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2024-04-30

初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精选5篇)

篇1:初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2014年初三第一次联考

语 文 试 卷

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6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准确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臵上

3.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凌驾(lín)旁骛一杯黄土(póu)重蹈覆辙 ..B. 鄙夷(bǐ)抽噎歇斯底里(xiē)十拿九稳 ..C. 狡黠(xié)玄虚持之以恒(héng)格物至知 ..D. 逞辩(chěng)谮害唯唯连声(wéi)起承转和 ..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A.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B.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C.十六岁是人生的花季,我们正在走进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青春花季。....

D.好的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B.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周边居民对此意见很大,纷纷打电话到环保部门投诉。C.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D.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由此可见黄岩岛的地理位置,对于中国神圣领土的完整性,对于开发南海的经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②黄岩岛是周边数十万平方公里海域内唯一露出水面的岛礁,战略位置十分重要。③因为礁盘口门宽大,经过疏浚深挖建设后可以自由进出大型舰艇。

④再加上由于有一圈完整的环礁阻挡,礁盘外风浪无法进入泻湖,一直是渔船的避风良港。⑤而且黄岩岛整个礁盘浅水区面积广阔,开发建设十分方便。

A.①②④③⑤B.②④③⑤①C.②⑤③④①D.②③①⑤④ 5.依照下列划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人们喜爱竹子,因为它体现了一种美好的品格:它用淡泊豁达的胸襟面对自身的平凡朴实,它用感恩眷恋的情怀回报土地的宽厚无私。A.它顽强执着地对抗着漫天雪雨风霜的世界 B.它用顽强执着的精神抗击世间的雪雨风霜

C.它对抗世间的雪雨风霜总是那么顽强执着 D.它用顽强执着的精神对抗雪雨风霜的世界

6.根据下面的文字介绍,对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重要贡献概括准确的一项是()(2分)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构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A.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

B.王羲之变革了楷书,发展了草书,确立了行书的地位。C.王羲之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D.王羲之使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

二、古诗文积累和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7-8题(4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7.下列对本词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醉里挑灯看剑”塑造了一个怀才不遇的壮士形象,你看他以酒浇愁,醉眼朦胧中还不忘把灯挑亮,仔细端详手中报国杀敌的宝剑。

B.“梦回”和“八百里”二句写大片军营,绵延八百里,处处炊烟烤着牛肉,极言战斗场面的宏大。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战斗的速战速决,表现出所向披靡。

D.“可怜白发生”与前面九句形成极大的反差,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我们深沉地感受到词人火一般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无奈。8.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

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0分)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A.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10.解释加点字意思(l)故不错意也:(2)长跪而谢之曰:..11.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2分)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2.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这种手法有什么好?(2分)13.唐雎以“士之怒”回应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分)(三)古诗文积累(8分)

14.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1),西北望,射天狼。(2)浊酒一杯家万里。

(3),庶竭驽钝,攘除奸凶,还于旧都。(4)《观刈麦》中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

(5)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16分)人能感动,就能幸福

①感动无处不在,仿佛泉水,是滋养生命的。但是,我们却匆匆走过,忍受着干渴。②每天上班,我都要在北大东门过斑马线,再往东走到单位。多数时候,都是刚到路口,人行横道的红灯就亮起来,我只有等待。那天也一样,只是我偶然回了一下头。我忽然看到北大校园扩建工地围墙边被留存下来的两棵老柳树,那巨大的绿色树冠在朝阳下闪着熠熠的光泽,随着微风荡漾着,美到极致。

③那一刻,一种感动深深袭击了我。无异于多年以前,在某个路口突然看到我单恋的男孩的身影。整整一天,我都感到莫名喜悦。一个很平常不过的日子,仿佛也被早晨的感动镀上了金边。

④那天晚上,我在日记中写道:“本是匆忙上班时一次难耐的红灯,偶然的回头,给我的竟然是一整天的幸福,甚至是一生中任何时候对柳树的回忆重复唤起的幸福感觉。”

⑤自从我家保姆走后,我的生活就是白班加夜班。每个夜晚总要醒来数次给三岁的儿子盖

被子、把尿。有一天夜里,他突然挣脱我,在迷迷糊糊中大叫:“我自己来,我自己来。”然后,跑到马桶边,吃力地踮着小脚尖,很快小便完了回到自己的被窝里立刻又呼呼大睡了。我却一下子清醒起来,感动于儿子的生命历程又发生了质的飞跃。黑夜里的我,心花怒放。

⑥有一天午餐时候和台湾佛光大学原校长龚鹏程先生在北京的西餐厅聊天,他讲到他在台湾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孩背着另外一个小小孩在乞讨。他心中悲悯,就给了孩子一张大额的钞票。走了好远,他被人叫住了,回头一看是那两个乞讨的孩子。孩子见他回身,立刻跪到地上给他磕头。龚先生说,那一刻,他眼睛湿润了,一个小孩和他背上的小小孩在他面前磕头的样子令他终身难以忘怀。

⑦听龚先生说着,我的眼泪止不住就下来了。我想,当我没有孩子的时候,这个世界只是一个熙熙攘攘的世界,我只是其中的一粒尘埃。但是,当我成为一个母亲,听到这样的故事的时候,我心中的感动就像暮色苍茫,无边无际,世界在我心中就变成一个需要我去做一点清扫的房间了。我很感激龚先生传递给我的这份感动让我获得了瞬间的成长。

⑧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心累,有时身累,有时候,人生仿佛就是天涯苦旅。但是,头顶的鸽哨突然掠过,让人顿感一丝惊喜,这就是感动不期然的来临。感动,仿佛纯棉呵护我们的身心,让我们常住在体贴入微的幸福家园之中。无论是幸存柳树的自然之美、一个幼儿长大成人的细枝末节,还是人间辛酸唤起的良知援助,都是感动之花开放的枝丫,都为我们结出幸福的果实。

⑨人能感动,就能幸福。

15.作者在文中,写了三次“不期然”来临的感动,分别是:。作者因此获得了。(4分)16.结合文段内容,理解第⑦段中“世界在我心中就变成一个需要我去做一点清扫的房间了” 这个语句的内涵?(3分)

17.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2分)(1)那一刻,一种感动深深袭击了我。..

(2)我却一下子清醒起来,感动于儿子的生命历程又有了质的飞跃。....

18.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说“人能感动,就能幸福”?(3分)

19.感动无处不在。阅读文章,请写出你生命中一次“不期然”来临的感动,并说说你收获了怎样的幸福?(不超过150个字)(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4分)

学会包容

①对于别人的过失、过错,是选择斤斤计较还是选择大度包容?

②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这种“不如意”除了来自物质、肉体方面外,也包括精神的苦痛。这苦痛产生的根源,究其因,多半是人们缺失了本应该具有的包容的气度。

③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如何和谐相处,是一门交际艺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们彼此间不能够包容,可能使已经存在的隔阂加大,鸿沟加深,更有甚者会使人想方设法、费尽心机地寻找机会报复对方,从而产生于人于己都不利的后果。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包容别人。

④那么,我们如何做呢?

