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的小学作文

2024-05-06

品茶的小学作文(通用15篇)

篇1:品茶的小学作文

不知何时起,我喜欢上了品茶。

小时侯,看见大人们品茶时发出“啧啧”的声音,脸上露出惬意的神色。

天真的我竟以为茶是像棒棒糖一样甜的。

有一次,我背着妈妈,偷偷泡了一杯茶,迫不及待地猛喝一口,“呸,呸!”那股苦涩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碰茶了。

但自从学了《说茶》一文,我又犯“瘾”了。

我准备了一只透明的玻璃杯,在杯中放入一小撮茶叶,然后倒入开水。

顿时,茶叶千姿百态:有的像小猴子上窜下跳;有的似小金鱼调皮地探着头;有的像小孩子翻跟头……渐渐地,茶叶慢慢舒展开来,清翠碧绿,像一个个仙子在水中翩翩起舞。

我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轻轻吹了一下,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小心喝上一口,淡淡的苦涩过后,一丝丝甜味涌上舌尖。

从此,每当阳光灿烂的午后,我总会沏上一杯清茶,坐在窗前,细细品味,乐趣无穷!

篇2:品茶的小学作文

我以为喝茶是件很简单的事,泡杯茶咕咚咕咚喝下去就行了,到海南才知道,喝茶有那么多讲究和学问。

一天下午,我们来到三亚生态茶:科苑,绕着走廊转到一间小屋,找个座位坐下。向四周一一看,呀!这些桌子、椅子都是用各式各样的`树根做成的,古色古香,非常精致。

服务员阿姨为我们做了茶艺表演。我们品尝了4种茶,我觉得最有趣的要数兰贵人乌龙茶,也叫功夫。喝功夫茶要分3步。第一步是泡:先用沸水把紫砂壶暖热, 向壶中口入茶叶, 叫做“请君入瓮”;再用少量水清洗茶叶后,将1 00。C沸水冲入壶中,盖上壶盖,最后还要用沸水从壶盖上淋下,这叫“内外夹攻”,让茶香保留在壶中。冲泡一会儿后,将泡好的茶水倒入另外的空壶中,这样将茶叶冲泡3遍后,就可以开始饮用了。第二步是倒茶,最有趣了。将酒盅大小的紫砂茶杯按顺序摆放在圆盘中,然后依次倒入茶水,第一圈叫“韩信点兵”, 点到为止;第二圈叫“关公巡城”,第三圈叫“蜻蜒点水”,第四圈叫“游山玩水”。4圈后,茶水就浓淡均匀地分入各杯中了。接下来便是第三步——饮茶。我聚精会神地听着解说,目不转睛地盯着阿姨的一举一动, 好不容易才等到第一杯茶。这么多名堂!难怪要叫功夫茶了。

我正要端杯喝茶,阿姨说:“饮茶也有讲究:一口喝完叫牛饮,二口喝完为驴饮,三口慢慢饮下才是品茶。”我看了看杯子, 实在太小了!又闻了闻茶水,清香扑鼻!于是忍不 一仰脖子就把一杯茶倒进了嘴里,不小心当了一回牛!旁边的游客和妈都笑了。

篇3:红楼梦中的品茶文化

1《红楼梦》中的品茶种类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 出生在诗礼簪缨之族, 自幼生活在钟鸣鼎食之家, 这样的成长和生活环境, 也就使得《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品茶文化, 是属于那个时代上层阶级的, 是属于那些王权贵族之家或者大户人家的。当然, 也正因为如此, 我们才可以从中窥探出中国茶文化登峰造极的境界。据学者粗略统计, 在一百多回的《红楼梦》里面, 单单是茶, 就被写到了273处, 这还不算那些与茶有关的人名和其它事物。这其中, 作者描写了数量众多的茶叶, 包含老君茶、普洱茶、龙井茶、枫露茶等诸多名茶, 并把它们巧妙地与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相结合, 让人读之能够感受到这些茶叶的不同妙处。

