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五年的辉煌成就

2024-04-13

中国近五年的辉煌成就(共8篇)

篇1:中国近五年的辉煌成就

近五年的工作总结

潘集寨学校 蒲东红

蓦然回首,2009----2013这五年,我一直担任九年级(1---3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五年来,我能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积极投身教学教改,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能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展开,同时在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立足现在,放眼未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在推行我校和谐课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同思品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近五年来的有关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

1、认真研读中考说明,把握考试方向

结合毕业班复习备考和教材特点,对教材进行系统的知识梳理,然后结合学情采用“板块式复习,三轮式提高”的复习方法,同时认真研读近四年来的中考题型,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第一轮:系统复习注重“双基”抓纲务本,学生做配套资料,教师全批全改,不会做的题集体讲解。第二轮:专题复习,教师根据中考研讨会的精神,有针对性地利用多种资源增加课堂容量和复习的实效性;第三轮:热点时事复习,结合近一年来的热点和专题,分析其体现的教材观点和原理,将时政热点和教材知识点结合,同时注重学生答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及时纠正复习中易错的知识点,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应用能力。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在工作中,我认真学习上级的有关文件,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期教育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此外,我还认真学习了新课改理论,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及时把握中考动向。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改理念有了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为我转变教学观念、学生观、改进教学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强化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近五年来,我能深入细致地完成教育教学各项环节,认真备写教案,挖掘教材,力求既备教材,又备教法、备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课后及时认真批阅作业,了解学生情况,因材施教,调动教学资源,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学习他人好的经验,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成绩。

4、正视自我,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在近五年的中考中,我所教的思品成绩虽然不错,但与其他考得好的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本人认真进行了反思,原因有以下几点:

1、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不够,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2、对知识点的检查落实不到位。针对以上情况,在今后我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狠抓对学生作业的检查,落实对知识点的掌握。

2、加强学生答题技巧和方法的强化训练,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年来,我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还存在比较多的不足之处。比如:

(1)在自身的再学习方面,对自己的要求不够高,在教育理论的学习上还有待提高。

(2)总的来说对学生的耐心有所改善,但对后进生有时还是缺乏耐心。

(3)学生的课后作业的检查工作抓得不实,不到位。

三、改进方向及具体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不仅要努力做学生的良师,还要做学生生活中朋友。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关注后进生,给他们更多的赞赏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成绩迎头赶上。具体措施如下:

(1)更新观念,改进教学

新教材的设计和中考的命题要求,要求我们尽快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所以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首先: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尽量拓展学生的自主性活动,要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和扩展自己的知识。

其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情景和活动的设计,实施开放式教学。在考试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试题材料的引用越来越新颖,情景的设置越来越贴近生活,问题的提出越来越靠近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围绕所学知识去有的放矢的选取有效的相关材料,比如:发生在现实生活重大事件、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或情景,来组织学生讨论、探究,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或主张,在活动中感悟和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2)夯实基础 提高能力

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出发点的,都是以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深化来命题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对主干知识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纳、比较,把握其内在联系;同时要明确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与具体的要求,对照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对知识进行学科内和学科之间的整合。

(3)掌握方法 规范答题

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指导,强化归纳综合的训练。训练是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适度训练,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学科表达能力。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把握教材重点,从不同角度、层次,精心选取不同题型练习,以此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应变能力。

1、认真备课,刻苦钻研,提高课堂效率。

2、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检查和辅导力度。

我相信,只要自己有决心,一定可以将自己这些不足改掉。我会不断努力,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近五 年 的 工 作 总 结

潘 集 寨 学 校

蒲东红

篇2:中国近五年的辉煌成就

范本一

利用同步辐射能谱研究凝聚态物理,特别是在探索***的机理方面,取得重要成果。首次发现***的直接证据,理清它与***的关系,解决了一个该领域的主要问题;发现了***及其作为超导序参量的重要性;指出***作用不可忽略;发展光电子能谱和软x射线散射新技术,建成国内首个***仪。在“科学”、“自然”、“物理评论快报”等杂志发表论文25篇,被引940多次。范本二

在***任职期间,主持神经系统网络形成和应用实验室,首次提出***的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一系列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和***的新药。近五年共发表11篇期刊论文,多数刊登在 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等国际一流期刊。曾在数十种主要国际会议上做大会专题发言。

范本三

开展时滞系统鲁棒控制研究,降低控制器设计的保守性和脆弱性,解决非线性时滞系统递推控制器设计的***难题。提出基于参数辨识的***和***反馈控制器设计原理,克服辨识过程中对状态微分信号的依赖,揭示系统***时滞、***时滞和增益的解析关系。提出自适应时变参数设计方法,突破了***控制算法在高动态流量下的性能瓶颈问题。SCI收录50篇,他人引用145次,EI收录71篇,专著1部。

范本四

在复杂制造系统的智能控制等方面开展了在国际上具有相当影响的独创性研究。在模糊PID控制研究基础上,提出全新的***设计方法,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多个复杂制造过程和系统;首次将***引入电子封装过程,在***创建了全球首个面向电子封装的***研究实验室,并已开发出***系统;在香港主持了17项科研项目,参与了国内4项科研(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在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SCI论文20多篇。现任***副主编。

范本五

在我国开辟了***动力学和***动力学两个研究方向,首创国际领先水平的非对称***技术,首次提出***方面3个理论关系式和***安全评判准则,创建了吸能***设计和***安全评估方法。以排名第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进步一等奖3项、发明专利1项,EI、SCI收录12篇。带领学术团队自主研建国际领先的***试验系统,建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负责 “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Ⅱ)建设。

范本六

首次通过量子化学过渡态理论计算得到了有***的氧化化学动力学参数,发现了***氧化的新的反应通道,提出了迄今最全面的含***复杂系统反应模型;合作开发了电站锅炉“***”,据

不完全统计,近年直接经济效益达4千多万元。获200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2),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合著专著3部;发表期刊论文66篇,其中国际刊物论文24篇,被SCI收录20篇、SCI他引34次,被EI收录36篇,被ISTP收录4篇。

