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课后反思

2024-05-08

范进中举课后反思(共10篇)

篇1:范进中举课后反思

这一节课由于我驾驭课堂的能力有限,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由于对学生的估计出现偏差,在导入部分提出第一个问题“这幅对联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学生不知从何答起,出现了冷场,此时我心中有些着急,处理的不够恰当。

二、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读了,也对朗读做了指导,但是由于课堂容量大,朗读只是一带而过,没有还朗读到语文教学中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在读中理解文章主题,在读中品析语言的传神。有时间的话,我认为应该通过删、换和原句比较朗读赏析范进发疯以及胡屠户治疯的情节。

三、时间把握不太恰当。在分析完范进的形象之后,对胡屠户的分析进行的太快,虽然我只是把他当作次要人物,决定简略分析的,但是我个人认为教学上节奏太快,可能有的学生还没反应过来就过去了。

总之,我的这一节课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反思中有欠妥之处请有识之士给予指正。

篇2:范进中举课后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目标展开。抓住一个“变”字,通过对范进、胡屠户形象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以及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人的丑恶嘴脸和封建社会衰朽的世风。

课后,我对本节课做了如下反思:

如果说这一节课有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的话,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学生老师比较陌生,刚刚上课的几分钟学生比较拘谨,不敢发言。看到这种情况,我及时调整通过启发、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使学生渐渐活跃起来,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能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设置,一次次及时的点拨和自己富有激情的范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课堂结构设计合理。

整个课堂的环节从导语到延伸迁移都没有脱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做到环环相扣,结构紧凑,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学生是在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学习,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回顾目标。

三、课堂容量大,能实实在在的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篇3:范进中举课后反思

一、我的科考我做主

众所周知, 范进既不是官二代, 也不是富二代, 更不是星二代, 无亲爹、干爹可拼, 乃是一介不折不扣的无一实用之技的草根书生, 家境世代贫寒, 社会背景平常, 全家终年苦苦挣扎在温饱线上, 累得气喘吁吁, 活得朝不保夕, 过得猥琐自卑低微, 根本无钱铺路升迁做官, 从来无人赏识提携为宦, 遭尽他人白眼, 就连操刀卖猪肉的岳父对他也横挑鼻子竖挑眼睛, 更遑论街坊邻居及当地土豪绅士县太爷。

面对贫穷落后的命运, 卑微的社会地位, 吃了上顿没下餐的苦日子, 范进非但没有随波逐流, 破罐破摔, 得过且过, 反而信奉“知识改变命运”, 相信“男儿当自强”, 笃信“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下决心走国家公务员考试之路。他几十年如一日, 坚守青灯黄卷, 埋头苦读累读, 不怕他人冷嘲热讽, 不畏别人说三道四, 不惧世俗眼光, 一次次走向考场, 一次次名落孙山, 一次次用勤能补拙、大器晚成的古训鼓励自己, 一次次用“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激励自己, 屡考屡败, 屡败屡考, 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不到黄河心不死, 朝着既定的科考目标踉踉跄跄前行, 在国考路上案牍劳形, 皓首穷经, 头悬梁锥刺股, 用无悔的青春、辛勤的汗水、坚定的信念、执著的追求, 倾情演绎了一曲穿越千年的“我的科考我做主”之歌, 炼成了百折不挠后人皆知的考神, 终于在年过半百的时候祖坟冒烟, 金榜题名, 推翻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谬论, 圆了自己心中向往已久的中国梦———考取了举人 (广东省第七名) , 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国家公务员队伍, 在职能部门担任要职, 管理百姓和治理地方, 改变了穷困潦倒的生活, 破茧成蝶, 让人刮目相看。

从草根范进完成人生“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的蜕变角度看, 他对自己的个人追求目标、自我价值及向往的生活定位非常准确, 他所经历的炼狱般的考试情结无可厚非, 值得大书特书, 他是典型的古代版的考试达人与考试明星, 与当今仍在校磨刀霍霍冲刺高考的高四、高五莘莘学子及在不惑之年才考进高等学府的孜孜求学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堪称“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光辉典范, 有值得后人借鉴学习之处。

二、科第文化耀华夏

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大业三年 (607年) , 止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 经历了约一千三百年。在这条漫长的时间长河里, 历代不同的中央政府都把科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 足见科考有着可取积极的一面, 有值得后人挖掘的选拔考试内涵。

首先, 科考制度门槛低, 除了“娼、伶 (戏子) 、隶、皂 (衙役) 、罪人弟子”不许报考外, 其他人不分阶层, 不论贫富, 不限年龄, 不问出身, 不需阅历, 只要学子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对行政官吏感兴趣, 均可报名参加考试, 公平竞争, 广泛参与, 唯才是举, 择优录用, 用人透明, 为范进这类寒门学子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 提供了一个“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的露脸机会, 在很大的程度上打破了历代世卿世禄、察举制、征辟、九品中正制等选拔人才制度的束缚与局限, 能为中央政府发现、网罗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地方的德才兼备的优秀管理人才, 利国益民。

