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有效沟通

2024-05-21

幼儿教师有效沟通(通用9篇)

篇1:幼儿教师有效沟通

幼儿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

关键字:幼儿教师 家长 沟通 策略

决定沟通的因素包括沟通的主体、沟通的内容和沟通的地点。因此,沟通的策略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选择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以及因地而异的方式,才能进行有效沟通。

一、因人而异的沟通策略

1.根据家长性别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沟通策略。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女性家长比男性家长更多地会主动和教师交流,而且也会耐心听取教师的意见。而男性家长则很少主动和教师交流,这其中的原因部分是因为教师也是女性。因此,女性家长与教师之间更容易沟通,也最易成为幼儿园工作强有力的支持者。对于男性家长,他们更多的是当孩子出现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时希望从教师那里获得方法或帮助。因此教师可以用简洁的语言给予反馈,或者直接告诉他们明确的建议和可行性的方法。

2.根据家长年龄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沟通策略。

在调查和观察中,我们发现年纪大的家长,特别是隔代家长,更关注幼儿的身体、饮食等生活方面的情况,对孩子过于娇惯,而很少关注幼儿其他方面的表现。年轻的家长,也就是父母,他们更关注孩子的在园表现。所以,对于年纪大的家长,教师不仅要反映孩子在园的生活情况,还要用浅显的语言宣传幼儿全面发展的观念,同时,要注意保持诚恳、尊重、亲切的态度.先做晚辈后做教师。对于年轻的家长,教师要尽量争取他们对于教育工作的支持.因为现在的家长看到激烈的社会竞争,会更理性地重视幼儿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沟通时,可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手段进行联系,听取他们的建议。

3.根据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选择不同的沟通策略。

在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发现每一位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期望值是不一样的,有的要求很高,有的则“很低”,甚至不对幼儿提任何要求。因此,针对期望过高型家长,教师要从客观、全面和发展的角度反映孩子,否则就会伤及家长的自尊心,使家长对孩子产生过激情绪。在措辞方面,教师要注意委婉,运用先扬后抑的方法,让家长便于接受。针对期望值低的家长,像溺爱骄纵型、放任武断型的家长,教师可以提出严格的教育要求,阐述如此发展下去的不良后果,以引起家 长的注意。

4.根据家长的受教育程度,选择不同的沟通策略。

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对于孩子的教育观念也不同。现在很多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关注较高,在观察中发现,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长教育观念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他们认为以后竞争太激烈,所以,要对孩子从各个方面进行完美打造;另一个是对于孩子过于“尊重”,认为幼儿要发扬个性和自由,结果导致孩子不能融入集体生活。事实上,这样的家长缺乏的是一个参照系数,即孩子的发展水平在群体里所处的位臵。因此,与这些家长沟通时,教师要引导家长了解客观的评价观和适当的教育理念,可以从整个年龄段的发展水平来谈孩子的发展。对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他们往往不太重视幼儿教育,所以教师要一边和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一边尝试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在选择需要配合的工作时,也要量力而行,并做好简单的解释工作。

5.根据孩子的个人状况,选择不同的沟通策略。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其中包括孩子的年龄、性别、性格、身体状况、发展水平等等。孩子的个人状况不同,家长的关注点也不同,沟通的侧重点和方式也不同。因此,教师平时要善于对他们进行认真观察,观察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同时,也能观察出每个孩子身上显现出的家教风格。因此,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自己对孩子的看法。

二、因事而异的沟通策略

1.以交流孩子情况为主的沟通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沟通,教师最好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其次,要借助具体事件反映孩子的表现。这样会让家长更容易理解孩子的状况,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关注。笼统地“很好,很聪明”,会让家长感觉到教师在应付自己,认为孩子是被忽视的。在反映孩子在园的一些缺点时,教师更要注意措辞,避免用一些过激的词语伤害到家长的自尊,所以,教师要多使用就事论事的评价方式以及发展性的评价。

2.以反映孩子问题为主的沟通策略。

教师切忌用“告状”口吻,要注意维护家长的自尊,不当着其他家长和孩子的面反映孩子缺点,同时遵循“一表扬二建议三希望”的原则。比如“这个孩子在幼儿园里很喜欢参与各种活动,这是值得表扬的,如果多学习一些与人合作的方法,就更好了。相信我们好好帮助他,他会变得合作能力更强,更加优秀”。3.以布臵配合工作为主的沟通策略。

教师要明确交待任务,语言要言简意赅,任务要具体,因为:第一,家长对于幼儿园的工作不十分了解,第二,每次教师与家长见面的时间有限。同时,要尽量让家长理解工作的目的,使家长心里清楚,以便更好地做好配合工作。

4.孩子在幼儿园出现事故时的沟通策略。

幼儿在幼儿园可能会出现各种状况,最严重的就是事故。这种情况下,教师除了判断准确、送医及时、处理规范外,还要安抚好家长。首先,教师要勇于承认工作中的过失或者诚心向家长表示歉意,赢得家长的理解。其次,教师要详细向家长反映事故情况,让家长清晰事实真相,可以降低家长因迷惑而带来的焦虑、担忧和不安全感。最后,和家长一起协商做好孩子恢复工作,包括以后对孩子伤口的观察、孩子活动时的特殊照顾等等,以此获得家长的谅解。