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里, 对六安茶和老君茶进行了描写。书中这样写, 妙玉向贾母敬茶, 贾母告诉她, 自己不吃六安茶。妙玉答曰, “这是老君眉。”什么是六安茶?其为一种产自安徽六安县的茶叶, 属于不发酵的绿茶。而老君茶则产自福建武夷山, 属于乌龙茶的一种。贾母之所以不喝六安茶而喜好喝老君茶, 能够反映出以下几点:一是贾府在北方, 北方人在饮茶上, 更偏好花茶及一些发酵类茶叶;二是贾母上了年纪, 脾胃较为虚弱, 更适合饮用那些经过发酵口感醇和的茶叶;三是书中贾母刚刚喝完酒吃完饭, 需要用发酵茶来去除油腻;四是贾母地位尊贵, 而老君茶中的“老君”二字, 则暗含德高望重和寿比南山之意, 符合贾母的身份和期望。《红楼梦》书中这几句看似简单的对白, 这看似不经意出现的两种茶叶, 却大有深意, 不仅展现出贾母的尊贵宽厚, 更把妙玉这个深谙茶道、乖巧伶俐的丫鬟形象描写得活灵活现。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 提到了“普洱茶”。书中是这样写的, 林之孝家的查夜来到怡红院, 看到宝玉还没睡, 宝玉告诉她, 平时早就睡了, 今天因为吃了面, 怕停食, 所以就喝点茶, 多玩会儿。林之孝家的对袭人她们说, 消食的话应当沏点普洱茶。晴雯和袭人告诉她, 沏的是女儿茶。这一段情节提到了普洱茶和女儿茶, 普洱茶我们都很了解, 产自云南等地, 属于一种完全发酵的黑茶, 不仅有着独特的醇厚口感, 更是有降血脂、助消化等保健功效。而什么是女儿茶呢?学界有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女儿茶是普洱茶中的一等品种。另一种观点认为女儿茶是产自山东泰山附近的青桐茶。但不管其究竟是哪一种, 从书中的情节里面我们可以知道, 这个女儿茶和普洱茶有着相同的功效, 并且要优于普洱茶。这一段的描写, 让我们看到了荣国府里面无论是少爷还是丫头, 都非常懂得茶道, 知道各种茶叶的不同作用。

第八十二回里面写到了“龙井茶”。宝玉放学后, 去潇湘馆看望林黛玉, 黛玉对丫鬟说:“把我的龙井茶给二爷沏一碗。”同时并强调:“二爷如今念书了, 比不得头里。”这一段含义颇深, 我认为作者暗藏着以下几点意思。一是点出了林黛玉的家乡, 其出生在苏州, 喜欢喝龙井是再正常不过。二是点出了龙井茶的名贵, 一个“我的龙井茶”, 说明了这是黛玉自己珍藏的茶叶, 再一个“比不得头里”, 也说明了龙井茶要贵于其它茶叶, 不是任何时候、任何人都能喝的。三是以龙井盛情招待贾宝玉, 点出了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深情厚谊。

另外, 《红楼梦》中还提到了多种珍贵的茶叶, 如“暹罗茶”和“枫露茶”, 都是色香俱绝、品种稀少、精致讲究的茶叶, 当时的普通老百姓自然享用不起, 作者提到这些茶叶, 自然是用于烘托贾府生活上的富足和地位上的显赫。

2 沏茶之水和茶具上的讲究和含义

中国古人, 把水比作茶之母, 在沏茶时对水的选择特别讲究和苛刻。《红楼梦》里有一首《四时即事诗》, 说的就是不同季节喝茶所用的水。炎炎夏日, 要用荷花叶子上的露水沏茶:“琥珀杯倾荷露清, 玻璃岚纳柳风凉。”寒冬季节, 要用新雪泡茶:“却喜侍儿知试茗, 扫将新雪及时烹。”其中, 还有一个情节提到了贾府中人们对饮茶之水的讲究。有一次, 林黛玉问妙玉沏茶之水是否为去年的雨水时, 妙玉便说林黛玉是个俗人, 竟然连水也尝不出来。并告诉林黛玉, 这水是五年前梅花开放时在花上收集的雪水, 一直埋在地下, 今年夏天才打开饮用。

其实, 中国的古人讲究沏茶之水, 一直以来都是以山泉水为一等, 江水为二等, 井水为三等。不仅陆羽在《茶经》中提到了这“三水”, 而且在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的茶诗茶词中, 也都以这三种水为主。那么, 问题就来了, 为何《红楼梦》中很少见到这三种水呢?反而多是什么雪水、露水、雨水呢?我认为, 应该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贾府地处北方, 水质偏硬, 另外平原多, 山泉不多见。而北京最好的井水, 为皇家专用, 管理特别严格, 即便是贾府这样的大家, 也不可能普遍饮用。这些地理气候条件的限制, 就使得贾府的人们要在雨水和雪水甚至露水上下功夫, 无论是雨水还是雪水, 都属于软水, 用来泡茶的话, 会让茶水变得鲜亮, 味道也更加醇厚。而硬水里面含有的矿物质较多, 会让茶水的颜色变深, 味道也欠佳。所以, 《红楼梦》中对沏茶之水的描写, 是真实的, 是符合客观现实的。

