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法人证明书

2024-04-14

单位法人证明书(精选18篇)

篇1:单位法人证明书

法定代表人证明书

现任我单位职务,为法定代表人,特此证明。

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

性别:

年龄:

民族:

住址: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单位全称(印章)年月日

篇2:单位法人证明书

法 人 名 称: 注 册 地 点:

法定代表人姓名:XXX 性别:X 年龄: XX 职务: XXXX XXX 系 的法定代表人。前往参加 工程的建设施工投标活动,签署上述工程的投标文件、进行合同谈判、签署合同和处理与之有关的一切事务。

特此证明。

投标人:(盖章)

篇3:二级法人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浅析

会计集中核算的基本运行方式

(1) 会计人员的隶属关系与二级法人单位分离。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前, 会计人员隶属于二级法人单位, 工资、奖金、评先评优受到单位负责人控制。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隶属于一级法人单位, 在人事、工资关系上脱离了二级法人单位, 在工作上只接受会计核算中心主任的领导, 使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从客观上强化了会计人员执行财会制度的坚定性, 有利于发挥会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

(2) 会计核算形式发生变化。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会计核算职能和资金管理转到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核算在形式上发生变化, 而各二级法人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 即有关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及资产管理仍由原单位负责。

(3) 实行分别开户, 分户核算。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各二级法人单位依然是单独的银行账户。独立的会计核算, 取消了单位原有的会计和出纳, 仅设一名报账会计, 各单位发生的各类开支, 在完成了规定的审批程序后, 统一由报账会计到核算中心报账。

(4) 会计档案集中管理。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各核算单位的会计凭证、账本等会计档案由核算中心负责保管。

(5) 会计业务处理公开, 知情范围扩大。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一笔会计业务处理, 需经核算单位的经办人、证明人和部门主管、单位负责人签字后, 再由报账会计将原始凭证报核算中心审核人员进行审核后, 出纳付款, 记账会计记账, 复核会计复核, 整个业务处理过程公开、透明。

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会计的决策职能被减弱。会计的职能除了核算、监督外, 还有决策的功能, 现在核算中心的主要工作仅仅停留在票据真假审查、资金支付、制证、编制报表、会计档案的保管上。记账会计要负责几个二级法人单位的账, 业务量大, 且置身于二级法人单位外部, 不熟悉二级法人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 就不能根据所在单位客观经济情况研究财务行为和经济现象, 无法及时为二级单位负责人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2) 财务工作重视局部的、暂时的合理性, 忽视了全面的权衡,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级法人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会计集中核算在实际工作中, 执行标准与实际操作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 尤其是在报账工作中表现尤为突出。比较典型的是从事施工或监理等行业的二级法人单位, 由于这些单位许多项目处在比较偏远的农村或山区, 部分项目战线较长, 标段多, 跨多个行政区, 工作人员在生产活动中往往难以得到正规的、符合报销条件的发票, 而核算中心依照制度对不符合规定的又不予以报销, 这样会引发核算中心与二级法人单位的许多矛盾, 导致二级法人单位对核算中心工作的不满和抱怨, 影响二级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工作的积极性。

(3) 会计责任不好落实。《会计法》强调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加大了对违法会计行为的惩治力度。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取消了各二级法人单位原有的会计岗位和会计核算职能。造成会计主体不负责会计核算业务, 而负责会计核算的核算中心不是会计主体。对于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出现的违法会计行为, 是由会计核算中心负责还是由单位负责, 是以一方为主还是共同负责都没有明确规定。由于职责不明, 给追究会计责任会造成一定困难。虽然在会计核算中心成立初期, 二级法人单位和会计核算中心会签订协议书, 但不可能将所有的重要事项都在协议中明确规定。当工作中出现责任交叉或模糊不清时, 二级法人单位和核算中心会相互推诿, 不利于工作开展。

(4) 二级法人单位的财务管理难以开展。会计核算职能和资金管理权转到核算中心, 与会计主体相分离。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相脱节, 容易造成二级法人单位既不见钱, 也没有会计, 没有人为资金的管理、使用提供合理化建议, 没有人利用财务会计资料进行经营活动分析。

(5) 会计核算和财产物资分离。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财产物资仍留在二级法人单位, 当财产发生变动时, 不能及时反映在账册上, 容易造成账实不符。

(6) 报账效率低。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前, 个人与单位的正常业务往来, 可以直接在单位财务室办理。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各二级法人单位的财务工作都集中在核算中心, 同样一笔业务, 首先由报账人交给报账会计, 再由报账会计到核算中心报账, 由于核算中心涉及的二级单位较多, 容易延长报账的时间。

会计集中核算的完善对策

(1) 强化与核算单位的沟通, 当好核算单位的参谋和助手。会计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工作不能仅停留在记账上, 还应强化与核算单位的有效沟通, 深入了解和掌握二级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 参与重大经济合同和经济协议的研究, 及时对单位经济效益情况或重大的会计事项进行分析评价, 为单位负责人提供决策依据, 当好核算单位参谋和助手。

