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材新颖的记叙文

2024-04-23

选材新颖的记叙文(共8篇)

篇1:选材新颖的记叙文

“哈哈哈”!从教室里传出一阵阵欢笑声。他们在干什么呢?原来是在开展一次别出生面的“广告表演大赛”啊。

第一个上台表演的是杨世杰同学,在万众期待中,杨世杰开始了他的表演,打了一个骨通贴膏的广告,只见他慷慨激昂地说道:“杨氏牌骨痛贴膏,一贴见效,绝对正货。”只见方文轩激动地说:“我刚才腰间盘突出了,我要买,多少钱?”杨世杰乐呵呵地说:“不贵不贵,不要998,只要98元。”方文轩听完大吃一惊,无奈地说:我只有2元钱”!哈哈哈,大家都被二人的滑稽对话逗得笑倒在地。

接下来轮到我了,刚开始我还有点紧张,可一想起自己要说的广告词,就不停地开怀大笑。正式表演了,我只好憋着笑大声说道:“你是否还在为杀猪而烦恼,不要担心,李氏杀猪刀,杀猪不留血,砍肉不留痕,你值得拥有!”话音刚落,同学们都笑得前俯后仰了,有的同学直拍桌子,有的同学甚至还捶胸顿足了,有的同学故意开玩笑似地问道:“这么厉害的刀,借我玩玩。”我略带尴尬地回答说:“我没有,我家有。”大家一阵唏嘘,纷纷嘲笑我。

最精彩的莫过于是冰红茶广告了,表演者是我们班的班草---石俊熙,只见他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拿着一瓶冰红茶一饮而尽,喝完自信嘹亮地说道:“熙哥牌冰红茶,青春无极限,熙哥牌冰红茶,喝一口神清气爽,喝两口精神抖擞,不要10元,只要4元。”我说:“我要买,现在没有一点心情,我要神清气爽,我要焕然一新,变成李白。”呵呵呵,一群人都在笑话我,我却完全不当回事,。正所谓说自己的话,让别人去笑吧!

后面的表演也精彩纷呈,如幽默风趣的士力架广告,浪漫有爱的德芙广告……

教室里笑声不断,掌声不停,这个游戏太搞笑了,太好玩了,全班同学都尽兴倘佯其中。

篇2:选材新颖的记叙文

“笔离指尖一寸,眼离课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看书、写作业都要做到三个一。”,爸爸又开始唠叨了,我总是不耐烦地回答道:“明白了”,心中却想:就低一会儿有什么了不起的。想着便又低了下去。过了不大一会儿,听到了脚步声,我瞬间想到:不好,爸爸又来了。刚想到这里一个巨大布满皱纹的手掌压在我的作业本上,我胆颤心惊地转过头来,果真是爸爸,只见他眉毛立着,成了一个倒八字,鼻子翕动着,嘴往下挂着,想一只凶猛的老虎,一只手高高举起,似乎要打了下来又轻轻放下。

过了好一会儿爸爸愤怒地说:“眼镜都多少度了!头还低那么下去!眼睛都要瞎了!”,我原本还想控制住的眼泪,“哗”地一声像断了线的珍珠,全部流了下来。心想:“就低那么一会儿至于瞎了吗!”这时爸爸又将手高高举起,似乎真的要落下来了。我紧闭双眼,双手紧抱住头,小小的心充满了恐惧、害怕、委屈。这时,脚步声临近,我的眼前一亮,原本绝望的心有了一丝希望,因为我的“救星”—妈妈来了。妈妈对爸爸说:“下次不要对孩子这样,又不是很大的错误,何必要打他呢?”妈妈转过身来和蔼地对我说:“爸爸这样做是为了你好,要是眼睛真瞎了该怎么办呀!你下次应该把头抬起来,记住了吗?”,我充满信心地回答:“记住了!”

篇3:选材新颖的记叙文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也并不是有米就可“炊”。要想饭香可口,米还得是好米、新米啊!写文章亦如此。我们都知道,写作文不可杜撰素材、滥用素材,而要从鲜活的生活中去选择更切题、更新颖的素材。

在初一年级训练从生活中选择切题的素材的基础上,选材新颖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本次升格训练的重点就是选材新颖。

不少同学由于对生活缺乏细致的观察能力、敏锐的感受能力以及独到的分析能力,因而写记叙文时选材常会落入俗套,比如,写母爱总是写深夜带孩子去医院,写尊师总是写在教师节时候送花写贺卡,写课堂一定就是写那讲台对着课桌的课堂,写财富一定就是写那可以购买物质的金钱……

下面,以《这里的风景也动人》为题,以选择什么样的“风景”来写为示例,例释如何做到选材新颖,与众不同。

开头简洁明了。

写日光岩远眺。句式整齐,语句生动。

写百鸟园,点面结合。

写沙滩,有细节,有感受。

结尾点明题目,但纵观全文,所写的鼓浪屿之景因为选材一般,不能很好地表达题目所蕴涵的题意。

这里的风景也动人

盼望已久的鼓浪屿,我终于来了!

一大早,我们就到达了岛上。第一站,我爬到了鼓浪屿的最高点———日光岩。站在高高的日光岩上,俯瞰整个鼓浪屿。岛上丘陵起伏,树木丛生,红屋绿树相互辉映,阡陌小巷纵横交错,早起的游人三三两两。远处,一排排海浪轻拍着沙滩,似乎在唤醒沉睡中的鼓浪屿。

从日光岩下来,我们来到了百鸟园。百鸟园里有各种各样的鸟儿,大的、小的,黑白的、彩色的,普通的、名贵的,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我们还欣赏了一场鸟艺表演,节目有“八哥问好”“鹦鹉捡垃圾”“小鸟滑滑梯”“小鸟骑独轮车过钢丝”等等,表演精彩极了,连棚顶的三只孔雀也兴奋得直转圈,不停地开屏。

