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就业创业培训

2024-05-01

社区就业创业培训(共14篇)

篇1:社区就业创业培训

为切实做好辖区困难群众帮扶工作,推动辖区困难群众再就业创业发展,近日,何家山社区11月17日起开启了为期三天的就业创业和技能培训活动,旨在提高困难群众生活水平帮助困难群众就业,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就业是城镇解困的一项根本措施。何家山社区结合本辖区的实际情况,通过网格化管理平台,先摸排需要就业创业培训名单,再与低保户联系,由于疫情原因社区采取线上学习的方式进行,参加线上技能培训的群众说道:“她已在家待业数年,想要学习一些知识,但是我要照顾家人,自己又经常要去医院看病,现在线上能参加培训班,学习知识,在家既可以照顾家庭,还能学会新知识,她觉得是非常好的举措。”在与参与人沟通中,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好处,引导他们转变陈旧的择业观念。

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为参与者详细讲解就业技能培训的意义、报名流程、登陆流程等,在技能培训中,主要是介绍让更多居民了解就业创业和技能培训应该如何开店,如何经营店铺,并对学员的培训情况进行测试,以便提供就业服务。

通过此次创业就业和技能培训工作,社区有30人加入到此次培训中,何家山社区下一步将以“面对面”地贴心服务居民,将继续落实好民意调查工作,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困难群众提供创业帮扶,鼓励大家自主创业,让居民对创业就业有全面了解的同时,也能让困难群众不等不靠自主脱贫。

篇2:社区就业创业培训

为切实做好就业创业和技能培训政策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居民就业创业积极性、提升就业相关技能、加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宣传力度、支持创业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近期城关镇西岚苑社区开展就业创业和技能培训政策宣传活动。

来自永昌县本地的首批学员进行为期7天的集中培训学习,通过学习培训,激发创业能力,根植创业素养,进一步提高学员的就业及创业能力。培训课程由腾达职业培训学校校长薛宏亲自讲授,课程具有高度参与性和趣味性,采用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头脑风暴法、练习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法等互动教学方案,使整个培训在生动、活泼、趣味中完成,且每个学员配有相关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具。

此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居民就业创业积极性,提高了政策知晓度、满意度和实施成效。营造了关心、支持创业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学员完成培训,通过考核后将由人社部门颁发SYB创业培训合格证书。

篇3:社区居民就业培训方法解析

永宁街道地处浦口区西北部,老山山脉以北,东邻南京高新开发区,西与安徽滁州接壤,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总人口3.9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 万人,劳动力2.3 万人,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街道。近年来,随着农田集约化开发和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速,农业劳动效率大幅度提高,导致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女性劳动力呈富余态势。为解决这部分人群再就业问题,永宁街道确立了通过开展社区教育培训,提高居民就业技能,促进就业的目标。

永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深入社区,对社区富余女性劳动力就业意愿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的情况,针对需求,扎实开展了社区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其就业技能。

1 深入社区,认真进行就业意愿调查

调查以问卷方式进行,主要对辖区内农村富余女性劳动力年龄、文化程度、就业意向和工资待遇要求等方面的展开调查。在11 个社区共发放问卷190 份,回收有效问卷172 份。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1 文化程度

68%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为小学或初中,农村富余女性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其中50 周岁以上的农村妇女全部为小学文化。

1.2 平时生活

多数农村妇女闲时打麻将或参加其他娱乐活动;26.2%的农村妇女因为要照顾孩子,不得不留在农村,这类人群主要为35 周岁以上;部分农村妇女,因为没有就业渠道或无劳动技术,而且致富欲望强烈,只能在辖区内打杂工、做零活。

1.3 推荐就业

农村妇女乐意去城区就业,一方面可以去城里开阔眼界;另一方面,可能因为自卑心理,不愿意其他人知道自己做什么行业。

1.4 劳动技能

农村富余女性劳动力因为文化程度低下,基本不具备劳动技能,所以不得不选择留在家里。

1.5 工资要求

农村妇女对于工资待遇的要求不高,62.8%的农村妇女工资期望不超过2000 元,她们意识到当今社会各行业各工种,对文化学历要求比较高,主动选择了低工资,同时也选择了技术含量不高的工种。

1.6 技能培训意愿

94.2%的接受调查者表示,乐于接受政府或其他培训机构举办的培训学习活动。

1.7 工种选择

所调查的农村妇女没有人愿意参加建筑行业,因为其体力劳动强度极大,且露天作业有害身体健康;30%的农村妇女愿意去商店、餐厅做服务员,因为对体力要求不高;47.7%的农村妇女愿意做月嫂服务,因为月嫂收入可观,体力劳动强度不大,室内工作,而且生活条件优越。

问卷调查的结论: 辖区内的农村妇女因为自身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又不能参加重体力劳动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种,所以她们多选择参加家政服务中的“月嫂”。这些农村女性吃苦耐劳,对工资待遇的要求不高,她们不愿意守在家里带孩子做家务,有强烈的致富欲望。只是因为就业不畅,才形成过剩(见表1)。

2针对需求,扎实开展社区教育培训

根据农村富余女性劳动力的就业意愿,永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确立了以家政服务员(月嫂)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教育专项技能培训活动。

2.1 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提高部分农村富余女性劳动力的家政服务和月嫂服务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其再就业能力,更好地促进街道家政服务业的发展。

单位:人

2.2 培训内容

家政服务员基本的职业道德操守,基本卫生知识,“照料孕产妇“”照料婴幼儿”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2.3 培训方式

利用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教学设备与其他相关资源优势,通过集中面授、专家现场指导、学员现场讨论交流和技能训练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定期对培训对象组织开展家政服务员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具体培训目标、内容、方式如表2 所示。

3 社区教育培训取得的成果

3.1 增加了培训人次

自2011 年以来,街道成教中心已按计划有序推进,至2013 年12 月,永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共举办家政服务员(月嫂) 培训19 期,总人培训合格家政服务人员675 人次,推荐就业604 人,占总培训人数的82.3%。

3.2 提高了农村女性富余劳动力的再就业能力

通过培训,学员掌握了家政服务技能,她们通过自己的真情服务,在再就业过程中普遍受到聘用户主的认可,工资收入也一路攀升,有的月收入高达7000至8000 元,低的也有2000 多元,达到了促进再就业和家庭增收的目标。同时也揭示社区教育培训与就业增收的关系。

