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漫步杂文随笔

2024-05-01

秋山漫步杂文随笔(共4篇)

篇1:秋山漫步杂文随笔

秋山漫步杂文随笔

在我外婆家房子后面有一个小山丘,从一条长了许多杂草的小路走过去就能到达。有一次突然升起了想去看看的想法,于是我就踏着清晨的露晖走出了家门。

走在小路上能望见远处的高山和梯田似的土地,山脚下的房屋和一条弯弯曲曲的公路,上面偶尔开过一辆装着柑橘的货车,或是几辆摩托车。

而高山起伏不定,连绵不断,淡墨色的,像是一幅水墨画,在飘浮的云气中隐隐约约。土地上空秃秃的,只有一些待焚烧的玉米梗堆在几处。那也是一座山,弯弯的土地一圈一圈绵延上去,并不是特别高,却也是一道风景,它显示着善良勤劳的人民一年来辛苦劳作的痕迹。唯有肯吃苦,方能得收获。

再往前沿着小路走一段,路边有口井似的地窖。以前这里面装的是过冬的红薯,可是后来人们生活好起来一些都自己家修了房子,也就没人往里放红了,而这里也有时会被雨水装满,有时便成了蛇偶尔的栖息地。它周围长了一圈野草,还要防止掉下去,万一被蛇咬一口那可就不妙了。

走过这个井似的地窖,前面有一块石地,石地旁长了一片的野菊。到秋天的时候,她就一朵一朵接连着开放了。像是一个个灿烂明艳的少女,并不显老态或有迟暮之感,因为这就是她盛开的季节。香气延绵在空气里像是品了一杯香茶,微微氤氲着沉静而又快乐的气息。

再往前走就到了,路旁还有一个大坑,要谨防别掉下去,看着没水,又有一些杂草和泥土。但一看就知道那泥土是软的.,要是陷进去可不一定出得来。而这条上山的短路可真谓是窄,而且还陡,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旁边的或许像沼泽一样的大坑里了。但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最美的风景在高处嘛!

我的手抓着长得深的野草,脚蹬在突出来的石头上,一步步的往上爬,还要担心会不会把草扯掉,于是爬一步换一把野草抓着。事实证明,野草不仅生命力顽强,它的叶子草根也很坚韧。

终于爬上来了!这是这座山的顶端了。这上面是一块不大不小的空地,长了芦苇一样的草,它的顶部长着棉絮一般的花穗,叶片修长却有些发黄。还有一些苦蒿,都已经长了籽实,圆圆的籽遍布整株植物,像是一颗小树长满了果子,等着人来摘,只是这“果子”还不能吃罢了。

从山顶往下俯瞰,山底下的土地,植物,房屋和修的公路尽在眼中,远处的山脉能看得更清楚些。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

只是前头的山遮住了后面的山,笼罩在云气中,若隐若现。谁也不知道山那边是什么,或许山的尽头是海,或许还是山。

我在山上走了一会儿,一会儿呼吸新鲜空气,一会儿看看云,感觉到心的宁静,舒适。但不一会儿又感到过于的寂静,和一点微妙的不妙之感。兴致索然,不敢久待了。于是便小心翼翼的下了山,来时来,去时去了。

篇2:秋山漫步杂文随笔

每次去香蜜湖散步,一抬头就能想起那句“深圳的中产阶级在为长生不老焦虑”。

当然跟我没什么关系。这里的中产阶级们大概是年收入百万级别不到千万的那群人,在一般城市是妥妥的富人了,但是在深圳可能焦虑感就更深一些。这个城市有无穷无尽的.机会,但往往只给年轻人——“中国人不会死”&“北漂不会老”,你懂我意思吧?