范本七

最近五年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成绩:第一,关于大学史的研究,出版《***》、《***》等;第二,关于散文史的研究,出版《***》、《***》等;第三,关于图象与文字关系的研究,出版《***》、《***》等。第一、第三两项研究,兼及文学与教育、文学与艺术,带有某种开拓性,在学界颇有影响;第二虽属传统课题,也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范本八

近年来的学术重点是研究中国古代政府管理制度的核心问题***。先后发表《***》、《***》等论文,完成专著《***》(中华书局2002年)。此项研究仍在深入之中,已发论文《***》、《***》等,提出汉代***结构为“***”。

篇3:中国近五年的辉煌成就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现状,对策

1 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的本质

进入大学, 学生的生理发育已步入成熟, 刚刚离开父母的管束和摆脱高考的压力, 相对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众多适龄青年聚集的大学, 成了学子们恋爱的温床。但由于大学生学业、就业压力大, 其心理尚在发展成长阶段, 产生感情的异性之间往往存在诸多矛盾和冲突。加之大学生在恋爱中往往过分追求浪漫、只重视恋爱过程的新奇, 而不考虑结果。当恋爱中遇到重大挑战或遭受重大挫折时, 恋爱中的当事人又往往无法承受, 严重者甚至引发荒废学业、精神分裂、自杀、暴力犯罪等现象。

现代危机干预之父卡普兰 (Caplan) 认为心理危机就是一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 是一个人面临困难情景 (Problematic Situation) , 他先前的处理危机的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时 (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 , 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2]。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指的是大学生在面临失恋、畸恋、恋爱冲突等恋爱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时, 其既不能回避, 又无法用通常解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个体在遭受来自恋爱关系中的压力和挫折时, 会出现悲伤、绝望、虚无、忧郁等创伤性情绪, 在行动会表现出烦躁、颓废或攻击等, 有的甚至诱发轻重不一的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 而最为极端的则会出现自杀或杀人的严重后果。

2 新时期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现状

心理危机, 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与时代背景有着高度的相关。社会生活的急剧变革、价值的多元选择、感情的物质化、竞争的激烈都与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的出现密切相关。据统计, 近年来, 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正在不断增加。因为恋爱心理危机导致的各类自杀及激情犯罪数据增多, 引起了广大教育者的高度重视。以某省2009年的危机事件数据为例, 全省一年中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为27人, 其中5名同学是因为恋爱情感问题而导致的自杀或他杀身亡。占到整体人数的18.8%。其中关于同性恋导致的自杀事件两起。同期, 研究者选取全国自杀典型案例36起, 其中恋爱受挫11例, 占近三分之一比例, 成为自杀事件的第一诱因。

在高校心理健康指导的实际工作中, 我们也真实的体会到了大学生因为恋爱而导致的心理危机事件存在逐年增多的现象。笔者选取某高校近五年来的心理咨询数据分析发现, 大学生心理咨询数据中关于恋爱困扰逐年递增, 由原来的9.2%上升至14.9%, 成为大学生求助的首要问题。客观的说, 目前大学恋爱心理危机已经成为除精神类疾病之外的第二大容易引发校园恶性事件的因素。而且由于恋爱心理危机具有突发性、临时性、紧急性和破坏性, 同时因为恋爱本身的私密性, 出现危机现象的个体往往倾向于消极、逃避的行为方式, 不能及时寻求第一时间的帮助, 表现为社会支持体系较弱, 对实施有效的危机干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3 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刺激因素及应对方式

3.1 内外部刺激源及其认知、应对方式

通过对咨询记录数据的详细统计, 我们发现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咨询主要集中在两性沟通问题、恋爱中的嫉妒猜疑、父母对大学恋爱的阻止、恋爱中的性关系、同性恋、失恋等方面。根据大学生集中求助的问题类型, 笔者编制了“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问卷”, 主要从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类型、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应对方式入手,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在校600名大学生发放问卷, 回收有效583份。其中大学生心目中的恋爱危机从最严重到轻度依次是失恋、隐性或者真实的第三者插足、性关系处理不当 (意外怀孕、流产等) 、父母阻扰、异地恋及同性恋困扰等。而学生一般采取的危机应对方式次序为自我调节 (含酗酒、滥交等) 、向亲密的朋友倾诉、与父母倾诉、找专业的心理老师倾诉等。

3.2 引发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的高危因素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发现男女朋友脚踏两只船、互相怀疑、第三者的出现、被欺骗、被劈腿”等等成为引起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的头号“杀手”。排名第二的是大学生恋爱中性关系危机。许多学生在性的问题上行为超前, 而本应具有的性知识和性观念滞后。由于缺乏相应的性生理卫生知识、性心理, 因此意外怀孕的情况也时常发生, 给心身带来巨大的伤害, 加上发生性关系导致的一系列道德和传统观念的冲突, 以及大学恋爱中许多的不确定性, 一旦分手, 恋爱中的女性常常因为付出太多, 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极端者会采取自杀, 或者进行报复杀人等具有毁灭性的行为。由于而缺乏第三容易引发恋爱危机的因素是大学生恋爱中父母的阻扰。由于就业压力增大、社会功利化及独生子女等一系列的原因,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恋爱对象有了更高的要求, 表现出几种典型的非理性观念, 如“门当户对”、“嫁个金龟婿”、“外地不如本地人”等, 这些观念的存在给大学生恋爱增添的人为的障碍。排名第四的是特殊群体:同性恋大学生, 他们由于恋爱交往面狭窄, 社会接纳程度低, 容易出现恋爱挫折, 且心理危机出现时社会支持系统弱, 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增大。

4 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教育对策

4.1 利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正确恋爱观

构建良好高雅的校园文化, 有利于大学生端正恋爱态度, 培育良好的恋爱动机, 形成科学的恋爱观。只有用先进的文化来占领大学生的思想文化阵地, 才能规范约束大学生的性爱行为, 达到社会秩序的要求。同时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和高尚的精神文化氛围影响下,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如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 班级心理主题示范班会、文化名校创建等活动, 使得大学生体会到真诚积极的的正向情感体验, 从而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减少恋爱中的不文明行为, 服务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4.2 建设规范课程体系加强大学生应对恋爱心理危机意识

