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拼读比赛

2024-04-29

拼音拼读比赛(精选9篇)

篇1:拼音拼读比赛

亲爱的同学们,进入小学学习三个月了,相信大家的拼音一定读得又快又准确,赶快试试吧!注意别忘了时间只有一分钟哦!

班级姓名

1shuǐ ɡünɡ2tái dýnɡ3 xiïnɡ yÿnɡ4ɡüng qiánɡ5 hïnɡxÿnɡ6 ɡōnɡ rãn7ün jìng8 shýnɡ huï9 chítánɡ10 tài yánɡ11 yōnɡ bào12 dþnɡ dài13 cǎi hïnɡ14 tái fýnɡ15 cōnɡ minɡ16 xiōnɡ mþnɡ17 pín qiïnɡ18 fýnɡ shōunào zhōnɡ20 zhuànɡ jÿ21 shünɡ xÿn22 nãnɡ ɡàn23 zhânɡ quâ24 xiànɡ câ25 ɡuǎnɡ dà26 chãnɡ mãn27 bþijÿnɡmì fýng29 tÿnɡjiǎnɡ30 zhþnɡ qí31 chōnɡ fýnɡ32 qiū ɡüo qì shuǎnɡ

liànɡ jÿnɡ jÿnɡ34 qián tánɡ jiünɡ

tūn tūn tǔ tǔ36 xuün chuán

yuán zhū bǐ38 jÿn jÿn yǒu wâi39nûâ dài 40 bÿn bÿn yǒu lǐ41chân âr dǎ tiþ

42jiǔ niú yì máo43zhǐ nán zhýn44zì xuǎn45 shünɡ chǎnɡ46zhuàn bǐ47 shù yâ48 quý shǎo49 rì yuâ50 hîu niǎo 51 diào yú52 yōu xiù53 râ’ài54 ní hǎo 55 pâi dài56 xǐ ài57 zhuÿ zhú

pãi tǔ59 ɡuì huü60chuÿ là zhu

成绩:一分钟拼读正确()个。

篇2:拼音拼读比赛

汉语拼音对一年级新生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他们进入学校后学习时间最长的一个内容,是他们识字的一块“敲门砖”,阅读的一把“金钥匙”。教学大纲要求一年级的学生在一年级要能够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并且能够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此时让学生打下扎实的拼音基础,对于之后的语文学习,以及更加快乐地在生活中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其学习的动力。

一、摆一摆,巧记字母形

小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问的心理,机械重复的读、写,会让人乏味,何况是生性好动的刚入学的儿童呢?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动手操作、能够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萌发求知欲望,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迅速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为了记住“z、c、s”的字形,我们改变了死记硬背,抄抄写写的惯用方法,让孩子们用自己准备好的一段丝带来摆摆这三个字母,看谁摆得最漂亮。每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操作,真像个小小设计师。课堂上也出奇的安静,因为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设计中,都想成为最成功的设计师。孩子们在自我操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记住了“z、c、s”的字形。“我的z是彩色的”平时不太善言的小王兴奋地叫道;小李举着摆好的s激动地说:“我的s是由红色和蓝色组成的,我设计得多美啊!”他们还发现用丝带能拼出好多字母时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兴奋异常,欲罢不能,这不但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而且挖掘了创造的潜能。

二、猜一猜,读准字母音

发音部位的正确是读准拼音学好普通话的关键。要读准字音,我们采用直观教学法,一遍一遍地演示给学生看,讲清发音要领,使学生掌握发音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发不同音时,舌尖或舌面各接触口腔内的哪一部分,如何送气,口形怎么变化。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发音技巧后,我们可以适当插入这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发不同拼音时口形的变化,让学生模仿,相互检查,老师巡视。

三、画一画,理解音节词

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能全神贯注思维;有了兴趣,就能克服困难探索科学的奥秘;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乐此不疲的享受;有了兴趣,也就有了真正的参与。为了培养、提高孩子们学拼音的兴趣,我们十分注意学科的联系兴趣的迁移。平时,小朋 友十分喜欢,我们就把画画渗透于拼音教学中,这增强了学生对拼音的兴趣,把画与学习语文结合在一起,孩子们想去画,就要把音节词读懂,在画画前必须把音节词与日常生活中所 见的事物联系起来,然后把脑子里产生的表象用笔勾画出来,使抽象的拼音字母变成实实在 在的生动有趣的一幅幅画。

六、玩一玩,增强趣味性

据研究资料表明,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7—10岁儿童只能保持20分钟左右,注意力不能持久,这就需要教师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时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上。例如“编一编儿歌、猜一猜谜语、做一做游戏、演一演比一比”等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来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拼音的积极性。

在多年拼音教学中,我发现当拼音作为符号单独存在时,因抽象学生识记存在一定的困难,可一旦把拼音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它与学生熟知的生活密切联系之后,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会学得快快乐乐,记得轻轻松松。例如,在教“zhi chi shi ri”这一课时,有的学生读这些整体认读音节时总是分开拼,纠正几遍效果都不太理想。在课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看来一味用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的方法难免单调枯燥,怪不得学习效果会打折扣。于是我另辟蹊径,抓住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编了一个故事:“zh是妈妈,i是他的宝宝。有一天妈妈带着宝宝去逛街,宝宝很调皮,被精彩的外面世界迷住了,悄悄地离开妈妈,结果迷路了。宝宝找不到妈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急得哭了。后来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妈妈,小i紧紧地抱着妈妈说,妈妈,我要永远和您在一起,再也不离开您了。”听了这个故事,学生们都知道整体认读音节不能分开拼,然后举一反三,自然记住了“chi shi ri zi ci si”。

