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2022-06-30

第一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榆林一中 赵利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每次教这一课我都觉得不知从何入手,虽然是名篇,但学生们没有自己的感受,所以很难教学。斟酌再三,我决定把它和《春》放在一起,得到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散文教学模式。

《故都的秋》中的五幅画面与《春》中的五幅画面类似,当然画面内容不一样,前者是写秋的,后者是写春的,但他们使用的方法类似,这是不是就能看出,散文要通过画面来表现主旨呢?再联系巴金的《小狗包弟》,内容上《小狗包弟》是叙事散文,但仍然是描述了几幅生活画面,分析了几篇文章之后我们觉得散文就是习惯通过画面来表现主旨。

那散文中的画面又是如何连缀再一起的呢?这就回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上来了,即“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神”就是连缀画面的情感线索。我就让学生找这篇文章中的情感,“北方的秋啊,来得静,来得清,来得悲凉”,学生再五幅画面里找表现这些情感的意象,发现为了表现这一情感,作者选了冷色调的蓝色和白色牵牛花,选了细腻而清闲的落蕊,选了叫声衰弱的秋蝉,选了秋雨想,选了秋枣。全没象征热闹与丰富的秋天收获场面。

教材作为一个例子,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不是就课教课,我自己觉得本科的设计很好,切实本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教给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否则,就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教学的模式绝非是一个条条框框的预设。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手脚都会被束缚,就不能成为活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师生一起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一起成长的过程。虽然是摸索,摸索一条学习散文的路径,我自己觉得这种从个体到一般的解读方法,还是能教给学生一些方法的,能给学生一些启示我就心满意足了。

第二篇:《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金艳丽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进入审美艺术的殿堂,从而使学生体悟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进而学以致用。

但作为经典,《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

首先我先和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① 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② 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③ 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④ 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⑤ 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习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平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否则,就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教学的模式绝非是一个条条框框的预设。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手脚都会被束缚,就不能成为活的课堂。”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在备课中多设想学生的接受能力,感受能力,多倾听学生的意见, 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第三篇:《故都的秋》教学反思-精选文档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它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再加上学生阅读鉴赏能力还不是很高,因此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困难。小编整理了《故都的秋》教学反思,欢迎欣赏与借鉴。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一:

首先我从题目切入用问题引导学生对本文的理解,本文题目是《故都的秋》,那么“故都”是指哪里呢?学生们七嘴八舌的是“北平”即现在的“北京”。我又进一步提问,那为什么不叫“北平的秋”?学生们也是众说纷纭,我又进一步提问,这里边的“故”是什么意思?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本文题目便已经含有作者的情感倾向。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认为北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很快学生就找到了,并概括为“清、静、悲凉”。我又问学生,作者是北平人吗?很快有同学说“不是,是浙江富阳人,而且文中也说他是从浙江赶过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写故乡的秋,反而要写故都的秋,作者认为故乡的秋怎样?学生很快找到,并概括为“慢、润、淡”。

现在大家思考一下,作者本是想写北国的秋,为什么还要提到“南国的秋”?有学生知道说是用了衬托手法。我说对,那么什么是衬托呢?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现在大家想象自己是一个导演,在你的作品中要突出一个女主人公长得

第 1 页 漂亮,分别用正衬和反衬两种方法,你会怎么做呢?这时学生都来了兴致,各有想法,但是我发现,大家对反衬较了解,但是正衬就有点模棱两可,找了几个学生说的也不是很恰切,然后我引导学生想象,大家是不是看过某些舞蹈表演,先出来一些漂亮女子,然后再出来一个与众不同的并且给予特写,我们就会干觉她很漂亮,先出来的那些女子已经很漂亮了,但后出来的那个比他们还漂亮,这就叫正衬,那么反衬怎么做呢,就像大家说的,在你想突出的美女旁边放上一个“如花”,一下就凸显出这个美女的漂亮了,这就叫反衬,而且大家以后在看一些影视剧的时候注意一下,尤其是青春偶像剧,为了凸显男女主角的帅气和漂亮,总要找几个丑角在里面陪衬着,就是这个道理。当我讲完这个事例之后,发现学生眼中有了了然的神色。

然后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认为北国之秋是“清、静、悲凉”的,那么北国之秋从那些的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呢,作者又选取了那些景象,请大家从文中概括出来。

引导学生概括出作者记叙的五种景象(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叫、秋雨话凉、佳日秋果)和一处议论。共同构成了分写的部分。