离开了百鸟园,我们来到了沙滩。这儿的沙子松软厚实,还很烫,踩在上面就像在做脚底按摩,舒服极了。我在沙滩上跑了一会儿就累了,便在海水边用沙子造起了城堡。刚造好一座高塔,一个大浪打来就塌了,我又造第二个,又塌了……沙子真是好玩极了,直到妈妈不停地催促,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沙滩。

吃过午饭,我们参观了菽庄花园。花园依山临海而建,有海上二十四桥,也有山坡亭台楼阁。花园里有两座钢琴博物馆,博物馆内陈列了许多架钢琴,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古代的、有现代的,这些琴弹起来声音浑厚,乐声悠扬。

夜幕降临了,我们一家乘渡轮离开了鼓浪屿,回望霓虹笼罩着的鼓浪屿,我不禁感叹:这里的风景也动人。

总评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详细地记叙了游览厦门鼓浪屿的经历。小作者叙述明了,描写生动,突出了鼓浪屿的特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开头简洁,结尾点题。但文章最大的不足是选材一般,因而对题目中的“风景”的意蕴发掘不够,就风景写风景文章没有新意。文章对“也”字的落实也不到位,因此,在切题方面也有欠缺。

升格指津

从前面这篇文章来看,作者文字的基本功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我们是否感觉到作者对“风景”的理解还是简单、直白了一点呢?写鼓浪屿的风景是可以的,但是,这样的素材不够新颖,不能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因而文章也就显得平淡庸常。究其原因,这是因为作者在选材上缺少求异思维,提到“风景”,就是供人观赏的自然景物。殊不知,“风景”不仅仅可以指自然的风景,还可以指人文的风景,例如:图书馆里一片埋头读书的场景,广场上一群老人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某场大型活动上一大批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如果这样来理解“风景”,选取的素材就能新颖别致了,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样的选材,也才可以很好地落实题目中的“也”字。

我们来看看,经过点拨后的作者是如何通过重新选择新颖的材料让自己的文章脱胎换骨、成为佳作的。

佳作出炉

这里的风景也动人

“老手艺”暗喻乡村民俗。

此处写乡村自然之景,为下文写民风淳朴之景做好铺垫与映衬。

雨后,我吃着大舅家用老手艺做出来的馍馍,随着母亲访亲去三舅家。

过年了,家家的红灯笼都挂起来了。路上遇到邻居周大爹牵着牛儿走过。他一边佯装挥着鞭子,一边和我母亲唠家常,问着我们家在外地的生活情况。大人说大人的话,我便向远方望去。群山在细雨中绵延着。虽是冬天,但山上还是一片翠绿。那绿,似海波,从山脚往上,一波一波的由浅至深。绿山,清溪,村庄……像是一幅版画。在城市里久住的我一下子沉浸在了这清新、宁静与幽远之中,心里有种莫名的惬意,我不由得呢喃着:“好美的风景哦!”

空气被雨水洗过的清新不必多言,三舅家现杀现炖的羊肉香味儿引来了村里的二爷三叔大婶儿们,来一碗浑酒,再从坛子里拿出腌菜切碎下酒。三舅提着酒壶四处敬酒,乡亲们说说唱唱,一曲曲川歌似水流淌着。(一家杀羊,全村喝酒)夜色渐浓,三舅家的土房子里还是热热闹闹的。炉子里的炭火通红,水壶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炉边有下棋的、玩手机的,也有聊天的、看电视的……

对门的张四叔来敲门了。他提着杆大烟管,吞云吐雾地来向三舅要些清肺的方子。三舅自小学医,老来也经常去山上挖草药,帮乡邻看看病,但治病是不要钱的。按照三舅的话来说,药材都是大自然的,不属于他个人。

三舅从里屋边拿着几根青色的药材走出来,边皱着眉头叮嘱张四叔要少抽烟不酗酒,张四叔一边笑着答应一边接过药材。他将从家里提来的一小篮土鸡蛋送给三舅,三舅实在推辞不得,也就收下了。

看着张四叔拿着药材出门回家的背影,我的心忽地一动,感受到这间土屋里的温暖,这个村子里的淳朴。一直在城里生活的我,此刻真正感受到了乡村的美好。

第二天,我们要回大舅家去了,三舅再三地挽留我们,就连邻居王大婶、李二爷也劝我们多住几日。看我们坚决要走,三舅拦不住,便从屋里提来几块熏腊肉让我们一定要带上。

在返回大舅家的路上,我又看到了版画般的绿山、清溪、村庄,心中不由感叹:这里的风景也动人啊!

上山采药,免费为邻居治病。一篮子鸡蛋足见乡情淳厚。

暗示主题:这里的风景也动人。

“几块熏腊肉”与“老手艺的馍馍”一样,体现乡俗。

照应自然风景,点明乡情风景。水到渠成,卒章显志。

总评

升格文与原文相比,在保留原文“叙述明了,描写生动”等优点的基础上,彻底地重选材料,写回乡过年时在大舅、三舅家遇到“一家杀羊,全村喝酒”以及“上山采药,免费治病”等事情,从中感受到淳朴的乡风乡情这帧美丽的风景画。这样的风景最动人。本文与原文相比,选材不落俗套,新颖独到,明显脱俗升格。

小试牛刀

篇4:选材典型、新颖

选材,就是根据主题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恰当的材料。

所选材料,起码要典型。选择典型有意义的材料,可以少胜多,从而深刻而全面地反映事物的本质。

所选材料,最好要新颖。“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往往容易“撞车”。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如“心里美滋滋的”这个题目,大多同学是写自己穿上了心仪的衣服而心里美滋滋的,考取了理想的分数而心里美滋滋的,收到了心爱的礼物而心里美滋滋的。有一篇满分作文的选材,竟然是洗碗!还真让我们体会到了作者从洗碗劳动中感受到的快乐。无论是洗碗的工序,还是洗碗的细节,信笔拈来,毫无做作。这种生活化的选材方向,因为被很多人忽略,因而显得新颖独特。

