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故都的秋》

2024-04-30

郁达夫《故都的秋》(精选8篇)

篇1:郁达夫《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并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和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甘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河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曾参与组织“创造社”。抗战爆发后,赴武汉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后在南洋从事抗日工作,一九四五年九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达腊。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社会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其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触,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时代背景:从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居住近三年,这段时间里,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作者在对北平秋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 1.本文题旨“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2.本文结构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3.情景交融的特点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因为感秋可生悲也可生喜,悲者未必从秋景得来)。“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写得出的,未必见得奇妙,而“悲凉”则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总之,本文情意浓厚,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写景并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样占有很多篇幅。在这一点上可与《荷塘月色》对比,《荷》文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情为景所藏所掩;本文则略于写景,尽力抒情,文情更给人以亲切感、厚重感。

篇2:郁达夫《故都的秋》

郁达夫(18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小说《迟桂花》等。以下这篇是郁达夫 故都的秋赏析,大家一起来欣赏下吧,本篇郁达夫 故都的秋由编辑整理。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篇3:郁达夫《故都的秋》

一、诗意导入

独立于橘子洲头的毛泽东, 看到了“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万类霜天竞自由”, 读到了秋日的壮丽;登高望远的杜甫, 吟出了“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读到了秋风的凄凉;徘徊于江岸的柳永, 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 读到了秋雨的凄苦。

由此可见, 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由情生。文学作品, 常常是情与景的统一体, 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 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今天, 我们学习一篇写景抒情的名篇《故都的秋》, 体会作者郁达夫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

1. 听赏课文 (多媒体) :先请同学们听一段录音, 欣赏一片秋景。

2. 诵读提示:这篇文章感情浓厚, 意味隽永, 文辞优美, 诵读时宜慢不宜快。 (幻灯片)

3. 根据刚才给大家的诵读提示,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来读一读。

这是一篇关于秋天的散文名作, 我们今天的学习将围绕两个话题展开:一是郁达夫的秋天;二是秋天的郁达夫。 (板书) (幻灯片)

三、郁达夫的秋天

1. 提问:郁达夫描绘了秋天故都的哪些景物? (拿上笔, 将它们圈点出来。)

明确:秋景———碧天、日光、牵牛花、秋草、落蕊、闲人、秋枣…… (看)

飞声、扫地、蝉声、雨声、人语、风声…… (听)

芦花、柳影、夜月、虫唱、钟声 (想)

2. 其中重点描绘了哪些景物?能不能将这些景物所在段落概括成五幅图画?

图景——秋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闲话秋凉、喜看秋枣 (板书) (幻灯片)

3. 提问:这五幅图画构成了郁达夫眼中的秋天的世界, 那同学们能否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呢?

明确:“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板书) (幻灯片)

4. 请同学们从上面列举的这五幅秋景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

幅, 然后在课文中找到它的位置, 告诉你的同桌, 这幅图画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幻灯片)

5. 写作训练:请同学们用一组排比句总结一下, 故都的秋在哪里? (幻灯片)

示例 (齐读) :故都的秋, 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滴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京腔的互答中……

四、秋天的郁达夫

卞之琳曾在一首《断章》中这样说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当郁达夫陶醉在他所见的故都的清、静、悲凉的秋色之中时, 我们又分明在字里行间看到了郁达夫的影子。 (幻灯片)

借描绘景物来抒发感情, 是散文的一个普遍写法。王夫之也说:“烟云泉石, 花鸟苔林, 金铺锦帐, 寓意则灵。”所谓寓意, 就是融情于景。 (幻灯片) 下面, 我们来回顾一下, 上面我们探讨的五幅图画中, 当然, 你也可以联系这篇文章其他部分的内容, 字里行间, 郁达夫表达着他的一些什么样的心情呢?

宁静的、清闲的、悲凉的、落寞的、 (同时, 也正是故都给人的这种宁静、清闲、悲凉、落寞的感觉很合他的口味, 让他深深地热爱着故都) 眷恋故都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体会体会他对故都的深切眷恋! (板书)

我们说, 情由心生, 文如其人, 那郁达夫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让他如此这般地迷恋着故都的清、静、悲凉呢?下面我们就来说说郁达夫。

郁达夫三岁丧父, 从小就体验了生活的种种艰辛, 养成了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 去日本留学十年, 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侮, 更添苦闷、消沉的心理, 所以他的文风有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 中国社会连年战乱, 民生凋敝, 读书人也衣食无安, 居无定所。为了谋生, 郁达夫辗转千里, 颠沛流离, 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

