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的体会

2024-05-16

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的体会(通用15篇)

篇1: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的体会

《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学习心得体会

黑林中心小学

陈迪虹

“教学常规”是一系列教育教学规范中经常起作用的规章制度、工作规程以及保证这些规章制度正常运行的机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当中,我能够严格按照教学常规来要求自己,但是认真学习,一路思考而来,发现自己也有一些问题,还要进一步学习改进:

1、备课是提高教学的关键,通过对所教课文的一背、二背才能对教材熟悉,才能为自己在课堂上的熟练驾驭提供保障。深知此点,在平时的备课当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掌握重难点,为课堂上重难点的突破想好方法,为学生的理解搭好台阶,极力做到思路清晰,贴近学生。但通过对《教学常规管理手册》的学习,我发现在自己的备课当中“资源开发充分”做得不够,常规中要求“要根据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设置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只是书本中那几篇课文,应更多的将眼光拓展到整个“生活”这一大课堂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万物,学会微笑;可以引领学生倾听社会中多元声音,学会思考;可以引领学生寻找温暖的点滴,学会感恩……

这些都是在课文中所要求学生学习的,但往往学生只是雁过而不留声,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充分调动,调动所有的“课内外的资源”为学生语文学习素养的提高提供帮助,给予牵引。具体到每一篇课文,我觉得应该要让学生学会查找资料,在自己查找的资料中进行筛选,课文学习结束之后,引导他们进行实践体验,让学生在自己亲身实践中感受课文所要渗透的教育思想,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最终自己感悟。

2、备课,要备教材之外还要备学生,在我的印象中,也许我们学校的大多数老师都是这么想的,我们学校的学生差,但通过一些学校的活动,以及区里面的活动,我认为包括我自己在内持这一观点的教师要改一改了。最近我在上课时,我在让学生默读课文之后,想想作者的心情变化。因为课前没有布置预习,我上课也十分没有底,对学生的答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还为自己如何点拨、引导很下了一番心思,没想到上课时竟然都没用上,喊了一个同学起来回来,就已经说得八九不离十了,两个同学又一补充,就完成了。这就让我对学生有了新的审视,我认为在我的头脑中,备学生时,就多了一条,充分信任学生,信任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

3、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生命,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位教师都试图让自己的课堂充分生趣,吸引学生,让学生一上课就兴奋。这当然也是我的追求,但在平时教学当中,却也有着许多松懈之处。因为没有他人听课,对自己上课的每一句也不多加雕琢,有时是想到这外过度语就说这个。有人说过,没有人听课时,也要把它当成有人听课,这样才会迅速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只有这样做才会是对自己认真负责,对学生认真负责。

学习常规以后,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忍”。当然,如果我在课堂上“讲究教态的艺术、语文的艺术,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欣赏,学会用必要的肢体语言表情达意,使学生得到多方位的启示和感受”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的抓牢,也就无需烦恼自己在课堂中的失态。

4、教学反思是对自己整堂课的回忆,是对自己课堂中得与失的重新思考。成功了,自己是如何成功,依赖的是什么,下次遇到相类似的问题,我也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应对;失败了,如何才能成功,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做得更好?当时自己可以如何应对?这个学期我就很注重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思考,对自己的教学帮助是很大也有很多所得。

5、在学习中我发现对于学生的作业布置,也还存在一些问题,语文的作业不外乎读、抄、背等,但除此之外也还有许多作业形式,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小调查,可以让学生设计广告语……多样的作业形式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够更充分锻炼,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空间与时间。但我校的学生自觉性尚待提高,如何找到这样一个平衡点,才能够将多种作业形式的作用发挥至无限大。

古话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学习《常规》之后,应该给我更多的是思考,只有不断思考才能使进步由量变转化为质变。2009-3-17

篇2: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的体会

赵玉英

常规是无声的鞭策,它让人更加自觉地去规范自己的言行,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课程标准的深入贯彻实施,教学常规的管理和落实也必须与时俱进。为此,在教学之初深入学习和落实教学常规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针对教学中的实际和现阶段的学习,找出自身的不足,为我们的教育工作开辟一片崭新天地。

教师常常套写模式教案,但是并不实用,更多的是为了应付检查,使得教案与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一致现象较为突出。为了使教师能够将这一部分无效的劳动时间、精力投入到深刻领会新的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恰当选择教学法、巧妙发挥多媒体功能上来,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在教学中进行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放开教案书写要求,加强备课实效考查,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我认为淡化教案模式,注重备课的实效性是十分必须和有益的。听课、评课,优化教学过程。要想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必须提高全员的课堂教学水平。课堂水平的提高仅靠每学期推出的几节优质课、观摩课来引导、示范,是不够的,我们要力求每位教师的每节课都成为好课、优质课。因此,教师多听课,并结合课堂实际情况,同时,根据新的课程改革标准,给予任课教师一个恰当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共同研究,相互提高。

篇3: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的体会

作为教师, 我们在每一课前做的教学准备工作便是备课。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 明确学习的主体以及我们为什么教, 要怎样教, 要教些什么, 学生要怎么学。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设计, 目的要明确且方法要适当, 这也是教师写教案的全过程。从备课的形式上, 又可分为个人备课以及集体备课这两种形式。个人备课, 是传统的教师自己研究教材, 针对课程内容以及重点难点, 编写教案。集体备课则是同一学科、同一年级的教师根据同一本教材当中的单元内容以及同一课时当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讨论。教师可以集思广益, 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优化, 这种集体的备课行为, 便是集体备课。

二、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单独备课当中, 个人对于课改内容的研究, 以及对教材的钻研是备课工作有效完成的前提, 但是针对某些问题, 多数都是按照教师自己的主观意见来设计教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 又缺少了针对某些问题的集体讨论, 久而久之, 个人备课将难以脱离自己习惯的教案编写、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在集体备课当中, 又有一部分教师缺乏个人的钻研, 而集中讨论却是建立在个人钻研基础之上的, 通过个人研究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内容, 使自己心中有数, 在集中讨论中才能各抒己见, 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提出优化教学策略的有效方法。缺少了个人钻研的集体备课, 则只是众多教师听取发言人在说课, 达不到集体备课的目的, 教学效率也难以提高。

