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析词语

2024-04-30

品析词语(共8篇)

篇1:品析词语

品析词语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庙滩中心

记叙文

一.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答题思路:动词、形容词的品析

答题技巧:指出这些动词或形容词形象地写出了什么,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情感

例题:1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二 品味句子的修辞手法

解题思路:判断句子使用的修辞

答题方法:指出所用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情感

例题3: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例题4.: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三其他类

解题思路:判断句子的类型再答题 5:悬念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6主旨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7环境描写句: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8心理描写句: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9侧面描写句: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0含义深刻句: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并且他是一个小孩,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象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说明文词句的作用 答题步骤及格式:

1.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格式:不能。“XX”表限制(修饰、程度、时间限定等),说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句子:运用了____说明方法(修辞),突出说明了******特点。(作比较、在突出之前应写出“把***和***”加以比较;打比方,“把***比作***”,还要加上“生动、形象”4个字)。

例:

1、“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2、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桥。

3、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4、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5、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

6、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7、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已有9种被赶尽杀绝。

8、首先是维度,越往北桃花开的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影物现象因素首先(维度)。

9、美国众议院已于1996年通过了一项议案,要求各有关机构加强对有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监控;为此,美国政府正在酝酿一个跨部门的监控计划。

10、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议论文品析词句的含义和作用

答题步骤及格式:

从逻辑的角度分析用词的准确和严密。

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运用、、、、、、(修辞)说理,论述了、、、、、、的道理,这样写、、、、、、表达效果。例句:

A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2)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B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体会语言的妙处。

(3)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4)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5)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他信力”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6)品味句子中加点的几个词,体会作者的情感。(7)句中的“既不、、、、、、也不、、、、、、改为、、、、、、”刻画了国民党的什么形象?

(8)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状元宰相”是指谁?在这里有何含义?(9)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0)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记叙文附答案:

1:这些动词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动作的艰难,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2:“蹒跚”形象地写出了父亲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行动不便还为儿子买橘子,体现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3:用拟人手法充分表现了藤萝花竞相开放的欢乐与活力,表现作者喜悦的心情。

4:用帆与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5:此句既设置了悬念,又表现了作者惊讶中带着震撼的心情。

6:人生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各种不幸,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7:描写了月光的清冷,烘托了“我”内心的哀伤。

8结尾用心理描写揭示了大人的狭隘,重财轻义对孩子心理的严重伤害。留下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9:侧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及听众的反应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0(回答句子的内容)这表明科学家不仅要拥有知识技能,还要保持好奇心,在美妙的科学世界面前,科学家就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的小孩儿一样。这反映作者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

说明文答案:

1、“大约、可能”表示约数,说明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当时”从时间上限定,“可算”从程度上限定,说明赵州桥与当时的桥相比,是最长的,不包括以后的,这样才更符合实际,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极少”表限制,把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作比较,说明苏州园林很少使用彩绘,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绝大部分”表限制,说明大部分都是讲对称的,也还有小部分是不讲对称的;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到目前为止”表限制,说明现有是这样,不包括以后的,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桥洞”比喻成“一张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桥洞的形状。

7、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危害之大。

8、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第一个因素是纬度。

9、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出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强对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门监控议案的例子,说明目前世界各国对待“生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0、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或者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

动形象地说明了卢沟桥的形式优美。

议论文答案:

1、不能删去。因为“总是”其强调作用,无一例外,如果删去了就没有强调的意味,表示的范围也不明确。

2、不能删去。因为“真正关键”其强调作用,如果删去了这个词,则表明该要素是一般的,得不到突出和强调。

3、运用了比喻说理,论述了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4、运用了排比说理,论述了六门学科对人有塑造性格的作用。这样写,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豁,读起来富有气势,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5、运用了仿拟说理,把“自信力”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丑恶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6、“总”、“只”、“一味”几个词充满着嘲讽的意味。“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草的形象;“一味”,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7、“既不、、、、、、也不、、、、、、改为、、、、、、”把国民党镇府的软弱无能之状揭露的淋漓尽致。

8、“状元宰相”是褒义词,这里指国民党的御用文人,褒义贬用,9、运用“不但”“而且”这组关联词论述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10、运用“不是”“而是”这组关联词论述了实验的重要性。

篇2:品析词语

时光将我拉回我在幼儿园时,那时教书老师尤为年轻,平均年龄不满25岁,面对我们这群熊孩子,总是焦头烂额,手忙脚乱。作为中班孩子的我,小小年纪算是乳臭未干的小丫头片子,心里竟浮起一种老干部的情怀,“该!让你听老师的,你不听……嗯,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天真的想法让我有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后来不知老师听了谁的指点,实行了“小红花奖励制”。就是哪个小朋友在这张表格上积满小红花,可以向老师提出一个要求,并得到小礼物。亮闪闪的小红花贴贴纸对当时的我们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成功地激发我们的“战斗”欲望。

为了比拼谁能拿到小红花拿到礼物,我一改平时“老佛爷”的形象,挖掘自己积极活跃的细胞,上课比以往认真,举手回答问题;中午午休最先最快睡着;作业一笔一划细心写。每得到一朵小红花,我就会趴在整张布满人名的表格上,用指头一个个数过去,看还差多少朵小红花。小红花越来越多,离领取奖励的时间越来越近。我的心里像揣了个气球,鼓鼓的。嘻嘻!