其次, 科考制度与时俱进, 不断改进反思, 在继承与发展中可操作性强, 靶向性明确, 有自己一套系统具体的操作模式, 严格通过“逐级培养筛选→一一对比淘汰”的步骤挑选社会管理人才, 能最大化考察考生的智商、情商;操作过程可见、可比、可控、可重复、可验证, 可谓百里挑一, 大浪淘沙, 剩下的都是耀眼的金子。经过千年历朝历代不断完善, 科考已形成了中国独特先进的考试文化———社会智商能力挑选核心制度。我国现阶段无论是招收公务员还是招考特岗教师, 报考简章都明文规定报名人数要达到既定比例才能开考, 面试人数要达到既定比例才能进行面试, 否则取消或减少该岗位招收招考计划。这些科学合理的做法都有科举留下来的影子。

再者, 由于科举制度面向所有学子招生 (对草根学子来说尤其重要) , 使得各级政府、当地绅士、地主、土豪、大富人家、有识之士都纷纷筹资设立不同等级的办学机构, 如同文馆、书院、私塾等 (尤其是私塾遍布中国各地) , 大肆兴学, 有教无类, 广招学生, 期望年青一代牢记:“少小须勤学, 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 尽是读书人。自小多才学, 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 我有笔如刀。”有朝一日鲤鱼跳龙门, 跻身上层社会, 光宗耀祖, 荣归故里。这对提高当时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无疑是天大的好事, 对大力发展农村学校教育事业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此, 著名罗志田学者在《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一文中对科举制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科举制是一项集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功能的基本建制, 上及官方之政教, 下系士人之耕读, 使整个社会处于一个良性循环流动之中。1905年建立的新学制对贫寒而向学之家的子弟有所排斥, 导致乡村读书人数量日益减少, 平均识字率逐渐降低。”一语中的, 见解独特, 非常中肯。

第四, 中国的科举制度历经千年而不衰, 生命力旺盛, 对世界文化贡献极大, 走出了亚洲, 走向了世界, 先后被邻邦日本、韩国、越南效仿推行。欧洲传教士还长篇累牍介绍科考的公平、公正, 备受英国和法国推崇青睐。英国在吸纳科举的精华的基础上, 出台了文官制度, 纷纷被欧美各国借鉴学习。有专家学者把科举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在笔者看来恰如其分, 当之无愧。

三、科举选才独树一帜

受定势思维和先入为主的影响, 人们往往一提到科举, 很多人就会以范进为反面教材, 声泪俱下控诉科举扭曲读书人灵魂, 一一罗列科举制度带来的种种不是, 总认为科举戕害读书人, 败坏社会风气, 弊大于利, 早该取缔。在笔者看来, 这种认识肤浅, 有失偏颇, 并不公允, 缘于大众读者没有深入全面了解科举制度, 没有真正透过科举表面看到其利大于弊的另一面。有资料显示, 在清朝114名状元中, 2人因受贿处罚, 其余112人为官清廉刚正。这98%的清官恰好证明了通过科举制度途径选拔出来的官吏是国之栋梁, 社会精英, 官吏楷模, 从侧面有力证明了科举制度是经得起时空考验的。

正因为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思想觉悟高、综合素质素质好、官德口碑佳, 让我们欣喜看到了一批批科举出身, 光耀华夏星空的出类拔萃人才, 如民族英雄文天祥、林则徐, 著名文学家白居易、苏轼, 著名政治家包拯、张居正,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黄炎培, 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徐光启等。这些热衷科举的人中豪杰, 社会精英, 在不同的朝代, 不同的环境, 不同的岗位, 尽情释放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服务大众, 造福社会, 业绩显赫, 深受百姓好评, 他们为大唐盛世的延续、两宋繁华的出现、元明两代的强盛、大清王朝的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是科举的杰出代表, 他们彰显了科第文化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无穷魅力。

在广西贺州市富川县, 长期受科第文化辐射影响, 崇文尚学, 戮力办学, 自唐、宋、元、明、清以来书院及私塾遍布村寨, 师勤生勉, 人才辈出, 贤杰不尽。因此, 当地民众文化水平较高, 累计有133名科举进士, 其中该县秀水村出状元1人, 进士26人。这些先贤才俊在全国各地为官清廉, 尽责履职, 体恤民情, 鞠躬尽瘁, 受民爱戴, 成为了科举的幸运儿, 是科举的典型榜样。这显示出了科第文化教化民众、开启民智的巨大作用。

四、家声科第乳燕飞

吴敬梓撰写范进中举故事目的很明确, 就是想告诉后人科举制度存在的弊端。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这位杰出的伟大的小说家的初衷及出发点是好, 但是他忘了极其重要的一点, 就是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朝代的人才选拔考试制度历来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需要在实操过程中不断反思改进, 使之日趋完善, 更加合理科学。我这样说, 还因为吴敬梓家人及其本人也都是科第出身, 地方世族, 书香门第, 在当地很有名望。吴敬梓的曾祖父吴国缙是顺治年间的探花, 祖父吴旦是监生, 伯叔祖吴晟、吴昺皆进士及第, 生父吴雯延入丛霄道院读书, 嗣父吴霖起拔贡, 吴敬梓是秀才出身。面对如此显赫名门望族, 面对科第文化带来的物质富足及精神荣耀, 吴敬梓是心花怒放的, 他欣然挥毫写下的“家声科第乳燕飞”就是力证, 流露出了他对科第文化的由衷赞美, 表达了他对科第文化的一往情深。

