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梦萦的地方散文

2024-04-27

魂牵梦萦的地方散文(精选8篇)

篇1:魂牵梦萦的地方散文

魂牵梦萦的地方散文

【在一种期待意味中成长】

我很平凡,但有人说我不简单;我很普通,却有人谓我很成功。

掂量着这二十三年的职业生涯,每一步每一个台阶,都能感受到身边的鼓励和期待。这使我内心暖意融融,而又意气风发。

这期待,或许是不经意的一句肯定你赞扬话,或许是赞许的一个眼神,或许是不上进时的一句指责,或许是给肩膀上加压的一个指令。这仿佛是我所在铁路运输中的信号灯,白色行,红色停,又仿佛是工厂站中央咽喉处的道岔群,引导着目标与方向,更好象是投入蒸汽机车炉膛里的每一锹煤,让你内心炽热而又动力十足。

这期待,来自于老工人:这里是起点,但绝不是终点。

这期待,来自天老班长:你要离开这里,但不要忘了这里,你改变自己,是为了改变这里。

这期待,来自朋友:我们以你为荣!

这期待,来自领导:相信你!

这期待,容不得我不去感受,容不得不去行动,更容不得去辜负。

走到今天,我仍然能感受到这种期待;直到今天,我又能感受到新的期待。

我怀着幸运,所幸身边有这么多如此善意的人们;历数生命旅途中每一个站台闪现而过的面孔,我仍然能记得他们期待的眼神。

我怀着感恩,想念着帮助过我鼓励着我的每一张面孔,我期待着自己,把这种期待的意味继续传承下去。

【一种意义上的根寻】

火车的笛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繁忙的工厂站,也笼罩在金色的夕阳之中了。“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志摩的名句,竟是这样的毫无遮拦地闪现。我伫立,任由思絮遐飞。

小屋,曾经的红砖赤瓦的平房,在夕阳之中应是一片温暖的殿堂。那是纯净的地方,一如我当年纯洁的心房。

丁字镐,大铁锹,起道器,水平仪,这些简单的劳作工具,赋予的却不是简单的劳动,是十里钢城运输动脉的`承载。尽管梦想的翅膀有些滞重,但这里,毕竟是梦开始的地方。

老班长,憨憨的老工人,汗渍的衣裳,鼓凸的臂肌,开朗的笑,装饰我年青的梦乡。让我处女的思想,耕耘出一片工厂。

下班的人流穿过我身旁,也有年轻如我当年的目光在扣问,你在黄昏里寻找什么?

就象游子寻找家乡,也如男女对初恋般难忘,又似叶黄飘落寻找树根一样,人,都会想念生命中初始的地方,一种意义上的初始。

小屋的记忆,带给我的有一丝丝伤感吗?而那种复杂的念想,实际只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骨髓里的深藏。

曾经的小屋,随着建设者的跨跃式发展,迅及耸立成一座2250立的大高炉。面前的高大雄伟的高炉,以及炉下增设的铁道,在我眼里依然能够重叠出当初的小屋。只有思想,只有情感,才能幻生出这奇妙的景象。

这里是我职业生命的源头,根之所在。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都不会忘记。尽管,小屋变成了高炉;尽管,屋前的小花已经绚丽成金色飞溅的铁花;尽管,这已不是我记忆中的景象,但,这实在是一种升华。

【树类一些有意思的感叹】

雨,千丝万缕。给雄伟的高炉挂起了帘栊,给弯曲绵延的铁路缀上了颗颗珍珠,给钢城的树类牵上联络的网线。

高炉下的树在说,我来这里的时候是带着伤感的,不是因为离愁别绪,而是总听老树们说起,冶金行业的污染大,空气不清,生活环境较差。虽然我们树类能够为其涤清污浊,可是,毕意树少活多,长此以往,只怕不堪重负呀。然而,来了之后,才发现现实并非想象的那么差。我们这里,不只是三五棵树,而是成片成林的了;还有小草,花卉陪伴。在城区,只有公园才有这样的树木规模,这样的景致。白天,我们仰望雄伟的高炉,就会想起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我们自然会流露出《致高炉》,高炉衬出树的秀美,树木在高炉下岂止是点缀;晚上更美,飞溅的铁花,一小朵一小朵,却是成千上万朵地绽放,扮靓了我们的梦乡……

我是宽厚板区的树,这里的厂旁是现代企业气息很浓的钢结构,蔚蓝色的厂房“长廊”有上千米相连,“长廊”有多长,我们树木陪伴就有多远;办公楼旁建有亭阁,整个是“花园式工厂”。来这里上班的人都心情舒畅,参观的人还不断地给我们照相或与我们合影。

我们在钢城的绿化广场,分立在集团一、二办公楼的东西两侧,东边的广场,有名贵的树种伫立,显出它的不同凡响;中央是矮小的灌木群,紫色树叶和绿化树叶构成了厂微模样,显现了广场的文化气息;西边的广场更象一个小公园,小树林立,地势起伏,满目葱绿,自然秀美;广场后面,是四座钢城标志性的建筑――高炉,相映成辉。

孩子们,我们作为树妈妈听了你们的话,感到很高兴。你们在钢城的生活得很好,我们很放心。看来,钢城变了,不再是傻大黑粗的模样,你们生活在那里,每天还有园丁为你们浇水、修枝,真是很幸福。这里的小树听了之后,也是心里痒痒的呢。

祝福你们,钢城的孩子们!

