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作文

2024-05-17

幸福感作文(精选9篇)

篇1:幸福感作文

最近读了一本书,书中的主人公是一只小鸭子――麻花儿。她心中常常有幸福感,所有的幸福都来自她对生活智慧的态度。

她喜欢一只黑鸭子。每天只要能看到那只黑鸭子,麻花儿就会觉得很幸福,也就心满意足了。麻花儿的幸福感来源于她心中有一份思念,思念也是一种幸福!

张达的外公是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的人,每天,麻花儿都会来陪张达的外公一会儿。张达的外婆把麻花儿脖子上的茉莉花环递给外公,外公再把茉莉花环一个个扔出去,套在麻花儿脖子上。每当这时,外公总会像小孩子一样乐得哇哇大叫、手舞足蹈。看到外公高兴,麻花儿也会感到很幸福,因为她有一颗容易感动的心。麻花儿的幸福源于给予,给予别人的同时她也收获了幸福。

麻花儿认识了笑猫,和笑猫成了知心朋友。一次,笑猫不小心掉进了一眼深井中,麻花儿就奋不顾身地跳进去,救出了笑猫,笑猫对她感激不尽,麻花儿却说“只要你感到幸福就好!”笑猫听了,被深深地感染了,觉得幸福离自己这么近,心中也涨满了幸福。

每天,当麻花儿看到天边的最后一片晚霞一点点消失在天边时,她的幸福感又会油然而生。这种幸福感来源于他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麻花儿就是这么一只容易产生幸福感的小鸭子,她实在是太可爱了。因为可爱而显得更加美丽,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她。

是啊,麻花儿时时刻刻都会发现幸福、感觉幸福,这种幸福感也深深震撼着我的心。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幸福就在身边。每天,我们总是和同伴们快乐地嬉戏、玩耍,父母总是无微不至地关心、呵护我们,老师总是孜孜不倦地教导、培育我们・・・・・・幸福时刻与我们相伴,我们在幸福的包围中茁壮成长,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手捧着这本书,我是那么地爱不释手。把它放到胸口,一种幸福感顿时沁入我的心脾,好像有成千上万的麻花儿在我心中萦绕,那数不清的幸福把我重重包裹。幸福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吧!

篇2:幸福感作文

后来随着学问的见长,书读得多了,明白幸福不像老师说得那样要别人说了算,幸福是自己的事,它不消言说,只是一种对生活的满足。它无需刻意的追求。

好友昨天来信说觉着好累,一直在苦苦地追寻幸福,每天忙忙碌碌,年终评优评奖总有自己,晋升职称每回也勉勉强强有自己,可抱着奖杯时又想着下一个奖,看看自己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快三十了还孤身一人,心里就问自己值不值,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幸福。

朋友的事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一只小狗问妈妈,幸福在哪里呀?妈妈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于是小狗就转呀转呀,直到转晕了也没咬住自己的尾巴。他就问妈妈,妈妈我怎么追不到幸福呢?妈妈说,抬起头向前走,幸福就在你身后。喜欢这个小故事,因为它不媚俗,不矫情,平淡朴实又真切动人。确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苦苦追寻一生到头来还是找不到幸福。其实,当我们在人生路途上疲于奔波的时候,偶有闲暇,回望身后早已逝去的岁月,幸福就在追忆与怀想中闪烁隐现,然后定格,然后朝我们招手。

还有许多人喜欢把幸福寄放在遥远的目的地――等我长大了就会幸福;等我毕业了就会幸福;等我考研了就会幸福;等我结婚了就会幸福;等我升官了就会幸福。然而真正到了那一天,你会发现,过程不幸福,到达目的地后也不会幸福。真正的幸福往往是藏在“过程”里的。当我们有意追寻幸福的时候,它便飘然远离。我们一心只想到达目的地,结果就忽视了沿途的美景。就像小时候玩游戏,一心只想到目的与好处在哪里,就很难再去享受游戏本身的乐趣了。其实作任何事都是如此,目的性越强,趣味性自然就降低了,两者有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幸福不是我们孜孜以求、费心尽力想要得到的报酬,它只是一种对现实的自我满足,是一种恬淡的心境。正在找寻幸福的人,不妨看看14世纪一位叫哈菲铺的波斯诗人写得这首诗吧:

世上的蔷薇千朵万朵,

有一朵对我笑,我就心满意足;

草原上的翠柏挺秀端庄,

篇3:幸福感作文

关键词:体验,参与,感悟,公平

我校新体验作文校本教材以生为本,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设计了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几个相同的体系, 但由不同的体验活动组成, 让学生们在整个小学六年中获得生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双赢。

新体验作文课堂是学生们显性体验成长的课堂, 也是深受学生们喜欢的课堂, 之所以这样, 源自于课堂的三性:参与性让学生们不受知识与技能的禁锢, 放开手脚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享受生活;感悟性使学生们有说话的平台, 更有说话的空间, 不断拓宽思维;公平性给学生们榜样示范, 在潜移默化中吸引学生的眼球, 促使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提升能力。

一体验之参与性

我们设计了五个系列的体验活动:亲自我、亲家庭、亲学校、亲社会、亲自然。如亲自我中的:自画像、我眼中的你、手印指印变变变……亲自然中有:秋天的变化、我想和你说说话……亲家庭中的:包粽子、妈妈教我系鞋带……

记得有一位学生家长说:“孩子小时候每次出去旅游, 回来的几天连做梦都还会梦到一模一样的场景, 喃喃地说几句梦话, 咯咯地笑几声。”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 只有参与活动、参加劳动, 经受磨炼, 思考感悟才能变得深刻, 更加有话可说。因此, 每一次体验作文课堂, 学生们从表情到动作, 从动作到语言, 都充满了兴奋。