在“家声科第乳燕飞”的召唤下, 吴敬梓曾数次高高兴兴跑到我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南京夫子庙秦淮河北岸江南贡院参加举人考试。吴敬梓举人科考屡次失败, 详情我们不得而知, 或许与他少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妻的坎坷多舛命运影响考试正常发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亦或许与他对八股文欠火候有关……与吴敬梓一样也极其热爱科考的还有蜚声大清文坛的蒲松龄。蒲松龄考上童生资格后, 亦曾多次参加乡试, 希望在科考旅途中愈走愈远。我想, 如果吴蒲二人顺利考上进士、状元的话, 那么他们笔下的《儒林外史》、《聊斋志异》汩汩流淌的将会是对科第文化的赞美、向往和追求。

篇4:范进中举课后反思

一、我的科考我做主

众所周知,范进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更不是星二代,无亲爹、干爹可拼,乃是一介不折不扣的无一实用之技的草根书生,家境世代贫寒,社会背景平常,全家终年苦苦挣扎在温饱线上,累得气喘吁吁,活得朝不保夕,过得猥琐自卑低微,根本无钱铺路升迁做官,从来无人赏识提携为宦,遭尽他人白眼,就连操刀卖猪肉的岳父对他也横挑鼻子竖挑眼睛,更遑论街坊邻居及当地土豪绅士县太爷。

面对贫穷落后的命运,卑微的社会地位,吃了上顿没下餐的苦日子,范进非但没有随波逐流,破罐破摔,得过且过,反而信奉“知识改变命运”,相信“男儿当自强”,笃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下决心走国家公务员考试之路。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守青灯黄卷,埋头苦读累读,不怕他人冷嘲热讽,不畏别人说三道四,不惧世俗眼光,一次次走向考场,一次次名落孙山,一次次用勤能补拙、大器晚成的古训鼓励自己,一次次用“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激励自己,屡考屡败,屡败屡考,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不到黄河心不死,朝着既定的科考目标踉踉跄跄前行,在国考路上案牍劳形,皓首穷经,头悬梁锥刺股,用无悔的青春、辛勤的汗水、坚定的信念、执著的追求,倾情演绎了一曲穿越千年的“我的科考我做主”之歌,炼成了百折不挠后人皆知的考神,终于在年过半百的时候祖坟冒烟,金榜题名,推翻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谬论,圆了自己心中向往已久的中国梦——考取了举人(广东省第七名),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国家公务员队伍,在职能部门担任要职,管理百姓和治理地方,改变了穷困潦倒的生活,破茧成蝶,让人刮目相看。

从草根范进完成人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蜕变角度看,他对自己的个人追求目标、自我价值及向往的生活定位非常准确,他所经历的炼狱般的考试情结无可厚非,值得大书特书,他是典型的古代版的考试达人与考试明星,与当今仍在校磨刀霍霍冲刺高考的高四、高五莘莘学子及在不惑之年才考进高等学府的孜孜求学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堪称“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光辉典范,有值得后人借鉴学习之处。

二、科第文化耀华夏

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止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经历了约一千三百年。在这条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历代不同的中央政府都把科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足见科考有着可取积极的一面,有值得后人挖掘的选拔考试内涵。

首先,科考制度门槛低,除了“娼、伶(戏子)、隶、皂(衙役)、罪人弟子”不许报考外,其他人不分阶层,不论贫富,不限年龄,不问出身,不需阅历,只要学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对行政官吏感兴趣,均可报名参加考试,公平竞争,广泛参与,唯才是举,择优录用,用人透明,为范进这类寒门学子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提供了一个“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露脸机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打破了历代世卿世禄、察举制、征辟、九品中正制等选拔人才制度的束缚与局限,能为中央政府发现、网罗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地方的德才兼备的优秀管理人才,利国益民。

其次,科考制度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反思,在继承与发展中可操作性强,靶向性明确,有自己一套系统具体的操作模式,严格通过“逐级培养筛选→一一对比淘汰”的步骤挑选社会管理人才,能最大化考察考生的智商、情商;操作过程可见、可比、可控、可重复、可验证,可谓百里挑一,大浪淘沙,剩下的都是耀眼的金子。经过千年历朝历代不断完善,科考已形成了中国独特先进的考试文化——社会智商能力挑选核心制度。我国现阶段无论是招收公务员还是招考特岗教师,报考简章都明文规定报名人数要达到既定比例才能开考,面试人数要达到既定比例才能进行面试,否则取消或减少该岗位招收招考计划。这些科学合理的做法都有科举留下来的影子。

再者,由于科举制度面向所有学子招生(对草根学子来说尤其重要),使得各级政府、当地绅士、地主、土豪、大富人家、有识之士都纷纷筹资设立不同等级的办学机构,如同文馆、书院、私塾等(尤其是私塾遍布中国各地),大肆兴学,有教无类,广招学生,期望年青一代牢记:“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有朝一日鲤鱼跳龙门,跻身上层社会,光宗耀祖,荣归故里。这对提高当时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无疑是天大的好事,对大力发展农村学校教育事业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此,著名罗志田学者在《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一文中对科举制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科举制是一项集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功能的基本建制,上及官方之政教,下系士人之耕读,使整个社会处于一个良性循环流动之中。1905年建立的新学制对贫寒而向学之家的子弟有所排斥,导致乡村读书人数量日益减少,平均识字率逐渐降低。”一语中的,见解独特,非常中肯。

