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故都的秋》教参商榷

2024-04-19

与《故都的秋》教参商榷(精选3篇)

篇1:与《故都的秋》教参商榷

与《故都的秋》教参商榷

是“秋日胜果图”还是“秋果盛衰图”――与《故都的秋》教参商榷

作者/侯俊国

《故都的秋》一文中有“秋天的果树”一段文字,最近出版的教学参考书对其所作的解释,笔者以为不妥,值得商榷。

有的教学参考书对于这一段文字解析如下:在“整体把握”部分说,“共有五种景况,即……秋日胜果”。另外,在“有关资料”的第四篇,引用了方世教先生的《着意绘秋景闲笔出真情》一文,里面有这样的语言,“但故都,也有‘Colden Days’的佳日,那‘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作者真实地表达了他对故都的热爱的感情”。两处文字,都传达出这样一种信息,这段文字描写的是“清秋的佳日”、“秋日胜果图”。

众所周知,课文的开头,有一处可以称为文眼的文字:“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共描写了五幅图画: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还有这“秋日胜果”。前四幅图画,确实能够体现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而第五幅图画,按照教参的分析,与课文的文眼不仅不能保持一致,简直大相径庭。这是作者写作的败笔,还是读者理解有误?那么,作者在这段文字里面到底传达的是怎样一种情感?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理解这段文字呢?

一、做文本解读

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总分)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承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第一层)///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第二层)(重点)///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第三层)

这一段共三句话。第一句话与后面两句形成总分关系,第二句话和第三句话形成承接关系,第二、三句话可以合起来理解。其中第三句话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下面我们逐句分析。

第一句话是“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用了一个“也是”。(论文范文 )这就是说,这一段有关秋天的果树的描写,是紧承上文其他四段景物描写的,上文四段景物描写是表达“清、静、悲凉”的主旨,这一段“也是”如此。这就给我们理解这段文字奠定了一个基调。

第二句话里面的“第一”不是序数词第一第二,而是“最具有‘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特点”的意思,即枣树最能作为北方果树的代表。这一句表达了枣树的繁多和生命力顽强的特点。

第三句话是对第二句话的承接,可以分解为三层。第一层和第三层是一个意思。第一层写出了枣子的淡绿微黄的色泽与美好情态,第三层写枣子及另外两种果树的黄金时期。第二层写出了枣子盛极而衰时的凋零(等枣树叶落)、衰败(枣子红完)和灰暗(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

结合第二、三句话,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一段不能用“秋日胜果图”或“清秋的佳日”来命名。换为“秋果盛衰图”会更合适一些。

我们再重点研读第三句话。第一层读时固然可以带着欢欣;第二层开始便是一处停顿,“等”字需读得慢一点,这繁多的、富有生命力的枣树,持续不了多久,“等到”枣树叶落,枣子完全红了,西北风一起,一下子,萧杀、悲凉的气氛便会笼罩天地,北方“便是”一片萧条和灰暗的世界了;第三层我们要注意到“只有”一词和“七八月之交”这个时间概念,秋天一共有三个月,“只有”短暂的一二十天(七八月之交)是“清秋的佳日”或者“Golden Days”,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则是让位于萧条与衰落了。

我们再来看这一幅“秋果盛衰图”。秋之盛也,繁多、生命力强、美好,带给作者短暂的喜悦;秋之衰也,凋零、衰败、灰暗,带给作者长久的悲凉。而后者才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才能与前面几幅图共同表达“清、静、悲凉”的主题,作者正用了以盛衬衰的手法,不可不察。

二、人生经历

郁达夫生于18,幼年丧父,青年去异国求学。漂浮不定的生活带给他敏感忧郁的独特气质。

1922年,郁达夫26岁,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1923年秋受聘于北大,接来了他的发妻孙荃和长子龙儿,租住在什刹海北岸的一个小院里。1925年他离开北平,这几年是他生命当中为数不多的一段美好时光。

1934年,郁达夫38岁,近十年间,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郁达夫也颠沛流离,饱受哀痛。

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饱经沧桑的中年,郁达夫在人生之秋写《故都的秋》时,面对这样一种“秋果盛衰图”,这样一种“奇景”,他的感触比前面四种景物,要来得更深!联系郁达夫短暂的人生经历,他对于秋天的果树,有的是短暂的喜悦,但更多的是长久的悲凉。

李商隐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秋天的果树,郁达夫的经历,让我们慨叹:盛衰无常!正如美好可爱的婴儿,却意外早天,怎不令人扼腕!