3.3 转变了农村富余女性劳动力的就业观念

以前社区农村妇女“宁愿守家门,不愿服侍人”的思想始终左右着她们的行动,总认为做家政是下人,低人一等,大多数人不愿从事这项工作,或怕从事这项工作,怕人看不起。为此,永宁成教中心积极争取社区的支持,多次巡回各社区组织开展职业指导培训,组织她们听职业专家授课,以此转变她们的择业观念;其次,邀请本地从事家政服务已获成功的人员以亲身经历,向培训对象介绍从事家政工作后本人的变化以及家庭状况的改变,告诉她们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是合法劳动所得都是光荣的,打消她们的顾虑;第三,广泛介绍家政服务这一新型职业的发展趋势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增强她们从事这一职业的信心,通过这一系列的宣传发动,有效地转变她们的就业观念,提高了她们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4 提高了农村女性富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通过培训,辖区内的女性富余劳动力在生活技能、卫生安全意识、环保和生活常识等方面,有所见识和提高,普及了农村妇女的生活知识,开阔了农村妇女的眼界。她们学到了丰富的育婴、育儿知识,学会了科学育儿、育婴。

3.5 丰富了地方第三产业的内容

篇4:社区就业创业培训

创业者的特质

近年来,一些有想法、懂技术的创业工程师被赋予了诸如黑客、创客、极客等称号,一改“书呆子”形象,逐渐成了科技和时尚浪尖上的珍珠,吸引着科技巨头和VC投资家的目光,是名副其实的“脑矿”。这类创业群体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创业者年轻化特征明显。据《2012年中国创业者生存报告》显示,80、90后是创业主力人群,2012年占比达84.2%。年轻人普遍勇于尝试前沿技术,快速捕捉市场热点,但也缺少经验和历练,因此更青睐开放、共享、健康、人文气息浓郁的办公环境。二是创业者面临的主要困难集中在项目融资、人力资源、合作伙伴、盈利模式等方面。调查数据显示,68.85%的创业企业在最近半年有融资或贷款需求,89%的受访者认为,企业处于大幅扩张人力的阶段尤其需要志同道合、优势互补的创业合作伙伴。盈利模式是否清晰和可持续对于创业团队未来发展也至关重要。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创业者们总希望能获得快速反应。三是创业者成功后的发展路径趋于多元化,包括连续创业、成为风险投资家、职业经理人等,可充分利用其宝贵的创业经历、人脉网络、资金优势,继续在创业活动中起支撑辅导作用,产生后续系列创业的级联反应。而对后续路径的选择,会在多层次的交流、碰撞和学习中产生。创业者的这些特质,均产生了对创业社区的需求。

创业社区内涵及特征

本文所涉及的“社區”选择的则是公寓(Mansion)、住房(House)等单体或联排式住宅。创业社区从具体形态上体现为“孵化器+宿舍”的居住创业一体化的打破时空限制的联合居住空间(Co-living Space)形式,其共同价值主张永远围绕着创业。同一屋檐下的特点决定了创业者间“私人区”和“公共区”的界线趋于模糊,在随时随地表达意见和有效回应成为现实的同时,有时会造成沟通不畅、过于去中心化而引发分歧,并可能由此放大某成员的错误,造成矛盾的不可调和。因此为破解这一难题,创业社区须有一套卓有成效的协调制度和责任分担,使承租者们能彼此认同、理解和配合。此外,创业社区还通过组织一系列交互活动,搭建容纳创业者、投资者、创业导师的圈子,帮助初创企业拓宽资金来源、咨询新型商业模式、组建融洽的创业团队,实现聚团效应价值最大化,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创业循环生态系统。

创业社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地址毗邻创新密集区和生活服务区。创业社区落址于这类地方,有利于进一步突破科研与商业、技术与市场之间的界线,产生对群体智慧、科研资源的聚合价值,更有助于从生活点滴中提取更多的创业灵感。如美国TheGlint等十几个群租公寓均位于“创业圣地”旧金山湾区,办公生活设施非常齐备;北京华清嘉园座落在中关村五道口核心地带,具备浓厚的创业文化与传统;创智坊则位于上海最知名的“大学城”内。第二,开放式群租空间是创业社区的一大特色。开放式群租空间(Co-living Space)本身就是革命式的空间变革,属于重估社会关系与异质性、加速信息流动而产生强大生产力的公共领域。这种群租创业方式,不仅能根据需求和使用情况灵活调整租用计划,无需高昂的租金成本,还能将工作空间中的高效、生活空间中的舒适和创意空间中的趣味、时尚、灵感元素进行有机融合,让小型创业团队无后顾之忧,合理安排一天24小时的工作计划。第三,社交化是创业社区的本质属性。区别于传统孵化器以空间服务为主的发展模式,创业社区是一个多元主体活跃的创业社交平台,随时随地展开讨论。通过组织俱乐部、每日例会、外邀研讨会等活动,创业者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高度连接,促进弱关系链形成、增长和活跃,并通过创业信息共享维持关系链动态平衡。如硅谷TheGlint会不时举办文艺演出、黑客之夜等活动,以及邀请顶级风投、CEO和技术大牛举办讲座;华清嘉园创业者们自发成立了“百度逐鹿同学会”,定期聚会交流想法。第四,创业社区定位于早期创业者和轻资产行业。创业社区的群租模式主要面向从创业想法到公司阶段的创业者,尤其是远道而来的年轻人,迫切需要打入当地科技行业的社交圈、快速建立人脉。在产业方面,相比大学科技园等载体,创业社区空间面积有限,无法承载对面积需求大的产业,而主要集中在应用软件、电商、游戏、O2O、清洁技术、新媒体、设计、智能硬件等轻资产领域。

创业社区对城市发展的特殊意义

创业社区是城市发展的又一业态创新,通过注入创业新鲜基因,刺激新兴科技产业及其配套的进入与发展,化解住宅经济“吸金”之后“一潭死水” 的一次性风险,让旧城区、老住宅再生为知识创新区,形成百花齐放的城市创业风潮,为城市发展提供持久的内生动力。

首先,有助于盘活旧城经济资源。住宅经济方面,创业社区模式的引入有利于改善老城区住宅空间资源的闲置或低效利用,突破整体规划和配套建设局限。但值得注意的是,知名度的提升会伴随地价和租金只升不降。产业经济方面,初创企业集中在高端IT、移动互联网等新兴科技领域,可以通过“以旧换新”、“腾笼换鸟”,助推老城区产业结构提档升级,提高单位面积效益。