第四,中国的科举制度历经千年而不衰,生命力旺盛,对世界文化贡献极大,走出了亚洲,走向了世界,先后被邻邦日本、韩国、越南效仿推行。欧洲传教士还长篇累牍介绍科考的公平、公正,备受英国和法国推崇青睐。英国在吸纳科举的精华的基础上,出台了文官制度,纷纷被欧美各国借鉴学习。有专家学者把科举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在笔者看来恰如其分,当之无愧。

三、科举选才独树一帜

受定势思维和先入为主的影响,人们往往一提到科举,很多人就会以范进为反面教材,声泪俱下控诉科举扭曲读书人灵魂,一一罗列科举制度带来的种种不是,总认为科举戕害读书人,败坏社会风气,弊大于利,早该取缔。在笔者看来,这种认识肤浅,有失偏颇,并不公允,缘于大众读者没有深入全面了解科举制度,没有真正透过科举表面看到其利大于弊的另一面。有资料显示,在清朝114名状元中,2人因受贿处罚,其余112人为官清廉刚正。这98%的清官恰好证明了通过科举制度途径选拔出来的官吏是国之栋梁,社会精英,官吏楷模,从侧面有力证明了科举制度是经得起时空考验的。

正因为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思想觉悟高、综合素质素质好、官德口碑佳,让我们欣喜看到了一批批科举出身,光耀华夏星空的出类拔萃人才,如民族英雄文天祥、林则徐,著名文学家白居易、苏轼,著名政治家包拯、张居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黄炎培,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徐光启等。这些热衷科举的人中豪杰,社会精英,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岗位,尽情释放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大众,造福社会,业绩显赫,深受百姓好评,他们为大唐盛世的延续、两宋繁华的出现、元明两代的强盛、大清王朝的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科举的杰出代表,他们彰显了科第文化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无穷魅力。

在广西贺州市富川县,长期受科第文化辐射影响,崇文尚学,戮力办学,自唐、宋、元、明、清以来书院及私塾遍布村寨,师勤生勉,人才辈出,贤杰不尽。因此,当地民众文化水平较高,累计有133名科举进士,其中该县秀水村出状元1人,进士26人。这些先贤才俊在全国各地为官清廉,尽责履职,体恤民情,鞠躬尽瘁,受民爱戴,成为了科举的幸运儿,是科举的典型榜样。这显示出了科第文化教化民众、开启民智的巨大作用。

四、家声科第乳燕飞

吴敬梓撰写范进中举故事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告诉后人科举制度存在的弊端。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这位杰出的伟大的小说家的初衷及出发点是好,但是他忘了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朝代的人才选拔考试制度历来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需要在实操过程中不断反思改进,使之日趋完善,更加合理科学。我这样说,还因为吴敬梓家人及其本人也都是科第出身,地方世族,书香门第,在当地很有名望。吴敬梓的曾祖父吴国缙是顺治年间的探花,祖父吴旦是监生,伯叔祖吴晟、吴昺皆进士及第,生父吴雯延入丛霄道院读书,嗣父吴霖起拔贡,吴敬梓是秀才出身。面对如此显赫名门望族,面对科第文化带来的物质富足及精神荣耀,吴敬梓是心花怒放的,他欣然挥毫写下的“家声科第乳燕飞”就是力证,流露出了他对科第文化的由衷赞美,表达了他对科第文化的一往情深。

在“家声科第乳燕飞”的召唤下,吴敬梓曾数次高高兴兴跑到我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南京夫子庙秦淮河北岸江南贡院参加举人考试。吴敬梓举人科考屡次失败,详情我们不得而知,或许与他少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妻的坎坷多舛命运影响考试正常发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亦或许与他对八股文欠火候有关……与吴敬梓一样也极其热爱科考的还有蜚声大清文坛的蒲松龄。蒲松龄考上童生资格后,亦曾多次参加乡试,希望在科考旅途中愈走愈远。我想,如果吴蒲二人顺利考上进士、状元的话,那么他们笔下的《儒林外史》、《聊斋志异》汩汩流淌的将会是对科第文化的赞美、向往和追求。

为了实现课标提出的阅读目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我们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发散思维,领悟作品的深层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收获“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高效阅读效果,才能从另一面欣赏科第文化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

篇5:范进中举教学反思

一、教学困难分析

1、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五篇课文当中,《范进中举》应该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篇课文。但即便如此,我觉得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课文的主题批判科举制度对当时知识分子以至整个社会的毒害,可是学生对科举制度并不熟悉,为什么范进在穷困潦倒、困顿之极的情况下还要去参加科考?为什么一旦范进中了举,周围的人包括他的岳父在内都一改过去的冷漠或责骂,对他恭恭敬敬的?这些背景知识学生并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这就是教学的困难之一。