⑤要敞开胸怀。海洋纳百川,天空容众禽,草原蓄万物,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私的包容。因为海洋浩瀚,鱼儿才可以悠然畅游;,;因为草原广袤,牛羊才可以闲庭信步。雨果说:“世界上最辽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胸怀。”因此,我们应该敞开胸怀待人。

⑥要审视自己。我们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却不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的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面对别人的过错,....能够严格审视自己,就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这样我们就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过错,自然也会化解心中的不满、愤懑。

⑦要换位思考。三国时,蜀国主持朝政的蒋琬有容人之量。他与部下杨戏说话,杨戏总是只应不答,有人责其“怠慢”。蒋琬说:“人各有脾气秉性,让他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只好不做声了。”蒋琬如此为他人着想,被人赞为“宰相肚里好撑船”。如果我们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那人际关系也就会和谐。

⑧当然,包容别人的过失、过错,并不是纵容别人去犯错,而是要让别人明白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避免因为一意孤行而犯更大的错误。如果放任其自流,一味地迁就,那是无原则和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也是非常有害的。

⑨其实,学会包容别人,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虽然包容的根本出发点不是出于自己的私利,但实际上,在别人因为自己的包容而纠正错误并有所进步的同时,自己也有收获。

⑩人生容量的大小,往往体现于人的涵养与境界,它决定了人的成败与得失。我们要有“容人、容事”的雅量,学会包容别人,过有“容”的人生!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依次从哪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的?(4分)21 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③段划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只有才B.如果就C.既然就D.虽然但 22 根据第⑤段内容,在该段划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构成排比。(2分)

因为海洋浩瀚,鱼儿才可以悠然畅游;,;因为草原广袤,牛羊才可以闲庭信步。第⑥段中的“这个道理”指的是。(2分)24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4分)

娄师德多次推荐狄仁杰任宰相,但狄仁杰并不知情,常排挤他。对此,娄师德毫不介意。狄仁杰知道实情后感叹:“娄公品行之好我根本看不到边啊!”人们因此更敬重他。娄师德任将多年,得以善终。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5.前段时间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催生了一股写字热潮。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能让人赏心悦目。写好钢笔字既是语文课的教学要求,也是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写钢笔字的知识,提高写钢笔字的水平,班上准备开战“走进硬笔(钢笔)书法”的主题活动。(6分)

(1)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一项,并说明活动目的。(2分)

【示例】项目:硬笔(钢笔)书法比赛

目的: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促进同学们认真练字。项目:目的:

(2)为了帮助同学们明确练习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请你拟写两句内容相关、形式对称的话,作为宣传标语。(不超过15个字)(2分)

(3)班上的小刚同学是你的朋友,他平时不用心写钢笔字,字也写得不太好,看到你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祝贺你说:“你的字写得太漂亮了,要是我也能写得这么漂亮,那多好啊!”你听后可以这样说:“。”(2分)26.写作(50分)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青春无语,却散发出活力……请以“无语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先补全题目;

(2)体裁不限(除诗歌外);(3)字数600字以上;;

(4)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4年初三第一次联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2分)

1.B2.A.3.D.4.C5.B6.B(每题2分)

21.B(2分)

22.示例:因为天空宽阔,众禽才可以自由翱翔(2分)

23.我们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却不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2分)

24.第⑨段。可以更全面地论证“包容别人,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这一观点,娄师德在包容狄仁杰的同时,自己也有所收获,获得了别人的尊敬,得以善终。(4分)

二、古诗文积累和阅读(22分)

7.B(2分)8.A(2分)9.C(2分)

10.〔 1)通“措”,置。(2)道歉(2分)

11.韩、魏灭亡了,安陵却凭五十里地保存了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2分。关键词“以”、“徒”、“以”各0.5分。)

12.语言(或“对话”)描写。(1分)突出人物思想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1分)13.不畏强权和敢于为国牺牲的大无畏精神。(2分)14.(1)——(3)略(每题1分)(4)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2分)(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5(1)答案示例

项目:硬笔(钢笔)书法知识讲座;目的:明确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了解硬笔(钢笔)书法的知识。

项目:名家硬笔(钢笔)书法作品鉴赏;目的:欣赏和借鉴硬笔(钢笔)书法作品,激发练字兴趣。(2分)(2)示例:①练好钢笔书法,传承汉字文化。②写漂亮字,做优秀人。(2分)

(3)示例:谢谢你的赞扬。其实只要你用心写字,坚持练习,也能把字写好,到时候肯定比我的字更漂亮。(语言得体,表达通顺即可)(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人能感动,就能幸福(16分)

15、三件事分别是:(1)看到柳树的自然之美(2)感受儿子的成长(3)听到乞儿感恩的故事。获得幸福的感觉(4分)

16、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社会比喻为需要清扫的房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把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愿望。(3分)

17、(1)指内心受到突如其来、深入心灵的触动。(1分)(2)指孩子由需要照料到学会简单自理的巨大进步。(1分)

18、示例:要能感动,就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美好动人的事物;感动是幸福的前提,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触动、感受;幸福是感动的结果,是把感动内化为精神动力,感受生活的美好。(只摘抄原文来答,如“感动,仿佛纯棉呵护我们的身心,让我们常住在体贴入微的幸福

家园之中。”或者“无论是幸存柳树的自然之美、一个幼儿长大成人的细枝末节,还是人间辛酸唤起的良知援助,都是感动之花开放的枝丫,都为我们结出幸福的果实。”

给1分;阐明感动是幸福的前提,幸福是通过对感动的体悟而获得的结果给2分;既阐明感动与幸福的关系,又表明人要关注生活,发现感动的细节给3分)(3分)

19、有自己独特感悟言之成理即可。

(二)学会包容(14分)

20.我们要有“容人、容事”的雅量,学会包容别人,过有“容”的人生要敞开胸怀要审视自己要换位思考(4分)

篇2:初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历史与社会试卷

命题人:陈中玉审题人:王新

8.下列地形的表述中,属于平原的是 A.中间低四周高,中间被群山环绕

B.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地表起伏不大,但边缘比较陡峭

C.平均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 D.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表有一定的起伏 9.右图中A代表的大洲和B代表的大洋是 A.非洲和大西洋B.南美洲和印度洋C.亚洲和印度洋D.欧洲和大西洋

10.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八方美食应有尽有。下列菜

系与相连的省区名称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鲁菜——山东B.闽菜——江西C.湘菜——湖北D.徽菜——贵州 11.右图反映的是我国哪一少数民族风情

A.藏族B.维吾尔族C.蒙古族D.朝鲜族

12.长江、黄河共同流进的省区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3. 台湾某旅行社组织游客来内地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该去 A.黄帝陵B.大禹陵C.秦始皇陵D.中山陵 14.被称为“世界油阀”的是

A曼德海峡B 直布罗陀海峡C 苏伊士运河D 霍尔木兹海峡

15.右图货币的发行,与哪个国际组织或区域组织的建立有关 A.联合国B.世界贸易组织C.世界银行 D.欧洲联盟

16.中国历史上结束大分裂、重新实现统一的朝代是

①秦 ②汉 ③三国 ④西晋 ⑤东晋⑥隋 ⑦唐 ⑧宋 ⑨元 ⑩清

A.①②③④ B.①④⑥⑨C.①⑤⑦⑨D.⑥⑦⑧⑨

17.深圳某中学组织学生到东莞的虎门炮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虎门炮台是哪次战争的遗址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②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④新中国成立 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19.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到“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条陈中“罢学风潮、政

治问题”,分别指

A上海学生运动,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C五四运动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D上海学生运动,五四运动 20.对右边宣传画反映的史实,评价正确的是

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消灭封建土地制度C违背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D践踏了民主和法制

21.在新西兰南岛克赖斯特彻奇市的抗震救灾的现场上,到处活跃着带有“红十字”标记的医护人员。“红十字”

作为人道主义的象征,起源于下列哪一宗教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22.下列哪一政治文献的颁布实施,表明了议会至上原则在英国得以确立 A《人权宣言》B1787年宪法C《独立宣言》D《权利法案》

23.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格局下,二战后世界经历了40多年的“冷战”。标志着“冷战”终结的历史事件是

①朝鲜战争 ②越南战争 ③东欧剧变 ④苏联解体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4.一位历史学家说:“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在一定

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这两位改革家分别是

A.丘吉尔和列宁B.杜鲁门和斯大林C.罗斯福和邓小平D.奥巴马和戈尔巴乔夫

25.世界博览会是展示世界文明最新成果的盛会,不可以在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看到的最新科

技成果是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四大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 1分)

材料一: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奥林匹克的故乡、欧洲对外贸易的发源地,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二: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以上材料均摘自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在中希经贸合作论坛上的演讲稿

问题一:代表古希腊文明的城邦国家有哪两个?(2分)

问题二:古代希腊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创立了什么制度(1分)?如何评价这个制度(2分)?问题三:结合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传播和近代西学东渐的有关史实,说明东西方文明彼此交融所产生的相互影响(6分)

27.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共15分)

材料一:2008年5月6日至10日,应日本国政府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日本进行了国事访问。(见图)在这次 访问期间,胡锦涛主席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签署了

《中日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日就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达成广泛共识。

材料二:

材料三: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中,胡锦涛回顾了中日两国的友好历史,他指出,到了近代,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两国友好关系受到严重破坏。这段不幸历史,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胡锦涛还肯定了日本以有限的国土资源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值得中国人民学习。

问题一:举例子说明中日两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友好历史。(1分)

问题二:材料中二表明日本正在进行一场著名的改革运动,历史上称作(1分)这次改革起了什么作用?(2分)同一时期,中国也进行一场自救运动是(1分)提出了什么口号?(1分)中国的这次运动产生怎样的影响?(2分)

问题三:材料三中“到了近代,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主要指哪两次战争?(2分)这两次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分别是什么?(2分)

问题四: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日本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是什么?(1分)问题五: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发展中日两国友好关系有何意义?(2分)

28、读图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图一:南北大运河示意图图二:我国东部、、中部地区主要铁路干线、海港分布图

问题一:图一所示的南北大运河开凿于哪个朝代(1分)?大运河是我国正在进行的哪一重大工程组成部分(1分)?请说出大运河南北端点A和B的当代地名(2分)o

问题二:图二所示的铁路最早出现在哪一次工业革命(1分)?这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进了什么时代(1分)?