音节词的教学、复习,以往教法都比较单调、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把声母、韵母音节词变成一个个图案。有的把声母韵母的拼读变成花瓣,组成大红花,会读的花瓣上涂上彩色,然后把小花送给自己的好朋友;有的让学生会读就给苹果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回家后把苹果送给爸爸妈妈;有的把词粘在蘑菇上,让学生帮小白兔把蘑菇送到蘑菇房去·····复习字母表时,我们又找了一张只露出海豚头的彩图,印发给每位学生,老师告诉小朋友用26个字母为海豚添上身体。

这系列的变字母、音节词为游戏的操作活动,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在课堂中营造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为学好拼音、学好语文作了铺垫。这既培养了学拼音的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效果。学习拼音并不能立竿见影,必须经常练习,长期巩固。

篇3:拼音拼读比赛

一、英语拼读与汉语拼音教学现状对比

现行中学英语教材把语音教学安排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初一年级, 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具有单词拼读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学生的预习能力、自学能力及初步运用英语交流能力打下基础。然而, 目前实际的中学英语语音教学的效果与目的相距甚远。相当多学习英语多年的初、高中生并不具备“看形读音, 听音写词”的能力。没有掌握词汇的“音”和“形”, 意味着没有构建好语言学习的必要基础, 继续学习就像建造空中楼阁, 徒劳无功。这样的教学效果与小学语文成绩斐然的汉语拼音教学比较, 显得“费时低效”。而汉语拼音在一年级入学一两个月的学生们面前却是小事一桩, 他们张口就能拼读, 听音就可以给汉字标注拼音, 通常都有80%以上的正确率。

同样是拼读教学, 成效却如此悬殊。因此, 正确认识汉语拼音对英语拼读的迁移作用, 积极研究对策, 是提高学生英语拼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英语拼读教学与汉语拼音的可比性分析

英语拼读是外语教学, 而汉语拼音属于母语教学范畴, 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可比性?答案是肯定的。

众所周知, 英文与汉语拼音都源于拉丁文, 英语属于拉丁语系, 26个字母和超过一半的英语词汇来源于拉丁语。汉语拼音方案则是上世纪解放初期, 我国为了有效地扫除文盲, 又便于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而采用拉丁字母制定的符号系统, 解决了因为汉字音形分离而识字入门难的问题。拉丁文字的特点是音形合一, 可以见形识音, 直呼音节。汉语拼音以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相拼成为一个音节, 拼读时做声母的口型, 发韵母的音。一个英语单词有若干个音节, 拼读时按照一定的规则把所有音节的音串起来, 除了纯元音音节, 其他音节发音时也是做辅音口型, 发元音的音。

三、汉语拼音对英语拼读的迁移作用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 原有语言知识会对新语言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 该现象被称为语言迁移, 其中有促进作用的影响为正迁移, 有干扰作用的影响为负迁移。毫无疑问, 汉语拼音对英语拼读也会产生迁移作用, 在二者相似性较强的方面, 正迁移作用较为明显;二者差异表现明显的方面, 负迁移作用却占上风。

1. 正迁移作用

英文与汉语拼音都源于拉丁文, 拼读原理相同, 这有利于学生运用汉语拼音知识和方法去拼读英文单词。换句话说, 我们的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汉语拼音, 也就具备了拼读另一套拉丁符号系统———英语单词的素质。若教师引导得当, 他们很快就可以找出英语发音的规律, 进入拼读规则的学习、理解和记忆。

2. 负迁移作用

显而易见, 英文与汉语拼音存在着巨大差异, 给英语初学者造成强大的干扰。学生们原想学会26个字母, 自己就能像学完汉语拼音一样, 能独立地拼读英语单词了, 结果愿望落空, 因为英语拼读需要学习的内容比汉语拼音多, 而且规则更复杂。

汉语拼音只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每一个声母、韵母或音节的发音都是唯一的, 每一个音节都是一次声韵相拼就完成。学生可以举一反三, 短时间内就可以驾轻就熟。

英语除了26个单字母, 还有约68个元音字母组合、辅音字母组合和混合字母组合。单词的长度不一, 有单音节词, 双音节词, 多音节词。音节又有开音节、闭音节等等, 单词中的每一个字母或组合的发音会随所处的位置或构成的音节不同而不同。另外, 由于英语吸收大量外来词汇, 很多单词的发音并不符合拼读规则, 这对不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来说是严峻的考验, 需要较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对比、总结和记忆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四、对策

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之后。我们可以找准汉语拼音对英语拼读正迁移作用的条件, 弱化负迁移作用产生的影响, 积极研究对策, 提高英语拼读教学的效果。