(2) 提高服务质量, 正确处理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在工作中, 会计核算中心工作人员应本着优质服务的原则积极配合各单位认真做好财务工作。把握好原始凭证的报销尺度, 了解各个工程的具体情况, 正确处理好执行标准与实际操作的关系, 根据实际情况, 在不违背规章制度的情况下, 实事求是地处理好报销问题, 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以保证二级法人单位正常业务活动的开展。

(3) 落实会计责任。建立会计责任制, 可由会计核算中心的主任和各二级法人单位负责人签订会计责任书, 明确各二级法人单位负责人作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对本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会计核算中心作为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是会计核算、监督的直接责任人, 应当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对外提供的会计资料实行严格的签字制度, 当出现违法的会计行为, 二级法人单位与会计核算中心共同承担会计责任。另外, 二级法人单位和会计核算中心还应就运行过程中暴露的主要问题及时签订更为细化和完善的补充协议。

(4) 及时反馈资金信息, 提高二级法人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工作上, 核算中心应根据各项财经法规及制度, 认真做好各二级法人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及时记录、计算二级单位各种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同时核算中心要主动向二级法人单位反馈资金信息, 对往来款项及时清理, 提醒二级单位组织清收, 减少资金的不合理占用。在资金到账时, 及时告知二级法人单位, 并在月度终了编制货币收支统计明细表, 使单位负责人能及时掌握单位现金流向, 从而调整资金的使用计划, 保证资金的科学调度与合理使用。

(5) 强化财产物资的管理, 及时对账。会计核算中心应协助二级法人单位设置专门的实物保管登记本, 登记财产的增减变动, 每月底对核算单位财产进行清查、盘点、账实核对, 确保资产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符。

篇4:单位法人证明书

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的意义

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必然要求。2003年以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进行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畅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行政化现象,管办不分、效能不高、活力不足、监督机制不健全等。上述问题制约着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和公益文化服务的有效提供。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就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实现管办分离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通过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一是明确文化事业单位的自主权,把行政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具体管理职责交给决策层,以激发文化事业单位活力;二是扩大社会参与,通过吸收文化事业单位外部人员进入决策层,扩大参与文化事业单位决策和监督的人员范围;三是规范运行机制,明确决策层和管理层的职责权限和运行规则,完善文化事业单位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运行效率,确保公益文化目标的实现。

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也是推进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内容。201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就把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作为推进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办公厅还印发了《关于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意见》,作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配套文件之一。这份文件对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原则、总体要求、主要内容、组织实施等,作了系统论述。一些省市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试点工作也已开展,并取得了很好的经验。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一部分,这些文件和试点经验对推动文化事业单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法人治理结构的先进做法

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普遍做法,有成熟的运作经验。以英国为例。1963年,英国国会通过了《大英博物馆法》,明确规定大英博物馆理事会是大英博物馆的法人团体,拥有管理大英博物馆的权力。大英博物馆理事会成员除了首相任命的少数人选外,其他理事均为相关领域的社会精英。理事会的主要职责有五项,一是选聘博物馆馆长,并报请首相批准;二是公布博物馆年度财政收支状况;三是制定博物馆管理政策;四是制定博物馆发展规划;五是监督博物馆长的职能履行等。再如,我国台湾的两厅院(类似于内地的国家大剧院)目前实行的是行政法人制度,由董事会,艺术表演委员会,监事会组成。两厅院实行董事长负责制,董事会负责执行演出计划,具有决策权;艺术表演委员会由相关专家组成,主要对每年的演出计划进行审定;监事会则负责监督运行情况。这些公益性文化单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成功做法,对我国公益性文化单位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极具借鉴价值。

目前我国公益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走在前列的省市有深圳市、成都市、温州市、铜陵市等等。深圳图书馆早在2008年就开展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2010年建立了由政府部门代表、社会人士、行政执行人等11人组成的理事会,负责确定深圳图书馆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行使深圳图书馆重大事项议事权和决策权,促进了开放民主的治理取向,形成多元规范的监管体系。

温州市图书馆理事会,共有理事13名,理事的组成是:文化教育界代表3名、工商企业界代表3名、卫生界代表1名,普通读者代表2名,图书馆志愿者代表1名,市文广新局的代表1名、2名图书馆职工代表,理事长由企业界的人士担任。理事每届任期为3年,不因理事资格另外领取薪酬。为充分征询和吸收读者意见,每个月最后一个周末在图书馆设立理事接待日,每位理事轮流接待。理事会的权力,据公开的材料说,理事会对图书馆各项工作事务享有发言权、表决权、监督权、选举权等各项权利。图书馆的工作计划、财务预算、领导班子人选、薪酬分配方案、重大项目等,都需要理事会表决并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理事通过方可实施。

充分发挥法人治理结构作用的有效途径

我国公益性文化单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和市场机制作用,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建立理事会。《决定》指出,要“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理事会一般由政府有关部门、举办单位、事业单位、服务对象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代表组成。《决定》特别强调,要“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同时,应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模、职责任务和服务对象等方面特点,兼顾代表性和效率,合理确定理事会的构成和规模,亦要明确理事的权利义务,建立理事责任追究机制。

