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慢性病保健讲稿

2024-05-02

常见慢性病保健讲稿(共3篇)

篇1:常见慢性病保健讲稿

1、慢性胃炎患者忌食烈性酒(其他酒类也应少饮或不饮)、香烟、浓茶、咖啡、辣椒、芥末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不宜吃过甜、过咸、过浓、过冷、过热、过酸的汤类及菜肴,以防伤害胃黏膜。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也会对胃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2、注重软、烂、消化的食物

食用的主食、蔬菜及鱼肉等荤菜,特别是豆类、花生米等硬果类都要煮透、烧熟使之软烂,便于消化吸收,少吃粗糙和粗纤维多的食物,要求食物要精工细作,富含营养。

3、食物要保持新鲜、清淡

各种食物均应新鲜,不宜存放过久食用。吃新鲜而含纤维少的蔬菜及水果,如冬瓜、黄瓜、番茄、土豆、菠菜叶、小白菜、苹果、梨、香蕉、橘子等。吃清淡少油的膳食。清淡膳食既易于消化吸收,又利于胃病的康复。

★ 慢性胃炎身体会消瘦吗

★ 中医怎么治疗慢性鼻炎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循证护理观察

★ 拖延症治疗有哪些干预措施

★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措施

★ 系统性硬皮病的中医治疗措施有哪些?

★ 怎么治疗肺结核

★ 执业医师《内科学》辅导:慢性支气管炎

★ 保密措施

★ 实施措施

篇2:常见慢性病保健讲稿

家庭保健员是指掌握了较多慢性病防治知识和技能,能够承担起家庭健康教育、健康生活指导以及医患互动联络作用的家庭成员[1]。2008-2009年北京市北七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训了156名家庭保健员,在家庭慢性病防治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农村家庭保健员慢性病防治作用的影响,我们于2010年1-12月对39名家庭保健员进行了1年的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以随机抽样方法,选择经过培训合格的家庭保健员78人,其中男36人,女42人,年龄(40.1±10.8)岁。文化程度:初中41人,高中及以上37人。所有家庭保健员均自愿参加,并能接受连续1年的护理干预,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家庭保健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人,两组人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生活习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家庭保健员均经过培训合格并取得证书,对照组未采取任何措施,干预组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干预:

1.2.1 组织管理:

护理干预组成员由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4名构成。护理人员均为兼职,副主任护师任组长。

1.2.2 干预措施:

建立家庭保健员档案;在家庭成员患病情况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采取集中讲课与专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每两月组织一次家庭保健员培训课程,每次60~90 min;每季度聘请三级医院专家针对慢性病开展专题讲座,课后进行专题讨论,组织同伴教育互动活动;在培训过程中紧紧抓住培训质量,实行分类指导,对接受程度较差的家庭保健员进行补课或个别辅导,入户面对面地结合病情进行理论培训及技术指导,使其知理而见行。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以及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等慢性病预防和管理等内容。(1)基础医学知识:如体温、呼吸、心率、血压正常值和测量方法,静脉输液观察法以及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等急救方法;常见病防治知识;合理膳食、良好的生活方式、康复锻炼知识和技能等。(2)编印健康处方:根据慢性病的病因、病情特点及预防要点,结合居民对健康的需求,编印了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及恶性肿瘤防治等35种疾病的健康处方,便于携带和宣教。(3)专科专病知识:讲解专科专病预防保健知识,对高血压病的家庭保健员增加高血压病因、饮食节制和情绪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对糖尿病的家庭保健员增加糖尿病病因、症状和尿糖监测法,饮食管理、运动疗法和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1.2.3 调查方法:

采用北京市卫生局统一配发的家庭保健员信息收集表,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对两组家庭保健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家庭保健员的基本情况,干预前后家庭保健员身体质量、血压和血糖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家庭保健员慢性病防治知、信、行水平的变化情况。

1.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和率表示,采用t检验;X2值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家庭保健员基本生理指标变化情况

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家庭保健员的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质指数、空腹血糖水平亦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1 mmHg=0.133 kPa。

2.2 干预前后两组家庭保健员慢性病防治知、信、行水平变化情况

2.2.1 干预前后家庭保健员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变化情况:

对家庭保健员慢性病防治知识水平分别于干预前后进行2次调查(每次调查发放78份问卷,每份问卷20个题目,共计1 560个题目)。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59,P<0.001),见表2。

2.2.2 干预前后家庭保健员生活习惯的改变情况:

干预前后家庭保健员的生活习惯有所改变,其中有目的体育锻炼时间,蔬菜食用情况,豆、奶及豆奶制品食用情况,炒菜用油,食盐摄入量,日常生活心态调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3 讨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保健员是家庭和社会人群的健康守护者,是最深入、最直接及最经济地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的人员[2]。以家庭为单位防治慢性病可使家人尤其是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家庭成员慢性病的发病危险[1]。家庭保健员经过培训,掌握了慢性病防治知识和技能,能够负担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和生活指导。通过护理干预,对培训合格的家庭保健员制定系统的管理计划,不断地巩固疾病防治知识和经验,增强与医务人员的沟通联系,使家庭保健员防治慢性病的作用大大提高。

