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2024-05-22

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教学计划(共13篇)

篇1: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1)这一阶段的孩子身体的发育、学习与生活的变化使四年级学生的心理有了迅速的发展,他们有了一些合理性的独立思考了,有一些自己的主见了,能够参与大人的谈话,而不像以前那样随意插入大人的谈话。初生牛犊不怕虎,敢尝试去做一切事情,不像以前那么听从权威。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与活动范围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比低年级有了显著的变化,学习活动的游戏性特征减少,学习过程的组织性、认知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更强。

(2)在这一时期,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分化,学生对于不同学科的学习动机出现了差别,学科偏爱开始出现。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得到发展,情绪表现的方式和强度与低年级学生相比,其适宜性更高,一般较少出现忽哭忽笑的现象。进入少年期后,随着交往能力的提高,学生之中开始出现关系较好的、比较稳定的好朋友。(3)模仿力强,接受新事物快,而且他们的性格、世界观正处于可塑性阶段。因而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行为规范,安全自救,生命历程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1、锻炼有意识记的能力,增进记忆品质;

2、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勤于思考,不甘落后;

3、有集体荣誉感,并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自觉地控制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初步学会休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6、帮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

7、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珍贵,从而珍爱生命。

三、教学重点

1、通过面向全体普及各种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自测、自控、自我调节、正确认识自己。

2、加强针对性训练,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3、在集体中体验人际交往的乐趣,在学习中品尝解决难题的快乐,在活动中学会调节情绪。

4、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及表现自我的欲望与能力。

5、通过安全教育,人学生学到一些安全知识和生存技能,真正感悟到安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四、教学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胜利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迈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训练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印发的有关安全教育的各种规章制度,增强学生学习、执行规范守则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5、认真上好每一节安全教育课,力求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6、将安全工作纳入班级管理中的常规工作,切实抓好班级学生的安全教育的教学工作。

7、在日常教育活动中,随时针对一切突发事件向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同时强调学生不做危险性游戏,课间休息注意避免运动受伤,在运动和游戏时,教育学生注意规则,按顺序进行,避免撞伤。

篇2: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心理与智能发展指导。

(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潜能,激发其学习的信心。

(2)引导学生形成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学习策略的辅导。阅读、记忆、思维、问题解决、自我监控等策略。

(5)特殊时段的学习心理调适。如竞赛前夕、升学考试前夕。

2、情绪、情感、情操教育。

(1)认识情绪的丰富多样性与易变性。学会认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

(2)掌握控制、表达、发泄情绪的适当方式与合理途径。

(3)学会保持积极心境的方法。

3、坚强意志与耐受挫折的教育。

(1)培养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2)培养学生形成处事果断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4)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挫折与困难。

二、教学准备

准备相应的心理健康的事例,准备活动的器材和道具。

三、教学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胜利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 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迈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训练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 品 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里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四、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以心理健康课为载体,采用团队活动、故事、心理剧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个别咨询与辅导采用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排解困扰。

3、发挥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在班级、团队、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篇3: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一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

笔者今年担任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及班主任的工作。在这一时期的孩子年龄都在10~11岁之间, 其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 厌学与懒惰并存。主要表现为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 行动上远离学习活动。而这类学生智力正常, 甚至有的还智力超常。可见, 厌学心理大多是由非智力因素导致的。懒惰是因为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不足而形成的不良习惯。

第二, 独立与幼稚并存。这一时期的孩子求知欲发展得很快, 但自制力显著下降。心理发展中的独立性与幼稚性的矛盾日益突出, 常常表现出固执己见、自高自大、任意妄为, 有时行为却又显得稚嫩、可笑。

第三, 勤奋进取与自负自卑并存。这一时期有特长的孩子逐渐显现出优势来, 自信心与日俱增。而这使得另一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 即不自信。在人际关系中表现为缺乏主动和热情, 总是等着别人来接近自己, 交往的范围也相当狭小。这其中潜在的危险应引起教师的重视, 因为严重者有可能发展成孤独症。

第四, 抑郁与孤独并存。主要表现为兴趣淡漠、被动消极、难以投入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时也不能与别人交往和建立正常的社会关系, 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第五, 嫉妒与固执并存。固执具体表现为做事情一意孤行, 从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嫉妒就是对强过自己的人有一种不服、不悦、失落和仇视心理。这都是部分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心理品质。

二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重点

第一, 尊重与倾听。只有尊重他人, 他人才会尊重你。学生虽小, 但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也是有尊严的。学生找老师“告状”时, 教师应尊重学生、有耐心并循循善诱地开导他们。优秀的心理咨询者首先应是一个忠实而聪慧地聆听者。倾听时注意面带微笑、声音和蔼、目光专注并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

第二, 理解与接纳。北京师范大学周玉仁教授说:“犯错是孩子的权利, 求知是孩子的天性, 好表现是孩子需要, 爱动是孩子的特点。”教师应该怀着一颗童心、爱心, 经常与学生多换位思考, 尽可能地理解学生、善待学生、接纳学生。

第三, 引导与宣泄。“用爱动其心, 以严导其行。”笔者认为这句话讲得很对, 有些对的但由于缺乏毅力很难执行的事, 就要严格监督完成。

第四, 鼓励其乐观。华盛顿曾经说过:“一切的和谐与平衡, 健康与健美, 成功与幸福, 都是由乐观与希望的向上心理产生与造成的。”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随时随地地培养学生开朗乐观的性格。教师首先应学会在每节课前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其间学生表现出的闪光点, 就要及时给予鼓励、大加表扬。

第五, 与家长沟通。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校外教育力量。它具有独特有利的教育条件, 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有利因素, 争取并依靠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学生, 使二者教育目标趋于一致。在与家长沟通时做到真诚、灵活、委婉, 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此之外, 还应多开展活动、全面了解特殊家庭学生的家境等, 都会收到奇效。总之, 笔者认为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时, 就应像大禹治水那样宜疏不宜堵。堵, 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 并不能根治且易留下后患。要解决根本上的问题, 使以后能一通百通, 就必须进行全面的、长期的、合理的心理疏导教育。

