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名言

2024-04-14

薛涛名言(共13篇)

篇1:薛涛名言

薛涛名言

1、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2、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3、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

4、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5、双栖绿池上,朝去暮飞还。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

6、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7、人世不思灵卉异,竞将红缬染轻沙。

8、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9、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名言警句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10、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11、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篇2:薛涛名言

赠薛涛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体裁:七绝 蛾眉山势接云霓,欲逐刘郎北路迷。

篇3:薛涛:续诗才女名流赏

薛涛 (公元768-832年) , 字洪度, 亦作宏度, 原籍长安 (今陕西西安) 。她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薛郧为进士出身, 任兵部主事;母亲亦是大家闺秀, 知书识理。薛涛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 父亲就荣升为四川成都刺史, 故一家人便定居成都。在成都, 薛涛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父母亲都非常喜欢她, 重视对她的培养和教育。平时在家, 母亲便教她识字, 给他讲故事;父亲公事之余, 便教她读书背诗。而薛涛自幼天赋过人, 聪慧颖悟, 接受能力很强, 又勤奋刻苦, 因此, 学业进步很快。传说她从三四岁时起开始读书识字, 五六岁时便能背诵很多名人诗文, 七八岁时就能吟诗作对了。

一天早晨, 一家人刚起床不久, 明媚的阳光便洒满大地。庭院中那棵高大的梧桐树也披上了一身朝晖, 微风吹来, 树叶便沙沙作响。薛郧兴致颇高, 望着梧桐树随口吟了两句诗:

庭除一古桐, 耸杆入云中。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 庭院中生长着一棵古老的梧桐, 梧桐树巍然高耸, 直插云空。父亲吟完这两句诗后, 停了一会, 想考考女儿, 也锻炼锻炼女儿, 便含笑望着薛涛说:“涛儿, 下面两句就由你来续上, 使它成为一首完整的吟梧诗, 行吗?”

吟诗讲究平仄、押韵和对仗, 并要注意内容的连贯, 并不容易。父亲已吟了两句, 要续上两句, 并达到以上要求, 对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 就更难了。

“那就让孩儿来试一试吧。不过, 续得不好, 请父亲大人不要笑话我。”只见薛涛迎着父亲信任的眼光, 凝视着梧桐那高大的身姿, 稍作思索, 便朗声吟咏道:

枝连南北鸟, 叶送往来风。

这两句诗续得极富情趣, 顿时使全诗灵气四溢, 有声有色, 给人以广阔的联想天地:你看, 南来北往的鸟儿都非常喜欢这棵大树, 有的在树枝上停栖啼鸣, 有的在上面筑巢安家, 哺婴育雏;梧桐叶的小掌轻轻地摇摆着, 就像在迎接南吹北拂的风。虽然是父女临时合咏的一首小诗, 却联想丰富, 自然生动, 对仗工整, 前后相互映衬, 显得十分和谐。难怪薛郧在听完女儿的吟咏后, 会高兴得连声称赞。

从此, 父母便更加宠爱她, 更加用心培养她。到十一二岁时, 薛涛不仅能吟诗作文, 出口成章;而且具有多方面的才华, 于琴棋、书画、音律, 样样精通, 是人们公认的才女。一家人生活得非常幸福美满。

然而, 好景不长。不久, 父亲便因病去世了, 家道也逐渐败落。母亲裴氏守寡抚养薛涛, 生活极其艰难。更不幸的是, 在薛涛14岁的那一年, 与她相依为命的母亲亦积郁成疾, 离开了人世。

母亲去世后, 薛涛无依无靠, 孤苦一人, 迫于生计, 只得去当了一名歌妓。此时的薛涛, 年已14岁, 长得亭亭玉立, 姿容美艳;再加上她精通音律和琴棋、书画, 又能即景赋诗作文, 因而名噪一时。时人皆以能与她结交唱和为荣。

唐德宗贞元元年 (785年) , 朝廷拜中书令 (宰相) 韦皋为剑南西川节度使, 统略西南。这韦皋是一位能诗善文的儒雅大吏, 到成都后, 听说了薛涛之名, 且知其为官宦之后, 颇为怜惜, 便经常召令其至内府赋诗侍酒, 关系甚为密切。韦皋曾上表奏请朝廷授予薛涛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职, 格于旧例, 未能实现。但时人及后人仍然习惯地称她为“女校书”、“薛校书”。著名诗人王建曾赠诗道:“万里桥边女校书, 琵琶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 管领春风总不如。”由此可见时人对薛涛的赞赏和称道。

韦皋之后, 袁滋、高崇文、武元衡、李夷简、王播、段文昌、杜元颖、郭钊、李德裕等大吏相继镇蜀, 薛涛皆以歌妓而兼清客的身份出入他们的幕府。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 赴蜀期间, 都曾与薛涛有过往来唱酬。

篇4:薛涛生卒究何年

我的考证是:薛涛享年共六十三岁。生于七七○年(唐代宗李豫大历五年),卒于八三二年夏(唐文宗李昂大和六年)。

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薛涛自己的诗,与薛涛同时人有关薛涛的事、诗和书信,以及历来有关薛涛事迹的旧说。

卒年的根据是,《全唐诗·刘禹锡》诗有一首《和西川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之什》:

“玉儿已逐金环葬,

翠羽先随秋草萎。

唯见芙蓉含晓露,

数行红泪滴清池。”

一九四五年我引用了此诗,但尚不知作于何年,因而也不能证明薛涛卒于何年。30年后,始见卞孝萱的《刘禹锡年谱》,引用《淳熙秘阁续法帖》载白居易复刘禹锡书手迹事,原书说:“前月甘六日,崔家送终事毕,”“乃至‘金环’、‘翠羽’之凄韵,每吟数四,如清光在前,或复命酒延宾,与之同咏,不觉便醉便卧。”“居易再拜梦得阁下。十一月日。谨空。”所说“崔家送终事”,指八三二年(唐代大和六年)八月崔群卒,十月二十六日,居易在洛阳为崔群送葬后,即得禹锡自苏州寄到此诗,十一月亲笔写了这封回信。刘诗有芙蓉(水芙蓉,即荷花)含露,红泪滴池的描写,可知薛涛之死在是年夏季。涛诗有“芙蓉新落蜀山秋”句,芙蓉入秋既落,自不能含露滴池,死时自不会在秋天。以当时交通的艰阻,李德裕、刘禹锡、白居易的诗筒往还,至少也得要三几个月的时间。禹锡的诗和居易的信,遂成为薛涛卒年在八三二年夏季的铁证。