选材应注意以下几点:1.宜真不宜假。真实的材料才感人,虚假的、经不起推敲的材料,应避免选用。2.宜小不宜大。以小见大,可以通过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如选取所谓重大、宏观的材料,往往不易把握而游离中心。3.宜正不宜反。尽量选取正面的材料,对真、善、美进行歌颂,如选取反面的材料要慎重,要反映积极的主题。

【范文】

那声音常在我心里

山东济南一考生

窗外,春雨中,隐隐传来风铃的清音,摇起了我心里那连绵的忧伤。

思绪在蒙蒙烟雨中抖落,凝结成人间四月天的爽丽。樱花正喧嚣地摆弄着花事,燕子在梁间呢喃,随便驻足,你都能发现生命的张力,蓬蓬勃勃。

刚一推开门,便听到一阵急促的铃铛声响。一团黑白相间的肉球,以一百八十迈的速度向我冲来——那是我的宝贝,是我从姑姑家抱回来的狗狗。刚来时,它还小,对我爱理不理。我清楚地记得,它蜷缩在客厅的一角,瞪着那双黑玉似的大眼睛,惊恐地盯着我。

我轻轻地捋着它的毛,也许是这轻柔的抚摸,如同妈妈一样温暖,它一会儿就和我混熟了。先是小爪子不自觉地碰碰我,不久便在我的脚下撒开了娇。肉球一般的它,走路还不稳,时不时地就来一个“狗啃泥”。它倒不恼,爬起来照样疯闹。书本、拖鞋,甚至妈妈的围裙,也都成了它的玩具,自然会惹得妈妈凶骂。看到妈妈那吓人的样子,它也知道情况不妙,总是在挨打之前,先偷偷地找个角落藏起来。我便在它的脖子上系上一颗大铃铛,喔,铃铛有点儿大,和小小的它不太协调。但是,有了这个宝贝铃铛,就不怕再找不到它了。沿着铃铛的声响,每次我都能准确地从不同的角落寻到它:或沙发底,或垃圾桶里。

不知不觉中,两年过去了,我和它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每当放学刚走近门前时,便能听到屋内传出的杂乱的铃铛声响,那是它在为急切见到我而上蹿下跳呢。打开门,它便跃进我的怀中,又是嗅,又是舔,一副几个世纪不见的模样。铃铛早已被它的小卷毛遮盖住了,但清音仍在,我也习惯了这种见面礼,更习惯了这种叮当响的热闹。

后来不幸发生了,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清晨,我记得是大年初二,我像往常一样带它出去玩。不知它是不是也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那天它显得特别兴奋还不听话。看着川流不息的汽车,我有些着慌了,后来,我的心似乎随着铃声的戛然而止而停跳了……

好长时间那铃铛还残留着它的余音。尽管我收藏了铃铛,那小小的幸福也只能去回忆了,但那欢快的铃声还常在心间。

【简评】

篇5:中考作文指导:选材新颖别致

一、撷取时代“浪花”,选材鲜活典型

考生要及时捕捉到那些新生事物,敏锐地撷取时代的“浪花”,选择鲜活典型的素材。考生也可根据对社会的观察,选取具有时代特点的人物事迹,选取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选取不为人知的新鲜事物,选取引人深思的社会现象,使文章内容能牢牢吸引读者的眼球。

二、选取动人镜头,选材真实感人

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感,最能拨动读者感情的弦,引起读者的共鸣。所以考生在写作时,要根据写作需要,认真选择那些能震撼人心的精彩瞬间、动人镜头和感人画面。

三、大胆转换视角,选材新颖别致

“干花不如鲜花美。”选材要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气息。由于考生生活阅历浅,不是每个考生都能捕捉到新的信息。这时,可以大胆转换视角,弃故纳新。有些内涵丰富的材料,即使不是新的,若能巧妙地转换视角,从新的角度来挖掘,必能出奇制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避开人云亦云,选材独特创新

人人皆知的材料,众人都关注的材料,用这些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千人一面。考场作文选取的材料越典型越独特,文章就越能产生强大的说服力。考生如何在选材上做到典型独特,言他人所未言,选他人所未选呢?这必须要经过“放弃——选择——再放弃——再选择”的过程。要放弃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选择突出自己体验的材料,经过几轮精心的`筛选,留下那些典型独特的材料,则能使文章在选材上“以一当十”,收到震撼读者的效果。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很多时候,我们在自然山水中寻觅阳光,在亲朋好友中寻找阳光,在伟大人物中寻求阳光……但我们常常忽略了,我也可以是一束阳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请以“我也是一束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试题解读

绍兴卷作文题的独特之处是将学生视角引向“自我”,发现自我之美,自我之长,抒写自我之价值,这是对引导学生关注外在世界的传统教学思维的一种突破。

从作文题的形式上看,20和一样,回归到命题作文这一传统的考查方式。从命题思路和风格上看,题目贴近学生,引导学生审视自己。而且文学色彩较浓,富有诗意,这也与前几年基本保持一致。

篇6:记叙文的选材教案

1、掌握记叙文选材方法:合题旨;有新意;小角度;避生就熟。

2、提高选材能力,增强学生写作信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你会想到了什么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同学?亦或是一个人、一桩事、 一个故事、一种现象、一句话、一首诗?总之,众多的、你所亲身经历的、难忘的日子将涌上你的心头,等着你去编织;众多的、你所熟悉的,和你精神上、感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各色各样的人物,带着各自的命运,各自的性格,各自的音容笑貌,来到你的眼前。

也许你的书房只有八平方米,也许你的书桌又小又旧,然而,当你拿起笔来,在这个不平凡的时刻,一幅又一幅的画面,一个又一个的旋律,都将一齐涌向了你的心头、你的笔端??难道不是吗?就在前不久,我让大家把最让你感动的事写下来,结果大家一写就是一箩筐。这下,我们都困惑:我到底写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记叙文该如何选材。

二、如何选材探讨

请把“不是脸”的材料剔掉!