现在心理咨询已引起关注, 但因形式单一而未收到良好效果。笔者认为心理咨询应具备以下特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聆听, 不是说教;是引导, 不是侦讯;是了解, 不是改造;是参与, 不是制止;是支持, 不是包办。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一个教师能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 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世上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人成千上万, 但只有真正潜心研究学生, 蹲下来与学生平等对话, 带着爱心悄然走进学生心灵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 才更令人钦佩!爱优等生是每个教师都能做到的, 但发自内心地兼爱后进生, 恐怕就屈指可数了。这就需要一种超乎常人的境界。笔者正努力成为这样的教师中的一个。

参考文献

[1]彭兴顺.做卓越的教师[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1[1]彭兴顺.做卓越的教师[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1

篇4: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1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测量相结合

心理测量主要是运用一些心理学方面的测量理论和工具,根据学生和教师的需求,针对学生的行为确定一种数量化的价值标准,便于学生自我了解和自我认识。内容主要是成绩测验和人格测验。心理测验主要是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服务,它侧重于描述学生心理的现有状况,了解在咨询、辅导、教育之后学生在心理发展中出现的变化。学校在进行心理测验时,首先要明确测验目的,有的放矢地选择测验项目;其次要注重测验实施过程的科学性和保密性;最后还要科学分析,解释测验结果,提出有价值的教育建议。此外,学校还应根据测验结果反映出来的学生心理发展中规律、特点和问题,调整与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相结合

根据各级教育部门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建立心理咨询室。为此,学校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派出教师参观、学习,然后面向学生、家长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其形式有个别咨询、集体咨询两种。同时,根据学校实际,还可与专家、学者等专业人士合作,开展针对学生、家长特殊需要的专门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咨询应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心理咨询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补充。它还应与广播、电视、刊物等各类心理健康的宣传与教育活动相结合,以加强力度。

3心理辅导和心理行为矫正相结合

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而开展的心理辅导、行为矫正训练。一方面,通过个别辅导,矫正由于心理障碍而导致的问题行为,如恐惧、说谎、失眠、攻击行为等;另一方面,以活动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心理渗透的辅导,通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体育活动、审美教育等集体活动,以自我表现、陶冶等方式,使学生自觉地、有意识地养成符合心理健康标准的良好习惯。

4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相结合

篇5: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本年级共有两个班。绝大部分学生能遵守校纪校规,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班上班风好,学风好,但也有个别学生,组织纪律涣散,身体健康意识差,本学期要加强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学生珍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十课,主要内容是:科学饮食每一天,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有6种营养素,了解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肠胃你好吗,了解肠胃的功能,知道保护胃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我们去爬山,知道爬山对人体的作用,学会制作简单的担架,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你打预防针了吗,了解有关保护身体的方法,知道关于预防针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习惯;居室卫生有讲究,了解居室的污染情况,知道怎样保持居室的卫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远离烧烫伤,知道一些烧烫伤的治疗办法,学会烧烫伤救护操,不迷信,培养学生科学的救护烧烫伤的习惯;我是小小包扎员,了解磕磕碰碰是在所难免的,学会受伤后怎么处理,培养学生健康的保护自己的意识;植物朋友告诉你,了解植物的作用以及给人类带来的许多益处,知道植物同时也会带来麻烦,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思想;魔法兔子的网络日记,了解网络的优势和不足学会正确的上网,了解上网的必备知识,培养学生健康上网的意识;做善良的人真好,让学生了解要做一个健康的人,首先要有健康的人格。通过故事让学生在辨析中去了解人性,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品格。

三、教学目标

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爱生命,在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生命的价值和质量,让这种生命质量的教育在学生的一生中起到影响。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的态度。

2、树立科学的健康意识,从小注意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进一步形成安全意识。

(二)知识、能力

1、能够认识自己的性别,明白自己的性别优势。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健康和卫生常识,用这些常识指导自己的生活。

3、拥有健康的心理,爱劳动,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义,

4、掌握一些用电、游戏的安全知识。

(三)过程与方法

1、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2、将学会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活学活用。

四、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课外查资料,课堂上采用探究式教学。

2、多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3、课堂上多模拟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二周科学饮食每一天

第三~四周肠胃,你好吗

第五~六周我们去爬山

第七~八周居室卫生有讲究

第九~十周远离烧烫伤

第十一~十二周我是小小包扎员

第十三~十四周植物朋友告诉你

第十五~十六周魔法兔子的网络日记

第十七周做善良的人真好

第十八周期末测评

六、活动安排

第五周打预防针模拟演练

篇6:四年级健康教育计划

根据国家教育部,卫生部颁发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等规定,贯彻落实市教委工作意见,切实搞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健康人材。

二、管理机制

《体育与保健》等任课老师,各班主任,校医及保健教师等,组成一支健康教育队伍,并与少先队大队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搞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

三、主要工作

2、重视师资培训、通过集中备课,专题讲座,观摩课,外出学习交流等形式,进行师资培训,提高健康教育成员的师资水平,从而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3、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利用黑板报,宣传窗,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等阵地进行卫生健康知识宣传。

4、按规定教材开设健康教育有关课程,并列入日课表、各科按要求制订教育计划,根据大纲要求认真备课,讲课,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使学生能通过多种渠道吸收,掌握卫生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期末按年段进行有关科目的考查,并记录成绩,与教案一同上交教导处。

5、重视学生卫生健康行为习惯的培养、结合市“创建”活动,开展讲究卫生,保护环境,崇尚文明等专题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立卫生检查组,值日岗等,采取班主任重点抓,学生每天相互督促检查,校领导,政教处,大队部不定期抽查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卫生行为习惯检查,值日岗每天对学生的个人行为习惯进行监督和检查、政教处,大队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健康教育活动。

6、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少年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兴衰,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心理压力加重,有的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特别是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因此,在积极做好“减负”的同时,必须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各项教育活动之中,为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基础、重视学生课外活动,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通过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家长会等形式,去了解和关注孩子的心理世界,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应加强青春期卫生健康知识的传授,消除学生因身体发育出现的各种生理变化而产生的神秘感和恐惧感,以确保学生的身心能得到健康发育、加强学生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班队课,读报课,结合课堂教学,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使之成为学校的特色工作。

