其中,高级3人、中级84人(含技师7人)、初级31人。

1981年9月,为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发的七种业务技术职称(统计、编辑、外语翻译、新闻记者、经济、图书档案资料、会计),经总局党组批准,广东农垦成立了“社会科学专业干部业务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胡辰祥任主任委员,戴业平任副主任委员。委员有:张再科、杨兴坡、陈华、韩士德、张殿忱、邝钧陶、吴敦炜。明确上述七种业务技术职称高级由总局评委会审查报省评委会审批;中级由各地区局(海南、通什、湛江、汕头)评委会审查报地区评委会审批;初级由农场评委会审批,业务技术力量较弱的单位报管理局评委会审批。总局评委会日常工作由总局组织处负责。是年,第一批评定的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共419人。其中,工程师116人,农艺师282人,畜牧兽医师22人。

1982年2月,总局调整了技术干部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戴业平任主任委员,徐广泽、张殿忱任副主任委员。委员有:肖敬平、邓鸣科、刘国宁、于纪光、蔡旭阳、王履祥、杨永慈、黄火木、周洪范。总局评委会负责海南、通什、湛江农垦局中级技术职称的考评晋升并在以上三个局和总局机关设立了四个专业考评组。是年,共评定中级职称914人,初级职称11人。其中,会计师10人,主管医师101人,工程师633人,农艺师109人,畜牧兽医师61人;助理工程师9 人,助理农艺师1人,技术员1人。

1983年1月,省农垦总局向省人事局建议:农垦系统的社会科学专业干部的业务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同自然科学技术干部的技术职称评定一样,由省农垦系统直接负责。农场负责会计员、统计员、经济员等技术职称的考核评定;地区管理局负责助理会计师、助理统计师、助理经济师等技术职称的考核评定;总局负责会计师、统计师、经济师的考核评定和上报平衡审批。

1984年,全国整顿职称评定工作,广东农垦职称评定工作暂停。

1985年12月,总局成立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张再科任组长,徐广泽、张怡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有:肖立强、王淖、赵树勋、韩宗琪、祝景贤、王炳刚、陈文仔。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有关业务部门抽8人组成,办公室设在组织处。

1986年,重新确认83年评定的中、初级职称。共确认中级职称374人,初级职称49人。其中,会计师3人,统计师2人,农经师1人,工程师268人,农艺师68人,畜牧兽医师32人;助理农艺师1人,助理工程师14人,助理会计师4人,助理翻译2人,会计员26人,技术员2人。

1987年4月,总局成立职称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垦区职称改革工作的统一领导,领导小组下设职称改革办公室,处理职称改革的日常工作。各管理局成立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及职称改革办公室,具体负责本局所属单位的职称改革工作。各场(厂、院、校、公司)成立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和职称改革办公室,负责本单位的职称改革工作。总局职称改革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中央、国务院、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垦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垦区职称改革工作计划、实施意见及有关规定、办法,部署全垦区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

2、确定垦区专业技术系列主管部门及其职责范围。

3、审查上报各系列主管部门拟定的试点方案和实施意见。

4、审批下达各管理局专业技术职称指标。

5、审查上报各系列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6、指导、协调垦区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政策问题。

1987年4月15日至5月12日,经广东省农业职称改革领导小组批准,总局在广东省保亭热带作物研究所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试点工作,为在农垦科研单位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提供经验。87年6月19日,总局职改领导小组决定在海南农垦第一医院、南滨农场、西流农场、东方红农场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试点;在海南农垦海口机械厂、通什局藤桥机械厂、粤西局广丰糖厂、粤西局供销公司四个企业单位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试点。87年11月27日,总局职改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广东农垦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实施办 法》,全面推开企业单位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

1987年,经省各主管部门批准,总局成立了12个中评委会和1个初评委会。分别是:广东省农垦总局农业专业技术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广东省农垦总局农业经济专业技术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广东省农垦总局经济专业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广东省农垦总局工程技术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广东省农垦总局卫生技术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广东省农垦总局中专教师系列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广东省农垦总局中学教师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广东省农垦总局小学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广东农垦管理干部学院教师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广东省农垦总局出版专业人员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广东省农垦总局会计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广东省农垦总局统计专业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广东省农垦总局档案专业人员初级职务评审委员会。是年,共评定高级职务288人,中级职务2979人。

