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养护室管理制度

2024-04-13

现场养护室管理制度(共6篇)

篇1:现场养护室管理制度

标准养护室管理制度

标养室为试件养护的重要场所,为保证试件正常养护,尽可能减少外界因素对试件的影响,因此制定以下规定请大家遵守:

一、本室由专人负责每日的温度、湿度记录,以及仪器的操作使用,保证室内符合规定的温度和湿度。其他人员不得擅自开启温、湿度控制装置或改变已有的设置。

二、送、取样品时,应注意随手关门,试件摆放应有规律,不许随意堆放,试件间距至少保持3~5CM,不得叠放在一起。

三、每个试件都有标有号码及成型日期,取样前必须认真核对号码、日期,避免出错。

四、如发现温、湿度出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并作好记录。

五、实验人员在本室的停留时间不宜过长,特别是与外界温差较大时,易引起人体不适(尤其夏季)。

六、谢绝无关人员进入本室。

篇2:现场养护室管理制度

1、标准养护室有专人管理,严格控制,养护室温度,湿度每天要有记录。

2、标准养护室应清洁,试件放置架应整齐有序,试件应放在养护架上,彼此间隔10-20mm应尽量使水喷淋试件。

3、标准养护条件下的混凝土砂浆应在温度为20±1℃,相对湿度应不小于90﹪的条件下养护。

4、标准养护室应配有漏电保护装置,室内照明灯具应采用安全电压并有防水装置。

5、非试验人员不应随便进入标准养护室。

6、进入养护室时应把门和门帘随时关好,以避免养护室的温度、湿度有大的波动。

7、养护室管理人员在离开时,每天必须检查养护室的温度、湿度、以及养护室的门窗是否关闭。

篇3:现场养护室管理制度

关键词:养护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0 引言

公路部门的养护工程一般分为中修及大修工程,每年是具体根据所养护的路段的路况有计划地选择一些路况特别差的路段或由沥青路面改建为水泥路面进行大中修以改善路况,每一养护工程项目的长度不太长,多为两三公里,施工项目多为加铺基层补强+面层,工程量为几十万至一百万之间。这就需要公路养护部门的施工能力及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下面本人据养护工程的特点,就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的谈一下看法:

1 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

施工现场管理贯穿于养护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充分的施工准备是管理好施工现场的基础。公路局作为施工单位只有通过充分的施工准备,才能保障施工过程的连续、协调、均衡和经济。在进行施工准备工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要建立严谨、规范的内部约束、考核、激励机制,用制度管人,用规章管理工程,领导至普通职工都要严格遵守。(2)要补充调查工程沿线影响施工的因素,标注出平面位置图,并进行分析、论证,写出调查报告,作为修订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控制预算的依据。(3)研究施工图纸,吃透设计意图,澄清图纸中的问题,施工放样。对所有控制点进行加密、保护、记录。(4)根据施工合同协议和现场调研认真编制施工控制预算,作为控制支出、进行成本预测分析、经济核算以及统计工程进度的依据。(5)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使相关人员对工程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控制、资料整理有全面的了解。(6)建立工地试验室,并申请临时资质。对施工中拟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取样试验,建立相关技术参数的数据库。(7)绘制关键工序施工工艺流程图和试验操作规程、质量检查评定、计量支付、设计变更、事故处理等操作管理框图,并使图表上墙。(8)根据工期要求、技术标准、机械设备能力、材料供应、自然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2 安全方面

“安全生产”是公路养护部门和施工项目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只有局领导和全体员工高度重视起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安全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扎实的工作才能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1 安全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

在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同时,层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制要落实到个人。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2.2 安全教育与培训。

施工人员及民工的安全教育在施工中是一堂必修课,而且应该具有计划性、长期性和系统性目。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生产知识,有效地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

2.3 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

全面做好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准确及时地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有效的控制。

3 合理配置施工资源

在养护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人力、材料和机械需求量不断变化,在配置施工资源时应力求均衡。要根据进度计划编制人力、材料、机械进场计划;根据材料供应与使用情况决定材料储备量;根据主导机械配置与之能力相适应的附属机械;根据天气情况和实际进度对资源进场计划进行调整。做到人、机、料、法、环协调统一。

4 认真做好试验段

养护工程开工后,局组织的施工队对自然条件、施工工艺、质量控制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通过试验段的施工,以确定补强基层的松铺厚度及松铺系数、碾压遍数,就可以初步掌握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技术参数、施工进度、机械组合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协调情况,故它是施工现场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5 适时调整机械组合

机械化施工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保证进度。由于受进度、天气等方面的影响,机械的使用数量发生变化时,现场管理者必须适时改变机械组合。组织机械施工应注意:

5.1 根据进度计划、质量要求和机械的生产能力选择主导机械,并留有适当的余量。

5.2 全套机械的生产能力是由其中生产能力最小的机械决定的,因此,加强机械的统一调配,始终保持机械的最佳组合,提高机械的使用率。

5.3 要组织维护、抢修小组,备有关键配件,定期维护,随时随时排除故障,提高机械的完好率,确保工程正常进行。

6 切实做好防洪排水

养护工程的施工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应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应急措施,否则,工程进度、质量、效益就无法得到保证。在自然灾害中尤以水害最为严重,是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的主要因素。施工中若对防洪排水工作措施不力,将造成工期拖延,费用增加,故应注意以下问题。

