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罗镇中心学校依法治校章程

2024-04-12

上罗镇中心学校依法治校章程(共6篇)

篇1:上罗镇中心学校依法治校章程

珙县上罗镇中心学校 “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

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珙县教育局《珙县教育局关于印发<珙县教育系统领导干部推进依法治县“一岗双责”工作制度(试行)><珙县教育系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制度(试行)>的通知》文件精神,健全我校普法教育机制,构建各科室、各教学点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切实加强我校普法教育工作,着力推动依法治教项目落实,开创我校普法工作新局面。现就“六五”我校全面推进“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关于法制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和“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的新要求,紧密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推进全校“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不断强化老师们普法的社会责任,使我校普法工作常态化、深入化。

二、工作目标

通过“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开展,深入探索我校承担并履行普法工作社会责任的新路子,总结新经验,为全面推进“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积累宝贵经验,不断提高老师们法治理念和社会法治化

—1—

管理水平。

三、对象内容

我校“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在完小和各教学点同时开展。主体对象是:全校教师。

重点内容:围绕抓好教师们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党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法制培训轮训法制讲座、网上网下学法用法、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干部职工学法用法、法律知识巡回宣讲、单位聘请法律顾问(法制副校长)、“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长效机制等制度。

四、主要任务

(一)扎实做好我校教职工的法制教育。针对我校广大教职工,我校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法规、依法行政通用法律知识、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以及反腐倡廉、预防职务犯罪方面的法律知识为重点,把法制教育与政治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举办讲座、设法制宣传专栏、召开研讨交流会、组织或参加法律知识考试、自学等方式,加大法制教育力度,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工的法治理念、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每年安排法律知识学习或法制讲座不少于2次。

(二)认真开展对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公众的普法宣传活动。针对广大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公众,结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以及各种宣传日、宣传周、民族民间传统节日等活动,通过开校会、开班会、开家长会、举办法制宣传咨询活动、印制分发宣传资料、LED电子显示屏宣传 —2—

等方式,利用教育网站、校园广播、法制宣传专栏等平台,开展普法活动。在严格执行普法规划计划的同时,要结合我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实际,特别围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热点问题,及时跟进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等重点宣传,教育和引导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公众依法表达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对于涉及面宽泛、横跨部门和行业的法律法规,要与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合力做好普法工作。每年面向社会开展或参与专项普法活动不得少于2场(次)。

(三)深入开展 “法律进校园”活动。

我校教职员工都要认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学习。我校法制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宪法》、《公务员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物权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重点加强对机关通用法律法规和与行政执法相关联的学习;各学校教职员工法制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宪法》、《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其他相关的教育法规。通过开展 “法律进校园”活动,使我校广大教职工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治教从教的能力和水平;使老师们熟悉掌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知识,熟练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诚信守法、依法办事的观念,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质量,为全面推进我校法治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坚持普治并举,不断推进依法治理。我校坚持普治并举,把普法与依法治理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从教的能力和水平,使教育执法过程成为最生动的普法实践,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特别

—3—

是学生及其家长的法律意识,引导他们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按照教育部门的职能特点,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行政行为程序,强化监督制约,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做到内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五、方法步骤

我校“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在上罗镇党委、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由我校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具体分为宣传动员、组织实施、检查考核三个阶段:

(一)宣传动员阶段。

由办公室制定我校“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内容、细化人员责任,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工作并下发执行。

(二)组织实施阶段。

全校教职员工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主要步骤与方法:一是全校教职员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按照“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明确普法对象和内容;二是各教学点组织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三是适时总结推经验,以便为全校深入开展“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积累经验。

(三)检查考核阶段。

对照《实施方案》,开展自检自查工作。在自检自查过程中,既要总结经验,又要及时查缺补漏,进行整改,保证实施方案全面落实。

六、相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开展“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全校教职工要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4—

取得实效。为保障此项工作圆满完成,我校制作一块法制宣传栏,并进行教育法律法规宣传,并明确责任领导和一名法制宣传员。

(二)加强管理,理顺关系。坚持“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完小及各教学点要按照各自职责认真组织开展工作,办公室切实加强督查指导,结合实际,建立工作的长效机制,用制度保障工作的落实。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社会性、群众性的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工作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氛围。增强普法教育和普法考试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在醒目位置设置法制宣传专栏、宣传橱窗、宣传长廊等形式,提高社会影响力;及时将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总结推广,不断把此项工作引向深入。

(四)加强保障,确保实效。为保证“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的顺利推进,我校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做到工作到位、人员到位、经费保障到位,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珙县上罗镇中心学校 2015年3月13日

—5—

篇2:上罗镇中心学校依法治校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机构名称:**职教中心。

第二条 为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教育内部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维护学校各类教育关系主体在教育活动中的合法权益,规范学校各类教育关系主体的行为,切实推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我校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南,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总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教育专业法律为准绳,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新河县职教中心依法治校章程》,以下简称《章程》。

第三条 本章程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立健全各种组织机构。旨在规范师生员工言行,提高师生员工依法治校的自觉性,加强学校内部管理,逐步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教育教学规范化、校园建设园林化、师生言行文明化、人才培养合格化,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第四条 本章程集中体现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意志和要求,对全体师生员工都具有相同的约束力,必须切实做到有章必依、执章必严、违章必究。

