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远学校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办法

2024-04-19

宏远学校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办法(共9篇)

篇1:宏远学校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办法

宏远学校高中部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对校外实习实训的组织领导、监控与管理,正确处理实习和生产的关系,提高校外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及独立工作能力,确保实习期间人身、设备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一、加强校外实习计划、实习大纲和目标管理

(一)实习计划

校外实习是高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为确保质量,应严格按照专业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制订专业实习计划,计划应包含以下内容:

1.实习目的、内容和要求;

2.实习的组织和领导;

3.实习地点和岗位分配;

4.实习程序、时间进度安排;

5.校企双方指导人员。

(二)实习大纲

校外实习应制定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大纲,大纲应包含以下内容:

1.实习目的和要求;

2.实习内容;

3.实习程序与时间安排;

4.实习方案与指导方法;

5.劳动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

6.理论教学与参观;

7.实习报告内容要求和作业;

8.参考资料;

9.实习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

(三)目标要求

校企双方要密切配合,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和技术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努力做到以下四点:

1.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高技能性人才;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巩固加深课堂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养成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安全、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

4.实习考核要求学生理论知识达到各工种中、高级工或行业“应知”水平,操作技能达到中、高级工或行业“应会”水平,初步胜任2-3个岗位工作。

二、规范校外实习实训“六定”制度,实现培养目标

(一)定课题

学生到校外基地实习前,根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高级工标准和专业实习要求,结合校外基地实际情况确定实习工种与内容,内容要符合各工种中、高级工或行业“应知”和“应会”要求。

(二)定学时

确定实习内容同时,要规定校外实习总学时及每个工种实习学时。

(三)定岗位

根据校外基地部门或车间岗位设置情况和岗位容纳人员数,给学生定岗位。

(四)定师傅

为保证质量,应给实习生指定带班师傅,明确师徒关系,促进师傅尽职尽责带好徒弟。

(五)定期轮换工作岗位

学生某一工种实习结束后,经考核达到中、高级工或行业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应轮换岗位,最终保证学生熟悉各工种。

(六)定期给学生讲课和辅导

实习过程中要有计划的安排讲课和辅导,以便学生对所学的专业(工种)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全面掌握以达到中高级工技能鉴定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三、校外实习的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实习教学统一由 学部组织。在实习前一周,各院(系)要将实习的组织机构、实习计划报教务处、工业中心审查备案,并做好实习前的动员工作。

1.实习工作组织机构

(1)实习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总支书记,学部主任

成员:实习辅导教师,班主任

(2)每个专业设实习现场负责人一名,指定指导教师担任。各实习小组组长若干名,由学生担任。

(二)职责

1.校长负责学生实习工作的统筹、管理和协调,对实习安排工作提供具体的思路,并指导实习基地的开发;

2.总支书记负责实习的组织管理、实习基地开发和实习安排的策划工作。安排学生面试,落实实习单位;

3.学部主任具体负责系学生实习动员、实习辅导教师的管理、实习面试的管理、实习日常管理和实习成绩评定。

4.实习辅导教师协助学部主任负责实习的各项具体工作。

5.实习现场负责人在学生实习期间,要积极主动争取或配合所在单位领导及专业人员的指导。

6.实习指导教师全面负责实习教学工作,要选派有教学经验、工作能力强的教师作指导教师,校内教学任务较重的教师,不宜安排校外实习指导。指导教师的人数可视实习性质而定。

四、校外实习实训检查

加强对校外实习实训的监控,学校有关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

(一)校外实习“三级检查制度”

1.实习教师对学生的出勤情况、掌握“应知”、“应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情况,以及遵守企业有关规定和校纪校规等情况逐岗位定期检查、指导,并做好详细检查记录。发现严重问题及时向企业、学院汇报。

2.学部要定期派人深入现场检查实习情况,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处理,总结经验。

3.学部不定期抽查学生在校外实习情况,总结实习经验,不断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二)实习检查内容

1.学生出勤情况;

2.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规章制度情况;

3.遵守企业规定,校纪校规情况;

4.完成实习任务情况;

5.尊师爱企情况;

6.掌握应知应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情况;

7.实习指导教师履行职责情况;

8.存在的问题。

五、校外实习实训纪律

(一)校外实习要制定必要的实习纪律。参加实习的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

(二)师生在实习期间,不能随意离开实习现场,有事离岗要办理请假手续。

(三)学生在实习期间,不准无故旷工、旷课、迟到、早退,不准寻衅闹事、打架斗殴或发生其它违规违纪的行为。

(四)指导教师要做好完全、保密教育和监督工作,严防事故发生。

(五)对于师生在实习期间发生的违法乱纪行为,按照国家及学院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六、校外实习安全协议

对于学生参加校外基地实习,学校和校外实习单位应制定安全教育计划,加强安全管理,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树立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实习期间人身、设备安全。

(一)对学生进行厂纪厂规、安全生产、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等方面教育,并制订相应管理细则。

(二)实习指导教师要会同企业安全人员每天检查安全制度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和处理各种不安全的事故隐患和现象,严防事故发生。

(三)和学生签订《实习安全协议书》,协议应明确学校、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安全职责及承担责任。

(四)学生本人及学部都应在协议上签字。

(五)协议一式三份,学校、学生和校外基地各存一份。

七、校外实习实训考核

为了使学生通过实习掌握所学工种中、高级工操作技能和行业理论知识,必须进行严格考核。

(一)每个岗位实习结束均须进行本岗位的“应知”和“应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考核,有条件的可采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高级工统一试题来考核。

(二)“应知”采用闭卷考试,内容要求覆盖面广,时间控制在2小时。“应会”因实习工种不同可采用加工生产试件,现场实际操作等不同方式进行,操作技能考核须由三名或以上考评员评分。

(三)整个实习结束后,学生必须对本次实习实训提交书面总结报告,实习实训报告作为评定平时成绩的依据;同时还须进行综合考核,考核成绩“应知”占40%,“应会”占60%。

(四)学生实习总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操行成绩占20%,平时成绩占30%,综合考核成绩占50%。

(五)实习总成绩不及格者,可重考一次,重考不及格以实际成绩记分,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六)若有关专业没有相关工种考核标准,其学生的实习成绩考核标准由学部自定,尽量与相关行业标准靠拢。