但是只有园区门口放了些灯,想看的湖面上的音乐喷泉表演却是一片静寂。园区里的人流估计跟平时的周五也没什么差别。路边有个大爷举起手机拍照,我默默从他身后绕了过去。

楼上的高档餐厅灯火通明。对我来说,它们日常存在在各个美食公众号的推荐里。倒是发现了一家宣称“苏北特色”的羊肉火锅,但是苏北除了穷难道有别的特色吗?(耸肩)

楼下有一排手工市集的摊位。这也反映了这里不仅仅只有富人,细小的杂草也繁茂地填充着这片金碧辉煌的钢铁森林。卖的东西都很寻常,首饰头饰,现做棉花糖,一堆小瓷器,雪白的童鞋,免费试用的艾灸贴,反正并没有激起我任何购买欲。

于是我去买了一杯咖啡拎着回去了。在这个焦虑的晚上,恨不得长出作者们的眼睛,看出那些一点都不像的三角图表到底是怎么“similar”的。

篇3:《夏衍杂文随笔集》后记

一九二○年到日本,先是为了考官费,后来是功课忙,有一段时间没有动笔,后来读了郁达夫、陶晶孙的短篇,忽动写小说之念,一口气写了五篇,陆续寄给上海创造社办的刊物,结果是有的批上“不用”两个字,有的连这两个字也没有,一篇篇地全退回来了。这件事打消了我写小说的念头。此后十二、三年中一直从事翻译,一以练笔,二以糊口。一九三○年加入了“左联”,“左联”机关刊物要我写文章,也只写了一些《欧洲文艺动态》、《高尔基新作简介》之类的东西,在“一二·八”抗战时期写过一、两篇类似报告文学的速写。一九三二年到明星影片公司,五十年代出的《中国电影发展史》里说我写过几个电影剧本。其实,这些所谓“剧本”,都是电影公司老板和导演提出一个故事,在编辑会议上讨论,然后写成梗概,再由这部影片的导演和我商量,替他出点点子,增改一些情节,然后由我给他们写出一个类似电影文学剧本的草稿。因此,那些影片里面虽然有我的想法、设计,乃至台词等等在内,但实质上说,这些都不能算是我的“创作”。我专心地写杂文、随笔,是在一九三三年,搞影评运动的时候开始的,但写的数量也不多。

一九三五年,一连串的党组织遭到破坏的事件,迫使我在一家小公寓里隐蔽了半年多。在这一段时间里,我是名符其实地足,不出户,也不能和外面通消息,于是,只能看些旧书、笔记……作为消遣。日子久了,忽然又发生了利用这个机会写点东西的念头。我在这个时期内写了两个多幕剧和初步整理了《包身工》的材料。一九三五年到一九三六年,是一个时局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当我重新和文艺界接触的时候,主要的工作已经不是文艺运动,而是救亡运动了。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就用各种化名在许多报刊上写鼓吹团结抗战的文章。这些都只能说是政论,或者时评,数目虽然相当多,但没有一篇是自己觉得满意的。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开始了,我奉命办《救亡日报》,从此当了十二年的新闻记者。这段时期也写过几个剧本,但多半是在办报和统战工作的业余时间搞的“自留地”。在这十二年内,按写的东西的种类来排,最多的是社论、每周时事述评,这一类文章占了我毕生写作的最大部分;其次是偶有所感而写的杂文、散文、随笔;再其次才是话剧(这一段时间没有写过电影剧本)。在桂林办《救亡日报》时期,我每天写一篇一千字左右的社论(除因病有几次由廖沫沙同志代笔外),有时还得写一些新闻报道和补白。最近粗粗估计了一下,在这十二年中,我大概写过四、五百万字。就形式说,除诗之外,什么东西都写,但说实话,什么也没有写好。文章写多了,常常自己也觉得腻,但回头看一看,自己觉得可安慰的一是在吃大锅饭和不拿稿费的情况下,一直没有偷懒;二是写下来的东西里也有一些在当时或事后还可以使敌人受到一点伤害。我平生最怕被人叫作什么什么家,只想做一个诚实的新闻记者。写这些文字根本就没有保留的意思,印在报上或杂志上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很快地忘掉了。在抗日战争中和抗战胜利后,几位好心的朋友曾给我编印了五本杂文、随笔集子,这就是:《此时此地集》、《长途》、《边鼓集》、《劫余随笔》、《蜗楼随笔》。解放以后,我担任了行政工作,写作的时间就少了。但每天写一点东西的习惯一旦养成了之后,要戒掉也是很困难的。因此,《新民晚报》在上海复刊的时候,我还应赵超构同志之约,化名给他每天写几百字的短文,大约持续了半年以上。此后,就是写应景文章和在文艺界集会上讲话的文稿。尽管这样,我在这一时期写的杂文也引起过两次不小的波澜。一次是一九五六年写的《废名论存疑》,另一次是一九六二年写的《从点戏谈起》,这些事现在想来都很滑稽,但是,就拿《从点戏谈起》这篇不满一千字的文章来说吧,当时就有人说,这是讽刺某某人,批评某某人,或者是某某人授意写的。从这件事看,我以为某些神经衰弱的人拿起镜子来照一照自己,可能都会有一点阿Q的影子吧。