第二章 细 则

第一节 办学宗旨

第五条 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第二节 学校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 学校行使下列权利:

1、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3、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6、聘任教师及职工,并对其进行教育和管理;

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9、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第七条 学校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

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6、依法接受监督。

第三节 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

第八条 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作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各种政策性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第九条 教师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师德规范,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抑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第四节 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条 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受完规定的义务教育;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

5、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第十一条 受教育者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争先创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第五节 领导体制

第十二条 理顺内容管理体制,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内是学校最高决策者,并依法享有组建学校领导班子建议权、聘任和解聘教职工人事权、教育教学管理权、奖惩权和经费使用权。学校坚持集体领导、分工负责、重大决策实行表决制,通过民主集中形式形成决议,由校长负责全面实施,任何部门或个人只能纠正不符合决议的行为,不得以任何理由干预,阻碍行政工作的实施。

第十三条

强化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学校党支部负责做好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督办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研究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维护校长的集中统一指挥,组织和带领党员干部、全体师生员工保证和监督校长履行职责,促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校长要充分依靠党的组织,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

第十四条 强化群众组织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工会在党支部领导下开展工作,每学期召开一次教代会,组织教职工对全体行政领导进行评议,讨论和审定学校重大决策和和财务收支报告,校长必须向教代会报告工作,听取和接受群众的质询、批评和监督。教代会要维护校长履行职责的合法权益。

第十五条

强化群团组织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共青团、学生会、妇代会等组织,并在党支部和校长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作用。

第十六条 学校实行双线领导负责制。横线实行年级负责人负责制,由年级负责人牵头并全权负责;纵线分教务、德育、总务三大块,实行主任负责制。全面实行工作目标责任管理,校长与各负责人签订任期工作目标责任书和学期工作目标责任书,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第十七条 教职工上岗实行聘任制。实行“三定一聘”,即定编、定岗、定责,择优聘用。

第十八条 教职工分配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和结构工资制。第十九条 部门领导分管工作中出现责任事故,必须承担连带责任,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检讨、纪律处分乃至移交司法机关等处理。

第六节 队伍建设

第二十条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干部和群众。加强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

第二十一条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建设一个高素质领导班子。学校领导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的思想,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作风上,要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讲究工作方法,力求工作实效;组织上,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德才兼备标准选拔任用各类干部。加强廉政建设,严格遵守《党章》、《条例》和《准则》,谦洁自律,克己奉公,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全面实行校务公开。

第二十二条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发扬敬业奉献精神,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十三条 教辅工作人员要端正工作态度,增强工作责任感,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坚守岗位,积极热情地为师生服务。

第二十四条 后勤人员要坚持“服务教学、服务师生、服务育人”的宗旨,努力改进服务态度,规范操作程序,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十五条 强化制度建设,规范教职工言行。结合本校实际进一步完善教职工考勤制度、政治学习制度、办公制度、例会制度、教职工值日制度及教职工教育工作评价体系。

第二十六条 强化自身形象建设,为人师表。全体教职工必须自觉强化为人师表意识,加强自身形象建设。坚决杜绝酗酒、留长发、穿奇装异服现象,坚决杜绝在工作期间或公共场所穿背心、裤头、拖鞋现象。切实做到文明从教,为人师表。

第二十七条 严禁教职工赌博、贪污、盗窃、乱搞两性关系或与异性学生关系爱昧,以及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或辱侮学生,遵守职业道德。

第二十八条 建立激励机制。对教职工在教育教学、培养人才、教育研究、教学改革、学校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成绩优异者,学校按《教职工工作目标考 4 评细则》考评分取前若干名给予表彰,按《学校奖惩条例》予以奖惩,对实绩低劣者,实行惩罚或解聘,全面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第七节 教育教学管理

第二十九条 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全面实行《学生成长记录袋》管理制度,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学生。

第三十条 发挥德育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进一步改革德育工作方法,拓宽德育工作途径和领域,创建德育基地,增强德育工作实效,建立和完善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机制,加强学生品行规范教育和培养。

第三十一条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科技、体育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树立健康严谨的校训,培养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

第三十二条 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严禁在学校门口摆设点,严禁在校门200米范围内设置“三室两厅”(游戏机室、录像室、桌球室、舞厅、卡拉OK厅),切实做到安静、安全、卫生、健康。

第三十三条 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

第三十四条 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做到“六有”,即教学有计划,各年级,各学科教学都要有详细计划;备课有创新,教师备课要设计科学,教案要规范;组织教学有序,教法灵活;作业布置有度,严格控制作业量,批改认真及时;辅导有法,因材施教,耐心细致;考查有方,考试考查要分层,难易适当。认真抓好教学改革与实验,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学科专题研究、整体改革实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第三十五条 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完善体育卫生设施,按计划上好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坚持上好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坚持每学年举办一次运动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达标活动和卫生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加强国防教育、人口教育、环境教育和法制教育。

第三十六条 加强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学校各项活动,各科教学都要渗透美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审美情趣及创造美的能力。

第三十七条 加强劳动教育。按课程计划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和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两次以上的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和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勤劳俭朴的品行及良好的社会服务意识。