6.1 施工前,要结合施工方案和施工图中的排水设计,制订防洪排水方案,做到永久性排水设施与临时性排水设施相结合。

6.2 路面施工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和方式,始终保持纵横坡度和碾压的平整度,使雨水能迅速排走,防止边坡坍塌堵塞水沟。对排水困难或地质不良地段,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

7 重点治理质量通病

公路养护工程中的质量通病有:路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沥青路面的网裂,路面平整度差等。加强现场质量管理,要以治理质量通病为突破口,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7.1 彻底处理软弱路基,确保路基整体稳定。

路基不均匀沉降会导致路面开裂、路基失稳,危及行车安全。主要原因是路基未充分压实。为此,现场质量控制要抓好软弹路段的处理,对出现软弹的路段进行换填或增设盲沟进行排水。

7.2 认真控制好沥青碎石面层的平整度。

对于沥青碎石面层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面层的松铺系数并确定松铺厚度。铺至规定的松铺厚度,而且摊铺过程中要保持混合料均匀,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及时用新的混合料填补。开始碾压后用三平米直尺进行平整度控制,如有平整度达不到要求的应撒些细料进行碾压。碾压时,除按规范碾压外,应注意碾压路线方向不能突然改变,以免混合料产生推移。初压时宜采用双钢轮压路机,复压及终压宜采用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直到消除轮迹为止。

7.3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控制:

施工所用的模板应采用足够强度的槽钢,不得使用木模,而且模板安装稳固、平顺、无扭曲。混凝土摊铺振实后,应拖动滚杠往板2~3遍提浆整平;拖滚后的表面采用3M刮尺,纵横各1遍整平饰面或采用抹面机往返2~3遍压实整平饰面。精平饰面后的面板表面应无抹面印痕,致密均匀,无露骨,平整度达到规定要求。

8 加强进度控制

进度计划是控制工程进度的依据。能否按照计划旗实施,既体现施工单位的合同意识,也体现施工单位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当工程进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与计划偏差较大时,现场管理者要结合实际,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并做到:

8.1 根据网络计划或进度管理曲线,查找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距,分析影响进度的原因。

8.2 调整滞后项目的施工方案,适当增加资源投入,科学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多作业面的平行流水作业或立体交叉平等流水作业,加快施工进度。

8.3 合理压缩关键项目的作业时间,尽量保证总工期实现,必要时倒排工期。

9 搞好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核算来计划和控制经济活动。施工现场管理要达到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工程进度、质量的控制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不计成本,不搞核算的粗放型管理只能导致工程干的越多亏得越大。为此,要注意抓好以下工作。

9.1 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使采购、库存、发放、使用等每一环节在制度在约束下进行。

9.2 分项或分部工程完成后,要对照施工控制预算进行成本预测,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超支采取应对措施。

9.3 单位工程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成本核算,根据实际发生的工、料、机及管理费计算出该工程的实际成本,与施工控制预算比较,查找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9.4 工程全部完成后,要结合施工控制预算、计量支付进行效益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10 做好施工保通

施工现场保通关系到施工能否正常进行。如果便道、便桥、边施工边通车的路段不能通行,机械、材料、人员就无法进场开展工作,同时还会打乱施工秩序,造成经济损失和质量问题。现场保通要注意。

10.1 便道、便桥的通行能力和承载标准要与施工规模及机械通过量匹配。要加强养护,使便道、便桥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10.2 地方道路作便道时,要与道路所有者签订使用维护协议,对承载能力低的桥涵进行加固。

10.3 边施工边通车的路段要设立安全标志,且由路政管理人员指挥交通,避免交通事故,减少堵车现象。

11 加强初期养护,配合交工验收

为了保持路容、路貌,保证公路各项能力的正常发挥,使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养护部门要加强工程的初期养护,对工程外观进行整修,并注意以下问题。

11.1 全面检查路基、路面、桥涵、构造物、交通安全设施,存在问题及时处理。

11.2 清理路基、路面上的施工废料;按路基设计的标准横断面整修路肩、边坡;清理桥涵、构造物上的附着砂浆;修补路面及构造物的局部损坏;使公路线型顺适、整齐美观。

11.3 按照《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的要求,写出施工总结,恢复路线控制点,标注里程桩号,为质量鉴定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养护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的工程项目,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应有所不同,作为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者要与时俱进,大胆探索新的管理思路,通过加强施工的现场管理,使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亿龙.探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J].四川建材,2009,(03).

[2]任孟和,胡毅.浅谈施工现场管理优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S2).

篇4:现场养护室管理制度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安全事故

中图分类号:U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1-0155-02

为了完善高速公路的服务功能,需要定期开展养护施工作业,消除公路使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目前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的整体发展现状,可知在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中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着工程整体的施工效率和建设成本。

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对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地法分析,采取必要的解决措施消除这些问题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增强安全管理工作质量,为施工作业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可靠地保障。

1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概述

1.1 养护管理的主要内容

结合目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现状,可知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管理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1 维护养护的主要内容

为了保证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备的正常使用,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已经破坏的高速公路基础设施进行必要地维修和养护。这样的工作过程便是高速公路维护养护的主要内容。

做好高速公路维护养护的相关工作,可以对路基的稳定性、路面的清洁安全性、沿线基础设施的修理和更换、绿化带建设等提供可靠地保障,从根本上促进了高速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1.2 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进行抢修工作

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了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不同环境的气候条件变化有着良好的适应性。