最后两段作者又在对南北秋的感受的对比中直接抒发了对北国之秋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故都的秋》我只用了一节课时,却讲了这么多东西,

第 2 页 无疑是不妥当的,但是时间实在是有点紧,所以只能压缩现代文的时间,从而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诗歌和顾问阅读上,有的老师甚至跳过第一单元散文而直接学习第二单元的诗歌,结果是人家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反而较高,没办法,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上很难拉开距离,差距主要是诗歌和文言文,但我又舍不得将这么好的文章放弃,只好退而求其次,引导学生入门,让学生自己体会。但又不能耽误太多的时间。以后一定会不断探索,争取既让学生能够在应试中取得高分,又可汲取到中国文化中的精华,培养自身的文化素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二:

尽管因为学生预习比较充分,整个课堂流程还算比较流畅,气氛也还好,但是其实一节课下来,学生并没有丝毫实实在在的收获。

我是第五个上《故都的秋》,为了与众不同,为了显摆自己,我先想的设计,并尽量想保留这个设计,然后才想着用相关的问题来填这个设计,然后改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思路而思路,本末倒置。而我认为,备一节课应该是这样的(其实一直都知道,就是死性不改,就是喜欢求新求异,就是讨厌跟别人一样,一备课的时候就把这些忘得一干二净):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先把教材读透,钻研透,再根据学生的学情设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预设能达到这个目

第 3 页 标的教学流程,难易一定要适中。而绝对不能因为自己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些自鸣得意的设计,为了迁就这个设计来设定教学目标。另外,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备学情,不能自以为有了很好的领悟,就想硬塞给阅读领悟能力还不足的学生。如果知识不能自然生成,那更多就是老师的展示、填鸭,而这样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学生也难有收获。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三:

《故都的秋》一课已经上完了。这篇课文,从准备,到讲授,到现在的总结我成长了很多。

总体来说,比较满意。

我以秋的小篆字体导入,讲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写下的秋的感悟在ppt上展示,引起所有学生对秋的思考,展示时可以起到强化的作用。总体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主体探究的形式。先确定了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文章整体基调,然后展示问题,由学生分组解决。最后由学生分组派代表发言。探究了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后,我们总结了写景状物的方法,就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最重要的。正好时值太原市冬天的第一场雪,我们的课文讲完后,还剩下五分钟时,雪越下越大了。我在这课的教学设计时,考虑到了天气因素,因此我们做了一个写雪的训练。先由教师展示两个写景片段,学生做仿写。

但是在教授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第 4 页

一、关于ppt。

在展示时出现混乱,因为我是采用的板书与ppt结合,所以就出现了顾此失彼的情况,有的在讲述之前放的,有的在讲述之后放的。尤其是清静悲凉的部分。

课后,李老师给我提出了建议,幻灯片上尽量不要出现反应课文景象的图片,会影响学生的想象能力。确实,语文要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喜爱小说胜过同名电视剧,小说能给人的想象与电视剧直白的表露出来是不同的。

二、关于预习

学生预习效果未检测,应先早自习时候读一下文章。

三、关于导入

导入的衔接不好,内容太多,超出了三分钟,而且都很浅显,甲骨文和小篆没有解释,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词很突兀。

四、关于内容

1、蝉意象没有讲到位。蝉不仅代表忧愁,而且是高洁的象征。

2、文眼没有讲清楚定义。

3、讨论环节出现问题,首先设置不合理,师应先做引导分析第三段,学生回答后的点评也不是很及时。学生讨论的效果不能很好的检测。

4、散文要注重品味语言,联系生活实际。

第 5 页

《故都的秋》是我上的第一堂公开课,给我的启示很多。教师的课堂艺术是要随着教师对课文文本的解读深度而慢慢提升的。希望我能够改正现在出现的问题,提高我的教学水平。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四:

这是一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有很多值得品读的地方。

首先是,结构上首尾照应,回环往复的特点,而且都是通过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都秋的向往、眷恋与热爱。

其次,文眼句统领全篇,为全文奠定浓郁抒情基调的同时,每一幅图上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清、静、悲凉。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通过题目揭示文体特点,抓住文章的情景结合的特点导入,通过对作者眷恋故都秋的句子的品读,为这节课奠定了抒情的基调,能较好的引导学生把握结构特点和赏析景。

但也有很多遗憾:

首先,在把握首尾呼应的特点时,本来设计的是让学生找到前后照应的句子,把握这篇文章就是从秋色、秋味、秋声来体现情景与悲凉。这一点在上课的过程中被跳过去了。

其次,对于“静”这一点,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觉得清、静学生可以体会到,悲凉有些难,但是文中的静,不仅仅是环境声音的静,还有作者内心赏景的静,从文中的细数

第 6 页 和静对可以体会的到,但是在学生体会到这幅图给人的享受和舒适、悠闲与惬意时,应该让学生进一步说说从哪些词体会到了悠闲与惬意,学生自然能找到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欣赏牵牛花,尤其是边喝茶边欣赏晨景,这是一个遗憾啊。

第 7 页

第四篇: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学习方法

1、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比较赏析法。

3、小组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学习指导》

二、理清思路

本文的思路线索是什么?

三.课文理解

1. 读第

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2. 本文中哪部分内容最能体现这种故都秋味呢?

3.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几幅画面,选出你最喜欢的画面多读几遍思考,它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故都秋味的?

4、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5、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6.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

7.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8.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9.朗读课文,说说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另外,从哪些句段中,你感觉、体察到了作者所谓的“悲凉”?你如何看待这种“悲凉”?

10. 在下面的两段文字里,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情思。细细品味,做一些圈点勾画、评议赏析。

1、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

基础知识检测(B级)

(一)仔细阅读《故都的秋》前两段,回答下列问题。(原文略)

①第1自然段中写作者从杭州赶上北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他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远千里”这个成语在本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2自然段中描绘了江南的秋天,作者意在: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第2自然段中一个短语“半开半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的最佳状态。

⑤作者认为在领略秋的过程上应该达到__________的程度。

⑥第3自然段中的文句:“在南方每年过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句子表达了_____________的感情,进一步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蓝朵”一词是__________的意思。作者用这个词而不用别个词是因为_________。

⑧“落蕊”的“蕊”字读音是( )

⑨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中“这些深沉的地方”是指_________________。

⑩文中“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自然段中有一段文字:“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这一段文字是写_________。

第5自然段中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本文开头和它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

在11自然段中“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的枣子的样子”是_____的颜色。

这段文字:“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 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其意思是说________。

“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段文字所用的比喻分别喻________________。

用一个成语概括15题句子中所比喻的意思。_____________ 我愿意把寿命和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句抒发了

(二)作者写对故都之秋的想念时,突出写了住在北平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时的所见所闻,而对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等名胜,只用一笔带过。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 )

A.作者是浙江省富阳县人,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产生一种想走异地,饱尝故都之秋的心情。

B.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都缺乏秋味,体现不出故都之秋来。

C.作者在《住所的话》中写过“在家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不愿去陶然亭等处,当然就写不出那些地方的秋景。

D.写租住破屋时所见所感,更能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题(D级)

郁达夫(1935年4月)

在四千余年古国的中国,散文的内容自然早已发达到了五花八门,无以复加,我们只须一翻开桐城派正宗的《古文辞类纂》[注]来看,曰论辨,曰序跋,曰奏议……一直到辞赋哀祭之类,它的内容①真富丽错综,活像一部二十四史零售的百货商店。这一部《古文辞类纂》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②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引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所以近代的选家就更进了一步,想依文章本体的内容③,来分类而辨体。于是乎近世论文章内容者,就又把散文分成了描写、叙事、说明、论理的四大部类;还有人想以实写、抒情、说理的三项来包括的。

从文章的主体来看,当然是以后人分类方法为合理而简明;但有些散文,是既说理而又抒情,或再兼以描写记叙的,到这这时候,你若想把它们来分类合并,当然又觉得困难百出了,所以,我们来论散文的内容,就打算先避掉这分类细叙的方法。

我以为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第一要寻这“散文的心”;照中国旧式的说法,就是一篇的作意,大约就是这“散文的心”了。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就是如何能把这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最适当的排列与方法。到了这里,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方始出现。

中国古代的国体组织,社会因袭,以及宗族思想等等,都是先我们之生而存在一层固定的硬壳。这一层硬壳上的三大厚柱,叫作尊君、卫道与孝亲;经书所教的是如此,社会所重的亦如此,我们不说话不行事则已,若欲说话行事,就不能离反这三种教条,做文章的时候,自然更加严守着这些古圣昔贤的明训了。这些就是从秦汉以来的中国散文的内容,就是我的说的从前的“散文的心”。

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行文必崇尚古雅,模范须取诸六经;不是前人用过的字,用过的句,绝对不能任意选作,甚至于之乎也者等一个虚字,也要用得确有出典,呜呼嗟夫等一声浩叹,也须古人吹过才能启口。此外的起承转合,伏句提句结句等种种法则,更加可以不必说了,一行违反,就不成文;你想,在这两种械梏之下,我们还写得了好的散文来么?