其次,有助于吸引创业配套服务。创业社区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具备批量孵化的能力,通过提供交流和协作空间,互相改进创新内容,提供优质产品与应用。一旦形成规模,会吸引创投者的目光,激活社区沉睡的“天使”——高净值人群,解决初创企业现金流问题。更重要的是发挥投资人背后的行业经验、战略方向、人脉资源价值即“智慧资本”,提高项目成功率。此外,创业社区通过形成一个整体,可以与BAT(分别代表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公司)等大公司合作,采取众包合作模式,将创新权转移到一群富有创新能力和激情的的开发者手中,丰富大公司开放平台的应用。在城市配套方面,将生活区的创业居住与商业区的休闲娱乐结合,将带动餐饮、商务服务等功能配套产业的发展,增添区域活力,为创业者提供多样化的城市生活。

最后,有助于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创业社区的群租形式最大的特点是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居住环境与大学宿舍类似,年轻的程序员、设计师和科学家一起吃住和工作,随时随地组织研讨会、编程马拉松、项目推介、俱乐部等活动,实现思想的“异花授粉”,并撮合项目融资交易。创业社区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创新创业精神,能够发挥创新创业者的知识能力,并能产生凝聚力和亲和力的人际文化氛围。

篇5:社区就业培训简报

近日,滨城区文汇社区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活动,提升居民就业能力,帮助更多的社区失业人员提高家庭收入,此次技能培训分为串珠和“出水芙蓉”手工制作。

此次培训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宝妈、行动不便的老人、特殊群体就业水平,居民们纷纷表示培训的课程指导性、针对性、可操作性都非常强,通过培训不仅能学习到实用技术知识还帮助更多的家庭提高收入。

篇6:社区就业创业培训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员主要学到了以下几点:一是学习创业理念,当前越来越多的下岗职工通过自谋职业或自主创业实现再就业,创造了财富,创业,不仅是实现就业,要转变观念,树立创业精神,鼓起创业勇气,增强创业魄力,实现对人生的追求和自身价值。二是学习创业知识,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学习创业需要的条件、相关政策及法律等知识,避免在创业过程中走弯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为每个人的创业梦想插上有力的翅膀。三是学习创业的技巧和本领。通过学习和交流,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潮流和方向,运用技巧和本领,在越来越细的社会分工和日新月异的行业中追求最适合自己的创业道路,挖掘第一桶金。

老师教的仔细,学员学的认真,决不带着疑问离开教室,有的人为了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甚至暂时放弃了自己那一摊子百废待兴的工作,因为大家不想辜负培训老师的每一滴汗水,想让自己在学习的艰辛中收获喜悦。通过培训,大家掌握了系统的创业知识体系,清醒地看到自己所从事行业的市场形势及创业环境,学会了如何去组织、计划、实施和做大做强等,更难得的是学会了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决策思维模式,创业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XX社区失业人员XX,2006年4月开始创业,创办XX摩托车

篇7:社区就业创业培训

为构建和谐社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员集中轮流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创业再就业政策,充分发挥社区劳动保障平台作用。创业社区再就业基地利用加强分类指导、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计划等手段,分期分批开展党员集中轮训,以确保及时完成社区创业再就业基地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社区党小组为指导,以劳动保障事务所为载体,以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开发就业基地为手段,以促进就业为目标,积极创办就业劳动组织,组织开发社区创业再就业基地。通过开展创业在就业基地,进一步完善社区就业服务手段,强化社区促进就业的工作职能,推动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

二、目标人群

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居民基本实现就业再就业。具体标准如下:

(一)4050人员、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登记失业人员。

(二)体制转轨时期遗留下来的下岗失业人员以及持有《再就业优惠证》人员。

三、工作措施

(一)全面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创业社区再就业基地本着创业惠民,创业富民的理念,以持续创建“优秀基层党组织”为抓手,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建设,做好创业再就业各项业务的政策宣传咨询工作,认真完成好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再就业任务。

(二)发挥社区优势,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创业社区再就业基地党小组的宣传作用,让辖区内“4050”人员、以及下岗失业人员了解到可以利用自身技能积极参加再就业基地的建设。再就业基地为弱势群体“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实现多渠道的达到稳定就业的目的,对就业困难人员给予帮助,对符合条件、手续齐全,将在最短时间内为申请加入就业基地的各类失业人员办理好有关手续。

(三)开展社区就业援助。以再就业基地为保障平台,对辖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免费提供“再就业培训”,发放有关再就业政策宣传资料以及对大龄就业困难群体入户摸底调查,造册登记、备案及时掌握了解辖区内各类失业者的基本信息。

(四)强化社区就业服务基础管理。创业再就业基地每月举办“再就业援助”活动,把再就业基地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信息及时地传达到需要再就业有求职愿望的劳动者的手中,详解劳动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定期举办再就业研讨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多层次、有重点地开展政策宣传活动,提高行政和管理意识能力。

(五)全面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创业再就业基地党员培训平台的作用,始终坚持以“先就业、后择业、先培训、后创业”的原则,鼓励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利用从创业再就业基地学到的创业就业知识,从事多种经营增加收入。免费提供国家新一轮优惠扶持政策以及发放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宣传资料,通过宣传帮助使其走上自主创业的之路,用双手打开致富之门。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要以新一轮再就业政策为有效载体。动员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和支持创建创业再就业基地。创建创业再就业党员领导小组,负责创建社区 “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指导工作。

(二)制定创建“创业社区再就业基地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责任,分工到人,并对当年创建活动进行评审总结,从2011年起,将其列入就业再就业岗位目标责任制内容进行考核。

(三)社区劳动保障站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帮助社区解决再就业基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好再就业基地的相关扶持政策。

篇8:社区就业创业培训

回顾11期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班的办班历程, 笔者认为要做好社区护士培训工作, 必须制定社区护士培训步骤。只有将每一个步骤落实到位, 才能圆满完成社区护士培训任务。现对培训步骤介绍如下。

1 成立培训领导小组

我校领导对社区护士培训工作高度重视, 认为要想培训任务圆满完成, 成立培训领导小组尤为重要。培训领导小组是培训工作的核心、枢纽, 是培训顺利进行的保证。培训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党委书记担任, 副组长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 小组成员由教务科、总务科、财务科、保卫科及附院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培训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由教务科副科长担任, 成员由教务科有关人员组成并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培训领导小组成立后, 充分发挥领导的核心作用, 在其领导下, 各学科迅速行动, 通力合作, 使11期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工作有序进行, 圆满完成了每期的培训任务。