这里材料罗列的是“感动你的事迹”,那怎样的材料才算是“不是脸”的部分?

就是绝对不可能感动你的事迹,不扣题旨的部分,请找出来,写在学案上。

(提示:有两个材料)

第5则材料;为什么?

你有没有感动?没有。若硬要说感动的话,只可能是谁感动了?姑姑。

所以,有没有感动你?没有。非常准确。

第7则材料 ;为什么?

你给乞丐硬币,你自己可不可能感动?不可能。若硬要说感动的话,只可能是谁感动?乞丐。

所以,属不属“感动你”的事?不属于。

第二步: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这里属于“陈谷子、烂芝麻”的材料是哪些呢?请找出来,写在学案上。

第1则材料;第2则材料;第8则材料;第9则材料

删去

有同学疑惑:就上个星期,妈妈冒雨给我送药了,不是刚刚发生的`事情吗?怎么能算“陈谷子、烂芝麻”呢?

也许的确,你妈妈刚刚冒雨给你送过药。妈妈冒雨送药,在很久以前,在别的同学身上也发生过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材料旧了。

注意关键词“也发生过”,说明这件事可能在你身上发生,也可能在别人身上发生,是共性材料,不是个性材料。自然就变成“陈谷子、烂芝麻”了。

第三步:

还剩3则材料呢?再怎么选呢?

第3则材料 删去

剩下第4则材料;第6则材料。任选其一即可。

先抑后扬:戏水时,只往岸边跑,被嘲笑为胆小鬼;为了鞋子居然三步并作两步,踩着大石块冲下去为我捡回鞋子,非常感动。他让我真正明白:真正的勇敢,决不是用拳头制止别人的嘲笑这么简单。

小结: 1、与中心(题旨)有关

2、新颖的材料(个性材料)

3、理解的材料(避生就熟)

三、如何理解“避生就熟”?

幸福

从家到校是一段短短的路,但只要留点神,每天从这段路上走过两个来回,总会看到一个个“短镜头”,那都是幸福的所在。

你看,小男孩不安分地站在爸爸车架上,两手撑着爸爸的肩膀,做着鬼脸;路边卖菜的妇人一边爱怜地笑着,一边仍不忘提醒着“小心点儿”。

骄阳下,一位老大爷踩着特制的小三轮,车座后边扎着一把花伞,花伞下坐着他的老太婆,正说着笑着,没牙的嘴巴一直合不拢。

傍晚的凉风里,一位将为人母的少妇挽着爱人的手,在田边散步,满脸写着幸福和憧憬。

田间,一位老人半蹲着,深情地看着那一畦畦翠嫩可人的蔬菜,不时用手摩挲几下,

好像抚摸着心爱的孩子。

放学铃声串串地滑溜着,不一会儿,流出了学生自行车队。主流中分出支流,渐渐地三五成群,倾身靠头地凑热闹,脚下蹬着,口里聊着,眉儿舞着??

美容院里刚走出一个姑娘,撩一撩刘海,甩一甩长发,满身飘溢着青春和美。虽然看不清她的脸,但能感觉到她心中涨满了生活的希冀。

托儿所里,那只聪明的小狗总会用两条后腿站起,博得娃娃们咯咯咯的笑;这笑是那样的天真无邪,似乎能融化一切忧愁烦恼。

东皋桥上一对卖童子烧鸡的年青夫妇,正忙得不亦乐乎。他们也许是一对下岗工人,女老板身材窈窕,可以想到她曾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但她却用她那娇嫩的双手吃力地去剁鸡,用不再娇嫩的双手撑起一片新的天空。

生活是平静的,但平静的生活就像一杯香茗,没有醇酒的浓郁,没有咖啡的刺激,没有牛奶的醇厚,但它能让人品出一种淡淡的清香,回味无穷。这就是幸福!

我们常常抱怨幸福离自己太远,那是因为你总仰望天上找幸福,而事实上,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朋友,走在路上,请放慢你的脚步,瞪大你的眼睛,发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吧!

第二组:       幸福

幸福是一缕金色的阳光,轻柔地包裹着我们的心灵,温暖而不会灼伤。

我有一件帽服,帽服的帽子是用拉链连接到衣服上的。可是,那拉链坏了一半,帽子垂下了一半,所以一直忘了拿回家去。直到期中考试的前一天,老师要我们把所有东西都带回家,于是,我只好穿着它回家了。

刚走出教室,一只有力的手重重地拍在我的双肩上:“喂!你的帽子掉了,不要?我可拿走了啊!”回头一看是我最好的朋友小紫。“知道了!拜拜啊!”我笑着告别了她。

半路上,一个初一年级的小同学从背后叫住我:“姐姐,你的帽子坏了!”我的心中顿时洋溢起一阵温暖:“谢谢你啊,我知道这帽子坏了,它不会掉的??”

阳光洒在她灿烂的笑脸上,那画面让人心窝荡漾起甜蜜的涟漪,沉醉在两个幸福的酒窝里??谢过了她,转身上了308公交车,司机见我上了车,刚要开口,我打断了他:“这是我的月票。”他笑了,眼角的几丝鱼尾纹也好像笑了:“我是想说,你的帽子垂了下来。”

我得心里就像是被春风拂过一样温暖:“谢谢,我知道了。”我在前排找到了一个较好的位置,座位被阳光照得暖洋洋的。

公交车上的人越来越多了,座位也很快被坐满了。这时候,我才发现,她的腹部有些突出,竟是一位“准妈妈”。我连忙给她让座。她温柔地微笑着对我说:“孩子,你的衣服怎么坏了?回家让妈妈给你补补吧?”

难道这不比一千一万遍的“谢谢”还温暖吗?就像太阳的光芒,美丽、温和??

这就是幸福吧??

