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辩论赛工作总结

2024-05-23

高二辩论赛工作总结(共9篇)

篇1:高二辩论赛工作总结

辩论步骤

(一)陈述观点(6分钟)

1、正方一号辩手陈述己方观点(不超过3分钟)

2、反方一号辩手陈述己方观点(不超过3分钟)

(二)对辩(共8分钟)

1、正方二辩在反驳反方一辩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然后提出问题,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回答,(提问前必须指明回答者,每次提问时间不超过10秒钟,总时不超过2分钟)

2、反方二辩在反驳正方一辩观点的基础上,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辩论,(规则同上,总时不超过2分钟)

3、正方三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辩论,(规则同上)

4、反方三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辩论,(规则同上)

(三)自由辩论(共8分钟)

双方辩手交替辩论,每位辩手都要发言,每位辩手发言不超过2分钟。

(四)导师提问(4分钟)

1、一名导师向正方一名辩手提问,正方一名辩手回答(总时不超过1分钟30秒)

2、一名导师向反方一名辩手提问,正方一名辩手回答(总时不超过1分钟30秒)

(五)总结陈述(4分钟)

1、反方四号辩手总结发言。(2分钟)

2、正方四号辩手总结发言。(2分钟)

(六)评委总结,宣布评选结果(5分钟)

篇2:高二辩论赛工作总结

概念的问题:所谓“公民记者”,是指在新闻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发挥记者作用,却非专业新闻传播者的普通民众。“公民记者”背后所体现的是“参与式新闻”的理念,即“民众在收集、报道、分析和传播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他们和专业记者一起活跃在最前线,利用自己在网络群体发言的快捷方式,第一时间发现、报道、更新即时讯息。甚至呈现出了这样一种趋势,即网民正逐步渗透影响着传统媒体的新闻选择、采写等报道角度和报道方式,乃至新闻理念。

公民记者造成许多国家媒体大革命,也引发了各方的争议与激辩,最主要的是唯恐维持新闻价值的专业和使命遭受折损与挑战。传播学者们提出应当思考下列的议题:

一、公民记者是否受过训练、是否遵守新闻报导原则?公民记者没有传统新闻常规的客观专业,其渗入主观所提供的信息,是否有所偏颇?能否反应社会的真实?又有谁在乎专业意理?

二、谁来把关新闻的「真实」?公民新闻学所提供的是「新闻」?还是「民意论述」?是媒体的新生命?还是毒药?对于恐怖组织或特殊团体所提供的新闻该不该使用?是否会为其宣传?

三、如何处理匿名消息来源与匿名新闻提供者?公民记者赋予媒体新的内涵与影响力,还是可能掉入提供假新闻的陷阱?新闻造假,谁该负责?媒体又有什么机制过滤、鉴定新闻的真伪?

四、媒体的立场:是信息平台?是报导者?是诠释者?还是鼓吹者?媒体接获传来的公民新闻到底是真正的新闻?还是主观意见的论述?是否象征着人民的心声能上达天听?还是媒体见猎心喜,甚至为了独家,饮酖止渴,反而被利用?

对方可能的论点:

A.微博不是信息公厕:

1.把关人”缺失和信息碎片化催生微博谣言

2.但微博自净能力强 辟谣速度同样快捷

3.开放性保证微博不会成为谣言集散地

B.首先,可以发挥微博监督的职能,像一个民间检察院一样,建立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让不法分子无处遁形。让老百姓们可以揭露贪官、土豪强们的恶劣行径。其次,让我们可以时时关注发生在身边的事,分享我们个人生活中的美好与精彩。再次,通过微博这个平台,加强国民教育,引导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生命观!最后,微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存与再发展,都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C.50件大事中,微博传出的有22%,即11件。网民投票90.8%认为利大,9.2%认为弊大。(投票人数4062人)

D.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些没有被报道的,或者是被报刊新闻一笔带过的,被网民无限放大呈现在大众面前。于是信息慢慢透明化,这就是民间记者存在的道理。

D.新闻报刊被政府或者什么组织控制,或者是受利益驱使以及自身的生存而发布消息,使得消息变得片面——只发表对自己、对政府、对组织有利的消息。微博才体现了没经加工雕琢的最广的民意,如果门槛很高,就只是小部分人的意见了。

E.网络是个容错率较高的平台,大家都对网上的信息抱有怀疑态度,不借此机会给予公民试错并成长的机会,待何时何地?对于谣言,只要增加自身透明度就不攻自破。

F.微博真相铁律:1.微博是谣言粉碎机而非谣言发源地2.最大的谎言并非来自民谣3.被证伪后的微博难以再风生水起4.实名制不是关键,说实话才是关键5.微博并非放大器发酵剂,只是还原者6.一条微博可能不完整,但是加上评论转发可能更完整7.群体智慧比个体智慧更能接近真相8.现实很肮脏,不能要求微博很纯洁