问题三:如果有一特大型设备要从天津海运到海南,根据图二将要经过①②③④⑤⑥海域。请说出②、④、⑤所代表的海域名称(3分)o

问题四:请说出图二所示的交通线路比图一所示的交通线路的优越性(2分)。,问题五: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交通线路走向有什么共同特点(1分)?它们共同的意义 是什么(2分)?

29、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深圳特区位置图

材料二:深圳早期的建设者们用“三天建起一层

楼”的“深圳速度”,把一个边陲小镇变成现代化大都市。深圳的快速发展,使它较早地面临了土地、资源、人口、环境方面的“四个难以为继”。为此,深圳率先在全国推出文明指数、效益指数、民生净福利指数“三个指数”来作为政府考核评价指标。

材料三:2008年8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并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制定循环经济法的立法宗旨,就是通过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说出深圳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2分)?改革开放30年来深圳的发展主要有哪些成功的经验(2分)?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深圳发展从以前单纯追求发展的“深圳速度”到今天提出“三个指数”的变化,说明深圳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发生了什么转变?这一转变体现了我国的什么发展战略?(2分)

问题三:材料三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什么职能?这个职能符合依法治国的哪一项基本要求?(2分)

篇3:初三语文试卷评讲的若干原则

毋庸讳言, 当前在绝大部分初级中学中, 初三阶段基本上处于复习和考试阶段。初三学生在整整一年的升学复习时间里, 几乎可以说是在复习和考试的不断循环中渡过的。那么多的周考、月考、中段考、单元测验等着学生, 学生感觉似乎是在不断地考试。然而现实状况是, 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运用好了考试这一“法宝”。有的教师只考试而不评讲, 有的教师只在课堂上对对答案, 有的教师干脆把答案发给学生让其自己纠正。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考试应有的作用, 值得教师深思。本文认为, 教师不但要重视阶段性复习后的考试, 而且要重视考试后的讲评, 并通过高质量的讲评使考试的效果真正落到实处。笔者任教初三已有十年, 在此方面颇有体会, 认为试卷评讲就像饱食后的消化过程, 不可不用心对待。经过长时期的实践探索, 我认为试卷评讲有这样几个原则是值得重点关注的。

一.夯实基础知识原则

基础知识在升学考试试卷中往往占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分值, 故而平时的测验教师们也大都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在一份试卷中, 直接考察基础知识的题目占去大部分题量就不用说了, 阅读题和写作题也同样体现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所以说基础知识是否牢固是学生考试成败的关键。然而在多年的中考评卷过程中, 笔者却发现, 学生因基础不牢而被扣的分数依然不在少数。例如:举例子的“例”字, 学生常写成“列”;铺垫的“铺”字, 学生常写成“辅”;抒情的“抒”加多一撇。如此错误, 举不胜举。如果教师平时稍加强调, 学生是完全可以避免扣分的, 这种现象着实相当可惜。因此在初三复习阶段的试卷评讲中, 教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 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消除学习隐患, 就成为头等重要的大事。

在试卷评讲过程中要求学生积累和巩固基础知识, 这是对初三学生最基本的要求。为此, 建立一本错题集, 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多年来我任教班级的学生大都做得非常仔细, 认真, 他们不仅把试卷中的错字、错音摘录下来, 而且教师平常强调的特殊字词和他们自己做练习时所出现的错误字词也收集起来并归类。在课堂上, 我经常表扬这些学生, 教导学生学习语文需要勤奋, 更需要用心。在此驱动下, 许多同学形成了随时记笔记, 随时积累的好习惯, 这为他们语文成绩的提高提供了很大帮助。

在试卷评讲中, 教师注意帮助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归类, 形成知识体系, 能有效指引学生进行升学考试的复习。熟读考试大纲, 研究分析近几年的升学试题, 这是初三教师必做的工作。教师在熟读、研究、分析的过程中, 寻找检测规律, 摸清考试导向, 并渗透到平时试卷评讲中, 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考查读音的这一道题, 常出现错读、误读的有广东音读汉字, 非形声字而按“有边读边”的习惯读汉字, 翘舌音与非翘舌的区别等。教师强调归纳后, 学生在复习过程中, 就避免了随意性, 也不会盲目地死记硬背, 而是强化纠正自己的弱点。广东音较明显的学生, 他遇到声母J、Q、X的时候, 会刻意去弄清;不善于翘舌的同学遇到翘舌音节时也会自觉地把舌头翘起来。在阅读题中, 基础知识的积累也不容错过, 如人物描写手法,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等。学生脑袋中没有这类知识的储存, 就会直接影响答题质量。例如2008年荆州市中考题《不知有花》中的第四小题“从人物描写角度看, 第 (5) 段中的加点的词语‘夷然’描写的是什么?”, 这道题已有提示, 是从人物描写角度来思考问题, 而人物描写就有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 学生对此基础知识牢固, 回答这道题并不难。所以, 在评卷中, 诸如此类的基础知识, 教师一定要求学生积累, 归类, 形成知识体系。如描写就可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 人物描写手法有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等, 环境描写手法有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等。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在运用时, 就能快速, 准确的思考出来。

二.强化审题能力原则

如果说基础知识是试卷中的血肉, 那么审题能力就是答题的命脉。许多教师平时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往往只着重于作文的审题, 殊不知, 在阅读题中, 也有相当多的学生因为审题能力薄弱而失分。在升中评卷中, 每每看到此情况, 笔者甚觉痛惜。例如2007年佛山市中考试题中的议论文阅读“以歌德说的‘思之犹应为之’这句话为论点, 补充一个典型的事实或道理论据, 并作分析。”许多考生没有对“典型”“并作分析”两处进行针对性的答题而失分。这自然与平时没有重视审题训练大有关系。因此在初三复习阶段, 教师应在评卷中重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与强化, 使学生在重要考试中不但能正确作答, 而且能全面作答。

认真读题, 了解题意, 是审题的基础。很多时候, 我发现, 学生错误答题的原因很简单, 就是因为没有仔细读题。这与学生在考试时紧张, 匆忙作答不无关系。考试时间有限, 题量大, 很多同学在整个考试过程中, 显得匆匆忙忙, 匆忙读题, 匆忙做题而导致错误。对此, 我平时教学中经常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慢节奏读题, 并且边读边采用圈点的方法把关键词语圈出, 例如“找出错误的是”中的“错误”二字等。在评讲试卷当中, 也特别强调读题。先列举出学生的错误答案, 后要求学生读题。反复读, 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通过读, 学生也能感悟到答案为什么错, 错在哪里。经过反复多次的练习, 学生逐步养成了慢读题, 快作答的考场节奏, 从而为成功考试提供了一份保证。

善于把握已知条件, 是审题的正确思维方式。学生做数学证明题, 善于寻找已知条件, 凭借已知条件作出正确推断, 可见他们的思路是清晰的。而做语文阅读题却没有这种思维方式。面对阅读题, 学生的思维处于散乱状态。有的是停顿, 有的是胡思乱想, 结果想不出个所以然。最终弄得词不达意, 牛头不对马嘴, 因而答案的准确率就无从说起了。在试卷评讲中, 我强化找已知条件来启动学生思维。这样做不仅刺激了学生的兴奋度, 而且也让学生的思维有了方向感。2004年佛山升中考试题《遍地黄金》中, “油菜花‘生命的本色’是什么?”题目所提供的“生命的本色”就是已知条件, 寻找文中具有“生命的本色”字眼的语段是首要任务, 然后找到第5段“展示着自己那一份生命的本色”。通过这样的引导, 学生的答题思路更加清晰了。