当老师念到我的名字的时候,我敛了敛激动的心情,回到到小老干部的状态,淡定地接受了这份小红花带来的礼物。礼物再普通不过,一本印有卡通图案的笔记本和一支铅笔,但对于我来说是很大的鼓励了。这为我的人生增添了精彩的一笔,不仅仅是因为小红花、礼物,更是因为对努力的自己的肯定和证明。

篇3:品析词语请勿公式化

有一道题目是这样的:“法布尔打算回家后好好欣赏这只小甲虫”这句话中的“欣赏”能换成“看”吗?为什么?

按照我的想法, 孩子应该认真思考一番答题。出乎我意料的是, 他只是瞟了一下题就答道:“不能, 如果换上‘看’, 就……”回答这么迅速、正确, 让我惊叹!

孩子完成作业之后, 我问:“刚才你做换词语的题时有没有看短文?”

“没有!”回答干脆利落。

“那你怎么回答正确的?”

“嗨, 回答这一类的问题不是有固定的答题公式吗?”孩子不以为然地说道。

“语文答题公式?”

“网上有的是。再说了, 有许多公式也是我们同学总结出来的……”孩子得意洋洋地说。

品析词语是语言学习的基本功, 是提高学生欣赏语言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这一本该带着情感和思维参与的智力活动, 到了学生那儿怎么会变成套公式的机械操作?回想起学生的答题过程, 我似乎感到他的答题是训练有素的习惯性行为。这样的感觉来自于何方?

翻开自己所记下的感到得意的教学片段更是证明了我的判断:

师:寒冬腊月, 天寒地冻, 烟台的海却如此雄伟壮观, 怎能不让人激动?谁愿意声情并茂地朗读一下? (出示投影:“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你认为哪个字最能表现出海浪的汹涌、气势的磅礴?

生:“扑”。

师:这里能把“扑”字换成“拍”字吗?

生:不能! (很多学生附和)

师:为什么?

生:“拍”不能形象地表现出海浪巨大的力量。

生:不能。前面写的是“小山似的涌浪”, 说明浪很高, 只有用“扑”字才能形象地表现出那种“凌空下击”的“磅礴气势”。

……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一个“扑”字形象地表现出了海浪来势猛、波浪高、速度快、力量大等特点。

这样的品析词语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剖析上述教学过程, 不难看到其思维路径:“提出命题 (更换词语) ———确定结论 (不可更换) ———逻辑论证 (寻找论据) ———否定命题 (不可更换) ”。分析其思维过程, 发现这一过程和语文答题公式没有本质区别。

审视自己的相关教学环节, 我不禁汗颜:语文答题公式的始作俑者不是别人, 正是我们语文老师自己。准确地说, 是我们公式化的教学行为让学生找到了规律, 并且总结出了答题公式!因此, 我不禁要说:品析词语请勿公式化!

品析词语是学生在具体语境中“个人内涵”的构建, 而非概念的抽象比对。因此理解词语必须首先考虑语境, 应该在具体语境中努力让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 “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 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品析词语要让学生在想象中沉入到词语的世界中, 让词语变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自我构建“个人内涵” (维果茨基) 。进行近义词辨析的抽象概念的比较是换词品析的一种方法, 但是它忽视了词语只有在语境中才有意义的客观规律。其结果只能够让学生知道了概念的词语, 词语只是作为一种符号进入到了学生的记忆中, 并没有和学生的个体经验发生联系, 因此学生所学习的还是“套装知识”。

篇4:浅谈词语的品析教学

[关键词]品析词语 生动传神 组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叶圣陶先生说:“读者必须捉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辨出真滋味来——也就是接近作者的旨趣的希望。”这充分说明了词语是重要的语文元素,高年级也不能轻视或忽略词语的品析。下面我从三方面谈谈认识。

一、品析词语在现实课堂中的不和谐现象

抓好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根本, 品析词语的过程也是实现“三维目标”的过程,品析词语还是文本细读得以实现的手段和方法。可是在现实课堂中却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一)品析词语的漠视化

漠视品析词语,学生未能领会到文本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漠视品析词语,学生未能发自内心地与文本的思维、认识、情感产生共鸣。漠视“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学生未能受到深层的人文陶冶与情感震撼。

