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社下教学计划

2024-05-13

三年级品社下教学计划(精选6篇)

篇1:三年级品社下教学计划

野鸭塘小学2013至2014三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

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继续承担三(1)班《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在学期初制定了教学计划,并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使学生各方面的品质得到了培养和提高,我重点做了一下工作:

一、把握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采访活动时,教给学生调查采访的方法,认真组织,让每一次活动都能促进学生真正成长和进步。

二、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积极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我努力做好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其中,我还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四、法制教育方面

在教学工作中,渗透法制教育。法制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其中《来自社会的爱》,渗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条: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第二条: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第三条: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出行的学问》,渗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条例。

《马路不是游戏》渗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 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条例。

做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必将在学生心中从小就种下社会主义法制文明的种子,从而为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素质教育

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我时时记得言传身教,从娃娃抓起,从小教育,“桥上的人在看风景,桥下的人在看你。”每个人都责无旁贷,让孩子们从小记住这些,会养成良好的行为

习惯:

文明礼貌、敬老爱幼。文明礼貌、敬老爱幼是人的最基本道德。

保护环境、讲究卫生。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是为人类当前生存和子孙后代生存的道德。遵纪守法、勤恳敬业。遵纪守法、勤恳敬业是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本贡献。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层次的贡献。

诚实守信、正直向上。诚实守信、正直向上是为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贡献。

六、安全教育

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我们及早教给他们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避险安全、校园安全、用电安全、游泳活动中的安全、以及法制教育,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及良好的应急心态。

丹寨县野鸭塘小学

2014.7.9

篇2:三年级品社下教学计划

临近期末,本册的知识学生们已基本学完,为使学生提高学业成绩,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更扎实,特制定期末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悉所学内容,查遗补漏,整体加强对品德与社会课学习的认识,提高知识水平。

二、复习方法

先基础、后提升、采取两轮复习法。

第一轮:夯实基础知识阶段

1、教者根据事先整理的知识点,上课时,先概述本单元主要内容,使学生形成整体知识框架,然后根据笔记和归纳的知识框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理解并强化记忆,后检查提问,最大限度的提升课堂效率。

2、达标检测,及时反馈。

做单元练习,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并通过精选材料题和问答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使学生对自己的水平有正确的认识,教师对学生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轮:综合提升阶段

利用综合题进行模拟测试,从中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采取的措施

充分发挥好同学的带头作用,对自觉性差、不求上进的学生布置任务,随时抽查,及时验收,督促其完成任务,让各层次学生各有所获,各有提高。

四、注意的细节 :

1、部分学生错别字的更正。

2、一些后进生不背诵,要树立严格的思想。

3、一些综合题的概括。

五、复习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在爱的阳光下

第二课时:我们共欢乐

第三课时:生活不能没有他们

篇3:“三丰富”提升小学品社教学实效

一、联系生活实例, 丰富道德资源

核心教学片断一:

课前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真诚对待他人的例子。

师:同学们, 你们都有朋友吗?生:有。师:那么, 你们认为朋友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应该是什么?生:要信任对方, 不能欺骗对方。生:要诚信, 不能说假话。师:对, 朋友之间要真诚相待, 要诚信。没有诚信就没有朋友。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真诚对待他人。下面, 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生活中真诚对待他们的人与事, 说一说他们是如何真诚待人的。 (同学之间交流) 师出示一封来自同桌的忏悔信, 让学生阅读, 并引导学生思考:

1.“我”是在什么情况下给同桌写信的?

2. 如果你是那位同桌, 你会怎么办?

3. 想一想, 当这位同学发现了这封忏悔信之后, 他会怎么做?

4. 想一想, 后来这两位同学会怎么样?

