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舍安全巡查记录

2024-04-16

小学校舍安全巡查记录(通用7篇)

篇1:小学校舍安全巡查记录

打虎学校房屋住用安全巡查制度

一、成立安全检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潘伟(校长)

副组长:时尚武(分管安全工作副校长)

员:全体教师

二、安全检查目标及内容

1、安全检查制度是加强对校园内所有部位、设施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加强安全防范的安全管理制度;

2、校园、校舍安全实行领导负责制,各责任区由分管领导监督具体责任人完成安全检查工作;

3、对人员密集、安全隐患较大的地区形成安全检查常规制度,每天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其余责任区检查每周不少于1—2次。

4、发现轻微安全隐患由责任及时处理并上报,经处理仍无法排除的安全隐患,及时报分管领导,由分管领导督办、整改;重大安全问题,必须及时上报校长,由校长督办解决;

5、安全检查记录实行月报制度,即集体责任人按制度要求进行安检工作记录,对检查内容、发现问题、整改处理措施及结果进行记录,每月将记录表上报监督领导;

6、学校要建立安全日常检查制度,做到安全检查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和整改记录;各责任点(区域)责任人必须每日开展认真、仔细的安全检查,做到无盲点、无漏点、无空白、无死角;检查情况要认真填写在《学校安全工作检查记录》,发现安全隐患要在第一时间报告分管领导或校长,并果断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详细记录在案。

7、学校每月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安全大检查,形成安全检查记录,确保不留下任何安全隐患。

8、学校要认真分析本学校各责任区域内安全工作的各种情况,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决不遗漏,做到及时排查;对已发现的安全隐患必须在第一时间内立即整改。

9、日常安全检查要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把教室、图书室、会议室、食堂、消防设备、供电设施、运动设施、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以及人群集中场所。

打虎小学

二零一七年二月二十六日

篇2:小学校舍安全巡查记录

安全员日常巡查记录表 巡查地点:

记录人:

巡查时间:2009 年

时 项目 巡查内容 巡查结果 不符合项记录 安全 管理 1、“三上岗一讲评”活动

2、特种作业 3、登高作业 4、“两纪一化”

1、

上岗交底:□;

上岗检查:□; 上岗记录:□;

周讲评活动:□; 周一专项教育:□;

履行签字手续:□。

2、人员持证上岗:□。

3、门式操作平台:□;

梯子:□。

4、

无违章指挥:□;

无违章作业:□; 推行标准化作业:□。

文明 施工 1、材料堆放

2、动火作业 3、生活垃圾 4、作业人员着装

5、进入现场禁止吸烟 1、材料堆放整齐:□;

标识清楚:□; 工完料清:□;

工完场地净:□。

2、审批手续齐全:□;动火监护人到位:□。

3、

及时清理:□。

4、

着装整齐:□;

佩带胸卡:□; 安全员标记明显:□。

5、

无吸烟现象:□;施工现场无烟头:□。

三宝 四口 防护 1、安全帽 2、安全带 3、施工环境 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佩带安全帽:□。

2、高处作业、临边作业正确施工安全带:□。

3、楼梯口有防护:□;

预留口有防护:□; 通道口有防护:□;

临边防护到位:□。

施工 用电 1、接地与接零保护 2、开关箱

3、现场照明

4、电源线

5、电工巡视记录 1、有保护地线:□。

2、有开关箱支架:□;

有门:□; 符合“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3、

作业面照明充足:□; 不足时有补充照明:□。

4、

绝缘良好:□;

绝缘老化:□; 补充照明灯具金属外壳接零保护:□。

5、

有电工巡视记录:□。

施工 机具 1、手持电动工具

2、电焊机

3、移动操作平台 1、符合“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规定:□; 电源线绝缘良好:□;

外壳绝缘良好:□; 随意接长电源线或更换插头:□; 2、安装后有验收合格手续:□; 焊把线接头不超过 3 次、电线绝缘良好:□; 3、护栏高度 1—1.2 米:□;平台有挡料板:□;悬挂验收合格牌:□; 按规定组装、无漏装杆件:□; 脚手板满铺、牢靠、稳定:□。

