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少云的故事读后感

2024-04-17

邱少云的故事读后感(精选14篇)

篇1:邱少云的故事读后感

最近,我阅读了《邱少云的故事》这本书,深深地被打动。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对邱少云烈士肃然起敬,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顾全大局,他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烈火焚烧的疼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我惭愧不已,我连上课的四十分钟都坚持不住,听着听着,我就想做小动作,与旁边的同学说话……想到这里,我的脸不觉热辣辣的。记得有一次,我因上课不注意听讲,对所学的新知识没有掌握住,在随堂测试中做错了几道题,当时老师就批评了我,就在那一刻,我想起了这件事,我真惭愧,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遵守纪律,宁愿烈火焚烧自己,也不挪动一寸土地,我以后也要时刻以大局为重,严格遵守学校班级的纪律。

我觉得我们今天有这样好的学习机会,真是来之不易啊!是多少爱国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抓紧时间努力学习,等长大了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更加富强,使我们的国家立足于世界的前列!

我以后要时刻向邱少云烈士学习,坚守上课四十分钟,认真听老师讲课,好好学习,争做一个六雅少年。

篇2:邱少云的故事读后感

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邱少云身上的熊熊大火,仿佛听见了邱少云叔叔那惨痛的呻吟声。这时,我总会想神奇地冲进书里把邱少云叔叔救出来,可那并不现实。当邱少云毅然决定为祖国而献出生命的时候,我们还不禁要为这位大英雄惋惜。但更多的还是那强烈的自豪感!邱少云本来可以不用死的,但是他为了中国的胜利而牺牲了自己。我们骄傲,我们为有这么一个中国英雄而骄傲!

曾记得“塞涅卡”说过这么一句话:“真金在烈火中炼成,勇气在困难中培养。”是啊,我么普通而又神圣的一句话呀!可它用在邱少云身上,那却是再准确不过了。

想想如今,试问又有多少人经历过真正的磨难呢?试问又有多少人经历过真正的困难呢?对,没有多少人!如今的教育早已把中国的子孙们培育成了“温室里的花朵”,就连你去问问一些六年级的孩子,可能连“洗衣服”“做饭”这么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务都不会!如今的`社会环境,早已把一些十来岁的孩子培养成了“骄傲自满,享受,攀比”的公主和皇子。请问如果没有那初期的努力,勤奋,又怎么会有那丰厚的成果呢?

祖国的先驱们迟早会离开我们,但他们那颗期望祖国统一,强盛,美好,和平,希望子孙后代们能有优越环境生活的心却传承了下来。祖国未来建设发展的接力棒已经交给了我们,如果我们还不觉悟,难道我们想看到祖国的未来毁在我们手中?不,我们不想!

篇3:《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案例

1.指导思想。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篇歌颂战友的文章 , 作者以目击者和亲历者的身份记叙了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 志愿军为了向敌人占领的391高地发动袭击,“我”和战友邱少云一道潜伏在391高地的山脚下, 敌人的燃烧弹烧到了邱少云的身上,他纹丝没动,我看见战友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歌颂了邱少云为了战友、为了集体、为了祖国、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以钢铁般的意志在烈火中坚如磐石,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关注差异,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最大的语文知识收获。全文情感真挚,揪心感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优秀教材。

2.教 学目 标 。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

抓住课文中有关描写“我”的内心活动及邱少云外表(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邱少云的内心活动,理解邱少云的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探究课文, 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读课文,理解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严格遵守纪律,向学生进行遵守纪律和爱集体、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学习邱少云不怕牺牲的高尚品质。

3.教 学内容 。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周围环境及“我”当时的内心活动,深入分析邱少云的危险处境。

教学难点: 从邱少云的神态和动作, 体会邱少云为了集体、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他坚如磐石、纹丝不动,甘愿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世界,感受心理描写表现英雄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教具准备:字词卡,利用PPT出示邱少云烈士纪念碑的图片;邱少云事迹视频。