另外, 集体备课普遍都是以本组的骨干教师发言为主, 不仅在内容上能够做到整体性的把握, 还可以让各同组成员信服。但是这方面又不利于培养新教师, 新教师本来经验就不丰富, 又缺少发言的机会, 导致新教师的教学水平难以提高。

三、小学数学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

集体备课, 在教师个人充分研究新课程标准, 深入钻研课程教材的基础之上, 通过骨干教师带动新教师的互助合作, 给新教师创造发言的机会, 使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在整体上得到提升。与此同时, 有效的小数学集体备课模式也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 我在下文探讨了几种有效的集体备课模式, 给广大数学教师进行参考。

(一) 集体备课模式之经典模块

经典模块, 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典型模块的备课。教师可按照数学的学科特点, 找到经典模块, 让每位教师选择模块独立进行备课工作。集体备课中, 分别负责各模块的教师讲述该模块的重点, 先由各位教师一起讨论, 给予各自的修改意见, 再由备课小组的组长将修改以后的备课稿件总结之后给教师复印分发, 最后教师按照自己班级学生实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与修改。对于重点问题, 要做到集体讨论, 针对细节要按照各班级学生的实际进一步来完善。

另外, 还要每月轮换经典模块, 使本年级本学科的所有教师在一学期之后对每个经典模块都能够有深入的研究,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

(二) 集体备课模式之案例叙事

这种集体备课模式, 可以由以前教过这些课程和当年要教此课程的教师来共同研究, 一起讨论。首先要由以前教过这些课程的教师为要教此课程的教师来说课, 其内容可以是教学的难点、重点以及要怎样准确地把握等, 也可以是在教学过程当中, 学生表现出的各种问题, 还可以将自己在教学当中遇到的困惑讲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 只要是对教师的工作有借鉴意义的内容都可以讲述出来, 联系到教材当中的内容, 力求做到详细和具体。将要教此课程的教师在仔细研究课程以及听取往年教过此课程的教师讲述的前提下, 可以将自己的疑难问题踊跃地提出来, 和教师共同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

通过案例叙事这种集体备课模式, 可以使新教此课程的教师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了解小学生的起点, 借鉴有益的教学成果, 在有经验的教师精准提炼出的教学经验当中,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的效率。

(三) 集体备课模式之现身说法

作为教师, 深入地研究教材, 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 优化教学效果, 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同时还是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衡量标志。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 在实践的教学当中, 由于学习的主体都是小孩子, 他们在思维方式上与成人有着一定的差距, 每个学生在知识、思考、经验、兴趣、灵感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教学的过程既丰富又多变, 而且还极具复杂性, 有很多问题都是作为教师的我们事先预想不到的。课程教学的发展与教学设计有时会相符, 有时又会出现偏差。因此, 我们在上完课以后, 回到办公室要将教学当中意想不到的一些事情以及问题, 讲给还未讲授此课的教师听, 用自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来现身说法, 这也是对集体备课当中涉及不到的一些问题的补充, 使还未去上课的教师能够吸取经验, 根据难以预料的问题重新整理教学设计, 进行二次备课。

现身说法这种模式, 没有时间和地点以及人物的约束, 本来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办公室都在一起, 交流起来也比较方便, 可以时刻地了解各自之间教学的缺点和优点, 也便于更准确地了解学生, 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

(四) 集体备课模式之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的备案模式, 是曾教过这些教材的教师将编写的教案和教后反思复印分发给新任职教师进行参考。新教师通过研究教过此教材教师编写的教案以及教后反思, 通过教案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教后反思, 提前预知教学中会出现的问题, 并根据这些资源在自己备课时, 针对这些问题将相应措施融入到自己的教案当中, 加深对本课的理解, 更能够把握住学生思维的动态, 在自己的课堂上根据学生的思维去进行引导。

另外, 我们自己也要养成写教后反思的好习惯, 通过反思, 找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并在日后的教学当中, 积极改进。与此同时, 针对一些教师的优秀教案以及教后感, 还可装订成册, 以便其他教师的参考, 使新教师能够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之上, 进一步创新, 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冯子荣.浅议小学数学如何备课[J].学周刊, 2013 (13) .

篇4:关于集体备课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集体备课;主备人;最易接受点;集体力量;组题;灵活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215-01

提到集体备课同行们早已耳熟能详,在讲究效率的现今社会,教学也不例外。他要求课堂这个主阵地必须高效高质量, 才能满足时代要求。达到学生,家庭,社会的认可,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致力于追求的目标。不管课堂什么形式,备课是教师应做的最重要工作。针对自己的工作实际对集体备课有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每个人均应象主备人一样备课

在集体备课之前,每个人应该明确备课的内容、目标、或者自己的把握不好之处,也就是在集备之前,要先单独备课,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因为集体备课虽然有主备与辅备之分,但只有每个人把自己作为主备那样充分准备,认真研究。在与别人有差异时,才能体会他人做法的精妙之处,才能透彻理解,综合考虑,合理采纳不至于以偏概全、或固步自封,虽然这样的工作量变大,但在这种氛围下各抒己见、展示、接受别人的优点,不但能把课备的充分,多了解了学生的接受情况,还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及对课堂的理解,时间长了自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因此表面上各得其所主辅分开,在准备心态上却是把自己都当成主备,这样才能把集体的力量发挥到最大。

二、在备新课时应多侧重于学生的接受方式,找准学生最易接受点,也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从教材取舍角度:由于集体备课能让大家集思广益,所以想到的方法会与课本不同,方式多样,也会改变设计。会研讨创造出多种利于学生接受的方式、方法、习题和环节出现。这也是集体备课的一大优势。但我认为应把握一条,不是方法越新越好,应是比教材好的方法才可改,更利于学生接受理解的方法才可改,更适合自己学生生活实际的才可改,否则不易改动。

因为书中的例题不但是专家组精选的典例,还体现了编者与整套书的一种思想的贯穿,方式方法的培养。所以如没特别的方法轻易改例题会与整体脱节,而不能达到通过整套书的训练让学生形成一种思想,思维和方法的目的,只能凸显某一节课,而忽视系统的教育培养作用。但是并不能否认,有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动会更好,改成什么程度,改在哪个环节,改在培养什么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是集体备课要做的重点。

从学生的接受角度:集體备课不止是只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生应体现在每一处。在备课中要考虑,选什么样的题学生能尽快进入研究的状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好了题应如何讲,学生便于想象,符合学生的思维,让他理解的快。本节中的重点、难点从那一点切入好,要说出来,供大家研讨不行就改。找准学生的接受点,所备的课才能有的放矢,达到预计的效果,事半功倍。