篇3:小学校舍安全巡查记录

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建立健全校舍安全工程质量与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方案明确规定,对发生因学校危房倒塌和其他因防范不力造成安全事故导致师生伤亡的地区,要依法追究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改造后的校舍如因选址不当或建筑质量问题遇灾垮塌致人伤亡,要依法追究校舍改造期间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建设、评估鉴定、勘察、设计、施工与工程监理单位及相关负责人员对项目依法承担责任。对挤占、挪用、克扣、截留、套取工程专项资金、违规乱收费或减少本地政府投入以及疏于管理影响工程目标实现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衔接,逐步在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各项建设中运用电子学籍系统有关数据,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来源:教育部网站)

篇4:关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思考

关键词: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0 引言

忘不了5·12汶川特大地震,更忘不了在地震中丧生的众多师生,如何确保中小学校舍安全,是一个紧迫的值得思考的问题。

1 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意义

校舍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 当前中小学校舍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1年以来,国务院统一署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等工程,提高了农村校舍质量,农村中小学校面貌有很大改善。但目前一些地区中小学校舍有相当部分达不到抗震设防和其他防灾要求,C级和D级危房仍较多存在;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和“普九”早期建设的校舍,问题更为突出;已经修缮改造的校舍,仍有一部分不符合抗震设防等防灾标准和设计规范。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改善中小学校舍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地震、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台风等灾害频发;自然灾害涉及的区域多,仅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七度以上高烈度区的分布就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中西部地区不少农村中小学校舍条件比较差,一些位于边远、高寒、高海拔地区和地形地貌特殊的学校,面临多种灾害的威胁。据统计,我国相当数量的中小学校舍质量还不高,特别是我们中西部地区的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危房,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地区不少学校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因此,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刻不容缓。

3 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几点建议

3.1 全面排查,综合改造 对我国校舍特别是城乡中小学校舍进行一次安全检查,不符合要求的要尽快加固改造,加强校舍安全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把学校建成安全、牢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建筑,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3.2 严格执行法定建设程序和工程建设标准 实施校舍安全工程要认真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要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建设、鉴定、检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都必须严格执行《建筑法》、《城乡规划法》、《防震减灾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要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鉴定、检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或资格。实施校舍安全工程的建设单位和鉴定、检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责任主体,要严格遵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全面落实质量责任。施工图审查单位要严格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校舍加固改造或新建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

3.3 注意加强抗震设防 新的《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学校等已经建成的建设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抗震设防措施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这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应履行的责任。各级政府必须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坚持依法行政的高度,认真贯彻《防震减灾法》,切实加强校舍安全鉴定和加固建设。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保障亿万师生在安全校舍里学习生活,各级政府以及相关单位责无旁贷。

3.4 确保工程质量 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把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成为“精品工程”。工程建设要坚持质量第一,牢牢把住质量关。要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都必须具备规定资质。要充分发挥专业部门的优势,制订好技术标准,设计高质量低成本的技术路线,确保技术指导由专业检测鉴定机构开展,工程由专业施工队伍实施,从一开始就保证抗震加固工程的专业水准。建设、安监和监察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对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项目及时整改。要明确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要严肃查处,绝不手软。特别是我们建筑施工企业,更要保证每一栋校舍的加固和改造质量,使校舍安全工程成为科学设计、安全施工和高质量、高效率建设的“精品工程”。

3.5 强化各项防灾避险措施 强化各项防灾避险措施,提高中小学校舍综合防灾能力。校舍安全工程的基本要求概括起来,一是抗震加固,二是提高综合防灾能力。这一方面是吸取汶川特大地震的教训,切实增强中小学校等公共建筑的抗震能力;另一方面是从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的实际出发,需要综合采取各项防灾避险措施,全面提高校舍安全水平。

