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制度的设想

2024-05-18

医疗保险制度的设想(精选8篇)

篇1:医疗保险制度的设想

建立特种人群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的设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保障作为国家和社会为社会成员的健康和疾病医疗提供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其在医疗保障制度的构建上是与一般国民的医疗保障制度选择有所差别的。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特种人群医疗保障制度,对于提高这一特殊群体的凝聚力、战斗力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特种人群大病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医疗保障待遇是一种福利性很强的免费医疗。免费医疗制度对保障特种人群的身体健康,促进单位建设和维护国家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制度的保障能力是相当低的。这种低水平主要体现在全体特种人群享受的医疗设施服务 药品消费等都是最基本的需要,特种人群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这种面向特种人群的免费医疗制度已难以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特种人群的医疗问题。特别是大病患者的医疗保障问题,弊端日益凸显。

1.特种人群体系医院难以保障正常就诊

特种人群要想享受医疗保障,必须到特种人群体系大医院就诊,而特种人群医院的数量非常有限,每省大约只有一所,且大多集中在省会城市,这就给特种人群就诊带来极大的不便。有相当一部分在一些小的城市甚至更小的县城单位工作,离省会城市比较远,通常不会享受到特种人群体系医院的免费治疗,只能就近选择地方医院医治。特种人群体系医院对相当一部分特种人群来说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发挥它对这些人的价值。特种人群在地方医院就诊所花费用全部由自己解决,单位不予解决,因此,大部分特种人群实质上无法享受到其医疗保险待遇。

2.保障范围狭窄

12种大病医疗统筹补助的病种是参照地方对于大病范围界定提出的。但是,单纯按照医学专业角度划定大病范围有很多不合理之处。首先,在某些发病率低的罕见病种的医疗保障上出现了断层,这些疾病往往没有方法彻底治愈,只能依赖维持性治疗控制病情,如果特种人群单位所隶属的医疗机构没有治疗该疾病的药物销售,患者只能只能从地方医疗部门购买,公费医疗对这部分人来说名存实亡。其次,某些患者在疾病早期并不享有大病统筹补助,而一般的公费医疗又难以保障这些疾病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如糖尿病等慢性病,但大病医疗统筹补助只给出现并发症的糖尿病提供保障,而这种疾病进入此种状态时已经属于高危阶段。

总之,高福利、低保障能力的特种人群医疗保障制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特种人群这一特殊群体发展建设的需要,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对特种人群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改革特种人群医疗保障制度,才能提高特种人群的福利待遇水平,使他们能更好、更放心的服务于单位,服务于国家。

二、地方大病医疗保险的经验借鉴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其中有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山东门诊大病医疗保险

所谓门诊大病,是指一些中晚期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以及处于门诊康复阶段的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肾透析、肾移植等。为了减轻慢性病人和重大疾病患者在康复期门诊治疗阶段个人负担过重的问题,避免患者用住院服务替代门诊服务,有效地使用统筹基金,山东省各县市出台了“门诊大病”进统筹的规定,并且根据需要和可能,适当增加了门诊规定病种,完善了相关政策,调整改进了门诊大病的管理和费用支付办法。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大病管理的特点和效果是:

实行门诊大病就医证制度

持有门诊大病证的患者,方可获得在门诊治疗的资格。也就是说参保患者要享受门诊大病的报销待遇,必须要办理一定的手续,进行准入资格审批。门诊大病证一般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办理。目前,全省各地的审批标准和审批程序趋于规范,由原来只管报销不管就医服务,到目前有序的人性化管理服务;费用结算由原来的手工报销,已发展为网络化结算。

2.实行门诊大病资格年审度

青岛、济宁等市建立了退出机制,以一个医疗为一个结算周期,为了便于管理,《门诊大病证》实行复审制度。从参保人员第一次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的医疗费发生之日起,满12个月为一个医疗。《门诊大病证》 的年审时间为本人当期医疗的终止日,患者的《门诊大病证》上均有明显标识。定点医院联网的,可通过网络查到患者的医疗。在医疗到期时,定点医院应当提醒患者,及时到定点医院所属的医保服务窗口办理审核;参保患者因特殊情况延误年审,最长不得超过规定时间的60天,超过60天的,门诊大病资格自动取消。医疗期满,需要更换定点医院的,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年审和变更手续,并换取门诊大病专用病历,对于符合年审要求的即时可以办理完毕。

目前,对于特种人群已经实行了持卡就医以及医疗卡年审等制度,在这些方面都应加入大病医疗保险的内容,可以借鉴山东省的取得的成果。

石家庄铁路职工大病医疗互助保险

铁路基本医疗保险属地化管理以后,石家庄分局职工大病医疗互助保险及时与基本医疗接轨配套,对救助因患大病导致的生活困难的职工,稳定职工队伍产生了重要作用,在职工大病医疗互助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接轨配套的实践中,解决了2个问题:

1.优化接轨配套方案

在总结以往职工医疗互助保险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比例”加“病种”双重补助的互助保险模式。一方面体现了公平性,不论是什么人患什么病,只要花钱多,年年可以按“比例”补助办法得到补助;另一方面体现了及时性,如果此人又身患特殊大病,还可按“病种”当季再重复得到一次补助。

