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2024-05-10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精选12篇)

篇1: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作为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故都的秋》的教学历来受到高度重视,教师在教学思路上精心设计。但在对以往教学思路的反思中,笔者发现自己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所采用的教学思路有很大不足。

【教学思路的反思】

一、以往教学思路

1、导入。(从对作者生平及其作品在艺术上浓厚主观色彩的简介导入。)

2、整体感知:

⑴ 概括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总体感受。

提示: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⑵ 把握本文主旨。

提示:通过对故都秋的描绘,赞颂故都的秋景,抒发眷恋之情,表露非浓非淡的悲意。

3、精读赏析:

⑴ 诵读第一自然段,谈谈你对作者总体感受的理解。

提示:“清”“静”是作者的感受,更多的是对北国之秋风物特点的概括;“悲凉”更多的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和心境的流露,要深入探讨作者为什么用“悲凉”来赞美故都的秋,从而体会本文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

⑵ 围绕“清”“静”“悲凉”,品味故都秋景。

① 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本文主要描绘的故都秋景图。

提示:庭院清晨、落蕊轻扫、秋蝉啼唱、奇味秋雨、秋日胜果。

② 请选择一幅或两幅秋景图品味赏析。

提示:从景物特点、描写方法、情绪体验、思想情感、生活情趣、个人心境及语言形式等方面品味赏析。

4、质疑探讨

⑴ 作者为什么要写南国之秋呢?

提示:主要目的在对比。

⑵ 作者为什么插入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内容?

提示:文化气息,人文情怀,感秋情结,颂赞故都之秋。

5、拓展阅读,深入品味。(略)

6、研究性学习。(略)

二、以往教学思路反思

1、“整体感知”环节规范性的设计非常恰当,但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为什么不是主旨分析(事实上直到最后也没有主旨分析),而是围绕感受赏析北国之秋呢?本文的主旨分析难道可有可无或居于次要地位吗?

2、“精读赏析”环节意在体会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情感的由来。但作者的情感不止有赞颂,还有向往与眷恋,那么对作者这样丰富的感情,其独特感受就是周全的解释吗?其他的解释,在以感受为精读赏析中心的设置中会受到足够的关注吗?

3、“精读赏析”环节之后是“质疑探讨”环节,两个环节都承担与文本对话的基本任务。但很明显,两个环节在教学流程上缺乏自然的逻辑联系。这不损坏了教学思路的流畅之美吗?

【教学思路再设计】

基于前面的质疑分析,《故都的秋》可采用“线索式教学思路”,即以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情感为线,贯串全文各部分内容,从而完成整体阅读,实现教学目标。

1、导入。(同前)

2、整体感知:

⑴ 把握本文主旨。

提示:通过对故都之秋的描绘,赞颂故都的秋景,抒发眷恋之情,表露非浓非淡的悲意。

⑵ 概括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总体感受。

提示: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⑶ 写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情感。

提示:向往──颂赞──眷恋。

3、情感赏析:

⑴ 向往:

① 作者为什么对故都的秋强烈向往?

提示:身在异地,心感冷落,思念故都;古今中外秋文化及中国文人“秋情结”;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

② 作者是怎样表达向往之情的?

提示:品味词语(“也不过想饱尝一尝”、“在南方每到了秋天,总要想起”等);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南国之秋“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北国之秋,姿多,色浓,意丰,味深。议论,抒情)。

⑵ 颂赞:

① 作者为什么对故都的秋深情颂赞?

提示:挚爱故都;悲心与故都之秋交融;北国之秋给作者的感受很特别。

② 作者如何颂赞故都的秋?

提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对比;北国之秋对中国文人感受秋的深味的意义;有声有色有味地描写故都秋的景物。

③ 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本文主要描绘的故都秋景图。

提示:庭院清晨、落蕊轻扫、秋蝉啼唱、奇味秋雨、秋日胜果。

④ 请选择一幅或两幅秋景图品味赏析。

提示:从景物特点、描写方法、情绪体验、思想情感、生活情趣、个人心境及语言形式等方面品味赏析。

⑶ 眷恋:

① 品味本文最后一段。

提示:高度的深情的颂赞和深深的眷恋。

② 作者如此的眷恋,是否还饱含着别的意味?