思考: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离不开学生真实的生活, 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认可, 更容易接受。所以, 在教学时, 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中, 从学生的调查中, 从发生在社会上的典型事件中, 精选课程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这样, 才能对学生有强烈的情与理的“冲击力”。就像案例中, 我从学生生活中与社会事件中选取了一些真实的案例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搜集来的发生在身边的一些诚信故事。由于都是学生亲眼看到的, 或者亲耳听到的, 所以就容易激发学生的交流兴趣, 为他们的道德形成奠定基础。然后让学生阅读一封来自同桌的忏悔信, 并让学生讨论。因为丢东西或者错怪同学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所以当错怪了同学时, 应该怎么做, 这里就给学生指明了方向。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进入真实的道德环境中, 让学生对这些真实现象进行评判, 实现自我教育。

二、结合时代脉搏, 丰富道德标准

核心教学片断二;

师:真诚对待他们也需要符合法律, 要受到一定的制度约束。真诚要有道德底线, 也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要以诚相待的。下面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一个故事, 讨论一下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的做法对不对。 (师投影出示《明山宾卖牛》的故事)

生1:我认为明山宾的做法是欠妥的。虽然你告诉买牛人的真实情况, 但是不应该退钱给他。因为当时他买牛的时候, 牛是好的, 并没有病, 即使不告诉他, 也不能说自己不真诚。生2:我认为明山宾的做法是对的。因为虽然牛目前没有毛病, 但是如果买家稍不注意喂养, 就有可能旧病复发, 所以我感觉明山宾是一个真诚的人。但是我认为买牛的人行为不好, 人家告诉了你牛有毛病, 你应该感谢明山宾才对, 就不应该再向明山宾要回一些钱。所以我感觉买牛的人不厚道, 就欺负明山宾的老实与真诚。生3:我认为买牛的就应该要回一些钱, 因为这个牛是次品。在买牛时并不知道, 如果知道了, 他还不一定买呢。所以也不能说人家不厚道, 也许他对待其他事会比明山宾做得还好呢。生4:我认为二者的做法都对, 就好比我在一个商店买了一个次品回家, 虽然我当时不知道, 但是回家后知道了, 我还是可以选择退货的, 甚至我还可以起诉商家。思考: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 人们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变化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与改变, 也许以前的一些认为合理的东西而现在却不合理了。现代社会的讲诚信有着比过去更丰富的内涵, 它不仅仅涉及到道德层面, 而且还涉及到法律方面。当我们期待每一个人在做好自律的同时, 还要考虑到行为合不合法。

三、直面社会问题, 丰富道德策略

核心教学片断三:

师:同学们, 你们想不想做一个真诚的人呀?生:想。师:那么, 如何才能做一个真诚的人呢?下面几位同学的做法, 你能帮一帮他们吗?

1. 学校开运动会, 小明要把自己的运动鞋拿给同学穿, 但是妈妈却不同意。这时, 小明应该怎么办?

2. 王宇没有完成家庭作业, 就对教师说自己的作业忘记带了, 放在家中了。

3. 李飞在学校与别人打架。

当李飞母亲问王成, 李飞在学校的表现时, 王成应不应该把李飞在学校打架的事告诉他妈妈?

4. 张亮与陈良约好下午放学后一起打球, 但是张亮放学后却忘记了, 没有去。从此, 陈良就再也不理张亮了。说一说他们两个人的行为是对还是错的。

5. 活动课上, 高强没有按教师的要求来制作小飞机, 而是自己别出心裁地进行设计, 结果失败了。这时, 你会怎么做?

思考:

学生的道德品质只有在直面现实时, 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才能强化学生的道德意志, 让学生在以后的与人交往中有参考对象、拥有正确的言行。所以, 在核心教学片断三中, 设计了几个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常碰到的问题, 来让学生帮着想办法。学生在想办法过程中就把自己的道德品质给暴露出来, 就可以及时纠正这些道德品质, 从而丰富学生在解决有关道德问题时能有一系列的策略, 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并有效地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

摘要:要想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 那么就不能把学生禁锢在教室与教材里, 要联系学生生活实例, 来丰富教学资源;要结合时代脉搏, 更新道德标准;要直面社会问题, 丰富学生的道德策略。这样, 才能让小学品社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三丰富,提升,品社,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邬冬星.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篇4:三年级品社下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世界各国人民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

2、行为与习惯目标:养成倾听他人意见、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和感受世界文化的博大、差异以及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对不同文化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世界各国人民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教学难点:对不同文化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二、教法学法

教法:1、搜集资料法,课前根据调查提纲,利用互联网等方式收集相关的资料。

调查提纲:

(1)不同国家的人们是以什么方式庆祝圣诞节的?

