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弘毅”教育工作实践与创新

2024-05-07

学校“弘毅”教育工作实践与创新(精选9篇)

篇1:学校“弘毅”教育工作实践与创新

为了生活贴近生活

--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特色汇报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关注学生职业生涯的终身发展是其独特而重要的内容。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学校提出了“弘毅”与“为了生活而学习”教育理念,逐步建立并完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幸福生活为根本落脚点”的德育工作体系,大力推行秩序教育,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果。

强化跑操,“跑”出了良好习惯。学校推行“阅兵式”跑操,在渗透规范意识、团队意识的同时,还达到了强身健体的效果。学生动作整齐、口号响亮、精神振奋,跑操育人效果十分明显。

交通教育,“走”出了文明行为。在全校倡导行人、车辆靠右行,标画交通标识和停车位,组织学生干部引导、督促,培育学生文明行为。学生自觉排队上课、下课、就餐,秩序井然。

就餐有序,“吃”出了良好修养。学校每天均安排领导和班主任跟餐值班、检查,开展文明餐桌评比,提出“六JING”要求,通过规范就餐秩序,培育学生文明就餐行为。学生就餐队列好、清洁好、习惯好。

卫生管理,“扫”出了优良品质。学校卫生秩序做到“五无”,即地上无污迹,墙面无污染,桌椅无刻画,门窗无积尘,洁具无污垢。每月进行检查评比,对优秀的班级颁发“流动红旗”,对优秀的宿舍给予荣誉奖励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同时实行“楼长”制度,做好常态保洁和自我监督。通过强化卫生,逐步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勤奋坚毅的品质。

社团建设,“舞”出了过硬特长。学校成立了拉丁舞、健美操、礼仪、时装、茶艺、摄影、剪纸、朗诵、吉他、动漫、篮球和校园心理协会等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和特长的逐步形成。校健美操队荣获全国啦啦操锦标赛冠军,并代表中国赴美国参加世界锦标赛。

自省自励,“悟”出了幸福人生。借鉴儒家“吾日三省乎吾身”学说,提出“为生活而学习”的理念,丰富秩序教育的内容,完善“弘毅”文化的行动体系,大力构建职校生“自省文化”。通过早上宣誓、晚上三省,让学生明白要想生活好,就要做到“三要”,即嘴要甜、手要勤、脚要快。通过“自省”文化行动,形成品德内化,为学生幸福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弘毅”精神已扎根校园,校园环境整洁、育人氛围浓厚,学生文明有序、积极向上,取得了很好的育人实效。学生管理走上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

篇2:学校“弘毅”教育工作实践与创新

格致中学鼓山校区党支部

林晓枫

2006年6月市教育系统第十七届党建工作研讨会论文评选一等奖

格致中学鼓山校区作为一所新创办不到三年的学校,在格致中学党总支的直接领导下,校区的党建工作针对校情,积极开创新途径,坚持“活动为支点,创新学校党建工作”,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使学校工作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学校教育沃土上,党建工作正逐渐成为学校工作中的强大动力。

一、“以活动为支点,创新学校党建工作”的动因研究

1、“以活动为支点,创新学校党建工作”是适应新课程教育改革的需要。

学校党支部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是办好教育的关键所在。学校党支部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每个环节的重要责任。特别是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给学校党支部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学校党支部要抓住这个大机遇,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政治优势,把现代工作理念与学校文化想融合,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活动吸引并带领全体干部与全体共产党走在新课程实施的最前面,努力成为学校新课程实施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校广大教师参与新课程实施的积极性积极为学校新课程实施构建一个高效率的工作平台。

2、“以活动为支点,创新学校党建工作”是提高党建自身工作水平的需要

近年来,各校党组织注重加强自身建设,紧密围绕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在执行新课程方案、促进学校教育发展、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等项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目前学校党建工作的现状与学校教育的改革发展有一些不相适应之处,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如: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宗旨观念渐趋淡化,党务工作浮而不实。特别是工作方式面临着挑战。信息网络时代给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是信息网络扩大了师生接受信息的自主权,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及时获得各种信息,给舆论导向管理带来难度。另一方面是信息网络的发展,使党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受到了挑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使党员对党组织的认识有所偏差,而且也影响到党外积极分子对党组织的认识,从而最终影响到学校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发挥。因此,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 强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准确把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从省会城市教育现代化的大局出发,从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全局出发,增强做好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创新学校党建工作的方法与载体,推进学校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3、“以活动为支点,创新学校党建工作”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党建工作的永恒主题。学校党务工作者要适应时代要求,努力探索学校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学校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使学校党建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真正成为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学校党组织要保证这项活动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就必须从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分析党员队伍的结构特点,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同时,从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来看,要起到保持党员先进性的良好效果,就必须在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改进和丰富党员管理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努力实现党建工作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的转变,由应付式向主动式的转变,由静态封闭式向动态开放式的转变。

二、我校开展“以活动为支点,创新学校党建工作”的几点实践

我校年轻教师占80%,平均年龄只有27岁左右,学校共有党员35名,平均年龄也只有27.4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针对年轻教师的特点,积极探索与时俱进、行之有效的各种各样富有特色的活动方式,使学校的党建工作不落入俗套,走出了一条具有新校特色的党建工作路子,从而使全体党员团结起来,充分发挥起先锋模范作用,并带领全体教职工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工作得快乐、生活得温馨、交流得有滋有味。

(一)以“爱心系列”活动为支点,让爱充满校园

1、关心教师是学校党组织的职责。教师是学校工作中最关键的因素。为此,校党支部从关心教师入手,以新颖有“人情味”的活动为支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丰富校园生活,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关心教师,除了关心教师思想政治上的、业务上的工作外,学校党建工作更是要关心教师的生存状态,关注教师的精神生活。

(1)生日贺卡传真情。学校处于刚刚起步时期,没能为教职工带来什么太丰厚的礼物,但学校领导依然不忘每一位教职工的生日,亲自为每一位“寿星”写上祝辞,送上最温馨的生日祝福。也许只是一张薄薄的生日卡片,也许只是一次简简单单的生日会,2 可大家却一点也不觉得寒碜,因为在这“单薄”和“简单”中大家都体味到一种深厚的情意,这就是彼此之间的相互关心与体贴,揣着这么一张小小的纸片、参加这么一场热闹的生日会,大家的心里却有着难以形容的幸福与感动。

(2)感受家的感觉。近几年来,每年都有许多外地老师到我校任职,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遥远的东北。学校充分体谅大家在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难,校级领导亲自带头,主动为这些外地老师解决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问题,常常过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在各种假期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带着这些老师了解福州、熟悉福州。坚持在每年春节大年三十的晚上,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来到没能回老家的老师家中,与他们一起包饺子、准备年夜饭,共同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学校的关心深深地印在了每个教职工的心坎上,真挚的关怀为广大教职工解除了后顾之忧,无形中就在校园内部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融洽、密切的文化氛围。

(3)爱让生命延续。2003年,当刚刚调入我校的吉老师的儿子小秉喆突然被查出患“白血病”,生活中出现困难时,大家更是紧紧地走到了一起,同喜同悲,让自己的心与小秉喆的病情上下起伏。在工会的组织带动下,大家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但几十个人的力量毕竟只是杯水车薪,大家又想尽办法,争取家人、社会的帮助。老师们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学生,学生们也纷纷送上了自己的零用钱,情人节那天,许多学生还自发走上了街头,卖报纸、卖鲜花……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心愿:拯救一个幼小的生命。很快,全校师生的行为带动了身边的所有人,校本部学生会组织了捐款、各媒体也报道了吉红艳老师的困难……经过努力,我们共捐款2万多元。同时,吉老师所任教班级的学生自发在为小秉喆折千纸鹤,到轮流到医院看望他,学校这些活动的开展,帮助吉老师暂时渡过了物质与精神的难关。我们用我们的爱得到了团结,我们用我们的爱争取了一个生命的延续。而今,小秉喆已经出院,也许很快,他就可以一切正常……