第三十八条 强化学籍管理。严格执行县教育局关于学籍管理的规定,认真做好学生入学、报名注册、纪律与考勤、休学与复学、转学等管理工作。

第三十九条 强化学生管理。学校对在德、智、体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按组织程序予以处分。处分形式有: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

第四十条 加强档案资料的建设和管理。要广泛收集信息,储存信息,检索信息和处理信息,严守档案信息机密,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作用。

第八节 后勤管理

第四十一条 严肃财纪纪律,加强财务监督,严格执行学校财务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 实行财务收支计划管理。根据“先收后支,量入为出”的原则,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收支预算,保证学校工作正常运转。

第四十三条 严格执行收费政策。学校各种收费必须按市教育局、物价局和财政局确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收费。做到边收费边开据,严格执行收费纪律,规范收费程序。

第四十四条 学校一切资金必须进入财政部门指定的账户储存,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另设账户,否则,作挪用公款处理,造成损失的由当事人负责赔偿。

第四十五条 学校委托的班级、个人代收的费用必须按时收齐并及时如数上缴财务室,如滞留不交,则视为挪用公款,按有关条款严肃处理。

第四十六条 认真抓好校务公开。学校财经帐目,做到一月一结帐,财经预决算情况,经费收支情况,经学校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及时向教职工公开。

第四十七条 强化校产管理,学校各类财产都必须登记造册,一式三份,分别由经办人、财产保管人和财会室掌握。学期结束时,照册核清财产,实行“谁损坏、谁赔偿”,确保财产不流失。

第四十八条 严格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学校一切开支条据必须由主管领导审核、签字审批,经会计审核后方可报销,否则,不予报销。

第四十九条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师生员工住宿条件,同时,加强校园环境改造,实现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净化、硬化。

第五十条 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和管理。按标准更新和完善图书资料、实验仪器、电教设备,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第五十一条 加强食堂管理。食堂工作人员要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不浪费,不短斤少两,建好食堂帐,严格成本核算。做到清洁卫生,物品摆放有序,管理好各类炊具。杜绝被盗、失火、触电、中毒、爆炸等恶性事件发生。

第九节 校园生活秩序

第五十二条 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实行学校封闭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职责,加强检查,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交通、用电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消除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五十三条 加强校园秩序管理。对于打架斗殴、寻衅滋事、参与封建迷信和色情活动以及非法集会等违法违纪行为,要进行严肃查处,情节严重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十四条 加强内部团结,培养集体荣誉感。教职工及家属要自觉加强团结,树立大集体的思想观念。对侮辱人格、诬陷诽谤他人、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等行为视情节轻重,进行严肃处理。

第五十五条 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教职工(包括本人家属),除按国家规定惩处外,学校评先、晋级和奖励实行一票否决。

第十节 修改程序

第五十六条 本《章程》由依法治校领导小组起草,学校行政会议修订,交学校教代会通过,报上级主管部门认可后即生效,本《章程》未涉及到的部分,按我校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附 则

第五十七条 本《章程》由依法治校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工会及教代会监督执行,有关《章程》咨询,由校委会负责解释。

篇3:上罗镇中心学校依法治校章程

一、章程监督的必要性

(一) 维护法治的权威和尊严

在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 第一次提出, 章程是设立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必备要素。教育部在2003年《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又一次特别指出:“学校要制定和完善章程必须依据法律法规, 经过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 作为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依据。”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声明:“学校制定的章程和制度要符合法律规定, 体现出自身特色, 依法办学, 从严治校。”不难发现, 接踵而至的教育法律法规, 在突出学校章程特殊法律地位的同时, 表明设立学校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章程。对学校章程的监督, 就是监督法律的实施, 就是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二) 章程本身存在诸多问题

1. 没有章程

根据网上查询, 江苏省三批58所中职示范学校, 只有5所有自己的章程。目前中职学校没有制定章程的不在少数, 究其原因, 首先是法律意识淡薄, 法律明明有要求, 但学校的主政者宁愿等上级部门的文件或会议, 也不愿意根据法律来制定学校章程。其次是学校的人格矮化。在办学过程中, 学校间经常在项目、资金等方面有残酷的竞争, 谁能先人一步, 往往取决于上级机关, 甚至是机关的长官意志。领导的一句话, 可以使自己“先得月”。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无从谈起。在这种情境下, 学校章程没有也罢, 有了也是摆设。第三, 中职学校是校长负责制, 学校大小事务往往是校长一人说了算, 校长本人在长期的管理工作中, 已经习惯于此, 熟稔于此, 再也不愿意“循章蹈矩”, 师生员工从来没有品尝过“章程”的滋味。因此, 社会环境、学校内部、都没有形成拥有学校章程的强烈愿望。

2. 内容多有瑕疵

在有章程的学校, 章程一部分内容空洞、乏味, 大道理居多, 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 没有历史的沉淀, 没有现实的丰润, 没有未来的航向, 缺乏应有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有的学校章程大多是生搬硬套其他学校的先例或者相关教育法律法规条文, 脱离自身实际, 没有个性;有的学校章程, 没有职教特质, 看不到行业企业, 看不到实习就业等等, 不一而足。