三、看抒情手法

枣子对于郁达夫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郁达夫在北平租住的什刹海北岸的小院里,就有带给他生死离别、悲欢离合的两棵枣树。

院子里有一架葡萄,两棵枣树。(注意意象)去年采取葡萄枣子的时候,他站在树下,兜起了大褂,仰头在看树上的我。我摘取一颗,丢入了他的大褂兜里,他的哄笑声,要继续到三五分钟。今年这两棵枣树,结满了青青的枣子,风起的半夜里,老有熟极的枣子辞枝自落。女人和我,睡在床上,有时候且哭且谈,总要到更深人静,方能入睡。在这样的幽幽的谈话中间,最怕听的,就是这滴答的坠枣之声。

――郁达夫《一个人在途上》

这篇文章作于1926年。作者在1925年离开北平后,辗转到武昌、广州等地谋生。他在外地,无时无刻不牵挂着他的女人和长子龙儿。龙儿曾经给与郁达夫以精神的慰藉。还是在这篇文章里,郁达夫写道:“龙儿实在是一个填债的儿子,是当乱离困厄的这几年中间,特来安慰我和他娘的愁闷的使者!”“然当日夜难安,悲苦得不了的时候,只教他的笑脸一开,女人和我就可以把一切穷愁,丢在脑后”,。龙儿带给他无限的幸福和快乐!1926年,他听说长子龙儿患脑膜炎病重,即迅速从广州赶回北平,然而他在6月19日赶回北平,龙儿却已于6月14日早天。郁达夫和女人在看到枣树、葡萄的时候,情何以堪!

1934年,作者重到北平,带着他的第二任妻子王映霞和另一个儿子郁飞,重新回到北平。物换星移几度秋!人世沧桑,郁达夫大约不会再故地重游,凭吊天亡的龙儿。在写作《故都的秋》时,作者专门写了这“秋果盛衰图”,可是追忆旧梦,笔偿情债?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仔细阅读文本,结合作者生平遭际和性格气质,紧紧抓住作者所选取的景物,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确定这是一幅“秋果盛衰图”。而教参所做的分析显然不够准确。

作者单位:河南省伊川高级中学(471300)

篇2:与《故都的秋》教参商榷

教参给出的答案是:“王叔远将‘长曾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精致的核舟, 核舟上雕有‘各具情态’的五个人, 还雕刻了八扇可开可闭的窗子, 雕刻了船篷、船桨、火炉、水壶、手卷、念珠各一件, 刻的字有三十四个, 甚至念珠上的珠子也历历可数。在如此小的桃核上, 竟能雕刻出如此之多之精的人、物、字, 足见其技艺之‘灵怪’。”

该答案着重强调了两点:一是核舟虽小, 但内容很多;二是核舟虽小, 但内容很精致, 栩栩如生。通过两相对比, 核舟“灵怪”的特点就体现出来了。

以上两点确实反映了核舟的“灵怪”, 但绝对不能算是核舟“灵怪”的全部。只要是有一定雕刻水平的人, 都可能雕刻出这样的核舟来。难道它们都能称得上是“灵怪”之作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课堂上, 笔者在教会学生正确朗读、准确翻译的基础上, 运用新课改的理念, 放手让学生思考、研讨。经过研讨, 笔者发现, 学生的答案太丰富了, 太深入了, 太有道理了。其中, 核舟“灵怪”的根本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两点。现提出来, 与教参编者商榷。

一、材料选择之“灵怪”

为什么一枚小小的核舟能表现这么多的内容?雕刻者高超的技艺是毋庸置疑的, 但作者并没有对其大加赞赏, 而是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剖析———“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在魏学洢看来, 这是核舟“灵怪”的根本原因。

一个“盖”字, 可谓一语道破天机:只有经过千挑万选的“修狭”之“桃核”, 才能承受“灵怪”之重。换言之, 如果“简”的不是“桃核”, 不是“桃核修狭者”, 要想成就这一枚“灵怪”的核舟, 恐怕是不可能的。

挑拣做核舟的材料,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是小事一桩, 无需大惊小怪, 但笔者认为, 这“简”字却是非同小可, 因为“简”中包含了极大的科技含量。就像“活版”之所以具有“活”的特点, 材料的选择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用胶泥刻字”, 因为“不以木为之者, 文理有疏密, 沾水则高下不平, 兼与药相粘, 不可取;不若燔土, 用讫再火令药熔, 以手拂之, 其印自落, 殊不沾污”。如此看来, 这就不仅是材料选择的问题了, 更涉及科学的态度与精神。试想, 没有这样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灵怪”的境界岂能达到?