2、关心身边的人,让爱传递

(1)关心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在校党支部的带领下,学校开展了《全员 德育导师制》活动,启动了《学生成长册暨家校联系册》的使用。在在学校里,每一个党员都自觉自愿地承担了8—10个学生的导师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交流沟通,走进受辅学生家庭,建构家校联系的平台,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教育了学生,也教育了老师,同时更加强家校联系,使我校德育工作上了一个大台阶。

3(2)关注身边的困难学生,让他们感受温暖。

对于校内的贫困生,学校一方面除了在学费方面给予减免外,还发动党员与他们结 对子,利用导师的身份密切师生联系,激励他们奋发向上,自强不息。

在校外,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教育,感受学习的乐趣,学校党支部的每一个 党员积极行动起来。如:我们积极参与由福州晚报和市总工会联办的单亲小朋友征集“临时爸妈”活动,认领了一个叫林晴焰的小朋友。由于父母离异,一直以来林晴焰都和患有脊椎病、长期卧床的父亲相依为命。3年来爸爸几乎没下过床,让爸爸再看到外面的世界成了晴焰最大的心愿。但爱女心切的父亲以孩子学习更重要为由,坚持将孩子的心愿说为书包和复读机。从报上读到林晴焰小朋友的情况后,这份舐犊深情感动了许多人,我校师生马上行动起来了。在六一前夕购买轮椅和学习用品,急着给林晴焰小朋友送来了。有的同学还带来了布娃娃、相册等礼物送给林晴焰,师生们还热情邀请晴焰“六一”节那天到学校共同游园。为了让林晴焰小朋友更健康的成长,也为了教育更多的学生,我们把“临时爸妈”变成了“长期爸妈”,学校少先队组织承担起了具体任务,定期与林晴焰小朋友保持联系。每学期的开学初及时送去学费及文具,春节则组织部分党员及学生到林晴焰及学校其他家庭困难学生家中慰问。

同时,为了帮助更多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我校党支部三个党小组捐助了六名甘肃省漳县第一中学高一的学生,并保持着与他们的密切联系,通过书信等形式,交流着美好,引导他们前进。(他们分别是:李全,甘肃省漳县第一中学高一(4)班,校区党支部支部行政小组捐助;邓智杰,甘肃省漳县第一中学高一(1)班,校区党支部支部文科小组捐助;康林峰,甘肃省漳县第一中学高一(2)班,校区党支部支部理科支部捐助;高翻红,甘肃省漳县第一中学高一(11)班,林晓枫捐助;王小峰,甘肃省漳县第一中学高一(6)班,林晓枫与两个学生一起捐助;康娟霞,甘肃省漳县第一中学高一(3)班,吴小强捐助)

(3)情系福利院,党员自愿者在行动。学校党员每年都会定期前往福州市儿童福利院,不仅为他们送去物质上的慰问,更多在在精神上给予他们关爱。为此,福州日报还给予了专题报道。

因为这些爱的活动,全校师生的心贴得更紧了。许多从外地招考的老师都说:“刚开始时,对这所新办的学校还有一些疑虑,但现在他们都觉得很幸运,能到格致鼓山校区来工作,这所学校太有人情味了,真好!”

(二)、以“快乐系列”活动为支点,让和谐走入校园

俗话说“创业为艰”,要让一所新学校迅速成长起来,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其中的 “创业者”——老师们必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学校欣慰于教职工们的努力时,也心疼于大家不顾一切忘我的付出,可要开展怎样的活动才能迎合大家的特点做到劳逸结合呢?我们针对学校年轻教师多、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的特点,为让大家的业余生活既丰富多彩,又高雅不俗,党组织带领工会委员想尽办法,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生动而又有意义的活动。教工趣味运动会、师生篮球赛的举办、教工健美操队的成立、一年一度的全校教职工外出活动的组织、教工团支部的师德竞赛活动……这些颇具学校特色的活动都得到了教职工的热烈欢迎,让大家的忙碌显得充实而开心。既然是格致鼓山校区,攀登鼓山,因地制宜,自然成为我们的经典节目。健美操活动,更是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由福州市教育工会主办的“福州市教工第十九届耕耘杯健美操比赛”中,我校女子健美操队代表校本部参赛,以9.13的高分荣获第三名。

在教师队伍中,女教职工早已是不可忽视的“大”半边天,因此实施“三项工程、一个行动、一个基础”也就成了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着“创造新形象、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活动主题,学校十分重视女教职工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情况,帮扶女教职工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关心女教职工的身心健康,为女教职工成才创造条件,不断增强女教职工自我保健意识,维护女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活动更是让女教职工们有了一个能够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每年的三八妇女节,我们都精心策划,开展了系列活动,以丰富的形式充分展现了我校女教工的风采。如三月伊始,我校相继举办了女教工信息技术比赛、朗诵比赛、插花比赛、英文歌曲比赛等技能竞赛,并邀请男教工担任评委,尽可能挖掘她们的潜质,充分展现我校女教工的才能。这些比赛得到广大女教工的普遍欢迎,大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些比赛中。还有“如何做一个有色彩的女人”为主题的知性女人健康讲座。每年组织女教工风采展,同时,为了帮助女教工准备最完美的照片参加个人风采展,还组织大家到江滨公园踏青,记录下大家在最放松时刻的欢声笑语,也为大家记录下了这一段美妙的日子。

一个个别出心裁的活动,一份份快乐飞扬的心,不仅联络了同事之间的感情,也充分挖掘了我校教工不为人知的精彩一面,更处处体现着校党支部对教职工的关心与爱护。正是这些有意义的活动的开展,使学校充满了“人情味”,校园处处充满了和谐,更激发着老师们的工作和生活的热情。这样,学校工作既有效率,又不枯燥无味,深受大家好评。

(三)以“岗位奉献系列”活动为支点,让党旗飘扬在校园 针对学校青年教师多的特点,学校党支部致力于培养素质优良的青年教师队伍。学校每学期都把有关青年教师的系列教育与全方面培养人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好抓 紧。

一是岗位开展岗位比武活动。学校制定“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培养计划”,有计划地 对青年教师进行业务技能的培训。如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技能大赛”,包括板书、硬笔、课件制作、说课、教学片断等比赛。特别是让党员教师踊跃充当“课改的先锋、教科的骨干、教师的榜样、学生的朋友”。鼓励党员教师开展岗位评比活动,比学政治理论,比学新理念,比学现代教学技术,比实干、比奉献、比业绩,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氛围,促进全体教师共同进步。