2、小说具有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概括情节一般没多大困难,可是一到分析人物形象,问题就来了。有的照搬现成的资料;有的完全根据个人的喜好;有的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有的.故意曲解文本。为什么会发生上述情况?我以为原因有二:一是学生没有深入研读课文,二是没有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此外,在评价范进人形象时,很多人容易看到其可怜、醉心功名的一面,而对虚伪圆滑的一面有时看不出来。这可能是因为没有读过原著,所以对人物形象把握不全面。

3、《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其讽刺艺术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很多学生读了课文后觉得可笑,可是要说为什么可笑,就不容易回答上来了。我觉得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之一。

4、当今社会还有没类似科举制度的情况?怎样科学地评价我国现在的高考制度?这些问题我觉得也可以引导学生谈一谈。

二、我的教学对策

1、提前让学生预习,充分地熟悉文本。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准备与同学交流。

2、让学生课外阅读《儒林外史》这部名著,全面了解课文中范进的人生历程。

3、提供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先分析范进,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胡屠户的形象。

大致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一是分析人物描写。

二是分析环境描写。

三是分析细节描写。

四是分析人物事件。

需要强调的是,分析人物形象,主要应该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在分析的时候,可以采取人物比较的方法。例如本文,可以把范进和张乡绅进行比较。学习了《孔乙己》一文后,可以把范进和孔乙己进行比较分析。

篇6:《范进中举》教学反思

文中作者塑造了范进这个典型形象,引人深思。在科举制度盛行的文化背景中,读书人是怎样一年又一年地跋涉在科举漫漫长途上,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心灵、人格又是怎样受到巨大的扭曲。由范进这样一个个案,我们可以想像当时很多读书人共同的命运。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不是他们个人,而是那个腐朽黑暗的社会制度

作者并不是采取很尖锐的批判的态度,而是采取客观的、冷静的描写方式,在这种描写当中,让读者在笑的同时感受到深沉的悲哀。学习本文可以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当时的社会制度,了解清代的社会文化和读书人的社会状况。可以说,从范进的身上,我们可以察觉到明清之际中国衰落的些许原因。一个民族的知识分子,应该是这个民族思想上的灵魂,这个灵魂被窒息、被扼杀,这个民族也就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另外,还要学习本文高超的讽刺艺术。

学习本文宜采用整体感知──前后对比──局部分析──得出结论的方式,理解领悟课文的思想内容,品味语言,通过对比、夸张来达到讽刺效果的艺术特色。

1、鲜明形象的人物语言。本文善于运用人物的语言刻画人物的性格。文中胡屠户说的、骂的、训斥的、恭维的话,占了很大的篇幅,通过语言的描写,把这个市侩形象栩栩如生地勾画了出来;范进的语言也随着他的身份、地位的变化而不同:从中举前“唯唯连声”到中举后自恃高人一等;张静斋拜见范进那些表示最亲密友谊的话语,充分表现出这个做过官僚的乡绅的圆滑与世故。

篇7:《范进中举》教学反思

《范进中举》插图

《范进中举》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节选自《水浒传》的白话小说。根据单元目标和编者意图,本节课教学主要想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把握小说故事情节,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2.感知艺术形象,学习运用对比、夸张、讽刺等手法刻画人物形象。3.品味小说语言,领会讽刺艺术的魅力。4.了解吴敬梓及其代表作《儒林外史》的相关文学常识。

教学重点一是把握小说故事情节,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二是感知艺术形象,学习运用对比、夸张、讽刺等手法刻画人物形象。难点在于品味小说语言,领会讽刺艺术的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的一段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评价力和创造性,设计课堂问题时力求有梯度,有深度,有趣味,为了做到这几点,我以课文插图为抓手,把插图的运用作为重要辅助,来精炼课堂问题,突出教学重点。

具体来说,本节课分为三个环节:

一、读图明义

从课文插图导入,要求学生明白插图内容,引导思考提出关键问题:范进为什么会发疯?带着这个问题,完成对小说情节的梳理,初步了解,中举前后,范进的境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前后的巨大落差是范进发疯的潜在原因。

二、图文共融

在把握情节的基础上,再次让学生观察图片,把图片上的人物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可以很容易找到范进和胡屠户,由此引入人物形象分析,从深层次寻找范进发疯的原因,学生得出了范进发疯是他生活的社会环境造就的。这样,插图与课文内容融入到了一起,学生对范进发疯的原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以图助读

在对人物分析的过程中,范进的形象很容易成为学生关注的重点,品读这一形象,就可以用课文中的插图来帮助。这一环节,我要求学生先找出课文中和插图内容相照应的段落,然后再次观察图中人物形象,在对这些人物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情读,情读可自己读,分角色读,也可以用表演的形式进行。这样,学生被引入到了课文内容之中,成了小说故事的参与之者,深入到了人物情感的体验之中,无论是对人物形象,还是主题思想,还是讽刺艺术,都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所以,把教材插图引入到教学之中,是一种探究式的阅读教学,它为学生搭建一个真正开放的交流平台,变教师解读文本为学生自觉的赏读文本、探究语言,让学生、教师与文本形成整体,进行交流、碰撞、沟通,从而达到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教学课堂也成了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的舞台,成了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多向互动的过程,极大的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不足之处:1.赏析语言的过程中,有重复拉杂现象,其实也可以把分析人物形象和讽刺艺术融入到一起;2.学生预习不够充分,检测环节用时过长,再加上后边又单列出讽刺艺术的分析,本节课时间显得不足,故高潮部分(范进中举的描写)显得仓促。