充分搭建管理层。管理层作为理事会的执行机构,由事业单位行政负责人及其他主要管理人员组成。管理层对理事会负责,按照理事会决议独立自主履行日常业务管理、财务资产管理和一般工作人员管理等职责,定期向理事会报告工作。事业单位行政负责人由理事会任命或提名,并按照人事管理权限报有关部门备案或批准。事业单位其他主要管理人员的任命和提名,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

制定规范和章程。事业单位章程是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载体和理事会、管理层的运行规则,也是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进行监管的重要依据。事业单位章程应当明确理事会和管理层的关系,包括理事会的职责、构成、会议制度,理事的产生方式和任期,管理层的职责和产生方式等。事业单位章程草案由理事会通过,并经举办单位同意后,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备案。

建好各项制度。科学建立和不断完善相关制度,确保法人治理结构的相关措施能落实到位。此外,还要研究制定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准则,进一步规范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完善文化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制度,加强对事业单位履行章程情况的监管。建立文化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制度,强化社会对文化事业单位的监督。

总之,建立完善的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是进一步落实自主权,激发文化事业单位动力和活力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识之一。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一项系统细致的工作。既需要下放政府对文化事业单位的具体管理权限,减少对文化事业单位具体事务的干预,明确文化事业单位独立法人的地位,使事业单位自主管理微观运营事务;也需要强化对文化事业单位的宏观管理,加强绩效管理和目标考核,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单位服务质量和效率,确保实现文化事业单位的公益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省文化馆

篇5:单位法人证明书

投标单位法人代表人资格证明书

投标人名称: 注册地点: 法人代表人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 住址: 系 的法定代表人。前往参加 工程施工招标的投标活动及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特此证明。

投标人:(盖章)日期: 年 月 日

篇6:单位法人证明书

(举办单位名称)举办的(事业单位名称)可用于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开办资金为

万元(大写)。

举办单位或财政部门(公章)

篇7:法人证明书

姓名:身份证号:在我单位任职务,系我单位法人代表。特此证明。现全权代表我公司参加贵方组织的项目,项目编号:,以本公司名义处理一切与之有关的事务。

通讯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邮箱:

网址:

单位名称:

年月日

篇8:巩义市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公告

单位名称:巩义市第二高级中学附

属外语初级中学

证书号:141018100595法定代表人:杜鸿欣

住所:河南省巩义市永安街道办永

定路6号

单位名称:巩义市生活垃圾处理场证书号:141018100596

法定代表人:刘占卿

住所:河南省巩义市新兴东路柏沟岭

单位名称:巩义市站街镇农业服务

中心

证书号:141018100584法定代表人:李秋峰

住所:巩义市站街镇县府街35号

单位名称:巩义市站街镇村镇建设

发展中心

证书号:141018100585法定代表人:马元锋

住所:巩义市站街镇县府街35号

单位名称:巩义市站街镇计划生育

技术服务中心

证书号:141018100586法定代表人:杨静

住所:巩义市站街镇县府街35号

单位名称:巩义市站街镇文化服务

中心证书号:141018100587法定代表人:岳冠超

住所:巩义市站街镇县府街35号

单位名称:巩义市站街镇劳动保障

事务所

证书号:141018100588法定代表人:刘明辉

住所:巩义市站街镇县府街35号

单位名称:巩义市农业综合执法队证书号:141018100592

法定代表人:赵喜芳

住所:河南省巩义市东区惠民路

单位名称:巩义市石河道公园管理处证书号:141018100593

法定代表人:许彦军

住所:河南省巩义市汽车北站石河

道公园

单位名称:巩义市河洛镇财政所证书号:141018100594

法定代表人:杨国安

住所: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洛书街

单位名称:巩义市少年儿童业余体

育学校

证书号:141018100589法定代表人:姚富强

住所:河南省巩义市园丁街26号

单位名称:巩义市康店镇康北学校证书号:141018100590

法定代表人:李建新

住所: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康北村

变更登记

单位名称:巩义市南河渡卫生院变更事项:开办资金

变更前:111万元变更后:152.3万元

单位名称:巩义市供销合作社变更事项:法定代表人

变更前:徐卫平变更后:魏建中

单位名称:巩义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队变更事项:法定代表人

变更前:曲富卷变更后:刘文生

注销登记

单位名称:巩义市孝义镇第四初级

中学

证书号:141018100437

单位名称:巩义市石河道铁路专用

线管理处

证书号:141018100175

补发证书登记

单位名称:巩义市康店镇康南学校原登记号:141018100046

篇9:单位法人证明书

[关键词] 就业、法人单位、经济普查、因素分析

就业事关国计民生,通过对就业、经济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影响就业的各种因素,挖掘就业的潜力,寻找扩大就业的途径从而解决就业压力,是世界各国及地区实现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经济普查中法人单位的数据反映的主要是在第二、第三产业活动中具有较为稳定工作背景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法人单位是全国及各地区就业的重要构成,从一定程度上代表就业的情况。根据我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对我国法人单位就业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扩大就业的潜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扩大就业的途径与对策。