篇2:魂牵梦萦的地方散文

外婆家在农村,一直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在国庆期间,我们全家一起去了外婆家。

一到农村,我便被美丽的风景迷住了。绿地上,一片片油桐花开得正艳,金黄金黄的,十分美丽。映山红一丛丛,一簇簇地开着,小蝴蝶、小蜜蜂像一对对舞伴似的,翩翩起舞,路边一棵棵洋槐树高大挺拔,眼前一片明艳。

进了外婆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高大的梨树,树上的梨子金黄金黄,像是在冲我笑呢!外公一出来,便笑盈盈地对我说:“你们来得真是时候,梨刚好熟了,快来尝尝!”我二话不说,抓起一个梨,就往嘴里塞,还一边吃一边嘟囔着:“好吃,真好吃!”

吃过午饭,我出去逛了逛。走在小路上,我惊叹地看着眼前的景象:金黄的稻田像波涛一般,一只只小白鸽正在树上欢快地唱着歌。你瞧,它们多快活!一片片树林里,许许多多的野花争奇斗艳,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往远处看,一座座山峰危峰兀立,崇山峻岭上有数不清的小溪弯弯曲曲地流淌着。麦田里,小麦弯着腰;高粱地里,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小路边上,丹桂飘香。我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流连忘返,真想一整天都留在这里啊!

要回家了,我留恋地看着车窗外的景色,对外公外婆招手:“外公,外婆,到寒假,我们还来看您们!”在无尽的留恋中,我们开着车,走向回家的路途……

篇3:魂牵梦萦的地方散文

关于《荷塘月色》的主题,80年代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参作了如是描述:全文反映作者对当时蒋介石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6月第1版)的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语文教学参考书》是这样描述《荷塘月色》的主题的:看来,作者是要努力摆脱世俗事物的纠缠,排解郁结心中的烦闷,试图寻找一种慰藉和寄托。

同样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6月第2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教学参考书》则直接选录了两篇文章,提出了两种见解供教学者参读、参照、参考:一篇是朱自清再传弟子钱理群先生的《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另一篇是当代语文教学大家福建大学孙绍振先生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一文着重从“现实”与“理想”、“个人”与“社会”的诸多矛盾与冲突来揭示在那个特定时期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朱自清的心路历程,《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艺术世界———一个知识分子魂牵梦萦的精神故乡。在现实中,人被命运决定扮演某个角色,做“一定要”做的事,说“一定要”说的话;而在这个艺术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因此,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在文章开头写到妻子“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回到家里,“妻已睡熟好久”;行文中又不断以“笼着轻纱的梦”、“小睡”、“酣眠”、“渴睡人的眼”作比,整个“荷塘月色”的画面似有烟雾弥漫,渺茫、隐约而朦胧,这都是在刻意营造一个“梦”的氛围与意境。正是这“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对立、纠缠,显示着作家灵魂挣扎的凄苦。两个世界中,梦的世界在文章里是直接呈现的;现实世界只是“偶而露峥嵘”。而我们的阅读、欣赏,却恰恰应抓住这偶尔的显露(暗示),并从这里切入。因此,中学语文教材的“预习提示”,强调“阅读时,要重点抓住‘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语句的深刻含义”,以此作为“理解文章的主旨”的钥匙;应该说,这是抓住了“牛鼻”(要害)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一文则明确强调:“《荷塘月色》所表现的苦闷不是政治性的,而是伦理性的、精神的。”着重从家庭矛盾层面,比如与其父、与其庶母的矛盾一直在困扰和折磨着朱自清,使之无法自拔,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心理的“自由”、精神的“自由”。

先分析“拔高说”:“全文反映作者对当时蒋介石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这种分析,十分显然是人为地拔高了朱自清先生的思想境界,我们姑且称之为“拔高说”。20年代的朱自清的立场与历史位置还只能定位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而像他这样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1927年国(民党)、共(产党)分裂后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就不能不陷于进退失据的困境之中———《那里走》(写于1928年2月,写作《荷塘月色》七个月以后)与《一封信》所要表露的正是这选择的困惑。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他被“南方这一年的变动”,即国、共分裂,蒋介石对共产党人与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杀弄得目瞪口呆,觉得所发生的这一切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以上引文均引自《一封信》)。但朱自清(以及与他同类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没有如另外一些激进知识分子那样,因此而走向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以“以暴易暴”的武装斗争为中心的“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的道路。———面对这样一条道路,他陷入极大的困惑之中。对此,朱自清夫人陈竹隐在《忆佩弦》一文中的描述更是朱自清这一时期思想、立场与历史位置的有力佐证:“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在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逃避的办法。”

为什么要人为地拔高朱自清先生的思想境界呢?

