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根留住

2024-04-23

把根留住(共8篇)

篇1:把根留住

把根留住(转载)

――把爱留住

?? 国有根,国的根是人民;家有根,家的根是亲情;事业有根,事业的根是诚信;成功有根,成功的根是努力;可人的根是什么呢?我想说:人的根是爱。

??,在抗洪战争中,将士们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被洪水冲走家园的难民的生命;,在非点战争中,无数天使们不顾个人安危细心的呵护患者自己却献出了生命,在希望工程中,又有多少人无私捐助,这些都是因为什么?因为有爱在我们心中。如果没有了爱,世界将会变成一个怎样的局面?有多少人无家可归,流落街头?有多少人将会被病魔夺走生命?又有多少人无学可上?……。因为有爱,世界才变的如此美好!

??爱分许多种,有亲人的爱、老师的爱、同学的爱、朋友的爱、……。亲人的爱:当我们遇到挫折却害怕的`退缩时,亲人可以鼓励我们坚持下去,努力奋斗;当我们经历成功却洋洋得意不再前进时,亲人可以告诫我们要继续努力,获得更大的成功;当我们渴时,亲人会为我们买来饮料;当我们饿时,亲人会为我们端来香喷喷的饭菜;当我们冷时,亲人会嘱咐我们多穿点衣服;当我们热时,亲人会叮咛我们少穿点;老师的爱:当我们遇到难题时,老师会耐心的给我们讲解;当我们遇到生字时,老师会细心的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生词时,老师会认真的给我们翻译。同学的爱:当我们生病时,同学会关心我们;当我们受伤时,同学会问候我们;朋友的爱:当我们犯错时,朋友会及时指出;当我们马虎时,朋友会监督我们;这些都是爱!

??爱如空气,无处不在;爱如阳光,灿烂明媚;爱如清茶,沁人心脾;爱如咖啡,香醇浪漫,爱如图画,五彩缤纷;爱如音乐,优美婉转;爱如甘霖,滋润心田

??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把爱留住,把握主永远的根。

????

篇2:把根留住

哎!真整不明,干嘛新婚不久的丈夫迈克就不想和我同房了?玛莉向闺蜜琳娜吐起了苦水。

这都怪你,热恋时不把婚事办了,8年后迈克创业成功,又硬拖着人家把这婚结了。闺蜜取笑她。

是啊,8年了。起步、开始、成长、高潮、平台、消退都经历了,如今他已处于麻木期了。事物的发展如此,男女之情又何尝不是这样。

既然你都懂,何必唉声叹气?

迈克如果一事无成那倒也罢了,可他偏偏却已腰缠万贯。

你到底想干嘛?

我在想,他的家产该由谁来继承。

你傻啊?当然是你们将来的儿女了。

可这家伙在外像条龙,回到家又软得像条虫,我想怀上他的种谈何容易啊?

闺蜜琳娜想了想,凑近玛莉耳边:如此这般一番相告后,玛莉忍不住笑了:愧你想得出来。

玛莉离家一年后,带回一个大胖小子。自己的身形也胖了许多。

一天,迈克在外喝醉回来:这野种我不认,咱们明天就去离婚,你背叛了我,将不能分到我一分一厘的财产。

儿子是不是野种不是你一人说了算,咱还得去做个DNA鉴定,由法院说了算。

做就做,是不是我亲儿子,你自己心里比谁都清楚。

这个不用你提醒。

鉴定结果出来,数据显示迈克确实是儿子的亲生父亲。看到这结果迈克惊呆了,但科学数据如此,自己又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篇3:把根留住

一、案例回放及反思

【案例一】一位教师执教《找秋天》 (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各种关于秋天的资料, 接着逐个映示关于秋天的多媒体课件。忽而金黄的稻浪, 学生大呼:“哇!秋天真美啊!”忽而火红的苹果, 学生大呼:“哇!秋天好美啊!”忽而黄澄澄的甜梨, 学生大呼:“哇!秋天真美啊!”最后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赞美。于是, 有学生以舞蹈表演, 有的学生以唱歌展示, 有的学生以绘画汇报。整堂课气氛热烈, 风风火火, 学生情趣盎然。

【探因】错位: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庖”。

【反思】究其原因, 一是应新课标之新, 敢于创新, 加强综合。“语文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既然是文化, 当然是越丰富越好。于是音乐、美术、舞蹈一股脑儿地涌入课堂, 把这么多文化堆砌在一起, 语文的个性非但没有凸显, 反而被淹没了。二是对“人文性”的认识过于肤浅, 认为只要课堂上教师不去肢解课文, 气氛热烈, 情趣盎然, 这就是“人文”。诚然, “人文”有时候是表现为一种情趣, 一种精神, 外显为一种氛围, 但真正的人文内涵是植根于人的精神力量之中的, 是以人的生命为根基, 以文本语言承载的, 这种丢掉文本, 刻意营造外在的、空泛的“人文”的做法, 只会是无病呻吟, 浮萍一般, 是永远无法站立的。

【案例二】一位教师执教《东方之珠》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一文, 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段落阅读, 接着逐个出示关于浅水湾、海洋公园、铜锣湾的多媒体课件。忽而是海豚精彩表演的视频, 忽而出现铜锣湾热闹的街景, 忽而又是香港回归时的视频。最后, 老师又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香港的赞美之情。于是, 学生有的吟诗赞颂, 有的唱歌展示……整堂课热热闹闹。

【探因】不到位:工具性“备受冷落”。

【反思】这是一堂典型的没有语文的“语文”课, 外在的、空泛的“人文性”大红大紫, 而“工具性”却备受冷落, 造成文本的丢失、语文的失落。这样的课堂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并不少见, 教师盲目地追求教学情境的变换、学习形式的变化;媒体运用的泛滥、教学时间和师生精力的高耗低效;刻意追求多学科的整合、随意拓展, 却忽视了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引领学生体味文本语言, 感悟精妙的表达, 学会积累、习得方法。