所以, 他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落寞、悲凉已经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 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 (板书)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 我们通过两个板块解读了《故都的秋》, “郁达夫的秋天”这个版块是引导大家抓住这篇文章的景物特征, 而“秋天的郁达夫”是想帮助同学们理解作者蕴藏在景物中的情。因为真正优秀的抒情作品, 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情景相生, 情景交融! (板书)

六、课后练习: (幻灯片)

用这篇散文中出现的景物, 模仿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填首词, 尽量做到情景交融。

篇4:郁达夫《故都的秋》教学方法探究

关键词:郁达夫;故都的秋;教学方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实际上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对各种教学方式进行最佳组合,以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优化。因此,本文以郁达夫先生《故都的秋》一文教学方法的选择为例进行介绍,以期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一、明确教学目标

清晰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起着指导性作用。因为要想选择出适合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模糊的教学目标既不利于教学方法价值的有效实现,也不利于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因此,在教学方法的确定上,首先要清楚教学目标。而《故都的秋》这篇文章的教學目标包括:

1.知识与技能:联系文本中的五个秋景,明确作者是如何扣住“清”“静”“凄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学习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和秋味。

2.过程与方法:诵读法、自主法、点拨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笔下的秋,进而在体会中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目标也从以往单一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的传授向三维目标进行转变,因此,这也成为明确课堂教学方法的关键环节。

二、如何发挥各种教学方法在这节课中的价值

在新课程改革下,每节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一般都是教学目标设计中选定的。但是,如何有效发挥所选教学方法的价值就体现在了教学过程当中。因此,本文就从三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上进行简单概述。

1.诵读法的应用。《故都的秋》是一篇语言优美典雅、情景浑然一体的美文。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诵读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对学生理解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鉴赏,使学生在脑海中对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进而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体会“秋”的清、净、凄凉。

2.自主法的应用。自主式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想确保自主法的有效应用,首先应明确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不是让学生盲目地学,也不是说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就成了“闲人”,而是要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自学,此时,教师要走近学生,去发现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的是要明确“教”的方向,从而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在《故都的秋》教学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同时,让学生带着下面几个相关问题进行自主学习。问题如下:

(1)作者是通过哪些事物来描写故都的秋的?这些事物都反映了故都的秋的什么特点?

(2)作者为什么要将故都的秋和江南的秋进行比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3)文本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4)文本中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并将自己独立思考的结论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之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问题以及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解,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3.点拨法的应用。点拨不同于传统教学中将知识塞给学生,而是点出问题或者是需要思考的地方,之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探究。在本节课中,在基本内容讲述完之后,可以借助点拨法引导学生重新思考文中的一些句子,比如,“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等句子进行重新鉴赏,进而使学生在回味中感悟作者笔下的“清、净、悲凉”,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本鉴赏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本节课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既符合新课程基本教学

理念,而且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获得健全的发展。

篇5:郁达夫故都的秋读后感1000字

作者对于秋景的要求,是相当苛刻的。由于南方的秋“比起北国的风来,正象是黄酒之与日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太之与骆驼”,“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故而,作者要不远万里,从杭州赶上青岛,从青岛赶上北平,把故都的秋看个饱,尝个透,赏玩到十足。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故都秋景都能合他的意,你看就连“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柏寺的钟声”都成了“明日黄花。”他要的秋,是一种更“自然”的秋,更“原包”的秋,更“办实”的秋。显然这种秋,已不是一般的纯自然意义的了,而是渗透了作者浓厚的主观情调的景观。那么,这样的秋到底在哪里呢?

且让我们先看,身居破屋,“泡一碗浓茶,”看那“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空,”听那“青天下训鸽的飞声,”也可“细数看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花朵”和“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在这里,作者不动声色地把他的情寄寓到看似寻常的景物中,让他的情通过这景从字里行间洋溢出来感染我们,使得我们渐临其境,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情韵。

篇6:郁达夫诗词

1.《南游吟草》

年代: 现代 作者: 郁达夫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

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

2.《病中作》

年代: 现代 作者: 郁达夫

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

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吐青丝学晚蚕。

一样伤心悲命薄,几人愤世作清谈?