1. 调整教程, 将拼读教学集中安排在起始阶段, 培养独立拼读意识和能力

现行中学英语教材编排采用“习得”方式, 不利于拼读教学。语音教学被分散安排在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的第一个学期, 历时3个学期, 完成单音教学、读音规则, 以及重音、连读、失爆等语流音变的教学。单音部分26个字母用近2周的时间学完, 其次是音素, 再次是音标。这种教学内容的安排, 旨在句中学词, 词中学语音, 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 不难看出, 学生从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地位, 因为他们在没有任何语音基础的情况下就进行涉及字母、单词、句子的听说读写的综合学习, 学生最初学习的每一个英语单词及每一句话都要通过跟着老师重复模仿来获得。由于记不住单词和句子的读音, 学生们采取不得已的手段, 用汉字或汉语拼音给英语单词和句子注音———这真是对拼音文字莫大的讽刺。

相反, 汉语拼音教学采用的是系统、整体的方式, 目标明确, 效果显著。在初入学一个月的时间里, 拼音是一年级新生学习语言唯一的学习对象, 师生专心致志, 系统地教学所有声母、韵母和音节拼读方法, 在学生确实能运用拼音辅助汉字拼读之后才进入汉语字词句的教学。

因此, 英语教师应该突破教材, 将拼读教学集中、系统地安排在起始阶段, 使学生学会字母组合发音、掌握基本拼读规则、能独立拼读单词后, 再进入句篇教学。

2. 调整教学重点, 推迟音标介入

很多人, 包括中学生、师范生和一些在职中小学英语教师, 误认为英语拼读教学就是字母、音标的教学, 因为教材就是这样编写的。这导致学生学了字母和音标仍然不会拼读单词、记不住单词。他们所谓的拼读单词, 实际上是字母、音标两张皮, 即:字母是字母, 音标是音标, 是没有联系的两套符号。学生识记单词的模式是:读音标、看词义, 然后逐个死背字母顺序, 不能将音、形联系起来, 就无法按照音形义相结合的正确方法去识记单词。

其实, 音标并不是英语拼读的必要手段。英语国家传统的幼儿识读单词的方法是自然拼读 (phonics) , 利用英语字母和组合在英语单词中的特定发音规律来拼读单词, 英语国家的人不会多此一举用国际音标来给单词注音。对比单词civilization和音标[siv藜lai’sei蘩藜n]可以看出, 单词只有12个字符, 音标却有13个字符, 而且“蘩”和“%藜”形状与英文字母完全不同, 看起来比单词本身还要复杂, 似乎又另有体系, 实在是没有必要自寻烦恼去转换。

当然, 英语单词中的每一个字母或组合会因为在单词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发音不同, 拼读规则只体现基本规律。把英语当作外语学习的人们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条件下, 可以增加学习国际音标———又一套拉丁文字来辅助确定生词的读音。所以, 在学生基本掌握自然拼读方法后, 可以适当学习音标, 以便日后借助字典确定词汇读音。

因此, 英语拼读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字母组合和拼读规则的训练上。为了避免混淆, 音标教学有必要推迟到学生的自然拼读熟练到一定程度后才进行。

3. 落实字母组合和拼读规则教学

学生有汉语拼音能力, 就表明他们能理解单个字母或字母组合有各自的表音功能。例如, 他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拼音“sa”中只有单声母“s”和单韵母“a”;而“shang”中声母是字母组合“sh”, 韵母也是字母组合“ang”, 他们绝不会产生把五个字母分开读的滑稽念头。基于此, 我们可以不客气地说, 如果学生看到英语单词就条件反射逐个念字母, 那他的坏习惯是被英语老师养成的。

在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 学生都渴望独立拼读英语单词。教师应当以学生的汉语拼读知识为切入点, 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 用大约两三周的时间集中进行字母组合和拼读规则教学。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把编写在教材附录部分的字母组合提前、集中到初一上学期起始阶段, 培养学生对字母组合“听音知形, 看形识音”的能力。除了26个字母, 68个字母组合也应该制成卡片, 以整体的形式呈现。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认识到, 英语单词拼读与汉语拼音方法相似, 一个辅音和一个元音相拼形成一个音节, 如果相邻处有两个辅音字母时, 一个辅音字母属于前面的音节, 一个属于后面的音节。例如, 经过训练, 看到“picture”, 学生会把它分成“pic”和“ture”两个音节。“pic”很容易拼, 而“ture”是一个发音固定的常见的词尾组合。可以预见, 他们在拼写这个单词的时候不会弄错字母的顺序, 出现乱码。

篇4:借力于汉语拼音提高英语拼读能力

【关键词】汉语拼音 小学英语

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传授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因为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但使学习事半功倍,而且终身受用。从事英语教学以来,本人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改变学生拼读困难现状的有效方法。教学中,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学习单词时用标汉语拼音或汉字的方法帮助朗读单词,虽然有些地方不准确,但却给我很大的启发。为此,专门对借助汉语拼音培养学生英语拼读能力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一、汉语拼音与英文字母的联系

小学生入门阶段应以听说训练为主,培养正确的语音语调的听说能力,并在听说的基础上逐步开展读和写的能力。这是符合语言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的。由此可见,在小学,从低年级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英语拼读教学是可行的,并且是必须的。利用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间的共同发音规律,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开展英语拼读教学。