找准切入点, 是准确答题的重要保证。思维有方向感, 是基础, 准确答题才是考生能力的具体表现。为了达到准确答题的目的, 找准切入点是关键。例如2006年无锡市中考阅读《江南的雪》中的第3小题“第 (6) 段中作者忽然说江南的雪‘也有它先天的不足’, 并拿它与北国的雪相比较, 指出它的‘不够刚毅, 不够浑厚, 这样写你觉得好吗?”经过审题, 我们应该注意到“相比较”三个字, 再回到原文中仔细分析, 应该可以清楚, 这道题就是考对比的作用。“相比较”是题目给学生的已知条件, 它暗藏着出题者的目的, 也是考生答题的切入点。所以, 出题者想考什么, 他想得到什么答案, 一定会想方设法告诉考生, 只是它的提示相对而言较为“含蓄”, 我们的考生没有留意罢了。而找准切入点, 不论它如何“山重水复”, 最终也会“柳暗花明”。

三.巩固综合技能原则

如果说七八年级是知识积累阶段, 那么九年就是知识运用时期。七八年级积累的知识大部分还是零碎的散乱的, 知识没有形成体系, 就难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刚升上初三的学生不适应初三的考试, 乱成一套, 成绩大不如从前, 往往就和他们的知识没有综合性和系统性有关。他们知道对比, 但不知道它是表现手法;他们知道比喻, 但不知道这是句子的妙处所在;他们知道承上启下, 但不知道这是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因此, 初三复习阶段, 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把一个个有型或无型的知识系列化,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实践中, 我着重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横向归纳和纵向对比, 让学生对自己掌握知识的多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加以梳理, 从而有更清晰的认识, 复习也更有针对性。

所谓横向归纳, 就是同类知识集合, 建立知识系列主干。我们知道, 考试大纲既有不同文体的阅读要求, 也有各种文体的共有要求。不同文体, 也能找出相通、相融、相类似的题型。讲评时教师最好把它们归纳起来, 讲深讲透。例如:2007年佛山中考试题小说《等待录取通知的那个夏天》中的12小题“小说描写了‘我’陪父亲到乡下转转的两件事, 从中‘我’得到了什么启示?”“我”是文中的人物, “我”得到的启示, 答案肯定在文中找。同样是2007年佛山中考试题议论文16小题“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的?”相当明显, 答案也在文中找。我把此类题目称为“信息类”题型。做这类题, 必须强化“答案从文中来”的意识。第一步, 找准信息区域。第二步, 直接采用文句作答或运用文中词语自己概括。第三步, 根据题意灵活变通。在试卷评讲中, 我把做这类题型的方法归纳出来, 并直接以考题为例子讲深讲透。以后遇到此类型的题目, 这个知识点又再次得到巩固。当然, “信息类”题型只是知识系列主干中的一小部分, 还有诸如“赏析句子”“句子含义”等题型。如果教师在评卷中, 善于归纳, 勤于概括, 积少成多, 有意识地积累起来, 就能形成知识系列主干。

所谓纵向对比, 就是通过新旧知识的归纳与比较, 寻找知识的内在联系, 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语文试题相当灵活, 所考知识点虽然相同, 题目问法却不尽相同, 何况知识点相当的多。另外, 就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来说, 同一道题, 有几个考生, 就可能有几种答案。因此, 这不仅要求学生的基础非常扎实, 而且要求灵活运用知识。在试卷评讲时, 教师如果善于纵向对比归纳, 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如笔者在评讲题目时, 发现了这样的题型:

1、请从修辞、内容、情感三个方面对文中划线句作点赏析。 (3分)

答:湖北省黄冈市2006年升中试题《雨》

2、品味精彩语言, 回答: (3分)

“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 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是一家人”, 这句话对表现全文的主旨有何作用?

答:2006年江苏省盐城市升中试题《我们是一家人》

3、联系上下文, 从不同方面体会“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 这样的等待很幸福”一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4分)

答:2006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试题〈〈祖母的葵花〉〉

在查阅资料和查寻近几年升学试题的基础上, 认为可以把此类题归纳为赏析题。赏析的角度相当广泛, 例如修辞、表现手法、人物描写等。在评讲试卷时, 把相类似的几道题都写出来, 让学生比照, 归纳找出回答此类题目的突破口和答题方法。经过训练, 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巩固, 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篇4:初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八校

2014届高三D.北京对居住区违法建筑的查处实行联合认定、约谈教育、冻结房产、媒体曝光和强制拆除。今年3月至今,北京市已拆除居住区内违法建筑2172处。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红楼梦》中贾宝玉认为“天地间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男儿们不过是些渣滓浊物而已”,又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这种离经叛道的话,是对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的大胆挑战。

B.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成书早于范晔的《后汉书》,后人因为推重陈寿的史学与文笔,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史外,加上《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C.《巴黎圣母院》中,巴黎圣母院教堂副主教克洛德·佛罗洛企图占有在巴黎街头卖唱的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而未遂,便诬告她为杀人凶手,致使她被判处死刑。临刑前,圣母院相貌奇丑的敲钟人加西莫多将她救出,并加以保护。

D.“唐宋八大家”先后掀起古文运动浪潮,创作了许多优秀散文,如《师说》《小石潭记》《阿房宫赋》《赤壁赋》等。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和而不同”歧义辩正

边家珍

孔子讲的“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朱熹注曰:“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表述为:“君子能够与他人保持和谐的关系,但不会轻易苟同他人的观点;小人苟同他人的观点,但不能够与他人保持和谐的关系。”这里的“同”特指“小人”那种不辨是非曲直的附和苟同。《论语》所载与“和而不同”句式相类似的话还有“威而不猛”、“欲而不贪”、“泰而不骄”、“惠而不费”、“乐而不淫”等,可抽象为“A而不A′”。A是人们所希望的某种正价值,而A′则是追求此种正价值时容易出现的偏弊。孔子希望人们在追求某种正价值时,要防止由此而易于产生的偏弊、过当。比如“威而不猛”,应该追求“威”,但要防止过当而变成“猛”。再如“欲而不贪”,“贪”就是“欲”的偏弊和过当表现。与此相同,“和而不同”讲的是要追求“和”,但要防止无原则的苟同。《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里说的“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荀子·不苟》里讲的“宽而不慢”、“察而不激”等,也属于“A而不A′”的表达句式。

有的人引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时,常将“和”与“同”视为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事实上是将“和而不同”与“弛而不张”、“秘而不宣”、“隐而不彰”、“聚而不散”(A而不B)这类句式等同起来了,这是不正确的。在后者中,“弛”和“张”、“秘”和“宣”、“隐”和“彰”、“聚”和“散”属于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但对于“和而不同”来说,“和”的对立面不是“同”,而是“相仇”、“相斗”;“同”的对立面也不是“和”,而是“异”。事实上,古人常将“和同”当作一个固定的词语来用,如“上下交引而不和同,故处不安而动不威”;“凡事不和同,则不济”等。不少人关于孔子“和而不同”似是而非的解说,大都因为不明白“和”与“同”并不构成严格意义上的矛盾对立关系。

有的人阐发“和而不同”时,没有认识到这里的“同”特指那种辨是非曲直的附和苟同,而是把“同”的概念解释为“相同”,再引申为“单一”、“单调”,实际上也就把孔子的原命题悄悄转换为另外的命题了,即“事物单

一、单调是不好的”,或“事物的合成需要不同的元素”,或“不同的元素都

八校2014届高三

是必要的”,这样的阐发显然偏离了孔子“和而不同”的本义。如果这里的“同”是一般意义上的“相同”,那么“小人同而不和”从道理上就讲不通了。因为就人际关系的通常表现而言,“相同”、“认同”、“赞同”不大可能导致“不和”。

另外,还有人说“和而不同”就是“不同而和”的意思,这也是欠妥的。如果两人观点有所不同,若是“大同小异”,求同存异尚可致和;但若是“大异小同”,而且这种“异”属于对抗性质,那么就很难致和。把“和而不同”引申为“不同而和”,实际上是对“不同”的性质不加区分,似乎无论什么样的“不同”都不影响保持“和”的关系。这种观点在实践中肯定是有害的。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8月1日,第7版)

