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第七册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2024-05-01

小学英语第七册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共14篇)

篇1:小学英语第七册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小学英语第七册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笔试部分

一选择填空:(30分)

( ) 1.Where does she live? She _____ in Anshan.

A.livesB.livingC.live

( ) 2.The boys  to skate last week.

A.learnt B.learn  C.learning

( ) 3.She’s _____ black hair.

A. get B. getting  C.got

( ) 4.We _____ at Buckingham Palace last Saturday.

A.is  B.are  C.were

( ) 5.I will _____ eight in April.  A.still  B.being  C.be

( ) 6.Yesterday I ______ to the top.

A.cleaned B.climbed C. cooked

( ) 7.She usually____to school.A.walkB.walksC.walking

( ) 8.He didn’t ______ English. A.learnB.learnsC.learning

( ) 9.Lingling watched TV and _______ _______ her toys.

A. played for B. played about  C.played with

( ) 10.I ______ ride my bike yesterday.

A.doesn’tB.didn’tC.don’t

( ) 11.Look at the man _______ the bicycle.  A.on B.in C.over

( ) 12.Lucy went   a school trip . A.in B.on  C.to

( ) 13.We went  the Great Wall.  A.on B.in  C.to

( ) 14.He invented this bicycle ___1839 .

A.in  B.on  C.at

( ) 15.This is a picture ____ Buckingham Palace.

A.of B.on  C.to

二选词填空:(20分)

finished washed cleaned helped painted

cooked  saw  bought  went ate

1.I _______ my room.      2. I _________my homework.

3. She ___________ her trousers.   4. We ______you a present.

5. I _________ my father.     6.Amy _________ noodles.

7.Sam __________ a picture.    8. We _____lots of mountains.

9 We ____ to the Great Wall.    10. We _____apples.

三写出下列单词的对应形式(16分)

1.do(过去式)        2.get (第三人称单数)

3.学习(过去式)       4.has,have(过去式)

5.did(否定形式)       6.thing(复数形式)

7.is (过去式)        8.toy(复数形式)

四 给你的朋友写一封信,在30个词左右,注意书信格式。(14分)

(可以介绍你的兴趣、爱好、或其他,以及在假日做了什么事情)

 

篇2:小学英语第七册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笔试部分

一选择填空:(30分)

( ) 1.Where does she live? She _____ in Anshan.

A.livesB.livingC.live

( ) 2.The boys to skate last week.

A.learnt B.learn C.learning

( ) 3.She’s _____ black hair.

A. get B. getting C.got

( ) 4.We _____ at Buckingham Palace last Saturday.

A.is B.are C.were

( ) 5.I will _____ eight in April. A.still B.being C.be

( ) 6.Yesterday I ______ to the top.

A.cleaned B.climbed C. cooked

( ) 7.She usually____to school.A.walkB.walksC.walking

( ) 8.He didn’t ______ English. A.learnB.learnsC.learning

( ) 9.Lingling watched TV and _______ _______ her toys.

A. played for B. played about C.played with

( ) 10.I ______ ride my bike yesterday.

A.doesn’tB.didn’tC.don’t

( ) 11.Look at the man _______ the bicycle. A.on B.in C.over

( ) 12.Lucy went a school trip . A.in B.on C.to

( ) 13.We went the Great Wall. A.on B.in C.to

( ) 14.He invented this bicycle ___1839 .

A.in B.on C.at

( ) 15.This is a picture ____ Buckingham Palace.

A.of B.on C.to

二选词填空:(20分)

finished washed cleaned helped painted

cooked saw bought went ate

1.I _______ my room. 2. I _________my homework.

3. She ___________ her trousers. 4. We ______you a present.

5. I _________ my father. 6.Amy _________ noodles.

7.Sam __________ a picture. 8. We _____lots of mountains.

