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亲情的散文

2024-05-01

写亲情的散文(共9篇)

篇1:写亲情的散文

许多年前,巴黎歌剧院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剧场里坐满了观众,正在等待观看由一位著名男高音主演的歌剧,这时,剧场经理出现在舞台上,很抱歉地说,那位著名歌唱家不能到场了。经理请求观众允许一位本地男高音上台为大家演唱,台下响起阵阵起哄声,甚至有些观众站起身大声宣布要退票,不过大部分观众还是想把预先安排的听歌剧的时间打发掉,因为他们已经订好了听完歌剧后吃晚餐的餐位。

本地的男高音唱得很卖力,他用心唱了两个小时,结束谢幕时,全场死一般寂静。

有一位观众鼓起了掌,然后一个孩子的声音响了起来:“爸爸,你太棒了!”

这时,全场观众起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一句表达亲情的话改变了一切。

篇2:写亲情的散文

很长时间,我不能原谅我的生母,不管怎么说,她抛弃了年幼的我和妹妹们;而在感情上,我也无法接纳继母,我甚至天真地认为,如果没有她,也许总有一天,我的父母还会走到一起。

突然有了两位母亲,我自己却感觉再也没有了母爱。读初中时,一次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的母亲》。我交了白卷。当老师问我为什么时,我委屈而愤怒地吼道:“我没有母亲!”

我一直羞于承认,我有两位母亲。这是一个男孩子内心深处一道难以愈合的疤痕。直到和妻子恋爱时,我才惴惴不安地告诉她我的家庭状况,这是我第一次向别人吐露这个家庭“机密”。我很害怕她会因此离我而去。意外地,她不但坦然地接受了这个事实,还劝我原谅并接纳她们。我和她紧紧拥抱。这个女孩子,我从她身上,嗅到了久违的母性的芬芳。那一刻,我决定一定娶她为妻,并从感情上,接纳我的两位母亲。

我接纳了她们,而她们自己,却互相并不能接受。无论是我的生母,还是继母,她们从不在我的面前提到对方,那是一个敏感的禁区。在仍然以养儿防老为主导思想的农村老家,作为家中惟一的男孩子,我成了生母和继母的惟一希望和寄托,我从内心深处开始接纳她们,她们也很快感受到了这一点,于是,一场拉锯战开始了。

结婚时,婚礼的安排成了一道难题。生母和继母,都坚决不肯同桌而席,甚至不肯同时参加我的婚礼。为了照顾她们的情绪,也担心我的婚礼成为战场,我和妻子只好分别办了两场酒席,一场在农村老家,继母唱主角;一场在城里,请生母参加。

儿子出生后,我和妻子手忙脚乱。这个时候,我们多需要父母的帮助啊。而生母和继母的“战斗”却似乎越演越烈。继母对我父亲说,她是亲奶奶,就应该她去照顾。生母对我妹妹说,她不是一直说多爱你哥吗,这时候怎么不表现啊。她们互相用“她”指代对方,从不说出对方的名字。她们娘家的村庄其实相距不远,小时候就互相认识。身为儿子,我为此愤懑,又哭笑不得。虽然舌战不已,但生母和继母,都为她们的孙子准备了很多尿布和小衣服。在妻子出院回家后,她们又分别来到我的小家,帮助我照顾刚出生的孩子。她们都把感情,全部投入到了第三代身上。令人奇怪的是,她们从没有同时出现在我的小家,就像达成了某种默契似的。

矛盾在孩子抓周那天,集中爆发了。那天,我请了一些亲朋来祝贺,当然也包括我的生母和继母。这是一个新生命的喜宴,我不想分开来办,而且,也想借这个机会,化解她们的矛盾,毕竟都升级为奶奶了。没想到,当她们在我的小家碰面的时候,竟然同时扭头就要走。我的怒火也第一次火山一样爆发了出来,愤怒地吼道:“今天你们谁走了,就再也不要来了!”听到我的吼声,我的生母和继母,都突然定住了脚步。妻子哽咽着说:“妈,你们就不要再让我们为难了,好吗?”

我的生母,和我的继母,第一次与我们一家,坐在了一张桌上。这也是惟一的一次。

每次给她们买礼物,我的生母,常常自豪地对别人说:“这是我儿子买给我的。”我的继母,总是自豪地对别人说:“这是我儿媳妇送给我的。”她们不知道,每一件东西,我们买的都是双份。随着我自己的年龄渐长,我发现,都已经六十出头的我的生母和继母,越来越像孩子了。

直到今天,她们俩人也不愿意同时出现在我的小家。她们本无矛盾,因为先后嫁给了我的父亲,成为我们家庭的一员,而一夜之间成了势不两立的“敌人”。,我的父亲仙逝。继母哭得死去活来,在她看来,父亲是维系这个家庭的重要纽带。我流着眼泪告诉她,我是你的儿子,你怕什么啊。我同样将这句话告诉我的生母,这个家还有我。我是她们的儿子,我是她们的依靠,我也是她们的纽带。

篇3:写亲情的散文

——《与朱元思书》

“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

“冰皮始解, 波色乍明, 鳞浪层层, 清澈见底,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满井游记》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

——《醉翁亭记》

韵美、景美、诗文更美,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灵韵, 似乎都蕴蓄在这高山、流水、千古佳作之中。要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读懂、领会并沉醉其中呢?

一、音韵美——书声琅琅化作余音绕梁

“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是音韵美带给人类的感动, 山水散文之美首先是音韵美。所谓“平仄相对, 意韵相生, 美也”。

或三言, 或五言, 或七言……句式长短不一, 骈散结合却自出心裁, 错落有致。平平仄仄, 起起伏伏, 读来朗朗上口, 韵味十足, 怎能不让人沉醉其中?