八、每次实习实训结束后,校外实习的指导教师要及时向本院(系)汇报实习工作情况,并在一周内写出实习总结,将书面材料由校长或部主任签字后报学部存挡。

九、本办法由学部负责解释。

宏远学校高中部

篇2:宏远学校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办法

为加强我院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和实习(实训)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校外实习(实训)的目的

通过校外实习(实训)期间的实习实训教学,为学生提供包括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职业素养)两方面的实践环境,使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项目实际问题的技术及管理能力,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及工作作风。为学生毕业后踏入职场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

二、校外实习(实训)方式

校外实习(实训)方式可灵活多样,如在实习(实训)基地集中进行实习、实训和企业课程教学;在学院组织下分散到有关生产企业顶岗实习(实训),或学生自行联系工作单位实习等。采用何种形式,可由各院(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而定。

三、校外实习(实训)审批程序:

(一)学院组织校外集中或分散实习(实训)审批程序

1、学生本人自愿向学院提出申请;

2、学生本人到辅导员处领取《学生校外集中或分散实习(实训)申请表》(见附件);

3、学生本人将身份证复印件、学生法定监护人身份证复印件(各一份),交辅导员处核实;

4、班主任(辅导员)核实后由各系(院、系)签署承办意见;

5、将申请表交于校企合作管理与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审核并登记校外实习(实训)学生名单;

6、审核通过后由学生本人、学生法定监护人与学院签订《校外集中或分散实习(实训)安全协议》(见附件);

7、报学院领导核准。

(二)毕业班学生自行联系用人单位提前零散实习或提前就业的审批程序

提前进行顶岗实习(工作)或就业的学生必须严格按照学院的规定办理提前进行顶岗实习(工作)或就业的审批手续,否则按照自动退学处理,不予毕业。审批程序:

1.学生必须主动出示用人单位的接收实习(工作)证明、已签订的协议书等书面材料,并向辅导员、所在院(系)部提出书面申请,各系审批后报招生就业指导中心、校企合作管理与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备案;

2.学生离校前必须填报《提前离校实习(或就业)申请书》(见附件)并办理离校相关手续;

3.实习期间学生应定期向所在院(系)汇报实习情况,反馈相关实习信息,并定期回学院参加相关的活动、课程考试等,由各院(系)指定专人进行管理并记录,实习结束后由用人单位出具实习鉴定报所在院(系)。

4.对提前离校进行顶岗实习(工作)或就业的学生,如条件允许,有关院(系)可组织学生进行提前毕业课程考试,提前毕业课程考试必须经过教学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主管教学副院长批准。5.各院(系)应保留好毕业生的相关信息及联系方式,为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做好准备。

四、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职责

(一)与实习单位确定的工作人员,共同商定实习的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实习任务和质量的顺利完成;

(二)深入实习现场,检查学生实习情况,进行业务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在实习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关心学生,全面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帮助教育;

(四)严格执行校纪校规、厂纪厂规,对学生进行考勤,发现学生违纪情况,应及时进行制止、教育处理;

(五)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六)指导、督促学生写好实习记录、实习心得和实习报告,听取实习单位有关人员的意见,审阅学生的实习报告,会请实习单位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成绩考核与评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总结,交流实习的心得体会;

(七)根据实习单位(基地)的作息时间清检学生人数,按分组跟班抽查实习学生到岗情况,并做好记录,以此作为评定实习学生成绩的一个依据;

(八)积极组织实习学生协助实习单位做好实习场所或实习基地范围内的清洁、安全、保卫工作等,可适当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单位进行的公益活动。

五、校外实习(实训)的学生管理

校外集中实习(实训)的学生管理

(一)学生所在院(系)和教研室应安排、挑选教学经验丰富、对生产熟悉、组织能力强、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

(二)校外实习(实训)前,各院(系)必须做好学生实习前的思想动员工作,明确实习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有关安全规定,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认真执行实习纪律,确保实习的实效性与安全性。

(三)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基地)前,必须首先了解实习单位(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熟悉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四)实习期间,学生必须遵守校纪校规、厂纪厂规;作息时间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的休息。

(五)实习期间,学生凡有以下行为者,实习指导老师有权终止学生的实习资格并遣返学校:

1.因违反厂纪厂规而被厂方勒令停止实习者; 2.私自离开实习基地达24小时及以上者; 3.擅自离开实习岗位三次及以上者;

4.严重违反作息制度,作息时间大吵大闹屡教不改者; 5.实习指导老师认定其行为严重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者。

被终止实习资格的学生实习成绩以零分计,视认识错误态度和改正错误情况,由学生所在系认可,可安排随下一批次实习重修并完成学习,方可取得实习成绩。

(六)实习学生如有特殊原因不能跟班实习时,须提前向组长报告,经组长请示指导老师同意并办理请假手续后,方能缺席,否则按旷课论处。请假一天以上或需离开实习基地者,需报指导老师批准并经院(系)核准,办好备案手续。

(七)学生要讲文明、懂礼貌,维护好学院及个人形象,注意仪容仪表,要做到衣着得体,在公共场所男生请勿穿拖鞋、打赤膊,女生不穿奇装异服,文明用语,礼貌待人。

(八)学生要爱护实习单位(基地)公共设施,并做好单位(基地)的卫生保洁工作。每个宿舍每天要安排值日生,实习指导老师做好检查督促工作,实习结束,必须完成实习单位(基地)的卫生清洁工作方可返校。

(九)学生在实习单位(基地)饭堂就餐,要讲秩序、懂谦让,打饭时不夹塞,主动谦让师傅,爱惜粮食,请勿将剩饭剩菜随地乱倒乱扔。

(十)学生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按规定着装,统一穿工作服,戴安全帽,男生不得穿拖鞋、女生不得穿高跟鞋、裙子进入厂房,听从带队老师及厂方管理人员的指挥。实习学生不得单独到现场查看设备,不得擅自乱动现场任何开关、按钮及设备。

(十一)在现场实习期间,严禁开任何玩笑,特别不允许任何人有追逐打闹等危及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的行为。实习学生不能在实习单位(基地)内酗酒以及在工作岗位上吸烟。

(十二)学生进入现场学习要遵守纪律,不得聚众聊天,不得大声喧哗、嬉戏,不得玩弄手机及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跟班实习中要主动向师傅请教,充分利用现场巡检、师傅操作等实际操作的机会认真观察和学习。

(十三)实习学生不得单独承担现场工作任务,不得进行任何带电操作。在不影响正常操作的情况下,经实习单位(基地)工作人员许可和监护下,可以进行模拟操作练习,但不得妨碍正常工作。

