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学案答案

2022-06-29

第一篇:故都的秋学案答案

北大荒的秋导学案

姓名: 班级: 第 组 《北大荒的秋天》导学案 第1课时 主备人:杜春花 审核人:霍鲁亚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一些好词、好句。3.学习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4.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认读词语,并纠错。(自由读,指名读) 荒 灰 抖 纹 豆 燃 烧 铃 岭 茫

几缕

橘黄

绛紫

顿时

漾起

豆荚

脸庞

榛树

转眼间

热闹非凡

银灰 透明

波纹 燃烧 山岭 漾起

一碧如洗 清澈见底

2、自由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北大荒的秋天是怎样的呢?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②课文是从哪两方来写北大荒秋天的美的?

③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北大荒秋天的景色优美?

④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北大荒秋天的物产丰富?

⑤全文可以分成几段?

三、展示自我。

四、收获成功之果,品尝幸福快乐。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划“——”

几缕. (lǒu lǚ ) 燃.烧(rán lán) 清澈.(châ荒.地(huāng huān ) 沉甸.甸(diàn diān) 草甸.

子(diàn diān)

二、组词,加部首成新字再组词。

荒( )_____( )文( )_____( ) 令( )_____( )斗( )_____( ) 然( )_____( )列( )_____( )

â ) c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说说北大荒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再读课文的

二、

三、四自然段,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北大荒的秋天?

学生根据导读自读课文感受原野之美: (1)课文哪一段写了原野的景色?

(2)这段话中哪个词能概括北大荒秋天原野的特点? “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是热闹非凡的呢?

原野热闹非凡,到底热闹在哪呢?你们听到声音了吗?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读这几句话,能从课文中“听”到声音吗?

(3)交流:你读到声音了吗?

三、展示自我

四、巩固练习: 基础达标:

1、下面的词语,每读一个词语你联想到了什么?请你再写几个类似的词语

银灰 橘黄 血红 金黄

2、请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词语:

一( )树叶 一( )波纹 一( )小鱼 一( )大雁

( )出宝物 ( )动锦缎 ( )起脸庞 ( )出笑声

一( )如( )( )澈见( ) ( )( )斑斓 热闹( )( )

3、小河 如同 ,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 ,水面顿时漾起了 。

①、请按课文内容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②、从这段话中找出比喻句,并说说是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五、拓展延伸:

小结:北大荒的天空流云似锦、小河动静相宜、原野热闹非凡,其实美还不仅仅局限于此。

出示句子: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理解“草甸子”,读好“沉甸甸”。

那么多的美景,你能不能用总分结构的方式,以“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为总起句来写一写。(可以是书上提到的,也可以是你想到的。)

板书设计:

天空

流云似锦 北大荒的秋天

小河

动静相宜 美 原野

热闹非凡

第二篇: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学习方法

1、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比较赏析法。

3、小组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学习指导》

二、理清思路

本文的思路线索是什么?

三.课文理解

1. 读第

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2. 本文中哪部分内容最能体现这种故都秋味呢?

3.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几幅画面,选出你最喜欢的画面多读几遍思考,它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故都秋味的?

4、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5、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6.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

7.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8.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9.朗读课文,说说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另外,从哪些句段中,你感觉、体察到了作者所谓的“悲凉”?你如何看待这种“悲凉”?

10. 在下面的两段文字里,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情思。细细品味,做一些圈点勾画、评议赏析。

1、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

基础知识检测(B级)

(一)仔细阅读《故都的秋》前两段,回答下列问题。(原文略)

①第1自然段中写作者从杭州赶上北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他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远千里”这个成语在本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2自然段中描绘了江南的秋天,作者意在: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第2自然段中一个短语“半开半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的最佳状态。

⑤作者认为在领略秋的过程上应该达到__________的程度。

⑥第3自然段中的文句:“在南方每年过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句子表达了_____________的感情,进一步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蓝朵”一词是__________的意思。作者用这个词而不用别个词是因为_________。

⑧“落蕊”的“蕊”字读音是( )

⑨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中“这些深沉的地方”是指_________________。

⑩文中“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自然段中有一段文字:“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这一段文字是写_________。

第5自然段中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本文开头和它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

在11自然段中“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的枣子的样子”是_____的颜色。

这段文字:“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 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其意思是说________。

“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段文字所用的比喻分别喻________________。

用一个成语概括15题句子中所比喻的意思。_____________ 我愿意把寿命和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句抒发了