1990年10月,总局成立了“广东省农垦总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职务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孟庆云任组长,张殿忱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有:龙诚、张怡、李永昌、吴敦炜、韩仕德、陈少平。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龙诚任办公室主任,王康全任办公室副主任。总局宣教处、组织干部处、农垦工会、团委、机关党委各派1人至办公室集中办公。90年12月5日,总局政工人员专业职务评定工作领导小组 决定在建设农场开展政工人员专业职务评定试点工作。90年12月19日,总局组建成立了广东省农垦总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中级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孟庆云,副主任委员张殿忱、龙诚、张怡。委员有:崔立竿、杨业宜、陈振发、王华强、杨伟铎、陈庆阳、邓颂瑞。

1991年4月4日,总局企业政工人员专业职务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垦区(粤西、粤东农垦局和总局直属单位)开展企业政工人员专业职务评定工作。

91年5月29日,总局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发出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转入经常性工作的通知。10月8日,总局调整了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组长由王淖担任,副组长由张怡担任。成员有:李纯达、邱万耸、沈茂固、傅兴、林华山、余浩俊、洪金波、郭象泰、王康全。与此同时,总局组建了如下10个中评委会:广东省农垦总局工程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广东省农垦总局中学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广东省农垦总局审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广东省农垦总局农业经济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广东省农垦总局会计专业中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广东省农垦总局小学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广东省农垦总局经济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广东省农垦总局农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 员会、广东省农垦总局农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广东省农垦总局统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广东省农垦总局卫生技术中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

1993年3月,广东垦区为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开始实施评聘分开。93年6月,总局调整了职改领导小组及职改办成员。职改领导小组组长由张怡担任,副组长由雷勇健、王康全担任;职改办主任由王康全担任,副主任由郭象泰、杨勇担任。93年9月,总局对企事业单位行政领导兼任中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审批权限进行调整。规定:各管理局(总公司)、学院正副职领导兼任专业技术职务,由总局局长批准和聘任;总局直属副处级以上企事业单位的正副领导由总局局长委托分管副局长批准及聘任;湛江农垦局所属企事业单位的正处级领导,茂名、阳江、揭阳、汕尾农垦局和深圳、汕头总公司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副处级以上领导,由总局局长委托各局(总公司)局长(总经理)批准及聘任。9月底,总局还调整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职务评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总局职评办领导成员和总局政工中评会成员。职评领导小组组长由周炳南担任,副组长由张怡担任;职评办主任由雷勇健担任,副主任由王康全、黄溪担任;政工中评会主任由张怡担任,副主任由雷勇健、王康全、黄溪担任。10月底,总局向省政工职评办申请在总局机关开展政 工专业职务的评审。

1995年3—4月,总局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垦区实际,颁布了会计、经济中初级资格评审条件,11月15日组建了经济、会计(审计)专业中、初级内部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垦区内经济、会计、审计专业技术中、初级职务任职资格。两年评审一次。

1996年5月9日,垦区组建统计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垦区统计中、初级资格。6月11日,集团公司职改领导小组颁发广东农垦统计专业中、初级资格条件。

1996年10月,广东省职称改革办公室批准在广东农垦系统组建6个省直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分别是:广东省热作加工工程技术工程师资格评审委员会、广东农工商管理干部学院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广东省农垦系统中学一级教师资格评审委员会、广东省农垦系统小学高级教师资格评审委员会、广东省农垦系统卫生技术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广东省农垦系统农业技术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6个中评会主要受理垦区内本专业技术中级资格的评审。