7、抓好住校学生的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对生活指导老师进行卫生健康知识培训,住校生每天晨检,建立住校生健康档案。

8、开展卫生健康保健活动,做好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1)结合“520营养日”,“世界无烟日”,“66爱眼日”等开展卫生防病系列教育活动。

(2)做好防近教育,坚持每天二次眼保健操、定期检查视力,根据视力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3)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认真做好广播操,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4)做好学生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篇7:四年级健康卫生教育教学计划

2009—2010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教务处的工作计划为依据,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加强《健康教育》教学。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勇于创新,通过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我校素质教育教育的顺利进行。

二、主要任务与目标

以《健康教育》教学为主要教材,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结合学生在课内外的表现及在某些生活的习惯。加强健康卫生常识的教学和宣传、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工作重点

通过学习掌握一些生活及卫生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

四、措施与方法

1.加强自身业务的学习和提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创新教育教学理论读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标准》及相关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同时借鉴和运用先进的思想和理念指导教学。

2.积极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注重教学自主、实用,使教案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注意教材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勇于创新点的设计,通过课后反思总结经验与教训,以提高教学质量。

3.在备课的基础上,注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讲究提高教学效率。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创造性的教学,为争创教学信息现代化学校打下基础,力争使每个学生堂堂有收获,节节有提高。

篇8: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 在陕西省镇安县随机抽取6所小学, 其中3所学校作为干预组, 进行营养与食品安全课程健康教育, 另3所学校作为对照组, 不予干预。在每所小学1~3年级按学号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基线调查发放问卷194份, 回收有效问卷194份;终期调查发放问卷228份, 回收有效问卷228份。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1~3年级小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信行调查问卷,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现场讲解条目含义, 学生举手表示理解后自行填写。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KAP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 KAP) , 知识部分共15项条目, 均为单选题, 答对1题计1分, 知识得分≥9分为知识及格, 知晓率=学生知识条目答对总题数/ (问卷份数×题数) ;态度部分共2项条目, 答案以“很同意”为积极态度;行为部分共10项条目, 以“每天”、“经常”视为保持健康行为计1分, 行为得分≥6分为行为及格。

1.2.2 干预方法

根据基线调查小学生学习特点和知识面掌握情况, 在干预组使用课题组制订的《营养与食品安全辅助教学读本 (小学) 》进行健康教育, 将营养与食品安全课程纳入小学课表1学年, 保证每2周授课1个课时。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

1.3 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 3.2软件录入问卷资料, SPSS 17.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 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α进入=0.05, α删除=0.10。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基线调查194人, 其中干预组93人, 对照组101人;男生86人 (44.3%) , 女生104人 (53.6%) ;平均年龄为 (7.72±1.29) 岁。终期调查228人, 其中干预组116人, 对照组112人;男生108人 (47.4%) , 女生120 (52.6%) ;平均年龄为 (8.59±1.10) 岁。

2.2 干预效果

2.2.1 低年级小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比较

基线调查干预组与对照组知识得分分别为 (12.60±1.69) 和 (12.31±2.26) 分, 差异无显著性 (t=1.025, P=0.307) ;终期调查干预组知识得分为 (13.00±1.09) 分, 高于对照组的 (12.45±1.69) 分, 差异有显著性 (t=2.886, P=0.004) 。干预组基线与终期调查知识得分分别为 (12.60±1.69) 和 (13.00±1.09) 分, 差异有显著性 (t=-2.014, P=0.045) ;知晓率分别为84.0%和86.6%, 知识及格率分别为94.6%和100.0%, 差异均有显著性 (χ2=4.194, P=0.041;χ2=4.294, P=0.038) 。干预组有5项条目的终期知晓率高于基线, “不吃早餐是否无害”、“没洗的蔬果含有害物质”条目知晓率达到100%, “喝牛奶有助于长高”知晓率仅44.0%, “每天需喝7~9杯水”知晓率仅18.1%。见表1。

2.2.2 低年级小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态度比较

干预组基线与终期调查表示“很同意在校学习营养知识”的学生分别为78.5%和95.7%, 差异有显著性 (χ2=14.492, P<0.001) , 表示“很同意在校学习食品安全知识”的学生分别为76.3%和93.1%, 差异有显著性 (χ2=11.793, P<0.001) 。

2.2.3 低年级小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行为比较

基线调查干预组与对照组行为得分分别为 (6.61±1.54) 和 (6.45±1.68) 分, 差异无显著性 (t=0.722, P=0.471) ;终期调查干预组行为得分为 (7.43±1.30) 分, 高于对照组的 (6.82±1.71) 分, 差异有显著性 (t=3.023, P=0.003) ;干预组基线与终期调查行为得分分别为 (6.61±1.54) 和 (7.43±1.30) 分, 差异有显著性 (t=-4.164, P<0.001) ;行为及格率分别为77.4%和91.4%, 差异有显著性 (χ2=7.693, P=0.005) 。干预组低年级小学生有4种饮食行为得到了改善, 分别是摊贩食品、绿叶蔬菜、水果、豆制品的食用频率, 能做到“经常/每天”食用豆制品的学生占57.8%, 能做到“经常/每天”食用“肉类”、“每天喝7~9杯水”的学生仅31.9%和9.5%。见表2。

注:1) 干预组终期调查与基线调查比较, P<0.05;2) 终期调查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5; (1) 每杯水约200 m L

注:1) 干预组终期调查与基线调查比较, P<0.05;2) 终期调查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5; (1) 每杯水约200 m L; (2) 该条目以“从来不吃”“很少吃”为健康行为

2.2.4 低年级小学生知识及格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终期调查干预组与对照组知识及格率分别为100.0%和94.6%, 以知识及格率为因变量Y1, 以干预、年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对体型是否满意、是否留守儿童等可能影响知识及格率的因素为自变量X1~X6, 采用逐步回归法, 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仅干预对知识及格率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 (P=0.047, OR=4.783) , 说明实施营养与食品安全课程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提高知识及格率, 具有积极意义。见表3、4。