G.谣言的问题并不是网络本身,而是媒体在利用自身话语权时,在没有经过验证等正式程序时进行了再扩展。

H. 看利弊要从你站在什么角度。从贪官的角度看就是弊,从人民的角度看就是利。只要对国家、对人民负责就利。

I.弊容易被权威新闻媒体放大,他们认为微博会被利用炒作,制造谣言,假大虚的报道,这是存在的,但是这些都是可以在技术层面上避免,传统的权威媒体在面对微博对其的影响时,是无赖的,但还是有强烈的歧视感。微博的优势在途它使普通人成为了记者,编辑,评论,观众于一身的人,丰富了生活,又使各方面的声音多元化,开启民智

对方可能陷入的坑:

A.微博人相对于以前的单方面接受信息来说,已经成为了拥有个人思想和情感的个体。

B.微博让人有一个发泄的渠道,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本方可以用的论点:

A.确实要从人人当记者下手,首先要明确记者的概念什么是记者(尽管以前报刊、网站等就有担忧,会不会被博客、微博等抢走饭碗,但是事实证明不是。记者的专业性不能被替代),(先说定义)并不是人人都能当记者的,也不是人人都能当好记者,放任个人,只会导致信息的虚假和泛滥,无法得到真实有效的信息,所以说人人当记者是弊大于利的B.人人当记者,不是真的当记者,只是充当一个传播的职能,或者另外的一部分。要想把新闻的整个环节打通,就需要专业记者。

C.专业记者、报刊是用自己的生存来赌自己的质量,所以可靠性极高。但是在微博上不是这样的。而且许多人在微博上听到新闻的第一时间就是转发,然后发一句,真的?最后还是要通过报纸、新闻电视等才能确认。

D.如果微博上的人都是凭着理性的态度当然好。但是现在就是存在着一些愤青,抱着偏执的眼光看问题很难得到回报。

E.记者不是意见的发布者,也不是个人观点的发表者。不能把微博写的东西当做新闻,也不能把写东西的人当做记者。

我们的观点一:记得有一次在新浪微博上看过,就是,在微博时代,人人都是观察者,监督者,但不是记者,因为新闻媒体要做的事情很多,民众在观察某件事上会出现较大的片面性,不懂得理性的分析,不懂得新闻方面的相关技巧,看待事情过于偏激,所以我认为反方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破题

F.即使没有谣言,但是微博人发表信息时,用词不当也会造成误解。例如城管与XX扭打在一起,但是微博人就写成了怎样怎样……

我们的论据一:

在一张中国地图上,一条蓝色的直线从哈尔滨画到深圳,途经沈阳、南京等大城市。文字部分则赫然写着:从东北到深圳连线以东,均有发生地震的可能。昨天,这样一条配有图片的微博在网上引起关注,该微博作者是凤凰卫视记者雷宇,称其在采访国家地震台网专家后写下这条微博的。截至昨天下午4时,仅在新浪微博上,该消息的转发量已突破1万。

记者微博称深圳可能地震

“凤凰卫视今天下午采访国家地震台网专家,称根据监测,前段时间山西和河南都发生了小型地震,加上这次日本地震,说明太平洋板块已经进入地震极其活跃期。而且很可能中国东部会发生中型地震。以东北到深圳连线以东,均有发生地震的可能。”在新浪微博上,不少网友转发了该条消息。

对于这条微博的疯狂转发,凤凰卫视记者雷宇在自己微博上进行了澄清,表示采访确实是自己做的,但专家只是讲了东部有可能受到影响,没有说是哪里,而图片只是网友自己配的,属于网友臆测,请大家谨慎参考。市民关注深圳会不会发生地震

P.S.微博只是个工具,不一定要规定大家怎么用……,……

定义:媒体从事信息采集[1]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通常称为记者(Journalist或Reporter);记者属于职业的一种。

记者的职业道德:责任、真实、公正、导向、品格、廉洁

记者的基本任务:

1、采写新闻(天职)

2、向领导机关和编辑部反映情况(内参)

3、群众工作 A通讯员工作 B了解群众要求和反映 C组稿约稿 D群众采访

记者的条件:

黄远生:四能——能想、能走、能听、能写

邵飘萍:品性、知识与经验、身体健康

邹韬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

2、要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

3、要有广博的知识

4、要有较强的写作能力

5、要有新闻职业道德修养

6、要有极强的突发应变能力

记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代替广大的民众前往事情发生的现场,或是接触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并将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义,透过报导呈现于大众媒体之上,协助媒体达成守望、教育、讨论、娱乐等功能。由于记者拥有阅听人赋予的权力,所以也被冠以“无冕王”的雅称。

一般而言,记者主要在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杂志社、通讯社等机构工作。网络出现之后,也有部分记者替网络媒体(网络报)或专业网站工作。许多政府机关、社团内,也有编制内的记者。还有不在固定媒体工作的记者,一般称为“自由撰稿”或“自由记者”,接受媒体委托或靠投稿维持生计。

记者的表现方式可以分为报导、专题、调查采访、专访、精确报导等等。但记者的稿件、照片、影带等,通常还要经过编辑台的处理。

新闻的定义:

在我国新闻学术界,最权威的新闻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王中教授引入传播学概念,把新闻定义为“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另外甘惜分教授把新闻定义为“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