二、教学设计理念

小学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好奇心。根据本班学生身体的实际水平和文本特点,选择“以读感悟,读中熏陶”的教学方法,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书声琅琅,争论不休,兴趣浓厚。新课标强调指出:要在读中使小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运用用导读式教学法提出问题,给学生一个思维的定向,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邱少云的伟大壮举, 读出他的坚强意志, 读出对他的崇敬之情,抒发学生的自我情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真正体现新课标快乐学习语文的精神。

三、案例叙述

1.课前小插 曲。

预备铃刚响过,学生迅速回到座位上,等待老师上课。当学生看到老师手中邱少云的相片后, 一个男生小声地问:“老师,今天讲什么内容呀?”“今天就讲邱少云。”老师回答。

“啊,就是烈火烧身也一动没动的英雄啊 ! ”女同学发出了感叹。一提到英雄,学生特别兴奋,他们都喜欢英雄,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2.图 片 导 入 ,激 发 欲 望 。

同学们 ,中华民族 英雄辈出 ,为了人类 的解放事 业 ,前辈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你知道这 位英雄是 谁么 ? ”(用PPT出示邱少 云烈士纪 念碑的图片)学生一起回答:“邱少云。”谁能讲一讲邱少云的事迹吗? 一个小女生绘声绘色地讲邱少云的故事,学生听得很入神。教师及时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教师板书课题。李新元记录了他所目睹的邱少云烈火烧身纹丝不动,最后英勇牺牲的事迹。现在,我们就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学习这篇课文, 一起缅怀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

3.自 主 探 究 新 知 ,构 建 精 彩 课堂 。

(1) 学生默读后 , 教师问 : “文中哪个词语深深地打动了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说一说。”(纹丝不动)他为什么纹丝不动呢? 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文。

(2)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请用“?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用一句话概括邱少云是一个怎样的人?

(3)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汇报字词,理解词义。经过激烈地讨论,师生达成一致认为:邱少云是位年轻而又伟大的战士。

(4)细读课文,思考:

1邱少云和战友们在执行任务时环境怎样? 他的表现的如何?

火是怎么烧到邱少云身上的?“我”当时的心情如何? 邱少云是怎样表现的?

2从哪些地方能够读懂‘纹丝不动’这个词的? 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情。

引导学生从原因的角度读懂“纹丝不动”的含义,指名读句子“太阳渐渐爬上山头……容易看见我们。”

再从表现的角度读懂“纹丝不动”的含义齐读句子“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我几乎找不到他。”

然后从后果的角度读懂“纹丝不动”的含义,品读句子“但是这样一来……这一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

最后从结果的角度读懂“纹丝不动”的深层含义“为了整个班……没发出一声呻吟。”

(5)潜心会文,领悟情感。

1教师怀着无比崇敬、无比悲壮的心情范读课文第7、8自然段,问:“文中哪些描写深深地打动了你,带着敬佩之情读一读。”出示课件: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2讨论:“你觉得烈火中的邱少云与千斤巨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么? ”

3讨论后朗读第七、八自然段,并试着背下来。

四、教学效果

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读中悟情”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学文,通过讨论、读书、批划等形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理解文本,体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恰当地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强烈的视听效果缩短了时空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壮举。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升华情感, 消除心理 压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反思与分析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案例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让学生在民主、自由、开放的氛围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注重个性化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邱少云精神的伟大, 学习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高尚品质。合理评价学生,给学生搭建了展示才能的舞台,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彰显了语文魅力。

篇4:邱少云的故事读后感

“那一天,他托人回來说想吃家里的菜,我赶紧给他做了两个送过去,没想到,他再也没有回来。”回忆起最后一次见到二哥邱少云的情景,满头银发的邱少华,突然陷入沉默。85岁高龄的他,是抗美援朝烈士邱少云唯一还在世的亲兄弟。

与他在藕塘湾诀别

邱少华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三个哥哥,邱少云生于1926年,排行老二。父母先后去世,四兄弟孤苦伶仃。邱少华说,大哥邱东云被地主拉去放牛,三哥邱少全也去为地主做长工,很少回家。