幸福就是温暖柔和的阳光,幸福就是点点滴滴的小事??不要妄想一下得到很多,那样失去的也会很快。只要从点滴小事中体会,一定会品尝到真正的幸福。

1、 两篇文章初步感知,你更喜欢哪篇?

2、 作者的写作材料是怎么来的?亲见;亲历。

3、 这两篇文章的材料,你觉得哪篇的更好?为什么?

展现了一个个幸福的画面(8则材料),给作者带去一种幸福感。

写了一路上不同的人对他的帽子的关心(1则材料),同样给作者带去一种幸福感。

4、 哪一篇给作者带去的幸福感更强(幸福指数高)?第二则材料幸福感

启示:在合题旨的情况下,越熟悉越好(亲历>亲见>亲闻)

四、作文实践

童年是池塘里的蝌蚪,童年是荡起的秋千,我把童年比作诗,它比诗歌更绚丽,我把童年比作画,它比画更深沉,我把童年比作河,它里面流淌着童真和甜美??

篇7:高中记叙文的选材训练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文章。而材料是一篇记叙文成败的关键。清李渔说:“作剧如裁衣,其初以完全者剪碎,其后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难,全在于针线缜密。”这“凑成难”便道出了创作过程中选材的重要性。

一、记叙文选材的基本要求

(一)、选材要围绕和突出主题

如果说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这篇文章的血肉躯体。中心思想是由具体材料来表现的,中心思想蕴含渗透在材料中,因此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材料,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一般来说,对表现中心起重要作用的材料,要祥写;起辅助作用的要略写;与中心无关的材料不管多么生动,也要毫不吝惜地割舍掉。

(二)、选材要真实而又典型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写文章语句自然天成,才能万古常新。自然天成,那就要写真实。只有真实,才能有真情,才能增强感染力。

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最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最有表现力和说服力。因此,要从众多的材料中挑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例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开始选材时有20多个实例,最后只保留了典型的几个。典型的事件可以是人物有代表性的重大行为,但更多的是那些看来细小平常却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事。

(三)、选材要新颖而又生动

“新米煮饭自来香。”文章材料出新,就会有时代气息,生活味就浓。因此,要以独特的视角选取新颖的材料。要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的亮点。“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这样才能写出好作文。

在写人记事时,大而空,时同学们常犯的毛病。如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即选择个性鲜明的细节材料来写人记事,就能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会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二、记叙文选材思维过程

选材的思维过程大致分三步:一想二比三定

(一)想:就是广开思路,想在题目所允许的“天地”有哪些可写的材料,可想的角度有许多。

1、现实材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关注生活,作文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

?家庭生活。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值得挖掘的素材都来自家庭。如:家人聚会、旅游、钓鱼、年夜饭、农家乐等集体活动;还有家人教你学本领,帮你化解矛盾等。

例:《爱在家中传》(2007年广东卷)

我有一个幸福的小家,爸爸妈妈很爱我,我也爱他们。至于他们两个之间的爱,直到那一次,我才幸福地发现,原来爱在我家中默默地传递着。

到了高三,爸爸妈妈对我更是宠爱,无论多贵,只要对我有好处,买!我开始喜欢上吃一种苹果,只有在大超市才买得到,且价格不菲,但苹果好啊,所以爸爸还是有空就买给我。爸爸爱我。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爸爸每次买苹果回来总会被妈妈骂,原因是十个里面总有四五个是碰坏了的,这么贵的东西还不买好一点儿的,妈妈当然生气。好的由我吃坏的我妈吃,每次都这样,因为妈妈爱我。

慢慢地我开始疑惑,爸爸又不笨,为什么每一次都买几个不好的苹果回来呢?那一次一个不小心,被我知道了,那一天我先是发现原来爸爸真的聪明了,每一个苹果都很好,肯定不会被妈妈骂,但当妈妈回家后还是又骂了爸爸,我才看到原本妈妈的苹果又有几个碰坏了。当爸爸正在“碰坏”另一个苹果时,我才知道原来是他故意的,偷偷站在门外的我看到了爸爸脸上甜蜜的笑容。这了一会儿,妈妈来拿“坏苹果”吃。

静静地看着这一切,我有些不知所措,心里又酸又甜,原来爸爸是这样爱妈妈,我是这样被爱的。我明白了,彻底明白了。贵苹果当然好吃,如果都是好的,全都由我吃,坏的苹果出现了,妈妈就会吃。原来这才是爸爸的真正用意,爸爸妈妈之间的爱,我看到了。

有些感动,又有些自责,于是决定以后有好东西,一家人一起分享,苹果一分为二,我不能永远被爱,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我也要学会去爱,爱我的爸爸、妈妈,爱所有爱我的人。

就这样,这样一份静悄悄的,沉甸甸的爱在我家传递着,以前、现在、将来,绵延不已,生生不息。

那天我作了一个梦,梦到不止是我的小家中每个人手中有一个苹果,全中国,全世界每一个人手中都有一个苹果。原来爱到了大家中传递,一个和谐社会。

醒来发现梦中很美好,真的希望那样一份爱能在每一个小家中传,更在一个大家中传。

爱在家中传!

点评:苹果传递的父亲对家人的爱心,体悟和感召下,我也将把爱心传递给家人——并“不止是我的小家”,以至“绵延不已,生生不息”,所述表达了作者对传递认识的丰富性。文中的“我”是爱的接受者,也是爱的传递者,以表现传递的循环和延续。通过我的叙述和感受,又将爱的感染传递给读者。悬念设置,曾强了记叙的曲折性,可见行文技巧。

结尾有画蛇添足之嫌,将“梦到不止是我的小家中每个人手中有一个苹果”后面的文字全部去掉,以“止于当止”。

启示:“事以简为上,言以简为当“,取小事以寓大意,实为便于驾驭的一招。

?校园生活。校园生活是同学们熟悉的生活,因此,往往在写记叙文时要表现学校生活中的喜怒爱乐。如:实验课、体育课、手工课、劳动课;春游、秋游,参观,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军训生活、文体活动、过生日等。

例:《遥望象牙塔,走过独木桥》(2007年重庆卷)

听,是谁打翻了五味瓶?伸出手指数一数,酸甜苦辣咸……

——题记

三十年,回眸一瞬间。

有多少莘莘学子遥望着象牙塔,倚窗悲叹;又有多少佼佼者安然走过独木桥,站在象牙塔上——笑傲江湖。然而,是非成败,转头空。当我们转过头来回望过去的时候,一切的一切,又算得了什么?

