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来自巧设问题教学论文

2024-05-02

创新思维来自巧设问题教学论文(精选7篇)

篇1:创新思维来自巧设问题教学论文

创新思维来自巧设问题教学论文

摘 要:主要从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深化,营造一种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创新思维;问题;新课改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思维的开发固然有很多途径,但最根本的动力的还是源自问题,问题本身的提出、解决和拓展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展过程。由此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深化,营造一种创新氛围,从而实现创新思维的发展。

一、“悬念”的问题

悬念是创新思维产生的重要条件,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源泉。教学过程就是不断质疑、解疑的过程,激发求知的欲望,渴望认识“悬念”背后的答案。如,在演示喷泉实验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不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设置了一个“悬念”,即在演示时先用注射器喷入极少量的水,结果学生没有如愿看到美丽的喷泉,心中更激起想看到喷泉的欲望。这时抛出问题请学生思考产生喷泉的原理。学生为了解开这一“悬念”从物理原理和化学物质性质的角度寻找答案。然后又让学生思考如何弥补刚才实验的不足,实现喷泉。于是学生从产生喷泉的原理着手,很快找到了不少方法。

二、“类比”的问题

类比指具有相关性的几个对象中,利用其中一个对象推测其他对象的逻辑推理过程,是创新思维中必不可少的思维方法。

化学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类似的知识内容,适时地加以概括不仅有利于知识本身的掌握,而且还能据此举一反三,实现创新。同样化学中也有“貌似神异”的知识,运用类比来认清物质的结构特征和现象背后的实质,把握事物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在做乙醛使溴水褪色的实验后,学生容易在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实验和乙醛能与氢气加成的事实上得出加成反应的原因,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使学生经受思维的洗礼,并能在实践中进行创新。

三、“发散”的问题

发散是创新思维的一种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多向的和开放的思维模式。

从较低的要求来说,指作用于某一问题时能沿着这一问题发散出去,形成同一方向的丰富内容。从较高要求来说,指从某一问题能发散到其他问题,从单向到多向的扩展,形成创新。教学过程就是力求全面认识事物和认识事物的全部过程,启迪学生求真创新的思维模式。如,在让学生回答怎样收集NO气体时,学生当然毫不费力地回答用排水法。然后随手在黑板上画了如下这个装置,请学生设计如何利用这一装置进行收集。学生经过短暂的讨论就发现:只要先在集气瓶充满水,再按短进长出进行收集即可。此时顺势利导请学生为这个装置开发一下它的功能。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相互补充共列举开发了不少功能,现归纳如下:若是a进b出有:①洗气或除杂;②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③医院供病人吸氧时用于调节供氧速率的装置。若是b进a出有:④排水法收集气体;⑤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⑥排水间接测量气体的体积;⑦防止倒吸的.安全瓶。

四、“探究”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就是创导探究性学习,把原本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验证性实验用探究的方式重新设计,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如,在进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前,针对该实验操作比较简单,可靠性、安全性比较高。根据学生的建议作了一次大胆的尝试,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节课从课堂的探究和推理延伸到课前与课后。在教室专供演示实验的小桌上预备实验装置和试液:盛有稀硫酸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各一只;锌片、铁片、铜片、炭棒若干;导线若干及电流计、滤纸等。

为了保证实验顺利实施和规范操作,特提出如下要求: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6~8人为一实验小组,由平时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管理实验过程。注意观察现象,随时记录并及时停止实验,每次使用时要先洗擦干净。鼓励各小组积极思考,比一比哪个小组实验现象最多、最清晰,实验规律分析最透彻。同时组内加强合作,可以查阅资料或向老师探讨咨询。这样开放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积累探究历程,丰富探究阅历。在课堂上,各小组都把本组的探究记录与大家交流探讨,不仅课堂气氛活跃,更重要的是由学生自己得出构成原电池的三个条件,尝到了实验探究的甜头。教师趁机循思利导,把课堂的探究继续下去,延伸到课后的实践中去,要求每个实验小组利用学到的知识和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材料制作一个原电池,评比出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实用奖,使学生的思维在实践中赢得创新,效果很好。

基于此,巧妙地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营造学生创新的氛围,通过对问题的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又通过对问题的连续思考引导学生走向思维的深处,继而提出对问题的反思和新的看法完成创新思维的发展历程。在新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的思维活跃,教师的思维更应开放。相信通过广大教师细心大胆的开发,这样的“问题”便“随处可见”。

 

