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祖作文

2024-04-22

我的祖祖作文(精选7篇)

篇1:我的祖祖作文

忆我的祖祖六年级作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望着眼前的碑石,使我陷入深深的思念。

记得那是1月12日,啊,好神奇,听得到声音,正是那天我出生了,全家都很高兴,到了我一岁半的时侯,我每天都很想站到地上走路,可是爸爸妈妈不允许我走到地上,因为怕摔跤,祖祖走出来说;怕什么,让她走,你们总是怕她含在嘴里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难怪我们中国这么落后,你如果不让她自己学会走路的话,将来哪还了得啊,你看日本的孩子都是自己学会走路包括洗脸,日本的大人们都不会宠他们的孩子。开始我认为他们在讲笑话呢?我又听不懂也就没有在意了。

但当我到了六岁的时侯,我才明白祖祖会为什么这么严格了,那是让我明白做人的道理,然而祖祖虽然严格,但和祖祖相处了一个月的时间,还是觉得祖祖不严格反而更可爱了呢!说到这里,记得是在外婆家去,因为外婆们要到城里去几个星期,所以我就和祖祖到外婆家去,到了外婆家我很高兴,每天我和祖祖去坡上挖挖土,种种蔬菜,可好玩了。到了收获的季节,我和祖祖把菜摘回来,我洗,祖祖炒菜,炒完之后就可以吃了,哇!好香啊!吃饱以后,我和祖祖看了一会电视,就睡觉啦,在灯熄的那一刻,我又在想明天将会是怎样的。

一个月的时间到了,在当天早上发生了一件事,当时我和祖祖正在准备要带回去穿的衣服和其他之类的,在快要准备好的`时侯,祖祖突然心脏病犯了,没来得及救,就去世了。

望着眼前的碑石,使我陷入了对祖祖思念的情怀,我的眼睛红润了。那个曾经对我关心疼爱的那个祖祖,然而在我还没懂事的时侯就去世了。

篇2:我的祖祖作文

今天凌晨5时,我外婆打电话给妈妈说:祖祖去世了,

怀恋祖祖作文

我和妈妈赶快起床,急急忙忙赶到外婆家,我看到白琳琳,舅舅,姨妈都来了,我来到祖祖床前,看见祖祖白白的头发,苍白的脸上不满了皱纹,安静的躺在床上,好像在睡觉,但是,她永远地睡着了,

小学生作文大全

篇3:我的“作文革命”路

(一)

1991年6月19日, 我一生铭记的日子。那天, 我住院了。

消息从看望我的同学那里传来:拍毕业照了, 毕业联欢了, 喝酒了, 哭着、闹着, 大家散了。

我依然住院。我学会了熬药, 学会了给自己打针, 学会了给自己针灸。一年后, 我病蔫蔫地去村小上班。村校长说:“小管, 你教二年级数学和四年级数学。”我厚着脸皮和校长还价:“您看我这身体, 能不能教一个班?”村校长挺为难, 村小, 一个萝卜一个坑, 教数学至少得两个班啊。

第二天, 校长给我答复:小管, 你教一个班, 五年级语文。老实说, 我压根没想过教语文。语文从小到大, 没出息过。考师范, 总失分56, 光语文失了28分。师范里, 语文老师问我读过什么书。我想了半天, 初中看过“金庸”。看到什么程度呢?做梦都梦见那个一天到晚喊着“靖哥哥”的小黄蓉, 后面的话自然没敢说。张老师说:“不算不算, 其他呢?”我又想了半天, 前不久看过“琼瑶”。看到什么程度呢?相思病都羞羞答答出来了, 后面的话自然也没敢说。张老师说:“你要看名著, 看巴金。”我真买了《家》, 勉强看了10页, 再没翻11页, 不想看, 看不懂。算了, 我做数学老师去。

几乎没犹豫, 我一口答应教语文。教一个班总比教两个班来得轻松, 把身体养好, 比什么都强!