一、我国法人单位就业现状分析

1.就业的机构类型分布情况

我国法人单位就业的主体是企业,其法人单位及其拥有的从业人员,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比重上在全国均处于主体地位;事业、机关单位是就业的重要单位,虽然其法人单位的数量远低于企业,但从比重上来看,其法人单位数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基本上与其从业人员在全国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相匹配;而社团、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所占比重较少,所容纳的从业人员所占比重更低;其他法人单位尽管在数量上仅低于企业,但其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远低于其法人单位在全国法人单位中所占的比重,吸引就业的能力最低。

2004年我国共有法人单位5168303个,从业人员21261.66万人。其中企业单位占全部法人单位的62.87%,企业单位拥有从业人员占全国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78.51%;事业单位占全国法人单位的12.83%,拥有从业人员占全国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12.80%;机关单位占全国法人单位的4.57%,拥有从业人员占4.83%;社团单位占全国法人单位的2.03%,共容纳了102.15万人就业,占全国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0.48%;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占全国的1.71%,容纳从业人员占全国的0.58%;其他法人单位占全国总数的15.99%,其就业人员仅占全国法人单位就业总数的2.79%。

2.就业的单位登记注册类型分布情况

我国内资法人单位是就业的绝对主体,而港澳台商投资法人单位虽然在绝对数量和相对比重上很小,但其吸引就业的能力相对较强。2004年我国共有内资法人单位5015933个,占全国法人单位的97.05%,拥有从业人员占全国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89.02%;港澳台商投资法人单位占全国法人单位1.44%,拥有从业人员占全国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5.59%;外商投资法人单位占全国的1.50%,拥有从业人员占全国的5.39%。在内资法人单位中,国有法人单位显示出较强的就业吸引能力,2004年共有国有法人单位1075343个,占全国法人单位的21.44%,拥有从业人员占全国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32.33%;私营企业数目最多占全国的40.42%,拥有的就业人员仅次于国有单位占全国的28.40%;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所占比重较低,但吸引就业的能力也很强。

3.就业的产业分布情况

我国第二产业是就业的主体,吸引就业的能力强,容纳了全国法人单位将近五分之三的从业人员;第三产业拥有较多的法人单位,但吸引就业的能力与第二产业相比相对较弱。具体来讲:2004年我国第二产业共有法人单位1579356个,占全部法人单位的30.55%,容纳从业人员12436.12万人,占我国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58.49%。第三产业共有法人单位3587846个,占全部法人单位的69.41%,容纳从业人员8664.18 万人,占我国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40.75%。

4.就业的地区分布情况

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地区分布情况基本上与地区经济的发展特点相吻合,即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拥有较多的法人单位,容纳了较多的就业人员,而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法人单位与从业人员都比较少。另外,东、中部地区法人单位在全国所占的比重与其从业人员在全国所占的比重相一致,而西部地区从业人员在全国所占的比重要低于其法人单位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即西部地区吸引就业的能力较弱。具体来讲:东部地区法人单位占全国法人单位总数的56.29%,拥有从业人员占全国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总数的56.78%;中部地区法人单位占全国法人单位总数的23.10%,容纳从业人员占全国总数的24.86%;西部地区法人单位占全国法人单位总数的20.61%,容纳从业人员占全国总数的18.36%。

5.就业的时间分布情况

我国法人单位数随时间发展持续增长,从业人员也在不断增加,增加的绝对值与幅度较大。在新开业的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及其从业人员所占比重持续增加,而事业、机关法人及其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2004年新开业的企业法人单位有416875个,已经占到了当年新增法人单位的88.35%。

二、我国法人单位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1.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与法人单位就业情况密切相关

根据我国各地区从业人员数以及GDP的相关数据,计算二者的简单线性相关系数为0.985,说明代表就业的从业人员PEOP和代表地区经济发展的GDP高度相关。取对数消除数据的异方差,拟和二者的线性回归方程得到以下结果:

LNPEOP=-10.158+0.939LNGDP

R2=0.971,Adjusted R2=0.970;F=973.168;模型的调整后判定系数高达0.9102,说明方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较好;从小括号内的t值判断,解释变量GDP对于PEOP的作用显著;F统计量也说明解释变量GDP对于PEOP有显著的影响。因此方程能够通过各种统计检验,可以用其进行经济分析。上述回归模型说明: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对法人单位的就业存在着高度的正向影响,GDP的弹性系数为0.939,说明GDP每增加1%,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就会上升0.939%。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够促进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增加,因此大力发展地区经济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2.不同类型法人单位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有着不同偏好

我国不同类型法人单位对于学历的要求是否一样,是研究的主题。可利用x2的一致性检验进行判断。利用SPSS软件计算得到:p值为0,即不同类型法人单位,对从业人员学历的要求不同。具体而言,事业、机关、社团法人、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对高学历有偏好,这四种类型的单位有超过一半的从业人员具大专以上学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从业人员为初中以下学历;其中事业单位对拥有研究生及本科学历的从业人员的偏好最高。而企业、其他法人单位则对具有高中、初中及以下较低学历的从业人员有偏好,这两种类型的从业人员在其内部所占比重超过了五分之三;虽然拥有大专及以上高学历从业人员的绝对数并不少,但是相对于低学历者而言,这两种类型的单位对于高学历从业人员的偏好较低。