80年代,国家正处改革开放发轫之初,处在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历史转折时期。教育战线的改革与开放才刚刚开始,而语文教学的改革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政治等因素的干扰还是显见的。再加上毛泽东的御笔朱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99页)“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99页)毛泽东要求“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其实,毛泽东对闻一多和朱自清的评价还是非常中肯的,只是“后来人”对朱自清所走过的道路不分阶段,对所经历的心路历程不加分析,而自以为是地拔高了。

朱自清先生一生的散文和诗歌创作大致经历可以分为四个历史时期:1.渴望光明和幻灭期,从1919年到1926年。这时的朱自清从开始的对现实和未来充满憧憬亮丽的高峰,到坠入理想幻灭的深深的黑洞,其原因固然是现实的残酷。其间有长诗《毁灭》和优美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问世;2.潜心书斋期,从1927年到1937年7月。既然现实如此无望又无奈,不如潜心问学,于是朱自清专注于古典文学的研究。《背影》、《荷塘月色》均写于此时,《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散文集也于此时结集;3.火山喷发期,1937年8月至1945年,任西南联大教授,有散文《语义影》;面对强盗铁血,作者不甘心老书斋,他身上体现出的是几千年来以屈原为代表的“虽九死而未悔”的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情怀。4.临终绝响期,1945年至病逝。美帝国主义貌似公允,企图维护在华利益,不惜做出各种姿态,朱先生慧眼识“美”,才有后来的“告诫家人”———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人的“救济粮”。而写于1927年7月的《荷塘月色》应该正是自由主义者朱自清的内心世界的折射。“拔高说”显然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因为此时作者是“潜心书斋”。

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语文教学参考书》的描述:看来,作者是要努力摆脱世俗事物的纠缠,排解郁结心中的烦闷,试图寻找一种慰藉和寄托。我们姑且称之为“世俗说”。但这里有一个问题,究竟“世俗事物”与什么对称,又具体指哪些呢?穷朱自清一生,与儒、道、佛皆无缘,既未“求佛”,又未“向道”,一直生活在尘世间。“世俗说”实际上什么没说,所以四平八稳。

最后来探析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6月第1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教学参考书》意见,我们姑且称之为“选择说”。“选择说”只是把大家的见解客观展示,不带有任何的倾向性。这种态度最好,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留下了充分的空间。

比较三种参考书的态度和意见,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6月第1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教学参考书》意见“选择说”更为大家所接受。

篇4:西藏: 一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希望每个人透过心性和真相的彻悟,找到终极的快乐。似乎索甲仁波切的真切呼唤,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部位。

那是湛蓝空明的天空,阳光下神圣的喇嘛庙,无数人难以觑见的神山——喜马拉雅山,那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那辽阔草原上洁白的羊群,那宝石般圣洁而平静的羊卓雍措湖……那里,有太多太多的梦,让无数游人带着朝拜的心,得以亲近这片土地,踏上这块心中久慕的圣土。

如果你不能亲身至此,你永远不会真正懂得西藏的美。那种美,令人窒息,令人难以割舍。在延绵的草原上有一座座陌生的废弃小屋,充满了干涩、窒息的气味。只有用一个个镜头拾起它们的历史,于是,将那悠扬的牧歌、低沉的法号、亲切的眼神、慈祥的微笑、漫动的牛羊……裹着风雨从远方涌来,小屋才会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朝气。

(二)

寂静无边的荒原,苍茫赤裸的群山,千年永恒地主宰着这片土地,但它并不使人感到悲凉。蓝天白云、皑皑雪山带来的高远和豪迈,纯净湖水、葱笼绿洲滋生着灵动和生气。如果说雄奇峻美的雪山,是西藏神灵的化身,那么纯净圣洁的湖水,则是雪山转世的灵魂。他们相濡以沫,相依相恋,厮守亿万年而从不张扬、从不动摇的情感,震惊了多少来访者的心。相对于城市的浮躁和人人急于兑现的心情,西藏人数十年如一日地跪拜朝圣和简单淳朴的心境,自然引来无尽的美誉。我并不想把西藏美化成一个纤尘不染的地方,但是它确实能成为精神上、意义上的符号和象征。

(三)

西藏的路就像一首狂荡不羁的诗,充满豪迈粗犷之气。行驶在那艰难崎岖的道路上,那些维系了世世代代高原人性命的道路,勾勒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成和伸展,以及文化交往的希冀与破灭、失败与成功。不时地看见磕着长头的信徒,从车窗外一闪而过,倒退着往后缩成一个个小小的黑点,很快地就连小黑点都没有了。然而,他们并没有消失,只是在我们有限的视线里隐去了。那些藏民始终在苍穹之下三步之间固执地移动、停下、匍匐、立起……这浩瀚高原上的一个个最孤单最固执的缓慢爬行的生命,距离他们心中的圣地或遥远或接近,但丝毫也不焦躁,始终保持着那谦卑的前行速度。几月,几年,即便在某一个匍匐中停止了心跳,也不会被纷繁嘈杂的世间轻易地改变主意。

(四)