2 挑选培训教师

挑选培训教师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基础。要求培训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丰富的专业知识、灵活的社区护理技能和娴熟的教学方法。所选8位培训教师均符合以上要求, 其中主任护师1人, 高级讲师2人, 主管护师1人, 讲师4人。根据培训教师专长, 分别安排其担任社区卫生服务概论、社区护理概论、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区特殊人群的保健、社区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及康复、社区精神卫生及精神障碍者的护理管理、社区紧急救护、临终关怀、社区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课程的主讲, 获得了理想的培训效果。如社区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课程的主讲教师是主任护师, 是我市护理学会会长, 既有现代护理学理念、社区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 又有娴熟的教学方法, 在培训中采用案例、多媒体、实训等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效果好, 所传授的操作技能切合工作岗位, 获得学员好评。

3 明确培训目的, 制订教学计划

培训办公室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培训大纲, 明确培训目的, 制订并实施具体的教学计划是搞好培训工作的前提。培训前, 办公室组织8位培训教师认真学习培训大纲, 统一思想认识, 将培训任务分解到每位任课教师, 由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并交办公室批准后实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办公室领导督查教学计划落实情况。教学督查实施项目为:每次教学的课题、课时、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后小结、反馈题、教学体会。将教学督查结果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 使其不断完善随后的培训教学。

4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556名学员均未学过社区护理学, 仅有9人学过全科医学概论。对于这些学员, 采取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关键。

4.1 多媒体教学

社区护理学中的社区卫生服务概论、社区护理概论、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区特殊人群的保健、社区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及康复、社区精神卫生及精神障碍者的护理管理、社区紧急救护、临终关怀、社区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等内容的教学, 由教师制作课件, 采用多媒体教学, 使学员在有限时间掌握了大量知识。

4.2 案例教学

根据教学目的, 组织学员进行案例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 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其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如, 患儿, 8岁, 患先天性近视, 问该患儿的疾病与家族是否有联系。学员通过制作其家系图就可以掌握对家庭遗传性疾病的分析和诊断技能。又如, 在高血压病的社区综合干预教学过程中, 采用高血压病的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观察案例, 使学员认识到社区综合干预可以使病人掌握高血压病相关知识, 提高疾病防范意识, 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使血压达到良好的控制水平[1]。

5 设置班主任, 做好学员管理工作

每期培训班都设置了班主任。挑选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善于学习、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培训班班主任。担任班主任的基本条件是:忠于国家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坚持科学发展观, 具有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师德高尚, 为人师表, 责任心强;掌握教育基本规律和相关法律法规;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尊重学员。每期培训班的班主任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由班主任建立学员学籍, 挑选合适学员任班长, 加强培训点和学员的沟通和互动, 及时解决学员的食宿问题, 完善通讯录, 制作学生证, 每次课前进行学员考勤, 课余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填写学生手册, 培训结束时组织全班合影, 举办师生座谈会, 评选优秀学员及优秀教师等。

实践证明, 要做好社区护士培训工作, 就必须制定社区护士培训步骤, 按步骤将工作落实到位, 才能圆满完成社区护士培训任务。

参考文献

篇9:创业造福社区

在我和我的朋友们于1970年代创立维珍唱片公司时,我们资助了一家位于维珍伦敦总部附近的学生顾问中心。该中心向年轻人提供从应对抑郁到找工作等一切问题的指导。我们的做法可能无法直接促进唱片销量,但的确能帮助我们及时了解到在那个文化迅速改变的时代听众的关注点和所面临的问题。

多年来,维珍集团旗下公司参与了很多地方项目—“地方”的意思是在我们办公室、商场和其他商业形式所在地的附近,因而也是遍及全球的。以现在的经验回看,在维珍唱片的那些日子里我们其实也应该考虑把设备、人力和其他资源借给当地学校音乐节目和其他关注音乐的社区团体。

你能为你的公司想出什么点子来?你们社区里有团体需要指导或者设备方面的支持吗?每月只需要几小时就可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同。

维珍之外的其他公司也很好地实践着这一道理。Ben & Jerry’s Homemade便是眾所周知的例子。公司创立初期便积极建立与当地社区的关系,从当地社区聘请从奶农到艺术家等所有工作人员。在此基础上,公司倡导公益事业。公司运营几年后,Ben &Jerry’s Homemade开始将公司每年7.5%的税前利润捐献给当地社区项目。事实上,当公司在1984年上市时,公司创始人本·科恩(Ben Cohen)和杰瑞·格林菲尔德(Jerry Greenfield)还向当地人提供购买股票的优先权,作为他们对公司早期支持的回报。

2000年Ben & Jerry’s Homemade被联合利华收购后,仍保持着紧密的当地联系,使该品牌得以在全球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工作中见证这样的社区联系是很感动人心的体验。最近,我去了我们在南非的健身俱乐部项目维珍活力健身,考察了一些当地社区活动的进展。位于索维托(Soweto)的旗舰俱乐部的团队在帮助人们生活更健康、更高效方面的成果让我感到惊讶。由于南非很多学校缺乏体育设施,很多学生都不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因此该俱乐部近期与政府合作开展了一个名为“未来栋梁”的青少年发展项目,帮助当地高中恢复体育课程。

维珍活力健身把项目首次试点放在位于开普敦最贫困区域之一的拉凡德山高中。学校校长法赛格·梅尼(Faseeg Manie)克服万难,创造了一个更好更安全的学习环境。我们在学校里新建了一个体育馆并启动课后体育锻炼项目。很快,学生开始使用器械并加入到锻炼课程中来。

看到了在拉凡德山高中的显著成效,我们计划让其他俱乐部也同其他学校结对开始项目。现在,维珍活力健身的员工为学校老师和学生提供训练指导,不久之后我们将把项目和与学校的联系向俱乐部会员开放,使他们能帮忙筹钱为学校购买体育设备并作为志愿者指导、训练学生。

此类项目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挣钱—尽管Ben & Jerry’s Homemade的例子告诉我们有时能够间接获利,而是在过程中建立社区关系。你的公司将成为社区的一个中心,支持和培育着社区中的人们。同时,它将帮助你建立更完善的公司文化以及融洽的客户和员工关系,最终使你的公司取得成功。