5.家长因误解情绪过激时的沟通策略。

在幼儿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让家长产生误解,使得家长情绪过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急于辩解,耐心等家长说完,然后再一一向家长解释,尽量避免与家长抬杠。教师不分场合与家长争执,只会让家长认为教师对自己的孩子或者对自己有偏见,或者认为教师是不负责任的,这样更不易于沟通。教师要从家长疼爱孩子的角度理解家长的心理,并从关爱孩子的角度谈论问题,更易于家长接受。教师可以通过说“你说得很有道理。不过……”“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你看这样如何”等这样先认可再建议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于蛮横不讲理的家长,教师要不卑不亢,理性地将事情解释清楚。

三、因地而异的沟通策略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一定要考虑到地点。有些一般性的沟通,教师可以在家长接送时用简短的语言在教室内与家长沟通。但是,遇到反映幼儿某方面的“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地点,避开其他家长和孩子。人际沟通学中提到沟通主体会因沟通的地点而发生情绪、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影响沟通的效果,同时,选择地点也是对家长的一种尊重,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篇2:幼儿教师有效沟通

语言是心灵的窗户,是一个人综合修养的反映。从你的谈话中应该表现出:语气的婉和,语态的真诚,语调的亲切,语势的平稳,使家长一听就明,能从你的谈话中受到启发。批评的话语也要婉转,并体现出你的专业性。例如“小朋友,他的表现欲特强,时时、事事、处处都想在小朋友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树立自己的威信,可因为他年龄小,把握不好方法,常常误认为欺负小朋友就是树立自己的威信。所以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给予他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讨论:你们班上两个孩子打架,A孩子把B孩子打伤了,由于伤势比较严重,现在需要你要和A孩子的家长沟通一下,你会怎么说?

幼儿教师与家长有效的沟通方法2.把握好沟通的时序

在交流中,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巧妙使用语言。首先,要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其次,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待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如家长得知孩子在学校“闯祸”了,往往会忐忑不安的等待教师的批评,这时如果教师先不渲染孩子的“错误”,而是谈一些其他的话题,家长就会减少心理顾虑。通常情况下,家长会忍不住代替孩子向老师道歉,此时教师则应与家长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同一件事,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描述它,为了使人们乐意接受,我们就尽可能从人们的心理易于接受的那个角度去叙述,尽量避免那个容易引起人们反感的角度,尽量不说别人忌讳的话语。如果家长情绪过于激动,这不是交流的最好时机,我们不要急着给家长更多的意见;等待时机成熟后(建立一定的情基础后)在做进一步的交流,家长会更乐于接受。

讨论:有个孩子非常聪明,是家里的重心,妈妈也积极给他各方面知识,但这个孩子干什么都要大人陪着、监督着,没有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的习惯,而妈妈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是一味地强调知识性的给予。针对这个问题,你会如何给她建议?

幼儿教师与家长有效的沟通方法3.多给家长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不足。我们常常与家长沟通时,都希望家长能配合教师,帮助孩子改正不足。但我们知道,家长的素质有高有低,都能自觉达到我们的愿景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在听家长处理的意见时,对于家长不符合教育要求的行为、观点,能针对孩子的问题,多向家长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如:“你看,这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尝试这样做„„”、“我们试试这种方式?”等。

幼儿教师与家长有效的沟通方法4.根据不同的家长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不确切的语言可能会成为沟通中的障碍,因此教师应该注意措辞并组织信息,以使信息清楚明确表达,易于家长理解。不仅要简化语言,还要考虑到信息所指向的听众,以使所有的语言适合于听者。在工作中,不少教师都认为与幼儿的爷爷奶奶沟通比较困难,他们不能理解自己的意思。这是因为幼儿的爷爷奶奶与教师在年龄、经验、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而且双方语言表达方式也有不同,因此面对这样的听众,教师要尽可能简化语言,并适时改变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以对方能理解的方式表达意思,这样才能使双方的沟通障碍尽可能减少。

幼儿教师与家长有效的沟通方法5. 要重视非言语提示的重要作用。

不管教师还是家长,在沟通过程中都应注意自己的行动,确保它们的语言相匹配并起到强化作用。因为,当教师的语言和行动所传递的信息意义不一致时,人们往往宁可凭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看到的,而不愿信服你口中所说的。因此,沟通者应十分注意自己的非言语提示,保证他们也同样传达了自己所期盼的信息。作为教师,因为面对的沟通对象是家长,每个家长都很关注自己的孩子,也很关注教师对自己孩子的态度,可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左右着家长的视线,所以教师对自己的行动只要有半点疏忽大意,都会引起敏感家长的误解。