(2)准备圣诞树、圣诞帽、圣诞老人、贺卡等物品。

2、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和多媒体课件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学法:《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型课程,在课堂上,只有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课的教学中,我将教材、学生、生活实践、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起课堂与生活的链接。

三、教学过程

1、重温中国传统节日---欢乐中国年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2)在这些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热闹的是哪个节日?板书:节日(春节)我们又是怎样过春节的?(出示图片:贴春联和门神、燃放爆竹、烟花,吃团圆饭影像资料)ppt

小结: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这些内容我们在以前已经学习过,其实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今天,我们学习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课时《节日万花筒》,走近多彩的世界,一起去看看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有哪些节日,他们又是怎样庆祝这些节日的呢?板书课题

2、了解多彩世界节日

活动一、多彩“圣诞节”。

(1)猜一猜:提到节日,总是让人很期待,一说到驯鹿、雪橇、礼物,你会想到西方哪一个节日?(圣诞节)

(2)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圣诞节。出示关于圣诞节的物品: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帽。

(3)交流:同学们,你们结合课文和课前收集的资料在小组里交流不同国家的人们庆祝圣诞节的方式。

(4)汇报:圣诞节是世界上庆祝人口最多的节日之一,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庆祝圣诞节的方式也不一样。比如:

①美国:与家人装饰圣诞树、分享圣诞大餐、唱《平安夜》颂歌。(相机出示:装饰的圣诞树、圣诞大餐和音乐《平安夜》颂歌。)

②澳大利亚:烤海鲜、喝啤酒、晒太阳、点篝火。(出示海滩圣诞)

③波兰:桌布下放草、晚餐不吃肉。

④保加利亚:点火驱逐妖魔。

小结:同学们,由于各个国家的文化不同,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人们庆祝圣诞节的方式也多姿多彩,这真是多彩的圣诞节呀。

⑤做一做:学生制作圣诞贺卡,表达祝福。

活动二、隆重“开斋节”。

1、交流:同学们,我们刚过了一个多样的圣诞节,现在再去了解世界穆斯林最大的节日——开斋节,同学们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你对开斋节的了解。

2、谈一谈:感受穆斯林集体礼拜时那种严肃、庄重的气氛。

3、说一说:穆斯林除了沐浴盛装、参加礼拜以外,还有哪些习俗呢?

4、想一想:款待穆斯林客人,有什么要注意的问题?

温馨提示:穆斯林是不吃猪肉的,同学们,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民族信仰,尊重他们的饮食习惯。

小结:开斋节规模之庞大,形式之庄严,气氛之隆重,让人惊叹,开斋节,相当于汉族群众过春节,藏族人民过藏年,是穆斯林最隆重的节日。

活动三、激情“狂欢节”。

①看一看:欣赏巴西狂欢节。

②跳一跳:可以让生跟着节奏一起摇摆。

③交流观看感受。

小结:这样的狂欢节让我们感受到巴西人民的的激情以及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3、拓展延伸总结深化---和谐大家庭

①除了这些节日,你们还知道国外哪些节日?