至于文章是不是通过对“核舟”的介绍在暗示或宣扬这样可贵的科学态度与精神, 我们不得而知, 但这似乎对我们及学生都有一定的指向意义与价值。

二、主题构思之“灵怪”

《核舟记》第一节中, 魏学洢就明确地点出了这一枚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如何表现这一主题呢?这并非每一个工匠都能做好的。王叔远却做到了。他匠心独运、独辟蹊径, 让人不得不佩服其构思的精巧。

为了说明“泛赤壁”者为“大苏”, 王叔远抓住“大苏”“峨冠而多髯”的特征进行了雕刻。“峨冠而多髯”是“大苏”留给后人的典型形象, 但具有这一形象的人很多, 怎么才能表明他就是“大苏”呢?为此, 王叔远用侧面烘托的方法雕刻了两个人———黄庭坚和佛印和尚。如此, 有一定文化底蕴的人一眼便能看出核舟所表现的就是“大苏”他们了。

为了说明“大苏”他们“泛”的地点是赤壁, 王叔远费尽心思, 在窗子左右两边分别刻了“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和“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两组句子。这16个字, 正是苏东坡《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中的句子, 这就暗示、凸显了“大苏”他们“泛”的是“赤壁”, 同时也让这枚核舟增添了浓厚的文学色彩, 可谓一举两得。

为了说明“大苏”之“泛”, 王叔远同样想尽了办法。

“泛”者, 文下注解为“乘船浮行, 这里指坐着船在水上游览”。要表现“坐在船上”, 这是很容易的, 只要将三人刻在船头就行。可是要表现“在水上游览”, 却是不容易的———水怎么表现?游览怎么表现?是顺游还是逆游?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没有超人的智慧还真不行。

王叔远想到了办法:他在舟尾处刻了“卧着”的“一楫”;又刻了两个舟子, 形象却不一样, 一人“左手倚一衡木, 右手攀右趾”, 一人“右手扫蒲葵扇, 左手抚炉, 炉上有壶, 其人视听容寂”。为什么要刻“卧”着的“楫”?为什么要刻两个神态不同的“舟子”?原来, 这正是为了表现“泛”———此时, 舟子正在船上, 没有摇楫, 楫正“卧”着, 这就表明船仍然在水中“行”, 而且是在向下行, 在顺流而下!如此, “泛”———闲游之意就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再者, 舟子神态各异, 也很清闲, 他们如此, 坐船之人———“大苏”他们不更是如此吗?这样, 就给观赏核舟的人造成了“江上泛舟”的实感。

如此构思, 使核舟之人物、核舟之地点、核舟之形态得到了巧妙的结合, 从而突出并丰富了核舟的主题, 使得王叔远技艺的“灵怪”得到了最为充分的表现。

以上两点解读, 与教参中的答案相去甚远, 却是核舟这件作品表象背后的内涵, 只有通过细读文本、用心剖析, 才能把握得出。王叔远不仅是技艺超群的雕刻家, 更是别具匠心的设计师, 而且还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学家。只有将雕刻、设计、文学三者巧妙结合, “灵怪”二字才能得到最为完美的体现。

当然, 在课堂研讨中, 学生还提到了核舟其他方面的“灵怪”, 也有一定的道理。

例如, 有学生提到了总体布局的“灵怪”:正面、背面、里面、外面、上面、下面、船头、船尾, 人、物、字, 做到了“凡所应有, 无所不有”;且它们均放在了需要放置的位置, 无一多余, 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作品。

再如, 有学生指出, 核舟所刻形象让人回味无穷, 浮想联翩, 本文作者就是在欣赏中完成了对作品的认识与再造———“如有所语”“若啸呼状”“若听茶声然”等。正是因为作品细致精巧、构思独特, 才会让人产生如此的想象, 这也正反映了核舟之“灵怪”。

……

篇3:与《故都的秋》教参商榷

对话一:人物夏瑜不是秋谨,夏四奶奶不“羞愧”

(一)人物夏瑜的生活原型应该由秋谨与徐锡麟两人塑造而成,而不是秋谨。

教参书中“关于《药》的素材”有这样一句话:“篇中人物夏瑜的姓名系由清末革命者秋谨而来。”而本人认为,夏瑜的人物原型不仅有秋谨的形象更有徐锡麟的影子。

鲁迅在《狂人日记》里曾说过:“……谁晓得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很显然鲁迅先生所说的“徐锡林”就是暗指“徐锡麟”。徐锡麟的血也被人“用馒头蘸血舐”,与夏瑜被害的经历,是多么惊人的相似;而秋谨英勇就义的地点——绍光城内古轩亭口,恰恰又是“夏瑜”被害的 “古某亭口”。我们知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夏瑜”不仅是秋谨的化身也是徐锡麟的写照。

