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洒青春,无怨无悔的教师论文

2024-04-12

挥洒青春,无怨无悔的教师论文(通用7篇)

篇1:挥洒青春,无怨无悔的教师论文

挥洒激情无悔青春

在襄州区2011选调生、选聘生座谈会上的发言

弹指一挥间,参加工作已经两年多了。细细回想起来,既有收获的喜悦和快乐,也有付出的艰辛和汗水,但重要的是我的工作经验得到充实,实践能力得到历练,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下面,我将我的一些体会与大家一起探讨、共勉。

学会干事,正确看待“大”与“小”

我们选调生、选聘生们有知识、有理想、有朝气、有抱负,富有进取精神,这是优势。缺乏的是实践经验。自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我们就面临进入社会的第一次考验——在社会这个大熔炉当中,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到镇上上班时,领导们对我生活关怀备至,安排好了住宿和买齐了生活用品,这虽是小事,但领导的关怀和重视却温暖了我的心,冲淡了外乡人的陌生感。说句实在的,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也曾彷徨、犹豫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彷徨和犹豫已渐渐随风飘逝了。基层工作有其独特的一面,一开始大都是收发文件,打扫卫生,斟茶递水、接听电话等一些琐碎的“小事”。但又有哪个年轻干部一开始没有这样的经历呢?又有哪个年轻干部一开始就挑起千斤重担?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正是通过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的不断积累和沉淀我们才能看到能力上的距离和成长路上的艰辛,慢慢地,我们会发现,“小事”干过了,干顺了,我们的舞台会放大的,这其中既有量的积累,更有质的飞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放下身段,努力学习,不怕吃苦,敢于实践,不能眼高手低,更不能好高骛远,始终坚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心态,才能绽放出自己的青春光彩。

学会融入,正确看待“多”与“少”

刚来的时候,一切都很陌生。每天应付繁杂的事物,有些感觉力不从心。真切感受到了踏入社会后的艰辛,由于不是本地人,我遇到了现实的困难:语言上有障碍,方言听不懂;周围都是不认识的人,人际关系陌生;条件落后,生活贫苦。但我想我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到,不能辜负组织对我的培养和信任,我要努力克服这些困难,尽快融入基层环境。克服语言关。在打电话通知村干部开会,与当地农民打交道时交流上存在障碍。于是我主动向身边的同事请教,不知道听不懂的就仔细问清楚,还学着说。现在我完全能听懂方言,还能跟着说一些。加强沟通和交流。为了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迅速适应角色,我积极主动和身边的同事和村干部交往。每次他们到办公室来,我总是热情相迎。在外面碰到他们时我也是主动打招呼,用一颗真诚、朴实的心和他们交往,很快就和他们熟悉起来,开展工作也容易了许多。

每当我心情烦闷、浮躁的时候,我总会回忆起我们岗前培训时老师们的教诲,想起“宝剑锋从磨砺出”这句格言,然后我又鼓起昂扬斗志,继续前行。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浮躁;

多一份实干,少一份抱怨……正是这种不断地自我加压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辛苦学习和锻炼之后,我的能力又有了提高,工作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学会思考,正确看待“虚”与“实”

“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春庐”。虽然有着人生地疏、环境陌生、生活不便以及工作艰苦等一系列不便,但更多的却是辛勤耕耘后所取得的点点滴滴。

2009年3月我借调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办公室工作。回想一年的学习实践活动,感触就是:科学发展观,天天都加班。多少次为一个汇报材料、一个领导讲话、一个活动方案,反复酝酿、仔细打磨,办公室领导们带着我一起加班和熬夜;多少次为通知一次会议,全区13个镇和八十多个区直单位,打上百个电话一直到头昏脑胀……在办公室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先后协助办公室起草活动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等50多个文件,帮助华中光彩大市场、鲁花集团等非公企业修改活动方案、总结经验材料13余篇次,整个活动中撰写文章10篇,在省、市工作简报、报纸等媒体上发表信息稿件34篇次,本人被评为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工作者。

2010年4月又转到区委组织部组织科工作。区委组织部一直有个优秀传统,那就是:养成加班加点的习惯、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恪守扎实做事老实做人的准则,从部长到科长以及普通机关干部,都有着过硬的本领和扎实的作风。

很多人说组织工作很大程度是在搞“虚”的事情,但是我眼里的组织部都是“虚”功“实”做,每一件工作都是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对待。多少次部领导利用周末时间下乡到镇、村对“五个基本”建设检查督办,亲自起草材料,并反复修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达到了八遍。记得去年一次,张部长冒着重感冒带我一起去镇上检查新建办公场所建设情况,检查完第一镇他就开始发烧了,原本应该回来休息的,可是他硬是坚持把剩下一个镇的几个村检查完,才去医院;多少次看到杨部委在办公室加班,实在太疲劳了,就用热水烫下脚,缓解下继续奋战;多少次韩科长和谭科长在办公室挑灯夜战,以办公室为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刚开始还不太适应,但是领导们亲自带头,率先垂范,我感动着、学习着、快乐着。自己积极也主动地投入工作当中,坚持多看书多学习多动笔,从写一篇简短的信息通讯到起草方案、总结汇报等大型材料,从一个表格的设计到一张网络图的设计,从校对材料到打电话通知会议或者事情,我都认真对待,深入思考,仔细琢磨,虚心向领导们和同事请教,力争圆满完成任务。先后协助和单独起草了各类方案、总结汇报和典型材料等共计30余篇,设计各类表格、图示40多个,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同事的肯定。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既然当初自己选择了,就应该摆正自己的态度,积极融入到平时工作和生活当中。只有真正融入其中,才能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断升华。