十年寒窗苦读日,一朝金榜题名时。十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酸楚,太多的离别,太多的令人难以忘怀的事。初中毕业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今后的路还很长,要经历的事情也会更多,今天的分离与以后的困难相比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当你们遇到困难时,要时刻提醒自己三个字:我能行!当时,我们有很多同学鼻子一酸,落下了泪,老师亲自用手绢为我们擦干眼泪,并嘱咐我们,要记住一起生活过的日子,回忆也是甜蜜的幸福。现在看来,五味瓶中的酸,在回忆里也变成了甜蜜的幸福。

努力就有收获,收获才能享受到甜甜的滋味。当我们高兴的把成绩单交给父母时,再苦再累的他们也会露出欣慰的微笑,然后擦干脸上的汗珠,接过成绩单,小心翼翼的保存起来,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努力,为了父母的笑脸,为了我们的将来,为了那种幸福的感觉。一切甜美的事情,都会在勤奋的汗水中,熠熠发光。

休息的时候脑海里仍然不断的涌现出各种公式……

睡觉的时候嘴里呢喃着新学过的英语单词……

看不完的书,做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

我们似乎总在埋怨这些永无止境的事; 寝室—教室—食堂……我们也总在抱怨这种“三点一线”的枯燥乏味的路程。苦吗?很苦。但为了高考后的象牙塔,拼了。

不苦吗?希望和失望总是在灵魂中交错出现。

我们,竭尽全力。

高三的生活,有点像吃辣椒的味道。大家都火气冲天的去学习,忙的彼此顾不上说一句闲话,小张的娱乐新闻,小李的体育快报,都被十足的辣味冲淡,取而代之的是漫天的飞舞的试卷,和老师辣人的话语:高考过后,你们就幸福了……

可是,高考过后真的就会幸福吗?迎接我们的是象牙塔?还是失利后辣椒一样的人生……

咸是种什么味道,淡时若有若无,浓时涩涩带苦。但是生活中必不可少,亦如高考。

咸是汗水,咸是眼泪。而高考中的这段日子,少不了这些。关注和希望都聚焦在我们的身上,我们只有在漆黑的夜里掩被流泪。高考,我们不得不紧张,因为我们理解,它在人生中的分量。还是想起老师对我们说的那句话:我,能行!

咸味的量,我们自己来掌握!

扶起五味瓶,我们继续上路……

点评:从初中毕业时的生活场景,到当下的片刻感受,内容相当复杂,却被作者组织得如同诗句的上下两行——作者简直是结构天才:从题记的一句“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到“五味”的依次展开,再到末尾一句“扶起五味瓶,我们继续上路……”,严丝合缝,精致天然。而这样的构造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形式,而是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五种滋味的比喻暗含着丰富而真切的感受,能使作为过来人的评阅人产生强烈的共鸣。而结尾的“我们继续上路”又表明了一种健康向上的姿态,让人感到欣慰。语言流畅、优美。不着痕迹的诗词妙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丰富呈现,使文章极富文采。

启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于内容。“酸甜苦辣咸”的表达决定了本文的结构形式和语言特点。

?社会生活。除了家庭和学校,就是社会了。其实,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新闻经常给我们提供素材。如:庙会、灯展、文化节等游艺活动;志愿者、文明交通岗、清扫白色垃圾等公益活动;图书展销会、文化一条街、街心花园见闻等文化生活。

2、从书籍中手机积累的材料。人不能事事亲历,书籍味我们体味生活、理解生活,提供了又一渠道。许多历史事实给我们深刻启示,我们可以从新的视角去审视它,挖掘旧材料中的新涵义,特别是对当前生活的指导意义,让旧材料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如历年高考中出现的优秀作文《赤兔之死》、《昭君的选择》。写司马迁与屈原的《大义死生》等。

例:2007四川卷《一步与一生》(节选)

我渐行渐远,我渐进渐远……

终于,我发现路在此时分成了两个岔口,两扇高大的门摆在面前,它们的上面镌刻着“一步与一生”,苍劲的字体中流淌着充满理性的溪流。

我打开其中一扇门,发现上面雕刻着许许多多的小字,我仔细凝视,仿佛时光在这里轮回翻转……

“曾经的庄子从这里走过,为了摆脱一个屈从权势的社会,他推开了这扇门,然后决绝地跨了过去,做了一棵在夜里独自守望月亮的树。”

“曾经的五柳先生从这里走过,为了摒弃官场的丑恶,他驾着破旧的马车从这扇门驶过,然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曾经的东坡先生从这里走过,为了遗忘痛苦的失意,他穿粗衣淡定地走了过去,在荒凉的黄州„倚杖听江声‟,任凭人生的失意而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

我品读着这曾经的故事,路旁的竹林也在歌唱,我要把它谱写成一曲沧桑而美丽的歌谣。

我又走到另外一个路口仰望另一扇门,它上面同样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西楚霸王项羽面对刘邦的追兵从这里逃走,忆起昔日的鸿门宴,不禁哀叹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残忍阴险的秦桧从这里步入罪恶的深渊,杀岳飞,贬忠良,他的一生必定是一个让人唾弃的一生,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居心叵测的陈水扁从这里走上了分裂国家的道路,嘴角邪恶的笑容干枯了他丑恶的灵魂。”

我不想再读下去,抚摸眼前的这扇门,沧桑而厚重。历史本没有错!错的是他们洞开了本不应该洞开的大门,跨出了他们本不应该跨出的一步!