一样写山, 泰山的巍峨, 漓山的灵秀, 普陀的空明, ……静谧时鸟鸣惊山涧, 热闹处嘤嘤成韵、千转不穷。你去揣摩, 你去读, 你要用千种声调读出这万般音韵。

同样是水, “泠泠作响”的泉水激石, “晶晶然”的鳞光乍现, “潺潺而泻于两峰之间”的酿泉, ……哪一篇, 哪一句不是灵动的声响?这本身就是一种美, 一种音韵美。

所以, 山水散文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读”。老师范读、听录音、领读、齐读、分组读、男女生读、师生共读。第一遍正音, 第二遍熟悉字词, 第三遍注意节奏、句读, 第四遍投入感情, 第五遍领会意韵……形式多样的朗读练习, 逐步深入的朗读要求, 能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山水散文的音韵美, 体会山水散文的语言美。渐渐地你会发现:读得越多, 学生的劲头就越大, 兴趣就越浓。这样以后, 学生会越读越入境, 有的学生会忘乎所以地晃起头来, 好似旧时的老夫子一般, 还有学生竟能脱离课本, 背诵其中精彩的句段。

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在反复诵读中, 学生实质已迈出了学习山水散文的关键性一步。

二、景致美——多娇江山铸就千古佳作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华民族的沃土孕育出的何止是英雄, 还有无数的文人墨客。所以山水散文是生于斯、长于斯、植根于斯的文化产物, 它的美正是中国秀美河山的折射。

见过富春江吗?那奇异的两岸连山, 那清澈的水, 那沁人心脾的灵毓清丽让你仿佛置身画中, 身心俱净!最美的是你乘一叶扁舟, 顺水乘风, 任意飘荡, 满眼的清亮干净。青白的水一尘不染, 深黛的山水洗一般, 都嵌入苍茫的晴空中去了……古人云:“水随天去秋无际”写得就是这吧!

——《与朱元思书》

去过西山吗?沿溪而行, 清澈的水、幽深的泉、嶙峋的石, 嵯峨交错、曲屈盘旋, 近景远景聚集收拢尽在眼底。山顶青白色的烟雾萦绕不散, 与天交融, 似直插天顶, 又似凌云而起, 于是身心与自然之气浑然交汇, 无边无际, 神思漫游不觉已暮色霭霭……

——《始得西山宴游记》

观过钱塘江潮吗?远远的, 从海口便涌起一条银线。渐渐的、渐渐的, 银线变粗变宽, 潮水越来越近, 越来越近, 直至银线变成白玉的高墙, 如高山雪岭般铺天盖地汹涌澎湃, 际天而来!雷霆般的吼声震天撼地, 箭一般的水花冲击喷射, 直排云霄, 遮天蔽日!难怪杨诚斋叹:“海涌银为郭, 江横玉系腰!”

——《观潮》

千古美景, 千古诗文, 每一篇山水散文都是一幅山水景物的画卷, 它展现给我们的是几千年的大好河山, 描绘给我们的是声色俱佳的山川美景, 赋予我们的是塞于耳目, 神游其中, 仿佛如置身其境的感观享受, 留给我们的是无穷尽的精神韵味与广阔的想象空间!

由此看来, 山水散文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写”。对于山水散文而言, 机械地直译不如生动地扩写。可先让学生各自选取喜欢的段落研读, 再让学生闭目想象, 然后把想到的景物付诸笔端, 当然老师也可写下水作文, 写完后全班交流, 师生共评共赏, 选出好的文章读给大家听, 再让学生闭目畅想, 做到身在景中, 神与物游, 充分感受文中的景致美。于沉醉时会心一笑, 动情处喟然长叹。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篇篇优美的山水散文都该成为学生们心中一份份抹不开的浓情惬意。

三、诗文美——丰厚底蕴勃发妙语佳句

古人云“厚积薄发”, 中华民族几千年丰厚的文化底蕴勃发出山水散文的妙语佳句, 如一股清澈的山泉缓缓流淌在青山绿水之间, 流淌在几千年文化积淀的母体之上, 由古流到今, 流向遥远未知的将来, 一样的清澈, 一样的欢畅, 一样的美丽。

可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般乘奔御风;可以“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般澄澈;可以闻水声潺潺“如鸣佩环”般悦耳;也可以“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般寂寥……可以深沉如“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亦可以旷达到“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更可以轻松似“脱笼之鹄”……

有“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的豪情满怀, 有“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的心旷神怡, 也有“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的神与物游, 更有“山色如娥, 花光如颊, 温风如酒, 波纹如绫”的目酣神醉……其间更有“百鸟嘤嘤”“素湍绿潭”“高猿长啸”“沙鸥翔集”……妙语连篇、佳句相缀, 怎能不让人目定神怡陶醉其中并叹为观止呢?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实乃是一段山水散文的巨幅长卷, 而这字字玑珠的妙语佳句则并非妙手偶得, 定然是中华文化这方沃土厚积薄发的硕果, 是山水散文这幅长卷中的神来之笔!

然而, 山水散文教学除了要让学生领悟音韵美、景致美外, 更要让学生品味诗文美, 从而掌握更多的妙语佳句, 获取丰厚的文化积累。教师可安排“我喜欢……是因为……”“我觉得……一句意境最高”“……是最难学的一句, 因为……”等等。诸如此类的题目让学生自由选取山水散文中的句子, 或具体赏析, 或畅谈感想,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领悟文中字句的奥妙无穷, 体会山水散文的诗文美。

山水散文是一首清丽的诗行, 是一阙悠扬的乐音, 是一杆幽幽的青竹, 是一潭泠泠的寒水, 化身万千, 神思千载, 却透出一股不俗的美, 这美源于它植根的沃土, 源于它吟诵的河山, 源于它自身的形与神。