但是,当遇到一些突出性的自然灾害时,为了保证道路运输的畅通性,需要开展必要的抢修工作,缩小各种存在因素对高速公路的影响范围,延长各种基础实施的使用寿命。

1.1.3 沿线机电设施的养护和管理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的机电设施有了较大的完善,在智能化系统收费、车辆行驶中的实时监控、照明系统的正常使用和维护、消防安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做好高速公路沿线机电设施的养护工作,加强对不同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创造出良好的沿线生态景观,完善高速公路的服务功能。

1.2 养护管理的主要特点

在科学规划建设、严谨实施等养护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高速公路的各项技术设施可以得到有效地保障,促使它们能够长期处于稳定、高效的工作状态,更好地发挥高速公路的服务功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主要特点体现在:

①车辆量逐年加大,路面质量下降;

②施工成本高,对于部分施工技术的要求非常高;

③路面施工组织的难度加大;

④养护过程中花花费时间多,养护时间长。

这些方面的具体内容,客观地反映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主要特点。做好其中的相关工作,可以增强车辆出行的安全性,保证不同物质相互之间良好的流通性。

2 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影响因 素分析

2.1 人为、车辆、气候环境的影响分析

结合目前高速管理养护作业现场的实际概况,可知其中的人为、车辆、气候环境影响因素的存在,对于施工作业现场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工作压力。某些高速公路施工中部分车辆的行车速度非常快,驾驶员开车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时很容易对现场人员的造成一定的威胁。有些驾驶人员酒驾,也会影响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现场工作的顺利开展,给施工计划的顺利完成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的过程中,由于很多路段的车辆密度大,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对于养护施工作业现场管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同时,高速公路路面温度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当路面温度上升较快时,不同车辆行驶中容易出现爆胎的现象,进而使车辆正常的行驶路线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可能会对养护施工作业现场的工作人员带来一些意外的伤害。除此之外,雨天、浓雾等不利气候条件的存在,都会间接地加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2.2 施工安全组织工作较为薄弱的影响分析

高速公路使用寿命的延长,对于科学的养护施工作业开展依赖性非常高,客观地体现了做好这些施工作业的重要性。但是,某些高速公路的养护施工单位过于看重施工成本,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意识,对于施工人员的培训活动开展较少,致使这些工作人员对作业现场工作的潜在威胁认识不全面,加上自身施工行为的不规范,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与此同时,施工单位的安全组织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部分路段施工中没有正确地安放警示牌,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

2.3 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的影响分析

高速公路养护施工质量的高低往往与具体的施工成本有着直接的关系。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将自身的施工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往往对施工现场派遣的专职安全员数量较少,导致养护施工作业现场的监督工作质量低,给后续施工计划的顺利完成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同时,部分养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安全责任意识,不遵守施工企业的相关规范条例要求,甚至随意地在高速公路中间穿越,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除此之外,某些施工企业在高速公路养护计划完成中随意地堆放施工中废弃的材料,随意地打开高速公路中央的护栏逆行,也会对自身的生命安全带来较的威胁。

3 加强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有效 措施

3.1 强化养护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大培训力度

为了避免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企业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强化养护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促使他们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可以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规范自身的施工行为,从根本上做好养护施工中的自我防护工作。

当高速公路的养护施工人员能够以有效的安全责任意识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时,施工中的各项工作质量将会保持在更高的层面上,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也将逐渐地延长。

与此同时,施工企业应该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促使他们可以在具体的工作中运用专业的知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保证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可靠性。在可靠的培训课程开展中,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将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3.2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开展过程中,为了增强作业现场各项施工计划执行的安全有效性,施工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从根本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这些有效的措施主要包括:

①严格遵守施工流程,按照相关规范条例的具体要求办理施工现场的封闭施工手续,并与路政管理部门做好沟通工作;

②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审核工作。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开展时都需要办理临时占道封闭施工的相关手续。

在具体的办理过程中需要施工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地提交各种证明材料,路政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这些材料的审核,避免部分行业资质不达标的施工团队进入施工现场。

3.3 明确养护施工的具体工作区域

当施工企业对高速公路开展封闭养护施工时,必须严格地遵守相关的行业规章制度,不能随意地更改这些既定的封闭区域。同时,施工中交通警示标志的设置安放需要保证合理性,一般顺着交通流的顺流方向设置。当所有的施工计划完成后,施工人员需要沿着交通流逆流的方向拆除原先设置的交通标志,增强养护施工作业的整体工作质量。施工过程中的当天工作量没有完成时,施工人员应该继续设置安全警示牌,降低安全事故法发生的几率。

4 结 语

高速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为了完善这些公路的服务功能,延长高速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需要进行科学的养护管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过程中必须达到定期性、及时性和预防性的工作要求,从根本上为不同车辆的安全出行创造良好的形成环境,降低车辆行驶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各种车辆在长期的行驶过程中对高高速公路的组成结构稳定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需要通过开展养护施工作业工作,最大限度了保证高速公路使用中的安全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张静.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4.

[2] 卢金辉.分析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J].中国水运(下半 月),2013,(10).

[3] 卢国权.谈山区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交通世界(工程技 术),2015,(Z1).

[4] 张岿.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问题[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5, (8).

[5] 卢一菁.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探析[J].交通标准化,2014,(5).