(二)品析词语的形式化、表面化

教师在课前备课不足,不能挖掘蕴藏在词语背后的“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并在上课时相机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词语有更深刻的认识或理解,从而使词语内化为学生的生命的体验。

二、词语品析的类型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及课后练习的编排,笔者把它归纳为五个类型。

(一)用词准确。在说明文体中用词准确表现尤为突出。

例① 赵州桥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桥。

例② 据《史记·张骞传》记载:“当时罗布泊碧波荡漾,牛羊成群。”

①句画线词语从不同角度进行限制,体现了语言的周密性。②句画线部分说明了材料的出处,从而也体现了材料的准确性、权威性。

(二)词语的生动传神。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离不开生动传神、入木三分的词语,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方能品出其中的妙处。

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生动传神的用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如读书入神的寿镜吾先生把头“拗过去、拗过去”;阿长见“我”没有说祝福的话,便“惶急”了;年少的“我”对《山海经》的“渴慕”;孔乙己有钱时便“排出”九文大钱,没钱时便“摸出”一文钱。

其中“排出”“摸出”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他搞到了一点钱便阔气起来,为了展示自己的自尊和信誉,不让别人瞧不起,于是便煞有介事地“排出”。“摸出”则是直接刻画了他生活的窘迫和好喝懒做的性格。一个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自命清高而又穷困潦倒的人物形象,通过两个词语便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了。

(三)词语的多义(双关)。汉语博大精深,巧用双关语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广告词:“平时点滴水,急时太平洋。”这里的“太平洋”既是指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名称,又是指太平洋保险公司的作用,对公司宣传可谓是“一石二鸟”。

(四)词语的其他用法。有“反语”、“褒词贬义”或“贬词褒义”等。

例①(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例②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并没有要打我们的意思。

①句中“标致”是反语,表现了作者对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的极度厌恶,也交代了作者离开东京前往仙台的原因。②句的“狡猾”在这里是贬词褒用,写出了“我”童年时的顽皮、机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更体现了学生对蔡老师的喜爱。

(五)品析名著中的关键词。有时品析一个词语,可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品出文章的魅力与动人之处。

如《孔乙己》中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唯一”一词表明孔乙己身份的特殊,说明他是这个社会中特殊的群体,为了维护自己可悲的“尊严”,放不下读书人的身份,不愿劳动,不能自食其力,不能融入这个社会,穷困潦倒地整天穿着长衫。品味“唯一”一词,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孔乙己这一自欺欺人,备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典型人物形象。

三、词语品析的方法

笔者在教学中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和方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例、练习,引导学生多角度品析词语,循序渐进,反复强化学生的认知,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如“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天敌之一”这句话,如果去掉“最”,不足以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去掉“自然”,这“敌人”的性质模糊不清;去掉“之一”,这句话在阐述事理方面就显得有些绝对。这些表达范围、程度的限制性词语使语言表达周密严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的感受能力很有裨益。

(二)突破单元篇目限制,进行组合比较教学。以下句子中三个“钻”字都用得生动、传神,但各个表现的意境不同。

①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

②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钻。

③拉车的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

①句“钻”表现了小草冲破土层的挤劲,顽强的生命力。②句表现气温很低,反衬主人的温和及热情。③句表现天气的酷热及茶馆的人多。

(三)拓展延伸,积累体悟。

笔者常布置一些课外拓展练习,并让学生把对词语品味的心得体会,在适当机会做交流,加深体悟。如针对《背影》开头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提出问题:作者朱自清为何不用“没能相见”而用“不相见”呢?是作者工作忙抽不出时间探望父亲?学生查找资料,明确:原来这里包含了父子之间复杂的恩怨。据说朱自清的父亲是个小职员,今天来说是一个公务员吧,其母亲健在时,父亲要续二房。这引起朱自清极大的反感,所以父子不和,儿子不愿见到父亲。而仅过两年多,父亲便“赋闲”了,“颓唐”了。由于祖母去世,朱自清回家探视,这就有了《背影》。通过品味“不相见”这个词语,学生觉得父亲的背影似乎更加辛酸,这个“背影”也更加让人难忘。

(四)重视语境,全面理解。

一个词语的使用,离不开作者要表现的目的、情感。因此要想更深入全面地品析词语,就需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思想情感有所了解。如高尔基写的《海燕》是最有号召力、最美的文章。如果不能对当时俄国十月革命到来前,俄国的社会状况、革命形势等情况有所了解,就不可能理解“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不可能理解“海鸥”、“海鸭”、“企鹅”对暴风雨的恐惧,就不可能领悟到这篇文章的深刻意义和振奋人心的美,更不可能体会到高尔基这种大文豪的文学修养和人格魅力。

总之,词语品析教学虽然是教学中最为微小的“细胞”,但却是文本教学的一个立足点,是学生学好语文的纽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欣赏、阅读能力,而且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能否唤醒学生生命的体验,能否促进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让我们和孩子们在词语教学中一起品尝学习的乐趣, 一起体验深层次的人文陶冶,一起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吧!