注:†对照组

3 讨论

儿童期是培养营养与食品安全健康观念、形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时期, 小学生比成年人更易接受新知识, 在小学生中普及营养与食品安全相关教育意义深远[3]。基线调查发现, 镇安县小学学校按照“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 其中涉及少量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 1~3年级学生对相关知识有初步了解, 但存在“背诵”知识点的现象, 相关教育亟待加强[4]。经过1学年的健康教育, 干预组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知晓率从84.0%上升至86.6%, 知识及格率达到100%, “没洗的蔬果含有害物质”、“不吃早餐是否无害”、“饭前便后不洗手会吃进细菌”、“每天不能只吃一两种食物”条目的知晓率分别达到100.0%、100%、98.3%和95.7%, 提示课程中与饮食卫生、合理饮食有关的知识点健康教育效果好, 这类知识点内容简单, 相对于介绍食物营养价值等理论性知识点更易于理解和记忆, 且能与小学生的自主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大部分低年级小学生可以较好、较快掌握。

随着对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 学生对学习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的积极性有很大提高, 95.7%的学生表示“很同意在校学习营养知识”, 93.1%的学生表示“很同意在校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干预组基本形成了学习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的自觉意识。这与国内同类研究发现营养健康教育可提高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 改善饮食理念的结果相一致[5,6]。与知识和态度改善紧密相关的是学生饮食行为的变化, 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实现知识-态度-行为转化的基础[7]。经干预后, 干预组行为得分有所提高, 行为及格率由77.4%上升至91.4%, 低年级小学生绿叶蔬菜、水果的食用频率明显升高, 摊贩食品的食用频率明显降低, 部分基线调查小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行分离的状况得到了改善, 营养与食品安全健康教育课程促进了低年级小学生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 可为其形成健康饮食习惯奠定基础。

但调查中校园观察发现当地小学学校食堂菜谱多以面食、炒素菜、凉拌菜为主, 豆制品和油脂类食物较少, 大部分小学校园也难以做到为学生供应足量开水, 传统饮食习惯和卫生设备的限制可能是导致低年级小学生的肉类、豆制品和每天健康饮水等行为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的重要原因。另外, 尽管该县小学生受益于“蛋奶工程”, 90%以上的低年级小学生能做到每天饮用牛奶, 但是对牛奶的营养价值认识没有得到提高, 这可能与父母对牛奶营养价值的不认可、近年来奶制品负面信息在农村地区的不正规传播有关, 提示家长的营养价值观、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对培养小学生的健康理念存在影响[8], 需要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杨俊峰, 任国锋, 李明志, 等.陕西省镇安县农村中小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教育现况[J].中国学校卫生, 2012 (2) :29-30.YANG JF, REN GF, LI MZ, et al.Nutritional and food safetystatu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Zhen&apos;an county, Shaanxi province[J].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12 (2) :29-30.Chinese

[2]夏燕琼, 秦祖国, 苏胜华, 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 2012, 38 (4) :24-27.XIA YQ, QIN ZG, SU SH, et al.Nutritional status of primary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underdeveloped rural areas[J].South China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12, 38 (4) :24-27.Chinese

[3]MORGAN PJ, WARREN JM, LUBANS DR, et al.The impact ofnutrition education with and without a school garden on knowl-edge, vegetable intake and preferences and quality of school lifeamong primary-school students[J].Public Health Nutr, 2010, 13 (11) :1931-1940.

[4]曾芳, 孙振球, 许林勇, 等.西部两县低年级小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7 (2) :131-136.ZENG F, SUN ZQ, XU LY, et al.Nutrition and food safety andinfluence factors for lower grade pupils in 2 counties in WestChina[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2012, 37 (2) :131-136.Chinese

[5]何玉文, 刘祖阳, 蒋世芬, 等.彭山县小学生营养教育的效果评价[J].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8 (1) :196-202.HE YW, LIU ZY, JIANG SF, et al.Evaluation of interventioneffect on nutrition education amo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Pengshan County[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Damage, 2008 (1) :196-202.Chinese

[6]贾根梅, 沈洁, 张朋, 等.金坛市小学生膳食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 2011, 27 (3) :374-376.JIA GM, SHEN J, ZHANG P, el al.Effects of health educationon Chinese Dietary Guidelines and relative nutritional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amo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Jintancity[J].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11, 27 (3) :374-376.Chinese

[7]赵文君.小学生营养知识和早餐行为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 2006, 22 (7) :551-552.ZHAO WJ.Evaluation of intervention effect on nutrition knowl-edge and breakfast practice in pupils[J].Chinese Journal ofHealth Education, 2006, 22 (7) :551-552.Chinese

篇9:四年级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根据“健康第一”的思想,新形势下如何针对少年儿童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较强的活动能力、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使他们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小学阶段的体育和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因而本着科学、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则,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儿童少年某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尽可能避免意外伤亡事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二、学校健康教育的任务:

1.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

2.降低学校常见病的发病率;

3. 提高生长发育水平;

4. 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卫生问题;

5. 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公共卫生的态度;

6.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三、学校健康教育的目的: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学生们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让学生知道暴饮暴食的危害。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教材要求,提高健康教育课的效果。

四、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

1.使同学们熟记急救、火警、盗警电话号码,在遇到急救病人、车祸、火警等急救、意外事故时,懂得如何打电话;

2.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知道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知道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篇10:四年级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安全教育》是一门很有用的课程,它将告诉我们怎样安全保护家用电器?怎样保护自己的眼睛?游乐场里怎样注意安全?发生地震时如何逃生等等,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大家能够懂得珍爱生命,重视安全,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伤害。让我们学会爱生活,爱世界,爱自己,健康、安快乐的成长。真正感悟到安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二、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生模仿力强,接受新事物快,而且他们的性格、世界观正处于可塑性阶段。因而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行为规范,安全自救,生命历程的教育是至关重要。