汉语拼音有23个声母、24个韵母。在汉语的语言环境下,大多数学生用拼音朗读和阅读的能力已经形成。而英语中的26个字母跟汉语拼音字母,形状相似,在发音上更有相同的地方。

1.汉语中的声母有:b、p、m、f、d、t、n、l、g、k、h、j、q、x、z、c、s、r、zh、ch、sh、y、w,其中除了q、c、x、zh这四个字母外,而剩下的这些声母的发音大多数与英语21个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相同。

2.英语中的元音字母及元音字母组合a, e, i, o, u, ar, er, ir, or, ur, au, an,en, in, ing, ei的读音与汉语拼音中的相关韵母的读音很相似。

利用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间的共同发音规律,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开展英语拼读教学。

二、英语拼读借力汉语拼音的尝试

了解了汉语拼音与英文字母的联系后,学生们就能尝试根据汉语声母排序来记英语辅音的音标,掌握辅音字母的基本发音规则并能进行简单的拼读。拼读单词时,我们经常采用三种方法,比如:cake 方法一——a-[ei], ake-[eik], cake-[keik]. 方法二——a-[ei], ca-[kei], cake-[keik]. 方法三——使用直接拼出来的方法(与汉语拼音的直呼法相同)。相比较而言,以最后一种方法最容易被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接受。

再如:dog这个单词,请学生读出字母d、g在汉语拼音中相对应的读音,然后告诉学生d和g英语上的发音同拼音相似,只是稍短而轻。当学生掌握了辅音字母与汉语拼音之间的发音规律后,遇到good,look,cook,foot等类似单词时,就能非常迅速准确地拼读出它们的读音,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借助汉语拼音与英语单词拼读的发音规律来拼读单词,利用学生们原有的汉语拼音基础知识来认知、记忆单词,久而久之学生们通过归纳和累积,获得了学习和记忆单词的便捷方法,掌握了单词的发音规律,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且不再把记忆单词看成一种负担,而是看成是一种乐趣。这样下来,英语学习进入良性循环。

三、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新的思考

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学生能快速地接受和掌握利用汉语拼音进行英语拼读的方法,但还是有个别的学生未能掌握这一快速的学习方法。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个别学困生本身汉语拼音学得并不扎实,汉语基础差,加之英语字母跟汉语拼音的混淆,导致其学习单词仍旧困难。

2.班级有学生流动现象,即有转出的,还有转入的。中途转入的学生,融入集体中较慢,加上适应性不够强,导致英语学习跟不上步伐,从而学习产生困难。

3.受教材的限制,小学英语教科书中没有将音标学习放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也没有系统的完整的板块集中教学。使得音标的学习不够完整系统。对于朗读困难的学生,教师尽量让学生跟读磁带或多媒体的发音,多听多模仿。保证学生能在低年段开始学习英语时就接受正确的发音。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汉语拼音与英语发音间的共同点来提高自身英语朗读的能力。

针对以上的问题,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多总结,多反思。整合出一套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音标教学方法。利用汉语拼音与英语音标的联系,教授学生学习和朗读单词的方法。大力提高学生英语拼读的能力。

篇5:拼音 jqx及拼读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学习拼音的兴趣。

2、学习声母j、q、x能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3、能借用所学拼音j、q、x与生活环境发生联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背景图、拼音卡。学具:手饰、小绳子、书写板、水彩笔。活动重点:幼儿学会声母j q x的正确发音。

活动难点:区别i、j、p、q(b、d、)的形体及发音。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复习6个单韵母及11个声母。游戏:《小树叶》导入教学

师:秋天来到了,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它们到了哪里?你们猜一猜(出示背景图)

师:小树叶来到了我们班,看,在哪里?(背景图上有许多叶子)你认识他们吗?

幼儿分别说出是那些拼音宝宝。师:这些拼音宝宝是那个家族的?(单韵母 声母)

师:请小朋友告诉老师单韵母家族有那些拼音宝宝?(幼儿回答)师:声母家族又有那些拼音宝宝?(幼儿回答)

2、幼儿一起选拼音卡片,并读一读。

师: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咱们把这些礼物送给客人好吗?

要求:小朋友快速选一件礼物,把它送给客人并告诉他们礼物上的拼音宝宝叫什么?是哪个家族的?(出示圣诞树进行亲子互动)

3、个别提问:你送给客人的礼物上是什么拼音宝宝?那个家族的?

4、家长参与:

请家长把单韵母卡片举起来,请家长把声母卡片举起来。

师:(出示手套)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手套)手套上的字是什么?(单韵母、声母)请家长分别把单韵母和声母贴到手套上。

5、集体朗诵单韵母及声母儿歌。

(二)指导认知 1、学习声母j、q、x。

(1)、师:声母是个大家庭,它们共有23个兄弟,今天还有三个声母宝宝要来和我们做朋友,你们欢迎它吗?幼儿说儿歌:给你鼓鼓掌呀,给你放烟花呀,请你吃水果呀,我们是好朋友,霹霹霹,啪啪啪。请出声母j、q、x。(2)、认识声母jq x的音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个新朋友,它叫什么?(请个别幼儿尝试认读)看课件