三、复习课的集体备课中组题很重要

在复习课时集体备课优势更大。因为单人备课总免不了知识点体现不全,组题取舍之间很难确定,设计不够合理,训练的层次与梯度把握不好的情况。集体备课基本可以完全解决。所以在集体备课中要发挥集体的优势,主备提出大家研讨,研究每个知识用哪道题去体现;哪个点练一次即可,哪个点应强化练习;那道题较好,却难度大应增加梯度;那道题难度小但是知识点全面,在追加一问才达到训练要求;复习中典型例题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涵盖重要的知识点,学生做重点分析,老师做重要精讲;用题练点比直接回忆知识点效果要好的多。多人设计方案各异,应在集体智慧下形成最优化方案,训练题的选择纯数学问题与实际问题交差训练,让学生体会生活与数学的关系,理论与实际关系,经过这样细致的研究、精心合理的备课,一定会提高课堂效率。学生能在这样一堂精心准备的,结构合理、逻辑严谨、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方式多样的课堂中有很多收获。才能达到我们费心费时费力的集体备课的目的。

四、在集体备课时题与思路都设计好的了,在课堂上要达到学生的三维目标时,应用要灵活,不一定每个人在形式细节的处理完全一样

只要符合集体备课是的思路,目的,大方向不变即可。尤其是出现了没有预计的情况时,因为每班的学生各不相同、水平问题的理解及回答也不尽相同,如果仅要求形式的相同,反而使内容变得僵硬,成了提线木偶,不利于学生顺利接收,达不到预定的效果。

学习与思考相互结合,才能达到认知的深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做好教学。收集工作的点滴经验,才能尽早的做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篇5:小学美术教师集体备课心得体会

9月28日,小学美术第十一册集体备课活动在文棋小学顺利举行。我同往常一样,怀着一颗求知的心参加了本次活动。

为期一天的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吴妍和马上两位老师对本册教材进行了一个全面的解析:精美的课件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现象,由小到大、由点入面,详尽的分析、解剖了本次教材中的目标、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过程中会碰到的困难,并提供可实际操作的参考方法;第二部分是宓美君老师的一堂生动、专业知识极强的展示课《光与影》与各位专家与老师对本堂课的点评、建议。

此次活动的开展,让我随着主讲老师的思绪身临其境,一堂堂生动的课已俨然在我的眼前成形,活动中让我再一次得益于集体备课,学到好多自己不曾了解、用到的知识,与教学中新的教学方法与创新思路,下面谈谈我在本次活动中的体会:

一、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动力

新课标中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如吴妍老师在解析第一课《美丽的家乡》时,讲到“为了能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我将教材中的大部分图片替换为我们美丽慈溪的照片。”听到这我惊了一下,将教材中的图片全都替换了,可以吗?可一比较,课本中吊脚楼、土楼、徽派建筑及香港等图片资料,能有深受同感的学生怕是寥寥数几吧!而替换成我们慈溪的图片,新旧的北城门、古今的大塘河、越窑青瓷的瓯乐等等,正是学生身边的事物,不是更能激发起学生对此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兴趣吗?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造型表现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同时激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书本中的图片在感受慈溪之美后作为拓展,让学生感受祖国——家乡的美。有小到大,进一步提升学生热爱祖国家乡之情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创新是美术学习的体现

现代社会各个领域都在提倡“创新”,各个学科的老师也有反映创新精神的培养,难!

而美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存在必须与政治、经济、文化相辅相成,因此“创新”在美术领域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如第七课《电话亭》、第八课《路灯设计》,都属于“应用•设计”领域,要求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根据需要进行创新。那么如何实现创新呢?创新不是说可以由学生异想天开任意游。它的存在必须要求学生平日里对生活的观察,包括环境、造型、色彩、整体、细节、作用等认识的基础上,对这些现象进行新的改进、分解、组合、创新等,使物体更具有新的提高。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一切的灵感来自于我们身边事物,而我们会对事物的产生不同看法、感受,美术正是让我们将这种感受通过绘画、制作等表现方式很好的展现出来,运用于生活。这样不断循环发展不仅促进美术创新领域的发展,同时也带动整个社会等其他的领域的发展。

三、专业知识是美术学习的基础

美术课程改革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老的教材“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那么在执教《美术》新课程中,一味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等,而舍弃了美术独有的专业知识,那么这样教学培养出来的兴趣、创新等将会成为学生美术学习生涯中的海市蜃楼。大自然中的色彩、成像所带来的透视、冷暖色系等只有在美术学科中才能得以存在,我认为新课程美术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培养,美术的专业知识更不能被忽视。

而美术中专业知识领域的学习,并没有像其他领域那样通过一堂课能很快的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兴趣。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穿插、引导,渐渐将学生对生活的感性认识提升至理性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观察能力的提高,眼与手的同步提升才能激发对美术真正的兴趣,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创新的兴趣。这让我想到熊老师在点评宓老师的课时提到莫奈说的一句话,“我一直在追着阳光跑,可我怎么也追不上它”。是什么原因让莫奈能一直追随着阳光呢?我想,这原因之一是莫奈对美术专业知识一次次的追求而激发兴趣吧!正是这兴趣的需求才让莫奈对自己的画面出现一次次的改革、一次次的创新,对着一个普通人看似平常至极的草垛一次次的研究与表现。

宓老师执教的《光与影》,正是美术教学中专业知识较强的一课。它将已学过的透视现象、色彩的冷暖关系,相互结合融合在大自然奇妙的光与影中。若想要在一堂课中使学生将平时无意识积累的经验转变成有意识的光影现象,怕是件棘手的事。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将感性认识中光与影关系提升至理性认识,并用造型表现的方式正确塑造表现对象,我认为这是与教师平时教学中是否潜移默化的引导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教育学家曾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先有一桶水。”教学就像参与电脑系统中自带的扫雷游戏,若想要知道下一格是否需要插上红旗,那么参与者掌握下一格周边八格,甚至八格以外的情况。引领者只有了解掌握一个面,才能正确引导一个点。教师在教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等同时更要加强自己对美术的兴趣和创新,加强对美术专业知识的学习。