篇5:现场养护室管理制度

暨交通大建设动员会上的讲话

李东新

(2010年12月7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现场会暨交通大建设动员会,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十一五”我市农村公路工作,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任务和交通大建设活动。前两天,大家对宕昌、礼县、西和县三个县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工作进行了现场观摩,今天上午西和县、宕昌县、礼县政府分别介绍了在农村公路建、管、养方面的经验。武都区、文县、成县、徽县、康县、两当县政府就完成好农村公路灾后重建任务,抓好养护体制改革“五落实”,全面开展好交通大建设活动作了表态发言。作栋局长通报了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情况,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对全市交通大建设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请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在工作中参考。

一、肯定成绩,认清差距,进一步坚定做好全市农村公路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十一五”是我市农村公路发展史上完成投资最多、建成里程最长、建设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5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县(区)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坚持科学谋划,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真抓实干,克服了“5.12”、“7.17”、“8.12”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较好地完成了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任务,农村交通状况显著改善,有效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农村公路建设扎实推进。“十一五”期间,面对农村公路建设新形势的要求和繁重的任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交通部门加强项目管理,理顺管理机制,加大资金监管,创新筹资模式,强化技术服务,认真督促检查,确保了农村公路建设进度和质量。共实施农村公路项目2762项15830.224公里,总投资近30亿元(国家补助资金25.36亿元),其中,通乡油路91项2002.8公里,通乡等级公路35项447.8公里,新农村道路10项54公里,通村公路2626项13325.6公里。截止目前,全市195个乡镇中,通油路乡镇由81个增加到158个,占81%;3237个行政村中,通公路行政村由1654 个增加到3155个,占97%;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由6697.971公里增加到12708.035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13989.035公里的90.8%;路网密度由每百平方公里35公里增加到每百平方公里52公里。以“六纵六横”为主动脉,以农村公路为延伸经络的公路网初步形成,群众“行路难、过河难、流通难”的问题大大缓解。

(二)管养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008年以来,市、县(区)齐心协力,深入开展全市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市上制定印发了《陇南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意见》、《陇南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各县(区)认真制定《实施意见》,扎实稳妥落实改革任务,重新核定了编制,成立了机构,落实了人员,养护经费纳入了财政供给,基本完成管养体制改革。特别是西和、宕昌、礼县按照改革、发展两手齐抓的方针,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分别建立了符合各自实际,具有本地特色的管理养护新模式,给全市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方法。西和县在成立机构的基础上,新增加18个事业编制充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站,成立了8个道班,并在20个乡镇新增12个事业编制,专职负责乡村公路管理养护;在村社成立了村级管养协会,负责村道的管养,养护经费由县交通局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补助。同时,按照“谁受益、谁管养”的原则,在公路沿线企业建立管理养护协管点,按照包养护、包安全、包畅通的要求,在服务半径范围内主动承担管理养护任务,从资金、物资、机械上支持全县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拓宽了社会化管理养护的发展思路。在路政管理上,成立了路政管理大队,设立了法院路政案件执行室和公安局治安点,为推进联合执法、综合执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设置了农村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公开招聘5名协管人员,配备检测设备,有效维护了农村公路路产路权。西和县政府将每月的10

日定为全县农村公路保洁日,每月的30日定为干部职工义务保洁日,全民动员清扫路面,为农村公路养护注入了强大的社会力量。宕昌县按照“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分级管理养护原则,将县、乡公路及主要乡道交由县养管站养护,日常养护采取家庭和个人承包养护的形式由公路沿线的群众进行保养。在承包路段设立了养护公示牌,接受社会监督,养护报酬由县养管站按月或季度考核兑现。积极协调,将部分家庭困难养护工纳入低保。小修或大中修工程由县养管站负责组织专业队伍实施。村道直接由乡镇养护站养护,村社道路将由农村享受低保的家庭和孤寡人员进行养护,报酬由乡镇和村社采取一事一议的形式予以补助。并且每年利用农闲时间,发动群众,集中开展两次义务铺砂养护活动,交通局每年根据考核情况给予适当补助,有效解决了农村公路经费不足的问题。礼县以“五落实”为着力点,以建立农村公路长效管理养护机制为目标。筹资160万元,统一采购3台装载机,1台轮式小型挖掘机,9台自卸养护车,48辆架子车投入道班养护作业,为日常养护工作提供了保障。将日常养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2010年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经费312万元。成立了盐官、永坪、城关、中坝、雷坝和白河6个基层中心公路管理养护道班,落实了农村公路养护公益性岗位,由县财政拨专款12万元对道班房进行了维修。将全县22条主干线505公里的养护任务划分承包到六个中心道班,签订了责任书,开展道班化养护;乡村公路由乡镇养护站管理,沿线村社承包养护,初步建立了农村公路长效养护机制。

(三)便民桥建设工作成绩显著。自2008年以来,各县(区)党委、政府和市、县有关部门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修建便民桥的决策部署,在无项目、缺资金、物价高的特殊情况下,统筹安排,紧密配合,通力协作,以干克难,筹资金、想办法、保质量、促进度,在全市“三江一水”等重点流域建成便民桥250座,解决了主要河流两岸108个乡镇、591个村、200所学校、63万群众过河难的问题。

(四)农村群众乘车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客运站建设是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惠民工程。各县(区)和交通运输部门高度重视,精心实施,9个县城中心汽车站和16个农村客运站灾后重建项目完工率达到98%,16个加固维修乡镇汽车站已全部完工,建成472个行政村候车亭,72个行政村候车亭预计年底建成,为改善农民群众乘车环境,长期持续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县(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狠抓“管理、技术、质监”三个关键问题,质量管理取得了实效。一是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五制”全面落实。二是严格执行项目的规划、设计、技术规范、施工程序和工作流程。三是建立健全了“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农村公路主要指标总体合格率达83.8%。其中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安全设施工程、主要原材料五个领域工程的抽检合格率分别为82.6%、84.7%、90.5%、81.5%和80%。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上级交通运输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县(区)党政组织和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市农村公路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一是农村公路建设综合推动力不强,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建设项目管理不规范,工程质量有待提高;项目前期工作滞后,设计质量不高;标准执行不严格,施工未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实施;内业管理不够规范,资料严重滞后;部分通乡油路不能按期完成建设任务。二是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进展不平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已三个年头,部分县(区)养护责任主体落实不到位,还没有真正形成新的管理养护模式,养护机具设备落后,养护手段单一,技术标准低,养护成本高。三是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力度严重不足。执法体制机制不健全,没有设立专门的路政执法部门,致使全市农村公路路政执法工作只能局限在宏观部署上,无法向纵深拓展,通行环境不能得到有效改善。