松赞干布修建的布达拉宫气势磅礴,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与金碧辉煌的金顶交相辉映,红、白、金三种色彩协调地相贴在一起,无数虔信的藏民膜拜于此。这十三层的古代宫殿不论是石木交错的建筑方式,还是从宫殿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来看,都能感受到它的独特性。它似乎总能让到过这里的人留有深刻的印象。花岗石的墙身,木制屋顶及窗檐外的独特设计,全部的铜瓦夔金装饰,以及由经幢、宝瓶、摩羯鱼、金翅鸟做脊饰的点缀,更有那比这一切更美的是佛前酥油灯池照亮的一张张希冀的脸庞,无论老人还是孩子,都有一双清澈透明的眼睛。

(五)

西藏对人的吸引始终是强烈的,无论是湛蓝的高空,还是洁白的雪峰、赭黄的山体,皆以极纯的色彩冲撞你的视觉。而当金灿灿的阳光在群山、江河、荒原、沟壑、废墟上烙下纵横交错、粗犷黝黑的阴影时,那视觉的灵动就显得多姿多彩。对于向往者,西藏是最神秘的天堂;对于过往者,西藏是最永恒的记忆;对于寻梦者,西藏是最久远的梦境;对于朝圣者,西藏则是最圣洁的净土。

这,就是西藏,一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责任编辑:李万全)

庞顺泉简介

庞顺泉,男,清华大学高级经理人研究生班毕业,中共党员,现任中煤平朔集团公司文联主席兼秘书长、《今日平朔》杂志社社长、总编辑;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朔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曾经以拍摄大天鹅、丹顶鹤、黑颈鹤以及其他大型风光作品为主,作品多次在人民摄影报、求是杂志、上海CEO生活、吉林画报等媒体刊发。其获得的奖项有:

2008年,参加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今日中国——第三届全国摄影艺术家精品大赛”,作品《和平天使》获三等奖;同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中国摄影艺术成就奖”。

2010年,被山西省摄影家协会评为优秀工作者。

2011年,在求是杂志社举办的全国摄影大赛中荣获“特别贡献奖”。

2012年,在《人民摄影报》举办的“跨越杯”全国摄影大赛中,作品“美丽的双眸”获得大赛一等奖。

篇5:魂牵梦绕的地方作文500字

已不能准确地说出是哪年哪月去的杭州,但杭州的美景却依然清晰地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和家人去了杭州旅游。我们游览了西湖、苏堤春晓、雷峰塔等多个景点,至今记得最清楚的便是西湖景色。

我们坐在小船上,船向西湖中心驶去,原本如镜的水面泛起了波澜。湖面的平静被我们打破,西湖却像一位母亲看到孩子们将投入自己的怀抱那样露出幸福的笑容。我们这些“孩子们”也同样幸福,幸福地看着岸边成荫的柳树,听着船头船夫美妙的歌声。微风拂过,柳条柔柔的飘动,湖上的我们已感觉不到酷暑的炎热,只有轻风与皮肤摩擦产生的丝丝凉爽拂过身体,透过心田。

船从一片荷花池旁驶过时,船上所有的人都惊讶了——这片荷花实在太美了!只见他们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花开正艳;有的白似雪,有的粉似霞;有的亭亭玉立,有的羞答答,低垂着脑袋,点缀在青的翠的`玉盘上,显得格外可爱动人,令人神清气爽。游人们纷纷拿起相机,摁下快门,捕捉荷花荷叶们婀娜的姿态。有些人甚至趴在船舷上双手直向荷花的方向伸,恨不得手臂立马变长,触摸到那柔滑的花瓣。船驶到湖中心时,我再远望那片荷花池,禁不住感叹了句“可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错的,杭州真就是人间天堂,而西湖就是天堂中最美的“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令无数游人流连忘返。

篇6:魂牵梦萦的那一方桑梓热土散文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时光荏苒,如今我离开家乡已经整整了。人虽然离开了桑梓,但我对故园却是刻骨铭心的眷恋,即使身处繁华的都市里,桑梓那一方热土依然也让我魂牵梦萦。

韶华流逝,几度梦回。在斗转星移的20个春秋里,在一回回的梦境里,浮现在脑海里的故乡景物是那样的真真切切,触动我的情思,拨动我的情弦,将我带回了辽北那个偏僻、宁静、安适、美丽的小村庄。

在蓝天白云下面,一条蜿蜒寂静柔和潋滟的小溪环绕着村庄。岸边垂柳婀娜多姿,树影婆娑,倒映水中,水中藻荇交横,水面上白鹅引颈长歌,黑鸭子悠闲地拨着清波。村子四周几条狭窄崎岖不平的土路,连接着附近村落和乡镇。早晚没有一丝风的时候,村中一缕缕炊烟袅袅,直入云霄。在落日的余晖中既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空旷浩渺;也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惬意。秋天里还有乡亲们“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喜悦、静谧。这就是我曾经熟识的故乡景色缩影,回忆起来依然那么亲切,那么逼真,那么璀璨,那么安澜。