如新体验作文——包粽子, 学生们提前一天就迫不及待地准备好所有材料, 不停地追问:“老师, 什么时候我们能包粽子呀?”有的学生还在家里“小试牛刀”, 准备在课堂上做其他学生的“小老师”。

课堂上, 我们还请来了身边的包粽子高手——学生的家长, 一同参与课堂, 首先通过家长的讲解示范, 让学生们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然后一步一步地展示让学生们记住包粽子的过程, 最后每一组都有一个家长作为老师带领同组的学生一同包粽子, 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其中, 创作自己的作品。

再如新体验作文之系鞋带, 有的孩子几次三番都搞不定一条小小的鞋带, 觉得它就是一个小少爷;有的孩子迅速地系好自己的鞋带非常兴奋, 但还不忘做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还有的同学既紧张又激动, 因为不小心弄坏了自己的鞋带留下了伤心的泪水……

孩子们已经不是简单地参与体验, 而是从中学会了生活, 每一种心情都是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 或成功而自信;或失败而谦逊;或助人而友善……

二体验之感悟性

体验活动不仅仅是一项活动, 它还是体验作文的陪衬, 为了体验作文而服务。有了体验活动并不意味着就有了体验作文, 而有了体验作文, 学生一定学会了活动本身。

把话说好才能把话写好, 而从体验到表达需要一个过程, 这就是学生的感悟性。体验阶段, 学生兴致勃勃, 一发不可收拾;口头表达阶段, 常常会出现“情已动, 辞乱发”, 万事开头难, 这需要教师的引领, 让孩子说自己最想说的话, 抒自己最本真的情, 同时需要教师有梯度的指导。

再以《包粽子》一课为例, 在家长分解动作时, 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第一步你记住了哪些动作?第二步你觉得应该怎么做?第三步你学会了吗?以此类推, 边看边说, 边说边指导, 同一个动作原来可以有不同的词汇、句子来形容, 相机板书。最后总结出了许多的动词:捏、挖、盖、卷、抓、铲、捆紧、扎、绑、依偎、挨着、按……如此一来, 学生们既有了宏观的过程, 也有了微观的动作, 最后老师再提供“先……再……紧接着……然后……最后……”“只见……不一会儿……”“边……边……”等关联词, 让孩子把过程说得更加清晰、生动。

本课重点在于指导学生观察动作和感悟人物的心理活动, 所以指导到这里老师相继抛出三个问题:家长包粽子的时候, 谁最细心, 看到了家长的表情, 你读出了什么?这时候你想到了什么?紧跟着一句话总结:是呀!这就是人物的心理活动, 很多文学作品中, 描写人物时都会用上心理活动, 以后写作, 你也可以用!这种不露痕迹的指导, 在学生们心中埋下一颗种子。

在学生们自由体验过后, 再次借助三个问题升华: (1) 哪些同学的小手非常灵巧, 不一会儿就完工了?请你来介绍一下经验 (我看到你还去帮助其他同学了, 是吗?你是怎想的?) 。 (2) 有的同学虽然没有完成但丝毫不放弃, 谈谈你的感受。 (3) 有的同学虽然失败了, 但是一定也有话说, 谁来? (看到其他同学都完成了, 你有什么想法?) 此处, 不但引导孩子关注到内心的心理活动, 同时也不见形迹地拓展孩子的思维,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每一个人在体验过程中经历不同, 结果就不同, 想法更加不同。所以, 真实的就是最好的!

记得一个学生说:“不要让米粒溜出来!”老师点评:“一个‘溜’字用得非常好, 小小的米粒好像在跟我们捉迷藏呢!”百炼为字, 一句点评, 悄无声息地影响着许多学生。

说既是为了写, 古语有云:“凡作文, 初要胆大, 终要心小, 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 但作文时需要有章有法, 因此要学会整理选择素材。在本节课, 有家长的示范, 有学生亲身的体验。老师指导孩子, 可以选择一个片段, 并结合人物的心理活动重点写。这就是教师必要的干预性, 但也不忘鼓励学生们:“但是, 我们喜欢有个性的创意文章!”既有统一, 又有个性, 将体验和表达高效结合!

三体验之公平性

在教学活动中, 师生关系是基础,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开始, 所以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中的“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 要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因此, 每一堂新体验作文课, 都鼓励老师和孩子们一同体验, 如《包粽子》一课,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学包粽子、写下随文:

说起包粽子, 那还是儿时的回忆, 和奶奶一起在院子里边聊天边学习。不同的是, 今天不仅奶奶也来到了现场, 并且我是和孩子们一起, 无比激动!

在我的印象里, 包粽子很难, 似乎有很多步骤, 奶奶左右手一起开工还不够, 有时还要请嘴巴小姐的加入, 一起帮忙。他们是怎么工作的呢?你听我说一说。

首先, 用两张浅褐色的粽叶叠在一起, 然后圈成圆锥形, 放入浅浅一层米。我最喜欢吃肉了, 因此奶奶每次都会准备好油油的肉, 放在一层米上, 提升口感。然后再放一层米盖住, 接着将多余的粽叶包在外围, 嘴巴咬住一端的线, 另一只手将线一圈一圈地捆紧。最后打个漂亮又紧实的结。

今天我跟着回忆, 包了一个粽子, 原来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同时, 那儿时的回忆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们提倡每一节作文课教师都能和学生们一起写下随文, 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 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 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 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共乐融融、共享新体验作文课堂的民主氛围。

参考文献

[1]徐瑛.体验:作文教学的新思维——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启示[J].今日科苑, 2008 (22)

[2]孙莅文、祝智庭.体验学习研究框架——与娱教技术结合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 2005 (9)

[3]侯兰梅.怎样上好小学作文课[J].吉林教育, 2008 (24)

[4]王叔颐、程勇、胡良等.防止学生的厌作情绪[J].上海教育科研, 1990 (2)