[注]《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

1.第一段有三个用黑体字和序号标出的“内容”,它们的所指是否相同?

答:①和②__________ ②和③__________ ①和③__________ 2.第三段中,作者提出“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他所说的“心” ,我们现在通常称之为__________;他所说的“体”,不完全等于“体裁”, 应该是我们现在常说的__________;至于他所说的“新旧等工具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__________的问题。

3.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第一重指 。(不超过8个字)

第二重指 。(不超过14个字)

4.对于《古文辞类纂》,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因为他对这部书的看法是 (不超过48个字)

5.关于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根据选文推断,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 4

A.散文应该表现作者个性 B.散文应该内容形式统一

C.散文应该反对封建教条 D.散文应该反映民族文化E.散文应该突破两重械梏 拓展延伸

你读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篇或哪几篇?向同学介绍这些诗文,并就你最喜欢的诗文做简要的赏析。

小结

第五篇: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案

一、导入

1、 大家看黑板,现在正值秋天,我们今天讲的这篇课文就是和秋季有关的。在讲课之前我们先来看几张照片,长城、故宫、天安门、小胡同,这些都是北京秋天的景色。如果让你们用几个词或者成语来形容北京的秋天,你们会用哪几个词?

2、非常好!对于秋天每一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感受,那么在古代当然也有很多的诗句是描写秋天的,同学们跟我回忆一下都有哪些关于秋的诗句?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悲秋)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赞美)

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喜爱)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悲凉)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喜爱)

3、我们一起看了这么多描写秋天的诗句,大体而言,古人大多是哀秋怨秋,现代的人对于秋大多是喜爱和赞颂。那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看看郁达夫笔下故都北平的秋是什么样的。

4、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题目:“故都的秋”,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来说一下郁达夫为什么用故都的秋而不是北平的秋?

提示一下大家,一般我们都称自己的家乡也叫作故乡,表达的是对家乡眷恋之情,所以,用故都表达了作者对于“故都”的深切眷恋之情。

另外一点,很明显,作者要描写的对象“秋”是一种自然景观,而“故都”是一种人文景观,和“北平”相比,故都的“故”字给人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和历史感,使得秋天更有文化底蕴,所以故都的秋这个题目既含有一种文化底蕴同时也有作者深切的眷恋之情。

二、整体把握

看过了题目后,下面给同学们1分钟的时间快速的浏览一下全文,看一下这篇文章是什么结构?好的,这个很简单,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

1、2段是一个总写,3-12段是作者的一个分写,

13、14段是最后的总括。

1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第一部分,大家一起齐读一下第

1、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一下:这一部分作者描写了北国之秋的什么特点?

好的,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在第一段作者写出了北国之秋的什么特点?“清”“静”“悲凉”,第二段写了江南之秋的慢、润、淡的特点,很显然,作者用的是对比的手法。

那么通过对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怎么样的感情? 向往和眷恋之情

2、介绍作者:

刚才同学们也说了大家对于秋天的印象大都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秋风习习,我们很容易能理解秋的“清、净”,但作者却说“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那么我们怎么理解这“悲凉”的含义呢?作者为什么会觉得“悲凉”呢?

这个就涉及到作者以及他写作背景的一个介绍,我们先看一下郁达夫这个人

知人论世:郁达夫(1896-191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作者的故乡是南方,但是在本文却把北平写成故都,更是表达了作者这种喜爱和眷恋的感情。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各种艰辛,所以就养成了忧郁、沉寂的性格;1913年在他成年后又到日本去留学,在那个时候中国还是很落后的状态,他在那里饱受歧视与凌辱,于是就又添了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色调。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这样一种心情重游故地的。就象一件你最心爱的东西,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和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秋天,在郁达夫的笔下却是一种悲凉的气氛。(所以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意思”)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概括五幅秋景图

在看过了作者对比了南方和北方的秋天之后,我们一起来看一下3-12段分写的部分,很明显3-11段是记叙,12段是议论。那么我们先看一下3-11段记叙的部分,我们找几名同学来朗读一下,同学们可以一边读一边找一下,3到11自然段,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第3段(1)、第4段(2)、第5段(3)、第6-10段(4)、第11段(5)

在3-11段作者描写了很多的景物?那么大家可以归纳一下这些景物组成了哪几幅“秋景图”? 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三段,主要描写了什么?秋天的小院和牵牛花,所以这一段是一幅秋花图“秋

2

5段写的是秋天的蝉,秋蝉图“秋蝉残鸣”、6-10段描写了秋雨,秋雨图“秋雨话凉”、最后11段,秋果图“秋日胜果”。

2、明确文章的主题“神”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篇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那么串联起这五福秋景图的“神”是什么,也就是这五幅秋景图都是为了表现什么?