何当放棹江湖去,浇水桃花共结庵。

3.《钓台题壁》

年代: 现代 作者: 郁达夫

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4.《赠鲁迅》

年代: 现代 作者: 郁达夫

醉眼朦胧上酒楼,

彷徨吶喊两悠悠。

群盲竭尽蚍蜉力。

不废江河万古流。

5.《秋兴》

年代: 现代 作者: 郁达夫

桐飞一叶海天秋,戎马江关客自愁。

五载干戈初定局,几人旗鼓又争侯。

须知国破家何在,岂有舟沉橹独浮。

旧事崖山殷鉴在,诸公努力救神州。

6.《钱牧斋》

年代: 现代 作者: 郁达夫

虞山才力轶前贤,可惜风流品未全;

行太卑微诗太俊,狱中清句动人怜。

7.《乱离杂诗》

年代: 现代 作者: 郁达夫

草木风声势未安,孤舟惶恐再经滩。

地名末旦埋踪易,楫指中流转道难。

天意似将颁大任,微躯何厌忍饥寒。

篇7:忆郁达夫

《沉沦》,五年前也是这样一本郁达夫的小说,可惜我未读下去。开篇便被一个整日哭哭啼啼,国破家穷万事哀的懦夫气的不行。

作为一个男人,没有尽到照顾妻儿的义务,没有担起拯救国家的责任,整日就知道抱怨在日本的日子受了多少委屈,自责自己的妻儿跟着自己受了多少苦,或者说自己又贫又病简直没得可活,让自己老婆想自杀,自己的孩儿又病不得治早早夭折,自己却连自杀的勇气都没有,最常见的事,便是见他与妻子抱头痛哭,或是独自在什么河岸,又湿了眼角。

一年后,再读郁达夫。不能说我原谅了他的懦弱无能或者敏感,但是我多少能够理解,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国家,出生于那样的环境,又偏偏怀着一颗细腻敏感的心,郁文之所以成为郁达夫,也许是一种必然。

撇开郁达夫前期这些悲观,伤怀的作品。单看他搬回杭州后的游记散文,也能对他敏感柔软的心了解一二。搬回杭州后,房租少了很多,琐事也少了许多,加之回到了自己的故土浙江,郁达夫的心境转好了很多,也有闲情出游纪趣。他的游记里,有很多与众不同的欣赏美的角度,写作的手法也如大户人家闺中少女般含蓄又精巧,他写峰写湖写书斋,字字隽永又形象生动,若是现在,大可以担任把浙江旅游大使试试。

篇8:郁达夫《故都的秋》

一、《故都的秋》的写作背景和所含生命主题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 其作品有强烈的“自叙传”色彩, 反映的皆是“自我的表现”, 文字中用感伤情调与内心独白宣泄着个人的情感思想。《故都的秋》是郁达夫1934年7月到达北平时, 面对故都瑟瑟秋景而创作的散文。1926年郁达夫之子在北平病逝, 而他也因躲避国民党白色恐怖迁居到杭州, 作者在多年后回到北平, 在秋色中怀着对故乡的思念, 更抒发出自我的人生感受。

作为一篇写景寄情的散文, 文章中郁达夫以景寓情, 用对故都秋景的描绘与思索展现了自己的落寞孤独之感:“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 “在破壁腰中, 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 (朝荣) 的蓝朵”。北平的这些破落秋景, 暗含历史的变幻带来的沧桑, 萧瑟秋景配上旧时皇城, 让作者心生出无限的孤独秋意。接着作者谈回故乡:“江南, 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 空气来得润, 天的颜色显得淡, 并且又时常多雨又少风。”对比中作者想表达的不是对故乡之景的批判。“秋的味, 秋的色, 秋的意境与姿态”北平才“看得饱, 尝得透, 赏玩得十足”, 这都表现出作者实际上是借助不同的秋景, 展现自己对于人生的态度。北平比南国更适合自我的思想理念、生存价值, 因而觉得北平之秋比南国来得“深刻”。 深刻的不仅是景色, 更是生命的态度, 作者的生存信念在故都更能得到满足, 对生命的抒发是文章真正的情感与主题。孤寂感伤之情是文字上的表象, 其象征的是郁达夫在北平南国秋色所蕴含的两种生命形态中, 思索并选择出对自我的人生追求和生存态度。

