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鱼剪纸图案画法

2024-05-11

鳄鱼剪纸图案画法(共12篇)

篇1:鳄鱼剪纸图案画法

鳄鱼剪纸图案画法

工具/原料

剪刀

方法/步骤

先把正方形的纸对折成一个长方形

在长方形的纸上画上鳄鱼的头和前面的爪子

然后再画上鳄鱼后面的爪子,身体和长长的尾巴

我们先用剪刀把鳄鱼身上的花纹剪出来

然后再剪出来鳄鱼的尾巴和后面的爪子

最后把鳄鱼的头和前面的爪子剪出来

最后展开铺平,我们的鳄鱼剪纸就做好了

篇2:鳄鱼剪纸图案画法

虽然在剪纸方法中,中心对称剪法是最常见的一种剪法,但是最简单也同时对于初学者而言有着重要意义的剪法就是左右对称剪法。剪纸作为一门民间艺术,国家十分重视。

工具/原料

剪刀、纸、笔

方法/步骤

首先将纸张对折,至于纸张的大小,可以自己斟酌,不能太大不能太小,合适才是王道。

然后在纸张上画出想要剪出来的图形的一半,注意该图形必须中心轴对称,而且要以对折的纸张没开边的一侧为轴来画。

画好线条之后,如果担心剪错,可以使用笔标示出一些需要剪掉的区域,将其用阴影表示。

接下使用剪刀沿着线条剪开,如果是画在纸张中的.无法直接剪的区域,可以先开一个小口子,再将剪刀伸进去剪。

剪完之后效果如下,展开之后的效果也如下(由于我使用的是废纸,所以另一边的笔迹没有擦除,但不影响擦除的一侧画线)。

注意事项

篇3:浅谈黑龙江民间剪纸图案艺术

关键词:剪纸图案,花样,寓意,技法

黑龙江民间剪纸的产生与发展是同当地民俗密不可分的。过去东北农村的房屋朝阳, 南面有木格窗子, 每逢过年过节都要重新裱糊, 于是由年俗产生了窗花、挂钱;产生了福字, 由婚俗产生了喜花。在黑龙江民俗活动中是离不开剪纸的, 有了剪纸, 增加了色彩和气氛, 有了民俗, 剪纸才得以张扬和发展。

一、剪纸图案造型“花样”

民间剪纸由于用途和形式的不同, 用于粘贴的有窗花、墙花、炕围花、柜花等。用于悬挂的有挂钱、挂符等, 用于摆衬的有喜花、礼花、灯花等形式。最能表达黑龙江人情感的是墙花、窗花、挂钱等。

1. 墙花是贴在墙上的一种剪纸。

过去北方冬季天寒地冻, 窗纸结满厚厚的雪霜, 不便于贴窗花。于是黑龙江人们便对墙上进行装饰、美化, 墙花是东北一种特有的剪纸形式。如今, 因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由糊裱窗纸发展到玻璃。墙花这种剪纸形式逐渐被窗花代替。墙花表现的题材大多是花、鸟、鱼、虫等。

2. 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

窗花的表现题材极其广博, 戏剧人物、历史传说、花鸟鱼虫、山水风景这些永远都是民间艺术的主题。这些窗花造型优美, 刻画细致、准确她表达了人们祈福求祥的心理。窗花“彩凤飞”表现了一只翱翔的凤凰, 嘴里衔着仙草, 身上的羽毛用铜钱代替, 造型夸张概括, 极富想象力。

3. 挂钱是过年时张贴在门横梁上的一组剪纸。

挂钱为长条形, 有一个宽边缘, 下方剪成一排穗子, 可根据门梁长短贴大小挂钱。挂钱的中心部分配上“迎春纳福”、“大吉大利”“福到财神到”“福禄寿禧”四联等吉祥词语。在吉祥语的四周配有铜钱、云纹、十二生肖、喜鹊登梅等图案。由于它是将每张的上端粘贴, 下端随风飘扬, 特别能增加节日气氛。现在黑龙江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 在过年过节时家家户户还保留着贴挂钱的习俗。其中兰西挂钱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是闻名的。