篇3:高二辩论赛工作总结

为了改变现状, 发挥集体备课的应有优势,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开展了《加强教师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一转眼, 该课题已经进行了近两个学期。 时间的流逝见证着我们每个人及课题组的努力, 在过去的两学期中, 生物备课组全体成员, 扎实学习理论, 深入学习新课改的先进理念。并在学习中反思、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 进而不断提高每位教师的业务能力。两学期来, 我们做了大量实际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在此, 对我们一年的研究工作做以总结。

一、坚持业务学习, 理论指导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需要我们及时总结和交流在教学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讨论课改实验中出现的新问题, 研究新对策, 提高实施水平,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 提高理论水平。 为此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理论学习, 在此择要叙述其中两项。

1.如何说课。 学校首先下发了学习资料, 先进行组内自学, 然后请专人系统讲解, 之后各备课组确定自己的说课内容, 上报教务处, 教务处负责安排各组的具体说课时间, 届时业务校长和教务处主任亲临各备课组说课现场, 进行倾听和现场指导。 生物组说课的题目是《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我们四位老师按抽签决定的顺序进行说课。 我们组的教师都是第一次说课, 虽然存在一些问题, 但总体效果不错, 并且得到了校长和主任的细心指导。 我还被推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说课展示。

2.学习 《考试大纲 》和 《考试说明 》。 学校组织了学习考纲和考试说明, 做三年的高考题, 并进行《说高考》活动。 生物组利用集体备课时间集体学习了2013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做了一遍三年高考试题。 通过认真研读考纲, 认真分析高考试题, 找出基础年段教学和高考的节点, 我们每个人写了一篇关于《说高考》的论文, 并参加了学校的统一活动, 我和王老师的论文获得了领导的认可。 这次学习和活动, 使我对于基础年段的教学又有了新思路。

二、注重实施过程, 提高教学水平

与学生一样, 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也存有重大差异, 教授同一节课的教师, 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是明显的。 这种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就所教授内容的互动, 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实现思维、智慧上的碰撞, 从而产生新思想, 使原有的观念更加科学和完善, 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我们生物组的全体教师坚持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 每周二第一节由一名教师出公开课, 第二节大家坐下来评课。 首先, 出课教师先说自己设计的思路, 每一个步骤的目的, 达到的效果。 然后, 其他教师分别谈自己对这节课的看法, 包括优点和缺点。 最后大家统一认识, 达成一致。 通过评课研讨,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大家都明确了自己该如何上好这节课。 就这样坚持了近一年。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 不只是青年教师受益, 就连老教师和中年教师也获益匪浅。 我校的生物科教学成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三、规范备课流程, 避免流于形式

“向备课要质量”是我们加强备课组建设的初衷, 扎实提高备课组工作实效须规范备课流程。 我们在学期初就制订出集体备课工作计划, 按单元分配备课任务, 每单元有中心发言人。 集体备课的运作流程是: 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细备—课后反思。

(1) 每周集体备课的最后一点时间要通知全组成员下一周的备课任务, 要求每个成员都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读教材、课标, 做相应单元的习题, 并确定好中心发言人。 (2) 组内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 各抒己见, 充分讨论, 统一认识, 实行“四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训练内容。 除中心发言人作主要发言外, 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发言, 说出自己的设想, 经过讨论形成共案。 在研讨过程中, 要安排专人及时做好备课活动记录。 (3) 注重形成个案, 狠抓“二次备课”的落实。 备课组成员需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做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 要求教师在开展集体备课后, 根据拿到的共案, 依据自己的性格特点、 不同班级学生的情况, 对共案作深入推敲和斟酌, 形成符合自己实际的个案。 (4) 课后交流, 就是对备课的总结阶段。 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 要进行交流, 对教学进行反思, 肯定优点, 指出不足, 以扬长避短, 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5) 保存资料, 供以后研究和参考。

四、阶段性成果

从2013年3月至今, 经过近一年的实验研究, 取得了初步成果。

1.在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 备课组教师还很注重经验的总结, 先后撰写多篇论文。

2. 在2012 年期末联考时, 高一生物组在联考校的排名第二, 与第一名仅相差0.01分, 但这也比我校历史上同期的成绩好很多;在2013年暑期期末联考中, 我们组的成绩一跃排联考校第一名。 这样的成绩在我校十几年的历史中还没有过。

3.课题组十分重视通过教学反思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 有的教师在教学反思、学生反思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其成果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 并在课题组内及学校之内进行交流。

4.初步形成了一套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好方法。

摘要:只有搞好集体备课才能整体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发挥集体备课的应有优势,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开展了《加强教师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篇4:高二语文教学工作回思

一、积极听课,认真备课,善于反思

听课,不仅开阔了思路,也为备课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各种鲜活生动的事例,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细节之处的精彩处理,使我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单调、脱离实际的成见。为了能及时发现和改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我有意识的进行阶段性的工作反思,小到一节课,大到一个学期;近到上一节课说错的一句话,远到一种教学思想的深层次思考。虽然它们都还很肤浅,但我相信“九尺之台,起于垒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二、求实创新,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本学年,我努力将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语文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五认真”。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班级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当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后仔细批改学生作业,不同类型的课,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使学生对语文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另外,授课后根据得失,及时写教后感、教学反思,从短短几句到长长一篇不等,目的是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同时,我还积极和其它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改进教法,突破学法。对于我负责的语文课的教学,我采用系统性、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使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收获。总之,不管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辅导教学中,我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力求让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紧抓作业批改、注重后进生辅导

