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布置工作总结

2024-04-15

总布置工作总结(通用8篇)

篇1:总布置工作总结

第五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

一、施工总体布置原则

1、根据现有的场地条件和发包人的规划,结合场内外交通线路,按照工程施工的需要,进行施工生产、生活营地的规划、设计、修建与管理。

2、充分考虑本工程施工期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方面的要求。

3、施工营地规划作到布置整齐合理、外表美观,营地布置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易于管理的原则,并严格执行有关消防、卫生和环境保护等专门规定。

4、施工机械布置做到能充分发挥施工设施的生产能力,满足施工总进度和施工强度的要求。

5、施工程序安排,尽可能减少彼此作业时的相互干扰。

6、施工营地设置有效的防护和排水系统,满足场地的防护和排水要求。

7、场内施工道路布置保证平整畅通。

8、减少噪声、粉尘对周围宿舍办公室的影响。

9、周边环境及场内有限空间的美化、绿化。

二、临时设施的搭设

临设搭建由业主指定地点或我公司自行同地方协调进行选址搭建,规模以满足施工需要为准。临设搭建按业主提供场地合理布置。设置材料库房、钢筋加工房、模板加工房、机械停放场、水泥库房、砂堆场等。临设按南宁市有关规定搭建。

如果条件允许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采用就近租用的原则,如果附近条件有限则采用现场搭设活动板房解决。办公区采用两层活动板房,面积约237.6㎡,食堂、厕所采用240砖墙砌筑。工人宿舍采用两层活动板房,面积约400㎡,可满足施工高峰期间200人住宿。

具体平面位置详见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各临时设施用地详见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1、施工水、电、道路(1)、施工用电、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按招标人将接驳点提供到施工区考虑,具体接驳点的位置由建设单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指定。用水管线采用无毒塑料管埋地铺设至施工现场用水处。

(2)、进场后准备备用电源,不得因停电而延误工期。施工期间发生临时停电时,根据实际发电台班办理签证(不计停置台班),按2009《广西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规定结算。考虑到用电高峰临时停电和前期施工用电,同时配备两台50KW发电机,以满足工程需要。

(3)、在供电接引电处设电表、配电箱、引出施工用输电缆线,临时埋地敷设,过路时要有套管保护。配电系统要有二级以上保护,做到一机一闸,并就近设开关控制箱。

(4)、施工道路

场外道路:利用现有的城市的道路作为材料、机具运输的道路,做好保洁工作。

场内道路:由于本工程地处城市交通要道,附近企业、居民住宅较多,为了保证施工期间区间道路的通行,若不能满足则考虑在道路规划道路红线外5m位置设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需要,若场地允许,可在道路红线外设置便道。便道结构为: 25㎝砂砾石基层+20㎝C25混凝土便道路面,道路坡向两侧。

2、施工围挡

为使施工区与非施工区有效隔断,保证周围居民、路人安全。在施工周围搭设一圈绕施工场地四周的标准围栏,按照建设部《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质[2005]232号、《南宁市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设施标准化图例》、等有关规定发包人制定以下打围范围及标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打围范围包括:围墙、大门、五牌一图。

1、围挡(1)、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工地周边应设置围挡,用符合安全和环保的轻型装配式平板(加边框)彩钢板搭设,高度不低于1.8m,基础按有关规定要求设计施工。(2)、围墙墙体上端和下端路缘石处应设置黑黄相间的油漆警示标记,有条件的应在围墙墙角沿线进行绿化,绿化效果应与周围环境协调。(3)、围墙支撑脚手架材采用钢管(Φ48×3.5mm)搭设,脚手架应根据打围场地基础面和大小设计搭设,务必做到“坚固、整洁、美观”。

2、大门 施工现场主要出入口应设置防锈封闭大门,可为对开或者折叠两式。

3、五牌一图建设工地必须配备工程概况、文明施工、消防保卫、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共五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应设置在施工现场大门外明显位置。

3、弃土场布置

根据设计图纸说明如下:

暂时不定弃土场的位置,按上路距离7km考虑,待施工时与所在乡镇政府协商确定。弃土场顶面一般设置4%纵坡与2%横坡,四周设有排水沟,弃土场堆放边坡坡比不应大于1:1,弃土压实度不小于80%。弃方应集中到指定的弃土场堆放。弃土场设置不得影响路基安全且不得诱发地质病害。弃土堆堆码要整齐,不宜过高,并采用浆砌挡墙防护。弃土场应在不影响其稳定的情况下复耕或采用植被绿化。

4、实验室

为保证施工质量,工程项目所有实验项目由我单位委托具有试验资质的专业实验室进行有关项目的试验工作,且实验室派驻具有丰富经验的实验工程师驻扎现场,进行工程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抽样、检验工作,并监督按工程质量要求进行施工。

5、医疗卫生与消防设施布置(1)、工地医疗

1)工程实施期间,为工地人员提供必要的医疗和急救服务,在传染病易发期配合当地防疫、卫生管理部门及医疗机构做好消毒预防、隔离感染人员和抢救等工作;

2)聘请有行医资格的、在卫生保健与急救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医务人员;

3)配备的医疗设施(包括房间、器械、药品、急救车辆等)应取得当地医疗卫生管理部门的批准;

4)针对供水、环境卫生、垃圾与污水处理以及工人健康等方面的有关问题,应遵从有关医疗卫生防疫和管理部门的意见。

(2)、消防

按照当地消防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配置消防器材,并设专人负责对工地人员进行防火知识教育。

三、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布置

按照国家有关环保规定,进场后及时与所在区域环保部门联系,按要求控制各种粉尘、噪音等环境污染,并将工地环境卫生纳入现场总体规划。

1、粉尘控制(1)、设置专人清运现场建筑垃圾。清扫前,先洒水润湿,再将建筑垃圾铲入特制加盖的斗车内处理,防止扬尘。

(2)、总平面范围及工地周边场地设置专人每天2~3次洒水后进行清扫,并对周围绿化地段的花草、树木定期洒水冲洗,保持洁净。

(3)、松散颗粒材料堆放处砌筑围墙,表面覆盖竹席,防止刮风粉尘弥漫,影响环境卫生。

(4)、现场设置专人清扫泥浆及车辆沾带的泥土,出入口道路铺设草垫,保证市容及周围环境干净。

2、噪音控制(1)、在施工中尽量减轻扰民噪声,采用低噪音的机械,一般情况晚上10点以后及午休时间尽量不施工,以保证周围居民的休息。若必须进行夜间连续施工的分项工程,应提前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手续,同时与建设单位共同搞好周边关系,以获得周边居民的谅解。