二、剪纸图案造型寓意

民间剪纸图案, 以连年有鱼、鲤鱼跳龙门剪刻得最多, 而且是春节必贴的剪纸, 民间的鱼为吉祥物, 大多是从谐音而来, 用莲花和游动的鱼, 合为连年有鱼, 以图吉利。而“鱼”和“莲”也有象征男女爱情的寓意。“鲤鱼跳龙门”“鲤鱼”跳过“龙门”, 就会变化成龙, 寓升官腾达。“四季平安”月季花或四季花卉插入瓶中, “瓶”与“平”音同, 寓一年四季, 月月平安幸福。福、禄、寿、禧是剪纸中最为受到欢迎的, 图案也预示人们生活美满、幸福、健康长寿。

以吉祥喻意“五谷丰登”“富贵有余”组成的喜花。一般在过年时贴在自家的粮囤上;还有“双喜”字组成的喜花、“鸳鸯戏水”“凤穿牡丹”“喜上眉梢”“双喜临门”等图案的喜花。这样的喜花更多地贴在新婚的房里, 门上、墙上、柜子、炕上、盆上、厨房及屋内所有物品上, 增添结婚的喜庆气氛。喜花在表现形式上, 更注重对吉祥图案的运用和喻意。爱情题材的选择上, 更突出地表现男女恩爱幸福、美满。在喜花的外形上大多采用圆形、方形、桃形、菊花形、牡丹形、如意形等有着完整独立的外部轮廓。花中套花, 叶中套花, 形中套形的阴阳剪刻, 反映出民间美术形态中的造型观念。

三、形象夸张、简洁、优美, 富有节奏感

由于受到工具和材料局限, 要求剪纸在处理形象时, 既要抓住物象的特征, 又要做到线条连接自然。将长短、粗细、疏密以及不规则的线条自由组合穿插, 形成点、线、面, 构成美妙的韵律和节奏, 增添了情趣, 又丰富了形象的感染力。因此, 在造型上就不能采取自然形态的写实手法。抓住物象的主要部分, 大胆舍去次要部分, 使主体一目了然。物象姿态要夸张, 动作要大, 姿势要优美, 富有节奏感。在黑龙江民间剪纸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反映生产生活的画面, 这些作品有着一个最大的相同点, 就是对主体进行夸大, 大大的鱼, 大大的花蕾, 大大的谷粒等等, 人们通过剪纸将一年四季美好的景致融合在一起。

黑龙江民间剪纸的艺人们对待社会的和谐, 生活的富足与幸福, 怀有着坚定乐观的信念, 祈求生命延续。剪纸正是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理想的充分表达。

四、剪纸图案造型技法

黑龙江的民间剪纸风格粗犷而豪放, 刀锋雅拙而有力, 一般剪刻的画幅较大, 除了用大红色纸外, 更多用黑色纸剪花, 在背面再衬上鲜艳的五彩纸、蜡光纸、金银箔等。效果十分明快醒目, 具有北大荒般的雄浑、豪放的乡土气息。

“剪影起花”即阴刻, 阴刻给人以凝重深厚的印象, 再用松烟熏黑, 在画面镂空处的背面衬以五彩纸片, 对比强烈、爽朗浓重的风格。阳刻主要有轻盈明快之感, 阴阳兼用, 使点、线、面互相映衬, 用于表现主题思想的作品。衬色和压色是在剪纸的背面托上色纸或在上面贴上色纸, 形成浓淡对比, 具有层次感。用锡金纸衬色, 或用绢、绸、丝、绒等材料套色, 给人以金碧辉煌, 雍容华贵之感。如:方正县剪纸造型简洁洗练, 刀锋粗犷有力, 具有中国画写意、神似的特点。海伦县剪纸采用绘画、雕刻的特点, 融粗犷、细腻于一身。它的表现技法讲求阴、阳兼用和衬色、压色四种剪法, 剪刻相结合。

过去黑龙江主要以山东移去的内地人为主, 他们把中原剪纸风格和纹样文化带到黑龙江。他们的作品开始是较为固执地坚守着中原汉人的传统剪纸方法和审美情味, 影响到了当地原有的满人剪纸风格, 并且很快地融合出阴阳并举、刚柔相济、粗中见细、式样繁多、自然大方、凝重深厚的黑龙江剪纸。

现在黑龙江有许多美术工作者加入并参与到剪纸艺术当中, 使黑龙江民间剪纸图案的内容更加丰富, 形成了天真中带质朴、夸张中带精巧、细致中藏真情、幅面较大的剪纸风格。海伦县文化馆创作队伍创作了大型剪纸《满族风情》、《鄂伦春婚俗》、《金陵十二钗》等264幅作品。《剪纸京剧脸谱》幅数最多达308幅。方正县有“中国剪纸艺术家”称号的倪秀梅创作的10m长卷《方正风光图》以巧妙的构思、精湛的技艺表现出浓郁的地域风情。《东北大豆香》一举夺得首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第五届民间工艺山花奖金奖。