作业的检查和批改,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开学以来,我一直坚持作业的认真批改,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落实的情况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对于班里的后进生,我一直坚持个别知识辅导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给学生谈理想、谈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深入扎实的上好每一节课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它不同于数学,语文教学要求语言文字教学和情节、内容教学相结合,相辅相成。而低年级的语言文字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我认为,语文教学中“说”和“读”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说”和“读”的训练。高二年级语文教科书上的“口际交际”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自古以来,能说会道,体现了一个人的睿智,思维敏捷。现代语文教学,“多说多练”势在必行。整个学期,我注重课堂上的合作探究,让每个小组讨论并展示结果,学生之间互听互评,共同积累,共同提高。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我发现同学们的表达能力有较大的进步,逻辑思维能力也增强了。

在“说”的过程中,有一个与之相促进的过程不容忽视,那就是“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读的形式多样,可以采用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等。再次,用“读”帮助记忆,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最后,让学生进行摘记,并对学生的手抄本进行定期检查,并对写得好的学生加以表扬。

语文教学中,除了“说”和“读”很重要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即学完一个单元,学会自己归纳,学懂了一些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孔子云:温故而知新。经常温习功课,以后的学习才会觉得较轻松。

五、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反思本学年来的工作,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几点:

1.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

2.教科研方面本学年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3.语文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今后还要努力找出一些语文教学的特色点,为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天地作出贡献。

篇5:高二辩论赛工作总结

本刊讯 (《中国医药导报》记者刘志学) “当前, 我国居民中血脂异常的流行趋势日趋严重, 对ASCVD的防治形成严峻挑战。各类国际指南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指引了临床实践, 但也因为指南之间部分观点的差异引起学术界广泛讨论, 对我国现行的血脂管理理念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是胡大一教授在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 (CCEP) 巅峰辩论项目总结会上所做的概述。

据悉, 自2014年8月开始, 为期3个多月的“慧辩共识, 巅峰引领”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 (CCEP) 巅峰辩论&专家共识会项目在全国举行32场城市会。截至9月末, 在全国范围内已举办20场, 足迹遍布13个省份、16个城市, 覆盖了2万余名医生。10月16日, 在第二十五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期间, 大会主席、CCEP负责人胡大一教授出席了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 (CCEP) 巅峰辩论项目总结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陆国平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李勇教授分别围绕CCEP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据介绍, 2013年11月27日,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已正式启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修订工作。为规范我国新指南颁布之前的血脂管理临床实践, 2014年5月, CCEP委员会组织部分专家制订推出了《CCEP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建议 (讨论稿) 》, 旨在针对当前血脂异常防治方面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阐述, 为我国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基于以上原因, 2014年诺华制药率先携手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专家团队, 广泛开展关于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高峰论坛, 引领我国这一领域的专家开展广泛讨论, 并借解读共识这一契机, 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巅峰辩论赛。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赵水平教授主持的现场巅峰辩论从“是否需要为LDL-C设定治疗目标值?中国冠心病患者是否需要大剂量他汀?氟伐他汀缓释片应该主要加强在低/中危人群中的应用vs氟伐他汀缓释片应该加强在高危/极高危人群中的应用?”三个关键性问题切入, 全面引导与会专家参与话题辩论。专家的深入探讨为共识的修订提供了诸多依据和建议。8月, 最新的《2014 CCEP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建议》出台。共识推荐根据危险分层设定LDL-C治疗目标, 同时认为中国冠心病患者不需要常规使用大剂量他汀, 中等剂量他汀即可满足中国人群降脂需求, 例如氟伐他汀80mg缓释片可强效降低中国人群LDL-C 43%, 显著降低ASCVD风险, 同时拥有卓越的安全性和良好的经济性, 是我国人群长期治疗的优选他汀。

胡大一教授总结说, 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 (CCEP) 巅峰辩论&专家共识会将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携手该领域专家、医生更好地推进中国血脂异常的干预和ASCVD的预防, 充分讨论指南精髓, 交流经验, 达成共识, 指导临床实践, 为今后胆固醇控制与治疗提供临床实践经验, 优化治疗方案, 让广大医生和患者从中更多获益。

篇6:高二辩论赛工作总结

关键词:学生问题;解决管理;定静安虑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2-004-010

在班级量化考核评价中,班主任不止关注班级的扣分多、在意班级的管理好与坏、留心班级自习课上的纪律表现、较劲个别学生的调皮与淘气,还要培养优秀生与扶持后进生,拉动中间部分进入优秀行列,扶植与成就优秀生,协调调动“先富带动后富”,整体拉动前行,努力提高班级整体成绩,鼓励优秀学生冲锋陷阵、扛旗吹号,一路领先!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上呈现出来的思想、精神、情感、态度、行为、表现等细微、异常问题,及时思想引导、心理疏导、情感指导、学法教导,关心学生的心理动态。进入高二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我试着从学习和心理呈现出的问题做个人主观分析:

1.在学习成绩上,呈现两极分化日益明显,随之而带来的心理问题

经过高一的学习,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上已较明显的分出层次,即所谓优生和后进生。对优生来说,由于之前学得好,他们积极、自信的心理不断得到强化,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另一部分学生在一年学习、考试中屡遭挫折,对学习的灰心、面对成绩的自卑甚至考试怯场等心理也在滋生或加重。对中下等水平的后进学生来说,学习目的模糊,学习动机不强,处于一种淡漠的被动状态,学习习惯不好,生活懒散,精神恍惚、颓废,碌碌无为。

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我们要给予肯定,使他们更加积极上进。对于学习中等水平和较后进的学生,要给后进学生更多的支持和鼓励,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沟通协调,帮助他们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肯定他们所拥有的发展潜能,解除不必要的心理焦躁与烦恼顾虑,给他们创设一些有利于肯定自己,发现自己潜力、能力,通过努力就能达到的机会。

后进学生面对学习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成绩后退下滑,学习成才的思想动摇,心理浮躁,学习之心不稳。我采取的做法是诚意、正心、修身、立志。通过和问题学生谈心、交流,了解该类学生的思想、心智、情趣、价值取向;了解该类学生的朋友圈,对其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亲戚、朋友、邻居或者是他读书了解到的在逆境中成长,能够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立志成才的典型案例,引导、教育、启发其从中产生正能量的教育意义,激发成才内驱力,促使其正心、定心、静心、诚意、修身、修学、立志,教照其讲究方式方法,注重效率质量,求知成才。

2.偏科现象严重

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家长要共同关注学生是否存在偏科现象,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科目现状,认真地对待每一科的学习,该“吃偏饭就联系厨师给加餐营养”,结合成绩,帮学生查找问题原因、改进方法,调整战略措施。需要做好多方面的思想沟通,高度认识当前招考形势和此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它的深远意义,是不致于使学生和家长在高考时或高考后后悔。

我采取的做法是从科任老师的课堂教学反馈和考试成绩中分析观察成绩变化幅度,联系科任老师给学生开小灶吃偏饭,鼓励和教会学生学会和科任老师交往,从科任老师那里取得学科真经与学法之术,吸收营养,滋补不足。

3.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

高二阶段由于很多学生目标不明确,既没有了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一旦遇到挫折,特别是学科学习中遇到的见效慢、进步不明显现象与考试中成绩低、名次后移现象受到打击,就会产生自我怀疑等心里想法,产生焦虑。

能产生孤独和焦虑感的学生还算有进取心和上进心,还算是想赶上和有药可救的学生,更有甚者就是蹉跎岁月,等着毕业。面对此问题,班主任要及时听取科任老师在课堂教学和自习课上的學习情况(学情),从平时的作业、练习检查中发现问题症结,从每一次的考试成绩变化中观察、比较、分析、归因、找问题,寻突破,帮助学生列计划,监督其落实执行情况,在帮扶过程中使之心理明朗起来,阳光起来,正确面对现实学习困境,多从学习上“帮扶结对子”,在“赶超比拼”的过程中正面激励教育,使其产生学习赶、超的信心,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产生学习、进取的正能量,督促和给机会在学习的过程中用行动和效果体现出来,创设成功教育的机会。

4.恋爱现象增多

高二学生在学习上全身心投入不够,精力分散,心神不用在学习提高、品行品德修养上,不重视做人做事的呈现方式和形象。

篇7:课堂教学引入辩论赛的探索及思考

关键词:课堂教学,辩论赛,教学改革

辩论赛具有辩题时代气息浓厚、争议性强、针锋相对、自由开放、发人深省等特点, 是思维活跃的青年学生普遍喜爱和热衷参与的活动。每年各大媒体报道的大型辩论赛, 校园里时常举办的各种辩论赛, 都引起莘莘学子的广泛关注。在大学本科教学, 特别是专业课的课堂教学, 探索多样化和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在上学期的教学实践中, 结合所授课程的实际, 开展了课堂教学引入辩论赛的改革探索。本文根据笔者所进行的实践探索, 总结此次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进而提出大学本科课堂教学引入辩论赛的原则、要求与关键环节, 为今后这一教学改革的推广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课堂教学引入辩论赛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笔者担任《中国公共政策》课程的主讲教师。《中国公共政策》是研究中国公共政策实践的一门课程。该课程考察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若干重要公共政策产生、发展、演变的轨迹, 并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这些公共政策, 把握中国公共政策的发展走向, 以提高政策分析的能力。该课程具有时代性、应用性较强的特点。现实中对各种政策取向经常存在着各种争议, 比较适合引入辩论赛的教学方式。因此笔者在讲授这门课的过程中进行了引入辩论赛的教学改革。此次改革探索的基本内容和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辩论赛的发动

首先进行本次辩论赛的发动工作。动员和发动学生积极参加课程辩论赛, 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 是举办好辩论赛的前提条件。为了提高学生参加辩论赛的积极性, 笔者宣布, 本课程的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 参加辩论赛是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方面, 凡是参加辩论赛的学生的平时成绩将获得加分, 在辩论赛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将获得更多的加分。通过这种鼓励措施, 调动了学生参加辩论赛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 辩论题目的确定