提示:离乡颠沛之苦,时局动荡之忧,内心落寞悲凉,追求理想生活等。

4、拓展阅读,深入品味。(略)

5、研究性学习。(略)

篇2: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今天上课让学生们自己评了课,他们首先反省自己表现不好,这让我觉得很愧疚。后来我请他们坦诚地谈我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善的地方,他们谈得很中肯,课堂的气氛也比较热烈和融洽,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对这次上课,我有几点认识: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个理念是很对的,只是因为孩子们长期习惯了灌输,加上时间完全被挤满,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真正实践到位。我们的调整只能是缓慢的,渐变式的。

虽然反对做课,但导学案上的内容还是可以强调他们更好地落实,相关链接部分的内容需要提醒他们好好看一看。这样一来,他们对于文章难点“悲凉”的理解会要好些。

一篇纯文学重感悟的作品,对很多不太有语言感觉的孩子来说,有些勉为其难,完全放手是不行的,还是要做些示范,再让他们举一反三。虽然以前有过零散的指导,很多东西并没有真正被他们吸纳。

课堂沉闷,即算有再多的客观原因,老师的设计、掌控和引导绝对是关键。充分尊重学生的看法是对的,但在恰当的时候要巧妙地往自己的方向上引导,点评和激励是激活课堂的重要方法,也是最体现教者水平和能力的地方,这也是我有所欠缺的地方。

不能因为学生的表现不够理想就乱了自己的阵脚,话语变得啰嗦,提问变得过于随意。

旁人的很多意见都是有道理的,是很好的参考,但是不能全盘采纳,丢了自己,也就没了个性。一些准备了要讲的自己认为精彩的内容,即使有些个人化,也还是不能因为时间匆促或者畏首畏尾而丢弃。

事实证明我最初的想法还是好一些,拟标题写板书分块赏析过于僵化了些。导学案的第二题问题提的也比较僵,改为“文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故都之秋的特点?请选取一两处稍作赏析”,这样会更自然一些。

篇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掌握如何赏析写景。

能力目标:培养朗读及品味语言的能力, 增强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文化韵味, 培养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品味悲凉美景, 感悟沧桑生命。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所蕴涵的审美价值。

二.教学设计

(一) 导入

《天净沙·秋思》通过景物叠合展现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借苍凉的景物传达了天涯游子无限的寂寞和悲愁。情与景在这首曲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一片自然景物就是一个心灵世界, 今天我们就借着《故都的秋》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

(二) 整体感知

1、听配乐, 自由朗读, 感受意境。

2、尝试美读, 触发语感, 体会情感。

让学生朗读第一段, 点拨哪些地方应该注意?

引导:“秋天, 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 总是好的;可是啊, 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一抑一扬一顿, 平平仄仄的韵味, 要读出喜滋滋、乐陶陶的喜悦。

3、略读把握。

请全班学生集体朗读第一段、第三段、最后一段, 设问:你初步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个性特质和情感世界?

(三) 探究、品读课文

1、选点美读

选取第3段至第11段中的段落自由朗读、研读, 感受作者笔下的写景与抒情, 感受文章中意境与意味。朗读的方式要雅致且要有一定的变化, 要去涵咏其中的韵味。

例如在朗读“天可真凉了———那别有韵味的一声叹息时”, 如果不能联系生活经验去体味, 即便是作者在这句话的后面专门加了一个注脚 (这“了”字念得很高, 拖得很长) , 怕也难以体会这“了”字的情韵。那么我们让学生去涵咏这“了”字的情韵, 假设我们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 呼唤得越响, 回荡得越远, 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感慨悲凉的味道出来了。

2、课文欣赏

(1) 作者在南方的时候, 最怀念故都的什么?这些景物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作者怀念这些景物呢?