【案例三】一位教师执教《特殊的葬礼》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过程如下: (1) 初读课文, 问:你有什么感受? (2) 再读课文, 问: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3) 联系生活实际, 在你周围还有类似的环境悲剧吗? (4) 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5) 看网页新闻“黄果树瀑布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写环保广告语。整堂课学生情绪激昂, 发言精彩, 掌声不断。

【探因】越位:人文性“大红大紫”。

【反思】这节课虽没有前面《找秋天》那般花哨, 非语文的东西少了一些, 但仍然是缺失语文的“语文”课。读课文, 说感受, 这一设计固然不错, 但凡事都要适可而止, 不能一味地空谈感受。后面的联系实际谈环保、看网页新闻写环保广告语, 虽然也有一些说、写训练的成分, 也注意到了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要求, 但是, 与充斥课堂的浓浓的环保味相比, 这些微量的说、写训练更像是一种点缀。这是语文课, 不是环保主题会, 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必要的, 但这不是语文课的唯一追求,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语文教学还担负着指导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 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任务。即使是感悟“人文”, 只是笼统地说说感受, 没有和文本语言发生更多的联系, 也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综观以上三则案例, 暴露出一些教师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片面理解, 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工具性的弱化, 人文性的过盛, 文化性的越位, 严重制约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只有认清语文课程的性质, 才能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为此, 笔者认为应该让“训练”回归课堂, 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欣赏、语言积累和运用的实践, 让学生了解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使他们在获得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 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语文学习:把根留住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时, 切不可就语言学语言, 进行单纯的语言技巧训练, 而应以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为经, 以语言训练为纬, 使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兼顾, 内化与外化兼收, 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语言的学习应该在语言实践中完成, 语言实践的过程就是语言的内化和外化的过程。那么, 如何引领学生进行丰富的、灵动的、有效的语言训练呢?

(一) 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

1.咀嚼词句———品尝“语文味”。我们提倡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语文味”是咀嚼出来的。咀嚼就是咬文嚼字, 就是品尝好词佳句。咀嚼词句需要教师对语言有独特的敏感, 反复、认真咀嚼才会感悟文句中的妙处。例如《秋天的怀念》 (冀教版语文第十二册) 中的两个句子就值得咀嚼。

A.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 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B.“北海的菊花开了, 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A句中, 母亲为什么悄悄地躲出去?难道是怕砸着自己吗?为什么要站在我看不到的地方?为什么要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这些都值得细细品味。B句中的“央求”用得反常。“央求”通常是小辈对长辈, 而这里是母亲对儿子, 它表明什么?让人回味。

这样积极地内化并及时地用文本中的“亮点”语言, 一头连着工具性, 一头连着人文性, 岂不妙哉!

2.语言补白———倾吐真情。现代接受理论认为, 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 包含着许多“不确定”与“空白”。即文本语言的空白点。这些空白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 恰恰是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布局谋篇的匠心独运。入乎其内, 徜徉其中, 必有“柳暗花明”之豁然开朗。作为教者, 我们就应引领学生遵其路, 识斯真, 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委婉处还它个委婉。从而操想象之舟神游于文本之海, 或喜, 或悲, 或歌, 或舞, 或爱, 或恨, 或恶, 或仇……感受生命, 倾吐真情。如课文《郑成功》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有“海上激战”的片段:“敌人惊恐万状, 敌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 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 只好统统举手投降。”显然, 这里的“惊恐万状”、“乱作一团”就是空白点, 作者并没有作具体的描写。我便以此为突破口,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进行语言补白, 把敌人“惊恐万状”、“乱作一团”的惨相写出来。这样就升华了孩子们的人文感悟, 丰富了他们的语言表达, 让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言实践中得到了交融。

3.“撞击”语言———情感共振。所谓“撞击”语言, 就是抓住文本中能够激起学生强烈共鸣的词句展开想象, 深入体会。撞击点找得准, 最能拨响孩子心灵之弦, 在学生和文本之间就会产生巨大的“磁场”, 从而生发学生和文本之间情、理、意、趣的“高端对话”。

如, 课文《郑成功》中第二节只有两句话:“明朝末年, 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 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这里的“奴役”和“恨透了”就是撞击点, 当然也是个空白点。我便以此为突破口, 及时补充关于侵略者奴役台湾同胞的历史资料, 引导学生就“奴役”和“恨透了”想象说话, “假如你就是当时被荷兰侵略者残酷奴役的台湾同胞, 你会对侵略者怎么说?”这既撞开了孩子们的情感之门, 又强化了语言训练,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这一“撞”之中得到了升华。

(二) 把握语言实践的层次

1.模仿运用文本语言。儿童学习语言的初始步骤是“模仿”。这是一种机械学习的过程, 有时甚至还属于“无意记忆”的范畴。故而, 把学习对象“模式化”是语文学习入门的捷径。在这方面, 传统语文教育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这种机械运用是指直接使用课文中的规范语言, 比如背诵、反复诵读以及简单的复述等, 有时可以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平面“搬运”和“组合”。虽然这种机械运用比较单调, 却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有效手段。不仅在低年级常用, 在中高年级也很必要。

2.灵活运用文本语言。学习语言的第二个环节是“仿中有创”。所谓“仿中有创”, 是一个“尝试———调整———再尝试——再调整”的过程。所以, 语文学习不能走“先明理, 后应用”的途径;恰恰相反, 它只能“先使用, 后明理”或“边使用, 边明理”。学生要通过大量的尝试练习才能“熟能生巧”。总而言之, 语文学习带有“习得学习”的特点, 这是语文教学的一条特殊规律。所谓灵活运用文本语言, 内化是关键。学生书面语言的学习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将外部的书面语言内化为主体内部的语言的过程, 尤其是要把课文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 因为它是构筑语言能力大厦的建筑材料。这里一般体现在课文中尝试换词、换句、换人称甚至更换表达方法、改编文体等, 让学生体会文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之精当, 人文内涵之深邃。这一层次无论对文本语言的“亮点”、“空白点”, 还是“撞击点”均为可行。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 应追求“源于文本, 别于文本”的语言境界。