(3)、教师示范发音,并领读。(4)、学习声母j的形并创编拼音儿歌 请小朋友看看j像什么?(幼儿扩展想像)(5)学习声母j相似音。

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音和字与它相似呢? 教师规范:外形:竖弯加点j j j,读音:小鸡小鸡j j j。(6)、记声母q的形

小朋友再看看q,它像什么?(7)、学习q的音 a、集体朗读

师:现在记住了它的形状,我们一起读读它。b、个别幼儿拍卡练读。C、引导幼儿扩展相似音

在生活中有哪些音和字与它相似呢? d、幼儿创编儿歌: 左上半圆q q q。(8)认识声母x 方法同上

幼儿创编儿歌:一个大叉x x x(9)、幼儿看课件画面学习j、q x的正确发音及书写格式。游戏:拼音宝宝捉迷藏

师:拼音宝宝都藏起来了,请小朋友找一找。幼儿观看课件。

(10)、教师在四线三格上范写j、q x幼儿边说笔顺及格式,教师范写。(11)、区分i、j、p、q音和形的不同点(随机)

小朋友仔细看看,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j和以前认识的哪个宝宝相似(i—j)。q又和我们哪个声母宝宝相似呢?(d—b、p—q)教师小结:

(三)、复习巩固 游戏|:

1、《小绳变变变》(练习j、q x的形)

用小绳摆出所学声母j、q x。

2、《给拼音宝宝找家》(幼儿练习书写格式)

学习拼音:j、q、x的拼读

一、活动目标:1、2、3、激发幼儿学习拼音的兴趣。

学习声母j、q、x的拼读,初步掌握 ü 上两点省写规则。能准确拼读j、q、x 与单韵母i、v 组成的音节,能看图正确拼读带调音节。

二、活动准备:

拼音四线格、图片,情景儿歌,拼音卡,游戏音乐。

教学重点:

j、q、x的发音及与韵母的拼读、认字。教学难点:

j、q、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写规则。

三、活动过程 :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

1、游戏:抽卡复习所学的声母j q x读音。

2、情景图卡导入活动,洗(xi)衣机(ji),嗡嗡响,星期(qi)天,洗(xi)衣裳,妈妈(ma)洗(xi)衣我帮忙。

提问: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字和拼读,谁愿意把这首儿歌朗读给

大家听听?(教师引导)

(二)基本部分:

1、学习声母j、q、x的拼读。

游戏:看看谁不见了?(把j q x出示在黑板上)

师:咱们今天来和我们的新朋友j、q、x做捉迷藏的游戏。

(1、)请老师在儿歌上划出“期”、“洗”、“机”的字宝宝。

师:你们认识这几个字吗?

(2)幼儿尝试。

师:谁能用拼音拼出这些字啊? 小朋友拼的真好、我们一起读一遍。

2、练习j q x的拼读出示图片 师:我们一起拼一拼。提问;这是什么?(公鸡、气球、西瓜)鸡怎么拼?(jī)气是怎么拼的(qì)西怎么拼的?(xī)

反复练习,强调幼儿的观察和模仿。

3、出示音节学习j q x和ü的拼读.J—ǘ—jú(菊)

q—ǚ—qǔ(曲)x—ǖ—xū(需)

4利用图片,强调相拼的规则:j、q、x不和u相拼。但是 ü和j、q、x相拼时去掉;两点。把顺口溜教给幼儿,便于牢记:j、q、x真淘气,从不和u在一起,它们的v在一起小v两点就挖去。

5依次出示:机器、西瓜、菊花、歌曲、胡须的图片。引导幼儿反复拼读,四复习巩固:幼儿看课件

待幼儿读熟后,让幼儿给拼音加声调练习,并能说出相宜的词语。如:

积(ji)木 红旗(qi)游戏(xi)气(qi)球 西(xi)瓜 集(ji)体

可以把常用字组合在一起说一段话,或编一段小故事,练习发音。五扩展放松: 游戏:小雪人不见了

篇6:孩子应该怎么学好拼音拼读

要让孩子上好拼音课,学好拼音,就要千方百计点燃并留住学生心中对拼音的兴趣之火,让学拼音成为孩子心醉神迷的乐事。低年级的孩子好动坐不住,注意力易分散,只有那些生动活泼、直观有趣的东西,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不需要作太多努力,就能在脑海中记忆深刻。针对低年级孩子这种“无意识记”的记忆特点,在引导学生学习字母时,教师可采用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用说、唱、画、玩等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字母教学有情有趣,让孩子快快乐乐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1.溜着儿歌记字形。

短小简练、琅琅上口的儿歌是低年级孩子乐于诵读,便于记忆的,我们可以根据拼音字母的形体特征,自编儿歌,让学生在诵读中在歌唱中轻松记住字形。语文教材中的表音表形图②,是我们创编这样字形儿歌的主要依据。如:根据教材中声母b的表音表形图──运动员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冲浪的图画,以及声母p的表音表形图──小猴在推板车爬山坡的图画,我们引导学生编说儿歌:“帆板冲浪b b b,小猴推车p p p”。充分利用教材已有资源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自编儿歌。有的学生说:“b像我们听的广播的样子,听广播b b b。”,有的学生说:“b像有天线的波导手机,波导手机b b b”。还有“像个6字b b b、牙刷茶杯b b b”等等。这样的字形儿歌不仅可以读,还可以自己谱曲唱出来,或者利用学生们熟悉的儿童歌曲的旋律,加上自编的字形儿歌来改词唱歌。如:我们利用儿童歌曲《两只老虎》的旋律,改词变成了歌曲《分清声母b和p》。