老师在此部分可以引导、点拨, 带着学生一起来赏析, 并且也可以适时让学生探讨。

明确: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芦花:非常朴素、雅致, 在风中摇曳多姿, 具有情韵。让学生联想有哪些作品中也出现过“芦花”, 比如《诗经》中的蒹葭。

陶然亭的芦花处于幽静的郊外, 更具有一种情韵, 让人产生联想。

潭柘寺的钟声给人一种悠远、古老、宁静之感。

虫唱给人一种野趣。

从作者怀念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 作者营造的故都之美在于超越了大都市的喧嚣, 更具乡野的宁静和自然的境界。作者怀念这些就是怀念故都秋的深沉、宁静、厚重、悠远。而且, 这“深沉的地方”并不仅限于名胜古迹, 而是普遍到存在于自然界里不为人关注的普通生命里。

(2) 作者最欣赏北平的什么景色?你最欣赏作者哪一处的写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有感触的部分,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老师适时点拨, 最后总结。

明确:写景状物有声有色, 有动有静。作者景物描写、动作描写非常细致, 调动了视觉、听觉、触觉, 融入了深沉、细腻的情思。

(3) 为何作者要选择“秋草、落蕊、秋蝉”这些意象呢?作者是以怎样的心情来欣赏的?

作者为何喜欢落蕊?为何还是“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种?让学生去想象落蕊的特点。它并不是生机勃勃的花, 但它的生命还没有完全消逝, “脚踏上去”, 感觉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产生出一种沧桑的生命感受。

明确:这些生命经历了风雨、经历了沧桑, 这样的生命也是深沉的、厚重的, 作者直面生命的衰败, 产生出一种沧桑的生命感受, 但也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故都的秋, 深沉而静谧, 散发出一种阅尽人间沧桑的厚重。

(4) 问题探究。为何要租人家破屋来饱尝故都的秋味呢?为何要泡一碗浓茶来体会呢?为何题目叫“故都的秋”而不叫“北平的秋”“古都的秋”呢?

明确:破屋有沧桑感。故都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 也含有深切的怀念, 有一种亲切感。浓茶入口是苦的, 但慢慢品味, 让人回味, 就像作者赞赏生命的沧桑和凝重。

总结:作者沉浸在清、静、悲凉的秋色之中, 并不感觉到什么悲苦, 反而是一种人生的享受, 赞美沧桑的的生命。散文的生命就是审美的, 而审美的特点就是表达出作者特有的感情。希望同学们平时多一点观察, 能够从独特的角度去“欣赏自然”“感悟自然”。

课后作业

1、积累文中描写景的语句, 写一段二百字左右描写校园秋景的文字。

篇4:《故都的秋》教学实录及反思

在进行《故都的秋》教学准备过程中,我的设计理念就是简化课文,以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对文本的解读:(1)散文是反映“自我”的镜子,郁达夫在文中是通过“情景”到底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自我”;(2)课文故都的秋味到底体现在何处,文题能否改为“北平的秋”;(3)作者在文中所谓的“悲凉”应如何理解,为什么文中秋景都带有如此浓重的“清、静、悲凉”特点。前二者作为课堂学习过程中解读文本的核心,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文本,理解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深眷恋之情及其在文中的表达方式;第三题作为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郁达夫的其它作品,了解作者生平、思想的引子。

[课堂再现]

师:美学家曾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无疑自然、人文风情的描绘是散文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一个重要依托,而《敌都的秋》就是这样的一篇佳作。你读本文的第一感受是怎么样的,你觉得都达夫在文中通过“情景”到底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自我”呢? (板书:自我;师范读,学生感知全文。)

生:我觉得应该是细腻的自我。如作者对槐树“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的描写,只有细腻的自我,用心细腻地体会,然后细腻地抒写,才能有如此细腻的笔触。

生:是敏感的。依据也是课文的第四段,我觉得只有作者感受到,他才能写出来。

生:作者很“悲”。如在课文的第一段中,就感到北国的秋“来得悲凉”,作者自己就感觉很悲凉啊。(有近半数的学生表示同意该生的观点)

生:我不能同意。如果作者感到“悲”,为什么还要不远千里去饱尝故都的秋呢?

生:我也不同意,我倒感觉作者对故都的秋是非常依恋的,以至于“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去享受。

生:我觉得有些“悲”。文段中写到“……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不适合的”,而且在写到秋雨时。作者所写到“青衣”、一二个“闲人”、“桥头”看上去就很悲凉呀。

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否相似于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聘,小桥流水人家”?