1945年,邱少华跟着二哥邱少云包了一块耕地种稻谷。“重活累活都是二哥做,他宁愿饿肚子也要多给我一些吃的。”邱少华说,“后来二哥被抓了壮丁。”

即将被迫离开故乡重庆铜梁的邱少云托人回家告诉弟弟,想吃家里的菜。邱少华赶忙做了两个菜送去藕塘湾给二哥,没想到,那次见面竟成了永别。

1949年,解放军从壮丁营中救出了邱少云。同年,邱少云参加了解放军,1952年10月,邱少云牺牲在朝鲜战场,年仅26岁。

他的唯一一封家书

奔赴朝鲜的前一天,邱少云给家里寄了封信。邱少云在信中告诉家人,“我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明天就要到朝鲜去打美国佬了。我决心杀敌立功,戴着光荣花回来看你们。”

这封信让家人第一次知道了邱少云还活着的消息。而今,这封信陈列在重庆铜梁邱少云烈士纪念馆。

“有没有啥子想对二叔说的?”邱少云大哥之子邱光兵用铜梁方言讲给邱少华听。老人迟疑了一会儿,在嘴里喃喃自语,“我想说,知道你在战场上被火烧死了,我的心头能舀起五碗血啊!”邱光兵翻译道:“舀起五碗血,这是我们的方言,我四叔的意思是,他的心在滴血。”

想到网络上有人竟用二哥的牺牲开玩笑,邱少华老人变得激动,“说这种话的人,可恶啊!”

篇5:邱少云的故事读后感

秋邵云叔叔出生于四川铜梁。1949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后,他参加了许多革命战争。有一次,邱邵云叔叔接受了冲锋后清除障碍的任务。他和他的同志们潜伏在敌人的战区,一动不动。为了确保战场的安全,狡猾的敌人实际上发起了低空扫射,并在秋邵云叔叔的潜伏区域投下燃烧弹。燃烧瓶点燃了秋邵云叔叔身上的伪装,但为了不暴露全部潜在力量,确保战斗顺利进行,秋邵云叔叔毅然爬上原地,仍然被火焰吞噬...就这样,秋邵云叔叔被活活烧死了。

故事结束后,我泪流满面。我无法想象一个人不动就能让火蔓延全身。什么能让他忍受这样的痛苦?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认为答案是:他的纪律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

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像往常一样,只要有任何皮肤损伤,我就会“呱呱”地大叫,无法忍受任何疼痛。更不用说在我的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我甚至尽我所能避免它们。我妈妈总是说我是一个“三分钟热逃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只有孩子是在父母的照顾下长大的。只要我们受到一点不公正,我就会向父母投诉并寻求庇护。只要我们受到一点点伤害,我们的父母就会非常难过。会有什么?

篇6:《邱少云故事》读后感

邱少云是一个农民家里的军人。故事讲的是1952年10月11日,他和一些志愿军要打下391高地。由于山势险要,他们五百名战士在离敌军只有60米的草丛中组织了一个伏击圈。在那天的中午12时,突然飞来4架敌机,在潜伏区投下了几颗燃烧弹,有一颗就落在邱少云旁边。火光,溅到了邱少云身上,烧着了他的伪装。这时,他发现身后有一个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在水上打个滚,身上的火就会熄灭。但是,他知道,他只要一动,马上就会被敌军知道,五百多名战士的性命就难保了。于是,他强忍疼痛,一声不吭。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了三十多分钟,邱少云壮烈牺牲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有许多感触。我由邱少云想到了自己。我确实不够坚强,生活中有一点小小的磕磕碰碰都经受不起,更不要说这个。

有一次,我的手破了一点皮,我就哇哇乱叫。今天我看了邱少云的故事。想到自己这些经历,我真的很惭愧。

我们上课40分钟,而我经常40分钟都扛不住。要知道,我可是坐着40分钟。邱少云呢,它被火烧了三十多分钟,都一声不吭,这真让我赞不绝口啊!如果是我去占领391高地,形成伏击圈后,如果敌机投下燃烧弹,可能还没有砸到我,我就跑了。我连中弹都不可忍受,邱少云还中弹忍痛至死,我真佩服。

还有一次,我上体育课时摔了一跤。本来不是太疼,但我一看,发现破皮了。我就觉得很不舒服,就一直在叫。其实,我就只破了一点皮,最严重也就低一点皮肤病,一点都没有生命危险。但是,邱少云在很清楚自己要死的情况下都忍耐了半个小时多!