(二)作者写对故都之秋的想念时,突出写了住在北平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时的所见所闻,而对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等名胜,只用一笔带过。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 )

A.作者是浙江省富阳县人,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产生一种想走异地,饱尝故都之秋的心情。

B.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都缺乏秋味,体现不出故都之秋来。

C.作者在《住所的话》中写过“在家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不愿去陶然亭等处,当然就写不出那些地方的秋景。

D.写租住破屋时所见所感,更能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题(D级)

郁达夫(1935年4月)

在四千余年古国的中国,散文的内容自然早已发达到了五花八门,无以复加,我们只须一翻开桐城派正宗的《古文辞类纂》[注]来看,曰论辨,曰序跋,曰奏议……一直到辞赋哀祭之类,它的内容①真富丽错综,活像一部二十四史零售的百货商店。这一部《古文辞类纂》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②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引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所以近代的选家就更进了一步,想依文章本体的内容③,来分类而辨体。于是乎近世论文章内容者,就又把散文分成了描写、叙事、说明、论理的四大部类;还有人想以实写、抒情、说理的三项来包括的。

从文章的主体来看,当然是以后人分类方法为合理而简明;但有些散文,是既说理而又抒情,或再兼以描写记叙的,到这这时候,你若想把它们来分类合并,当然又觉得困难百出了,所以,我们来论散文的内容,就打算先避掉这分类细叙的方法。

我以为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第一要寻这“散文的心”;照中国旧式的说法,就是一篇的作意,大约就是这“散文的心”了。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就是如何能把这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最适当的排列与方法。到了这里,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方始出现。

中国古代的国体组织,社会因袭,以及宗族思想等等,都是先我们之生而存在一层固定的硬壳。这一层硬壳上的三大厚柱,叫作尊君、卫道与孝亲;经书所教的是如此,社会所重的亦如此,我们不说话不行事则已,若欲说话行事,就不能离反这三种教条,做文章的时候,自然更加严守着这些古圣昔贤的明训了。这些就是从秦汉以来的中国散文的内容,就是我的说的从前的“散文的心”。

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行文必崇尚古雅,模范须取诸六经;不是前人用过的字,用过的句,绝对不能任意选作,甚至于之乎也者等一个虚字,也要用得确有出典,呜呼嗟夫等一声浩叹,也须古人吹过才能启口。此外的起承转合,伏句提句结句等种种法则,更加可以不必说了,一行违反,就不成文;你想,在这两种械梏之下,我们还写得了好的散文来么?

[注]《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

1.第一段有三个用黑体字和序号标出的“内容”,它们的所指是否相同?

答:①和②__________ ②和③__________ ①和③__________ 2.第三段中,作者提出“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他所说的“心” ,我们现在通常称之为__________;他所说的“体”,不完全等于“体裁”, 应该是我们现在常说的__________;至于他所说的“新旧等工具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__________的问题。

3.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第一重指 。(不超过8个字)

第二重指 。(不超过14个字)

4.对于《古文辞类纂》,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因为他对这部书的看法是 (不超过48个字)

5.关于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根据选文推断,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 4

A.散文应该表现作者个性 B.散文应该内容形式统一

C.散文应该反对封建教条 D.散文应该反映民族文化E.散文应该突破两重械梏 拓展延伸

你读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篇或哪几篇?向同学介绍这些诗文,并就你最喜欢的诗文做简要的赏析。

小结

第三篇: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案

一、导入

1、 大家看黑板,现在正值秋天,我们今天讲的这篇课文就是和秋季有关的。在讲课之前我们先来看几张照片,长城、故宫、天安门、小胡同,这些都是北京秋天的景色。如果让你们用几个词或者成语来形容北京的秋天,你们会用哪几个词?

2、非常好!对于秋天每一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感受,那么在古代当然也有很多的诗句是描写秋天的,同学们跟我回忆一下都有哪些关于秋的诗句?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悲秋)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赞美)

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喜爱)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悲凉)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喜爱)

3、我们一起看了这么多描写秋天的诗句,大体而言,古人大多是哀秋怨秋,现代的人对于秋大多是喜爱和赞颂。那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看看郁达夫笔下故都北平的秋是什么样的。

4、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题目:“故都的秋”,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来说一下郁达夫为什么用故都的秋而不是北平的秋?