(十四)如现场出现紧急情况,实习学生应尽快远离,不得参与技术性操作或近前围观,不得妨碍现场处理。

(十五)积极与现场师傅及各岗位人员沟通,尊重师傅,虚心请教,主动帮助师傅维护现场的清洁卫生,建立良好的师徒关系。(十六)实习学生要按实习大纲要求和实习计划认真完成实习任务,按实习的要求认真做好实习记录,实习结束后要提交一份实习报告总结,作为评定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

(十七)实习学生应爱护公物,勤俭节约,借用物品要随时归还,如有损坏按规定赔偿。借阅文件、资料不准带出实习单位(基地),用后及时归还。

(十八)实习学生应积极参加实习单位(基地)组织的力所能及的各项公益活动。

(十九)实习学生除了完成实习计划规定的全部实习任务外,还应积极搜集、整理好实习资料。如果实习评定不及格,学生要跟下一批次学生重新补修实习。

分散实习或毕业班学生提前实习(就业)的学生管理

分散实习或毕业班学生提前实习(就业)的学生除了必须遵守上述有关规定外,还应遵守以下要求:

(一)由院(系)组织进行的分散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1.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专业教学的必要环节,由各院(系)组织的分散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必须依照相应法律法规制定并完善顶岗实习方案。顶岗实习方案要明确管理责任人,落实劳动保护措施,为学生提供可靠的学习保障、劳动保障、安全保障,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相适应,保证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状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保障学生顶岗期间的人身安全,并明确顶岗实习的劳动报酬,坚决杜绝以工代学、工学脱节和放任不管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2.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工作由用人单位和各院(系)共同承担,学生所在院(系)应设专人(如辅导员)定期到实习单位巡视和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反馈学生及用人单位的相关信息。3.实习期间的学生表现及实习成绩由院(系)根据相应的考核标准来核定,并由实习单位出具书面实习鉴定评议和成绩单(实习单位盖章方可有效)。

4.实习期间的学习活动、课程考试等由院(系)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并报教务处备案。

(二)毕业班学生自行联系用人单位提前零散实习或提前就业 1.原则上学生在正式毕业之前不得擅自安排实习(寒、暑假除外),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完成学业,并按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2.若学生确因专业学习需要和用人单位需求,要求提前进行顶岗实习(工作),学院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以促进我院学生就业工作、提高就业率,同时兼顾教学质量、严把学生实习管理关,对毕业生适当给予协助和支持。

3.提前零散进行顶岗实习(工作)或就业的期限为每年(毕业班)的十二月份开始至次年的六月底前,不在此期限的不予审批。4.提前就业的学生工作方面由用人单位直接负责,但仍应服从学院的相关管理并适当参加学院的相关教学活动,应尽可能按时回校参加相关课程的考试,接受毕业教育、及时办理毕业派遣手续及离校手续等。

5.提前办理顶岗实习(工作)或就业手续的学生,学院不再推荐其它工作。

六、附则

(一)因特殊原因(如在毕业实习期间落实就业单位等)不能按规定完成学院教学计划规定的实习任务者,需经所在院(系)与院教务处批准,并由学生所在院(系)安排重修。

(二)对违反学校纪律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学生,或批评教育,或停止实习,回校后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篇3:宏远学校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办法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探索

引言

近年来, 国家先后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 (2006) 16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等一系列方针政策,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既坚持“大力发展”、又着力“提高质量”的快车道, 应用型人才培养在规模扩展和内涵提升有机统一的基础上提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市场的需求和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引导下, 部分院校逐步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转型, 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尤其是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则是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1、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对比校内基地更贴近岗位实际、更具真实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操作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场所, 是学生接触企业、岗位实践的重要途径, 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应该在“应用性、实践性、基础性”的原则下, 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 围绕训练学生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设计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可以推动学校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校外实训, 不但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操作技能, 而且可以通过派遣教师在企业参与实训, 掌握和了解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 从而根据现场的变化和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计划, 使教学更加贴近现实, 对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提升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能推动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的合作局面。从目前情况看来, 通过校外实习实训, 应用型人才培养可以及时地了解行业的发展行情, 了解行业对人才的最新需求标准, 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 甚至在学生就业和企业用人方面也可能达成一定意向。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 学校和实习基地所属单位达到“双赢”局面比较困难。学校以人才培养为出发点, 企业以生产盈利为目标, 双方在实习基地建设认知上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情况下, 实习基地的建立以学校为主动方, 希望利用企业平台完成学生实习实践的教学目标, 这项工作虽然拉近了校企关系, 但很难给企业带来较快和较明显的效益, 而且还需要承担学生的实习安全风险, 还有可能影响正常的生产运营。[2]因此, 企业很少愿意主动接纳大学生的校外实习工作, “双赢”的局面很难形成。

(二)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工作有待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工作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制度建设不完善, 实习实践教学不系统, 实习的过程管理较为粗放, 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跟不上, 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大部分学校仅仅是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但都缺乏量化的考评指标, 导致学生作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或导致企业难于管理学生而单方面撕毁合作协议, 最终导致合作失败。[3]

(三) 学校和企业实习基地合作方式比较单一, 难以持久。学校如果仅仅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停留在满足学生实习上, 而不主动开展其他合作, 企业方面的利益就难于实现, 甚至导致对学生的实习管理松懈或不愿管理, 教学要求不能保质保量完成, 最终受损的也是实习学生和学校的实践教学质量, 双方合作热情必然会不高。

(四) 国家层面的支撑政策过少, 社会认同度不高。我国缺少针对高校学生实习的专门法律, 对企业提供给高校学生实习的政策支持很少, 现行的高等教育的相关法律规定多为目标性和原则性, 具体操作性欠缺, 影响了企业应担负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的重要社会责任。[4]

三、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的具体措施思考

(一) 加强三方思想沟通, 达成一致认知。

1、加强学校和企业各个层面领导者的思想沟通。在有合作意向的前提下, 经常组织双方各层面领导的交流研讨, 达到思想认识上的一致, 并就基地建设阶段、建设重点、建设原则、HSE管理制度、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达成共识, 为校企双方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合作提供思想保障。

2、加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沟通。学院经常派出辅导员前往实习基地慰问和指导学生, 因为校外实习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 更多的是学生的处事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知识的综合学习, 有条件的学校派辅导员常驻实习基地, 及时处理实习过程中的问题, 做好学生的思想交流和沟通工作。