6. 下列对“和而不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不轻易盲目附和。

B.“和而不同”与“宽而不慢”是同一命题,不能将“宽”与“慢”、“和”与“同”对立起来理解。

C.“和而不同”讲的是要追求“和”,防止“同”。因此,“和”与“同”构成了严格意义上的矛盾对立关系。D.有“不同”的元素是必要的,无论是“大同小异”,还是“大异小同”,都可以将“和而不同”引申为“不同而和”。

7.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在处理“异”与“同”关系时,如果求同存异,就可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

B.有人引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时,常将“和”与“同”视为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这种理解符合孔子的本意。

C.孔子讲“小人同而不和”,是指小人在追求“同”这种价值时,由此会产生“不和”的结果。D.在孔子之前,《左传》就已经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主张。但孔子的观点深受朱熹、荀子等后人重视。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辨是非曲直的附和苟同,就不能够与他人保持和谐的关系。因此,要保持和谐的关系,就不能轻易附和苟同。

B.事物有多样性,要有不同,这种理解与孔子的“和而不同”不是同一概念,前者将“同”理解为“相同”、“单一”、“单调”等意思。

C.古人常将“和同”当作一个固定的词语来使用,而今不少人却将“和”与“同”对立起来理解。D.在实践中,“和而不同”与“不同而和”中“不同”的性质是有区别的,有些“不同”是很难达到“和”的地步。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孝文八年,上怜淮南王,淮南王有子四人,皆七八岁,乃封子安为阜陵侯,子勃为安阳侯,子赐为阳周侯,子良为东成侯。

孝文十二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上闻之,乃叹曰:“尧舜放逐骨肉,周公杀管蔡,天下称圣。何者?不以私害公。天下岂以我为贪淮南

王地邪?”乃徙.

城阳王王淮南故地,而追尊谥淮南王为厉王,置园复如诸侯仪。孝文十六年,徙淮南王喜复故城阳。上怜淮南厉王废法不轨,自使失国蚤死,乃立其三子:阜陵侯安为淮南王,安阳侯勃为衡山王,阳周侯赐为庐江王,皆复得厉王时地,参分之。东城侯良前薨,无后也。

孝景三年,吴楚七国反,吴使者至淮南,淮南王欲发兵应之。其相曰:“大王必欲发兵应吴,臣愿为将。”王乃属.相兵。淮南相已将兵,因城守,不听王而为汉;汉亦使曲城侯将兵救淮南,淮南以故得完。吴使者至庐江,庐江王弗应,而往来使越。吴使者至衡山,衡山王坚守无二心。

孝景四年,吴楚已破,衡山王朝,上以为贞信,乃劳苦之曰:“南方卑湿。”徙衡山王王济北,所以褒之。及薨,遂赐谥为贞王。庐江王边越,数使使相交,故徙为衡山王,王江北。淮南王如故。

淮南王安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誉天下。时时怨望厉王死,时欲畔逆,未有因也。及建元二年,淮南王入朝。素善武安侯,武安侯时为太尉,乃逆.王霸上,与王语曰:“方今上无太子,大王亲高皇帝孙,行仁义,天下莫不闻。即宫车一日晏驾,非大王当谁立者!”淮南王大喜,厚遗武安侯金财物。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畔逆事。

建元六年,彗星见,淮南王心怪之。或说王曰:“先吴军起时,彗星出长数尺,然尚流血千里。今彗星长竟天,天下兵当大起。”王心以为上无太子,天下有变,诸侯并争,愈益治器械攻战具,积金钱赂遗郡国诸侯游士奇材。诸辨士为方略者,妄作妖言,谄谀王,王喜,多赐金钱,而谋反滋甚。

淮南王有女陵,慧,有口辩。王爱陵,常多予金钱,为中诇长安,约结上左右。元朔三年,上赐淮南王几杖,不朝。淮南王王后荼,王爱幸之。王后生太子迁,迁取王皇太后外孙修成君女为妃。王谋为反具,畏太子妃知而内泄事,乃与太子谋,令诈弗爱,三月不同席。王乃详为怒太子,闭太子使与妃同内三月,太子终不近妃。妃求去,王乃上书谢归去之。王后荼、太子迁及女陵得爱幸王,擅国权,侵夺民田宅,妄致系人。

(节选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徙.城阳王王淮南故地徙:谪戍,流放B.王乃属.相兵属:交付 C.乃逆.

王霸上逆:迎接 D.为中诇.长安诇(音xiòng):侦察,刺探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刘安有谋反之心的一项是()(3分)

①吴使者至淮南,淮南王欲发兵应之②厚遗武安侯金财物 ③愈益治器械攻战具④诸辨士为方略者,妄作妖言 ⑤迁取王皇太后外孙修成君女为妃⑥乃与太子谋,令诈弗爱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淮南厉王因废弃王法图谋不轨而失国早死,但他的四个儿子却都被孝文帝封为侯,其中三个儿子后来又被封为王。

B.“七国之乱”时,淮南王刘安想起兵响应乱军,但庐江王刘赐、衡山王刘勃却对朝廷忠心耿耿,并无二心,所以这两人后来都得到了褒奖。

C.淮南王刘安为人儒雅,喜欢读书弹琴,不喜欢骑马放狗打猎;还暗地里做了许多好事安抚百姓,因而“仁义”的美名传播于天下。

D.刘陵是淮南王心爱的女儿,常常从淮南王那里得到很多钱;但也因为受到宠爱而专横跋扈,侵占百姓的田宅,甚至造成多人死亡。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何者?不以私害公。天下岂以我为贪淮南王地邪?(3分)

译文:(2)上以为贞信,乃劳苦之曰:“南方卑湿。”(3分)

译文:(3)即宫车一日晏驾,非大王当谁立者!(3分)

译文: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老子曰: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 14.阅读下面这首宋代僧人文兆的诗歌,并回答问题。(8分)

宿西山精舍文兆

西山乘兴宿,静兴寂寥心。

一径松衫老,三更雨雪深。草堂僧语息,云阁磬声沉。未遂长栖此,双峰晓待寻。

第二句的“兴”字,《瀛奎律髓刊误》本作“称”。(1)试分析诗歌首联的作用。(4分)

(2)诗歌颔联和颈联是围绕首联哪个词描写的?这四句诗的描写角度又是怎样的?请予以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5小题,5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4)总角之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氓》)

(5)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6)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屈原《离骚》)(7),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8)四十三年,望中犹记。(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黑暗王国里的残烛

鲍鹏山

①宋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好抬杠的李贽就此讽刺道,怪不得孔子出生之前,人们都点着蜡烛走路。我想,话不能这么说,也不是这么说的。我觉得,孔子确实是悬挂在那个遥远古世纪的一盏明灯,他使我们对那个遥远的时代不再觉得晦暗和神秘,他使那时代的人与后代乃至于我们沟通了。我们由他知道,即便在那么一个洪荒时代,也是有阳光普照着而万物不择手段地生机勃勃;那时代也发生着我们今天一样的事情:暴力和弱者的呻吟,混乱和宁静的企望,束缚与挣扎,阴谋与流血,理想碰了钉子,天真遇见邪恶,友情温暖,世态炎凉。在他手订的《诗经》中,我们甚至可以体验到最个性的感受——当那些面孔不一情性各异的个人复活时,那个时代不也就复活了吗?②孔子生活的时代也真像他所说的,确实是混乱无道。他为之伤心不已:辉煌的“郁郁乎文哉”的周王朝已是日薄西山,伟大的周公早已英魂远逝,他制定的“礼”“乐”也土崩瓦解。“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到处都是乱臣贼子,且个个生龙活虎。西周古都废墟上的青草与野黍也一茬一茬地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根深而茎壮了,掩埋在草丛中瓦裂的陶器早已流尽了最后一滴汁液。九鼎不知去向,三礼流失民间。东周呢?龟缩在洛邑弹丸之地,可怜巴巴地看着那些纵横天下的称霸诸侯,把九州版图闹得瓜分而豆剖。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还有谁来用红巾翠袖,擦去周王混浊的老泪?连孔子本人都不曾去那里。在这种时候,要“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真无异于痴人说梦。孔子正是这样的一位痴人。痴人往往缺乏现实感。他的精神就常常脱逸出现实的背景,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追寻着万物逝去的方向。是的,他一生都在追寻,他周游列国,颠颠簸簸,既是在找人,找一个能实施他主张的人,更是在找过去的影子,找东周昔日的文明昌盛。面对这一伟大帝国的文化废墟,孔子领悟到并承诺了自己的使命!但挽狂澜于既倒,或知其不可而为之,只不过是一种令人钦敬的悲剧精神罢了,他最终还是失败了。当他奔波倦极归来,在一条小河边饮他那匹汗马时,他偶然从平静的流水中惊见自己斑驳的两鬓,“甚矣,吾衰矣”(太惨啦!我已经衰老了!)他顿时心凉如水。这衰弱的老人,他的多少雄心都失败了,多少理想都破灭了。壮志不酬,眺望茫茫无语的宇宙,他心事浩茫。人世渺小,天道无情,青山依旧,哲人其萎。于是,一句意味深长的叹息便如一丝凉风,吹彻古今:“逝者如斯夫!”