[5]张彦英.教好小学作文四部曲[J].文理导航 (下旬) , 2011 (1)

[6]贺东华.突破农村传统作文教学的的尝试[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 (S1)

[7]万兆才.作文教学浅探——从一堂作文课谈起[J].安徽教育, 1999 (Z1)

[8]洪春幸.关于作文和作文教学的断想[J].教学月刊 (小学版) , 2010 (6)

[9]李建华.小学作文教学创新谈[J].作文教学研究, 2005 (2)

篇4:“幸福之道”命题作文写作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李嘉诚曾说,最幸福的事,是老两口开一家小店,打烊后在灯下一起数钱。而托尔斯泰则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这些物质或精神的富有者为我们指出了人生真正的幸福之道。

请以“幸福之道”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指导】

衡量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杆,是幸福感;衡量城市品位的一个重要标杆,是幸福指数。应该说,“幸福”是当今社会一个热点词汇,也是一个让当代人内心最纠结的词汇。而“幸福之道”这一文题较之“幸福”,多出了一个“道”字,这就要求我们在对蕴涵质感和情感的生活的感受中,“悟”出获取或生成“幸福”的方法、路径。

这一文题对我们的感悟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我们必须“缘事生理”,要透过“件件事”、“丝丝情”,生发出“点点理”。这个“理”,不是“公理”,而是“属于我自己的理”;不是“大道理”,而是“‘于我心有戚戚焉’的理”;也不是“常理”,而是“谁都能感受得到,但谁又没有说出来的理”。应该说,本文写作的高度、深度和亮度都聚焦在这个“理”上,它需要我们去静心揣摩、仔细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这个“理”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佳作展评】

[记叙文]

幸福之道

江苏省阜宁中学 陈丽敏

幸福,是心灵像清泉一般无痕,是欲望如雨后晴空一样洁净。

随着金色的九月拉开序幕,神秘的高中生活终于揭开了面纱。在这收获的季节,我们却早早贮藏起那曾经沉甸甸的果实,又踏上了风雨叠加的征途。

早耳闻魔鬼高中,如今亲身体验,方知现实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天,素未谋面的概念、试题、句法排山倒海汹汹而来。日出而起,月升未归,灯火通明的校园是夜晚一道亮丽却紧张的风景线。我们不时紧皱眉头,不时唉声叹气,实在难以想象自己是如何完成这一狼狈的跨越的……

买资料是任务之一。开学初的书店才真正像个书店,门庭一扫往日的萧条冷落,红红火火的涌满了学子。这为我的行动设置了很大障碍,尽管有些书远在天涯,近在身后,我却不得不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间左闪右挡,最后还要镇定地保持原本的路线。几本资料买下来,我已是心力交瘁,细汗微渗。也许是上天犹怜,我就在不用挪动的侧前方瞥见了目标。再等我定睛细瞧,哪知已是“名书有主”。一个文弱的身上有股淡淡的书香气息的男孩正颔首沉思,竹节般清秀的指节轻敲在泛光的书页上,他似乎在推敲这本资料。空气仿佛瞬间凝结,我微微前倾,在一旁暗暗揣测他会不会买。天地间,万物竞相褪色,唯有同样纹风不动的他落在我的眼里。时间在静静流淌着,我叹了口气,退出了这场耐力赛。此时,书店里的人也疏朗了许多,我终于有了游荡的空间来找其他资料。

不知过了多久,收获颇丰的我又转到了那个男孩的附近,他居然还在读那本资料,我真庆幸之前做出的明智选择。可他此时却做了一件令人费解的事,他缓缓合上资料,原封不动地把它插回原位,然后径自走出了书店,我循着他的路径,在门口止步,目送他远去。一道背影被黑夜吞噬,唯留一团迷雾,他是我见过的最奇怪的人了。看见我扑朔迷离的目光,店主望向夜空,悠悠道明原委:“穷啊,买不起资料,他每天都来读看资料,我们看他家境这么困难……”此时,唯有“买不起”这三个字,在我耳畔重重回响。求学的艰难,家庭的拮据,渴望的心情……一般场景、万般情结涌上心头。

只是一阵寻常的风拂来,我的每一寸肌肤却异常地战栗,是我的心在变冷。那淡淡的书香气息就在一瞬间升华为永不散去的记忆标签。

我默默地买下了那本资料,并在扉页上写下了自己的心迹:欲望是道坎,幸福是泓水。坎高了,水就被挡在外;坎低了,水就会漫进来。

[评析] 本文前半段,文笔有着衣食无忧的“90后”的小资情调,笑侃而阳光,活蹦而随兴。但目见“书香男孩”之专注,耳闻其生活窘境后,文笔是“一缕欢颜黯然收”,转而为凝重的灵魂战栗和深沉的生活体悟。能把“三点一线”之事写得如此百味横生,能把一篇记叙文的文脉和文气拿捏得如此随“意”游走,非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文字功底者,实难为之。

[故事]

幸福之道

江苏省阜宁中学 王丽萍

每天,人们总是不知疲倦地忙碌着,奋斗在自己生活的小天地里,他们干着各不相同的事,却在为同一个目标——幸福——而努力。

幸福是什么呢?皱着眉头深思了好久都没有答案,突然,脑海中闪现出一张笑脸,顿时有了幸福的概念。

还记得五年级时,我家搬到了一个新建的小区,那时,小区里的住户还很少,好像只有五户,住了几天,邻居都已熟识了,整天来我家串门,我惊奇地发现有一户人家总是门扉紧闭,我的心中产生了莫名的好奇。

从邻居口中得知,那户人家是两个年迈的老人,性格很怪。

我鼓起勇气去敲门,开门的是一位白发的老爷爷,他的面部很僵硬,几乎没什么表情。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频繁地去他家,两位老人似乎不讨厌我,但也不跟我交谈,只是默默地做着事。老爷爷每天都在雕刻着,他的手很巧,刻出来的人物栩栩如生,老奶奶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时不时地递上一杯水或是一条毛巾。