篇4:写亲情的散文

关键词:朱自清 龙应台 亲情散文 比较

读《目送》很容易让人想起朱自清先生那篇脍炙人口的《背影》,因为两部作品的题材选择都是来自于真实的现实生活,同样描写亲情,同样呈现人性的感动,有所不同的是,《背影》讲述的是父子两代的情感,而《目送》牵系三代:看儿子们的青春,回忆自己的年少;看爹娘的老态,也审视自己即将迈入的老年。朱自清的《背影》表达出的是纯粹个人式的对亲情的感性把握,而龙应台的《目送》在对亲情感性叙写的基础上更多倾注了个体对于生命的一种理性的冷静审视与思索,这也使得《目送》的主题意蕴更加丰富厚重。

龙应台在《目送》中刻画的是她与儿子与父亲的浓浓亲情,为人父母的慈爱与女儿对父亲的牵挂惦念在文章里被体现得十分彻底,读来让人动容。文中作者目送儿子写了三个情景,分别是儿子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每一次的母子别离,相同的是母亲那双痴情的眼睛,不同的是孩子渐行渐远:第一次是年幼的儿子不停地回头看母亲,“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第二次是没有回头,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母亲看到的,是儿子“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第三次是拒绝与母亲同行,换句话说,母亲连目送的机会也没有。“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

《目送》的开篇曾这样写道: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作者一开始似乎预示着这样的结局:孩子总有一天是会长大,会成熟的,那个时候,孩子将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已完全不再属于母亲了,总有那么一刻,他会因为自己的成长而越出母亲的“树篱”,走向属于自己的世界。也许这对无数的母亲们来说,的确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打击,深深的付出,换来的结局居然是离自己越来越远的背影。是孩子已不再爱你么?当然不是!人生的规律是自然的,只是爱的深度不同,爱的方式也不同。失落、伤心、担忧在所难免,而你最应该做的,就是旷达地理解,旷达地接受。正如龙应台告诉我们:“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不必追,真的不必追了,面对他们的背影,淡淡的忧伤是自然的,只是,不必执着地不放手,相信他们的能力,接受他们的选择,祝福他们的人生这已足矣!

作者目送父亲同样写了三个情景,分别是父亲送他去大学、父亲住院期间以及父亲离世时。在这三个目送情景中,相同的是,一律是无语的背影,一律是父亲刻意表现出的轻松,怕给女儿带来麻烦。不同的是,父亲一次比一次衰老,一次比一次沉默,父女间仿佛是两个背向行走的路人,渐行渐远。注视着父亲那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的背影,作者有着的却是深深的理解与欣然接受的旷达情怀,爱是自然的,别离也是自然的,欣然地接受生命的轮回,让他走,不必执着地不放手。所以,作者再次发出同样的感慨:“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目送儿子、目送父亲这两幅场景看似乎并无多大关联,却有着内在的契合,作者在这里讲述的其实是一个生命完整的过程。“我”目送儿子从幼稚园到小学再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直到儿子进入我教课的大学,这一过程,是一个生命的开始,成长与自立的过程,而作为女儿的“我”,目送日渐衰老的父亲背影,是以“我”的经历连接着儿子的生命轨迹,走向生命的衰老与终点。这样在看似散乱的行文中写出的却是人一生的生命与情感历程。生命的成长、独立、逃避、回顾、终点,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无法阻止,无法预知,无法改变,龙应台这篇散文因为具有了人类的终极关怀意识和心灵高度,而显得分外深刻感人。

朱自清篇幅较短的《背影》则以其父亲为主人翁,写父亲到火车站送别的情景。父亲要给儿子买橘子,必须拖着肥胖的身躯攀高爬低,这一切朱自清看在眼里。当时的他是年少气盛的,以自己的聪明与独立对衬着父亲的“迂”,可以看出他对处处体贴他的父亲所表现的啰嗦带有不屑的态度。父亲为儿子打点行李,嘱托茶房好好照顾作者,又嘱咐他一路上要警醒保重,出于浓浓爱意的关心在儿子眼里起来显得是一份多余的唠叨,甚至迂腐。但是,父亲一个买橘子的举动却足以打动他,让他明白年老的父亲的万般嘱咐都是亲情的表现,因此看着父亲的背影,年轻不懂事的朱自清顿时觉悟,就算是父亲的背影已经混入人群,他仍泪盈满眶。在朱自清的《背影》中,作者是经历了一个“愧疚”的心理过程才真正领会父亲为他所做的一切。与龙应台有所不同的是,作为儿子,朱自清对父亲的感情有一个转变的节点,最初是忽略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因为年少所以不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在他自以为是的心中,父亲的嘱托和顾虑似乎都是多余的,交代茶房照顾他以及向脚夫行小费时的讲价一概是无谓的,他就比父亲聪明。然而,他又怎么明白,一个父亲能为孩子做的在他眼里永远是不足够的,这一些琐碎的打点又岂能视为无谓呢?正当父亲“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仅为了穿越轨道给他购买橘子,朱自清心里所有的年少傲气应该已经烟消雾散。父亲终于离开后,他更是悲从衷来,远望来来往往的人潮吞噬了父亲肥胖的背影,流下泪来。当然《背影》并没有局限于写一家之别、一己之情,文章中这种真挚伤感的怀亲情绪是以生活动荡、家道中落、颠沛流离的社会生活背景作铺垫的,因而也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感人力量。

从写作风格看,《目送》一文温柔婉转,真诚自然,读来如微风吹过麦田。其实从纯真喜悦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曾经咄咄逼人刀光剑影的“龙大侠”变得温情而内敛。写作《目送》,龙应台已步入中年,拥有年轻时所向往、所追求的一切,名利、地位、资本,但是平静下来才发现父亲已经远去,母亲也在慢慢地老去,儿子们挣脱自己的保护要远行,在别人眼中拥有一切的“我”却无力将他们一一挽留,环顾四周,惟有任凭他们渐行渐远,默默“目送”。龙应台意识到了时光的流逝,她也开始独自去咀嚼和消化人生不可逃脱的生老病死。在《目送》字里行间,作者把自己对生命生活的体验杂糅在叙述性的语言中,使平常的语言闪现灵性的光辉,具有内在的张力。如写长大后的儿子与我的关系:“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这些叙述,表面上写的是儿子渐渐长大后与“我”的疏离,其实也暗含了一个生命的成长、自立过程。龙应台对自己生活的反省,也反照出了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物。