(二)人物夏四奶奶及华大妈的某些提法值得商榷——以儿子为“羞愧”的人应该是华大妈,而不是夏四奶奶,夏四奶奶反而觉得心里踏实了。

小说《药》一共写了11个人物,可分为三种类型:人民群众、资产阶级革命者和封建统治阶级爪牙。教参书上是这样分析“夏四奶奶”的人物形象的:“他(指夏瑜)的革命主张不为群众所理解;他的革命行动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他的牺牲也没有赢得群众的同情,甚至他的母亲也以他为‘羞愧。”

在小说里夏瑜这个人物自始至终没有出现过,只是从侧面写他革命者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慨——“关在牢里,还劝牢头造反。”的确,先前夏瑜的革命行动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他的牺牲也没有赢得群众的同情,这提法是无容置疑的。但是,教参书却又“分析”说:“……甚至他的母亲也以他为‘羞愧。”这就值得商榷了。

确实,夏四奶奶上坟时当初也有些踌躇,表现出羞愧的颜色。但到后来看到了自己儿子坟上的“圆圆的排成一个圈,倒也整齐”的“花环”时,这时夏四奶奶已经完全觉醒过来了,大声说道:“我知道了。——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

相反,华大妈看到自己儿子的坟上“却只有不怕冷的几点青白小花,零星开着”。从这里就不难看出,华大妈认为自己儿子的坟上没有人送花,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不愿意根究。此时华大妈便觉得,自己的儿子不如人家的儿子死得“光彩”——“儿子的死是悲凉的,寂寞的”。

这时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以儿子为“羞愧”的人应该是华大妈,而不是夏四奶奶。如果说夏瑜的斗争有悲剧性、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脱离群众的弱点,那么这“悲剧性”、这“弱点”也只能说是暂时的而不是最后的——“圆圆的排成一个圈,倒也整齐”的“花环”便是最有力的明证。

因此,从夏瑜的“坟上”我们便可以看出,夏瑜的牺牲是悲壮的、凄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不再脱离群众,不再孤军作战,而是后继有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对话二:小说主题提法不妥

关于小说《药》的主题,课文《药》的课后“练习”就有这样一道题:“长期以来对《药》主题说法不一,下面是较有影响的几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

课后“练习”关于《药》主题说法的其中第5种是这样的:“通过夏瑜被反动派统治阶级杀害及华老栓们对他牺牲的反映,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的致命弱点,显示出唤醒民众,使其摆脱封建阶级的精神毒害的重要,启示人们去探求疗救中国病态社会的良药。”

教参书对这道题是这样解答的:“我们基本同意第5种说法。”其还分析说,“……《药》这篇小说,最重要的是通过描写为推翻封建制度而英勇就义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竟成了贫民华老栓夫妇为儿子治病的‘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群众的愚味和革命者的悲哀。”

本人认为,教参书上对第5种说法的分析就有以下不妥之处:

一是说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脱离群众”的说法,很难令人信服。且看作品的语言文字的描绘是这样的——“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一个被囚在牢房里的人也还要煽动“牢头”造反,这显然是非常“革命”的了,而“教参书”却硬要说他“不教育群众”、“不发动群众”、“脱离群众”,这就显得很牵强了。

所有这些应做的“宣传鼓动工作”,他(指夏瑜)都已经做了,只不过是由于当时历史社会的局限性所致,由于当时的群众太愚味、太落后了。因此,与其说“革命者没有发动群众”,倒不如说“群众难以发动起来”,甚至是“发而不动”更为确切些。

二是说“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群众的愚味和革命者的悲哀”的提法值得探讨。首先,革命者不再悲哀。上文已经提过的不是“革命者没有发动群众”,而是“群众难以发动起来”,甚至是“发而不动”。而一个夏瑜牺牲之后,革命者都已经充分觉悟起来了,从夏瑜坟上的那一圈花环便可看出。它暗示了尽管反动派对革命者进行残酷的杀害和镇压,但还是有人在纪念革命烈士,革命者并没有被斩尽杀绝,革命还后继有人,这是革命者的希望所在。

其次,群众不再愚味。夏四奶奶也从开始上坟时的“羞愧”,到后来的大声说道:“我知道了。——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这里就已经表明像夏四奶奶这样的群众已经充分觉醒起来:她相信,残酷杀害她儿子的反动派必定要灭亡的。既然革命者后继有人,以夏四奶奶为代表的人民群众也已经觉醒,这是给人以希望和鼓舞的一笔,又怎可以说成“表现群众的愚味和革命者的悲哀”?

注释:文中的楷体文字均为引用《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语文〉》(第二册、岭南美术出版社)及《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二册、岭南美术出版社)中的文字

上一篇:120中心急救指挥调度系统解决方案下一篇:徐水小学六年级八班主题班会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