9 We ____ to the Great Wall. 10. We _____apples.

三写出下列单词的对应形式(16分)

1.do(过去式) 2.get (第三人称单数)

3.学习(过去式) 4.has,have(过去式)

5.did(否定形式) 6.thing(复数形式)

7.is (过去式) 8.toy(复数形式)

四 给你的朋友写一封信,在30个词左右,注意书信格式。(14分)

篇3:小学英语第七册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开天辟地》讲的是一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 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 分三个部分, 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

在说明“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背景之后, 先是讲了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 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叙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了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 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 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在教学时, 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

通过这篇课文, 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 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 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 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培养想象力, 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 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培养想象力, 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三、教学建议

1.可以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 如果有时间, 可以读一读。

2.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数量较多, 要抓住重点进行指导。对课文中的生字, 可以先让学生分一分, 哪些是已经在生活中认识的字, 哪些是不认识的字;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记住它?交流时, 可以把几个字按难易程度进行分类指导。如, “猛、肢、肌、辽、液”都是形声字, 声旁和字的读音有一定关系, 是比较容易识记的。“丈、宗”可以通过熟字“仗、踪”或组词的方法来识记, “逐”也可以借助认识的汉字如“家”迁移识记。另外, 课文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多音字“倒”, 可以用组词或说句子的方法体会三声和四声用法的不同。“血”字的读音是四声, 不是三声, 也要提醒学生注意。

要求写的字, 教师要抓住难点进行指导。如, “降”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 要引导学生观察仔细;“创”字的左边是“仓”, 不是“仑”。另外, “辽、液”等字要指导学生写端正, 写匀称;“阔、滋”的笔画较多, 要指导学生写字时摆好各部分的位置。

写字的指导可以与抄写词语和句子的练习结合起来。

3.可以通过初读课文, 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再细致品读, 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这件事写清楚的。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为学生复述打下基础。

这篇课文处处充满了丰富想象。在朗读时, 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通过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从课文的神奇、丰富、美好的想象中受到感染。

复述是中年级很重要的一个学习要求。这篇文章比较适合用来训练学生复述, 可以在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 用自己的语言练习复述。刚开始练习时, 可以降低要求, 就内容和顺序作一些提示。如, 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再将每段主要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这样就容易把课文的内容复述出来。让学生在自己练习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并评议复述中出现的情况, 如顺序混乱、语言表达不清楚等问题。也可以用给画面配音的方式让学生练习复述, 以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还可以建议学生回家以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4.在用心品读、细致感悟课文内容的时候, 要注意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如第二自然段有一些意思相反的词, 用来描写天地的变化, 文中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作了引导。“轻”“重”, “清”“浊”, “上升”“下降”, 这些词语的恰当运用, 写出了天与地的不同。在细读课文时, 可以让学生找一找, 体会体会, 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四自然段把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描写得很具体。盘古身体的每一部分分别变成世界上的万物。对地球万物的描写, 较多地使用了形容词偏正结构的短语, 如“隆隆的雷声、飘动的云”, 恰当地写出事物的特点。这些词语, 可以引导学生加以注意, 并抄写下来。

5.课后的题目, 分别是从朗读、复述和积累词语三个角度提出的。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建议学生“用自己的话讲”, 并不是反对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子, 反对的是背诵课文。如能恰如其分地用上课文的句子, 并把这些句子自然融入自己的复述中, 还应该表扬、鼓励。这样可以在运用中加强对词句的理解。可以提示学生按照“盘古醒后—天地分开后—盘古倒下后”的顺序进行复述。

篇4:小学英语第七册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白鹅》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第四组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高傲的性格特点。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继而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作者用词生动、传神,而且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是供学生学习写作的一篇范文。

二、设计理念

鉴于对“披文得意”、“缘意学文”的思考,坚持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以求真、求实、倡简为目标,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会写“颈、郑”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侯、脾气、供养、邻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难点: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五、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观察(或查找)家禽——鹅,复习唐朝骆宾王的诗《鹅》,了解作者丰子恺。

六、教学过程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认识课文第二小节过渡段的作用;感受鹅的叫声之高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第二单元,我们认识了一种可爱的动物——蟋蟀,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一位动物朋友。猜猜它是谁?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鹅)

2其实,我们很早就已经认识鹅了:大家还记得唐朝骆宾王七岁就作了一首诗《鹅》,请一起背诵《鹅》。

3在一个七岁孩子的眼中,鹅是如此的优美。现在老师给你们看一幅当代著名画家丰子恺所作的画《白鹅》(课件出示丰子恺的画《鹅》)。看后说一说感受。

4是的,画家所作的画真是惟妙惟肖啊!那是画家在生活中观察入微,掌握了鹅的外形结构,了解了它独特的习性。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不仅用画笔把白鹅栩栩如生地画出来了,还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出了文章——《白鹅》。

教师板书课题:白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遇到生字、难字、难句时做上不同的标记。

2读生字及词语,把难读的句子提出来,同学们相互启发读。

3你喜欢丰子恺先生笔下的大白鹅吗?为什么?