篇6: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的体会

二年级是小学生学习阅读的起始阶段,也是学习阅读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朗读技能的获得,理解字词句能力的形成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我平时的教学谈谈我对小学二年级阅读教学的一点点体会,与各位同仁分享。

1、激发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使学生既会读书又爱读书。如教《乌鸦和狐狸》一课时,我先出示乌鸦的图片问学生乌鸦是怎样的动物;再出示狐狸的图片让学生交流对狐狸得了解;然后再板书“乌鸦和狐狸”,并设疑说:“一只乌鸦和一只狐狸碰到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怎样?学习了课文,大家都会明白的。”为了弄明白这些问题,学生不论是听老师范读还是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讨论课文内容,都非常积极。如教《狼和小羊》一课时,在学生学习了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以后,我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表演狼和小羊的不同姿态,再让学生汇报表演。学生不但明确了狼和小羊的各自本质还初步的理解了课文内容,为接下来的阅读理解做好了铺垫。

在阅读教学中,我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还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去阅读,也就是教给学生阅读学习的方法:(1)读课题,解课题,想想课文会告诉我们什么。(2)轻声读课文或听教师范读,读或听之后,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粗知课文大意。(3)自学生字词,边读课文,边利用拼音、查字典,学习字词,找出不懂的词句和问题。(4)带着问题深入读课文,尝试在小组内解决问题,理解课文内容。(5)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有的读熟会背。每一步都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并告诉学生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做。

篇7:集体备课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集体备课 教研 课堂教学 过程 意义 问题 【摘要】

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的心得体会:活动过程组织严密,就学情、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集体研讨,开拓教学思路、凝聚智慧、提高教学有效性。但集体备课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讨和商榷。最后希望集体备课这种教研形式能更好的指导课堂教学。

【正文】

“集思广益”是我对集体备课这种教研形式的最深切的体会。

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是我们最期待的时刻,因为在集体教研、集体备课的活动里,每名语文教师都感到特别充实。教师们就教材的分析、教法的研究等方面或争论不休,或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集体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产生了一些感悟。下面就集体备课活动进行介绍,并谈谈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具体的活动过程

1.备课组长在开学前制定备课计划,确定每次备课的主备人以及备课内容。在开学第一天组织全备课组成员学习课程标准,熟悉了解本册教材教学的重难点。2.每周固定一天为集体备课日,为下一周的教学活动确定教学方向。

在集体备课的时间里,首先听取主备人有关学情、教材、教法等方面的分析,然后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出每一课时的教学重点与难点、突出重点与突破难点的方法、拓展练习的设计、家庭作业的合理布置。在研讨中,备课组成员集思广益,为实现教学目标献计献策,充分发挥了民主精神。使备课活动行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3.形成统一的教学模式

在集思广益,开诚布公的集体讨论活动之后,形成统一的教学模式。但将模式形成个人教案的过程中,允许有个人的教学风格。这样使集体备课既统一,又有个性特点。集体备课的教案要有可行性、实效性。在课堂上,授课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让集体的智慧在课堂教学中闪闪发光。

4.对习题、单元检测也要进行集体研讨,选取典型试题对学生进行精讲精练。5.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教学情况可通过测试的形式进行反馈。这也是对集体备课效果的反馈。

6.当本周的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备课组长要对备课前的分析、备课时研讨的过程、内容、授课情况、课后习题、反思等记录在记录本上,作为今后教学的经验总结。

这样的备课活动组织严密,活动热烈,具有实效性。通过对集体备课记录的检查,教学部门也会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总结优秀的教学经验在全校推广。

二.集体备课的意义

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我们将活动重点确定在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立及解决上。这样使得活动中有重点、不盲目、有时效性、有针对性。同组教师可相互借鉴,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经过几年的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会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滴水穿石,滴水也可以汇聚成海。集体备课活动会促进每一位教师快速的成长。

1.集体备课是全组教师的智慧的凝聚

水滴石可穿,绳锯木也断。这些都强调了执着、坚持的力量。但集体备课确是汇聚了集体的能力。滴水+滴水+n滴水汇聚成大海,才有了波澜壮阔、蔚为壮观的景象。集体备课中主备人提供的教学设想和对教材的理解,经过备课活动集体研讨之后,会得到改进、完善。在研讨中,每一名教师都能够深入的了解他人的思想,对课程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使多人的智慧汇聚成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对教材的理解会更加的深入,对教法的使用更加的灵活。这会更适合学情的需要。在这样的备课形式下,有助于我们了解他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让集体的力量之花绽放在课堂上,带给学生满园芬芳。

2.资源共享,省时省力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仅凭一人之力,远远不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知识的需求。学生的信息接受能力极强,他们所掌握的信息量是很大的,内容也是很丰富的。而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在教学中,仅凭手里的一本教材,几本教辅书,个人的一点点智慧,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中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那么,在集体备课时,多位教师的教育资源共同分享,既丰富了教学使用资源,也为教师的个人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能量。这样一来,节省了备课的时间,真是省时省力。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他的工作,创造更多的价值。

3.集体备课可增强集体凝聚力

在集体备课中,同组成员坐在一起就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模式、情境导入等方面进行研讨。在研讨的过程中,同事们倾心而谈,既解决了教学中的问题,更增加彼此间的感情。而感情间的交流也为彼此间思想的交流提供了保障。

试想,一个极具有凝聚力的集体,在教学效果的体现上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4.集体备课使学生乐学好学

集体备课的模式是集多位教师的智慧于一体的模式。在教学中能够绽放异彩。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教师们会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心理特点等进行细致而全面的分析,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堂教学,因材施教。这样就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学生也会因此提高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会知识、培养能力。

5.集体备课可以提高个人的能力

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每名教师的思想智慧的绽放都是一块瑰宝,那么在备课中,不断的汲取这些瑰宝,这对个人能力的提高无异于事半功倍,是教师的认知行为向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所以认真开展好集体备课活动,可以让所有教师在不同层次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综上所述,集体备课活动是一项于生于师、于校于教育都有着极大作用的教研形式。所以,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应继续开展好此项活动,让师生共同进步。

三.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金无足赤,在集体备课这一新兴的教研活动中还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或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1.集体备课不能流于形式

集体备课不能因为应付学校教学部门的检查而进行,不能成为一种要求完美的形式主义。如主备人设计好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作为集体备课的产物,在集体备课活动中组员全盘照抄,然后上交,应付检查。再如,讨论时怕得罪人,讨论的问题不疼不痒。再如,备课所得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不被应用,仍以自己的一己之见继续课堂教学等等。