篇8:《范进中举》教学案例分析

在《范进中举》这个片段当中, 作者塑造的范进这个典型形象让人深思。作为学生, 这样的科举制度离他们很远却又是那么有对比性。所以更应该从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这个角度入手, 通过范进的疯态描写和中举前后的性格变化的分析清楚地理解主题。这样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清封建社会的黑暗与陈腐, 又感受到我们所处社会的光明和幸福。因而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受到启迪和教育, 摆正读书的心态, 让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受到熏陶。

自主学习过程简述:

师:话说乾隆下江南时, 按照惯例, 大到官员, 小到百姓都应到场迎送, 可是当年却有一人以种种借口推辞不去, 而是在家悠哉游哉。这会是怎样一个人呢?连天子都不放在眼里!这个狂人是谁呢?他就是吴敬梓, 他够狂, 可狂也有狂的理由呀, 他家族显赫, 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中, 共出了六名进士, 包括一名榜眼, 一名探花。他本人却因“文章大好人大怪”屡屡落第。之后这位旷世奇才用了他近20年时间给我们留下了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说尽屡试屡败屡败屡试的各路考神!在这群考神中, 就有这么一个人, 为中秀才, 整整考了35年, 这35年来, 他历尽人间酸辛饱尝世态炎凉, 所幸的是到54岁时终于中举了!

高中以后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他高中的场面。 (看发疯这一段影像资料)

师:课文中的哪一个自然段就是屏幕内容的再现呢?请大家马上把它找出来!

师:请大家自由地大声朗读这一段!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把这段中的这部分读一下, 从范进不看便罢读到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请同学们推荐一位, 我们呢边听边把范进的动作语言描写划出来, 动词可以用横线语言可以用波浪线!

师:范进的动作语言描写看谁找得快, 马上说!从这些描写中, 你看到怎样一个范进?生:我看到一个神魂颠倒疯态毕露的范进形象。

师:下面重点看这两句话!来, 先让我们齐读这两句话!要重点突出“好”“中”两字, 读出他的心情!

师:为什么反复说这两句话呢?我们来看看标点都是感叹号!这里的感叹号能否换成句号省略号?

生:不能, 范进心理十分欣喜, 只有感叹号才能抒发强烈的情感!

师:再看句子, 都很简短。这么简短的语句里你读出了范进怎样的心情呢?

生:也是因为太高兴, 千言万语都浓缩在这里。

师:按照常理, 这两句话的顺序应该怎样?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生:按照常理, 这两句话的顺序应该是“我中了!好了!”“我中了!好!”这样写出中举只是途径, “好了”最要紧是目的。

师:把“好了”“好”放在前面有什么作用?

生:起强调作用。

师:“中了”“好了”, 你想想看, 范进认为什么好了呢?用一个句子补写出范进的心理。 (课件展示) 比如我再也不用—— (上街卖鸡了!) 试试看, 哪个同学讲得最快!

生1:我再也不用拼命赶考了。

生2:我再也不用看胡屠户的脸色了

……

师:中举前范进是怎样一个人?

生1:中举之前, 范进是个唯唯诺诺、逆来顺受的人, 胡屠户骂他是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还说“岳父见教的是”把口水啐到他脸上也没有关系。

师:真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说他是“烂忠厚没用的人”又表现在哪里?

生2:见到平头百姓还和他们拱手作揖, 和他们平起平坐,

……

师: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中举前的范进懦弱猥琐、甘蒙屈辱, 一脸自卑自贱的奴才相。

那么中举后范进又变成怎样一个人呢?

生1:中举后范进变成了一个虚伪圆滑的人, 明明不认识张乡绅却说“久仰”, “晚生”, “幸得出老先生门下”

师:范进的虚伪还表现在哪里?

生2:想要张乡绅的这些银子却假装不要, 后来又从张乡绅给他的银子里取六两多银子给胡屠户

……

师:范进一旦中举, 他老谋深算, 伶牙俐齿, 一切应酬自如, 再也不是以前点头哈腰,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范进中举以后从乞丐形象变成官爷形象, 中举前甘受屈辱懦弱猥琐变成中举后虚伪奸诈圆滑世故。他的人格扭曲了

师:疯了, 人格扭曲了, 归根结底是什么惹的祸?

生:科举制度

师:范进成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封建统治者的忠实奴才。

师:范进疯了, 如何是好?

生:报录人出了主意, 要最怕的那个人去打他。

师:为什么是报录人说的?

生:报录人见多识广, 他见怪不怪!

师:可见这在当时是普遍现象。

师:这一个嘴巴难道只是打在范进一个人的脸上吗?

生:更打在千千万万个范进脸上。我可以想像到当时很多读书人共同的命运。如果中举了就会受不了, 因为中举太难!而中举之后又有太多的好处。

师:由范进这样一个个案, 我们能看出当时的读书人一心只读《四书五经》一生只做八股文章, 让他们手无寸铁之力, 让他们百无一用, 只为中而读只为中而中!