篇5:抓词句品析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唯一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它主要不是学习文本的内容,而是学习文本本身所拥有的言语形式。因此,对于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我一直反对那种追求热闹形式而缺乏平实厚重的课,总觉得这样的课堂容易远离文本。记得:设计平实,教学过程思路清晰,讲得精,点得实,引得活,练得巧,抓主句,析关键词,品得有味精致,阅读指导很厚实。当时感觉这节课最吸引我的就是对阅读指导中的词句品析非常细腻,认为此乃这节课最成功的地方。阅读文本在语文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优劣。而词句品析,在落实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通过品词析句,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课文。余映潮老师对于阅读教学有过这样的警语:“阅读教学的三要素是诵读、品析、积累”,可见,品析之重要性。而抓住重点词句的品析理解课文内容,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学习语文,感悟语言的有效策略,这已经是语文界的共识。例如,笔者在教学《伟大的悲剧》一文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下面请大家再读一读文章,看看文中哪一处情节最让你感动和敬佩,并且说说你的理由。自己先阅读、寻找、思考,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学生自读,勾画,点评,然后小组讨论。

师:小组交流完了?哪个小组能说说你们组深有同感的一处情节? 生:我们小组认为课本103页关于奥茨的那一段很感人,也很悲壮。师:“感人”、“悲壮”,这两个词用得很好,请大家记下来(板书),现在,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加深对“感人”、“悲壮”的体会。生齐读。

师:在这一段中,“战栗”一词大家认为表现了什么? 生:内心的战栗,对奥茨的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的敬佩。师:除了敬佩还有什么? 生:应该也含有悲痛和惋惜。

师:补充得好。是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奥茨这一出去意味着„„ 生:(齐)死亡。

师:在奥茨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到一种精神,是什么精神呢? 生:不畏惧死亡,大无畏精神。生:为别人着想,舍己为人的精神。

师:是的,这就是奥茨,选择了死亡的奥茨。选择了死也就是选择了让其他队员的生,也就是选择了高尚和尊严。„„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正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品味,从而体会人物的闪光点,帮助学生体会到了语言的表现力。通过品词析句,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在品析时教师不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去体会、感悟,在朗读、辩析中,体验文章的情感,体验语言的功效。这样的词句品析,语文学习很有功效,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通过品词析句,可以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课文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由字词组成的文字,每一篇课文必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字词,这些字词既是一定意义的载体,也是一定情感的载体。它凝聚了作者的情感,对事物的态度。因此,感悟作者在课文表达的情感,从重点词语入手品析词句,这是感悟的有效策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拓展比较对文本谴词进行进一步的揣摩理解,鉴别欣赏,更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与运用。

例如笔者在教学《春》时的教学片段:

师:第3段写春草,写得很细。从哪些方面写的?哪些词用得特别好? 生:“钻”写小草有很强的生命力。“嫩”写它的质地。这两个词都用得生动。生:“绿”是写颜色,用得很准确。“„„满是的”是写范围。生:“软绵绵”好像是写姿态。

师:对。假如作者是这样写“小草悄悄地从土里长了出来”,感觉怎么样? 生:没有原来的好。“偷偷”用得好,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而且显得小草像捉迷藏似,在你不经意间,原本藏得好好的它,一下子就“钻”出来了,小草好可爱。那个“钻”字也用得非常好,那是挤破了土钻出来的,那样草的生命力才显得旺盛。师:哦,说得多好,想象力很丰富。哦,你要补充?

生:我觉得原文用得好。草从泥土里钻出来,那是小草在盼望春天。春天来了,我要出来,我要出来,人们在盼望春天,所以没注意到小草。当发现时,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大地都绿了。

师:哦,你是说人盼春,草也盼春,春意盎然,太形象了。记下来。生:老师,这段是写春草,为什么要写人们的活动? 师:问得好。谁来说说?

生:草软绵绵的,又嫩又绿,吸引人们呗。生:是不是写人们是为了写草? 生:我认为是。„„好像也不是。盼望已久的春天来了,人们出来活动,就是那个„那个„,哦,我与春天有个约会嘛!春天的小草的确惹人怜爱,我与小草亲密接触。反正是我爱春天,我爱小草,我爱大自然!全班笑,老师也笑了。

师:富有诗意,不错。应该说这里正面是写了人们迎接春天,同时又侧面写出了小草的嫩、绿、可爱。很好,记下来。

师:那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草很嫩很绿”,而是说“嫩嫩的,绿绿的”呢? 生:迭词,用了迭词强调突出草的嫩和绿。师:读起来有什么感觉? 生(摇头晃脑):嫩嫩的,绿绿的,还有软绵绵的,很有节奏,很陶醉的样子。师:哦,表达了作者喜爱之情。对吧? 生齐:对。