二是开展青年教师“论坛”活动。每学期我们开展一次论坛活动,引导他们用自己 的热血与青春在岗位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些论坛包括:“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新课程”,“什么样的教师最美?”、“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导师”师德论坛等等。老师们在开展论坛活动中积极结合自身的教学与教育实践,交流碰撞,从而达到统一认识,提高整体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三是争当“优秀德育导师”和“优秀青年教师”活动。“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一 个学校的灵魂,在于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在“全员德育导师制”和《学生成长册暨家校联系册》的实施和使用过程中,我校青年党员及青年教师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他们成为了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爱护学生的典范,他们进学生门、知学生事、解学生难、大力帮助救助贫困生和学困生,他们用对自身职业的高度责任感和对教育事业的敬业奉献精神,用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打动学生的心。为此,海峡教育报还对我校的这两项活动给予了专题报道,这些活动也深受家长好评。

校党支部对青年教师特别是青年党员,既热情爱护,又严格要求,为他们脱颖而出、健康成长搭台架梯,创造机会。

总之,通过活动,我们增强了学校党组织在老师中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转化成为 老师饱满的工作热情,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生机勃勃,健康发展。

三、“以活动为支点,创新学校党建工作”的几点理性思考

在学校各项党建活动的开展中,我们也在反思中前进,以下三大原则是对“以活动为支点,创新学校党建工作”的理性思考。我们相信,正确的行为来源于正确的观念,学校的党建工作,如果能用这些原则或观念指导我们的工作,学校的党建工作必定大有所为。

1、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时下,我们绝大部分党员在入党时信仰是坚定的,组织观念是强的,工作是负责而 积极的,但是为什么越到后来,极少数党员组织观念日益淡薄了?工作被动了?学习放松了?我们分析,这跟我们在工作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没能温暖人心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学校的党建工作各项活动的开展应该以党员为本,尽力为党员排忧解难,知道党员在想什么,在盼什么,不能只强调奉献,而不注意给予。我们在活动开展中,要为党员的发展创造条件,要为师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2、要坚持“有效性原则”

开展学校党建工作的需要较多较好的形式,需要有适当的载体来表现。学校党建工作只有紧贴时代、学校的新形势,特别是学校教改前沿,在参与教改实践中吸取最鲜活的素材,才能使党建工作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获取第一手资料,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增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不是为了开展而开展,要特别注意载体的有效选择。否则,许多活动的开展就会起到反效果。

3、要坚持“主体性原则”

篇3:学校“弘毅”教育工作实践与创新

信息技术教研组的教师伴随着学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亲历了从计算机到信息技术,从没有课标到有课标,从打字还是新鲜事的时代到手机编程都玩得酷的时代,他们在学校、东城区、北京市乃至全国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有着身为北京景山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历史自觉性”,为信息技术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

北京景山学校的“历史自觉性”

1960年,北京景山学校因教改需要而成立,从此教育改革成为北京景山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也成为景山学校教师的第一重的历史使命。这第一重历史自觉性主要体现在探讨学制改革与教材建设方面。到了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全国在改革开放环境下教育改革的鲜明旗帜,北京景山学校从此肩负起在“三个面向”的指引下,探讨现代教育新路径的第二重历史使命。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北京景山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在肩负第二重历史使命之中发挥骨干作用,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积累了丰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信息技术课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自编讲义到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小学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几乎都是我校教师主编或参与编写,并面向全国发行的。例如,1984年,我国中小学的第一本计算机教材《微电脑学习手册》就是郭善渡老师主编的;200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计算机》(1-6)是我校教师编写的;2004年以后,我校教师参与了多套高中课标教材和新编京版教材的编写工作。

信息技术教育团队的9名教师的专业背景各异,有工科背景,也有师范背景。从1984年成立以来,历经了3任教研组长,郭善渡老师、沙有威老师、毛澄洁老师(北校)、李卓老师(南校),他们都是这个领域的教育专家,都有着严厉认真又宽容爱护的特点。在他们的引领下,教研组研究氛围浓郁和谐,成为教师们成长沃土。首先, 教研组重视每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其次,我们非常重视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我们提出“做幸福教师,从行动研究开始”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教师人人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每个教研组都有自己的教育研究专项。最后,教研组创造机会展示教师的风采和特色,鼓励教师成名成家,鼓励教师著书立说,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形成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色。

北京景山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之路

作为一所传播现代教育观念、教育技术和教改成果的示范学校,景山学校一直走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最前沿,积极推动教育改革与教育交流,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景山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计算机教育阶段。1979年,方毅副总理转赠我校第一台计算机,使得我校成为国内中小学极少数的拥有计算机的学校。当时我校的郭善渡老师、沙有威老师和章淳老师一起开始研究,并开展了APL/S语言程序设计的课外活动。1985年,学校率先在全国中小学开展LOGO语言程序设计教学。1986年9月,景山学校青少年计算机爱好者协会成立。七年级于晨同学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程序设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应美国苹果公司邀请赴美进行交流活动。

第二阶段是信息化硬件大发展阶段。为了践行“三个面向”教育理念,学校高度重视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1990年,学校建成10兆以太网的计算机教室,是最早联网的学校。1992年,景山学校与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共同研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化学题库》获全国教育软件评比一等奖,并成为我国中小学第一个商品化的大型题库软件。1995年,我校自筹资金,在校园外界网络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建成了校园内部的光纤网络,率先实现了“校园信息高速公路”。1996年,我校与深圳讯业集团合作建设远程教育网上学校,开始将景山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学生家庭。2005年,为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学校提出“创建网络环境下的校际联盟”,开始新一代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为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校校通”提供了实践经验。

在第二阶段,我们不仅探索学校信息化的硬件建设问题,同时探讨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理念问题。早在1999年,学校在六年级就成立了“以计算机为学具”的实验班,将计算机和网络引进教室。2000年6月,学校开始在学生中开展智能机器人的课外小组活动,后来进一步开展了大班的普及机器人教学实践与研究,是最早开始进行智能机器人教学的学校。2001年,学校以课程的形式在小学一、二年级,每周2课时进行学生用电脑学语文学数学的教学实践,开启了“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研究。同时启动了北京市“十五”研究课题——《校园网环境下教学模式》的研究。

第三阶段是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走向融合的阶段。随着硬件设施的逐步现代化,我们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深度应用方面。2006年,我们启动了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网络的校际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开发及应用研究》,重视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问题。2009年,我校率先成立了公益性的、无偿的、面向全国中小学教育界的“数字景山教育网络联盟”。同年,我校成为首批“北京数字校园建设示范学校”,也成为教育部“百所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示范校”。目前,全国已有近300所学校加盟,初步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辐射、共同提高的目的。为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三通两平台”策略提供了实践参考。

在第三阶段,我们还积极探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创新问题。2010年底,学校启动了北京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口语伙伴”网络平台的英语口语教学研究》。2011年初,作为示范学校启动了《基于“互联课堂”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研究》的项目研究,成为《首都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系统变革实验研究项目》子项目“数字化情境下学习方式变革子项目”的示范学校。提出、实践并形成了“三个面向”创新教育模型,自己建设的课题交流平台“数字景山互联课堂”主题社区引领了主题社区建设的方向,该平台荣获第十六届全国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

如今,在北师大教学论专家的引领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项目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具有前瞻性和影响力的是建设了北京景山学校校本创新课程——数字科学家课程、数字艺术家课程和数字工程师课程。初步形成了数字环境下的基于探究、合作、自主的创新教学模式。

在2014年9月,景山学校北校区开始了信息技术选课走班的实践,面向初一年级学生,同时开设数字科学家、数字艺术家和数字工程师的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教师也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将纸电路、超极千云鼠等最新科技元素引入课堂。