三、教材分析

安全教育主要的内容是

1、学会避让行驶中的车辆

2、守秩序,保平安

3、安全使用家用电器

4、别让动物伤着你

5、游乐场里讲安全

6、我的眼睛亮晶晶

7、防止异物进气管

8、好习惯伴我成长

9、防盗有妙招

10、小心煤气中毒

11、对家庭暴力说不

12、远离学校安全突发事件

13、健康上网快乐多

14、酷热天气时的防护

15、地震时如何逃生。

四、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帮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

3、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珍贵,从而珍爱生命。

学习第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两点:一是看懂机动车的语言,二是了解机动车的小脾气。

学习第二课,要让学生明白,在公共场合一定要自觉遵守秩序,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学习第三课要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电器,发生异常应该怎样处理学习第四课,要让学生知道与动物接触也潜藏着危险,一是容易被咬伤,二是容易遭受细菌感染,因此要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它们和谐相处。

学习第五课,要让学生懂得,进游乐场,选择安全的游乐设施最为重要,而且要遵守游乐场里的有关规定。

学习第六课,要让学生养成用眼好习惯,做好眼睛保健操,防止意外伤害。

学习第七课,要让学生知道异物进入器官时应该怎么办,进入眼睛时该怎么办,进入耳朵时该怎么办。学习第八课,要让学生知道不好的习惯会给人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习第九课,要让学生知道防盗的妙招主要有这些:一是财务随时保管好,二是公共场合不露富,三是人多拥挤要小心,四是家庭信息不泄露

学习第十课,要让学生知道怎样预防煤气中毒,发生煤气中毒时应该怎么做

学习第十一课,要让学生知道防范家庭暴力的方法有哪些,遇到家庭暴力,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学习第十二课,要让学生知道突发事件的危害,做到安全防范非常重要,应如何进行防范。

学习第十三棵,要让学生懂得学会健康上网,抵制网络不良诱惑,学会对不良信息说不。学习第十四课,让学生知道酷热天气容易导致中暑、晒伤,学会正确应对酷热天气。学习第十五课,要让学生认识地震,学会逃生的办法,通过演练,让学生掌握绝处逃生的本领。

五、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真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2、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注重培养学生预防和应对安全事件和事故的能力,形成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3、要深入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积极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寻找相关的教学素材。注重选取学生普遍关注和乐于交流的安全问题作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方法技能,并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4、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开展思考、讨论、收集、辩论、防谈、演习等多种活动,在合作学习和互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提高安全技能掌握安全知识丰富情感体验。

5、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安全教育。如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安全教育效果;与当地公安、消防、卫生、交通等部门建立联系,协助学校进行安全教育。

篇11:安全教育教学计划四年级

2、在校内外,不允许学生做危险的游戏。如;互相追打、奔跑等。

3、教育小学生不践踏学校的草坪,不损坏学校的花草树木。

4、教育学生不玩火、不玩电、不玩爆竹。

5、教育学生不带危险的物品到学校。(如小刀,气枪。)

(七)无论是集体活动还是体育课,都必须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不得随意离开集体自己活动或不听指挥,遇到他人生病、遇险等,要及时报告老师。并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各种求救电话。

(八)只有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陪同下方可到游泳池游泳。千万不能私自到水沟、水塘、鱼塘、游泳池里戏水、游泳。

采取措施:

1、充分利用晨夕会时间,向学生宣传讲解各种安全常识。包括人身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教育学生不和陌生人说话,独自在家不给陌生人开门,上、放学途中遵守交通规则,不吃发霉变质的食品,不到流动小商贩处购买零食等。尤其是本期我校在规范学生文明习惯方面特别提出了不能到流动商贩处购买无质量保证的食品,结合这一工作,加上生活中一些鲜活的事例和血的教训,教育学生一定要按照要求去好好落实。

2、利用教育环节中的契机,适时灌输安全思想,让学生从课内外都做到时时处处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生命与安全》就是一本帮助我们引导孩子如何健康生活,安全学习,珍爱生命的。我相信,孩子们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来学习了这些知识以后,印象一定非常深刻,这样更富有教育意义。

3、做好安全排查。结合学校开展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责任区域内的设施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除了安全检查记录表上所列的项目外,增加课间安全巡查,关注孩子是否做到安全、文明休息,不能出现拥堵、吵闹、翻窗台、往下乱扔废弃物等不良行为。发现问题按照程序逐层上报,尽快排除隐患。(上学期我在及时上报整改这项工作上显得有点拖沓,因此这学期绝不再犯相同的错误。)

4、坚持做好预防疾病传染工作,耐心地给家长做宣传、解释,认真做好晨、午检,督促学生规范填写体温表。把这项工作当成是常规工作的重点,严格把好体温关,确保对每个孩子的身体健康负责。

5、严格执行缺课学生追踪制度,清楚每个孩子的情况,对缺课的原因及时了解做好记录,并取得家长的协作沟通。熟悉学生请假制度,坚持按照要求不让学生单独离开学校,特别是午餐时间,绝不允许没有任课老师带出。

6、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在给孩子们宣讲安全知识的同时,要不断学习新的安全知识。关心时事,把最新的安全维稳事态告知孩子,让他们形成一种安全责任,知道安全是每个人的事。弄清各种安全维稳措施的实施方案,搞清流程,在事件发生后能在第一时间将问题解决,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特别要抓住学校每期进行的安全疏散演练契机,和孩子们一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使演练效果一次比一次好。

四年级安全教育教学计划篇三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继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以学校 安全为本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以“隐患险于明火, 防火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根据教育部《学生 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上级各部门安全工作要求和学校工作计划,根据新的 形势,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完善学校内部安全管理体制,形成齐抓共管校 园安全的整体网络,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实施方案 求新务实严管理,追求规范显安全。注重平时安全教育,致力防范, 狠抓安全管理质量,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安全工作措施, 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学生伤害事故处 理办法》的精神和要求,防患于未然,保障学生在校安全、交通安全和食 品卫生安全,保证学校财务安全,坚决杜绝重、特大等一切安全事故的发 生。