提示一下大家,一般我们都称自己的家乡也叫作故乡,表达的是对家乡眷恋之情,所以,用故都表达了作者对于“故都”的深切眷恋之情。

另外一点,很明显,作者要描写的对象“秋”是一种自然景观,而“故都”是一种人文景观,和“北平”相比,故都的“故”字给人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和历史感,使得秋天更有文化底蕴,所以故都的秋这个题目既含有一种文化底蕴同时也有作者深切的眷恋之情。

二、整体把握

看过了题目后,下面给同学们1分钟的时间快速的浏览一下全文,看一下这篇文章是什么结构?好的,这个很简单,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

1、2段是一个总写,3-12段是作者的一个分写,

13、14段是最后的总括。

1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第一部分,大家一起齐读一下第

1、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一下:这一部分作者描写了北国之秋的什么特点?

好的,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在第一段作者写出了北国之秋的什么特点?“清”“静”“悲凉”,第二段写了江南之秋的慢、润、淡的特点,很显然,作者用的是对比的手法。

那么通过对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怎么样的感情? 向往和眷恋之情

2、介绍作者:

刚才同学们也说了大家对于秋天的印象大都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秋风习习,我们很容易能理解秋的“清、净”,但作者却说“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那么我们怎么理解这“悲凉”的含义呢?作者为什么会觉得“悲凉”呢?

这个就涉及到作者以及他写作背景的一个介绍,我们先看一下郁达夫这个人

知人论世:郁达夫(1896-191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作者的故乡是南方,但是在本文却把北平写成故都,更是表达了作者这种喜爱和眷恋的感情。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各种艰辛,所以就养成了忧郁、沉寂的性格;1913年在他成年后又到日本去留学,在那个时候中国还是很落后的状态,他在那里饱受歧视与凌辱,于是就又添了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色调。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这样一种心情重游故地的。就象一件你最心爱的东西,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和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秋天,在郁达夫的笔下却是一种悲凉的气氛。(所以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意思”)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概括五幅秋景图

在看过了作者对比了南方和北方的秋天之后,我们一起来看一下3-12段分写的部分,很明显3-11段是记叙,12段是议论。那么我们先看一下3-11段记叙的部分,我们找几名同学来朗读一下,同学们可以一边读一边找一下,3到11自然段,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第3段(1)、第4段(2)、第5段(3)、第6-10段(4)、第11段(5)

在3-11段作者描写了很多的景物?那么大家可以归纳一下这些景物组成了哪几幅“秋景图”? 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三段,主要描写了什么?秋天的小院和牵牛花,所以这一段是一幅秋花图“秋

2

5段写的是秋天的蝉,秋蝉图“秋蝉残鸣”、6-10段描写了秋雨,秋雨图“秋雨话凉”、最后11段,秋果图“秋日胜果”。

2、明确文章的主题“神”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篇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那么串联起这五福秋景图的“神”是什么,也就是这五幅秋景图都是为了表现什么?

为了突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也就是文章的主题

那么作者既然是要描写“清”“静”“悲凉”的特点,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描写的?

3、秋色、秋声

(1)同学们首先用笔圈出3-11段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看看都有哪些?(提问)

秋色: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问:那么咱们刚才找到的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齐答)

冷色

想一下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看到这么多冷色调的景物,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我们知道,蓝色一般表示忧郁;白色表示素雅和纯静。作者描写的这些颜色给人的感觉是孤寂、冷清和落寞。

(2)同学们接着用笔再标出3-11段都出现了哪些秋天的声音?(提问)

秋声:有鸽声、蝉声、雨声、人声

我们可以想一下,比如钟表的声音,在下课的时候,你们能听到它的走动声吗?但在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你们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越是想要表达环境的安静,越可以描写很多的细微的声响,这就是一种以动衬静的写法。

那么同学们看一下作者在这里描写了这么多细微的声响交杂在一起,这样的秋天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是宁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更反衬出了故都的静。 (3)我们刚才是将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感受作者笔下故都的清和静,那么接下来让我们集中听听作者笔下秋蝉的鸣叫,看看会引起怎样的感受?