学会理性,正确处理“冷”与“热”

在平时的工作中,不仅要踏踏实实做事,在实际生活中更要堂堂正正做人。把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做事作为衡量自己人格修养的基本准则和追求方向,把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当前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力争在现有工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才能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要会想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坏事。只有拥有过硬的工作能力,才能站稳脚跟。选调生、选聘生作为年轻干部,区别不应该是在经济待遇、政治地位上,而应该表现在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绩上。这就是“冷”与“热”的问题,冷就是冷静理性,甘于寂寞,甘坐“冷板凳”,不把“冷板凳”当成“冷遇”;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要不怕出错,不怕失误,不怕失败,善败者,终能胜也!“热”就是工作热情似火,作风风风火火,热心热情对待生活中的人和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基层工作的年轻干部,唯有保持“一片冰心在玉壶”的高尚情操和纯洁心境,坚持胸怀理想、脚踏实地,刻苦学习,勤奋工作,才能在实践中锻造灵魂、提升能力,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中披荆斩棘、健康成长,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自己的业绩,真正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我写了首诗,送给我们选调生、选聘生兄弟姐妹们,我们一起共勉!

扎根基层磨利剑,艰苦锻炼谱新篇。

何须药惮当前苦,我要花留过后鲜!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衷心的祝愿各位领导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幸福安康!衷心地祝福各位选调生、选聘生兄弟姐妹们事业有成,快乐吉祥!更衷心地希望美丽的新襄州跨越发展,灿烂辉煌!

谢谢大家!

篇2:挥洒青春,无怨无悔的教师论文

(胡翔)

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的掌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

我叫胡翔,是江西省九江市地方海事局直属执法监察大队的大队长。我汇报的题目是《挥洒汗水 青春无悔》。

我工作的地方,位于鄱阳湖鞋山水域西岸,四面环水。无岸电、无自来水,26个人,工作生活在不足300平米的趸船和浮吊上,蔬菜和饮用水三五天就要派人去10公里外的县城购买。说实话,长期工作生活在水上,难免感觉枯燥、孤独。岸上的城市就在眼前,但离我们却很遥远。有时,我们在夜晚,翘望城市灯火,大家总是默然无语。半个月才轮到上岸休假,不孤独才怪。就是在这个地方——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处,我一干就是4年多。所在的九江市地方海事局执法巡航救助基地,是江西省船舶出湖入江的最后一道关口,肩负着打击“三无、超载”船舶和稽查征费职能,对于维护辖区水上交通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与行政相对人接触多,加之环境复杂,也是矛盾易发多发的聚焦地,做好大队的执法工作关系到整个江西海事的形象。自从担任大队长以来,我深感责任重大和使命光荣,更懂得“公生明,廉生威”的古训,只有执法的公正、公平、廉洁,才能有效遏

制航行船舶的违章违法行为。

鄱阳湖,是一个砂石资源宝库,每年砂石可采量达千万吨。1998年长江大水之后,河道禁采,运砂船舶纷纷转向鄱阳湖,每天达数千艘,夜晚湖区犹如热闹喧嚣的不夜城。水运秩序一度非常混乱,安全形势严峻,给海事执法带来巨大的压力。如果执法不严,让“三无、超载”船舶侥幸过关,势必会给长江的航运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2005年3月,我奉命带队严控“三无、超载”船舶进入长江。由于工作认真,执法严格,查处并滞留了一些“三无、超载”船舶。这一举动,使得有违法行为的船舶不敢出湖入江,因而也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于是他们伺机对我实施报复。2005年5月15日晚10点多钟,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遭到两名歹徒的袭击,使我头部受伤。这件事之后,我并没有后悔过,对于我和同志们来说,守护江西北大门的航行安全,必须要做到严格、公正、廉洁。

2009年6月2日接到举报,将有社会闲散人员纠集一些超载船舶准备集体冲关。晚上,我带领同志们在基地水域布控,次日凌晨3点左右,20多艘船舶不显示信号灯,不接受检查,集体冲关。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将这些严重超载的违法船舶全部滞留,强制减载后,进行了处罚。在执法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金钱的诱惑和人身攻击,2011年8月3日晚,我们查扣了19艘超载船舶,当时就接到威胁电话,放不放行?!不放行就打断你们的腿!我和同志们,为了国徽的尊严,毫不退缩,决不妥协,坚持秉公执法,打击了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记得有一次,我们滞留了一艘超载船舶,船主试图试探我们的执