三、具体工作

1、强化学校安全工作管理体系

(1)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安全工作文件、会议精神,提高安全责任意识。

(2)强化保安管理机制、每天协管学校安全并在放学后护送学生有序 过公路。

(3)开展每周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每周一升 旗后、周三早操后的安全教育时段、每周最后一节课的班队会举行安全教 育活动并形成常规。 各项安全教育活动务真、务实,并有记录,力保不出现安全责任事故。

2、高度重视,严格管理。

安全工作重中之重,责任重于泰山。校园安全无小事,对安全工作千 万不能马马虎虎,更不能抱侥幸心理、玩忽职守。学校继续坚持以学生安 全为本的思想,想学生所想,急家长所急,集中主要精力、人力、物力、 财力解决好重点、难点安全问题,安全教育、安全宣传、安全检查要严格 督促、管理。快速应对和处理来自学生的一切偶发性、突发性安全伤害事 故,以有效的工作和科学的处置,赢得问题解决的最佳时机。

(1)安全工作警钟长鸣,防患未然。把安全放在学校各项工作之首, 对学生负责,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

(2)增强安全意识,落实安全工作制度,努力把安全防范工作做细做 实,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3)进一步完善、健全学校安全管理网络,明确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职 能,明确安全工作职责。

(4)严格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做到谁失职,谁 负责,消除一切不安全隐患,防范于未然。

3、突出重点,落实措施。 对校园安全有预防,并突出重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运用多种生动活泼、切实有效,学生喜闻乐见,便于接受的形式,开展安 全教育,使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懂得居家安全、校园安全、出行安全、 社会安全和一些基本常识,包括防诈骗、防勒索、防抢劫、防拐卖、防火 灾、防赌博、防毒品等常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对不良现象的辨 识能力。安全管理突出重点。确保重点安全工作的落实,电脑室定期进行 清除互联网的有害信息;注意检查更换陈旧电器线路及电闸开关箱、体育 器械等安全教育事故的防范。

(1)加强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分工负责,层层落实,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安全进行,落实学校安全防范措施。

(2)加强安全教育,利用好晨会、班会、国旗下讲话、上下午放学前 等渠道,帮助学生确立安全意识,严格课间、午间活动,尽可能地杜绝追 逐、打闹现象,规范自主行为,增强安保能力。要加强交通安全教育与管 理,严肃路队纪律,确保学生到校、离校一路平安。加强对学生校外行为 的安全教育与引导,做到不玩火、不玩水、不玩电、不玩车。组织学生看 一本安全教育录像;出安全教育黑板报;上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全面进 行一次安全工作自查。有安全教育的专门记录簿,组织作交通安全、法制 教育巡回展览或展播活动,进一步增强师生的交通安全与法制意识。

(3)细化安全管理,注重安全防范,切切实实做好教师的护导值日工作,做好对学生的活动监护工作,保证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工作。严格对 学生的课间午间活动、上下楼梯、集会集队、体育课、活动课等安全的指 导与管理,尽可能地杜绝追逐、打闹等现象的发生;细化安全监护,切实 做好护导值日工作,监护学生活动行为。

篇12: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一、目前“90后”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心理特点

大学生既是教育的价值主体, 也是高校的发展主体。目前, 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 但在一部分“90后”大学生中也存在一些思想问题:1.随着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相当一部分“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2.“90后”大学生的成长背景处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家庭环境相对优越, 导致他们缺乏社会阅历, 从而缺乏艰苦奋斗精神, 心理素质脆弱;3.由于社会环境更加开放, “90后”大学生的个性更为张扬、独立, 他们更加渴望在社会竞争领域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但也导致了社会责任感不强、团结协作意识较差;4.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 多种复杂的利益关系让他们的价值观更加现实。很明显, 这些问题十分不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不利于校园的稳定和谐。但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 “90后”大学生善于接受新事物, 对各种社会现象有独特见解和思维方式, 有较强的创新意识[1]。面对这些个性鲜明而又备受关注的“90后”大学生,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应按照中央16号文件中的要求, 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 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 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 转变他们认知的角度, 扩大认知领域, 从而使他们全面深入地认识到肩负的重任, 从根本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内在联系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有诸多差异, 但它们也存在多方面的联系。1、在高校, 这两种教育的主体对象都是大学生群体, 并且两者均致力于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为增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新型建设人才。2、从辩证角度来明确二者的关系。思想对心理起决定作用, 支配心理活动的方向;心理对思想有反作用, 思想的发展变化受心理因素影响和制约。因此, 心理教育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行提供必要的心理基础;同时, 思想政治教育又具有心理优化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 而这些观念反过来又促进大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具有内在的、深层次的一致性。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探求以心理教育为载体和基础的工作模式, 完善、科学化、全方位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形势下, 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我们要通过切实有效的心理体验、交流和咨询, 帮助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以达到教育人、塑造人的目的。

三、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 也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保障。因此, 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

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抓好第一课堂。学校应有侧重地在《思想道德修养》等相关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 还应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爱情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等必修课和选修课[2]。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学习一定的心理知识, 掌握心理调节方法, 以确保自身心理健康成长。

(二) 大力建设校园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身心影响, 带有广泛性、自发性和渗透性, 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润物无声的感性魅力, 因此要以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为契机, 提升校园文化人文内涵, 营造健康和谐的心理氛围, 完善心理健康机构和体系。同时, 要以宣传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形成良性互动平台和开展心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即时性和传播便捷的优势, 建设专门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利用QQ、微博等方式, 拉近与学生心灵距离, 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情感、就业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将注重人文关怀作为心理咨询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注重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道德行为和行为习惯, 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3]。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活动, 不仅可通过邀请专家进行心理方面的讲座, 开展交流会、沙龙活动的形式来进行, 还应该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 因材施教地开展心理辅导, 真正地实现以学生为本。

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经过分析论证具有符合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心理健康教育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特有的价值, 这种结合的方式不仅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和内容, 还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创造了真正的教育人、培养人和提升人的良好环境。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和特有价值, 为了帮助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以达到教育人、塑造人的目的, 本文针对大学生目前的思想状况, 分析了二者的关系, 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叶晖.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15) :147-148