改变资金使用方式

筹资方式为职工个人自愿缴纳,企业积极资助。职工大病医疗互助保险资金由原来的基金式管理变为资金式管理,即当年筹措到的资金及利息均可使用,原则是以筹定支,略有节余,年年注入,滚动发展。

建立特种人群大病医疗保险制度时,确定大病定义时可以将病种和花费考虑在内;特种人群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属于补充保险,要求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来维持的,因而,当时机成熟时,保险基金的投资运作可委托给地方商业保险机构。

篇2:医疗保险制度的设想

构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设想

作者:吴寂琼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7期

[摘要]存款保险制度在维护中小存款者利益、保障金融体系稳健经营方面发挥了其作为金融安全网而具有的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认为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在机构设置、投保范围、保险费率计算等方面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

[关键词]存款保险;期望损失定价;道德风险

[中圈分类号]F830.4

篇3:医疗保险制度的设想

关键词:退休,养老,保险,并轨

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制度安排, 很大程度上,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成功与否取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成败, 而养老保险制度既要富含效率, 同时也应兼顾公平。然而,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之间由来已久的巨大差距一直遭受到民众尖锐的抨击, 有失公平,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并轨, 也不被大多数事业单位职员所理解, 并轨进程缓慢, 公务员也被排除在事业单位退休制度改革之外, 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当前, 大多数人对于“并轨”是不理解, 因而难以赞同。本文从宏观层次, 浅议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并对于并轨中的难点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意义

1. 从国家财政来看,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改革, 可以为国家

减轻财政负担。第6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 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上升2.93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社会逐步迈入老龄化、退休人口比例持续增长, 且国家每年为此承担的支出已超千亿, 占财政预算比例逐年升高, 较于稳定的经济增长来说, 长此以往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而当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职员以及公务员收入水平较高, 完全可以负担起养老金缴纳, 对自身福利减少不大, 较之全国庞大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员群体和公务员群体, 可为国家减少一笔相当可观的社会保障支出。与此同时,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我国计划生育政策, 为保证养老制度持续有效, 提高退休年龄已是必然举措, 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改革有利于这一政策缓步实施, 减轻政治压力。

2. 从统筹管理来看,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与职工养老保险

制度并轨, 有利于全国统筹管理, 规模扩大以降低管理成本和缓解缺口。尽管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建设已卓有成效, 但距离全面彻底的实现全国统筹, 以及解决实际中出现的各种可能问题, 还有一段时间, 事业单位职员和公务员群体的加入为平衡地区间的基本养老金账户提供助力, 已退休的事业单位职员和公务员并不在改革范围之内, 而在职事业单位职员和公务员的加入、依法缴纳养老保险, 可在改革初期提高抚养比, 提供大量的养老金积累, 解决改革初期大量“老人”空账运行问题, 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打下坚实基础, 有利于制度的可持续。

3. 从社会问题来看,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后, 事业单位

职员和公务员同企业职工一样依法缴纳养老保险金, 体现义务公平;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与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 缩小不同退休人员巨大的待遇差别, 体现收入公平,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尤其是公务员和企业职工退休后待遇的巨大差距, 容易引起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矛盾, 近几年, 国家逐年提高企业职工退休金待遇, 但仍与公务员群体天差地远, 更因此而遭受民众尖锐抨击, 并轨后, 待遇差别将缩小, 缓解矛盾。

4. 从人才资源来看,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与职工养老保险

制度并轨后, 两者间的转移接续阻碍大为减小, 养老待遇差别缩小, 有利于人才的流动。按照产权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成本的降低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并轨后的好处之一就是降低人才资源的“交易成本”, 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向。因此, 当前的事业单位退休制度改革, 由于不包含公务员群体, 那么, 即便是在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 也将造成人才的固化, 难以流动。

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难点

1.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员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与职工

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改革就是削减自身福利, 这也是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因而在改革上必然存在自上而下的阻力。

2. 事业单位退休制度改革, 并不应仅仅是向企业养老保险模

式对接, 而是应与公务员群体、企业职工养老机制三种类型改革形成联动、对接。改革与并轨, 并不只是制度革新问题, 同时也是社会问题, 处理不好, 不但不能解决问题, 还容易引起更大的矛盾。当前人社部对于事业单位退休制度改革就引起了职员与公务员之间的矛盾, 也造成了民众对于政府满意度的下降。

3.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改革以及其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并

轨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而现在才处于初期阶段, 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改革与并轨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 也是从一部分先改革先动手做起, 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 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 导致公平的缺失, 改革和并轨中遇到的阻力, 也可能导致新旧政策的连续和过渡中产生新的问题。

三、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对策

1.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与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 首先在

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就要做到一体联动, 不可分割改革。否则, 可能造成事业单位职员与公务员之间的矛盾, 引起较之现行双轨制更为剧烈的矛盾。所以,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向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变时, 应当是一体联动的, 这是一个总的大前提, 也是必要的条件。