3、整合生活材料,或在原材料基础上,假借推理而生发出新材料。这类记叙文可以借助经典的神话、寓言、童话故事,也可以借助想象进行全新的创作。

(二)比:就是对想到的材料进行一番比较,看哪个材料更理想。比较应遵从以下标准。

1、自己熟悉,有切身感受。这样的材料写出来才能即真实具体,又有真情实感。

2、有积极意义,值得一写。选材不在大小,应看是否有内涵,生活中很多极普通,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体现出一个人爱祖国、爱集体、爱科学、爱自然的优良品德,能体现出人的真诚、善良、健康向上的情趣,都值得写。

3、比较新颖。不是说不新颖的材料就不能写。在同样熟悉、有积极意义的情况下,自然是新颖一点好。

(三)定:就是在比较的基础上,择优选定。

三、优秀写作实例

诗意地生活(2007年湖南卷)

爷爷老了,七十多岁快八十了吧,奶奶呢,也六十岁了。他们的年代里,男子比女子大十来岁也属正常,总之,他们是到一起了,然后就有了爸爸,再然后就有了我们,一户生活在农村里的平凡家庭。

好像从我记事起,爷爷就一直是忙碌的。他背着锄头出去侍弄他的农田、土地;他在园子里种菜,栽果树;他去给人家帮一点力所能及的忙……很健康很快乐很自在地活着。奶奶呢,就在家里喂她的那群鸡,吆喝着两只狗,洗干净爷爷的衣裳,一边等着爷爷多年不变的“命令”:“老婆子,在干什么?快煎茶吃!”奶奶就放下手中的活计,假装埋怨地说:“这么快就回来休息啦。”然后很认真地去为爷爷煎茶,端送到爷爷手中,与他坐着一边喝茶一边闲谈。

奶奶一直都勤俭朴素地持着她跟爷爷的家。虽然儿女们都早已长大成家,她不必再为吃穿而省吃俭用,可是她依旧用着最原始的柴灶。她说煤火只用来煮饭太浪费,气又太贵,所以还是烧柴好。于是,在那些野草疯长的季节里,我和妹妹就跟着爷爷的斧头活跃在山野间,砍倒、捆扎,背回家、排开、晒干,一捆捆的柴草就进了柴房。于是,无数个炊烟枭枭的时刻,我和妹妹就可以在奶奶的灶堂里看到毕毕剥剥的声响里奶奶通红的笑脸。特别是在冬日,爷爷烧火,奶奶做菜,我和妹妹则抢着依偎在爷爷身边取暖。一串串欢声笑语随着炊烟升上天空,诉说着冬日的温暖。

我不知道,爷爷奶奶是否也有爱情,也懂得爱情。奶奶曾告诉我,她是别人介绍给爷爷的。也许一开始,他们之间是什

么也没有的。可是在时间的磨砺下,在相互的依赖与信任里,他们之间的感情却是超越了爱情的。有一次,爷爷很突然地病了,病得很重,奶奶背着爷爷偷偷流泪,我安慰她没事的,爷爷会好的。可是她说了一句话,让我几乎热泪盈眶。她说:“要是老头子死了,那我就随他一起去。”从那次以后,奶奶对爷爷就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从那时起,才知道,原来这世间真有永恒的存在。

我时常望着爷爷奶奶夫唱妇随的身影想,真正诗意的生活,就该是这样的吧,诗意,就在最平凡的生活里呀!

点评:文章通过叙述农村家庭平凡生活的小事表现家庭的和睦和温情,诠释生活的诗意,表达自己对诗意生活的理解和追求。文章写的是身边小事,达的是真情实感,说者诚恳,读来亲切。文章语言朴质却又不失灵动,人物的语言形状描写都细腻真实,尤其是第三自然段两个“于是”后的描写表述,彰显画面,盈溢诗意,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启示:说得诚恳,才能读来亲切。

怎样写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文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文章.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是记事文的6要素,(或者四要素)。.描写物体的就要从

运动状态,物体形态或变化上来说了。

记叙文写作,是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读者。

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

总的说,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

但记叙文写作,伴随自然流漏的适当议论和抒情。

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

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正因为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所以一定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类的文章。古代的记、传、序、表、志等,现代的消息、通讯、简报、特写、传记、回忆录、游记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写作记叙文要做到一下几点:

第一,要交代明白。无论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否则文章就不完整。

第二,线索清楚。虽然观察的角度、记述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每一篇文章都应当有一条绾联材料、统贯全篇的中心线索,否则文章就会松散。

第三,人称要一致。无论用第一人称“我”记述,还是用第三人称“他”记述,都要通篇一贯,一般不宜随意转换,否则就容易造成混乱。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往往也间有描写、抒情和议论,不可能有截然的划分。它是一种形式灵活、写法尽可能多样的文体。

篇8:选材新颖的记叙文

关键词:中职生,记叙文,“五度选材法”

“一见题目就摇头, 摊开稿纸咬笔头; 冥思苦想皱眉头, 三个小时没开头; 东拼西凑无厘头, 成绩下发吃苦头; 你也愁, 我也愁, 恰似苦旅无尽头。”这是许多中职生面对作文题时的真实写照。

学生为什么发愁? 根源就在于他们缺少一双发现素材的慧眼, 不知道如何调动已知知识, 不知道怎么取舍材料, 因此, 写出的文章往往干吧寡味, 所选事例雷同、陈旧、俗套、肤浅, 没有真情实感, 没有新意。

要想使文章有吸引力, 写作时须围绕中心, 对材料进行鉴别、比较、筛选、取舍, 力求材料新颖, 力争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这要怎样才能做到呢? 笔者在指导学生记叙文写作时, 总结了一个“五度选材法”, 即角度———视角要独特, 深度———内涵要深刻, 厚度———内容要丰厚, 温度———情感要真挚, 速度———信息要最新, 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角度———视角独特