1997年2月24日,鉴于广东省农垦总局改制为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为理顺工作关系,原组建的广东省农垦总局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广东省农垦总局企业政工人员专业 职务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广东省农垦总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广东省农垦总局企业政工人员专业职务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改名为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企业政工人员专业职务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企业政工人员专业职务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4月7日,集团公司调整了职改、职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调整后的两个领导小组组长由张怡担任,副组长由雷勇健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工部(人事部)内,成员由有关业务部门派员组成。同时,集团公司还调整了政工中评会成员,主任委员由雷勇健担任,副主任委员由郭象泰担任。委员有:王康全、朱庭珍、黄溪、邓颂瑞、陈少平、杨勇、罗益文、詹丽华、夏衍琳、黄承敬、何志刚。

篇3:农垦企业人才工作现状及对策

1 农垦企业人才工作现状

“十一五”期间, 虽然农垦各个企业结合自身情况, 从企业做大做强的战略高度, 为不断巩固壮大农垦企业人才队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农垦经济总体发展缓慢, GDP总量小, 目前仍面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等困境, 特别是农垦下属各场 (公司) 更是如此, 加之多年停止了招工政策, 职工队伍后继无人, 人才队伍明显老化, 严重滞后于飞速发展的形势需要。

2 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正是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决定了加快人才发展必然是各个企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选择。就整个农垦企业而言, 人才工作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一是多年来对人才投资严重不足。由安徽农垦十字铺茶场每年财务预算可以看出, 基本上没有关于人才开发、培养、教育、引进等专项投入预算费用。二是认识不到位。没有从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的高度来制定企业人才工作的中长期规划。三是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科学使用人才机制。

3 对策

3.1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皆可成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人才观, 以科学的人才观统领企业整个人才工作。要坚持科学发展, 做精人才文章。实践证明, 思想观念陈旧, 不但发现不了人才, 而且还会埋没人才。企业的领导层、决策者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转变观念,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要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品德、用才的气魄、护才的策略。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 不拘一格选人才、用人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在完善人才选拔机制上下功夫, 激励各类人才共同创新、创造、创业。同时应该懂得人才的形成有一个成长过程, 不是与生俱来的。“千里马”是要通过“伯乐”的及时发现, 认真培养, 不断经实践锻炼及自身的艰苦努力而形成的。不能急于求成, 要防止和克服死盯高端人才、特殊人才, 一味追求高学历、高学位等不切实际的人才指导思想, 否则既造成大才的浪费又影响到已有人才作用的有效发挥。

3.2 建立科学的选才用才机制

一是建立人才竞争机制, 大力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 切实把优秀人才选聘到重要岗位, 并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量才使用、人尽其才、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二是建立人才考评机制, 打破常规用好人才, 破除一切不利于人才成长、人才交流、人才使用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性障碍, 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 创造人才大量涌现和脱颖而出的良好制度环境[3]。对已上岗人才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将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有机统一, 确保人才有其位, 能谋其职, 要有意识压其担、放其权, 让其在社会实践中经风雨、长见识、增才干, 保证各类人才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尽才。三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设立人才奖励基金。每年度对重要领域人才做出突出贡献者给予重奖;对在相关工作和业务方面做出明显成绩的给予鼓励奖。企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是人才队伍的主力军, 对企业的发展、经济效益的提升、竞争力的增强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对已取得各类专业技术资格, 并受聘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应按照规定给予相关待遇。

3.3 重视关爱现有人才

用好用活人才是引进人才、挖掘人才的根本。这就要求领导层既要会育才, 更要擅长驭才。企业要对各类现有人才进行分类、分析, 看是否有人才浪费情况, 搞清目前需要哪类人才和急需人才, 做到心中有数, 从而充分使用好现有人才[4]。对现有人才的使用要善于用人所长, 对他们不苛求, 不求全责备, 尽力将他们安排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上。作为领导者要以爱才之心、识才之举、容才之量、用才之艺, 做好发现、培养、使用、管理和凝聚人才工作, 切实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性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一是高度重视、关心爱护企业现有各类人才, 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调动他们的创新积极性, 重视他们为企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二是赋予他们相应的责、权、利, 要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遇到的各种问题, 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和环境, 并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家庭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3.4 坚持走内外相结合的人才之路