(2)、项目主要管理人员配置无绳电话(手机),以便相互联络。(3)、材料装卸采用人工传递,特别是钢管、钢模,严禁抛掷或汽车一次性翻斗下料,杜绝野蛮施工。

3、施工现场园林化(1)、为了达到“标准化文明工地”对绿化的要求,利用有限的场地合理布置绿化地段,办公、生活区前种植蔓藤等植物,场内适当地载花种草,绿化覆盖率达到2%,使之达到施工现场园林化、景观化,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2)、施工现场修建景观化的围墙,施工入口挂 “五牌一图”。

篇2:总布置工作总结

1.1施工总平面布置依据 1.1.1 本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1.1.2 施工现场条件及周围环境,项目施工范围及现场情况。1.1.3 本工程的施工综合进度要求。1.1.4 施工能力及机械、人员状况。1.2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原则

1.2.1 在本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将本着节约用地、方便施工的总体原则,严格按照业主的统一规划,结合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对本工程施工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主要布置原则如下:

1、施工区域的布置要符合业主对施工现场的总体规划,符合相关专业和工程项目的施工流程要求,尽量减少工种或工序之间的干扰,合理地进行交叉作业。

2、施工现场的布置要考虑与本工程相关的各施工单位的施工布置,在自己能够满足施工的同时,也能够兼顾其他施工单位的施工方便。

3、施工场地布置紧凑、布置合理,充分考虑场地二次周转使用;运输路线布置合理,选取经济合理的运输半径,努力做到设备、材料反向运输和二次搬运总量最少。

4、从大局着眼,全面满足现场消防、防洪排水、劳动保护和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合理布置场地,节约用地,努力做到不突破业主提供的具体技术经济指标。

1.3施工临时设施布置规划 1.3.1 临建布置内容

1.3.1.1 施工现场临建主要包括:厂区临时道路;临时围墙;临时门卫;施工大门;现场办公室及仓库;临时用电设施;临时给水设施;临时排水设施;临时消防设施;各工种加工场地及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堆放场地;砂浆搅拌站;周转材料堆放场地等。1.3.2 临建布置原则

1.3.2.1 本项目施工现场布置遵循如下原则: 1.3.2.2 能够满足施工需要,施工方便;

1.3.2.3 充分利用本工程施工界面,布置必须的加工场地,材料堆场,物流路线;

1.3.2.4 临时设施材料考虑工程中需要多次搬迁的需要;

1.3.2.5 综合考虑工程各阶段的临时设施布置,按工程各阶段调整布置; 1.3.2.6 安排整齐有序,注意节约;

1.3.2.7 现场生产和生活临设在保证施工需求的原则上,以简易为主,尽量压缩占地面积。并必须做到布置合理、紧凑、便于现场管理,符合作业流程。各工号、各工种与专业之间互不干扰,做到文明管理和文明施工。我司将有效、合理地安排与设置本工程的临设,并服从业主的统一现场安排。1.3.3 临建布置方案

1.3.3.1 办公区:根据业主的要求,总包办公室统一安排在场地东侧办公区内。1.3.3.2 宿舍区: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厂区内不设宿舍区,工人及管理人员宿舍区拟设定在厂区北侧闲置荒地内。宿舍区单独设置大门,并用围墙做封闭处理。宿舍区内设二层宿舍楼八栋,另设工人食堂一层两栋;另外宿舍区内按要求设置消防设施,按需要设给水管道和雨水、污水排水设施;按要求设置供电设施和供电线路;宿舍区内室外地面全部做混凝土硬化处理。

1.3.4 厂区临时道路:为生产、生活和消防的需要,厂区内道路拟设置混凝土硬化道路,道路宽6m-8m,道路基层为300mm厚水泥稳或碎石垫层,道路面层为200mm厚C20混凝土随打随压。道路基层要一次性夯实。1.3.5 临时围墙、大门和门卫

1.3.5.1 厂区临时围墙采用复合钢彩板墙体,围墙彩板墙净高2m,每间距3.93米设置一根钢柱来固定钢彩板。钢柱下为混凝土柱墩,钢彩板墙下为300mm高砖基础砌筑。钢彩板墙体颜色为蓝色,钢柱颜色为白色。

1.3.5.2 每个施工区域各设两个施工大门,主大门设置在厂区东侧,西侧设临时大门与茅山大道相通。主大门门楼按照中铁建二十五局规定的样式建造。大门柱与钢彩板墙体相连,门柱下为混凝土柱墩。大门柱和上部钢梁采用角钢或方钢焊接而成,外面用广告部包裹,广告布上打印成公司的标志和标语。1.3.5.3 每座大门都单独设置门卫,门卫采用预制独立彩钢板房。1.3.6 现场办公室和仓库

1.3.6.1 每个施工现场均设置现场办公室和仓库,现场办公室和仓库采用彩钢复合板修建。

1.3.7 临时用电、给水、排水和消防设施 1.3.7.1 临时用电:由于整个施工现场较大,因此整个施工现场拟申请五台500KVA变压器,分别设置在现场的各个施工区域和临设所在地。四台用于生产使用,一台专门用于样板展示区预留用电和生活区用电。每台变压器按照各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总容量,分别按需要设置若干总箱和分箱。电缆的截面积均按计算结果来确定。

1.3.7.2 临时给水:施工现场的给水主要分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消防用水。根据现场实际用水需求,在闲置区设置临时给水泵房一座,变频加压水泵两台,主供厂区的消防、生产及生活用水,采用DN250的镀锌钢管作为主供水管,厂区所有用水均由主供水管提供,高层供水,于每20层处增设增压泵再次将临时消防用水进行加压提升,使整个楼层的临时消防压达到规范要求。生活用水主要用于管理人员和工人的食堂用水和饮用水,生活区设加压泵站,按需要设置加压水泵和储水水箱。生产用水通过管道引到各个用水点。

1.3.7.3 临时排水:现场临时排水主要分为雨水排水和污水排水。在施工现场的临时道路两侧、生活区及各单体附近分别设置排水明沟,排水沟宽度为800mm,深度最浅处为200mm,沟底按照0.3%找坡。排水沟两侧土要夯实,必要时喷射素水泥浆加固。排水沟过道处用加重水泥管过道,水泥管内径不小于400mm。污水排水主要为厕所、食堂等排出的污水。厕所按需要设置化粪池,每个食堂排水均设置隔油池,经过处理的污水通过管道排放到市政污水管道内,严禁污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进市政管道内。