龙应台对其散文语言有这样的主张:“散文不应戴任何面具,主题,语言和个人心灵美感是散文非常主要的三要素。最好的散文是洗净所有的语言污染,找回语文本来的灵性,把真正的生活体验融进去。”朱自清的散文语言风格在这一点上与之是契合的。朱自清的散文,追求一个“真”字,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艺术效果。“真”是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核心。讲真话,写真情,描绘实景,是他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背影》中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有的都是质朴自然提炼得非常简洁的家常话,真实可感,生活气息非常浓厚。例如父亲说的话,一共只有五句,看上去都是极为平常的话语,却表现出一往深情。如在离别时,父亲说“到那边来信”,只有短短的五个字,却表现了无限的关切和慈爱,这最后的叮咛嘱咐,蕴涵着父亲牵肠挂肚的万种深情,显出作者语言提炼上的功夫。这种平实质朴的语言,不加任何夸张和修饰,就由表及里、栩栩传神地塑造了父亲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之情,使人享受到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纯净、素洁的美。全篇文字清丽质朴,语言含蓄精练,短句多,对话少,干净利索,读起来自然顺口,平易近人,宛如作者向着我们讲述,娓娓动听,有极强的表现力。

文学的一大功能便是借助文字来表露人间真挚的感情。朱自清与龙应台以类似的题材行文,有感而发,将各自对生活的感悟和认识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不造作,不浮夸,自然,真诚,字里行间流溢着与生命素面相对的坦率与理解,他们的作品带给了读者富于智性的启示,必将光芒永在!

参考文献:

[1]荆墨,龙应台.温情的“目送”[J].社会观察,2009,(11).

[2]苏枫,龙应台.在孤独与笃定中前行[J].祝你幸福(午后),2010,(04).

[3]唐冰炎,李莅.文化传统与民族记忆建构——论龙应台的文化观[J].名作欣赏,2012,(06).

[4]吴周文,张王飞,林道立.朱自清散文艺术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5]欧秀蓉.生命如背影——读朱自清散文《背影》[J].名作欣赏,2005,(16).

[6]中国现代文学馆编.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朱自清[M].华厦出版社,1997.

篇5:写亲情的散文

他下了楼去,就看到了她,穿一件蓝色T恤,拎了一小袋水果,笑吟吟地站在那里。

他有点不可置疑,愣了半天才问:“你,你怎么来了?”

“你们管理还挺严,男生宿舍还不让女生进,女生进怎么了?也占不了什么便宜。”她笑嘻嘻地扮个鬼脸。

她从小就是这样的个性,总拿话逗他。但这次他没心情跟她逗,扯住她的胳膊,“问你呢,你怎么来了?”她歪歪脑袋,“你来的第二天我就来了,你来上学,我来上班,不行啊?”

上班?他睁大眼睛,才留意到她的T恤上印了某商场的字样,看样子她说的是真的,可是……他还是不太确信。“你怎么不跟我说一声?这里人生地不熟的,你还是回家吧……”

她把水果塞给他,“男孩子哪有你这么唠叨的,我故意不跟你说的,就是想吓你一跳。你别瞎操心了,我可是有工作经验的熟练工,你就好好念你的书,并且……”她戳一下他的额头,“大一的时候不许谈恋爱啊,耽误学习。赶紧上去吧,我走了。”

“还说我唠叨,你才唠叨。”他终于被她逗笑,“那我周末去看你。”

“不用。我有空来看你,你别瞎跑。过几天我来拿你的脏衣服,要注意卫生,别穿的脏兮兮的,你现在是大学生了。还有,水果记得给同学吃,要团结同学……”她走了好远,还回头絮叨。他站在那里,看着她娇小的背影,鼻子忽然那么一酸。

回去,看到站在窗口的室友朝他狡黠地笑,他不明所以,“笑啥?”

室友过来拍他一下,“你小子可以啊,刚来几天就交上女朋友了。”

他明白过来,“啥女朋友,我姐。”

“一看就比你小,还姐呢!不过现在姐弟恋也流行。”室友继续调侃。

他无奈叹气,“真是我姐,亲的,我俩双胞胎。”

室友瞪大眼,依旧有些半信半疑。他也不再解释,拿出一个苹果塞进对方口中。

他没有撒谎,他和她,真的是双胞胎,她早出生十几分钟,所以是姐。幼年时,他们一般的模样,一样的高矮胖瘦,读小学时,她突然长得快起来,在一两年的时间里超过了他。为此她有些得意洋洋,说姐姐当然应该长得高。可她只得意了很短时间,在他们13岁读中学那年,他几个月就超过了她,之后,就愈发比她高大强壮起来。到读完中学,他比她高出了一头多,两个人站在一起,她就显得格外娇小,甚至为此,他有时候不肯再叫她姐了。

可是她却一直把自己当姐,他觉得,也许是母亲的缘故。他记得从很小的时候起,母亲就总告诉她,要让着他照顾他保护他,因为她是姐。

他就这样被渐渐安置在了她的羽翼下,习惯了她的命令、管理和照顾。在他们15岁那年,母亲患了无法医治的绝症,离开前,虚弱地将他的手放在了她的手里,对她说:“记住,你是姐姐,一定照顾好弟弟。”

他已经哭得不能自已,她却在那一刻用非常坚定的口吻回答:“妈,你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顾他。”

在她说完后,母亲松开了手。他大声哭喊,她却只是默默落泪,然后,把他紧紧拥在怀里,说:“不怕,还有姐呢。”