时间在小河叮咚里飞逝,由于工作,我与乡土别离,但我深知自己的根已经深深扎在了故园的那片沃土里,故园的一草一木也深深印在了我的灵魂深处,成了我永远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我的血液里也永远蕴藏着家乡土壤里、河流里、庄稼里供给的丰润营养,它们会滋养我一生,强壮我的身体,涵养我的品性,璀璨我的思想。我深爱着我的家乡,不管是贫穷的过去,还是富庶的今天,那里都是让我永远心灵牵挂的地方,情感割舍不断的地方。

我想念家乡的老屋,想念老屋的一切。母亲在两间低矮的茅草房里的土炕上生下了我。从我呱呱坠地开始,我慢慢地长大,开始熟悉红尘中原本陌生的一切。我逐渐熟识了老宅里的家什:炕上一个小柜子,地上两个木制的长方形箱子,还有四个木制匣子,箱子上摆着一座铜钟。后来家里还添置了几件现代物件:一台大型东方红收音机、一台无敌牌缝纫机和一台金鹿牌自行车。

时间如白驹过隙,懵懵懂懂的我一晃就从婴儿到了童年。我也开始用童年的眼光观察世界,接触大自然,把自己融入了故乡的怀抱里。

那时我家是典型的东北农家大院,庭院深深,南北通透,菜园子非常大。只是开始连泥墙院落都没有,都是父母用玉米秸秆和树枝等围成的栅栏,为了防止猪、鸡、鸭、鹅等随便进入菜园。

菜园可以说是综合型的小农场,房前屋后栽种了樱桃树、梨树、桃树、葡萄树、杏树等;栽植了美人蕉、月季、石榴、鸡冠花和彩叶草等香艳的花,花开时节,花香四溢;蔬菜就更齐全了,除了冬季,其它季节园子里都有碧绿的蔬菜:芸豆、茄子、黄瓜、西红柿、辣椒、南瓜、豇豆、韭菜、菠菜、生菜、香菜、白菜、萝卜、猪耳朵,还有葱蒜、马铃薯等;另外还种了不少玉米、甜杆、向日葵、姜丝辣、赖瓜瓢等。丰盛的菜园养活着我们一大家子人,自家院里出产的这些农产品:蔬菜、水果完全能自给自足,还略有剩余,偶尔父母还要拿到集市上换点些许的零用钱回来。

仲春的时候,樱桃花、桃花、杏花、梨花等次第开放,花色璀璨,色彩斑斓,香气浓郁,满院芬芳,真可谓秀色可餐,景色真漂亮啊!鲜花的芳香招引来成群的蜜蜂和蝴蝶,它们在花中不停穿梭,嗡嗡地闹着,时常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此时我家小院变成了花果园,堪比孙悟空居住的花果山一样灵秀美丽。

夏季是我最喜爱的季节,因为这时候,我这个小馋猫可以大大解馋了。园子里的樱桃、黄瓜、西红柿等先后成熟了,红澄澄的樱桃酸甜可口,清香爽脆的黄瓜很解渴,鲜红的西红柿也清甜爽口。而且还可以品尝到芸豆、茄子、辣椒等各种新鲜蔬菜。夏天是农村孩子最幸福的季节,因为这是孩子——“吃货”的季节。

金秋时节,我们还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烤苞米、烀苞米,并能品尝到甜杆的甘甜和葡萄、家桃的芳醇。这也许是我们农村孩子独自享有的幸福和快乐。冬天白雪皑皑,天寒地冻,我们只能吃些贮藏在土窖里储存的马铃薯、大白菜、萝卜和南瓜了。

记得我家门前曾有个月亮形的水泡子,夏季一遇到连雨天,汹涌的雨水就直逼我们家的土墙。门前的道路全部被淹没了,出入都要趟水,极不方便。不过冬天,那里却是我和哥哥支冰车的乐园。后来被前院姓孙的村民用铲车给填平了,变成了菜园。

大约七、八岁光景,我就跟着小伙伴们来到村庄东面水坝下面的那方水塘里戏水。水塘呈长方形,面积大约3000多平方米。水塘中央没有杂草,是村民游泳和洗浴的天然浴池。水塘四周长满了各种杂草:芦苇、香蒲、牛鞭草、水木贼、慈菇、三棱草、碱蓬、水蒿、椒草、水葱、浮萍等。这里早晚没有人涉足时还是野鸭、灰鹤、东方白鹳、苍鹭和家鸭、家鹅喜爱的水上栖息乐园。水中各种鱼儿自在游弋,这里也是青蛙聚居的蛙塘,尤其晚上,不论是月光皎洁的月圆之夜,还是繁星满天,星光璀璨之夜,这里都是蛙声一片。村民们和这些天外来客相处的非常和谐,它们是村民的朋友,也为村庄增加了不少色彩和情调。

每当回想起自己曾经居住过的桑梓,回忆起家乡的情愫,不只是诗情画意和童年欢乐,也有辛酸的眼泪和一缕淡淡的哀伤。

小时候我的家境异常贫寒,生活特别清苦。因为家里只有父亲一人在生产队里挣工分,分值也特别低,连每年全家人的`口粮都捉襟见肘。当时连烧火做饭的柴禾也不够烧,在秋冬之际,父亲还常常带领我们四处打柴禾儿,一捆捆的柴禾被我们背回家,堆成垛。