当前高校针对大学生恋爱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 同时也开设了一些选修课或专题讲座的实践探索。然而当前的教育形式往往存在教材不规范, 教师不专业, 课程建设不成体系, 教育形式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不足。因此为了引导大学生正确地对待恋爱与婚姻问题, 应在大学生中规范开设科学的性教育及爱情婚姻等专业课程。着重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两性交往的理念, 掌握两性交往的技巧, 学会调节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冲突, 系统完善地了解大学生性生理心理特点, 提高应对恋爱挫折、压力和危机的理论知识, 鼓励大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社会支持系统, 快乐健康有成效地度过大学时光。

4.3 通过团体训练提高大学生应对恋爱心理危机能力

实践证明, 团体训练是对两性交往困难、恋爱受挫情绪调节、恋爱心理危机干预都能起到很好作用的工作方式。通过团体训练能够帮助处于恋爱心理危机的同学矫正负性的情感体验, 产生了认知改变和行为调整。由于团体成员具有共同之处, 在辅导训练过程中, 通过交流思想和感受, 个体负性情绪得到充分宣泄。同时, 从团体成员中的反馈中重新认识自己, 并且愿意完善自己。[5]团体成员彼此帮助解决困难, 相互支持, 更有针对性地做出生活的适应和改进, 达到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目的。

4.4 推出专题网站创新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教育载体

随着网络的普及, 社会上各种不良的恋爱观对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如“艳照门”“宁愿坐在宝马里哭, 不愿做在自行车后笑”等金钱至上的恋爱观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灵。而由于80、90后大学生相对缺乏人际交往与互动的技巧, 网络虚拟的恋爱关系也常常会成为恋爱危机的导火索。针对大学生性健康与恋爱心理危机教育必须创新载体, 抢占网络课堂。而学校与家长也希望构建一种新型的沟通网络, 专题网站推出, 可以加大网络上的家校互动, 使家长和老师更加密切联系让关爱变得“随时随地”。同时开发远程的家长网络课程, 使得大学生家长更加了解大学生当前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 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样才能够使得家长在孩子遇到恋爱困惑、挫折和危机时, 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 而非反面的诱发破坏作用。

4.5 构建全方位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系统

危机事件发生前, 高校要通过大学生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来监测、诊断, 构建恋爱心理危机预警库。针对恋爱危机个案时, 首先通过心理健康软件测试, 监测相关个体心理发展状况, 根据诊断指标和诊断信息的分析预测个体心理发展趋势, 从而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危机因素采取防范措施, 限制乃至消除危机行为, 同时降低和减少由心理危机诱发的突发事件, 使危机造成的损益最小化。

而在危机事件发生时, 高校应组织学校心理咨询者、管理人员、心理卫生工作者、医疗人员、警察等专家团队对危机个体迅速作出反应, 制定危机干预的措施, 启动危机管理程序, 并与有关的机构或部门加强广泛的联系和沟通, 集中调动和使用资源做好充分准备。危机发生后, 积极构建危机个案的全方位社会支持系统。对于处于危机中的大学生, 利用来自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力量, 对其提供情感支持、物质支持、信息支持、和陪伴等各种社会支持, 使其体验到设身处地的理解和关怀, 负面情绪得到宣泄进而化解危机状态。社会支持成员向危机个体提供的帮助应贯穿危机发生和危机过后的全过程, 这样有利于恢复到心理健康状态的个体更自然、顺利地融入到正常的生活中。

参考文献

[1]赖小林, 刘发荣.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3, 11 (5) :325~327.

[2]丁长清.大学生心理危机预测与干预研究[J].2008, (3) .

篇4:中国近五年的辉煌成就

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达2,472.02亿元,同比增长12.5%,每股收益1.96元。公司拟每股派现1元。

公司董事长高国富在年报中指出,去年寿险个人业务保持高增长,业务结构成功转型;资产管理业务建立委托受托市场化机制,面对市场波动不断优化大类资产配置,实现了较高的投资收益,使集团净利润创新高。

年报称,面对利率下行及股票市场大幅波动的挑战,公司坚持资产负债管理原则,2015年实现总投资收益559.10亿元,同比增长33.2%;总投资收益率达7.3%,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为近五年来最高;净值增长率达8.2%,保持在较高水平。

年报显示,2015年公司寿险实现一年新业务价值120.22亿元,同比增长37.8%;其中个人业务在新业务价值中的占比同比提升了3.2个百分点,达到95.6%;个人业务全年新保增速高达61.2%,在寿险总新保中的占比达到76.0%,在寿险总保费中的占比达到84.1%,个人业务新保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截至去年末,太保集团管理资产达到10,879.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4%。其中第三方管理资产2,334.7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6.3%,在集团管理资产中的占比已经从2011年末的6.8%大幅提升至21.5%。

篇5:《中国丛报》近五年研究综述

一、中西文化交流互动视角的《中国丛报》研究

中西文化交流视角是对《中国丛报》的研究中比较经典和传统的一个视角, 报纸本身就是文化传播的媒介, 而一家介绍中国情况的英文报刊便自然而然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中山大学的吴义雄教授在2008年连发两篇论文论述《中国丛报》与中西文化交流的关系, 指出《中国丛报》“不仅报道时政新闻, 而且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的学术论文, 在西方学术界重构关于中国的知识体系过程中具有显著地位。它所发表的关于中国历史的文章, 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这些文章对中国传统史学著作和19世纪中期以前天主教传教士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观念提出质疑, 发表了众多评论中国史学著作和西方学术界的中国历史研究著作的文章, 主张重写中国史, 就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关键性问题提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观点。该刊还将一些中国历史文化典籍作了翻译或评介”。尽管耶稣会士研究中国历史从16世纪便已经开始, 但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深入, 武备的强大, 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和英美其他人认为“耶稣会士的著作充满了对中国的刻意美化, 而未反映中国的实际情形, 他们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著作, 也同样如此”。于是包括裨治文在内的传教士作了大量译介工作, 同时也将当时的中国与欧洲的中世纪黑暗时代相对比。

吴教授指出, 《中国丛报》“关于中文语法的研究, 可以作为当时传教士出版的专门著作之补充。其作者就汉字注音方案的讨论和关于汉字拼音化的构想, 则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值得注意的发展, 并为后世的相关工作提供了基础”。