一是强练内功, 认真做好企业人才培养、培训工作。要结合单位具体情况, 经常组织本单位或请技术权威和专家来场指导和举办培训班;也可以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 加快人才培养。安徽农垦十字铺茶场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 加快培育创新茶叶品牌, 打造茶叶精品的科技人才。目前茶场已与安徽农业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基地, 为培养研发茶叶名牌产品科技人才, 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准的技术创新团队, 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步伐起到了重要作用;还可以带领自己的人才队伍走出去, 主动学习外单位在人才培养、教育、使用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同时作为人才本身至关重要的是:首先要具有励精图治、服务企业、努力为企业增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努力加强自身学习。二是走人才资源共享之路。要针对本系统本企业一些特殊行业、重要岗位、人才缺乏的实际情况, 积极主动与周边市县地方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合作, 制定人才交流借用合作协议, 走人才资源共享的人才使用之路。三是制订引进计划。可以采取直接聘用、考核聘用、公开考聘等方式进行;适时出台特殊优惠政策, 制定岗位待遇、免费公租房配给、安家补助、购房补助、配偶和子女就业入学等优惠条件及标准, 实行特殊人才特殊对待的人才引进办法[5]。

3.5 积极储备人才

着眼农垦企业未来建设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 实施人才梯队建设计划。对一些尖端人才、未来新型人才和具有很大潜力的人才, 要加大投入、适时引进、积极储备、蓄集能量。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 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 大力开展专业人才培训, 特别是要着眼长远, 抓紧培养造就青年人才, 形成急需人才跟得上、后备人才后劲足的良好局面。总之成功的企业, 必然是能不断聚集和持续造就高素质人才的企业[6]。

摘要:总结了农垦企业人才工作现状,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人才工作的对策, 以期促进农垦企业对人才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农垦企业,人才工作,现状,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杨仁德, 向华, 魏善元.农村人才流失问题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9) :4429-4431.

[2]黄梅梅.南宁市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5) :398-399.

[3]马寅生.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3) :16688-16690.

[4]孙英华.对农业科研人才资源战略规划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4) :363-364.

[5]李春生, 叶元林, 张小惠, 等.论新时期大型种业公司人才战略[J].种业导刊, 2007 (4) :11-13.

篇4:通化市农垦工作显实效

从目前生产情况看,第一产业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由于国家实行粮食和良种补贴政策,提高了农场种粮的积极性,生产面积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加3.2%。全市农垦种植企业克服了低温和局部干旱等恶劣气候影响,采取保温、保苗和加强田间管理等项措施,确保了2011年粮食生产安全和健康发展。2011年全年粮食总产量6000吨,同比增长7%。其中玉米5250吨,水稻700吨,大豆50吨,同比分别增长6.3%、8.5%和10.6%;以8个鹿场为主的养殖业,由于2011年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市场前景看好,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养殖户积极性提高,鹿存栏4500只, 产鹿茸1500公斤,同比分别增长8.2%和10.8%;人参产业2011年市场前景看好,价格走高,通化市8个参场人参留存面积1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5%,全年人参产量200吨,产值24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20%。工业生产以天强药业为主,在市场竞争激烈、能源及各种成本价格上涨、产品销路不畅、价格下跌等不利因素影响,企业加大了改革创新力度,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投放市场,以销售定产,其中主要产品麝香抗栓丸销售占总收入的20%,舒筋胶囊占12%。该企业2011年销售回款加快,流动资金紧张情况有所缓解,产品产量满足销售所需,经济效益明显好转,2011年实现产值2090万元,同期比增长24.3%。

养老保险情况 通化市各级农垦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配合社保部门开展了多次调查研究,并提供了大量企业参加养老保险的基础数据,在組织企业参加社保过程中,努力做到应保尽保。2011年9月末,20户农垦企业全部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参保率达到百分之百。所属企业的728名离退休职工足额领取养老保险金,实现了老有所养,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全市2239名在册职工,包括822名顶岗工在内有1980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88.4%,通化县5户企业、辉南县4户企业、集安市2户企业,在册人员全部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但由于历史原因,多数农垦企业亏损严重,负债经营,拖欠银行巨资,特别是职工老无所养问题十分突出。分散经营后,职工无力或无积极性交纳社会统筹养老和医疗保障等费用,造成对保险部门的拖欠,预计全年全市农垦企业累计拖欠养老保险4500万元。