例如, 《在大海中永生》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开头写道:“1997年3月2日上午, 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 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 然后穿过云层……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让学生试用合适的词去替换“低低地”、“缓缓地”、“安放”等词语。替换的过程是品味语言艺术魅力的过程, 也是感悟人文情怀的过程。经过一番尝试, 他们会发现没有任何一个词可以替代文本中的这几个词。这就是在消化、吸收, 在此后的遣词造句中, 他们就会争一字之奇, 用一词之妙。

3.自由生发个性化语言。自由生发个性化语言是指当学生徜徉于文本情境之中时, 于文本的“敏感”之处自由驰骋, 情思飞扬, 进入“文我合一”的巅峰体验。这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 也是语感形式的最高表现, 这就要求我们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捕捉先机, 化平凡为神奇。这时需要的是激励、赏识、引导, 需要师生双方灵动的想象。特别是要把文本语言的“空白点”和“撞击点”转化为学生释放自我的突破口。下面这一片段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请看窦桂梅《秋天的怀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学片段。

师:作者觉得活得没劲。课文中有一句话, 请同学们大胆想象, 作者又会怎么样呢?

(出示课件:独自坐在屋里, 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啦啦”地飘落, 我……)

生1:我会想起小时候像落叶一样尽情飞舞的情景, 可是现在再也不能像落叶一样飘飘洒洒了呀, 我活着还有什么劲?

生2:独自坐在屋里, 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啦啦”地飘落, 我不禁暗暗流泪, 我的命运就像那落叶一样刷啦啦落地死去。

师:“我”活着还有什么劲儿!原来活蹦乱跳的, 现在突然坐在轮椅上, 发这么大的脾气, 此时的他的确很痛苦 (回顾一下“苦”字) , 要是他是你的朋友, 或者你的哥哥、妹妹, 面对他这副样子, 你会怎么做?

生1:如果我是他的妹妹的话, 我会劝他说, 人人都有苦, 但不要随便发泄这苦, 这会更伤你的身体的。

生2:我会安慰他, 人如果没有了双腿, 不一定会变得懦弱, 还是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

生3:我可以告诉他, 你可以练一项体育技能, 将来参加残疾人奥运会, 说不定能拿大奖呢。

生4:虽然你的腿瘫痪了, 但是世界是美好的, 只要你用心灵去感受。

篇4:“把根留住”

在信息、物质和能源三者成为当今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时,信息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而信息安全理所当然地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控制环节。在网络已成为必需的现在,网络信息安全正是关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的国家信息安全的核心,成为左右国家政治命脉、经济发展、军事强弱和文化复兴的关键因素。

谁控制了网络,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拥有世界。

伊拉克"失踪"

2002年,美国与伊拉克交恶,一个与其后真刀真枪的血腥战斗场面同样震撼人们神经的事件发生在互联网上。2002年,美国政府冻结伊拉克的国家顶级域名.iq域名,解析被终止,伊拉克在互联网世界"消失"。

伊拉克是如何从网上"消失"的?5月17日,在负责中国国家域名CN域名解析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助理主任刘志江向《新民周刊》记者作了一个详细分析,"我们在输入某个域名---例如新浪域名'www.sina.com.cn'时,实际上在'.cn'之后还有一个隐藏的层次,它的代表符号是'.',完整的域名应该是'www.sina.com.cn.',不输入这个'.',系统也会自动加上。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根,根的作用是负责指向各个国家顶级域名或者通用域名。根的作用很关键,因为域名解析是层级的,如果一个用户的服务器发起了一个域名请求---如'www.sina.com.cn',第一步先会到根服务器那里去'问''.cn'在哪儿?根据根服务器的指示再去'问''.cn'服务器知不知道'.com.cn'在哪儿。'.com.cn'的服务器再会告诉'sina.com.cn'在哪儿。这样一级一级往下找,最终完成对域名'www.sina.com.cn'的解析才能登陆新浪的网页。如果将互联网比作一个人,那么各种各样的网站和网络应用好像人的肌肉和皮肤,数据通信线路及硬件设备则是人的骨骼,而域名解析系统就好比人的中枢神经。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出了问题,人就变成了没有知觉的植物人。

"当美国掐断对伊拉克国家顶级域名'.iq'的解析,所有对以'.iq'为域名的访问所需的域名解析全部从根上中断,伊拉克自然就在互联网世界'消失'了。这样伊拉克人上网,就基本上依赖美国管理的COM域名。对此感兴趣的机构,就能跟踪伊拉克人访问这些COM域名网站的信息,通过分析其访问行为、访问者的分布情况、访问量的统计等信息,能得到非常有价值的舆情导向等情报。"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曾经说:中国是一个互联网大国,但不是一个互联网强国。这就意味着中国也必须在信息社会中抢占自己的主导权。

域名解析让互联网命悬一线,中国在这场主动权的争夺中,第一仗便是争夺域名解析和管理的主动权,CNNIC正是这一仗的领军人物。作为中国的域名管理机构,CNNIC为这一仗做了几个大动作:CNNIC成立前,史前英雄们将CN域名服务器从德国搬回中国,这是掌握国家域名主导权的前提;2003年,CNNIC开始探索出思路,以市场手段推广CN域名,拓宽国家域名应用,让中国互联网建立在中国平台上;2006年,CNNIC开通五大顶级节点,实行备灾管理,这是保障网络之根安全的基石。只要网站应用的是CN域名,就算全部国际线路中断,CNNIC也有应急措施保障其解析。