生:好像是。(周围有学生反对,但都无法言之成理。)

师:那我们不妨把课文的这几处读一读。

范读第一段及课文秋雨部分。突出“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然后,就这几处稍作改动,“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天可真凉”,“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体味其中的差异。并引导学生回顾骆宾王的《咏蝉》与课文第五段进行对比。

生:多几个感叹词似乎就有多了几分闲情,感觉作者柔情脉脉,非常细腻、闲适。

生:看来相同的景致,但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的作用多少会有不同。郁达夫的“桥头树底的闲人”写要表现的更应该是北京人的闲情,而蝉声要道出的是对故都的秋的喜爱。

师:由此,请大家结合课文第三段的色彩,看看这些色彩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故都秋色?

生:“碧绿的天空”、槐树地下缕缕的阳光、牵牛花的蓝、白色就色彩而言都属于冷色,但应该偏中性,不能归入绝对的冷色,而且前二者本来就是秋天的颜色,而作者对于牵牛花颜色的蓝、白二色偏好也很接近于秋的颜色,说明作者喜好的是敌都之秋的“清”和“静”。(教室安静)

师:很好。从大家的沉默中,我感受到是大家对他的认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的文眼旬。

多数学生异口同声: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师:郁达夫在文中所展现的“秋花”、“秋树”、“秋声”、“秋雨”、“秋果”其实是中国北方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了,如果不是作者如此细腻、敏感的体会和描写,甚至不能称其为“景物”,那么课文的秩韵到底体现在何处,文题能否改为“北平的秋”?(静,但有人言语“不能改”)

众生:“故都”和“北平”给人的感觉不一样,体现出的是“故”。

师:那么,这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生:北京是古城,不同于苏州上海杭州,也不同于厦门香港广州,生活不是混混沌沌的,是闲适的,是“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看蓝天,听驯鸽飞声的惬意。

生:作者文中所写的“秋花”之类的,其中还带有很浓的人情味,如民居、扫帚的扫痕、闲人处处都充满生活气息,而且这一份心情似乎是别处没有的。

生:故都,体现在这个城市的文化积淀之中,因为别处没有的不是芦花而是陶然亭。虽然将这些一笔带过,但引起的思古幽情是难免的。当然历史的悠远、深沉也不仅仅积淀在名胜上,毕竟连北京的胡同都都有其独特的“胡同文化”嘛。

众生:对啊。

生:“故”当然包含“古”、“旧”的意思。北京是中华几千年文明的精华所在,但在近代曲风风雨雨中,它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颓败,这也可以看作是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写照……

生:故都是作者的精神家园。是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化眷恋。

师:大家说得真好。作者文中的故都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书写,更着重于生活情景中流露出的对故都人文情调的眷恋。

[教后反思]

1对问题设计的分析

任何一篇文章,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激发起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提出具体问题。这些角度可以是文本的矛盾处,可以是文本的反常处,也可以是文本的强调处,还可以是比喻与概念处。同时我认为我们还能从一些普遍性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对于现当代散文而言,展现“自

我”、张扬“个性”。抒写出作者的真性情,这些是作品成功的关键,也是引起读者共鸣的核心。而在实际教学中,情感却是最难讲解的,所以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愿意注重对文本所描写对象、文本语言进行分析,以此带动学生对作品情感的体会,这样当然能对学生的理解文本、积累语言知识起到一定的帮助,但却可能使学生忽视对作者、对文本的认识。因此,在课堂一开始,我提出了“文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自我”,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情感,以一个普遍性、一般化的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在心中快速地勾勒出作者的形象。在随后围绕一个“自我”的讨论中,学生在谈心中的作者形象时,不仅谈对作者的理解,涉及到作品是如何表现“自我”的,即文本“情景”描写与作者情感之间的联系,这使学生深入到作者创设的意境。多层次、多角度地谈出自己的理解。而在讨论后一个问题“课文故都的秋味到底体现在何处,文题能否改为‘北平的秋”’时,则能促成学生对文本展开进一步的解读,领悟其中“情境”的“清、静、悲凉”的特色,而这对于理解作者情感亦起到了帮助。