黑龙江剪纸工作者在原有的剪纸技法基础上, 又吸收了绘画、书法、印染、现代装饰等元素, 结合民间民俗图案, 不断探索各种新型剪纸技法, 令黑龙江剪纸图案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具有着强烈的地域特点和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与艺术瑰宝。

参考文献

[1]艺术节组委会.黑龙江剪纸文集[C].艺术节组委会出版社, 2000, (8) .

篇4:鳄鱼剪纸图案画法

关键词:苗族服饰;剪纸纹样;刺绣

中图分类号:G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67-02

一、施洞苗族刺绣图案与剪纸图案的关系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各地,黔东南施洞地区的苗族剪纸与刺绣是本民族服饰特征,不止用于服饰上、还有头饰、床上用品等。剪纸的主要工具为剪刀或者刻刀,其次是纸,剪纸底样的图案来自于苗族神话,历史传说等,经过想象创作结合剪纸工艺的方式,剪出精美的图案,苗族把这些图案视为美好的吉祥的寓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进步构成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

刺绣在古代称为“黹”。据《尚书》中记载,在四千多年前的章服制度中就有规定“依画而裳绣”,直到湖北湖南出土的战国绣品,刺绣水平极高。而刺绣在汉族文化中所称为“女红”,多为妇女所做,苗绣亦是民间最具少数民族特色和风格的工艺,也多由苗族妇女所做。苗族把图案绣在服饰的上面可以说是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可以找到苗族各支系的历史联系。南宋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记载,“宜五谷、蚕桑,织染采文绣、罽毲、帛叠、阑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1]。描述了少数民族一刺绣为服的历史。尤其是黔东南施洞等地区的刺绣纹样也及其出色,如以神话传说、故事为创作题材的刺绣纹样,绣工及色彩等应用完美。

二、施洞苗族剪纸工艺与刺绣图案的结合应用

施洞的苗族剪纸与刺绣金美绝伦,他是把自己的文化穿在身上的一个美丽的少数民族,通过在服饰、头饰、首饰等运用剪纸纹样与刺绣及色彩符号等抽象造型表现,图案造型的种类包含很多传说故事、人、动物、植物等,是这个伟大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生活劳动中沉淀出的艺术瑰宝。在《苗族古歌》中有描述:“姑姑对嫂嫂,说句什么话?嫂嫂对姑姑,说句什么话?姑姑叫嫂嫂,莫忘带针线,嫂嫂叫姑姑,莫忘带剪花。”[2]说明剪纸与苗族远古的生活息息相关,剪纸工艺出现在远古的苗族生活中。

在施洞的服饰制作过程中,图案纹样是最主要的元素之一,这一元素主要靠的是剪纸工艺结合刺绣来完成,苗族剪纸是为了方便在服装上更好的刺绣作出图案,只作为苗族刺绣、织绣图案的底样。在铺上剪纸纹样后,在纸样上运用刺绣手法刺绣完成,根据剪纸的图案主要运用的绣法有平绣为主,破线绣和锁边绣为辅,平绣的绣法是将剪纸纹样铺平,用很细的线根据剪纸轮廓平铺绣在纹样上,这样的绣法也叫作剖线绣,将线破成丝绣,直到将图案绣满,形成平面式构图。最后轮廓线锁边,以锁边的方法来勾勒出图案的形态,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固定图形还可以使布面平整干净,绣完整的纹样也具有立体感。在施洞苗族剪纸纹样中主要以动物形象为主题,人物次之,“在动物的形象中,有龍形,龙牛、虎、象、狮、狗、猫、猴、鹿、鸡、鹅、羊、牛、马、猪、兔、鼠、蜈蚣、蛙、蟾蜍、穿山甲、鱼、虾、蟹、蝴、蝶、蝙蝠、蜜蜂、锦鸡、猫头鹰、鹅、喜鹊、雀等”[3]。动物形象的剪纸纹样《鱼龙图》的特征是鱼身龙头,并长有一对牛角,在空的地方配以花鸟或者人物,人物一般骑在鱼龙身上。