危旧房改造建设情况 按照国家和省相关部门文件精神,通化市各级农垦管理部门和农垦企业积极开展了危旧房改造和项目申报工作,年初根据申报情况,计划全年完成危旧房改造393户,面积18760平方米,计划投资1430万元,其中,争取补贴资金589.5万元,对有危旧房改选任务的,对市、县两级主管部门专门成立了危旧房改造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每月调度进展情况。2011年9月29日,通化市农委专门召开工作会议听取各县(市)农业局落实危旧房改造工作任务汇报,并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各县(市)积极开展工作,加大了督促检查了落实力度,目前,所有企业的危旧房改造工作已经完成。全市农垦企业劳动力转移467人,年收入500万元。

篇5:河南农垦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

本报讯2012年2月28日—3月1日,全省农垦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垦工作会议和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全省农垦工作,研究部署2012年工作。省农业厅副厅长王锦屏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省农业厅农场管理局党支部书记张鹏举做了《科学谋划 真抓实干 努力开创河南农垦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会议实地参观考察了黄泛区农场、商丘市民权农场、武陟农场、博爱农场、郑州市黄河农场。黄泛区农场丰硕农作物原种场、浚县农场、商丘市民权农场、武陟农场、郑州市黄河农场还分别就强化统管职能、推进畜牧科技创新、盘活利用土地资源、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扶贫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典型经验交流。各省辖市农业局、省直管县农业局分管农垦的局长、农场科科长以及部分农场的场长90多代表参加了会议。省农业厅农场管理局副局长王博库主持会议。

省农业厅副厅长王锦屏在2012年全省农垦工作会议上指出:河南农垦要作现代农业的示范区、农业科技的试验区、“三化同步”发展的先行区、居民高品质生活的样板区,要

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树立发展意识,抓住发展机遇,明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理念。

王锦屏全面分析了河南农垦面临的形势,他要求各级农垦领导干部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切实加强对农垦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并从五个方面对农垦领导干部提出明确要求。

一是把别人的事情搞好。要加强与当地政府、当地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多汇报、多请示,积极为他们分忧解难,以求得他们的理解、重视和支持。

二是把交办的事情干好。上级交办的事情能否办好,这是体现一个单位行政执行力强弱的关键。目前正在国有农场开展的危房改造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惠农工程,要下大力气抓好、干好,让党和政府满意、放心。

三是把大家的事情办好。就是要把关系民生、民意、民心的问题解决好、处理好、建设好,决不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将搞好民生作为我们工作的终极目标、根本目标。

四是把自己的事情弄好。要负起责任,理清思路,制订规划,落实措施,把农场发展好,把示范作用发挥好,让农场获得效益,让职工更加幸福。

五是把子孙的事情谋划好。要着眼于农垦的长远发展,用足用活用好国家相关政策,谋划好、保护好农场、职工的切身利益。

省农业厅农场管理局党支部书记张鹏举在2012年全省农垦工作会议上向全体参会代表做工作报告。

2011年全省农垦实现生产总值11.3亿元,比去年增长

9.7%。实现利润总额8197万元,增长22.9%。人均纯收入达7090元,增长9.9%。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农垦改革、社会事业、危房改造、调查研究、宣传文化等工作得到了全面发展。

报告分析了我省农垦面临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提出了2012年全省农垦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要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农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切实壮大农垦主导产业,不断增强企业实力,全面提升农垦的示范带动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张鹏举指出2012年河南农垦要预期实现生产总值1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实现利润1亿元,增长22%;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增长13%。

张鹏举在报告中指出,2012年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依靠先进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农垦现代农业。二是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力争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做久。三是积极支持场区私营企业的发展,鼓励职工自主就业。四是提高危房改造水平,搞好农场社区建设。五是加大政策协调