篇2:创新思维来自巧设问题教学论文

设置悬念、猜想,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教师通过把设疑、猜想等融入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另外,通过解疑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处于一种“情愤愤,心悱悱”的状态。当学生处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恰当的提示、引导、点拨,会使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教学方法比教师直接平铺直叙来的效果更好,更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我让每位同学都拿出一张纸,然后我们做折纸游戏。一张纸的厚度假设是0.1毫米,那么对折后的厚度是多少?再对折,厚度又是多少?对折20次后,它的高度是多少呢?猜猜看。这个问题情境通过设疑,创设悬念,让学生在惊诧的过程中产生了迫切想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愿望,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大大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

拓展空间,创设开放情境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中相遇求路程这类题目时,学生解题时容易套用公式“路程=(甲速+乙速)×时间”,我们可以适时地安排一个开放性的练习题:甲乙两人同时从对面走来,甲每分钟走52米,乙每分钟走48米,两人走了10分钟,两地相距多少米?很多同学套用公式完成了此题,但有学生发现此题两人行走的结果不明确,无法解答。双方争论不休,教师就让学生想象会出现哪些情况,加上合理的运动结果后再进行解答。于是就出现了三种情况:相遇;未相遇,还相距一段路;相遇后交叉而过,又相距一段路。就这样,开放性的练习,导致了开放性的学习,克服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并把数学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数学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如:学生在学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公理时,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有一次,数学课代表和体育委员都参加了一次趣味运动会,比赛内容是:提水比赛,即从指定地点到河边装水,再提水到另一地点,快者胜,结果跑得快的体育委员却输给了数学课代表,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同学们都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这个问题就被同学们轻而易举掌握了。

2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重视教学中的习题设计

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发现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存在问题,部分学生看不懂题意,没有思路。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弄懂题意、怎样分析、怎样写过程;要根据每个学生自身情况、学习水平严格要求,对应知、应会的内容要反复讲解、练习,做到学一点会一点,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课后要加强辅导,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平时要多小测、多检查;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多做课外习题,适当提高解题难度。教学中选择常见易出错的习题讲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习兴趣

要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课就要上得生动有趣。试想,一堂苍白毫无生气的课,学生毫无学习兴趣,教师讲的是糊里糊涂,学生听的也模模糊糊,能说得上有教学效果吗?如果是一堂生动充满了活力的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与教师紧密配合,那么,学生学起来效果极佳。争强好胜是青少年的天性,教师要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在多种尝试中寻求到自己的对应点,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而被别人尊重,便产生了上进心,以这种上进心为契机,从而达到进步、激励的目的。

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加强学困生的辅导

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部分学生听课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的进步。但他们特别认真,每次也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就是质量不高。究其因,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因此,首先从思想上教育学生,学习是经过点滴累计而成,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得出答案;不要怕失败,学习有时有困难,在多次面对失败之后学习才会进步。其次,要给他们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要多肯定、多鼓励,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辅导时要有耐心,心平气和,对不会的知识要多讲几遍,不要怕麻烦,直至弄懂弄会。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让他们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一定能使学生学有所获。

3数学课堂教学

1、态度和蔼、语言幽默。前苏联教育家米·斯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和蔼可亲的态度能清除学生的畏惧感,幽默风趣、绘声绘色讲课风格能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例如,初一代数中应用简易方程解应用题,有的学生常忘了假设未知数,我戏称他们“马失前蹄(题)”。又如,讲直线公理前,用一个钉子把一根细木条钉在小黑板上,可以发现木条绕着钉子转动,当我用两个钉子把细木条钉在小黑板时,可以发现细木条被固定住了。我边操作边念道:一点晃悠悠,两点定终身。这些幽默生动的语言,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立刻进入一种较高的学习意境。