法底线,一边在船上施“苦肉计”,让家属又哭又闹坐在货舱的砂堆上,阻挠执法;一边又到趸船上找我求情,又是递烟又送钱,均被我严厉拒绝。最后,老老实实去减载并接受了处罚。正是这种强有力的打击和治理,有效遏制了一些船舶的不法行为。

2010年,为保障上海世博会安全举办,省局在基地设立联合检查点,全力把好出湖入江的最后一道安全关,对经过的每艘船舶进行检查,一百八十多个日日夜夜,共检查船舶22811艘次,其中入沪船舶749艘次。纠正、查处入沪船舶未办签证等违法行为497起,由于工作细致、措施有力,被交通运输部授予“世博交通运输保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作为一名执法者,我深知,执法就是服务。为了提高服务效率,2012年我们利用甚高频、船舶动态2.0系统,集水上安全监管、搜救指挥调度于一体,形成了动静结合的监管模式,确保执法人员在船舶发生险情和事故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处置。通过平台及时告知来往船舶注意航道的维护水深,大桥的通航高度,严防船舶发生事故。连续多年的执法整治和严格的监管,在鄱阳湖出湖入江这片水域,海事的法律法规已渐渐深入船员的心中。千百艘船舶南来北往,秩序井然,安全畅通。

让航行更安全,水域更清洁,是我们海事人的目标。在鄱阳湖出湖入江的那片水域,载有我26年的海事执法生涯。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牺牲个人的利益在所难免。虽然对父母、妻子和女儿有太多的愧疚,但对工作我无怨无悔。通过不懈的努力,大队的执法工作取得了

显著成效,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赞扬和服务对象的良好评价。近几年来,我先后被评为世博交通运输保障先进个人,全国海事系统向杨庆文学习活动先进个人,全国海事系统“庆文”式标兵,全国海事系统先进个人,长江水域船舶超载运输专项整治活动先进个人,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文明职工标兵,全省依法行政先进个人等荣誉。我的每一点进步和成长,都离不开各级领导的信任、关心和爱护,更离不开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才是背后的英雄。

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感恩、奉献,是我26年来孜孜以求的执着信念。我深深体会到,做一名海事人,首先要牢记使命,忠于职守,要有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勇于奉献的精神;要有坚持职业操守的顽强意志,廉洁奉公、秉公执法。只有这样,怀着对海事事业的一腔热忱,做一名求真务实、作风过硬的海事人。

篇3:挥洒青春,无怨无悔的教师论文

1991年8月,那一年工作分配特别困难,尤其是女体育教师,能找到接收单位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所以虽然学校离家距离遥远,但内心充满了感激。报到之初,作为一名新人,每天一早到校,从打扫办公室到参加学校各项活动,从备课、 上课到教研活动,笔者都积极参与,虚心请教。更为庆幸的是身边的老教师、老党员们他们工作踏实,敬业爱业,这让笔者很受感染。笔者的启蒙师傅,李松副校长(现是区体育教研员)一直悉心地指导笔者,从备课、上课,撰写课后反思,组织运动训练及课外活动等,使笔者在专业上取得很大的进步。

莱蒙托夫说过:没有奋争,人生便寂寞难忍。1992年4月,笔者第一次报名参加了区级赛课,因经验不足准备仓促的那一节课给笔者留下许多的遗憾和感慨,笔者也深感作为一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艰辛历程,从那以后,笔者下定决心要使自己尽快成为一名体育教学的行家能手。在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天,笔者就定下了奋斗目标,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于是,笔者开始加强学习,认真研究,订阅了大量的体育教学书籍,从备课,说课,上课,组织课间操和课外活动到参与学校运动队训练和比赛,都认真学习、主动探究。笔者主动“拜师学艺”,向同行专家虚心请教, 苦练基本功,还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教研活动,主动参与各项专业技能的比赛,积极撰写教学心得和反思。在实践中成长, 在成长中收获,在收获中成熟。如今45岁的我成为了一名骨干教师,多次在省市和全国赛课中荣获一等奖,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省市获奖和杂志发表,获得江苏省体育教师教学能手一等奖,2001年被评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2013年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2015年被区选入名师行列,成为教育局重点培养的对象。

1992年下学期,笔者被任命为初二(1)班班主任。这个班因班主任经验不足,管理不力,风气涣散,成了全校有名的 “差乱班”。班级中有几个特别调皮的学生很难管理,让教师很头疼,这几个学生都是校田径队运动员,因为笔者负责课余训练,他们和笔者关系很近,每当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困难时都会主动地和笔者说心里话,校长看到笔者和他们的亲密关系,就让笔者接替那个班的班主任工作。为了做好工作,笔者虚心向老班主任们请教,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订阅了《班主任之友》和《德育天地》学习先进班主任事迹,身体力行地做好各项工作。面对懵懂的学生,以真诚和关爱走进他们的心灵,通过家访、《心声》日记、集体生日、励志教育演讲、感恩教育等系列活动引领他们迈好青春的步伐,走上幸福的人生。那个所谓的“差班”在笔者的教育管理下, 班风正、学风浓,人际关系和谐,最终获得家长和教师一致好评,被评为区优秀班集体。笔者也因此爱上了这个岗位,这一干就是13年,这期间因为工作突出多次被评为区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先进个人,市、区优秀青年教师。所带的班级曾获得“市先进班集体”, “市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多年来,因为善于做学生思想工作,转化后进生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市区嘉奖。