光缆断裂之痛

2006年12月27日,对于众多网民而言是一个灾难性的日子,由于受12月26日20时26分至27日12时台湾南部海域多次强烈地震影响,至少6条国际海底通信光缆断裂,造成国内网民访问国外网站故障。

由于无法正常访问国际网站,一些与国际域名相关的业务也暂时无法受理。其中包括注册、续费、信息修改等国际域名业务都暂停办理。这导致中国的.com域名注册者到期的域名无法正常续费,国内注册者约有9000多个.com域名被非正常删除。大量企业丢失的.com域名已经被海外域名投资人抢注。

这其中的关键原因在于---域名解析被中断。专家解释,中国网民访问.com等境外域名时,大量仍需要绕道国外进行解析,中美海底光缆断裂后,便发生解析通路问题。

事实上,中国海底光缆发生故障已不是第一次:2001年2月9日,中美海底光缆就曾被渔船走锚钩断,造成了通信中断,使大量.com域名无法访问,经抢修于2月22日恢复。这次台湾地震事故的发生更加重了.com域名的不安全因素,引发人们的思考。

在这次事故中,由我国自主管理的.cn域名由于在境内完成解析,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得.cn域名受到了舆论的极大关注,在关注品牌保护和域名价值的同时,人们开始从国家信息安全的角度来看待.cn域名。

胡启恒院士在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出于对互联网信息安全方面的考虑,我提议把负责中国顶级域名.cn注册和运行管理的CNNIC纳入国家应急安全体系。这样的话,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国家就可以把已纳入应急体系的部分用特殊措施保护起来,否则,如果.cn数据库遭到攻击,互联网将不能运行。"

据胡启恒介绍,世界其他国家已经纷纷建立了各自的互联网应急安全体系。在美国,虽然负责.com域名运行管理的VeriSign(威瑞信)公司只是一个商业公司,但也被美国政府纳入了国家应急安全体系。一旦出现问题,美国政府可以立刻采取相应办法进行有效控制。据悉,我国有关部门也在考虑将CNNIC纳入国家应急安全体系,胡启恒希望这一进程能更快推进。

除了应付地震等突发事件外,胡启恒院士表示,重要单位网站的域名不在.cn下注册,将对我国信息安全构成重大隐患。从国家信息安全和经济安全的角度考虑,建议我国的网站,特别是政府、新闻、金融、证券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网站,都注册、使用.cn域名。如果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网站注册了国外管理的域名,那么,我国网民的注册信息,以及对这些网站的访问行为、访问者的分布情况、访问量的统计和分布等关乎国家信息安全和经济活动的敏感信息,都很容易被国外对此感兴趣的机构得到,并进行跟踪分解,这不利于国家信息安全的维护。

有专家分析,二战期间,有人从公开新闻发布的信息当中经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就轻易获得了德国的军力部署等机密军事信息。试想一下,大量使用.com域名的中国用户的网上行为有多少本身就可以说是保密的信息,这些信息都被他国所监控和掌握是多么的可怕。举个例子来说,网民对某个以.com为域名的政府网站进行的访问突然出现异常,他国就可以在监测中获知这一舆情的异动,再将这一发生异常的时间段内政府的所有活动进行整理和分析,做出相应对外政策或行为的部署。如果这样的监测大量发生在政府、金融、军事等领域,那么我们的国家还有什么秘密可言?

值得欣喜的是,随着.cn域名在国内的大力推广,.cn正植入越来越多的人的心中,其注册量增长的规模效应正在显现。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域名总数也得到了显著的增加,其中,.cn域名总数已超过180万,与.com域名旗鼓相当。

根本安全要靠自己

即便我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cn域名用户,但是网络安全还是没有从"根"上解决。

中国人也一直在为此努力着。

2002年6月份,中国互联网协会第一届政策与资源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胡启恒就直陈ICANN的权力脆弱性。她指出:"ICANN并没有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组织。如果美国要把ICANN撤销,另外找一个组织用另一套办法来做,这246个国家和地区对此事没有任何发言权。

2002年10月,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访问中国时,胡启恒也对安南建议,联合国应该考虑在互联网里头发挥作用。

"制约独裁是大多数国家共同的目标。"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总工钱华林说。如果全球互联网根服务器仍由美国独家长期掌控,那全球任何以顶级域名为后缀的网站的网络安全就彻底掌握在美国手中,而登录这些网站的网民信息也有可能受到监控。这样,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所拥有的以顶级域名为后缀的网站均在美国的掌握之中。

各个国家的提议终于引起了美国强烈的反弹,2005年7月1日,美国政府在全球舆论的压力之下明确表示,美国商务部将无限期保留对13台域名根服务器的监控权,并称这一决定是"基于日益增长的互联网安全威胁和全球通信与商务对互联网的依赖"。

"美国硬是不交出管理权限,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抢得过来"。因此,钱华林认为在一旦双方交恶的情况下,后缀名为顶级域名的网站很可能成为首先被攻击的目标,或被利用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他建议中国最重要的精力应该放在怎么保证互联网安全上,这就包括充分建立以.cn为后缀的顶级域名,和在中国建立"域名解析根镜像服务器"。

IPv6的机会

2006年12月14日,中国网通集团与美国威瑞信(VeriSign)公司在北京签署协议,在我国开通"根域名中国镜像服务器"。威瑞信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及通信智能化基础设施服务商,手中掌握有管理全球.com及.net等顶级域名的注册权。这意味着今后中国网民在访问任何以.com和.net为后缀的网站时不必再绕道美国,只需要在本土即可完成访问请求。如此一来,中国网民访问上述网站的速度不仅得到提升,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此次网通设立的镜像是中国的第三个镜像---J根镜像。此前中国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获得F根镜像和I根镜像。