我们先找同学读一下这些描写蝉的诗句。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大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蝉声本来就令人感到冷清,在故都北平,家家户户还都有蝉鸣,而且还是蝉衰弱的残声。所以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悲凉、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

3

你是一个身在异乡孤独的漂泊者,身处在这样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齐答)孤独、痛苦、悲凉。没错,这就是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味。

4、议论段落: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第12段,大家一起齐读一下这一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那么现在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不继续展开描写北平的秋景,而是插入了这一段议论? (提问)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一段首先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对于秋的情感处处都有,中国文人是最突出的,而秋的“深味”当然还是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并且对于故都的秋从记叙深化到议论,这是散文特有的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同时创造一种文化氛围,自然气息加人文气息,这些都给故都增添了浓厚的人文色彩。

(三)学习第三部分

我们已经学习了前面的两个部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三部分,作者又写了什么 同学们齐读一下最后的两个段落,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齐读,提问)

这两段主要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直接写了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抒发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念的感情。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一段话,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作者用了四个比喻,那么我们看一下这些比喻都表现故都秋怎样的特征? 味道的足与不足、质的实在与不实在、味道的浓与不浓、性情的厚重与不厚重, 作者的比喻非常生动形象,将北方之秋天与南方之秋天的差别表现的淋漓尽致。

问:我们再来看一下最后一段,“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从这一句话我们能感受到郁达夫对于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把自己的血与肉融入了墨汁,饱蘸着自己的情和爱去书写故都的秋。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把整篇文章都学习完了,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思考题来回顾一下整篇文章。

4

1、故都的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用几个词概括。

清,静,悲凉

2、作者在谈到牵牛花时说:“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对此理由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因为蓝色和白色都是冷色,最能体现秋的“清”。 B、表现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 C、像喇叭的颜色,与花名贴切。 D、能使人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3、作者写对故都的秋的怀念时,重点写了住在最平凡的“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时的所见所感,而对于“陶然亭”等名胜只是一笔带过。这样写的原因是(

D ) A、作者想尝试那种宁静的平凡生活。

B、“陶然亭的芦花”等景物不能体现故都的秋的特点,没有秋味。 C、作者没有去过陶然亭,所以不知道那儿的景色如何。

D、选择这样的地方写更能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4、读完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答:颂秋。

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之情和对故都的秋的向往;而由于受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的影响,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全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从课文中的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赞颂之情。 课后练习

在课下同学们用十分钟的时间仿写一个景物片段,把你或喜或悲的感受融入其中,等下节课我们会挑出一些进行展示。

第四篇:《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教学谈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作为中学阶段的文学鉴赏教学,既不能像大学的文学课那样进行教学,也不能只把它当作语言学、文章学的例证来进行教学,真正的文学鉴赏教学虽不排斥对作品语言的揣摩,对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的学习,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和实现文学的社会作用,给学生的情趣、才华、品质和思想造成一种优良的深远的影响。它既要落实语文课听说读写的基本目标,又要志在长远,给学生一块感受生活、体味人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园地。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首先就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这就是说,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始终贯穿着“自主、合作、感悟”的教学理念,采用由“感受”到“领悟”这种渐进发展层次,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散文的语言,并通过语言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记得上这一课时也正值秋天,当时的环境使学生能很快地进入教学情境。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

首先我先和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接着设置九个总纲性问题:①本文的“文眼”是那句话?本文的写景的部分集中在哪几段,重点写了什么?②作者分别用了哪几个词语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征以及感受。③第

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总起部分,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什么感情呢?而结尾两段与开头两段有什么异同呢?④本文是写景文,为什么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⑤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⑥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⑦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⑧故都的秋味的是怎样的?⑨北京有 1

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

在上课之前,我对这篇文章做了深刻的思考,思考应该怎样上学生才能领会这篇的思想情感。且我认为这篇文章最值得可取的一点就是能够抓住故都的秋味来写,而且写得非常好,与其他写秋的文章不同。因此我在上课的课程中重点的引导学生品味故都的秋味。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上课过程中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好。在教学过程中,我先介绍作者及其经历,再营造一种意境,意在让学生能和作者心灵相通,体验到北国之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还逐一欣赏小院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声、闲话秋雨、秋果奇景这五幅图景,依凭秋色、秋声和秋形来体验郁达夫笔下的秋意,感受其闲适而悲凉的心境。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希望学生能体会到郁达夫在破屋庭院中,闲坐一隅,捧茶静享秋日阳光的温柔,在这清凉的世界中带给所有人的清淡、雅静和丝丝的悲凉。面对我的问题,“五幅秋景图中,景色是什么样的?怎么表现清、静和悲凉的呢?”学生只能体会出景色是什么样的,任我怎么调动,也没有唤起学生的体验共鸣,因此上完课后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我进行反思,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习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悟出来;再则我授课过程中跟同学们的交流,对同学的引导上还很不到位,不够圆熟。比如在做名胜风景形容词添加的环节,很多同学能够体会到“清、静、悲凉”的意境,但是在选词不够贴切,对此,我的引导就很不到位,只是草草地给出自己的参考答案。我应该顺着同学的思路去牵引,比如他说“悠长的钟声”,我可以使用换字,设置悠闲情景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可是在实际操作中,显得不知所措,不能够直面学生的问题,而是撇开学生,直接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讲解,这样就造成了师生思路上的脱节,影响了教学效果;三则学生的情感的“煽动”不到位,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平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否则,就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第五篇:《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叙事散文,是一篇经典文章。但由于经典往往距离学生生活实际遥远,学生领悟其实质有一定难度。再加上本文是名篇,对我这个尚无教学经验的新教师来说,教学压力可想而知。