人物形象主要配以动物使用,在以植物变形成为简单的花草纹,造型变化多样,最具代表性的人与动物的剪纸图案纹样之一的历史性图案苗族女英雄“务么细”,剪纸图案上的务么细背上长着两双翅膀,举着伞,有骑着马的,骑着龙牛或者鱼龙,在结合蝙蝠、鸟、鱼龙、蟾蜍等吉祥寓意的纹样作辅助图案。不仅以此来纪念英雄人物,也具有给予人美好愿望和强烈的装饰效果,图案上就这一主题的剪纸的造型变化多种多样,如人物形象与苗龙结合,人与动物与植物之间相互和谐相处,不仅反映人与自然的联系,也体现苗族的历史渊源悠长。在苗族服饰上,精美的刺绣图案显示出苗族妇女的心灵手巧,刺绣图案主要使用在服饰上的袖臂、肩、衣襟、围腰,搭配上精美银饰显得更加华丽。剪纸的发展必然少不了刀和纸,剪刀是剪纸的主要工具最早出土于洛阳西汉古墓中的青铜剪刀,剪刀锋利可铰断纸、布、麻线等,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生活中使用方便的裁剪工具,在施洞地区的剪纸主要剪和刻并施。而纸得出现大大促进了剪纸的发展,纸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代替了古人在娟、帛上书写,成为后人书写的重要工具,以及对于剪纸工艺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要绣出精美的刺绣图案,必须要学会剪纸,在施洞地区的剪纸主要使用的工具有剪刀、刻刀、矬子、蜡板、锥子、等。施洞地区的苗族剪纸工艺主要分为几大部分,首先,把需要大小尺寸的纸裁剪叠在一起,一般一叠大约15张左右,在用线或者捻子钉在一起固定,在第一张白纸上绘出图案纹。其次,是把绘好的样稿放在蜡板上,蜡板是为了防止刀具磨损。在绘好图的样本上剪或者刻,根据所绘的样稿和所需要的画面采用阴刻和阳刻来区分线条的粗细和图案的明暗关系,使用刻刀把大块空白的镂空,也就是阳刻,阴刻则是保留下来的面。最后是把剪完的纸分页码好,也可以放在布面上辅助刺绣,但一般会把最上面绘有样稿图的第一张保留下来,作为以后绘图参考样本。

三、对于施洞苗族刺绣与剪纸手工艺的现状分析

苗族服饰是记录着苗族历史史诗的载体,刺绣与剪纸工艺便能更好的作为记录的工具。它是为了纪念祖先开天辟地和人类神话起源的传说,苗族古歌《开天辟地》中的互答互问中“哪个生最早,火耐算最早,哪个算最老?火耐算最晚。府方生最早?府方算最晚。府方生的晚,府方不算晚。哪个生最早?哪个算最老?养优生最早,养优算最老.... ...天刚生下来,相叠在一起,哪个是好汉?劈开天和地。剖帕是好汉,打从东方来,举斧猛一砍,天地两分开。”[4]在古歌中唱到先有府方,再有火耐、剖帕、修狃到云雾,然后由巨人把天开把地劈开。在如“蝴蝶妈妈”和“姜央造人”等人类起源神话系列的剪纸纹样,反映了苗族祖先的朴素的唯物思想,人与自然甚至与万物的演变观念。

如需要完成一套苗族盛装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一般都在盛大的节日活动上穿,精美的刺绣配上重达十几斤的银饰,烘托节日的隆重。刺绣剪纸纹样不容易保存,费工又费时间,所以成本比较高。现在集市上有专门以卖剪纸纹样的苗族妇女,一方面可以鉴于别人的图案纹样,形成相互学习相互模仿,另一方面是许多年轻人会剪纸的越来越少,这样可以直接买剪纸就可以绣了。现在随着经济发展,交通的便利,受到商品经济和现代经济的冲击,许多年轻人几乎外出到发展省份打工,以这种方式摆脱贫穷,以至于使传统手工艺逐渐没落,大多数只有中年妇女还在刺绣剪纸,再者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机器可以代替人的工作,不仅时间快,成本也低,而且做出来的刺绣品不仅粗糙而且颜色单调。如今传统手工制作的刺绣价格逐渐长高,不会做苗服的买一套服装大概需要一万元左右,传统刺绣的传承人越来越少,更显得手工刺绣越来越珍贵。

总结:

施洞苗族剪纸图案内容丰富,造型多变,大部分都只用在装饰服饰上,不仅做为刺绣底样,而且作为作为苗族民间文化的历史载体。苗族民间的神话传说、故事传说做为穿着题材,苗族妇女的独特想象力,对于图的胸有成竹,和手工艺的娴熟,把这史诗作为创想与剪纸、刺绣融为一体,体现了苗族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及对自然对人造物的崇拜。不仅延续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也是对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祖先的尊崇。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M].中华书局,2014.6

[2]钟涛.苗族民间剪纸[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1

[3]潘定智 杨培德 张寒梅编.苗族古歌[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11

篇5:圆形剪纸图案及画法

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熟练的民间艺人只打腹稿就直接用剪刀把纸剪成图形,专业艺人则有用刻刀在蜡板上制作者,称“刻纸”。经起稿、剪刻、粘贴、揭离、修整而成,可以一次刻透多层纸,而提高产量。

福、寿、喜图案剪纸 万福图 42×42cm 清代

轮廓仅是剪纸造型的基本骨架,还需要各种细节,如动物的眼、衣服的花、鸟雀的翎毛等使之充实、丰富、美化。拿农村大娘的话说“先铰个大样,再刻”。剪纸的艺术效果最后正落在这个“刻”上。 值得注意的是,剪纸的“刻”一方面要用圆卷形、水滴形、锯齿形等近乎符号的程式手法再现诸如动物的眼、衣服的花、鸟雀的翎毛之类的“形”,更着重于各种程式的点、线、面在平面布列错落中求得节奏关系。 剪纸多以单纯为美。

福剪纸图案大全 福寿图

篇6:对称娃娃剪纸图案画法

一张长方形彩纸,剪刀,铅笔

步骤

把长方形的纸左右对边折

再左右对边折,如上面图片所示。

再左右对边折,一共左右对边折3次,如上面图片所示。

然后画上小女孩图案,如上面图片所示。

剪去外部轮廓,如上面图片所示。

打开,小女孩手拉手,就剪好了,如上面图片所示。

剪纸习俗

春节,即民间的过大年,是老百姓一年中最喜庆的节日,也是剪纸最风行的时节。大门的门楣上所贴的是大幅的.单块纸剪成的横联剪纸,名曰“花纸”。以及家门上贴自剪的守家狮子。这种狮子多为大红色,亦有瓦蓝色的,由四块分剪拼贴而成。

在娶亲嫁女的大喜日子里,也离不开剪纸。当然这天的剪纸全是一色红纸,而剪的内容都离不开双喜字。有剪成桃心头的,有剪成花框的,有剪成莲花盘绕的,也有剪成传统的万字花环的……有的贴于窗户,有的贴于门首,有的贴于拜天地的中堂,也有的贴在各种器皿和用具上。反正是举手抬脚,皆见喜,喜喜必双。

给老人们祝寿时,也离不开剪纸。室内中堂,即正对门处,要贴剪纸的“五福献寿”。这个图案以五只蝙蝠盘绕于边,中间一个大桃子,五只蝙蝠寓意“五福”,那只大桃子寓意“大寿”。

篇7:蜻蜓剪纸图案画法对折

首先准备好折纸材料,一张正方形的纸,一把剪刀,一支笔,如图所示。

把正方形的纸对边折,如图所示。

画上蜻蜓的纹样,如图所示。

剪去蜻蜓轮廓以外的部分,如图所示。

最后镂空左边的两个三角,如图所示。

篇8:浅谈黑龙江民间剪纸图案艺术

关键词:剪纸图案;花样;寓意;技法

黑龙江民间剪纸的产生与发展是同当地民俗密不可分的。过去东北农村的房屋朝阳,南面有木格窗子,每逢过年过节都要重新裱糊,于是由年俗产生了窗花、挂钱;产生了福字,由婚俗产生了喜花。在黑龙江民俗活动中是离不开剪纸的,有了剪纸,增加了色彩和气氛,有了民俗,剪纸才得以张扬和发展。

一、剪纸图案造型“花样”

民间剪纸由于用途和形式的不同,用于粘贴的有窗花、墙花、炕围花、柜花等。用于悬挂的有挂钱、挂符等,用于摆衬的有喜花、礼花、灯花等形式。最能表达黑龙江人情感的是墙花、窗花、挂钱等。