过了好久,我们终于熟识了,他们也不再把我当陌生人。

有一天,在陪老奶奶闲聊时,她告诉我,老爷爷已经雕刻了三十年。当他还年轻时,唯一的梦想就是当一个雕刻艺术家,由于家人的反对,爷爷独自一人离开了家乡,在外流浪时认识了老奶奶,她欣赏他锲而不舍的精神,于是,她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一贫如洗的他。

奶奶很喜欢孩子,可是她知道,老爷爷在雕刻时讨厌声响,所以,她打消了念头,决定不生孩子。

他们几十年来都过着贫穷却快乐、充足的日子。每天,他雕刻,她坐在旁边安静地看着,没有任何交谈。我问:“你不觉得厌烦吗?”她笑着说:“世上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做他心爱的事更幸福的呢?”

弹指一瞬,我已是一个初中生了,很少再有机会去看他们。在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我敲开了他们家的门。进屋后却怎么也找不到老奶奶的身影,原本堆放在家中的木雕也不见了踪影,我着急地问老爷爷发生了什么事,他把头别到一边,轻轻地说:“她走了,我把木雕都烧了陪伴她。”我清楚地看见他的眼角有泪水在涌动。

他不再理我,只是继续刻着手中的东西,我一眼便认出他刻的是那个往昔默默陪伴他的人。

如今,他的家中又堆满了木雕,只是每一个木雕都刻的是同一个人。

假期里,我去看他,他在阳光下面带微笑地雕刻着,我想,他的幸福之道就是用自己心爱的手艺雕刻自己心中深爱的人。

[评析] 本文给人一种沧桑岁月的厚重感,对这两位老人惊世骇俗的苦恋,我们也许永远也无法真正读透,这里就借用杨绛之语作一旁白:“我由宽裕的娘家嫁到寒素的钱家做‘媳妇’……并不感觉委屈。为什么,因为爱,出于对丈夫的爱。我爱丈夫,胜过自己。我了解钱钟书的价值……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觉的相互支持”。

[散文]

幸福之道

江苏省阜宁中学 魏源

在许多人看来,幸福往往遥不可及,就如同虚幻的事物一般。但是,在我看来,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它在时刻等着我们去发现。

曾在一本文摘上看到一个新名词——小确幸。它的定义是小小的确定的幸福。幸福其实很简单。天凉了,拿出一件外套穿上,摸摸口袋,里面竟然有十元钱;下晚自习,路经一条幽暗的小巷,旁边的一户人家还没睡,光透过窗子照亮了前行的路;去食堂吃饭,恰巧你站的队伍人特别少,你很快就打到了饭。这些小小的幸福都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稍加留意,你就会感受到它的存在。

天下着蒙蒙细雨,坐在窗前,手捧一本好书是惬意的幸福;与书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为书中的精彩描写而喝彩是陶醉的幸福;和朋友讲述书中的故事,一起感悟是分享的幸福。至此,你也许会惊叹:幸福原来也可以如此易得啊!

其实,幸福之道,就是让自己有幸获得福气的方法,就是让自己感到开心、愉悦的途径。它就像是一个影子,你向太阳走去,它永远都在你的身后。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回头,他的一生似乎总缺些什么。而有的人在行进的途中,不时地回首,便能看到它的踪迹,因而身心受到鼓舞,信念更加坚定,于是大步地走向五彩的未来。

六月的某个夜晚,我和父亲并排地躺在阳台上。望着群星璀璨的夜空,想着不久之后的中考,我有些胆怯和茫然。父亲突然问我:“孩子,你现在幸福吗?”我不禁有一些诧异。那时的我还不懂幸福的含义。父亲接着说:“幸福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只不过上帝将它分散在你人生不同的时期。现在不幸福没关系,它迟早会来的,你只要静心地等候就是了。”父亲抓抓我的头:“你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啊!”我点点头,似乎有点懂了。

现在想想,那时的父亲只是希望抹去我心中的那一层恐惧而已,但他却教给了我幸福之道。

幸福是一种满足感,知足者常感快乐多多,幸福满满。当你不再苛求时,幸福就会悄悄来到你的身旁,使你心潮澎湃,让你斗志昂扬,你的青春,因此而飞扬!

幸福之道,道之所道。

[评析] 文章先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一丝丝幸福,再用一颗“慧心”去感悟生活中的幸福之道。这就从“感性”自然地升华到了“理性”,从“有什么”升华到了“为什么”。“阳台对话” 这一幕,看似随兴驱遣,实则匠心独运,妙处有三:一漾生活气息,二生父子深情,三使主旨升华。一石三鸟,功力立现。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中学(224400)

篇5:幸福感作文

作文教学是我心中不能轻言的痛且快乐。我年年接班伊始常常感叹:“满怀激情地教作文,满心期待地收作文,满眼感触地读作文。”我们的孩子认知有限、兴趣不同、热忱有别,面对五花八门的习作要求,一个学期大大小小的十来篇作文。并且夹杂在各学科的压力下,确实心生恐惧,他们缺乏对写作的期待和幸福感。

于是,消除恐惧、挖掘写作兴趣是所有作文教学的第一步。我很注重平时的语文课堂,每一节阅读课就是一节习作指导课,用心用情营造诗意的语文教学,因为喜爱阅读的原因,我热衷于课堂语言书面化以及词语,典故的积累和引用,语文课上老师生动多情的词藻语言以及灵敏机智的旁征博引一定可以打开孩子浪漫的心灵之眼。就像于丹所说:“浪漫是每个人骨子里,血液里与生俱来的,成长的路上,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发现它、挖掘它、完善它。”一个被我们发掘了浪漫的人,他的视觉怎么会不敏锐?情感怎么会不饱满?他又如何创作不出曼妙的语言呢?

