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胜收的大兴周记

2024-04-15

美不胜收的大兴周记(共3篇)

篇1:美不胜收的大兴周记

美不胜收的大兴周记

大兴安岭的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百花齐放,秋天天高云淡,冬天白如玉器。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大兴安岭。鸟儿欢唱了,小草发芽啦,小溪在涓涓细流…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夏姑娘带着清香和快乐来了。美丽的野花,白的像雪,红的像火,紫的.像霞…布谷鸟唱着美妙的歌曲,蜜蜂辛勤的劳动着,大树像站士一样,守护着大兴安岭。

秋姐姐哼着歌,骑着自行车来到了这儿。银杏树“刷”的一声变黄了,枫叶更是像火一样燃烧。总是能闻到果子散发出来的清香,还能看到大雁飞回南方的队伍。

冬天,冬姑娘用雪花给大地盖上一层棉被。地上、树上、屋项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孩子们堆的雪人是多么的可爱呀!这些心地善良的人们,还为小鸟们建了一个温暖又温馨的家。

大兴安岭,你是多么的美啊!

篇2:美不胜收的大兴周记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交际, 任何为了交际而学英语的人, 都需要学习英语的节奏与语调。标准的发音会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 会吸引人接近你, 并愿意主动和你交流;好的语音也会使你信心增强。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 我们希望能够做到:音素正确, 发音清晰;语调正确;语流、语速流畅适中。但是事实是绝大多数英语学习者一离开校门就几乎不再开口说英语。初中考听力, 高考也是听力, 似乎, “说”英语只是课堂上的事情。实际上, 离开课堂, 最直接使用英语的就是说。

如果问:我们能学好语音吗? 答案是肯定的。

再问:我们能像外国人一样张嘴就是“洋腔洋调”吗? 答案也是肯定的。

学习语音, “练习”是关键, 持之以恒, 要不间断循序渐进地练。

正确的指导。我们身边的孩子, 从小就进入各种英语培训班, 孩子欢天喜地地进去, 灰溜溜地出来, 有的几乎丧失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学习语音要从头学。不要试图在自己本族语当中寻找替代音。一旦形成了错误的发音, 将是一辈子的遗憾。良好的发音习惯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我们在阅读时所看到的书面符号很快便在头脑中转换成相应的声音形象, 这个转换过程的快慢决定着我们阅读的速度快慢。

学习永远不会太晚。不要叹息自己基础不好, 就停下学习英语的脚步, 要知道, 过去是今天的基础, 今天可不就是明天的基础吗?所以, 只要肯努力: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 English.

发音能力与年龄存在相反关系。年龄小的发音趋近于本族语, 年龄越大, 差异越大。我们在学英语的过程中, 语音部分最难, 也最容易忽视。其实语音是基础。

职高学生刚进校的时候, 我给大家制订一个“复习”计划, 一个星期4节课, 学习48个音标,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学习强读和弱读、重音和节奏、语调和意群停顿、句中上升。结果是第一周结束的时候, 学生已经群情激愤了。他们很有意见, 认为这是他们在初中已经学过的知识, 上了高中, 老师还花这么多时间在这个简单的问题上实在不应该。但实际是怎么回事呢? 全班49个学生, 没有一个人能够把26个字母的音标写出来;能够把48个音标读完整的只有6人;基本能够看音标拼读单词的不到10人。近10个学生根本不懂得识记单词, 让他们听写高中必修一的单词, 有的学生准备了一个星期, 还记不住10个单词。可见学习能力相当得弱。

某老师在任教的高一年级的三个班进行了调查, 有了这么一组统计数字:

当老师试图了解他们最初接触音标有什么感受时, 很多人根本没有印象。有人说老师只是领读过, 没有更进一步巩固, 更没有学会把音标当做学习英语的工具。无法正确拼读和有效记忆单词, 这无疑使学生从一开始学习英语就处于被动地位。学习英语没有乐趣, 没有成就感, 于是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学习语音不能一蹴而就, 下面就教学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做一个总结与反思。