除了水, 《红楼梦》对茶具的描写也十分精彩。好的茶具, 不仅能提升茶的味道, 更有着别具一格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对于此, 曹雪芹可谓是下了很大的力气去描写。贾母所用的茶具, 是洋漆茶盘, 中间放的是旧窑什锦小茶杯, 体现出的是尊贵和传统。妙玉用的是精致典雅的绿玉斗, 与其隐藏的身世也有关系。其它诸如“海棠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小茶盘”、“成窑五彩小盖钟”等名贵茶具更是不一而足。《红楼梦》对这些茶具的描述, 本意是体现贾府的豪华尊贵, 但对于今人来说, 更是多了几分史料的作用, 让我们得以窥探到清朝时期上层阶级生活的精致讲究。

除此之外, 我们还可以从《红楼梦》中对茶水、茶具的描写中, 看到那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尊卑有别的阶级意识。譬如说, 刘姥姥进大观园与贾母一起饮茶时, 贾母对茶叶相当挑剔, 而刘姥姥却不管三七二十一端起茶杯一气喝完, 还嫌茶味不够浓, 这一下子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比如, 同样是一碗茶, 贾宝玉觉得茶碗有膳味, 茶水又咸又涩, 难以下咽, 而晴雯则认为甘甜可口, 这体现出了少爷和丫鬟之间的地位差别。贾府中, 特别注重尊卑上的划分, 曹雪芹通过茶来把这种尊卑有别描述得淋漓尽致。如贾宝玉爱喝“神仙茶”, 体现的是他那高贵的身份和放荡不羁喜欢幻想的性格;贾母独爱“老君眉”, 体现的是一家之主的尊贵;林黛玉偏爱“龙井茶”, 展现出的是其作为江南女子的多愁善感和小家碧玉。

3《红楼梦》中的品茶习俗

洋洋洒洒一部《红楼梦》, 不仅对茶的种类和茶具、茶水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 更是通过把茶文化加入到故事情节中, 展现出了那个年代的饮茶习俗。首先就是以茶待客, 这个最为普遍, 书中几乎在每一次的迎来送往中, 都会有以茶待客的描述, 在此就不多叙述。

其次是以茶为媒。这一习俗源自宋代, 从宋代开始, 无论达官贵人之家还是平民百姓之家的男婚女嫁, 都离不开茶这个“媒人”。根据宋人所著《梦梁录》里面的记载, 当时的富裕之家定亲, 除了要送珠宝首饰和绸缎外, 还必须要加上茶饼。因为在宋代, 茶具有“从一而终”的含义, 送茶给未婚妻, 目的就是提醒未婚妻一要遵守妇德, 二要忠贞不渝。《红楼梦》第三十五回, 就对此进行描写。在怡红院, 王熙凤碰到林黛玉, 就随口问到之前送给她的暹罗茶尝了没有。而林黛玉则笑着对旁人说, 吃了他们家一点茶叶, 就来使唤人了。而王熙凤则回道, 吃了我家的茶, 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儿?王熙凤口中的“我家的茶”, 其实就是我国古代男女订婚时候的“下礼茶”, 这体现出茶在婚姻中的重要性。

第三是以茶祭奠故人。这一习俗起于南北朝时期。据记载, 齐武帝为人俭朴, 不喜欢铺张浪费, 他在公元493年下令, 今后在祭祀时不能再杀牲口了, 而是改为茶、饼等物。于是, 这种用茶来祭奠故人的习俗也就延续了下来。《红楼梦》曾三次写到这种习俗。第一次是在五十三回, 贾府上下祭宗祠时, 最后到先人牌位上贡茶。第二次是五十八回, 芳官准备去祭奠逝去的茄官时, 供上一杯清茶和一钟茶。第三次是七十八回, 也有焚帛奠茶的情节。