2. 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建立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逐步向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要像企业职工一样承担缴费义务, 同样实行与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一样的统账结合财务机制, 退休金也分解成基本养老保险金与职业年金, 采用双层结构代替单一层次, 分别对应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和企业年金。适当降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金, 使之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待遇接近, 逐步实现大范围的全国统筹, 辅之以职业年金, 力争做到机关事业单位职员和公务员退休待遇不降低, 在公平的同时, 也兼顾效率。在可行性上, 以2012年深圳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新进人员的养老制度改革方案为例, 深圳市人社局局长王敏表示, 经测算, 在几个参数基本确定的情况下, 改革后的事业单位职员养老金和现行的退休待遇大致相当。与此同时, 还应放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与工资增长挂钩的机制, 代之以与企业职工养老金计发办法一样的机制, 减少两者差距, 促进制度并轨。

3. 健全完善《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 在事业单位改革养老

保险的基础上纳入公务员群体, 逐步推出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方案, 依法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2008年3月, 国务院发布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决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之后人社部于2009年1月公布《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但近年来改革进程缓慢, 甚至停滞不前。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等专家看来, “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 并不该仅仅是向企业养老保险模式对接, 而是应与公务员群体、企业职工养老机制三种类型改革形成联动、对接。在对事业单位实行改革的同时, 《社会保险法》等对公务员体系的养老保险改革语焉不详, 这正是山西等5个试点省市多年来难以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实上, 我国至今尚未出台全国统一的有关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律条文, 因此, 健全完善《社会保险法》, 将公务员群体纳入进来, 以法律为依托, 严抓落实, 必然能大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制改革。

4. 在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中, 还应贯彻“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

法、中人选择过渡办法”的原则, 也就是说, 老一代人无论是在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在企业, 都不能待遇差距过大, 而应当根据贡献、职级别与工龄等享受相应的待遇, 新参加工作者无论是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职员还是企业职工, 都应当按照同等的标准参加保险, 并享受平等的待遇, 而中人则可以凭其自愿选择, 如此以尽可能减小改革的阻力, 促进制度融合, 最终实现制度并轨。

参考文献

[1]赵艳秋.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比较及并轨研究[D].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2]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篇4:医疗保险制度的设想

关键词:农民养老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立法

1 我国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

目前我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依据是《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以全体农民为保险对象,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养老资金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对乡镇企业支付集体补助予以税前列支,体现政策扶持;个人缴纳资金和集体补助全部记在个人名下,实行个人帐户的基金积累;基金的保值增值主要是购买国家发行的债券和存入银行,不直接用于投资。

2 我国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2.1 筹资渠道单一,缺乏社会保障性 由于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集体(含乡镇企业)补贴流于形式,国家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承担的出资义务极其有限,《方案》所设定的资金筹集制度,实质上几乎就是个人交费。同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模式是个人自我平衡,不存在代际和代内调剂,也没有国家资金的资助。

2.2 立法层级低、制度不稳定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最高层次的规范性文件是民政部的《方案》和农业部的《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办法》,立法层级较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个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需要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各个管理部门的协调和配合,仅凭规章不能统揽全局,对许多问题鞭长莫及。

另外,我国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属于政策性保险,很容易因行政框架、职能部门的变更而发生变化,尤其是1999年7月国务院宣布对已有业务实行整顿清理,停止接收新业务后,缴费率和参保率逐年走低,农民对养老保险缺乏信任感,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2.3 缺乏统一管理,忽视城乡衔接 根据《方案》,外来劳务人员原则上在其户口所在地参加养老保险。农民到外县、市、省务工经商,最后还必须回到户口所在地办理养老保险,不利于劳动力合理流动。农村社会保险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资金筹集、核算、平衡、运算和支付,农民流动时,养老保险关系无法衔接,不能实现养老保险关系“跟人走”1。

另外,《方案》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没有规定,目前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用完全统一的法律来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不太可能,但这并不说明两者之间没有衔接的必要,特别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必将逐步统一,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中必须考虑这一问题。

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设想

3.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应单独立法 据统计,1997-2003年七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695.9元,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全国农村有近3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近6000万人处于低水平、不稳定的温饱状态。2建立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符合公平、普遍保障的原则,但鉴于我国根深蒂固的二元经济态势,笔者认为现阶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单独立法,待条件成熟时再将城乡养老保险统一立法是一种更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基本内容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构建:①总则。②组织机构。③基金的筹集。④养老保险给付。⑤基金的管理和运营。⑥争议处理及法律责任。这样有利于从根本上统一一些原则性问题,有利于法规规章的确立。

3.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农民的需求

3.2.1 乡镇企业职工与农民工的养老保险。乡镇企业职工主要依靠工薪生活,面临与城市工人相同的生活风险,他们每月有固定收入,基本具备了参加社会保障的条件,他们也具有强烈的城镇化需求,将其纳入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范围是切实可行的。目前,农民工占产业工人总数的30%左右。3约50%的农村劳动力都已涌向城镇。4农民工群体是一个过渡性群体,随着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推进,这个群体将逐渐融合到产业工人中去。此外,改革以来,相当部分的农民工在城市已居住多年,他们实际已与农村脱离了关系,再让他们回乡参加社会保险已不现实,近年来放弃农业生产而专门在外务工的人员增多,农民工兼业性弱化。通过考察,结果显示,50%农民工表示想长期居住在城市,愿意回乡者不到10%,农民工中仅有7%的人目前与来源地保持着很强联系。农民工所面临的风险结构和传统农民已明显不同,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覆盖的对象更为适宜。5根据现状,可作出明确规定,将乡镇企业职工与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的范围。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农民工流动性大的显著特点,建立可转移的个人账户,账户可以随着农民工工作的转换而在全国范围内转移,这种制度的推行必须要配套建立个人账户信息的全国联网,实现积累基金的全国统一管理。另外,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不能各自为政。否则地区间的方案与操作方法各异,难以顺利衔接。