4看来这只大白鹅在同学当中非常受欢迎。在文中,有一句话起了很关键的作用,整篇文章都围绕它写,请快速浏览课文把它找出来。

5预设1: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预设2: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三)认识过渡段

1四人小组讨论:第2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引导:(1)鹅的高傲表现在哪些方面?(板书:叫声步态吃相)

(2)鹅的高傲仅仅表现在这三个方面吗?如何理解文中的“更”字呢?

(南“更”返回到第1自然段,明白鹅的高傲还体现在姿态上: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3教师告诉学生:“更”字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突出下文。而第2自然段就叫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研读鹅的叫声

1用声怎么会体现出鹅的高傲呢?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白鹅特点的词,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看法。

2反馈交流词语:厉声叫嚣、厉声呵斥、引吭大叫。

3想象:鹅在什么情况下会表现出这种情形呢?它会大声说些什么呢?

4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5通过研读鹅的叫声,这只白鹅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

6小结:我们看文章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还要从字里行间去体会感情。作者表面上在写白鹅的高傲,不让陌生人接近,看似不喜欢白鹅,实际上是在夸白鹅呢。正因、为这样,它才能看守门户,勇敢尽职。

(五)欣赏鹅的步态

1课件播放鹅的录像,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白鹅行走的姿态。

2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鹅步态的特点?

3反馈交流:(1)作比较:将鹅和鸭子作比较。

(2)比喻:把鹅从容走路的样子比作净角出场。

(3)拟人:鹅常傲然地站着。

4小结:作者发现了鸭子与鹅的步态的差别。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字眼给我们描绘了高傲、勇敢、从容的白鹅,可见作者的观察是多么细致呀!

(六)写字指导

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

3抄写生字。

(七)品析语言,积累语言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2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或它有没有用什么修辞方法?

3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八)体会情感,总结全文

1白鹅真的只是一只“高傲”的动物吗?

2小结:透过字面,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3讨论:一只普通的白鹅被作者写得活灵活现,意趣盎然,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

4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七、教学反思

1激发学生热爱语言的情感。语文教学应善于挖掘教材语言的魅力,点燃学生对语言的情感火花。如第1自然段作者为了表达喜爱之情把白鹅称作“雪白的大鸟”。笔者抓住这个语言的训练点,先引导学生自悟,再激趣引读: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丰子恺老爷爷,从好友手中抱过这“雪白的大鸟”,舍不得放下,一路抱着走回家。抱着它,感觉得到它的温度;挨着它,感觉得到那羽毛的爽滑。那该是怎样一种喜爱。引导学生边想象边再读读。

2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设计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想象的环节。如想象鹅“引吭大叫”时会叫出些什么话来;以老爷爷的身份想象一下,鹅看到饭被偷吃,甚至吃光,会“厉声叫骂”、“昂首大叫”出些什么话来?实践证明,学生对想象的环节是喜闻乐见的,这从他们乐此不疲的表情中就能看出。

篇5:小学语文第七册期中测试题

经过了半学期的努力,你已经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现在就请你在这张试卷上摘取你的丰硕的果实吧!不管你的果实是甜还是苦,都不要灰心,只要努力了你就是优秀的!

一、基础知识(40分)

1、我能看拼音写出这些词语。(5分)xiōngtángtiàowàngqīpiànlǚcìsǒnglì()()()()()

2、我能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6分)当铺(pūpù)仿佛(fófú)石缝(fãngfâng)

空地(kōngkòng)挑衅(tiǎotiāo)朝鲜(xiānxiǎn)

3、我能用下面的字组成词语。(10分)歇()厉()架()爆()玩()渴()历()驾()瀑()顽()

4、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5分)

扬:A.向上升起,高举;B.在空中飘动;C.传播;D.指容貌好看。①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上迎风飘扬。()②今天,王老师在会上表扬了张红。()③这艘船要扬帆远航。()

④牧羊人扬起鞭子,吆喝一声,羊儿都进了羊圈。()⑤别看他其貌不扬,肚子里墨水可多了。()

5、我是个出色的医生,我能给下列句子治治病。(6分)(1)、王老师讲的课,我基本全懂了。

(2)、大家都说,昨天的活动是愉快的一天。

(3)、星期六中午,去参观烈士纪念馆。

6、我能按要求写句子(8分)A、扩写句子(4分)(1)火车驶过田野。(2)小兴安岭是花园。B、缩写句子。(4分)

(1)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

(2)英勇的解放军奋不顾身地打退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答的不错吧!继续来!