第四是用茶水来漱口。在这一方面, 《红楼梦》两次写到“以茶漱口”的情节。第一次是林黛玉初入荣国府的第一次晚宴上, 吃完饭后, 有仆人端来茶水, 众人先是用来漱口, 随后再端来茶水的才是用来饮用的。第二次, 是第五十四回, 描写元宵节贾府看戏喝酒, 喝完酒后, 众人用茶漱口之后才散席。从这两处描写可以看到, 当时用茶漱口是上层阶级的生活习惯。其实, 以茶漱口是有道理和根据的, 明朝的李时珍, 曾在著作《本草纲目》中提到, 饭后用茶漱口, 可以防止蛀牙。由此可见荣国府中的人们对茶叶的各种功效是一清二楚。

最后来说说茶果。什么是茶果?顾名思义, 就是喝茶时所吃的小点心。喝酒要有菜, 不吃菜光喝酒伤脾胃。同样, 喝茶也要吃小点心, 因为空腹喝茶会刺激肠胃, 也会冲淡消化液, 影响消化。古人在长期的饮茶过程中, 积累了很多经验, 其中吃茶果便是之一。在《红楼梦》中, 多次提到要用茶果来佐茶。比方说, 贾宝玉第一次遇到秦钟时, 摆上茶果一起喝茶聊天。薛宝钗病时, 贾宝玉前去探望, 薛姨妈也摆上几样茶果, 留他们一起吃茶。另外, 作为江南特色的“茶泡饭”, 也在《红楼梦》中体现出来, 在写到众姐妹观雪吟诗时, 贾宝玉等不及饭菜上桌, 用茶泡了一碗米饭匆匆忙忙吃完。这一情节, 在写出贾宝玉迫不及待与众人赏雪的心情时, 更是把茶泡饭这一富有时代气息和地域色彩的风俗写了出来。

参考文献

[1]吕云涛.略论《红楼梦》中的中国茶文化[J].兰台世界, 2013 (2) :115-116.

[2]于川.谈茶说艺, 中国的茶与茶文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

[3]王春华《.红楼梦》中的茶文化探究[J].贵州茶叶, 2005 (4) :24-25

[4]李青云《.红楼梦》中的茶文化与人物描写[J].鄂州大学学报, 2011 (6) :45-48.

篇4:品茶的那个老人

当寒风吹过我的脸庞,那一缕缕从茶壶里飘出的烟气便袅袅升起。幽幽的树荫下,淡淡的茶香萦绕着古老的槐树,长满青苔的小石桌旁,昔日爷爷那泡茶的身影依旧清晰。

———题记

爷爷的一生很平凡,他不喜欢喧闹,只喜欢在幽静的树林里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在那棵老槐树下的石桌,用山泉和心来泡出最淡却又最香的茶水。

小时候,爷爷总爱带我和他一起品茶。他爱在泡茶时看我围着石桌一圈圈地跑,而我则爱在围着石桌跑时看着爷爷泡茶。爷爷也喜欢教我写字还有下棋,一老一少的笑声就伴着茶香在树林里来回飘荡。

上帝总是不愿给人们太多欢愉的时光。我十岁那年,爷爷患了肺癌,几次化疗仍不见好转。爷爷的身体已然不是自己的了,他不能命令自己的身体做任何事,他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带我去泡茶,教我写字和下棋了。

但疾病终究敌不过爱。十岁的那个生日,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生日。那个夜晚,我正在家里过生日,偌大的餐桌旁少了爷爷,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饭菜的香味似乎荡然无存。正当我丧气失望之时,爸爸搀着爷爷从医院赶回来了。爷爷的目光没有了以前的神韵,但从他闪光的双眸中仍能读出最令我激动的情感,那是一种大爱,是病魔所无法战胜的亲情!接过一纸平淡的贺卡,那字体虽不再挺拔,但我却从歪歪扭扭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一份慈爱。那是我记忆最深且最难以忘怀的一个夜晚,病重的爷爷从医院赶回来为我过生日,使我得到了幼年的一份最真挚的感情,为我留下了童年记忆里最难忘的情怀。

爷爷终于还是离开我了。如今,我最爱听周杰伦的那首《爷爷泡的茶》:“山泉,在地表蜿蜒,从很久很久以前,我有一张稚气的脸……爷爷抽着烟,说唐朝陆羽写茶经三卷,流传了千年……”

爷爷离开我已经有五个年头了,回想起爷爷,最清晰的仍旧是在那棵槐树下,爷爷长茧的双手泡在泉水里,茶色渐渐蔓延,石桌飘散着淡淡茶香,坑洼的土地上阳光斑驳,泉水潺潺流下,老槐树的年轮记录了我和爷爷在一起的日子。

望天上云卷云舒,看树旁花开花落,随风飘散的落叶道不出我的惆怅。泡好一壶茶,斟满两个古老的茶杯,袅袅烟气飘然而上,一阵秋风袭来,那熟悉的身影依然清晰,那久违的亲切再次出现。伴着幽然的茶香,那一段旋律飘荡于心——

“爷爷泡的茶,有一种味道,叫做爱!”