对中小学校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加固改造或重建,使其达到当地重点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防御其他地质灾害和防洪、防台风、防火、防雷击等安全要求,确保将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七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各级各类城乡中小学校舍进行抗震加固、迁移避险,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其他地区按抗震加固、综合防灾要求,集中重建整体出现险情的危房、改造加固局部出现险情的校舍,消除安全隐患。

3.6 新建校舍选址要科学合理 新建校舍选址要科学合理,建设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各项强制性安全规定,特别是要避开有隐患的尾矿库、淤地坝等建筑物下游,也要注意防御南方暴雨、北方雪灾、林区火灾、低洼地突发性洪水等灾害。

3.7 积极做好技术指导 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校舍排查鉴定、加固改造以及新建工程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要针对校舍建筑结构类型、当地工程地质条件和房屋加固改造工程的特点,积极开展对本地区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指导。要分别制定校舍排查鉴定、加固改造和新建工程的技术指导及技术培训的工作方案。特别要做好技术力量不足或边远落后地区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3.8 实施全过程监管,使工程成为“阳光工程” 校舍安全工程要公开透明,实行全过程社会监督,其技术标准、实施方案、工程进展和实施结果等要向社会公布,所有项目公开招投标,建设和验收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监督。要把校舍安全工程作为政务公开、校务公开的重要内容,让广大教师、当地群众特别是学生家长有序参与工程监督。要充分发挥监察、审计、安全监管等部门的作用,建立公正、合理、高效的监管机制,防止腐败现象,对弄虚作假行为要严肃处理,做到确保工程质量,确保资金效益,确保工程经得住灾害的考验,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4 结束语

篇5:小学校舍安全巡查记录

1 中小学建筑抗震鉴定工作一般程序

中小学建筑抗震鉴定工作一般程序主要由第一阶段对校舍安全排查;第二阶段为外业阶段;第三阶段为内业阶段组成。

第一阶段主要由校舍场址安全排查、校舍场址防洪排查及校舍建筑安全排查三部分组成。通过第一阶段的对学校建筑的排查, 对其进行一定的了解, 为下一阶段检测工作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是在前期排查基础上, 通过委托专业检测机构, 主要对有关前期排查报告中的重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 为抗震安全性能评价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后期内业阶段主要工作是整理前期和中期形成的不完整资料, 形成正式抗震安全性能鉴定评价报告, 为实施安全加固、危房拆除提供书面依据。

2 陕西省咸阳市某区校舍抗震设防前期排查报告

2.1 排查工作开展情况

此次共检查咸阳市某区辖1镇9办, 中学18个、小学48个、幼儿园15个。共检查单体建筑265个, 完成调查表265份, 建筑面积约17.8万m2。

陕西省咸阳市某区中小学教学办公及辅助楼房大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2000年左右修建, 有些是20世纪70年代的建筑。在使用过程中, 这些建筑经历了整体或者部分的改造。

2.2 总体情况

通过安全排查, 咸阳市某区中小学校舍总体情况表现为:许多教学楼是“普九”时的产物, 当时时间紧、任务重, 经费也紧张, 很多是非正规设计单位设计的图纸, 也没有经过图纸审查, 表现出在许多地方没有设圈梁、构造柱, 即使部分有, 许多也不符合抗震标准, 造成教学楼结构整体性差。还有施工质量把关不严, 施工工人素质普遍低, 基本上都是无证上岗, 甚至连技术员、施工员许多都无学历, 不是正规建设公司承建, 当时还没落实工程质量监理制, 给后期使用留下质量隐患, 有的甚至成为豆腐渣工程。原材料也把关不严, 许多使用低质伪劣原材料, 检测表明砌筑砂浆多使用石灰砂浆, 水泥含量少, 灰缝不饱满, 砂浆强度普遍低, 砖的强度不够, 混凝土质量不好, 满足不了现行规范的要求, 有些教学楼存在加层现象。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研究