我常常在听了孩子的发言后,对他们说:老师借你一个词,老师送你一句话!在课堂的每个环节中帮助学生修饰语言,积累词语。有时,面对学生精彩的发言,我总愿意暂停教学的脚步,无限量地夸奖他们,抓住瞬间的火花进行“写“的训练。在教学《生命生命》一课结束时,我问孩子:“生命是什么?”孩子的发言很令人感动,有的说:“生命是一朵花。”有的说:“生命是一座山。”有的说:“生命是一份爱。“……我带着惊喜,很认真的把这些语言写在黑板上,和孩子们一起理解,品读,润色,几分钟之后,这些朴素的语言光彩多了,“生命是一朵娇嫩的花,需要你精心地呵护”“生命是一座耸入云天的高山,无限风光在险峰”“生命是一份浓浓烈烈,热情执着的爱”……在感动之余,我请孩子们写一段“畅想生命”,一个个孩子都写得很用心,读起来唯美,温润!

我接过底子不是太好的班,当第一篇作文一收,我马上知道了什么叫压力!孩子们缺少生活,不爱阅读,抵触写作,讲评作文时,几乎找不到…一篇范文,无可奈何之中,我开始写下水文,这应该是我教学写作的第二步。站在孩子的年龄角度,写一篇属于我和孩子共同的作文,设身处地地感受孩子的难与易,品味他们生活中的五彩光斓,我写过台风,写过捉泥鳅,写过大操场的梧桐树,写过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甚至车模比赛,童话故事……在课堂上读老师的下水文,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刺激他们创作的欲望。抛砖引玉,收效非凡。在家长会,我甚至号召过家长,每周和孩子一起写作文,这样会对我们的孩子多一分理解,不过可行性很低,家长几乎做不到。值得安慰的是一些家长学会了写感受,在我们班孩子的作文本上时常会看到父母的一两句点评,比如“孩子,读了你的意见,爸爸确实要检讨一下了”“有进步。继续努力”“是你独立创作的吗?以你的年龄写出这样的文字,了不起!”……我发自内心的感谢这些家长,他们是孩子们最优秀的读者,他们是孩子自信心的源泉。孩子们迈入写作的大门,起始路段是多么艰难狭窄,非常需要老师和父母与他们并肩同行。

第三步是指导写作是最最重要的,不可马虎的环节,从审题切入,教会学生读题,帮助孩子打开思路。比如说《××,我想对你说》,很多孩子脑子里先想到妈妈、老师,咫尺之近的人一下子涌入脑海,溢美之词立刻流淌出来,但无外乎都是些妈妈的无微不至,老师的孜孜不倦,如果老师此时立刻满足地点头赞同,那么孩子的思维就会被限制约束。应该放开尺度,引导学生想想爱读什么书?喜欢那个人物?爱看那部卡通片?喜欢哪个造型?有什么梦想愿望渴望达成?有哪些委屈不安需要倾诉?……于是,孩子就会得到了一个诉说的平台,一下子,课堂上出现了“刘翔、哆啦A梦、喜羊羊、马小跳、校长、地震中失去双亲的孤儿……”甚至一个调皮的孩子提出自己是个双重性格的人,聪明的自己要和顽皮的自己好好说上几句掏心窝子的话。一旦打开了话匣子,题材和内容自然丰盈了。

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一定能解决“无话可写”的窘迫。四下第五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生命感受,这是一个宏大的题目,我提前五天布置学生构思,批阅是惊讶地发现我们的孩子很出色,他们读动物,可以在《丑小鸭》中读出生命中的不屈不挠,他们可以在飞蛾扑火中体验生命中理想的魅力,他们可以在蚕宝宝,帝王蛾等等小昆虫身上尽享生命;他们读植物,可以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感受草

凤凰涅磐般的愉悦,可以在维也纳四月鲜花斗风雨中,品味生命的勇。气;他们读人,在杏林子,张海迪,海伦凯勒,霍金等等人的身上,读出了信念。读着这些稚嫩但充满力量的文字,当时我真的很激动,他们像哲学家,像艺术家。我把一个孩子习作的结尾与全班同学共勉:“累累伤痕是生命馈赠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它标示着成长的每一步。” 当然,我们的孩子对语言的理解力、感受力不同,很多孩子的.作文写出来后,词语溃乏,辞不达意,语无伦次的现象比比皆是,但是,真诚真实的语句和情感就应该得到鼓励和夸奖。

因此,我教学写作的第四步就是:满怀热忱地为学生在评语之后写一两充满赏识的鼓励。我始终相信表扬的力量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是无穷的,我会用这样的字眼写到:“感谢你智慧的心灵捕捉到大自然的神奇,独具匠心地为我们揭示昆虫世界的奥秘”“让我们一起为这些闪闪发光的生命鼓掌,为你灵秀美妙的文笔喝彩”“一次次读你的习作,一次次收获惊喜,谢谢你这么用心学语文”“写作的道路又长又远,请你永远带着这样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写出更多优秀的文章”……这些赞扬是一份营养美味的“心灵鸡汤”,我发现孩子们拿到作文本时,第一时间读评语,他们这些细微的动作,让我会有几分小小的高兴。

篇6:幸福感作文

有一次,记得当时家里就我和妈妈俩,爸爸出差去了。每次到傍晚,妈妈急忙吃过晚饭去上班了,每次要到凌晨才回来,留下我一人在家中,让我孤零零的。晚上我一人在家,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每次到刮风下雨夜的时候,自己一个人总是躲在被窝里不敢出来,只等自己哭累了,睡着了之后才不会害怕。而每次再睁开眼的时候,妈妈就睡在我旁边,那时就觉的自己很幸福。