二、积累运用15分

1、我会写成语。(7分)AABB式词语:清清楚楚 关于学习的成语:

2、小明是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你能用两句名言劝劝他吗?2分 ;

3、我喜欢的古诗是《》,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诗的前两句是。表达了诗人心情。6分 又到了阅读题,要多读几遍啊!

三、阅读(25分)

(一)课内阅读(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正前面,昆明湖静的像,绿得像。写出了昆明湖和的特点。4分

2、课文中的爱尔莎是一只的小狮子。文中讲述了爱尔莎成长过程中的四件事,分别列出四个小标题、、、。5分

(二)课外阅读(16分)山村小路上

一队青年人在乡村的一条小路上行进。

一条小溪横在他们面前,小溪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小溪并不宽,第一个人略一迟疑,就腾地一跃而过,脚一着地就回头看看后面的人,眉宇间chōngmǎn()着胜利的微笑。第二个也一跃而过。

第三个、第四个„„都过去了。他们同样回过头迎接后来者。

最后一个却不是这样,他mòmòde()从旁边搬了块大石头,稳稳地放到小溪中间,然后跨上一脚,又一步跨到了对面。“走吧。”他招呼大家后,又踏上了前进的道路。

还是这么几个人,来到了崎岖的山路上。山路旁边,有一根枯树枝凌空伸到了路中间。树枝横在眼睛前面,多不方便啊!第一个人一伸手握住shùshāo(),拉向身后,然后走向前去;那树枝,待他一放手,然后弹回到原来的地方。接着又是第二个人,第三个人„„他们一一照例而过。

又是最后一个人,他也是一伸手,握住树梢,但他又伸出一只手,很容易地把它zhãduàn()了,轻轻地一扔,然后快走一步,跟上了大家。

1、读拼音在括号中填上词语。(4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胜利()前进()容易()

3、理解短文并填空。(6分)

短文中设置了两处场景:一处是过小溪,大家都,只有最后一个。另一处是一根枯树枝挡住了去路,前面的人,最后一人。从这两处表现可以看出最后一人,其他人。

4、读了这篇短文,你肯定谁的行为?为什么?(3分)

小作家,老师期待着你写出生动的文章!

三、习作(以下两个题目任选其一)20分

1、我们的家庭一般都由爸爸、妈妈和我组成,被称为“三人世界”,请以《快乐的三人世界》为题,写一篇内容具体,具有真情的记叙文。

篇6:小学数学第七册期末试卷

一、填空。20分(第6题6分,其余每小题2分)

1、我国陆地面积约9600000km 读作(       )。

2、一个数由23个亿、605个万和78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

3、最大三位数乘以最小两位数的积是(     )。

4、在5□890≈6万,□里最大能填(   ),最小能填(   )。

5、某栋大楼的地面这层为一楼,17楼电梯标识记作(   );地下二层记作(  )。

6、在○里填上“>、<或=”。

314156○314159    59988○60000    20×68○34×40

+2 ○ ―10    ―2○ 0    ― 6.5○ -7

7、教室里,小明坐在第二组第4排,他的位置表示为(2,4),那么小军坐在第五组第3排,他的位置可表示为( , )。

8、从86970253中划去3个数字,使剩下的`5个数字(先后顺序不变)组成的五位数,最小的是(   ),最大的是(    )。

二、当回裁判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4分

1、图形的旋转只能按顺时针方向转。(  )

2、用3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5的角。这个角被放大成45。(  )

3、向东一定要用正数表示,向西一定要用负数表示。(  )

4、统计图每一格的长度表示的数量一定是相等的。(  )

三、快乐A、B、C。(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25万,最接近25万的数是(   )。

①249800    ②254300   ③250400

2、下面各数,只读一个零的是(   )。

①6008800   ②6000880  ③6080800

3、长方形有(  )组平行线。

①1     ②2    ③4

4、右图中有(  )条射线。

①2     ②4    ③5

四、神机妙算显身手。26分(8+9+9)

1、竖式计算。(最后一题要验算)

356×35      731÷79      769÷46=

2、用简便方法计算。

25×27×4       54×99      23×52+52×77

3、脱式计算。

35×(320-170)÷50  (36×54-984)÷24    150÷[90÷(67-52)]

五、心灵手巧动手做。26分(4+4+6+4+8)

1、画出75、135的角各一个。

2、过A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4、把图形A绕O点顺时针旋转180 得到图形B。再向右平移4格得到图形C。(分别画出来)

⑴以小华家为观测点:超市的位置是

偏    ,距小华家   米。

⑵学校的位置是  偏   ,

距小华家   米。

5、某校兴趣小组人数统计表。(6+2)

四、解决问题办法多。20分(4+4+4+8)

1、便利食杂店12月1日的营业额是496元,估计一下,这个食杂店12月份的营业额大约是多少元?

