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工伤报告范文

2024-05-07

交通事故工伤报告范文(共6篇)

篇1:交通事故工伤报告范文

工伤事故情况报告

丽江市建设局:

2009年8月6日下午16时左右,接到云南曲靖鸿泰房地产开发公司华坪分公司项目负责人詹平电话报告,称鸿泰康城C户型商住楼工地在浇筑第三楼层柱子砼时,发生施工人员高空坠落事故,受伤一人,现已送往荣将医院进行救治。接到电话后我局工作人员立即向局领导进行了汇报,并同时报告了县安监局,经局领导指示,由副局长徐俊松、建管股张庆国、质监站何春桥等组成调查小组,立即前往事故现场了解情况并同时开展调查。

一、事故原因及经过

到达现场后,经了解,该工程属曲靖鸿泰房地产开发项目,由华坪县千禧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项目经理郑吉朝,工长杨应碧具体负责施工。受伤工人马金友,男,现年28岁,华坪县荣将镇龙头三组人。发生事故原因为:

1、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无临边防护,操作层无脚手板和安全平网。

2、伤者马金友是当天早上到场的勤杂工,未经安全教育培训上岗作业,且患有严重眩晕病(有死者家属及其所在村委会出具的病情证明)。

事故经过:8月6日下午16时左右,该商住楼在浇筑第三 1

楼层柱子砼过程中,临时工马金友被安排在运送砼岗位,从提升机上将装有砼的手推车推至浇筑柱子处,在推回空手推车返回到升降平台后不慎从楼层临边摔下,楼层至地面高度为13米,致使伤者马金友摔成重伤,经送往荣将医院紧急抢救无效死亡。

该工程项目于2009年2月初办理了相关报建手续,符合其建设程序,在施工过程中我局也对该项目进行了安全检查,并于2009年5月24日对该项目存在的安全隐患下发了《华坪县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华建设整字[2009]09号),并要求限期整改。在今年7月开展的在建筑工程和市政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大检查中,该项目存在的安全隐患依然未整改完毕,检查组于2009年7月26日又下发了安全隐患整改通知[2009]17号,要求在8月14日前彻底整改完毕,但就在整改过程中发生了安全事故。

二、善后工作

事故发生后,在县里相关部门的组织下,施工企业积极配合,与死者家属进行协商,协商结果为一次性赔偿费用33万元(包括死亡费、安葬费、赡养费、抚育费及其它费用),死者于2009年8月10日安葬,至此已处理好相关善后事宜,此次安全事故没有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三、安全整改情况

在处理此次事故的同时,建设局立即组织全县的建筑施工企

业和在建工程的项目经理和有关人员召开紧急会议,并下发了紧急通知,对全县在建设施工项目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进行全面停工检查,由施工企业组成检查组,对企业承建的在建项目和市政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停工整改,消除安全隐患,达到标准后上报建设局,经建设局检查组验收合格后下发复工通知方可复工。同时要求全县各施工企业从此次安全事故中认真总结,吸取教训,并加强对项目的监管,做好工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定期、不定期对在建项目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相关处罚建议

1、华坪县千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对施工工人上岗前没有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施工现场及操作层安全防护措施不够,造成此次安全事故,建议吊扣该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三个月。

2、李远洪——华坪县千禧建筑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没有保证该工程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没有督促检查该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和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第三、四款之规定,根据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建议给予1000.00元(壹仟元整)的行政处罚。

3、郑吉朝——该工程项目经理,对该工程安全管理措施不

到位,没有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及没有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建议吊扣其项目经理资质证书。

4、王龙聪——千禧建筑公司专职安全员,没有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对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没有对职工进行上岗前培训,建议吊扣其专职安全员资质证书。

5、杨云碧——事故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安全措施管理不到位,工人没有系安全带,施工现场没有安全防护设施。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根据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八条之规定,建议给予500.00元(伍佰元整)的行政处罚。

五、事故防范措施

大力加强对全县建筑企业的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企业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加强监督检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安全问题突出的企业进行公开曝光和重点监控。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和安全培训,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的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开展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经验交流、现场观摩、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动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我县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华坪县建设局

二OO九年八月十一日

篇2:交通事故工伤报告范文

工伤事故报告范文1

张三是中国XXXXX公司操作工,XXXX年XX月XX日XX时XX分在从事轧钢工作中,不慎烫伤左腿。经XXX医院诊断为:左小腿50%XX度烧伤。

1、工伤事故的报告

(1)本行政区域管辖范围内的企业(包括国有、集体、乡镇、私营个体、三资企业)单位发生工伤事故,应由工伤事故单位在当日、最迟第二个工作日快报。

(2)事故快报,可用电话、来人口头或书面送达等形式报告。

(3)事故单位应向劳动保障(已投工伤保险的)主管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报告,死亡事故还需同时向区总工会、区公安分局报告。

(4)属个人因工伤事故采反映的,来人应提供书面报告,写明事故单位的名称、地址、法人代表、企业经济类型、当事人双方的联络电话及事故发生的详细经过和有关证人、证据。

(5)接报人接事故报告后,应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报告,并要求事故单位来人领榷工伤事故报告表》3份,未投保险的领l份。《工伤事故报告表》最迟不得超过15天送达保险退休和劳动社保公司,并由收件人签收。

2、工伤确认

(1)在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书》后,应在国务院75号令规定的结案期限(结案时间一般90日,最长不超过180日)内给予确认。死亡事故应在现场勘查后尽快给予确认,一般不超过15日,最长不超过法定结案期限给予确认。

(2)对已投工伤保险的,由经办人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负责人(或分管的领导)签发,加盖安全监察专用章。