3. 缺少人文情怀

不少学校在章程制定的过程中, 很少征询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和行业、企业等各方意见。一些教师对学校的章程是如何产生的, 到底包括哪些内容, 不甚了了。在制定和实施章程的过程中, 广大师生、家长、行业企业等相关者的合理诉求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如果能够引导他们积极自愿地参与到章程的制定过程中来, 那么既能激励全体师生自觉遵守和践行章程, 增强制度章程的公开度和透明度, 又能让家长和社区主动监督章程的建设。

4. 贯彻和执行不力

一些学校制定章程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匆忙间就制定出来了。这样的章程势必难以有效执行。制定好章程, 教育行政部门在如何监督并保证章程有效执行这个问题上力度不够, 导致学校执行章程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校的章程沦为有名无实的东西, 更有甚者, 多年都没有修订过章程。

5. 监督机制缺乏

章程建设, 落实是核心, 监督是关键。然而, 由谁监督、怎样去监督等相关问题没有提及。此外, 师生、家长、社区等相关主体在章程实施过程中监督作用也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当前我国学校章程建设的监督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三) 章程监督的意义

1. 扩大办学自主权, 激活学校发展动力

建设法治社会, 首先要求政府转变自身职能, 政校分开, 从直接管理转变为依靠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章程落实监管。政府和学校都务必改变管理上以权代法的随意性。“政校分离”是为了办学的自主权。《教育法》已然确立了章程作为办学基本条件这一法律地位。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可以进一步促使政府简政放权, 从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现阶段, 很多学校还没有学校章程, 不可能真正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2. 加强学校内部管理, 不断提升治理能力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在章程中做出明确规定, 形成一种倡导民主、强化自主、尊重规则的民主化管理, 以期能够:一方面, 削弱学校的行政色彩, 增强其约束自我的能力;另一方面, 自觉依章办事, 使其整体功能得以发挥, 还能公开决策, 接受群众监督, 进而提升学校的治理能力, 引领其可持续发展。

3. 扩大社会监督, 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建立章程实施的监督机制, 使章程内容真正落到实处。章程制定以后, 如何落实是最重要的。如果束之高阁, 做个摆设, 那就毫无意义。除发挥学校的内部监督以外, 更主要的是要发挥社会和政府对于章程实施的监督作用, 即政府、学校、社会共同进行监督, 形成监督网络, 促使学校按章办学, 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朝着既定的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二、章程监督原则

(一) 法治原则

首先章程的内容不得违背法律规范。章程违法的原因主要有缺乏法律意识、对法律法规把握度不够、民主公开的制定程序不够民主等。规章制度和学校章程作为我国教育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延伸, 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是理所应当的。而那些不合法的章程, 国家司法机关也可予以一定程度的法律监督。其次, 对学校章程的监督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 不能以监督为理由, 非法干涉学校的权利和自由。

(二) 效能原则

学校章程上承国家法律, 下接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面对的是各行各业、千家万户, 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理念一旦有了偏差, 将影响到万千人, 因此, 对章程的监督, 应大力鼓励, 广开言路, 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反馈机制, 该纠正的纠正, 该研究的研究, 该解释的解释, 一定要把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三) 全面原则

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师生、家长等相关利益主体应该对章程的各个事项加以全面监督, 办学宗旨、专业设置、学校权利、学校义务、校长职责、学校决策机制、学术组织、资产管理、学籍管理、财务管理、教师工权利义务、学生权利义务、校企合作等都应该成为监督事项。

(四) 实时原则

为使学校工作不出问题, 或即使出了问题也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避免发生重大损失, 章程监督必须贯彻实时原则, 常年不懈地进行监督, 防止出现漏监失监的现象。

三、章程监督主体

时下, 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法律法规的指导之下开展专项督导, 促进学校章程建设, 以早日实现“一校一章程”。然而, 单纯指望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监督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学校、家长、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大力配合的作用不言而喻。只有将学校章程建设督导上升到常规工作的高度, 实现校内监督与校外监督相结合, 才能使监督力度得到提高, 保证学校章程建设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一) 国家机关

国家机关的监督按照性质分, 主要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全面的, 具有最高权威性;国家司法机关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行使监督权;在章程建设过程中, 最为重要、最为经常的应该是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主要是教育行政机关以及专门行政监督机关。

(二) 社会组织

所谓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 如企业、学校、医院、社会团体、新闻媒体等。这些社会组织与学校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无疑是利益相关主体, 他们对学校章程建设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 对违规行为可以提出批评意见。

(三) 公民个人

这里的公民个人, 可以是校内的教职员工, 可以是家长、学生, 也可以是其他相关利益主体。享有公民权的公民都有批评权和建议权, 对违法、违规、有损他人利益的章程有权向相关部门和单位举报。

四、章程监督内容

(一) 监督章程的制定

我国法律规定, 章程应当在学校设立的时候就已经制定。长期以来, 我国学校章程举足轻重, 没有得到本该有的重视, 没有行为规范的制约和引导学校行为, 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故此教育部发出在各类学校有步骤地推进章程建设的呼吁。《教育法》第二十六条、《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条以及《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五条等都有规定。

同时, 需要监督章程是否规范了学校重大的、基本的问题;是否凸显了学校办学与管理的特色;是否尊重了教师、学生、家长、校友等学校利益相关主体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在章程的制定过程中, 是否坚持了科学民主。通过章程的制定, 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与管理能力, 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体系。