薛涛生时有几件大事:(一)“甫及笄”(十五岁)入乐籍;(二)当了四、五年乐妓后,就被韦皋罚赴松州(今四川松潘),释回即脱乐籍,隐居于成都的浣花溪甚久;(三)武元衡镇蜀时奏涛为校书郎;(四)涛到梓州(今四川三台)和东川监察御史元稹(字微之)相聚;(五)涛寄《赠远》诗给被贬江陵的元稹,和在浣花溪创制深红小笺写诗;(六)涛与段文昌、段成式、元稹唱和,都说明自己已入老境;(七)涛晚年由烷花溪迁居成都城内碧鸡坊;(八)涛与李德裕唱和。这些事都和薛涛的年龄有关,薛涛自己大都有诗为证。下面简要地加以论述:

(一)我断定薛涛生在七七○年(唐代大历五年),入乐籍时在七八五年(唐代贞元元年),时年十六岁(虚岁)。愈大愈小对以下各事在时间上对不上号。

(二)罚赴松州时写的《十离诗》,是青年妇女口吻,中有“四五年”,“四五秋”句,应在七八九年(唐代贞元五年),时年二十岁。

(三)武元衡镇蜀时,涛脱乐籍已十九年。武重其才,《郡斋读书志》明确地说:“武元衡奏校书郎。”时已三十九岁。

(四)八○九年(唐代元和四年)涛到梓州与元稹相聚,有《四友赞》诗,使稹惊服。《全唐诗·元稹》诗有《好时节》一首,系引文君奔相如故事来比喻薛涛。其时稹妻韦丛病留故乡,而稹止三十岁,涛已四十岁了。

(五)八一○年(唐代元和五年)二月,元稹被贬江陵府士曹参军,韦丛已死七月,涛《赠远》两首,表明她对元稹的单恋。次年,稹在江陵贬所纳妾安仙嫔,安氏不久亦卒。后四年,稹即续娶裴淑。涛终不得与稹结合,应是大稹十岁的原故。

(六)段文昌初镇西川,涛有《段相国游武担寺病不能从题寄》诗。时元稹已为翰林学士,有《寄赠薛涛》诗,涛答以《寄旧诗与元微之》,中有“老大不能收拾得”句,时涛已五十二岁。又赠段成式(段文昌子)的诗,长辈自居,老气横秋,也要有这个岁数才说得通。

(七)八二九年(唐代大和三年)以前,涛已由浣花溪迁居成都城内西北隅碧鸡坊,建吟诗楼栖息其上。故是年南诏袭成都,大掠西南郊而去,涛得安然无恙。

(八)李德裕由兵部尚书出镇西川,乃大和四年(八三○年)十月命,次年秋建成筹边楼,涛献诗称贺,有“平临云鸟八窗秋”句。第三年春,涛和李《棠梨花》诗,尚有“正及东溪春雨时”句,可证春间犹在。夏卒,李有《伤孔雀及薛涛》诗,《全唐诗·李德裕》诗已失收。《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吴蜀集》一卷,专载当时刘李两地唱和诗,李诗必载其中,可惜此集早已失传。现在刘诗幸存,足证薛涛卒时在八三二年夏。

生年无书可考,只能推理。唯一希望是段文昌写的薛涛墓志能够早日出土。

解放前的《辭源》、《辞海》“薛涛”条,都无享年和生卒年。解放后的《辞源》修订本尚未出齐;《辞海》的三次修订本都有了生卒年,但各不相同,年份是:

(一)一九六二年《试行本》:“薛涛七六八——八三一”。

(二)一九六五年《未定稿》:“薛涛七六八——?”。

(三)一九七九年版:“薛涛?——约八三四”。

篇5:薛涛名言

寄蜀中薛涛校书,寄蜀中薛涛校书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的意思,寄蜀中薛涛校书赏析 -诗词大全

寄蜀中薛涛校书

作者:王建  朝代:唐  体裁:七绝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于今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篇6:薛涛的诗情人生

宋冠军

内容提要 薛涛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女诗人,她留给我们太多的想象的空间,本文将通过把薛涛的一生分为三个时期来浅谈一下女诗人的情感及其变化。

唐代女诗人薛涛生于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卒于文宗太和六年(公元832年)。薛涛字宏度,本长安良家女,父勋,因官寓蜀而卒。家贫沦落为官中乐妓。贞观五年(公元789年),薛涛因事被罚赴边城松洲,献《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获释。归成都后,脱离乐籍,居浣花溪。涛知音律,工诗词,与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等都有唱和。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有“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知”的称誉。薛涛在晚唐诗坛上的地位不容置疑,本文将把女诗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分析诗人的情感及其变化。一 父卒之前

相传薛涛八、九岁时,一日,其父薛勋指井边梧桐而吟:“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涛应声而续:“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1对于幼女如此智慧识声律而敏于文思,薛勋竟愀然久之,似乎预知她将要沦落风尘,以色艺事人。我们说。薛涛沦入乐籍,是时代和她家庭遭际使然,她的不幸值得同情,并使我们诅咒那个时代。当然,这些对于尚处于幼年的薛涛是不可能懂得的,她所知道的也许只是她信口所吟的“枝迎”两句,是承“耸干”而来的细致展开,且声韵谐协,有出离童稚的圆润。有一种思想细密,音韵和谐,用语朗丽的细腻和清越。她也许还在期待父亲会像往常一样夸自己具有音律感,诗感,夸自己是一个 “小才女”。------这段时光应该是薛涛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此时的薛涛应该说是一个思想很单纯但又情感丰富,极富诗才的一个“小才女”。

二 家贫沦落为官中乐妓

“生来是个女性,命运已给她最大的不幸。如果没有知识,浑浑噩噩像牛马般过一世,倒也令人省事。最不幸的是去吃了“智果”,从模糊中醒过来,认识了自己也是一个人。”2薛涛不仅清醒的认识自己是个人,应有做人的尊严,而且她心性极高,即使沦入乐籍,避免不了侑酒赋诗,为男性士大夫助兴,也极力追求一种独立人格,能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玉立于男性世界。在她的许多诗中,托物言志,体现她追求清俊高洁的情感特征。

如《酬人雨后玩竹》:“南天春雨后,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多留晋贤罪,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此诗描绘了竹子虚心劲节的奇姿,寄托自己不同凡俗的情志和品格。春雨过后,竹子更加青翠茂盛,惹人怜爱,但许多人却未见其在严冬傲霜斗雪坚忍不拔的气概。对于众人的评议,它并不在意,只是淡然处之,仍旧保持着天真的本性,虚心自持。让女诗人更钦佩的是:与竹相伴的是竹林七贤之类的君子贤士、君山二妃之类的忠贞深情女子。自己虽曾没入乐籍,与自己相交的虽也有不堪之人,但多是慕诗名而来,以诗受之于人,亦不乏良友。竹伴高贤,我亦结良友,不是很相似吗?挺拔清秀,劲节向上,不畏霜雪,傲立世间的竹,不正是宏度孤芳清拔、坚贞不坠品性的写照吗?