2.集体备课应重视课后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体备课活动后发现,很多教师认为集体备课所得的模式就是万能的、全优的。所以在教学后忽略了课后反思这一重要环节。其实,集体备课后的教学模式真的就是没有一点缺憾吗?忽略了课后反思,造成了集体备课产生的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和解决,往往成为教学中的诟病。因此,课堂教学活动后还要及时反思,并且还应该将反思也拿到集体备课活动中,在共同反思中使课堂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3.集体备课还存在私利主义

由于一些教师自我意识过强,不愿将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与同组成员共享。还有一些教师在彼此竞争中产生私利心,使集体备课失去它的意义,集体合聚力也渐渐降低。使集体备课受到很多阻力,降低了活动的效率。

篇8: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的体会

一准备工作

1. 学习交流, 提高认识

要使学科教师明确集体备课的重要性。我校认真组织教师进行了相关理论的学习, 反复学习了《课程标准》、《教学常规》等研训资料, 首先从理论上认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性。

现任我校教学主任的张秀辉是进修学校教师兼职教研员、市十佳首席教师, 也是省级优秀课获得者, 他说:“我每节成功课的背后, 都闪烁着同志们集体智慧的火花, 每次出大课前找大家参谋一下, 已是我多年来形成的一种习惯。”资深教师的现身说法, 强有力的榜样, 使大家对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口服心服。

2. 吃透教材, 分析教材

集体备课前要组织教师深挖教材, 分析该备些什么内容, 才能达到集体备课的目的;课堂怎样运行, 才能使学生更感兴趣, 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获取最大的信息量。

二运作程序

1. 确定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的确定, 需要本着越具体越好的原则。2007年11月中旬, 为推进我校“阅读与写作协调发展、有效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 根据中心校的安排, 我校承担了两节“读写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展示课”的任务, 我们以一年级《阳光》和四年级《母鸡》两课作展示。如何使“读写结合”的理念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呢?经过大家研究讨论, 首先确定了研究主题: (1) “读写结合”是以读为主还是以写为主; (2) 一年级, 尤其是就《阳光》而言应怎样渗透“写”的教学, 怎样“读写结合”; (3) “读写”与“识字”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如何分配; (4) 《母鸡》一课应分几课时完成, 如何设计写作练习题目。

2. 分工协作、搜集资料

在分析教材明确具体备课要求以及应注意的事项后, 就开始协作分工查找资料。在上述两节课的集体备课过程中, 我们对上网搜集课件、采编视频资料、更新重组课件、制作录音、搜集与授课内容有关的歌颂“母爱”和描写小动物的资料等等各项具体的搜集工作都做了明确的分工。

3. 汇总资料、资源共享

大家将搜集到的资料删繁就简, 达到最优地组织汇总资料、最优化地做到资源共享。

教学《阳光》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更生动活现地理解“早晨, 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这句话中的活泼与温馨, 我们设计了让学生表演从窗台跳进来和猛地拉开窗帘让阳光照进来这两个场景, 从而让学生“跳”得更加活泼与传神;简易性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其中也凝结着集体的智慧。

4. 各自设计教学活动

每位教师都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加上自己的理解完成一份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体现新课程理念, 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集体备课时间, 讨论研究、取长补短、认真修改, 最后形成适用于自己的修改教案。

5. 试讲完善

集体备课不仅是关上门来备课、讨论问题,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试讲。大家讨论后由中心发言人上一节试讲课, 课后大家评析课中的优、缺点, 从而进一步修改完善。

《母鸡》一课第一次试讲重新划分了课时, 第二次试讲更换了学生小练笔的习题设计;《阳光》一课第一次试讲后教学设计全部推翻重建, 第二次试讲又更换了全部课件……每次试讲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由于“读写结合”的理念是在课堂教学中的首次尝试, 大家都是在摸索中前进, 这两节课先后都试讲了五六遍, 课堂教学设计也重复改写了十余次。

6. 成果展示及教后反思

通过以上的程序运作, 一个凝结着集体智慧的课堂设计已基本完成, 下一步是成果的展示及教后反思。经过最后的成果展示——上课 (公开课、观摩课) 就有条件更广泛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从而更广泛地交流成功的经验、商讨新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案, 然后收集反馈信息更进一步修改完善。

7. 成果的收集整理

将集体备课的成果整理收录到《校本教研成果集锦》。

三设想

几年来的探索我校已初步构建了:集体研讨——分工协作——资源共享——自主设计——试讲完善——成果展示——成品收集的实施程序。但是课程改革任重道远, 对集体备课还需有更高层次的设想:

1. 集体备课生活化

生活化的集体备课方式是一个重大的改革。集体备课不单是纯粹备书面上的教案, 应尽量搜集生活中的对教学有帮助的片段材料等作为备课和教学的素材, 以便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让课堂讨论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 不至于只停留于教材上, “照本宣科”。

2. 学生参与到集体备课中

篇9:集体备课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集体备课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的最好的方法。对于发挥教师团队的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我的体会:

体会一、教师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

1.思想认识的误区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始终认为集体备课是在做无用功,既费时,又费力。集体备课就是轮流备课;或者是组长备课,统一教案。虽说减轻了教师负担,但没有实用性,浪费纸张。所以,要重点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让教师认识到集体备课是一种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

2.缺少研究的氛围

根据多次的集体备课来看,集体备课形式单一,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在进行集体备课时,不是一言堂,就是沉默,缺少浓厚的研究氛围,只是流于过程,导致部分教师在学校检查时只好从网上下载相关资料后,略加改动,就算完成任务,纯粹是应付检查。甚至有时,自己下载的具体内容都没有认真阅读就上交了集体备课稿。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根本达不到集体备课的目的。

3.跟踪教研,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

要走出去,观摩集体备课,学习其方法,做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做到“集体备课与主题教研相结合”,每一次的集体备课教师都有收获。教师既能够认真研究教材,又能够借鉴先进的方法,取长补短,解决自己的困惑,让每一位教师尝到甜头,这样,教师的集体备课能力能够得到快速提高。

体会二、集体备课的操作程序逐渐完善

过去的集体备课,要么每位教师都拿出各种版本的参考书,一起简单分析,凭借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了种种结论;要么是上网抄袭,根本没有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研究适合自己的教法和学法,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在安排课表时要考虑到同一学科应该留有相同的课外时间,为他们进行集体研究搭建一个时间的平台。