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上主要有自然灾害频发等不可避免的因素,但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力、工作推动力度不够等主观因素在较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全市农村公路建、管、养统筹管理能力的提高。同志们,农村公路工作是加快全市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改善

民生的有效途径。对此,各县(区)、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正视差距和问题,开阔视野,把握全局,坚定信心,夯实作风,狠抓落实,在全市农村公路建设上争取更大突破,在提高管养水平上实现新跨越。

二、再接再厉,攻坚克难,努力完善全市农村公路管养机制

加快改革是构建农村公路多元化管养机制的重要动力,要坚持改革创新,以改革促发展。

(一)全面完成管养体制改革任务。一是要以深化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为突破口,通过改革解决农村公路养护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切实提高全市农村公路养护保障能力。2011年6月,市政府将对全市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进行全面验收,届时,各县(区)必须达到“机构、编制、人员、职责、资金”五落实的要求,未达标的县(区),按照组织程序追究县(区)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二是要明确责任分工。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负责好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监督和指导工作,各县(区)政府要落实好辖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体责任,县(区)交通主管部门要具体负责好管理养护工作,养管站要制定好具体制度,落实好养护措施;三是要按照因地制宜,市场化、专业化的总体方向,积极探索和建立专业养护与承包养护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多元化的管理养护模式。

(二)积极拓宽养护资金筹资渠道。要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的资金保障机制。一是落实好硬指标。切实做到财政提留、燃油税返还、财政转移支付“三个必须落实”。县级财政每年必须将财政收入的2—3%专项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经费和养管人员经费,并形成稳定投入和逐步增加的机制,保障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农村公路转移支付、拖拉机燃油税替代返回资金必须足额用于养护。二是拓展融资渠道。要充分发动公路沿线厂矿企业和能人大户进行捐资,发动群众义务投工投劳进行农村公路铺备砂和季节性公路义务养护。三是开源节流。注重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节约成本,提高成效。四是加强监管。要进一步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费、日常养护费要实行分户储存、单独核算、专款专用,防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名义截留、挤占和挪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三)建立健全养护管理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陇南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陇南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月检查、定期通报、养护生产、内业管理等制度。通过相关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确保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有组织、有节奏的开展。

(四)切实加强公路路政执法力度。与国省干线路政管理工作相比,我们既无专设机构,又严重缺员缺装,农村公路路政执法基本是形式。市交通运输局要积极汇报编制管理部门,尽快组建市地方公路路政管理办公室,各县(区)也要成立地方公路路政大队,依法对全市农村公路行使路政许可、案件复议和诉讼等路政管理职责,及时依法查处各类侵占、损坏公路路产案件,为提升农村公路文明形象创造条件。

(五)增强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通过“以会代训”等形式定期和不定期对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培训内容要涵盖基础知识、养护技术、养护生产、养护管理、路政执法等各个方面,通过培训,增强养护人员和执法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为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专业化奠定基础。

(六)认真抓好“文明示范路”创建活动。西和县“文明示范路”建设成效显著,市委、市政府是充分肯定的,各县(区)和交通运输部门要认真学习西和县“文明示范路”创建经验,深入开展农村公路整治活动,通过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的实施,建设农村公路文明长廊,以线带面,辐射区域。

(七)着力加强安全保障措施。各县(区)要切实加强安全设施的配套完善,重点加大桥梁养护管理。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危桥,要立即限制或禁止车辆通行,必要时拆除重建;通过加固仍能维持使用的,要设置规范明显的限载、警示标志,防止出现桥梁安全责任事故。

(八)建立健全奖、罚结合的激励机制。各县(区)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能,检查辖区内县、乡、村道的建设情况和各乡镇养护机构组建情况。市交通运输局要经常性的、不间断的进行巡回督查和技术指导,要严格按照《陇南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达标办法》进行年终考评,对完成目标好的(县)区和单位,市政府将给予表彰奖励;对完不成目标的,要在全市通报批评,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九)推进农村地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各县(区)要高度重视农村运输发展,完善农村客运网络,使农村运输站场与农村公路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做到路、站、运一体化。要统筹城乡公共客运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城乡公交和农村客运,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促进农村客运网络与城市公交网络的合理衔接和有效融合。