我前后讲了三次《故都的秋》,均有收获。

第一次讲课时,我把知识与能力目标确定为两个:1.学会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我在讲课时,先问学生心目中的秋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回答,后来又鉴赏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两幅秋景图,让学生感受秋的不同。这里,学生的回答还是很好的。后来我让学生分四个小组分析课文中描写的五幅秋景图:清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语后话凉、秋果奇景,每幅图分别对应一个课件。在分析图中景物时,打开一个课件让学生根据教科书上相应的段落分析一个画面,结果,回答问题的学生很少,气氛有点沉闷,很多话都是我在自问自答,我心里非常着急,当时只觉得自己问题问得不好,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不到文章的美。每幅图中的景和景中所含的情都在我这样的带动下分析完了,课堂感觉生涩、空洞,淡而无味。自己分析这节课师生配合不默契的原因是自己准备不足。听课老师的评价是导语过长,秋在人们的眼中一种是悲凉萧瑟,一种是生气勃勃,不用向学生提那么多问题。造成生涩枯燥的原因主要在学生自己看段落找信息这一环节,完全可以将这种做法变为边读边分析,让学生充分体会文章,通过声音、文字带来的感受,学生就好去把握了。此外,课件使用不熟练,出示得不及时,讲完了段落以后才去看课件意义就不大了。再者,问题问得不清楚,比如秋雨图,“秋雨怎么快了”这个问题让学生无法回答,要是问“秋雨的特点”学生就能快速总结出来,还有五幅图不用每个都仔细分析,第一个详细分析,其余的让学生自己分析就可以了。

根据评课的意见,我作了一些调整,还在网上找了课堂实录,听了一遍,重新做了课件,增加了一些诗词,如王安石的“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归来迟”和郁达夫的“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进入情境。这样我又讲了第二次。这次讲课感觉比第一次强了很多,但课堂气氛仍然不活跃,还是我说的多,学生参与的少,仍然达不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第三次讲课我在组内交流后把本节课目标改为: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色和以景显情、以情驭景的写作手法。重点分析抓住作者为何选这样的景,这样的景是什么样的,和情的关系是什么。

讲课时,整节课我按精心准备的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同学们也积极响应。然而,于博同学在回答清晨静观图时,说出了这样的一个回答:“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那日光是昏暗的。”让我猝不及防,我赶紧让学生思考,“同学们,他说的这个特征,你们是否同意呢?”最后学生们帮他分析了,那日光更显得秋是“清”的!这是在预设时我是没想到的。在问到秋槐落蕊图中哪里体现了清、静、悲凉时,学生孙博瑜找到了“扫帚的丝纹”,她说,“试想一下,我们走在大街上看见落叶刚被扫走,会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了,会有一种悲凉感呢!”这时我用感伤的语调吟诵了几句诗歌“无可奈何花落去”“花飞花谢花满天”“流水落花春去也”!学生们都沉浸在了这种悲凉的气氛中。本节课学生找到的景色准确,回答到位。我引导学生也能使学生知道该怎样回答。师生之间有默契。但不足的地方是讲课虽然很细,但有的地方挖掘还不够深,如对作者喜欢蓝、白色的牵牛花,而认为红色最下的原因分析不够,需进一步向学生说明的是因为红色不符合作者的感情,所以他不选红色,由此引申到我们在选景的时候要抓住符合自己感情的景色特征去进行写作这一道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故都的秋学案答案】相关文章:

故都的秋学案含答案08-10

故都的秋学生用学案04-21

《吆喝》导学案(附答案)04-14

马导学案答案06-20

狼导学案含答案04-11

春学案含答案范文05-24

上一篇:感动中国人物感想下一篇:感动人物心得体会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