3、加强企业和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作为企业的准员工, 思想立场也必须和企业保持一致, 企业在开展员工教育的同时不能区别对待学生, 利用企业文化特别是安全文化熏陶和教育学生,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二) 坚持多元化合作战略, 巩固与企业建立的合作关系。

学校和企业的合作空间非常大, 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应主动联系企业, 建立多元化的合作机制。比如学校和企业的软硬件资源共享、科研项目合作及成果的共享、教师的挂职锻炼、学校承担企业人员的理论培训、继续教育和学历提升等都可以纳入校企间的多元化合作内容, 另外针对部分企业也结合急需用人的突破口, 可以开展与就业相结合的学生见习计划、订单培养等, 以西南石油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为例, 在继续教育、科研项目等各方面与省内外学生实习企业建立起多元合作, 确实是有利于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 进一步巩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稳定性, 最终实现学校全面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

(三) 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加强执行力。

制度是合作的保障, 也是规范各项事业开展的基础, 为保障校外实习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平稳运行, 校方在校外实习环节上至少建立以下制度保障: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办法 (包括实习基地企业遴选标准、指导教师遴选标准、学生纪律管理规定等) ;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大纲及安排计划;校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职责及巡视指导办法;校外实习实训质量督导和评价体系;校外实习实训报告及总结制度;另外, 接收学生实习的企业方也应制定相应的“学生实习管理制度”, 明确实习生的岗位职责、劳动保护和教学安排等, 并通过双方协调加强过程管理和执行力, 有利于双方的管理, 明确各方的权益和职责, 才有利于推进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四) 重视学校、企业和学生间三方实习协议的完善。

根据教育部2012年11月发布的《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 (试行) 》第十三条“学生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前, 学校、实习单位、学生应签订三方顶岗实习协议, 明确各自责任、权利和义务”, 实习前必须组织三方签订协议, 明确各自权责, 减少实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纠纷, 尤其是安全方面的隐患, 可以提前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解决, 有利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习过程的稳定。

结语

总结以往经验,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运行过程中确实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生的眼界阅历、思想认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等综合能力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不论是企业、学校、家长或是学生对校外实习环节给予很高得评价, 但在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校外实习实训开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依然是一个影响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的薄弱环节和难点环节, 依然存在着需要国家、学校、企业和学生自身几方面合力才能解决的难题, 需要参与各方依据自身情况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进程, 为国家和行业提供更多的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N].中国网, 2010.

[2]蔡敬民.魏朱宝.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2) :58.

[3]杨水根.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外实习基地管理探讨[J], 继续教育研究, 2008, (4) :117.

[4]朱春辉.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与职业, 2009, (30) :34.

[5]武志云.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 (5) .

篇4:宏远学校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办法

关键词:互联网+ 独立学院;校外实习实训流动党员;管理新机制

中共中央办公厅于 2006 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的定义,明确了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中的主要责任和对流动党员的基本要求,突出了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办法,把流动党员管理纳入了正规化管理渠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独立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年级校外实习、实训学生流动党员日益增多,如何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和改进高校在外实习实训流动党员管理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独立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党员管理现状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地方和区域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这决定了独立学院为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普遍采取“3+1”的教学模式(即本科四年学习中,前三年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后一年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毕业班的学生有长达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在校外进行实习。一个学生党员的发展需要两年的时间,因此,高年级在校外实习、实训学生党员中,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占了较大比例,在转正考察期间,由于实习点较分散,实习党员分布广,往往造成培养、考察对象较长时间内游离于党组织之外,使党组织无法全面掌握实他们在外的各方面表现情况,导致支部后期培养考察时出现对被考察者考察不全面、情况不明等现象。

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中组发【2004】10号)中规定:“党员外出地点或工作单位相对固定,外出时间6个月以上的,一般应当开具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外出时间6个月及6个月以内的,一般应当开具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外出地点、时间不确定的,一般应当持有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短期外出开会、参观、学习、实习、考察等,时间3个月及3个月以内,无需证明党员身份的,可不开具党员组织关系凭证。”这是流动党员界定及管理的一般办法。但是大学生流动党员的特点决定了其不完全适用。一是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与一般党员的要求不同,比如参加实习实训的学生党员,如果由实习实训地党组织负责安排其参加党的有关活动甚至有些将学生组织关系转入实习实训所在地党组织,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会受到影响。二是临时性或阶段性的活动难以明确其党组织,如志愿者服务工作、实习实训单位频繁轮换、更换等。三是流动党员的时限界定,有些大学生党员外出的时间虽然在“3个月及3个月以内”,但文件同时要求,即使党员短期外出,也要通过适当方式主动与原所在党组织保持联系,而不能使其处于事实上的流动状态。所以,对流动大学生党员管理的责任往往仍在高校。

独立学院的学生进入高年级后,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多、预备党员考察对象多、学生党员数量多、校外实习实训时段长(接近一学年)的“三多一长”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对高年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受到时空的限制,导致教育管理面临复杂性和特殊性,从而出现了对高年级校外实习实训的学生党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组织生活不正常等问题。校外实习实训学生流动党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由于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需要,亟须创新思路,探索新方法。

二、构建基于 “互联网+”高年级校外实习实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平台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概念,其内涵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党员教育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保证,加强高校校外实习实训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使党建工作全覆盖、无死角,建立适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管理模式是高校党组织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4月19日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指出,“要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干,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因此,高校党组织应主动强化互联网思维,不断健全和完善教育管理机制,顺应形势,将党员管理工作与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构建基于“互联网+”高年级校外实习实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新平台,使党建工作很好地融入到现代信息中,从而提高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和效果。

(一)建立“网络党支部—网络党小组—流动党员”三位一体组织模式。针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组织管不到党员,党员找不到组织”的现象,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在学院党总支的指导下,成立了学生网络党支部,主要负责本支部校外流动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管理、考察和培养工作,实施与学生实习实训所在地党组织的交流和组织共建工作,隶属流动党员所在党支部。毕业生流动党员既是实体支部党员,也是网络支部党员。网络党支部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据党章及《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结合流动党员的数量,由学院党总支决定网络党支部的组成,并通过支部党员大会等额或差额选举产生支部委员,并按就业所在地一致、原籍乡镇相邻原则,划分、建立3个党小组,明确各自考察人、培养人,借助QQ、飞信、微信等网络平台,在做好上传下达联络工作的同时,组织流动党员参加网络学习,过好正常的组织生活。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网络管理工作细则,做到“汇报工作信息化、重大组织工作实体化”,要求在外实习、实训的党员每月分别向各自的党小组组长通过QQ、微信等多种方式进行工作汇报,汇报内容包含在外实习期间在思想、学习、工作及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使组织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以及工作、生活情况,小组组长则要及时对考察或培养对象进行反馈,做好考察及培养指导工作。网络党支部的工作作为实体党支部常规党建工作的补充与创新,重大组织工作仍须严格按照党章的规定通过实体党支部开展,如发展党员工作、预备党员转正工作、党员评议、处理违纪党员和不合格党员等。