作为乐伎,其生活环境对薛涛这样一位洁身自好,清俊高洁的女子来说,有着难言的痛楚。己欲高洁,而世人总是以有色眼光打量,甚至还有诽谤。然而,她并没有因此沉沦下去,而是以才女的身份周旋于“才子”阵中,在痛苦中挣扎。当然,对于这种生活,她不免有些怨恨。在诗中,诗人反复表达这种情感,尤以在《柳絮咏》中表现的最为强烈。诗云“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诗人以柳絮自喻,明言她对于所处环境的悲愤。历来人们以水性杨花来形容女性作风轻浮,不忠贞,更何况一乐伎,在世人眼中地位更低。“轻复微”的柳絮,只能随风而东西,命运始终操在人手,自己不能控制。对于渴望自由,人格独立的诗人来说,虽有才能但仍摆脱不了受制于人的命运。薛涛在这类诗中,多以自然物的高洁品质来喻自己所追求的独立人格,清俊脱俗的气质。诗歌格调高雅,词句清丽,襟怀广阔,超凡脱俗,得到当时及后世人的称美,所以晚唐张为的《诗人主客图》将其列为“清奇雅正”类。

“在士大夫大力提倡封建礼教、控制妇女思想,扼杀妇女才能的宋代,她并没有被驯服。她不仅掌握了广博的文化知识,而且敢于干预闺房以外的事情。”3这句话是用来推崇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的。然而身处晚唐的薛涛在此方面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薛涛跟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一样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奋斗目标。薛涛之所以获得士大夫(女校书)的美称,不仅因为她多才多艺,更主要的是她有像士大夫那样热切关注现实,忧国忧民的情怀。

如被韦皋罚至松洲时写的《罚赴边有怀上韦相公二首》,“有讽喻而不露,得诗人之妙。”再如唐宪宗时番王刘辟在蜀叛乱,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的薛涛十分愤慨,唐将高崇文讨平叛乱,她热情激昂的写下了一首贺诗《贼平后上高丞相》:“始信大威能照日,由来日月借生光。” 赞颂了唐将高崇文功德无量,日月皆要借其生辉。文宗太和五年,李德裕在成都府建筹边楼,“按南道山川险要与蛮相入者图之左,西道与吐蕃接者图其右。其部落众寡,馈军远迩,曲折咸具,乃招习边事者与之指画商订,凡虏之情伪尽知之。”4诗人在那一年秋就写下了气势雄浑,“直高中唐一格”的《筹边楼》:“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十四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城外见边头。”告戒诸将不要急功近利,贪图边功。这哪是青楼女子之口吻,简直具有政治家的眼光!令人叹服!男女相识到相知,相知又到相恋,皆缘于一个“情”字。有情才相知,有情才相恋。于是有才华,多情的佳丽门,借手中笔,尽情抒发深恋之情。

薛涛更不例外,亦是坚定执著地追求相濡以沫的纯洁爱情。她幻想自己有个好情侣,终朝相伴,双双生活在幸福中,享受夫妻的恩爱。但是,俊杰们欣赏薛涛的才华虽然有的也爱慕薛涛,但不愿与她结为夫妻。很显然,有一条鸿沟横在他们中间,那就是身份的悬殊。

真正的爱情生活是幸福的,当薛涛面对镜中月,水中花般而无力争取的爱情生活时,只能品位出一个“苦”字。

他现存作品中有四首《春望词》透漏了她追求爱情的崇高的道德标准以及她冰清玉洁,情挚意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同时也是对灰飞烟灭的爱怜生活发出的阵阵哀叹。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愁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风光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著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作者在第一首中把一个少女的心理活动淋漓尽致的刻画出来。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一个美丽的姑娘带着淡淡的愁思姗姗而来,来到满园春色的花丛中,不看则已,一看那娇嫩欲滴的花朵,便触动了心灵深度的幽思,她顿生怨恨之心。她恨那意中人为何不与她一同欣赏这春之花。正所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触景生情,她自然会怨恨那不与她共同“喜怒哀乐”的意中人。

本来,春天的鸟儿婉转于树梢头,那美妙的歌声,悦耳动听,令人心情舒畅。可在女主人公的听觉神经上留下的却是“复哀吟”的颤音。一个“哀”字,写出了她百转回肠的复杂思想感情。她感到惆怅和寂寞,怨愤之情便油然而生。因而少女听到的嘤嘤鸟声也觉得哀婉凄苦。

薛涛的追求落空了,她用自己的笔表达出自己所思念,所敬仰的意中人不知身在何方,而产生的凄苦烦闷的心境。她成天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墨客,送往迎来,眼看自己昭华已尽,却“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找不到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感情归宿,每当清晨梳妆时,她常常对镜垂泪,她的内心世界是何等的痛苦和寂寞。

一切景语皆情语,薛涛在《柳絮》中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思和哀怨:“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有北飞。”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悲惨的身世,作为歌妓,她生活就是“一任南飞又北飞”,而没有普通封建女性所有的安定生活。此中,她内心渴望天伦之乐而不可得的哀痛是一目了然的。

薛涛在这一时期思想感情是复杂的,已不再象幼时那样“单纯”和“无知”,她有着虽为生活所迫沦为乐妓的苦楚,但却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怀。涛虽身为女儿身,却也有着位卑不忘天下事,忧国忧民的情感,另外薛涛在这一时期也追求自由美好的爱情等等。这一时期在薛涛一生中是最重要,然而却带着几分凄凉的意味。