1.墙花是贴在墙上的一种剪纸。过去北方冬季天寒地冻,窗纸结满厚厚的雪霜,不便于贴窗花。于是黑龙江人们便对墙上进行装饰、美化,墙花是东北一种特有的剪纸形式。如今,因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由糊裱窗纸发展到玻璃。墙花这种剪纸形式逐渐被窗花代替。墙花表现的题材大多是花、鸟、鱼、虫等。

2.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窗花的表现题材极其广博,戏剧人物、历史传说、花鸟鱼虫、山水风景这些永远都是民间艺术的主题。这些窗花造型优美,刻画细致、准确她表达了人们祈福求祥的心理。窗花“彩凤飞”表现了一只翱翔的凤凰,嘴里衔着仙草,身上的羽毛用铜钱代替,造型夸张概括,极富想象力。

3.挂钱是过年时张贴在门横梁上的一组剪纸。挂钱为长条形,有一个宽边缘,下方剪成一排穗子,可根据门梁长短贴大小挂钱。挂钱的中心部分配上“迎春纳福”、“大吉大利”“福到财神到”“福禄寿禧”四联等吉祥词语。在吉祥语的四周配有铜钱、云纹、十二生肖、喜鹊登梅等图案。由于它是将每张的上端粘贴,下端随风飘扬,特别能增加节日气氛。现在黑龙江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在过年过节时家家户户还保留着贴挂钱的习俗。其中兰西挂钱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是闻名的。

二、剪纸图案造型寓意

民间剪纸图案,以连年有鱼、鲤鱼跳龙门剪刻得最多,而且是春节必贴的剪纸,民间的鱼为吉祥物,大多是从谐音而来,用莲花和游动的鱼,合为连年有鱼,以图吉利。而“鱼”和“莲”也有象征男女爱情的寓意。“鲤鱼跳龙门”“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寓升官腾达。“四季平安”月季花或四季花卉插入瓶中,“瓶”与“平”音同,寓一年四季,月月平安幸福。福、禄、寿、禧是剪纸中最为受到欢迎的,图案也预示人们生活美满、幸福、健康长寿。

以吉祥喻意“五谷丰登”“富贵有余”组成的喜花。一般在过年时贴在自家的粮囤上;还有“双喜”字组成的喜花、“鸳鸯戏水”“凤穿牡丹”“喜上眉梢”“双喜临门”等图案的喜花。这样的喜花更多地贴在新婚的房里,门上、墙上、柜子、炕上、盆上、厨房及屋内所有物品上,增添结婚的喜庆气氛。喜花在表现形式上,更注重对吉祥图案的运用和喻意。爱情题材的选择上,更突出地表现男女恩爱幸福、美满。在喜花的外形上大多采用圆形、方形、桃形、菊花形、牡丹形、如意形等有着完整独立的外部轮廓。花中套花,叶中套花,形中套形的阴阳剪刻,反映出民间美术形态中的造型观念。

三、形象夸张、简洁、优美,富有节奏感

由于受到工具和材料局限,要求剪纸在处理形象时,既要抓住物象的特征,又要做到线条连接自然。将长短、粗细、疏密以及不规则的线条自由组合穿插,形成点、线、面,构成美妙的韵律和节奏,增添了情趣,又丰富了形象的感染力。因此,在造型上就不能采取自然形态的写实手法。抓住物象的主要部分,大胆舍去次要部分,使主体一目了然。物象姿态要夸张,动作要大,姿势要优美,富有节奏感。在黑龙江民间剪纸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反映生产生活的画面,这些作品有着一个最大的相同点,就是对主体进行夸大,大大的鱼,大大的花蕾,大大的谷粒等等,人们通过剪纸将一年四季美好的景致融合在一起。

黑龙江民间剪纸的艺人们对待社会的和谐,生活的富足与幸福,怀有着坚定乐观的信念,祈求生命延续。剪纸正是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理想的充分表达。

四、剪纸图案造型技法

黑龙江的民间剪纸风格粗犷而豪放,刀锋雅拙而有力,一般剪刻的画幅较大,除了用大红色纸外,更多用黑色纸剪花,在背面再衬上鲜艳的五彩纸、蜡光纸、金银箔等。效果十分明快醒目,具有北大荒般的雄浑、豪放的乡土气息。