江西财经大学戴丽华认为, “《中国丛报》是中美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 早期美国传教士来华肩负双重使命。一方面, 他们来华后向中国社会传播西方知识和文化, 不仅要想方设法使中国普通百姓认可他们的行为, 而且最终目的是要让中华大地皈依上帝。另一方面, 美国传教士也向本国民众介绍中国传统文化, 加深了美国民众对中国的认识”。

暨南大学的叶农从西医术引进的角度对《中国丛报》进行了相关探讨。文章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丛报》在西医引进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认为《中国丛报》“对传教士们在华从事的医疗活动有较详细的记载”。

二、《中国丛报》的报人研究

在《中国丛报》的办报过程中, 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卫三畏起了重要的作用, 虽然两人在华活动并不局限于报纸的经营, 但对《中国丛报》的研究绝对绕不开这两位传教士。他们的办刊思想、政治活动都对报纸的编辑方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上海大学社科学院艾萍2008年曾发表过一篇有关卫三畏与中国国学的论文, 认为卫三畏“在中美《望厦条约》和《天津条约》中积极参与, 促成宽容条款加入中美《天津条约》。主张利用儒家经典推广在华传教事业, 认为只有以武力在中国传播福音才能拯救中国。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著述, 增加了美国对中国的了解, 虽不乏以偏概全, 但他的研究体现了美国中国学研究重视现实问题的发展路径, 并推动美国汉学走上职业化道路”。文中对卫三畏自身的早期教育、来华活动、建立在此之上的中国观, 乃至这些观点对美国中国学研究的影响都做了论述。

2005年浙江大学历史系张施娟曾对裨治文在华的政治活动做过述论, 包括裨治文在《望厦条约》中代为翻译但又鼓噪顾盛对华采取强硬手段;满怀信心地对太平天国这个可能是“一个新的基督教性质的政府”进行访问却发现, “太平军将士, 上至天王下迄普通士兵, 对西方基督教义一无所知”;充当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美国驻华使馆的谋士为传播上帝福音做出的种种努力。文章认为, 尽管情非得已, 但裨治文他们还是从宗教的目的出发, 与殖民侵略势力结盟, 以此来获得在他们看来必须得到的传教环境。同年她又发表了《传教士: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文章以裨治文为个案, 指出早期来华传教士“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出版、印刷和医学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但他们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在传播的过程中流露出西方文明优于中国文明的心态”。

2006年同济大学仇华飞教授将裨治文和《中国丛报》放在一起进行了研究, 他指出, 与早期欧洲汉学研究相比, 以裨治文为代表的美国传教士研究中国起步较晚, 但却打破了欧洲汉学研究的局限性, “从一开始就注重研究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问题, 并且将它们与美国自身利益结合起来考察”。

三、考释与业务角度的研究

对于《中国丛报》的考释研究还是比较新颖的一个角度, 文章不多但却引人思考, 主要是对以往研究观点的怀疑和纠正, 当然也有对《中国丛报》自身问题深层次的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陆亨认为, “《中国丛报》的停刊是西人对中国了解日深, 当时报业竞争环境趋于恶劣, 以及稗治文、卫三畏编撰精力不足等众多原因共同导致的”。

2008年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谭树林从多个角度对《中国丛报》进行了考释, 指出, “《中国丛报》从1832年5月在广州创刊, 到1851年12月在广州停刊, 在近20年的出版过程中, 主编曾三易其人, 出版地则辗转广州、澳门、香港、广州。饶有趣味的是, 出版地的这种辗转同当时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教形势与传教中心的变迁同步”。

对于《中国丛报》本身的业务研究学者关注得比较少, 近五年来只有北京工商大学的沈毅教授有所关注, 认为“从创刊到鸦片战争爆发, 《丛报》上的经济新闻的比重越来越大, 地位越来越重要, 甚至差不多成为有关鸦片贸易和打开中国大门的专号了”。

四、总论

对于《中国丛报》目前的研究尚处于不断开拓阶段, 中西文化交流互动视角的研究在中山大学吴义雄教授的大力推动下已形成了体系, 但作为近代中国较早诞生的报纸, 《中国丛报》的业务研究却相对很不够, 仅有少量学者关注, 而这一角度应当成为今后加深对《中国丛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摘要:本文主要从中西文化交流、报人、考释与业务四个角度对有关《中国丛报》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目前对于该报的研究仍处于不断拓展深入的阶段, 中西文化交流视角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 有比较系统的体系。而报人、考释与业务角度的研究却相对不足, 对于《中国丛报》办报业务方面的研究尤为薄弱, 但同时这一角度也成为了对于该报研究新的突破口。

关键词:中国丛报,裨治文,卫三畏

参考文献

[1]吴义雄.《中国丛报》与中国历史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 2008 (1) .

篇6:未来五年的中国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分析了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两难处境;并且再次详细论述了为什么中国经济改革的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他认为推进改革是能否实现转型的关键;而政府自身的改革是关键中的关键。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副编审邓聿文解析了未来五年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七大难题:中央党校教务部政治学教授侯少文则论述了未来五年提速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所在。

中国制造是否能脱胎换骨,地方政府、企业及个人都面临着新的选择。在新一轮区域发展布局上,海南、山东、山西、新疆成为“新特区”,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经济增长目标集体减速则被媒体赋予了新含义。广东、重庆、天津、北京等老牌强省(市)则更强调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兴产业布局会否引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因不同的政策和发展战略,在“特区”轮动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版图将产生新的变化。

与此同时,两会前在中央党校召开的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八条“进一步加強和完善”社会管理的意见,未来五年这将成为省部级官员及基层政府必须要解答的新考题。

篇7:中国近五年的辉煌成就

一、修订课程标准,让课程更直接服务于育人

课程标准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文件,直接引领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2001 年国家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一些学科的容量偏多、难度偏大,新课改确定的几大重点改革目标之一就是要克服传统课程的繁、难、偏、旧,但这一目标显然并没有在这次课改实施中得到有效落实;一些学科教学要求、评价要求不够具体,特别是一些新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究竟如何应用,具体操作要求是什么等,在上一版的课标中反映不够,相当一部分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很难把握操作要领,对实施造成了一些困难;相关学科、学段间的纵向衔接、横向配合有待加强,特别是一些相近学科,有些内容交叉重复,加重了学生负担;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不够明确;等等。