(二)

教了两年书, 养了两年病, 身体逐渐硬朗起来。

1994年春天, 父亲和人办厂子, 赚大钱。大家很兴奋, 东拼西凑了二十来万。厂办起来了, 人也招了, 偏偏, 一个产品也“产”不出来。几个合伙人成天阴着脸, 少不得吵架, 越吵越凶。

与其大家吊死在一棵树上, 还不如让一个人死得干脆点, 彻底点。并给一个人吧。谁要?谁也不要。摸签。几个人都想, 不见得我的手气那么臭。摸!摸!父亲摸到了, 摸到了二十万的债务。父亲, 地道的农民, 贩过点砖头、石子, 父亲愁得一下子矮了下去。我说, 爸, 我帮你干。干了三年, 把压在心头的债务清了, 一家人的脸上有了笑意。我想过辞职, 想好好做生意。母亲说, 万一, 将来你身体不好, 没了公费医疗, 跳黄河?

黄河那么远, 死都来不及!

(三)

1998年, 我对自己说, 好好做你的老师吧!1998年, 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村小教师。我用心做了10年, 2008年, 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我忽然明白, “十年磨一剑”, 不是什么励志的话, 而是一个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我的作文教学革命

(一)

1998年, 我的生命中发生了两件大事。

二月里, 心血来潮的我写了篇《三月》, 信手寄给《吴江日报》。三月, 办公室的王老师拿了张《吴江日报》, 满眼狐疑地走来:“小管, 这《三月》你写的?”我一瞄, 是。看着王老师的眼神, 我暗暗发誓, 一定要再发一篇。四月, 王老师又拿了张《吴江日报》, 兴冲冲地走来:“小管, 这《四月》还是你写的?”我一瞄, 是。我暗自较劲, 要再写出个《五月》来。

《五月》《六月》发表后, 办公室的老师看我的眼神, 变了。《七月》《八月》发表, 8月底去中心学校开会, 校长看我的眼神, 变了。我把十二个月写完了, 发表了, 老婆看我的眼神, 也变了。

1998年, 第10届“教海探航”在吴江举行。

很庆幸, 作为村小教师代表, 我参加了颁奖会。似乎命中注定, 我居然和全省最年轻的、当时我们吴江小学里唯一的特级教师———薛法根, 同住一间房。晚上, 房间挤满了人, 找法根聊语文。我第一次感受到, 做老师也能如此激情飞扬。

(二)

我从小怕作文。《三月》, 不过三百多字, 不是它短小精悍, 而是———后来编辑告诉我, 那天, 版面上有个小窟窿, 《三月》填上去, 正合适。我对写作有了兴趣, 那是前方有个“发表”的果子, 诱着我。我恍然, 没有发表的写作, 是死的写作;有了发表, 写作活了, 写作的那个人活了, 那个人从“发表”中获得了精神的力量。

已经注入了“教海探航”的血清的我, 急切地想做点什么。我想让学生愿写、能写, 我想到了“发表”的力量。别人办“手抄小报”, 我也办, 谁的作文写得好, 发在“手抄小报”上。“手抄小报”容量太小, 只能“发”五六篇, 速度太慢, 起初两三期还行, 往下, 一拖再拖, 拖到后来, 连我都不想办了。

(三)

1999年秋, 我调入了中心小学。中心小学有微机房, 有印刷一体机。我的“发表”梦再次点燃:将学生的作文输入电脑, 简单编辑, 印出铅字的“班级作文报”, 人手一张, 效果会如何?2000年初, 第一期“班级作文周报”出炉了, 教室里一片欢腾, 欢腾过后, 一片安静, 安静地看“班级作文周报”。两个月后, 学生的劲头下降了。我得想个办法, 把学生好不容易冒出来的劲头, 保持住, 于是做了这样的尝试。

1.搭建“操作系统”。周一到周五, 学生每天写“每日简评”, 用三五句话, 简要记录当天发生的一件事儿;周六、周日, 从周一到周五的记录里, 选材料, 写稿件, 周一向“班级作文周报”投稿, 我这个主编兼责编, 选三分之二的稿件, 敲上“初选录用章”, 学生回去修改;周二, 看修改情况, 选出发表的稿件, 敲上“终选录用章”, 小助手填发“稿件录用通知单”;周三、周四, 学生自行到微机房输入文字;周五, 简易排版, 出版。