(3)分别交给事故单位、工伤者或其家属。

(4)职业病依市职业病诊断组的诊断书予以确认。

(5)当事人对确认的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工伤认定批复后六十日内向临河区人民政府或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交行政复议,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3、伤残鉴定

(1)对受伤者,经医院治疗,医疗终结后,留有残疾或功能障碍,需做伤残等级鉴定的,经工伤确认后向本科室领榷医疗终结与鉴定表》、《劳动能力鉴定表》各3份。

(2)有关表格填好并盖章后,还应提供受伤者本人身份证、病历证明、各种检查诊断资料等复印件各1份及受伤部位彩照1张(四寸),送保险退休科审核,材料齐全后即可办理委托鉴定手续,再到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理伤残等级鉴定。如需办理伤残等级证书的,应提供1寸免冠照片1张。

(3)如对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持有异议的,应在收到鉴定结论后15日内向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复查或直接向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

工伤事故报告书范文2

姓 名 性别 年龄 身份证号码 籍 贯 安全教育 安全技术交底 文化程度 有 有 小学 20xx 年7 月27 日上午10 点10 分左右,伤者***在一号公寓楼下完大梁准备下二排钢筋时,从K/⑧轴处翻越过去,人体翻过大梁脚踩到地面,支梁的钢管架扣件断裂,导致二排钢筋下滑,二排的钢筋上的钢管压住***左手大拇指,杨鹏飞的工友将钢管松开拉出左手,事故发生后项目立即组织人员送往医院治疗。

经过长达1个月的治疗,病情恢复良好;20xx 年9 月9 日,***发现自己的手指有异常现象发生,项目部管理人员带***到医院检查,检查发现伤口里面由于医生在第一次治疗时对伤口没有清洗干净,导致伤口内部发炎,经过医生第二次处理,病情好转。目前伤情恢复良好并已医疗终结出院,伤者提出要求协商解决。

1、从事故现场发现,支设大梁的钢管加固扣件断裂下滑,造成钢管下滑是此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2、班组在架设大梁的支架时,大梁与大梁的交叉处应用双扣件加固而班组 用单扣件加固,是此事故的原因之一。

3、从事故发生经过来看,项目部的相关管理人员没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是此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事故发生后公司组织项目部召开了安全预防措施交底会,再次重申了管理人员及班组遵守和实施公司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严肃性;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查出的安全隐患按“三定一落实”原则进行整改,对相关的管理人员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项目部通过认真的总结和学习,以确保类似事故的发生。

1、项目施工员在交底时并没有对该部分说明详细的安全措施,对此事故负直接责任。

2、施工班组在操作时未按照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对此事故负主要直接责任。

3、项目部安全员在对支撑的钢管架的安全性,没有监督到位负监督不力的责任。

4、项目经理对此事故负领导责任。

1、***同志的医疗费按保险条款处理,从保险公司理赔回来的费用用于支付其个人的伤残补助金(公司部分)

2、一次性赔***同志工伤补助费 18000 元(壹万捌仟元整)(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偿金、医疗期间的工资、住院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贴费、营养费、易地安置费等)。

3、一次性支付***同志的工伤补助费的一半及全部医药费由钢筋班班组长刘河明承担,共计14057.45 元(壹万肆仟零伍拾柒元肆角伍分),公司承担一次性支付杨鹏飞同志的工伤补助费的一半,即9000 元(玖仟元整),扣去保险公司理赔回来的5057.45 元(伍仟零伍拾柒元肆角伍分),公司实际应支付的费用为3942.55(叁仟玖佰肆拾贰元伍角伍分)。

4、医药费已由钢筋班组班组长***垫付,一次性赔偿***同志工伤补助费 18000 元由公司暂行先垫付,其中9000 元(玖仟元)从钢筋班组班组长***劳务决算中扣除。

5、项目施工员在交底时并没有对该部分说明详细的安全措施,对此事故负直接责任,项目部安全员在对支撑的钢管架的安全性,没有监督到位负监督不力的责任。依据《员工手册》中《员工奖惩条例》(修订本)6.2.2 条C 款的规定,给予 XX 项目部钢筋工长****、项目部安全员****记过处分。

6、扣件断裂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器材部门应从此次事故中吸取一定的经验教训。

厦门XX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xx年2 月20 日

附件 1、伤者申请书及项目意见 2、事故调查笔录两份 3、项目事故调查报告(包括现场照片 3 张、安全教育材料2 份、安全技术交底材料1 份)4、伤者家庭困难情况证明 5、工伤处理协议书

甲方:厦门XX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XX 项目经理部;

乙方:厦门市莆兴建工有限公司XX 项目经理部钢筋班班组长刘河明 丙方:(受伤人)身份证号码:

20xx 年7 月27 日上午10 点10 分左右,伤者****在下完大梁准备下二排钢筋时,准备从K/⑧轴处翻越过去,人体翻过大梁脚踩到地面,支梁的钢管架断裂,导致二排钢筋下滑,二排的钢筋上的钢管压住***左手大拇指,****的工友将钢管松开拉出左手,事故发生后项目立即组织人员将其送往医院治疗。目前伤情恢复良好并已医疗终结出院,伤者提出要求协商解决,经甲乙丙三方协商,现将此事处理如下:

1、三方在公平、合理、合法、自愿、人道主义的基础上进行协商。

2、丙方要求甲方一次性赔偿费18000 元(壹万捌仟元整)(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偿金、医疗期间的工资、住院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贴费、营养费、易地安置费等)。