2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分析。

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需要其自身的感悟,但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本身会问、善问,这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学生为创设整体阅读的氛围,引导其明确学习要点,质疑问难之外,学生从自身角度对文本展开解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的解读更能以自己和学生都适应的方式展开,不墨守陈规,不易为外界因素所束缚,更容易开放地对待文本,便于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打破单一的班级上课模式,以讨论、自主学习等形式,在关键处重锤敲击,制造矛盾,引起争议。在争论当中,发现疑点,引爆出新思想、新创见的火花,注重培养学生对文章整体感悟能力和深入揣摸文字背后隐藏的内蕴的自我领悟能力。

3问题教学的效果及本课教学不足的反思。

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真的有些出乎意料,虽然有过几次的“静默”,但学生基本上都是在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展开讨论的,这样“静化”了课堂,避免了很多无意义的喧哗。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时,能畅所欲言,这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发表自己观点的欲望,也激发了学生展开了阅读作品、解读作品的兴趣,绝大多数学生是带着一种喜悦完成本文的学习的,并在课后也对郁达夫作品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在一定范围里形成了“部达夫作品热”。同时学生能渐渐学会了自己找解读文本突破口,这在之后篇目的自读学习课程中得到了体现。

篇5:《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真正步入审美鉴赏的殿堂。我将《故都的秋》定位为散文鉴赏课,课型为一节。教学时以学过的古诗文感受入题。再总提第一段使学生入境,美读设置问题:文本描写故都的秋的段落有哪些?总提五幅秋景图。再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师生互动探究生成开放型课堂,始终以散文的文体特点为基点和生长点,通过品读联想、合作探究等方法进入散文的鉴赏层次。最后以第12段的议论提升思想,明确概括出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并引申出写作背景。

纵观整个上课过程,本节课有这样一些优点:

第一,注重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从品味语言入手,去解读全篇。体现了语文的语言性。评课的教研员老师说我这一点把握的不错。

第二,注重了诵读教学,通过诵读加深对语言的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身品味语言的精妙。

第三,注重了课堂提问,激发探讨兴趣,促进引发多数学生积极的活动愿望,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并能促进人际活动,加强学生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与反应。

第四,注重了合作学习,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共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能够以对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对教学流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为清晰的,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则课前学生基本没有预习,对文本的内容不熟悉,伤感悲凉,忧郁孤独的感情不能较好的领悟。

二则课堂上品读时间不充分,教学不循常规,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突然上多媒体体课,学生觉得很新鲜。看来我自得的设计“亮点”──直接进入描写“故都的秋”文字部分,再进行瞻前顾后的文本鉴赏,学生不适应,学生习惯了逐段推进的鉴赏模式,这种突出重点段落的方式,学生仍然含混不清。

据此,我想教学时首先增设了两个问题:

①诵读一二自然段,思考: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各有什么特点,先写南国之秋用意何在?

②品读最后两段,运用比喻把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有什么好处?解决之后,再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带着感情进行品读,然后,结合前面的四个问题,明确划分成四组各组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探究。

三则说五幅画面的时候面面俱到,本来是想详说三个画面的,后来时间一紧,都是详的没有深入,略的讲的有点罗嗦。评课老师也说出了这一点。我想今后上课我想尝试新的方法,把第一个画面讲透讲深,然后分四组让学生分别讨论余下的画面。真正能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

再则高潮和收尾部分较为仓促,给人虎头蛇尾之嫌,没有受到精心设计的功效。发现还是自己太过理想化,“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的真实水平的关注才是关键。教学是把双刃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效的整合文本资源和学生资源,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再据此设计教学,否则,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出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跑堂课现象,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方式。

篇6:《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认为北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很快学生就找到了,并概括为“清、静、悲凉”。我又问学生,作者是北平人吗?很快有同学说“不是,是浙江富阳人,而且文中也说他是从浙江赶过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写故乡的秋,反而要写故都的秋,作者认为故乡的秋怎样?学生很快找到,并概括为“慢、润、淡”。