师:这一个嘴巴难道不是更打在毒害人的科举制度上吗?

因为科举考试对读书人来说有极大的诱惑力, 因为这是那个社会提供给他们改变自己命运的惟一途径一根救命稻草一条独木桥。这条路是那么的艰难对他们的心灵是一种巨大的摧残, 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 扼杀他的独立人格和自由灵魂, 而这样的科举制度竟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1400多年!

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表现出作者对科举制度的深恶痛绝。

师:作家痛感科举制度已把读书人腐蚀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板书:痛恨箭头指科举制度)

师:是呀, 怎么不令人痛恨呢, 范进这个典型形象, 让人有太多的思考, 我们难以想象在科举制度盛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 读书人是怎样一年又一年地跋涉在科举的漫漫长途上, 我们难以想象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的心灵、他们的人格又是怎样受到巨大的扭曲。让我们在笑的同时感受到非常深沉的悲哀, 感谢范进感谢吴敬梓让我们了解这么多!让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学习!

师:范进中举, 喜极而疯, 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呢?请同学们课后用100字左右谈谈你的看法。下课!

反思与强化:

作为小说, 需要长文短教更需要明确目标。尤其要使一堂课具有完整性有效性必须定位准确单一, 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所以我在多次磨课之后把重点定位在揭示主题上。我的课堂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效提问牵动全文

这是一篇小说, 单元要求是“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 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以什么为突破口去感知人物形象从而揭示主题呢?我深知选择能够最有效地落实教学目的要求的突破点, 是整个语文教学课堂提问设计的核心所在。于是我重点设计了两个问题:“范进认为什么好了呢?”“中举有没有改变他的性格呢?”通过有效的巧妙的提问和挖掘, 让学生了解中举只是让他的生活地位变好了, 却使他疯了人格变扭曲了。

二.各抒己见训练能力

课堂的有效性还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述能力。尤其是我让学生在两个问题上大胆叙说, 培养了学生对人事物的看法, 树立了优良的读书观, 同时也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通过问题的讨论, 能让学生自然而然看出中举让甘受屈辱、懦弱猥琐的范进变成了虚伪奸诈、圆滑世故的范进。他的人格扭曲了。在激烈的讨论中也有效地训练了多项能力。

三.巧妙切入重点品读

巧妙的切入点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有着内在的牵引力, 单元同时还要求“能对语言特色有一定的体会”。通过反复阅读课文, 我发现第五段就是全文的精华所在, 精彩的描写丰富的内涵凝聚其中。所以在导入之后我就播放中举发疯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有直观感受, 继而通过自由读、个读多种形式品读这一段的疯态描写, 重点赏析语言描写, 从标点、句子、顺序等角度去赏析, 发现别样的有效别样的魅力。

篇9:范进中举课后反思

【关键词】范进中举;众人中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何为“中举”?即:乡试考中称为“中举”。中举就意味着有了做官的资格,可以作为储备官员了,是一个由民到官的转折。

面对范进中举的好消息,周围形形色色的人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热心与关注。它让我们感受到范进中举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中举,而更像是周围所有人的共同中举。

一、面对范进的中举,乡邻们很“热心、亲切”

他们“很热心”。从馈赠物品上来讲:“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米来的,也有捉了两只鸡来的。”为何把东西一一写明呢?体会作者的几个词语的妙处。鸡蛋、白酒是粮食酿造的,“背”可见分量多,两只鸡,鸡在农耕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外乡邻们又搬些桌凳,请报录人吃酒,商议治疯办法。

看似如此和睦、热情,为何只有“当下”才来?为何中举前只有胡屠户来贺喜,乡邻们应该很多人都知道,却无人道贺?因为中秀才只是进学的开始,并不代表就能飞黄腾达,何况范进考了这么多年,中举就不一样了,以后就会步入仕途当官,所以感受到邻居们的热心更多的是势利的表现。

当范进的母亲央及一个邻居去寻她儿子的时候,那乡邻飞奔去寻。为何作者用这样的词汇?这两个词语表现的是乡邻内心的着急,是范进中举,为何乡邻如此着急?可能是他想第一个快速地把中举的消息传达给范进,以达到巴结讨好的目的,日后也好说,当初是我第一个把好消息告诉你的。

把中举当成自己的事情的,想巴结讨好的又何止仅仅是这一个邻居。在热闹、亲切、祥和的外衣之下,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人性的丑陋,他们把对范进的奉承写得那么心安理得、那么自然,丝毫没有任何的羞涩与难过,反而犹如自己中举一样高兴。等范进又拜谢了他们之后,他们才离开。缘何此时才离开?因为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等的就是范进来谢谢他们,记住他们,这样范进以后发达了,应该会来回报他们的。即使他们没中举,但中举带来的收益,他们早就预做准备了,这也可以算是乡邻们的中举。

二、在乡邻们退出舞台之后,张乡绅急忙造访

为何作者此刻安排张乡绅出场?我们先看看出场气氛:体面的管家,大红全贴、轿子。他的打扮:头戴纱帽,身穿葵花色圆领,金带、皂靴。自然这样的人和普通百姓是不一样的阶层。这也是作者的暗笔,写出封建等级的差异。张乡绅的一些言语:“世先生、同在桑梓、亲切的世弟兄、弟、至亲骨肉。”他送的物品:五十两白银,三进三间的东门大街空房赠送。当范进推辞的时候,张乡绅的神情是急了。为何范进不收,他要急?他来的目的就是拉拢范进,为他所用,结党营私。范进是未来的官员,新贵人,张乡绅“适才”看见题名录就来了,一下子变成至亲骨肉,就犹如买了一只股票,潜力股,具有超级升值潜力。此时是范进即将发达的转折点—中举,把范进拉拢过来,就犹如自己是范进,中举带来的好处岂不可以和自己共同分享,又和自己中举有何区别?