1.3.7.4 临时消防:施工现场内按要求设置消防设施,消防管道按要求做环形管道,管道与现场加压泵站相连,管道直径不小于DN100mm。高层供水,于每20层处增设增压泵再次将临时消防用水进行加压提升,使整个楼层的临时消防压达到规范要求。现场内按要求在固定位置设置室外消火栓,每个消火栓的防火半径不超过120m。在办公区和宿舍区内除按要。求设置挂式消火栓外,每座楼还要配置干粉灭火器。消防水泵的电源直接取自于总开关箱。1.3.8 各加工场地、堆放场地、制作场地

1.3.8.1 基础施工阶段钢筋、木工和周转材料堆场设置在D区场地内,待基础回填后,各加工场地和周转材料堆场分别设置在各楼塔吊回转范围内。每个场地均做硬化处理。1.3.9 现场形象布置

根据本公司关于施工形象战略实施的宗旨:展示人文卓越的企业形象,塑造崇高诚信的企业精神,服务于项目建设实践,并结合施工现场HSE管理规定,对施工现场的各个要素在各场合和时间上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做到施工现场“五化”,即“亮化、净化、绿化、美化、硬化”;并且以“新概念、新环境、新品质”的“三新”为目标,使现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施工现场管理不断上台阶。1.3.9.1 封闭管理

1、围墙:沿工程四周连续置高度为2米的复合轻钢彩板围墙,做到坚固、稳定、美观,外立面基调为蓝、白色。

2、大门:在施工现场进出口设钢制大门,大门净宽8.6米,高度为5.3米;两侧设置门墩和灯箱,灯箱高为6.9米,灯箱上挂安全文明施工标语,灯箱横梁书写企业全称;大门的颜色为蓝色基调。

3、大门边设门卫室,门卫有专职保卫人员担任,24小时值勤巡逻。门卫室设门卫制度、保卫人员名单及职责,并建立人员、材料出入登记档案。1.3.9.2 施工现场标牌

在大门外的显眼位置上设立“八牌二图”,内容为公司简介、工程概况、管理网络、防火须知、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安全记录、施工现场平面图、工程计划进度网络图。在大门内外设置二块可活动警示牌,一块为“进入工地,请戴好安全帽”,另一块为“施工带来不便,感谢你的协助”。其他警示牌根据HSE管理规定统一加工制作。1.3.9.3 施工场地

1、混凝土硬地坪施工

根据实际情况,在施工临建区内、主要道路、建筑材料堆放处、各加工、制作地点做混凝土硬化处理,其余场地在大门区、办公区和生活区范围适当搞些绿化工作。

2、吸烟点

按照标准要求,施工现场严禁随意吸烟。项目经理部制订禁烟制度并视具体情况设置吸烟室。

2、运行期维护方案 2.1总平面布置的实施

项目经理部各部门在实际布置施工临建的位置、尺寸时必须与总平面一致,不得擅自更改,技术部门要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对兴建的临设进行检查,如有变得必须修改。如根据施工需要确需更改时,须提交书面申请到工程技术部,经项目经理同意后实施。

2.2 施工总平面的日常管理

2.2.1 施工总平面管理是在符合有关规程规范的前提下,合理规划施工现场、交通运输、各种生产临建、施工设施、力能装置和设备、材料堆放等,其管理的主要内容如下:

2.2.2 技术部负责组织编制施工总平面布置,经项目总工审定,报业主、监理公司批准后实施。

2.2.3 工程部设总平面管理负责人,负责施工区域现场管理,业务上接受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的领导。

2.2.4 根据施工各阶段的不同需要,由工程部对总平面布置在施工场地范围内作适当平衡调整,当布置范围与其他安装单位交叉或需超出业主指定的占地范围时,应向业主提出申请,待业主回复统一安排后方可实施。

2.2.5 各专业施工班组必须在施工总平面布置指定区域进行施工作业和堆放材料,如遇到问题,应及时提交工程部解决。

2.2.6 施工现场的规划布置要听从业主的统一安排。所有进入现场的设备材料及施工机具要服从业主统一管理。2.3 运行期维护 2.3.1 施工用电管理

2.3.1.1 施工用电设专人统一维护管理。

2.3.1.2 施工电源主线规划布设完后,绘制完整的配电系统图,维护人员熟悉高低压配电系统。

2.3.1.3 现场配电盘、箱应形式统一,并有明显的警示标志,电缆敷设横平竖直,禁止乱拉乱放。2.3.1.4 坚持每周一次的现场安全巡视制度,做好现场施工电源冬、雨季巡检工作,消除用电隐患。2.3.2 施工用水管理

2.3.2.1 施工用水的管理、运行和维护由项目部委派专人统一管理,定期检查管道、阀门等供水设施,杜绝跑、滴、漏现象,施工现场停水前要提前通知,做好施工用水的储备。2.3.3 现场卫生

2.3.3.1 为了保持工地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在施工期间所产生的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按其性质分类及时搬离施工现场,直至工完料清交付使用。2.3.3.2 在车辆进出施工现场的主要出入口设置车辆清洗设备,以保证施工泥浆不随车辆污染道路。2.3.4 现场排水

2.3.4.1 成立现场排水系统日常维修班组,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清除排水沟以及沉淀池中积存物,确保排水沟畅通。

2.3.4.2 逢雨季、汛期增加潜水泵,提高排水流量、流速,确保排水畅通、迅速。

篇3:总布置工作总结

总布置在汽车设计中是一项非常重要、非常复杂的设计过程, 总布置设计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车身上各个零部件、总成件的连接关系、搭接间隙、是否存在干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法律规定, 对产品质量和开发周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客车总布置系统的传统流程及基于知识工程的虚拟总布置系统进行简单的对比, 进而可知知识工程对于客车总布置系统的重要性。

1 客车总布置系统的传统流程

1.1 竞争车型对比研究

在新产品开发之前, 首先要选择一些客车的竞争品牌, 进行广泛对比, 为新产品在未来市场上的精准定位奠定基础。

1.2 编制设计任务书

客车设计任务书即为客车设计说明书, 是设计人员依据市场需求和生产现状, 对客车的设计项目提出的具体任务和技术指标, 主要包含技术原理、结构功能、技术参数、用途范围和使用要求等。其主要作用是全面阐述新产品设计思路, 向后续设计、生产部门明确产品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 以保证产品结构合理性和质量可靠性。