通过明确网络党支部委员、党小组组长、流动党员职责,有效落实三级责任制,进一步丰富创新校外党员的组织生活,实现“两个突破、两个优化”。

(1)突破传统管理模式,优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针对高年级在外实习实训党员流动性较大、管理难等问题,把组织生活延展到网络,实现了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以传统党建方式为“主阵地”,以网络党建为“新战场”,进一步强化和拓展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2)突破传统思维模式,优化高校与企业党建互带互促功能。流动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在外实习期间,所处单位有党组织,由网络党支部所在党总支出具的《流动党员介绍信》、《入党积极分子介绍信》,主动与当地党组织联系,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把流动党员编入实习实训地党支部、小组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在外实习实训期间,在同一实习实训地或临近企业实习实训地的党小组党员定期开展组织生活。利用学生在湖北十堰市东风发动机厂有限公司实习的机会,汽车工程学院学生网络党支部联系了该企业发动机箱体党支部,开展了以“深入国企,为学生党员明方向”为主题的党支部学习交流座谈会,在对企业党建开展调研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企业党建特点,并结合相关专业知识与企业进行探讨,进一步了解了企业运营模式及行业发展前景,不仅加强了与实习实训企业党组织的交流,明确了企业对党员的的要求,也促进了学院党员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

(二) 构建流动党员管理“微信公众平台”,实现对内教育服务,对外交流共建功能。根据2015最新数据报告显示,微信目前在国内已拥有超6亿用户,且合并月活跃用户超过4.68亿,其中86.2%为18-36岁用户,而大学生用户则占了四分之一的比例。利用微信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等特点,在遵循《中国共产党章程》、党内相关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汽车工程学院学生网络党支部通过建立“汽车党员e家”微信公众平台,为校外实习实训学生党员提供了集学习、教育、培养、考察、服务为一体的“互联网+”教育管理平台。通过设置“理论经纬”、“微党课”、“时政动态”等资源共享模块,为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开展自我学习提供信息资源共享服务;设置“党建之窗”、“交流园地”、“培养考察”、“优秀党员风采”等监督交流模块,为入党积极分子、党员进行网上学习交流提供场所;设置“网络会议”、“网上党日活动”、“网上评议党员”、“党员权利”等组织生活模块,为入党积极分子、党员能过好正常的组织生活提供保障和服务,从而实现“教育考察高效化、工作总结全程化”。

构建针对校外实习实训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微信公众平台,将对“互联网+”内涵进行补充,为互联网条件下的现代媒体、新信息技术运用于党建工作进行有益的探讨,对传统党员管理模式在科学管理方面将实施有益的补充和创新。

(1)进一步丰富学生流动党员组织生活,推动党建工作从“扩大覆盖面”向“增强实效性”转变。利用“汽车党员e家”平台,做到常态化、网络化管理,在实现学生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教育引导流动党员积极参与网络支部组织活动,增强互动活动的参与度和实效性,使党建教育从单一的说教型向多样型、互动型、创新型转化,切实发挥网络党建平台的作用,推进高校、企业党组织发挥优势互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为学生的生活、学习、就业排忧解难,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效率。(2)实现多维度管理,为“互联网+”背景下对学生流动党员进行“三个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高校网络思想教育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依托“指尖上的平台”,实现“教育全天候”,在日常定期转发推送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内容,在十八届五中全会、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转发推送会议核心内容解读,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在充分关心、把握每一位学生流动党员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对其管理与引导,增强党员意识,提升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优化党员队伍的质量,开拓党建工作新时空,使学生流动党员做到“离校不离党”,真正为实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的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治保证,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

[2] 董秀娜. 网络时代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J]. 高校辅导员导刊,2011,(6).

篇5:校外实训实习管理制度

为了切实搞好我系学生校外实训实习工作,结合我系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校外实训实习的要求

实训实习不仅是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而且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重要措施。实习总的要求是: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增强群众观点、劳动观点和社会主义事业心、责任感,提高思想觉悟;巩固所学理论,初步获得本专业的实际知识,以利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各专业应根据上述要求和本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在实习前会同接受实习单位有关人员编写实训实习大纲和实习指导书。制订本次实习的实施计划,明确实习要求、内容、时间安排和方式。

二、领导组织

成立校外实训实习指导小组,每次实训实习,按实习点,由带队教师、指导教师、学生辅导员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代表组成实习领导小组。带队教师担任组长,全面负责本次实训实习工作;

其职责是:

1.做好学生实训实习动员工作,做好实习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2.协调、指导、检查实训校外实习工作。

3.研究、指导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4.组织实训实习经验交流。

5.精心组织学生实训实习,提高实训实习质量;

6.做好实训实习学生的考勤和成绩考核工作; 7.做好实训实习工作总结。

三、实训实习指导教师要求

1.指导学生校外实训实习,是高等学校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具备任实习指导教师条件的,都应在系的统一安排下,积极承担此项工作,并作为今后评审其任职资格的基本条件之一。

2.实习带队教师对实习点的学生校外实习负全面管理责任,其他实习指导教师按照其分工负应有的责任。

3.实习学生所在班级的辅导员在学生实习期间应随班到现场组织学生政治学习,做好实习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这既是搞好校外实习的重要措施,又是对学生辅导员、青年教师的培养措施。

4.实习带队教师和指导教师应提前去实习单位,根据实习大纲和具体条件,制订实习计划,经实习基地领导小组或双方领导核准后组织实施。

5.实习指导教师要同实习单位选派的指导教师一起指导实习,审阅实习报告,进行成绩考核;实习结束,听取实习单位对实习工作意见,做好实习总结。

6.实习指导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求学生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及时表扬好人好事,批评违纪现象,对情节严重的要及时向系汇报,给予处理。