幼儿教师与家长有效的沟通方法6.多给予赞赏和鼓励

篇3:与幼儿有效沟通

幼儿刚踏入幼儿园时, 面对许多陌生小朋友时, 凭着直觉和第一印象做出反应, 发出喜爱或戒备其他小朋友的信号, 几乎无需经过大脑的思考。如果我们想了解如何帮助幼儿拥有安全和自信的感觉, 就需我们有意识地关注非语言的有效沟通所需的基础要素。

1. 温和的语气

语气语调比单纯地用词更有影响力, 幼儿可能不会专心地听我们在说什么, 但是会不由自主地记下老师的表达方式。如有的幼儿会爬到椅子上、桌子上, 但老师说爬高很危险, 小朋友就会记住了:爬高很危险, 甚至回到家也跟爸爸妈妈说爬高很危险。温和语气自然是安全的信号, 让幼儿的警报系统得到放松, 同时也能跟幼儿快速亲近起来, 更能促成幼儿有效沟通。

2. 共同关注

共同关注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双向进程, 需要教师提前建立个人关系。教师的亲和力让幼儿愿意分享自己的体验。老师会把幼儿的注意力引向有趣的事物, 而后幼儿也想分享引起他兴趣的东西, 这种分享是学习的开始, 培养了幼儿好奇心。

3. 鼓励与赞美

鼓励与赞美可让白痴变成天才, 批评与责备可让天才变成白痴。有历练的教师才能明白幼儿能够做什么, 知道如何鼓励孩子, 才能有最佳的沟通交流的效果。小朋友做对了需要鼓励, 当小朋友做错了事, 不要急于批评与责备。如有的幼儿抢夺同一个玩具的, 抢不到玩具, 就对其他小朋友推、踢、抓等。教师应当告诉小朋友这是不对的, 应当先让别的小朋友玩, 这样才是好孩子、懂礼貌的小朋友。当孩子知道你理解他时, 会一步步地给予他支持的时候, 鼓励会发挥更有效的沟通作用。

二、探讨引导和推动幼儿有效沟通

提高自己的意识, 确定什么样的沟通交流方式对幼儿起到有效作用, 在幼儿园里观察身边所敬佩的教师, 向她们请教学习, 然后结合自己班上的幼儿的实际情况, 学以致用。

1. 欣赏式关注和沟通技巧

鼓励幼儿成为自信的沟通者, 幼儿主动交流的次数与教师的教育紧密相连。在幼儿得到快速回应的时候, 他们就会不断地渴望交流。相对来说, 早期培养幼儿的沟通交流技巧非常重要, 对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2. 发展交流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技能, 能让我们做很多了不起的事情;语言让孩子们能够分享自己的思想和想法;让孩子们所见、所闻、所触、所尝的一切事物都用词语来进行分享, 提升幼儿对自我的认识, 帮助孩子们了解自己是谁。在幼儿园期间, 语言技能需要教师帮助、关注、培养。词汇量不断快速增长, 语法运用的能力不断提高, 幼儿有效运用语言的经验越多, 所掌握的语言技能也就越多, 使幼儿走上健康快乐的学习轨道。

3. 良好的沟通交流

如果教师自己天生是一个安静的人, 并不意味着自己本身无法照顾到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这些人还是会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与每个幼儿的交流, 而孩子们也会用和你自己一样温和的方式加以回应。如果是个爱热闹的人, 那自己可能需要在语言语调方面收敛一些, 但自身热情度都会感染每个孩子, 并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4. 注意倾听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卡尔·威特说:在教育过程中, 应积累一些与孩子进行沟通的经验, 其中之一就是“倾听艺术”。幼儿需要聆听和理解。与幼儿能够进行有效沟通, 并能注意去倾听, 这足以让幼儿参与到正式的教学活动中去。注意力和倾听技巧这两者会持续不断地发展成熟。幼儿的注意力也就更有容易在教师正在做的事情和教师正在说的内容之间相互切换。

篇4:浅谈沟通技巧课程之教师有效沟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沟通 技巧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地参加到活动来,学生在课堂上是与教师平等,互动的,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组织者,参与者。这要求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教师更具有专业技能,教师角色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获取知识的益友,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技能。这几年来,我一直承担沟通技巧这门课程,正是这门课程的特点,我非常注重跟这些90后学生的沟通,改变了以往的一些错误观点,比如认为老师应该与学生保持距离,老师的观点不容学生反对等等。后来我在课堂实践过程发现,只有懂得如何去与学生沟通,懂得如何去满足学生的需求,并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满足教师的需要,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产生興趣。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我一直受益匪浅

相信对任课老师的认可也会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学生往往是先喜欢教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他们很注重对教师的整体感觉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然后再决定对教师的教育是“接受”还是“不接受”。正如我们学院提倡的如何上好第一堂课,我从第一堂课上通过对自己的自我介绍上尽量地让学生了解我的一些基本信息,从而让学生多方位地认识我,让我与学生沟通的公开区能尽量扩大,从而让我们之间的陌生感转变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尽量地注意语言的亲和力,由于自己和学生的年龄相差不是很大,平时树立大姐姐的形象,这样做更能使学生与自己亲近。此外,我对自己有一个要求就是能在经过一段时间与学生的互动后,能基本上记住整个班学生的姓名,有时候班级多,在这方面还是做得不够好。总之,希望在我的课堂上学生愿意与老师沟通,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们的沟通技能。

