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准备会计处理(有例题)

2024-05-20

坏账准备会计处理(有例题)(共4篇)

篇1:坏账准备会计处理(有例题)

坏账准备如何计提?

【解答】企业应当定期于每年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准备,对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

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管理费用;一方面设置“坏账准备”科目,待实际发生坏账时冲销坏账准备和应收账款金额,使资产负债表上真实反映应收账款的价值。具体方法有:余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个别认定法。下面通过例题的形式来系统的掌握坏账准备的业务核算:

【例题】某企业采用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1999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00000元,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为4‰。2000年发生坏账损失4000元,该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980000元。2001年发生坏账损失3000元,上年已冲销的应收账款中有2000元本又收回。该末应收账款余额为600000元。假设坏账准备科目在1999年初余额为0。

要求:计算各年提取的坏账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要求列出计算过程并作会计分录)。

【解答】解题思路:根据题目的要求知道本题计算的是各年提取的坏账准备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首先应判断坏账准备的提取方法,本题中采用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应当立刻反应到采用这种方法计提坏账准备,应当考虑坏账准备的期末余额。明确了解答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后,以年为顺序一步步计算每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1)1999年应提坏账准备=800000×4‰=3200(元)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3200

贷:坏账准备

3200

2000年发生坏账损失时,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坏账准备

4000

贷:应收账款

4000

(2)2000年年末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为:4000-3200=800(元)(借方)

而要使坏账准备的余额为贷方 980000×4‰=3920(元)

则 2000年应提坏账准备=3920+800=4720(元)(贷方)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4720

贷:坏账准备

4720

(3)2001年发生坏账损失时,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坏账准备

3000

贷:应收账款

3000

2001年收回已冲销的应收账款时,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2000

贷:坏账准备

2000

借:银行存款

2000

贷:应收账款

2000

2001年年末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的余额为:-800+4720-3000+2000=2920(贷方)

而要使坏账准备的余额为贷方 600000×4‰=2400(元)(贷方)

则应冲销坏账准备 2920-2400=520(元),即2001年应提坏账准备-520元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坏账准备

520

贷:管理费用

520

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坏账,一般应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但经税务机关批准,也可提取坏账准备金,提取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发生坏账损失时,应冲减坏账准备。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已提取坏账准备金的部分,可在当期直接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8]84号)规定,经报税务机关批准,企业可以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企业可提取千分之五的坏账准备金在税前扣除,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包括企业年末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不包括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往来账款。即只有计提的不超过年末应收款项余额5‰的坏账准备金才允许税前扣除,超过部分不允许扣除。对坏账准备的处理,会计上采用的是谨慎原则,税法上采用的是根据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由于财税处理的差异,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就存在“可抵减暂时性差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所得税》规定,应采用债务法计提或冲回计提的坏账准备。

例题:

宏达公司估计坏账损失率为3‰,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业务资料如下:(1)2002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700000元。

(2)2003年未发生坏账,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00000元。(3)2004年也未发生坏账,年末应收账余额为600000元

(4)2005年发生坏账损失1500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500000元。

(5)2006年收回以前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1600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400000元。(6)填写坏账准备计算表 答:(1)2002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700000元。2002年末计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2100

贷:坏账准备

2100 2)2003年未发生坏账,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00000元。2003年末计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300

贷:坏账准备

300(3)2004年也未发生坏账,年末应收账余额为600000元 2004年末冲减多计提的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

600

贷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600(4)2005年发生坏账损失1500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500000元。2005年发生坏账

借:坏账准备

1500

贷:应收账款

1500 2005年末计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1200

贷:坏账准备

1200(5)2006年收回以前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1600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400000元。2006年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又收回

借:应收账款

1600

借:银行存款

1600

贷:坏账准备

1600

贷:应收账款

1600

2006年末冲减多提的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

1900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1900(6)填写坏账准备计算表

篇2:坏账准备会计处理(有例题)

坏账准备:税务与会计处理有差异

2013.3.18中国税务报

由于税法不认可会计上计提的坏账准备,所以,企业在计缴企业所得税时,必须对计提的坏账准备进行纳税调整,由此产生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案例

甲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对坏账损失按照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2011年末,账面坏账准备余额为120万元(2011汇算清缴已作纳税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有借方余额30万元)。2012年5月,以银行存款形式收回2011汇算清缴确认并已核销的预付账款坏账损失30万元(该坏账损失核销时已列入税前扣除),2012汇算清缴时,确认并核销了应收账款坏账损失80万元(该坏账损失也已列入税前扣除),2012年末,应收款项应计提坏账准备180万元。甲公司应如何对2011年和2012年涉及的坏账损失事项进行会计和税务处理(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25%)?