3、甲、乙、丙三方从签定协议起,丙方关于身体健康等一切问题与甲、乙方无关。

4、甲、乙、丙三方在本协议上签字后,本协议立即生效。

5、本协议签字生效后,乙、丙双方终止劳动关系,并与厦门 XX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XX 项目经理部无任何关系。

6、甲暂代乙方支付给丙方的费用按厦门市**有限公司 XX 项目经理部钢筋班与厦门XX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XX 项目经理部签定的《安全生产与治安管理经济责任合同》的相关条款及本起事故的事故报告中的相关要求进行办理。

7、本协议一式五份,厦门 XX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XX 项目经理部,厦门市**公司 XX 项目经理部钢筋班班组长***,丙方各执一份,厦门 XX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质安部一份。

甲方: 代表签字: 签字时间:20xx年2 月 日

乙方: 班组长签字: 签字时间:20xx年2 月 日

丙方: 签字(手印)签字时间:20xx年2 月 日

工伤事故调查报告3

调查时间:XXX年X月X日 星期X 18:10

调查人员:XXX

发展中心:王XX、郑XX、刘XX XXX公司安全部:刘X

调查内容:XX车间XXX工伤事故

事故发生时间: XXX

事故发生地点: XXX

当事人:郭X、申X、牛X 负责人:车间主任-------申X 安全部负责人------刘X

事故处理:事故发生当天早上5:30左右,事故发生后相关负责人等第一时间将伤者送往东胜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经医院检查和包扎后因院方无再植技术而将伤者于早上九点多送往包头接受再植技术。目前伤者手部已经接受了肉体再植技术和植皮,医院表示经过15天的住院治疗拆线后可出院。出院休养半月左右再进行二次手术。目前伤者治疗情况良好、情况稳定。

当事人对事故的描述:

郭X-----与伤者搭档工作,并负责指挥天车 牛X------天车工

郭X的说法:

事故发生当时,郭正与申合作,准备将工件进炉。郭在工件旁边指挥天车吊起工件。申在工件的另一头操作,给工件的顶部上一个零件。天车先起吊位于摆放底部的工件,磁铁没有吸好,在起吊过程中工件滑开,并碰到了位于上部的另一个工件,致使上部的这个工件滑落。而申当时正在给上部的这个工件拧零部件,滑落的工件向半米外的冷却池的水泥墙撞去,致使位于墙和工件之间的申手部被砸伤。

牛X的说法:

郭X平时干活比较老实,来的早干的多。申在当天凌晨一点多才到(本来交接班时间应在午夜12时),此时 郭已经将活干的差不多了。因此,郭心里不舒服,和申在干活时可能带有情绪。而申也很犟,你让我干这个我偏不干这个,二人干活时气氛很僵。当时申在给工件上零件,先把位于底部的零件上好后又接着给上部的工件拧零件。郭指挥天车起吊下部工件,申也认为下部的已经上好让先起吊下部的工件。天车工心里觉得下部的工件压着,起不起来,且申还在工件周围作业。但是指挥让起吊下部的,申也同意,她认为申有防范意识,于是先将工件起了一下,意在提醒申躲让。申也躲了一下,身体向后撤开,于是天车工起吊。但申当时手部仍然在作业,并没有完全撤离,致使在天车起吊下部工件时,上部工件因无受力支撑滑落砸伤申无名指指端部分。

对事故的反思:

1、事故发生后,安全部第一时间启用紧急备用金,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及时有效地保住了伤者的手指。为伤者和单位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

------应急措施很重要,关乎单位和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

2、事故发生后,安全部前去事故发生场地拍照取证,但第一现场已经被破坏,为取证和工伤鉴定增加了难度。

------加强员工安全知识培训,保护好事发现场有利于员工工伤的鉴定和单位对事故原因的调查,以便于总结类似事件的经验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3、车间主任表示安全工作一直在做,今年更是狠抓安全。六月份就是安全月,但由于车间工作人员流动频繁,工作难度大。尽最大可能把能想到的考虑到的安全隐患已经全部印发资料下发学习,但考虑的细节还不够。以这件事情为例,考虑到了热处理过程中的流程问题和主要操作步骤的安全问题,但像上零件这样的细节考虑不够周全,对员工的搭档问题和情绪问题也注意的较少,平时很少得到这方面问题的反馈。以后要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多说、多讲、多看,让员工进一步了解各工种的工作流程,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做到安全以预防为主,防微杜渐。

篇3:交通事故工伤报告范文

按照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 实行工伤保险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 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 制定本条例。” (1) 很显然, 《工伤保险条例》的制定和施行对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但是, 由于工伤保险制度的落实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实际利益, 从而对企业的效益造成直接的影响, 而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却是不确定的, 甚至某些企业认为是通过自己的某些努力可控的, 因此, 总是有部分企业力图规避按照规定数额不菲的工伤保险费用的缴纳。而与此同时, 由于工伤赔偿纠纷涉及到一系列的法律规定的繁琐的程序, 以及执法部门出于对当地经济利益的考虑, 而在这样的纠纷中对企业有意无意的偏袒, 一方面给工伤受害者的索赔带来了种种不必要的麻烦, 提高了其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成本;另一方面又为相当多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出于降低自己成本的考虑, 充分利用这些给职工维权带来的不便, 以低于甚至是远低于工伤保险赔偿标准的数额和职工私了带来了方便。

当然, 我们可以对这些不按照规定缴纳工伤保险的企业口诛笔伐, 将其归入“无良”之列, 替受害的职工大声疾呼, 鼓励他们坚决维权到底。这些做法当然是必要的, 至少, 可以从舆论和道德上对这样的行为产生相当的制衡。但是, 要真正解决问题, 我们还必须思考《工伤保险条例》这一立法目的很好的制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是很好的后果的根本原因, 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真正解决这种立法的目的不能很好地实现所造成的困境。