妈妈也知道把我一人放在家里很不放心,但是也没有办法,为了生活,我也不怪他们,他们也是为了我将来考虑的,他们出去挣钱,一下班就会回来陪我,想到这儿,我也就觉得很幸福了。

现在妈妈换了一个工作,早上上班,晚上回家陪我。听到这个消息,我真是太开心了,我终于不再是晚上一个人在家了,就算刮风下雨夜也不害怕了,因为有妈妈的陪伴。妈妈的怀抱最温暖,抱着妈妈睡觉,我同样会觉得很幸福了。

篇7:幸福感英文作文

We always tell ourselves that our life will be complete when our spouse gets his or her act together. when we get a nice car, and are able to go on a nice vocation when we retire. The truth is, there’s no better time than right now. If not now, when? our life will always be filled with challenges. It‘s best to admit this to ourselves and decide to be happy anyway.

One of my favorite quotes comes from Alfred Souza. He said.“for a long time it had seemed to me that life was about to begin-real life. But there was always some obstacle in the way, someting to be gotten through firest, some unfinished business, time still to be served, a debt to be paid.

Then life would begin. At last it dawned on me that these obstacles were my life.” This perspective has helped me to see that there is no way to happiness. Happiness is the way. So treasure every moment that you have.

And remember that time waits for no one. So stop waiting until you finish school, until you go back to school; until you get married, until you get divorced; until you have kids; until you retire; until you get a new car or home; until spring; until you are born again to decide that there is no better time than right now to be happy…。

篇8:幸福感作文

幸福是什么

幸福, 就是一种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所表达的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下去的愉悦心情。

不同的时期, 对幸福的解读是不同的。美国教授达林·麦马虹曾总结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 在荷马时期, 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 幸福等同于智慧和德行;在启蒙时期, 幸福就是及时行乐。而当今时代, 我们的幸福又是什么呢?

实际上,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幸福是不依赖个体主观感受而转移的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和自我成就, 是一种自我潜能的完美实现。相对于较浅层面的快乐而言, 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持续的、巨大的、快乐的心理体验。也有将幸福拆分解释为幸运和富有, 精神的强大和自我实现机会。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 是较早量化描述幸福的方法。通过计算结果来判断, 小于1则不够幸福, 大于等于1则是幸福的, 且数值越大越幸福。效用是从消费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是对欲望满足与否的感觉, 其大小与有无完全是一种主观感受, 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欲望则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 每个人的欲望因观念的不同所期望的层次也不同, 所以同处一种环境中, 幸福与不幸福也因人而异。此方程式表明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 不是客观的分析。

幸福感有多远

幸福并不是一个绝对概念, 而是相对概念。所谓相对, 就是比较。一种是和自己的过去比, 比以前好, 幸福感就会提高。另一种是和别人比, 比别人好, 就比较舒服开心。这两种幸福比较, 不是重复的, 也不是简单叠加的, 而是可以相互影响和消解的。

幸福感是表现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 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 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许多心理学家还从人的主观精神层面分析, 将这种由人主观感受到的幸福称之为主观幸福感, 专指评估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 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 反应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而通常所说的幸福指数则成为综合衡量人们心理和生活幸福感受的统计指标。

幸福指数怎么算

幸福指数是对人们通常所说幸福感的量化, 是人们根据一定价值标准对自身生活状态所作的满意度方面的评价。幸福指数作为评价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不仅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满意度, 而且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幸福是主观的, 数据是客观的。幸福指数, 就是将主客观成分进行科学适度的配比。客观取向的幸福感测量指标包括人均GDP、就业和失业率、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和通货膨胀率等;而主观取向指标, 则包括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等主观评价指标。

针对幸福的测量, 英国心理学家罗斯威尔的幸福公式:幸福=P+5E+3H;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库克把幸福指数分为个人幸福指数和国家幸福指数;卡尼曼与克鲁格教授提出了日重现法 (DRM) 测度幸福值等。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的幸福指数是由美国密歇根大学罗纳德·英格哈特负责的世界价值观研究机构公布的。

不丹是最早使“幸福指数”这一概念量化成为指标体系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 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国民幸福总值的指标, 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4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 (GNH) 指标。

我国对幸福指数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幸福指数及其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有学者认为, 幸福指数包括人们对生活总体以及主要生活领域的满意度、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的快乐度和由于潜能实现而获得的成就感;有学者指出, 幸福指数主要包括社会发展水平、历史文化背景、个人所处社会阶层、个人生存状况和改善预期及其实现程度;也有人把幸福指数具体分解为政治自由、经济机会、社会机会、安全保障、文化价值观和环境保护等要素构成的国民幸福核算指标体系。近年来, 我国各地政府以及有关研究机构也都一直在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比如广东开展的群众幸福感测评调查, 深圳社科院做的“和谐深圳”社会调查考评, 以及衡量幸福标准的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等, 其中涉及主观评价取向的指标, 运用的都是抽样调查的方法。

调查怎么做

实践表明, 在抽样调查的过程中, 需要特别把握调查样本、调查时间和时期、调查指标的设置等环节, 才能保证调查的信度和效度, 在反映百姓幸福感受方面, 更接近于真实情况。

调查样本———什么人的幸福。CCTV开展的幸福感大调查, 采用的也是主观幸福调查问卷, 调查参照国家统计局全国经济普查的抽样方法投放问卷, 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104个城市和300个县。被调查者分布比重与各省的人口比例相协调。广东开展的幸福感调查, 则对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和35个县 (市、区) 范围内的6900个样本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其中城镇居民5050人, 农村居民1850人。调查对象为年龄在16~65周岁, 且居住在广东本地一年以上的城乡居民, 包括了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业和性别等各类人群。调查样本选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幸福指数的高低。