但是,Verisign公司在中国设立J根镜像服务器,并没有给予中方全部管理权限,服务器中的日志文件、程序文件仍然全部由Verisign直接管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专家吴有根介绍说,Verisign可以通过根服务器镜像的访问日志,分析中国网民的访问信息以及各个网站,尤其是重要机构官方网站的访问特征。

吴有根说:"造成这种弊端的根本原因就是当前使用低版本互联网协议IPv4。"

第一代互联网在近10年里取得了迅猛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对IP地址的强大需求。而IPv4所能提供的IP地址数为"2的32次方"个,据相关数据显示预测,IPv4所能提供的IP地址将在2008年前全部用完。

正是IPv4在IP地址数量上的局限性给了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良机,因为IPv6可提供的IP地址为无限数量个。目前IPv6尚未成形,而其继承和取代IPv4已成必然趋势,因此所有国家都积极参与研发,试图成为下一代互联网规则的制定者,进而从根本上保障自己国家的网络安全。

篇5:培训学习心得把根留住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怀仁中心小学

王晓燕

10月12日,在商河一中的多媒体教室,我和其他200多名小学语文教师,一起聆听了山东省济南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林志芳老师的精彩讲座,听着林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述,看着幻灯片上一张张清新的江南山水图片,再加上适时响起的音乐渲染,我们仿佛走进了语文教学的真谛世界。

林老师留着一头的披肩长发,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再加上那似乎来自天籁的甜美嗓音,这位来自齐鲁大地的老师倒有一份江南女子的婉约气质。林老师讲座的题目为《漂泊与返乡——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回望与沉思》,单看讲座的题目,就有一种朦胧的诗意美。果不其然,林老师的讲座从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位语文界老前辈关于语文概念的阐述开始谈起,她的讲座中就弥漫着一股优雅的清香,如一首美妙的小诗,如一曲动听的音乐,又如一幅清新的水墨画。林老师通过都德《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一句名言——“一个亡了国,当了奴隶的民族,只要牢牢记住自己祖国的语言,手中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让我们明白,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怀着敬畏的态度学习自己的母语,更应该将自己的母语发扬光大。

接着,林老师针对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谈了四条建议:

1、语文应该加强文学因素的教学;

2、语文教育实质是一种文化传递的过程;

3、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同;

4、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我们头顶的光环。

对于当今语文界一直争论不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林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是从语言文字训练出发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再一次回到语言文字训练,这不是又一次回到语文教育的原点,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循环往复。而当今的语文课堂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一点,有时候,我们把语文课上成了班会课、思想品德课、科学课、美术鉴赏课,缺乏了语文课应该有的味道。在讲座的过程中,林老师在不知不觉间向我们展示了她深厚的语文功底,对于一些古典的诗词名句信手拈来,对于余秋雨、海德格尔作品中的经典旁征博引,对于王崧舟、窦桂梅、孙双金、于永正、贾志敏等老师的授课特点如数家珍。听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教育在线论坛上薛瑞萍老师(网名看云)的一句名言——“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此时此刻的林老师就是我们眼前活生生的语文。

篇6:把根留住

2013-07-12 22:28 作者:王菲菲 王学涛 胡靖国 周润健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梁恒

转发评论

夏日的山西晋中市榆次区后沟古村比城市多了一份清凉和静谧。在这个被黄土山坡环绕的村庄里,大多数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社火、庙会、祭祀等风俗延续千年。上了年纪的老人坐在千年古槐树下乘凉,耳边传来鸡鸣犬吠之声„„

在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中,像后沟这样的村落众多。它们如同社会的基因一般,记录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信仰。然而,在急剧的社会变迁和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村落却在日渐凋零,建筑坍塌、民俗淡化,只剩下孤独的老人在岁月沧桑中守望着那份古朴与宁静。

古村哀鸣,人走屋塌

“古村哀鸣,我闻其声。巨木将倾,谁还其生?快快救之,我呼谁应!”令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发出如此呼声的是位于山西晋城泽州的洞八岭村。

这是一座房屋上下畅通、户户贯通、院院连通的古村落,具有全民防御特色和完整的排水系统。据全球谢氏联谊总会名誉会长谢小品介绍,洞八岭村是谢氏源头,是周宣王为其元舅申伯(谢姓始祖)分封建造的古谢城“活化石”。

然而,现在的洞八岭村却一片萧条,年轻人都搬了出去,只有寥寥几个孤寡老人还住在村里。由于没有人居住,村里55%的建筑物已然倒塌,坍塌的墙体、椽檐、门匾触目惊心。

同样的遭遇也出现在山西宁武的王化沟村。这个村子有着独特的居住形态,村民把房子建在半山腰的悬崖绝壁上,整个村子面向峡谷,房前只有一条走廊,仿佛“天上人家”,因此有着中国“悬空村”之称。

但近半个世纪以来,王化沟村经历了明显的“瘦身”。常住人口最多的时候能达到140多人,但目前村里只有20多人。“三个儿子都出去打工在外结了婚,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家待上几天。再过几年,村里的老人过世了,就没人了。”63岁的村民王虎生伤感地说。

“随着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和现代人居需求发生冲突,村落的原始性、文化性正在逐步瓦解,濒临消亡。”山西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教授霍耀中说,传统村落的消失或破坏,毁掉的不仅仅是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丰富传统民俗:从宗族谱系到祭祀礼仪,从婚丧嫁娶到饮食服饰,从乡规民约到节庆民俗,不一而足。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被誉为中华民族的DNA。“自2000年至2010年,我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多万个自然村,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多年来,冯骥才一直为传统村落的保护而奔走呼吁。他介绍,目前全国依旧保存与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规划、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还剩下两三千座,而在2005年这个数字是约5000个。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玉坤表示,当前古村落的保护很困难,因为它不是文物,而是依然活着的古老社区,如今它正在发生飞速的量减质变。正因如此,也有学者感叹,保护一个古村落比保护故宫还难。