2、巧设提问,启迪思维。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开发智力。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指出:“尽量通过问题的选择、提法和安排来激发读者,唤起他处理各种各样的研究对像。”列方程解应用题对初一年学生来说是困难的。例题:要把30克含16%的盐水稀释成含盐0.15%的盐水,需加水多少克?分析时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浓度问题中有几个基本量?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如何?”“浓度为20%的盐水a克,含盐多少?含水多少?”“加水过程中哪些量变化,哪些量没有改变?”“溶液中含盐不变,如何利用这一等量关系来列方程?”学生通过一系列小问题的思考并逐一解决,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3、深入浅出、化难为易。教学中,教师如能引用一些学生熟悉、比较直观的事例做比喻,可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简明。例如,数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讲数轴前,先介绍温度计,再由温度计抽象化成数轴。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4、趣味教学,增加吸引力。初中数学的教材改革之一是在课文中穿插了“想一想”与“谈一谈”等栏目。它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诱惑力,如“关于圆周率“л”的各种记忆法,引发了学生极大乐趣。可见穿插于课堂的趣味数学,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数学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数学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探究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地灌输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思想,教师要想办法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学习动力与他们的求知欲是成正比的,只有动力足了,学生才可能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运算速度,掌握运算的技巧和顺序,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设计“5分钟四则运算比赛”环节,用“接力棒”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使每个学生都不敢在数学课堂上出现懈怠的状况。设计的数字不要太大,重点使学生掌握方法,同时还可设置抢答比赛。这样的教学形式既有一定的趣味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掘学生潜在的问题意识,这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也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植入先进的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理论及其数学知识的概念,并且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数量与形体、形状互相结合的思想,从而开拓数形结合的创造性思维。遇到难题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而数形结合思想中的创造性思维更是重中之重,只有不断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创造性思维,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才会提高,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比如在讲三角形的时候,可以联系生活中的自行车架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还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勾股定理中数与形的联系,这明显会让学生理解数学题的意义。在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想之后,要不断地进行思想巩固,经过学生个人独立的思考以及小学数学教师的反复引导和帮助,才有利于学生积累数学经验,帮助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找出新的解题思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钻研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钻研能力,学生在钻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散他们的思维。例如,在学习长度的数学概念时,会涉及“厘米、分米和米”的教学,为了贯彻直观性教学,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长度分别为1米、1分米和1厘米的小木棒分发给学生,让他们直观感受这些长度究竟为多少,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的触摸来理解厘米、分米和米的差距,对长度建立起一个大致的理解,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一分米的小木棒去与一米的木棒进行比较,看一米能够包含几个分米。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应该多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通过实际操作钻研所学习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篇3:巧设问题情境 激活学生地理思维

一、设计新颖趣味性问题, 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是学生主动思考, 积极探究的动力。只有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动机, 学生才能表现出对问题本身的关注与认可, 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展开主动思考与思维, 这样才能为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我们要注重问题本身的新颖性与趣味性, 要为学生创设愉悦的探究氛围, 以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与形式为切入点来呈现问题, 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1. 图片呈现。

地图等图片在地理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里面包含着更多的信息与内容。以图片来呈现问题, 更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更利于学生从中获取更多形象可感的信息与材料, 从而引起学生对问题本身的关注。

2. 故事导入。

故事是人们的最爱。可以说问题本身就是框架, 而将问题与故事结合起来, 可以用人物、情节来丰富这副框架, 使其更加富有情趣、吸引力, 更能引起我们的关注, 激起我们的兴趣。

如在学习“密度流”时, 我以这样的小故事来导入问题:1944年6月尽管德军有着严密的监控, 但是英美联军的潜艇成功地躲过了德军的监视, 顺利登陆诺曼底, 这成为二战的转折点。那么英美联军的潜艇是如何躲过德军的监视, 顺利出入地中海的呢?这样自然由故事来导入学生对问题的关注与探究。

3. 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 实现了视听的有机结合, 以图片、图像、音频与视频来传递信息, 如此丰富新鲜有趣的表现形式符合高中生的特点与认知规律, 更能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 实现学生思维点与兴趣点的顺利转移。

二、设计科学实用性问题, 体现地理学科特色

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实用性, 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学习地理并不是只要学生机械地记忆那些地理知识点, 而是要让学生学用结合, 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运用于生活实践与生产行为, 以更好地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生存条件, 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尤其是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与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 更加关注学生地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我们要体现地理学科的实用性, 加强地理学习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设计出科学而实用的问题, 让学生在运用中理解, 在运用中总结, 在运用中开发学生的智力, 激活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使一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定教, 教师的教让步于学生的学,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达到活学活用。如在学习“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这一知识点时, 我以学生所熟悉的二十四节气来导入新知, 让学生直接地感受到此节内容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我们所熟悉的二十四节气是如何划分的呢?二十四节气, 学生耳熟有详, 但是却不知是如何划分的, 这与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又有哪些联系呢?这样的问题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过进一步探究与指导, 学生认识到: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彼此相等的段落, 而太阳通过每个等分的段落所需的时间几乎相等, 所以二十四节气的每年公历日期大致相同, 节气前后都会出现一些固有天气现象, 这对人类的农业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与指导意义。