我国著名摄影记者解海龙为希望工程而拍摄的作品《大眼睛》, 感动了亿万中国人。照片选取了一名贫困儿童的大眼睛作为图片的主要元素, 这双大眼睛具有一种直抵人心的感染力, 无需任何语言, 就能让人从中读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望。

视角独特, 让这张照片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摄影作品之一。我们写作文选材料, 和摄影家选择拍摄素材是一样的道理, 要用独特的视角去选择最能表现主题、最具感染力、说服力的材料。如学生都爱写自己的母亲勤劳, 但能选择视角独特的材料的却不多, 而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 “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这一具体而典型的素材, 以小见大, 寥寥数语, 就让勤劳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

中职语文课本中, 其实不乏这方面的经典例子。例如, 教授一般总是让人感觉不苟言笑、严肃认真的, 但在《金岳霖先生》中, 作者却写了许多表现金岳霖教授很有趣的材料, 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在《哦, 香雪》中, 文章通过香雪勇敢踏上火车, 用40个鸡蛋换铅笔盒, 并因此走30里夜路回家, 来表现她对知识和文明的渴求, 非常具有表现力, 一个让人敬佩的农村姑娘形象深入人心。

因此, 指导学生选材时, 要指导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独特的素材, 用自己的“匠心”度一度他人之“腹”, 最后才能决定材料的取舍。这就好比面试时, 大家都穿绿色服装, 唯有一人穿红色的, 那就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特别显眼。

二、深度———内涵深刻

拒绝肤浅, 追求深度, 是让文章别出心裁的方法之一。但中职生写作文往往流于肤浅, 平铺直叙, 没有思考, 没有深化, 淡如白水, 自然深刻不了。其实,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只要我们认真仔细地思考, 往往会给我们以感悟、以启迪。写作文时对这些材料进行鉴别、比较, 挖掘材料背后的深刻内涵, 往往可以完成一篇极富哲理的好文章, 让人耳目一新。

例如, 《一件幸福的事》一文写道: 迎亲车队堵住了道路, 烦躁的乘客们建议公交车司机从车队的空隙中冲过去, 而司机却笑着说: “别人结婚是件幸福的事, 我们有机会为别人的幸福让一次道, 不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吗?”满车的乘客霎时安静下来。

是啊, 给别人的幸福让道, 是一件幸福的事, 有这种心情的人, 必定也是一个幸福的人。

公交车司机为结婚车队让道, 这是一件并不起眼的小事。用来写作文, 如不深挖, 可能只会表现“助人为乐”这一司空见惯的主题, 从而落入俗套。但作者却能别出心裁, 对熟化材料进行陌生化, 从“让道”这件小事, 提升到“给别人的幸福让道, 是一件幸福的事, 有这种心情的人, 必定也是一个幸福的人”这样一种高度, 极富哲理, 让人回味无穷。

可见, 教师平时就要引导学生对常见材料进行深入挖掘, 学会通过现象深入本质, 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新颖深刻。

三、厚度———内容丰厚

单薄, 是中职生作文的通病之一。一篇文章, 只有薄薄的一件素材, 或者有三五件素材, 但表现的内容却无二致, 三五件素材作用与一件素材没有区别。如此作文, 让人一眼看穿, 轻飘飘的没有厚度, 还怎么谈得上吸引力、感染力?

要克服这一通病, 就必须在选取材料时, 注重材料的立体感、层次感、厚重感, 从而使文章内容充实。例如, 老舍在《我的母亲》第13段中, 先后写了母亲筹款送儿子上学、忍痛送三姐出嫁、除夕夜送我返校3件事, 层层推进而不显冗长, 面面俱到而不嫌累赘, 选择的材料丰富多层面, 一位望子成龙、无私奉献的慈母形象跃然纸上。

因此, 指导学生选材时, 要引导学生注意材料内容的丰厚, 可以是递进的材料, 可以是正反对比的材料, 分清材料的主次, 理清材料的层次, 使作品形象饱满生动, 增强感染力。

四、温度———情感真挚

白居易云: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真挚的感情最容易打动人。现实生活中, 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抓住这些材料, 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 让自己感动了, 也一定能打动别人, 引起别人的共鸣。

2005年, 江苏考生写的满分作文《不肯死去的心》, 就是一篇情感真挚的典范之作。作者运用大量材料, 描写了不幸患老年痴呆症的外婆的病状: 不许外公这个“陌生男人”上她的床、找不到回家的路、不肯承认与现在的家有联系, 等等。

但文章结尾处奇峰突起: 当一桌人在餐桌前就餐时, 外婆不停地将桌上的菜偷偷放入口袋, 找机会拿给仍在厨房烧菜的女儿吃。因为有了前文“病状”的衬托, 这样一个真实感人的材料, 就像一个爆破点, 格外强烈地激起了读者的情感, 母爱的伟大, 顷刻之间就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流动着真挚情感的文章, 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温度, 一种直抵心灵的温度。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材时, 要告诉学生, 不能仅仅直奔主题选材, 而应该先问问自己的内心: 我选的材料有温度吗? 能感动我自己吗?

五、速度———信息最新

作文要写出新意, 还要学会将最新发生的材料运用到作文当中去。最新发生的材料, 既包括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最新的新鲜事, 也包括电视、报纸以及网络上报道的新闻。这就要求学生注意扩大视野, 多读书报, 多关心时事, 特别是关注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的热点问题。

比如, 《美就在身边》, 有的同学至今还是写雷锋、焦裕禄, 事实上, 这类素材身边就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例如, 可以写奥运健儿、宇航员等时下的英模人物, 也可以写感动了全国人民的“感动中国”人物, 甚至可以写家乡的道德模范人物, 等等, 选择这些人物, 更富有时代气息, 也更不容易与别人“撞车”。

上一篇:哈拉峻乡农经站第一季度工作小结及第二季度工作计划下一篇:语文教学质量经验交流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