邱少云牺牲后,他们那个营攻下了391高地。如果邱少云扑灭火,这个营所有人都要死。而像他这样,只死一个人,让全军队获得胜利的结果要比他自己扑灭火的结果要好得多。

篇7:烈士小故事邱少云的小故事

在艰苦的反帝斗争中,中朝两国人民风雨同舟、祸福相共,用鲜血谱写了壮丽的诗篇,结成了牢不可破的战斗友谊。

邱少云就是在这场战争中,于战场上,为了完成潜伏任务,严守革命纪律,他以超人的意志和毅力,忍受烈火烧身的痛苦,直到最后的牺牲。

邱少云(1926-1952)出生于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玉屏村邱家沟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万恶的旧社会、邱少云九岁丧父、十一岁丧母、十三岁就开始了长工的生涯,受尽了地主豪绅的压迫和剥削。1949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作垂死挣扎,妄图挽救西南一隅,估逼穷人当炮灰。邱少云就是在老板的出卖、被强迫捆邦拉去当了壮丁。

苦难的童年生活、悲惨的家庭遭遇,在邱少云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盼望光明、盼望解放!

1948年,刘邓大军奉党中央毛主席命令挥师南下于1949年12月解放了成都,相应,四川获得了解放,邱少云一家和天下劳苦大众获得了新生,太阳出来了,来了救星共产党,邱少云作为解放兵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1年3月,邱少云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他来到朝鲜,看到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匪帮对朝鲜人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目睹朝鲜儿童遭受自己童年时代一样的苦难,倍加激起邱少云对帝国主义反动派的仇恨。要为打败美国侵略者贡献自己的一切。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是消灭盘踞在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美李匪军,把战线向南推进。然而,我军阵地到三九一高地之间,有着三千米宽的开阔地,这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要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为了缩短冲击距离,出奇制胜、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我军决定在发起总攻击前一天的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

战士们出发以前,部队首长指示:“提高纪律性,坚决执行命令,是我军的光荣传统。这次任务十分重要,也非常艰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暴露目标。”邱少云和战友们坚定地回答:“坚决完成任务!”

要使52人潜伏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二十多个小时,不能有一个人暴露目标,确实任务是艰巨的,困难是不少的。但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深刻认识到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代表着祖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因此士气旺盛、斗志昂扬,表现出了无比的坚强和主动机敏,表现出了惊天动地的革命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邱少云怀着对敌人刻骨仇恨,于战斗前夕,向党支部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他写着钢铁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百多名全副武装的志愿军战士,按预定计划井井有条地迅速分散开来,隐蔽潜入到三九一高地附近一片蒿草丛生的地里。每个人从头到脚插上了蒿草,风一吹,人身上的草和地上的草同时摇动,看不出一点儿伪装的痕迹。邱少云和他所在的那个排,就在高地东边的一条长满蒿草的土坎旁边隐蔽着。

天刚蒙蒙亮,战士们首先看到的就是三九一高地上的那一层层的铁丝肉和一簇簇的地堡群。一挺挺机枪从地堡的射口直对着山下,持枪的敌人在山脊上的交通壕里来回走动,还不时地用望远镜朝山下张望。邱少云看到还在准备顽抗的敌人,心中燃烧着仇恨的怒火,他瞪大了眼睛,更加警惕地监视着敌人。