三、设计层次渐进性问题,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多是就概念、常识进行的直接性提问。这些问题大多可以直接从教材中寻找答案, 这些问题只是一般的分析性思维, 并不能真正发挥以问题激活学生思维, 拓宽学生思维的作用。素质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所掌握的地理知识与认知特点, 设计出基于学生现实基础同时又具有一定认知空间的综合性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 他们往往因找不到切入点而迷茫。此时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知识, 提出一系列富有层次性、渐进性的小问题, 从学生的已知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主动思维, 一步步将学生的认知引向问题本身, 这样更能延伸学生的认知空间, 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从而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牢固掌握与灵活运用, 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让学生真正掌握地理学习方法, 真正学会学习, 享受学习。

篇4:巧设问题情境培养数学创新思维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76-01

创新始于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激发,优化问题教学。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上巧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的数学认知活动,促使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探究,不断创新,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本人结合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在此谈一些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一、巧设问题情境,打开学生的智慧之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习数学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应该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规律向前推进。学生的学习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引领下,通过又合作、又独立的各种探究活动,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如在讲“周长与面积”时,我向学生讲述了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的小说《一个人需要很多土地吗?》中的一则故事,将故事的结尾略去,变成一个问题:一个叫巴霍姆的人,想在草原上买一块地,卖地人说:“你如果愿出1000卢布,那么你日出到日落走过的路围成的地就都归你。不过你日落前必须回到原来出发的地方,否则你的钱就算白花了。”巴霍姆觉得很合算,就付了钱。他想走出最远的路线,得到尽可能多的土地。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他就在大草原上奔跑起来。同学们,如果你是巴霍姆,你会怎样围地?这个问题需要用数学思维方法,足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和假设,经过小组的交流和教师的启发,学生们从中提炼出一个数学问题:周长一定时,什么图形的面积最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们构想出一个探究思路及其操作程序:用同一周长围成各种平面图形,通过测量和计算,比较它们之间的面积大小,确定出最大的图形,最终验证每组提出的假设。

二、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没有问题意识,创新活动就将成为无本之木。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动力,然而问题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有待于培养和激发。培养好奇心是重要的举措,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人们把这理解为科学家的谦逊,其实此语道破了发现和创造的天机:好奇心、问题意识及锲而不舍的探索。

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位聪明的大臣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国王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个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16粒、32粒……一直到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我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若满足大臣的要求,国王的国库里至少要多少米粒?请估算,同学们,你想知道这个结果吗?只要你学好了有理数的乘方,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这个故事能强烈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启发学生进行新的探索。

三、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亚里士多德作过这样精辟的阐述:“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学生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由解决问题而引发的,因此,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因小学已接触到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菱形等,我提出问题:“给你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你有几种做法?”多数学生说“两个全等三角形拼起来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又有同学发现“一个三角形绕一边中点旋转,旋转前后的图形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发现了其中的规律:这些特殊的四边形都可以由一定的三角形经过旋转得到……这样沿着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经过学生自己探究而学会的知识,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把握得准确而到位,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巧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亲历数学构建过程,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教学勾股数时,教师出示了这样几组勾股数,请同学们讨论这些勾股数的特征:3,4,5;5,12,13;7,24,25;9,40,41……

开始学生们只注意到:每组勾股数的前一个数都是奇数,后两个数是一奇一偶,之后陷入僵局。教师启发道:“一奇一偶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们发现是连续自然数。忽然一名学生发现后两个数之和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稍一顿,即抬头,急切地说:“这两个数的和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这个完全平方数就是前一个数的平方……”这样,在思考、观察中发现规律,灵感一触即发。学生们找到了勾股数的特征:即大于1的奇数的平方分成两个连续的自然数,此奇数与这两个连续自然数就成勾股数。