1) 部分建筑物整体出现不均匀沉降, GB 50292-199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中规定限值为H/250, 检测中发现有的建筑已经超过限值。由于时代不同, 经济条件和施工水平的限制, 这批建筑物基本采用的都是天然基础, 由于缺乏地梁的约束, 地基在沉降过程中并不均匀, 这就导致了上部结构在以后的加固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不均匀沉降产生的附加应力。2) 由于时代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限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 混凝土的碳化深度超过了规范的要求。有些教学楼梁、柱的钢筋出现了锈斑, 但通过检测发现, 其钢筋截面尚未显著减小, 并没有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有的教学楼楼板板底出现钢筋锈蚀胀裂裂缝, 钢筋截面面积减小, 混凝土保护层剥落, 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构造方面:楼梯间墙体无配筋加固, 部分支撑大梁的纵墙有裂缝, 外挑梁配筋不够, 有变形产生, 有圈梁的横墙圈梁布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即许多建筑结构整体性刚度弱, 局部尺寸不满足抗震规范要求, 承重墙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距离不满足规范要求, 部分教学楼楼板和挑梁的静力承载能力不足。3) 预制板在主梁和横墙支撑位置并没有设置拉结钢筋, 混凝土面层大部分开裂。通过检测也发现个别预制板的支撑长度并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4) 个别教学楼由于建成时间比较长, 有些采用了清水墙, 砖风化现象比较严重, 满足不了鉴定标准MU7.5的要求。除此之外的教学楼采用了两种方法检测, 砖抗压强度采用回弹法, 砌筑砂浆采用贯入法。检测结果表明:实测砖抗压强度推定等级可基本达到MU7.5;大部分教学建筑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均低于设计强度的要求, 大概在0.6 MPa~4.0 MPa之间, 部分墙体高厚比不满足规范要求, 承载力也不够。

2.4 鉴定结论

鉴定结论:评定为满足抗震设防要求的158个, 约占总数的59.6%;主体结构满足抗震设防要求, 局部抗震结构不满足要求的51个, 约占19.2%;不满足设防要求的36个, 约占13.6%;属于危房的20个, 约占7.6%。

从总体情况看, 咸阳市某区中小学校舍工程不符合抗震要求的比例还比较大。

2.5 意见及建议

由住房建设部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共同发布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规定, 所有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的设防分类标准不应低于重点设防类。因此, 这些教学建筑及一些相关的配套建筑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1度的要求加强抗震措施。

5·12汶川地震后, 咸阳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咸阳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暂行规定》, 规定指出中心城市规划区新建、改扩建教学建筑, 必须按设防烈度8度 (地震加速度值0.20g) 来进行抗震设防, 并进行相应的抗震设计。其他各县市区要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来进行设计。学校、幼儿园、医院、体育场馆等公共服务建筑设施应在当地抗震设防烈度基础上提高1度设防。这就意味着本市中小学校舍须按9度设防。

通过对鉴定结果和震害现象的分析, 参考相应的规范条文, 对本次教学楼加固改造处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下面的建议:

1) 本次建筑物利用的是浅基, 基础拉梁的设置基本没有, 在加固处理过程中难免会有其他附加荷载, 因此要考虑由此对基础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在基础发生新的不均匀沉降后, 不免会对上部结构构件产生附加的内力。加固措施改善整体连接的方法:a.增设角钢;b.重新浇筑细石混凝土面层。改善局部易损易倒部位的方法:a.在悬挑构件端部增设混凝土柱、砌体柱或钢柱解决其墙体不符合鉴定要求的问题;b.增设砌体柱、组合柱、混凝土柱解决支撑大梁墙短抗震能力不够的问题;c.增设型钢支座解决局部悬挑部分挑出过长的问题;d.对于窗洞边可采用型钢或混凝土包角或镶边的方法处理;e.增设混凝土窗框解决墙肢宽度过小或抗震能力不够的问题。

2) 对建筑物的高度及高宽比进行限制。结合工程经验, 在建筑物总层数限制的条件下, 建筑物总高度稍微超出是允许的, 但是应当采取加强墙体约束的有效措施, 对其抗震能力没有影响, 对于超层应采取改变结构体系、降层等措施。