师:这样的春天很富有生机与活力,记下来。请大家朗读这一段,并把它背诵下来。„„

哪个词好,好在哪里,与另外的词比较有什么不同?当学生在理解交流时,自己已经融入了到文本之中了。不仅感悟了文本,还让其思维过程得到很好的开拓。同时,对词或句的比较、揣摩,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的主要方式。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的品读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读出语言的意蕴和情味,对语言和语境有所感悟。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运用了比较的策略,把“钻”和“长”、“偷偷地”和“悄悄地”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感悟小草旺盛的生命力,想象小草惹人怜爱的情态,感受作者对生命由衷喜爱与欣赏的情感,学生感悟到两个词含义的不同,并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想象、理解,学生不仅有了感悟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运用中对两个词的使用就能很好地把握住了。这是抓住了关键的语言训练点,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得知于课内,运用于课外,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通过品词析句,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所谓品词析句,就是对文章集中精力,由表及里,精思熟读,抓住重点句子和重点词语去品味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找出重点句,重点词,全身心投入,做到边读、边想、边勾画、边批注,把自己从重点词句中体会到的写在旁边:可以想想句子的言外之意,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想想作者用词的巧妙;可以想想作者的表达方法;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等等。在阅读教学中,如果不断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学生就能逐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体会,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就较为深入、透彻,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当然,品词析句虽然很重要,但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只能是一部分,对词句进行过多的品析就显得有些喧宾夺主了。而一篇课文,需要品析的地方往往因人而异,品析的深浅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还应善于把握时机,在必要的地方切入于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总之,品词析句在阅读教学中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探索,更好地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阅读教学,必须重视品词析句。

曾经学过课改方面的许多知识,也听过不少课改之后的公开课。但是,课改在本校真正实施起来还是从这个学期才开始。总结这一学期在课改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归结如下:

一、课改的收获

1.新课改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理念,变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独脚戏”为师生、生生、师师多向合作交流互动。于是,曾在课堂中比较强势的我,努力改变在课堂中的主角身份。在生字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死记硬读,让孩子们在小黑板上书写难写或易错的字,在交流、汇报中记住字音,字形,且鼓励他们用自编的巧记方法来识字;在课文内容的教学中,我增添了如下环节:“这篇课文你最喜欢哪部分,为什么?”“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呢?”“令你最感动的部分在哪?”“你从中明白了什么?”等等;在练习题讲解中,我鼓励学生自己来当小老师讲解较为容易的题;此外,我采用多种奖励方法来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写作业,背书,成绩进步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的确高了不少,课堂变得活跃,热闹起来;孩子们背书的积极性提高了,写作业也注意工整了;个别孩子的成绩有大幅度地提高了。2.《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每一阶段的阅读数量作了一定的要求,为了增加孩子们的阅读量,在学校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我带头捐书,和孩子们一起成立了小图书角。还选出了图书管理员,制定了管理制度。这从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孩子们的阅读量,增长了一些课外见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在鼓励摘抄优美词句的过程中,让孩子们积累了不少写作素材。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在教学中,初涉课改的我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课改中凸显的问题

没有让学生彻底适应自己的主体地位

有一部分孩子学习的依赖性太重,习惯于唯教师传授是听,在他们头脑里固定着你教我听,你授我学的传统理念。因而在学习中常常表现为只知听不知问,只知记不知想,只知读不知悟。安排学生合作、小组学习,表面上热热闹闹、生动活泼,实际上真正参与讨论问题的学生凤毛麟角,其余的学生要么在小问题上纠缠不清;要么一言不发,洗耳恭听;要么浑水摸鱼,讲题外话。因而有时候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并无实际效果,而且浪费了时间。从而也导致了一种极端化的趋势,好的学生更好,差的学生更差。

(二)语文素养还不够 我十分明白传统语文教育的种种弊端,也懂得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危害。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却往往有心无力。反复思量,我的问题主要在于不能真正“放手”,不放心让学生自己去领会,感悟。即老师说得太多,过于啰嗦。此外,在实现师生民主平等的过程中,我有时过于迎合学生、迁就学生,只要学生开口说了,我都会给予鼓励。所以导致有的学生抓不住课文的重点来理解,提出的问题都是毫无意义的。因而也就耽误了教学时间。从而便会出现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的情况。凡此种种说明,我的语文素养还不够,自身素质还不适应课改的要求,在思想上明白课改的重要性,愿意接受新课程理念,但要把这种理念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外化为自觉的行动还需要有段脱胎换骨的过程。