三、加强领导,通力合作,全面完成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公路大建设活动各项任务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夺取农村公路建设全面胜利的决胜之年。在全市集中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养护暨交通大建设活动是市委、市政府提高全市农村公路通行能力,改善民生的一项战略举措,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活动扎实开展。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农村公路建设养护暨交通大建设活动涉及面大、技术含量高、具体工作任务多,各县(区)必须做到活动有组织,实施有方案。一是要加强领导。各县(区)要及时成立活动领导机构,由政府主要领导全面负责,主管领导和交通局长直接抓,明确相关单位的职责,靠实责任,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把公路灾后恢复重建与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组织实施,确保各项任务的全面落实。二是要形成合力。各县(区)政府要统筹抓好本县(区)活动的实施,市、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主动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切实加强行业指导和监督。其他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完善的工作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实际问题,给予重点支持和积极配合。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这次公路建设养护活动要突出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农村公路建设。全市交通大建设计划实施项目719项4662.22公里,其中,通乡油路30项777.42公里,通村公路689项3884.8公里(含2006-2009年正常计划、地震灾后异地搬迁通村公路、整村搬迁三类项目),有效施工期所剩不多,各县(区)要按照查计划、清项目,查内业、清资料,查资金、清账目,“三查三清”的原则,倒排工期,科学调度,保证质量,加快进度,必须按时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二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全市交通大建设农村公路养护总里程为12319.835公里,其中,主要公路为1685.8公里,普通公路1271.71公里,村道9362.3公里。各级政府要集中人力、机械,按照标准化养护规范,突击开展以清理水毁、处治翻浆,提高路面平整度、疏通排水、铺备养护砂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公路养护活动,通过集中养护,全市县道和主要乡道要达到路面平整、横坡适度、行车舒适、路肩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桥涵等构造物完好无损、沿线标志及安全设施完善,路容路貌整洁的标准。一般乡道和村道要达到路面完好、路肩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路基构造物、桥涵及隧道完好,安全防护设施完善,绿化美化同步实施的标准。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县(区)和交通运输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依托陇南日报、当地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体,对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暨交通大建设活动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从严把关,保证质量。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落实好“五制”,建立健全四级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工程的优质高效。市交通运输局要对2006年至2009年已建成的农村公路开展一次全面的质量检查,针对管理、技术、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整改,对不符合验收标准的坚决不能验收。

(五)强化监督,严格考核。必须在监督考核环节上严格把握。市政府将派督查组深入各县(区)对活动的安排部署、组织动员、领导机构、工程进展、存在问题等情况进行督查,通过现场督查、跟踪问效,确保活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并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同时,按照《陇南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将市财政筹集的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经费,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奖励。项目实施要实行阳光操作,切实把农村公路建成民心工程、满意工程、廉政工程。

同志们,农村公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基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纽带,我们的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奋勇拼搏,努力开创陇南农村公路工作新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6:现场养护室管理制度

作者: 来源: 时间:2010-5-26

坚持科学发展巩固提高成果

努力开创全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新局面

—— 在全省通村公路养护管理现场会上的讲话

冯 西 宁

(2010年5月24日)

同志们:

在全省农村公路工作的关键时刻,省政府召开全省通村公路养护管理现场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在现场参观学习和开展经验交流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十一五”以来全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进行认真总结,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推进农村公路以建为主向以养为主的转变,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上午,我们参观了眉县的通村公路养护管理现场,刚才我们又听取了宝鸡市交通局、眉县人民政府、勉县人民政府、合阳县新池镇政府的经验介绍。这些经验很好,对全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我相信,这次会后,全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会出现一个新局面。一会,洪省长还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形势,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是全省农村公路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们坚持“一个龙头,两个重点”的发展战略,举全省之力,投入巨资,大力修建农村公路。2006年到2009年,全省新建农村公路9.7万公里,其中,新建改建通乡油路9000多公里,通村水泥路7万公里。到2009年底,全省农村油路、水泥路累计达到9万多公里,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70%。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惠及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有些地方的农民讲:“解放以来,政府给农民办的最好的事情是取消农业税、修通水泥路”。这话带有朴素的感情,反映出农民群众对通村路的真诚拥护。农民群众这样高度评价农村路,对我们是鼓舞、也是鞭策,同时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他们永远都能走上好路,这对我们是一个重大的命题和严峻的考验。

省委、省政府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高度关注,在决策全省大规模开展通村路建设的同时,2007年在澄城县召开了全省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会议,出台了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构建、县区政府责任落实、养护经费投入等重大问题上,做出了一系列重大而有战略意义的决策部署。在澄城会议精神的推动下,全省104个涉农县完成了养护体制改革,构建了以县区政府为责任主体,以公共财政为投入主体,以农民领养为主体的全新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格局。2009年,省、市、县三级公共财政预算农村公路养护经费

7.7亿元,是2006年的6倍。全省通村公路农民领养人数5.5万人,占全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队伍的80%。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各地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上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群众的新路子。户县的“三分离”养管模式、眉县的“三级责任链”

养管模式、勉县的“三包”养管模式,对推动全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示范。总体上看,全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形势是好的。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一是一些县区政府的责任主体履行不到位,日常养护经费落实差,检查考核制度不健全;二是个别地方截留、滞留、挪用养护工程费。调查的17个县中,2008年省补养护工程费,有的被市上截留20%,有的截留40%,有的在市上滞留时间长达一年以上;三是一些地方路面日常养护跟不上,把通村公路养护管理,停留在落实农民领养人培护路肩和卫生保洁上,真正花钱的路面病害处理等养护工作跟不上,坑槽、沉陷等病害严重,特别是陕北有些地方通村油路已经大段大段的烂掉;四是农村公路的排水、防护设施不配套,抗灾能力差,不少路段因排水不畅,被雨水冲刷的面目全非。这些问题长期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再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手里建成的路又会毁在我们的手里。我算了一笔帐,到今年底,全省近10万公里的农村油路、水泥路,失养10%就会出现1万公里烂路,失养1%也有1000公里烂路。我们的失养路段到底有多少,大家心里比我明白,实际上有些地方失养路段比10%还要大得多。这是一个不得了的数字,这个数字足以毁掉我们已有的成果、毁掉我们行业的形象,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而现实的问题。我们一定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服务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勇挑重担,克难攻坚,不断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推向前进,真正让三秦大地的父老乡亲永远能走上好路,使他们能走得舒心、开心、放心。这既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任务,更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调整完善农村公路工作指导思想,推进农村公路以建为主向以养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全省农村公路发展到今天,广大农村从无路到有路、从土路到水泥路、从不通车到通车,交通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成果来之不易,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应当百倍的珍惜这个成果,就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去保护这个成果。今后,农村公路的发展出路在哪里?我们靠什么再去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摆在我们面前的路子有两条:一条是继续扩大建设规模,走交通总量增长型的发展路子;一条是巩固建设成果,走建养并重、以养护促发展的路子。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地方政府,一个负责任的行业,只能选择后者。