那一年,他和她都读高中一年级。她的成绩更好一些,在一班。他略逊一筹,在相邻的二班。为了供他们读书和偿还母亲治病欠下的债务,除了工厂里那份收入微薄的工作,父亲晚上还会出去打零工,格外辛苦。尽管如此,一家三口也只能维持温饱。

一年后,高二下学期,她没有跟任何人说,就离开了学校,应聘到县城新开的一家大型超市,当了一名营业员。直到老师找过去问他,她怎么不来上课时,他才知道她不上学了。

父亲不同意她辍学,他也不同意,她成绩那么好,一直是年级的佼佼者。那天晚上,一家三口相对沉默了许久。她先开了口,对父亲说:“爸,是我不想读书了。”

“不行。”父亲说了两个字,咳嗽起来。她站起来拍父亲的背,“爸,让弟弟念书吧,他是男孩子,多读点书总是有用的,我不想让你这样辛苦下去了。”她看了他一眼,缓缓地说:“爸,我们已经没有妈妈了,不能再没有你。”

他知道父亲抚养他们太操劳,说:“我去上班,你上学。”

她笑了笑,“我是姐,妈说过,你必须听我的,就这样吧,我已经跟超市签过合同了。”

篇6:写亲情的美文

写亲情的美文一

真正的快乐是对生活的乐观,对学习的愉快,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从读书到现在,你的学习一直很棒。每次听到你进步的消息,全家人是怎样的高兴啊。爷爷奶奶、叔叔、姑姑每个人提到你,都会竖起大拇指,爸爸嘴上谦虚着,心里却是无比的自豪,感觉哪哪都舒服。

爸妈知足,你可千万别知足哟。人生犹如登山,要不断地往上走,即使只是一小步,也是一个新的高度。学无止境呀。你们班高手如云,来不得半点松懈,像你这次期中考试发挥得已经相当不错,可是英语只排到全班十几名,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相信自己,有努力就有收获!希望你除了学习之外,能全面发展,有更多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更好地品味生活、享受生活。人生的道路上你不仅会遇到不同的风景和奇迹,还会有荆棘和险恶,需要你脚踏实地去走,其间要用清醒的头脑和智慧,抗拒诱惑,感悟友谊,学会感恩,更重要的是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并逐步改善。记住——战胜自己比征服他人更有意义。爸妈希望你做个自尊、自信、自强、自律、内心平和的快乐女生!

女儿,说实在的,你一直不断地带给我们惊喜。昨天你平静地告诉我们你又一次发表作品,并获得100元稿费,你一再叮嘱我“做人要低调要低调”,看着你微笑自信的脸庞,我知道,我们的女儿渐渐长大了。

你的体质算是较弱的,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大病不犯,小病不断。”跳远时胳膊受伤绝对是个意外,打了一个月石膏,受了不小的罪,爸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是你坚定地表示,你会积极锻炼,明年还要在运动会上多报几个项目。听了这话,爸爸多感动呀,小小的挫折是打不倒我们的宝贝女儿的!

你这次发高烧,吓了我一跳。那天你吊水之后还发冷,甚至抽搐,爸爸心里好难受,加上近来这“甲流”闹腾得这么厉害,我又担心得不得了,最终泪水还是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哎,用你的话来说,爸爸属于感情脆弱的人。呵呵。

看着越长越漂亮,越大越懂事的女儿,老爸真的很欣慰。我们给了你生命,把你带到了人世上,然后要教给你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走好一生的路,这是我们作父母的责任。细节决定成败。平日生活里的一些小事,需要特别重视,所以还是郑重其事地写给你。

写亲情的美文二

光阴似水,不经意之间,你已经从一个呀呀学语的小家伙长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感谢上苍把你赐给了我们,从小到大,你成长的每一个脚印都深深地印刻在爸妈的心里。活泼可爱的你,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数不尽的欢乐和幸福。女儿,你一直都是我们的骄傲。

还有100天你就满12周岁了。在我们一家三口相依相伴的这4000多个日子里,每逢双休日一家三口去郊外玩耍的身影,每日放学回来谈笑一天中开心和不开心的模样,看书、看动画片时你如痴如醉的天真可爱,每次趴在身边用嘴给我“拔”胡子,每一个画面,每一个情景,如同生命长河中荡漾着的朵朵浪花一样,令人幸福和难忘。

我们爷俩一个上班,一个读书,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妈妈打理的。早上你还在梦中,妈妈已经从温暖的被窝里起来,替我们准备早餐;天冷了,要不要加衣服,穿多了担心你出汗感冒,穿少了又怕你着凉……要随时教会你成长的经验,洗衣、清扫这些家务事情就更不用说了。一个整洁有序的家,永远是家人喜欢待的地方。这些不都是妈妈的功劳吗?有了良好的后勤,我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去。军功章也有妈妈的一半,你说是不?

12年前你的出生,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从此我升级为爸爸,这可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升迁”。12年来,你一直都在教我怎么做一个好爸爸,我呢,也在不断地努力学习着。爸爸想告诉你,学习爱和被爱,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课。12年来,你的一切都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成长、健康、饮食、安全、交友、学习、游戏。你带给我们的快乐,远远超过了我们付出的辛苦。爸爸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不能带给你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但爸爸妈妈宠辱不惊,坦荡做人,有一颗正直、朴实、坚韧、慈爱的心,相信这些品质已经融入你的血液。

篇7:写亲情的诗句

2、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蒋士铨《岁暮到家》

3、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4、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甫《百忧集行》

5、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6、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7、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辽水》

8、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短歌行》

9、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徐熙《劝孝歌》

10、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李洞《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