2006年5月,在众多优秀人才竞争者中,笔者通过了区组织部的层层考核与选拔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校长助理,走上了行政管理岗位,同年9月被任命为南京市三中副校长,重点分管学校德育和体卫工作, 在自己分管的领域里成就教育的梦想。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具有百年悠久办学历史的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在老校长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学校始终把体育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主要手段放在重要的位置。作为分管领导,笔者严格贯彻实施《两个条例》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田径、游泳等体育传统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中心,大力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教育科研,充分发挥体教结合战略优势,努力整合校际优质体育资源,在体育教育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取得了累累硕果。学校首批评为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级体育后备人才试点校、市体育基地学校。我也因此获得 “江苏省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优秀校长”称号,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优秀管理干部”,“全国第十一届、十二届中运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弹指间,20多年的岁月转瞬即逝,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是我无悔的青春!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做一辈子好老师,这就是我毕生的追求!

篇4:挥洒青春,无怨无悔的教师论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吉林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陶莎。我演讲的题目是《挥洒青春,用真情奉献践行无悔誓言》。雷锋同志曾在他的日记中写道:“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和忘我劳动的人!”

记得恩师曾问我,青春如此宝贵,如何不虚度呢?我说,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即使遭到误解和冷遇,也决不退缩。凭着这份倔强和坚持,我在城管执法局一干就是十年。有人会问,这样一份繁重且并不受人理解的工作,值得你如此付出吗?的确,当我顶着30多度的高温驾驶摩托车在松江路上巡逻时,心中会有委屈和不满;当我遭到不明就里的群众围观辱骂时,心中会有酸楚和无助;当我在执法时看到被清理者那无助的眼神时,心中会有同情和困惑;当我看到网络上对城管那些肆意的指责时,心中会有激愤和无奈。难道这些就是我用青春换来的吗?

当然不是!也不应当是!

看,那宽敞整洁的街头广场;看,那花红柳绿的“清水

绿带”; 看,那人流如织的亭榭游园;看,那流光溢彩的两 1

岸夜景,更有那魅力城市等无数光环在无时无刻地激励着我!

在全市城管执法“十大标兵”颁奖现场,局市场管理办公室的郭士柱代表获奖人员发言。他的真情述说至今仍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市场管理科只有5名同志,要管理好全市近40个露天市场,早出晚归早已是家常便饭。作为一名复转军人和业务骨干,每次遇到急难险重任务,他总是冲在最前线。2007年亚冬会期间,按照全市统一要求,早市、日市都必须严格达到无垃圾、无探头、无延时的标准。此时正值严冬,连续低温、高强度的工作使郭士柱肠病复发,在医生的强烈要求下进行了“肠息肉”切除手术。可他一心铺在工作上,原本至少要静养两周的疗期,他第4天就毅然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他说:“轻伤不下火线,不能因为我个人的原因拖累了大家,影响全市大局啊”。

刘桂荣和她的爱人都是龙潭区的下岗职工,靠在市场里买菜为生,家里八十多岁的老母亲身患重病,孩子还在上学,生活十分困难。郭士柱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亲自到她家中进行了走访,对她说:“你的情况我都看到了,这二百元钱是我的一点心意,你放心,有党和政府在,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回到单位,他马不停蹄地赶往龙潭区政府,费劲周折终于为刘桂荣争取到了一个公益岗位的名额,并在创业市场内为她的爱人安置了一处摊位,减免了全部费用,这对于一个

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国庆节前夕,刘桂荣眼含热泪的将从农村带来的南瓜、苞米送给郭士柱,却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几年间,郭士柱共帮助300余名贫困下岗职工在市场内就业,他始终信守那份诺言:“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农民的儿子,我要用我的行动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回报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他做到了!每当看到那些同样奋斗在城市管理第一线上,整日忙碌、不知疲倦的身影,那些平凡中的闪光总是一次次地打动着我。

毛长江是市容第一大队的一名协管员,负责清理辖区内10余条街路两侧的“野广告”。平时,他总是骑着一辆老式的28自行车,拎着他那自制的小铲刀和小水桶,沿着街路将所见到的每一处广告清理的干干净净。他时常在同事们面前炫耀道:“别看我是农民出身,可现在咱是城市的美容师,那‘野广告’就是牛皮癣,在我这也要让它彻底绝根”。在我的印象中,他总是那样的积极和乐观。可去年夏天,他却突然不告而别,一连数日没来上班并突然提出了辞职的请求。“长江在大队干的这么好,怎么说不干就不干了呢?”“他一定是遇到什么难处了。”大队领导十分担心,决定集体去家中探望一下。这一去不要紧,结果令所有人大吃一惊。原来,长江的妻子下半身瘫痪,骨瘦如柴且患有精神疾病。为了看病,他卖掉了楼房,在郊区亲戚家租用了一间小屋,仅靠协管员那微薄的收入维