2.手舞足蹈闯难关。

在47个声、韵母中,有些字母字形相近,有的字母发音相似,孩子不易分辨,容易混淆,成为学生学习字母中的难关。对此,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游戏活动,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解放孩子手脚和大脑,让孩子全身心地参与之中,多方面地感受字母,在游戏中突破难点。如:引导孩子区分声母n和l,可以设计一个捏鼻子猜发音的游戏,让一个孩子捏住另一个孩子的鼻子,感受他发鼻音n和边音l时,鼻子部位气流的强弱不同,猜出要发的是什么,通过孩子手和鼻的参与分清n和l。

又如:b p d q这四个字母字形相近,学生较难准确分辨,在教学中我让孩子模仿娱乐节目《超级变变变》,由几个同学合作用肢体摆字母造型的,一个孩子站立,另一个孩子蹲下,用脚抵住他的脚,双手抱住站立孩子的膝盖,身体向左拉伸就成了d,向右拉伸就成了b。一个孩子站立右手搭头上变成p,左手搭头上变成q。还可以制作简单教具,带领学生玩拼图游戏,让孩子听老师的发音,迅速拼出有关的字母,如用“一竖”和“半圆”,拼出有关的字母b p d q,用两个“竖”,分别拼出x和y等等。此外还有绕绳子变字母,字母手形操等等,让孩子在丰富多彩地游戏活动中,“手舞足蹈”地闯过字母学习的道道难关。

3.让学生喜欢书写。

书写字母是孩子学习用笔写字的开始,也是巩固字母、记忆字形的有效方法。为了让孩子学会“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③,我们在教学中实行“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引导孩子自己学会看教材中的笔顺表,知道字母是怎样一笔一画写出来的,住在拼音四线格里的哪一格。第二步,教师示范书写,指导学生了解书写要领。第三步,学生自己描红、仿写,在书写实践中,学会写字母。

篇7:拼音n l及拼读

1、学习声母n、l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按正确笔顺描红。

2、指导幼儿能正确读出n、l的四声。

3、练习在汉语拼音四线格里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及难点:声母nl的发音及四声的读法。活动准备:教师:拼音卡片、图片、拼音课件、幼儿:幼儿用书、铅笔盒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接龙游戏复习拼音:b p m f d t a o e i u ü。

2.猜谜语引入:两个门洞是什么声母?幼儿复习两个门洞m m m。今天我们要学一个门洞声母?出示卡片n,猜猜它是谁? 二 指导认知:二 指导认知: 1.教学n的发音,认清形。

(1)出示情境图片、引出声母n(教师范读)提问: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做什么?

(2)谁能看图给它编一个顺口溜:一个门洞n n n,一扇小门n n n,象个门洞 n n n,倒到放茶杯n n n。

2.幼儿根据拼音课件学习(n)的发音。

(1、)让幼儿多观察、多模仿、多体会,幼儿边看边跟读。(2)教师领读、齐读、个别抽查。

三、扩展思维想象

4.寻找声母n 与生活中相似音的字宝宝?并使其读音规范化。5.教学n 的书写方法:出示笔顺图示,使幼儿认清n 的笔画及笔顺。

四、教学l的发音,认清形。

1、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长的瘦瘦的长长的,非常直。边说边板书(l)的

2.学l的发音,认清形。

(1)出示情境图片:图上画了谁?他在做什么?引出声母l(出示卡片)(2)教师范读,让幼儿用比较的方法,讲解l的发音,n发音时鼻翼两侧微微振动,而发l时,没有这种感觉。(开火车练习)

(3)记忆声母l的形:幼儿看形编儿歌:一根小棒l l l,一根铅笔l l l 3.幼儿根据拼音课件学习(l)的发音。

(1、)让幼儿多观察、多模仿、多体会,幼儿边看边跟读。(2)教师领读、齐读、个别抽查。

(3)教学 l的书写方法:出示笔顺图示,使幼儿认清l的笔画及笔顺。认清它们在拼音四线格中的位置。

三、巩固复习

(1)听老师口令举卡复习对d、t、n、l的认识。(2)听口令用绳摆出nl的外形.(五)扩展放松: 幼儿描红书写教师指导。

学习拼音n l的拼读

活动目标: 正确认读n l的发音。

2运用 “两拼法”示意图学习n 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3运用课件及图片激发幼儿拼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及难点:声母n l与单韵母的拼读。活动准备:教师:拼音卡片、图片、拼音课件、幼儿:幼儿用书、铅笔盒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n l的语境儿歌引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指导认知 以抽卡片的形式复习带调的单韵母 2 语境儿歌复习单韵母及声母n l的声和型。3学习声母n 与单韵母拼读。(1)、出示图片:

提问:图上小姐姐在干什么?出示音节.教师出示na.告诉幼儿这就是拿东西的“拿”,把学习拼读音节与幼儿的口语经验紧密结合起来。教师让幼儿知道“拿”的读音是“na ”,是由声母n和韵母a组成。