每每回想起那时候的艰难情景,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泪眼婆娑。多亏我的爹妈特别勤劳能干,私下里偷偷地搞些“副业”:家里饲养了鸡鸭鹅和好几头母猪、肥猪;夏天在我们园子里栽种很多大蒜,秋冬再拿到矿区去卖;挂锄的时候,父亲便去我们村东芦苇塘里砍些芦苇,储存到冬天,待农闲后编织成芦苇席出卖。这些农副产品大大改善了我家的生活状况,让拮据的生活多少有了一些温暖色彩和幸福感。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们兄弟姐妹个个能干,都是劳动的好手。我们自觉替父母分担些家务,多少能减轻些爹妈的生活压力。我感谢父母,感谢那段艰苦生活,让我养成了勤劳简朴节俭的品格,而且这种品格一直保持到了今天。

我除了上学时间以外,大都在劳动,经常和母亲、姐姐、哥哥们一起去剜野菜。因为家中饲养的鸡鸭鹅、猪们,主要要靠大量的野菜去喂养。好在那时大地里有无穷无尽的野菜:苋菜、荠菜、婆婆丁、苣荬菜、紫蒿菜、灰灰菜等都是我们菜筐里的常客,久而久之,我们和这些野菜也都有了感情。我们很感激这些大自然的“灵物”,它们是我们家艰苦岁月里的“好帮手”和捐助者,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才使我家的鸡鸭鹅、猪等不至于挨饿,而且长得肥壮。以致于今天这些曾经亲密的“朋友”还时常闯进我的梦乡,今天看到它们,我仍然感到十分亲切。

在家里,我还有一项劳动任务,那就是放鸭鹅和猪。村子东面修筑了很多堤坝、沟渠,那上面有很多新嫩的杂草和大量的野菜,是猪的乐园;小河沟里鱼虾、水草丰富,那时没有农药和化肥,水质良好,是鸭鹅的天堂。

那时农村的天空真是瓦蓝瓦蓝,白云洁白如玉,小河里水清澈见底。五颜六色的野花,芦苇、蒲草、野菜、蜻蜓、蝴蝶、野鸟、青蛙、鱼儿都是我那时的“伙伴”。蓝天白云下一望无垠的绿油油稻田,上面有成群结队的蜻蜓飞舞,简直就是一幅色彩斑驳的画卷。我一去就是半晌工夫,但我一点也不感觉寂寞枯燥,因为花鸟鱼虫都陪伴着我,它们一起陪我在轻风中欢乐吟唱。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乐园,那里有无穷无尽的乐趣。

那时我唯一的苦恼,就是雨天道路太泥泞了,我穿的两只凉鞋都变成了“泥猴”,好在小溪里有清水,我不停下去清洗。两只裤腿也湿漉漉的,沾满了泥浆。那时没有手表,我判断时间的依据是太阳和村庄的炊烟,尤其是炊烟,当我看见炊烟袅袅升起的时候,约莫半个小时,我就把猪或者鸭鹅往回赶,回到家里正好吃饭。炊烟就仿佛是母亲的召唤,那时家家都有一缕炊烟,但天空中却没有今天的雾霾。

故乡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老歌,故乡是一条雨后的彩虹,故乡的月亮是那样的圆。回忆故乡的情景都是满满的幸福和沉甸甸的收获,即使生活中有过一丝乌云,也早已经烟消云散。

光阴似箭,如今我已是不惑之年,故乡的炊烟远离了我,早年艰苦的生活也离我而去了。但在我心中的故乡拾遗,却如烟似絮般缠绵悱恻,挥之不去。我永远不会忘却故园的一切,家乡的故事永远都是我记忆中的瑰宝。

小时候的艰苦锤炼也是我一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永远警示我、鞭策我、激励我,不要忘本,不要忘怀过去的峥嵘岁月,永远保持当年那种乐观、恬淡、从容、顽强的心态和品格,从而更加珍惜今天幸福安宁的美好生活。

每年清明时节,我都要回到桑梓,来到祖父、祖母以及父亲的坟前祭奠。每到此时,我都心潮翻滚,泪落沙丘,无限思念长眠于沙丘里的亲人。人和大自然一样,都会生老病死,自然更迭。世上没有长生不老之人,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是如此。也许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我们能让有限的生命增加一些色泽,让自己生命之花璀璨些。

故乡的情和爱是永远牵住我的一根情线,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心系故乡,魂牵故乡,梦萦故乡。自己心里永远都会眷恋那一方热土。

家乡的一方水土养育了我,我永远是家乡的儿子。我也衷心祈盼家乡变得越来越美好,让祖祖辈辈生存的那块热土迸发出勃勃生机,旧貌换新颜。热切期待乡亲们把家乡建设成街道整洁,房屋俨然,树绿花红,河水清澈,鸭鹅成群,五谷丰登,让桑梓成为欣欣向荣的新农村。