3.2.2 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推进需要征收农民土地,目前,我国失地农民的总量已超过2400万,预计到2020年,还会有4000余万人进入失地农民的行列。土地一旦被征用,农民便丧失了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生活保障和家庭养老的物质基础。无地、无业、无保障是被征地农民普遍的一种生存状态。如果不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养老作出适当的制度安排,将严重影响城市化进程甚至危及社会稳定。在浙江嘉兴、四川成都等地,开始试行“土地换保障”制度并取得了很大成效,为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探索了一条新路。

3.2.3 传统农民的养老保险。传统农民是指以土地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民,他们主要依靠家庭提供养老保障,对社会养老保险,在心理、生活习惯和价值取向上都还存在着疑虑、观望,养老保险的建立存在一定难度。《方案》规范的主要是这一类农村劳动者的社会养老保险,现行制度最大的问题在于基金筹集困难、保障水平过低,笔者认为,此类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应以“广覆盖、低标准、个人、政府、集体共同承担缴费义务”为指导思想进行设计,立法中应强调政府的出资义务。各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与我国各地新型社会养老保险模式说明,政府承担筹资义务,强化责任意识,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建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我国经济发展来看,国家现在也有能力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承担一定比例的筹资责任。农民交的农业税从1998年以来呈历年增长趋势,国家每年的财政收入从1998年开始也平均每年以11.71%的比例递增,而从1998年以来中央对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却呈历年下降趋势。6国家承担出资义务,给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定比例的财政支持,将极大地推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的制定与实施,也更能体现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性、互助性本质。

参考文献:

[1]姜彦君.从法律角度谈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载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

[2]王梦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大难题: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载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5期。

[3]中国“三农”形势跟踪调查课题组、中汉经济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部编:小康中国通——来自底层中国的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4]左菁.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反思与重构,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4期。

[5]赵人伟,赖德胜,魏众.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社会保障改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1页。

篇5:2012年医疗管理工作设想

在今年,根据医院领导分工安排,我主管医疗、医技(药品除外)、医疗设备工作,具体主管科室为医务科、质控办、感控科、设备科。在2012年,我将以病人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以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以贯彻落实医院“三个三”的奋斗目标为动力,严抓医疗规范化和核心制度的落实,从源头防控医疗隐患,创新思维、转变观念,使各临床科室、各分管部门的各项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现将2012年医疗管理工作设想汇报如下:

一、当好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代言人,做医务人员的好朋友:

医院工作的核心是医疗质量,而医疗质量的好坏绝大部分取决于医务工作者;如何提高医疗质量,广大的医务工作者最有发言权!新的一年里,我将带领各职能部门深入临床一线,广泛听取各条战线、各级医务人员的心声,归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在院长、书记等院领导和广大医务工作者之间搭建一个很好的沟通交流反馈平台,为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各项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同时我将积极反馈医务人员的酸甜苦辣,做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知心人”,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

二、整章建制,使医务管理工作规范化:

目前我院医疗管理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情况,一是各项制度还停留在“吃老本”状态,未及时根据医疗体制改革和各项医疗管理活动进行及时的修订;二是各项管理制度未装订成册,有的医务人员连看都未看到过;三是各项管理制度广大医务工作者知晓率低,不利于日常工作开展;四是人浮于事,职责、工作流程不明确,使医疗安全得不到保障;今年我打算在深入临床调研的基础上,对各科派班、各班职责流程、各级医务人员职责、各部门职责、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一次 1

大的修订并分类装订成册,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核,以便达到职责明确、人人知晓的管理初衷。

三、加强安全防范教育,有效保障医疗安全:

在卫生部有关医疗管理要求中,医疗纠纷是一项硬性指标;我院去年发生的医疗纠纷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给医院照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血的教训”面前,我们并没有因为“买单”而充分的吸取教训!今年,我将就医疗安全防范加大培训力度,对于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通报、反馈、讨论,“做到警钟长鸣”,为广大医务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防范、应对措施,为高效处置不良事件奠定基础,争取从源头上降低我院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小医院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

四、改变管理观念,加强科主任管理培训:

多年以来,我院在管理上是“严字当头”,广大医务人员在面对患者、主管部门、政府、媒体等各方面日益高涨的要求下已是“不堪重负”,身心处于高度紧张、极度疲倦状态,广大医务人员作为医院效益的直接创造者却在每个月例行的考核中“扣钱、扣钱再扣钱”,完全背离了管理的初衷。我个人认为管理是使各项工作走上规范化,是帮助被管理者逐步成长,是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放心的医疗环境!对违反管理规定的人员要分别对待,如不小心犯规和屡教不改者就要区分处理,不能“单纯的一棍子打死”;我院医务工作者总体来说都是高素质积极配合医院管理的,但多年来医疗管理的成效并不是很明显的,因此,在我今后的管理工作理念和方法上,我将秉承“人人都想做好”的初衷,在管理工作上执行奖励为主,处罚批评为辅,实施“以点带面、用先进促后进”的工作路线;

此外,我个人认为医疗工作搞得好不好绝大部分取决于我们中层的执行力!在过去,大多数科室科主任每天忙于做业务,在管理上花费的时间是比较少的,但这也是医院的一些制度照成的,如主任手术

站台费,如果一个主任不去做手术,每月收入比一个管床医生还低,我们的专家、我们的管理人员的价值得不到充分的体现,那管理的力度、热情势必会打折扣!在新的一年里,为真正落实、实施科主任负责制,我建议医院专门设立“科主任责任风险基金”,让科主任在管理上出效益,使各科室主任从一个“医生的角色”真正转换为一个管理者,使各科科主任在待遇有保障的基础上能安心做好管理!