走建养并重、以养护促发展的路子,这是全省农村公路工作的主要矛盾决定的。当前,各市县抓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很高,都想争取多修路,这一点我们能够理解,也应当给予支持,但是这条路子我们不能长期走下去。我们前几年高强度投入、大规模建设通村路是正确的,是由当时农村交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陕西农村公路过去欠账多,不少地方农村不通路,通路的地方大多是土路,晴通雨阻,成为制约全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不大规模搞建设,我们的经济就发展不上去,不大规模搞建设,我们的老百姓就没路可走。经过“十一五”这几年的大规模建设,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到13万多公里,占全省路网的92%,高出全国的5个百分点,其中油路、水泥路较2005年增加6.6万公里,2009年实现了全省80%以上的村通油路、水泥路的目标,到今年底,除极个别乡镇不具备通油路条件外,绝大多数的乡镇也将实现通油路目标。农村道路交通不再是制约全省农村整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成为局部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当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薄弱已严重影响到建设成果的巩固,成为现阶段农村公路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在这种变化了的新形势下,如果我们还继续扩大建设规模,养护管理的投入就会越少,出现的烂路就会越多,走向恶性循环。所以说,我们要准确把握农村公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工作重点转移,要把

养护管理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绝不能用牺牲养护成果换取建设的发展,宁可每年少修

一、两万公里农村路,也要保护好、巩固好已建成的农村公路。

我们必须从全省农村公路发展变化的实际出发,进一步调整完善我们的指导思想,在农村公路上要下决心压缩建设规模,不断加大养护管理的投入。基于这种考虑,今年我们在农村公路发展战略上做了调整,由前几年“群众打底子、政府铺面子”、“多干多补、少干少补”调整为“拾遗补缺、完善配套、巩固提高”,由去年2.8万公里的建设计划调整为1万公里建设计划,目的是要补上这几年大规模建设中欠下的质量帐和养护管理帐。今后我们还要把更多的资金和力量向养护管理上投入,实现以建为主向以养为主的大转变,坚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到“十二五”前期,真正把农村公路推向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次会后,省厅将认真组织调研,进一步修订完善农村公路发展战略,在规划目标、考核奖惩、计划管理、政策激励等重大问题上,拿出支持农村公路以建为主向以养为主转变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三、认真学习借鉴典型经验,着力构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

眉县、勉县,还有我们去年参观的户县等县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走在全省前边,户县在全国也有重大影响。我认为,最根本的是他们认真贯彻了省政府2007年澄城会议精神,坚持了改革创新,落实了管理责任,构建了长效养护管理机制。比如眉县政府通过支持群众“一事一议”、公益岗位补贴、企业领养、扶贫项目整合等多项措施,有效地破解了通村公路养护资金短缺的难题。各地要对照眉县等单位的先进经验,认真寻找差距,落实整改措施,进一步创新发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

(一)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一些县区养护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这是影响养护管理上水平的一个主要因素。有的县在改革中成立了农村公路养护中心,进了一大堆人,但大多数人却不养路,“吃大锅饭”,成立这样的养护中心有何意义?这样改下去,不仅改革的效果显现不出来,而且还给我们的政府、我们的行业背上沉重的包袱。各地要开展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回头望”,严格按省政府72号文件精神,对县农管站、县养护中心、乡镇农公所等新设的农村公路机构的职能界定、内部管理机制进行检查。按照事企分开、养管分离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县级公路站的行业管理职责,有效发挥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行业指导和监督检查作用。要完善农村公路养护中心内部运行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员工全员聘用,实行工效挂钩,绝不能把县养护中心搞成“第二公路站”。要规范乡镇农公所对通村路的检查考核机制。这些问题,都是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要认真研究,不能简单的把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理解为成立机构、增加人员,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一致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运行机制。

(二)认真落实县级人民政府的责任主体。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行的是“省上指导,市上监督,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县级人民政府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主体责任,省政府2007年72号文件中很明确,关键要把这些责任具体化。履行县区政府的主体责任,核心是县区人民政府要对农村公路工作实行统筹,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范畴。我这里强调三个问题:一是县区人民政府要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纳入国民经济计划盘子和公共财政预算,这是履行责任主体的重中之重,做不到这一点,责任主体是空中楼阁。县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农村公路养护费用财政预算制度,严格按标准预算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费。对个别落实差的县区,要与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安排挂钩。二是要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纳入政府的目标责任考核。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任务分解落实到县级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政府,实行严格考核、刚性“问责”,形成以县级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体系和工作合力。

三是县级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应当定期听取农村公路工作汇报,重大难题一把手要亲自协调解决。这三个方面是对履行责任主体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制定具体的检查考核办法。