7.指导教师在实习结束后写出指导实习的工作报告,交所在系审核。

四、实训实习学生要求

1.按照实习大纲要求和实习计划,认真实习,独立思考,全面完成实习任务。

2.虚心向工人、技术人员学习,增强群众观点、劳动观点和社会主义事业心、责任感,发扬艰苦朴素、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纪律,特别要遵守保密制度,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对于违反实习单位规章制度和纪律的学生,轻则批评教育,重则需会同实习单位视其情节按有关规章制度严肃处理。

4.学生在实习期间要严格遵守作息制度,对迟到、早退、旷课的学生,与在校上课一样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学生擅自不参加校外实习,除按照学校规定处理外,本次实习成绩以不及格计。

5.经批准,学生因病不能参加实习或缺勤累计超过规定实习时间三分之一,不得参加本次实习考核,可准予补实习。

五、实训实习成绩考核

1.实习结束应进行考核,学生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定。

2.考核成绩由思想考核成绩和业务考核成绩两部份组成。思想考核成绩按学生对实习的认识、实际表现、遵纪守规情况和劳动态度评定;业务考核成绩按学生的实习报告和业务考试成绩评定。评定成绩工作由指导教师会同实习单位选派的实习指导教师一起负责。

篇6:宏远学校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办法

运行管理方案

根据示范院校建设的需要,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功能,特制定我院重点专业的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方案,具体如下:

一、以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校内工学交替与校外工学交替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加大创新力度,发展和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促进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健康发展。

二、院教务处负责全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工作宏观指导、检查、评估及重大问题的处理。各专业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各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

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原则

1、坚持“互惠互利、共同建设”的原则。学校利用基地条件安排学生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基地则可借助学校的科研、师资力量加强生产、教学及人员培训等工作。

2、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实习基地建设要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能完成实习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内容,使学生得到实际锻炼,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保证实习教学质量。

3、坚持素质教育的原则。实习基地应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心素质方面得到提高与完善。

四、组织与管理

1、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要签有合作协议,其管理按实习、实训基地所在单位相关规定及管理办法执行,但必须要有保证教学任务完成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制度和措施。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调整与撤消,应经合作双方同意。对协议到期的实习教学基地,根据双方合作意向与成效,可办理协议续签手续。

2、要加强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指导与管理,建立定期检查指导工作制度,协助企事业单位解决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实训基地做好建设、发展、培训的各项工作。

3、实习、实训基地人员,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要有相应的学历、技术职务和技能,以保证实训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强。

4、校外实训基地的确定有系部决定,同时要做好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实训计划和记录的基础工作。协议由学院分管校长签定。协议内容按学院统一文本执行。协议正本存学校档案室,各处室、各专业保存复印件。

5、校外实训基地的撤消,必须由各专业项目负责人或系部写出

书面报告,经分管院长批准方可。

五、教学管理

在校外实习基地的教学运行管理具体实施中,主要由学校相关专业派出教师,根据校外实践教学计划,明确每一次校外实习与实训的具体任务与目的,确定每一次实习的指导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与企业沟通、协调,落实具体的教学要求、条件与实施方法。学校指导教师还要对实习的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与督导,及时排除影响过程进行的各种不利因素,根据实习日志、企业意见等对实习的结果做出评价;并根据学生实习的情况,及时调整学生的实习内容;对校外实践教学的情况进行总结,找出问题,提出建议与改进的办法。

六、学生管理、严格纪律。只有通过严格管理,才能提高劳动纪律和职责意识。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首先应明确实习生的双重角色,实习生既是学校派出的学生,又是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使学生以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实习。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入厂教育,要求学生遵守厂纪厂规,严守岗位职责:杜绝私自换岗、顶岗和缺岗现象。

2、全过程考核。为保证实习质量,必须对实习过程和实习结果进行严格考核监控及考核。学生实习结束后,由校企双方共同对每个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训情况进行考核。在“顶岗实习考核表和顶岗实习成绩汇总表”上简述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情况,盖上公章,学生以此作为自己企业工作经历的凭证。

七、建立稳定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基地的长效机制

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以后,必须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才能保持实习基地的长期稳定运行,形成稳定的教学环境。

1、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加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计划制定、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2、加强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所属企业产学项目紧密合作关系。学校应加快建立可操作性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到企业寻找合作项目,和企业形成互帮互助、更加紧密合作的关系。

3、定期召开校企合作顾问委员会,加强并保持校企双方的密切联系,以保证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4、加强校企文化交流。学校有学校文化,企业有企业文化。两种文化各有特点,校企合作两方可以定期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以保障巩固与发展校企双方的合作。同时,定期召开往届毕业生座谈会,邀请所有就业毕业生,特别是已担任一定职务或在企业中已成骨干的毕业生回校参加座谈会,介绍所在企业用人需求信息,企业文化,以亲身体会对学校教学、管理等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协助吸收应届毕业生等。

5、每年召开一次实习基地联谊会,请各实习基地领导、代表来校交流共建实习基地和产学的经验,共商基地建设事宜。

八、校外实习基地的检查、评估和优秀实习基地评选制度

1、为促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规范管理,各系领导不定期地到基地检查、评估实习教学情况。主要包括教学质量检查、监督、保障、调控体系及验收制度。按照实习实训环境、管理体制、培养目标、实习实训基地的效益、对外培训等方面制定评估、考核的指标体系和实施细则,并对其开展评估工作。

篇7:宏远学校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办法

一、考核办法

1、.实习生实习考核实行学校与企业双重考核,主要考核德、智、技、勤各方面情况,重点是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

2、实习生未经允许一年内不能擅自联系其它实习单位,如确需离开学校指定的实习单位,必须书面向学校申请及持有新单位就业录用证明,报学生科同意后方可离开原实习单位,但学校将不再负责该学生安全事宜及毕业就业的推荐工作;擅自脱离学校指定的实习单位,并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的,该生实习鉴定作不合格处理,造成的不良后果自行负责。

3、实习生因严重违纪或工作懒散等原因,被实习单位拒绝实习的,学校将不再安排新的实习单位,并将作出相应的纪律处分,情节严重者劝其退学或除名,由此产生的实习考核、就业推荐等问题均由该生个人自负。

4、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对实习单位的意见应及时与班主任反馈,由学校与单位负责协商,实习生不得直接与实习单位发生冲突,若无理取闹,给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者,学校将其作出相应的处分。

5、学生按时完成实习报告(实习小结),每月(季)上交班主任处,学生实习鉴定由学生科与企业组织实施,如实习鉴定为不合格的按学校规定不予毕业。

6、实习生实习期间,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应知应会考试,无故不参加者,按规定不予办理毕业证书。