④我在几千年后的漆黑的夜里写这篇文章时,宛如见到他当初衰弱地站在苍茫高天之下的无情逝水边。那无限凄惶的老人的晚景使我大为感动。于是这篇文章的题目也就一闪而现了:这衰弱的,即将随着时间的流水逝去的老人,不就像黑暗旷野上快要燃尽的一枝蜡烛吗?四面飚风,寒意四逼,这支蜡烛艰难地闪耀„„

⑤痴人有多种,或因情深而痴,或因智浅而痴,孔子属于前者。因情而痴的孔子常常沉湎在过去的怀想之中,“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逝者如斯夫!”这时,他就是一位抒情者,抒得很动情,很感人。在一个抽象的、冷酷的、沉闷的老子之后,出现一个一往情深、感怀万端的孔子,使我们再次感受到一种温软,一种熨帖,这实在是让我们大大舒了一口气,历史终于在绝望中咧口而哭出了声,一些可怕的心理能量在孔子的歌哭、幽默、感喟中被释放了。

⑥孔子使一些无序的暴力变成了有目的有方向的努力与企望,他使天下英雄入于他的彀中,并带着这些社会精英致力于建构新的理想。当混乱的历史有了理想与方向时,混乱就不再是一无是处,相

反,倒往往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生机无穷的魅力。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刀光剑影的时代,一个流血漂橹的时代,一个杀人盈城、杀人盈野的时代,但它不也是一个充满理想,充满激情,充满公理仁德的时代吗?谁开辟了这样的时代?是孔子。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是,当孔子和弟子们周游列国的时候,他往往自己驾车——他确实是在驾着这个时代的马车。弟子们在车上或呼呼大睡或哈欠连天,一脸凄迷与怀疑,只有他永远目光炯炯,自信目标就在前方。

⑦这位可敬可叹的老人,想凭自己个人的德行与魅力来聚集一批年轻人,让他们传道义之火,文化之火;拯民于水火,匡世于既颠,但年轻人不容易经受得了各种诱惑,“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我从未见过一个喜爱德行比得上喜爱美色的人),“吾未见刚者”(我未见过刚强的人),“吾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我未见过喜好仁,厌恶不仁的人),“末闻好学者”(没听说过好学的人)。这些话不也把他的三千弟子甚至七十二贤者都包括在内了吗?要让这些弟子们“无欲则刚”、“好德如好色”都不可能,更何况别人?韩非就曾刻薄尖酸地揶揄孔子,说凭着孔子那么巨大的个人德行,不就只有七十子之徒跟随他么?而下等君主鲁哀公却能让一国人都服从他,孔子本人也不得不向鲁哀公臣服。所以,人是多么容易向权势屈服,而向慕仁义的人是多么少啊。孔子此时的处境,真是令人同情。

⑧但他更让我们尊敬。这就是他的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殉道精神。“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以更改主帅,匹夫却不能逼他改变志向)。匹夫尚且不能夺志,更何况圣人之志,得天地浩然正气,至大至刚,岂容玷污?天下一团漆黑了,不少原先追求光明的人也练就了猫头鹰的眼睛,从适应黑暗而进于喜欢黑暗,为黑暗辩护,他们把这称为提高了觉悟和认识,并且得道似的沾沾自喜于在黑森林中占据了一棵枝丫,又转过头来嘲笑别人不知变通。而孔子,这位衰弱的老人却在那里一意孤行!我很喜欢“一意孤行”这个词,很喜欢这个词所指称的那种性情与人格。敢于一意孤行的人必有大精神,大人格。

——节选自《寂寞圣哲》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

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A.题目把孔子比喻为“黑暗王国里的残烛”,文中着力渲染“蜡烛”如何在“寒意四逼”的环境中“艰难地闪耀”,写出了孔子所处环境的恶劣,“蜡烛”象征孔子的伟大形象。

B.宋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在孔子出生之前,社会一片黑暗,人们看不到希望,孔子就是那个遥远古世纪的一盏明灯。

C.文章第二段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的地描写了西周古都废墟的荒凉残破,渲染当时周王朝土崩瓦解,天下纷乱不堪的局面。

D.当孔子失败之后倦极归来,他惊见自己斑驳的两鬓,心凉如水,理想破灭,历史也在绝望中咧口而哭出了声。

E.从选材上看,文章写的是孔子的晚年,写他的疲倦、痛苦、失败和不幸,突出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或挽狂澜于既倒的人格精神,充满悲壮感。

17.作者认可宋人的说法:“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在文中,作者所说的“长夜”指的是哪些具体

内容?(4分)

18.请简要分析第四段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

19.作者称孔子是“黑暗王国里的残烛”,联系全文看,孔子做了哪些事?孔子的经历带给我们什么启

示?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上像孔子一样的“残烛”不胜枚举,请再举出一个,并结合事例加以探究。(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40个字)(4分)

人民网北京11月4日电(记者余荣华)记者从北京市国土局获悉,11月4日,北京市土地交易市场集中成交8宗住宅用地,其中超过9成的居住用途建筑面积将建设保障性住房或自住型商品住房。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从2013年以来的北京土地市场来看,政府从供应总量和供应结构两个方面来入手,以期望缓解供需矛盾,稳定房价走势。

北京4日成交的8宗住宅用地总面积约100公顷,居住用途总建筑规模约96万平方米。其中通过配建和竞建方式供应的限价房、公租房和经适房建筑规模约36万平方米;通过集中建设和竞建方式供应的自住型商品住房建筑规模约51万平方米。

2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这样评价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你认同吗?请简要陈述理由。(4分)

22.继“你幸福吗?”采访后,央视街访“爱国是什么?”“什么是不爱国?”再度引发国人关注,而受访者的回答也让人过耳不忘:有人说爱岗敬业就是爱国,有人说贪污就不属于爱国„„如果采访到你,你会说什么呢?请仿照例句填上你想说的话。(句式大致相似即可)(4分)爱国,既要严正斥责他国的不正确言论,也要努力增强我国的实力。

爱国。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亚洲首富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自己能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所写内容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自拟题目;

篇5:初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试题(2007.11)

【温馨提示】

1.本试卷总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将自己的班级、姓名等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

3.请大家规范答题,考出理想的成绩!