持生计。可最近妻子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周围的亲戚朋友也帮不上忙了,每天长距离的骑行往返使他身心憔悴,只好无奈的放弃了那份他引以为荣的工作。“现在,全市都在开展“三帮双促”,可我们连自己身边同志的情况都不了解,让你受苦了,我要向你道歉啊!”张书记握着长江的手,声音哽咽了。消息传来,大队40多人纷纷捐款、捐物并就近调整了他的管段。面对大家的热情相助,长江动容地说:“干城管这行不容易,但我很满足,因为在我的心中,你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篇5:挥洒青春,无怨无悔的教师论文

周玉美, 1987年5月生, 大学本科学历, 2010年6月毕业于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9月份被选聘到铜钱关镇双河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 次年7月当选中共铜钱关镇第一届委员会代表, 11月当选铜钱关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同时高票当选铜钱关镇双河村党支部副书记;2012年11月考入旬阳县事业单位, 2013年1月提名铜钱关镇人民政府副镇长人选, 4月2日全票当选铜钱关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初到铜钱关镇, 组织上赋予她“大学生村官”这一称号, 但在老百姓的心中, 她更是“农民的女儿”。作为一名农家子弟, 她本来就天性质朴善良热情, 骨子里有着对农村这片热土的熟悉, 对父老乡亲们发自内心的热爱, 她理解农民的辛苦和辛酸。于是, 到村任职以后, 她总能设身处地的进行换位思考, 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 解群众之所难, 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 她投入了全部的真心和真情, 同时也收获了农民的喜爱与镇村干部的认可。

○为人和善, 待人真诚, 以满腔热情融入基层

“她是一个好姑娘”, 村民们总爱这么评价她。他们眼中的“好”是不摆架子、不摆身段、容易亲近、能够和他们打成一片。显然, 她已经融入这个群体并深得喜爱。到村任职之初, 为了尽快完成从“大学生”到“村官”的角色转变, 她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工作时机, 每天步行几公里, 上山爬坡, 走村串巷, 详细了解村民家庭人口、家庭收入、产业结构、子女教育等情况, 仔细观察村民住房情况以及土地面积, 积极了解村情民意, 做到心中有数。每到一户, 都是礼貌有加、亲切懂事、嘘寒问暖, 给群众留下了非常好的第一印象。事实上, 在日后的工作中, 她也一直保持着亲切诚恳的为人态度, 群众找她办事, 她总是“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办有回声”, 让群众感受到被尊重, 再也不会有“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畏惧情绪。就这样, 她逐渐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夸奖的对象, 在2011年的人大换届中, 高票当选为铜钱关镇人大代表。

○心系群众, 关怀民生, 以十足干劲投入工作

自到双河村工作以来, 村里不管大事小事, 只要是可以使上劲、帮上忙的事情, 她都跑前跑后, 义不容辞。她认为“群众利益无小事”, 所以, 在具体工作上, 总是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小事。

在村两委的帮助下, 她将双河村28名互保对象、56户121人低保对象、57户219人扶贫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 并形成贫困农户电子档案, 在社会救助、民政救济方面积极争取政策倾斜, 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看病就医、子女上学中的难题。前年她村高中毕业生刘莉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她知道刘莉家是低保户, 经济困难, 就积极搜寻应届高中毕业生升学救助信息, 并及时将这一情况反映给镇民政办, 最后, 在镇领导的积极争取下, 刘莉获得县民政局救助3000元。另外, 她还特别关心五保户的生活问题, 每当有双河村五保户到镇上找领导, 她总是第一个主动去问寒问暖, 了解情况。如果饿了, 就给弄饭吃, 哪怕是一碗方便面;如果病了, 就主动和镇卫生院联系就医。她就是这么一个富有爱心、富有同情心的女村官。

在她的努力和参与下, 这两年来, 双河村完成了农网改造10杆公里, 解决了100多户用电不稳定问题;移民搬迁30户, 危房改造43户, 建设规范化移民搬迁安置点, 改善了高山住户的生存环境和居住条件;每年度征收合疗基金参合率达95%以上;征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她还主动承担起远程教育管理员这一职务, 坚持“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这一宗旨, 组织远程教育培训30余场次, 充分发挥了远程教育站点应有的作用;她到村任职以后, 双河村的档案资料管理逐渐趋向完善, “农家书屋”也开办的有声有色;她为商议民生工程建设以及产业发展方向, 开展村民小组会议20余场次, 两年来, 每年落实魔芋种植400余亩, 生猪出栏300余头、土鸡1000余只, 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了1500元, 进一步巩固了“升级进档、科学发展”的建设成果。