十点多钟的时候,意外的情况发生了,李承晚匪军的一个班钻出了地堡,朝邱少云同志和他的战友潜伏的方向窜来。

邱少云和战友们镇静地互相看看,眼神互相示意:不能冲动,潜伏好就是胜利。他们继续坚定、沉着地潜伏在草地里。敌人越来越近了……突然,有两名战士被敌人发现了,敌人吓得倒退了两步,慌张地乱扫了一梭子弹、扭头就朝山顶上逃跑。

在此关键时刻,要是让敌人活着回去,潜伏的机密就会暴露,情况就会很严重。这一切,观察所里的团指挥员看得非常清楚。指挥员立刻下达命令:用炮火消灭这股敌人!顿时,炮声隆隆,三九一高地山坡上,筑起了一道火墙,截断了敌人的逃跑,一个班的敌人全部被歼灭在山腰中。邱少云看到这个情景,激动地瞧瞧两旁的战友,表达了内心的高兴。

山上的敌人被这一阵炮火吓得胆颤心惊,龟缩在乌龟壳里不敢动弹,半个钟头后,从南方飞来几架敌机。盘旋在志愿军潜伏的上空。忽然,敌机投下了燃烧弹。有一颗燃烧弹落在离邱少云两米远的草地上,飞迸的燃烧液溅到邱少云的左腿上,眨眼功夫,插在他脚上的蒿草烧着了,火苗腾腾地冒起来,此刻,邱少云只要翻动一下身子,就可以把火苗扑灭,但是这样做会暴露目标啊!邱少云想到要更好地打击敌人,想到整个战斗的胜利,他坚定地伏在草丛中,接着衣服也烧着了,一会儿,烈火就蔓延到了全身。为了革命胜利,邱少云就像一块千斤巨石。伏在那里,纹丝不动,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继续燃烧着。同志们眼看着烈火在吞噬着自己的战友,急得咬破了嘴唇,几次想站起来,帮助邱少云扑灭身上的烈火。可是邱少云和战友们深深懂得,在这个节骨眼上,只要有人动一下,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整个反击计划……全都完了,想要取得的胜利就会丢失,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牢记着部队首长的嘱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暴露目标。”他们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强压着满腔怒火,等待着战斗时刻的到来。

时间过的真慢,邱少云还是纹丝不动地伏在那里。为了革命,为了胜利,他咬紧牙关,顽强的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烈疼痛把手深深的插入泥土,他没有发出一声呻吟,直到最后牺牲。下午五点三十分,中国人民志愿军向三九一高地进攻的号角吹响了,同志们怀着满腔复 仇的怒火,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人扑去。两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敌人的一个加强连全部被歼了,三九一高地上飘扬着我军胜利的红旗。凯歌声中,指战员们心潮澎湃地久久注视着英雄牺牲的地方。那红色的腾腾烈火中,闪现着英雄的巨大形象。

邱少云同志那种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那种坚韧顽强的革命意志,那种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邱少云是视纪律重于生命的典型代表。

在中外历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正如中国已故的著名女书法家肖娴所书:“是真烈士,乃大英雄。”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无私奉献精神。从50年代起就广为传扬,威振四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他的精神鼓舞下英雄楷模层出不穷、雷锋、王杰……,特别是在的抗洪救灾的英雄的人民解放军为保卫国家的财产,人民的生命安全,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绩,为党和人民又立了新功。用鲜血谱写了壮丽的诗篇,结成了牢不可破的战斗友谊。邱少云就是在这场战争中,于391高地战场上,为了完成潜伏任务,严守革命纪律,他以超人的意志和毅力,忍受烈火烧身的痛苦,直到最后的牺牲。像千千万万抗美援朝的抗美援朝战士,他们用鲜血谱写了壮丽的诗篇,和朝鲜人民结成了牢不可破的战斗友谊。