这次应三联书店之约,重新编印了一部我的杂文随笔选。这本书是我所写的杂文随笔之类的文章的选集,包括前面说过的五本小册子和解放后出版的《杂文与政论》的大部分作品。从时间上说,这里收集的是抗战前后直到现在的文章。时过境迁,有些文章已经失去了它的作用,还有不少是过年过节应报刊编者要求而写的应景文章,这些东西都删去了。大凡我自己还有一点印象的文章,都收进去了。这样编集,内容必然很杂,除了战争时期的随笔、杂感之外,数量较多的是我自己写的剧本的序文、后记和有关戏剧运动的文章。由于整个集子大体上是按照几本小册子的出版顺序和文章发表的年代编排的,所以体例上显得不很统一,特别显眼的是《长途》、《走险记》、《广州在轰炸中》这些介于新闻报道和速写之间的文章,很难排在适当的地位。其中也有一些“遵命文学”,《论<十五贯>的改编》就是周恩来同志看了《十五贯》之后指定要我在两天之内赶写出来供座谈会讨论的。在这种情况下写的文章,当然在行家看来是浅陋的。

收在这本集子里的文章,除明显的误植和为了欺蒙审查官而有意用的曲笔之外,我都没有改动。时间差不多过了半个世纪,世界起了很大的变化,自己在颠沛中也获得了一些长进,但墨写的字是刀也砍不掉的。我以为还是一仍其旧为好。这样做也另有一层意思,就是留下这些记录,让现在的读者知道抗日战争时期我们这些人在蒋管区的遭遇。

从抗战开始,我一天不写东西的日子几乎是没有的,但这里有个很大的例外,那就是从一九六四年到一九七八年五月之间的十五年,我完全搁了笔,理由就不必在这里细说了。

由于我年来视力衰退,此书的收集、编排、校勘等工作,得到了范用、魏绍昌、常君实、黄会林等同志的帮助,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特别要感谢的是我的老战友廖沫沙同志,带病给我写了那篇认真的但也使我感到惭愧的序言。

篇4:秋山漫步杂文随笔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水如潮,桃花烂漫,丛林尽染,春光旖旎。

二月春风似剪刀,春水三月桃花浪。

在每一束光,每一阵风,每一片雨里,和光同尘,与身边一切美好的瞬间交融。

嗅着花香,和着鸟儿的清脆鸣声,放下心中小小或大大的情绪,投进深山的怀抱,深呼一口气,让自己与自然化为一体。青山暮色,牛羊踏青,一切多么惬意自在!

轻踩着细碎和煦的阳光,伴着阵阵泌人的花香。不急不缓,不喜不悲,走进春天的怀抱里!

在这三月的光阴,我只想与你牵手漫步,采拮一份静谧和美好,深藏在心间。哪怕日后各分天涯,我也会记住你这一份纯洁无暇!

花开正艳,春日正暖,想写下一个关于春天的故事,把绿意和希冀充满心扉,展望未来,让梦想腾飞。

时光简静,欢喜绵延,恬淡随行,幸福也安然。一切,都是心中最爱的模样。

趁嫩叶正密,阳光正明,你我都还未老,去漫步,去行走,去在一场花事里,寻一个如梦的芳华。时光易蹉跎,别辜负了这春意的盛情。

“三月桃花笑春风,风随花谢复来年”。

上一篇:在山西省运城农机大市场产销企业对接会的致辞下一篇: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