2、有两捆粗细相同的铁丝,其中一捆铁丝长8米,重400千克,另一捆铁丝重20千克,这捆铁丝长多少米?

3、一个工程队要修一条长4340米公路,前6个月已修了1860米。照这样的进度,还要几个月才能完成任务?

篇7: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期末试卷

二、看拼音,写词语。(12%)

zhīēntúbàoxīxīxiānɡɡuānfúànchénɡjì

()()()()

xínɡyǐnɡbùlíwánhǎowúsǔnkuàijiéquēfá

()()()()

三、填一填。(3%)

1.书犹药也。

2.言必行。

3.,名誉失去难挽回。

四、对对子,写春联。(7%)

1.对对子:(3%)

六畜兴旺对()新桃对()国泰民安对()

2.你记得哪些春联?能不能按照提示写一写?(4%)

(1)展现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

(2)表达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六、我会选词填空。(4分)

气势气魄

1、这样()雄伟的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宏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

发现发明

1、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儿,这是科学家们的新()。

2、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七、按要求改句子。(5分)

1、照样子写句子。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用“……像……像……”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伺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学着用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学着用比较的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

因为当时大雨倾盆,所以他还是准时到了学校。

我们必须做到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篇8:小学英语第七册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xiōngměng mngjié miohuì huànxing

()()()()

xīnxruò кung téngyún jiàwù

()()

二、我能用“——”画出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楷模(múmó)融洽(qiàhé)毫不相干(gāngàn)

三、我知道要先比一比,再组词。(4分)

荐()篇()赖()哲()

存()编()懒()折()

四、我积累了很多好词语,我一定能填对。(4分)

美()()肴 用()之地 出()意()形()各()

()根到()农()社会 程()电话 体()轻()

五、我发现有些广告乱改成语,我会把用错的字改过来。(2分)

白衣百顺()默默无蚊()有杯无患()骑乐无穷()

六、我会比一比,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发现 发明

1、我们()小杰的语文成绩进步了。

2、爱迪生()了电灯。

蕴含 包含

1、叶老先生亲切之中()的认真,质朴之中()的期待,把我这颗小小的心融化了。

七、我会把下面的名人名言补充完整。(4+2分)

(1)既,又,这是科学工作者,让我们在的真理吧。(郭沫若)

(2)没有,就。(牛顿)

我积累了课外的一些名言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读《飞向蓝天的恐龙》片段,然后按文后要求回答问题(16分)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的庞大家族 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 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 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 重达数十吨 有些恐龙则(),体重不足几十公斤 有些恐龙(),有些恐龙则(),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则()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身体(),行动();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有些科学家认为,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他们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管怎样,有一点无庸置疑,有些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1、我会在括号里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

2、我会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标点。(2分)

3、我能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繁殖—()飞翔—()猜测—()渐渐—()

3、我知道第一种恐龙出现在()年前,我还知道()恐龙变成了鸟类。(2分)

4、恐龙飞向蓝天所具备的条件是

(2分)

5、恐龙飞向蓝天的原因有不同的说法,用直线画出有关的(2分)

6、我还知道恐龙的一些知识

(2分)

二、我认真阅读下面的故事,然后回答问题。(14分)

献给母亲的歌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雪梅峰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瓜地,让瓜结得大大的,甜甜的,让儿女们假期美美地吃上好瓜;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粱、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能吃上甜甜的高粱饴、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

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悦。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里眼睛亮。每每饭后茶余,把我们集中在一起,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离家几千里,每每眺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搭凉棚,在寻找着,凝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臂,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

妈妈给了我们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横线)(3分)

香喷喷(pēnpèn)询问(xúnxùn)似乎(shìsì)

2、用直线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并写出用什么比喻什么。(2分)