现在大家思考一下,作者本是想写北国的秋,为什么还要提到“南国的秋”?有学生知道说是用了衬托手法。我说对,那么什么是衬托呢?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现在大家想象自己是一个导演,在你的作品中要突出一个女主人公长得漂亮,分别用正衬和反衬两种方法,你会怎么做呢?这时学生都来了兴致,各有想法,但是我发现,大家对反衬较了解,但是正衬就有点模棱两可,找了几个学生说的也不是很恰切,然后我引导学生想象,大家是不是看过某些舞蹈表演,先出来一些漂亮女子,然后再出来一个与众不同的并且给予特写,我们就会干觉她很漂亮,先出来的那些女子已经很漂亮了,但后出来的那个比他们还漂亮,这就叫正衬,那么反衬怎么做呢,就像大家说的,在你想突出的美女旁边放上一个“如花”,一下就凸显出这个美女的漂亮了,这就叫反衬,而且大家以后在看一些影视剧的时候注意一下,尤其是青春偶像剧,为了凸显男女主角的帅气和漂亮,总要找几个丑角在里面陪衬着,就是这个道理。当我讲完这个事例之后,发现学生眼中有了了然的神色。

然后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认为北国之秋是“清、静、悲凉”的,那么北国之秋从那些的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呢,作者又选取了那些景象,请大家从文中概括出来。

引导学生概括出作者记叙的五种景象(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叫、秋雨话凉、佳日秋果)和一处议论。共同构成了分写的部分。

最后两段作者又在对南北秋的感受的对比中直接抒发了对北国之秋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篇7:《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每次教这一课我都觉得不知从何入手,虽然是名篇,但学生们没有自己的感受,所以很难教学。斟酌再三,我决定把它和《春》放在一起,得到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散文教学模式。

《故都的秋》中的五幅画面与《春》中的五幅画面类似,当然画面内容不一样,前者是写秋的,后者是写春的,但他们使用的方法类似,这是不是就能看出,散文要通过画面来表现主旨呢?再联系巴金的《小狗包弟》,内容上《小狗包弟》是叙事散文,但仍然是描述了几幅生活画面,分析了几篇文章之后我们觉得散文就是习惯通过画面来表现主旨。

那散文中的画面又是如何连缀再一起的呢?这就回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上来了,即“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神”就是连缀画面的情感线索。我就让学生找这篇文章中的情感,“北方的秋啊,来得静,来得清,来得悲凉”,学生再五幅画面里找表现这些情感的意象,发现为了表现这一情感,作者选了冷色调的蓝色和白色牵牛花,选了细腻而清闲的落蕊,选了叫声衰弱的秋蝉,选了秋雨想,选了秋枣。全没象征热闹与丰富的秋天收获场面。

教材作为一个例子,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不是就课教课,我自己觉得本科的设计很好,切实本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教给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否则,就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篇8:《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1.理解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 “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景显情、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2.品味语言 ,陶冶性情 ,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会文章中作者借故都秋景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本文难度不大,学生有能力自学,因此在设计教学时,以诵读和研讨问题为主,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于“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那么,秋天呢?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我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1.独 立橘子洲头 , 看到 “ 万山红遍 , 层林尽染 …… 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盛况,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2.登上高处 ,极目远眺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3.徘徊在十里长亭 ,耳 目所及是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秋雨后,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现代著名散文家郁达夫的名篇《故都的秋》正是这种客观现实与主观感受完美结合的典范。

二、探讨课文内容

1.研 讨 :郁达夫对北平之秋抱有什么样的情感 ?

提示:(1)题目,能否改成“北平的秋”。

(2)开头、结尾两段。 (饱含深情朗读)

小结———热爱、眷恋。

2.研讨 :在作者笔下 ,“故都的秋 ”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清、静、悲凉———“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是这篇散文的文眼)

3.研 讨 :课文是通过哪些景象的描写表现 “ 故都的秋 ” 的“清、静、悲凉”的呢?

(1)默读课文3—9段。

(2)用文中所写的景物,仿写《天净沙·秋思》。

浓茶小院破屋,漏光驯鸽秋果,残垣疏草蓝朵。槐蕊落地,落寞人在故都。

4.研 讨 :这些景物是如何体现 “清 、静 、悲凉 ”的特点 ?