篇10:法人证明书

兹证明,先生在我公司任总经理职务,系我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先生的个人情况:

姓 名:

性别:

年龄:

职务:总经理 身份证明文件: 身份证

特此证明。公司名称(盖章):

篇11:法人证明书

单位名称:江西省海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广丰县永丰镇永丰大道26号

姓名:叶有美性别:男年龄:47职务:董事长

系江西省海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施工,竣工和保修南昌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塘南2标段工程。签署上述工程的投标文件,进行合同谈判,签署合同和处理与之相关的一切事务。

特此证明

投标单位:(盖章)

篇12:法人证明书

根据股东会决议,经全体股东研究决定:同意免去公司法人代表职务,任命为公司法定代表人。

X年XX月XX日

★ 法人授权委托书证明书

★ 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及法人授权委托证明书

★ 证明书范文大全

★ 证明书样本

★ 证明书格式

★ 法人授权委托书

★ 法人委托书范文

★ 法人辞职报告

★ 法人委托书

篇13:单位法人证明书

一、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构建目的

(一) 重新界定政事之间的关系

不论是政府还是事业单位, 其基本职能都是提供公共服务。我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由政治统治型政府到经济建设型政府, 再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两次转型, 逐步突出强化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主要涉及提供公共设施、公共事业及公共信息服务等内容。事业单位是由政府机关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公共服务组织, 不同于以权力运作治理社会的政府机关。对于两者的关系, 要由以前的政府对事业单位的“办”、“管”一体,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管理, 转变为政府仅从事业单位外部的宏观角度进行监管, 将事业单位的经营决策权、管理权归还给事业单位, 使事业单位成为自主依法经营、独立核算、独立行使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 不再是政府机关的附属物。

(二) 重新设计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

对于事业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 明确产权关系至关重要, 但是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要建立有效的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改变事业单位以前经费“等”、“靠”、“要”的财政供给模式, 改变事业单位员工终身制的用工方式等。通过设计新的运行机制, 在事业单位之间和事业单位中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竞争来提高事业单位生产社会公共服务的水平和数量, 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社会发展。

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 事业单位的自主决策权弱化

在我国庞大的事业单位组织体系中, 政府机关充当着所有者、决策者、管理者等多重角色, 事业单位完全接受政府机关的领导, 依附于政府机关, 形成了高度集中于政府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人事管理体制、决策机制, 事业单位不能成为独立提供社会服务的法人组织, 造成了事业单位所有权和经营权不能实现两权分离, 使事业单位成为政府机关的附属物或职能延伸。

(二) 事业单位的经营自主权弱化

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事业单位没有规范化的法人治理模式, 法律对事业单位的法律地位、经费预算、运行效率等没有明确的保证和监督。政府作为出资者, 控制着事业单位的经营权和收益权, 限制了事业单位的创新动力, 助长了事业单位“等”、“靠”、“要”、“搭便车”现象的产生。

(三) 事业单位的内外监督制度弱化

由于事业单位缺乏自主决策权、经营管理权, 与之相对应的责任也会被弱化, 加上事业单位的绩效很难像营利性的企业那样易于考核, 造成了事业单位的内、外监督流于形式, 导致事业单位的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低下, 从而使事业单位所提供的公共社会服务数量不足、质量较低。

三、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构建的影响因素

(一) 事业单位法人的概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 事业单位是由政府投资兴办的, 接受政府委托独立为社会生产公共服务的组织。其职能和运行机制与政府机关存在很大的不同, 应该将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区分开来, 明确其存在的目的和职能, 便于更好的设计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

(二) 事业单位的产权关系

产权理论是在研究资源短缺的条件下, 如何通过界定、变更和确定产权结构, 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权益冲突, 降低交易成本。通过明晰产权关系, 才可能有效降低主体的交易费用, 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因此明确产权关系成为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构件的前提条件之一。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的特点, 对其改革应改以维护公共利益和改善公共服务为根本出发点, 因此事业单位不能像国有企业一样通过出让股权来明晰产权关系。另外, 超产权理论对产权理论进行了发展和修正, 认为产权明晰只是提高组织绩效的必要条件, 而非充分条件。因此事业单位的产权改革应该借鉴国有企业资产的改革经验, 强化事业单位独立的法人财产权, 对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人所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资产享有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使其真正具有法人资格, 成为市场竞争主体, 依法自主经营, 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三) 事业单位运营费用的来源与获取方式

事业单位的运营不同于企业, 企业的各项运营成本可以通过列入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通过销售予以补偿。事业单位运营资金的来源一般来源于财政拨款, 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在获得拨款的比例上存在差别, 意味着事业单位的运营成本不是直接由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方全部支付的, 而是由政府以财政供给的方式对事业单位的运营成本予以补偿, 消费者获取公共服务是免费的或仅需支付部分费用。这种运营费用的补偿方式不利于调动事业单位提高服务水平的积极性, 因为政府在补偿事业单位运营费用时, 更多的是依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多少为供给基础, 事业单位经费的增加就是想办法扩充人员编制, 再加上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和绩效难于通过一些指标明确地进行考核, 因此这种经费补偿方式降低了事业单位提高服务水平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此可见, 事业单位运营费用的来源和获取方式对构建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有着重大的影响。