篇10:社区创业就业工作总结

1.做好春季招生工作

xx年春季招生工作有序开展,招生就业处积极赴xx市各个初中生源校,积极宣传我校。

2.拟定并上报招生计划

招生就业处根据学校校长办公会的精神拟定了xx年秋季招生计划:高职1000人,中专1200人。与四个合作的高职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分别是:xx财贸职业学院、xx工商职业学院、xx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xx职业技术学院。

3.设计、制作招生简章

在分管校长的指导下,设计并制作出了xx年秋季招生简章,简章设计分学校简介、管理篇、专业篇、就业篇、升学篇、大赛篇、校园文化篇等,力求全方位的展示出我校特色和办学优势。

4.拟定招生宣传方案

为调动广大教职工招生的积极性以及确保招生任务的完成,根据校长办公会会议精神,经几次修改,拟定了切合我校实际的招生方案,并向全校教职员工传达和解读。

5.招生培训

在系部和处室的大力配合下,招生就业处在分管校长的带领下分系部进行招生培训,让我校教职工和学生充分了解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我校的专业特点、办学优势等,从而在走向招生一线的时候能宣传、会宣传。

6.媒体宣传

为更好的扩大宣传面,在各个系部和处室的大力配合下,制作出了学校的招生宣传片,并在xx经视、xx新闻频道、xx晚报、xx日报、新安晚报、xx商报、市场星报等多家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

7.职教进校园及中考期间的招生宣传

认真组织职教进校园活动,向xx地区的初中学校全方位的进行职教宣传,在广大教职工的鼎力支持下共宣传270所学校,参与教职工350人次。中考期间,拟定方案,在广大教职工的大力配合下,组织教职工奔赴各个考点散发招生简章,宣传招生。

8.赴教学点核查对接

向教学点讲解今年新的招生政策,学校最新的教学、资助工作等方面的要求,要求各项工作做到保质保量。

篇11: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汇报

XX社区,坚持以就业服务站平台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和网络用工信息,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扶持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入本地的农村劳动力和本地的个体工商户雇佣的员工及时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使社区就业工作实现制度化、社会化、规范化。为社区和谐,为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现就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区基本概况

辖区面积XXXX平方公里,目前社区户籍人口XXXX人、流动人口XXXX人,总劳动力XX人,其中城镇劳动力XX人;农村劳动力XX人;4050人员XX人。居民已就业XX人;非经济人口XX人;未就业XX人;无劳动能力X人。就业率达XX已完成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指标,实现了社区充分就业。

二、促进社区充分就业的主要措施

在XXX街道劳动保障所的指导下,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以“安置一人,稳定一家;安置一户,稳定一方,”的指导思想和“急民所急,想民所想”,积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目前取得明显效果。我们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提供组织保证。

工作人员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促进了充分再就业工作的落实。社区党委坚持把再就业工作与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作为服务居民、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工作来抓。

(二)、深入走访、建立台帐、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夯实基础。

为了全面掌握社区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经过相关人员协商,创建充分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和计划,明确了具体职责,分工和完成的时间段。对如何上门登记?采取哪些有效方法?谈了一些实际技巧,骨干们心中都有了底。我们坚持每月深入居民区、楼院走访了解社区内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状况;走访了解就业困难对象的下岗失业时间、年龄、家庭生活来源、个人特长、家庭成员情况、居住场所、就业愿望等方面的详细情况。调查走访的基础上逐一建立再就业援助登记、失业人员台帐等基础资料,使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状况、择业意向、就业能力、就业意愿,做到了“四清”,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建立健全了各类台帐、表册,并将收集的资料录入微机,实行了动态管理,从而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夯实了基础。

(三)、大力宣传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失业人员就业。

1、坚持就业宣传与创建活动并进。社区共制作宣传横幅XX幅;新增固定宣传栏板块XX张;开展大型就业活动。特别是利用X月X日社区活动日,在XXXX开展就业促进活动。共成功推荐就业人数XX个,包括对农民工的就业指导等。

2、开展就业优惠政策专题宣讲会。

3、大力挖掘岗位信息,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四)、完善措施、组织帮扶、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1、积极开展对困难就业对象的援助。社区就业困难人员的主要原因,一是年龄偏大;二是文化偏低;三是劳教释放人员单位不敢要。我们把这些失业人员例为“一对一”帮扶范围,在正确引导他们参加社区和街道组织的现场招聘会外,积极通过多方关系为其帮助就业和自主创业。

2、就业指导与现场招工相结合,实现再就业。(五)阐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目的和意义。

1、学习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

2、如何以良好的心态去应聘工作。从就业的“三要素”谈到“先易后难,量力而行直到树立自谋职业思路,用自己所长去做力所能及之事。

3、开发社区就业服务项目,解决就业岗位。

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最大的亮点是:吸收辖区用人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在本辖区招聘员工,积极组织本辖区未就业人员参加招聘,并发布用工需求的信息。

三、今后工作思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源”不断开拓新思路是我们为辖区居民实现充分就业的重大责任。

1、加强队伍建设。我站工作人员将继续努力加强自身培训,提高素质,认真学习劳动保障的各项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把此项工作做得更加完善,保证充分就业社区的长期稳定性。

2、全方位收集岗位。为了社区居民生活更加稳定富裕,我站将继续为居民寻找更好的工作岗位,加强与街道就业保障所、周边社区、辖区单位紧密联系,同时尽量寻求沿海发达城市的就业岗位,提供更多层次的岗位供居民选择。

3、提高培训档次。依托街道社保所和周边职校对社区居民进行长期培训,尤其是计算机、营销、管理等,让居民向高级人才转变。

篇12:创业社区 帮你实现创业梦想

时下,面对就业的压力,创业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当社会各界把镜头瞄准就业难的时候,却忽视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创业实现就业。媒体也通过舆论和导向引导他们健康安全就业,但面对互联网海量的信息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为整合创业项目信息,帮助投资者健康安全的创业,F600创业社区整合了各个行业中适合他们投资加盟的项目。

创业社区备受客户亲睐

创业社区(F600.cn)作为已经成功经营运作2年的主流招商创业网络媒体,已经有1万多注册有投资意向的会员留下了姓名、联系方式、意向投资的项目等信息。创业社区可以在短期内将有意向投资项目的创业者数据库提升到10万人规模。目前已与米兰空间、百变猪排等近200个项目确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创业社区受到强烈支持