另一种担忧:商业利用与保护如何平衡

事实上,传统村落的巨大价值正日渐被人们知晓和重视。许多地方也在探索多种保护模式,但与商用旅游等挂钩似乎成为一种普遍性选择。

山西省晋城市皇城村位于太行、王屋两山之间的沁河岸畔,是清代名相陈廷敬故里。走上这里的标志性建筑——百尺山河楼,眼下一边是明清时期留下的鳞次栉比、别具特色的古建筑群,另一边则是崭新的别墅式小洋楼。

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皇城相府以这里的古建筑群为载体,较完整地保留了原貌。原来居住在村里的村民则被迁出,在附近建了新村。据介绍,皇城相府属于对传统村落博物馆式的展示,很多村民都可以回古村工作,对皇城相府的记忆和感情得以保留,与村落的关系也不会断绝。

然而,没有人居住的古村落还有“魂”吗?

后沟古村在2005年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古村落调查保护示范基地之后,也开始了它的商业利用之路。山西一家民营企业持60%多的股份,榆次区政府和后沟古村分别持股20%多和10%多。要想进入这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村子,首先要买40元的门票。村子很整洁,没有其他农村随处可见的垃圾和牲畜粪便。为了增添村子的古风,这里新建了豆腐坊、酒坊、香油坊和老醋坊等古作坊。

虽然这里大部分村民仍以种地为生,但也有人经营起了农家乐。“一年能挣两万多,比种地强多了。不少在外面打工的人也纷纷回来了。”一位村民告诉半月谈记者。为了吸引游客,后沟古村打算继续增设新的景点。“如果不搞旅游开发,没有钱,怎么保护?”村支书张春贵说。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更多新建景点是否会破坏村子的古风古貌?

“商业利用可以改善村民生活,吸引外出打工村民回流,商业资金也可对古村落建筑进行维护。”霍耀中说,“然而,这只是一种短暂的模式,只是保护了‘壳’,却没有了‘核’。商业利用只是将古村落当成一种产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对古村落的文化进行保护。”

更何况,有的传统村落过度开发,变成开发商的“摇钱树”。只重视外表,忽视内涵,随意新建、翻建古建筑,各类现代建筑与乡土环境、历史风貌极不和谐。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一些古村街道两边开满商铺,吆喝声此起彼伏,古朴宁静已然不再。

“适当开发有必要,但要有度。”冯骥才认为,现在的古村落开发已成套路,首先是找有资本的开发商,然后不经过专家论证也不向当地百姓公示,完全按照商业营利的需要制订方案,把古迹当景点,把遗产当卖点,把无法当景点和卖点的文化遗产甩到一边,最后是“腾笼换鸟”,迁走甚至迁空原住户,使古村落失去活的记忆和生命。“套路化的开发带来的必然是粗鄙化的旅游,同时使古村落的文化遭到了彻底的破坏。”

留住民族之根,融入新乡村文明

“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农村,文化的多样性也在农村,民族之根深深地扎在农村。”冯骥才说,“无论从它的规模、内涵还是价值来讲,中国古村落都是一个最大的文化遗产”。无疑,传统村落真实地反映了农业文明时代的乡村经济和极富人情味的社会生活,对于历史的传承,比文字记载更准确、真实。然而,它又是极其脆弱和不可再生的。

半月谈记者调查了解到,政府财政投入的不足,是困扰传统村落保护的症结所在。要解决这一难题,除了国家要下拨传统村落抢救保护的专项资金外,还要提高地方政府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规定地方各级财政对古村落保护投入资金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最低比例。

冯骥才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需要全民的自知、自觉、自省外,第一保护人就是政府。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关键是看领导者的文化意识,政府既可以成为文化遗产最大的保护者,也可以成为最大的破坏者。因此,政府官员在城镇化过程中不能对文化失职,更不能失语,要有文化责任和眼光。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一些村落消亡不可避免,但那些具有价值的村落一定要保护和保留。“城镇化不能摊大饼,不能盲目发展,更不能裹挟新农村建设,而要与之相得益彰,和谐发展。”张玉坤认为,只有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实现双赢,也才有利于古村落的保护。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乔晓光认为,传统村落保护不能只有口号,要有“户口本”,要对古村落的家底进行彻底的普查,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第一批共646个传统村落保护名单,今年年内也将颁布第二批约1000个传统村落保护名单。

冯骥才认为,普查完后,要确定古村落的发展规划,同时要避免类似城市的“规划性破坏”。要考虑村落的历史形象、文化形态和独特性,融入农村的建设中去。当然,还要建设新的乡村文化生活,包括构筑现代的文化设施、开发旅游等等,要统一考虑,相互协调、不要对立,更不能“除旧更新”。“古村落保护,应该是一个村一个方法,绝对不能搞一刀切。”

“村落必须首先是人居住的环境,作为聚落中的人也需要现代化生活和现代文明。”霍耀中说,古村落的保护不仅是古建筑的保护,更有其蕴含的乡土文化的传承以及与现代文明融合演变,要在保护中重构新乡村文明。“其实传统村落保护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套。我们应该采取‘有机修复’的理念,既让村民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福祉,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又要保护好古村落建筑和文化景观。”(记者 王菲菲 王学涛 胡靖国 周润健)

篇7:把根守住的美文

3月4号清晨,我们一行12人去滨州听魏书生老师的报告。

久闻这位教育大家其名,也曾拜读过他的几部专著。一度默默的崇拜他。同时,他还是我们邢校长非常欣赏的教育家之一。平时言谈中,时常把魏老师的的思想言论渗透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之中。因此,对这次学习我们都充满期待。