福建省安溪恒兴中学进取文学社

篇5:品茶小学作文

虽然我只有十岁,喝过的茶可一点儿也不比大人少,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花茶……我可都品尝过。

清明前,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趟南京,顺便去喝点儿茶。一踏进店门,我就闻到了各色茶香,香气四溢。这时,一位阿姨微笑地走了过来,温柔地请我们入座。阿姨首先拿出了南京的特色雨花茶,让我们品尝,在喝之前,还要经过沏茶这一繁琐的工序。她先用茶勺取出些茶叶,泡入装有开水的茶壶里,稍等片刻,倒掉开水,紧接着再注入开水,几分钟后打开茶盖,原先卷缩着的茶叶,慢慢地舒展开宽大的身体,一片叠着一片,闻一闻,真香啊,感觉神清气爽,特别舒服。阿姨把茶倒入茶盏内,我学大人的样子,先用鼻子闻一闻——香,再开始品,雨花茶喝上去有些苦,也有点涩,不过过了一会,口感慢慢变甜了,顿时嘴里充满了香味,让人回味无穷。接下来,我又尝了桂花乌龙和茉莉花茶,我更偏爱茉莉花茶,它喝起来比雨花茶香十倍,也好喝十倍。对于我这样的小孩来说,又香又甜是最爱。

喝茶其实蛮好玩的,虽然我品不出太多的区别,但是沏茶的过程对我来说就像玩游戏,让我乐此不疲。

篇6:品茶小学作文

首先我观察了一下茶叶,茶叶看起来十分干枯,摸一下感觉很粗糙,轻轻捏一下就听见“咔嚓”一声,干枯的茶叶一下子断了。它的颜色是墨绿色中带着一点点的白色,看起来就像穿了一件白色小衬衫一样。这些茶叶都蜷缩着身体,就像一个个受惊的小刺猬,又像一群小兔子在冬眠。

过了一会儿,老师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杯子里倒入了热水,杯底的茶叶一下子飞了起来,像是打了激素一样!又过了一会儿,茶叶们舒展开了,像一个个“超人”一样潜在杯底,有的在呼呼大睡,有的像一个坚强的守卫站立在杯中。我摇了摇水杯,这些坚强的守卫仍旧一动不动。

现在进入到品茶环节。我先是呷了一小口,一股幽幽的茶香就进入了我的喉咙里。清香、醇香、浓香涌上舌尖,让我回味无穷。

篇7:品茶小学作文

打开茶叶罐子,小心地取了一小撮扁平而手感脆脆的茶叶放入杯子中,它们犹如一只只胆小的小虫子蜷缩在一起,一动也不动。那墨绿带着一点嫩白的茶叶静静地躺在杯底,那苦味带着一点淡淡的清香使得杯子周围都有些淡淡的香味,闭上眼睛就像走进了雨后的竹林一样。

老师按顺序给每个人的杯子中倒入了水,“哗”的一声,茶叶被水流冲得直打转。待水静止不动后,茶叶大部分都沉到了杯底,就像一堆水草;而那些还在水空中悬浮着的茶好似一条条活泼快乐的小青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有时把头露在水面,有时一头钻入水草中,消失不见了。渐渐地,它们的颜色逐渐从墨绿变成了嫩绿,老师说这是绿茶,我想它泡出来的时候肯定是绿色的,没想到却是淡橙色的。慢慢地,它们舒展开来,茶叶变成了以前的5、6倍了。

终于可以喝上一口茶了,可是我刚喝了一口,却觉得茶是苦的,一直苦到了心里,难道这就是苦尽甘来吗?老师看我这状,走过来对我说:“茶是要慢慢品的,茶喝多了,就会感觉到甜了。”然后我又喝了第二口,我终于感到一丝丝甜味了,第三口,我让茶水在嘴巴里停留了一会儿,甜味更加浓了,就这样喝到了最后一口,舌头下面一直冒出甜甜的水泡,这时嘴里还游荡着甜甜的味道。虽然清淡,却又甜得那么令人着谜。