二、南国北平两类生命形态的对比选择

作者描绘了两处秋景, 概括出两类生命的形态, 一类是南国的 “轻浅庸常”:“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 “混混沌沌地过去, 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 “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 在领略秋的过程中, 是不合适的”。显然对于南国之秋作者认为那是麻木庸碌的生存态度, 在浑浑噩噩的生活中安于现状, 没有追求的人生为郁达夫所不容, 他渴望的是生命的激情与进步, 因而又勾勒了一类北平的秋景, 如秋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等, 并言:“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之秋的遥想, 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作者将北平之秋说是“深刻厚重”, 其实也表达出在他看来, 北平的生命氛围是深厚艰险的, 萧瑟的秋景暗示了艰难的人生, 破败的皇城孤景是前路风波沧桑的象征。北平代表的是另一类不畏艰险, 追求理想的生命形态。从实质上说两地的景色都是作者抒发内心对生命感悟的媒介, 它们是本文情感主旨的载体和象征, 作者通过对两地秋景叙述对比, 涵盖了彼此不同理念、特性的生存意识, 体现了其对生活意义的思考。

郁达夫不仅展现了两类秋色所涵盖的生命形态, 并做出基于自我追求的对比与选择:“比起北国的秋来, 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 稀饭之于馍馍, 鲈鱼之于大蟹, 黄犬之于骆驼”。作者认为北平悲凉的秋色更适合自己, 也喻指自我追逐的是如北平之秋一般虽然孤寂困苦, 但也悲壮豁达的生命理念。追求“深刻”的生命总会伴随着孤闷凄凉, 作者正是认识到了愁苦孤单在奋进的人生中的作用, 才会赞赏这类生命形态所代表的环境。北平再“悲凉”, 它也代表了人生的奋斗与前行;南国再多“名花”“美酒”, 也不过是庸常安适的自我束缚。作者在文章中那句“秋天, 这北国的秋天, 所留得住的话, 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已为其生命追求做了最好的诠释:他要的是纵然寂寥孤独, 纵然前路多舛, 但为了内心的理想不惧挑战与坎坷, 愿意奉献出自己的所有, 即使是生命也在所不惜的生存情感。

相对于南国故乡的水乡秋色, 郁达夫之所以选择和热爱北平萧瑟秋景, 也蕴含作者个人的人生经历与体验。如前文所述郁达夫的行文往往描绘个人际遇, 在如自叙般的作品中展现个性追求, 内容主旨上表达自我的内心情感, 郁达夫的文章就是他自己的人生感受。 作者身处战乱的清末民国时代, 局势动荡;家境自小贫寒, 尝尽艰辛; 从小离乡求学, 远离家人;又在国外生活多年, 倍感歧视;加之家人去世, 其人生的跌宕悲苦, 都给郁达夫带来深重的孤独苦闷, 使其行文风格多含感伤忧郁之情。因而在面对孤独寂寥的萧瑟秋景时, 作者内心的失意落寞与之契合, 秋意中的悲凉清静映射出他内心的人生体验, 自己的遭遇与情感正如眼前北平的秋色一般厚重深沉。 所以作者才说“秋天, 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 总是好的;可是啊, 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的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对于景色的认同延伸了郁达夫对于生命的感受, 自己的人生如故都景色般凄清苍凉, 但他也想要同秋色一般追求人生的“深刻厚重”, 不甘于南国的“混混沌沌”, 作者始终向往人生的波澜壮阔, 期盼在自己苦闷的生命中做出伟大的事业。对于生命的生存方式作者执着的是如北平秋景般的奋进不息, 因而在文章中也对其景其境多加赞美与称颂。

三、结语

《故都的秋》不仅是一篇优秀的观景怀情, 抒发感伤的散文, 在对秋色的描绘中更展现出作者对于生命态度和生存方式的思考, 北平、南国的景色是其人生经历的两类生命形态的象征, 作者在文章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不仅在文字中, 也用生命实践了对“深刻厚重”人生的追求。因而《故都的秋》无论从行文还是感情角度都值得读者多多感悟, 体会生命。

摘要:《故都的秋》是郁达夫著名的写景抒情作品, 在文章中作者运用对北平秋景的勾勒和其与南国景色的对比, 抒发出自我孤独感伤的情怀, 更在其中蕴含对不同生存形式的思索, 象征了作者所追求的理想生命形态。本文将从《故都的秋》所包含生命主题为切入点, 分析探究郁达夫在文中借助北平秋色所要展现的人生态度和生存情感。

关键词:《故都的秋》,生命主题,生命形态

参考文献

[1]梁平.两种生命形态的对比与选择——郁达夫《故都的秋》主题新探[J].名作欣赏, 2010 (18) .

[2]滕玮.北国之秋何以“特别”?——郁达夫《故都的秋》与作家生命情绪的映射[J].名作欣赏, 2014 (26) .

上一篇:与狗和谐相处的作文下一篇:关于家与国的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