(四)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由于我国事业单位一直作为政府机关的附属机构或者能延伸机构, 因此其一直仿效政府机关的人事管理机制。传统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采用的是员工终身雇佣制, 员工在事业单位中能进不能出, 能上不能下, 事业单位没有权力在员工无重大过失的情况下解雇员工, 衡量考核员工往往主要依靠的是员工的身份而不是工作绩效。对于事业单位的员工, 许多人也有这种认识, 就是政府是按人员编制划拨经费的, 不论我工作干得好坏, 政府都已经出钱养着我, 我的报酬来源于政府财政而不是所在的事业单位, 再加上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考核中的一些欠缺, 因而助长了员工工作中的惰性。因此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就成为影响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构建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基于规模纬度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模式构建

(一) 行政管理类与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的治理模式

对于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 虽然不具有行政执法权, 但这类事业单位往往是直接为行政机关的决策和管理提供政策性支持, 与政府机关的管理密不可分, 因此可以采用政府公务员的管理模式, 由政府机关进行直接管理。

(二) 营利性事业单位的治理结构模式

对于营利性事业单位的治理结构, 可以借鉴营利性组织的治理结构模式进行设计, 甚至可以通过事业单位所有权的出让或转移使其完全市场化, 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担风险的市场化社会组织。对于营利性事业单位的治理结构可以按其规模大小、股东数量多少细分为两种模式。一是规模较大、股东数量较多的大中型营利性事业单位。这种事业单位可以按照二元制模式设计, 即设立董事会的同时, 还要设立监事会, 执行职能与监督职能分开。董事会负责执行职能, 监事ÁÁ会负责监督职能, 监事会对董事会具有制约作用。见图1。

二是股东数量较少的小型营利性事业单位。这种事业单位由Á于股东数量少, 可以不设立股东会, 股东直接进入董事会。治理结构可以按照一元制模式设计, 即只设立董事会, 不设监事会。董事会集执行职能和监督职能于一身, 对组织运行的监督职能主要依靠董事会内部的独立董事制度实现。见图2。

(三) 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

由于我国事业单位政府投资主体的单一性, 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中可以不设立股东会, 由政府委派所有权代表加入理事会。作为出资人的权利主要表现为:审核重要行政人员的任命;对事业单位的资产拥有最终所有权, 从事业单位外部监督其资产运营情况;从宏观角度审定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和规划;监督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社会效果, 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社会目标的实现。由出资者代表、行业内专家、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理事会, 行使事业单位的经营决策权, 理事长是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由理事会选举产生, 负责事业单位的经营和管理人员的聘任, 在出资者授权的范围内, 充分发挥业内专家的作用, 全面裁决事业单位的重要事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必须改变现行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政府委任制的领导选拔方式, 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领导人的用人办法, 通过严格的选用和审查程序选拔具有专业背景的管理人才作为事业单位的执行负责人。

事业单位的良性运行离不开有效的监督机制。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监督机构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党委会对理事会及行政负责人 (执行长) 的监督, 及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监督;在事业单位外部建立国有资产监管部门的监督和媒体与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这几种监督的侧重点不同, 不能混为一谈或设立一个部门统一监督。党委会对理事会及行政负责人行使职权的活动实行监督, 以保证事业单位利益和业务活动的合理性, 防止过度市场化的倾向, 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职代会监督是事业单位职工作为利益相关者参与民主管理的一种形式, 事业单位员工是事业单位社会公共服务的直接生产者, 在整个监督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员工利益的维护者和事业单位发展的建议者和实践者。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负有监督事业单位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规模较大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对于较大规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在内部可以设立理事会领导下的执行长负责制, 理事会行使决策权, 执行长享有运营管理权, 党委会及党委领导下的职代会行使内部监督职能。国有资产监管部门享有国有资产的所有权, 进行资产的监管, 行业部门行使业务监管权, 媒体及公众对事业单位实行公开的监督。见图3。

规ÁÁ模较小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事业单位, 由于其自身特点的限制, 不宜建立独立的决策机构、运营机构和监督机构。可以将同一地区同一领域规模较小的同类事业单位, 设立一个联合理事会, 进行统一决策, 每个事业单位不再单独设立决策机构, 并且设立一个总的党委会进行监督, 每个事业单位可以设立各自的职代会以维护职工的权利并对执行长的管理活Á动进行监督。见图4。

五、事业单位法人运行机制与约束激励机制加强措施

(一) 建立公益性事业单位重要事务的公开制度

对于影响公益性事业单位发展及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事务, 应该强化事务管理的公开性, 注重信息披露。这样既能将公共权力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使监督者有充分的信息基础, 真正享有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又能有效地预防腐败的发生。