11、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蒋士铨《岁暮到家》

12、哀哀父母,生我劳瘁。诗经《小雅蓼莪》

13、归来不买食,父子分半菽。元稹《竹部(石首县界)》

14、父兄未许人,畏妾事姑舅。于濆《宫怨》

篇8:写亲情的散文

老教授再婚,

子女担心被骗坚决反对

赵明厚是河南省南阳市郊人。20岁那年,他从北京中医学院毕业,被分配到云南省文山中医院做医生,并与河南女子刘荣荣结婚,先后育有三个儿女。之后,他被调回河南南阳某医学院当老师,并很快晋升为教授。

1992年春天,刘荣荣被诊断患了尿毒症。赵明厚强忍悲痛,积极为妻子治疗。就在给妻子治病倾尽所有时,单位分给赵明厚一套98平方米的集资房,房款需要14530元。他东拼西凑了7730元,又向大儿子赵国轩借了4000元,向女儿赵明娟借了2800元,这才凑够房款。

1995年年底,赵明厚没能挽回老伴的生命,刘荣荣去世了。老伴走后,赵明厚也病倒了,整天无精打采,只好关闭了退休后在医院附近开的诊所,跟随小儿子赵涛居住。这时,一些好心人见赵明厚晚年孤苦凄凉,便主动帮他介绍老伴。这样,赵明厚认识了一个叫马春花的女人。马春花比赵明厚小11岁,丈夫几年前因公去世,有一儿两女,都是钢厂的下岗工人。不过,三个孩子都孝顺,马春花很欣慰。

通过接触,赵明厚觉得马春花是一个开朗善良的人,便萌生了与她共度晚年的念头。于是,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赵涛兄妹。谁知,赵涛三兄妹均反对父亲再婚。赵涛指责父亲:“你这么大岁数了,还瞎折腾啥?说出去也不怕人家笑话!”大儿子和女儿也开导父亲:“没准人家是看中了咱家的房产,你不能糊涂啊!”子女对他再婚竟是这种态度,赵明厚叹了口气,说:“我都一把年纪了,又没什么家产,她勤劳善良,我们相互扶持过完余生,也能给你们兄妹减轻压力。”父亲的话,三兄妹根本听不进去。

之后,赵涛兄妹开始监督父亲跟马春花的交往。有一次,赵明厚利用买菜的机会与马春花见面。谁知他们刚到一起,还没来得及说话,赵涛便出现在他们面前,一把攥住父亲的胳膊往家拉,马春花尴尬不已。马春花十分不解:自己和赵明厚在一起,他的子女为什么会如此反对,相反她的三个孩子倒是支持她再婚。

赵涛把父亲拉回家后,抱怨道:“爸,她是骗你的,你咋还和她来往!再说,你这么大岁数了,和她结婚,我们三兄妹的脸往哪儿放?我们可都是有工作的人,不像她家几个孩子,都是下岗工人,恨不得早点把他们的老妈推出去。”赵明厚发火了:“我不许你羞辱她!你这样待我就对吗?”平静下来后,赵明厚又伤心地说:“这些年养育你们兄妹三人,我吃尽了苦,操碎了心,如今你们都已成家立业,我的人生也快到尽头,而且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我只是想找个伴儿有个照应,这错了吗?”父亲的话,让赵涛哑口无言。赵涛曾想过答应父亲,但又怕他被骗,最终还是不同意他再婚。

不过,经过反复思量,赵明厚觉得马春花是个非常难得的好女人,决定和她结婚。1996年11月20日,他们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婚礼。到场的宾客除了双方的亲朋,还有马春花的三个子女,而赵明厚的子女没有一个人前来。

尽管单位那套集资房的产权人是赵明厚,但自从妻子去世后,便一直由小儿子赵涛居住。无奈,再婚后的赵明厚和马春花只好在外租房子住。出租房狭小昏暗,再加上年久失修,一下雨屋里就漏水。虽然条件艰苦,但赵明厚和马春花相互扶持,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1997年1月13日,天气异常寒冷,赵明厚接到赵涛的电话,让他务必回家一趟,说有要事相商。自从赵明厚再婚后,三个子女从没和他联系过,这次小儿子主动打电话,难道家中出了什么事?赵明厚既担心又纳闷。

气愤难平,

老教授被迫写下房产遗嘱

赵明厚匆匆赶到家后,发现屋里除了赵涛,还有女儿赵明娟和自己老家的两个堂兄弟。见到赵明厚,赵涛二话不说拿出一张纸让他在上面签字。赵明厚一看,是关于自己那套房子归属权的“声明书”,大致内容是:今赵明厚在某某生活区有一套98平方米的房子,是赵明厚和三个子女共同集资所得,赵明厚生前可以和现在的妻子马春花共同居住,去世后房子由三个子女继承。

没想到儿子叫他来竟是为这事,赵明厚气得扭头就走。赵涛急忙拦住父亲,说:“我们不想让你被骗。如果你不签字,在场的叔叔、伯伯也不会放过你。我们赵家的财产,那个女人休想得到一分!”赵明厚的两个堂兄弟也围过来劝说。堂兄首先劝道:“明厚,有什么比自己的亲骨肉亲,我看你是老糊涂了啊!自己辛苦挣下的家业怎么能落到外人手里?”堂兄话音刚落,堂弟便将笔塞到他手中,催他赶紧签字。赵明厚气得浑身直哆嗦,将笔摔在地上。赵涛急忙从地上捡起笔,让叔叔、伯伯二人摁着父亲,自己又攥住他的手,逼迫他签字。赵明厚哪抵得过这阵势,被迫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之后,赵涛等人把赵明厚“绑架”到一辆面包车前,赵明厚死活不上车。这时,他的两个堂兄弟已没了耐心,威胁道:“你若不上车,我们就打你,我们这是在为老赵家守家业。”说完,强行将赵明厚推上了车。赵涛和赵明娟也跟着上了车。他们把赵明厚拉到南阳市公证处,逼他对自己的“声明书”做了公证……