1.3 造型工程可行性分析

对比标杆、设计任务书完成后便进入造型工程可行性分析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制作小比例油泥模型, 对外观评审完成后, 再制作1:1油泥模型, 此过程需要进行多次总布置验证, 多方面验证造型的可行性。这个阶段费时最长, 一般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 且不包含后期从设计到量产阶段伴随的设计、试验和不断的修改的设计改进的时间。

1.4 人机工程设计及校核

此阶段主要是从人体姿态角度、座椅使用舒适性、内部空间尺寸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设计和校核, 以人为中心, 通过测量分析人体的尺寸, 研究验证车内空间布置和设备, 使客车适应人的需要, 设计一个最佳的人-车-环境系统。

1.5 法规符合性校核

客车生产和销售必须满足销售区域的汽车法规和相关产业政策, 中国有汽车相关的国标GB、国家推荐GB/T、汽车行业标准QC/T, 出口到国外的还需要符合当地的法规标准和国家政策, 还要遵守质量缺陷召回制度。

1.6 性能计算、硬点确定以及总布置图绘制

客车的设计任务书确定后, 还要根据结构变化重新计算动力性、轴荷分配、转弯直径和燃油经济性。根据车身的边界条件和各总成的布置要求确定布置硬点, 硬点确定后绘制整车总布置图。

2 知识工程的引入

知识工程, 简称KBE, 其概念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1977在第五届国际人工智能会议上提出的,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知识工程技术被工业领域广泛应用。最初主要是用类似CAD的软件设计飞机冲压件, 其实是把专业领域方面的知识, 还有一些历史资料、参数等相互结合, 并与三维的设计软件进行结合, 共同应用到设计当中, 使得所涉及的产品能够趋于智能化, 并且在此过程当中, 知识得到了积累和更新, 使得知识得以保存。

知识工程的客车虚拟总布置设计KBE系统是吸取了大量客车设计过程当中的经验、知识、标准和一些成功的案例, 模仿专家技术团队的思想以三维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 从而形成了客车虚拟总布置系统, 这种系统能够做到总体设计参数, 总布置方案, 总体选择, 从而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客车的总体布置图及效果。

3 知识工程的设计理念

KBE是继承一些专家所积攒的知识、经验等的再次利用, 是一种知识的重复利用, 把以往CAD等技术的知识应用到人工智能化和数据挖掘技术。KBE在知识获取、知识的表示、知识库三方面最为突出。

3.1 知识获取

知识获取是知识工程研究的核心问题, 它将一些研究的知识、经验跟公知常识相结合, 从中进行选取、分类, 梳理成一套完整的信息、知识体系, 为今后的系统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客车的车身除了要新颖的外观, 最重要的是安全可靠的行驶, 这就需要知识工程获取关于车身材料、制造工艺要求、空气动力学、人机工程学、竞争对手的产品、专家小组的评审建议等等一些相关的知识。

3.2 知识的表示

知识表示是为了方便运用和掌握知识而设立的, 在客车虚拟总布置系统设计中经常会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根据规则进行推理;另一种是根据实例进行推理。

第一种方式所依据的是事件的因果关系。第二种方式是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 将所得的问题跟实例进行对比, 如果相似度在规定的范围内, 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

3.3 知识库

知识库顾名思义是用来储存知识的地方, 这些知识可能包括多方面的:理论性的、经验性的、实例性的等等。知识库从一些机构获取知识, 同时为推理提供知识, 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不可分割的。进行客车虚拟总布置系统设计时, 将以往客车设计结构作为开头, 再融入新思路, 新技术, 这样既包含了以前的知识、经验、数据等, 同时又包含创新技术。知识库种类有很多,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

4 客车虚拟总布置

基于知识工程的客车虚拟总布置系统设计与分析平台是要为客车的实际生产建立一套基于总布置系统设计的专用工具, 在功能上满足需求。

4.1 客车虚拟总布置系统工作步骤

首先打开系统, 保证系统是在开启的状态下, 在主页面当中我们可以选择四大模块, 分别为添加、删除、维护的知识库管理和维护模块, 用以布置驾驶区、例如座椅的安装位置、仪表板的放置位置、方向盘的摆放等的驾驶区布置模块;其次是车身内乘客区模块的布置, 主要是布置座椅的数量、空调的摆放、安装位置等;最后一个模块式参数调校模块, 主要是在原始数据传入后, 系统进行数据处理, 并从原始的知识库中寻找类似的数据, 进而进行参数化修改, 完成对所有零件参数的微调及校准。并依据国家或行业、企业内相关标准将不合适的零件进行调整或修改, 保证所有参数的正确性。

4.2 计算客车虚拟总布置系统

我们要把客车的总体参数, 以及车身的基本参数输入到计算表中, 经过多次的计算, 将结果做成三维虚拟装配, 对零部件进行虚拟装配和干涉检验, 并对主要受力件进行性能分析, 最后得出客车的总布置结果, 确定一个合理的结果。

5 对比

传统的客车总布置系统技术主要是依赖软件进行绘图, 仅仅将设计人员从手工绘图中解救出来, 软件起到的作用是为常规设计提供某些帮助和支持, 但不能对设计工程师的思维活动提供有效的帮助;知识工程的应用实现了设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并行化, 有效地提高了客车生产能力以及产品更新换代的车身开发能力, 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 提高设计质量, 降低设计成本, 使产品最大限度系列化, 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增加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6 结语

总布置系统的设计直接决定了后期产品的制造问题, 传统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客车产品的开发需要, KBE功能为客车设计提供了非常快捷的技术手段, 顺应了设计需求, 展现了其强大的应用前景。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各种辅助设计软件的开发, 知识工程利用计算机或网络平台将设计开发更趋于自动化。知识工程是以知识为前提的工程, 是一种用智能软件代替专家进行工作的系统。本文分析了传统的客车总布置系统与基于知识工程的客车虚拟总布置系统, 对比得知, 基于知识工程的客车虚拟总布置系统, 可提高客车总体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可满足对客车系列化的开发需求。

关键词:知识工程,客车虚拟,总布置系统,对比

参考文献

[1]罗海玉.参数化设计及其关键技术[J].甘肃科技纵横, 2003, 32 (5) :23-25.

[2]陈明星, 沈荫红.CATIA环境下基于知识的机械产品参数化造型设计研究[J].机械, 2003, 30 (6) :57-59.