(二) 建立有效的事业单位间的竞争机制

以前不论是事业单位的建设, 还是事业单位的运营, 其资金来源都是政府的财政拨款。加上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不到位, 致使事业单位并没有将主要精力用在如何更好的提供公共服务上, 而是想方设法获取政府的财政拨款。获得了拨款, 也不是有效地去利用资金,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用, 浪费严重。对于同一类事业单位中, 可以通过引入运营费用获取的竞争机制来提高事业单位的经营绩效。如我们可以将以前获取经费的财政拨款方式改为在对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基础上, 对事业单位提供的公共服务按项目管理的方式由政府进行购买, 组织绩效高的事业单位可以获得较高的服务购买收入, 这样能更好地调动事业单位的积极性。这种运营费用获取方式的改变将会极大地提高事业单位提供服务的水平和数量。

(三) 完善事业单位的全员岗位聘任制

事业单位实行全员岗位聘任制, 是改变事业单位原有人事管理制度的最佳方式。按照事业单位原有的人事管理制度, 一个人只要进入事业单位, 占有了一个事业单位编制, 那么就等于国家出钱把这个人养了起来。一方面国家对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报酬是按人事编制划拨的, 另一方面在员工没有重大过失的前提下, 事业单位无权将员工解雇。再有我国事业单位的薪酬结构、薪酬级差的设计模仿了政府机关的相应制度, 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很小, 致使员工倾向于论资排辈, 工作缺乏创新性。在事业单位中推行全员岗位聘用制, 建立员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和“能者上、庸者下”的工作报酬分配和职位晋升制度, 打破事业单位能进不能出的惯例, 在员工中引入工作竞争制度, 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员工脱颖而出。

(四) 建立事业单位的问责机制

事业单位的问责机制是指事业单位的个人或组织对其使用的资源的流向及资源使用效用的交待机制, 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要交待事业单位的资源都用到哪里去了, 另一方面要交待这些资源使用的效果如何。事业单位的问则机制对于有效地配置事业单位有限的资源和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用起到基础性的保障作用。对使用资源的个人或组织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以往我国的事业单位每年也要进行问责交待, 但仅限于对政府的问责交待, 交待的方式也仅限于年检, 其作用很小。因此对于事业单位的问责交待, 一方面要设计具体、操作性强的评估标准, 另一方面要强化对被服务对象的问责交待机制。

参考文献

[1]孔超:《公共服务制度的系统构建》, 《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篇14:单位法人证明书

A公司系股份制公司,被申请人系A公司的分公司,其注册资金为0元,A公司与被申请人的经营地点不同。申请人与A公司自2012年4月起签订为期二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没有约定申请人的具体工作地点,申请人一直在被申请人处工作,并接受被申请人的管理,由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报酬。申请人认为其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申请人仅与A公司签订过劳动合同,但被申请人一直没有与申请人签订劳动合同,被申请人应加付申请人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

被申请人认可其与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但认为其属于A公司的分支机构,A公司已代表自己与申请人签订过劳动合同,因此,被申请人不应再支付申请人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

[申请人请求:]

被申请人加付2012年5月至12月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

[处理结果:]

驳回申请人的仲裁请求。

[争议焦点:]

企业法人分支机构作为用人单位是否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案例评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A公司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被申请人作为A公司的分支机构,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其民事责任应由A公司承担。A公司作为法人,属于合格的劳动法上的用人单位,当然有权与申请人签订劳动合同,并按劳动合同的约定派驻申请人到分支机构,即被申请人处工作。如A公司不与申请人签订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四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位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被申请人系依法取得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其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申请人订立劳动合同,履行补充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

在A公司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已与申请人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申请人要求被申请人承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缺乏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申请人要求被申请人加付其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的主张不应当支持。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劳动争议仲裁院)

篇15:法人证明书

通讯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单位名称(公章)

篇16:法人证明书

兹证明,_______先生,在我单位任_________职务,为我单位法定代表人,特此证明。

温宿县阜临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公章):

篇17:法人授权证明书

字第 号

兹授权我单位 同志(职务:)为我方签订经济合同代表人,该代表就 权限范围内与你方达成的协议,由我单位负责履行,承担责任。

有效期限:至 年 月 日止。

单位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法人授权证明书字第 号兹授权我单位 同志(职务:)为我方签订经济合同代表人。该代表就 权限范围内与你方达成的协议,由我单位负责履行,承担责任。附我方情况:

营业执照号码: 发照机关:

经济性质: 注册资金:

核准经营(生产)范围: 主管(产):

兼营(产):

开户银行、帐号:

代表人工作证号码:

有效期限至 年 月 日止。

法定代表人:(盖章)单位盖章:年 月 日

注:1本授权证明书系法人授权本单位非法定代表人签订经济合同时的证明,并作为正式合同附件交对方当事人保存。

2授权证明书与工作证对照并用。

篇18:单位法人证明书

一、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法人权力落实不到位。事业单位法人决策权不完整的最重要体现是政事不分、管办不分。尽管全国实行了统一的建立在审批制度基础上的一种补充登记制度即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制。但这种登记只是对批准设立机关的审批事项的形式确认, 无法从实质上对事业单位法人主体进行审查。事业单位在一些基本权利体外循环, 在人、财、物等方面没有真正享有完全独立的决策权, 也没有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条件和积极性。第二, 立法相对滞后。事业单位法人制度不仅建设的实践时间较短, 而且在法律法规方面也很不完善。存在着立法内容简略, 甚至缺失等弊病, 例如法人设立条件过于简略模糊, 事业单位法人定性范围不准确, 没有法人治理结构的具体规定, 没有法人破产的规定等等。另外, 立法层次较低, 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规范事业单位法人制度。绝大多数关于事业单位法人制度的规定都集中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中。第三, 绩效考核制度缺乏。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基本上形同虚设, 财政部门从不过问绩效如何, 只要单位存在就只管拨钱, 这使得许多事业单位缺乏创新精神和进取心, 习惯于按部就班的守摊子。而对于单位内部而言, 严格实行行政化的首长负责制, 导致员工责任心不强。另外, 没有完善的奖励激励机制, 这些都对治理思想的萌生和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第四, 监督体制机制不健全。事业单位的监督体系存在着内部监督机制失灵外部监督机制无效的局面。由于内部决策层和执行层没有分离且高度重合, 使得内部监督机制基本失灵。而外部监督机制又比较宏观, 且大多数以事后监督为主, 缺乏过程监督, 无法形成有效监督。规模较小的事业单位没有设立监督机构。规模较大的事业单位虽设有行政监察和党的纪检机构, 有些还设有审计机构, 但由于纪检监察机构与本部门党组织领导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地位较低, 无法履行监督职责, 而内容侧重于纪律监督的这种监督对专业性较强的决策、财务管理、业务执行等监督, 根本无能为力。

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模式选择

1.建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我国现有的事业单位所有制结构较为单一, 无须明确股权结构, 并且绝大部分是以国家投资举办的。这些事业单位应建立以理事会为架构的法人治理结构。这种结构模式主要适用于由国家投资举办的公益一类和大部分公益二类, 以及少部分公益三类的投资主体单一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由政府相关部门联合组织举办的, 可视为同一投资主体举办) 。

2.建立以董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投资主体举办的公益二类 (少部分) 和公益三类的由社会力量参与举办、投资主体多元的事业单位, 并且基于理论、法律、实践三层面的考虑, 可以采用以董事会为架构的治理结构模式。 (1) 从理论层面看, 事业单位的投资者不存在利润分配的问题, 但投资者的利益与事业单位的发展密切相关, 同时不同的出资额对应着不同的责任, 而投资者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所以股权结构对于投资多元的事业单位仍不能忽略其存在。 (2) 从法律层面看,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九条规定, “民办学校应当设立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 这就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民办的教育机构可以设立董事会形式的决策机构。 (3) 从实践层面看, 目前我国部分改制医院和事业单位一般都建立了董事会作为决策机构, 而且国外的不少公益机构如德国模式也都采用董事会为架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

三、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途径和条件

1.推进政事分开。建立规范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必须要使事业单位转变成相对独立的法人, 具体主要通过理顺事业单位和政府的相互关系, 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

2.理顺委托—代理关系。由于目前的事业单位主要以国家投资举办为主, 普遍存在委托人缺席的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由举办单位负责组建代表政府意愿的委托人即理事会, 再由理事会提名, 聘任或任命产生代理人即行政负责人, 通过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和相应的治理规则, 逐渐从深层次理顺委托与代理的相互关系。

3.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 深化改革人事制度, 主要以转换用人机制、搞活用人制度为关键, 这就要使所建立起来的人事管理制度不仅充满生机与活力而且要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的特点, 且其内容要以推行岗位管理制度和聘用制度为主。其次, 改革分配制度, 以有效激励为重点, 结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特点, 建立符合不同特点的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以体现分级分类管理和岗位绩效。再其次, 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 以提高保障力度、扩大覆盖面为重点, 积极促进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4.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法人治理的关系。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党的领导:一是思想政治上的保证。二是组织领导上的保证。

5.健全和完善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机制。事业单位按行为规则和服务标准提供公益服务是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的重要保证。同时, 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必须与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管机制相同步。

四、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过程

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因为需要来自各方面的专业知识, 涉猎面的范围广阔, 政策性强, 改革任务尤为复杂, 并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 而改革的长期性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相关改革的长期性。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任务持续了将近十年之久, 而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是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与管办分离、政事分开、转变政府职能等其他改革紧密相关并相互影响, 改革进程应统筹协调、逐步推进。二是观念认同的长期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管理、管制等观念早已根深蒂固, 对下级服从上级命令式的要求早已司空见惯, 但对于共同治理、民主协商的意识还很薄弱, 同时政府的主管部门往往将事业单位视同“自己人”, 在对其直接管理和控制方面大多数有瑕疵和漏洞, 有时对所暴露出的问题甚至视而不见。这些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只有经过不断的引导才能逐渐改变。三是制度建设的长期性。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不仅需要制定和出台一系列新的制度措施, 而且还要对现行的一些政策再完善和利益格局的再调整, 这些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上一篇:公司法解释一二三四下一篇:发电厂安规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