二、注重在课堂活动中与学生沟通的技巧

面对这些90后的这些学生的共性,在与学生沟通中尽量做到有张有弛。主要在课堂沟通中注重“怎么说,怎么听,怎么问”。在“怎么说”方面,我个人觉得富有幽默感已成为老师不可缺少的必备素质之一。因为整个课堂教学是紧张而富有压力的,学生要保持几十分种的注意力听讲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多用一些具有幽默的语句、肢体语言,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点我从一些企业培训师和杭州校区培训老师的上课氛围中深有体会。在培训课中,培训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学员们十分专注课程的内容。此外,幽默也同样能达到批评学生的目的。记得有一次在讲沟通中反馈的这个概念的时,看到有个别学生在玩手机和私下聊天,趁机让这些学生回答上课做小动作这是不是一种反馈,反馈了什么信息呢,其实学生也心知肚明,但是学生也易于接受这种“软”批评。在教育过程中,老师的说与听是同等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聆听有时比说更重要。在我的沟通技巧课程中,我注重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辩论,尤其是要倾听学生的发言。在课堂活动时,整个班级是以团队为单位的,在布置团队活动后,学生们纷纷代表各自团队的观点发言,这时倾听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善于倾听,才能敏锐地捕捉学生间的思维碰撞,才能在最后通过点评这一反馈中抓住每个团队的亮点,从而将教师这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积极旁观者,有效的组织者。只有教师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说话,并作出积极的反映和肯定,才能领悟到学生生命的存在。只有通过倾听,教师才能认真分析学生的欲望、需求、情感、思想。最后我想讲讲怎么提问,提问这一环节是在课堂互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曾经有学生跟我说过,黄老师我最害怕上你的课,因为你的课堂上老是会有很多问题,弄得我很紧张。我就问学生,你是不是觉得老师只要在课堂上提提问题,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感觉很轻松,那你觉得问和答哪个更容易,学生说当然是问容易啊,我就和学生分析了其实问比回答还要难,答的话,只要根据自己的个人经历去回答的话,这相对来容易,但是提问的话,老师在问你们之前也是要做过功课的,比如要根据你们的实际情况,提问一些对学生来说难度相当的问题,适合学生回答的问题,还有是选择什么类型提问呢,是开放式问题呢还是封闭式问题呢等等。学生后来开了句玩笑,看来老师提问比我们回答还累啊。总之,我觉得自己如果不能在课堂上与学生有效地沟通,更不能够说服学生学好沟通这门课程。此外,教师还应该是有人情味的人,沟通需要理解,理解离不开沟通,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与学生交往和沟通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与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和颜悦色地面对学生,学生自然就会以相应的姿态回敬教师与同伴。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学生情绪变化的关键时刻,善于控制学生的情绪,把握沟通程序与进度,这样与学生的交往与沟通才能共鸣。

三、注重沟通技巧课程的课堂设计,从而使师生有效互动

由于这门课程本身的优势,在课程设计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分组讨论法,示范教学法,视频欣赏法,沟通游戏训练法,其中,特别要强调的是情景模拟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尽量注意选择“现实性,生活性,趣味性”。因为沟通技巧是需要不断在实践运用中才能提高。还有沟通游戏法,可以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同时提高团队沟通能力,但在游戏的选择方面要符合游戏的可操作性,比如道具,场地等,以及通过游戏是否能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对沟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团队沟通能力的培训,视频片段欣赏法通过视觉信息,听觉信息,感觉信息全方位地激发学生兴趣。因为恰当地给学生通过视频片段的赏析,并引出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对视频片段中沟通技巧的运用加以点评,课堂气氛十分不错。当然要把握一定的度,视频时间的度,视频内容是否和理论知识匹配等等。此外,平时我会特别关注一些时事新闻,社会话题和娱乐热点等,然后作为案例,融入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解,这或许得益于这门课程的优势,因为沟通无处不在。此外,经常推荐一些经典的影片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去学习,引导他们看电影不光为了娱乐,还可以看电影学习沟通。平时我自己在看电视或网络视频的时候,也变得特别敏感,总是想从中能够挖掘对我的课程有用的视频片段,我想只有自己作为有心人,总会能够收集到更多的教学资料,从而充实我的教学内容。

四、注重课后反思,让师生沟通更和谐

当然,要做到每堂课都很精彩,没有遗憾的话,我觉得这也不可能,在写教学日志的教学反思中,我会着重仔细品位课中存在哪些“缺憾”,比如在教学方法上需要哪些改进?教学内容上是否需要调整?课堂节奏应该如何把握等等。还有一种方法是在承担这门课程的前几个学期,我会让学生在期中或期末时给我写些不记名的评价。最好是写不足之处,这让我收获良多,刚有学生反映我案例比较单一,讲话比较啰嗦,实践活动不够多,还有经常会有些口头禅,等等,学生们这些宝贵的评价让我在今后教学中