[3]胡运发, 数据与知识工程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4

[4]王智明, 杨旭, 平海涛.知识工程及专家系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34-36.

篇4:总布置工作总结

关键词:知识工程;客车虚拟;总布置系统;对比

中图分类号: U4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3-134-2

0 引言

总布置在汽车设计中是一项非常重要、非常复杂的设计过程,总布置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车身上各个零部件、总成件的连接关系、搭接间隙、是否存在干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法律规定,对产品质量和开发周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客车总布置系统的传统流程及基于知识工程的虚拟总布置系统进行简单的对比,进而可知知识工程对于客车总布置系统的重要性。

1 客车总布置系统的传统流程

1.1 竞争车型对比研究

在新产品开发之前,首先要选择一些客车的竞争品牌,进行广泛对比,为新产品在未来市场上的精准定位奠定基础。

1.2 编制设计任务书

客车设计任务书即为客车设计说明书,是设计人员依据市场需求和生产现状,对客车的设计项目提出的具体任务和技术指标,主要包含技术原理、结构功能、技术参数、用途范围和使用要求等。其主要作用是全面阐述新产品设计思路,向后续设计、生产部门明确产品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以保证产品结构合理性和质量可靠性。

1.3 造型工程可行性分析

对比标杆、设计任务书完成后便进入造型工程可行性分析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制作小比例油泥模型,对外观评审完成后,再制作1:1油泥模型,此过程需要进行多次总布置验证,多方面验证造型的可行性。这个阶段费时最长,一般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且不包含后期从设计到量产阶段伴随的设计、试验和不断的修改的设计改进的时间。

1.4 人机工程设计及校核

此阶段主要是从人体姿态角度、座椅使用舒适性、内部空间尺寸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设计和校核,以人为中心,通过测量分析人体的尺寸,研究验证车内空间布置和设备,使客车适应人的需要,设计一个最佳的人-车-环境系统。

1.5 法规符合性校核

客车生产和销售必须满足销售区域的汽车法规和相关产业政策,中国有汽车相关的国标GB、国家推荐GB/T、汽车行业标准QC/T,出口到国外的还需要符合当地的法规标准和国家政策,还要遵守质量缺陷召回制度。

1.6 性能计算、硬点确定以及总布置图绘制

客车的设计任务书确定后,还要根据结构变化重新计算动力性、轴荷分配、转弯直径和燃油经济性。根据车身的边界条件和各总成的布置要求确定布置硬点, 硬点确定后绘制整车总布置图。

2 知识工程的引入

知识工程,简称KBE ,其概念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1977在第五届国际人工智能会议上提出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知识工程技术被工业领域广泛应用。最初主要是用类似CAD的软件设计飞机冲压件,其实是把专业领域方面的知识,还有一些历史资料、参数等相互结合,并与三维的设计软件进行结合,共同应用到设计当中,使得所涉及的产品能够趋于智能化,并且在此过程当中,知识得到了积累和更新,使得知识得以保存。

知识工程的客车虚拟总布置设计KBE系统是吸取了大量客车设计过程当中的经验、知识、标准和一些成功的案例,模仿专家技术团队的思想以三维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从而形成了客车虚拟总布置系统,这种系统能够做到总体设计参数,总布置方案,总体选择,从而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客车的总体布置图及效果。

3 知识工程的设计理念

KBE是继承一些专家所积攒的知识、经验等的再次利用,是一种知识的重复利用,把以往CAD等技术的知识应用到人工智能化和数据挖掘技术。KBE在知识获取、知识的表示、知识库三方面最为突出。

3.1 知识获取

知识获取是知识工程研究的核心问题,它将一些研究的知识、经验跟公知常识相结合,从中进行选取、分类,梳理成一套完整的信息、知识体系,为今后的系统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客车的车身除了要新颖的外观,最重要的是安全可靠的行驶,这就需要知识工程获取关于车身材料、制造工艺要求、空气动力学、人机工程学、竞争对手的产品、专家小组的评审建议等等一些相关的知识。

3.2 知识的表示

知识表示是为了方便运用和掌握知识而设立的,在客车虚拟总布置系统设计中经常会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根据规则进行推理;另一种是根据实例进行推理。

第一种方式所依据的是事件的因果关系。第二种方式是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将所得的问题跟实例进行对比,如果相似度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

3.3 知识库

知识库顾名思义是用来储存知识的地方,这些知识可能包括多方面的:理论性的、经验性的、实例性的等等。知识库从一些机构获取知识,同时为推理提供知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进行客车虚拟总布置系统设计时,将以往客车设计结构作为开头,再融入新思路,新技术,这样既包含了以前的知识、经验、数据等,同时又包含创新技术。知识库种类有很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

4 客车虚拟总布置

基于知识工程的客车虚拟总布置系统设计与分析平台是要为客车的实际生产建立一套基于总布置系统设计的专用工具,在功能上满足需求。

4.1 客车虚拟总布置系统工作步骤

首先打开系统,保证系统是在开启的状态下,在主页面当中我们可以选择四大模块,分别为添加、删除、维护的知识库管理和维护模块,用以布置驾驶区、例如座椅的安装位置、仪表板的放置位置、方向盘的摆放等的驾驶区布置模块;其次是车身内乘客区模块的布置,主要是布置座椅的数量、空调的摆放、安装位置等;最后一个模块式参数调校模块,主要是在原始数据传入后,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并从原始的知识库中寻找类似的数据,进而进行参数化修改,完成对所有零件参数的微调及校准。并依据国家或行业、企业内相关标准将不合适的零件进行调整或修改,保证所有参数的正确性。

4.2 计算客车虚拟总布置系统

我们要把客车的总体参数,以及车身的基本参数输入到计算表中,经过多次的计算,将结果做成三维虚拟装配,对零部件进行虚拟装配和干涉检验,并对主要受力件进行性能分析,最后得出客车的总布置结果,确定一个合理的结果。

5 对比

传统的客车总布置系统技术主要是依赖软件进行绘图,仅仅将设计人员从手工绘图中解救出来,软件起到的作用是为常规设计提供某些帮助和支持,但不能对设计工程师的思维活动提供有效的帮助;知识工程的应用实现了设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并行化,有效地提高了客车生产能力以及产品更新换代的车身开发能力,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降低设计成本,使产品最大限度系列化,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增加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6 结语

总布置系统的设计直接决定了后期产品的制造问题,传统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客车产品的开发需要,KBE功能为客车设计提供了非常快捷的技术手段,顺应了设计需求,展现了其强大的应用前景。

参 考 文 献

[1] 罗海玉.参数化设计及其关键技术[J].甘肃科技纵横,

2003,32(5):23-25.