(二) 监督章程的实施

章程的执行是重中之重。规章制度如果得不到严格的执行, 危害大于没有规章制度。因此, 建立和健全学校制度体系的长效机制, 归根到底是严格执行的问题。首先, 执行规章制度时学校领导干部要做好表率, 这是保证制度严格执行、有效落实的先决条件。作为制度的制定者, 学校领导干部必须不断提高法治素养, 增强管理水平, 认真宣传规章制度, 模范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其次, 营造遵章守纪的学校氛围。从学校方面来看, 给定时间制定出形式上合乎要求的学校章程文本是现实可行的。正如一位校长所言:明天我们就可以交出章程。可是, 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教却是道路漫长的实践过程, 一方面依赖于法治宣传和普及, 另一方面还要依靠师生对法治的不懈追求。

(三) 监督章程的实效

对章程实施监督, 既要重过程, 更要重实效:章程所体现的办学理念是否先进、专业设置是否合理、学校权义是否满足社会呼应、校长职责是否明确、决策机制是否合理顺畅、教师工权利是否得到保障、学生权利落实情况、财务资产效益如何、校企合作深度等。

五、章程监督路径

(一) 社会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因其广泛性、公开性和及时性, 时效快, 影响广, 易于引起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对保障章程的制定、实施及效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舆论没有强制性, 但却有一种道德的、精神的力量。当个别的、分散的议论引起了普遍关注, 进而形成了一股社会舆论时, 就成了大众的看法和意志的体现, 社会生活因此受到重大影响。有关职能监督机构应倾听民意, 积极支持舆论监督工作。要坚持从实际立足, 从规范、制度和程序方面回顾过往,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舆论监督朝着方向准确、把握适度、水平提高的方向发展。

(二) 新闻媒体监督

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新闻媒体监督, 公开报道和新闻批评是新闻媒体监督的核心。扩大公民民主监督的范围, 一方面是扩大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的手段, 另一方面是依法治国的题中之意。在依法治国的今天, 对章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的不良现象及有关人员进行理性的、坦率的评论, 批评的地位举足轻重, 对大家都很关注的教育话题进行论辩和争论, 最终形成某种为一般人普遍赞同的一致性意见实属必要, 整个过程也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 网上评议

相较于传统媒体监督, 强烈的时代特征和独特优势在网络监督上体现了出来。从博客、微信、微博到各新闻网站, 再到个人维权网站, 甚至是专门舆论监督网站的出现, 各种网络形态的互动和并存, 使得网络监督一方面便捷、快速, 另一方面有效、廉价。网络监督成为民众监督的重要构成。中国网民群体庞大, 他们的实时、普遍参与使网络监督无孔不入, 在网络监督过程公民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四) 专项督导评估

专项督导评估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依照有关教育督导的规定, 由专门的教育督导机构组织人员对学校章程的制定、实施及成效进行检查和评价, 并对存在的问题及违法、违规现象提出整改和处理意见。此项工作也可以组织专门的第三方, 即社会中介机构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 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章程进行系统的评价、测评。

参考文献

[1]王大泉.我国高等学校章程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9) :18-19.

[2]李政, 贺风美, 张洪志.略论学校章程的制定者及其权利实施方式[J].教育科学研究, 2003 (12) :25-27.

[3]陈立鹏, 聂建峰.高等学校章程制定主体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5) :12-14.

[4]陈寿根.高等职业院校章程内容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13 (11) :66-69.

[5]宋楚主.制定学校章程, 推进依法治校[J].江西教育, 2014 (9) :34-36.

[6]杨晓波.中国公立大学章程的制定主体资格研究[J].高教探索, 2007 (4) .

[7]湛中乐, 徐靖.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J].法制与社会法制, 2010 (3) .

[8]黎莲芬.试议高校章程制定与高校依法治校[J].高教论坛, 2012 (10) .

篇4:制定学校章程 推进依法治校

一、学校章程的含义

学校章程建设,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立法的惯例。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同样有明确的规定要求。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首次提出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章程等基本条件。1996年国家教委制定的《小学管理规程》明确指出:“小学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本规程的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校章程。”2003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重申:“学校要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作为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依据。”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学校要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依法办学,从严治校。”2012年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加强章程建设,健全学校依法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到2015年,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程的格局”。从上可见,一系列的教育法律法规,明确了学校章程的法律地位,制定章程的主体是学校。

章程,《现代汉语词典》解说为“书面写定的组织规程或办事条例”。2013年版的《现代应用写作》解说为“章程是一个党派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保证其组织活动的正常运行,系统阐明自己的性质、宗旨、任务以及规定成员的条件、权利、义务、纪律及组织结构、活动规则,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一种规则性文书。”

学校章程,是指学校立足时代对学校发展的要求和具体校情,为保证学校正常有效运行,依据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规律,对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办学理念、发展愿景、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党的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学校管理活动重大的和基本的问题,依法作出全面规范而形成的办学规则性、自律性、纲领性文件,是学校内部管理的“基本法”。

二、学校章程的功能

学校章程是我国教育法制体系的延伸和组成部分,是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基本依据。章程的规范性,为人们的行为规定了一定的模式,有法的约束力,是学校所有成员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因而,学校章程最主要的功能在于给学校提供“依法自主管理的基本准则”,以促使学校依章治校,提高学校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程度,实现学校科学、健康、持续发展。具体地说其积极作用有以下四点:

1.自主作用,激活学校发展动力

在政府直接指挥学校管得过多的情况下,很多学校领导习惯于“传达式”的工作,上面布置什么就干什么。他们的决策是一种“再生决策”、执行决策。学校发展的动力是外在的。学校领导的依赖性大于自主性,执行性大于创造性。当下,政府对学校的治理逐步从微观走向宏观、从直接走向间接、从办教育走向管教育转变;同时,学校的章程建设,其宗旨是促进学校走向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这都是为了释放学校的活力。时代的要求,必将激活学校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学校的领导者要立改立行。不仅要善于运用章程引领,而且要勇于创新,逐渐向自主者、引领者、创新者转变,从外控管理走向校本管理,实现法人治理,依法治校。

2.教育作用,促进办学思想统一

对办什么样的学校?怎么办?学校章程就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发展愿景以及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要做出明确的规范。学校教职工群众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有了精神的凝聚,才能协力同心。由于教职工在拟定章程中讨论探求,在执行章程中深入领会。其教育作用,必将凝聚教职工正能量,促进全员办学思想的统一,实现办学思想成为大家共同的使命。共识形成合力。在工作实践中,知晓要朝什么样的聚焦点、着力点奋斗,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和智慧创造性地照章办事,把学校章程的主要精神——办学思想落到实处。

3.指引作用,促使校长学会用权

章程对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党的监督、民主管理、决策程序等做出明文规定,以形成尊重规则、倡导民主、强化自主的管理文化。不仅减少了学校的行政色彩,而且促使校长在获得办学自主权之后,如何才能用好这些自主权,为校长在决策中的行为指明了方向。以践行群众路线的精神,提高自我约束力,自觉地依章行事,发挥班子整体功能,决策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从而引领学校持续发展。

4.自律作用,引领教师自我管理

学校章程对教工共同遵循的方方面面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是教师教书育人是与非的标准,具有自律作用。明确的标准导向,引领着教师自我管理。由于章程的法治意识逐渐深入人心,教职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会自我决策、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以章程规定的要求,自我反思,和自己的认识与行为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调节自己偏离章程的思想和行为,或战胜自己的惰性,或弥补自己的不足,自觉地为执行章程、依法执教或办事而努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职工会逐渐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学校章程的功能还显现在:它是社会了解学校的重要窗口,是学校对外的信誉证明,是政府监督管理学校的重要依据,是家长、社区主动支持学校参与学校管理的凭借,是社会作为督导评估学校的重要指标。

三、学校章程的写法

1.章程的写作格式

由标题、核准日期和行政机关、正文三部分组成。

标题。由学校名称和文种类别组成。如:××省××市××学校章程。如果尚未得到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可在标题后加括号注明“草案”。

核准日期和行政机关。学校章程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后,才具有行政法规的效力。因而,要在标题下方正中加括号标出何时、何行政机关核准。如某年某月某日××省××市××区教育局核准。endprint

2.正文的两种写法

(1)分章式写法。结构样式为“总则+分则+附则”。这种写法是以章为单位分成若干部分,篇下分章,章下分条,条下分款。

第一章是总则。总则是学校章程的纲领,概括性条文,对全文起统领作用。通常第一条是建章意图,其方式是:“为了什么+依据什么+制定本章程”。然后分条陈述学校名称、校园地址、学校性质、办学规模、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办学理念、发展愿景等。

分则是章程的主体,根据总则分章陈述各项工作具体性条文。行文时“分则”两字隐去,以“第×章+该章标题”的方式出示。分多少章要视内容而定,各章标题也由各章内容而定。一般内容是: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实行“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学校,还要对理[董]事会的组成、职责、权限、议事规则等作出明确规定)、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管理、教学工作管理、德育管理、教科研管理、体育卫生工作管理、校园文化管理、财产与财务管理、安全管理、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协调等。

各章各条的序数,要依次顺延。“第一章”、“第一条”一直连续下去,直到附则的第×章、第×条。条下可以分款,各款数独立编次。有的款下还要分项,项下分目。章和条的写法,一律采用汉字叙述词表示,如“第一章”、“第一条”。款和项的序码,采用汉字数词,如“一”、“(一)”。目可不标号,用分行形式表示。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章条款项的顺序。

正文最后的第×章附则,是补充性条文,主要说明解释权、修改权和实施日期。

(2)分条式写法。不分章直接分条撰写。每条可分款,款数独立编次。这种写法与分章式写法不同之处,一是既不设总则、分则和附则,也不分章,直接从第一条写起,依次排列下去,直到写完;二是将总则中纲领性内容,要么以章程序言或总纲的方式撰写,要么在章程前面的几条阐述。

由于学校教育工作不仅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而且丰富多彩。我们以为学校章程采用分章式写法较好。

3.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要项目完备。既突出特点又照顾全面,重大问题不能有遗漏;二要结构严谨。由总到分,要有合理的顺序,体现严密的逻辑性;三要条理清晰。既单一又完整,一条表达一个中心意思,而且在一条中须完整表达,不交叉杂乱;四要明确简洁。尽力反复提炼,用很少的话就把意思明确地表达出来;五要语言通俗易懂。直陈直述,多用词语的直接意义,不用方言、口语,不用修辞手法,不用缩略语,不用“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等关联词以及不用“不得”“不准”等词语。