2.构建“动力系统”。带班第一年, 我搞“评奖活动”。学生在“班级作文周报”上发一篇文章, 给1张“刊用纪念卡”。集得3张“刊用纪念卡”, 授予“作文新苗”称号。再集5张“卡”, 升级为“作文小能手”, 再集7张“卡”, 升级为“班级小作家”。“班级小作家”能出“小作家专栏”, 获评本年度最高奖———“班级诺贝尔文学奖”。

带班第二年, 我搞“积分活动”。发表一篇作文, 获得与字数相等的积分。积分可以“兑奖”。2000积分, 兑“童生”;再积2000分, 兑“秀才”;再积3000分, 兑“举人”……“积分活动”里, 有“扣分”内容, 对每期“班级作文周报”, 有轮流的“四人小组”查错别字、错标点、病句、病误, 并要扣相应的分。所扣的分, 奖给“四人小组”。

带班第三年, 我搞“稿费活动”。每一期, 发50元稿费, “稿费”能到我那里“购”书。镇上没有书店, 孩子们拿着自己的“稿费”“买”来的书, 兴奋。为了让优秀生有写作对手, 后进生有发表的机会, 我“分版而治”, A版“精华版”, B版“升级版”, C、D版“大众版”, 稿酬从高到低。投稿前, 学生注明投什么版。投A版的, A组竞争;投B版的, B组竞争。从而形成了“自主分层”“流动分层”的绿色竞争局面。

后到市实验小学任教。市里, 推开门就是新华书店, 孩子不稀罕从我这儿买书。我想出了“消费活动”。我提高了“稿费”发放标准:A版1000字/120元, B版1000字/100元, C版1000字/80元。挣的“稿费”, 可以选择以下途径“消费”:300元“稿费”, 购买一次“免做语文回家作业”。600元“稿费”, 购买一次“免考单元检测”。800元“稿费”, 购买一次“编辑权”, 替老师选稿, 体验编辑的权威感。1000元“稿费”, “购买”一本老师的亲笔签名书。

3.创建“助力系统”。如“优先刊用卡”“佳句精选”“我的名言”“寒假专刊”“暑假专刊”“我的‘书’装帧设计大赛”“我的‘报’装帧设计大赛”等。

(四)

我用了6年时间, 构建了“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的完整系统, 2007年出版了《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有人把我这样的教学称为“带班的智慧”。

我的作文教学主张

(一)

写作文, 有没有技巧?很多老师说“有”, 鲁迅、老舍们说“没有”。两者不矛盾, 两者不在一个纬度。有的是“文字技巧”, 无的是“文心技巧”。“文心技巧”“文字技巧”, 哪个更重要?“文心技巧”。以我目前的研究, “文心技巧”主要包括“发表意识”“读者意识”“真话意识”“作品意识”, 以及“心灵敏感力”“现象思辨力”。

作文和发表, 不是婚姻关系, 就是血缘关系。无视“发表”的作文教学, 是断了血缘、破坏了婚姻的残缺的作文教学。

一次次的“发表”, 学生才会真切感受到, 作文就是“拿起笔来说话”, 才会和“作业”本质地区别开来。一次次的“发表”, 学生才会享受到写作的快感、荣耀感和幸福感;一次次的“发表”, 学生才会知道, 作文是有人读的, 是有“读者”的, 才会建立起“读者意识”, 才会懂得夏丐尊说的“读者意识是最大的写作技巧”。有了发表, 有了读者, 能解决困扰语文老师的“假话、空话、套话”的问题, 你说假话, 同学会站出来指正你、指责你。

“发表”, 也把学生的“作文”变成了“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当下的“作品”。作家有他当下的作品, 孩子也有孩子当下的“作品”。发表的有限性, 促成了作文的竞争性, 有竞争才有“精品意识”, “精品意识”才能消灭“作业意识”, 作者才会不断修改, 不断完善, 不断创新, 不重复自己, 也不重复他人。