第Ⅰ卷 阅读题(69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9分)

苏 词

傅成 穆俦

①苏轼是豪放词的开创人和代表者。在传统的观念中,词以表现舞筵歌场、闺情离思为正体,而苏轼则率先在词的境域上求新求变,所谓“以诗为词”。凡能写进诗的社会和生活题材,举凡登览、怀古、咏史、咏物、游猎、感遇、悼亡、壮行、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等,无不摄入笔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这种意象的扩大,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使人自然而然地对苏词产生出“曲子中缚不住”的感想来。

②同词体的解放相配合,苏轼雄驰的感情与健拔的笔力,也一新天下耳目。我们拿“大江东去”(《念奴娇》)与“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相比,就很容易看出在宣泄力度上的不同;而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等都不止是寻常的夸张,而是奇情豪气的自然发露;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陆游《老学庵笔记》)的印象,即在于此。

③豪放词是苏词最为人瞩目之所在,但在其词作中,仅占很小的比重,也就是说,苏轼在词体的创作中也是全能的。他有大量的婉约词,格调却显得高远典雅,真诚健康,起到了将以秾艳为主的婉约调领挈至向上一路的积极作用。更有大量的作品不易简单归类,其间或清丽,或韶秀,或清空,或旷达,常能“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虚,寄正于余”(刘熙载《艺概》)东坡以其传世的三百余首词作,为宋代词坛的百花齐放提供了全方位的表率和借鉴。

④苏轼对于宋词体制的贡献也值得一提。唐五代词多为小令,而苏轼是宋初大量制作长调的先行者之一,后世甚而将《贺新郎》、《戚氏》等词牌的创制权寄于其名下。长调在篇章结构、摛词敷采上需要更多的手法与技巧,而苏轼则往往能自如地将诗、文、论、赋的匠法运用其中。但他并不斤斤于囿守音律,为了表意的需要,敢于在格律或句读上作大胆的调整。工匠以创造突破为快而不以随俗守成为乐,苏轼作词便属于这样的类型。

1.下列对“以诗为词”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将写诗的规律运用到词体的创作上。

B.凡能入诗的题材内容均可入词。

C.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扩大了词的意象。

D.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

2、下列对“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的印象”原因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苏词词体解放。

B.苏词感情雄驰,笔力健拔。

C.“大江东去”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比,在宣泄力度上不同。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等词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词人的奇情豪气。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到了苏轼手中,词的传统被改变了,词与诗的题材已经可以混一,两者之间已经没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B.苏轼在词的创作方面是全能巨匠.无论豪放词,还是婉约词或不易简单归类的词,都感情雄驰,笔力健拔,积极向上。

C.词本是合乐的歌词,音乐对它有着很大的制约性;苏词突破了音乐的藩篱,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词与诗最终殊途同归。

D.苏城对于宋词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豪放词的开创、婉约词和其他多种风格词的创新、词的形式技巧音律的突破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4—7题。(19分)

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九岁,州辟主簿。性深沉有鉴识,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天保初,除太子庶子,以本官行博陵太守。数年,大有声绩,远近称之。天统中,除信州刺史。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吏以下,爰逮鳏寡孤独,皆得其欢心。武平初,御史诣诸州,悉有举劾,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或将酒脯,涕泣留连。既盛暑,恐其劳弊,往往为之驻马,随举一酌,示领其意,辞谢令还。还京后,州民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为立碑。府省为奏,敕报件之。寻除都官尚书。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在郎署之日,值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因成交友,彦深后被沙汰停私,门生藜藿,聿修独以故情,存问来往。彦深任用,铭戢甚深,虽人才无愧,盖亦由其接引。在官廉谨,当时少匹。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遣,聿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尚书邢邵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邵为兖州刺史,别后,遣送白绸为信。聿修退绸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邢亦忻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卒而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弟昔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及在吏部,属政塞道丧,若违忤要势,即恐祸不旋踵,虽以清白自守,犹不能免请谒之累。隋开皇初,入朝,又除都官尚书。二年,出为熊州刺史。寻卒,年七十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爰逮鳏寡孤独 逮:及,到 B.时望多相器待 望:期盼

C.尚书邢邵与聿修旧款 款:至交 D.及在吏部,属政塞道丧 属:正值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袁聿修为官清廉的一组是( )(3分)

①大有声绩,远近称之 ②随举一酌,示领其意

③在官廉谨,当时少匹 ④未受升酒之馈

⑤聿修退绸不受 ⑥犹不能免请谒之累

A. ①③④ B. 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6.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袁聿修少年才俊,沉稳多识,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深受尚书崔休赏识,因而被举荐入朝,授予太子庶子的官职。

B.袁聿修为政清静,不言而治,受到了吏民的爱戴。他任博陵太守期满回京时,各地百姓纷纷追来送别,哭泣着留连不舍。

C.袁聿修平和温润,不忘旧情。赵彦深曾被遣送回家,只有袁聿修往来探问。后来赵彦深又得重用,并荐引袁聿修历任要职。

D.袁聿修为官廉洁,在尚书省任职十年,没有接受过别人一升酒的馈赠,后任太常少卿外出巡察时,曾拒绝老朋友送的白绸。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武平初,御史诣诸州,悉有举劾,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3分)

②聿修独以故情,存问来往。(2分)

③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5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1)—(3)题(10分)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清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8.(1)白朴这首小令的众多意象中:“一点飞鸿影下”显得比较独特,请分析这一句在曲子的画面营造与组合中起什么作用。(2分)

答:

(2)《天净沙·秋》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作品内容作简要赏析。(5分)

答:

(3)两首同调同题的小令在观景视点,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方面均有相似处,但在意境方面却不同,请辨析其不同。(3分)

答:

(三) 名篇名句默写(8分)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杜甫《旅夜书怀》)

(4)与君离别意, 。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___________,鲜克有终。 (《论语·大雅·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晒月亮

池莉

常熟有一座山,叫做虞山。虞山有一座寺,叫做兴福寺。兴福寺有一把年纪了,大约一千五百来岁。寺内山坡上有一片竹林。竹林的特点是竹林里有一条曲径。曲径的特点是曲径被一个唐人写进了诗歌。诗歌的特点是到现在还非常动人和流行。我曾经好几次听见父母们教导幼儿背诵这首唐诗。有一次居然是在麦当劳快餐厅。这首诗歌我也记得,便是唐人常健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字是宋人米芾写的。米芾是湖北人,出了名的任性和疯狂。有洁癖,好奇装异服。性情渗透了笔墨,字是又诡异又憨厚,漂亮得出奇!

今年四月的一天,我就住在这首美丽的诗歌里面。清早起床,推开房门就是竹林。走在竹林的曲径上,梳着头发,根根发丝都飘向远方:唐朝和宋朝。忽然发现,美丽的东西是横截面,一旦美丽便永远美丽。真正的美丽决不随着时间线性移动。美丽是不老的。

兴福寺的茶是兴福寺的,茶树就生长在兴福寺后面的山坡上。沏茶的水也是兴福寺的,是一眼天然的泉水。水杯是最普通不过的玻璃杯。水瓶也是一般常见的塑料外壳的水瓶。水瓶上用油漆写了号码。油漆已经斑驳,暗中透着沧桑,不知沏了多少杯茶了,也不知有多少人喝了兴福寺的茶了!我成了其中的一个。我平日不怎么喝茶。为了睡眠,下午是尤其不喝茶的。来到兴福寺的下午,我破例喝茶了。一杯接着一杯。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茶香。无须精致茶具的烘托,没有礼仪仪式的引导,这是一种明明白白的清澈和香甜。能够享受一次这种清澈和香甜,还管睡眠做什么。

入夜,听慧云法师讲经。古老的寺庙,偏偏有年轻的小当家。二十来岁的慧云法师,相貌还没有彻底脱去男孩子的虎气,谈吐却已经非常圆熟老道,可以举重若轻地引领我们前行。很自然的,人在这种时候就有了要求进步的`愿望,就能坦坦然然地说话。不过我不知道自己进步了没有,这是需要时间才能够证明的。可以肯定的是,要求进步总比不思进取的好。努力了总比不努力的好。努力至少是一种健康的姿态。

夜深深,在寺内缓缓散步。看风中低语的古树,看树叶滑落潭水,看青苔暗侵石阶,看夜鸟梦呓巢穴,看回廊结构出种种复杂的故事,看老藤椅凝思深夜的含蓄,看时间失去滴答滴答的声音,看僧人们的睡眠呈现一种寺庙独有的静寂。

看细细的茸毛在皮肤上悄悄生长,皮肤的质感因此变得柔和而华丽;看身体的条条曲线向着灵魂蜿蜒,欲念因此变得清晰;看你的眼睛里面有我的眼睛;看你的笑意包含着我的笑意;看你心情覆盖了我的心情;什么都看得见。朋友们和我自己,在这一段时间里,都变得很透明和很简单。不思不想,无忧无虑。所有的牙齿,都曾经被烟垢污染,不记得何时有过今夜的灿烂。一笑,就有月光闪烁。这月光注定会温暖日后漫长的生活。这就是兴福寺的月亮!