3、理解字的意思。(1分)

“我不畏路险风萧萧,”畏: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分)

当我们进步时,当我们沮丧时,4、我喜欢文中的四字词有(四个2分)

5、文中哪句话最让你感动?请端端正正地抄下来,并写写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分)

句子

感受

6、作者为什么说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2分)

三、习作(30分)

篇9:数学第七册测试试卷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四个角都是。

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 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5、在○里填上“﹤”“﹥”或“﹦”。

4800米○5千米 60毫米○6厘米 2500千克○3吨 4分米○39厘米 三、判断题。(1分×7=7分)1、一名运动员的身高大约是2米。

()2、计量一只梨的重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3、要求工作总量,必须知道工作的时间和走的路程。

()4、“一个少年排球是58元,学校买了5个排球,共用多少元?”这是一道求总价的应用题。

()5、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350毫米。

()6、两个最小的两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7、单价×时间=工作总量()四、选择题。(2分×5=10分)1、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2()。

A、米 B、分米 C、千米 2、一只篮球的重量大约是500()。

A、克 B、千克 C、吨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它的周长是()。

A、9厘米 B、12厘米 C、24厘米 4、在3248÷8+53×9一题中,应该最后计算()。

A、除法 B、乘法 C、加法 5、三个图形,正方形是第()个。

A、1 B、2 C、3 五、计算类题目。(3分×8=24分)1、230-735÷35 181-(109+43)2、计算并验算。

篇10:小学英语第七册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A级 基础知识达标(时间30分钟,满分5Q分)

一、比一比,组词语。(12分)快(决())慕(暮()))饶(绕())裕(浴())

叹(汉(睁())挣(显()湿()微()薇())

二、我会词语搭配。(8分)()的新车()的神情()的光芒()的夜晚 答案:闪亮 羡慕 喜悦 难忘

三、我会加标点。(12之分)他指着保罗的车 说 看见了吗 很漂亮 对不对 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 将来 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 到那时候 你就可以坐在车里 亲眼看看我 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答案:,: “ ?,?!。。”

四、用“\”划去不同类的词语。(10分)1.铅笔 橡皮 尺子 钢笔 水壶 2.桃花 绢花 梅花 菊花 梨花 3.白菜 菠菜 蔬菜 萝卜 黄瓜 4.蚂蚁 昆虫 蝗虫 蜻蜓 蜜蜂 5.屹立 挺立 直立 耸立 独立

答案:1.2. 3. 4. 5.

五、我当小医生(修改病句)。(4分)1.下课了,操场上到处全部是参加活动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在动物园里看到了顽皮的一群猴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下课了,操场上到处是参加活动的人。2.我在动物园里看到了—群顽皮的猴子。

六、写好钢笔字。(4分)

“挠”不要多写一点啊!B级 重点难点过关(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用三种不同的关联词,把下面的句子连成一句话。(20分)多读几遍,你一定能做对。

1.你下一番苦功夫。你能练出一笔好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如果„„就„„(2)因为„„所以„„(3)只有„„才„„

2.他善于观察,勤于动笔。他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因为„„所以„„(2)只有„„才„„(3)只要„„就„„

二、阅读链接(读《给,永远比拿愉快》—文,完成下列各题)。(30分)1.写出“我”想的内容。(10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两个字的词语形容“给”与“拿”的意思。(10分)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拿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短文最后一句“给,永远比拿愉快”是什么意思?(10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的好儿产„„鲜花。

2.付山 索取 3.把美好的事物带给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要多付出少索取。(附加题第二课堂兴趣小组)从课堂到奥林匹克(10分)填字组成成语,并连成城市名。

篇11:语文 - 小学语文第七册

1、卢沟桥的狮子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很多、形态各异的特点,了解卢沟桥成为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了解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和这座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建筑的原因;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具:挂图或投影;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它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中外驰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它更因为抗日战争由此开始,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这座桥叫“卢沟桥”。我们今天一起学习这篇看图学文着重写卢沟桥的狮子的看图学文。