作文教学不能只看写出来的“文”, 还要看写作文的那个“人”。要使学生的心灵敏感起来, 要使学生思辨起来, 一个心灵麻木的人, 永远也写不出感人的作文;一个从不思考事件内涵的人, 永远也写不出有见解的作文。

(二)

很长一段时间里, 人们信奉“写作是客观规律事物的反映”。客观的事物需要客观的观察, 作文教学由此陷进“观察”的泥潭里不能自拔。很高兴地看到, “写作是客观规律事物的反映”被越来越多的人彻底否决。对写作而言, 重要的不是进入你大脑的是什么, 而是进入大脑的那个东西, 在你心灵的湖上激起了什么。写作文, 要写出心灵之湖上的、完全属于自己的“浪花”。每个人都有两个世界, 一个是外在的物质世界, 一个是内在的心灵世界。比起教学生睁大眼睛、张开耳朵去“观察”外在的世界, 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内在的心灵的世界更为重要。

“留心观察”四个字, 重在“留心”, 而非“观察”。不“留心”, 不“用心”, 不将你的“心”“留”在所“观察”的“橘子”上, 你把橘子捏烂了、嚼出渣来了, 写出来的, 照样干巴巴。

肖复兴说, “感受”重于“观察”。“感受”是内在的。歌德认为, 作家除了有眼、耳、鼻、舌、身感官外, 还有一种“内在感觉”;写作, 要将人的目光从纷乱的外在, 引向沉慧的“内在感觉”。写作, 说到底, 是心灵的活, 不是眼睛的活, 不是耳朵的活、鼻子的活。“内在的发现”重于“外在的观察”, 这是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之一。

(三)

“作前指导”, 一是“指导学生写什么”, 二是“指导学生怎么写”。前者, 担心学生没东西可写。实际上, 不是学生没东西写, 而是我们从没有告诉学生, 写作文就是写自己的那点“破事”, 那点“小心眼”“小心事”。只要让学生写自己的事儿, 哪会没东西呢?后者, “文心技巧”第一, “文字技巧”第二。假设解决了“文心技巧”, 那么, “文字技巧”放“作前”还是“作后”?我选“作后”。放“作前”很容易成为学生作文的束缚, 很容易出现“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作后讲评”就是先“号脉”, 再“下药”, 这“药”就能下得准。先让学生写, 写出来了, 有什么问题, 我给你诊断, 给你开药方, 给你治, 这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阅读教学是“单文本”教学, 作文教学是“双文本”教学:一是教材, 二是学生的作文。以“作前指导”为中心的作文教学, 以“教材”为本;以“作后讲评”为中心的作文教学, 以“学生”为本。要上好“作后讲评”, 教师就要认真批改、研读学生作文, 就能知道自己班上的学生作文的优点和缺点, 就能从学生作文的实际出发, 进行有针对性的“作后指导”“作后训练”, 这样的“指导”“训练”, 很容易切入学生作文的最近发展区域。

篇4:祖祖,您为什么要走作文

上了车,开了一段路后,妈妈打电话过来,哭泣着说:“为为,你快点来哈,呜……,祖祖走了……”“啊,不会哦!”心里突然一股酸气直涌了上来:“祖祖,您怎么就走了?也没等我来看您最后一眼。”想着想着,眼睛迷糊了,“祖祖,您为什么不陪我过完我的生日啊。”

还记得,每当我,或妈妈回家时,经常坐在门口的祖祖都会说:“哟,苏锐来哦啊?何子为呢?妹妹呢?吃饭了没有?没吃快去吃嘛,菜还是热嘞哈。”

可现在祖祖不在了,每次回家,总觉的门口的长椅子上好空,再也不会有问候了,再也不会看见祖祖坐在这条椅子上面了。

那是去年冬天的事。我们坐在火炉边烤火。我一边烤火一边在手机上玩游戏“拳皇99”,上面有一个角色每次出场时,都要吃一个蛋,经常被噎着,我被他打败了。我愤怒地说:“你这个吃蛋的,每次都要噎着,干脆噎死算了。”

