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汉译琐谈

2024-05-13

《最后一课》汉译琐谈(精选3篇)

篇1:《最后一课》汉译琐谈

张伟

都德的《最后一课》是短篇小说中的精品,自1873年发表以来,曾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并常被选为中小学的语文教材,流传广泛,脍灸人口。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它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这样一篇小说,在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近代中国,是很易引起共鸣的。

梁启超曾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认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的功能,因此,他极力强调小说要以开通民智,改造国民思想品德为己任。这固然主要是针对创作小说而发,但可以说,近代文学史上的很多翻译作品也是以此作为自己的神圣宗旨的。

《最后一课》被介绍到中国来,首先就是因为它的爱国主义。这可以从先后发表的几种译文上得到佐证:191月发表的匪石译本将《最后一课》标明为“教育小说”,195月发表的江白痕译本则标明为“爱国小说”,两者不约而同都强调了作品的爱国性质及其教育意义;此外,胡适的译本和江白痕的译本还分别对小说的篇名作了改动,胡译为《割地》,江译为《小子记之》,显然,译名强调的是对丧权辱国的刻骨仇恨。这些细节已颇能说明问题,但更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上述三种译本都非常郑重地在译文前加有按语,有的甚至还有跋语,这些“序跋”,更清楚地表明了他们翻译这篇小说的意图。

目前发表的《最后豢巍返淖畛跻氡臼怯煞耸??氲模?⒈碓?913年1月31日出版的《湖南教育杂志》2卷1期上。译者生平不详,以“匪石”为名者大约不会很多,故未知是否即南社成员陈匪石。据郑逸梅先生《南社丛谈》载,陈匪石早年曾留学日本,“庚辛之际,新学渐盛,他任课幼幼学堂,时以国家积弱之故,与列强国力外张之由,勉励学生,谓:‘学必有用于世,始名为学’。”从上述记载看,陈匪石从日文转译此作也是有可能的。其译者按语曰:“西历一千八百七十年,法兰西与普鲁士交哄,法人大败,普军尽据法之东境。明年,进攻法之巴黎,法人力竭不能御,乃为城下之盟,赠款五千兆弗郎,约合华银二千兆元,盖五倍于我国庚子赔款矣。赔款之外,复割阿色司、那恋两省之地与普。时文学大家都德目击其事,然伤之,乃托为阿色司省一小学生之语气,写割地之惨然,以激扬法人爱国之心。言虽鄙俚,含有精意。法国小学教师,咸定为课本,授之儿童云。”这篇按语言简意赅,既交待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又深深寄托了对法国的同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爱憎是很分明的。译文纯用白话,通俗明了,但对原作却略有删改,如“我”上学前在市政厅遇见铁匠及其徒弟的情节即被全部删去。一般来说,翻译作品,尤其是寥寥二、三千字的短篇小说,在当时很难引起什么反响,但匪石的译文发表后仅两月,即有人赋诗发表读后感,其诗名《〈最后一课〉题辞》,作者健铁,诗曰:“柏林书到意苍茫,汉麦先生辍讲章。四十年来求学地,知从何处话兴亡。凝神端坐睨诸生,忍泪念愁哭不成。祖国文章君识否,山残水剩最凄清。一声木铎日轮高,却怪先生新换袍。稚子亦知亡国恨,春风和泪看胡桃”(载1913年4月15日《湖南教育杂志》2:6)。

诗作语气沉痛,但又不乏愤激,说明作品在当时深深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第二种译文是胡适翻译的。胡适于197月考取第二届庚子赠款留美官费生,遂赴纽约康奈尔大学深造,《最后一课》即译于美国,于1915年3月发表在《留美学生季报》春季号上。据该报编者注明,胡适此译作曾刊登于上海某报,此说如属实,则胡译首次发表大约也在1913年左右,因为胡适译文后注有“民国元年九月记于美国”的字样,从时间上推算,发表之日当和匪石译本基本同时。此外,胡适的“译者按语”在内容上和匪石基本相同,甚至连造句遣词也大致吻合,这种雷同现象颇令人迷惑不解。胡适的翻译,素来删节极多,曾被人讥之为“胡译”。这篇译文在三种

[1][2]

篇2:最后一课

她俩走了, 留下被感动的我, 离别愁情也渐渐涌上心头。这届毕业生, 九年级时学校才安排我去任课, 一年的相处相伴, 教学相长, 我竟这样让他们眷恋, 有点超乎我的意料, 激动着、兴奋着, 一行行诗从心底涌出, 《致学子》一诗一气呵成。

我带着还在激荡跳跃的心去上这最后一课, 当我行走在过道时, 有同学来告诉我, 让我等一下, 上课铃响后再进教室。我有些纳闷, 同学们在搞什么嘛, 神秘兮兮的。当铃声响过, 我走进教室, 跃入我眼帘的是黑板上醒目的几个刚劲有力的彩色粉笔字:“陈老师, 谢谢您!我们永远爱您!”那一刻内心的感动无法用语言表达。