五、强化职能部门日常督察,有效落实核心制度: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新的一年里,我将带领职能部门加大日常督察,规范管理记录,对各项核心制度的落实实施“钉子户精神”,每月进行一项核心制度的重点督导,每日进行医生、科主任病人情况知晓的考核,有效落实三级查房,切实保障病历的及时书写和书写质量。此外,设备科是为临床服务的,新的一年里,我将带领设备科主动到各科室上门服务,为各科室传统业务和新项目、新技术的开展当好“铺路石”!

六、提高医生服务意识,广泛开展病友满意度调查:

为有效提高医生服务意识,新的一年里,我打算进行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每月在每个科室评选出最受病人喜爱的医生进行重奖,彻底改变“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陋习,从而促进医生岗位职责的落实,有效杜绝医生不负责、不在岗、不沟通等“不作为”行为,重新塑造医务工作者的社会形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和医疗环境,有效降低医疗服务态度所导致的医疗纠纷。

以上是我个人对2012年工作的初步设想,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批评指导!

篇6:医疗保险制度的设想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明光支公司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举措,是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生活的重大决策。身处发达省份欠发达地区的遂昌县,更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期通过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使农民在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下,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实现“十一五”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农村建设情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属各部门认真落实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坚持以“城乡一体化、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题,以村镇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为抓手,以培育新型农民为关键,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县新农村建设进展良好,主要表现在:一是营造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从“规划立村、产业扶村、聚迁活村、科教兴村、生态建村”等工作重点入手,营造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展开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康庄工程快速推进。全年完成投资1.25亿元,通村公路路基拓宽338.2公里,硬化231.6公里。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稳步推进。实施了大柘、北界、金竹、云峰、王村口等乡镇的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833万元。下山脱贫和乌溪江库区异地脱贫工程进展顺利。共安置下山移民661户,2684人。总投资达1.2亿元。农村沼气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全县新增农村户用沼气池1330户。三是 “十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进展有序。全年累计实现转移就业技能培训5848人,实现向非农产业转移5120人。四是 “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稳步推进。全年建成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2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3个,环境整治村34个,全县成片推进村庄整治的乡镇1个。五是农村社会保障及救助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2006年有17.54万农民参保,参合率为91.95%。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年共发放低保金230万元。集中供养工作稳步开展。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共入住敬老院385人,入院率达95.1%。开展了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工作。

但是,通过一年的实践,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深,留于搞形象工程,对如何授人以渔的研究不够;同时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较重。二是农村生产、生活水平较低。三是村级经济薄弱。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五是村庄规划滞后。

居民最低

二、新农村建设中应注意问题

1、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建设过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与现代化建设同步的漫长的建设过程,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锲而不舍地推进,不断加快农村发展。

2、注重与国家、省、市新农村建设政策相对接。认真研究、积极对接新农村建设和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尤其要注重与省里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扶持政策和项目的对接,用足、用好、用活上级扶持政策。

3、注重对农村环境的科学规划。要统盘考虑城镇建设和农村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科学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改变农村面貌需要进行村庄建设和环境治理,但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就是村庄建设。村庄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要防止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

4、注重考虑农民的自身意愿和当地可承受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尊重实际、尊重农民意愿、关心农民疾苦、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注意帮助落后村、贫困村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

5、注重从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入手。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要引导广大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自己的家园。

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我县新农村建设重点建议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产业是农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促进农民增收,必须立足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使农业收入更加稳定、更加高效。一是要发展特色主导产业。要围绕竹业、茶业两大主导产业和高山蔬菜、花卉苗木、菊米、烤薯等优势农业,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推进特色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二是要壮大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农业,有利于化解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难题,对农业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要支持企业在农村建立生产、加工基地,与农民开展联合经营,培育若干贸工农一体化、公司化运作、市场开拓能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生产协同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三是要搞活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大对农产品品牌整合和名牌农产品开发力度,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营销体系,支持茶叶等农产品批发专业市场建设。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加强农产品信息网建设,积极培育农村营销队伍,发展订单农业,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建立高效畅通的农产品销售通道,提高农产品销售率,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