接下来的工作是选定和公布辩论题目。辩题的选择十分重要, 如同选定一个好题目等于完成了论文的一半, 选择一个好的辩题也等于辩论赛成功了一半。根据《中国公共政策》授课的内容安排, 在讲授的几个领域的政策中, 住房政策是社会公众普遍关注、意见分歧争议较大的领域, 因此笔者确定在住房政策领域进行选题。通过考察近年来我国住房政策领域的热点问题, 笔者确定了“当前的房地产调控会不会达到预期目标”作为本次辩论赛的辩论题目。关于这个问题, 由于当前的房地产调控正在进行之中, 尚无最终结果, 社会各界的意见也是针锋相对, 因此比较适合作为辩论赛的题目。而且目前正方和反方两种意见大致旗鼓相当, 不存在哪一方因为观点而占据优势的问题, 十分适合通过随机抽签确定观点的辩论赛。辩题确定之后就由笔者向全体学生公布。

(三) 辩论队的组建

辩论赛题目公布之后, 就开始由学生自由组合, 组建各个辩论队。笔者宣布, 本次辩论赛将就一个辩题举行两场辩论赛, 因此将组建四支辩论队。这样可以吸纳更多的学生参加辩论赛, 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的机会。每支辩论队由四名学生组成, 因此需要16名学生参加辩论赛。辩论队组建的基本方式是学生们自愿报名, 经过教师认可后进行自由组合, 组成各支辩论队。为了使辩论赛获得良好效果, 笔者也进行了一些调控工作。一是在课下动员有独立见解、思维活跃、口才好的学生报名参加辩论赛;二是提出每支辩论队至少要有一名女生。学生们组成辩论队之后, 将辩论队成员名单上报给教师。

(四) 课下的准备

四支辩论队组成之后, 在笔者的主持下, 每支辩论队均派出一名代表进行确定辩题正方和反方的抽签工作。通过抽签, 四支辩论队确定了自己所辩论的观点。然后笔者留出一星期的时间, 让各支辩论队课下进行相关资料收集、人员分工、发言稿撰写等辩论赛举行之前的准备工作。同时,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笔者安排一名组织过辩论赛的学生拟定辩论赛的规则和程序, 并且确定一名具有辩论赛主持经验的学生担任本次辩论赛的主持人。

(五) 辩论赛的举行

辩论赛举行时, 首先由主持人宣布辩论赛的规则和程序, 本次辩论赛分为两场, 每场辩论赛均由立论陈词 (每队3分钟时间) 、自由辩论 (每队10分钟时间) 和总结发言 (每队2分钟时间) 三个阶段组成。同时, 为了调动未参加辩论的其他学生的积极性, 每场比赛都安排了观众互动环节, 留出10分钟时间用于观众提问和回答。笔者还邀请了两名研究生和笔者共同组成了辩论赛的评审团, 在比赛的最后进行了比赛结果的评定和点评。两场辩论赛均评出了获胜的一方和最佳辩手, 同时由笔者为获胜方和最佳辩手发放了奖品。最后, 由笔者对两场比赛中各支辩论队表现的优劣、辩论赛的效果等进行了整体的总结和评论。

二、关于课堂教学引入辩论赛的思考

从辩论赛的现场情况看, 本次辩论赛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各支辩论队准备较为充分, 队员发言有理有据、资料数据丰富、思路清晰而缜密, 同时现场辩论气氛热烈, 针锋相对, 可以说是火花四溅。此外现场观众也积极参与, 通过提问与发言等形式与辩论队员进行互动。当然, 本次课堂教学的改革探索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对于今后如何在大学本科课堂教学推广这种改革, 使课堂教学辩论赛取得更好的效果, 本次改革探索给我们提供了若干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一) 课堂教学引入辩论赛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 我国大学本科课堂教学特别是专业课课堂教学往往习惯于满堂灌、填鸭式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 教师居于课堂教学的中心,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虽然教师努力讲授, 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 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因而往往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的效果并不好。通过课堂教学引入辩论赛形式,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 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首先, 引入辩论赛可以改变教师位于课堂教学的中心的局面, 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 促进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辩论赛辩题公布之后, 参加辩论赛的学生要主动查找和收集相关的资料, 形成自己的论辩思路和文稿, 这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未直接参加辩论赛的学生也会查阅资料, 思考这个问题。其次, 引入辩论赛可以改变学生消极敷衍、仅为应付考试的学习态度,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辩论赛的辩题争议性强、针锋相对、自由开放、畅所欲言、发人深省的特点, 使辩论赛对青年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通过辩论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再次, 引入辩论赛可以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看待和思考社会问题, 了解社会问题的复杂性。辩论赛就一个辩题设立正反两方进行论辩, 为了树立自己的观点, 辩手们往往从多个视角、多个维度展开充分的论辩, 这就会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看待和思考社会问题, 使他们认识到社会问题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复杂性。