不断改进。尽管自己认识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要提高,但是学生们一些好的评价也让信心大增。

五、创建多种沟通平台,增进师生互动

在加强沟通态度的养成环节,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对于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和情商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指导性意义。时间证明,学生若能敞开心扉,真诚地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将大大降低因心理因素引发不良时间的发生率。在高校中,师生均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不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双向有效沟通中来。而信息时代,网络沟通平台的建立,有助于缩短师生沟通的空间、时间距离。BBS、校內网、QQ群、微博等诸多网络沟通平台使用便捷,一方面避免了许多学生因害怕面对面交流,不愿意主动去找教师交流的尴尬,以及因拘谨所造成的沟通障碍。另一方面,相对宽松的网络沟通环境有助于拉近师生的距离,使得沟通主体更为平等,沟通过程更为顺畅。

最后,成功的沟通有两个关键的因素:教师传递给学生有说服力的信息,并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并从学生的反馈和回应中判断沟通是否成功。新课程改革凸显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高的紧迫性,绞死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特别要注重师生沟通技巧的积累、沟通能力的培养。只有师生间达成良好的沟通,才能共同营造出轻松、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庆儿.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高专<客户沟通技巧>课程教学与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2010,(11).

[2]邵雪伟.基于行动导向的客户沟通课程实践教学建设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

篇5:教师怎样与学生有效沟通?

所谓沟通,就是交换意思或信息使互相了解或理解。从结果来看,沟通分为有效沟通和无效沟通。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沟通的过程,其实质是师生间双

向的互动。因此,教师要想实现教育教学目的,就必须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作为教师,我们有着许多美丽的光环—— 默默无闻的铺路石、辛勤耕耘的园丁、无私奉献的蜡烛、孜孜不倦的春蚕……那么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中,教师则是实实在在的爱心奉献者。

母亲对儿女的爱是母爱,而教师对学生广泛而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才叫神圣。母亲对儿女不爱不叫慈母,而教师对学生不爱又怎能叫良师?

早有贤哲之士指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我国教育工作者的优良传统,也是世界教育所提倡的美德。孔子训导:“诲人不倦。”孟子提倡:“时雨春风。”陶行知先生以“爱满天下”作为他一生奉行的格言。只有教师对学生爱得深,才会拂去学生心头的冰凉;爱得热,才会使怯懦的心感到依靠;爱得久,才会使徘徊不定的心有了目标。

教师诚恳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得体的服饰、优美的动作、都将传给学生以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信息。教师发自内心的微笑会使教育产生奇效。微笑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体态语,具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感召力。她就像一缕缕温和灿烂的阳光,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甘露,催开了无数人才蓓蕾的花朵。面对当前教育形势,更需要教师把这片温馨的阳光洒向每个学生。

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播知识的主阵地,而且也是向学生倾注爱心的主要渠道。法国作家雨果说:“笑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笑容是良好的情感象征,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它不仅能唤起学生的自尊,更能拉近师生的距离,也是对学生的最高奖赏。

微笑面对学生,一方面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体现教师的亲切、和蔼、自然和平易近人的态度,学生则会感受到教师的热情与信赖、亲切与真诚,必定会精神焕发,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能在课堂教学中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学生提问问题时,如果教师微笑着回答,学生就会感到亲切、自然、不拘束。如果学生回答错了,教师微笑着摇摇头,就不会使学生感到难堪。这样,学生才能轻松自在、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多边活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篇6:注重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形式,叶澜教授认为:“教育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教学——这是交往的特殊变体。”因此,教学中的沟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某种意义上,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系列的沟通。新课程就是以师生之,生生之间的沟通为基础的,没有沟通就没有课堂中的主体,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没有沟通就没有学生的发展。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师必须以“平等中的首席的姿态”,从注重教到注重学,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育自我精神,挖掘自我发现的潜力,提高他们自我建构的能力。

首先,关注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愿望和能力,求得心灵上的沟通,是每一个学生得以平等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并在其中发挥作用。如果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只有被动接受,强制地听从教师的理解和认识,就没有主体可言,就没有民主可言。这种关注,这种民主,应该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其次,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因为学生拥有了自主学习,个体品味,独特感悟的过程,其所获取,所发现,所疑惑的,不是教师所能早早预设的,面对那样多独立的大脑,那么多睿智之思,惊人之言,教师必须学会倾听,倾听他们真实的内心体验,尊重学生的行为选择,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并重视与学生商量,彼此信任,彼此合作。

篇7:教师培训-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

贾涵

有效的沟通开始于足够的尊重,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在发自内心的尊重学生、尊重家长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获得有效的沟通。