脱离乐籍,居浣花溪后

薛涛被罚松洲回来之后,虽脱去了乐籍,但这是以随叫随到为条件的。虽说有了一定的自由,最终仍是摆脱不了与男性周旋,也摆脱不了世人的有了眼光。故而她在《蝉》一诗中又抒发自己本性高洁的情志,傲兀不群的节操。诗云:“露涤音清远,风吹故叶齐。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前两句以蝉高洁的生活本性,表达自己孤芳自赏,不同流俗的性,第三句是她抛头露面、酬答唱和,周旋于男性世界的形象物化。一个“似”字,表明这只是表象,内质则是“各在一枝栖”。

薛涛被赦回成都后,便摆脱了乐籍。但她并没有像一般“从良”女妓那样,“充人后栋”、为人妻妇,随随变变找个生活上的靠山,而是“退隐于西郊浣花溪,钟琵琶花满门”5。开始了持续一生,独立不倚,“合规范”的韧性抗争生涯。这中置弱女子独立生活的艰难与不顾,为了坚持做人的节操,而宁愿一人“琵琶花下闭门居”6,弥漫一派浓浓的山林隐士涵养高操洁质的况味。

早在青年时期,她就感到自己不是尘世的女子,“长裾本是上清仪,曾逐群仙把玉芝”(《试新服裁制初成》三首),暮年,终于在经受人世患难之后,回归道门。这是她为自己选择的归宿,也是命运的必然结局。乐妓加女冠,这几乎是中国封建女性中最不幸的一生。薛涛偷吃了智果,又品尝了禁果,她走了一条与封建社会中普通妇女截然不同的生活道路。她失去了女子应该得到的东西,却获得了一般女子难以获得的价值;她失去了人生宝贵的爱情,却获得了男子也难以获得的才名。贞节坊前、名教簿上也许不会有她的名字,中国诗史上却因此产生了又一位卓越的女诗人。这是她的不幸,又是她的大幸!

当然,时已进入晚年的女诗人也许并没有想这么多,她也许只是依然保持着自己本性高洁的情志,也许还在憧憬着什么,女诗人留给我们太多的想象的空间。

薛涛活到六十二岁,死后当时川西节度使段文昌为其题写墓名:“西川女校书薛涛宏度之墓”。————————————— 参考文献:

篇7:元稹写给薛涛的诗

寄赠薛涛

唐代:元稹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译文

锦江滑腻峨眉山秀丽,变幻出卓文君和薛涛(这样的.才女)。

言语巧妙好像偷得了鹦鹉的舌头,文章华丽好像分得了凤凰的羽毛。

擅长文词的人都纷纷停下了自己的笔,公侯们个个想像王浚梦刀升迁那样离开那里。(他们都自愧弗如。)

分别后远隔烟水无限思念,这思念就像庭院里菖蒲花开那样盛,像天上祥云那样高。

作品注释

元稹极富诗才,然而第一次与薛见面,便令他敬佩不已,并主动为薛捧持笔砚,薛涛赋诗作画,笔走龙蛇,其不世之才华,使元稹大为吃惊,便引为知己。这是他后来写的赞美薛涛的诗。元稹深爱薛涛,唱酬往来,情深意切。后来元稹到了浙江,遇到了刘采春,便忘了与薛涛旧情,薛涛写了一首《柳絮》以自嘲:“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

作者简介

篇8:薛涛诗存 厥功则伟

《万首唐人绝句·薛涛诗》

洪迈辑录的《万首唐人绝句》,始于杜陵,终于薛书记,作者一千三百多位;在二百多位女诗人中,收录成都女诗人薛涛绝句73首,是诗数最多的一位。73首绝句中,五言10首,六言1首,七言62首,这就是后世所辑涛诗集中多为绝句一体的由来。可惜的是,所录绝句都没有注明出处。之前,晁公武曾为四川转运使井度的属官。井度好聚书,后全赠公武,使其藏书多达二万四千五百多卷。公武据此撰成《郡斋读书志》。如是,《锦江集》似在其藏书之内。《郡斋读书志》成书于1155年,而《万首唐人绝句》始辑于1181年,两者相距26年,如无他本可据,这73首绝句,当录自《锦江集》。

洪迈《容斋随笔》把帝王将相、文人学士的生平诗文遍加评议,而对薛涛却无只言片语,后人当然无从知其辑录的73首绝句所据何本了。张蓬舟评为“南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涛诗五、六、七言绝句七十二首,但将《十离诗》署名为‘薛书记’,不入涛诗,虽然失考,惟所选绝句几达全部涛诗的六分之一,明刻《薛涛诗》得据以汇为专集,厥功则伟。”从所收涛诗来看,《万首唐人绝句》其失,除了把《十离诗》署名薛书记外,还在《赠杨蕴中》七绝一首题下注云:“死后作”,为不经之谈。此外,还漏收涛诗数首。尽管如此,它仍为后世薛涛诗集的编辑和校正讹误的祖本。张蓬舟 《薛涛诗笺》据其改正诗题字句的绝句就有八首之多。“厥功则伟”、“功不可没”之誉当之无愧。

明万历洗墨池刻本《薛涛诗》

明万历三十年洗墨池蜀刻本《薛涛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12月影印出版发行)收涛诗85首,比《万首唐人绝句》多收12首。最为可喜的是首录涛五言律诗《酬人雨后玩竹》。这首诗“何啻涛自写照”、是“自表身份”的好诗,甚至评为“展示自己的理想与情操的好诗,也是女诗人对称她为‘尤物’、‘人妖’的严正回答,堪称压卷之作。”辑录者重视此诗深蕴的内涵,把它列在卷首。

时任四川布政使的曹学在《蜀中广记》中有记述:“予初入蜀,见当事者梓《薛涛诗》一卷,云系新都杨家抄本,喜以为秘书也。及观之,只五七言绝句而已,此在洪迈《万首绝句》之内。且江南有一抄本,亦与之同,大抵从《万首绝句》内抄出,但蜀本多《酬人雨后玩竹》五言律一首,又少江南绝句数首,亦可互校。予叔汝载,披阅《简池志》,载其《江月楼》诗”,“又《西岩》诗”,“此二首抄本所无,至可喜也。”与曹学同时,并同主闽中词盟的徐则另有说法。其在《红雨楼题跋》中记述:“唐有天下三百年,妇人女子能诗者不过十数,娼妓诗最佳者薛洪度、关盼盼而已。彤管所载,不得一二;女史所收,不得三四。近曹能始参藩西蜀,梓而行之。洪度诗五百首,此亦断残璧,非完璞也。中有《赠杨蕴中进士》一首,虽凄惋可咏,然鬼语无稽,余乃拔付集末。田洙联句,尤为不经,竟删去之。无事斋居,手自抄录,以备讽咏,庶几寤寐红妆,仿佛环佩矣。”(万历三十七年再版《薛涛诗》跋语)。此本仍藏北京图书馆,张蓬舟在《薛涛诗笺》中有书影一帧。陈文华教授在《唐女诗人集三种》中曾指出:“另有一卷本《薛涛诗》,最早见录于《直斋书录解题》,今存之明万历三十七年洗墨池刻本殆即此本。”按此说,明蜀本《薛涛诗》,即原于南宋时的一卷本《薛涛诗》专集,不知确否。