分析

1.2012年5月,收回2011年确认并核销的预付账款坏账损失30万元,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单位:万元,下同):

借:银行存款 30

贷:坏账准备 30。

2.2012年汇算清缴确认并核销应收账款坏账损失80万元,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坏账准备 80

贷:应收账款 80。

3.按照账龄分析法,2012年末账面应收款项应计提坏账准备180万元,分析如下:

2011年末,账面坏账准备余额120万元,因2012年5月收回2011年确认并核销的预付账款坏账损失30万元转回,贷记“坏账准备”30万元,2012年汇算清缴时,确认并核销了应收账款坏账损失80万元,借记“坏账准备”80万元,从而使得2012年末坏账准备计提前的贷方余额为70万元(120+30-80)。由于2012年末账面应计提坏账准备180万元,因此,甲公司应补提坏账准备110万元,即180-(120+30-80)=110(万元),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110

贷:坏账准备 110。

同时将补提的坏账准备110万元转入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11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10。

4.对补提的坏账准备进行纳税调整:

由于2012年5月收回2011确认并核销的预付账款坏账损失30万元在2011年汇算清缴时已列入税前扣除,2012年确认并核销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80万元也已税前扣除,所以,当这两笔已作税务处理的款项通过坏账准备账户核算后,对坏账准备账户借方、贷方的发生额都应做相应的转回处理,甲公司2012年应补提的110万元坏账准备应减去(借方调整)当发生的允许税前扣除的80万元,加上当发生的前一已税前扣除后一又收回的30万元(贷方调整),如此调整后,甲公司2012年计提的需进行纳税调整的坏账准备为60万元(110-80+30),甲公司2012年因计提坏账准备进行纳税调整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为60×25%=15(万元),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1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5

篇3: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

税法规定, 企业发生的坏账, 一般应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但经税务机关批准, 也可提取坏账准备金, 提取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发生坏账损失时, 应冲减坏账准备。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 超过已提取坏账准备金的部分, 可在当期直接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 (国税发[2008]84号) 规定, 经报税务机关批准, 企业可以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企业可提取千分之五的坏账准备金在税前扣除, 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包括企业年末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不包括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往来账款。即只有计提的不超过年末应收款项余额5‰的坏账准备金才允许税前扣除, 超过部分不允许扣除。对坏账准备的处理, 会计上采用的是谨慎原则, 税法上采用的是根据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 由于财税处理的差异, 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就存在“可抵减暂时性差异”,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 应采用债务法计提或冲回计提的坏账准备。下面举例说明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

[例]某企业从2007年1月1日起实行新《企业会计准则》, 对应收款项采用备抵法, 2007年末应收账款为500万元, 2008年为600万元, 2009年为200万元。假定2007、2008、2009三年均按年末应收账款的10%提取坏账准备。2008年实际发生坏账损失20万元, 2009年又收回2008年确认的损失5万元。2007年所得税税率为33%, 从2008年以后所得税税率为25%, 假设各年的税前利润均为200万元, 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2007年前坏账准备余额为0, 假定税法允许税前扣除额为应收款项年末余额的0.5%。

各年末提取坏账准备时的会计处理见表1:

企业的计算缴纳2007、2008、2009三年的所得税时, 由于会计和税法对所得税税前扣除依据不完全一致, 就本例而言, 产生了时间性差异。《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七条规定:“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或负债确认的项目, 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 该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该企业2007年、2008年、2009年按就收账款的余额分别提取了50万元、30万元和-35万元的坏账准备, 税法规定应收账款只有发生实质性损失时才充许税前扣除, 假定可按0.5%计算税前扣除, 这三年只允许扣除2.5万元、3万元和1万元, 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产生了差异, 会计上称为可抵减的暂时性差异, 各年分布情况如表2。