截止3月13号下午5时,创业社区(F600.cn)的项目咨询点击超过6万,收到网友留言1万多条,创业者纷纷表示支持创业项目,也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对创业社区更好的服务客户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创业社区助你成功创业

正如创业者“369”期待的一样,创业社区帮助创业者提供很多实用的信息,同时创业社区把创业者与招商项目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桥梁。基于招商网的一些弊端,凭借良好的口碑,创业社区得到了创业者的信任。投资者“亮”说:“他一直在关注创业社区,并在圆珠笔的项目上成功的捞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创业社区指向更加明确

创业社区(F600.cn)上真正有创业投资需求的创业者占有很大比重,这部分人群的指向性更加明确,在他们的留言里,我们看到的是更加偏向项目实际需求。投资者“ariz”希望加盟墙艺壁纸,价格在10万元左右;“丽丽”想加盟烧烤,价格在1万元左右;“姗姗”想加盟圆珠笔,价格在5千元左右„„

承载着这么多创业者的希望,创业社区(F600.cn)有条件也有义务帮助他们找到健康安全的项目,完成他们的创业梦想。创业社区设立项目资讯专区,及时公布创业项目的优惠信息,同时公开接受招商项目的申请、注册,以积聚更多健康安全的项目,帮助创业者成功创业。

想了解更多创业信息:请登录:

企划部:龚 建 群

篇13:社区就业创业培训

松柏朗村是东莞市大朗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 占地总面积2.25km2, 是典型的丘陵地区。位于大朗镇中心区的西南部, 毗邻东莞市松山湖高新科技生态工业园, 处于东莞市几何中心和穗港经济走廊黄金腹地, 是东莞市政府规划建立的生态旅游开发区和高科技工业园区。该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 总户数967户, 居民9135人, 其中本地户籍人口4135人, 非本地户籍人口5000人。改革开放以前, 松柏朗村属于典型的一元化农业生产结构, 广大村民主要依靠种植水稻和荔枝等农产品维持生活, 每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 工业收入几乎为零。改革开放以后, 松柏朗村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全村现有企业543间, 外商投资企业多达23间, 内资企业12间, 个体户518个 (内资企业中, 没有集体企业, 有2间村民投资企业, 10多个本村个体户) 。据统计, 2009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1800万元, 村组两级集体资产总值16042万元, 集体总收入1303万元, 纯收入516万元。村民当年人均收入近35000元, 其中集体分配收入4146元, 个人务工收入14400元, 私人物业租赁收入15600元, 农业收入几乎为零。

2 松柏朗村劳动力就业平台建设情况

2.1 创建农民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的主要背景

改革开放之后, 松柏朗村的外源性经济和民营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村里土地绝大部分被征用, 耕地日渐稀少, 广大农民陆续“洗脚上田”, 逐步脱离了传统的农业生产, 并转向二、三产业。同时, 村委会和村民分别投资兴建了一大批出租厂房、商铺和宿舍, 基本上形成了以出租物业为主导的社区经济结构模式。

伴随着“村改居”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 松柏朗村农民彻底蜕变为新型的城市社区居民, 与传统的农业生产、农民身份告别, 依靠务工创业、出售土地和出租物业等经济活动获取收入。松柏朗村过上了富裕的市民生活, 却有许多主动失地农民由于缺乏必要的创业条件和就业技能, 不得不“被失业”在家, 游离于工厂企业大门之外, 不断地分享着村组集体经济福利, 养成了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要求集体分红只能增不能减的“搭便车”社会心理, 把农村集体当成“土围子”, 被人戏称为“新农民贵族”。而且村中两极分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一些村民赌博的恶习也有所抬头。这种状况, 不仅浪费了社区人力资源, 增加了集体经济的负担, 也阻碍了社区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 必将影响到东莞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为了让社区农民能够及时转化就业, 走向全面发达富裕道路, 松柏朗村根据2006年5月26日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推动自主创业, 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的实施方案》通知精神, 于2006年正式建立了社区劳动力就业服务平台。

2.2 劳动力就业平台建设情况

松柏朗村社区失地农民就业服务平台 (以下简称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 建成之后, 村委会指派干部专门负责劳动力就业服务平台管理工作, 履行本社区劳动力就业服务职能, 并为社区劳动力就业服务平台配备了2名专职工作人员, 提供了150多㎡的办公场所, 划拨专项资金10万余元装修了社区劳动力就业服务平台办公室, 配置了空调、电脑、电话、传真机、打印机、办公桌椅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办公用品, 定期与不定期召开村民座谈会或上门访问和电话回访等活动, 向村民们宣传就业政策、接受失业登记、求职登记、招聘登记、培训申请等活动, 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一站式”便民服务。

同时, 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建立了与市、镇就业管理网络联网的社区局域网站, 健全了就业管理“市-镇—村”三级网络系统, 向广大村民和社区居民定期和不定期地滚动发布就业政策信息、职业培训信息和劳务市场信息等。专门为40~49岁之间的妇女和50~59岁年龄段的男性开展了“岗位信息进家入户, 重点帮扶的‘4050’”项目计划, 在积极组织他们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 帮助他们联系工作单位和协助申领工资差额补助等。并与镇人力资源分局沟通和辖区内企业的合作, 在本社区内定期和不定期地集中举办企业招聘会, 创建“村民车间”、“巾帼工厂”和“青年见习基地”等, 为本村失业者、尤其是失业妇女、待业青年和大中专毕业生提供专门的就业岗位和职业训练场所。

针对本社区公益性服务系统的要求设置优抚岗位, 优先招录本社区村民上岗工作, 如做村保洁员、治安员和市场收费员等。配合镇人力资源局在社区内举办“村民职业技术培训班”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学习班”, 聘请相关专业的技师为村民传授实用职业技术, 聘请职业培训师为本村户籍大中专毕业作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 扶持村民上项目搞创业, 组织村民申领无息创业贷款, 支持失业青年兴办工厂商店, 帮助本社区村民自主创业。把每月的10日定为“就业服务咨询日”, 由村组干部及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集中作专场劳动就业政策宣传与就业问题咨询服务活动, 同时利用节假日, 如国庆、春节、“三八”妇女节和“五一”劳动节等作专场就业服务宣传和咨询服务活动。

3 劳动力就业平台的主要工作成果

3.1 转变了村民就业观念

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在建立初期, 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十分困难, 经过几年的宣传教育之后, 村民逐渐由过去被动接受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 变为主动接受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 村民日均咨询访问量也有当初的几个人发展到2010年几十人, 广大村民的劳动就业观念已经发生明显转变, 逐步扭转了依靠村组集体分红的思想, 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了工作, 依靠自己双手劳动、勇敢投资和智慧创业为家庭创造收入。