篇8:《我的战友邱少云》读后感

《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文的主人公是邱少云,讲的是他在一次潜伏任务中壮烈牺牲的故事。学习了这篇文,我不禁为邱少云那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精神所感动,读着文,仿佛自己也在和邱少云一样正爬在草丛中执行任务,又被熊熊烈火团团围住,那情那景,一下子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中,我想那千百倍的忍耐也抵挡不住秋少云心中对敌人的仇恨,从文中那幅插图中,从邱少云那喷着火的眼睛里,我真想替邱少云冲过去把敌人千刀万剐,把敌人全部消灭。可是邱少云为了这次战斗,为了整个潜伏部队的生命安全,他以惊人的毅力忍受住了巨痛。我想我要是他,一定会大喊大叫的哭闹,那么大的火,早就把我烧的满地打滚了,更别说像千斤巨石在火中一动不动了。

说实在的,我确确实实地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了,那么年轻,没有作战经验,也没受过那么大的挑战,他却表现出了坚强的意志,伟大的精神,而且他们一天就趴在草丛中,不能动,不能吃饭,喝水……甚至连动都不能动一下,要是我们这些“千金”“少爷”去上战场,敌人早就把我们打跑了,那时,我们才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了。

自从读了这篇后,我似乎懂了许多。就比如说吧,以前我在堂上爱和同桌说悄悄话,现在至少改进了一些,只要一想说话,我至少能控制自己把书翻到邱少云那,或者想到了那篇,就能管住自己不和同桌说话了。还有,要是中午那一节,老师还没有允许下,我就有点不自在了,一会东看西看,一会搞点小动作,现在好了,我学了后,一下子就能管住自己,上了积极发言了。一周,同学大概都花钱,我一周也有五块,别人看了都会嫌少,可我不觉得,虽然口头这样说,但一买糖就管不住自己了,一下子就用光了,甚至还借钱买,但现在不一样,我也可以做到“三不”了:一不讲话,二不搞小动作,三不乱花钱了。

篇9:《我的战友邱少云》读后感

前几天,我看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这本书主要记叙了在抗美援朝的一个战斗中,邱少云为了整个班子,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严格遵守纪律,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歌颂了邱少云自觉遵守潜伏纪律,为了胜利勇于而牺牲的优秀品质。

读了这本书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邱少云在烈火烧身中,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他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钟头才渐渐的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过一寸地方,没有发出过一声呻吟。

读了这本书,我对邱少云肃然起敬。又想起了我们连上40分钟的课也约束不了自己。上课的时候,喜欢跟同学叽里咕噜的说话。趁老师不注意,就把手放到抽屉里弄小玩意儿。有时一边听课,一边手上拿着东西转来转去。有些同学在书上画了许多画,每逢老师走都那些同学身边提醒他们不要玩了,他们才只好不玩了。

篇10:《我的战友邱少云》读后感

当我们现在的小学生被烧开的水,不小心滴了一点儿,就会哇哇地哭个不停,而邱少云呢?当烈火烧到他身上时,他没哭更没有挪动一寸地方,因为他这是为这个班,为这个潜伏部队,为这次战斗的胜利。

我在学校接水时,不小心把水弄到瓶子外,水就往我手上流,疼得我真想哇哇大哭,泪水就在我眼眶里打转,然而,我没有哭,因为我想到了邱少云在熊熊烈火中烧,他都没喊叫,我怎么能哭。我们小学生应该学习这一点,不要遇到挫折就退缩,应勇敢面对现实,但也要把挫折当成一个敌人,要把“他‘消灭掉。

篇11:《我的战友邱少云》读后感

邱少云跟随队伍潜伏在草丛中,别人往草丛中狂轰滥炸,寻找是否有潜伏的人。这时,邱少云被敌人的燃烧弹击中,火苗蔓延到全身,他一声不吭,一直到火熄灭被活活烧死。

他是有多么坚强的身躯吗?不是的。是因为他爱国,为了整个国家的利益,他小心翼翼,忍住痛楚,停在原地。他只需要一打滚,自己就安全了,但却危险了自己的队友,更可能全军覆没,因此,在火的面前,他果断选择了忍受。

在生活中,我们即使遇到一点点火烧在身上都会嗷嗷大叫,慌张害怕;而他呢,他受到这么大的火,而且还要忍住不叫,这是多么难以忍受的啊!被这样的大火烧倒,不死也是伤啊!这是多么超乎想象的奇迹啊!