在2007年, 企业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计算应交的所得税为81.675万元, 大于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处理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66万元, 这一差异在未来期间会计处理时可转回, 转回时会减少未来期间按照会计准则处理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 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递延资产, 我们把它作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处理。因此, 2007年会计分录为

2008年, 仍产生了时间性差额9.5万元, 应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 但税率发生了变化 (税率由33%下调为25%) ,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十七条规定:“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 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重新计量, 除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者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 应当将其影响数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所以会计上应将2007年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按2008年新税率进行调整, 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成为负数 (9.5×25%-47.5× (33%-25%) ) =-1.425万元。

2008年会计分录

2009年, 因应收账款的余额减小, 会计上冲减了资产减值损失, 相应增加了会计利润, 该部分所得税已经在以前年度缴纳, 因此, 只须直接冲减递延所得税资产。2009年后, 递延所得税资产尚有4.75万元留待以后年度转回。

2009年会计分录

参考文献

篇4:坏账准备会计处理(有例题)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应收款项等发生减值时计提的减值准备。

二、坏账准备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

科目,贷记本科目。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计提;应计提的金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二)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损失,转销应收款项,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

(三)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

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企业也可以按照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

1461 存货跌价准备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存货发生减值时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农业)对消耗性生物资产计提的跌价准备,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存货准则确定存货发生减值的,按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

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发出存货结转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

(二)企业(建造承包商)按建造合同准则确定合同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总收入的,应按其差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合同完工时,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存货跌价准备。

四、企业与债务人进行债务重组,应当分别债务重组的不同方式进行处理。

(一)收到债务人清偿债务的款项小于该项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重组债权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科目,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收到债务人清偿债务的款项大于该项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重组债权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科目,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以下债务重组涉及重组债权减值准备的,应当比照此规定进行处理。

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也可以不设置本科目,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

企业进行在建工程预付的工程价款,也在本科目核算。1221 其他应收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除存出保证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二、本科目可按对方单位(或个人)进行明细核算。

三、采用售后回购方式融出资金的,应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销售价格与原购买价格之间的差额,应在售后回购期间内按期计提利息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按合同约定返售商品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计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月末将坏账损失结转到本年利润中: 借:本年利润 贷:资产减值损失 发生坏账时(即核销坏账):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帐款

已核销的坏账又收回时: 借:应收帐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

注:核销和收回坏账,都不通过资产减值损失而是通过坏账准备 问:已核销应收账款收回为什么不冲减资产减值损失呢? 答:负债表日会转回的,要结合其他应收账款确定应转回数,除非你是针对单个资产计提的减值损失。

该笔应收账款已经收回,月末坏账准备也会冲销的,所以月底还有个分录: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前期月末将坏账损失结转到本年利润,后期月末应该再调回来: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本年利润

最后在期末,一般是根据“应收账款”的余额与计提比例,与“坏账准备”的余额比较,再确定是“补提”坏账准备,还是“冲回”坏账准备: 补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冲回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债务重组中涉及到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1)债权人计算债务重组的损失:应收账款账面余额: 234000 减:收到的现金: 204000 差额: 30000 减:已计提的坏帐准备: 20000 债务重组损失: 10000(2)应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20400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坏账准备 20000贷:应收账款 234000

10000

如果计提的坏账准备为40000元,则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204000

坏账准备

40000 贷:应收账款 234000

资产减值损失 10000

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借方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贷方差额计入资产减值损

1.计提坏账准备

【例1】某企业2008年共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000

贷:坏账准备 100000

纳税调整: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不允许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转回坏账准备

【例2】某企业2008年坏账准备年初余额为50万元,当年共转回坏账准备30万元。其中,20万元在计提当年允许税前扣除,10万元不允许税前扣除。

借:坏账准备 30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0000

纳税调整:计提时允许在税前扣除的20万元坏账准备,转回时不调减应纳税所得额;计提时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10万元坏账准备,转回时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3.确认坏账损失

企业发生坏账损失,应按规定向税务机关履行报批手续,由税务机关审批确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坏账损失能否在税前扣除,其纳税调整应区别对待。