(三)学校硬件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但在农村小学由于资金有限,既没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又没有开通网络。所以,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课后搜集、查阅资料,学生能到哪里去找呢?即使有为数不多的计算机,学校一没网络,二也明令禁止学生使用(这也难怪,学校绝大多数学生确实把握不好)。因此“电脑”,“上网”等词对这个穷乡僻壤中的孩子们来说,完全是些陌生词。这些孩子从自己仅有的几本教科书中能找到什么呢?因此课前布置学生去收集资料,那无疑是一句空话。我想利用网络增加教学信息量,给学生看看外面的世界,那也只能是“无米之炊”。课改的今后走向

1.把握好课堂讨论,课堂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例如设计“你觉得哪里写得最精彩”,“文章的哪里令你最感动”等问题时,要明白有怎样的目的性:想让学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想要得到什么?是对写作手法的了解?还是对内在含义的领悟?学生应该从哪个角度,用什么方法和思路去阐明“精彩”、“感动”的缘由呢?此外,面对孩子们的讨论时要注意适时调控,不能让孩子们“眉毛胡子一把抓”。2.朗读教学中要授之以“渔”。朗读是品味文章的一个重要手段,好的朗读要建立在理解课文,品味课文语言之上的。所以在教学时要多问几个“这里应该怎样读”,“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读”,“为什么要这样读”等,这样在教会了学生朗读的方法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情感,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还要注意,抓重点语句来进行朗读训练。

篇6:《童年》读书品析

记得一年级时,幼儿园的轻松已把我养成自由懒散、拖延的不良习惯。家里已号称我是“等明天大王”。

暑假到了,看似三本很厚的暑假作业本,妈妈心烦担忧。因为妈妈早已知道我有等明天的坏习惯,所以妈妈时不时地站在我面前督促我快点写作业,我就摆出一副大无所谓的样子对着妈妈说:“反正暑假有两个月呢,玩一天没事,玩两天也没事玩三天还是没事。”于是妈妈也对我无可奈何。

随着日历一天一天的脱下它的衣服,只剩下单薄的几件了,离开学的时间也快到了,这是我心急如焚,并对着日历破口大骂:“你这该死的日历,衣服别脱得这么快,乖乖给我停止,不然我会把你给烧了。”早晨起来,日历它又脱了一件,我火了,随手就将日历拿了下来,怎准备把它烧了的时候,妈妈走了过来,问我怎么了,我把经过一一向妈妈说了。妈妈听了之后开怀大笑,说:“孩子,日历可不能烧哦,烧了还是于事无补,时间还是不会停止的。”

“是它不听本姑娘的话,它使我生气,我想烧就烧。”我不以为然地说。

“日历也有它的职责啊,就像你一样,你的职责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也是自然所在。”

妈妈说的有道理,我决定不烧它了,我还看了看日历,马上就要开学了,我打开暑假作业本写着,很快不到5天,我就写好了。这次我要感谢日历,从此以后我也克服了“等明天”这个不良习惯,成绩日显优异。

篇7:品析感悟,个性解读

——《秋思》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秋思》是人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的第5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古诗,本组课文围绕“乡思”这个话题编排课文,“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本组选编的一首首诗歌,一篇篇散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张籍的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是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这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此时可见一斑!二:教学目标

1:朗读古诗《秋思》,学习生字新词;

2:运用已经学过的方法学习古诗,品读古诗,理解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三:教学准备 白班课件的制作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句,酝酿情感 1:引导回忆关于思想的诗句; 师:同学们,请在你的脑海中搜索一下,你都积累了那些关于思念家乡的诗句呢?

(生:回答:诸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等)

师:这些诗句都是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怀念和赞美故乡的经典,佳句应运而生,款款的思乡情,越品越浓烈!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1:白板出示初读要求,并组织按要求自学: a:大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b:认读生子,学习生字;

c:借助注释资料,小组讨论,整体把握古诗的大意。2:汇报交流初读感受。三:细读古诗,解读诗意

1:了解作者:白板出示诗人张籍的背景资料;(张籍出身寒微。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远离故乡,到二十五、六岁时,已经历了浪迹天涯的羁旅生活。常年四处奔波、漂泊异乡。他祖籍吴郡,后客居洛阳。)2:诗题理解;

3:细读诗句,展开想象,感同身受,解读诗句: 师:第一句“洛阳城里起秋风”中,当你见到“秋风”二字,让你想起了哪些词语?

(生:秋风萧瑟、秋风瑟瑟、秋风习习、一叶知秋、秋风起兮、秋风飒飒、秋高气爽等)

师: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浪漫的季节,金色的秋天令人沉醉!但是秋天的阵阵凉意也为人们带来许多惆怅,特别是漂泊在外的游子,此时此刻,见到秋叶纷纷,落红遍野,自然界一片秋容秋态,这凄凉摇落之气会给作者带来怎样的纷繁思绪呢?(生:漂泊在外的张籍会格外的思念自己的家乡,想起他家乡的亲人,家乡的父老乡亲!)