四、学校章程的制定

制定学校章程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工作、基础工作。一份质量高的学校章程,往往具有六性:符合国法的合法性、学校发展的创新性、体现学校的特色性、实施操作的可行性、写作格式的规范性、全员认同的共识性。而制定程序的完整性,不仅决定着学校章程质量的高低,而且决定着章程的权威性。因而,我们要重视学校章程制定程序的完整性,既要“遵循民主、公开的程序”,以提高章程的质量;又要遵循章程草案的提出--章程草案的审议--章程草案的核准--学校章程的公布等程序,以保证章程法规的权威性。

1.提高领导对章程功能的认识

《实施纲要》要求“到2015年,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的格局”。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没有章程,甚至有的学校领导认为“没有章程,学校照样运转”。在建设法治中国的今天,学校领导要提高对学校章程功能的认识。制定学校章程,规范办学行为,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客观需要,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与效益的重要保障。而且,今天的改革是为明天铺路——“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3]学校自主管理之路。因而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感行动起来,尽快结束“无章办学”局面,实现“一校一章程”。

2.成立章程文本起草工作小组

中小学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负责学校的发展是第一要务。而学校章程制定的质量,关系学校发展的兴衰。而且,时代的发展,要求当今的校长要有治理能力。我们以为校长的治理能力,就是善于运用章程——以法治方式处理各方面关系、管理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因而,学校章程的拟定,不请人“笔下生花”,成立以校长为主持人的起草工作小组,亲自引领与指导起草工作,确保章程文本的质量。

3.研讨章程内容与形式的写法

起草工作小组的成员在学习和掌握国家颁发的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及有关章程知识的基础上,研讨章程内容与形式的写法。《实施纲要》在“加强章程建设”中指出:“学校起草制定章程要遵循法制统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原则,以促进改革、增强学校自主权为导向,着力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充分反映广大教职员工、学生的意愿,凝聚共同的理念与价值认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突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个精神,从学校的校情出发,探讨学校自身的优势、特点与特色以及教育发展的趋势,拟定既有时代色彩,又能突显学校业已形成的办学传统、好的经验与做法的要点。

值得指出的是,章程是办学纲领性文件,条文的表述要努力做到既不空泛又不琐碎,做出原则性说明,有指导意义、可操作就行。对于那些过细的但又是需要的要求与措施,可不写入章程,另行制定一般的规章制度,作为章程的具体化和补充,逐步完善学校一般的规章制度,形成更加成熟、更加管用的制度体系,提高学校法治化、科学化水平。

4.组织教职工充分讨论章程初稿

为使章程内容体现国家教育要求和教师意愿的统一,取得教职工的认同,使章程具有可靠的思想基础。同时,教职工是施行的主体,参与章程的制定,更易为大家所接受,乐于依章施教办事。因此,校长要向教职工说明建章的意义和本校章程框架的构想,激发教职工积极参与章程制定的热情,并组织教职工分组充分讨论,开展骨干教师专题探讨,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对所提意见和建议,起草工作小组要及时汇总、讨论、修改。

5.章程修订稿提交“教代会”审议

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指出:“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要“听取学校章程草案的制定和修订情况报告,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因此,学校将章程修订稿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后,方可报送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准。“教代会”审议,坚持做到真正让教职工畅所欲言,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起草工作小组要认真“全面听取教职工代表大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合理吸收采纳;不能吸收采纳的,应当做出说明。”经学校决策机构审定,形成正式的章程修订稿。

6.学校章程报送主管部门核准

《实施纲要》指出:“普通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章程,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经过核准的章程,应当成为学校改革发展、实现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据。”因而,学校要将正式的章程修订稿,报送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备案。一旦核准,就确立了章程在学校的“基本法”地位。这时可去掉“草案”两字,并在章程标题下方正中加括号注明“某年某月某日××省××市××区教育局核准”。“经核准的章程文本为正式文本。应当以学校名义发布章程的正式文本,向本校和社会公开。”在章程附则中的最末一条注明“本章程自某年某月某日起施行”。这样,章程制定工作才算完成。

参考文献:

[1]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N].人民日报,2013-12-17(7).

[2]董洪亮.给学校松绑让社会评价[N].人民日报,2014-01-30(18).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1).◆(作者系江西省特级教师)

篇5:完善大学章程推进依法治校

高等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表明, 为了适应世界高等教育趋势、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应坚持政府宏观引导, 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自主办学是将大学治理过程中宏观抽象的问题进一步微观化、具体化, 把学校内部与外部治理体系在体制机制上进一步规范, 理清关系, 实现“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的治理模式。

大学章程在内容上, 除了办学形式、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学术管理等, 还涉及整个学校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 是高校宪法精神和规范学校治理体系的最高表达, 也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大学治理中的具体表现。

二、以大学章程作为软法机制完善大学治理结构

大学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大学章程是规范学校行为的基本准则, 是学校接受监督和进行自律的基本依据。合理合法地完善大学章程, 逐步实现自主办学、自主管理、学术自由, 高等教育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1. 内部治理结构