3.2 提高了村民职业能力

根据市劳动局和镇劳动局的要求, 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 对本社区的失业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 开展了免费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先后开设了电工、焊工、美容、美发、电脑、家电维修、制冷空调、点心制作、粤菜烹饪、保健按摩和创业知识等多个职业技能培训班, 累计培训劳动力和大中专门毕业生达500多人次。仅2009年培训的文员、清洁工、包装工、装配工、保安员等就达300人次。培训合格率均在95%以上。

3.3 解决了村民工作问题

几年来, 通过向村民传递招工信息、举办社区劳务集市、提供公益性服务岗位、向辖区内企业推介村民就业、与厂商合作建立“村民车间”、“巾帼工厂”和“青年见习基地”等途径, 直接或间接地为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截至2010年5月, 在本劳动力就业平台办理失业登记152人, 推荐和安排就业累计500多人, 其中妇女和“4050”村民均占九成以上。先后解决了102位因政府“禁摩”而失业的摩托车司机的工作问题, 指导和辅助30位本村大中专毕业生上岗就业。目前, 全村户籍劳动力2605人, 已经上岗的有2403人, 就业率已达92.3%, 提前实现社区“充分就业”的目标。

3.4 村民创业带动了就业

在东莞市委市政府青年创业项目支持政策指引下, 本社区服务平台主动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和商业银行, 先后为吴汉平、刘健华、张敏玲等11位有创业能力但缺乏投资条件的村民, 办理了由市政府提供的无息“创业贷款”, 累计放了贷款达88万元, 指导和帮助村民上项目搞创业, 新办加工厂8间, 商店3间。创业带动劳动力就业达68人, 其中本社区村民23人, 外来工45人。

3.5 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

村民通过再就业成了“上班族”之后, 生活方式改变了。他们白天在工厂劳动, 晚上跟同事一起喝茶跳舞, 社会接触面扩大了, 谈话内容改变了, 接收信息量增多了, 眼界大大开阔了, 思想认识水平也提高了, 过上了健康向上的文明生活, 生活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3.6 落实了政府就业政策

本社区劳动就业服务平台积极协助政府相关部门, 每年至少办理了150多位村民的中专毕业生企业岗位津贴、就业困难人员工资差额补助和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补助, 有效地落实了东莞市政府就业促进政策和“创业东莞”发展规划。

3.7 缓解了企业招工难题

辖区内的企业招聘使用本村劳动力, 一个重要优势是村民上班距离近, 工作稳定性强, 职业流失率低。因为村民就近上班工作, 可以在自己家里食住, 企业会节约许多经济成本, 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的“民工荒”所造成的招工难问题, 尤其是国际金融海啸期间, 广大在职村民为所在企业做出了非常大的劳动贡献, 真正实现了劳资双方的互利双赢。这也是一件非常出人意料的利好事情。

4 劳动力就业平台面临的工作困境

4.1 不劳而获的思想仍然存在

部分村民, 尤其是一些年轻人, 贪图闲暇与追求安逸, 不愿意劳动的思想根深蒂固, 长期不学习、不工作、不投资和不创业, 彻底扭转这种社会心理, 工作难度大, 任重而道远。加上农村流行重男轻女思想, 男人在家庭中经常被骄贯, 只在外面做事, 不做家务劳动, 妇女需要承担全部或绝大部分的家务劳动。这种情况, 既影响了男人的健康发展, 也影响了妇女快速进步, 阻碍了妇女平等地参加学习培训和上岗就业, 对开展社区劳动力转化就业工作十分不利。

4.2 工作期望值过高

部分村民就业观念严重滞后, 他们缺乏市场竞争意识, 一直抱有“等、靠、要”的思想, 总是期待社区政府通过行政权力安排再就业。尤其是部分刚毕业大中专毕业生, 只愿做公务员不想进企业, 只愿做“白领”职员不想当“蓝领”技工, 没有丰厚薪水待遇宁愿在家待业“啃老”的思想非常顽固, 使社区就业平台的工作处于非常艰难的境地。而且, 一些村民自身技能素质虽然比较低下, 但是对就业岗位的预期要求却很高, 不愿意接受艰苦脏累的工作岗位, 上班经常借故请假, 喜欢挑剔和“跳槽”, 不加班不谦虚不学习, 造成本村劳动力使用费用偏高效益偏低, 许多企业曾拒绝招请聘用本地劳动力, 要做通厂商的思想工作也非常艰难。

4.3 就业技能与合作性都较差

部分村民自傲为“老莞人”阶层, 对外来工有歧视心理, 不愿意与外来工合作劳动, 常与外来工或厂方发生矛盾, 影响其在辖区企业中广泛上岗就业。许多“4050”村民年龄偏大, 文化素质偏低, 家庭负担偏重, 缺乏新兴行业的职业经验, 转行转业跨度高难度大, 成为市场就业竞争的弱势群体。对他们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生涯调整过程, 需要投入的时间比较长, 人力物力比较大, 教育转化工作异常复杂, 且很难取得理想的职业训练效果。

4.4 缺乏制度保障

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没有明确的法律制度规范, 缺乏系统的政策规划指导, 更没有专业性的就业培训指导人才, 使得现实劳动力转化、就业服务与管理工作比较混乱, 缺少规范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常常是摸着石头过河, 依靠经验做事, 主观性、盲目性和风险性时常出现, 故无法保证工作目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5 搞好劳动力就业工作的主要对策

5.1 制定符合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需要的法律法规

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为基层劳动力就业服务与管理工作提供系统明确的法律规范, 给予基层劳动力就业服务与管理工作及时正确的指导和支持。不定期地邀请各级政府领导为村民做报告, 及时沟通和传达相关的就业政策和信息, 并聘请专家学者对村民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 以提高村民的劳动技能和职业素质, 且经常组织在职村民和失业村民的座谈会, 相互交流经验, 彼此取长补短。

5.2 加快对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的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和社区组织, 应加大对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 尤其是要加快引进和培养专业性的就业培训指导人才, 强化和提高当前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的工作力量, 尽快建立和健全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服务网络体系, 劳动力失业登记系统、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跟踪服务系统和劳动力转化就业跟踪服务系统, 做好劳动力就业平台的规划计划和监督管理工作。