沟通总原则多表扬,少批评。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自己孩子的问题自己怎么说都可以,但是如果教师同样把孩子说的一无是处的话,多数家长都是无法接受的。因此,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必须要先扬后抑,在充分的表扬过后,再以委婉的方式反映学生的个别问题(如何委婉后文会说),需要切记的是表扬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真诚,无论是面部表情还是眼神、说话的语气等,必须要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教师是喜欢、认可孩子的。我们向家长反映学生的问题,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学生的缺点,并配合我们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纠正。因此,只需要让家长明白即可,没有必要添油加醋的大加挞伐。在沟通的时候可以多使用“如果(要是)能怎么怎么样,就更好了(怎么怎么好)!”这样说既能让家长接受也能让学生接受,作为一个家长,如果别人直斥自己的孩子怎么怎么差是很没面子的,同时直斥也会引起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反感。

另外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有时我们甚至会遇到一些粗鲁的家长,那就要求我们与不同类型的家长家长沟通时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

1、对于知识型的家长:一般如实向家长反映情况,主动请他们先提出教育的措施和处理的意见,认真倾听。这些家长一般来讲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他们观察自己孩子的表现经常比我们老师还要深入、细致、具体,作为教师应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当然,在听取家长意见的同时还要具有自己的判断力,要冷静地分析。每个班级都会有这样的一批家长,他们有一定的知识、修养,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与这类学生家长交谈后通常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对于溺爱型的家长:一般见面都要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好的一面给予肯定,再调皮捣蛋的孩子身上都会有一些闪光点,抓住他们身上的积极品质,那些溺爱型的家长更是希望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肯定。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这样家长才会从心理上接受老师的意见。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向家长反映情况,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家长,教师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透着婉转。教师的主要目的是要家长全面的了解孩子,从而主动地与老师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3、对于脾气暴躁型的家长:这样的家长往往文化程度不太高,“恨铁不成钢”,学生一出现毛病,他们也不加分析就拳脚相向。与这样的家长沟通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谨慎行事。要以柔风细雨式的交谈方式,要让家长知道:老师请家长到学校来并不是希望给自己的学生招来一顿皮肉之苦,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认识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教育学生。要使家长理解所有这一切,首先就要以情服人,取得家长的信任。使他们相信,请他们到学校来并不是为了给孩子以惩罚,而是争取家长的协助,共同帮助学生。对于这样的家长一定要声明:既不能打骂孩子,还要起到教育作用。

4、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我们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教师最感头痛的是面对“后进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失望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不要一次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这样的话。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5、对于气势汹汹的家长,我们要以理服人。教师碰到气势汹汹的家长往往也会热血冲头,碰到这种家长我们一定要沉得住气才行。碰到此类家长,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带微笑。在人际交往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像巨大的磁铁吸引铁片一样让人无法拒绝。班主任在面对家长的指责时,要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和家长争执,更不要挖苦讽刺学生而伤及家长,脸上要充满微笑,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易渡过,赢得家长的好感,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

篇8: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一沟通对象的情况不同, 沟通方式不同

1. 针对不同性别的家长进行合理沟通

众所周知, 男性与女性在对待问题时会存在差异。面对同样的问题男性比较理性, 而女性往往比较感性。在面对幼儿的教育问题时, 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所以, 教师在与男性家长沟通时, 应该把切入点定位于比较理性、长远的一些观点。如:面对幼儿哭闹不肯上幼儿园的事情, 教师可对男性家长说, 应该坚持送孩子来园, 这是培养孩子的原则意识。作为男性家长都很能理解这一点, 会更注意对孩子教育问题的整体把握。而女性家长往往比较关注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 如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吃饭、穿衣、睡觉等, 也同时关心孩子学习、兴趣爱好等。所以, 在碰到上述问题的时候, 她们往往会比较着急, 一般情况下都会主动地来找老师咨询。这时, 教师可以直奔主题, 告诉她们应该怎么做, 如何安抚幼儿的情绪等。

2. 面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

现在幼儿园中的孩子, 往往是一个孩子身边围着6个大人, 很多家庭都是“6+1模式”。所以, 教师在面对家长时, 也就出现了各个年龄层次的教育理念的碰撞。与幼儿的父母亲沟通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针对年轻父母的教育观念, 他们一般更重视孩子与他人在能力上的差别, 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所以要多向家长介绍幼儿各项能力的提升、兴趣的发展之类的话题。然而, 由于父母一辈的家长工作大多较为繁忙, 教师更多地面对的是隔代的家长。而这一类的家长, 由于自身小时候一般都经历过苦日子, 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 都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孙儿, 往往只注重幼儿的吃、穿和身体状况。对孩子百依百顺, 忽略了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久而久之使幼儿形成娇生惯养、依赖性强等不良行为。所以, 在与这类家长沟通时, 除了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日常的生活之外, 更多地要向家长反映孩子的心理发展趋势、社会行为等, 让家长形成一些关于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3. 根据家长对孩子期望的不同而展开沟通