7、.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实行双重考勤:即所在实习单位的班组(师傅)代为考勤,学校老师将不定时抽查。实习生原则上不允许请事假,如遇特殊情况,必须办理请假手续,应经实习单位领导同意后方可休假。

8、实习生必须按时参加实习单位规定的上班、培训或其它活动,因故不能参加者,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否则按旷工论处。

二、对实习违纪学生的处罚细则

为了维护生产实习的正常秩序,使实习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杜绝学生实习期间违反校纪、厂规,保证实习工作顺利圆满,特作如下规定:

1、实习生必须遵纪守法,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学校,实习单位声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及《治安管理条理》,对违纪、违法的学生区分不同性质,情节分别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

2、违反学校《实习生管理制度》、《安全守则》的实习学生学校将作出处分。受处分学生学校将缓发或不发毕业证书。

3、实习学生受到纪律处分,将在全校师生中宣布,张贴布告,通知本人和家长,并记入学籍,载入档案。

4、实习学生受到处分之后,确有悔改表现,进步显著的,必须由本人写出书面申请,由实习管理老师认定,填写撤消处分申请表,送交政教处。

5、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将酌情处理:

①迟迟不到岗位,并欺骗教师、家长的。

②上班随便迟到、早退、旷工,屡教不改的。

③不听从教师指导,无理取闹,有意妨害管理的。

④不服从领导,不尊重师傅,影响不良的。

⑤在社会上有行窃、斗殴、赌博等违法行为的。

⑥故意损害群众利益或实习单位财产的。

⑦违章操作导致事故,或发现事故隐患隐瞒不报导致后果的。

⑧违反纪律,男女生接触过密的。

⑨因与他人发生冲突,擅自援引伙伴亲友寻求报复的。

⑩违背社会公德,违法乱纪的。

三、成绩评定

学生实习成绩由学校与企业共同评定。成绩细分三部分:德、智、技。

篇8:宏远学校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办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外高教界逐渐形成了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潮流, 国内也纷纷开始尝试教育改革以适应市场人才的需求。校外实习实训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中, 实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亮点, 而此亮点也正是适应市场人才需求变化的结果。

校外实训有别于校内实训的特殊实训形式, 是学生在学期间到实际的生产环境参与工作、将校内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 达到锻炼、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目的, 只有参与实际生产实践培养的人才才是市场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由于校外实习实训企业的多样性、分散性等特点, 在时间、地点、学生组织、教师管理、实践岗位、实习任务等问题上经常存在协调不一致的问题。特别在管理上, 学校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做到精细化管理, 大部分企业基于廉价劳动力的目的对学校的实习实训要求理解不到位, 直接导致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显得散、乱, 对自己的实习实训目的不明确, 犹如放鸽一样, 自由发挥, 甚至理解为打短工。多年来, 国内在实施基于“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时, 在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校外实习实训部分落实得相当差。

因此要不断改进实习实训的管理方式, 有效地监控存在的不确定因素, 特别是对“工学交替”新教学模式下“工”这一教学环节对指导教师、学生实践情况的监控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规范总结, 归纳实习管理模式

为有效管理学校、学生、企业的实训过程, 取得良好的校外实训效果, 很有必要对校外实习实训进行规范管理, 建立一套完善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督促企业、教师的指导过程, 监控学生的实习日志、实训工作记录、作业评价、实训考核、综合报告等材料。不仅要评估学生的实训质量, 也要把教师的实训指导质量细化为指标项目, 融化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考评过程中。

经反复调研、多年实践, 依据实训开展的形式、时机、管理模式等可将校外实习实训总结为参观实习、体验实习、技能实习、就业实习等类型, 对每种实习的每个环节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 特别对学生的实习成果制定评价体系, 最终形成实习成绩。

1. 参观实习

通过参观本专业对口企业的工作情况、生产过程等, 使学生对本专业有感性的认识, 达到入学专业教育的目的。主要分为以下环节完成: (1) 教研室提出计划, 明确参观企业及时间、带队指导教师等; (2) 系教务秘书统一审核, 组织交通等事务; (3) 参观回来后, 学生提交心得体会, 指导教师审阅。

2. 体验实习

通过组织学生到企业生产第一线, 按企业普通员工制度组织生产, 使学生感受企业一线生产氛围, 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其过程可分为以下环节完成: (1) 系教学秘书制订实习计划, 明确参与班级及带队管理教师; (2) 相应班辅导员确定本班可参与学生, 并逐个将学生分配给带队管理教师; (3) 带队管理教师与学生到企业后, 教师负责日常的生活管理, 要记录与企业方的交流信息、与学生的交流信息、学生的考勤记录等, 学生完成实习后, 提交实习总结, 其相应带队教师完成审阅工作。

3. 技能实习

结合专业需要, 将学生分配至企业专业岗位上, 由企业指导教师完成指导, 使学生真实体会专业岗位的工作情况及工作内容, 达到专业锻炼的目的。实习环节可分解为: (1) 企业人力资源制订实习用人需求计划; (2) 系教务秘书确定参与班级; (3) 相应班辅导员确定参与学生; (4) 企业人力资源逐个确定学生实习岗位及指导教师; (5) 学生到岗实习, 提交实习计划、周记、完成实习后的总结等, 指导教师相应审核学生的实习计划、批阅周记、审核总结等。

4. 就业实习

就业实习主要是学生在毕业前结合就业开展的实习;很多学校还要求完成毕业前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 二者结合起来完成, 此时校内指导老师负责毕业设计的指导, 同时还需对学生的就业实习过程进行辅导管理。实习环节可归纳为: (1) 系教务秘书制订任务计划, 明确实习时间, 参与的班级、指导教师; (2) 指导教师各自登记毕业设计题目, 教务依次审核确认; (3) 相应班辅导员确定本班可参与的学生; (4) 指导教师、学生双向选择; (5) 学生开展实习、毕业设计工作, 提交实习过程资料、毕业论文撰写材料等, 指导教师分别对本组学生审核、管理。

三 信息化平台建设要点

依据校外实习的组织管理过程及实习内容的特点将其归纳为四大类实习后, 为了管理的规范性, 提高效率, 建立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就相当有必要。在建设此管理平台时要充分考虑校外实习的不定期性、专业性、分散性的特点, 需重点考虑: (1) 根据每次实习开展的线性工作特点, 系统设计为工作流的管理模式; (2) 注意数据的共享和隔离, 校外实习往往是各系、各专业分别组织实施, 要做好各单位数据的相对独立性和共享处理; (3) 每个用户在系统中应只见与本人相关的数据, 避免陷入数据海洋; (4) 做好每个工作环节的容错处理机制; (5) 依据学校实际制定好量化指标, 加强考核、监督机制。