篇8:品茶的秘密

昨天婶婶从杭州旅游回来,带给爷爷的礼物是一听极品“西湖龙井茶”。一向不苟言笑的爷爷春风满面地接过来,时而瞧瞧,时而嗅嗅,似乎有一股气流袭扰着爷爷的鼻息,那可心舒坦的样子,真让我羡慕不已。我贼心顿起,决定瞅个机会把爷爷的茶叶偷过来,好好地品尝一番。

机会来了。我蹑手蹑脚地溜进厨房,来到放茶叶听的地方,用扳子小心翼翼地将茶叶听撬开,接着把内包装撕了个小口子。说时迟那时快,一股幽香扑鼻而来,一刹那间似乎弥漫了整个屋子,是那样的清新,那样的幽长,那样的沁人心脾。我拧开茶杯盖,撮了几瓣茶片放入,然后倒上开水。茶片如鱼得水似的立即身体舒活,精神抖擞,调皮地上下闹腾起来,我连忙把茶杯盖拧了个严实,生怕“鲤鱼跳龙门”。

过了一会儿,估计茶泡好了,我才拧开盖子看了看,一瓣瓣茶片已经安静下来,沉在杯的下部却又没有完全挤在杯底下,悬浮着。原本无色的开水有了颜色,是淡淡的,是绿绿的,是透透的……美的视觉反正不管怎么描述,不如现场一见。

我把嘴凑向杯口,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大口。呕,顿时感觉沧海桑田,比我以前想象的茶还苦,我不敢咽下去,跑到泔水桶旁去吐。爸爸看见了:“好啊!你偷爷爷的茶喝,坏事一;现在又想糟蹋珍品,准备做坏事二啊?”我连忙向爸爸诉苦:“什么破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简直连馊水都不如。”爸爸微微一笑说:“傻孩子,茶是要品的,而不是猛喝的,你先呷一小口,再慢慢咽下去。试试!”

我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一股苦味侵蚀着我的舌面,喉咙,紧接着一股微妙的感觉慢慢地泛起,是嗅觉,是味觉,还是触觉,倒也不太分得清楚,只觉得主导我的是兴奋,舒坦的、愉悦的、满足的那种兴奋。我再呷了一口,口腔里、喉咙里,有一种香气幽幽的、绵绵的袭扰着,挥之不去……

我望着爸爸,调皮地说:“今天我做的第一件坏事值,我认识了中国茶,对于爷爷,我会向他道歉的。你制止我做第二件坏事,我得谢谢你,你让我懂得了生活中的某些秘密。”

安徽省界首市顾集中学“海燕”文学社

篇9:品茶小学作文600字

――题记

坐在桌前,闻着淡淡的茉莉清香,我不禁又沉浸其中。

我爱茶,即爱它的淡雅,又爱它的味道。回看历史,又有多少风流人物都被它深深吸引。茶圣陆羽因茶写出了传世名作《茶经》,一代文豪欧阳修发出了“时间是难料,唯有茶最好!”的感叹。就近是什么魔力让它变得如此神奇,这般富有吸引力?

我想,是它的味道吧!

清单中略含苦涩,苦涩中却透露出甘甜。无味似有味,有味胜无味!这便是它吸引我的地方。

你看,这不是像极了我们的童年么?

小时候一帆风顺,什么都有大人担带着,父母亲人宠爱着,什么事都不用自己担心,这不是清单无味的生活么?

一不小心摔了一脚,生病了,或者是受到了什么挫折,在我们的心中不是苦涩的么?

成绩提高了,得到奖状了,这不就是我们心中的泉水变得甘甜是了么?

或许,茶不仅仅是是我们生活中的饮品,而是一味不受世俗所污染的世外之人。它是一位仙子,一位导师。在它的身上还蕴藏很多我们尚未发现的奥秘与哲理。

一杯普通的茉莉花茶,我能体会到它对大自然的渴望;一杯绿茶,我能感受到她生命的活力;一壶洞庭碧螺春,我品尝到了人世间被该有的清单。

一杯毫不起眼的茶水竟能够勾出我那么多的幻想,真是不可思议!