在备课组长的统一安排下,每次活动确立一个研究要点,大家围绕要点知识,从各自的学识、经验出发,提出自己对教材、学生、作业等诸多问题的看法,然后彼此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原因,找到适合自己的授课方法。对于授课细节,则无须过细规范。

规定集体备课的程序是:个人自备——集体议课——专人整理——反思修改。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设计好教学方案,还要写好教学反思,阐述设计意图,列出感到困惑的问题,供集体议课时交流研讨。

體会三、学校检查加大力度

学校应将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作为衡量教师业绩的重要标准,逐步淡化形式上的活动次数、活动记录、教案检查等的管理形式,将解放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教科研积极性作为办学的重中之重来落实,要重点检查集体备课中的“设计意图,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使“集体备课 ” 真正发挥教科研的作用,成为广大教师迅速成长的台阶。

在听课时检查集体备课的效果。要按学科听课,发现问题时及时协助改进,并且要求教师在课后写出教学反思,汇总,今后执教,少走弯路。

集体备课不仅要求教师写成同一份教案,而且要求备准、备全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调整状态,指导学习方法。

篇10:暑假集体备课体会

8月25日在中山小学听取了XXX老师对人教版三、四年级教材的解读说明让我加深了对教材的认识颇有感触。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待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设计合理的预案、拓展教学思路,提高业务能力。

首先,我认为个人钻研是集体备课的基础,因为每个人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加工处理也是不同的。集体备课前,应先布置教师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思考。集体备课时,提出自己的思考、经验、困惑,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有了充分的思考和酝酿,教师才能主动参与,畅所欲言,以个人的思考凝结集体的智慧,最终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益。

其次,集体备课的思维指向应是求同存异。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自学能力、非智力因素千差万别,期望一个教学方案放之各班而皆准,显然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教师们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蜜蜂采集花粉酿蜜”的观点,应该是我们对待集体备课的积极态度。

最后,集体备课的功能定位是解决问题。集体备课的功能如果定位在研讨并解决问题上,就有利于教师在设计教案的基础上开展自我反思,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也就有利于紧扣教学的需要,抓住那些关键或疑难问题进行集体攻关,依托群体智慧进行释疑解惑;还有利于避免备课中照搬照抄的现象,使每个教师都积极参与,在交流中获得共识,在争论中深化认识,真正达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其实集体备课可侧重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备教材:把握课程标准,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并确定教学的三维目标;把握各章节教学的重点和关键,研究教学难点;做好“用教材教”的研究与设计。(2)备教法与学法:依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精心设计教法和学法。(3)备教学资源: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做到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有机结合;搜集、共享与学科教学相关的教学网站、教学课件,自制课件与教具、学具等。(4)备学生:对学生中已经出现的错误进行梳理、分析,提出矫正策略,对下阶段教学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讨论等。

篇11:集体备课的心得体会李玲玲

武陟县兴华中学李玲玲

面对新课程的实施,我校积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将集体备课引入校园。这种备课形式,给了教师们相互补充、交流学习的机会,提高了教研的效率和备课的质量。不仅提高了本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而且让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谈谈我对集体备课的几点感受。

一、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知识共享。

通过集体备课,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可以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一起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一起探究如何把教学内容落到实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突破重难点,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担任班级教学任务的教师共同探讨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心理特点,以便能够更好地着力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因材施教。集体备课,使教师广知博闻,转变观念,把教育思想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会更加有的放失,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二、有利于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但是,真

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集体备课理应是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它不是各备课教师的“教案之和”,不是一人说了算的“家长制”,更不是网上资料的“下载拼盘”,也不是“标准答案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流程。

集体备课让教师静下心来,坐下来共同商讨如何突出重点,突破和分解难点,如何使新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的知识是有限的,人的决策能力是有限的,人的处理问题能力也是有限的。集中众人智慧,取长补短,择优弃劣,就是进步的过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集思广益,才能实现超越。“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集中所有人的智慧,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就会更上层楼。通过集体备课,可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缩短了新课程的摸索阶段,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参与积极性。

三、拓宽思路,可以力求教学创新。

通过集体备课可以想办法在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智慧、教师语言等进行拓宽,在教学的反思、教学的环节的更改、教材的新解读等方面有所扩大。大家坐在一起,相互交流,课题探讨知识的深度、广度,脱宽教学知识面。只要共同研究,就可以就一堂课的知识点、素质点、能力点、挖掘

点甚至考试基本点进行讨论,可以就一种模式、一种教法、一个主题、一个预设与生成的可能等进行讨论,让大家有所收获。

四、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篇12:集体备课心得体会

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我校领导组织的集体备课为我们提供了有效保障。现就集体备课活动收益总结如下:

一、在活动形式上逐渐成熟

在每次的集体备课中我们都确定一位主备人,主备人介绍自己的教学构思,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时数,教学构思,教学设计等,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删减、矫正,初步形成教学设计预案,最后备课组长总结。

二、在备课内容上不断丰富

以往我们集体备课的内容只停留在课本的某个章节的某个部分,每人都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样就进行了很多重复劳动,浪费了时间。随着集体备课活动的深入,我们逐渐改变了方向,由某一部分延伸到真个单元当中的听、说、读、写的各个部分。以新课程理念为方向,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三、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品课的展示活动,这些展示课都在老师们的精心准备下效果突出,得到全组老师的好评。

四、集体备课活动的效应

集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了脑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集体备课是每位教师智慧的汇集,通过大家的积极参与和讨论,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其次,它也能帮助了我们每位老师的不断提高。在建议中汲取教学经验,提升了自身的教学素质。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长期坚持此项活动,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展望今后的备课组活动:

1、提前一周个人自备要强调“理解教材”“目标精当”,要充分落实。坚决不能将“集体备课”流于形式。

2、多运用网上资源,结合课件比结合教案更有助于研讨。

篇13: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的体会

关键词:集体备课,微课,实效

集体备课是围绕课堂教学,通过集体参与,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彼此交流,集思广益的一种教研形式。但有些教师对集体备课认识不足,甚至持一种应付了事的态度,传统的集体备课经常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微课的出现,让这种“内容短小、教学价值大、针对性强、数量众多、使用灵活”的教学资源形式受到广泛认可与欢迎。将走过场的“集体备课”与“集体微课资源开发”有机整合,不失为解决低效集体备课的一种有益尝试。