一、器材及辅助材料的准备

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面小镜子, 学生很好奇, 有调皮捣蛋的干脆对着镜子做鬼脸。先是观察舌形, 体会一下舌的动作, 将舌前伸, 然后后缩;舌尖放在上下齿之间;将舌尖抬向上下齿龈。然后认识唇形, 对着镜子观察体会唇的动作, 接着对着镜子观察上下齿, 配合舌头动作, 用手感受声带的振动。以上的准备对后来的发音都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在做示范的时候, 要求学生看着老师的嘴型, 然后自己对着镜子发音, 对照老师的嘴型, 判断自己发音的准确性。刚开始学生笑翻了天, 我一个个地纠正示范, 学生也逐渐开始跟上步伐, 从嬉皮笑脸到一本正经地对着镜子“龇牙咧嘴”,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小小的进步, 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万丈高楼平地起———了解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各种读音规则

学习不受阻碍气流通畅的元音, 学习气流受到阻碍、不够清晰响亮的辅音及它们的结合, 贯穿整个语音学习的始终。英语中不是一个字母一个读音, 而是一个字母可以有几种读音。在学习英语语音的时候, 只是按照词的拼写读音是不对的。必须学习音标, 借助这个工具才能读准每一个词。在拼写26个字母的时候, 会发现每个名称中都包含某一个元音。所以, 要从字母开始, 发好每一个音。

不仅是认读, 对照录音也是好办法, 前面提到的使用小镜子就充分发挥了作用。学生可以多听录音材料、多模仿, 我建议男生多听录音, 多听男外教的声音, 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声音形象, 以便更好地模仿。

学生必须对辅音连缀加以注意。读辅音连缀时, 第一个音要读得短而轻, 很快过渡到第二个音上。比如:glass, fly, cook, blow, 这些是语音学习中的难点之一。老师在带着学生练习时, 经常有学生很大声地在单词辅音之间加了元音念出来, 刚开始不注意的话, 就很难纠正, 会直接影响后面的语音学习及平时的语言交流。

三、关注朗读技巧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字母、元音和辅音是英语语音的ABC。学好了这些, 就是打好了语音的基础。朗读技巧是指说话、朗读时的一些基本技能。

1.强读和弱 读是英语中 独特的现象 。字典和课本上的注音音标一般都为强读, 但人们实际听到的总是经过变化的弱音, 而不是书本上的标准读音。经常听人抱怨说:外国人说的英语常常和老师教的读音不一样, 外国人说话太快听不懂。实际上, 并不是听不懂单词, 重要的原因是老师教的是单词的标准音, 而外国人说的是单词置于上下文中的某种弱读, 弱读是语音学习中的普遍问题之一。我们常把from, of, as, and读成/fr蘅m/, /蘅v/, /覸z/, /覸nd/, 而不是/fr藜m/, /藜v/, /藜z/, /藜nd/。把弱读形式读成强读形式会影响说话的流利程度, 会使说话听起来没有节奏, 像是读单词, 应该重读的音节不突出, 因而在实际交流中形成障碍。

2.简单又形 象的重音节 奏模式。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 , 而英语是一种以重读为特点的语言。决定一个英语句子的因素除了元音辅音的音质外, 重音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句子中, 重读的词就表达了句子的主要意思。轻重高低起伏使英语像流水一样连贯美妙。英语的重音就是节拍, 单音和一个个音节就像一个个音符, 节奏使这些音符跳动起来, 语调是旋律, 重音、节奏、语调是一个有机整体。有人单音发得很好, 可是在交流时却有障碍, 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好比单音更重要的重音、节奏和语调。在这部分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感觉很有收获, 但仍有一个问题:哪些词在句子中有重音? 哪些词在句子中没有重音呢?实词重读, 虚词不重读。很多代词不用重读, 但是部分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如this, what, 就要重读。比如, 在练习过程中可以使用以下句子:He has gone to Beijing. 其中gone, school是实词 , 要重读。而he, has, to是虚词 , 要弱读。

给以下句子分析重读情况, 并大声读出来:

I lost my wallet yesterday.