随着大数据时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中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元素,一方面,基于i Pad互动教室的大规模研究课、北京景山学校创客空间、创客1.0主题制作活动、3D创意设计、App Inventor手机编程设计等新的教学技术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另一方面,科教兴国,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均衡发展等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提出发展要求。人类的教育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诸如此类现象表明,教育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各层级学校呈现出百舸争流的态势,北京景山学校如何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成为所有景山人思考的问题。

篇4:学校“弘毅”教育工作实践与创新

经济发达的珠三角以及位于珠三角的高明区,残疾人有没有工作,就业率多大,工作境遇如何,专门接收残疾人工作的福利企业数量多少、经营状况怎样,影响残疾人就业和福利企业经营的原因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在实地调查访谈分析研究基础上形成《珠三角地区福利企业解决残疾人就业情况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提出的若干建议成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这分别是佛山市高明区纪念中学高一和高二两个学生的科技活动成果。前者不满足已有的发明,创新思路达成新的发明成果;后者则是走出课堂小天地,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探求问题根源并形成应对之策。

当前,顺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许多学校注重开展科技教育,努力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特色,倾力打造科技特色学校,取得相当成就。这是社会用人价值取向在教育领域的必然反映,同时也是学校对素质教育本质要求的准确把握:教育,就是要按照社会需求与人自身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成为高素质人才。

佛山市高明区纪念中学开展科技教育,始终在两个维度上发力。一是突出创新品质。学校围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专门成立青少年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聚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指导学生科技活动。同时依托该中心组建科技社、创意社与发明兴趣小组等学生社团,有计划有目的开展科技小创新、小发明活动。还经常运用“头脑风暴”等形式激活学生创新思维,产生各类“好主意”“金点子”,让学生享受创新创造的乐趣。二是突出实践导向。学校不囿于课堂与校园小天地,也不局限于书本与黑板上的科技知识,而是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民生,聚焦经济发展,将科技教育的触角无限延伸。围绕不同的主题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领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把握科学研究的规律。反过来,又让学生在科学方法与规律的把握中培养并提高实践能力,在科学研究目标驱动下体验完整的科学研究实践过程,经历从科学理论到科学实践再到科学理论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认识循环,从而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与科学的探究实践的锤炼。

篇5:学校“弘毅”教育工作实践与创新

从事特殊教育二十年,我将我的生活融入这样一群天真烂漫 孩子中,他们善良、友爱、懂礼貌;他们自尊、自立、自强,他 们生活在单纯的世界里,一脸灿烂的阳光。人们都说,教师这个职业: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而我的感觉是:在特殊 教育这块土地上捧一颗心来,换来一片绿洲。

一、从了解入手,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工作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多了重责任,学生住校,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这个家庭中生活。所以做为他们的老师,要了解每一名学生,大的方面是学生家庭成员联系方式,小到学生饮食偏好性格等。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善于接近、体贴和关心学生。充分利用“小时间”和他们进行语言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我记得接任听障一年级新生班时,班里十四名学生,个性能力差异也极其之大。与每一位家长做了细致地沟通之后,大致地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与生活习惯。然后从自身的一言一行开始,认识彼此,带动学生布置教室打扫卫生,集体游戏竞赛等将这些还没有意识到学校与集体概念的孩子领进学校与集体中来。当然这其中的过程是很长的一段时间。要耐心细致地关爱,与取得他们的信任。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班上一部分孩子是老人看护的所以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上刘健颖刚来的时候,抱着他爸爸的腿不肯上楼,每个周一都又哭又闹,在家里他是由老人看养的,所以与外界的孩子很少交流,我就让班上年龄比较大的孩子多与他沟通,慢慢地让他感受到这个集体的可爱之处,渐渐地喜欢到学校来了。黎均匀和刘俊没有语言,刚来的时候,刘俊很少与人交流。但是他爱劳动,拖地、扫地、擦黑板样样行,于是我就借故常常表扬他,这使得他愿意主动与我交流,也使我较快地取得了他的信任。马韬明是个有些孤独症听障孩子,他经常动手,沉浸于自己的空间,但是他的听力比一般的孩子好。在语言表现上,我就多提问他来回答问题,慢慢地他主动接近我,并经常无意识犯错的时候,主动承认错误。吴丹是我们班各方面能力均较差的孩子。刚入学时我主动亲近关心她,让她慢慢熟悉我的存在,由于生病,她没有头发,便经常带着一个假发,天气太热了带假发影响孩子的健康,我便利用班会时间对全班学生进行了互相帮助,关心同学的教育。让他们都了解了吴丹同学是生病了,所以头发才会稀少,从此班上再没有学生讥笑她,都主动地帮助她。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同时,做为班主任,我们更要时刻以自己的言行来感召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学生的品德培养做无声的向导。这是做为班主任工作最重要的基础。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开展我们的教育工作。

二、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大部分学生入校以前大多数没上过学前班,刚入校时,爬高的、乱跑的、往地下躺的、笑

起来控制不住的---,纪律性很差,不服训,动辙咬人、扭人。那段日子,我常常感觉手忙脚乱,但我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不急不躁,虚心向同事讨教,并查阅了大量与本班学生相似的案例进行学习、研究,力求尽快摸准每一个学生的脾气,找到应对方法,在最短的时间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从满教室乱跑,到能在椅子上坐五分钟、十分钟、一节课;从不知道何为站队,到站得歪七扭八,再到能排着整齐的队伍做操、去食堂;从老师给打水,到由老师帮着打水,再到自己打水;从不会用笤帚到能自己拖地、擦桌子、主动帮老师打扫卫生┈ 一点一滴,学生逐渐树立起“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并形成习惯。

三、评价学生时必需要讲究策略。

班主任要把握“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的原则,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保证学生健康地成长。

这群特殊的孩子虽然年纪小,但同样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尊心,所以我从不对学生随意发表否定性评价,不用贬低、歧视性的字眼,一句看似不起眼的话如“真不错”、“真棒”、“真聪明”或是一颗糖果,对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赠予和最佳的奖赏。这对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何晓纯刚来的时候是个内向又腼腆的孩子,常常一个人伏在桌子上掉眼泪,不愿与人交流。可是他也有优点,就是爱帮助别人,爱管别人,他在班里比较守纪律,学习成绩又好,其他学生都愿听他的,所以我就指派他当我们班的小

班长,他高兴极了,打扫卫生、站队都能起带头作用,还能辅导自理能力差的学生。一个学期下来,她就成了我的左右手,也成了同学们的榜样。林美茹刚来的时候是个没有规矩的家伙,因为是从二年级留到我们班上,她是老生的感觉就非常明显,处处总想做领头的样子,为了培养她良好的行为习惯,除了进行思想教育,每次班级活动我都会刻意来总结让学生指出她的不足,加强她行为纠正的习惯。但是她爱劳动,发现这个优点,我就常常在劳动中表扬她,并引导她各方面都要做得好,才能成为一名好学生。刘晓玲是个喜欢运动的孩子,在课外活动时偶然我发现她的体育特长,为了让她在这方面有发展,我就积极地与家长联系并与体育教师协调让她到体育队参加训练。刚开始她不愿意吃苦,我找到学校里曾经在体育上有成绩的学生实例,耐心做她的思想工作,现在她在体育训练中不仅刻苦努力,成绩也有了极大的提高。残疾孩子的一技之长是将来立足社会的资本,而我们教师的引导与发现,更为重要。

四、制定集体与个人的远、近期目标。

有目标才有动力。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拟定了全班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远、近期目标,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然后,对每一个学生拟定切实的个人远、近期目标,将集体的动力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帮助和鼓励每一个学生进步。