一、传统集体备课存在问题及其成因

(一)一成不变的形式,让集体备课走向形式化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研活动形式长盛不衰,但多年的实践中也发现有些教师非常依赖集体备课,甚至出现了“摊派式”集体备课,即备课组内每位教师各备若干单元,再将各自的备课稿合并共享,谓之“集体备课”。这样的集体备课不仅无法达成“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共同思考,经验分享”的目标,更无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师素养提升。

(二)过于统一的目标,让集体备课走向模式化

集体备课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同步教学,即实现不同班级任课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作业训练、资料使用、检测评估等方面的统一。由此,“统一”也成为许多教师为集体备课贴上的标签。如统一的教学进度、目标、重难点、作业和测试;统一的教学模式:导入——揭示知识点——小结等。“统一”并不完全不好,但实际操作中有些“过于统一”的做法却会造成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被弱化、被忽视,本应丰富多彩的课堂也因此变得千“课”一面。

(三)权威至上的研讨,让集体备课成了“一言堂”

由于备课组长在集体备课中的“领导地位”或部分资深教师的“专业权威”,使其他教师不敢或不愿畅谈自己的真实想法,发表见解。也有个别优秀教师出于保留,不愿意把自己好的教学经验与做法拿出来与其他人进行分享。长此以往,教师的创造力难以发挥,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严重受挫。

二、“微课”导向集体备课及其优势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和网络教研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为便于分享、交流和重用,微课资源包除了微视频,还应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及其源文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1]。

(二)“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

“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是指在集体备课过程中,重点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运用集体智慧和不同的能力特长(如信息技术、摄录技术、编导技术等)设计开发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视频课程。“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要求选题简明,重点突出,设计合理,逻辑清晰,趣味性强,能达成教学目标。

(三)“微课”导向集体备课的优势

从宏观来看,开展基于微课的网络教研(包括说课、上课、评课和分享交流),将成为提升网络时代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教研能力,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2]“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顺应了大数据时代对新型教、学、研形式的呼唤,它将集体备课的成果以“微课”形式显性化,为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和网络教研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积累和资源。

三、“微课”导向集体备课的步骤及做法

(一)制定计划,初步分工

制定集体备课总计划,根据教材确定适宜以“微课”形式开展集体备课的教学内容,确定各次“微课”导向集体备课的主备人及成员,并由主备人对成员进行初步分工。

(二)微课预案,集体研讨

主备人提前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本次集体备课制作微课的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提出问题或设想;组织成员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加工、修改和重组,使教学内容更精简完整、教学目标更明确集中、教学形式更多元、表现方式更多样,整体设计更适合以微课方式呈现。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写好“微课”设计预案或微课制作脚本,具体内容可包括:微课基本信息、知识点名词、学科类型与教学对象、上课时间长度、教学目标、教学资源与环境、教学过程等。

(三)媒体设计,明确定位

媒体设计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课最终的效果。优秀的构思加上视听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才能最终产生一个高品质的微课。目前微课视频的媒体呈现形式多样,分别有摄制型微课、录屏型微课、软件合成式微课以及混合式微课。微课设计伊始,要明确所设计微课的类型,为后期制作打下基础。如《用量角器画角》微课重在讲授利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和学会利用画角步骤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其设计特色就是运用电子白板提供的量角器、直尺工具,方便地画出各种角度的角。关键点在于如何对齐量角器,如何读出量角数,以及如何标示角的度数。所以,采用摄制型、录屏型、软件合成式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混合式微课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分工合作,集体制作

微课专家胡铁生老师认为:“屏幕录制软件(CamtasiaStudio)+PPT”的制作组合是较好的微课制作模式之一。他指出:用屏幕录制软件可以完整地录制PPT课件的内容(包括教师的同步讲解、操作过程、背景音乐等),在准备精心设计的PPT课件后,只需设置好音频和摄像头、屏幕像素、灯光设计、环境调适、熟悉讲稿、理清思路等准备工作后,教师只需要按一下“录制键”就可以完成微课视频的自动录制[3]。主备人根据团队人员特长,发挥优势,按照微课制作流程分配各项任务,分工合作,完成制作。

(五)细化环节,精益求精

微课主体制作完成后,可在微课的亲合度、美观度、趣味性等方面再加以斟酌,提高其“适用性”。如加上舒缓轻松的背景音乐;教师讲解注意抑扬顿挫、语速适中、言简意赅;还有在图文并茂、色彩搭配、文字错落、动静有致等方面巧用心思,使微课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等。特别指出的是,微课是面对个体,而不是面对群体,所以更多使用“您好”、“您”等称谓,不用“大家好”、“你们”等。

(六)完善配套,合成发布

除微视频外,完整的微课还需要集体备课团队提供与之配套的辅助资源,即微教案(学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等。集体备课的主备人对团队进行合理分工,由不同人员制作完成相关配套资料,再经由集体讨论后确定最终版本,这些资源与微视频一起作为一个完整的微课发布到网络上,形成交互性良好、方便易用的教与学资源包。

四、“微课”导向集体备课的效果

(一)形式多样,成果丰富

改变了原有以文本输出为主的单一集体备课成果展现形式,多种媒体的综合使用,让“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成果更丰富多彩、更具应用性。较好地克服传统集体备课的成果重在指向“教”的不足,“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的产出可供学生直接在线学习,也可同步发布到网上供师生家长随时点播、交流和评论。

(二)分工合作,各展所长

充分发挥了备课组内所有成员的特长,避免“一言堂”。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较易把握教学重难点和主线,可为“微课”选择最佳的切入点、设计最优的教学环节;年轻教师对新媒体、新技术的把握较熟练,能够较快速完成视、音频的摄录及后期制作、发布等工作。新、老教师在“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团队中实现了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三)与时俱进,建设资源

篇14:也谈小学数学的集体备课

一、集体备课的含义和宗旨

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是小学数学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由本年组集体研究、讨论教师讲课内容,从教材分析到教学设计再到教学反思等环节的设计。并且小学数学的集体备课要理论联系实际,有现实感和创新性。我们所提倡和积极探讨的集体备课就是同年组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是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是一种集体的效应,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通过相互借鉴,资源共享,优化教学方案,增强课堂效果,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使全体教师都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