《薛涛诗》专集中收涛绝句84首,补收绝句十首,其中首次录入九首:《鸳鸯草》、《贼平后上高相公》、《续嘉陵驿诗献武相国》、《段相国游武担山病不能从题寄》、《赠段校书》、《酬杜舍人》和《筹边楼》等。备受赞扬的《筹边楼》的首次补入,更是为涛诗大增光彩。明代钟惺在《名媛诗归》中评此诗说:“教戒诸将,何等心眼!洪度岂直女子哉,固一代之雄也。”清代纪昀也认为:“其托意深远,非寻常裙屐所及。”薛涛研究会刘天文会长在《薛涛诗四家注评说》中更认为:“这首诗向为人所传诵,表现了女诗人高瞻远瞩的卓越见识和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薛涛诗》所附薛涛小传,生平事迹皆本《笺纸谱》,几乎原文照录。《笺纸谱》在《全蜀艺文志》中,署名为元人费著作,实为宋人遗著(从谢元鲁博士说)。该谱传述反映了宋人对薛涛身世的看法,其本意大抵与洪迈一致。《万首唐人绝句》把涛诗列在闺秀、宫闺卷中就是证明。

清《全唐诗·薛涛集》

康熙四十六年,彭定求等十位翰林,以《唐音统签》为基础,用内府秘藏,总为一编,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唐诗》的编纂工作,康熙皇帝御笔为序。《全唐诗》汇集了当时搜集到的全部唐人诗作,计2873家、49403首。其中辑涛诗89首,比明《薛涛诗》多收5首。这5首诗是:七言律诗《江月楼》,系采自《唐音统签·洪度集》;五言绝句《罚赴边上韦相公》二首,系采自唐宋人《吟窗杂录》;七言律诗《谒巫山庙》一首,系采自《古今名媛汇诗》;七言律诗《寄旧诗与元微之》一首,系采自《诗女史》。至此,薛涛所作律诗增加到四首。

《全唐诗》误收不少;仅就涛诗说,就误收有《牡丹》,据考应为薛能作。不过,其删去《赠杨蕴中》和《田洙遇薛联句》,则是确当之举;但认为《四友赞》非诗不录,似有不妥。

《全唐诗》卷八百二,卷下标明为妓女诗,共收十九地20名妓女诗作,并未把薛涛列入其中。而卷八百三,似是闺秀卷,在名后诗前附有小传,涛在卷内。如此安排,显示编者对薛涛身世似有保留,因取谨慎态度。小传的内容也有特点:1.改“时韦皋镇蜀,召令侍酒赋诗,遂入乐籍”的记述,为“流落蜀中,遂入乐籍”;2.称赞薛涛“辨慧工诗,有林下风致”;3.对女校书事,只称“韦皋镇蜀,召令侍酒赋诗,称为女校书”;4.没有元、薛因缘之说。……可见全唐诗的编纂者对前人记述的薛涛生平资料的取舍比较郑重,没有把恶名污语加在薛涛身上,值得称道。

当代《薛涛诗笺》

蜀中学者张蓬舟老先生,于1983年出版了《薛涛诗笺》(第五个版本),收涛诗91首,多出《全唐诗》二首。其一是七言律诗《浣花亭陪川主王播相公暨同寮同赋早菊》,其二是七绝《朱槿花》。这两首诗都采自南宋赵孟奎编刻的《分门类纂唐歌诗》残本。张蓬舟自童年起,一生关注薛涛资料的采访,收集和研究,可谓锲而不舍,终获硕果。他早在1929年就编辑出版合薛涛与晏殊之诗及事迹为一集的《浪漫二诗人》;1942年自《浪漫二诗人》中析出薛涛,编为一集单独出版。1949年,他将近三十年的采访与研究的成果结集为《薛涛》出版。而1983年的两种版本《薛涛诗笺》,是在北京工作期间,特别是在1965年退休以后,专力在北京图书馆善本室查阅古籍善本,重新整理旧稿后,于1983年写成,确是“荏苒数年,冲寒冒暑”结晶之作。

《薛涛诗笺》一书,收涛诗最多,笺注最详备,特别是对涛诗中19首诗的诗题、诗句作了缜密的考证和校正,使讹传多年的诗句得以恢复原貌。

《薛涛诗笺》含有薛涛诗、薛涛传、薛涛坟、薛涛字、薛涛笺、薛涛井、薛涛酒、薛涛像和薛涛剧等九类大目,其中又有细目。如薛涛诗一目,除对91首涛诗作出笺注外,其细目还有版本源流、真伪诗考、涛诗评价、唱和诗存等,真可谓是一卷薛涛研究的大全集。

除上述四种薛涛的专集和选本外,唐代有《又玄集》、《才调集》,宋代有《吟窗杂录》、《分门类纂唐歌诗》,明代有《诗女史》、《彤管遗编》、《名媛玑囊》、《青泥莲花记》、《青楼韵语》、《唐诗归》、《唐诗快》、《名媛诗归》、《唐诗艳逸品》、《古今女诗选》、《古今青楼集》、《古今女史》、《全唐诗录》、《唐诗品汇》、《唐音统签·洪度集》和《历朝闺雅》,清代有《历朝名媛诗词》、《薛涛李冶集》、《翠琅轩馆丛书·薛涛诗》、《鸿雪偶存·洪度集》、《唐宫闺诗》、《中晚唐诗》和光绪三十二年陈矩刊刻的《洪度集》等等多达二十多种,对后世学者研究和欣赏薛涛诗品都是不可或缺的。但这些大都藏在大型图书馆,一般难得一见。可喜的是薛涛研究会名誉会长张蓬舟老先生坚持数年在北京图书馆善本室翻阅搜寻,对上述书目中的重要资料都详细摘录,并收入《薛涛诗笺》中,使之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阅后,自会顿生感激和敬佩之情。涛学研究的后继者,当以先生为榜样,更广泛、更深入开展涛学研究,力争在更多方面有所“突破”,为中华诗歌文化发扬光大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9:薛涛与元稹的诗句