祖祖听了,说:“你噎着哦啊?”我赶紧说:“没得,是游戏上头嘞这个人,每次都要吃蛋噎着。”“哦,所以啊,以后吃东西都要慢慢嘞吃,不要急,免得噎到。”

篇5:《我的作文教学故事》

内容简介:本书中,我们看到的都是这样一些琐事:这里既有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也有他们之间的碰撞争鸣,以及为鸡毛蒜皮事情的争执;既有师生之间的支持和友爱,也有他们中间发生的矛盾冲突,这些都是学校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件。 它们在管建刚老师如数家珍般的叙述中,件件都是那么令人难忘。

推荐理由:这是全国第一本作文教学故事书,具体、生动、细腻地来自真实生活的故事,作者的思考与探索不露痕迹地蕴含在一个个短小精悍的故事中,真知融化在实践中。 这样的实践温馨、动人、有效, 适合所有教师阅读。

篇6:我的作文教学实践

一、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一样需要积累, 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而积累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

1. 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外阅读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而且很多课文的“探究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摘抄优美的句子”这样的练习, 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摘抄中积累材料。另外, 在中学阶段, 学生的阅读面大大增强, 可以让学生在课间阅读中积累语言优美或富含哲理的句子, 甚至熟读一些优秀作文, 从而加以揣摩。

2. 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 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 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 可写听到的, 看到的或者想到的。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 也能写真实的事情, 表达学生的真情实感, 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好处的。

二、注重学以致用

中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 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背影》是一篇饱含父子深情的文章, 在教完这篇文章后, 举行了一次“从细节感亲情”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启发学生回忆和父母在一起的点滴细节, 体悟蕴含的父母真情。同学们踊跃发言, 很多同学说着说着禁不住眼泪就流了下来。用这种方式能激励学生们习作时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篇7:我的作文教学观

一、积淀

1. 引导学生做好美词佳句的积累。

笔者通过多年的摸索尝试, 发现首先要积累好的词汇、优美的句子、精彩的段落、优秀的文章。实现写作的成功积累, 必须要注意以下要点: (1) 积累要丰富, 量的保证, 才能带来质的变化。教师要鼓励学生勤记忆、勤动笔, 将自己发现的东西记在其专为写作积累而准备的本子上。 (2) 范围要广。为了积累, 学生生活视野、阅读视野要宽。 (3) 要长期坚持。一口吃不成胖子, 要点点滴滴地积累。

2. 学生做好圈点批注。

背了大量的书, 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 还未必能写出一手好文章。因为这种积累是静态的罗列、堆积, 要真正让这些材料在学生头脑中活化, 还得让学生对作文语言以及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文化反复地去读、去品、去思, 要引导学生去圈点、勾画、批注、点评、写心得。虽然, 学生一上来做的圈点批注比较浅薄, 比较零碎, 但我们要珍视学生的这一鳞半爪, 要多鼓励他们, 引导他们做更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由此渐进, 在感悟中深刻思考, 在感悟中升华人格, 在感悟中萌发初步的写作欲望。

3. 学生积淀生活。

光引导学生积淀文本是不够的, 还得引领学生体验生活、积淀生活, 引领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思索, 获取鲜活的源头活水。

二、训练

近年来话题作文都是文体不限, 但我们也知道“文体不限”绝不是不作体裁要求, 因此“不限文体”虽然给了我们体裁选择的自由, 但不同的话题还是要有较为适宜的体例来承载。作为老师, 我们还是应将各种常用文体的写法都训练到位, 学生文体知识全面了, 写作时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才能从中选取自己最合手且最适合表现此话题的文体, 求得最佳发挥。在这一方面, 笔者认为, 可采用作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训练形式。

三、讲评

作文讲评是为学生指点思想上的迷津, 而作文重写则是在此基础上的质的飞跃。其实, 学生对作文中存在的不足、缺陷也有一种“弥补”、“填充”的欲望, 因此我们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在讲评时要求学生再写一篇或一个片段, 以满足学生的这种欲望。

上一篇:2024年江西政法干警考试《行测》每日一练下一篇:仓房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