“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集体备课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一种方兴未艾的备课形式,体现的是教师合作研讨,更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亮点。并且集体备课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

二、数学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集体备课,主要是确定讲授的理论框架、基本观点、基本概念,着重突出备课中发现和明确的重点、新意,应解决的难点。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应该坚持定单元,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的“三定”。还有要坚持“五统一”,这是集体备课的重要特征。即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统一单元评价测试。在这样几个教学环节中,集中表现集体制订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体现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在以下环节做重点处理,即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

新课改实施以来,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一个重要的导向,而效率提高就是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这是关键。集体备课是发挥众人智慧的行为,形成一节优质的教学设计,可以体现“集团效应”的优势,将多人的智慧集中起来。正和学生的合作探究一样,教师的集体备课也是一种合作探究方式,是新课改中被广大教师所喜欢的一种备课方式,正成为一种趋势和导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篇15:集体备课心得体会

3月13日在教导处蒋主任组织下,全校教职工学习了《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与基本流程》,我深深地感到: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加强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资源共享。集体备课作为学校教科研活动的主要载体,可以整合教学资源,开发教师潜能,取长补短,发挥集体的智慧,设计合理的预案、拓展教学思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俗话说: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院。只有搞好集体备课才能整体提高教学质量。备课是老师对文本分析的展现,是老师智慧的浓缩。备课的优劣与否,直接影响着这一堂课的效果,甚至整个教学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本学年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了同年级的集体备课活动,使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具体来说是它给教学带来了方便,下面就集体备课谈谈我的体会。

一、集体备课符合新课标实施的意义

1.可以实现以集体的智慧来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容易忽视的教学细节问题,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可以解决个人力量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化解教学中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窘状,开拓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想境界。

2.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使各种资源得到共享,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水平,使老教师学习到了新教师的活力与新的思维,新教师学习到了老教师的执着与热忱,以及沉垫下来的优秀的教学设计与教学风格。

3.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 集体备课拉近了备课组老师之间的感情,解决了老师们“孤军奋战”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在设计教案的基础上开展自我反思,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4.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尤其是新上岗的青年教师.集体备课的关键是“研”,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校本教研活动,它所解 1 决的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主要任务是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在交流中获得共识,真正达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二、集体备课方法与步骤

1、个人自备。备课组的每个成员都要对所备教材自己研究,明确目标,重点、难点及如何突破的方法。

2、集体研究。在集体备课时,先由主备人进行每个成员都应畅所欲言,对怎样设计教学过程,对怎样处理重点、难点发表每个人的看法,比较后得出最佳做法。

3、二次备课,修改实施。根据集体备课的成果,每位教师要根据自身特点、教学风格,和所教班级的学生的具体情况,教案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做一些个性化处理,符合学情后施教。

4、反思提炼。上完课后,要加强教学反思,及时矫正不当的教学行为,提炼好的做法。

三、集体备课预期效果

1、集体备课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如果仅靠个人孤军奋战冥思苦想,有时会出现知识错误,通过集体备课,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

2、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突出教后反思的撰写,这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这既有利于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不断发展。

3、集体备课能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教学相长,更好的落实课改要求。

这样的集体备课营建了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正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和谐融洽的氛围能更好的提高教师把握教材、把握课堂的能力,可以博采众长,开阔思路,去创新的备文本、备教法、备学生。这样的集体备课吹绿了教学效果,润红了教师的智慧之花。

4、个人单打独斗只能使自己越来越落后,完全不适应时代及新课程的要求,而集体备课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同事们进行教研交流,了解他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相互取长补短,推陈出新,这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利于我们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5、能较好地落实课改要求.毕竟课改施行的时间不长,有些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经验不足不能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集体备课年帮助年轻老师尽快的成长起来.6、集体备课能大力促进学校的教科研氛围.目前基层学校的教科研受应试教育的冲击,搞的不是很好,集体备课使其理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桥梁,教科研的氛围在集体参与的行动与反思中逐步浓厚、逐步提高.7、逐步形成协作交流研究的局面。集体备课彻底改变了原本处于孤立封闭状态的教师备课、教学和研究,以崭新的姿态,通过交流、研讨进行探讨;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挖掘备课组教师的智慧,形成教学的合力,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通过研讨,每位教师都将自己的优点展现给别人,又从别人那里吸收更大的优点,形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的“合作链”,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每位教师都能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较快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8、集体备课,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大大增强了教师教育研究的能力。通过集体备课,每位教师只主备一个或两个单元的课时教案,却有全册教材的教案,这样节省了许多撰写教案的时间,可以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教案的调整上,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对主备人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及时记录教学的心得体会,并整理、分析、反思自己(或别人)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监控能力,逐渐生成对教学活动本身的理性认识。这些宝贵经验,对自己、对他人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从抄写教案的大量时间中腾出来,还可以翻阅各种教育教学杂志,学习新的教育动态和前沿的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理念。

9、教师在参与集体备课活动的研究中,会积累了大量的研。

集体备课同时还围绕另一侧面(从学的角度考虑),即“关注学生学习活动,探究学生学习方式”,结合新课标倡导的新理念,在教案中尽量体现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注重情感的激发和熏陶,让学生、师生之间有平等的对话和互动,加强交流。集体备课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学生学习的弱点与知识的缺陷点上下功夫,找出最佳方案,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填平弱点、克服缺点;在课程目标、流程、学生活动上精研推敲,创造出一个个精品教案。

四、集体备课的误区:

1.只备教师不备学生

集体备课忽视了学情分析。许多教师明明通过集体备课酝酿出了非常优秀的教学方案,并且教师自身素质也不错,但由于对学生情况了解得不足不透,上课时只能是“走教案”。空有精彩的形式,没有主体的投入,课堂教学同样不会精彩。

2.缺乏教学反思

不可忽视教学反思。对存在的问题一无所知,不利于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导致原地踏步走,提高很慢,应该在反思的基础上对集体教案进行再次修改,改善其中的不足之处。

3.内容单一,缺乏创新

集体备课内容单一,千篇一律,缺少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许多教师对集体备课的内容和形式存在认识误区,一味追求形式,忽略备课的实质。教师备课绝大多数抄袭现成的教案,过度地依赖教参,因循守旧,导致集体备课千篇一律,缺乏创意。

上一篇:我想变成画笔作文下一篇:高职教学改革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