明确: 色彩———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景色的凄清)

声音———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环境的宁静)

形态———一椽破屋、一丝一丝漏下的日光、破壁腰、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景、境的“清”“静”与心境的“悲凉”)

5.研讨 :故都之秋可写的景物很多 , 如颐和园秋色、香山红叶、长城秋景等,这些都是名胜古迹,文中提到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为什么作者不选取这些景写呢?

明确: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平凡常见的景物表现故都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

6.研 讨 :既然作者是为了描写北国之秋 ,开篇和结尾部分为什么要写南国之秋?

明确: 以南国之秋的“慢”“润”“淡”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清”“静”“悲凉”,其目的是抑彼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 从而表达对故都的秋的热爱与眷恋之情。

7.讨 论 :作者将故都之秋 , 写得优美而又动人 , 却为什么会有“悲凉”之感呢?

明确:(1)个人经历: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1930年参加左联,常受白色恐怖的威胁。1922—1934年期间,上海———杭州———北京,居无定所,饱尝漂泊之苦。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得多是“静如止水似的文学”。

(2)社会背景 :此文写于1934年 ,此时的中国 ,连年战乱 ,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他作家的作品中也有痕迹。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不也有“哀愁”吗?

(3)传统文化中悲秋的情愫已根植于作者内心 ,这影响作者对秋的体验。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三、拓展阅读

赏析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 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黯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又有什么用呢? 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 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四、作业

篇9:《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故都的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篇的教学内容,它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2、教学三维目标的确定。知识与能力: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语言鉴赏能力、文字运用能力;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美读、涵咏散文的能力。把握“感时生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社会变革中,知识分子的苦闷、抑郁,珍惜现在的美好的时光,热爱生活。

3、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一是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整体感知作者扣住文眼,从三个方面描写景物并赞美故都的秋,进一步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二是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的深层内涵和感受作品蕴含的人文精神。

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篇10:故都的秋的教学反思

总体来说,比较满意。

我以秋的小篆字体导入,讲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写下的秋的感悟在ppt上展示,引起所有学生对秋的思考,展示时可以起到强化的作用。总体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主体探究的形式。先确定了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文章整体基调,然后展示问题,由学生分组解决。最后由学生分组派代表发言。探究了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后,我们总结了写景状物的方法,就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最重要的。正好时值太原市冬天的第一场雪,我们的课文讲完后,还剩下五分钟时,雪越下越大了。我在这课的教学设计时,考虑到了天气因素,因此我们做了一个写雪的训练。先由教师展示两个写景片段,学生做仿写。

但是在教授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一、关于ppt。

在展示时出现混乱,因为我是采用的板书与ppt结合,所以就出现了顾此失彼的情况,有的在讲述之前放的,有的在讲述之后放的。尤其是清静悲凉的部分。

课后,李老师给我提出了建议,幻灯片上尽量不要出现反应课文景象的图片,会影响学生的想象能力。确实,语文要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喜爱小说胜过同名电视剧,小说能给人的想象与电视剧直白的表露出来是不同的。

二、关于预习

学生预习效果未检测,应先早自习时候读一下文章。

三、关于导入

导入的衔接不好,内容太多,超出了三分钟,而且都很浅显,甲骨文和小篆没有解释,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词很突兀。

四、关于内容

1、蝉意象没有讲到位。蝉不仅代表忧愁,而且是高洁的象征。

2、文眼没有讲清楚定义。

3、讨论环节出现问题,首先设置不合理,师应先做引导分析第三段,学生回答后的点评也不是很及时。学生讨论的效果不能很好的检测。

4、散文要注重品味语言,联系生活实际。

篇11:《故都的秋》反思

我把本课定位为散文鉴赏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教学目标定为读作者眼中的清秋之美,品文章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悟人生悲凉的心境。在诵读中理解内容,在美读中体验内涵,在品读中感悟感情,在自主探究中强化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用诗意的语言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焰,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

从标题《故都的秋》中描写“故都的秋”的文字切入,美读设置问题:文本描写故都的秋的段落有哪些?再分层次提问,即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果图。以散文的“神”──“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通过品读联想、合作探究等方法进入散文的鉴赏层次。

鼓励学生运用逆向对比的思想,合理地产生联想突出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和向往,北国之秋更有秋的味,也为下文过渡到“故都的秋文段描写埋下伏笔。

篇12:故都的秋教学案

一、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二、本文的结构 结构图示:

三、课文内容探究

(一)理清行文脉络

1.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本文围绕“秋”,描写了哪些关于秋的景物?