○勤于思考, 敢于创新, 以百倍信心做出实绩

铜钱关镇地处旬阳县最南端, 偏僻边远, 信息闭塞。为了能够给广大群众带来精神食粮, 更好的服务于“三农”工作,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构建和谐乡村, 她利用村上无线广播设备, 自发办起了“村官之音”, 定期为广大群众播报时政要闻、法律常识、农业科技、双创动态、远程教育、天气预报和温馨提示, 有时临时追加重要通知以及其他部门委托播报的信息等。

她立志要以“村官之音”为平台, 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四员”作用。一是当好政策法规的好心宣传员。她将各种支农惠农政策通过广播传到老百姓耳中, 让他们了解政策, 了解政府, 支持行政工作, 并能够深刻感受到国家时刻关注着三农, 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和美好的未来。通过对法律常识的宣传, 帮助广大村民树立法律意识, 做到学法、懂法、知法、守法, 在做到自己不违法不犯法的同时, 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是当好实用技术的细心指导员。通过“农业科技”栏目宣传种植业、养殖业等与当地实际相关的农业百科, 帮助农民学习农业科技, 掌握农村实用技术, 让他们在农业生产上不做无用功,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尽快增加收入。三是当好生活常识的贴心教导员。通过“温馨提示”以及“双创动态”栏目宣传日常生活小常识, 帮助他们逐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生活质量, 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四是当好远程教育的耐心操作员。通过广播定期播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节目内容, 动员和组织大家定期收看, 营造创先争优氛围, 提升党员整体素质。

“村官之音”已成功播出25期近10万字, 深受村民的喜爱和欢迎。在经《农民日报》报道后, 还先后被中国新闻网、人民网、新华网、陕西党建新闻等各大新闻媒体报道。

另外, 她还注重村务对外宣传工作, 两年来, 共发表宣传稿件30余篇, 其中, 中国政法报1篇, 领导干部网9篇, 安康市政府网4篇, 县级网站数篇。她勤奋好学, 善于思考的品质让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了自身特长, 实现了自我价值。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 涉及计划生育、移民搬迁、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纠纷调解、社会治安、社会救助、基层党建等等各个方面。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和条件艰苦的工作环境, 周玉美从来都不叫苦、不叫累、不畏难。她这种立足农村、踏实干事的奉献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毅力, 倾入工作的满腔热情, 深深打动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无不对她刮目相看。如今, 她协助政府全面工作, 主抓计划生育, 面对压力和挑战, 她迎难而上, 服从党委政府安排, 工作上不挑肥拣瘦, 不拈轻怕重, 顺利度过角色转换期, 将逐渐成长为能够独挡一面的基层领导干部。

篇6:挥洒青春,无怨无悔的教师论文

在约定的时间, 记者一行走进了雷芳办公室。从外形上看起来, 雷芳和记者想象中的“乡镇女干部”有些许差异, 但谈到工作, 雷芳身上的“劲”逐一显现。

走访, 走出扶贫新思路

雷芳曾经工作过的龙冈乡和现在所在的三坊乡离县城分别为90和75公里, 都是永丰县最边远的“穷乡僻壤”乡镇。

山区群众为什么会这样穷?穷的根源在哪里?如何拔掉穷根、改变贫困面貌?一直是雷芳身上的一块“心病”。她深知, 要消除贫困、实现小康, 扶贫开发是重头戏, 而走访调研、摸清底数、理清思路则是扶贫工作的关键环节。

龙冈最高的羊牯山上住着一对年过八旬的张仁海夫妇, 她一年三次爬上10多里的高山为老人送钱送物, 与他们结亲戚, 拉家常。

毛兰村分散五保户尹殿平夫妇蜗居在不到20平米几乎倒塌的土坯房里度日, 她知情后立即前往现场查看并为其争取危房改造指标, 另筹款三万多元, 组织扶贫工作组为其建起了一栋占地60多平米的两层小楼。

三坊乡罗坊村的赖昌华自身残疾, 还要赡养80多岁的老父亲, 靠低保补助难以维持生活, 雷芳得知情况后立即召集扶贫工作组, 把他推荐到圩镇从事环卫工作, 让他有稳定的收入, 她还匿名资助了贫困青年罗莲秀上大学等等。

雷芳经常说, 了解贫困百姓的心愿、渴望与梦想, 才能进一步帮助他们圆梦。通过对200多户贫困户的走访和调查研究, 雷芳发现农村的致贫原因是“贫血”, 长期的农村“大出血”导致“三农”多病缠身, 况且这种“大出血”不是毛细血管的渗漏, 而是主动脉的放流。虽然中央和各级政府为“三农”补了许多血, 但是对失血过多而仍然血流不止的现状, 只是杯水车薪, 因此导致龙冈畲族乡总人口1.5万人, 贫困人口就有4000余人, 三坊乡总人口6068人, 仍有贫困人口974人。

经过充分的论证之后, 雷芳提出实施基础设施扶贫、采取断然“止血”措施;实施产业发展扶贫, 采取“补血”恢复元气措施;实施“搬家”扶贫, 采取恢复“造血”功能措施的扶贫攻坚新思路。

改革, 改出扶贫新环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 雷芳身上那种惊人的毅力和坚持, 实在和她娇小的身材很不般配, 说起最初的经历, 她平静得好像在谈论别人。