以下, 笔者将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典型案例来剖析上述制度困境产生的原因和我们的制度可以改进的地方。

一、一件真实的工伤案例

故事发生在2009年的4月份, 笔者刚刚参加完博士生入学考试, 为了解决温饱问题, 接受了珠三角一家民营企业老总的邀请, 到他们企业担任法律顾问。而上任后所面临的比较重要的事情之一, 就是企业正面临的一起还没达成最终解决协议的工伤赔偿案件。整个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2008年9月的一天, 企业员工张某在骑摩托车去公司上晚班的途中, 因为天上下着小雨, 路面比较滑, 能见度也不是很好。而就在离厂门口还有大概一公里左右的时候, 张某突然发现路右侧停放着一辆泥头车 (拉泥巴的重型卡车) , 占住了右边车道的半个路面。此时踩刹车已经来不及了, 于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摩托车毫无悬念地撞在路右边停靠的泥头车后面。等前面司机听到后面撞击声过来看到情况后, 赶紧将伤者送到医院, 但是一切都来不及了, 很快就得到医生正式通知, 伤者已经不治身亡。

这是当时整个事故发生的情况, 无论是司机还是职工家属亦或是企业方, 对此都没有任何异议。下面涉及到的就是相关方对死亡职工的经济补偿或者是赔偿的问题。熟悉工伤案例的人都知道, 这是一起典型的同时产生侵权赔偿责任和工伤赔偿责任的个案。在正常情况下, 由于机动车辆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企业买工伤保险都是国家规定必须强制购买的, 出现这样的事故后, 无论是车主还是企业都只要找相关的保险机构要求赔偿就可以了, 因此并不存在车主或是企业存在较大的经济损失的可能,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会有什么纠纷存在。但是, 凡事都有例外, 笔者当时所在的那家民营企业就刚好没给职工买工伤保险。按照国家《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 在这样的情况下, 应当由企业自身承担职工工伤赔偿费用, 赔偿标准比照《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按照此标准计算的结果是, 企业应当支付25万元人民币左右给职工家属, 作为工伤赔偿。很显然, 这对一个企业尤其是规模不是太大而且非常在意经济效益的民营企业来说, 是一笔不算很小的额外负担, 尤其是此员工刚来公司不久就出了这件事故的情况下, 按照企业老总的说法, 是“亏大了”。于是这位民营企业老总就开始打自己的小算盘了, 也就是想方设法来减轻或者最理想的是卸掉这项额外的负担。因此, 看起来并不复杂的这起侵权和工伤赔偿竞合的案件开始出现问题。

很明显, 侵权赔偿那边是很容易解决的, 由于车主买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车主和遇难者的家属很快达成协议, 甚至车主还让遇难者家属在达成的书面协议之外另外签了一份给保险公司看的赔偿金额比前一份略微高上一点的协议, 以便车主可以捞点便宜, 补偿一下由于这起事故给自己带来的损失, 所以这边解决是非常顺利的。接着遇难职工家属开始找企业寻求工伤赔偿。但是由于企业并没有按照规定给该职工购买工伤保险, 因此必须完全由企业来承担这一赔偿。在家属向企业递交了要求工伤赔偿的申请之后, 开始了和企业之间漫长的协商。首先, 企业指出虽然没有给该职工购买工伤保险, 但是给他购买了商业人身意外险, 根据这一保险职工家属应该还可以获得10万意外身故保险赔偿。职工家属指出虽然这一保险赔偿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不应当包括在工伤赔偿总额里面, 但考虑到该职工确实没为企业做什么贡献, 而且该保险是企业主动无偿帮其购买, 而且此事也确实是为企业增加了负担, 因此原因接受企业提出的将这10万元冲抵工伤赔偿总额一部分的要求。现在的问题是扣除这10万元意外保险赔偿后剩下的十几万元工伤赔偿怎么处理。