2、加强村级经济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壮大了,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村级基层组织才有底气,各项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我县390个行政村中有243个行政村都是集体经济“空壳村”,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尤为重要。一是要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提高村级组织管理水平,村级班子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要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作用。二是要有效利用资源。充分利用村级资源优势,做好资源经营工作,走资源开发增收的路子。本着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林则林,对集体房屋、土地等各种资源,采取统一经营、租赁经营、转让拍卖、参与小水电开发、流转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三是加强新农村建设项目对接及包装工作,紧紧抓住我县被列入国家综合开发项目区的机遇,做好项目对接及包装工作,积极争取上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四是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促进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后劲,提高村级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必须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继续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实实在在为农民办一些实事。按照优化城乡生产力和人口布局的要求,加快完善村镇规划。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继续实施“康庄工程”、分阶段搞好公路改建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千万农民饮用水”、“土地整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下山移民”等工程,积极争取国家、省里对我县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

4、努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水平,着力增强科技、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农民了解新政策、新知识,使农民有一技之长,一证在手,让农村后备劳动力普遍接受良好的职业技能教育,使转移就业的青年农民成为掌握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使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年农民成为适应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专业农民。增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就业致富能力,实现农民向二、三产业的有序流动。

5、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继续抓好农村生活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慈善救助、农村住房保险、“五保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廉租房建设、助学券、计划生育奖扶等,不断完善保障制度,提高农村群众保障水平,使农村群众同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篇7:对我国改进按劳分配制度的设想

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条顺口溜:前有我爸是李刚,后有我爹李双江。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儿子有钱去买狂,老子后面替你挡。小小竹排江中游,老子流氓儿风流。革命重担挑肩上,谁敢拦我谁遭殃。改装宝马向前走,红星照我去战斗!正所谓“我爸是李刚,杀人不用慌。我爸李双江,咱有冲锋枪..不知道看到这条信息后大家有什么感受,是否觉得在我们这泱泱大国,在我们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的条件下不应该有这样不公平的事情发生。是啊,想想现在都21世纪了,不再是地主阶级而是社会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人人都应该享有公平,可是依然是这样的体制依然有严格的法律制度,但现实还是这么不公。我想:“这不仅是官二代,富二代这么霸道的原因,更多的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不健全的原因吧。”

那为什么,我国还要实行这一制度呢?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劳动差别的存在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结构。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其他分配方式主要还包括按经营成果分配;按劳动、资本、技术、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不同,按劳分配只能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质上反映出劳动、管理、资本、技术、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都按贡献参与了收益分配。其中按劳分配为主体反映了劳动要素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受重视的部分。

有道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有问题必然导致建筑物出现倾斜、开裂等严重问题,仅靠在上面搞修修补补是要误大事的!

初次分配是基础。初次分配不公是贫富两极分化的直接根源,解决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必须下决心给基础动手术,从分配制度上解决初次分配对劳动的不公——从提高初次分配的劳动报酬做起!除了上述例子之外,其实分配制度对劳动的不公还有很多例子。初次分配对劳动不公的表现之一,“利润侵蚀工薪”.工薪性所得,是劳动者获得的劳动力成本补偿,是劳动力生产、再生产的必须。不惜一切手段“侵蚀工薪”以谋取更多“利润”是资本的本性还有欠薪、赖薪、地板工薪甚至更黑的“黑砖窑”、“黑矿山”„„总之,“利润侵蚀工薪”是对劳动的残酷不公。初次分配对劳动不公的表现之二,收益分配——资本要素独占收益(利润)。

劳动只能获得工薪——劳动力成本,而资本不仅可以回收成本,并独占全部收益,这就是旧的也是现行的收益分配方式、制度。如果说“利润侵蚀工薪”是表现在“成本分配”上对劳动的严重不公,那么,在“收益分配”上,资本要素独占收益,则是对劳动更严重的不公。资本要素独占收益的收益分配方式、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益分配方式、制度,是比“利润侵蚀工薪”更为严重的对劳动的不公。

温家宝总理认为目前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就是制度因素。为了健全按劳分配制度,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指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收入分配改革的核心是解决公平问题,主要是调整国家、企业、居民三者的关系因为收入分配改革属于再分配,再分配关注的是公平。公平与效率是相辅相成的。市场失灵或者市场机制不健全,公平就会被损害;公平的损害,可以使效率进一步降低。当前的问题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出现了混乱。行政力量在初次分配领域仍然发挥作用,垄断行业以垄断地位获取垄断利润、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都加速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那既然找出了症结所在,国家领导人也指出了对策,那我也说说我的看法和对策吧。我觉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实现的特点有以下四个方面:(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主体,但不是社会唯一的分配原则。

(2)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可能在全社会的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因为,公有制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们之间存在着各自的经济利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劳动贡献,而且取决于其所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

(3)按劳分配还不能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而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个人劳动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其社会劳动的性质只能通过商品的市场交换才能得到实现和转化。按劳分配只能以通过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为尺度。

那我们国家又应该怎样做呢?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应变革只有资本才能(使人)致富的分配制度,创建劳动、勤劳也能(使人)致富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即使是初级阶段),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不能让这种连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都不容的残酷的罪恶行径继续重演、横行——必须创建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薪法案”。改革分配制度,应该从满足广大劳动者对劳动、勤劳能致富的渴望出发,要通过制度的改革、创新,改变通过付出更多劳动来增加收入变得越来越困难的状况,让大家的劳动成为“富民”劳动,让劳动越来越有尊严!就是要针对对劳动的不公(“利润侵蚀工薪”和“资本要素独占收益”)的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就是要变革对劳动的不公分配制度,创建让劳动、勤劳能致富的分配制度。