Have you received his letter?

Would you mind staying here?

It’s time for class.There is a worker waiting outside.

My mother is cleaning the floor.

重读音节出现的间隔是有规律的, 两个重读音节之间隔着不同数目的非重读音节, 这就构成了英语上下起伏, 有规律的节奏, 均衡又有节拍。我们在学习的时候, 做到眼到、口到、手到。看到句子, 马上在脑子里反映出来重音在哪里, 每个重音打一拍, 边念边打拍子。刚开始的时候全班乱套, 很多人在胡拍手掌。但在学生体会到在自己“三到”的同时, 就能体会到语言流畅的魅力, 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大大提高。有的学生说, 没想到学英语可以变得这么开心、这么有成就感。在练习过程中, 困难的不是重读音节, 而是非重读音节。我们很容易把重读和非重读读得一样重, 这样就破坏了节奏。前面举的例子还是简单的, 遇到有些句子, 两个重音之间隔着好几个非重读音节, 在两拍之间必须把所有的非重读音节读完, 这就要求我们读得轻而快, 还要求使用弱读形式, 否则不可能读完, 且读慢了、读重了都会影响美感。这个能力的培养是语音学习中的最难点。

3.连读是一 种在快速语 流中自然 形成的现象 , 没有生硬 、牵强的感觉。比如:half an hour读得很慢时三个词是分开的。half an hour连读后就像一个短语了 , 而且听起来很流畅。比较好掌握的情况是前一个词以辅音结尾, 后一个以元音开头, 这两个音可以连起来读:an apple连读部分/n覸/。连读只发生在句子中的同一个意群中。如:Please take a look at it中, take a look at it是一个意群 , 所以take与a可以连读 , look与at可以连读, at与it可以连读。而There is a book in it不是一个意群, 所以book与it不可连读。至于元音与元音连读 , 中间可加上/w/或/j/作为过渡音。

四、语感的获得

为了帮助人们准确地表达信息、抒发情感, 为语言增添色彩, 语调是必需的。和前面有点不同的是: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不重读, 也就是说有例外现象。

1.说话的人特别想强调某个词 , 会把这个词读得更重一些, 这样的重读音节叫做主要重音。句子的主要重音落在哪个词上是由说话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比如:

The boy wrote the letter to the girl.

(一般情况 , 实词重读 , 虚词不重读。 )

The boy wrote the letter to the girl.

(说话人强调boy)

The boy wrote the letter to the girl.

(说话人强调的是wrote)

The boy wrote the letter to the girl.

(说话人前强调的是letter)

The boy wrote the letter to the girl.

(说话人强调的是信写给女孩 )

2.说话时的节奏使原来的“实词重读 , 虚词弱读”的模式受到影响。为了保持连贯说话时有规律的节奏, 有些该重读的词就失去了重音。如:hurry up and go (为了保持节奏, up不重读) 。

3.语调和重音是不可分的。说话音调的高低变化主要产生在重读音节上。

五、结语

1.经过一个月的强化练习 , 学生的语音有了很大改变 , 尤其是拼写单词记忆文章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一些学生不再把英语学习当做“看天书”。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学习信心大大增强。但是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及重视程度不同, 仍然有小部分学生游离于英语学习之外。

2.学语音没有捷径 , 最好的方法就是听和模仿。模仿的第一步是注意听, 听得准才能模仿得准, 不要还没有听清就急于模仿。在有教师教的情况下, 注意听教师的发音。如果是自学, 要注意听录音, 不妨多听几遍再跟读。模仿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观察口形。注意看教师发音时的口形, 因为口形与发音有直接关系。在模仿时, 观察自己的口形与教师的口形是否一致, 如果自己的口形有误, 应该纠正过来。发音的毛病自己往往难于发觉, 因此, 要让教师和其他同学听自己的发音, 请他们评论和帮助纠正。英语语音与汉语语音分属不同系统, 要注意避免用汉语的语音替代英语的语音, 应把英语语音完全当做一种新的知识和技能来从头学。

3.关于“说”。语音的实践在于说 。学过了一些词汇 , 背诵了一些文章后, 一定要克服羞怯心理, 敢于晒“拙”, 不要怕犯错误, 给自己“犯错”和“纠错”的机会, 相信经过一系列努力和练习, 我们终能踏上不断完善直至完美发音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屠蓓.英语语音[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杨灿.关于英语学习中的语音学习[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8.