在笔者到企业担任法律顾问之前, 遇难家属即委托张某的哥哥全权处理和企业交涉工伤赔偿之事, 并为达成最终协议和企业协商了多次, 但每次企业都派不同的人接待, 而且最后都被企业以须最后等老总决定, 老总刚好不在为由不了了之。这样就一直拖了半年多, 然后是笔者接手此事。笔者在接手之后问了老总的意见, 老总说你怎么谈合适就怎么谈。于是就打电话给张某的哥哥, 让他找个机会过来谈具体赔偿的协议。张某的哥哥接到电话后有点激动, 说这是企业第一次主动打电话给他, 之前他已经对协商基本上不抱希望了, 现在正积极联系律师准备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因此二话没说, 他就请了假, 从几百公里外赶到公司过来协商此事。笔者当时也是志得意满, 以为这样一件小事, 只要老总信得过, 解决它还不是小菜一碟。因此见到张某的哥哥后, 便向他表示真诚的歉意, 指出老板这半年忙着在外面跑市场, 确实没有多少时间在公司, 并没有敷衍他的意思。然后对他们能接受以外伤害保险冲抵工伤赔偿这一条件表示感谢, 接着指出现在协议的焦点其实就在最后剩下的十几万赔偿的余额如何处理的问题。感觉气氛不错之后, 就进一步指出希望他理解企业的难处, 毕竟他们在车祸赔偿那块已经得到了比较满意的赔偿, 企业也只是希望能尽量少一点损失, 当然这是关系到人命的事情, 说这话有点不近人情, 但是还是希望能在这样的基础上尽量考虑稍微让步让企业好做, 而且大家都不希望对簿公堂, 因为那样既消耗时间也对双方总体来讲没有任何好处。张某的哥哥基本同意笔者的说法, 也答应做适当让步。然后就是协商具体让步的幅度, 其实就笔者自己的良心, 确实不愿意和人家进行这样的以死人的利益作交易的协商。但是受企业之托, 笔者也只能如此了。最后在笔者一再的坚持之下, 张某的哥哥最后同意由当初要求的15万让到9万, 而且一再强调实在不能再让否则自己无法向其弟弟的家属交待。将心比心, 笔者自己也觉得这个结果已经比较理想了, 因此就去向老总汇报, 以为这个事情就算结了。结果见到老总之后, 其说的一席话顿时让笔者凉了半截。其大意是: (1) 不能这样就结了, 我们要想法设法一次又一次地试探他的底线, 前几次他都没怎么让, 这次一下让到了9万, 说明你这个法律顾问没有白当, 还是很有成绩的, 但是这还不够, 还要继续, 多谈几次, 我们要他做更大的让步。 (2) 从道德上来讲, 企业就应该一分钱不给他, 首先他没给企业作什么贡献不说, 而且他的家属已经从货车车主那边得到了充足的赔偿, 仅仅是由于法律的规定, 才让其家属可以再到公司来多要一笔。 (3) 和他哥哥协商的时候, 要最大限度地运用法律, 找出法律对于对方不利的地方充分加以利用。于是笔者据理力争, 指出: (1) 人家让步也是有底线的, 多谈几次就能让他多让步几次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而且, 你也得给个底线, 不然也没法谈。 (2) 法律这样规定的目的是最大限度保护工伤职工的利益, 本来就存在立法政策上的倾斜问题, 而且从道德上讲, 人家已经死了, 多获得一些赔偿也无可厚非。 (3) 能想出来的法律上对他们不利的地方都已经和他哥哥讲了, 实话说, 这些要么很牵强, 要么早已经被很多案例以及相关法律解释所否定, 因此作用并不是很大, 真正能起作用的也就是拖了, 反正法律程序走起来非常冗长, 会给对方增加很大的经济成本和精神压力, 但这样的话企业的声誉就不大好了。老总听了之后, 不以为然:不管你采用什么办法, 反正尽可能让企业少赔钱就行了, 这就是你的职责, 至于你说的底线, 我们的底线就是没有底线, 最好是一分钱不赔, 至于你说的声誉之类的, 那些东西暂时不是我们考虑的问题。然后就有事急匆匆地走了。

故事到此就差不多结束了, 根据老总的指示, 笔者对这一工伤赔偿协议的达成已经毫无办法, 只能学着前几位接待张某哥哥的企业人员一样, 推说等老总决定而老总刚好又有事不在。张某哥哥的失望大家可以想见, 但是其还是抱有协商成功的最后的希望, 到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去投诉, 同时在笔者的建议下到劳动保障部门去进行了工伤认定。但是在他做这些事情同时, 笔者也把这些法律后果都讲给老总听了, 老总依然不以为然。只能继续对张某哥哥敷衍, 就这样过了两个多月, 我也收到学校录取的通知准备辞职了。辞职之前专门给张某哥哥打了个电话, 表达了个人对此事不能得到妥善处理的歉意。张某哥哥说已经决定请律师走法律途径了。之后笔者就离开了企业, 后面也没问这事最后的结果如何, 因为其实争议的标的对企业而言并不是很大, 官司的输赢对企业基本没什么影响。

二、上述案例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初看起来, 这一案例的事实很简单, 就是一典型的同时产生工伤赔偿和交通事故侵权赔偿的案件。但是事实上, 这一看似简单的案件在后续的协商过程中却变得如此复杂以致最后双方不得不对簿公堂。为了更好地找出其中的问题所在,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企业和职工家属双方的行为是否理性, 也就是说问题的症结是不是在他们身上。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 为了预防出现工伤意外, 企业虽然没有购买法定的工伤保险, 但是替员工购买了人身意外商业保险, 也并不像有的企业那样矢口否定此案中不存在工伤赔偿的问题, 甚至通过毁灭证据或其它不正当手段来否认职工同企业之间存在的劳动关系。遇难者家属要求协商时企业虽然一再拖延, 但并没有将其拒之门外, 而只是希望通过不停的协商来获取最大的利益。在整个过程中, 企业并没有采取明显违规的过分的手段。 (2) 因此我们可以说, 这家民营企业还算是一个正规经营的企业, 而且事实上据笔者了解, 此企业无论在当地政府还是企业员工以及当地民众中口碑都还不错。而职工家属那边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并没有到企业无理取闹, 也没有狮子大开口地漫天要价, 而是实事求是地同企业协商, 也作出了自己的最大让步, 其解决问题的诚意是毫无疑问的。因此,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 无论是企业还是遇难者家属在面对此事的时候都是以正常的理性行事的。最后出现的这种工伤赔偿不能通过正常协商得到解决的困局的形成, 不是仅仅以民营企业缺乏所谓的良心或者是对员工和社会的责任感就能解释的问题, 更不用说归咎为职工家属的过分要求了。那么, 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呢?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 让我们来看一下本案例所具有的一般的此类案件没有的几大特征:

1. 遇难者所在的企业为民营企业。

这个特征很关键, 因为在目前的中国经济环境下, 民营企业是一个很重要也很特殊的市场经济参与者, 它们一方面有着比较纯粹的企业利益至上的考虑, 从而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另一方面也由于其利益驱动的单一性或纯粹性, 使这一群体同样容易成为将员工利益和社会利益置于企业利益之下, 对法律和道德的遵守没有责任感, 而只有利益权衡的, 不时挑战法律和道德底线的麻烦制造者。因此, 本案中的企业作为民营企业的一员, 当其通过计算觉得买工伤保险不划算, (3) 而且有关部门监管不严违法成本不高的时候, 断然违反有关法律规定而不给员工购买工伤保险, 且在赔偿时又想方设法减少赔偿金额。