除了经常到贫困百姓家走访, 在龙冈工作9年, 雷芳还积极争取省市各部门的支持, 如争取省交通厅支持, 新修了80公里通村水泥公路、70公里的通组水泥公路建设;实施农网改造二期工程, 全面消灭了断头路和无电村。特别在担任乡长的两年多时间里, 争取省水利厅项目资金近3000万元, 完成17.4公里长的孤江河防洪治理、圩镇万人千吨自来水工程、3000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同时新建校舍10所、新建移动机站8座等等。2012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建新学校、组组通水泥公路、户户通自来水、人人覆盖移动信号的“五通”夙愿。

她到三坊乡工作不到一年时间, 全省最后一条未改造的省道S223“古高线”二级公路的改造项目动工, 今年底将全面竣工通车;半年时间内完成投资近400万元, 修通了丁坊村至罗坊村8公里长的断头路;争取到广昌至吉安高速公路贯穿三坊10公里并设置互通;筹资300余万元完成了圩镇升级改造一期工程建设及宗溪村匡韶美丽乡村建设;争取50万元完成了省级贫困村丁坊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一项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有序推进, 山区贫困落后面貌得到彻底改变。

雷芳说, 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给贫困老百姓带来了希望, 也让她工作起来更有动力。当然, 工作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困难, 她告诉记者, 很多人遇到困难时会愤愤不平, 整天抱怨, 把自己沉浸在消极的情绪里, 结果毫无收获。但反过来, 如果你选择反思, 怀着感恩的心态, 认真分析你从这段经历中学到了什么, 最大的受益者就会是你自己。

强化, “化”出致富新链条

总结雷芳职场上的经验, 她笑着说, 谈不上经验, 一路走来都是边学边做, 事不避难, 只有像小马一样一直努力奔跑, 她才会觉得踏实。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这是雷芳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龙冈, 雷芳引进万功山油茶有机食品有限公司落户县工业园区, 该公司新建高产油茶示范基地1000亩并将龙冈9万亩油茶山设为万功山茶油的定点原材料基地。通过公司 + 基地 + 农户的模式, 全乡的传统支柱产业焕发蓬勃生机, 山区贫困群众产业收入大幅攀升。

到三坊后, 雷芳为谋划农业产业发展殚精竭虑, 为产业发展的农户支招出力。下坊村民龚承贵30亩脐橙园即将进入丰产期, 但进园机耕道没有修通, 她督促扶贫工作组协调龚承贵与相关农户关系, 使进出果园道路及时修通;下坊村食用菌种植户出现资金问题, 她亲自出面帮助协调产业贷款问题;当得知高山红果业合作社有意向发展蓝莓产业时, 她十分关心, 并安排干部帮扶, 为合作社流转土地100亩, 带动8户贫困户种植蓝莓……

在她的努力下, 2013年三坊乡有序流转土地1600多亩, 新办家庭农场8户, 新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1个, 新组建种植协会1个。全乡先后建设了1000亩药材、200亩井冈蜜柚、200亩珍贵楠木、100亩蓝莓种植、200亩高产油茶、50亩光倒刺耙特种养殖等10个农业产业基地。通过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抱团闯市场,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贫困人口逐年减少, 2013年该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80元, 较上年增长了20%。产业化“化”出了新花样。

高山红理事会理事长胡怀松告诉记者, 如果不是雷芳, 他们种蓝莓的计划不可能实施, 在他们眼里, 雷芳做每一件事情都特别踏实, 从最初的调研了解情况, 到后面逐步实施, 他们有困难就找雷书记, 每一次都能得到她的有力支持。

胡怀松笑称, 现在他很有信心, 他们的蓝莓梦、致富梦、发展梦一定能实现。

搬迁, 迁出美好新生活

“作为一名乡镇干部, 就要扎根基层、一心为民,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这是雷芳自我勉励时常说的一句话。

据了解, 三坊乡许多贫困百姓深居大山, 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思想闭塞, 基础设施改造成本高、难度大, 按照雷芳的要求, 通过一批移民新村的建设, 三坊乡许多贫困百姓搬进了一片扶贫攻坚的新天地, 他们开始告别山区, 告别贫困。

深山搬家, 让农民少跑腿。三坊乡罗坊村船形自然村离村委会3公里远, 30多户农户通过搬家到圩镇居住, 他们“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开商店、搞建材、跑运输、促推销, 搞农业开发等多种行业, 占去了圩镇的“半壁江山”, 家庭收入比山里居住时翻了五六番。

就地搬家, 让农民换环境。该乡宗溪村匡韶自然村是去年省定美丽乡村建设点, 原来村庄规划“小乱散”, 居住环境“脏乱差”。通过美丽乡村建设, 30多户村民自发拆旧建新, 成立了村落新区, 兴建了休闲娱乐广场, 村落肖家宗祠换成了文化书屋, 整村打造成了庐陵风格的文明卫生和谐新村庄, 农民过上了城里人的居住新环境。