3.1 护理干预的管理模式能较好地巩固和提高家庭保健员慢性病防治水平

本次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家庭保健员的收缩压、舒张压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所下降;其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在有目的体育锻炼时间,蔬菜食用情况,豆、奶及豆奶制品食用情况,炒菜用油,食盐摄入量,日常生活心态调整等生活习惯方面有所改善。本研究中的部分家庭保健员自身即是慢性病患者,对其进行所患疾病防治知识的培训,一方面可以指导其治疗和康复;另一方面,可鼓励其向家人和病友传播相关疾病的防治知识,以现身说法的方式进行传播,更能够引起他人的重视和认同[3]。本研究结果证实,护理干预的管理模式是通过不断地强化健康知识,能较好地提高家庭保健员慢性病防治知识水平,能担负起家庭的预防保健工作,促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发挥家庭的功能,使家庭保健员在社区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治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3.2 干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结合家庭保健员的健康需求,干预内容应生动、易懂和丰富;定期举办培训,不断丰富家庭保健员慢性病防病知识及实际指导操作技能。补充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能在家庭慢性病防治方面起到一线的防治作用,家庭保健员理念和知识的推广会对家庭慢性病的防治起到非常积极有效的作用。

3.3 提高了社区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护理质量

对家庭保健员护理干预的管理模式是以家庭保健员为护理对象,以提高慢性病防治水平为目标的护理。明确社区护士的职责,促使她们从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转向促进健康、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社区护士首先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进而才能提高服务对象的知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促进了社区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燕丽.家庭保健员-慢性病管理模式的新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7):786-787.

[2]周壮丽.家庭保健员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 2006,9(5):415-416.

篇3:常见慢性病保健讲稿

【关键词】社区保健;康复指导;慢性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747-01

简单理解,社区保健与康复指导被视为在社区中开展的保健措施及康复指导工作。临床救治,急性病患者首入院治疗,但慢性病患者可考虑服用药物与规范生活、接受康复指导等控制并改善病情,如若选择入院治疗,既增加了医院的大量医疗资源,且对家庭经济造成负担。再者,因医院属于多种病毒与细菌集中场所,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慢性病患者易出现院内交叉感染,例如慢性呼吸道炎患者的气道易受感染。近年来,社区推行保健与康复指导对慢性病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在社区中心就医病接受护理指导的86例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男47例,女39例,患者年龄28-86岁,平均(61±10)歲。

1.2 分析需求社区保健与康复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

内容总结为:(1)特色医疗服务不能满足社区不同人群的需要。据调查,慢性病患者属于社区居民中比例较大的人群,且老年慢性病患者较多,老年患者属于特殊群体,日常自理能力相对较差,疾病治疗及用药知识的认知水平对比其他年龄层次人群较低。因此,为缓解慢性病患者的家庭负担,提高生活质量,社区服务机构给予的帮助与支持至关重要。(2)医疗机构的传统保健服务已不能满足保健意识增强的社区居民。社区保健与康复指导教育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如若能通过社区服务机构学会最新且有效的保健技巧,结合服务机构实施的个体化康复指导,可从根本上降低社区慢性病发病率 ,减少入院率;对于医院而言,将会有效缓解院内护理工作量,减轻护理工作量,利于护士更加专注于院内患者的护理。

1.3 护理方法

1.3.1 社区保健

慢性病患者通常需定期检查身体生理指标,且服用药物具有持续性、不可逆性等特点,社区保健工作者的首要内容便是对患者尽心筛查体检,例如: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等测量,老年人或行动不便的患者,工作人员应入户测量。再者,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或其他疾病老年患者,社区服务机构可设立专门的康复护理中心,告知患者可于白天前来护理中心接受服务与指导,晚上则于家中休息。实际应用中,此类康复护理中心对老年痴呆、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及肾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因上述患者均属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独处易发生状况的群体,接受康复护理中心的服务能确保其一旦出现异常状况,可得到及时救护[1]。此外,为行动不便的慢性病患者设立家庭护理人员管理培训机构,机构开通多道求助、咨询热线,便于行动不便者通过热线向机构中的家庭私人护理人员求助。

1.3.2 康复指导

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姓名、年龄、职业、疾病类型、病程、有无既往病史、听力、视力及理解能力等一般信息。记录患者用药情况,看包含药物名称及用法。其次:(1)每间隔一周查看患者的诊疗记录。向患者详细讲解所用药物,告知需坚持、合理并有规律的服用,旨在控制生理指标,可缓解负面情绪。(2)全面介绍慢性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治疗慢性病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心急,未在医师许可下,不可自行增减药物使用量,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3)高血压患者,为正确判断血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需重复多次测量[2]。(4)指导患者纠正以往不良生活习惯,根据身体实际情况,鼓励患者参与活动,例如打太极、广场舞、深呼吸与瑜伽等,旨在放松身心,缓解负面情绪。(5)饮食指导。为患者介绍食疗方法,调整生活饮食习惯。(6)心理指导。慢性病的症状表现应包括躯体与心理两个方面,二者共同构成“病”的整体。因为心理方面的症状表现,同样会给病人造成痛苦,损害病人的生活质量,影响病的愈后和转归,理应被视为所患“慢性病”的一部分,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治疗。(6)慢病,特别是脑出血、脑卒中患者的出院后的康复指导

1.3.3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作为康复与预防疾病的关键关节,在社区服务机构中具有较高适用性,是社区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3]。为社区居民设立健康教育咨询室,并定期开展慢性疾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提高患者对慢性疾病的认知水平,全面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对疾病的警觉性,利于从个人出发,在日常生活中自主、积极的预防慢性疾病。

2 结果

社区保健与康复指导工作实施后,社区内慢性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且患者负面情绪得以缓解,提高服药依从性,对非手术治疗具有辅助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社区保健与康复指导工作进行了分析,实践证实该护理模式对社区内慢性病患者具有显著应用价值,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吴晓敏.社区保健护理干预对慢性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2010,22(04):128-129.

[2] 郭娜.社区保健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07(28):289.

上一篇:中国古代法学的死亡与再生-中国法学近代化的一点思考下一篇:进口鱼类罐头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