(生:诗人会黯然神伤,苦想家人,禁不住泪流满面!)师:是呀,眼见这一片寂寥萧杀之气,羁泊异乡的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孩子们,我们班上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孩子都是寄宿学生,你们在校要上十天课才能回家见到自己的父母亲人,在这十天里你有想他们,有想自己的家吗?当你出门在外的时候,你有想起自己的亲人吗?如果有,你又是怎么排遣,怎么解决的呢?(生:我可以给家长打电话,在电话里诉说我对他们的想念!)(生:我还在电话里撒娇,跟家长诉苦呢!)

(生:我喜欢给家长发短信,因为我觉得语言文字更能表达我对他们的想念!)

(生:如果我在外地,我可以和家长视频聊天!看一看他们!)(生:我会发一封电子邮件给爸爸妈妈!以诉说思念之情!)师:是呀,现在科技发达了,讯息灵便了,我们的孩子都是懂感情的好孩子,都会选择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感情!那么,我们的作者张籍呢,他那个年代就只能书信一封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他会对家人说些什么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

(生:离愁别绪、千言万语、乡思之情)

师:作者要表达的思念之情太多太多了,诗句中是怎么说的呢?(生:欲作家书意万重)师:“意万重”是什么意思呢?

(生: 作者心里涌起了千愁万绪,觉的有说不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

(生:作者心中似有千言万语要诉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生:作者一时之间竟激动地不知道怎样表达!)(生:作者竟迟迟不能下笔!)

师:孩子们太有想象力了,那么,句中的意万重的“重”该怎么读呢?

(生:我觉得意万重的意思是要表达的意思太多,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所以应该读“chong”)

师:你分析的很有道理!大家一起读一读!(生读)

师:作者落寞的情怀,浓郁的思乡情,你能读出来吗?试试吧!(生自读)

师:请同学读给大家听听!(生读古诗前两句)

师:请孩子们接着读故事的后两句,看看你又有怎样的解读?(生读后两句)

师:把你想到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生:我从“匆匆”两字体会到信写得很匆忙!)(生:所以作者说“写不尽”!)

(生:因为要表达的意思写不完,所以作者很担心!)师:同学们真棒,诗句中哪两个字是对诗人心里担心的描写?(生:“复恐”两个字)

师:诗人正是由于这种反反复复的担心,所以促使他怎样呢,请接着读第四句!(生读诗句)

(生:由于诗人总是担心所写的信不能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所以当捎信的人快要离开的时候,诗人又打开了信,生怕遗漏了!)

师:家书终于“开封”之后,你能想像诗人又是怎么做的?(生:当家书终于“开封”之后,作者又接着写,似乎写完了,就又封好,封好之后,捎信快要走的时候,诗人又打开了信封,就这样重复了很多次!)

师:体会得真好!这时候请你们再读读诗的后两句,诗人说“复恐”有什么作用呢?(生:读诗句)

(生:“复恐”二字,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生: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生: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师:下面请你和同桌的小伙伴一起说说你对全诗的理解!(生: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封信,给远在家乡的新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四:品读诗句,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理解的真好,信短情长,诗人那思念家乡的情感又怎是这小小的信所能承载的呢?诗人就借此诗句表达了自己的什么情感?

(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师:我们的孩子们一定能把诗人的这份深深的思念读出来的,自己试试吧!(生自读)

师:谁愿意让大家欣赏一下你充满感情的朗读?(多名学生朗读诗句)

师:字字句句都关情!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也因一封书信而更加饱满,想想这首诗歌作者是借助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情结的?

(生:作者借助给家人写的一封信来表达的。)(生:作者写出了寄信时心理活动。)(生:作者还写出了他不断开信封的动作。)师:是啊,作者是借助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来寄托情感的,也就是寓情于事!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此诗可见一斑!让我们帮作者把这份心绪读出来吧齐读!(生齐读故事!)

五: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师: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要亲近经典,积累经典!能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吗? 学生分小组背诵、默写《秋思》。

姓名:梅娇 性别:女

年龄:34 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篇8:浅谈词语的品析教学

关键词:品析词语,生动传神,组合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读者必须捉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辨出真滋味来———也就是接近作者的旨趣的希望。”这充分说明了词语是重要的语文元素,高年级也不能轻视或忽略词语的品析。下面我从三方面谈谈认识。

一、品析词语在现实课堂中的不和谐现象

抓好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根本,品析词语的过程也是实现“三维目标”的过程,品析词语还是文本细读得以实现的手段和方法。可是在现实课堂中却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一)品析词语的漠视化

漠视品析词语,学生未能领会到文本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漠视品析词语,学生未能发自内心地与文本的思维、认识、情感产生共鸣。漠视“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学生未能受到深层的人文陶冶与情感震撼。