板书课题: 1卢沟桥的狮子

二、出示表现卢沟桥全景或远景的挂图或投影,引导学生观察,使他们感受到卢沟桥十分壮美,桥上的石狮子多得数不清

三、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这座桥的。听录音朗读。

四、学习生字,书写生字词

生字:歇 雕 厘 甚 至 蹲 概 异 侵 衅 驻 具

“甚”、“至”是翘舌音;“雕”是三拼音,读时不要丢掉介音“i”。书写时“厘”上不要加点;“蹲”的右半部不要少横;“概”是木字旁,中间最后一笔是点;“异”上半部是巳”。 “侵”、“衅”是前鼻音,“驻”是翘舌音,“具”的ü上省略两点。书写时,“侵”注意右半部的写法,“衅”左半部最后一笔是提,“具”的里边是三横。

生词:歇后语 雕着 厘米 甚至 大概 形态 各异 淘气

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大多在民间流传。

甚至:在课文中有进一层的意思,说小狮子小到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了。

形态各异: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侵华 挑衅 驻守 具有 建筑

五、 初步理解课文。

1、齐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写了卢沟桥的什么?着重写了桥上的狮子的什么特点。

六、作业

读课文,其中第二自然段要多读几遍。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一)听写生字词。

(二)朗读课文

二、指导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课文,看看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第一句: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第二句:这座桥已有八百年的历史。

第三句:讲桥的长度、结构,并通过柱子多说明雕的狮子多。

第四句:借很难数得清,进一步说明卢沟桥的狮子多。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卢沟桥这座有八百年历史的石桥,上面雕刻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3、朗读第一自然段。

4、过渡:卢沟桥的狮子,除了多得难以数清楚,还有什么特点,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观察挂图、投影或观看录像(最好是石狮子的特写),逐一说出石狮子的大小、形状、神态。

2、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这些狮子的.。

大小:“大的……小的……甚至……”理解“甚至”

形状:“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一要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四个“好像”。“好像”后面的文字,是作者由看到的而想到的,加进想象,使石狮的形态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二要引导学生注意上述句式,并列整齐,读着上口,并要认识到课文中仅是举了几个例子,实际上石狮子千姿百态,不可能一一写出。三要引导学生注意段末的省略号,意思是各具情态的狮子还有很多很多,一个省略号,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3、用引读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这些狮子……它们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4、默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卢沟桥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狮子,总共有485只。)

5、带着对石狮子喜爱的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6、卢沟桥的出名不光是因为桥上的狮子多,各具情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接着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想想每句讲的是什么。

第一句:概述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因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而得名。

第二句概述“七七事变”是怎么回事。“挑衅”,借端生事,企图挑起战争。侵华日军以听到宛平城枪声,致使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城内搜查,遭到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军队的拒绝。正交涉间,日军向宛平城射击,继而炮轰卢沟桥。中国军队忍无可忍,奋起抵抗。“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宛平县城在卢沟桥东。

第三句:指出抗日战争由此开始,这也是使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

第四句:强调卢沟桥的历史价值。

2、这一自然段最重要的一句是哪一句,为什么?

(第二句,概述“七七事变”是怎么发生的,这是抗战的起点,又是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建筑的原因。)

3、归纳自然段段意。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4、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憎恨侵华日军、牢记这段历史的感情。

四、朗读全文。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

五、作业

1.背诵第二自然段。书写生字词。

2组织学生阅读卢沟桥资料,了解有关《七七事变》的资料。

板书设计:

1、卢沟桥

特点:数量 数不清大小 几十厘米 几厘米形状:有的……有的…… 好象……好象…历史意义:七七事变

2、三味书屋

教学目的:

一、学习鲁迅先生严格要求自己和勤奋好学的精神。

二、学习按由中间到四周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三、给第三自然段分层,概括自然段段意。

四、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来历”“料理”“信念”“毫不松驰”等词语。

五、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早”字的来历,学习鲁迅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了解三味书屋的陈设,学习按由中间到四周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给第三自然段分层,概括自然段段意。

教学准备:

录音机、教材录音带、幻灯片、挂图。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出示课题:三味书屋

2、读课文预习内容。

3、随录音读课文,并思考预习中的问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划出生字新词。

2、自学生字(2分钟)。

3、听写生字。

4、理解生字新词。

(1)指名看拼音写词语。

(2)指名扩词。

(3)理解生字难词,指名造句。

八仙桌:大的方桌,一般每边坐两个人。

戒尺:以前教师用来体罚学生的木板或竹板,形状像尺。

料理:办理、处理。

来历:人或事物的历史或背景。

毫不松弛:一点也不放松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齐读课文,思考:课文分几部分来写,写了什么?

2、课文是怎样图文对照来写。

3、指导看图。

四、图文对照,了解课文大意。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图画的?