5.3 增强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

各级政府、社区和大众媒体, 大力开展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工作,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就业观和人生价值观, 提倡劳动创业致富, 提倡男女地位平等, 提倡公平合理竞争, 提供尊重知识爱惜人才, 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提倡按劳取酬和按要素贡献分配等, 关心所辖区域的弱势群体, 积极帮助有特殊困难的村民和外来工解决实际问题。

5.4 出台一系列可行的奖罚制度

建立健全劳动力就业服务约束与激励机制, 严厉打击和处罚违法违规违纪行为, 积极鼓励和表彰为劳动力就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厂商、企业家、培训教师和社区工作者, 大力宣传和扶植自觉接受职业培训和自谋职业的先进劳动者, 以及通过自主创业吸纳失业村民的带头人和投资者等。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 利益、环境和国家政策的驱动, 促进了东莞市的大量农用土地改为工业用地, 许多村完成了村改居、村民就地变市民的过程。为了村改居后失地农民就业和再教育问题, 东莞市大朗镇松柏朗村村委会针对区域内主动失地农民的特点, 积极创建劳动力就业平台, 让这些主动失地农民顺利实现就业, 接受自我认同的身份转变, 以社区为单位教育主动失地农民丢弃依赖村组集体经济福利、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搭便车”心理, 真正成为自食其力的新型城市社区居民。

篇14:社区青年就业问题研究

[关键词]社区:青年;就业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4-0268-01

1引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变成了一种的负担。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制转轨和企业改制加速了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和重新配置,城市下岗、失业人员逐年增多。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金融风暴对就业带来了更为严峻的形势。以上海某社区(以下简称D社区)同样面临失业人口逐年增大的压力。90年代的下岗分流的"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2030”的青年就业问题又逐渐成为新的就业难题。

2D社区概况

D社区占地面积约为1.79平方公里,人口约65740。从社区的年龄结构、社区居住形态和居民来看,D社区正面临步入老龄化。2007年统计中,60至70岁为5947人,70至80岁为5673人,80以上为3074人。预计今后3至5年,社区的老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社区的居住基本形态为三类,即旧里居民区、老式公房居民区和新建商品房居民区。旧里房间是传统的城市居住区,这类居住区多分布在尚未改造老城区,主要是指传统里弄,包括石库门(连排别墅)和棚户区。一般来说,这类居住区规模不大,随着旧城改造的不断推进,数量也越来越少;老式公房也称新式里弄居住区,这类居民区主要是指1970-80年代市政府统建的居住区;新建商品房是指1990年代以来新建的中、高档商品房住宅区。这类社区人员构成比较复杂,主要由各式各样的优势群体组成,其中部分高档社区(也称涉外社区或国际社区)的居民中30%以上为外籍人士。

3社区青年就业现状

在D社区近7万人口中,16-30岁青年共有14058人,其中失业、无业人数高达3359人,失业率高达23.15%,剔除人户分离等因素,失业无业青年共有1820人,失业率高达21.62%。可见青年就业问题已成为社区就业的主要问题。从年龄结构看,1982年到1987年出生的青年约占青年失业人数的67.5%。学历方面,失业青年学历普遍不高,大部分为初高中和技校毕业生,约占失业青年的69.7%。从就业意愿来看,近40.5%的青年希望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找到理想的工作。

4导致青年就业问题原因分析

首先,青年掌握的技能与就业岗位不匹配。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使得技校毕业生的技能与社区就业岗位的需求不匹配。而学校的技能培训没有做出及时的调整,导致青年毕业后即面临失业的窘态。其次,外来务工人员和外省市的毕业大学生与本地社区的就业青年在就业的竞争中,无论是工作态度和薪水要求方面更具有竞争性。目前在餐饮行业、大型超市商场等次要劳动市场95%以上是外来务工人员,在主要劳动市场中外省市毕业大学生在也占了大多数。第三、青年的个人期望和社会现实的不匹配。目前D社区青年大都是78年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过多得到父母的宠爱,对自己能力和社会现实的认识不准确,使得在就业的过程中处处碰壁,多数人不从自身上找原因,归结于社会的不公平,自暴自弃。第四,社会家庭对青年就业存在误导。在社区工作中常发现,有些家长和孩子的攀比心理造成家庭不赞成孩子去所谓社会地位不高,或工资薪水不高的岗位,造成青年闲散在家。甚至有些家庭条件比较好,也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出去工作。

5美国经验的借鉴

美国政府、非营利组织和企业作为社区就业的主体,在社区就业中紧密结合,发挥各自重要的作用。政府作为宏观政策的制定者,主要是制定有利于社区就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并提供各种贷款,审议并通过所有能够对社区就业产生影响的项目。地方政府积极参与社区开发项目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非营利组织是社区就业的具体事务的实施者。社区组织(非营利组织)了解居民的需求,成为政府社区建设项目的有力实施者(全美每年约5000亿美元的投入,70%来自政府的财政投人,30%来自服务和社会捐赠),并为社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与机会。企业是就业形式的更新者。推动本社区就业的手段主要有创办新企业、帮助现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增加地方的消费,并由政府投入资金以增加就业。政府鼓励中小企业根据本社区的文化、资源特点发展。既实现了就业,又缓解本社区的社会问题。

6青年就业对策

(1)开展针对性的培训。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加强培训学校与本地企业的联系。比如培训学校可以请本地企业人员到学院参观和授课。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到企业中去参加临时性的工作,了解市场情况。政府把原来注重出资办培训机构或者组织青年参加培训的方式转变为由政府出资替青年购买培训。让失业者去“找”培训,由政府买单。青年选择培训的空间和余地加大,提高了学习的热情,调动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促进了培训机构去适应受训人员的要求,这样使培训更加贴近市场要求。

(2)规范用工制度。目前,由于户籍制的实施和地区间分割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外来务工人员未能纳入正常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劳动权利和生产安全保障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另一方面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力成本低也给本地社区的青年在就业过程中带来不公平竞争。如何在保证本地青年和外来务工人员在就业平等的前提下,让企业更多地吸纳本地青年就业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3)加强职业思想教育。一些家庭不愿意让子女上职业学校,只愿做白领、公务员等行业。解决这一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要引导青年及其家庭建立正确的职业生涯导向,树立了全民终身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思想,同时也注重加强成人职业教育和培训。

上一篇:坚信自己我能行作文下一篇:要真心表达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