像邱少云这样的烈士还有很多,如: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刘胡兰、董存瑞、文天祥等人,他们不顾敌人的枪炮,为了国家,为了十三亿人民,他们有价值的献出了生命,让我们生活无比安全。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保卫祖国,保卫中国人民,并让侵略者感到羞愧,让中国在他们心中强大起来。我们首先要好好学习,打好基础,将来考上好的大学,为国家争光!

篇12:《我的战友邱少云》读后感

中国志愿军准备在黄昏时对敌人发起进攻。进攻之前,战士们就已经潜伏在高地下的一个山沟里,和敌人隔得很近,稍微动一下就可能被敌人发现。在中午,敌人使用燃烧弹保护前线。火烧到了邱少云身上。他没有动,为了战争的胜利,他像千斤巨石一样趴在那。一直到火熄灭,他都没有动过。

他使我想到了黄继光。他也是为了战争的胜利,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当敌人的机枪阻挡了部队前进的脚步时,他义务反顾地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枪口。当火烧到了邱少云身上时,他脱掉棉衣就可以活命,但是为了战争的胜利,咬牙忍受着烈火焚烧。

人固有一死,或轻如鸿毛或重于泰山,那可是自己的选择!机枪打得穿黄继光的身躯,却打不穿中国人的心;烈火可以烧焦邱少云的身体,却烧不死中国人的精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如果能够为国家而死,那也死而无憾了!

篇13:《我的战友邱少云》读后感

读到“我们连潜伏在敌人不远的地方”时,我感到如果不隐蔽好,就会被敌人发现,就会有很多的战友牺牲,这次战斗就不会胜利。读到“邱少云的衣服着了火”时,我体会到要是邱少云把衣服脱了,或者在地上打几个滚,这样一来,敌人就发现了我们,我们不仅会打败仗,还会受到很大的损失。我想起了欧阳海,他看到一匹战马在铁轨上,一列火车驶来,眼看会造成巨大的伤亡事故,欧阳海奋不顾身冲上轨道,推开战马,他自己却被火车碾得粉骨碎身。这位英雄牺牲了,换来的是一车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当我读到“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的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我的心象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的眼睛也湿润了,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承受了多么大的痛苦,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我又想起了罗盛教,他忍着零下二十度的寒冷,三次跳入冰河中,救出了一位落水的朝鲜少年,由于自己精疲力尽,最后一次没入水中在也没有出现过。这种精神不正是邱少云具有的献身精神吗?

最后读到“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时,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泪水夺眶而出,多么普通的一名战士,做出的却是多么伟大的举动,令天地动容,令世界震撼。

篇14:《我的战友邱少云》读后感

看今朝,为什么祖国美如画?是英雄的业绩开红花;为什么大地春常在?是英雄的鲜血浇灌了她。与邱少云叔叔相比,我感到惭愧不已。想到那几次没有戴红领巾、校徽,星期一没有穿校服,上课与同桌讲小话而不注意听课,糊糊涂涂的家庭作业……我真愧对于烈士的鲜血。

志愿军战士邱少云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能顺利拔掉敌人控制的391高地这颗毒牙,在敌人燃烧弹的烈火中活活烧死!他是我们中国人民的骄傲,是朝鲜人民的骄傲,他的精神永垂不朽。

读着,读着,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是感到崇敬呢?还是感到惋惜呢?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使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是多么想喊:快!快从火里跳出来!然而他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也没有发出一声呻吟……是什么精神使他没有从火里跳出来?难道他是钢铁铸成的吗?不,他不是,他是活生生的人,他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他是多么地守纪律啊!读了邱少云烈士的英雄事迹,我明白了――我们要严格遵守纪律,从简单的课堂纪律做起,从班级纪律做起,做一个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好学生。《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像明灯照亮我心,伴我踏向征程。

上一篇:因循守旧思想方面下一篇:大学校园运动会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