四 效果及意义

由于实习企业及岗位的多样性, 基于“工学交替”的校外实践教学环节也就具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 如时间、地点、合作企业、参与人数、指导教师、实践岗位等, 这就给其管理带来了诸多的不便。通过归纳整理校外实训的各种组织模式, 整理为四大类实习过程, 规范了管理, 理清了思路。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中对参与实践活动的教师、学生、企业进行实时记录, 了解实习开展中的各种情况;建立完善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 运用该评价体系评估实习质量, 综合、客观、科学地指导实践,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评价体系中加强了实习指导老师的管理, 以实习开展情况核准实习指导老师的工作量及报酬, 督促指导老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提高指导水平。信息平台也能实时采集师生的反馈数据, 对合作企业也实现了完善的考核评分机制, 促进了实习合作企业的质量改进。采用以上过程化跟踪、实时改进、及时反馈的信息化手段, 对不断改进基于“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 有效监控实习中的不确定因素, 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和实习学生的监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立新.发达国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3)

[2]董晓青.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实习实训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1 (9)

[3]吴宪洲.以就业为特征的高职教育模式[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6 (4)

[4]罗群英.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6 (3)

篇9:宏远学校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办法

【关键词】技工学校 校外实习 顶岗实习 探讨

在技工学校中,学生的校外实习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学生在完成专业理论课程后,根据国家和本校有关教学计划,学校要安排学生进行为期一年或半年的校外生产实习。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当地企业单位的需要,我校从2006年起在各专业实行“2+1”教学模式,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但因为技校生的特殊性,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也会出现了很多问题,在此,我想和大家共同来探讨这些问题,以完善我校学生校外实习的管理。

一、我们在这几年的实践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校专业种类复杂,个别专业人数多,实习岗位对口难。我校是一所综合性的技工学校,有四个专业群,即汽车技术应用系,电气技术应用系、机械技术应用系和旅游商务系,共21个专业,毕业生人数虽不多,但专业齐全,且个别专业人数多,每年都还存在着不固定性,这样就增加了就业办工作的难度。

(2)学校个别专业实践性教学与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①个别专业缺乏专业教师,更缺乏一线的实践经验(如旅游商务系);②学校“三产” 设施设备很缺乏,学生在校缺乏一线实践操作;③学校学习的内容与岗位实习不完全对口,校企合作效果不佳。

(3)学生基础差,专业技术水平有限。技校生一般各方面基础都比较差,第一年学习文化课时都认为“我来这是学专业技能的,又不是来学文化基础知识的”,这种对基础知识不重视,导致上课的时候睡倒一大遍;第二年学习基础知识跟不上,专业训练动手少,专业技术也就跟不上;所以到第三年顶岗实习不能顶。

(4)学生纪律性较差,怕苦,怕累,但要求工资待遇及企业环境、规模。

(5)班主任在学生就业前的指导及教育工作不够,同时没有很好的配合就业办工作。实习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班主任应加强实习管理,提高实习质量。

(6)实习生的劳动安全问题没有保障。由于在校学生不是一个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他和用人单位也没有建立起事实或者法律上的劳动关系,所以实习生在劳动过程中受到伤害,很难按照劳动法或者工伤保险条例有关规定,提出工伤损害赔偿要求。

(7)实习生实习期较长且实习工资低。 实习生到单位以后由于所学专业技术有限,其中做到顶岗实习的还是较少,有很多企业接受实习生以后往往不按照学校要求来执行,根据企业需要把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也就很容易出现超时工作,低廉工资的情况。

二、针对以上问题,学校也采取了相应措施,我们也是一边实践一边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解决的方案

(1)前置入学教育。与本地企业联系建立牢固的校企网,让新生一开学就可以到企业参观,了解企业。

(2)加强校企合作。根据学校的专业特色,也针对本地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有选择的进行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加强“订单式”培养的深度和广度。由于竞争激烈,企业为了求生存,求发展需要学校为之培养“量身定做的专业人才”,因此,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3)加强学生就业前培训。为即将就业的学生进行就业前的培训:①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性修养弥补文化素质的不足。②培养学生树立理性的就业观。技校生在初次就业时不要一味地追求高薪,在日常工作中学会忍耐和积累,要在职场中获胜,必须的经验储备是不可少的。③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4)加强班级管理。该校的学生刚刚走出校门缺少社会经验,如何让学生端正心态平稳过渡,是每个班主任最关注的事。为了加强班级管理,班主任可利用网络进行跟踪管理,利用高科技信息设立班级QQ群,在班级QQ群中它可以及时的发布学校及班级的信息,也可以反馈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还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还可对就近同学进行分组制度,每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管理本组日常事宜,及时与老师及学校进行联系,这样的话班主任就可以利用QQ群和小组长轻松管理班级,解决了一些看似完成不了的班级管理工作。

(5)加强班主任培训。建设一支素质高、科学化的班主任队伍,对培养未来高素质人才意义重大。因为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由此,我们在班主任管理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在新课程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培训、激励、实践等措施,加强了班主任队伍建设: ①扎实开展培训工作,提高班主任专业水平,②建立班主任工作制度,③提高班主任的思想素质,④多种形式激励班主任工作,⑤树立典型,取长补短。

(6)增加三产设备的投入。我校的三产教学设备投入不够,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只有投入到位,基础建设上去了,职业教育才能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7)加强学生校外实习的法律保护。培养学生的法律知识,明确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区别,让学生在校外实习时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学校应正确引导学生与企业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8)加强实习巡回指导与管理。指导老师应定期到企业(实习单位)进行巡回指导,深入现场了解实情、指导学生,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企业(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对发生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处理,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心,继而更好完成实习任务。

总的来说,现在技校学生实习面临的是普遍性的问题,也可能由于各地情况不一,各学校的基础不一样,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一样了 。面对形形色色的问题,我们只有积极地去面对,只有这样,我们的职业教育才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强化实习管理 提高实习效果》.职业教育,2009年1月

[2]《试论优化职校的校外实习管理》.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 第8期

上一篇:观校,观校刘长卿,观校的意思,观校赏析下一篇:五大发展理念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