同时我也希望离开桑梓的游子们,永远心系故乡,情系故园,为家乡的建设尽自己一份力量,让我们的家乡不会落寞,不会萧条。我们和衷共济,让家乡的黑土地开出更美丽的花朵,让故园的旖旎风光永远是一道亮丽风景。

家乡的炊烟袅袅,家乡的景色怡人,家乡的故事动人。风吹不去乡音,云带不走乡思,雨浸不透乡愁,月儿圆不了旧梦。桑梓的梦里水乡永远都是我的最爱,微风拂过,我都会嗅到故乡泥土的芬芳。

篇7:魂牵梦绕散文

喜欢去猜一张画作或是摄影作品的命名,喜欢在未知名时反复聆听一首曲子,任凭音节拔动心弦,只是想试试自己的感受力,看看能否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

街音嘈杂之时,我坐在公交车的后座,耳机里传来一组清澈若深山涧流的钢琴曲。将身轻靠着座椅,闭起眼睛任音符在脉搏里跃动,我想试着将它浅浅描述。

如脉搏一般的节奏,不急不缓;如玉石一般的音色,不利不钝;如春秋一般的温度,不冷不烫。似风动纱帘,轻且薄;似秋阳裹身,柔且暖;似梦乡幻景,伤且美。伸手无法触摸,揽怀恰在胸口。如丝如缕,亦真亦幻,且沉且轻。吐之不出,吸之动肺,盈盈在眼,滚滚在胸。

我猜到一种痴,一种忆,一种伤,却无迷、无盼、无怨。翻看曲名:《魂牵梦绕》。我有点惊叹于曲作者神奇的创作。魂牵梦绕的情愫,却没有纠缠牵扯的表达,是轻得不能再轻的忧伤,却是沉得不能再沉的思念。这必是一首经典曲目的高明之所在,直接从心上流出来的音符,不夸张,不矫情,与那些相形见拙的呼喊式的浮浅流行音乐明显不同。

大多时候,人们痴迷一首曲子并不见得心中恰有相同的故事,也许只是在瞬间被音乐牵引出一段没有原由的感受。而有时,也会在不经意间邂逅的一段音乐中浮现出一张尘封在岁月里的.脸孔。这张脸孔应该是一段美好的际遇,没有仇怨的结局,起码也是曾经有过诗画般美好的内容,才会在音乐中呈现他的样子。即便当下与其有着难以解除的纠葛,音乐里的相遇也将化解一切的不愉悦,从而以诗意的心情面对。不知是否有人相信:会在爱的曲目里相见的人一定是内心深爱着的那个人。或是曾经深爱过的人。

曾听说过因爱生恨直至反目成仇的故事,也曾听说爱而不得玉石俱焚的故事,我想俱是因为心中没有音律吧?如果那些走了极端的人也曾接受过音乐的涤荡,心中该会少点焦躁多些从容,少点怨恨多些感激,少点掳取多些成全。因为,世间一切事物都该以自然的方式呈现,没有强求,不带滞涩,象涧水一样清澈流畅。若爱的途中遭遇礁石,就该奏一曲“爱的纪念”目送曾经相爱的人平安远行,或为自己演奏一曲“梦中的婚礼”在心中为一段感情画个圆满的句号,“和兰花在一起”,音乐会知道你是“快乐还是忧伤”。

魂牵梦绕。当我触目这个曲名时,我的心在瞬间为之轻轻震颤了。我的眼前浮现出来一个人的模样。他远远地对我笑着,那么温暖,又那么忧伤,有点清晰,又有些模糊,如此亲近,又如此遥远。

不知不觉我泪湿了眼睛,历史在时光的亦步亦趋中已然模糊,刻骨铭心的只是当时那一种温度。

篇8:魂牵梦萦的地方散文

於先生著述甚丰,题材广泛,不乏佳作华章,而这以无比深情来记述自己家乡的,当属其代表作之一。书稿感情真挚动人,语言朴实无华,随文字而行令人如身临其境,字里行间与真实生活水乳交融,所记山水、人物,甚或一草一木无不令你千回百转,荡气回肠。

家乡之于游子,让人具有难以割舍的情缘,而对于重情者,往往一件极为平淡的事情都能让他勾起深深的怀念。著名作家公刘曾说,一个人,假如没有乡情,那简直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怪物。

於先生是出了名的孝子,深爱着自己的父母,更是眷恋着生之育之的家乡。他在《后记》里直言道白,那一处处恬淡怡情的自然风光,一段段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一个个令人敬仰的英雄故事,一位位淳朴好客的父老乡亲,一座座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都让他动情。每当接触这片热土,他的心就会怦怦直跳,美的气韵就会自然而然地满溢心间。

一、神来之笔自天成

这方水土忒美,史诗般的童话恒远流长,那东方佳人般的风采俨如天仙下凡。

“我正仰卧着看书,脑海里却不停地闪现着微山湖的事儿。忽然,一个奇特的想像蹦出:微山湖多像一位仙女,一位斜卧在鲁南大地上的仙女啊!”於先生把心驰神往的微山湖当作鲜活的人物来写,绘情态,画身姿,讲述着天工的美妙,也表达着其内心的向往。“她身材苗条,神态沉静,端庄美丽,楚楚动人”。