为了突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也就是文章的主题

那么作者既然是要描写“清”“静”“悲凉”的特点,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描写的?

3、秋色、秋声

(1)同学们首先用笔圈出3-11段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看看都有哪些?(提问)

秋色: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问:那么咱们刚才找到的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齐答)

冷色

想一下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看到这么多冷色调的景物,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我们知道,蓝色一般表示忧郁;白色表示素雅和纯静。作者描写的这些颜色给人的感觉是孤寂、冷清和落寞。

(2)同学们接着用笔再标出3-11段都出现了哪些秋天的声音?(提问)

秋声:有鸽声、蝉声、雨声、人声

我们可以想一下,比如钟表的声音,在下课的时候,你们能听到它的走动声吗?但在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你们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越是想要表达环境的安静,越可以描写很多的细微的声响,这就是一种以动衬静的写法。

那么同学们看一下作者在这里描写了这么多细微的声响交杂在一起,这样的秋天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是宁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更反衬出了故都的静。 (3)我们刚才是将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感受作者笔下故都的清和静,那么接下来让我们集中听听作者笔下秋蝉的鸣叫,看看会引起怎样的感受?

我们先找同学读一下这些描写蝉的诗句。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大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蝉声本来就令人感到冷清,在故都北平,家家户户还都有蝉鸣,而且还是蝉衰弱的残声。所以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悲凉、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

3

你是一个身在异乡孤独的漂泊者,身处在这样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齐答)孤独、痛苦、悲凉。没错,这就是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味。

4、议论段落: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第12段,大家一起齐读一下这一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那么现在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不继续展开描写北平的秋景,而是插入了这一段议论? (提问)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一段首先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对于秋的情感处处都有,中国文人是最突出的,而秋的“深味”当然还是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并且对于故都的秋从记叙深化到议论,这是散文特有的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同时创造一种文化氛围,自然气息加人文气息,这些都给故都增添了浓厚的人文色彩。

(三)学习第三部分

我们已经学习了前面的两个部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三部分,作者又写了什么 同学们齐读一下最后的两个段落,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齐读,提问)

这两段主要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直接写了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抒发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念的感情。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一段话,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作者用了四个比喻,那么我们看一下这些比喻都表现故都秋怎样的特征? 味道的足与不足、质的实在与不实在、味道的浓与不浓、性情的厚重与不厚重, 作者的比喻非常生动形象,将北方之秋天与南方之秋天的差别表现的淋漓尽致。

问:我们再来看一下最后一段,“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从这一句话我们能感受到郁达夫对于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把自己的血与肉融入了墨汁,饱蘸着自己的情和爱去书写故都的秋。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把整篇文章都学习完了,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思考题来回顾一下整篇文章。

4

1、故都的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用几个词概括。

清,静,悲凉

2、作者在谈到牵牛花时说:“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对此理由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因为蓝色和白色都是冷色,最能体现秋的“清”。 B、表现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 C、像喇叭的颜色,与花名贴切。 D、能使人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3、作者写对故都的秋的怀念时,重点写了住在最平凡的“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时的所见所感,而对于“陶然亭”等名胜只是一笔带过。这样写的原因是(

D ) A、作者想尝试那种宁静的平凡生活。

B、“陶然亭的芦花”等景物不能体现故都的秋的特点,没有秋味。 C、作者没有去过陶然亭,所以不知道那儿的景色如何。

D、选择这样的地方写更能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4、读完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答:颂秋。

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之情和对故都的秋的向往;而由于受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的影响,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全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从课文中的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赞颂之情。 课后练习

在课下同学们用十分钟的时间仿写一个景物片段,把你或喜或悲的感受融入其中,等下节课我们会挑出一些进行展示。

上一篇:古典诗歌写景角度下一篇:感恩节祝福语领导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