篇13:小学四年级安全教育计划

小学四年级安全教育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继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以学校安全为本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以“隐患险于明火,防火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上级各部门安全工作要求和学校工作计划,根据新的形势,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完善学校内部安全管理体制,形成齐抓共管校园安全的整体网络,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实施方案

求新务实严管理,追求规范显安全。注重平时安全教育,致力防范,狠抓安全管理质量,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安全工作措施,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精神和要求,防患于未然,保障学生在校安全、交通安全和食品卫生安全,保证学校财务安全,坚决杜绝重、特大等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具体工作

1、强化学校安全工作管理体系

(1)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安全工作文件、会议精神,提高安全责任意识。

(2)强化保安管理机制、每天协管学校安全并在放学后护送学生有序过公路。

(3)开展每周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每周一升旗后、周三早操后的安全教育时段、每周最后一节课的班队会举行安全教育活动并形成常规。

各项安全教育活动务真、务实,并有记录,力保不出现安全责任事故。

2、高度重视,严格管理。

安全工作重中之重,责任重于泰山。校园安全无小事,对安全工作千万不能马马虎虎,更不能抱侥幸心理、玩忽职守。学校继续坚持以学生安全为本的思想,想学生所想,急家长所急,集中主要精力、人力、物力、财力解决好重点、难点安全问题,安全教育、安全宣传、安全检查要严格督促、管理。快速应对和处理来自学生的一切偶发性、突发性安全伤害事故,以有效的工作和科学的处置,赢得问题解决的时机。

(1)安全工作警钟长鸣,防患未然。把安全放在学校各项工作之首,对学生负责,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

(2)增强安全意识,落实安全工作制度,努力把安全防范工作做细做实,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3)进一步完善、健全学校安全管理网络,明确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职能,明确安全工作职责。

(4)严格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做到谁失职,谁负责,消除一切不安全隐患,防范于未然。

3、突出重点,落实措施。

对校园安全有预防,并突出重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运用多种生动活泼、切实有效,学生喜闻乐见,便于接受的形式,开展安全教育,使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懂得居家安全、校园安全、出行安全、社会安全和一些基本常识,包括防诈骗、防_、防抢劫、防拐卖、防火灾、防赌博、防毒品等常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对不良现象的辨识能力。安全管理突出重点。确保重点安全工作的落实,电脑室定期进行清除互联网的有害信息;注意检查更换陈旧电器线路及电闸开关箱、体育器械等安全教育事故的防范。

(1)加强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分工负责,层层落实,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安全进行,落实学校安全防范措施。

(2)加强安全教育,利用好晨会、班会、国旗下讲话、上下午放学前等渠道,帮助学生确立安全意识,严格课间、午间活动,尽可能地杜绝追逐、打闹现象,规范自主行为,增强安保能力。要加强交通安全教育与管理,严肃路队纪律,确保学生到校、离校一路平安。加强对学生校外行为的安全教育与引导,做到不玩火、不玩水、不玩电、不玩车。组织学生看一本安全教育录像;出安全教育黑板报;上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全面进行一次安全工作自查。有安全教育的专门记录簿,组织作交通安全、法制教育巡回展览或展播活动,进一步增强师生的交通安全与法制意识。

(3)细化安全管理,注重安全防范,切切实实做好教师的护导值日工作,做好对学生的活动监护工作,保证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工作。严格对学生的课间午间活动、上下楼梯、集会集队、体育课、活动课等安全的指导与管理,尽可能地杜绝追逐、打闹等现象的发生;细化安全监护,切实做好护导值日工作,监护学生活动行为。

(4)严格网络安全教育与管理,严控学生进入社会网吧行为,致力提高学生对网络有害信息的防堵能力,积极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5)做好与缺勤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工作,对幼儿家长迟接学生的看护联系工作,做好因个别辅导、教育谈话等原因而留下迟放学生的家长沟通联系及护送回家工作,消除一切因教师工作疏漏而造成的学生安全隐患及事故。

小学四年级安全教育计划2

一、在学校的要求下日常教育

1.在班级的日常安全教育,遵守社会上的法规制度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加大这些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

2.饮食卫生安全教育,不在地摊上买吃零食,不吃过期的不合格的食品。

3.交通安全教育,遵守交通规则。

4.自我保护安全教育,学习自我保护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5.卫生安全教育,注意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一旦得了传染性的疾病,要按照要求在家隔离修养。

6.不同时期内的安全教育,如夏季的防雷电教育,不到水库里游泳;

7.对学生进行有关地震、火灾等方面相关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各种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学会判断和预见,并掌握防范、自救和互救的相关知识。

8、利用班会了解预防一些常见病,掌握简单的自我防护、救护知识,增强锻炼,逐步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9、提高学生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学会一些安全常识,学会一些防范技巧,增强遇到意外时的自卫能力。

10、学会一些应对敲诈、抢劫、绑架、恐吓和性侵犯等突发事件的方法、技能,避免和减轻特定伤害。

11、学会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学习识别毒品的知识和方法,拒绝毒品和烟酒的_。

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每时每刻对学生进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让学生以此为范,导之于行。

2、教育学生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3、结合情境,适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三、关心学生身心健康。

1、对学生进行日常卫生保健知识的讲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卫生意识。

2、教育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在班级之中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

4、密切注意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心理动向,进行适时教育。

四、加强与家庭场区的合作

1、建立学校家庭互访制度。

2、通过走访和家长联系册的形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3加强家校联系。在本学期主动与家长们保持联系,将一些孩子的表现通知家长,共同商量对策。

小学四年级安全教育计划3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9人,他们年龄小,爱说、爱动、爱表现,天真烂漫,喜欢玩耍,对于学校的生活充满了渴望,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还没有完全了解,良好的学习习惯处于初步形成期。他们对安全知识了解的太少,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

为进一步做好交通安全、宣传安全、常识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素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结合我年级教育实际,特制定安全教学计划。

二、教学目标

按照“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总体目标,以实施“保护生命、安全出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为载体,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力争一年内形成齐抓共管的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实现学生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制度化、宣传形式多样化、宣传内容系统化;使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率达100%,学生的交通法制观念、安全意识和文明素质明显增强。