(二)品析词语的形式化、表面化

教师在课前备课不足,不能挖掘蕴藏在词语背后的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并在上课时相机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词语有更深刻的认识或理解,从而使词语内化为学生的生命的体验。

二、词语品析的类型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及课后练习的编排,笔者把它归纳为五个类型。

(一)用词准确。在说明文体中用词准确表现尤为突出。

例1赵州桥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桥。

例2据《史记·张骞传》记载:“当时罗布泊碧波荡漾,牛羊成群 。”

1句画线词语从不同角度进行限制,体现了语言的周密性。2句画线部分说明了材料的出处,从而也体现了材料的准确性、权威性。

(二)词语的生动传神。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离不开生动传神、入木三分的词语,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方能品出其中的妙处。

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生动传神的用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如读书入神的寿镜吾先生把头“拗过去、拗过去”;阿长见“我”没有说祝福的话,便“惶急”了;年少的“我”对《山海经》的“渴慕”;孔乙己有钱时便“排出”九文大钱,没钱时便“摸出”一文钱。

其中“排出”“摸出”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他搞到了一点钱便阔气起来,为了展示自己的自尊和信誉,不让别人瞧不起,于是便煞有介事地“排出”。“摸出”则是直接刻画了他生活的窘迫和好喝懒做的性格。一个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自命清高而又穷困潦倒的人物形象,通过两个词语便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了。

(三)词语的多义(双关)。汉语博大精深,巧用双关语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广告词:“平时点滴水,急时太平洋。”这里的“太平洋”既是指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名称, 又是指太平洋保险公司的作用,对公司宣传可谓是“一石二鸟”。

(四)词语的其他用法。 有 “反语”、“褒词贬义”或 “贬词褒义”等。

例1(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例2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并没有要打我们的意思。

1句中“标致”是反语,表现了作者对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的极度厌恶,也交代了作者离开东京前往仙台的原因。2句的“狡猾”在这里是贬词褒用,写出了“我” 童年时的顽皮、机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更体现了学生对蔡老师的喜爱。

(五)品析名著中的关键词。有时品析一个词语,可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品出文章的魅力与动人之处。

如《孔乙己》中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唯一”一词表明孔乙己身份的特殊,说明他是这个社会中特殊的群体,为了维护自己可悲的“尊严”,放不下读书人的身份,不愿劳动,不能自食其力,不能融入这个社会,穷困潦倒地整天穿着长衫。品味 “唯一”一词,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孔乙己这一自欺欺人,备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典型人物形象。

三、词语品析的方法

笔者在教学中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和方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例、练习,引导学生多角度品析词语,循序渐进,反复强化学生的认知,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如“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天敌之一”这句话,如果去掉“最”,不足以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去掉 “自然”,这 “敌人”的性质模糊不清;去掉“之一”,这句话在阐述事理方面就显得有些绝对。这些表达范围、程度的限制性词语使语言表达周密严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的感受能力很有裨益。

(二)突破单元篇目限制,进行组合比较教学。以下句子中三个“钻”字都用得生动、传神,但各个表现的意境不同。

1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

2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钻。

3拉车的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

1句“钻”表现了小草冲破土层的挤劲,顽强的生命力。2句表现气温很低,反衬主人的温和及热情。3句表现天气的酷热及茶馆的人多。

(三)拓展延伸,积累体悟。

笔者常布置一些课外拓展练习,并让学生把对词语品味的心得体会,在适当机会做交流,加深体悟。如针对《背影》开头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提出问题:作者朱自清为何不用 “没能相见”而用“不相见” 呢?是作者工作忙抽不出时间探望父亲?学生查找资料,明确:原来这里包含了父子之间复杂的恩怨。据说朱自清的父亲是个小职员,今天来说是一个公务员吧, 其母亲健在时,父亲要续二房。这引起朱自清极大的反感,所以父子不和,儿子不愿见到父亲。而仅过两年多, 父亲便“赋闲”了,“颓唐”了。由于祖母去世,朱自清回家探视,这就有了 《背影》。通过品味 “不相见”这个词语,学生觉得父亲的背影似乎更加辛酸,这个“背影”也更加让人难忘。

(四)重视语境,全面理解。

一个词语的使用,离不开作者要表现的目的、情感。 因此要想更深入全面地品析词语,就需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思想情感有所了解。如高尔基写的《海燕》是最有号召力、最美的文章。如果不能对当时俄国十月革命到来前,俄国的社会状况、革命形势等情况有所了解, 就不可能理解“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不可能理解“海鸥”、“海鸭”、“企鹅”对暴风雨的恐惧,就不可能领悟到这篇文章的深刻意义和振奋人心的美,更不可能体会到高尔基这种大文豪的文学修养和人格魅力。

上一篇:五星级酒店电气设计要点总结下一篇:炉前工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