②指名说。

③课件出示西班牙的奔牛节、泰国的泼水节、美国的感恩节等。

④尽管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节日不同,但透过不同的节日,我们总能感受到相同的地方,这相同的地方是什么呢?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分组交流、讨论,最后全班反馈。

篇5:三年级品社复习计划

教师:齐燕

一、指导思想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悉所学内容,查遗补漏,整体加强对品德与社会课学习的认识,提高知识水平。

二、学情分析

本班有77名学生,大部分学生对品社的学习兴趣较浓,但对于一些平面图绘图常识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复习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

三、复习形式

抓住要点,利用教材,紧紧围绕课本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某些不熟悉的环节可以加强一下,对个别后进学生采取单独的复习策略,要求抓住基础内容,对领悟力较高的个别同学可以适当提高要求。

四、复习内容

(一)、《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本主题在教学上有三个重点:一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劳动者。二是初步感受人们在生活中相互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生共存的关系。三是会运用考察的方法进行社会研究。

(二)、《阿姨叔叔辛苦了》

本主题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通过对周围劳动者的观察和访问,体会他们劳动的苦与乐。二是学习调查访问的方法。

(三)、《说声“谢谢”》

本主题教学重点有两点,一是当自己享受了别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后,要表示感谢。二是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四)、《寻路和行路》

引导学生在对学校和家庭周边环境的认识中,学会认路和寻路。

五、复习方法和措施

先基础、后提升、采取两轮复习法。

1、根据上课之前整理的知识重点,上课时,先概述本节课要复习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做到心中有重点,然后根据复习的知识框架,教师给学生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强化记忆,后检查提问,再考试,最大限度的提升课堂效率。

2、教师自己根据考试重点,出综合题进行模拟测试,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3、在复习过程中,对优秀生和后进生提出较高要求,适当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平时多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最大发挥。

4、对学习自觉性差,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及时督促他们完成任务并随时抽查、提问,让各层次学生都各有所获,各有提高。

六、复习时间及内容

复习时间 复习内容 6.4-6.10 1-2单元内容

篇6: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力图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课程标准的精神,注重思想品德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让学生在品德实践中提高道德素质,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从学生生活的原型出发,多视角地去分析、探究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活,以便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各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学习认真、思想纯朴,进取心强。对各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学生的见识面也较广,课外知识也较丰富,上课积极发言,肯动脑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这些条件对完成本册教材的教学都能起到有效的帮助。但是学生年龄小,加上家长对本课程不是非常重视,所以对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参与率不够高。

三、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册教材在“我在成长”教育主题统领之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等四个不同范畴,并使四个范畴形成彼此互动的关系,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四、全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懂得取长补短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

2、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关爱,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感受从小爱学习的重要性,能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懂得学习需要耐心和毅力,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培养积极上进的学习生活态度;懂得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要珍惜时间。

4、懂得社会是个大家庭,不同的职业为社会作出了不同的贡献,各种职业的劳动都是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劳动都是光荣的,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工作计划《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能力与方法:

1、能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欣赏别人的长处,并能自觉主动地学习他人所长,弥补自己所短;学会辨别什么是真正值得学习的;初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能自觉地遵守竞争规则。

2、借助“家庭树”的形象理清家庭结构;观察和体会日常生活中家人的辛苦操劳,体会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学会关心和体贴家人。

3、学习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克服自己的惰性,改正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通过采访、调查等活动,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感受各行各业都是生活所需;学会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具有独立购买简单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能力。知识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也都会有自己的不足;懂得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的道理,懂得取长补短能够帮助自己不断进步。

2、明白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掌握一些待客和做客的基本礼仪。

3、了解古今中外名人从小勤奋好学的故事;知道“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含义;知道一些勤学、惜时的格言和谚语,使这些含意丰富的箴言,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4、认识生活中的各种职业;掌握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历史,了解“绿色食品”;懂得农业生产、工人生产劳动以及日常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五、全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明白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体会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学会关心和体贴家人;掌握一些待客和做客的基本礼仪。

3、了解一些勤学、惜时的格言和谚语;学习合理安排课余时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难点:

1、能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欣赏别人的长处,并能自觉主动地学习他人所长,弥补自己所短;

2、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六、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七、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我们一起成长》·· 6课时

第二单元 《我的家庭》··· 8课时

第三单元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6课时

上一篇:期中考试后的感想作文下一篇:害怕影子的人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