九点,会议正式开始,当瘦削、精干的魏老师一路小跑上台,我竟不敢猜测他的年龄。先是一个深鞠躬,然后面带微笑,如叙家常般,款款道来。他先从《大学》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开篇,他反复强调,守住根本,不折腾。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都要遵循这样的规律。对于这句话,词典上这样解释“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直到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很多事情都要遵循规律办事才能办好。遵循规律,更要守住根本。

报告中,魏老师再三强调守住传统的经典。脚踏实地、点点滴滴,做好该做好的事。坚守自己的优点。特别是他非常诚恳请求老师们一定要找一张纸,罗列出自己的二十条优点,夹到日记本的扉页。时常拿出来看看。听到这里,我随即盘点自己的优点“善良、乐观、敬业……”到第五条时,我竟然有些汗颜,原来自己的优点少之又少。魏老师这个举措旨在培植大家自信,豁达、幸福的人生态度。当一个人每天带着这种正能量面对生活和工作的时候,他的幸福指数会很高。同时,他还建议大家,每上完一堂课,都要写一句话,给自己的课找优点。哪怕是一堂失败的课,也要找出其中一个细节的亮点。从“骨头里面挑出鸡蛋。”我在想,假如每节课都能认真反思,这些优点是在不足中过滤、挑选出来的。对比之中,沉淀下来的不仅仅是找出优点之时的喜悦吧?

魏老师强调大家找出优点更要守住优点。个人偏私的认为,守住优点,是否就是守住了根本呢?魏老师讲和他学生守住了“每天一条格言、每天坚持课外阅读、每天坚持写日记、每天做100个俯卧撑……”以及他个人坚持写日记,当我听到他写了“69”个日记本时,内心是非常震撼的。那摞厚厚的日记本,拔高的不只是纸张的厚度,更是一个专家智慧的积累和储存吧。

魏老师对待工作常说的`就是像“玩”一样,轻松自然,乐在其中。在讲他和学生的故事时那幸福的笑脸、自豪的表情深深感染了我。班级管理理念“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在每届学生心中都能落地生根。班级成立的“法庭、银行、公安局……”每一个案例都是一个成功的、感人的故事。尤其是对待待优生,那种不抛弃、不放弃,努力挖掘闪光点的精神给我带来启示。让他掌握能力范围的知识,也就是达到能够企及的高度。当学生犯错时,不写检讨写说明书,自习课随意说话,要写接力说明书等,这些智慧的做法,是否能运用到我的班级管理中来呢?很值得反思和借鉴。

篇8:把根留住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多媒体资源的大量使用, 淡化了学科本位指导思想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 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文化视野, 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 培养学生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1]。注重学科综合是新课程十大理念之一, 但并不意味着在某一学科教学中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等同性。由于多媒体的海量信息, 使学科综合变得更加容易起来, 而过分强调学科综合就使音乐课教学走了味, 上课注重生动活泼, 注重图文并茂, 而常常忽略了音乐学习的内容, 把音乐课变成了语文课、历史课、地理课等等, 淡化了学科本位指导思想。

比如:在教学非洲音乐的时候, 下载了大量非洲风土人情介绍, 播放了很多非洲沙漠和热带草原风光;在教学《长江之歌》时, 介绍了长江的地理、历史、文化, 不仅包含了有关长江之歌的视听资料, 还从网上下载长江源头及各流域的图片、毛泽东畅游长江的照片及诗歌, 搜集有关长江的字画插入课件;播放了相关的历史资料, 长江古代故事及“长江”名字的由来;从《话说长江》的记录片截取了有关长江流域的一段录像。在这些丰富的资源一一展示过后, 音乐反而成了点缀。在欣赏《黄河大合唱》的时候, 利用多媒体放映大量抗战题材的影片, 过多地讲述了抗日战争的历史, 也许观看影片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 但到了欣赏音乐的时候, 已经快要下课了, 只能匆匆地听一遍, 我们教学的重点内容———音乐, 并没有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 强调了视觉联想却忽视了学生的听觉联想。这样的一节课下来, 学生的头脑里装的更多的是地理和历史, 如果再利用多媒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大谈今天幸福生活是如何来之不易, 甚至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或写一篇感想, 这就更偏离了音乐教学的方向, 德育教育只能点到为止, 这不是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 任何一门学科的拓展探究都应建立在本学科基础之上。教师上课首先会想到如何准备课件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不能忘记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为了激发音乐学习的兴趣, 很多情况下我们激发的不是对音乐的兴趣, 课堂上进行了很多比较花哨的活动, 可实际上激发的只是此时此刻的兴趣, 并不能够长远地延伸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音乐的兴趣就是要通过熟悉音乐才能产生, 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让学生熟悉音乐, 又谈何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呢?[2]乐者乐也, 音乐课堂岂能无乐或少乐?

2. 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 不利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技术的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淹没了教师的课堂, 甚至淹没了新课改。很多教师认为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就是一堂出色的音乐课, 甚至许多地方把是否运用多媒体作为优质课评选的重要指标。然而, 多媒体的作用毕竟只是用来辅助音乐教学, 如果盲目依赖于多媒体, 不论什么类型、内容的课, 不管有无必要都要制作多媒体课件, 这到底是音乐课还是信息技术课?教师运用语言可以达到的效果, 却设计成多媒体文字;教师能够现场进行的范唱却要录制后在计算机中播放;课本上原本清晰的谱例却要扫描成图片插入课件, 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新时代的潮流。