那天回到家,赵明厚就病倒了,高烧不退。马春花吓坏了,在邻居的帮助下将赵明厚送到医院。几天后,赵明厚的烧退了,但他少言寡语,目光呆滞,心事重重,有时还偷偷抹泪。在马春花的再三追问下,他才含泪道出实情。悲痛之余,赵明厚一把拉住马春花的手说:“他们误解你,只有我知道你是真心待我的啊!”看到赵明厚伤心的样子,马春花心中也很难过,宽慰他:“我跟着你就是为了相互有个照应,没图别的,只要咱俩健健康康的,我就知足了。”马春花的这番话把赵明厚感动得泪流满面。

半个月后,公证书发下来了。赵明厚也只好面对现实,但他要按照公证书上的内容要求赵涛搬出房子,他和老伴住进去,等自己去世后,房子再归赵涛兄妹。谁知,当他拿着公证书找到赵涛时,赵涛却说:“房子你可以住,但她(马春花)不能住,否则我们就不搬!”赵涛的倔强让赵明厚十分生气,身体尚未完全康复的他,经此一闹,回家后又开始咳嗽不止,吃药也不见效。马春花急得到处找偏方,并为他煎了几服中药,才治好了他的咳嗽。

进入夏季,每逢下雨天,赵明厚住的房子总是漏水。一次下大雨,马春花一边用塑料薄膜遮盖屋里的东西,一边用瓢往外舀水。一不小心,她摔倒在地,许久无法起身。赵明厚扶起老伴,让她去床上休息,可床上的被子却湿漉漉的……看着老伴跟着自己吃苦受累还遭这么大的罪,赵明厚愧疚不已,冲动之下,他要去找儿子要回房子。马春花一把抱住他,哭道:“只要能安安稳稳过日子,住哪里都一样,你别再为这事气坏了身子……”老伴的哭求,令赵明厚既心疼又生气,跺着脚说:“我不在乎住哪儿,但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啊!”

郁结于胸,2004年的一天,赵明厚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下半身无法动弹。马春花赶忙叫来自己的大儿子,将赵明厚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后告诉马春花,赵明厚患的是急性脑梗死。身为医生的赵明厚清楚自己的病。躺在病床上,他捶打着自己的身体,眼泪哗哗直流。马春花用力攥住他的手,泪水也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赵明厚哽咽道:“又是我拖累了你。”马春花摆手不让他再说下去:“谁叫咱们是一家人呢。只要你配合治疗,把病养好,我再苦再累都值!”说完,两人抱头痛哭……

马春花知道,尽管赵明厚生儿女的气,但孩子毕竟是他的亲骨肉,生病时他难免会想孩子,从他的眼神中她就看出来了。于是,她偷偷给赵涛打电话,恳求他来医院看一下自己的父亲。赵涛一听是马春花的声音,说了声“没空”便挂断了电话。

十几天后,赵明厚病情稳定了,为了省钱,他回到家中休养。这时,马春花的大儿子心疼两位老人岁数大了,长期住在潮湿的出租屋不利于身体康复,就把自己的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腾出来让他们住。看着如此孝顺的继子,赵明厚想起了不念亲情抢占自己房子的儿子,心里五味杂陈……

亲情珍贵,

可曾看到公堂下的泪痕

在马春花的悉心照料下,赵明厚身体逐渐康复,并能下床走路了。可没过几天,赵涛竟然找上门来,没有询问一声父亲的病情,却直截了当地说:“爸,我想让你现在就把房子过户给我,要不哪天你走了,房子会被别人霸占的。”一旁的马春花既委屈又无奈,转身出去了。

儿子连一句关心的话都没有,心里想的全是房子,赵明厚伤心极了,挣扎着坐起来,骂道:“你这个没良心的兔崽子,我还没死你就急着要家业啊!”看到父亲发怒,赵涛并不生气,临走时,一字一顿地说:“爸,我还会再来的。”之后,赵涛又叫来哥哥和妹妹轮番劝说父亲。而赵明厚坚决不向儿女们妥协。父亲的固执激怒了赵涛三兄妹,他们开始来闹事。

一次,赵明厚和老伴正在吃饭,赵涛兄妹狠狠地把门踹开了,站在父亲面前,威胁道:“房子你到底过不过户?”赵明厚生气地说:“我活着,你休想!”赵涛上前夺过父亲手中的饭碗摔在地上,转身又跑到厨房,端起锅将一锅热汤也泼了……赵明厚气得浑身发抖,哆嗦着说不出话。一旁的马春花再也忍不住了,拿起地上的扫帚向赵涛兄妹挥舞着,说:“这是我的家,你们几个不孝的儿女都给我滚出去!”赵涛上去夺下马春花手中的扫帚,恶狠狠地说:“你趁早死了这份心,别想得到赵家一分财产!”见此情景,赵明厚怒吼道:“你们有没有良心啊?这几年要不是她,我恐怕早就死了,你们做儿女的关心过我的死活吗?就算我把财产全部留给她,也毫不过分!”

赵涛兄妹走后,马春花委屈极了,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对赵明厚的真心换来的却是怨恨。而马春花的三个孩子听说母亲受了委屈,很生气,非要去找赵涛兄妹算账,被马春花拦了下来。子女们的无情,让赵明厚彻底寒了心,他觉得愧对马春花,这么大岁数跟着自己,还不能过个平静日子。经过痛苦挣扎,赵明厚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讨回属于自己的房产。

2005年7月,赵明厚来到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法院,起诉小儿子赵涛,要求归还自己的房子。而赵明厚做梦也没想到,与此同时,赵涛也将他告上法庭,要求房子共有,理由是,当初买房子时赵国轩和赵明娟都出钱了,而且母亲也应该有一份。