缩小贫富差距我建议:

(一)发展经济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

(二)加强法治建设是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的保障。

(三)必须注意实行正确的政策选择。

(四)发展教育、普及教育,使教育机会均等。

(五)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法律手段,包括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和企业职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二是市场手段,可以给资源重新定价,调节垄断企业暴利;三是行政手段,比如推进公务员工资改革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篇8:医疗保险制度的设想

1 “三层级医疗服务”是国际公认的通常模式

一为基层医疗,被称为Primary care,通常以诊所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ommunity health center)的形式提供;二为普通专科或住院诊疗,被称为Secondary care,通常以专科诊所和社区医院(Community hospital)的形式提供;三为高级专科诊疗,被称为Tertiary care,主要由三级医院(Tertiary hospital)(通常是医学院附属教学医院)提供[3]。三者之间横向有同质性,纵向有密切联系。无论何种性质的医疗服务提供者都势必定位或突出此三层级医疗之一种。基于此,作者建议直接针对上述三级医疗服务需求的特点,通过“调整、改革和提高”的思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政策建立一个新的政府主导(而不是全包)的三层级医疗服务体系。该体系构架的确立有望解决好公立医疗系统内部的深层次运作问题(因为定位和目标明确),并妥善处理好医疗系统外部(各级)政府主导以及与市场调节间的关系(因为责任主体明确)。新的医疗体系构成:“国家级学术医学中心”、“省级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点”。

2 建立“国家级学术医学中心”

主要应对三级医疗(Tertiary care)。三级医疗往往依托医学院,由“学术医学职业(Academic careers)者”通过医、教、研相结合的“学术医学”(Academic medicine)在“学术医学中心”(Academic medical center(s),AMC(s))内实施。其特点是以诊治复杂的疑难危重病例为主,诊治过程常常带有很大的探究性。需要集中专家、资源,在严格控制下进行“高水平”诊疗,花费较大。需要强有力的条件和学术支撑,否则安全、伦理以及经济等都很难保障或控制。因此国际上通常由医学院附属医院承担,并将医院和医学院一起作为AMC(s)进行研究、建设和运作。这类医院(系统)也通常被称或自称为AMC。AMCs是一类复杂的、特别的非政府、非营利机构,在发达国家早已有专家和专门组织对其研究得相当透彻。如成立于上世纪60和80年代的美国学术医学中心协会(AAHC)和大学健康系统联盟(UHC)等,它们代表美国120多个AMCs近300家大学附属医院,已有相当成熟的经验和模式。相比于美国3亿多人口,我国现有临床医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医学院总数不足100所,考虑到其平均的附属医院数量、质量和规模,即便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AMCs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遗憾的是至今我国对“学术医学”、“学术医学职业”以及“AMCs”都少有研究,本文作者新近在国内给予了较系统的介绍[4,5,6]。

结合我国实际,可以能够提供并保证三级医疗质量的现有各省区具有临床医学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医学院附属医院系统为基础,参照国际AMCs模式,逐步调整它们目前以一、二、三级混合医疗为主到以第三级医疗为主。以“国家级学术医学中心”之名建立我国的AMCs系统。其中每省区可择其一为国家级重点AMCs,向国际领先水平建设和发展。

国家级AMCs应该:担负区域三级医疗重任,成为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的最后(高)防线。担负指导、监督并与下级医疗单位双向转诊病人的责任和义务。履行医学教育、研究和研发等综合职责。其中国家级重点AMCs(一般都依托国家重点大学)还应有更高要求,如担负三级延展医疗服务(extension of tertiary care,近来也有研究将之称为第四级医疗quaternary care);在医疗、医学教育和研究研发等领域全方位与国际接轨,不仅带动国内其它AMCs,也代表国家水平广泛参与上述国际交流和竞争。履行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应有贡献的责任,也谋求赢得相称的国际声誉和实际利益。同时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担负起“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有利于中华民族繁衍、健康和发展的新医学,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做出更大贡献”的历史责任[7]。

具体地:国家级AMCs由各省级政府主办,中央政府批准和监管。中央政府主要通过法规和专项经济资助、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在全国的高度进行调控,以保各省区三级医疗条件和水平基本一致,并维护其地域特色,履行中央政府的顶层宏观管理职责。其好处是:管办分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各省区积极性,分担中央政府举办具体医疗机构的长期压力,顺应国际“转化医学”发展趋势[8],促进附属医院与医学院协同发展。中央政府制定国家级AMCs的准入和考核标准,根据省区人口确认AMCs的规模,基于促进效率和水平,并为二级医院腾出发展空间的原则,通过逐步达标的方式将现有符合条件的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都纳入国家级AMCs管理。这是保证国家三级医疗和医学教育水平及同质性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为各省区或及全国人民提供“均等的”三级医疗服务。

3 建立“省级医疗中心”

主要应对二级医疗(Secondary care)。它们主要通过成熟的技术、规范的诊疗措施及切实有效的药物,安全、高效、低成本地为所在区域/社区提供大量普通疾病的专科和住院医疗服务。这类医院在美国占全国医院总数的80%,病床总数的83%,其担负的工作总量很大,但平均的病人费用和医院运行成本(包括需要的高端设备和专家等人力成本)都低很多[9]。其主要基于服务人口基数的规模可以大,但并不因此成为三级医院。我国目前类似的医院占全国医院总数的97%,病床总数的72%[10],表明我国二、三级医院及医疗的发展很不协调,提示我们需要对此进行更多研究。