目标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因此,鉴于学生年龄与心理特征与个人能力情况,在拟

定目标时,我注意了以下两点:一是近期目标较之远期目标更有激励作用;二是目标的制定必须符合学生实际,要让孩子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以免丧失孩子信心。班级里一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差,为了让他们得到提高除了经常性与家长沟通外,对每个人制定了属于他们的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部分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五、设立合理的评比机制,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我们班里学生的智力差异很大,为了便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我将学生分为三个学习小组,分别由三个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除了在学习上以组为单位进行竞争评比,在劳动与活动上也经常按组来进行,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带动能力较差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组长都积极地为了本组的工作象小老师一样辅导组内学生,大大提高了学生在学习生活活动等方面的兴趣。每周末进行一次红旗评比。小小的红旗是学生们都争相取得的荣誉。经过一段时间我也发现了问题,就是各小组之间的竞争也造成了小组间学生的矛盾,为此每周我都把三个组长招集到一起,开组内会议,指出他们学习中的不足,及时调整他们的心态,现在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很强,却又在生活中十分团结友爱。班级的班风常规等各方面都有了极大的进步。

六、协调与任课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建立丰富的信息网络。班主任只凭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必须

力争本班任课老师和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每周周末下午放学的时候,我都会予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表现并向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时的情况,有时候家长态度不冷静,比如说自己孩子的东西丢了,就把责任怪到老师头上,作为老师心里虽然喊冤但也要保持镇静,了解情况早解决不拖遢。一直与家长保持着良性的密切的联系。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

此外,我还通过观察、与学生谈心、以及听取来自校领导、其他老师、社会的意见等等途径,建立起丰富的信息网络,随时掌握与调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向。

七、做好学生的跟踪调查记录。

每周按时填写家庭联系册如实记录和反映学生在校的情绪变化、意志品质、接受能力、知识掌握情况、自理能力、技能技巧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

篇6:学校“弘毅”教育工作实践与创新

近年来, 通化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 (1996~2010年) 》精神, 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环境意识、培养环保行为为主要目标, 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 齐抓共管, 扎实工作, 使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蓬勃发展, 环境教育水平显著提升。2000~2010年, 通化市共创建绿色学校86所, 其中国家级绿色学校4所, 省级绿色学校37所, 市级绿色学校45所。

2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主要作法

2.1 高度重视, 落实责任, 加强对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

(1) 成立了以环保局长任组长, 环保、教育主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的通化市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宣教中心和教育局基建办具体抓落实, 将创建工作摆上重要日程。

(2) 结合通化市实际, 通化市环保局和教育局先后制定了《全市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方案》、《通化市绿色学校创建考评办法》等, 建立了绿色学校的考评体系和运行机制。

(3) 宣教中心和教育基建办每年召开会议, 专题研究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确定工作重点和内容, 对全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4) 通化市环保局局长定期听取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 并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列入中心工作重点、全局工作日程。

2.2 主动协调, 密切配合, 携手共创绿色学校品牌

绿色学校是环保和教育联合打造的“品牌”, 为让这一“品牌”树得住、推得开、叫得响, 通化市环保局积极争取教育部门的支持, 密切配合, 分工协作, 共同组织, 推进了绿色学校的迅速发展。

2.2.1 主动与教育部门沟通, 赢得支持

每年省局关于绿色学校的文件下发后, 通化市环保局主管副局长都与教育基建办领导共同研究创建工作, 征求基建办的意见, 拟定创建方案, 达成共识后组织实施。

2.2.2 对绿色学校进行统一监督管理

从绿色学校组织、申报、筹备到评审、检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 环保、教育都共同研究、精心组织、互相支持, 使创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市环保局和教育局联合举办了三期绿色学校培训班, 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进行集中培训, 讲解绿色学校创建程序、内容及要求, 并请东昌区佟江小学、民主小学和通化市第十三中学等国家级、省级绿色学校介绍创建经验, 互相交流, 提高创建质量和水平。

2.2.3 共同负责, 严把申报审批关

针对两年一次的申报和评审工作, 环保和教育部门达成一致, 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每一所申报的学校, 都要认真研究、精心筛选、严格把关。几年来, 通过教育把关、环保检查、联合会审等措施, 初审、会审下申报省级绿色学校4所, 市级绿色学校6所, 确保了申报的质量和效果。

2.2.4 建立机制, 鼓励创建

通化市环保局和教育局都联合对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主管人员和教师进行表彰, 下发文件, 并要求比照市级先进工作者给予奖励。市教育局对绿色学校在基建资金上给予了倾斜, 县 (市、区) 环保局、教育局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扶持。东昌区环保局每年都为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学校佟江小学、民主小学等绿色学校购买草种和树苗, 并补助学校现金2 000多元。同时, 东昌区环保局还出资2万多元为民主小学300多名学生制作了环保服装。辉南县教育局局长亲自听取环保和教育部门的反馈意见, 并明确表示, 对获得国家级绿色学校称号的学校给予3万元奖励, 实现了绿色学校的“品牌”效益。

2.3 点面结合, 分类指导, 拉长绿色学校的创建链条

2.3.1 抓住重点, 典型引路

通化市环保局和教育局首先紧紧抓住省、市重点校通化市第十三中学和东昌区佟江小学开展创建工作, 用典型引路, 充分发挥国家级绿色学校的典型示范作用, 做好辐射和延伸工作。市环保局和教育局先后在这两所学校举办了国家级绿色学校挂牌仪式、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现场会等活动, 组织全市各中小学校校长、老师和学生观摩学习, 听环保课, 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使广大学校提高了对绿色学校的认识。

2.3.2 全面培养, 分类指导

通化市环保局和教育局先后培养了乡镇级中学集安市清河镇中学、村级小学东昌区铁厂镇夹民小学、私立学校梅河口市博文中学等市级绿色学校典型, 从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性质, 拓宽了创建领域, 提高了环境意识。

2.4 注重实践, 学创互动, 创建工作丰富多彩

2.4.1 将环境教育有机融入基础教育中

各个学校都能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及环保、教育部门有关环境教育的要求, 在各学科中渗透环保教育, 并通过环境教育公开课、环境渗透教育教案评选、环保知识测试等多种形式, 开阔了学生的绿色视野, 丰富了学生的环保知识。

2.4.2 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通过校园红领巾电台、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橱窗、演讲比赛、问卷调查、文艺演出等形式开展环境教育宣传,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4.3 参与环保活动

各个学校都能结合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保活动。东昌区佟江小学启动了环保工程林活动, 组织全校师生在荒山种植了30多亩阔叶松和落叶松, 成为我市绿色学校创建的一座“工程碑”。东昌区民主小学、佟江小学等绿色学校, 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开展了环保志愿者万人签名活动。集安市实验小学开展了以保护水源为主题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 带领同学们参观水源地, 捡拾垃圾, 净化水源地环境, 教育学生们要珍惜水、爱护水、节约水。梅河口市环保局组织全市8所绿色学校学生开展了环保征文活动, 设立了小学环境课堂, 环保人员为学生讲环保课。

2.4.4 普及科普知识

通化市第十三中学环保青年志愿者开展了浑江水质调研、饮用水源水质分析、江南村环境生态保护等一系列调研活动。在通化市环境监测站、净水厂、气象局和江南园艺所等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 撰写了调研报告。东昌区夹皮小学利用地处农村的优势, 建立了学生生态示范基地, 建造了蔬菜大棚, 开展了施用有机肥料、培育绿色食品活动, 使学生在动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增长了生态保护知识。