3) 对局部墙体的加固可能会影响到整体结构的抗侧力分布, 应当避免新的刚度分布不均的现象出现。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在加固处理后宜对称、均匀, 减小扭转效应, 防止地震发生时墙体发生破坏。因此, 对局部墙体的加固过程要特别重视。

4) 为了减少纵墙平面外的破坏, 确保楼盖刚度足够大, 地震作用很好的传到横墙, 可限制横墙的间距。同时, 还可以减小最大间距。横墙的架设有时候并不能满足使用的要求, 比如需要大的开间, 有时候需要独立基础, 所以对横墙间距差比较大的建筑建议拆除。当承载力验算满足时, 横墙间距不满足第一鉴定限值可适当放宽。

5) 砌体结构平面采用单面外廊形式, 只有两道承重纵墙, 外走廊多为悬挑结构或由独立砖柱支撑, 为满足采光要求要大开窗, 可用于抗震的纵墙面积会大大减少, 严重影响纵横墙体的抗侧能力。砌体结构一般由脆性材料组成, 房屋整体性差, 若出现地震极易出现问题。所以, 建议该地区以后在建造校舍等方面宜采用结构好的方案, 如框架结构。

综上所述, 我们结合这次校舍普查结论和某区实际, 建议区政府责成区教育局和各镇、办, 对于农村中小学校校舍项目, 鉴定为不满足抗震设防要求的, 要督促受检单位委托有资格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经检测确实不能满足抗震设防要求的房屋, 尽快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 采取抗震加固措施, 以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鉴定为危房的, 该撤并的, 立即撤并, 并坚决予以拆除, 将学生尽快转移到安全校舍, 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摘要:介绍了中小学建筑抗震鉴定工作的一般程序, 对陕西省咸阳市某区中小学校舍抗震安全性能进行了排查, 并对其抗震安全性能做了评价, 总结了抗震鉴定的工作方法, 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中小学校舍,抗震,安全性能,评价

参考文献

[1]咸政发[2008]55号, 咸阳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暂行规定[S].

[2]GB 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

[3]GB 50292-1999,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S].

篇6:小学校舍安全巡查记录

一、充分认识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

校舍安全直接关系师生生命安全,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校舍安全工作,新世纪以来,先后部署实施了一系列校舍建设工程,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特别是从2009年起,部署实施了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在各级各类城乡中小学开展校舍抗震加固和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建设,校舍安全隐患大幅减少,安全状况进一步改善。但我国中小学的学生规模大、农村学校多、基础条件差,保障校舍安全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建立长效机制,为提高中小学校舍安全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提供制度保障,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国家防灾减灾总体部署的必然要求,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把保障校舍安全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二、覆盖范围和总体要求

(一)覆盖范围。全国城镇和农村、公立和民辦、教育系统和非教育系统的所有中小学(含幼儿园)。

(二)总体要求。明确和落实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责任,综合考虑城镇化发展、人口变化等因素,紧密结合教育事业发展、防灾减灾、校园建设等规划和各类教育建设专项工程,统筹实施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坚持建管并重,通过维修、加固、重建、改扩建等多种形式,逐步使所有校舍满足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和国家综合防灾要求,同时加强对校舍的日常管理和定期维护。加强对中小学校舍规划布局、安全排查、施工建设、使用维护、信息公告、责任追究等各环节的管理,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制度体系。

三、长效机制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校舍安全年检制度。对城乡各级各类中小学现有校舍每半年要组织一次安全隐患排查。经排查后需要鉴定的,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及时进行相关鉴定。对未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或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仍需继续使用的校舍,每年进行一次鉴定;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的,每5年进行一次鉴定。校舍排查鉴定结果要及时录入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以便查询。

(二)完善校舍安全预警机制。地方各级政府要将校舍安全纳入当地防灾减灾总体规划,对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校舍灾害风险进行综合评估,指导学校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师生开展应急演练。地方各级教育、公安、国土资源、水利、地震、气象等部门要建立联动机制,及时向学校发出灾害预警信息,妥善做好师生应急避险和转移安置;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影响安全使用的校舍,要及时发布安全预警。