(三)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多元化的农村公路养护费用投入机制。全省13万多公里农村公路,按照养必优良、管必到位的目标要求,需投入大量资金,这两年按实际需要,每年至少得10亿元以上,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的有7个多亿,还相差了2个多亿,随着公路使用年限的延长,养护的投入将会成倍增加。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公共财政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稳定的资金渠道,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应当逐步提高预算标准。要在确保财政投入为主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多渠道的农村公路养护投入机制。认真推广眉县的经验。按“一事一议”的原则,发动群众参与投工投劳,建立农民自愿的通村公路养护基金。在此基础上,整合农村社会公益性岗位,资金捆绑使用,用于通村公路养护管理。还可以通过出售道路冠名权、公开拍卖有广告价值路段的广告经营权等方式,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这里,我还要特别强调一下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管理问题。要建立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专户,实行专户储蓄、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定期审计制度。省公路局上半年要对2008年以来的省补养护工程费拨付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对截留、挪用、滞留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补助费的,要严肃处理。要规范农村公路机构管理,降低行政成本,使有限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发挥更大的使用效益。

(四)大力推行县乡公路干线化养护管理。县乡公路在县域公路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要大力提高县乡公路的养护管理水平,确保县乡公路的良好路况。要按照干线公路的养护管理要求,规范县乡公路养护生产程序和标准,使县乡公路养护作业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建立县乡公路日常养护生产的检查考核机制,确保道工天天上路,路况路容路貌全年良好。要进一步推进县乡公路养护工程的市场化、专业化进程,日常养护主要由县级养护中心组织实施,大中修工程逐步向市场过渡,一般性养护工程可以由县级公路站以合同管理的形式交由养护中心组织实施,大的养护工程要公开招投标。要加强县乡油路的预防性养护,有计划的对以前的县乡油路进行中修罩面。要充分发挥干线公路养护机构的技术管理、机械设备等优势,一些重要的县道可以交给干线公路养护队伍承担养护,逐步把重要的县道调整为省道。

(五)进一步加强通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制度建设。通村路主要是乡镇辖区内的道路,农民是直接受益者。乡镇政府应当是通村路管理的责任主体,村民委员会是通村路养护管理的实施主体。要建立通村公路“乡管理、村实施”的养护管理制度。由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签订目标责任书,农公所进行检查考核。村民委员会落实领养人员,通过“一事一议”方式,发动村民投劳投资,发动农民保护好路产路权。要建立通村路农民领养制度,路肩培护、路面保洁、边沟清理、绿化管护由农民领养。进一步规范农民领养行为、养护标准以及领养人员的补助兑付程序和办法,要建立通村公路日常养护检查考核制度,乡镇农公所要坚持一周一检查,半月一评比,一月一考核,县公路站对通村路养护管理至少一月巡查一次。

四、关于当前农村公路的几项重点工作

抓紧抓好今年计划项目实施。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建设目标的收官之年。按照“十一五”农村公路发展目标,今年安排了通乡油路1500公里、县乡油路改造1500公里、部省共建通村路7000公里。总体看,全省能够完成“十一五”建设目标,重点和难点主要在陕南、陕北,建设难度大,任务依然艰巨。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交通部门要把全面完成“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目标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三农”的具体行动,要细化各项措施,严格实行考核,逐级抓好落实,确保建设任务完成,全面实现“十一五”的发展目标。省公路局要加强检查指导,定期通报任务完成情况。

大力开展以完善排水设施、路肩培护、防护工程为重点的农村公路综合整治。这几年大规模建设中,一些地方由于资金等方面原因,农村公路特别通村公路配套设施不完善。排水设施、防护工程不到位,对公路都会造成严重破坏。去年我们安排过一次整治活动,但仍有一些地方整治不彻底。各市要高度重视,以这次现场会为契机,全面掀起以完善通村公路配套设施和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的养护管理新高潮,逐路段组织排查,对缺少涵洞、边沟的路段,缺少防护工程的路段和路肩缺失的路段,一定要按规范要求做到位。要加强农村公路过村镇路段的公路环境整治,推行路宅分家,完善排水设施,切实解决过村镇路段脏乱差状况。我们的农村路不仅要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还要带动一片村容村貌的变化,更好的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深入开展农村公路示范县创建活动。去年省厅印发了农村公路示范县创建方案和示范县创建标准,先期在20个县区开展示范创建工作。今年我们要召开示范县创建座谈会,认真总结示范县创建经验,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抓20个示范县创建。对去年的20个示范县创建要严格按标准验收。用三年时间,在全省抓40个农村公路示范县,以此为载体,推动全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上水平。

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超限运输治理工作。市县交通部门要按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设置限载警示标志,在农村公路沿线群众中聘请路政信息员,对农村公路沿线的建筑企业、能源开发企业派驻监督员,对治理超限超载实行源头监督,由村委会负责完善通村公路限高、限宽设施,严禁大型超限超载车辆通行或绕行。

认真编制“十二五”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十二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编制好“十二五”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要按照“突出重点、巩固成果、协调发展”的原则,抓紧做好规划编制工作。突出重点,就是准确把握“十二五”农村公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转变发展方式,按照由“量”的扩张向“质”的转变的要求确定发展项目和计划。巩固成果,就是要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安全设施和防护工程建设,大力提高农村公路的抗灾能力。协调发展,就是注重区域农村交通的建设、养护、管理相协调,统筹兼顾经济发展需求量大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村公路发展。

上一篇:精益生产培训讲义下一篇:真不舍得走日记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