第一, 加强顶层设计,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和基本共识。准确规范党委会及校长办公会在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 形成“党委重在谋划和决策, 校长重在管理和指挥”的治理模式。对学校相关决策机制、运行程序、议事规则等做出合理合法的制度设计, 形成各有其权、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运作流程。坚持重大问题问计咨询、重大事项公示听证、重大利益跟踪反馈的机制, 确保决策民主有效, 提高整体管理的运行效率, 维护学校及师生的根本利益。

第二, 遵循权力分散和重心下移原则, 合理划分校、院两级权限。明确规范二级单位与一级单位间的职责权限、管理规则及运行程序, 学校在宏观上把握规划、战略及重大决策, 提供支持和服务, 建立与二级单位联系的长效机制。同时, 激发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逐步提高学院办学活力。

第三, 发挥教授治学的优势, 在管理中协调, 在监督中平衡。大学章程中应进一步明确学术权力的含义、职责范围、权力主体、实施途径与保障措施等, 发挥学术委员会作为最高学术管理机构的职能, 增强教授主体在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合理配置学术资源, 使行政权力决策符合学术发展规律和适应学术发展需求, 提高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

第四, 处理好师生关系, 规范民主管理制度。明确师生参与学校内部治理的方式与途径, 保障教职工和学生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 促使公平配置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搭建民主沟通桥梁, 营造出学校发展靠师生, 发展成果师生共享的和谐氛围。保障教职工和学生合法权益, 塑造出德能兼备的教职工队伍和创新进取的学生群体, 激发师生齐心协力推进依法治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落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2. 外部治理结构

在外部治理过程中, 政府要转变观念和职能, 改进管理方式, 尊重高校依法治理的权力, 使高校从隶属政府的行政机构转变为依法面向社会的独立法人和学术机构, 从按行政规律管理转变为按教育发展规律治理, 有序地向市场和社会其他组织开放, 形成提高高校管理与服务水平所必需的社会环境、物质条件和激励机制, 协助其为高校建立内部质量监督系统, 增强质量保障意识。

三、以大学章程凝聚大学精神和育人使命

大学章程是法的治理模式、法的精神和法律条规在大学的延伸, 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是促进高等学校实现大学使命的一种制度性保障, 兼具全局性、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作为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大学章程已成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办学质量的新路径。高校应以章程为指导, 健全以章程为龙头的规章制度体系,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真正做到育人为本、学术为魂、师生为重。

参考文献

[1]曲绍卫, 范晓婷.大学章程: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构的“里程碑”[N].人民政协报, 2013-12-11.

篇6:上罗镇中心学校依法治校章程

6月22日,来自全省各地300余位《广东教育》理事单位代表(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负责人,普通中小学校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齐聚广州,就“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规范学校章程建设”这个主题深入研讨和交流,并结合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共话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新思路,共谋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路径。

省教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汤贞敏出席会议并提出研讨意见。他希望扎实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助力基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他表示,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最核心、最本质的要求;以推进学校章程建设为牵引,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教育法治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是从制度文化层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学校应从规章制度的内容、目的、外延、体系、运用、实效六个方面着力,确保规章制度在学校改革发展中起到引导、激励和约束作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提供制度保证。保障师生合法权益是依法治校的重要目的,学校在坚持依法依规管理的同时,还应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构建尊重、理解、信任、沟通的人文氛围,保障学生合法享受正当权益,保障教职工正确履行义务、正常行使权力,增强教职工的尊严感、成就感、归属感、幸福感。推进依法治校,是要让“学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师生自觉行为,学校应将法治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常规教育教学等方面,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汤贞敏还希望积极创设良好教育宣传舆论环境,助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顺利进行;全面加强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及教学研究,助力学校特色和品牌建设。

会上,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处长许顺兴介绍了我省依法治校、学校章程建设工作开展的情况。他指出,推进依法治校,一要强化法治意识,适应新形势。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教育部、省教育厅出台相关重要文件,全面、深入开展依法治校势在必行,学校要切实按程序和要求制定好章程,聘请法律顾问。二要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制定实施学校章程是依法治校的核心,学校章程的表述要规范,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维护正常办学秩序和师生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体系,特别要正确理解校长的权力和校长与学校的关系,走出对校长权力的认识误区,注意重大事项决策依法有据,以制度管人、管事、管财、管物。

广东教育杂志社社长、总编辑黄小坚在会上对2015年广东教育杂志社各期刊、广东教育年鉴和南方教育网的工作作了简要汇报,并表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深化学校章程建设的背景下,广东教育杂志社作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及省教育研究院重要教育宣传机构,将进一步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充实服务内容、拓宽服务路径、铸造服务品质,传播广东教育好声音,塑造教育宣传新格局,营造良好教育舆论氛围,为我省深入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和各级各类学校品牌建设做好正面宣传与舆论引领工作,并为教育学术水平提升贡献力量。

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局长韩园林、深圳市龙岗区督学孙来信、广州市先烈东路小学校长张锦庭、佛山市南海区九江中学校长梁刚慧分别结合区域或学校实际就如何具体地推进依法治校与参会者分享了做法和经验。

会议还邀请教育专家、深圳市明德实验学校校长程红兵作《把学校打开,把课程打开》主题演讲。程红兵以哲性的视角、生动的思维、先进的理念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与代表们一同分享了他对深化学校发展、深化课程改革的最新思想成果,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上一篇:做诚实守信的人教案下一篇:君主论读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