本次课标修订的最大特征是坚持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及其要求,主要体现在: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德育,突出了德育的时代特征,落实德育为先的具体要求;特别强调能力培养,进一步丰富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明确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理科课程强化了实验要求;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性,加强了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容量和难度,降低了学习要求,加强了学科之间以及学科内容的衔接配合,有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总之,我国不断致力于对课程标准的客观审视和深入思考,对课程标准不断修订和完善,保证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可行性。

二、调整教科书,以“核心内容”滋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钟启泉教授指出,多年来,我国的教科书设计理念与技术非常落后,教科书编写者往往不去深究各自的学科在整个课程架构中的定位和各学习领域的特性,而是各自发挥,理所当然地去解释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教材品质低,教材编写的质量有待提高。

为了提高教科书的质量,在2011 年底各学科课程标准颁布后,各学科各版本教科书开始进行调整。在本次教科书调整过程中,各教材编写组依据2011版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结合新课程十年来教材实验的成果以及2009 年教育部关于教材使用情况的调研数据,在保持教材体系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本学科核心内容的功能与价值。

总而言之,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本次教科书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本次教科书调整的突出特点。近年来,知识本位、应试教育越来越受到学界的批判,更新知识观念是一种世界趋势。国际上经过长期的研究表明,只有找到人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才能解决好知识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只有找到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关键素养,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核心素养已成为一个统帅教育改革的核心概念,引领并拉动着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式变革、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评价等关键教育活动。核心素养是指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知识、能力和态度)。核心素养一经习得便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能伴随人的一生。目前,我国正组织教育学研究者开发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与指标,已新出台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了学生发展的九大核心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新时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精神已经较好地体现在课程标准、教科书的修订中,并会更好地贯彻和体现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修订中。调整后的义务教育各科教科书已于2012 年秋季学期开始使用,经过两年的实践,新版教科书的推广实现了平稳过渡,教科书难度更加合理,学科内容的挖掘更加深刻,使各学科教科书彰显了学科的独有育人价值。

三、完善课程体系,特色课程渐成新亮点

高度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不利于地方、学校和教师依据本地区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地作出课程抉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开始进行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明确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各省、市、自治区都将课程的三级管理作为推进新课程各项工作的重要途径,逐渐完善三级课程体系。在三级课程建设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成为了课程改革的新亮点。国家课程面向全国统一的规范要求,在满足多元化需求办学的灵活性方面有些不足,必须由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予以补充。因此,特色课程开发是执行国家新课程的需要,也是学校稳步发展的需要。特色课程包含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但多指具有独特性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类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能够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特色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既紧密联系本校实际,针对现实需要,又适合于学校的各种现实条件和发展可能性。近年来,特色课程的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已成为许多地方和学校关注的焦点,例如:北京市教委启动的“社会大课堂———北京市中、小学生成长计划”活动,就以遍布北京大街小巷的名胜古迹、爱国教育活动基地、博物馆、科研院所、科技场馆、体育场馆、企业、社区等资源开发了大量的特色地方课程,并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地方课程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又如北京市十一学校以“构建适合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的可选择的课程体系”为目标,通过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构建了一套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学生不仅选课程,还可以选择学习时段,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课程与每一位学生联系起来,构建起每一位学生自己的学习系统。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不断创造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四、凸显学科特色,打造优质课堂教学

在新的教育观念与课程理念的引导下,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空前活跃。首先,形成特色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不断得到推广,涌现出了一批颇具影响的教学模式,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的探索成为“探索教与学的关系”的重要实践成果。其次,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 号)的陆续颁布,为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指明了新的方向,也为优质课堂的塑造定下了新的基调:“育人为本”是课堂教学的根本要求,“立德树人”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主题,“将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我国中小学优质课堂教学的追求。最后,在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科特色。在追求优质课堂教学的引导下,教育理论研究者与一线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具体,更加强调学科的本质和特点,凸显学科知识的育人价值,而不仅仅是从教与学关系的转变来推动课堂教学的变革。

凸显学科特色,追求优质课堂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主题,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突出特点。所谓优质课堂就是指能够生成优质课堂文化、形成优质课堂关系、具有优质的课堂组织与教学,使课堂真正发挥多种功能、完成多重任务,最终使学生达到新课程标准所制定的目标并促进师生共同可持续、和谐地发展的课堂。在2014 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中,多项课堂教学研究成果都是基于具体学科教学研究开展的。如李吉林完成的“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窦桂梅等完成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江建敏等完成的“创建生物情景教室促进生物教学改革”等。这些现象说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改革更加凸显学科特色,各学科核心知识正通过课堂教学的变革发挥独特的育人价值,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教师为先,互助合作的教师培训体系逐步形成

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最重要力量。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建成一流的国家。当前教师素质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僵化、知识更新缓慢、学术研究行为不端等,不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队伍的素质就难以提高。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就必须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培训。在历次课程改革中,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学校,一直都把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本轮课程改革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育部于2012 年2 月10 日下发了“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 号)。该专业标准明确了国家对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自新课程启动以来,教育部组织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教师培训,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教师都接受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专题的培训。自2007 年起,“国培计划”开启了教师网络培训的新阶段,利用互联网建立了“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教师远程研修模式,确立了教师培训的新机制。目前,除了“国培计划”教师远程研修平台之外,各省、市、自治区还结合自己的实际,建立了跟进式培训平台,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互助合作的教师培训体系的形成是本次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探索的亮点。为落实新教师专业标准提出的各项要求,各地开始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探索出了“研训一体化”的教师培训体系,即基于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实际,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将日常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教育科研相结合,多角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研训一体化”框架下,又产生了“校本研修”“校际协作”“区域联动”“U-S合作模式(大学和中小学合作)”等一系列有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这些模式有效地保障了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实效性、规范性和参与性,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为教师之间的互动搭建了平台,真正实现了教师群体的互助、合作发展。