(二) 注意课堂教学辩论赛的特殊性

课堂教学中的辩论赛, 整体上采用了一般辩论赛的外在形式, 包括辩论赛的基本规则和程序环节等, 但同时也要注意它与一般辩论赛的区别, 注意课堂教学辩论赛的特殊性。这种区别和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 目的追求不同。课堂教学辩论赛的目的是为了启迪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要让辩手和观众听后有恍然大悟之感, 所以它并不注重输赢, 它所追求的其实是以一种辩论的形式理解一个问题。而一般的辩论赛的本质是一场比赛, 它被赋予的目的是赢得比赛, 从而为单位或团体争光, 顺便在此过程中参加者能锻炼一下能力。第二, 后续影响不同。一般的辩论赛主要强调辩论技巧、辩论气势、语言风格等因素, 对要探讨的辩题本身却有一定的掩盖作用, 虽然观众有时能猜出谁会赢, 但对辩题的实质以及所揭示问题的理解仍不透彻。而课堂教学辩论赛的胜负主要看观点的科学性和论辩的充分有力, 较少受其他因素影响, 观众听后对辩题的实质以及所揭示的问题的理解十分透彻。第三, 课堂教学辩论赛的环节程序也要进行若干调整。比如砍掉了一般辩论赛的攻辩环节, 延长了自由辩论的时间, 目的是为了更充分地进行辩论;给观众互动环节留出更多的时间, 是为了促使在场但没上场的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 促进辩手和观众之间的思想交流, 最终也有利于透彻理解社会问题。

(三) 办好课堂教学辩论赛的几个关键环节

篇8:校际辩论赛

正方辩手陈婷:高分是高能的表现,分数代表着一个人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那还谈什么高能呢?

反方辩手肖家宜:高分不是高能的表现,分数高不等于素质高,素质高不等于能力高。

正方辩手宋玉婷:一个人的能力分为很多种,其中就包括对自然科学的认知能力,你能让一个文盲来修电脑吗?

反方辩手罗添威:动手能力也是能力的一种,清华北大的大学生跟修鞋匠比,谁的修鞋能力高呢?

小辩手们个个言辞流利、充满自信,而且头脑敏捷,能抓住对方语言里的逻辑漏洞,迅速组织语言进行回击。让星星姐姐更为感动的是,他们小小年纪却有团队意识,两位辩手同时站起发言时,发言较多的辩手会留机会给发言较少的辩手。最终,评审虽然判定主办方实验小学获胜,但第六小学的辩手们的精彩表现同样让大家印象深刻。

第二场赛区:赣州市宁都县

正方辩手:第一小学

反方辩手:第二小学

第二天,星星姐姐来到宁都第二小学参加宁都赛区的总决赛。宁都赛区共有6所学校参赛,经过初赛、决赛的比拼,最终入围总决赛的两所学校将展开博弈。辩手一开场,洪亮清晰的声音、透彻有力的分析让全场都安静下来,开始仔细凝听——

正方辩手曾心卓:清华北大的大学生自有他们的用处,看看中科院,看看我们的神九、神十,这些岂是单凭动手能力就能成功的?!

反方辩手彭亿城:所谓的高能有很多的方面,死读书的都是书呆子,尽信书不如无书,学习好并不代表什么都好。

正方辩手易杨怡睿:书中自有黄金屋,知识改变命运,这些都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周恩来也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反方辩手符宁豪:学习好并不代表什么都好,学习不好也并不代表什么都不好。郑渊洁,他只念过四年的小学,但是现在他是中国的童话大王。

虽然双方势均力敌,辩词都能明确阐述本方观点,但既然是比赛,就得分出胜负。第一小学稍胜第二小学,获得总决赛冠军。

篇9:广播辩论赛的思想性和趣味性

2012年5月20日, “舌战金陵”活动在河海大学拉开序幕, 到6月10日于南京大学落幕, 活动在校园中、微博上、公众中引发了强烈关注, 辩论赛这一语言艺术的交锋平台再次吸引大众的关注。10月14日, “舌战金陵”第二季——“巅峰舌战”在苏州大学拉开序幕, 现场依旧唇枪舌剑、妙趣横生、爆笑不断。

一档节目的推广活动, 为什么能引发多方面的关注和讨论?从策划思路和操作实践上, 有以下一些可以分析与总结的经验。

1. 因地制宜, 就地取“才”

《新闻评弹》节目是江苏新闻广播一档有影响力的新闻时事评论节目。它的受众群体年龄分布较广, 文化层次相对较高, 具有一定的思辨力。因此, 在策划节目推广方案的时候, 主持人言亮提出了“辩论赛”的构想。辩论赛是体现思想交锋、观念碰撞、表达语言技巧的最佳平台, 是节目形态的有序延伸。

几经商讨, 比赛形式确定为“江苏新闻广播新闻评论员vs高校大学生精英辩论赛”。此方案可以就地取“才”——《新闻评弹》节目拥有一支堪称豪华的新闻评论员阵容, 他们来自高校、研究院、媒体, 具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和雄辩的口才。江苏新闻广播拥有在听众中具有广泛知晓度的主持人, 他们可以担当辩论赛评委的角色, 既带动了人气, 也产生了推广效果。