提示:在文章开头和结尾处都点到了南北不同景点的秋色:南国的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秋味,扬州“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关于秋的议论,其中点明中外文人及作品。

(二)把握文章中景物的特征

2.纵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四)揣摩领悟语言 对景物细致、真切的描摹

1.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提示:天的颜色是“很高很高的碧绿”,比南方的天有“味”;那花开的有“味”,因为它多蓝白,或凄然于“破壁腰中”或默然于众人脚下,由稀疏的秋草陪衬;那蝉叫得有“味”,因为在南方,则“非要到郊外或山上才能听得到的”;那雨下得有“味”,因为它比南方的雨下得奇,下得像样;那风刮得有“味”,因为它使故都成了尘沙灰土的世界;那都市闲人侃得有“味”,因为那方言的合辙而美妙,“倒来得正好”。

2.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4.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6.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7.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五)运用了恰当的比喻

1.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不合适的。

品评:秋与名花、美酒,在欣赏角度上有何不同之处?

提示:名花在品味中,只有在半开的含苞欲放时,才使人陶醉,使人欣赏到其朦胧之美;美酒在品味中,只有达到半醉微熏的状态,才会感到酒之香、酒之美,使人陶醉其中。而秋则不然,那种“浑浑沌沌”地只感到一丝清凉,而草木还是绿的,天气还是湿润的,是不能使人陶醉的,只有在飒爽的秋风中,在清凉的秋雨中,在残弱的秋声中,才会真正感到十分的秋意。在秋天,只有草木凋得快,空气来得燥,天色对比度大,才是故都的秋,才是秋具有独特的个性。

2.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提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知识归纳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追踪练习

一、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凋谢(diāo)潭柘寺(zhè)一椽(chuán)落蕊(ruǐ)b.细腻(nì)平平仄仄(zē)椭圆(tuǒ)歧韵(qí)c.文钞(chāo)橄榄(lǎn)嘶叫(sī)普陀(tuó)d.鲈鱼(lú)鲑珍(xié)驯鸽(xùn)譬如(pì)答案:b 2.下列加点词的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天的倩影 倩:美好 b.不能自已 已:止,抑制 c.何尝不然 然:对,是 d.回味不永 永:久远 答案:c 3.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a.苦涩 屋檐 萧索 落蕊 b.幽远 混钝 落寞平仄 c.训鸽 细腻 凋谢 意境 d.点缀 颓废 赏玩 蟋摔 答案:a 4.选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养在家里的家虫。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答案:b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b.郁达夫早年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

c.郁达夫的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d.《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的小说,带有浓重的颓废情绪,毫无积极意义。答案:d 6.下列语序的顺序已被打乱,其中排序正确的一项应为()

①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②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③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④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 答案:c

(二)课内阅读训练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百天下知秋的,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7.在文中 处填写正确的一组是()a.点缀 落叶 触觉 寂寞 b.点缀 落蕊 触觉 遥想 c.装饰 落蕊 感觉 落寞 d.装饰 落叶 感觉 寂寞 答案:b 8.体味画浪线句子表现出来的意境。

9.请指出“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一句的出处和含意。答案:“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语出《淮南子•说山》“以小明大,见落叶而知岁之将暮”。意即树叶落而预示着秋天的来临。10.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段的大意。

答案:主要写了槐树的落蕊及其有关情况。

二、拓展训练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报 秋

宗 璞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 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答案:(1)没几天便是立秋。(2)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答案: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什么?(不超过26个字)(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什么?(不超过26个字)答案:(1)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2)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强化作用。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上一篇:五年级上学期必背内容下一篇:2010辽宁自考本科毕业论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