2. 遇难职工为外地民工。

在珠三角, 外地民工几乎总是与血汗工厂和不幸联系在一起。虽然说并不是所有的外地民工命运都这么悲惨, 但很不幸的是本案的遇难者刚好也属于其中的一员。当然他还算比较幸运的, 毕竟车祸的车主方那边给予了足额的赔偿。但也正是由于其作为外地民工这一特点, 使其家属维权时不得不面临由于冗长的司法程序可能造成的时间精力的惊人占用带来的成本过高和地方上以经济至上为准则的官僚系统 (包括各种执法司法部门) 偏袒企业的不利局面。 (4)

3. 本案中除了上面说到的侵权责任赔偿和工伤赔偿同时发生之外, 还存在着企业替员工购买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赔付的问题。

企业既然无偿替员工购买此一险种而又不愿意购买国家法律规定的工伤保险, 明显就包含着企业意图以这一保险部分甚至全部取代工伤保险的目的, 而且在本案中也确实起到了部分替代工伤保险的作用。当然其是否合法以及企业是不是在类似事件中都能达到这种替代的目的, 并不是企业想当然就可以的。比如本案中遇难者家属就明确指出这一保险赔偿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不应当包括在工伤赔偿总额里面 (5) , 只是因为其不愿意在这方面过多纠缠, 才接受企业以其抵扣部分工伤赔偿的。但是, 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为什么企业宁可违法也要这么做?

通过对这几大特征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本案所反映的问题其实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没有购买工伤保险。假如企业购买了工伤保险的话, 本案中的争议根本就不存在了。企业对工伤赔偿其实有着很客观的认识。其之所以没有购买法律规定的工伤保险, 首先是因为当地政府某种程度上的默许, 然后是因为通过比较, 企业觉得购买商业性的人身意外伤害险在经济上更为可取。因此, 最后的结果是企业购买了商业保险而没有购买法定的工伤险。

2.企业对其和遇难者家属协商要求降低赔偿额度的行为并没有道德上的负罪感。企业认为其最高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谋取经济上的利益, 因此, 在可能的不违反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 其对遇难家属提出的降低赔偿额度的要求是正当的。而这种道德上的正当性就在于遇难者家属所遭遇的不幸实际上在车祸的车主那里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赔偿, 现在的工伤赔偿只不过是法律的一种不一定正确地对交通事故中出现的工伤遇难者的政策倾斜而已。如果根据法律的核心价值之一的“平等”来看待这种法律的话, 这种立法无疑是对其他得不到双重赔偿的工伤者或是得不到工伤赔偿的交通事故遇害者是不公平的, 而在企业没有购买工伤保险的情况下, 要企业承担这样的工伤赔偿责任同样是不公平的。 (6) 因此, 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的作用, 企业在理直气壮地以没达到自己的降低额度为由要求遇难者家属继续让步。

3.职工工伤维权的成本高昂, (7) 而企业在此过程中却几乎没有什么成本。由于遇难者属于外地民工, 其家属生活和工作的地点都不在企业附近。因此, 其每到企业协商一次的成本都及其昂贵, 首先是几百公里的交通费用, 然后是异地食宿的成本, 再加上误工的损失, 假如打官司的话, 还有高昂的律师费用以及官司打不赢存在的风险, 都是企业职工及其家属在维权时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 本案中张某的哥哥才在自己一让再让、企业一拖再拖的情况下仍不放弃协商的可能, 只是可惜企业还是不卖他的账, 最后经过马拉松式的大半年的协商和思考, 才终于决定和企业对簿公堂。可是对于企业来说却恰好相反, 它既不用去找遇难者家属, 也不必花很多时间处理这个问题, 遇难者家属到了找个人敷衍下就应付过去了。万一打官司的话, 本地法院肯定是向着它的, 好歹自己还是当地的纳税大户, 再不济打输了也就是将自己应该出的那部分钱出了而已。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协商, 一个拖不起一个巴不得拖下去, 谈判地位强弱一目了然。

三、上述问题反映出的相关部门立法和执法上的价值失衡

总结起来, 上述几个问题可以归纳为:一是经济因素, 也就是工伤保险费率偏高, 甚至高过商业性的人身意外险, 这是由于这样的经济驱动存在, 才导致企业宁可购买商业保险也不购买法定的工伤保险。在这方面, 明显存在着相关部门在制定费率的时候没有认真考虑法律的重要价值“效率”, 而正是在这种不具有经济效率的费率, 导致企业舍弃了法定的工伤保险。 (8) 二是相关法律的立法目的和实际执行的法律之间存在差距, 单独对交通事故中的工伤实行双重赔付是无法按照2004年《工伤保险条例》中的第一条进行解释的, 这种做法明显违反了“平等”这一法律核心价值。三是相关法律没有对弱势群体面临的维权成本有个比较妥善的安排, (9) 致使职工尤其是外地民工对维权望而却步。也就是说, 我们的法律既没有给予法律实施的“效率”以足够重视而使法律程序非常冗长, (10) 也没有为保证弱势群体能够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创造足够的条件。四是地方政府的经济至上的观念和考核方式。执法人员应该意识到对弱势群体权利的维护也是国家和政府的核心任务之一。不能因为企业对社会的经济贡献就默认企业的一些违规行为, 如本案中企业没买工伤保险却没受到应有的惩罚。这样不仅使企业违规成本极低甚至变得理所当然, 而且会打击员工维权的信心和决心。这涉及到政府如何处理“发展”和“为人民服务”这两大不同的价值之间关系的问题。