2、理解各自然段的内容。

第一:介绍了三味书屋的从前各现在。

第二:描写了三味书屋的样子。

第三:讲了“早”字的来历和对鲁迅一生的影响。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早”字的来历,学习鲁迅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了解三味书屋的陈设,学习按由中间到四周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给第三自然段分层,概括自然段段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课文,边读边想预习内容。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指导学习课文。

(一)讲读第一段。

1、三味书屋有什么历史?

2、过去是什么?现在是什么?

3、小结:这一段讲三味书屋的过去和现在。

(二)指导学习第二段。

1、三味书屋是什么样儿的?

2、作者是怎样按空间方位来介绍三味书屋的?(找出表示位置顺序的词语。)

正中→画前→四面→东北角

3、齐读第二段,要求:复述三味书屋的样子。

4、过渡:作者介绍了三味书屋后还介绍什么?

(三)阅读第三段。

1、指名学生读第三段,思考后讨论:

篇12: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

2结合课文明白“完善”的意思。

3体会列数字说明方法的好处。

二、导入

1.(课件)自读全文,思考:你对李时珍有了哪些了解?

2.哪个内容是最主要的?(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

3.哪几段写了这一过程?(3—5)

三、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3—5自

然段,思考:每段写了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说说。(原因—过程—结果)

2.原因是什么?自读第3自然段,概括说说旧书有几个缺点?(不全、不细、不对)

3.为什么说“比较完善”,不说“十分完善”?“比较”是相对谁说的?

4.结合课文说说你对“完善”的理解?(更全、更细、更准)

5.默读课文4、5自然段,李时珍是怎么做的?你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特别受感动,画下来。(课件)

(“上万里、千百个”数字说明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用了数字说明方法?(27年,几国……)

这些数字说明什么?(课件)再读

四、总结

1.这27年是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是坚持不懈的过程。(课件)

2.把你心中的感动用以下句式说说:(课件)

篇13:浙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

浙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

浙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Article/UploadFiles/10/20041010103035653.rar">点击浏览该文件

浙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14:外研版第七册英语教案

本课题是谈论中国的主要节日和自己对节日的喜爱的内容,教师可通过前面学过有关的运动导入:如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Do you like…?等引入到课本的Part One Look, listen and find.从而引入到文中。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这个课题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热身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Do you like…?以后导入到本课中有关中国传统的节日并给予学生讨论他们心目中理想的节日。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有关节日的单词,操练What’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My favourite festival is….

二、知识目标:

1. 能够听、认读、练What’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My favourite festival is….的句型

2. 能够听、读、认识有关中国主要节日Lantern Festival,Spring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的单词。.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良好品质和对中西方文化差别的认识,从而教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有关节日的单词操练What’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My favourite festival is…的句型.以及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节日。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及引导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过程

1.Warm-up(热身)

1)老师带领学生复习上一模块学习的韵诗。

2)老师针对节日的主题向学生们提问:“what do people do on Thanksgiving Day? What do people do on Flag Day?”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做出相应的回答。

2. 导入:

老师提问的同时出示SB unit2活动1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图片所表现的是什么。学生应该能够用中文回答出图片所表现的分别是元宵节、春节、中秋节和端午节。

3. 课文教学

将本课的挂图贴在黑板上,通过播放录音呈现SB unit2活动l。如果有必要,请学生对照着书听录音, 熟悉故事内容和情节。

听过第一遍录音后,请学生仔细看书上的图,说出每幅图表现的是什么。学生应该能够说出对应的中国传统节日名称。老师把 “Lantern Festival,Spring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写在黑板上,进行单词教学。带领学生多重复几遍,并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操练。

放录音,每段后停顿,请学生说出该段文字讲述的是哪一个节日,然后指向相应的图。老师可以在这时重复录音中对每种节日的描述,并向学生讲解语言方面的疑难。再放录音.逐句停顿,让学生重复。

4.重点句型操练:

What’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My favourite festival is…

老师可以在学习过课文后让学生看着书SB Unit2活动3的录音.体会句子中的语调和重音。鼓励学生大声模仿跟读。地道的语音和语调是需要通过这样的不断练习而逐渐形成的。

5. 活动:

全班分为四个大组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中西方节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如:

春节图片

春节习俗

圣诞节习俗

圣诞节图片

6.作业:

上一篇:萍水相逢成语故事下一篇:不抱怨的智慧美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