三、范进中举,胡屠户变化宛若两人

如果说外人想巴结、拉拢范进,想依附范进的中举给自己带来实惠,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那么胡屠户的态度就更发人深省了。

在胡屠户身上伴随着一系列变化,如:对范进的称呼:“现世宝”—“贤婿老爷”。对范进外貌的描述:“尖嘴猴腮”—“才学又高,品貌又好”。贺礼:“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七八斤肉,四五千钱。”二汉提着东西。动作:“腆着肚子去了”,“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那手早颤起来”,“干思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对女儿婚姻的态度:“倒运”,“累了我多少”,“可怜可怜”—女儿像有些福气,有我这个贤婿,还怕后半辈子靠不着他怎的?

林林总总的表现,把范进中举后胡屠户的前倨后恭、趋炎附势展现得淋漓尽致。巴结好了范进,又和自己中举又何区别?还倒省了自己求学的辛苦。

四、范进中举,妻母俱各欢喜

范进进学回家,母亲、妻子俱各欢喜。母亲、妻子为何都各自高兴,恐怕结合前后文也能略知一二吧。老太太见报子来了,吓得没敢出来,只待听见“中了”,才伸出头,告诉他们“诸位请坐,小儿方才出去了”。俨然已经不是一个农村太太的话语了,已经明显摆起了举人娘亲的那个架子了。当范进疯了后,老太太急的哭了,既有母亲对儿子的爱的体现,有些话语也是值得人去咀嚼的。“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感叹号中有种强烈的意味,“这一疯,几时才得好?”可见母亲希望儿子好,既是出于本性的母爱,也有一种跟着享福的想法吧。而《儒林外史》原文中,范进的妻子也注重了着装,摆起了架子。第四回何美之浑家说:“范进媳妇,是庄南头胡屠户的女儿,一双红镶边的眼睛,一窝子黄头发,那日在这里住,鞋也没有一双,夏天跻着个蒲窝子,歪腿烂脚的。而今弄两件“尸皮子”穿起来,听见说做了夫人,好不体面。你说,那里看人去!”可见,范进中举了,给自己也同样带来了中举的利益,亦不是自己在体验“中举”带来的实惠吗?

作者就是用这些次要人物,再衬托出主旨,着力表现科举不仅毒害了读书人,扭曲了他们的心灵,也扭曲了整个社会的人心。正是社会上这些读书人以及社会人的林林总总的表现,才构成了《儒林外史》这部长篇小说的精髓,耐人回味,发人深省。

篇10:《范进中举》教学反思

《范进中举》是一篇传统小说,以其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夸张、对比的艺术手法对腐朽的科举制度以及深受其毒害的范进、胡屠户、张乡绅等人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讽刺。毫无疑义的说,对正在读书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警示。只有成功的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之中,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活力,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范进中举》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学习并运用夸张、对比的写作手法;学习并运用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体会小说的主题思想。按照往常的教法,教师逐个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然后教师再讲解分析,一一得出小说的主题、人物性格及写作手法。这样一节课下来,自己往往是累得口干舌燥,很是费力。这让我想起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非谓滔滔不决地说,学生默默聆听,而在于引导启迪”。新课标也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是提高语文素质的立足点。学习本文要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教育,摆正心态读书,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受到熏陶,这是教学本文的第二个立足点。

学校倡导学习洋思教学,上课时,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一展示,然后提出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以表格形式书面完成以上任务。同时请三个小组主动上台,各板书完成一项任务,完成后出一个代表负责讲解这一项内容。有什么不完整之处,请台下的其余小组补充。一时间教室里极其热闹沸腾,学生们个个都很兴奋,说的,写的,讲的,起来补充的,学生们的阅读讲解激情被唤醒了。他们的讲解居然象模象样,到了最后我仅仅补充了一小点内容。下课后,我一身轻松,此时明白:洋思中学的经验,就是把学生真正当作课堂的主人。这使我想起了前两天看过的一篇小文章《看演出》:乘船旅行,路途遥远,虽船上有很多表演,但演员总共五人,兼共各种角色,重复出现,一会儿就让人觉得“词曲穷尽”。为了调动大家的兴致,演员们挑选了极简单的民歌及西班牙舞基本步伐向游客传授,不一会就有游客跟着唱歌跳舞,此时演员邀请更多的游客参与其中,场面更加热烈,没有人再觉得身心疲惫……反思我们的课堂,如果我们按照学生的学习需要、兴趣关注学生的现实处境,不也同样能够产生“游船效应”吗?

上一篇:急诊科出科考试及答案下一篇:师德师风表现说明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