四、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经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上述诸多问题的存在, 归根结底还是国家的立法和政策方面存在问题。无论是没有征求企业意见和经过认真调查就规定企业应该缴纳的高过同类商业保险的工伤保险费率, 还是立法上对“平等”价值的偏移, 亦或是对弱势群体存在的维权成本的忽视和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过分关注, 国家的立法和政策方面都有值得推敲和改进的地方, 其反映在现实中就是各种价值不能得到很好地平衡。因此, 笔者的建议也集中在对国家的立法和政策上作出一定的改进, 以改变这种失衡的现象:

1. 科学制定工伤保险费率。

制定的时候不仅要征求企业的意见, (11) 而且要规定专款专用, 具体操作和运用程序要透明, 账目要清楚。作为强制征缴的保险费, 费率方面高过同类商业保险, 要么说明其成本比商业保险还高, 要么说明相关部门通过这一保险在牟取不应当的垄断利润, 无论哪种原因, 都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也有违法律要注重的“效率”价值。

2. 工伤保险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 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 制定本条例。”

而交通事故工伤的双重赔偿既不符合“平等”原则, 又和此目的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是要保护弱势群体的话, 应该把立法资源用在提高其普遍待遇和补贴上, 而不是对弱势群体中的某些人的特别重视, 这实际上就是对其他弱势群体的歧视和不公。 (12)

3. 对弱势群体维权加大法律援助和法律上适当倾斜, 以切实保证弱势群体维权能真正在法律面前“平等”。

国家现有的法律援助水平远不能满足弱势群体维权的要求。除了增加法律援助的投入外, 可以考虑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这种维权行为产生的成本纳入企业应赔付总额的计算中。对故意刁难弱势群体维权的性质恶劣的企业, 可以支持职工提出的相应的精神赔偿。

4. 适当精简工伤认定的程序, 放宽劳动仲裁和诉讼受理的条件。 (13)

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解决工伤纠纷的效率, 而且可以切实降低弱势群体的维权成本。

5. 改变目前经济重于一切的政府价值观和相应的政策。

这种价值观的直接后果就是对产生经济效益的企业的纵容和对弱势群体维权的漠视, 甚至认为后者是麻烦制造者, 对国家无用的人。我们要明白无论是国家机构, 还是其致力于促进的经济发展, 其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人民服务, 而不是相反, 以人民对国家是否有用, 是否能促进经济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和政策的取舍标准。因此, 改变对此类企业的纵容态度, 从保护弱势群体的正当权益出发, 加大对违法企业的监控力度和处罚力度, 加大它们的违法违规成本, 是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的办法。 (14)

参考文献

①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通过的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第一条。

④⑦关于民工工伤赔偿维权难的问题, 可以参考《民工工伤维权调查:为尽快拿钱近4成愿意“私了”》。http://news.dayoo.com/society/57401/201002/02/57401_100850817.htm以及《外地打工者工伤索赔遇"瓶颈"》。http://news.sina.com.cn/c/2006-03-17/03208459841s.shtml2010年9月24日18:00。

⑥这一问题最新的《工伤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已经考虑到了, 原则上是准备取消对交通事故的工伤认定, 详情请见《工伤保险条例2010有哪些修改?》http://www.xiangrikui.com/gongshangbaoxian/45969_1.html2010年9月24日19:00

⑧参见《广州市阶段性降低医疗工伤保险费率》http://news.sohu.com/20090415/n263395821.shtml2010年9月24日20:00文中称:“从今年 (编者:2009年) 5月1日起至12月31日, 阶段性降低医疗和工伤保险费率。工伤保险方面, 参加工伤保险的各类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从原来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0.5%、1.0%、1.5%统一调整为0.4%。”按照平均1%计算, 一降就是60%, 够惊人了吧, 可见原来的费率确实是太高了。

⑩13 这一问题最新的《工伤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已经考虑到了, 取消了行政复议前置程序, 简化了存在劳动关系争议的工伤认定程序以及其它一些程序上的改进, 详情请见《工伤保险条例2010有哪些修改?》。http://www.xiangrikui.com/gongshangbaoxian/45969_1.html2010年9月24日19:00

参见2004年《工伤保险条例》第八条:“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 确定费率。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 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统筹地区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 适用所属行业内相应的费率档次确定单位缴费费率。”因此, 这一费率的制定程序本身同要缴费的企业没什么关系, 企业本身只有缴费的义务, 顶多作为相关部门的调查对象。

这一问题最新的《工伤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已经考虑到了, 原则上是准备取消对交通事故的工伤认定, 详情请见《工伤保险条例2010有哪些修改?》。http://www.xiangrikui.com/gongshangbaoxian/45969_1.html2010年9月24日19:00

篇4:交通事故中的“工伤”

关键词:工伤 侵权责任 竞合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认定为工伤。按此法条工伤赔偿则会与侵权赔偿竞合,此时应如何处理?