“剪影起花”即阴刻,阴刻给人以凝重深厚的印象,再用松烟熏黑,在画面镂空处的背面衬以五彩纸片,对比强烈、爽朗浓重的风格。阳刻主要有轻盈明快之感,阴阳兼用,使点、线、面互相映衬,用于表现主题思想的作品。衬色和压色是在剪纸的背面托上色纸或在上面贴上色纸,形成浓淡对比,具有层次感。用锡金纸衬色,或用绢、绸、丝、绒等材料套色,给人以金碧辉煌,雍容华贵之感。如:方正县剪纸造型简洁洗练,刀锋粗犷有力,具有中国画写意、神似的特点。海伦县剪纸采用绘画、雕刻的特点,融粗犷、细腻于一身。它的表现技法讲求阴、阳兼用和衬色、压色四种剪法,剪刻相结合。

过去黑龙江主要以山东移去的内地人为主,他们把中原剪纸风格和纹样文化带到黑龙江。他们的作品开始是较为固执地坚守着中原汉人的传统剪纸方法和审美情味,影响到了当地原有的满人剪纸风格,并且很快地融合出阴阳并举、刚柔相济、粗中见细、式样繁多、自然大方、凝重深厚的黑龙江剪纸。

现在黑龙江有许多美术工作者加入并参与到剪纸艺术当中,使黑龙江民间剪纸图案的内容更加丰富,形成了天真中带质朴、夸张中带精巧、细致中藏真情、幅面较大的剪纸风格。海伦县文化馆创作队伍创作了大型剪纸《满族风情》、《鄂伦春婚俗》、《金陵十二钗》等264幅作品。《剪纸京剧脸谱》幅数最多达308幅。方正县有“中国剪纸艺术家”称号的倪秀梅创作的10m长卷《方正风光图》以巧妙的构思、精湛的技艺表现出浓郁的地域风情。《东北大豆香》一举夺得首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第五届民间工艺山花奖金奖。

黑龙江剪纸工作者在原有的剪纸技法基础上,又吸收了绘画、书法、印染、现代装饰等元素,结合民间民俗图案,不断探索各种新型剪纸技法,令黑龙江剪纸图案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具有着强烈的地域特点和蓬勃发展的生命力,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与艺术瑰宝。

参考文献:

[1]艺术节组委会.黑龙江剪纸文集[C].艺术节组委会出版社,2000,(8).

[2]黑龙江方正剪纸.黑龙江海伦剪纸.

篇9:漂亮蝴蝶剪纸图案画法

工具/原料

剪刀

方法/步骤

先准备一张纸

2

在沿着中间对折

请看着图片看上图案

在沿着虚线剪掉

剪好看的图案

篇10:五折团花剪纸图案画法

工具/原料:

剪刀、红纸

步骤/方法:

1.将一张正方形纸对角折叠,再对折一次,找到中心点后展开,恢复到三角形状态。

2.以三角形底边中心点,再对折留出大约30度的.位置。

3.将图2对折的部分再对折一次。

4.欲留部分与对折部分重合,成为五等份锐角,每份30度。

5.随意剪出适形纹样。

篇11:五折花瓣剪纸的图案画法

五折花瓣剪纸图案画法

五折心形团花,只要会剪五角星就能很快学会。

工具/原料

剪刀·铅笔·橡皮擦·小刀

红纸一张

方法/步骤

把红纸裁成需要的正方形,如下图:

把裁好的正方形纸以对边为中心对折,如下图:

再把长方形对折成正方形,如下图:

把正方形打开,以长方形中间的折痕为基点,把长方形分成5份折2份,如下图:

再把折好的`2份对折,如下图:

再把余下的1份翻过来折在已折好的4份上,(其实以上步骤就是剪五角星的折法)如下图:

在折好的多边形上画好纹样,如下图:

依纹样把图形用剪刀剪出来就大功告成了,注意!纹样该连的地方千万别剪断了。如下图:

篇12:团花剪纸图案折法画法

团花剪纸图案折法画法

1

将一张正方形纸对角折叠一次。

2

再对角折叠一次。

3

再对角折叠一次。

4

描出图样。

5

剪下即成。

6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鳄鱼剪纸图案画法】相关文章:

燕子对称剪纸图案画法05-23

六折剪纸图案及画法04-10

七折团花剪纸图案画法04-22

团花剪纸图案折法画法04-13

剪纸图案04-16

福字剪纸图案04-28

窗花剪纸图案05-02

剪纸基本图案05-07

福剪纸图案方法04-11

套色剪纸图案大全04-16

上一篇:开关电源电磁干扰标准与EMI电磁干扰抑制措施下一篇:精选业务助理工作计划与精选临床药师工作计划