我们应从多媒体刚一进入教学的新奇、赞叹、兴奋中醒悟过来, 不能再为课件设计的字体动感、图片丰富、影音链接令人眼花缭乱而沾沾自喜。这种过度依赖和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 其效果很容易从现代教学积极走向消极的一面。如果一节音乐课, 教师既不范唱也不弹琴伴奏, 只是操作多媒体课件, 从歌曲的演唱、伴奏到舞蹈的欣赏包括老师的提问, 甚至对学生的夸赞都被计算机掌声代替了, 音乐教师还能做些什么?按照这样的教学设计, 教师可以一句话也不需要说就能上完一节课, 因为计算机会说话, 这将不利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演示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 将学生的思路引到计算机既定的流程上, 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课前准备好的课件之中, 学生只能被动而机械地接受事先设置好的一幅幅画面, 成了多媒体的奴隶。何谈以人为本?音乐是一种语言, 对这种语言的审美必须有人性化的情感纽带联结, 多媒体割裂了音乐课堂中所特有的情感纽带, 人机关系取代了师生间和谐的人性关系, 计算机播放的掌声对学生的夸赞偶尔为之尚觉新鲜, 反复使用只会让人觉得别扭虚伪, 那种制作花哨、只图表面热闹的课件, 忽视了对音乐内涵和学生本体的双重关注, 不仅不能起到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效果, 反而分散了学生对音乐本身的注意力, 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也就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可采取的对策

1.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 要坚持学科本位, 不可喧宾夺主

多媒体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过程, 使教学过程立体化。相对过去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 教学活动层次感更清晰、容量更大、环节更紧凑, 教学内容更多元化。如若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合理使用多媒体, 无可厚非。既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 就不能忘了多媒体“辅助”的身份, 如将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做成动画, 甚至课堂提问都做成字幕配在画面上, 也不管是否科学、合理、实效, 牵强附会地使用, 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有时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影响了学生正常思维。在看似热闹、现代化的背后, 忽略了音乐的本体, 已经没有了音乐性, 多媒体已由“和”越位成了“皇上”, 喧宾夺主, 虚化了音乐教学。这样的音乐教学, 任何学科的老师都可以上, 无非用用计算机而已, 何来学科整合, 也就失去了整合的真实意义。

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 利用多媒体更多播放的应是音乐或合唱的录像, 抗战影视只能少许以辅助联想;在教学《广陵散》时, 古琴的演奏技巧以及有关古代的琴棋书画文化, 教师用语言提到就行, 没有必要做成课件。音乐学科与多媒体之间, 在整合时定位的好, 则是一堂以音乐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整合课, 音乐还是本位。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 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情感, 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陶醉, 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 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要始终体现音乐性为主线, 多媒体只是为音乐教学服务的工具, 坚持学科本位不能忘。

2.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要有机整合, 促成师生共同体验

在现代教学中, 多媒体使用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 但是也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教师该范唱还要范唱, 该范奏还要范奏, 该出手时就出手。多媒体静止的文字不能与教师的那些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的话语相媲美。教师优美动听的歌声、轻盈的舞姿有时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拉近师生的感情。比如:在讲钢琴音乐时, 教师如能把肖邦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或李斯特的《爱之梦》演奏一遍, 哪怕不是那么完美, 但教师的艺术才能和人格魅力更能激发学生对钢琴音乐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我爱你中国》时高歌一曲, 在教学《新疆之春》时翩翩起舞, 都会比使用多媒体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实践证明, 使用多媒体时要注重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不然教师只是计算机的操作员而已, 也体现不出音乐教师的专业性。长此以往, 学生的音准能力、音乐听觉能力、音乐表现力等势必受到影响, 教师的专业基本功也会荒废。美国中小学教室里基本上都安装了互联网, 需要计算机辅助的相关文化教师会布置学生在课下随时查询,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主要还是师生间的直接交流。在引导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中, 传统教学手段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注意围绕学生这一主体, 充分注重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整合。

3.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有选择地使用多媒体

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目标, 如音乐表现、音乐创造这两大内容, 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和创作才能, 在教学中他们的演奏、演唱、即兴创造, 以及探索音响与音乐等活动, 需要的是在教师引导下来完成他们自己的音乐活动实践, 这是没有办法用多媒体代替的,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少用或不用多媒体;对于识谱教学与音乐相关文化的教学,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事前做好的多媒体课件来节约上课板书的时间, 这是值得提倡的。对于音乐欣赏教学, 它要靠听者的自由想象完成, 教师通常会先对乐曲所要表达的内容或情感加以解释, 然后再播放给学生聆听,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通常会配以画面或动画, 比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 对江楼钟鼓、月上东山等每一个片段都配上一幅画, 在欣赏《梁祝》时, 对同窗共读、十八相送等每一段故事都配以动画, 若经常使用这样的方法来阐释音乐, 不经意地把老师的理解强加在学生的身上, 就限制了他们的音乐想象力。

笔者在教学中通常在初听音乐时让学生展开自由联想, 复听时再配以画面或动画, 并声明这只是我个人或大众的理解, 只是欣赏此段音乐的一般标准, 对于音乐的解释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 学生的理解对于他 (她) 本身来说也许是正确的, 因为音乐的语言是不固定的, 对音乐的理解会随着人的知识结构、阅历等的变迁而有所不同。这样做既保持了音乐审美的共性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灵活运用多媒体,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控制好音乐外延的时间与取舍, 不能千篇一律, 视听材料齐上阵, 而收效甚微。

音乐课程改革的过程也是扬弃的过程, 盲目使用多媒体, 丢弃传统、脱离实际、一味追求时髦、前卫的做法是形式主义的表现, 是对新课程理念的曲解。我们教师应时时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 使音乐课堂既有活泼新颖的形式, 又有深刻厚实的内涵, 不能因为运用了多媒体而剥夺了音乐这个本体性内容, 使听觉让位于视觉。要脱去那层好看却不中用的华丽外衣。多媒体辅助教学是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只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和手段, 才能使学生有效地参与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 才能符合当前教育新潮流, 才能让音乐教育之花更加娇艳地开放。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03.

上一篇:大楼下一篇:和兴科协2010年总结及2011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