神庙搬家, 让农民有乐趣。该乡下坊村上坊自然村, 近年来, 他们进行整村开发建设, 吸纳了石门龙、石门寺、正坑、西坑、杜家、荷树陂等7个村民小组700多户在这里集中安置建房, 猪牛栏、公厕等附属建筑在山脚下整齐划一, 农民居住依山傍水分行排之列, 通过河道改造自然形成了小桥流水、山水相映、绿树夹道、集市贸易的山村美景, 与此同时, 村里请来能工巧匠, 把供奉许真君万寿老爷的“万寿宫”修建成800平方米的农民文化宫, 文化宫里有群众娱乐中心, 社区活动中心, 村落文化中心, 组建了农民业余剧团, 打造了农家书屋和万村书库……“万寿宫”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学习农业科技和文化娱乐的“俱乐部”。

经过强势跨越“止血、补血、造血”的“三重门”和扶贫攻坚新思路、新环境、新链条、新天地的“四道坎”, 如今, 三坊乡许多曾经住在深山的贫困百姓纷纷住进新房子, 畅想着美好新生活。

篇7:青春以后,你是我无悔的选择

十年前, 因为南丁格尔的神话, 我选择了护校。四年的护校生活, 老师说每一个护士都是天使的化身, 没有翅膀却解除人间疾苦;每一个护士都是南丁格尔的化身, 不再提灯却可以点亮生命;每一个护士都有一双神圣的手, 承载着生的希望和死的安详。于是老师的话像一颗种子, 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从此我满怀期待的奔走在成为一名天使的路上。

毕业了, 穿上护士服带上燕尾帽, 我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护士, 白昼颠倒繁乱复杂高度紧张的工作以后, 我忽然发现曾经老师给我们描绘的只是一个和天使有关的童话, 于是在第一次被病人误解后流下委屈的眼泪, 第一次因为这份职业不能在家团圆, 生病了还要继续咬牙坚持工作, 有了后悔, 面对现实, 护士只是折翼的天使, 怎么能完成我飞的梦想?于是我决定选择离开, 从此不再相信天使的神话。

所有的故事都在我最后一次值班的那个夜里, 有了转折。那是我辞职前的最后一个夜班, 科里来了一个子痫的产妇, 很危重, 我迅速地给她输液吸氧, 她忽然的就开始抽搐起来, 咬住了舌头, 我措手不及地停在那里。一个老护士立刻跑过去, 舌钳张口器在她的抽搐中都无法使用, 眼看着血从她嘴里流了出来, 那个老护士突然把自己的手放进了产妇的嘴里, 产妇被抢救了过来, 我小心翼翼地给那个老护士包扎手上的伤口, 我问她你后悔过选择了这个职业么?她却毫不在意地说哪个护士手上没有伤呢?我从不后悔选择了护士这个职业, 因为这个职业赋予了我们伤痛的同时也赋予了我们幸福!幸福?在我看来这份职业给我的只有辛酸委屈和困苦, 我不懂护士的幸福从何而来?一天后产妇成功手术, 生了一个女孩, 当产妇的妈妈抱着孩子不停地感谢我们, 说丫头大了也让她当护士, 去救别人的命的时候, 我忽然理解那个老护士对于职业幸福的理解和定义, 理解了护士这个职业的真正内涵, 理解了曾经老师说护士的手承载的是希望和安详。重新整理好衣帽, 我决定把护士这个职业进行到底。

从业十年, 我也遇到过曾经的自己, 她们也像我满怀憧憬跌落在现实的纷乱里, 她们也像我对于这个职业产生过后悔和怀疑, 她们也像我下定决心想要逃离, 我会给她们看我手上的伤疤, 给她们讲曾经那个老护士说过的护士的幸福, 给她们讲曾经感动我并一直支撑我奋斗到今天的那个要让她家丫头也当护士去救人的产妇妈妈。从业十年, 很多人问过我选择了护士这个职业是不是真的没有后悔过?面对病人的不解和冲动时我曾经后悔过, 面对夜班后面色暗黄的自己我曾经后悔过, 面对举家团圆的节日我后悔过, 面对夜深人静的酣枕入眠我后悔过, 然而所有的后悔都在那病人每一次握着我的手发自肺腑的感谢里, 每一次投给我们赞许的微笑里, 每一次生与死的搏斗后我们胜利的微笑里烟消云散了!从此我依然无悔地奔波在这个赋予我疼痛也赋予我幸福的职业里, 而那些让我无怨无悔的幸福和感动, 则是给予护士职业最高的荣誉!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挥洒青春,无怨无悔的教师论文】相关文章:

挥洒热情青春无悔07-03

挥洒青春的汗水的句子12-15

青春感言挥洒青春07-11

让青春挥洒范文05-21

挥洒青春激情范文05-27

挥洒青春汗水范文05-27

挥洒汗水奉献青春07-03

挥洒汗水致敬青春07-03

挥洒青春演讲稿04-18

挥洒汗水写青春范文06-11

上一篇:与立冬的诗句下一篇:执手一生,不离不弃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