六、评价破冰,培育学生综合素质成为导向

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其所带来的直接弊端是对考试分数的过分强调,扭曲了考试与教育的关系,不仅制约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优秀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而且也抑制了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办出自身特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也难以从根本上得以减轻。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改革现行的考试招生制度,逐渐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

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14 年国务院颁布了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2014 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 年全面推进,到2020 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的总体目标。

为切实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焦点。教育部于2014年12 月出台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希望通过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来促进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综合素质评价则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的重要举措。这次改革重在进一步规范,确保程序公开透明、内容真实准确。上海市和浙江省分别出台新的高考方案,2014 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将率先成为新方案的实施对象,探索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两项考试评价制度,对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促进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习要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评价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而推动素质教育在教育实践中的贯彻与落实。

回顾近五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我们可以看到,与新课程改革启动初期的工作重点不同,新课程改革正由课程改革规划、课程政策制定以及课程改革推进等领域进入了课程实施探索、课堂教学创新、考试评价制度变革等更为具体的领域,课程的变革不再是“运动式”的改革,而是基于人的发展、教育的客观规律开展的全方位探索。

摘要:自2010年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在课程标准与教科书修订、课程实施特色化、课堂教学多元化、教师队伍建设、考试评价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正在向“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的课程改革总目标努力迈进。

篇8:未来五年的中国转型

前瞻未来难题

中国经济报告:据悉,“十三五”规划或将稳增长摆在相当突出的位置。排在其后的,才是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在稳增长方面,未来几年,我们会面临什么样的主要矛盾?

马晓河: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长周期的下行期,长周期一般是30年到50年,中国恰恰是30多年实现了高增长。世界银行把各国按收入情况分为五个等级:低收入、中低、中等、中上、高收入等五类国家。通过30多年的持续增长,中国从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上收入国家。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凡是跨入这个阶段的国家或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都要出现下行,从高速增长到中速增长,再到低速增长。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是基数。经济总量越大,增长就越慢。中上收入阶段增长1%,相当于低收入阶段增长4%—5%。

第二是结构变化。一方面,需求结构由投资主导转变为消费主导。投资是快变量,消费是慢变量,由快变量主导,经济增速就快;由慢变量主导,经济增速就慢。随着一国进入中上收入阶段,投资空间会变小,如高铁、广场等建成后就不会再在原地建,这时就需要由投资转向消费。消费是人人决策、分散消费,由投资转向消费主导,经济增速必然减慢。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变化。进入中上收入阶段以后,产业结构出现两个变化:一是从以重化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高科技、高附加价值、高加工度、低排放产业为主。钢铁、水泥、PX(对二甲苯化工项目)等重化工业投资多,技术含量低,发展肯定快;但是高科技产业需要创新,发展必然比较慢。二是从发展工业为主导转变为服务业为主导。服务业发展必然不如规模化的大工业,从建设到投产都能产生GDP。

中国经济报告:为什么各级政府都注重发展工业制造业而不是服务业?这对增长速度有影响吗?

马晓河:因为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可以通过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实现快速发展,而服务业是分散的、以消费为基础的产业,消费不增加,人口不能积聚,服务业需求总量就上不去。但是一国到了中上收入阶段以后,必须以服务业比重上升带动经济发展,速度必然要慢。

中国经济报告:那么,短周期和长周期分别意味着什么?

马晓河:短周期是指经济增长在宏观调控周期中3到5年内出现V或者U字型下行或上升,而长周期是缓慢的增长周期,一般完成一个增长周期需要30到50年。目前中国正好处于短周期V字形向下的阶段,这个下降与长周期下行正好交汇,导致经济增长下行过快。这时政府正好换届,本届政府为了稳增长,为了让经济增长不至于下降到难以忍受的增长区间之下,采取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措施。比如,加大公共投资、减税、下放行政审批权等财政政策;降息降准、并运用短期货币工具增加货币供给等;淘汰落后产能,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推出“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鼓励围绕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4新”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稳增长的目的是想让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

产业青黄不接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的产业显现出青黄不接现象,应该怎么办?

马晓河:传统产业可以利用行政命令淘汰,新兴产业靠什么发展?有人说靠政府推动。有些产业可以,比如节能环保。但一些高加工度、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或产品,如数控机床、发动机、集成电路、无人机、机器人、芯片以及制造业中的基础件、关键件和中高端制成品等是要靠市场和社会创新才能完成。

因此,传统落后产业淘汰、转移后,接续和新兴产业成长必须依靠市场,这样就必须给企业和社会大众以充分权利,鼓励他们创新。此外,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的自然规律,是渐进式发展替代,是到一定阶段,工业占主导地位,再到一定阶段,服务业占主导地位;工业发展过程中,首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到一定阶段,重化工业要占主导地位,再到一定阶段,高附加值、高技术成长产业要占主导地位。但是在前30年,中国把这个自然规律打破了,用行政力量干预市场让重化工业快速占据主导地位,大量资本和公共资源涌向了低端制造业和重化工业,导致社会和市场没有力量在产业调整过程中实现更新替代,经济增长就出现了断档。

所以,现在中央号召发展中国制造2025、发展“互联网+”11个行动计划等政策都是对的,问题是如何落地。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制造2025、发展“互联网+”11个行动计划为何落地难? 是否与中国原有的发展模式有关?