闻着幽幽的茶香,我的思绪终于从幻想中飘了回来。低头看着茶杯中的茶深不见底,我的眼神中散开了一丝忧郁。

天上的浮云在微风的伴随下潇洒地飞越大西洋,飘飘忽忽游遍大江南北。

篇10:品茶小学作文530字

今天,我们就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品茶活动。老师在我们的杯子里放了一些茶叶,然后倒进了开水。没倒水时,只闻得一股淡淡的清香,茶叶如同一根一根的细针铺在杯底。水倒下去了,杯底一股小小的漩涡把茶叶卷了上来。慢慢地,茶叶由原来的深绿变成了淡绿。不一会儿,茶叶舒展开了,那淡绿色的身躯好似小宝宝伸了个懒腰。水也由原来的透明变成了淡淡的翠绿色。

我端起茶来仔细端详,把鼻子凑过去闻一闻,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立刻让人神清气爽。

我把杯子送到嘴边,抿了一口,有一股苦涩的味道。我又抿了一口,感觉就不一样了,有股浓香醇厚的味道。一片片小舟般的茶叶漂到嘴边,我便学起毛主席,嚼起茶叶提提神。我觉得小口抿不过瘾,于是我便一口喝了很多,只感觉一股清凉从口中散发开来。我仿佛身体轻盈地飘起来,像要成仙了一般。这时,我便想起了古人品茶时的一句诗:“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归去。”……

篇11:生活感悟小学作文欣赏:品茶

闻闻茶香,那散发出红茶特有的清香丝丝缕缕地钻入我的鼻腔之中,沁人心脾。细细品尝,那醇厚的口感,清凉的味道,再加上茶叶特有的清爽,令人回味无穷。而我,却在这背后,尝到了一丝淡淡的苦涩。

其实,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哪个光鲜亮丽的背后没有辛勤的付出。破茧成蝶,每一步都需要刻骨铭心的勇气;凤凰重生,每一次都要有撕心裂肺的力量。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位成功人士,肯定挥洒过无数的汗水,历经无数的挫折。如今,他们都如茶一般,沁人心脾,然而在那回味无穷的香醇中,不由得让人感到淡淡的辛酸。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让我们慢慢品味吧。

点评

这是一篇有创意的作品,作者能够从品茶中,获得人生的感悟,虽然还不够具体,但对小学生来说已是弥足珍贵。如果第三自然段能够举一些例子来谈成功来自辛勤的付出,那就更棒了。

作者:林筱凡

篇12:学茶道,品茶香小学作文400字

4月4日虽然天气不是很好,但是杭州网小记者纷纷进入了馆内,原来茶艺师正在里面展示茶艺,茶具在老师的手里演示得出神入化,不一会儿,两杯色香俱全的茶就泡好了。

今天茶艺师给我们教授泡绿茶,茶艺师首先介绍了泡茶用具,瞧!放在第一个是茶道组,在盘子的左上角,第二个是茶叶罐,紧挨着茶叶罐的是赏茶盒,随后摆放的在右上角的.是茶壶。第二排放在左下角的是水盂,摆放在中间的是毛巾,在毛巾的上方和右面,分别摆放着两只玻璃杯。开始泡茶,首先是出具,把茶叶拨放在赏茶盒,洗杯完成,有几个重要的环节,首先茶叶铺满杯底,其次是第一次加水后二十至四十秒后,进行第二次加水。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凤凰三点头”,倒水时水柱要保证不能断,忽高忽低犹如凤凰在天空中飞翔,水中的茶叶在水的提拉中上下翻飞像树叶在空中飞舞。这种感觉如诗如画,真是美极了。茶艺师相当厉害将水壶提拉三次后,正好保证水杯中的水是七分满。泡茶完成,就可以请客人喝茶了。喝茶完了当然还要记得收具哦。

看上去很简单的动作实际上干起来,我却搞得像笨鸡在扑腾。动作感觉笨笨的,水洒的满桌子都是,但是两杯绿茶在我手中也总算是泡好了。

篇13:描写品茶的作文

——题记

从小到大,我对茶都有一种独特的,浓厚的感情。可能是因为我的家在安溪的清水岩上,家里世世代代种着铁观音茶,所以对茶有着这种感情。单是家里的后院外就种着一大片铁观音茶树。爷爷奶奶每年去收获,将茶叶烘干后除枝,再制成可以饮用的茶叶。每蓬客人来做客,爷爷与爸爸都会拿出茶具与亲手种的铁观音茶来泡茶招待客人。我看了心里很是羡慕,想着有一天可以亲手泡一壶茶。