[2] 陈明星,沈荫红.CATIA环境下基于知识的机械产品参数化造型设计研究[J].机械,2003,30(6):57-59.

[3] 胡运发,数据与知识工程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

[4] 王智明,杨旭,平海涛.知识工程及专家系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4-36.

篇5: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1.临时设施规划及设施规模

1.1.临时设施规划依据和指导思想

1.1.1.本项目临时设施规划以我公司承担工程的施工范围和相关要求进行的。暂设工程规划的主要依据为:

1.1.1.1.根据我公司在本工程中所承担的工程量和计划在施工过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机具设备以及所采取的重大技术措施和方案。

1.1.1.2.根据建设单位对施工用地的统一规划现有的可用资源的具体情况。

1.1.1.3.根据本工程施工总体规划的安排。

1.2.临时设施规划和实施指导思想

1.2.1.本工程暂设工程的规划和实施,以满足施工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为原则,在力求节约的前提下,以推行工厂化施工,加大周转效益,推行新技术和搞好现场文明施工,保证工程质量,保障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的安全与方便为暂设工程规划和实施的指导思想。在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力求快速、安全和适用,严格控制暂设规模和建筑标准以及总体投资的费用,严把质量关,以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为宗旨,以快速形成生活、生产能力,提高投资效益为目的。加强组织、协调、管理,做到生产设施安全可靠,生活设施文明、方便。

2.施工现场总体布置构想

2.1.布置原则

2.1.1总平面布置合理的与否,将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过程的快慢和安全文明,并体现出施工管理的水平,为保证现场施工能顺利进行,并能结合现有的实际情况,确保平面原则如下:

2.1.1.1满足各个施工阶段的施工要求

2.1.1.2.各阶段的施工布置尽量能统一,不产生多次拆、搭或易地重建。

2.1.1.3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尽量节约施工用地。

2.1.1.4.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安全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临时建设的投资。

2.1.1.5.材料堆放和加工棚尽量设置合理,减少场内二次搬运。场内的交通布置尽量合理,避免土建、安装与其他各工种间的相互干扰。

2.1.1.6.符合施工场地内的卫生、安全、消防的规范。

2.1.1.7.符合施工场地内的用电、用水规范,合理布置,满足施工要求后尽量以节约为原则。

2.2.临时设施、供电、供水、堆放布置方案

2.2.1.现场临时供电、临时供水、办公室及生活等用房、门卫、食堂、职工宿舍、办公用房、钢筋加工及堆放场、木工及模板堆放场、搅拌机等布置位置如下。

2.2.2.现场临时供电线路

2.2.2.1.利用甲方施工现场提供的电源,架设专用配电箱,采用集中管理。从专用配电箱分为两路接出,一路作为生活用电,一路作为现场施工用电。现场施工用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架空 5 米进入施工现场,每隔 50 米设置一个分配箱。现场另设柴油发电机组一台,并连接好备用线路,遇停电时马上切换备用电路,使用发电机供电,以保证工程施工进度。

2.2.3.现场临时供水管路

2.2.3.1.现场水源从业主指定水源管网接出,现场消防水管用DN100,施工用水按工程用水高峰计算,包括施工用水、施工机械用水、生活用水等,按类似工程经验估算:施工给水干管采用DN100

镀锌铁管,支管采用DN75镀锌铁管,分支管采用DN25镀锌铁管;上楼消防管采用DN50镀锌铁管;生活给水干管采用DN75镀锌铁管,支管采用DN50镀锌铁管,分支管采用DN25镀锌铁管。

2.2.3.2.生活用水临时水管埋设在地面以下,不易损坏又不防碍交通,布置时考虑与场地平整统一规划,埋设深度考虑防止汽车及其他机械在上面行走时压坏。

2.2.4.现场临时设施布置情况

2.2.4.1.施工现场各种临时设施分别布置在施工现场内,现场主要设置办公区;大型工具堆放区;钢材、钢筋堆放、加工区;材料堆放区;搅拌站以及水泥库等设施。

2.2.4.2.办公区

2.2.4.2.1.所有办公用房将选用彩板活动房(轻钢骨架、彩钢板围护),地面铺贴地面砖。办公区设置项目经理办公室、项目部办公室、项目电脑室、医务室,以及提供建设单位驻现场代表和监理单位办公室。办公室安装空调,统一配备桌椅,项目电脑室配备电脑、传真机等必备的办公器材。

2.2.4.3.钢筋加工区

2.2.4.3.1钢筋加工场地分为钢筋堆放、钢筋加工棚、钢筋调直场地和钢筋半成品及成品堆场。钢筋加工棚采用钢管扣件搭设,四周和顶部围挡采用镀锌瓦楞板,内设加工操作平台,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和钢筋对焊机等设备。

2.2.4.4.周转材料堆场

2.2.4.4.1包括:模板加工及钢管等大型工具堆放区,模板加工现场设置木工棚,采用钢管扣件搭设,加工棚内设电锯、电刨。

2.2.4.4.2.钢管和大型工具堆放区,布置在塔吊幅度范围内,要与槽边有1~2m的距离,防止边坡坍塌。

2.2.4.5.搅拌站

2.2.4.5.1.本工程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墙体砌筑和抹灰所用砂浆同样采用现场搅拌,现场搅拌区分三部分:搅拌棚、砂堆场、水泥库。搅拌棚后台设计量器具,满足计量要求。

2.2.4.6.现场大门的布置

2.2.4.6.1.现场主入口大门设置要方便车辆进出,大门口处设置门卫室和洗车槽。

2.2.4.7.生活居住区

2.2.4.7.1.施工人员住房采用活动板房搭设,生活区设食堂,内配冰柜、蒸箱、炉灶等设施。炉灶采用燃气炉灶,满足施工人员用餐。宿舍每间20人,分上下铺,床架统一,实行公寓式管理。娱乐室内配电视、DVD播放机、台球等,丰富工人生活。

2.2.4.7.2.生活区内设男女厕所和浴室各一间。整个生活区,每天设专人定时进行卫生打扫,做到干净、整洁、无异味、排水畅通,道路整洁。生活区进行适当绿化、美化,以营造一个整洁、卫生的环境,展现企业形象。