【例3】某企业2008年发生坏账损失15万元,其中10万元可以在税前扣除,5万元不能在税前扣除。

借:坏账准备 150000

贷:应收账款 150000

纳税调整:允许税前扣除的10万元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不能税前扣除的5万元不作纳税调整。

4.收回坏账

对于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其纳税调整要区分其在确认坏账损失时是否允许在税前扣除。

【例4】某企业2008年收回坏账25万元,其中20万元在确认坏账时允许税前扣除,5万元在确认坏账时不允许税前扣除。

借:应收账款 250000

贷:坏账准备 250000

借:银行存款 250000

贷:应收账款 250000

纳税调整:收回的坏账25万元中,确认时允许在税前扣除的2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不允许税前扣除的5万元不作纳税调整。

注意事项:在进行纳税调整时,不能仅以坏账准备的计提数与转回数的差额作为纳税调整额,也不能仅以期末与期初的余额差额作为纳税调整额,而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有区别地进行纳税调整。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对一般企业而言,常见的准备金有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这些准备金支出均属于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本文介绍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下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

例:存货的成本是10万元,可变现净值只有8万元,计提2万的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2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 000

如果可变现净值回升到9万5千,则会计处理: 借:存货跌价准备 15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15 000 如果可变现净值回升到11万,则会计处理: 借:存货跌价准备 20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20 000

1、结转是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意思。由于该销售出去的存货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00W,所以这100W也要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中: 借:主营业务成本

借:存货跌价准备

100W 贷:库存商品

“要将原有余额150W-100W=50W存货跌价准备转回”是有前提条件的,即2008年12月31日,C产品存货已不存在减值迹象,这时,要将剩余C产品存货对应的跌价准备50W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C产品

50W 贷:资产减值损失

50W

(2)该题表述不恰当,应为:B存货2008年底应有存货跌价准备40W。而原来B存货已计提了跌价准备50W,则2008年末因价值回升而转回跌价准备:50W-40W=10W

分录应为:

借:存货跌价准备——B产品

10W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W 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在税务处理上,企业所得税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原则上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除国家税收规定外,企业根据会计准则等规定提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企业所得税不考虑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情况下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要进行纳税调整。存货跌价准备不允许在税前扣除,要做纳税调增处理。对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前减计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计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时,如果申报纳税时已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的,应允许企业作相反的纳税调整。

各种形式的准备金会使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有一定差异,下面以存货跌价准备为例(为方便起见,假设了一种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在连续三年的变动情况),分析说明存货准备金的所得税处理。

例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适用税率17%,2007年12月31日A产品的账面成本为100万元,A产品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80万元,2008年12月31日A产品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70万元。2009年1月6日甲公司将A产品售出,A产品售价为70万元,货物已发出,货款已收到,以上售价均不含增值税。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成本20万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账务处理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0000 申报纳税时根据税法规定不得税前扣除,故2007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

2008年12月31日A产品市场价格继续下跌,2008年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大于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应补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账务处理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0000 申报纳税时根据税法规定不得税前扣除,故2008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

2009年1月6日产品销售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账务处理为:(1)借:银行存款 819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7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9000(2)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0000 贷:库存商品 1000000(3)借:存货跌价准备 30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0000 按照税法规定产品销售时,不得结转存货跌价准备,故2009年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

综上所述,在存货价格持续下跌时,2007年~2009年共计调整应纳税所得额=200000+100000-300000=0(元)。

例2:假定该例中2008年A产品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90万元,2009年1月6日甲公司将A产品售出,A产品售价为110万元,货物已发出,货款已收到,以上售价不含增值税。

(1)2007年12月31日账务处理同例1.(2)2008年12月31日价格有所上升,依据会计准则的规定,2008年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小于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应转回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10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0000 按照税法规定不得转回存货跌价准备冲减资产减值损失,故2008年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

(3)2009年1月6日产品销售时,依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应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并且以余额冲减至零为限,账务处理为:

借:存货跌价准备 10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0000 按照税法规定产品销售时,不得结转存货跌价准备,故2009年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

上一篇:学校高考班会演讲稿下一篇:幼儿园一日工作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