(三)建立校舍安全信息通报公告制度。教育部会同统计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公安部等部门对全国中小学校舍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向各省级政府通报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信息,并每年定期向社会发布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信息公告。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信息通报和公告制度。

(四)完善校舍安全隐患排除机制。对经鉴定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安全使用的校舍要及时排除隐患,由省级政府综合考虑行政区域内各市、县面临自然灾害的危险程度以及校舍状况等因素,区分轻重缓急制定相应的年度实施计划;县级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分类分步组织实施。优先考虑将部分有条件的中小学建成应急避难场所。

(五)严格校舍安全项目管理制度。中小学校舍维修、加固、重建、改扩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项目勘察、设计、施工和工程监理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严格执行国家质量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项目竣工后,应由建设单位按规定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项目学校进行竣工验收并备案。位于洪泛区、蓄滞洪区、山区高原等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学校,其防险自保设施应通过水利、国土资源等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否则不得交付使用。

(六)健全校舍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因校舍倒塌或其他因防范不力造成安全事故导致师生伤亡的地区,要依法追究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责任。如因校舍选址不当或建筑质量问题导致垮塌的,评估鉴定、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负责人要依法承担责任。对挤占、挪用、克扣、截留、套取长效机制专项资金、违规乱收费或玩忽职守影响校舍安全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四、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地方政府是保障中小学校舍安全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建立长效机制由省级政府统筹组织、市级政府协调指导、县级政府组织实施。教育、发展改革、公安、监察、财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审计、安全监管、地震、气象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调,密切配合。

(二)合理分担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将保障中小学校舍安全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各类校舍建设项目,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保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安全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省级政府负责统筹落实地方资金,制定省、市、县三级政府具体分担办法。中央财政通过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东部地区给予适当奖补。其他教育阶段保障校舍安全资金由地方及其他渠道安排。民办、外资和企(事)业办中小学所需资金由投资方和本单位负责落实,当地政府给予支持指导并监管。建立长效机制的资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三)落实扶持鼓励政策。校舍建设项目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应予以免收;涉及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在服务双方协商基础上可适当予以减收或免收。鼓励社会各界捐资捐物支持中小学校舍建设。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对中小学校舍建设的捐赠支出,按照相关税收政策规定予以税前扣除。

(四)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是提高校舍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和技术支撑,各地要及时更新数据,加强维护,完善功能,充分发挥信息管理系统在年检、预警、信息发布、隐患排除、责任追究等方面的作用,切实提高校舍安全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五)加强监督检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实行国家重点督查、省市定期巡查、县级经常自查的监督检查机制。地方政府要把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每年向同级人大、政协报告、通报工作情况,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设置监督举报电话和公众意见箱,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篇7:地震拷问校舍安全工程

汶川特大地震和湖南湘潭学校踩踏事件发生后。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曾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

大地震之前,值班副校长和值班老师跑到学生宿舍,挨个叫学生起床。生活老师又检查了第二遍,确认连最贪睡的孩子都起了床。

玉树地震让我们想到汶川地震

位于都江堰市建设路的新建小学,就像一座“围城”,只有一个宽约3米,高约4米的门洞可供出入。

是谁让一座学校只剩下唯一出入的门洞?是谁让商业场所紧密包围着有700多个孩子上课的学校?如果留下消防通道,孩子们是不是会有一个逃生的机会?

同一震中的五所希望小学楼不倒、人无恙,但向峨乡中学却塌了。

四百多名中学生,瞬间失去生的希望,掩埋他们的是不合格的墙、不达标的柱。

校舍安全工程:钱的难题

玉树孤儿在板房、帐篷里上课,他们需要安全的校舍。

全国还有很多亟需改造的中小学危房。钱从哪来?

2009年5月8日15时,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央安排80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实施校舍安全工程。至于中央财政补助后尚缺的巨额经费,按照国务院确定的资金安排原则,校舍安全资金实行“省级统筹,市县负责”。工程责任主体在地方,资金大头也在地方。

上一篇:spin销售法四个步骤下一篇:《穷人》 (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