每一个孩子来自于不同的家庭, 每个家庭中的家长所受的教育水平是不同的, 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往往不同。因此, 不同的家长会对各个孩子有不同的期望。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对孩子的期望很高;也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平安成长, 学多学少无所谓, 对孩子期望过低, 甚至是放任不管。面对期望高的家长时, 在沟通上教师应该从孩子的各方面评价, 让家长明白自己孩子的优缺点。建议家长从自己孩子的长处出发, 不能要求孩子面面俱到, 以免给孩子太多的压力, 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更不可以把大人的愿望强加到孩子的身上, 逼着孩子去完成大人没达到的目标。而面对要求过低的家长, 在沟通时, 教师可以更多地向家长反映孩子的优点, 同时, 以诚恳的态度指出家长的不足之处, 让他们明白长期以往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不利的, 从而, 让家长对孩子有较高的要求来促进孩子的进一步发展。

二沟通内容不同, 沟通方法不同

1. 针对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表现时的沟通

在家长向教师了解幼儿在幼儿园情况时, 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说辞, 对孩子在幼儿园表现要就事论事, 切不可对家长泛泛而谈, 让家长感觉作为孩子的老师, 一点也不关心他的孩子, 不了解他孩子的情况。也不要一味只说孩子什么都好, 或说孩子什么都不好, 而是要明确地告诉家长他的孩子到底好在哪里, 告诉家长一些细致的事情, 让家长了解到点上。在告诉家长孩子的缺点时, 要注意措辞, 语气要缓和, 用委婉的语句与家长沟通, 让他们了解孩子的不足就可以了。切忌咄咄逼人, 伤到家长的自尊, 更不要在其他家长的面前批评孩子。反映幼儿缺点的同时, 还可以向家长提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他孩子的真切关心。

2. 针对孩子在幼儿园出现意外时的沟通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 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却又是天真烂漫, 正是喜欢疯玩的年纪。所以, 在他们玩耍、游戏的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一些小意外。遇到这种情况时, 教师无可避免地要与家长进行沟通。这时教师首先要冷静, 对事情过程要了解清楚, 同时要及时把受伤的孩子送到医院, 联系家长共同面对, 诚恳表达歉意, 勇于承担责任。要把事件的详细事实告知家长, 减少家长的猜测与担心。同时, 教师还要说明在孩子受伤期间会进行特别照顾, 如果情况严重, 要主动安抚家长的情绪, 理解家长的埋怨, 并在后续的过程中积极关注孩子的最新健康情况。

3. 给家长布置配合任务时的沟通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 经常会碰到需要家长配合的情况。要家长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 难免会影响到家长的时间、精力等。因此, 在与家长的沟通上就要多下工夫。除了开家长会以外, 很难把家长像幼儿园一样把教师召集起来开会布置工作, 所以教师给家长布置配合任务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可以选择通过短信、QQ群等方式简单明了地和家长说明需要配合的工作。如果面对的是全体家长的工作还需要在班级门口张贴相关通知。不管选择何种方式, 教师都要注意语言的简练与委婉, 不能让家长感觉这是教师在逼迫他们完成的任务。

三沟通的环境不同, 沟通方法不同

不同的环境给人不同的心境, 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也要注意沟通环境的因素。

1. 来离幼儿园接送时的沟通

家长来离幼儿园接送孩子, 与教师的接触较多, 但时间比较短。因此, 这时与家长的沟通以了解幼儿在家情况, 以及向家长大致介绍幼儿在幼儿园情况为主, 不宜与家长进行长谈。

2. 把家长约来幼儿园时的沟通

这种沟通情境, 一般发生在个别幼儿出现某些不良情况之后, 如孩子在幼儿园犯某些小错误 (打人、咬人、弄坏别人东西等) 。这时, 教师要选择一个相对隐蔽的场所 (如办公室) , 避开其他孩子。最好, 牵涉到两个孩子的, 还要把双方家长分开交流, 等大家都心平气和之后再商量处理方法。

3. 到幼儿家中进行家访时的沟通

这种情况下的沟通相对较为轻松, 而且沟通的内容也可以更丰富一些, 涉及的面可以更广一些, 与家长探讨的问题也要有一定深度。可以更多地与家长讨论他的孩子, 以及一些相关的育儿知识和经验等。

四总结

总之, 教师要意识到, 想要与家长之间有一个良好的沟通, 一定要考虑到沟通的各种要素, 如对象、内容、地点的不同, 那么沟通的方式方法也要不同。而且, 为了达到更好地沟通效果, 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 能做到随机应变。多以自身的实际经验与家长沟通, 不可以对自己不清楚的观点, 过多地进行阐述, 以免产生错误的引导。

参考文献

[1]骆志琴.理解、沟通、支持——浅谈新时期幼儿园的家长工作[J].贵州教育 (半月刊) , 2006 (20) :17~18

[2]李飞、杨坤.教师和家长沟通的策略[J].中国教师, 2006 (8)

[3]王华武.学会沟通办家长满意的幼儿园[J].云南教育视界, 2006 (10) :45~46

篇9: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关键词:幼儿教师 家长 沟通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228-01

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国家幼儿教育机构,要在教师与家长中建立“家园共育”意识,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园合作对幼儿成长所起的意义和重要性。只有园方及家庭对幼儿的教育步调一致,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幼儿教师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士,因此,教师在家园合作中应该占主导地位,教师和幼儿园应该主动策划、发起和协调家园合作活动,最核心的就是幼儿教师要学会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1 热爱幼儿、幼教工作的积极心态是沟通的基础