2007年1月,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限三个月内,赵明厚向三个子女支付前妻遗产继承金5万元,房子归赵明厚所有。这个结果,双方均不满意,赵明厚又上诉到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这期间,赵明厚的身体越来越差。3月,他突发脑梗死,重度昏迷,被送往医院救治。住院期间,马春花衣不解带地照顾其左右。

2008年8月,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房子产权变更,由赵明厚和三个子女共同拥有。就这样,几年来,赵明厚前前后后与子女们打了7场官司。在最后两场官司里,大儿子和女儿并没有出现在法庭上,让赵明厚感到惊奇。原来,婚后已做母亲的赵明娟明白为人父母的不易,越来越觉得为一处房产弄得和父亲多年不和,自己良心难安。她还劝两个哥哥别再争了,把房子留给父亲和继母。赵国轩也有同感,表示愿意放弃自己的份额。而赵涛坚决不同意,仍坚持和父亲打官司。

2010年4月,赵明厚全身麻木,再次突发脑梗死住进医院。马春花依旧每天守在他身边。与赵明厚同病房的病人,每天都有子女前来看望,再看看自己的床前,始终冷冷清清,赵明厚伤心、绝望,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拒绝服药,以求快死。马春花看不下去了,立刻打电话给他的三个儿女,希望他们能来看看他们的父亲。赵涛和赵国轩没有任何反应。赵明娟在继母一番恳求后心软了:那毕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啊,如今卧病在床,自己不去看他一眼还是人吗?后来,在赵明娟的协调下,三兄妹到医院看望了父亲。毕竟骨肉连心,看到三个孩子,赵明厚的精神状态好多了。

一个月后,赵明厚出院回家,他神智有些不清,行动需要别人搀扶。担心赵明厚长期心情郁闷,对身体不利,马春花一有时间就陪他说话,讲笑话逗他开心。马春花的三个子女也时常来看望继父,帮母亲维持这个清贫的家……

经过几年的房产争夺官司,赵涛兄妹终于明白了,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亲情。2012年1月,赵涛找到父亲商量,争议房产由他居住,然后他拿出15万元给父亲和继母买一套一室一厅的单元房。赵明厚答应了,一家人和好如初。

篇9:写亲情的作文

雨在天空中轻轻地飘着,父亲带着泥水在湿漉漉的校园里走在前面,我跟着他。看到这满地的泥水,我迫不及待的想用这脏兮兮的泥水抹黑自己干净的脸,埋葬自己的耻辱。

因为以前在学校闹过事,被勒令休学过几次,没跟爸爸说就偷偷用各种手段解决了。而这一次我真的无能为力。因为和别人打架,打开天窗在医院昏迷了两天。医生说以后可能会有后遗症。父母听说要打官司,学校通知父亲要解决这件事。父亲来的时候,看到我站在那里就知道我有麻烦了。他狠狠地骂了我一顿,把我带到了校长室。

父亲进去告诉我在外面等着。我听到父亲在和校长以及那个同学的父母谈话。校长说:“这孩子恐怕不是这个年龄。我们学校不能接受。你最好找别的大学!他几乎创造了一个人的生命。如果孩子真的出事了,你会怎么让学校告诉家长?”“你的孩子令人发指。他算什么,这样打我儿子,跟你说我要跟你打官司?”那个同学的父母大声对他爸爸说。只听父亲说:“这孩子调皮,粗心,闯祸了。我们愿意支付医药费,保证他以后好好学习,好好表现,不再惹事。”“你有什么保证?这样的孩子简直就是流氓,不配当中学生。”校长生气地对他父亲大喊大叫。我在门外听着,想着父亲要来学校。我父亲来的时候,满头大汗。也许他很着急,也许他很着急。是的,我很着急。父亲急切的质问和恐慌让我觉得,平时坚强的父亲今天是如此的脆弱。他们还在室内说话,父亲恳求校长和那个同学的家长,让校长这次记着我,再给我一次机会。这次让家长原谅我,只要能给我这个机会,让他做什么都行。

过了很久,父亲出来把我叫了进来,让我给别人赔罪。我一弯腰,就看到地上有两个整齐的脚印。脑子一片空白,鼻子酸酸的。我爸是不是一直站着校长不让他坐下?我抬起头,转头看着父亲。他脸上还有很多汗,好像比他来的时候还多。坐在这里的家长愤怒地盯着我和我父亲。父亲试图对他们说些什么,以保证我不会犯错,他说他双手合十,好像在求他们。

就我记忆所及,父亲在我眼里是那么的坚强,威武,父亲在我心里是那么的自尊。今天他为了我放弃了儿子眼里心里的父亲形象,在他们面前他是那么的卑微。看到父亲这个样子,我内心的痛苦变成了无言的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在泪水的折射中,我看到了父亲有多高。

他们最终同意再给我一次机会。学校决定留校察看一周,家长要求父亲支付医药费,照顾同学。校长让我父亲带我回家接受教育。回家的路上,父亲一声不吭地走在前面。我跟着爸爸走,突然发现以前挺拔的爸爸现在有点佝偻。是的,是佝偻病。是家里的生计和孩子的琐事让他挺拔的身躯弯了下去。回到家,父亲没有再骂我,而是让我回房间看书,我也没说话。晚上吃饭的时候,爸爸把食物放在我碗里。当我看到父亲颤抖的手时,泪水再次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吞了一口米饭,嚼在嘴里。睡了一觉,只听见父亲在叹气。从那以后,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吸取了教训,不再制造麻烦。我明白了父亲是儿子的心。

虽然我不知道父亲最后是怎么说服校长和家长的,也不知道父亲在我进去之前做了什么,但我知道,我可以再次回到学校,换取父亲对我的爱和自己的力量和自尊。我永远不应该辜负父亲对我的努力。我会用我的爱来回报我的父亲,努力学习,有规律的做人。

父亲愿意做我的个人阶梯,让我摘下人生的皇冠,我也要让父亲为我骄傲。

上一篇: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下一篇:以成熟的话题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