调查时间———什么时候的幸福。主观幸福感相对比较稳定, 但也有随时间变化而波动的特性。而幸福指数一般是在某一特定的时点上, 调查测度受访对象某一时期内的幸福感。根据荷兰伊拉斯谟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的调查显示:1990年中国国民幸福指数为6.64, 1995年上升到7.08, 但2001年却下降到6.60。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所以相应的调查和测评的内容, 也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与居民对幸福诉求的改变而做出相应调整。

评价指标———用什么来代表幸福。幸福指数指标体系, 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客观指标体系, 即根据一定指标的一定价值标准对人们的生活状态所作的满意度评价。如深圳社科院做“和谐深圳”社会调查考评时, 分3类指标测量居民的幸福感, 分别是认知范畴的生活满意程度、情感范畴的心态和情绪愉悦程度、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程度等相关指标。

幸福指数作为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指标, 一方面, 它可以监控经济社会运行态势, 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另一方面, 还可以了解民众的生活满意度, 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所在的“风向标”。

篇9:命题作文“幸福就是那样的”导写

幸福是什么?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幸福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不同的表现形式。生活是一杯水,要靠自己去慢慢品味,细细咀嚼,用心欣赏,这样,你才能发现,原来最幸福的生活,就是在那如水的平淡中活出精彩:幸福就是父母给你的一杯清茶,老师给你的赞许的目光;幸福就是你给别人的一声喝彩,你对别人的一次宽容;幸福就是亲近自然的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

请以“幸福就是那样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幸福就是那样的”这个短语涵盖的意义很广泛,以此为题作文,可能会让人无从下手,不知从哪说起。俗话说,“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句话有些道理,一方面是说人们每天都生活在幸福之中,反而对幸福熟视无睹;另一方面也说明幸福其实是很简单,很平凡的,甚至不被人注意。我们要注意材料中“原来最幸福的生活,就是在那如水的平淡中活出精彩”这句话,它提示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挖掘材料,提炼观点,确定主题,因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只有深刻体会生活,细致观察生活,生动表现生活,创作的源泉才会喷涌而出,生花妙笔才会写出动人的文章。从最平凡的生活小事中体会幸福,用最柔软的心灵感受幸福,用自己最富有朝气的青春解读幸福,幸福就会在你的笔端流淌。

获得幸福,是一个难题。因为不同的人,对幸福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正因为这不同,我们便可以就此写出各式各样的富有个性的“幸福”文章来。

就“幸福”这个主题来看,可以写成议论文,从某个角度去议论幸福,完成写作要求;也可以写成记叙文,以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为素材,完成写作要求。当然,也可以写成散文化的记叙文和散文化的议论文。需要提醒的是,在具体的写作中,我们要尽量保持我们自己所选文体的特征。散文化的记叙文,以叙事、描写和抒情为主要写作手法,尽量少议论,把该议论的变为描写性的抒情。写散文化的议论文,就幸福这个主题来说,很难写出深度。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文章怎么立意,万变不离其宗——都要有关于幸福究竟是哪样的问题。我们的思维必须从这里出发。

“幸福就是那样的”,这个题目涵盖面很广,如果直接就这一题目抒写感受或发表见解,势必造成文章的肤浅和空泛。因此,构思上可采用化广大为细小,化抽象为具体的办法,先找到自己所认为的幸福的内涵,比如:感恩、奉献、乐观、知足、尊严、信念、坦然、梦想、意志坚强、心怀梦想、胸襟宽广、兼爱、博爱、大爱等等,还可以进行细化,从一个典型事例入手,写出自己的独特感情,这就“避虚就实”了。总之,从具体而微的角度切入是这个题目写作的关键。

如何化虚为实?从生活中寻找细节,从自身的经历中搜寻典型的细节材料,但应该避免千篇一律,否则就会失去个性,流于平庸。其实,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幸福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只有用自己的笔抒写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突破平庸,使作文绽放异彩。

文章立意,可采用以问导写,从“幸福是哪样的”、“为什么那样的就是幸福的”等来进行追问。幸福是一种感受,是一种对美好的体验的感受。这种感受应该是积极的、高尚的、美好的。比如:浓浓的亲情,就是自己的幸福;帮助别人,就是自己的幸福;实现自己的理想,就是自己的幸福,等等。选定了范围之后,集中笔力,直奔中心,可供立意的角度有很多,但并不一定每一个角度都能写出好文章,只有选取最能拨动读者心弦的角度,才能让人产生共鸣。

要写出有强烈真情实感的、给人以震撼或启示的文章则需要费一番功夫。我们要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对自己或别人的幸福(包括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的)进行一次细心的过滤,搜索和沉淀所有幸福的感觉或不幸福的瞬间,感悟出幸福之源。

幸福就是那样的

江苏东海高级中学 岳悦

饭后闲适。爷爷倚在门边的藤椅上悠闲地看着报纸,奶奶在院子里修剪金银花的枝条,我则在一旁打下手。

眼前的奶奶明显苍老了很多,岁月的痕迹毫不留情地刻在她双鬓和那布满老茧粗糙的手上。我很心酸。再看看爷爷,只见他在门旁打起了瞌睡,报纸滑落了一地。

此时,我突发奇想,冲着奶奶问:“奶奶,你爱爷爷吗?”奶奶愣了一下,拿着剪刀的手忽而悬在半空中,而后微微涨红了脸,带着责怪的语气答道:“都七老八十的人了,还谈这些干什么?你呀,小孩子,懂什么呀,尽胡说。”见奶奶没生气,我壮了胆,得寸进尺地问:“奶奶,和爷爷在一起,你幸福吗?”奶奶抬起了头,脸上不禁泛起了红晕,嘴角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弧线:“都这么多年了,当然幸福喽。”“可据我观察,爷爷虽读书写作种菜浇花研究医药样样精通,可就是缺少浪漫。无怪乎别人都称他为‘老古董’呢!”“你啊——”奶奶笑着抚摸着我的头,“真是个机灵鬼。”

“奶奶,那你觉得幸福像什么?”奶奶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株平淡无奇的金银花,说:“就像它吧。”“啊?”我不解地摇了摇头。常听人说幸福像冰激凌、像可乐、像玫瑰花,可为什么奶奶却要说像金银花呢?