马晓河:落实难是因为传统产业耗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本,这些资本不易转入新兴行业,如大钢铁厂、大化工厂多则几百亿,少则几十亿,把它炸掉,存量资本就没有了,利用炸掉钢铁厂、水泥厂等的资本发展高技术产业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固定资产无法折旧;相反,我们还得为淘汰这些产能耗费相当的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本。

总体来看,过去过度利用政府和行政力量发展低端制造和重化工业,导致了现在新兴产业转换缓慢。因此,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可能要慢于正常状态下的产业结构转换。

这种发展模式是由我们的体制决定的。一方面,假定中国的公共资源是一千亿,按道理来讲,这一千亿中的60%应该用于消费,40%用于公共投资和生产投资,其中20%用于公共投资、20%用于产业投资。过去的发展模式不是这样,而是50%用于消费,剩下的50%中20%用于公共投资,30%用于产业投资。应该用于消费的10%被产业投资挤占了,从而扩大了产能。因为20%的公共投资最后拉动的也是产能,所以最终实际上是50%用于产业投资。从应该是60%用于消费、40%用于投资,到实际上50%用于投资、50%用于消费,长期以往就导致消费能力不足,产能增加过快。

另一方面,50%的投资中,20%应该用于开展产业转换的高科技产业发展,30%应该用于重化工业。实际上,我们又把40%用于重化工业,只有10%用于高科技产业,从而使得重化工业的过度发展又以侵蚀制造业高端化、高科技产业发展为代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重化工业淘汰,再发展高科技产业,显然就遇到了障碍。因为以前的资源是为后来的发展打基础的,如果把以前用掉的资源挪过来,重化工业资本又很难从存量资源转化成增量资源,如炸掉钢铁炉子、电解铝炉子等会造成资本损失,所以,用新增量资源发展高科技产业、新兴产业时,会比过去按照正常国家存量发展要缓慢一些。

改革僵化体制

中国经济报告:你曾认为,中国改革应该从顶层设计开始。那么,如何通过改革、通过顶层设计,解决中国经济体制僵化的问题?

马晓河: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具有模糊、不确定性的特点,利用体制优势借助市场化推进,发展了一大批远远超过国内市场需求的产业。但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环境容量压力的增加,政府发现现有的产业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出口出不去,国内又消费不了。

我曾经提出改革需要顶层设计,当时有一大拨人批评我,给我造成很大的压力。但是上层建筑不改,总体设计不科学,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就很难推进。

顶层设计的含义就是通过上层设计和整体改革,推动社会结构变迁,从而带动经济结构的转换。只有上层建筑改革,才能带动下层改革。未来,中国的发展实际上是要推动三大结构转型;一方面,三大结构转型需要协调推进,没有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改革显然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同经济结构转型相比,我国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转型相对缓慢,已经明显制约了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转型,只有加快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转型才能带动经济结构转型。一个国家要想实现从中上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跨越,三大结构转型必须衔接和协调,如果三大结构不协调,很难实现“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

体制僵化是指体制改革滞后,没有顺应市场经济的演变,从而导致中国经济结构发展到了今天难调整的局面。解决体制僵化问题要靠改革,改革的方向是放权让利,即向企业向社会放权。但由于我们的体制是收权容易,放权难,因此改革面临落实难的问题。目前,中国改革出现三种倾向:第一,部门化,谁家孩子谁抱走,造成跨部门、跨领域、统揽全局的改革难推进。第二,碎片化,改革被一点点切成碎片,弄成零部件似的,联动性不够。第三,简单化,改革不只是简单的放权,单靠放权是不能完全解决市场经济中的问题的。

实现三大转型

中国经济报告:是否可以说,“十三五”时期,重点要解决三大转型难的问题?

马晓河:只能说,十三五可能是一个开端,是走向新时代的第一步。这里就“十三五”期间以下几个结构转型问题做几点分析。

第一是经济结构转型。具体包括三个小结构:首先,需求结构中要逐渐增加消费比重,让消费增长快一点,投资增长慢一点。这是因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用过多的公共资源来投资,本该用于消费的资源强制投向了公共领域,特别是一些超越经济发展阶段的公共投资与中低收入人群没有多大关系,但却带动了产能,这些产能又无人消费,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十三五”期间要增加消费,政府要像以前重视投资一样重视消费、重视改善老百姓的福利。其次,投资结构中应该限制各级地方政府的手,少办产业园区,在产业园区外、城区内多发展一些与人民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服务业,如医院、学校、养老设施、电子商务、完善市场的设施等。最后,产业结构中要鼓励、重视企业创新、社会创新,多发展中高端产业和中高端产品。

第二是社会结构转型。具体来讲,一是人口结构转型。要切切实实提高城镇化水平,不要用常住人口城市化多少比重来衡量。因为常住人口等于城市的户籍人口加外来人口,外来人口中农民工占2.73亿,这些农民工进城之后是劳动供给者而不是消费者,要把这些农民工变成市民,才能培育消费群体,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城镇化。《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第一个指标对实际的城镇化起不到任何作用,因为常住人口60%从投资和消费上,不会给城镇化带来任何影响。总之,要构建市民化社会,必须加快推进人的市民化,通过农业转移人口实质变为市民推进城镇化。二是阶层结构转型。要通过改革,通过发展,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培育和扩大中产阶层,构建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第三是权利结构和公共资源分配结构转型。之所以要改变该结构,是因为当社会发展到高收入阶段时,它的社会治理结构是扁平化的,中产阶层需要自我管理、自我参与。所以,当纵向化管理体制适应不了扁平化社会治理结构的要求、期待时,就容易发生矛盾。我们现在面临的正是现有的纵向管理体制如何在未来进一步适应扁平化管理的需求和期待。现在的矛盾是,社会需要中产阶层扩大才能稳定,才能增加消费,才能创新,但反过来,中产阶层一旦扩大就需要扁平化管理,需要政府放权让利,而现有体制无法适应这种扁平化管理需要,这时就需要改革。如果改革后中产阶层壮大了,社会稳定了,国家成熟了,管理者就不需要那么庞大了,也不需要管那么多、那么具体了。因此,改革不仅需要顶层设计,而且需要智慧,需要具体化的实施举措。

扩大中产阶层

中国经济报告:现在中国的中产阶层比例合理吗?