3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部分县 (市、区) 对绿色学校创建活动重视不够

多年来, 在市、区两级环保、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不断发展, 绿色学校规模不断壮大, 部门领导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 师生的环境意识明显提高。但同时部分县 (市、区) 领导对绿色学校创建活动, 对于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师生环境素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以及对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缺乏认识, 对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重视不够, 从而使绿色学校的发展没有获得必要的行政支持。

3.2 应试升学模式阻碍绿色学校发展

层层选拔的“金字塔”升学模式为应试教育披上了一件合理的外衣, 但应试教育带给中国基础教育的问题同样是多方面的, 是根深蒂固的。同样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知识创新、创建“绿色学校”的主要障碍。

3.3 绿色学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些绿色学校存在管理人员不固定、管理形式粗放及学校日常管理、教学和教育过程缺乏师生的全面参与等现象。同时, 教师对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绿色学校等相关知识欠缺, 相应的观念、意识、知识、技能还得薄弱。

3.4 资金支持不足

经费短缺、设施陈旧是当前大部分学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特别是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更是缺乏相应的稳定的经费支持, 成为了制约绿色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

3.5 各地发展不平衡

由于各县 (市、区) 自然和经济条件存在差异, 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明显, 学校间发展不平衡。

4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展望

4.1 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在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中, 市、县 (区) 两级环保和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市委、市政府以及各部门领导的宣传力度, 赢得他们对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逐步树立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推进环保事业的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措施的思想理念, 在全市上下形成加大环境教育力度, 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绿色通化”的强烈舆论氛围, 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转变教育思想、教育模式

在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中, 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 将以往教育中注重同步化、标准化, 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 应试能力也比较强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转变, 建立创新和实践型教育模式。

4.3 改变管理模式, 建设高素质的环境教育师资队伍

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形式改变现行绿色学校管理模式, 充分发掘教师和学生潜能, 在学校管理中全力开发全体教职工的创造力, 建设一支事业心强、有良好专业素质的环境教育师资队伍, 并通过教师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提升绿色学校的创建质量和水平。

4.4 强化环境教育内容的渗透

篇7:学校“弘毅”教育工作实践与创新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校企深度合作;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029-02

一、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创新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作用

校企合作是现今职业学校发展的不二法门。当校企合作逐渐走向深水区,在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创新职业学校德育教育不仅是职业教育现实发展的必然的要求,也是职业学校取得良好办学质量的必然要求。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创新职业学校德育教育不仅能有效提升职校德育的实际成效,也将有效提升职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1、有效提升职校德育的实际成效。校企合作是打破旧有的德育课程体系的有力工具,是实地了解企业文化并快速融入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1]。职业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改变了传统德育教育依照课本知识、空谈义理的教学模式,拓宽延伸了职校德育教学的渠道,丰富优化了职校德育教学的方式,切实激发了学生德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升了职校德育的实际成效。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走出校园、走向企业,企业富有社会化气息的新鲜德育元素将多渠道、多形式地渗透优化原有德育教育的模式,职业化训练使得德育教育进一步贴近、融入学生生活。通过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走访体验,通过邀请合作企业有关专家到校演讲座谈,使原本抽象费解的德育知识立体、形象起来。校企合作也为职校德育教学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情境。 在丰富灵活的社会实践中校企联合开展德育教育,将学生学习的技能与工作的实际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在真实而直观的企业环境中得到锻炼与成长。

2、有效提升职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模式技术技能人才,可以有效提升职校学生包括职业素养在内的综合素质。通过合作,职业学校进一步了解社会、企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道德素养的实际需要,并能以此为基础深化学校德育工作的教学与创新工作,引导学生培养社会与企业需要的优秀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等,全面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合作中,学生也可以接触到企业的真实环境和文化氛围,进一步加深理解道德修养对于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创新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措施

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如何使职业学校学生与企业的工作和生活迅速无缝对接,是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与学校对学生技能的培养相比,企业更侧重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学校的德育教学正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生活德育——创新职校德育教学方式。职业学校传统德育教学常常照本宣科,讲授空洞理论,不仅不受学生欢迎也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创新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应当把企业生产文化与德育教学内容相结合形成有机统一体,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调动职校学子学习的热情与主观能动性,推动学校德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

第一是要转变德育教学的理念,要把德育课程与生产生活的实际相结合,在立足学校实际的基础上推动德育教学工作与校企合作教学齐头并进。第二是要依据德育教学的具体内容,牢牢把握新一代职校学生身心的特点,将德育教学艺术地寓于校企合作活动中,通过开展新颖多彩的实践活动,使职校学子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

2、文化育人——创设职校德育教学氛围。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要在学校范围内营造一种文化,一种无处不在、润物无声、符合职校特点的文化氛围。一所有精神、有灵魂的职业学校,才能培养出有精神、有灵魂的技术技能人才。一般来说学校的德育教学氛围是一种动静结合的文化体。动态的学校文化折射时代与社会的要求,与时俱进,用生动的生活不断补充丰富着德育课堂教学知识的不足。在形式上,它多姿多彩,可以是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的报告会,也可以是时政文化、文学艺术等等的兴趣活动小组,可以是优秀师生表彰会,也可以是以赛促进的艺术节、体育节等等。静态的学校文化则包括学校已有的环境设施,制度要求等等,常常为人忽略,但对于学生一言一行的塑造却功不可没。一个脏乱差的校园很难培养出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创设职校德育教育氛围,还需要注意有意识地将优秀文化特别是优秀的企业行业文化引入校园。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命脉,优良的合作态势有利于职业学校培养出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在将企业文化引入职业学校时,我们需要走出去,也需要请进来。走出去,是说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走进企业,进行实习或参观实习,在零距离的感受中了解体验企业和企业的文化。围绕企业用人标准与岗位需求展开我们的德育工作,不仅能有的放矢,更能事半功倍。这样的德育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提升德育的效能,更能促进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请进来,则是指要经常邀请学校合作企业的技术骨干、人事经理等进入校园开展宣传座谈活动。

3、引导先行——强化职校德育指导力度。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创新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特别要注意加大对于学生就业、创业的指导力度,要依托校企深度合作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加强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与企业价值观。一是要明确校企深度合作的目的。校企深度合作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就业竞争水平,为学生未来的美好奠基伏笔,也为企业有效培养高素质人才。职业学校要积极开展以职业道德规章为内核的职业道德教育,教会学生做人道理,锤炼学生的职业精神,通过观念的引导提升职校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就业观念等,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德技双馨的技术技能人才。第二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全面打造校企合作氛围。建立模拟企业环境仿真实训基地,使学生感性直观、全方位地感受企业文化;同时组织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在企业工作实境中直接感受企业的文化,工作的职责。

三、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创新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反思

在校企深度合作的过程中,在学校德育教育不断创新的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以下两点:

1、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创新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确实很有必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已从员工技能上升到员工综合素养的竞争,其中员工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正是提升职校学子综合素养的有效教育手段。在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传统的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模式已经无法培养出企业所需的合格人才,不断创新改革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势在必行。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将更加贴合企业实际用人情况,贴合职业教育的本质。德育教学在与企业生产的融合中,积极探索新的模式、方法、途径,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提升其综合素养,最终获得学校、企业、学生的多赢。

2、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创新职业学校德育教育需要与时俱进。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创新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条件。利用新兴媒体,如微信、微博、网络平台等,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搭建德育教育网络平台,沟通学校与企业的要求与资源,进而有效地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生动性。同时,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创新职业学校德育教育,也需要教师在思想意识上与时俱进,只有德育教师的素养与能力提高了,才可能有创新的真正效果。

参考文献

[1] 蒋华斐.德育构建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的运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4):196-197.