不知不觉间,起风了,我忽然感到一丝寒意。“快进屋拿张毛毯来给你爷爷盖上。”奶奶望着爷爷,急切地对我说。我进屋拿了毯子出来,“干嘛不把爷爷叫醒,让他到屋里睡?”奶奶略微责备道:“你看他睡得这么沉,这么香,我怎么忍心叫他呢?”而后又柔声道:“快给他盖上,轻点啊,别把他弄醒了。”我走近爷爷,刚要将毛毯给爷爷盖上,不料却被奶奶的手挡在前面。奶奶还是不放心我:“还是我来吧。”奶奶拿过毛毯,轻轻地给爷爷盖上,又将毛毯的四角整齐地掖好。然后确信不会透风才吁了一口气,喃喃道:“老头子,好好睡吧。”

看着风中爷爷安详的面庞,银白发丝微微抖动着,听着那熟悉的“呼呼”声,我注意到奶奶的嘴角露出了微笑,淡淡的,却让我读到了幸福。

我从未听过爷爷奶奶向对方表达“爱”这个字,但我知道这个字早已融入了他们平淡的生活。此刻,空气中弥散着金银花淡淡的清香,仿佛就是幸福的味道。我终于明白,奶奶的幸福。没错,幸福就是那样的,简单而平凡,一如金银花,平淡无奇但又幽香缕缕……

生活的短歌,再粗朴,也是醉人的,何况本文是一曲时时荡漾在你我心间的爱之歌、幸福之歌呢!这篇文章是叙写日常生活的规范的记叙文,表现的是再寻常不过的人间亲情,可谓奇中见常,常中见奇,足见作者面对生活时善于发现的眼力,能用鲜活的细节描写展示澎湃的内心波澜,读来意味无穷。

幸福就是那样的

文/池莉

一个人宣称自己幸福的时候,那不一定是真的幸福。去年秋天,我在中央电视台参加一个节目的拍摄,遇上一个少女。在演播开始之前,我们都坐在演播室外面的走廊里,惟有她坐不住。她兴奋得双眼炯炯、手足无措,不断地对我们说:“我真是幸福!太幸福了!”她为生平第一次被中央电视台邀请而感到幸福,更为即将被某部领导接见而感到幸福。

我再次见到这个少女是前不久的事情。在北京的一个读者俱乐部里,她静静地坐着,年轻的脸上布满过分凝重的沉稳。后来,她十分沧桑地告诉我:“我是多么幼稚可笑啊!那天我简直就像小丑!当然,我再也不会那么傻了。哪里有什么幸福?狗屁!”

大约前后也就是一年光阴吧,那少女就全盘否定发她以前那么充沛的幸福之感。我不知道在那少女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但是,在我看来,她健康地活着,她年轻漂亮,她还有阅读文学作品的热情,她身上挂着激光随身听,她喝茶的时候嘴唇有力而充满渴望,她的皮鞋光洁如新。这就够了,这就证明她完全有可能遭遇幸福。不过自古少年多激愤,常常喜欢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个样子的少女也是不奇怪的。

幸福到底是怎样的?幸福就是那样的。只是幸福肯定没有那么简单和表浅。新鲜感和兴奋感都不能当做幸福。新鲜感和兴奋不过是一种燃烧,注定会转瞬即逝。幸福则是另外一种东西,它直接与我们自己的心灵有关,而与世俗的一切、与物质的一切都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关键是自己的心灵,它是否在那一瞬间冲破肉体的层层屏障,直接接受那极度欣悦之感,并且把那欣悦之感攫取回来种植在我们的感觉之中,然后,就有一股甘泉开始在我们的血管里缓缓流淌,长久不衰地滋润着我们的生命,无论在我们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只要想起它,它就会流淌和滋润。这才是幸福。

当你埋头工作了许多时日,终于在某一时刻圆满的完成了预想的工作,你站起身来,推开窗去,恰好这一天外面是蓝天白云,花香草也香,那么,深深地呼吸吧,放眼远望吧,微笑吧,呼喊吧,不要急于结束这一刻,不要忽略了这一刻,这就是幸福,慢慢品味它,享受它吧。当你正在痛苦的时候接到朋友的电话,这个朋友仅仅从你轻轻的一声“喂“中立刻就捕捉到你此刻的心态,那么,这也就是人生的一种幸福,你应该感恩并且好好收藏它。因为此时此刻与你同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大家都很忙碌,都分别在各自的磁场中,而听你一声动静就可以进入你的心情,实在是非常非常难得的。

不要以为幸福直接等于金钱,不要以为幸福直接就是香车宝马、功名利禄,不要以为幸福直接就是随心所欲、无法无天。幸福是另外的东西,是有灵性的东西,是需要有微妙对应的东西。只有懂得收藏才会懂得品味,只有懂得品味才会抓住幸福。幸福这东西,拿起来与放下去是大不一样的。就如我认识的那个少女,她一旦放弃就发现幸福全都溜走了,她只好认为幸福是狗屁。但我们谁都明白幸福不是狗屁,人生需要它,否则,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选自《散文选刊》)

这是一篇对生活有着超然理解,对人生有着大彻大悟,对幸福有着独特感受的精美散文。全文生活气息浓郁,诗意的语言清新明丽又蕴涵哲理。行文结构精巧自然,首尾呼应;结句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上一篇:幼儿园音乐新年好教案优秀下一篇:《失去的一天》集体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