2.2.5施工主要机具、设备布置方案

2.2.5.1.按总体部署及施工进度的要求,购置和配备必须的施工机械,解决施工中运输加工任务,因此必须进行合理的机械设备布置,才能更好地为施工服务,加快进度,提高质量,安全文明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2.2.5.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

2.2.5.2.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电源及水源,于现场一侧设立配电间,按平面布置,将平面与立面施工用电分开布置。生活区分办公照明和宿舍照明用电,生产区用电分两路,一路为机械用电,一路为现场施工照明。

2.2.5.3.施工现场临时用水方案

2.2.5.3.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用水,为满足各施工段、生

活区的使用,进行了平面分点布置。

2.2.5.3.2.水源选择及临时给水系统:水源由建设单位通过自来水进行供水。

2.2.5.3.施工现场临时排水方案

2.2.5.3.1.施工区域排水:本工程各施工阶段的施工排水都统一安排,一次性投资,在每个建筑单体的四周都设置排水沟,在临时施工道路的两侧设置排水明沟及窨井,污水经沉淀后排入下水道。

2.2.5.4.施工现场临时消防方案

2.2.5.4.1.消防设施的配置和布置的合理与否,是关系到每个施工阶段的防火安全问题,因此必须经过周密合理的考虑。

2.2.5.4.2.施工区内配置消防栓多个,泡沫灭火器在重点部位多配置几个,特别在木工堆放和木工加工棚,应加强管理。

生活区内配置消防栓,厨房配置一个泡沫灭火器和一个干粉灭火器。

2.2.5.4.3.消防设备要布置均匀、合理、重点部分要多配,并配置在不碰撞又使用方便的部位。

2.2.5.5.施工现场平面管理

2.2.5.5.1.场内车辆运输应严格遵守有关文件规定。

2.2.5.5.2.托运混凝土搅拌机时,必须检查机件,轮胎等是否完好,托运时需缓速尽量安排在下半夜,人和车辆流量较小时托运,不得影响道路交通。

2.2.5.5.3.车辆从施工场地外出大门时,派专人检查轮胎是否有污染,防止污染道路。特别在土方外运期间,安排专人采用自来水冲洗,保存场外道路清洁。

篇6:建筑设计指导:建筑总平面布置

1.地形和地物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场地施工坐标网、坐标值;场地四周测量坐标和施工坐标。

2.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表示)的位置,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名称(或编号)、层数、室内设计标高。

3.拆废旧建筑的范围边界,相邻建筑物的名称和层数。

4.道路、铁路和排水沟的主要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5.绿化及美化设施布置。

6.风玫瑰,指北针。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工程量表。

8.说明栏内:尺寸单位、比例、测绘单位、日期、高程系统名称、场地施工坐标网与测量坐标网的关系、补充图例及其它必要的说明等。

竖向布置根据建设项目的使用要求,结合用地地形特点和施工技术条件,合理确定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标高,做到充分利用地形,少挖填土石方,使设计经济合理,这就是竖向布置设计的主要工作。竖向布置的目的是改造和利用地形,使确定的设计标高和设计地面能满足建筑物、构筑物之间和场地内外交通运输合理要求,保证地面水有组织的排除,并力争土石方工程量最小。竖向设计应说明设计依据,如城市道路和管道的标高、工艺要求、运输、地形、排水、供水位等情况以及土石方平衡、取土或弃土地点、场地、平整方法等。还应说明竖向布置方式(平坡式或台阶式),地表水排除方式(明沟或暗沟系统)等。如采用明沟系统,还应阐述其排放地点的地形、高程等情况。竖向布置图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场地施工坐标图、坐标值。

2.建筑物、构筑物名称(或编号)、室内外设计标高。

3.场地外围的道路、铁路、河渠或地面的关键标高。

4.道路、铁路、排水沟的起点、变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等设计标高。

5.用坡向箭头表示地面坡向。

6.指北针。

篇7:施工现场安全标志布置总平面图

施工现场安全标志布置总平面图宣传栏厨房饮水室淋吸烟室浴厕所办公室仓库卫生室阅览室会议室宿舍宿舍活动室宿舍施工砂石子水泥库钢筋加工区道路安全木工加工区通道门卫七牌二图NWES禁止标志指令标志警告标志提示标志

篇8:某电厂总平面规划布置

厂区百年一遇洪水位为204.8m (黄海高程系, 下同) , 厂区地坪标高为205.30~213.00m, 不受洪水威胁。

厂址地区近地面年静风频率较高 (约25%) , 盛行风向不明显。厂址处全年盛行风向为SW, 频率为8.7%;夏季盛行风向为SE、E;冬季盛行风向为NE、W。

极端最高气温为40.4℃;极端最低气温为-7.9℃。

电厂拟建设场地靠山丘, 场地较开阔, 呈东高西低, 主要地貌单元为坡残积丘陵斜坡。拟用地范围内地下水为潜水类型, 水位变化幅度在地表以下1.0m~3.0m之间, 地下水对砼具弱腐蚀性, 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本工程场所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特征周期为0.35s。厂址区域属于地震活动性较弱的相对稳定区, 无不良地质情况存在, 工程场地为抗震有利地段, 适宜建大型火力发电厂。

2 厂区总平面规划

2.1 拟建场地概述

电厂为扩建项目, 目前围墙内用地面积约19.8hm2, 拆除原2×12MW机组所属的主厂房、烟囱、化水车间、金工车间、办公楼等建构筑物后, 可提供建设用地约2.5hm2;该块场地的标高为209~210m。厂区南侧、东侧围墙外通过场地整合, 对这些企业的搬迁后可提供建设用地约24hm2, 该块场地的自然标高为210~230m。另外, 在既有贮煤场北侧围墙外, 面积约40亩, 地形标高约209m;以及既有铁路南端出岔口有一块属铁路部门的苗圃, 面积约21亩, 地形标高约204m。

2.2 总平面规划原则

根据现场踏勘, 扩建场地位于现有电厂的东侧、南侧, 根据现有的地形条件, 确定电厂的总平面规划的原则如下。

(1) 最大限度且最优地利用电厂已有设施, 减少工程投资。

(2) 尽量利用电厂已征用的土地, 减小新征用地面积。

(3) 充分利用厂址的地形、地质条件, 使主厂房、冷却塔和循环水泵房等电厂主要建筑物位于地基较好的区域, 减少地基处理工程量。尽量压缩厂区横向、纵向布置以有效利用山体部分的良好地基条件, 减少地基处理工程量。