[2] 蒋玉华.德育构建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的运用[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62-63.

[3] 王 涛.五年制高职职业价值观教育反思统计与管理.2013(3):167-168.

篇8:学校“弘毅”教育工作实践与创新

一、组织实施

(一)制度保障是创新工作的支撑

为顺利推进创新工作,我校于2009年相继出台了《关于建立和完善技能、创新大赛制度的意见》《教科研及竞赛奖励办法》 《绩效积分奖励办法》等文件,完善了创新工作的激励机制,保障了对创新工作的投入、奖励。

(二)课程嵌入是创新工作的基石

为使学生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全面铺开,全面推进,学校组织思维活跃、能力强劲的骨干教师编写了《思考与解决问题》《赢在三创》和《专利检索与专利改进》等校本教材,并由苏州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后投入使用,将课程排入一年级的通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选派创新教研室、创新教育处的教师上课,并将创新作业作为该课程的重要评价指标。通过系列化的教学,让学生不仅懂得发明、创造的重要意义,而且懂得如何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逐步闪亮。

通过对国内外现有关于职业教育与创新理论的文献研究, 详细分析了解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掌握其理论内涵,为后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并树立创新意识。

通过各项业务培训,走出去参加省市各类创新培训,请进省市创新专家来我校手把手指导,提高教师创新技能,创设良好的创新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教师的创新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活动,对教育教学的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成果转化等诸多要素进行较为深刻的研究,初步建构出可操作的教学资源。

(三)活动推进是创新工作的源泉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创新教研室、创新教育处每学期坚持组织一次全校师生参与的金点子比赛、科技节比赛活动。 由创新教研室设立一个“小发明、小创造金点子”收集箱,以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参与“金点子”大赛。通过一段时间的收集、整理、评比,一些优秀金点子逐步露出水面,并获得表彰。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实际意义深远,学生参与面广(达90%以上),创新兴趣得到充分培养。

同时,我们还指导学生进行成果转化的市场需求调研,分析市场情况,了解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创新方向提供客观的、正确的资料。可以包括市场环境调查、市场状况调查、销售可能性调查,还可对消费者及消费需求、企业产品、产品价格、影响销售的社会和自然因素、销售渠道等开展调查,从而为准确进行选择成果转化提供市场依据。

(四)指点提升是创新工作的根本

为使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得到全面展开,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学校坚持从班主任工作入手,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点燃创新火花,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创新指导教师抓住方案设计、材料选择、工艺制作等难点与学生一起商量,一起完善,还经常邀请专家对学生的创新作品进行面对面现场指点、辅导,解决作品本身以及答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使作品质量明显提升。

二、开展历程

我省首届职业教育创新大赛的主题“创新重在实践、创新成就未来”为我校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个没有悠久办学历史的学校,创新工作需要学校的实践、教师的实践、学生的实践, 因此,我校的创新工作从起步至今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一)专家引领起点高

2008年以来学校多次邀请省、市知识产权局、科技局、专利局领导、省优秀科技辅导员等专家来校论证科技创新特色建设方案,指导创新小发明作品,为师生开设科技创新讲座。领导专家们为我校科技创新教育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确保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走在全省职业学校的前列。

(二)学校支撑工作实

学校于2009年成立了创新教研室,后升格成立了创新教育处,并组建了由沈红雷、李政洋、周利华三位专业老师领衔的创新工作团队,目前团队共有创新小发明指导教师三十多人,其中沈红雷老师被评为“省职业教育创新发明伯乐”“市青少年发明优秀辅导员”等。创新团队的指导老师凭着对创新工作的热情, 利用每天的课余时间为学生辅导,为我校创新特色建设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学校新建设的创业园实训基地中,开辟一个约1400m2的层面用做科技创新工作室、创新展示区、专利检索区等,扩大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场室,保障了科技创新的场室及设施设备。

(三)科技教育活动勤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特色活动中来,学校坚持集体培训和班主任引路,启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进而点燃他们创新、发明的火花,从而产生一些好的创意,为创新大赛获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结合“金点子大赛”“校园科技节”, 以及在校园内设立的“创新发明金点子”收集箱,收集到很多学生的优秀金点子,并筛选出数百项创新金点子进行评比奖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四)课题引领目标明

为了进一步探索学生创新发明特色教育工作,王乃国校长亲自领衔申报的《中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章亦华副校长领衔的《中等职业学校“三创”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等省级课题已经顺利结题。通过创新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实践,教师的知识、 技能得到了提升,由知识传授者向创新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转变。通过各项业务培训,提高指导教师创新技能,特别是教师自身参加苏州市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竞赛,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知识、技能,从而有能力对教育教学的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成果转化等诸多要素进行较为深刻的研究,总结出比较科学的创新意识培养方案和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带动了一批教师参与创新教育。

(五)创新大赛美名扬

我校自从进行科技创新教育以来参加了各级各类的赛事并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其中,国际级奖项有4金6银6铜,国家级奖项有2金9银11铜,省级奖项4金6银19铜,市级奖项16金18银19铜的优异成绩。

(六)创新特色硕果丰

结合学生创新小发明,定期赴专利代办处办理专利申请手续等工作,学校现有实用新型专利77件,专利作品提高了科技创新比赛的含金量和竞争力。其中有两件授权的专利作品,参加了在南京国展中心举行的江苏省首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公益交流大会,2012年10月23日苏州一套18:30的 《苏州新闻》节目就我校专利转化推进工作进行了采访报道。在苏州市知识产权局评选的“好孩子”杯青少年发明大奖赛中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鼓励奖3个,沈红雷老师被评为“优秀辅导员”,学校获得“市青少年发明家摇篮奖”称号;同时学校积极申报并成功获得“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摇篮奖”。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被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评为“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小发明家培育基地奖”。

三、今后思路

学生小发明、小创造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而且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造、 创业意识,为学生以后成为创新型技术工人和利用知识产权投资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总结过去,我们曾取得一定的成绩,展望未来,我们将迎难而上。今后我校创新工作的思路是:

(一)关于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现在面临的是义务教育出口没有标准、 中职学校入口没有门槛的局面,中职学生中很多人是带着“无奈”和“失败”的阴影来到学校的。创新教育和实践可以恢复学生的自信和自尊,体验成功和进步的快乐,这可能影响到他们今后一生的发展路径。所以,创新教育的价值在于中职学生自身价值的发现,也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二)关于创新教育的开展形式

创新教育要坚持点面结合,亮在点,成在面,形成系统而有效的教育活动形式。一是创新教育进课堂。让学生不仅懂得创新、发明的有效意义,而且懂得如何创新和发明。通过教育和实践,熏陶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和日后的创业、就业奠定基础。二是从身边寻找案例。组织学生从身边寻找创新、发明项目,想到一个,尝试一个,反复实践,反复修改,直至成功。三是开展创新创意比赛。通过筛选、教师指导、专利申请、班级评比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是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通过层层比赛,学生的创意作品得到不同程度的认同,使学生体验成功。