篇5:巧设问题情境

---开启小学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金钥匙

保太中心小学 李国祥 孔祥海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施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这就是说,学生只有在强烈的学习动机驱使下,才会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通过巧妙提问,创设悬念的情境,可以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激发学习的兴趣,使教材紧扣学生的心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巧设问题情境更是教学最优化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灵活多变的问题创设激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巧设的问题情境与师生教学互动中衔接、延伸、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小学生就很容易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使课堂具有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使课堂更能呈现小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我曾经在保太镇教研室组织的一次低年级教学观摩中,欣赏了《新乌鸦喝水》的寓言故事教学活动。《新乌鸦喝水》说的是有三只小乌鸦比赛看谁先喝到小口径瓶子里的水。其中两只小乌鸦按照老前辈的办法,忙忙碌碌到处找石子提升水位。第三只小乌鸦却独辟捷径,叼来一根空心麦杆插进瓶子里,轻轻松松地就喝到了水。听完故事,那位老师问小学生:“听完这个故事,你最想对两只乌鸦说什么呢?”小学生面露难色,小手都懒得举起来,不知道要对乌鸦说什么。教师的目的是想让小学生明白两只乌鸦不动脑筋,所以输给了第三只乌鸦。由于问题涉及的面较大,较笼统,小学生们难以回答清楚,好在那位老师及时灵活的调整了问题:“看完故事以后,你觉得哪只乌鸦喝水的办法更加好?为什么? ”话音刚落有的小学生就说开了,有个小学生懂了:“第三只乌鸦的办法好,她动脑筋了,跟老乌鸦的办法不一样,他赢了。”两次提问的不同导致了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一个好的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设计的提问是否科学、合理且具有艺术性。因此,深入研究教学中的提问,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小学生学习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积极意义。它是帮助小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发展小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方法,可见巧设问题的重要性。

问题情境的创设与运用,除了要服从语文教学原则外,更应反映出自身领域的带规律性的认识。即应遵循“认知与情感互相渗透;语言与思维同时训练;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个体参与和群体齐进”四个原则。在此基础上,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巧设问题情境 构建高效课堂:

一、巧设导入问题情境 激发引领学生进入教学

1、巧设问题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问题设计,调动学生,创造出各种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问题,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调。可以说,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

课堂教学之初,结合课文,在导入中提出疑问,激发悬念,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心存疑问、渴望答案的求知情境中学习,从而激发他们讨论和思考的兴趣,培养他们动脑的习惯,更为一堂课创造了探索的气氛。

2、借古诗词创设问题导入

中国传统的古诗词,讲究意境,而意境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浓缩的情境。运用与课文相关的古诗词做铺垫,可以创设一种优美的情境,最快的激发学生的心理感受。譬如,在学习《西湖的绿》这一课中,优美的文章需要学生的感情去体验,所以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寻找自己喜欢的有关描写杭州西湖优美风景的古诗(如:北宋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等)。上课时我请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这些优美的诗句,在老师的提示下,西湖美景仿佛一幅幅的图画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通过诗句的意境的引导,学生们进入了西湖那梦幻般的美景之中,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自然能够较好的理解课文。总之,精巧的问题导入设计,可以更好、更快地带动学生进入整个课堂情境之中,从而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二、有针对性的问题创设,帮助小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针对性提问是指教师能紧紧围绕要求提问,突破重点、难点,问在关键之处。这就是说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心中有目标,有活动具体的目标。对于文学作品的重点教师可以围绕重点段提问,问题创设不在多而在于精,同时问题创设要随着课堂生成的变化而变化,师生的互动才精彩。因此灵活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创设要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这样能帮助小学生抓住作品的关键与核心。故事的关键与核心不外乎故事内容与人物心理的理解,在进行故事教学时,我们就应该针对故事内容和人物心理来设计提问,帮助小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例如,在教学《小猫种鱼》一课中,第一段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农民把玉米种在哪儿?(2)到了秋天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收了很多玉米?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小学生懂得把玉米种到地里,到了秋天是会有收获的。第二段设计了三个问题:(1)农民把花生种在哪儿?(2)玉米和花生为什么要种在地里?(3)到了秋天怎样?通过上述问题,把玉米和花生联系起来,让小学生懂得玉米和花生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是植物,把它们种在地里,是会有收获的。第三段设计了三个问题:(1)小猫看见农民种玉米、花生是怎么做的?(2)小猫能收到很多鱼吗?为什么?(3)小猫怎样做才能收到很多鱼呢?通过这几个问题,目的是让小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事物的规律:玉米、花生和鱼的生长条件是不一样的,玉米、花生是植物,要种在地里;鱼是养在水里的动物,是不能种在地里的。

三、互动式的提问,帮助小学生提高语言能力 互动式提问,让小学生在讨论中发展表达能力,这种问题主要是根据故事中事物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设问,可以引发小学生们的积极讨论,使小学生从事物的不同侧面去了解事物,开阔思路,形成多种答案,并在一定程度上增添活动的情趣,激活小学生们的情感与思维,使小学生愿意说,有机会说,只有这样才能加强生生互动,使活动气氛更加积极、和谐!在《小羊和狼》的教学活动中, 针对两只羊为什么会掉到水里去的原因, 我引导小学生讨论: “两只小羊碰到这种情况后, 该怎么办?”小学生们作出了种种推测: “两只小羊可以猜拳, 谁胜了, 谁就先过桥。”“可以采用轮流的办法, 这回你先过, 下次我先过„„”在讨论中, 小学生们争先恐后的你一言我一语,想出了好多办法, 积极地向同伴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向老师介绍自己的妙招。这样小学生通过老师的启发和一定时间的考虑答案,组织语言,全面地概括出了为两只小羊想出点奇妙