篇6:海南农垦生产队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属农垦企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省农垦局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农垦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增收节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全面促进了农垦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xx年年的主要工作 1,积极扶持农垦龙头企业: 为充分发挥我市农垦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利用有效的组织手段,引导农垦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通过服务,订单等方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今年我局从部门预算中,拿出195万元对直属的3个国有农垦企业进行贴息补助.目前,以三联公司为龙头带动建成奶牛养殖基地12个,奶牛存栏4600头,带动奶牛养殖户1300户,种植户1800户,奶牛养殖小区建设已构建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稳固平台.2,抓好企业改革,改制工作

3,抓局属农垦企业税费改革工作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意见(国办发[xx]25号),为加强我局属农垦企业税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税改工作顺利进行,我局成立了以荆子亚为副局长任组长的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指导负责协调和联系相关部门,拟定税费改革实施方案,及时处理和解决税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确保国家税费改革政策和配套措施得到认真贯彻执行,切实解决好农工负担,全面促进了国有农场改革发展和稳定.xx年年市财政局共下达我局属农垦企业xx年的国有农场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共计166万元,其中:三联公司75万元,红枫公司61万元,开阳双流茶场30万元.4,抓企业生产管理为帮助企业发展生产,围绕局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深入企业做好调查研究,组织企业召开生产经营运行情况分析会议,帮助企业分析,探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各企业从销售,物资采购,加工等几方面开展增收节支,合理有效的降低费用开支.5,抓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厂务公开工作

根据年初目标要求,企业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了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目标,与精神文明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一起布置,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层层签订目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党风廉政建设无死角.通过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进一步巩固深化企业的厂务公开工作,使企业党员干部的思想提高了,企业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妥善得到了处理,重大事项提交职代会审议,既规范了企业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6,抓好企业安全生产和维稳工作

我局属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局统一领导,农垦管理处具体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的方式进行,为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年初,局与各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按照目标责任书要求具体抓了以下工作:①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局和企业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立安全生产办公室,并具体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服务.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并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③进一步修定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为积极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对企业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针对原预案的不足,进一步修定和完善了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使其更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④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和监督:全年共组织企业节前安全生产检查3次,安全生产重点隐患专项排查2次,有效防范和遏制了企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发生.