(三)关于创新教育的持续效力

以小发明、小创造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教育如何发挥持续效果, 可能要把它放到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去考虑,扩大小发明、小创造的外延。一是要积极支持学生把自己的创意变成作品并申报专利。二是把学生的创意作品变成产品。三是帮助学生把产品变成商品。当然变成商品的创意可能是少量的,也是有难度的, 但是一旦成功,意义非凡。对于作品所有人来说可能是创业的开始,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一种示范一种激励。职业学校学生从作品—产品—商品这个路径形成的创业,可能是极具竞争力的。

我校科技创新工作起步不久,如何进一步推动学校的科技创新特色教育,在全校学生心中播下创新、发展的希望,这将是我们探索的永恒课题。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教育的重要职责与任务。开展创新教育、组织技术创新,参与和支持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既是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体现,也是自身特色发展、优势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创新教育,实践,启示

参考文献

篇9:学校“弘毅”教育工作实践与创新

【摘 要】中职学校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是全方位的,同时也是复杂多变的。班主任必须善于运用科学、创新的手段,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主线,不断健全班级管理,自觉强化团队意识,塑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进而为学生管理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中职学校 班干部 师生关系 师德修养

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是在生源竞争较为激烈的情况下招收进来的,不少學生在初中时期是班级的后进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职学校的办学危机。随着信息网络和新媒体的全面普及,社会包容和开放程度日益增加,中职学生愈加彰显个性,他们往往在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提早断言自己不会升入高中,课外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在课堂上不能严格约束自己,甚至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沾染上了抽烟、酗酒等恶习。面对中职学生的现状,怎样有侧重地、有效地管理好班级,是摆在中职班主任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积极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深入开展日常行为规范建设

(一)班主任要大力培养班干部,使其为全体学生做好表率

一个班级的成绩好坏与班干部的作为是分不开的。一支合格的班干部团队能够为全体学生营造一种温馨、舒适、和谐、高效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乐观健康的心态对待学习,对待教师和同学。班干部可以视为班集体的灵魂与核心,同时也是凝聚整个班集体的纽带。事实上,班干部的日常工作十分琐碎,这就需要班主任的鼎力栽培。在每个学期开学伊始,班主任要第一时间建立临时班委,严格观察学生入学时的各方面表现,辅以检查学生假期作业的完成情况,据此来分析每位学生的假期表现。当然,通过查阅学生的相关档案,班主任也能知晓中职学生在以往的初中阶段有无当选班干部的经历。通过约两周的观察和了解,班主任可提名恰当的人选组建成临时性班委,任期通常为四周左右。在这期间,班主任要特别留意对临时班干部的培养,使他们充分放开胆量,积极稳妥地处理好每一项班级事务,同时还要注意与其他班委成员团结共事。遇到较难商定解决对策的问题,要首先由班委民主协商,各抒己见,接着再向班主任汇报意见。通过几周的锻炼,临时班委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班级管理水平均获得了显著提高,这时就该考虑正式班委的组建了。班主任要提前做好动员,以每位学生自我推荐、竞聘演讲为主,该过程必须遵循民主、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当然,也可由本班学生提名,最后全体投票选举。这样选出的班干部团队,无论是思想素质还是工作组织能力均符合现代班级的管理要求,同时也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二)班主任要对学生开展日常行为规范的宣教

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模式以及学习方式均有别于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乍一进入中职学校会有一些不适应感。为便于全体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在新生入学之初,班主任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学生学好、践行好日常行为规范,利用学生军训的机会,努力将理论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特别要帮助学生努力改掉以往的不良行为习惯。在日常行为习惯的宣教过程中,班主任要把学习的重点放在违纪现象的处分上,让学生都能警钟长鸣,从反面吸取教训,使行为习惯不再流于形式或理论式的摆设,而是真正成为学生日常行为的准绳,以帮助全体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二、班主任要努力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广大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劲头不足。为逃避班主任的“特别关注”,一些学生往往特意疏远与班主任的关系,不愿与班主任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将会越积越多,甚至达到积重难返的地步。而越是出现这种情况,他们越要回避班主任的良苦说教,由此陷入恶性循环。鉴于此,班主任要将心比心,对待做事懒散、学习态度不端正、日常行为表现欠佳的学生,切不可一味地批评责备,而要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心中充满阳光,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表扬和鼓励成为推动学生克服缺点、走向优秀的催化剂。

中职学生正处在由青少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往往自尊心较强,当听到别人鼓励的话语时,内心就会得到满足。尤其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后进生,更需要班主任积极挖掘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素质教育不再是单纯地以分数高低来评判学生的优秀与否,而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尽管后进生学习成绩不突出,但他们可能在体育、音乐或美术等方面有明显的特长。教师要善于了解后进生,在发现其优势后,要以鼓励的话语滋润他们的心田,温暖他们的内心,使其不再有自卑感和受挫感,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帮助后进生攻克一个个缺点,扬长避短,全面发展。

(二)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进入中职学校以后,学生要接触新班级、新教师、新同学、新教材,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因此,中职学生很容易情绪烦躁,精神负担过重,产生厌学情绪。不少学生经常出现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甚至在课上睡觉等不良现象,极个别学生还会肆意扰乱课堂秩序。鉴于此,班主任要加强对广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把那些学习成绩优秀、就业前景光明的学生作为重点培养的对象,在班会上以他们作为全体学生学习的标杆,带动全体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请已毕业的优秀学生返回母校为在校生举行演讲,通过现身说法来启迪、激励学生,使其明确学习目的,克服思想、心理和行为恶习,逐步在班上形成一股健康向上的学习风气。

(三)以仁爱之心对待学生,为学生创造发挥主体作用的机会

班级管理工作既是一种管理和服务的工作,也是一项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要融入学生中间,多理解学生,使学生真正从内心信服自己,使得学生乐于与班主任交流思想和情感,要以仁爱之心善待每位学生,从尊重学生人格的高度出发,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中职学生在入学之初都曾有些许迷惘,总认为自己学习基础相对薄弱,不能顺利完成学业并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班主任要善于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千方百计创造便利条件,鼓励每位学生投身于班集体的建设和管理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班级管理方式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施展自我才华、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使其通过实践,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从以往被动地接受班集体管理,到现在主动地自我管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对每位学生都抱有充分的期待,善于进行心理疏导,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哪怕是后进生。班主任要放下架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包容心来指导学生进步,善于与学生寻求精神默契,成为知心朋友,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更好地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提高班级管理的整体质量。

三、班主任要提高师德修养

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在学生面前好像一面明镜、一本厚书、一盏明灯。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会对中职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班级氛围和班级管理效果。为此,班主任必须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一方面,班主任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认真研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书籍,理解和吃透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政方略,学会运用马列主义哲学管理班集体,运用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原则指导自身的工作;同时,还要具备高深的专业知识以及基本的教育学理论,以提升教育效果。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密切结合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运用柔性管理策略,切不可讽刺、挖苦、偏袒任何学生,对待所有学生均要一视同仁,善于运用与学生沟通的技巧。

四、结束语

作为带领和指挥班级工作的负责人,班主任要自觉发挥家长联系学校的桥梁作用,对中职学生的精神、思想、灵魂、价值观、行为习惯等进行全面培养和塑造,更好地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逐步推动中职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施媚.浅谈中职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J].才智,2014(20):157.

[2]李莉.浅谈中职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J].新校园(中旬),2015(05):171.

[3]王燕玲.浅谈中职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J].好家长,2015(28):210.

[4]徐丽琳,邬迪.中职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明日风尚,2016(10):225.

上一篇:绘本剧白雪公主台本下一篇:2024年安全生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