[3]陈莹.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几个难点[J].外语教学, 1985.

[4]王琦.无锡地区高职英语语音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华东师范大学, 2009.

篇3:美不胜收的《意象巴山》

2011年我应邀去达州市通川区北外“大修当代艺术村”参加活动,观摹了“艺术村”驻村各位画家的近作。最让我震惊的就是龙飞的几幅油画作品,标题仍是《意象巴山》系列,然而画面所产生的美感令我叫绝。虽然表现的仍是田野、山川、池塘、树丛及农舍,但比三年前的作品有了质的飞跃,画面更丰富,更厚重了,山水、田园在朦胧中若隐若现,它不是具体的某座山,也不是具体的某处境,而是大巴山地域风貌特色的一种高度概括,艺术的再现,你似曾相识,却不能指出它就是某地、某景,而是在似与不似之间,表现出大巴山磅礴的气势,细腻的柔美。色调也非常美妙、和谐,充满了诗意与神奇。我仔细观察发现其表现手法也采用了多种画法及形式,工具也应用了多画种的工具,也就是说不管哪种工具,不管哪种手法,只要能使画面更美,效果更佳他都采用了,完美的中西合璧。且每一幅画决不雷同,有的是表现莽莽苍苍的大山、大水;有的是表现云雾之间若隐若现的层层梯田,既有春夏的景致,也有秋冬的诠释。其色调的处理与三年前有了明显的变化,画面不再是以黑色为主润。而是色彩丰富,变化多样。作品中集合了绘画的多种元素,有明暗的对比、有冷暖色的对比,有点、线、面的穿插,以及虚、实的处理与表现,总之,画面能给人一种唯美的视觉享受。

近期,我又专程到“艺术村”观赏了龙飞的《意象巴山》系列新作。其画面传达的语言更加成熟,处理画面的能力更趋完美,特别突出的是更具有中国画的意境和灵动感。对细节的处理更细致生动,技法上除泼、洒、流之外,还运用了版画的特殊语言,使画面呈现刚柔相济的艺术美。题材方面也有拓展,画面中看似风景,其实作者对自然、生存环境及人性关怀也有不同的思考,其《巢》系列、《边缘地带》等作品都能展现不同的视觉体验。

大巴山的雄奇秀美,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龙飞在画面中给我们呈现的更多是大巴山柔美而充满诗意的境界,让人产生无穷的想象空间,山、水、树,云、雾、石相生相容,寂静有声恰到妙处,对于生活在喧嚣城市中的他,或许这就是他内心世界的独白。

龙飞为何能创造出如此美轮美奂的油画作品来呢?这绝不是碰运气碰出来的,龙飞从小就生活在文化馆,受其父亲的及环境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在他心中埋下了艺术的种子。从小就热爱艺术,勤于绘画的龙飞,1984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当时的达川市二职中美术班任教,后调入通川区文化馆工作。这期间他创作了不少的版画作品,其中几次入选全国大展。同时,也创作了一些油画和中国画作品。早期以写实为主,后又尝试了多种表现形式,并不断吸取国内外绘画大师的作品精髓,融会贯通,博采众长。通过多年的磨砺,数十次深入乡村、山区观察、体验生活,让他对艺术的认识和修为得到了升华,悟出了自己要表现的东西,要采用的形式,这就诞生了他笔下的《意象巴山》系列油画作品。

现龙飞的《意象巴山》系列作品已引起了画界及收藏界人士的极大关注,有多幅作品被国内外藏家所收藏,并频频在各大美展中亮相,深受画界好评。

上一篇:何其芳《秋天》教案下一篇:别孙信道,别孙信道陈与义,别孙信道的意思,别孙信道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