(4) 厂区竖向布置采用台阶式布置, 尽量减少土石方挖方量。

2.3 厂址特点分析

(1) 扩建场地位于厂区南侧、东侧, 原机组所属的场地, 既有贮煤场北侧围墙外场地, 既有铁路南端出岔口有一块属铁路部门的苗圃。场地较分散。

(2) 扩建场地西南为药村, 东靠山丘, 厂区冷却塔与民房的距离宜大于200m, 以减小厂区噪声、水雾等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3) 本期工程利用既有的厂前行政设施, 不新建行政办公楼、材料库、食堂、汽车库等。

3 厂区总平面格局

本阶段厂区总平面布置结合两种厂区总平面格局设计了三个厂区总平面规划方案, 现分别对总平面布置方案论述如下。

3.1 总平面规划方案一

厂区采用三列式布置 (屋外配电装置、主厂房、贮煤场) , 从南向北依次为屋外配电装置、主厂房、贮煤场, 在烟囱后侧布置脱硫设施。

(1) 主厂房区:布置在原厂房的扩建端侧, 汽机房朝南, 向西扩建。

(2) 升压站:根据电力系统规划, 本期工程仍采用220kV电压等级接入系统。

(3) 卸煤设施与输煤设施:电厂燃煤拟采用外省煤炭。本期工程的燃煤仍采用火车运输, 卸煤采用翻车机卸煤。设2座翻车机室, 新建翻车机室拟布置在厂区西北角。来煤用翻车机卸完后, 经地下输煤廊道向南再向东接入转运站, 而后接入贮煤场, 后经转运站折向南经过碎煤机室后从炉后的固定端侧进入主厂房煤仓间皮带层。

(4) 贮煤场:贮煤场布置在原主厂房东侧。

(5) 冷却塔:冷却塔布置在厂区的东侧, 区内布置2座自然通风冷却塔和1座循环水泵房。

(6) 净水站:布置在原化水区的北面。

(7) 化学水及废水处理站:布置在原化水区及净水站的西面。本期废水处理站需新建, 为集中设置, 与化学水处理站并列布置。

(8) 供氢站、氨站:供氢站布置新建220kV升压站东侧。氨站布置在2座冷却塔之间。

(9) 干灰库:布置在主厂房烟囱北侧。

(10) 油库:本期不扩建, 利用既有设施能满足要求。

(11) 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利用既有设施, 本期不扩建。

(12) 辅助、附属设施:尽量利用既有设施 (材料库、办公楼、食堂、汽车库等) , 本期不扩建。

(13) 进厂道路:厂区二期进厂主干道及第二进厂道路在厂区的南侧, 向西接入公路。本期进厂主干道利用原有的进厂道路, 第二进厂道路利用原有的路径进行改建后从厂区南侧进入。运灰道路在厂区南侧往东北接入在厂址东北面约1.5km (直线距离) 的山谷, 大部分运灰公路可利用既有的乡间道路改扩建。

(14) 本方案厂区围墙内用地面积:35.40hm2。

3.2 总平面规划方案二

厂区采用三列式布置 (屋外配电装置、主厂房、贮煤场) , 从北向南依次为屋外配电装置、主厂房、贮煤场, 在烟囱后侧布置脱硫设施。

(1) 主厂房区:布置在扩建端侧, 汽机房朝北, 向东扩建。

(2) 升压站:220kV屋外配电装置布置在主厂房A排外, 与主厂房A排距离58m, 4回220kV出线向北引出。

(3) 卸煤设施与输煤设施:设一座翻车机室, 新建翻车机室拟布置在厂区南面行政办公楼的西面。

(4) 贮煤场:贮煤场布置在既有行政办公楼的南侧。规划容量时设一列条形煤场。

(5) 冷却塔:冷却塔布置在烟囱的东南侧, 区内布置2座自然通风冷却塔和1座二次循环水泵房。

(6) 其余同方案一。

(7) 本方案厂区围墙内用地面积:34.50hm2。

3.3 总平面规划方案三

厂区总的布置原则采用二列式布置 (主厂房、屋外配电装置) , 从东向西依次为屋外配电装置、主厂房, 在烟囱后侧布置脱硫设施。

(1) 主厂房区:布置在二期行政办公楼的南侧, 汽机房朝东, 向南扩建。

(2) 升压站:220kV屋外配电装置布置在汽机房外侧, 4回220kV出线向东引出。

(3) 卸煤设施与输煤设施:卸煤设施同方案一, 从翻车机室至贮煤场的输煤系统布置同方案一。与方案一不同的是贮煤场之后的输煤栈桥布置, 即:从贮煤场的转运站引出, 向南接入碎煤机室后, 再向南经转运站折向西, 从汽机房前固定端侧进入主厂房煤仓间皮带层。

(4) 其余同方案一。

(5) 本方案厂区围墙内用地面积:41.00hm2。

4 各方案特点、主要差异性分析及总平面推荐意见

通过上述各方案特点及主要差异性比较, 得出厂区总平面布置的特点。

1) 方案一厂区总平面布局规整, 工艺流程合理, 厂区功能分区明确, 出线顺畅;厂区围墙内用地和单位容量用地面积较小, 厂区用地较集中;部分主厂房及部分冷却塔位于挖方区;施工较方便;厂区及施工区挖方最大;循环水供排水管线较短, 铁路卸煤专用线线路采用贯通式布置。

2) 方案二厂区总平面布局较规整, 工艺流程合理, 厂区功能分区明确, 出线顺畅;厂区围墙内用地和单位容量用地面积最小, 厂区用地集中;主厂房及冷却塔位于挖方区;厂区挖方较小;循环水供排水管线最长, 铁路卸煤专用线线路尽头式布置。

3) 方案三厂区总平面布局规整, 工艺流程合理, 厂区功能分区明确, 出线顺畅;厂区围墙内用地和单位容量用地面积最大, 厂区用地集中;主厂房及冷却塔位于挖方区;施工较方便;厂区及施工区挖方较大;循环水供排水管线最短, 铁路卸煤专用线线路采用贯通式布置。

通过三个方案的主要差异性投资比较, 规划容量时三个方案投资相差约1000万元左右, 但方案一与方案三的铁路卸煤专用线采用贯通式布置, 双方向的车流都可以进行整列到发作业, 符合业主根据煤炭市场灵活采用不同运输路径的要求。方案一较方案三投资小, 出线条件好, 故本阶段推荐方案一作为推荐方案。

上一篇:万用表实用检测技术下一篇:求二年级的自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