兴福寺的月亮是世界上唯一的月亮。因为它有兴福寺。它有兴福寺生长了千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还有兴福寺的院墙作为我们获得某种特定感受的保障。兴福寺的月亮不是单纯的月亮,是成了精的月亮。是我们的月亮。因为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

我在新疆遇见过又大又圆清澈如水的月亮,可它的背景是沙漠。那种月亮像假的。你就是无法把它当真。点了篝火,一夕狂欢。狼狈的是天明之后的灰烬和残酒。那种月亮更适合失恋少女,行吟诗人,偷香窃玉者,野外科技工作者和深受声名富贵所累的成功者。不是我。而我,真是喜欢兴福寺的月亮。从离开兴福寺的那一刻起,我的等待就已经在悄悄蔓延。我会耐心地等待再一次的缘分和机会,能够再去兴福寺住几日。到了晚上,就出来晒月亮。

10.第1段开头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5分)

答:

11.作者为什么说“兴福寺的月亮是世界上唯一的月亮”?请联系上下文分条回答。(6分)

答:

12.文章结尾写到“新疆的月亮”,这是运用什么手法?这些写有何作用?(6分)

答:

13.文章标题是“晒月亮”,其中“晒”本身就不符合客观规律,而作者却这样写。请联系文本内容,分析题目的含义。(6分)

答:

第II卷 表达题(91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4.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纰漏/霹雳 新鲜/纤维 相形见绌/咄咄逼人

B.巨擘/糟粕 疤痕/奇葩 恪守不渝/溘然长逝

C.陷阱/饥馑 翘首/憔悴 有恃无恐/两山对峙

D.贞烈/箴言 昏厥/攫取 步履蹒跚/心宽体胖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人世后,国内商品价格同国际市场的关联度日益增长,以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为依托所编制的义乌指数,将为中国生产小商品的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引导。

B.孩子们对动漫的情有独钟推动着动漫产业朝着高质量、高速度、高赢利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对此更是推波助澜。

C.个人财产拍卖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拍卖单位负责代扣代缴,并按规定向拍卖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部门办理纳税申报。

D.以前,汉语在越南的受重视程度远远落后于英语、法语和日语,但现在有许多越南人到中国学习汉语,中国成为越南第三大留学生供应国。

16.给文章加“批注”是学生自读课文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批注”是阅读文章时写的心得、评语,写“批注”时用语要简洁精炼,做到言简意赅。阅读《史记·李将军列传》结尾即“论赞”部分,完成下面两个小题。(5分)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 其 忠 实 心诚 信 于 士 大 夫 也 谚 曰 桃 李 不 言 下 自 成 蹊 此 言 虽 小 可 以 谕 大 也。

(1)将画线的部分用“/”断句。(2分)

答:彼 其 忠 实 心诚 信 于 士 大 夫 也 谚 曰 桃 李 不 言 下 自 成 蹊 此 言 虽 小 可 以 谕 大 也。

(2)请给上面的论赞加上恰当的批注。(3分)

答:批注

17.一年一度的“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已走进广大观众的内心。颁奖晚会上主持人宣读的颁奖辞,虽只寥寥数语,却以升华的激情和斐然的文采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请仿照为2007 年福建作文题 “季节”写的“感动作文”颁奖辞,为上海卷作文题“必须跨过这道坎”拟一段颁奖辞(含小标题),评价一下高考作文题。颁奖辞的语言力求准确、优美,标题要精练。(5分)

【标题】 在春夏秋冬里穿行

【颁奖词】春华秋实,夏日冬冷;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春生夏荣,秋繁冬枯。四季里演绎盛衰枯荣,四季里展现人世百态——这里有寒暑相易,日月变迁;这里有冷暖无常、世态炎凉。在四季的喧嚣中,万物都成了独特的风景。

答:【标题】

【颁奖词】

18.12月,江苏省将有两项作文大赛(第六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及第七届高中生作文大赛)决赛,比赛作文和平时作文有许多不同点,假如你是一名指导老师,将如何从写作角度指导选手参加比赛呢?请分条作答,不少于80字。 (5分)

答:

五、作文(70分)

19.作文(70分)

冰心老人生前曾在文章中写到:“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读了这两句话,你一定会产生许多感想……

请以“经营生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温馨提示】

1.书写潦草,卷面凌乱,可酌情扣1—5分。

2.每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最多可扣至5分。

2007—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参考答案

1.A 2.B 3.B 4.B 5.C 6.D

7.①(3分)武平初年,御史巡视诸州,在各州都有检举揭发不法官员的事,可是御史竟然没有到信州来。他被朝廷信任就像这样。②(2分)只有袁聿修因为旧情,前往探望安慰。③(5分)今日经过贵处,与平日出行不同,瓜田李下,必须避嫌,古人对此是十分慎重的。人言可畏,应像提防水患一样,希望您体会此心,不至让您埋怨。

8.(1)(2分)小令中的众多意象均为静态,而“飞鸿影下”为动态,“静”中穿插“动”,使得画面更加活跃生动。

(2)主要运用了景物烘托的手法(1分)以秋天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飞鸿”的萧瑟之景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凉;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的明丽之景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愉悦;哀景与乐景的对比,刻画出作者情感由低沉到愉悦的过程。(4分) 如答成“对比映衬”或“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3)(3分)白曲中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等意象,使曲中画面透出些许朦胧感和暖意.末两句五种景物五种色彩,渲染了秋日大自然的绚丽;马曲中色彩较少,且不明亮,故显得清冷,压抑,悲凉。

9.(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4)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5)靡不有初。(每句1分,有一个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者,该句不得分)

10.第1段开头主要运用了顶针、拟人等修辞手法。(2分)第1段主要交代兴福寺,运用顶针手法能够使介绍的内容衔接紧凑,给人以美感;运用拟人手法,使兴福寺具有人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3分)

11.(1)因为它有兴福寺生长了千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2)兴福寺的月亮能让人在兴福寺中感受到自然的天性和环境的静寂,令人无忧无虑。(3)兴福寺的月亮能使人获得独特的感受,将温暖日后漫长的生活。(每小点2分)

12.运用了对比的手法。(1分)作者通过新疆的月亮虽又大又圆清澈如水,但背景是沙漠,不能给人以美感,(2分)突出表现兴福寺月亮的柔和及其环境的自然,从而鲜明地突出兴福寺的月亮带给自己的心灵感受,深化了文章主题。(3分)

13.作者这样写,可知作者的“晒月亮”不是自然界的“晒”,而是要体现作者的某种感情。所谓“晒”是指作者游走在兴福寺的月下,目的是感知月光下的兴福寺的美丽以及给自己带来的心灵的纯净感和闲适的心情。通过“晒月亮”,使得作者的心灵深处变得更柔和、清晰、透明、简单。这样的标题言简意深,耐人寻味。(6分)

14.D (三组加点的字分别读为zhēn,jué,pán. A.pī,xiān,chù/duō B.bò/pò,bā/pā,kè C.jǐng/jǐn,qiáo,shì/zhì)

15.C (A搭配不当,“增长’’应改为“提高”;B项:缺介词“朝着”的宾语,应在“发展”前加“的方向”。D.主客体颠倒,应为“越南成为中国第三大留学生供应国”)

16.(1)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2分)

(2)批注:引孔子话,赞李广为人正派,以身作则;用桃李喻,赞李广品德高尚,为后世楷模。借他人之言表自己的赞叹之情,令人玩味。(3分)

17.标题:跨越生命的鸿沟 (1分)

颁奖辞:人生之路漫漫,有时繁花似锦,阳光明媚;有时乌云密布,风雨交加。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打击时,我们只能面对,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只要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我们就能跨越生命中的道道门坎。(4分)

18.第一、文章要有“魂”。立意一定要高远,要深入开拓内涵。二、选材要好。要力避老套的题材。第三、构思新颖。要放开思路,大胆想象;要学会重新认识自己的生活,选好角度。第四、表达新巧。文句要有意蕴,能用简练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描述事物,准确地说理。总之,参赛作文一定要突出自己的写作个性,充分展现自己的文采。(只要写出三点,语句通顺,理由充分,即可得满分)(5分)

上一篇:“找差距、抓整改、促提升”活动开展计划下一篇:安全行车:暴雨行车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