2.强强联合, 互为补充

“舌战金陵”第一季, 连续四周分别走进了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具有影响力的媒体牵手具有人文积淀的高校, 可谓强强联手。新闻广播拥有全省覆盖的播出平台, 这保证了辩论赛从赛场走向大众。各高校都拥有训练有素的辩论队, 并具有良好的辩论赛的群众土壤, 保证了每场比赛的现场人气。事实证明, 这样的合作产生了超出预期的反响。第一场, 河海大学, 400人左右的场地, 座无虚席, 连走廊上站的都是热情的学生。比赛过程充满思想交锋的火花、语言碰撞的趣味, 现场掌声不断, 爆笑连连。

在辩论赛的执行上, 也有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1.精心设题“设”出的趣味

比赛前, 我们初拟了上百个辩题, 分发给评论员和高校辩手, 经过反复斟酌, 确定了最终辩题。精心挑选的辩题保证了辩论赛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这是辩论赛重要的设计诉求。“没有爱情的婚姻是否是不道德的”、“相亲是不是解决剩男剩女问题的有效途径”、“当代社会男女职场竞争是否平等”、“出国留学是不是成才的最佳途径”等, 每一个辩题都蕴含丰富的辩论空间, 都是当下人关注并思考的热点, 辩题的“贴地气”, 保证了辩论赛的趣味性和思想性。

辩论赛的趣味性, 不仅靠辩题的设定, 还在比赛的环节上有诸多创新。除了一辩陈述、自由对辩、一对一互辩外, 还在评选出当场两位“最佳表现者”后, 进行“角色反转”, 正反方对调。辩手必须立刻转换立场, 去反驳自己刚才一直在维护的观点, 这个环节除了体现辩手的急智外, 更能够产生强烈的娱乐效果。辩论中还设计了评委和辩手对辩、评委间现场对辩等环节, 丰富了比赛的可看性和娱乐性。

2. 年代碰撞“碰”出的火花

“舌战金陵”辩论赛的对辩阵容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各种辩论赛, 如国际大专辩论赛是由大学生分校组队互辩, 而一些单位组织的辩论赛, 也是相对应层级的员工进行对辩, 而“舌战”是60后、70后的评论员对话90后的大学生, 这样的“年代碰撞”在辩论中屡出奇效, 双方因年龄、阅历、文化积淀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 而对同一事物产生完全不同的观点, 陈述角度也大相径庭。比如, 在河海大学进行的第一场辩论赛, 辩题是“没有爱情的婚姻是否是不道德的”, 大学生队为正方, 虽然学生们没有婚姻经历, 但对评论员方利用自身的阅历而不断试图证明的“没有爱情的婚姻并非是不道德的”的观点进行了机智、风趣、幽默的反击。这样的年代碰撞, “碰”出了语言机趣。90后的语言生动、网络化, 观念开放、直接, 这与评论员们稳重、逻辑性强、注重深度的表达, 形成有趣的碰撞与融合。

3. 功利消解“消”出的智慧

上个世纪90年代, “舌战狮城”国际大专辩论赛通过央视播出, 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推出了如蒋昌建、姜丰等著名辩手, 并带动了中国内地辩论赛这一活动形式的兴盛。其后, 各种规模、层级的辩论赛风生水起。近几年, 辩论赛这一形式日渐式微, 关注度日渐萎缩, 原因有多种。首先是各种辩论赛过多过滥, 形式上缺乏创新, 导致社会关注度下降。其次, 很多辩论赛延续了“舌战狮城”的套路, 采用了投入巨大的电视辩论的形式, 而一旦组织机构不能盈利、播出方没有足够的收视及收入, 自然会选择放弃。各种辩论赛因过于看重一个“赛”字, 把胜负、名利看得过重, 这导致每一位辩手都背负着为本校争光的沉重负担, 赛前进行长时间超负荷的资料准备, 比赛中也只是旁征博引、引经据典, 而缺乏随机应变, 自然就缺少了思想交锋、临场急智, 也就少了辩论赛应该具有的机智、风趣, 没有了思想性与娱乐性的有机结合。

在“舌战金陵”的策划过程中, 我们了解到, 南京乃至江苏省各高校都有辩论队, 而且非常活跃。他们缺少的是组织, 缺少的是把辩论推向大众的机会。江苏新闻广播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在诸多方面进行了创新,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功利消解”。“舌战金陵”反复强调这不是一场竞赛, 也不评出名次, 惟一追求的是精彩的辩论过程。这样, 每位辩手都能以最放松的心态, 享受辩论, 享受思想交锋的乐趣, 享受释放语言智慧的快乐。

4. 媒体融合“融”出的影响

“舌战金陵”第一场比赛, 就吸引了南京数家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关注, 进行了专题报道。辩论赛还充分利用了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如微博、网络视频等。江苏新闻广播的官方微博会在比赛时进行微博直播, 各高校的官方微博也同步跟进,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相关的主题帖都有几万条的转发评论。比赛的视频不仅在江苏广播网中及时推送, 更被推至腾讯视频首页, 点击量居高不下。在“舌战金陵”第二季“巅峰舌战”推出后, 腾讯主动向江苏新闻广播提出合作意向, 从微博到视频, 签定了完整的合作协议。

上一篇:电影保镖剧情简介下一篇:初二爱的滋味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