不同的眼光有着不同的审美。微山湖的美是自然的,美得天生丽质。

黄山归来不看岳,微山归来不赏荷。作者亲临荷花荡,与美荷亲密接触,赏荷、戏荷、采荷、照荷,以细腻的笔触描摹了荷的千姿百态,展示了微山湖荷之隽秀。

微山湖的形成是复杂的。阅读着书稿的文字,如同聆听娓娓道来的故事。

新生代以来,受大地构造控制,鲁西地区长期处于强烈下降过程,形成凹陷。这种凹陷,其实就是等于在中国北方埋下了一口浅底的大“锅”。这口“锅”早在2000万年前就开始制造了。这个当口,开始隆起喜马拉雅山和阿尔卑斯山,只有古猿的存在,人类尚未出现。上苍往大“锅”里“注水”耗费了2000多年。这初次“注水”是在汉武帝元光三年即公元前132年,黄河在瓠子决口,传说中的古留城也从此渐渐地隐居湖底。明万历三十一年即1603年,黄河再次决堤涌注,终于完成了微山湖的诞生过程。这第二次“注水”,从此拉开了山西洪洞大槐树向微山湖地区史无前例的移民壮举。

逝着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与历史在微山湖鲜活地流动着。据扒湖者说,有时能挖出城砖琉瓦。事实上,微山湖史上记载的旧地名,许多都在湖下好几公尺。黄河大小的决水,层层淤泥堆积,把历史的心音深深埋藏。如今,南水北调工程已经启动,北方水柜微山湖将焕发崭新的活力。

二、人之美者钟灵秀

微山湖物华天宝,尤有人文大美。

早在远古时期,“三皇五帝”就在此留下了活动踪迹,始祖伏羲、女娲、黄帝、少昊帝都出生于微山湖周边;被尊称为五圣人的“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老子、庄子以及大汉开国皇帝刘邦都诞生在这附近;杜甫、李白、曹操等文人墨客皆在微山湖地区留有跫音。

微山湖的取名得之于在野的王子殷微子。他的哥哥纣王荒淫无度,微子屡受打压,于是来到这偏远的山野,做了一个清白的仁者,死后埋在山上。于是便有了微山,有了这环山之水——微山湖。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讲得妙极。仁爱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心;智慧者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传说夫子穿越微山湖腹地寻老子阔论上善若水,那仁儒之足迹便永封湖底。

好山好水出贤臣。夏朝君主少康,东汉著名医学家王叔和,东汉末年文学家王粲、哲学家和思想家仲长统,魏晋玄学奠基人王弼,东晋思想家张湛,抗倭英雄戚继光,华东战斗英雄郭继胜均出生在这里。

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作者永远忘不了自己的出生地。“一步两省三座庙,一条大街两县分。”夏镇早在秦朝之即为广戚县城,京杭大运河之后又是其沿途四大古镇之一,沛县曾一度作其县城,乾隆下江南也访问过这里。微山湖和大运河文化滋润了夏镇,夏镇又温情反哺了作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围绕着於先生的堂屋,古薛国、古薛河、古运河、“梁祝”墓等人文景观留给了作者太多的眷恋。游走在美丽的文字深处,这里的一山一水,一砖一瓦无不令人敬虔,字字句句仿如长长的线儿把读者纸鸢般的心绪放飞在微山湖上空。

三、乡土民情润心灵

记不清谁曾这样描述,说那思乡的情绪,是天,是地,是山,是水,然而又非一般的天、地、山、水,它和民族,和祖先,和历史,和逝去的童年镶嵌在一起。

於先生也有他的童年趣事。他写道,每逢刨芋头季节,小孩子吃芋头多,容易放屁。几个调皮的孩子玩起比赛游戏。看谁的屁长,谁的屁响,谁的屁多。有时还玩花样,放屁前说句:“打倒美国佬”,然后把屁股一撅,屁就放出来了。有次一个小孩为了把屁放得响些,憋足了劲,结果屎随屁出,拉了一裤裆。

扒藕是少年小事,经作者巧笔拾缀,竟变成了人生的财富。我未扒过藕,却摸过鱼,所经历的那份苦累,非一般孩子所能承受。作者写道:该回家了,他扛着小扁担空手而归,村民们见状,纷纷笑话他,父母没有责怪,但他却感到内疚又欣喜。内疚的是空跑了一整天,欣喜的是见到了真正的微山湖,初尝了扒藕的艰辛。

作者的父亲是位木匠,善结人缘。下雪的日子,堂屋里生起了火盆,四处的邻居都喜欢找作者的父母聊天。于是,当地的风土人情、古今轶事便熏陶了於先生幼小的心灵。母亲为前线缝军鞋让作者记忆犹新,铁道游击队打鬼子的故事激励着於先生,机智勇敢的四叔成为作者永远的楷模。

我最近得知,於先生又将返乡,除了祭祖还要到湿地进行专访。如此费财、费力,何苦呢?只因他那魂牵梦绕的乡恋情节啊!

上一篇:无闷,无闷周邦彦,无闷的意思,无闷赏析下一篇:四年级学生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