⑤做好维稳工作:为确保稳定,根据局要求各企业党政领导必须切实解决好离退休人员和困难职工群众生活,一是积极筹措资金,保证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二是对当前存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认真进行排查,认真研究处理,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预见,有防范,对企业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全面认真进行排查,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二,全市农垦经济运行情况: 全市农垦企业1-12月预计完成: 工农业总产值18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97%;实现总收入1438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2.96%,完成年计划目标任务的111.73%;实现利润1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万元,完成年计划目标任务的140%.上交税金36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9万元,同比增加43.25%.奶牛存栏4600头(含基地奶牛存栏),比去年同期减少3.16%;主要原因是饲养成本增加,奶农收入减少.牛奶产量近16000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4.29%,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饲养单产同比有所提高;二是收购牛奶含独山,安顺等外专州的部份牛奶.上市乳制品8500万份,比去年同期增加879万份,完成年计划目标任务的101.19%;生产精饲料21000吨,比去年同期增加32.91%,完成年计划目标任务的105.00%;加工各类干茶208吨,比去年同期减少4.81%.一年来,在全市农垦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完成了省局下达我市的农垦目标,基本实现了企业的稳定,职工增收和国家增税的总体目标.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垦企业职工多,社会性负担重,资金不足,机制不活,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2,企业职工素质低,管理水平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同质化产品严重,附加值低,销售利润薄.3,农垦企业改制面临巨大困难,农垦农场涉及面广,人员众多,职工安置问题难度大,企业改制成本高,资产变现力弱,加之,职工对改革改制顾虑重重,担心改革改制后丢掉饭碗,使改制工作困难重重.四,明年工作计划:篇二:2015年农垦企业工作总结 2015年农垦企业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属农垦企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省农垦局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农垦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增收节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全面促进了农垦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xx年年的主要工作 1,积极扶持农垦龙头企业: 为充分发挥我市农垦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利用有效的组织手段,引导农垦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通过服务,订单等方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今年我局从部门预算中,拿出195万元对直属的3个国有农垦企业进行贴息补助.目前,以三联公司为龙头带动建成奶牛养殖基地12个,奶牛存栏4600头,带动奶牛养殖户1300户,种植户1800户,奶牛养殖小区建设已构建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稳固平台.2,抓好企业改革,改制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有关指示要求,xx年年我们在结合农垦管理工作实际和确保企业职工思想稳定的基础上,加大对三联公司改革改制.鉴于该公司资产总量过大,任何一家外来投资者都很难独立完成收购或参与改制的实际情况,按照整体推进,盘活存量,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通过招商引资项目的形式来筹集改制成本,分行业和项目来推进公司整体改革,改制工作.今年4月以来,公司经多方招商引资和洽谈后,与广东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花溪基地综合开发意向书》.具体做法是将花溪生产基地的全部资产(含土地)与公司剥离后进行评估,并以评估价作为国有资本,按《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共同设立新的股份公司,双方按各自出资额确定公司股权比例,新股份公司负责花溪生产基地开发的具体事宜.花溪生产基地的具体综合开发项目所需的资金投入,由战略投资者负责,对花溪生产基地现有国有职工的分流安置,在严格按照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相关政策规定的基础上进行,一是对花溪生产基地国有职工的进行分流安置,费用由市改革发展基金据实核拨.二是公司国有职工暂不进行国有身份置换,由新股份公司对选择上岗就业的职工进行就业安置,其余职工继续由公司管理,待公司改制工作整体启动时再进行国有身份置换和分流安置.目前,正在对该基地的资产进行剥离,审计和评估.3,抓局属农垦企业税费改革工作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意见(国办发[xx]25号),为加强我局属农垦企业税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税改工作顺利进行,我局成立了以荆子亚为副局长任组长的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指导负责协调和联系相关部门,拟定税费改革实施方案,及时处理和解决税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确保国家税费改革政策和配套措施得到认真贯彻执行,切实解决好农工负担,全面促进了国有农场改革发展和稳定.xx年年市财政局共下达我局属农垦企业xx年的国有农场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共计166万元,其中:三联公司75万元,红枫公司61万元,开阳双流茶场30万元.4,抓企业生产管理