由于契约自由,最初工伤风险由劳动者承担;随着工伤风险的增加,各国相继引入了风险津贴机制,但不能对劳动者的损害进行全面补偿,因此雇主责任制取代了其地位;由于雇主责任制实行过错责任原则,导致许多劳动者求偿无门;因此,无过错原则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工伤赔偿诉讼程序繁杂,对劳动者和中小企业造成沉重的负担。最终,工伤保险制度产生。即用人单位替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用,由专门的工伤保险机构管理,当劳动者遭受工伤损害后,向工伤保险机构提起赔偿即可。

因此工伤赔偿从单纯的私法跨越到了社会法。即工伤赔偿已不再局限于用人单位,而是扩充到了社会领域。由于劳动者相对于用人单位属于弱势群体,工伤赔偿保护劳动者利益则是必然!因此工伤赔偿的发展是进步的过程。但工伤赔偿从用人单位变为社会保险是否适当?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第二十九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可见工伤保险赔偿实际还是用人单位在支付,只是由原来的一次性支付变为分期支付,并且由专门的机构负责保管。这种支付方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人单位的负担,避免了中小型企业因工伤赔偿陷入财务困境。而且该款由专门机构保管确保了劳动者最终的权益。因此我认为工伤保险制度是通过社会监督的方式使用人单位与社会大众保证劳动者的权益,是对用人单位责任的一种分担。展现了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

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肇事者是侵权责任。用人单位呢?有学者认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关系是基于劳动合同产生的,因此双方之间也是合同关系,用人单位是违约责任。但也有持反对观点的:劳动合同仅仅是劳动关系产生的基础。劳动关系成立后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适当的法定义务,这种义务属于限制性规定,不能通过劳动合同予以排除。在工伤事故中,用人单位所侵犯的权利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权,权利客体是劳动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而不是劳动合同所产生的债权。因此,用人单位是侵权责任。

我认为工伤赔偿是以建立劳动法律关系为前提的,当发生工伤损害时,用人单位只是违反了宪法赋予的义务,没有违反合同义务,因此工伤赔偿只具有违约责任的特性但并不是违约责任。但也不能认定为侵权责任,首先:工伤赔偿实行无过错原则,而侵权赔偿则不尽然;其次:工伤赔偿属于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体现的是国家对工伤赔偿的分担思想,而侵权赔偿是平等主体间债的关系,表现了国家对侵权赔偿的归责思想;最重要的是虽然工伤侵害的权利客体是劳动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但是其本质仍然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所以工伤赔偿责任也不完全是侵权责任。综上所述,我认为工伤赔偿具有社会保障和侵权责任双重性质。

我国《合同法》第122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违约行为,侵害对方身体、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该法条说明,我国合同法中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时采用二者择其一的原则。基于此,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损害赔偿责任与侵权责任是否也应择一适用?

虽然侵权责任赔偿可以很好的确保当事人的利益,但由于其诉讼期长,并且需要受害者承担举证责任,因此增加了受害者获得赔偿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从而导致受害者选择工伤赔偿。因此我认为此种模式不能最大利益的保护受害者的权益,这也是我国立法的弊端。

为了保证受害者的最大利益化,我认为解决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在当事人择一赔偿后,引入惩罚性赔偿。由于惩罚性赔偿不同于一般性赔偿有以下两种功能:一是对受害人的超损失赔偿功能;二是对不法行为人的惩罚、遏制功能。在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中引入惩罚性赔偿,可以很好的弥补受害者择一赔偿时不能得到完全补偿的缺陷。由于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并不盛行,因此在引入时,应明确惩罚性赔偿的性质、数额、依据等。从而避免惩罚性赔偿被有心人士钻空子。二,借鉴“请求权规范竞合说”。即:交通事故这一法律事实只是引起了两种法律关系:侵权关系和契约关系,但是基于这两种法律关系只产生一种请求权。即上下班途中引起的交通事故虽然涉及了两种法律关系,但只有一种请求权,正好解决了两种赔偿请求权竞合时当事人无从抉择的难题,但在引入这一概念时,必须对这一请求权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做出相应的防范,从而确保当事人的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燕华.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之法律探析[D].保存地点:苏州大学、国家图书馆等,2008年

[2]牛娟玲.论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的处理规则[D].2007年,科技资讯,第27期

[3]张登.工伤赔偿与侵权赔偿竞合的法律问题研究[D].保存地点:河南大学,2011年

篇5:交通事故工伤报告范文

职工遭遇交通事故被认定为工伤之后,可以享受以下工伤保险待遇:

1、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3、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4、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5、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篇6:工伤事故一次性赔偿协议书范文

甲方(单位):浙江**有限公司地址:****2号

法定代表人:***

乙方(工人):***身份证号:****

乙方于2010年05月18日在甲方无纺布车间发生左手指压伤的工伤事故,经治疗后复查,现已康复。为妥善解决乙方受伤事宜,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互谅互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1、自乙方受伤之日起截止本协议签订之日所实际发生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住宿费、营养费、护理费、交通费、误工费等各项费共计17000元(大写:人民币壹万柒仟圆整)一次性结清。

2、付款期限:甲方应在2011年8月31日之前通过现金方式支付上述款项。

3、甲乙双方签署本协议后,劳动关系即行终止。同时乙方承诺不再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就与劳动有关的事宜向甲方要求其他任何费用或承担任何责任。乙方领取甲方支付的一次性补助金后,又以任何理由向甲方提出任何费用和责任要求的,乙方应当退还甲方为解决本事宜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并承担因违约而给甲方造成的全部损失,同时应向甲方支付一次性补助金20%的违约金。

4、本协议为双方平等、自愿协商的结果,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并且公平、合理。本协议内容甲乙双方已经全文阅读并理解无误,甲乙双方明白违反本协议所涉及的后果,甲乙双方对此协议处理结果完全满意。

5、本协议为一次性终结处理协议,双方当事人应以此为断,全面切实履行合同,不得再以任何理由纠缠。乙方今后身体或精神出现任何问题均与甲方无关,双方自愿恪守本协议,承诺今后互不相涉。

6、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甲方签章:乙方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见证人:

上一篇:XX六一儿童节主持词:“快乐童心,畅想六一”下一篇:第三框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