我喊出最响亮的:“上课!”全班齐刷刷地站起。当师生问好后, 班长说:“陈老师, 我们想为您唱歌, 可以吗?”看那情景, 我只能放弃最后的复习了, 我爽快地说:“可以”。《最炫民族风》唱响了, 那一刻, 歌声激情美妙, “最美的云彩”飘飞在师生共同营造的自由天空。

接着我回礼同学, 即兴朗诵我写的诗《致学子》, 寄语即将实现人生重大转折的孩子们。最后, 我给每一个学生表达心情的机会, 畅谈学习的心得感受, 概括过往的时光。同学们一个接着一个站起来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那时我深切感受到了: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鲜花, 每个孩子都有花季的明媚风采。

流年易逝, 我与孩子们共同构建的快乐流动课堂, 合作学习的美好时光, 已轻盈遗落在鲜花盛开的文华校园, 已从师生相互对视的目光中远去。最后一课, 同学们天真、纯美的样子至今我还清晰可见, 他们内心深处迸发出的思想火花, 感人肺腑的心语心愿, 深深植根在我心田, 挥之不去。

篇3:《最后一课》最后的发现

因为有了“最后一课”的真实体验,孩子们学习《最后一课》时很快就进入了文本。于是,针对这篇文章,我和学生一起“咬文嚼字”,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深情。文章就要学完了,我深情地朗诵了最后一段: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读完,我扫视了一下同学们的表情,发现坐在最后排的小田正和同桌在桌面下纠缠着,不知为什么争执了起来。于是我说:“这一段的描写也很有特点,我们找个同学到讲台上模仿韩麦尔先生表演一下。小田,你来吧!”

小田听到我叫他的名字,慌忙停下站了起来,但茫然不知所措。我给了他一个警告的眼神,然后说道:“看来小田没有准备好,哪位同学上来试一下?小田你先坐下吧。”小田安静地坐好了,他的同桌也回过神来,认真看起了课文。我又扫视了一圈,发现小雪跃跃欲试,就对她说:“小雪,你来试一下吧。我读,你来表演。”

“他呆在那儿”,我读,小雪收回笑容,做出发呆的表情。“头靠着墙壁”,我继续读,小雪开始把背往黑板上靠。“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还没等我读完,小铭就开始大喊起来:“不对,不是这样靠的,也不应该是这样摆手!”我示意他不要吵,说道:“先让小雪表演完好吗?”于是,小雪按照她的理解,背靠着墙,头抵着黑板,闭上眼睛,向同学们摆了摆手。

“有什么不妥吗?”我问同学们。“手摆得太快了。”有的说。“不是这样靠。”小浩说道。“那你认为是怎么靠呢?能不能上来表演一下。”小浩走上讲台,把额头抵在黑板上,然后背对着同学们,缓缓摆了摆手。他的动作做完,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为什么是这样靠呢?”我问。

“因为韩麦尔先生刚在黑板上写完了字,他的心情很沉痛,可能流下了眼泪,于是把额头抵在了黑板上。他不想让同学们看到他难过的表情,他的心情还没有平复。”小铭侃侃而谈。

“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原来背靠着墙和面对着墙竟有如此大的区别。”我微笑着对同学们说,“正是大家的这一细心发现,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韩麦尔先生柔和又严肃、坚定又悲痛的复杂内心,这样一个背对着同学们的画面,也让韩麦尔先生的形象更丰满起来!”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个细节,‘放学了,——你们走吧。’这里的破折号说明了什么?”我发现孩子们能够深入理解文本,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发现了,于是继续追问。

“说话断断续续。”有的同学答道。

“还有吗?”我觉得这样说太笼统了。

“我觉得应该是老师说完放学以后,学生们并没有动,于是隔了一段时间,老师又说了一句‘你们走吧’”小铭又说了一句惊人之语。

“这个发现很独到,大家觉得有道理吗?”我一边鼓励小铭,一边引导学生思考。

“有道理。”同学们开始活跃起来,“要是以前,一放学,同学们肯定一窝蜂跑掉了,乱糟糟的。可是今天很安静,因为大家都很珍惜这最后的一课,都不舍得离开。”“韩麦尔先生说完‘放学了’以后,同学们都没有走,他才说了一句‘你们走吧’。”……同学们相互补充着,竟然把这样一个小小的破折号解读出如此丰富的内涵。

我的掌声响起,孩子们的掌声响起。我说:“同学们,掌声是送给你们的。因为你们用心阅读,思考角度独特,就像韩麦尔先生说的‘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在你们这里,中国语言变成了最美的语言。”“通过咬文嚼字,我们亲近了书中的人物;通过咬文嚼字,我们理解了作者的丰富情感;通过咬文嚼字,我们看到了文字里所蕴含的无穷宝藏!这一节课,我为你们骄傲。因为我们抛开了任何权威资料,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文字,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文字,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文字。所以我们拥有了独特的思考、独特的见解和独特的发现,这份发现是独特的,更是伟大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平县东平街道中学)

□责任编辑 李杰杰

上一篇:第十四届支教队第18次例会会议议程下一篇:中西方绘画艺术中的诗意艺术浅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