幼教工作繁琐复杂,幼儿教师必须有着积极的工作态度,幼儿教师加深对孩子的爱和关怀,是教育好幼儿的根本,也是搞好家长心理沟通的前提,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更好的与家长进行沟通,实现家园共育的目的。

1.1 眼睛里看到孩子的发光点

在平时的幼儿教育工作中,眼睛里要随时看到小朋友们的优点,包括孩子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小优点,以及与其他幼儿之间交往的谦让、团结、相互帮助等等生活细节。这就要求我们的幼儿教师要细心观察,耐心引导教育每一个幼儿,这样才能全方位从主体上了解孩子,从而与家长沟通时才能得心应手。

1.2 脑子里装着评价孩子的准绳

教育工作者的目的是找出学生的优势,使学生优点有点更加突出,使缺点逐渐改变,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因此,来时在生活中不能只盯着幼儿的缺点,更重要的是要发现学生的发光点,只要学生有进步,就是优秀的,要充分地了解和运用这些方法和手段,这样在与家长沟通时才能全面评价孩子。

1.3 内心里把幼儿当成自己的孩子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当时时体贴幼儿、处处关心幼儿、给孩子爱和理解,给孩子信任和温暖,才能得到幼儿的喜爱,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爱的作用是相互的,老师关爱幼儿,幼儿喜爱老师,这样与家长沟通才能增加信任度和亲切感。

2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育儿经验是沟通的骨架

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自学或参加相关的培训班等,不断更新充实学前教育方面的知识,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以及幼儿园与幼儿园之间相互交流等,逐渐积累完善的幼儿教学经验。有了更扎实的基本功和经验体系与家长沟通起来才能更加的自信,增加家长与教师的信任感,取得教育的一致性。

2.1 沟通能使家长“更放心”

通过专业化的知识和经验,向家长反映本班幼儿的最新情况、幼儿的点滴进步、阶段目标和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等。可以与家长建立起信任感,家长才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加入到“家园共育”的模式中来,更加积极的与幼儿教师沟通并,这种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的沟通家长才会更放心。

2.2 沟通能使老师“更舒心”

积极的引导家长的主动参与“家园共育”,不仅利于幼儿教师不断增长的知识经验,而且可以使家长获得“主人公”的情绪体验,从而参与、协调、帮助幼儿教师的工作,并进一步推动其积极参与教育孩子的各项活动,减轻幼儿教师的工作量,从而达到互动双赢的目的。这就形成一个教育的良性循环,老师教起来更省心,工作起来更舒心,更加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沟通。

2.3 沟通能使幼儿“更开心”

有了步调一致的“家园共育”模式,幼儿在接受教育时才不会迷惑与迷茫,并乐于接受,进而形成一种良好习惯与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儿童自尊心、独立性、自信心、宽容心、好奇心和探索性的发展。幼儿得到幼儿园和家庭双方面的肯定后,会更加积极接受教育,并乐于接受教育。

3 多种交流手段及技巧的建立是沟通的桥梁

由于职业、性格、文化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家长的教育理念、方法和对孩子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幼儿教师在与家长沟通前要充分了解家长,并可以运用多种交流途径和手段。

3.1 抓住时机创造机会的直接沟通

利用家长带孩子入园、离园时积极主动的与家长进行沟通,说话技巧本着多表扬的原则,然后再讲需要下一步改进的地方,一次说的问题不要太多,要分批次、层次的进行,当家庭在幼儿园的帮助下改进了一个小问题时,要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这样才能把家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获得家长们的信任。

3.2 定期组织家长交流活动

幼儿园可以通过家园栏、家长会等方式进行交流,面向群体,节省时间,同时也可以让家长们了解一下别的孩子家庭是怎样进行沟通的,从而调动起家长与幼儿教师沟通的积极性。另外就幼儿园教育的一些主要方面,如教育质量、保育质量、教师对家长的态度、教师对幼儿的态度等等,可以引起家长们共鸣的问题进行探讨,共同努力创造和谐沟通,让家长们积极参与到“家园共育”的方式中来。

3.3 建立起息化平台时刻了解孩子动态

随着科技的发展,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多,沟通也越来越通畅,我们可以建立幼儿班级的QQ群和班级电子邮箱等一系列的“网络家园之窗”,这样可以让一些腼腆、内向的年轻家长也积极参加进来,实现多途径、多时空的沟通交流,为保障孩子的更好成长沟通起一座便捷、有效的桥梁。

4 结论与建议

幼儿园与家庭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单独完成幼儿的教育任务,两者必须更好的配合才能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要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首先要学会如何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然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实现家园同步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幼儿园的教育任务,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共育”。从而促使孩子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卢乐珍,等.学前教育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梁志燊.学前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李生兰.英国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特点及启示[J].国外幼教,2004(3):54-57.

[5]黄志敏.家园共育的教育价值探究[J].山东教育,2007(15):6-8.

上一篇:备课现状下一篇:小学生儿歌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