薛涛与元稹有关的诗句

1、《看花》

努力少年求好官,好花须是少年看。

君看老大逢花树,未折一枝心已阑。

2、《雨后》

倦寝数残更,孤灯暗又明。

竹梢馀雨重,时复拂帘惊。

3、《杏花》

常年出入右银台,每怪春光例早回。

惭愧杏园行在景,同州园里也先开。

4、《寄乐天二首》

荣辱升沉影与身,世情谁是旧雷陈。唯应鲍叔犹怜我,

自保曾参不杀人。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

老逢佳景唯惆怅,两地各伤何限神。

论才赋命不相干,凤有文章雉有冠。羸骨欲销犹被刻,

疮痕未没又遭弹。剑头已折藏须盖,丁字虽刚屈莫难。

休学州前罗刹石,一生身敌海波澜。

5、《采珠行》

海波无底珠沉海,采珠之人判死采。万人判死一得珠,

斛量买婢人何在。年年采珠珠避人。今年采珠由海神。

海神采珠珠尽死,死尽明珠空海水。珠为海物海属神,

神今自采何况人。

6、《织妇词》

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

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

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

缫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

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7、《田家词》

牛吒吒,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

六十年来兵蔟蔟,月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

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劚。

姑舂妇担去输官,输官不足归卖屋,愿官早胜雠早覆。

农死有儿牛有犊,誓不遣官军粮不足。

8、《杂忆五首》

今年寒食月无光,夜色才侵已上床。

忆得双文通内里,玉栊深处暗闻香。

花笼微月竹笼烟,百尺丝绳拂地悬。

忆得双文人静后,潜教桃叶送秋千。

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

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

山榴似火叶相兼,亚拂砖阶半拂檐。

忆得双文独披掩,满头花草倚新帘。

春冰消尽碧波湖,漾影残霞似有无。

忆得双文衫子薄,钿头云映褪红酥。

9、《春蝉》

我自东归日,厌苦春鸠声。作诗怜化工,不遣春蝉生。

及来商山道,山深气不平。春秋两相似,虫豸百种鸣。

风松不成韵,蜩螗沸如羹。岂无朝阳凤,羞与微物争。

安得天上雨,奔浑河海倾。荡涤反时气,然后好晴明。

10、《种竹》

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秋来苦相忆,种竹厅前看。

失地颜色改,伤根枝叶残。清风犹淅淅,高节空团团。

鸣蝉聒暮景,跳蛙集幽阑。尘土复昼夜,梢云良独难。

丹丘信云远,安得临仙坛。瘴江冬草绿,何人惊岁寒。

可怜亭亭干,一一青琅玕。孤凤竟不至,坐伤时节阑。

相关阅读:薛涛与元稹的爱情故事

川东的初逢只是一场艳遇

大唐虽然没有互联网和微信,但由于文人圈子总体上规模不大,相互之间又特别热衷于交流文学信息,所以一个人若是有才华,能付诸笔墨,还是不难闻达于文艺界的。

元稹和薛涛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所以很快名动帝国是不让人意外的。薛涛29岁,在浣花溪畔制笺、写诗,“词翰一出,则人争传以为玩”的盛况,元稹必定早有耳闻,武元衡奏请薛涛为校书郎一事,更是让她名满天下。而元稹呢,除了《莺莺传》,他还是当时元白诗派的主力军。所以,见面之前,两人想必都已经很熟悉对方了。

元和四年(809)三月,31岁的元稹授监察御使,出使东川,与成都的`距离,相距四百多里,即使在当时,用元稹的话说,也是“往来于鞍马间”。两人真正搭上线,还得靠一个叫严绶的人,严绶曾是薛涛的同事。在他的撮合下,薛涛去梓州会晤元稹。

篇10:句,句薛涛,句的意思,句赏析

句,句薛涛,句的意思,句赏析 -诗词大全

作者:薛涛朝代:唐体裁:句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篇11:薛涛名言

乡思

作者:薛涛  朝代:唐  体裁:七绝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篇12:元稹与薛涛、杜牧之间的那些事儿

三十七岁那年,韦皋死,李德裕任剑南节度使。他与薛勋有同窗之谊,将薛涛在官妓中除名,并在万里桥边枇杷巷内造幽雅别致的“吟诗楼”,供薛涛居住。其间,她写下不少怀旧、抒情的优美诗句,如:“长来枕上牵情思,不使愁人半夜眠。”“何处江上有笛声,声声尽是迎郎曲。”

孤苦一生,梦中又听见迎郎曲。

诗人王建曾寄诗薛涛:

万里桥边薛校书,

枇杷花下闭门居。

扫眉①才子知多少,

管领春风总不如。

拜访吟诗楼的才子,比春风吹落的花瓣还要多。

这不,青年才俊杜牧也赶到成都,专门带美酒到吟诗楼。此时杜牧已凭《阿房宫赋》闻名天下。

一番寒暄,杜牧看着墙上挂的侍女屏风,诗兴大发,作《屏风绝句》:

屏风周昉②画纤腰,

岁久丹青色半销。

斜倚玉窗鸾发女,

拂尘犹自妒娇娆。

① 扫眉:描画眉毛。

② 周昉,唐代画家。

画上美人因岁月销了几分姿色,但仍让拂尘赏画的佳人心生妒忌。

诗中隐含对薛涛的同情和赞美。薛涛不禁抚今追昔,泪湿衣襟。杜牧不再言语,将美人拥入怀中。第二天,薛涛送走杜牧,写下《赠远二首》:

芙蓉新落蜀山秋,

锦宇开缄到是愁,

闺阁不知戎马事,

月高还上望夫楼。

扰弱新蒲叶又齐,

春深花落塞前溪,

知君未转秦关骑,

月照千门掩袖啼。

望夫楼上,望着别人的丈夫,该是多么凄凉。

遇元稹:夜深同花说相思

杜牧走后,元稹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蜀地。他早闻薛涛的艳名,意欲造访。司空严绶成人之美,邀薛涛前去与元稹会面。

那是暮春三月,两人在梓州结识。一见面,薛涛走笔作《四友赞》,赞砚、笔、墨、纸云:

磨润色先生腹,

濡藏锋都尉头。

引书媒而黯黯,

入文亩以休休。

元稹看完这首诗后大为惊服,接着便与大他十一岁的薛涛同居。薛涛在此期间作《池上双鸟》:

双栖绿池上,

朝暮共飞还。

更忆将雏日,

同心莲叶间。

绿池之上,双宿双飞。只是好梦难续,一年后元稹返回京都。日久思长,薛涛寄“深红小笺”,元稹在笺上作《寄赠薛涛》,托人捎回:

锦江滑腻峨嵋秀,

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

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

个个公侯欲梦刀①。

别后相思隔烟水,

菖蒲花发五云②高。

双峰立于滑腻的锦江,

不禁让人浮想。

薛涛回《寄旧诗与元微之》,其中有“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的表白。

回京后的元稹仕途得意,纳妾娶妻,对薛涛的“别后相思”渐渐淡如“烟水”。

后来,元稹有意接薛涛过去一起生活。但就在这时,迷人的刘采春与丈夫一起上元府献艺。刘采春擅长演参军戏③,又会唱歌,元稹赞她“言词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徊秀媚多”。于是,元稹没去接薛涛,转而跟刘采春好了七年。

① 梦刀:官吏升迁之典,高升的`梦兆。

② 五云:五色瑞云。

③ 参军戏:古代戏曲形式,内容以滑稽调笑为主。一般是两个角色,被戏弄者名参军,戏弄者叫苍鹘。至晚唐,参军戏发展为多人演出,戏剧情节也比较复杂,除男角色外,还有女角色出场。

与薛涛交往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令狐楚、张籍、杜牧、刘禹锡等,都与薛涛有诗文酬唱,而她念的最多的应是元稹。元稹离蜀后,薛涛满怀的幽怨与渴盼,汇成《春望词四首》:

其一

花开不同赏,

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

花开花落时。

其二

揽草结同心,

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

春鸟复哀吟。

其三

风花日将老,

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

空结同心草。

其四

那堪花满枝,

翻作两相思。

玉簪垂朝镜,

春风知不知。

薛涛更是渐渐由思入痴,在夜深露重时对花诉衷情,这就是《牡丹》:

去年零落暮春时,

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

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

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

夜深闲共说相思。

篇13:元稹与薛涛间的爱情故事

唐代才女薛涛和著名诗人元稹的爱情是中唐文艺界最出名的爱情之一,虽然这场爱情是无疾而终,但正因为没有结果,反而更有“余味”,虽然这绝不是薛涛所期待的。寇研的新作《大唐孔雀》描述了这场充满文艺气息的故事,让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这场中唐带着遗憾的情事。

川东的初逢只是一场艳遇

大唐虽然没有互联网和微信,但由于文人圈子总体上规模不大,相互之间又特别热衷于交流文学信息,所以一个人若是有才华,能付诸笔墨,还是不难闻达于文艺界的。

元稹和薛涛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所以很快名动帝国是不让人意外的。薛涛29岁,在浣花溪畔制笺、写诗,“词翰一出,则人争传以为玩”的盛况,元稹必定早有耳闻,武元衡奏请薛涛为校书郎一事,更是让她名满天下。而元稹呢,除了《莺莺传》,他还是当时元白诗派的主力军。所以,见面之前,两人想必都已经很熟悉对方了。

元和四年(809)三月,31岁的元稹授监察御使,出使东川,与成都的距离,相距四百多里,即使在当时,用元稹的话说,也是“往来于鞍马间”。两人真正搭上线,还得靠一个叫严绶的人,严绶曾是薛涛的同事。在他的撮合下,薛涛去梓州会晤元稹。

初次约会,薛涛在梓州一待就是三个月,无论如何,都是不正常的,只能说明一件事,有故事发生。两人相处的场景,千余年后,只能让人想象。但此时的薛涛,经历韦幕荣光、两次罚边、韦皋之死、刘辟叛唐,不管和大家闺秀韦丛比,还是和元稹在风月场所见到的其他女子比,肯定都别有风致,不论人还是诗。薛涛《四友赞》据说写于这次约会期间:

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

引书媒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

四友,即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薛涛各以一句诗描摹它们各自的特点,笔、墨、纸、砚这四个家伙,在薛涛诗中显得庄敬肃穆,很有震慑力,不像出自女人笔下。据说元稹起初对薛涛还有些看轻,乐伎写诗,花拳绣腿而已,但《四友赞》一经写出,真功夫毕现,便折服了元稹。

关于这段时间两人疑是同居,元稹《使东川》诗集中,有一首《好时节》可以约略窥见他的态度。

身骑骢马峨眉下,面带霜威卓氏前。

虚度东川好时节,酒楼元被蜀儿眠。

“卓氏”即卓文君,将薛涛喻为卓文君是元稹诗歌里反复使用的意象。尽管谦称东川时节虚度,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终究难掩其中的得意,或许还有炫耀。她可是薛涛哦。

31岁,正是元稹试图要有一番惊天动地大作为的年龄。元稹的效率和公正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拥护,白居易后来在《元公墓志铭》中评论这次功绩:“名动三川,三川慕之,其后多以公姓字名其子。”但元稹也因此得罪了一批与严砺有旧的官僚,他们在宪宗面前谗言,构陷元稹。宪宗耳根子软,听进去了。六月,宪宗召元稹入京。分别的时候到了,《云溪友议》中描述了薛涛为元稹送别时的情景:“临行诀别,不敢挈行,微之泣之沾襟。”

在幕府,她的职场,无论面对府主还是幕僚,薛涛用她的不卑不亢维护着自己的尊严,但当她陷入情海、付出真情,盔甲被卸下,露出大丈夫身后小女子的谦卑,像张爱玲那句名言,她径直低到尘埃里去。正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薛涛希望能给心爱的人以抚慰、以勇气、以力量,在他危难、遭遇痛击的时刻,奉上自己的真心。这真心,有时候是无价,有时候却注定会被践踏。

永远只是从你门前路过

东川初逢之后,元稹被召回京,接着被贬洛阳。期间他的妻子韦氏去世,他纳了一妾安仙嫔。安仙嫔也是短命,如今元稹又被贬到江陵。元稹现在丧妻丧妾,儿女们嗷嗷待哺,正是需要安慰的失意中年人生。薛涛对这一切肯定知根知底,她再也不想错过了。元和九年春,薛涛由成都赴江陵会晤元稹。距元和四年初次见面,现在已有约五年了。经过了在诗歌中的“以夫妇自况”,此次到江陵,薛涛内心必定充满期待。比起董小宛收拾包袱,对冒辟疆穷追不舍,从东追到西,从西追到东,那种死缠烂打、不屈不挠的精神,薛涛还差得远,但这一次的江陵之行,是除了多年前罚赴松州以外,薛涛走得最为漫长的了。根据资料,薛涛去江陵的路线是顺着长江而行,游历了沿途的名胜古迹。