三、教育内容安排

1、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重中之重的教育,要把交通安全教育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必须每周进行集中教育,以及做好放学路对的管理。

2、防溺水教育。要进行防溺水的教育,开展以溺水后自救,溺水者的救护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3、防触电的教育。对同学们进行电的基本知识讲座,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以及对触电后急救常用知识的了解和应用。

4、防食物中毒的教育。进行饮食卫生和防止食物中毒的教育,以杜绝同学们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

5、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的教育。

6、防火、防盗、防震、防煤气中毒等的安全教育。检查班里的防电设施,落实专人负责,班里应经常开展防火、防盗、防震、防煤气中毒等的防范措施教育。

7、家庭安全教育。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园的安全教育活动,请家长积极配合学生园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及家居生活安全与家居活动环境安全(如:烧伤、烫伤、触电、中毒、摔伤等预防教育工作)。

8、生活安全教育。此项教育在班主任工作计划很重要。教育学生不动插座、电板,以防触电,不将手指放在门、窗处,以防夹伤,注意不玩水、火、肥皂以及消毒物品,教育学生入厕时不推不挤,以防撞伤、碰伤。

四、实施措施

1、带领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里有关安全教育的各项规定,增强学生学习、执行规范守则的自觉性。抓好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切实保障学生的人生安全。

2、围绕“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的主题,开展上放学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上放学,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要在便道上走,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

3、强调课间文明休息,教育学生不在教室、过道追逐打闹;有次序的进出教室;没有老师允许不随便攀爬篮球杆等危险的高处;不可从高处随便跳下。

4、不能带刀或其它尖锐器物等危险物品到学校,使用刀、剪等用具必须有家长或老师的陪同。

5、上体育课或课间休息时要避免运动受伤,在运动或游戏时,教育学生注意规则,按顺序进行,避免碰撞;不做危险性游戏。

6、教育学生不在校园内外玩水、玩火。

7、上课时教育学生正确使用铅笔,不用铅笔戳同学;教育学生同学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文明相处。

8、凡大扫除、劳动课,老师都应亲自在场,督促学生注意安全。

此外,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随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让学生在安全愉悦的校园环境中学习,让家长放心,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小学四年级安全教育计划4

一、活动安全教育

教育学生遵守规则,游戏中不做危险动作(如:头朝下滑滑梯、由下向上爬滑梯、不攀爬等),不携带危险物品进行游戏(如:剪刀、玩具等尖锐物件),不擅自离开集体,同伴间友好相处,互相谦让,不挤不撞,不(打、推、咬、抓)人。

二、简单自救方法教育

识别特殊号码的用途(如110、119、120),同时教育学生不可随意播打这些号码。熟记自家住址、电话号码、父母姓名等,训练引导学生识别方向,告诫学生不要轻信陌生人,若一人在家,不可随意开门。遇到危险时,教育学生学会躲避(如:发生火灾时的自救方法)。培养学生识别方向,告诫学生不要轻信陌生人,若一人在家,不可随意开门。遇到危险时,教育学生学会躲避(如:发生火灾时的自救方法)。培养学生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学会自理。

三、家庭安全教育

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园的安全教育活动,请家长积极配合学生园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及家居生活安全与家居活动环境安全(如:烧伤、烫伤、触电、中毒、摔伤等预防教育工作)。

四、防触电的教育,对同学们进行电的基本知识讲座,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以及对触电后急救常用知识的了解和应用。

五、生活安全教育

教育学生不动插座、电板,以防触电,不将手指放在门、窗处,以防夹伤,注意不玩水、火、肥皂以及消毒物品,教育学生入厕时不推不挤,以防撞伤、碰伤。

六、药品管理安全教育

请家长配合将需吃药的学生的药品上写明姓名、剂量、时间等,教师做好药品管理工作,以免学生误食。

小学四年级安全教育计划5

一、指导思想

安全工作是保护国家财产和学校财产的安全,保护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和生命安全,保障正常教学秩序的需要。在工作中,我注重把安全工作纳入班级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学生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祥和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二、具体措施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做好安全工作,就必须有章可循,确定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定期出版墙报、专栏,定期开展广播,刊登、播出安全知识,利用升旗仪式、班队课等开展安全讲座,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2、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做好班级安全工作,关键是要防范于未然。我将实行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制度。每天都要组织值日队对校门口、校园等地方的巡逻,节假日都要做好防盗、防火等工作,每天放学都组织值日队维持好校门口的交通秩序,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发现重要情况,及时上报,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3、全面开展安全大检查

学期开始对班级每个角落进行地毯式的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特别是教室的门窗、供电等更要定期检查,对较旧的电气设备、电线等进行更换,杜绝隐患。

4、总结经验

每学期都要对班级安全工作进行总结,积累经验,找出差距,不断完善措施,改进工作方法。

三、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及分工:

(一)组织与制度:

1.建立安全工作领导管理机构,构建班级安全管理网络健全。

2.制订本安全工作计划和安全工作预案。

3.制订安全管理工作各项制度

(二)宣传教育:

1.结合各种活动,开展安全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教育的工作。

2.综合学科教学,渗透安全知识教育,使安全教育内容真正进课堂。

(三)交通安全

1、开展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有效减少交通事故。

2.消防安全工作:学校建筑物必须按照现行有关消防技术规范要求设置疏散楼梯,做到不锁闭、不封堵、不占用,3.经常检查电器设备和消防设施,发现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

(四)活动安全:

1、杜绝学生课间奔跑,打闹现象。

2、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定期对教室以及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学生用电,用水以及其他方面不存在安全隐患。

3、杜绝学生携带_,棍棒,爆炸品等物品进入学校。

4、结合安全教育周、119消防日、禁毒宣传教育及放学前“一分钟教育”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毒品危害等多方面教育。

5.组织参加各种集体外出活动,都必须制订相应的措施和安全预案,确定安全负责人,并报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6.组织学生参加加强集体劳动时,要进行劳动安全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并做好劳动保护。

上一篇:咸阳市秦都区政府网下一篇:大三下学期团支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