(2)、进行na的四声音节练习。并引导幼儿扩词说一句话。

(3)、再选几个不同类型的音节进行拼读示范,使幼儿初步领悟和掌握拼音的方法,知道 n与a e i ū的拼读。

(4)课件综合练习:看图片泥娃娃、你好、泥土、拿东西等让幼儿看图练习拼读

4学习声母l与单韵母的拼读。(1)、出示实物:

提问:手里拿的是什么?(梨、辣椒)(出示音节.教师出示li.告诉幼儿这就鸭梨的“梨”的,把学习拼读音节与幼儿的口语经验紧密结合起来。教师让幼儿知道“梨”的读音是“li”,是由声母l和韵母i组成。辣(là)(2)、进行la的四声音节练习。并引导幼儿扩词说一句话。

(3)、再选几个不同类型的音节进行拼读示范,使幼儿初步领悟和掌握拼音的方法,知道 l与a e i ū的拼读。

(4)课件综合练习:让幼儿看图练习拼读

(5)引导幼儿感悟音节拼读的方法;声母短而快、韵母响而长。

如: n——a——a ——o——do n ——I——n i n——u——nu l——a——la l——u——lu 教师总结音节规律:(1)声母在前、韵母再后。

(2)声调带在韵母头上。(3)都能生出字宝宝。、三、复习巩固。

1、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课件进一步复习d、t的拼读

2根据班级幼儿情况出示图片字卡、实物)等让幼儿练习拼读音节。如:拿、路等幼儿自己练习拼读。(根据拼音方法示意图的特点,练习声母n l与单韵母的拼读。)

3、让孩子找出带生活中带n l读音的东西。

四、扩展放松

篇8:拼音拼读比赛

一、充分利用插图, 引导探究字母的音和形

教材上的每个拼音字母都配有形象生动、极富童趣的插图, 有的图表示字母的形状, 如用椅子表示“h”, 用伞把表示“t”等;有的表示字母的音, 如人用力砍柴发出“ei!ei!ei!”的声音;更多的图则既能表示音又能表形, 如用母鸡表示“j”, 用西瓜表示“x”等。在教学中, 我充分利用这些插图, 和学生一起体会字母的形状, 探究字母的发音, 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 教师演示探究拼音字母的读音和体会拼音字母形状的过程

如在教学“g、k、h”三个声母时, 我先要求学生看书上与它们相应的图, 我也表现出认真看图的样子, 然后惊喜地告诉学生:“你们看, 这个声母的形状看上去好像一根橄榄枝弯曲着的样子, 是吗?”接着自言自语:“可它该怎么读呢?”再若有所悟地对学生说:“噢!同学们看, 图上还有一只鸽子, 也许这个拼音字母的读音与鸽子有联系, 对了!很可能它就读‘鸽’。”接着放录音校对, 我高兴地说:“瞧, 它还真读‘鸽’, 看来, 有些声母的读音, 只要我们认真看图, 会不难发现的。”

(二) 引导学生探究

先要求学生看与k相应的插图, 并提出疑问:“这个声母的形状像什么?可能怎么读呢?”然后教师巡视并适时与个别学生一起探究k的形状与读音。

(三) 了解探究情况

学生能说出这个声母的形状, 而对读音的猜测会出现一些不同的结果。这时, 教师及时鼓励那些能大胆发音的学生, 对他们得出的结果作出这类评价:“你真棒!”“你真聪明!”……

(四) 确定读音

学生通过自已的观察、猜测得出的读音有时不准确, 如何让学生得知准确的读音呢?我通过播放录音来最后确定某个拼音字母的正确读音, 通常我是播放三个音差很大的字母的读音, 让学生自已选择出一个正确读音。

(五) 教师示范发音

教师边读边讲解发音部位和方法, 再让学生练习发音, 体会发音要领 (包括第一个声母g, 并以同样的方法学习h) 。

对于那些只表形, 不表音的字母, 如, “t、n、l”等, 我尽量做到不直接呼出读音, 而是引导学生从音节中分辨出字母的读音。如教学“t”, 我先读出“他”, 然后拉长“tā”音节的读音, 然后提问:“是发t (读音) 呢?还是发a (读音) 呢?”让学生自己发现声母的读音。

二、领悟拼读方法, 自主拼读音节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 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没有示范拼读过的音节, 很多学生就不会拼读的。因此, 如何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拼读方法, 尽快实现自主拼读音节, 是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中我是按照“体验-探究-领悟-拼读”的模式进行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 教师演示拼读

如教学“ba”的拼读时, 先让学生看图, 然后出示卡b、a, 演示两张卡片相碰的动作, 再演示拼读动作, 即先读出b的音, 再读出a的音, 两唇猛地一碰, 同时发出“吧”的嘴唇动作过程。学生练习拼读“ba”, 体验拼读方法。让学生自主拼读新音节。

当学生对拼读“ba”有了一定的体验后, 出示音节“bu”, 让学生自主拼读, 教师适时不出声演示拼读动作, 提示拼读方法, 让学生自主碰出读音来。

(二) 引导学生怎样碰

如让学生试拼“bu”时, 会出现一些学生碰不出音来, 这时我不急于示范, 而是引导学生再去碰“ba”并向学生演示助拼方法:先读b, 后读a, 然后重复地读它们, 而且越读越快, 快到一定程度, 再猛地碰一下, 得出“吧”的音。学生领悟了“ba”的拼读方法以后, 再让学生拼读“bu”, 并要求学生在碰的时候要大胆。