而薛涛离开江陵已是暮春时节,联想古代交通工具的落后,除去在途中的耽搁,薛涛在江陵停留的时间是不多的。薛涛逗留期间,他和元稹之间发生了什么?同样,后人只能想象和猜测。时隔一年,薛涛回忆起来离别时的情景,仍然非常伤心。

从薛涛归去后的诗中可以看出,薛涛并不快乐,而且是带着元稹的承诺离开江陵的。或许元稹一直把薛涛当成自己的备胎,尤其在妻妾都离世的这段空窗期内,薛涛又从千里之外赶来给他以安慰,但这承诺的勉强和敷衍,薛涛以一个恋爱中人的直觉,已隐隐察觉,所以才那般热烈又那般绝望。这热烈像是这段感情的回光返照,在深黑的岑寂和屈服到来之前,做最后的挣扎。

回到成都后,薛涛无心其他,专心等待来自江陵的消息,在等待中,每一天都变得漫长、沉重、压抑,生活已成为一种煎熬。

拜时间的恩赐,热烈终会渐渐沉寂。当我们在情海沉浮,眼泪都流干,看不清去路,时间会给予默默的援助,不管你发誓永远不忘记还是永远忘记,狂热、执迷都会退潮。爱意还在,还在至深处咬噬着自己,但不会再那么不体面地爆发出来,很多时候,它在暗夜里徘徊,不再渴望与人分享,只是对渐行渐远的热烈的爱,静静哀悼。

有一扇门,曾经大大地打开,门里闪着光芒,或许那就是传说中的幸福,薛涛在门外徘徊良久,最终,回到她深寂的旷野中去。身为孤女,身为乐伎,她已被剥夺了资格去领取这张通往世俗幸福的门票。这是薛涛第一次靠近这扇门,也是最后一次,她的自尊,以及对自己身世的洞悉,都不会允许她再放纵自己的情感。

元稹经历江陵、通州的贬谪后,终究娶了世族之女裴淑。为了仕途,他只能在她门前一再路过。

与其纠结,不如断舍;与其卑微,不如寂寞

8元稹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春风得意时,元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薛涛,元稹写了一首诗歌寄予薛涛。

寄赠薛涛

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及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词客皆停笔,个个君侯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许多年没理人家,一联系上,先来一通客套的恭维,套近乎,末联中,才终于显出几分诚心,自分别后,相思之情隔断于千山万水,多年过去,你门前的菖蒲都已葱笼一片了吧。

读到元稹赠诗,薛涛想必五味杂陈吧。从江陵回蜀途中,三峡孤峰绝岸、壁立万仞间的烟、雾、雨、泪,漫天飘散,再一次呈现在眼前。如今七年过去,薛涛已是41岁的中年女人了,两千多个日夜的思念,最终化为颤巍巍的两个字:微之。

寄旧诗与元微之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

月下吟花怜暗淡,雨朝题柳为欹垂。

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

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开似好男儿。

薛涛与诸多男性诗人的唱和诗歌中,多以官职敬称,比如“韦校书”“郭员外”“萧中丞”,再亲近一点,直呼其名,如“张元夫”,唯独这一次对元稹以他的字“微之”相称。这个名字想必在无数个夜里默默念叨过,得知元稹受到构陷时,得知他结婚时,得知他入翰林时,此时轻轻一句“微之”,真是千言万语尽在其中。

此次书信,两人人生走向已不同,终成陌路,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从此,两人再无书信联系。而薛涛呢,一场原本也轰轰烈烈的苦恋,持续多年,竟以这种方式来收尾,真是有些狗尾续貂的光景,令人无言以对。

长庆二年(822),元稹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宰相。可是才三个月,元稹便在一场排挤政敌的阴谋中,反遭敌人暗算,长庆二年六月被罢相,出为同州(今陕西大荔)刺史,次年,再次奉诏为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话说元稹的越州时期,距离上次在江陵与薛涛的约会差不多十年了,最后一次别扭的书信往来也已经是两年前。这会儿,元稹想起两度约会期间与薛涛的种种浪漫,想起薛涛去江陵看他、他的绝情和敷衍。此时薛涛的似乎是决绝的沉默,倒挑起了元稹发贱的`热情,传说这当儿元稹计划着入蜀,去看望薛涛或者娶薛涛。但是,没想却被半路跳出的一个叫刘采春的女人给绊住了。

谭正璧先生在《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中,说刘采春“诗才虽不及薛涛,然容貌佚丽,非薛涛能比”。不仅更年轻更好看,而且是当时很红的流行歌手,中唐“风尘女子诗”一派的代表人物,代表曲目《望夫歌》曾长时间盘踞流行排行榜。细审元稹给薛涛和刘采春的诗,给薛涛的,多在极力夸奖她的才情,而给刘采春的,口吻则是轻薄、撩拨。薛涛的诗向来无淫声媚态、无打情骂俏、无脂腻粉香,即便是写给元稹的情诗,也是情意深挚,毫无造作、狎弄之态。不过,也许这也是元稹觉得她不及刘采春那么有情趣的原因?

恰在元稹和刘采春的绯闻闹得甚嚣尘上时,远在成都的薛涛,收到来自白居易的赠诗。“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风犹隔武陵溪。”,意思是劝薛涛死了这条心,因为无论如何,她和元稹都是没指望的了。

尽管从长庆元年的书信以后,薛涛和元稹再无联系,薛涛早已默认这段感情已到尾声,但若一个旁观者再次站出来,郑重地劝她放弃,好像她还没放弃,还在痴望中,还等着别人施舍爱情,而这个多事的旁观者还又是元稹的好友,这其间的微妙和隐隐的攻击性,是既让人羞耻,又让人愤怒的。薛涛唯一能做的便是,继续,坚决,永远,保持沉默。此时,薛涛44岁了。与元稹十多年的感情纠葛,从青年时期持续到现在,终于彻底地画上了句号。

公元831年,元稹在武昌节度使任所猝然离世。白居易作《祭微之文》,哭得惊天动地。

上一篇:管井降水安全技术交底下一篇:我落选接力赛的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