一天大人们都有事出门去了,这可是个尝试泡茶的好机会。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虽然很多次看到了爷爷泡茶,但不懂的泡茶的诀窍,一下子就“碰壁”了。我先把水烧开,拿起茶壶,准备先将茶具消一下毒。一手拿着盖子,一边往茶壶中倒水,没想到水一下子倒到了自己的手上。我疼痛难忍,一下子使劲甩了一下手,盖子也掉到桌上。我吓了一大跳,那可是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茶具阿,我赶紧放下水壶,将盖子捡起来。幸好距离太短,盖子没碎,真是虚惊一场!

这时爸爸恰好回来了,他见我手忙脚乱的样子,便给我示范,我学着他的样子,先往茶壶里注入水,清洗了一下茶具,倒掉水。然后打开一小袋茶叶放到茶具里面,冲入沸腾的开水,一股淡淡的烟雾腾空而起,一缕淡淡的茶香沁入心脾。我闭上眼睛,仿佛看到了高高的清水岩顶上,爷爷奶奶在采茶的树子,他们脸上堆满了微笑,那是一种收获的喜乐。一陈清风伴着茶香徐徐吹过,令人陶醉。睁开眼睛,只见茶叶的开水的浸泡下开始膨胀,茶水也变成浅绿色。我倒出一杯,品了一口,铁观音不像其它茶叶那么苦,淡淡的苦味只是轻轻掠过而已。茶水有一点点涩味,然后慢慢变成了甜味。而且经久不散,有种“余味绕舌”的感觉。

篇14:品茶的作文500字

打开茶壶,小心翼翼地拿一把又平又脆的茶叶放入杯中。它们像胆小的小虫子一样蜷缩在一起,一动不动。深绿色带点白色的茶叶静静地躺在杯底,带点清香的苦味使得杯周围有些清香,闭上眼睛就像雨后走进竹林。

老师依次往每个人的杯子里倒水。随着“哇”的一声,茶被水流直直地旋转着。水静止后,大部分茶叶沉入杯底,就像一堆水生植物。然而,茶仍然悬浮在水中,空气就像活泼快乐的小鲱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有时头露在水面上,有时一头扎进水生植物中消失。渐渐地,它们的颜色从深绿色逐渐变成了浅绿色。老师说这是绿茶。我想它被浸湿时一定是绿色的,但它是浅橙色的。慢慢地,它们散开,茶变得比以前多了5到6倍。

我终于可以喝一口茶了,但是我只是喝了一口,但是我认为茶是苦的,而且它一直苦到我的心脏。这毕竟是最好的东西吗?老师看着我,走到我面前说:“茶是慢慢品尝的。如果你喝太多茶,你会觉得很甜。”然后我喝了第二口,最后我觉得有点甜味。在第三口中,我让茶在口中停留一会儿,甜味变得更浓了。所以我喝了最后一口,甜水泡一直出现在我的舌头下面。这一刻,我的嘴还在甜蜜的味道中徘徊。虽然很轻,但它是如此甜美,以至于它是一个谜。

篇15:品茶的作文500字

我从茶叶袋里抓了一把茶叶放入茶杯里,茶叶摸起来脆脆的,棕里透着绿,闻起来非常刺鼻,但是刺鼻中又带着一丁点儿的香味,感觉像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镇。

老师依次给我们的杯子里倒水,“哗”的一声,茶叶被水烫得团团转,过了一会儿,茶叶有的像在泡温泉一样浮在水面上,有的像在水底探险一样沉在水底,堆成了城市的形状。等茶叶全都沉下去的时候,我竟发现茶叶舒展开了,绿绿的,嫩嫩的。听老师说我带来的茶叶是白茶,白茶的颜色和爸爸喝的啤酒颜色居然是一模一样的。我还以为白茶是白色的呢,没想到是橙色的!

终于可以喝茶了,我抿了一小口,没想到茶这么苦,老师对我们说:“你们一定要细细品尝,才能发现茶的甘甜。”第二口喝下去,我没有咽下去,而是留在口中,过了很久才咽下去,竟真的有点清香味了。第三口我一下子喝了一大口,过了很久,居然发现就是甜水。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苦尽甘来吗?于是,我继续细细品茶,直到现在,那种甘甜还在我嘴里。

上一篇:公司员工转正申请书精选模版下一篇:下学期高二历史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