三、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汉语拼音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被一些难点所扼杀, 致使学生的学习陷于被动状态, 机械记忆成了他们学习汉语拼音的唯一方法。因此, 在教学中, 我本着“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和“正确书写声母、韵母、音节”的精神, 对一些学生会感到难的教学内容作了相应的处理。

1.针对学生觉得书写汉字比书写拼音字母容易的特点, 对汉语拼音的书写先不作要求, 而是将这一教学内容放于学生能识一定量的汉字以后, 并且一开始不要求学生在四线格中书写, 只要求“正确书写”。2.对一些学生难以掌握的拼音字母以及不易拼读的音节, 也是放于学生能识一定量汉字以后。3.不要求学生熟练地拼读, 注重“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这样做, 既降低要求, 又减缓了难度, 对呵护学生学习兴趣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 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引导学生, 运用适当的教育教学方法, 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拼音的快乐和成就感, 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为学生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 就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引起学生自我学习兴趣,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9:拼音拼读比赛

【关键词】大龄听障儿童;拼音拼读练习;语音清晰度;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R764

【Abstract】: Purpose Exploring Pinyin spelling training improved the effectiveness of school-age children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of speech intelligibility. Method In a 9-year-old children with cochlear as an example, using the training of phonetic spelling of seeing, hear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other methods, learning 16-week of consonants, vowels and tones as well as to recognize and read the whole etc., until learn pinyin. And through the "National Assessment exam deaf children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n the relevant test assess the case for voice clarity before training or after training, comparing the two assessments results. Learning to master the phonetic spelling, the overall level of speech intelligibility of hearing impaired children had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inyin spelling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peech intelligibility older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Key words】: Older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Pinyin spelling exercises; Voice clarity; Case Study

1 引言

生活中,言语表达是否清晰明了直接影响到听障儿童能否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而大龄听障儿童面临着即将进入普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幼小衔接下的拼音教学能否让大龄听障儿童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又实现清晰的言语表达?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本文主要在个案研究中采用汉语拼音拼读训练方案对大龄听障儿童语音清晰度的影响,通过训练前后的评估结果对比,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

2 研究对象

男,2006年8月出生,两岁发现耳聋,3岁佩戴助听器,补偿效果为左右耳适合。3岁时进行听力语言训练,7岁时通过 “七彩梦行动计划”人工耳蜗康复项目的申请,于2014年1月手术并开機进入广西听力言语康复中心进行训练。

训练前,该被试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词汇量为500,表达能力4-5个字。学期初,采用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编制的《全国聋儿听觉言语康复评估题库》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为:听觉能力评估三级,语言能力评估三级。经过一年的训练后,使用题库评估发现,该被试听觉能力评估一级,语言能力评估二级,其中语言能力中语音清晰度的评估结果相对落后。

3 研究目标

首先学习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及整体认读音节,完成时间为两周。其次能准确拼读声母和单韵母呼读音节,完成时间为4周。再次结合听能训练正确书写汉语拼音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最后完成字、词的简单拼读阅读。

4 评估方法

4.1 评估工具

个案的评估工具选用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主编的《听觉语言评估》中有关语音清晰度的测试卡片(共25个词汇)

4.2评估过程

第一阶段 对本个案被试进行首次语音清晰度评估。

第二阶段 按所设计的训练目标方案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训练,以期达到目的,训练时间为每周5次,每次30分钟,其中有10分钟进行听能、认知、沟通训练,20分钟进行拼音拼读训练。

第三阶段 经过训练后是个案再次进行语音清晰度评估,并进行实验前后两次语音清晰度评估结果对比分析。

5 训练计划

根据个案的实际情况,制定分阶段的计划

第一阶段 准备好的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配套的练习手册《学拼音1、2》及语音清晰度的测试卡片,通过亲子看课与家长进行沟通,掌握拼音训练方法,达到教育统一的原则。

第二阶段 把每日的拼音练习以课后作业进行巩固。

第三阶段 不到4个月个案已经能独立完成练习题中的词汇的拼读,对不正确的发音进行自我纠正。

第四阶段 主要通过训练手册上的练习题及故事书上的短句,用拼音拼读方法进行拼读。

6 训练结果

对训练前、后的两次语音清晰度测试结果进行对比,掌握拼音拼读训练后的语音清晰度成绩进步明显。语音清晰度的评估测试人员共4名:其中一级1名、二级1名、三级2名,测试者记录被试表述的内容,具体数据曲线图对比如图1所示:

7 结论

在四个月的训练中,被试语音清晰度的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因此对大龄植入人工耳蜗儿童的康复训练要充分发挥儿童的个体差异,将幼小衔接纳入康复训练中,能为初入普校的听障儿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赖莎等.听障儿童语音清晰度训练的实践研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1.3

[2]李小华.浅谈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J].中国期刊网,2012.4

[3]孙喜斌主编.听觉语言评估 北京 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09

[4]黄昭鸣,杜晓新.言语障碍的评估与矫治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面谈分析报告下一篇:小学生黄河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