篇6:巧设问题,引爆学生的智慧

巧设问题,引爆学生的智慧

在教改的洪流中,我觉得令人满意的.语文阅读教学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巧设问题,引爆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在课堂上显示出自己的风采,课堂就像翻腾着浪花的海洋,像闪耀着璀璨繁星的夜空.

作 者:李艳燕 作者单位:广西柳城民族中学一级教师,广西,柳州,545200刊 名:硅谷英文刊名:SILICON VALLEY年,卷(期):2008“”(14)分类号:H09关键词:

篇7:巧设问题情境优化课堂教学

一堂好的数学课, 问题的提出能够让学生有的放矢, “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只有建立合理的平台, 使问题对学生来说有可操作的可能, 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初步前提. 那么, 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设计出行之有效的问题情境, 本文试着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尝试与探索.

一、发挥学生的个性, 使学生想问

亚里士多得有句名言: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常有疑点, 常有问题, 才能常有思考, 常有创新. ”能否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这就要看教师能否创设出合理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景. 在我们目前的实际数学课堂教学中, 虽然普遍采用“启发式”教学, 但仍然有很多的数学教师采取的是“自问自答, 连问连答”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完全被教师的问题和答案牵着走, 学生根本没有考虑和自己质疑问题的时间, 更谈不上让学生发挥个性, 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了. 所以, 我们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明确提问不仅仅是教师的权利, 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

比如, 在教学“排列 ( 一) ”时, 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知识, 因此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排列的定义和排列数公式, 之后完成对例题的剖析和进行练习. 学生能很快速地就自学好排列的定义和排列数公式, 但在阅读例题和进行练习巩固时, 碰到了相当多的问题, 比如对一个排列的题目如何下手, 为什么用排列数公式等问题. 此时, 我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 现将其中一个小组的讨论过程记录如下:

生1: 为什么用排列数公式?

生2: 题目是一个排列问题.

生1: 为什么是一个排列问题?

生2: 题目符合排列的定义.

生1: 如果这是排列, 那么怎样子就不是排列了……

由此, 引出了本节课里的一个关键点“如何判断一个问题是排列问题”. 学生在这一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的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些问题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 而另外一些问题其实也只需要教师稍加点拨. 在引导学生思考和质疑的时候要注意, 因为学生之间存在个别差异, 我们应该以鼓励为主, 循循善诱, 消除学生的怯场和畏惧的心理, 引发他们质疑问题的热情. 这样, 有利于树立学生的信心, 调动积极性, 形成良好的、宽松的质疑环境,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

二、挖掘数学的生活因素, 使学生乐问

新课程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 使学习更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让学生深刻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 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因此, 我们要利用生产和生活实例来创设数学课堂教学的学习情境, 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

数学知识的“生活化”, 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 而且可以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内涵, 从而使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 饶有趣味. 可以从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 从概念的本质特征出发, 从学生既有知识经验出发, 从趣味性的问题出发, 从学生实践操作出发创设情境. 因此, 我们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通过多种手段呈现问题情境, 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 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想问.

数学教师要用一双善于发现与创造的眼睛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找准入手点, 用富有生活化的数学知识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用富有数学化的生活问题来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让学生客观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这样的数学教学才能焕发生机, 充满活力, 为学生所喜爱, 才能富有成效.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 使学生敢问

英国哲学家卡尔. 波普尔说, “科学开始于问题”, “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 终于问题”. 的确, 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索, 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因此, 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提供机会, 让他们发表看法, 提出问题. 并在设计教学过程时, 重视给每个教学环节留着适当空白, 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 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 决不代替; 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 决不暗示. 积极引导学生在无疑处生疑, 孕育问题意识, 捕捉“问的契机”, 不但敢问, 会问, 而且善问.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贯穿于中学数学整个教学过程的, 其方法与途径也是多样的. 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并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高效地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

上一篇:三河教育信息网学生作文《亲近自然1》下一篇:二年级班主任个人计划总结2020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