为帮助企业发展生产,围绕局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深入企业做好调查研究,组织企业召开生产经营运行情况分析会议,帮助企业分析,探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各企业从销售,物资采购,加工等几方面开展增收节支,合理有效的降低费用开支.5,抓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厂务公开工作

根据年初目标要求,企业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了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目标,与精神文明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一起布置,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层层签订目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党风廉政建设无死角.通过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进一步巩固深化企业的厂务公开工作,使企业党员干部的思想提高了,企业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妥善得到了处理,重大事项提交职代会审议,既规范了企业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6,抓好企业安全生产和维稳工作

我局属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局统一领导,农垦管理处具体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的方式进行,为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年初,局与各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按照目标责任书要求具体抓了以下工作:①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局和企业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立安全生产办公室,并具体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服务.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并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③进一步修定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为积极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对企业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针对原预案的不足,进一步修定和完善了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使其更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④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和监督:全年共组织企业节前安全生产检查3次,安全生产重点隐患专项排查2次,有效防范和遏制了企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发生.⑤做好维稳工作:为确保稳定,根据局要求各企业党政领导必须切实解决好离退休人员和困难职工群众生活,一是积极筹措资金,保证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二是对当前存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认真进行排查,认真研究处理,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预见,有防范,对企业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全面认真进行排查,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二,全市农垦经济运行情况: 全市农垦企业1-12月预计完成: 工农业总产值18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97%;实现总收入1438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2.96%,完成年计划目标任务的111.73%;实现利润1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万元,完成年计划目标任务的140%.上交税金36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9万元,同比增加43.25%.奶牛存栏4600头(含基地奶牛存栏),比去年同期减少3.16%;主要原因是饲养成本增加,奶农收入减少.牛奶产量近16000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4.29%,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饲养单产同比有所提高;二是收购牛奶含独山,安顺等外专州的部份牛奶.上市乳制品8500万份,比去年同期增加879万份,完成年计划目标任务的101.19%;生产精饲料21000吨,比去年同期增加32.91%,完成年计划目标任务的105.00%;加工各类干茶208吨,比去年同期减少4.81%.一年来,在全市农垦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完成了省局下达我市的农垦目标,基本实现了企业的稳定,职工增收和国家增税的总体目标.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垦企业职工多,社会性负担重,资金不足,机制不活,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2,企业职工素质低,管理水平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同质化产品严重,附加值低,销售利润薄.3,农垦企业改制面临巨大困难,农垦农场涉及面广,人员众多,职工安置问题难度大,企业改制成本高,资产变现力弱,加之,职工对改革改制顾虑重重,担心改革改制后丢掉饭碗,使改制工作困难重重.四,明年工作计划: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厂务公开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厂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总结经验,全力推进,规范运作,切实解决好我们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厂务公开工作在推进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发挥更大作用.2,各企业主要负责人(法人),要从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把安全生产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建立健全并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努力提高企业安全生产防范意识,认真组织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和督促工作,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3,加快国有农垦企业改革,改制.针对国有农垦企业改制难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在企业改革,改制上采取招商引资等方式逐步推进,以达到整体改制的目的.4,加大目标管理.进一步完善各种成本管理,积极开展增收节支活动,并在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方面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并根据xx年年目标完成情况,切实制定2015年生产经营目标,把2015年的目标管理工作作为明年的工作重点来抓,制定相应措施和方案,责任到人到岗,以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篇三:2009年农垦企业工作总结 2009年农垦企业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属农垦企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省农垦局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农垦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增收节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全面促进了农垦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xx年年的主要工作 1,积极扶持农垦龙头企业: 2,抓好企业改革,改制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有关指示要求,xx年年我们在结合农垦管理工作实际和确保企业职工思想稳定的基础上,加大对三联公司改革改制.鉴于该公司资产总量过大,任何一家外来投资者都很难独立完成收购或参与改制的实际情况,按照整体推进,盘活存量,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通过招商引资项目的形式来筹集改制成本,分行业和项目来推进公司整体改革,改制工作.今年4月以来,公司经多方招商引资和洽谈后,与广东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花溪基地综合开发意向书》.具体做法是将花溪生产基地的全部资产(含土地)与公司剥离后进行评估,并以评估价作为国有资本,按《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共同设立新的股份公司,双方按各自出资额确定公司股权比例,新股份公司负责花溪生产基地开发的具体事宜.花溪生产基地的具体综合开发项目所需的资金投入,由战略投资者负责,对花溪生产基地现有国有职工的分流安置,在严格按照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相关政策规定的基础上进行,一是对花溪生产基地国有职工的进行分流安置,费用由市改革发展基金据实核拨.二是公司国有职工暂不进行国有身份置换,由新股份公司对选择上岗就业的职工进行就业安置,其余职工继续由公司管理,待公司改制工作整体启动时再进行国有身份置换和分流安置.目前,正在对该基地的资产进行剥离,审计和评估.3,抓局属农垦企业税费改革工作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意见(国办发[xx]25号),为加强我局属农垦企业税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税改工作顺利进行,我局成立了以荆子亚为副局长任组长的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指导负责协调和联系相关部门,拟定税费改革实施方案,及时处理和解决税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确保国家税费改革政策和配套措施得到认真贯彻执行,切实解决好农工负担,全面促进了国有农场改革发展和稳定.xx年年市财政局共下达我局属农垦企业xx年的国有农场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共计166万元,其中:三联公司75万元,红枫公司61万元,开阳双流茶场30万元.4,抓企业生产管理

为帮助企业发展生产,围绕局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深入企业做好调查研究,组织企业召开生产经营运行情况分析会议,帮助企业分析,探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各企业从销售,物资采购,加工等几方面开展增收节支,合理有效的降低费用开支.5,抓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厂务公开工作根据年初目标要求,企业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了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目标,与精神文明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一起布置,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层层签订目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党风廉政建设无死角.通过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进一步巩固深化企业的厂务公开工作,使企业党员干部的思想提高了,企业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妥善得到了处理,重大事项提交职代会审议,既规范了企业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6,抓好企业安全生产和维稳工作

上一篇:5的书写格式下一篇: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