马晓河:按照统计数据,确实挺大的,但按实际调查,中国中产阶层只有百分之二十几。衡量中产阶层的指标中有自我认同和收入,自我认同是指对自己是不是中产阶层的认可,收入指标是指贫困线以上都属于中等收入者。世行规定每人每天支出1.25美元以下都属于贫困者。我们的标准是多少呢?中国规定人均年纯收入2300元以下属于低收入者,以上属于中等收入者,中国的贫困线标准显然过低。

中国中产阶层占比过低,使得中国会面临社会不稳定、创新力量不够、消费不足等问题,所以,要增加中等收入者。

为了增加中等收入者,就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政府要多增加转移支付,现在有大量公共资源转化为投资,转移支付给穷人、中低收入者的远远不够。中低收入者医疗保障水平低,养老水平低,教育基本保障低,住房保障低,该保障的没保障,所以就不能消费,进而不能变成中产阶层。

另一方面,要拓宽穷人改变身份的上升通道,我们的体制应该为人民提供公平公正的发展机会。但现在发展机会不均等,比如官二代永远是官二代,富二代永远是富二代,穷二代永远是穷二代,甚至连改革初期都不如。改革初期还可以通过高考改变身份,从农民变成企业家、知识分子,有的还成为官员、学者,但现在农民的孩子大学毕业找个工作都很难。一是由于僵化的管理体制导致劳动力横向、纵向流动都受到限制,阶层之间固化。二是因为渠道不畅通、不公平。有关系的可以进入,没关系难进入;尽管是考试,但写条子、打招呼随处可见。教育资源、卫生资源、公共资源、垄断行业等都存在着种种限制,有许多条条框框。

对中产阶层的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要为中低收入人群变成中产阶级扩大通道,拓展发展空间,为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准备条件。当中产阶层占到全社会的60%到70%的时候,这个国家才有希望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历史上,韩国、日本迈向高收入国家时,70%的人自我认同是中产阶层,而中国现在只有20%多。

国际环境影响

中国经济报告:“十三五”期间,变化中的国际形势对中国经济增长会有何影响?

马晓河:影响主要是,未来几年,在国际环境中,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在上升、机遇在下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可能会发生深刻变化,对中国而言,在以下方面挑战会大于机遇。

第一,发达国家纷纷提出新的再工业化战略,比如德国推出“工业4.0”,美国提出“先进伙伴计划”,日本推行“再兴战略”,法国实施“新工业法国”战略,韩国实行“新增长动力”战略等,致使高端制造不断向这些国家回流,将会继续对中国形成高压效应,对中国延长产业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挑战。

第二,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随着我们逐渐融入到国际经济发展中,中国经济越来越离不开国际化,国际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上的每一个变化都深刻影响着中国经济,尤其是出口。与前几年比,中国的出口增长率明显降低了,甚至出现负增长。虽然发达国家的经济在温和增长,但是欧债危机、政府财政高额赤字等,使得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经济体纷纷压缩政府支出,进而导致政府公共购买力下降,而政府购买一般占这些经济体GDP的15%左右。

此外,私人消费也不高,除了美国以外的其他发达国家失业率几乎都比较高,这会影响人们的消费信心,减少购买。中国出口产品中的49%到50%是出口到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市场不景气,中国的出口肯定受影响。今年7、8月份中国出口增长率是负的。今后出口增长有可能变正,但不会出现高增长。

第三,世界供给市场上出现了对中国制造的供给替代效应。供给替代效应是指一批比中国收入水平低、发展水平低的中低收入国家,如越南、柬埔寨、印尼、泰国、斯里兰卡、孟加拉、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等,把中国作为榜样,发展与中国一样的中低端劳动力密集产业,生产同中国一样的产品,并将这些产品也向发达国家出口,从而在供给市场上形成对中国产品的替代,比如鞋帽、服装、电子玩具、家电家具以及汽车零部件等。这些国家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成本要比中国低很多。需求降低和供给替代使得中国的中低端产品出口越来越困难。所以,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是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不断淘汰和低端劳动密集产业替代转移,但新兴产业成长缓慢,传统产业改造接续不上来,我们要避免和应对的问题是中国产业可能出现空心化。

第四,从中长期看人民币汇率还将在波动中不断升值,升值以后会导致中国出口导向型产业竞争优势继续下降。

第五,全球贸易规则的变化会增加中国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未来几年是大国之间政治经济博弈的一个比较激烈时期,特别是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国家等。美国推出“两洋战略”,即实施TPP和TTI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议,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试图以美国为主导形成新的世界贸易与投资规则;俄罗斯主导欧亚经济联盟,强化在中亚势力范围的影响力;欧洲向东推进,与俄罗斯争夺势力范围;中国要推进“一带一路”,遇到了与大国的战略博弈,落实“一带一路”战略会遇到很多不确定性风险。

如何应对挑战

中国经济报告:如何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经贸规则,中国在世界经济新秩序中如何发挥作用?

马晓河: 面对世界经济政治等格局变化,我们必须拿出比以往更多的经济、政治、外交等资源,积极应对,及时化解挑战,并发现和培育新机遇。

现在中国在争取创造有利的发展局面,如“一带一路”,这是在新常态下实施新的走出去战略,旨在将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联动起来。“一带一路”会在“十三五”时期开始全面部署实施,2015年要开好局,这会带来诸多增长机会。亚投行、丝路基金,还有金砖银行,就是对现有世界金融制度的冲击和变革,中国在这方面创造了一个战略先机,今后我们还要在经济贸易规则制定中寻找和创造有利中国走出去的制度条件。

对于美国,要积极寻求与之建立互惠、互信共赢的包容关系,避免、减少对抗。一方面,继续加强经济交流,在国际经济政治事务中,在不损害中国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为自己走向强国铺路;另一方面,在美国内民间培育对中国的友善力量,调用必要资源,利用各种机会,树立中国正面形象,减少美国内部对中国的对立情绪。

面对拉美、非洲地区,要利用美国战略重心转移和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的机会,加快进入该地区,扩大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寻找和培育与美国共存、共赢的因素。在亚太和欧洲地区,要选准一些主要经济体,加快推进双边自贸协定的签署进程,争取对TPP和TTIP形成对冲。

在周边地区,要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创造和谐、包容、共赢发展的环境。同时,必须在周边培养几个牢靠的战略支点,例如巴基斯坦、缅甸、泰国、伊朗、叙利亚。面对世界经济新秩序、新规则的挑战,如果中国不积极参与,不排除被边缘化的可能。

其实,中国真正发展最快的时期是2001年以后,搭上了WTO主张世界自由贸易的快车。但是世界贸易规则在变,有可能被TPP和TTIP替代,如果中国参与不了TPP和TTIP,对中国是个损失,对世界也是损失。因为一个更高级别的自由贸易规则,对世界和中国都有利,中国不能排斥,应主动积极参与。

上一篇:到图书馆去作文下一篇:学生无违纪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