结合我国实际,可以现有县级及以上(主要提供二级医疗者)的非医学院附属医院为基础,根据城乡一体化原则,按人口和地理环境调整/整合现有资源,按区域社区医院模式建设“省级医疗中心”系统,各省区可择少许作为样板建设,但不宜再分层级。

省级医疗中心应该担负区域二级医疗重任,成为普通专科和住院医疗服务的主要场所;接受上级AMCs并给予下级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指导和监督;担负与上下两级医疗单位双向转诊病人的责任和义务;承担医学教育,主要是临床实践部分,包括医学生实习、住院医师培训以及全科医生继续教育等;参与或承担一些切合实际的临床研究项目。

省级医疗中心由各地级市政府主办,省级政府批准和监管。省级政府通过地方法规、专项经济资助及必要行政手段在全省高度进行调控,确保省区内各地市医疗条件和水平的一致性。其好处是管办分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各地市积极性,分担省级及县级政府办医压力,促进地市内资源整合。省级政府制定各自的“医疗中心”准入和考核标准,并根据各地市医疗及区域实情,确认省级医疗中心的地址和规模,在国家级AMCs的配合下确定疾病诊疗目录和与国家级AMCs的双向转诊制度。应将现有上述主要提供二级医疗的医院全部纳入省级医疗中心管理和建设。可乘国家大力加强县级医院建设的契机,实现二级医疗机构的调整/整合和提高。实现省管、地市办二级医院系统的体例(符合国家区域卫生规划和省直管县市的行政改革趋势[11])。省级医疗中心立足区县,通过全市统筹,全省调控,可为所在地市全体城乡百姓或及全省人民提供均等的二级医疗服务。

需要补充的是,我国目前主要提供二级医疗的医疗单位异常复杂,包括省以下各级政府和不少企业都办。推行多年的医院属地化管理和统一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等改革措施成效不显,条块分割管理医院和医疗资源重复配置等老大难问题依然存在,使得同是提供二级医疗为主的医疗单位间差异很大,且发展方向不明。按上述调整改革思路,近期可在不影响现状的前提下,更加清晰定位这些医院的服务性质,明确解除它们难于重负的三级医疗及相关教学和研究任务;鼓励它们在二级医疗轨道上追求卓越,如创新管理、保证质量、提高效率、改善服务等;同时也鼓励学术和非学术型医务人员在三、二级医疗机构间双向正常流动;既增强三级医疗机构的学术医学能力,也增强二级医疗机构全心全力服务普通住院病人的能力。远期可望按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既定方针,取消各级医院的行政级别,完全实现属地化管理,最终达到省、地级政府分别举办三、二级医疗机构的目的。

由地市(或省辖市)统一管理区域内二级医院有利于:1)区域卫生规划,适应国家快速城镇化发展进程;2)资源综合配置与调整,实现规模化经营及资源和管理效能最大化;3)缓解县级政府同时承办县级医院和复杂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巨大压力[12],确保完成“改革提升县级医院”的艰巨任务[1];4)参考整个香港特区40多家公立医院都由“香港医管局”统一管理等境外成功经验[13]。

4 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点”

主要应对一级/基层医疗(Primary care)。它们主要通过全科/家庭/社区/乡村医生和医学,为所在社区广大百姓提供大量方便灵活的普通门诊医疗服务。医疗服务的特点是绝大多数为门诊需求。我国2011年全国住院人数占总诊疗人次数的2.4%[10],也符合该规律。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应该担负已众所周知的“六位一体”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任务,成为百姓的“健康守门人”;接受上级医疗中心和卫生保健单位的业务技术指导及继续教育,并履行与它们相互业务监督和双向转诊病人的责任和义务;力所能及地承担相关学生的基层医疗卫生实践任务;鼓励围绕本职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或参与上级医、卫单位需要合作的基层医疗卫生研究项目。

结合我国实际,在政府大力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同时,加快非公诊所建设,由地市级政府审批,县级政府具体监管,规模数量由市场调节。好处是管办分离,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分担政府同时承办基层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将面临的长期高难度管理和高负担,促进医疗资源流动。地市政府参照国家和省标准制定本地区诊所及全科医生的准入标准和监管办法。在医疗中心的配合下规范其与医院的双向转诊和继续教育制度(协议)。对条件很差的地方,政府可通过鼓励政策,或通过卫生院担负百姓需要的门诊医疗服务,以确保为所在地域提供均等的一级医疗服务。

国际上,无论何种医疗制度,其一级医疗都主要是私人开办的。它符合医疗发展和医疗市场规律,符合所有最基层服务都只有市场调节力量最强、最好的规律,也符合我国三十多年来“抓大放小”的成功改革经验,符合国家快速发展变化

的需要,更符合国家行政和事业单位改革的大方向。我国目前已具备较好的医改基础并逐渐建立相应政策环境,可在不影响现行政府办基层医疗的同时加快非公诊所的发展进程[14],为政府逐步定位到监管位置创造条件。

上一篇: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下一篇:风机产业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